基督教 的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說,耶穌升天,他的使徒們「出去到處傳教」。馬可福音 16章 19 和 20 節[ 1 ]和馬太福音 28 章 19和20 節都描述了這一點。[ 2 ]根據尤西比烏斯所提到的傳統,他們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在中世紀,人們 舉行使徒散居節日來慶祝他們的傳教工作和使徒教區的建立。這場年度盛會於 7 月 15 日舉行,被列為重大雙重節慶。

《使徒行傳》是《路加福音》的正典續篇,它將傳教活動描述為耶穌升天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傳教活動最初停留在耶路撒冷,隨著埃塞俄比亞太監的皈依,傳教活動從那裡傳播開來。
使徒的分散
Arthur Cushman McGiffert 評論道:
巴羅尼烏斯 (Baronius)認為,使徒們分散的起因是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被殺,以及彼得「去往別處」[ 4 ]。[ 5 ]
禮儀盛宴
使徒散居節日禮儀的第一個痕跡出現在毫無疑問是真實的序列中,該序列是由一位名叫戈德斯卡爾克(d. 1098) 的僧侶在哈爾特的林堡為該序列創作的;在擔任聖母教堂院長期間,他也在亞琛引入了這個節日。 [ 6 ]戈德斯卡爾克是亨利四世的追隨者,他很可能在聖母教堂裡引入這個節日,作為一種反對教皇格里高利七世的宣傳手段,因為在敘任權之爭期間,亨利與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直接的競爭對手。[ 7 ]
13 世紀下半葉,門德主教威廉杜蘭德斯 (William Durandus) (Rationale Div. Off. 7.15)再次提到了這個節日。中世紀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低地國家以及至少在德國北部都舉行過這樣的慶祝活動,其名稱為「Dimissio」、「Dispersio」或「Divisio Apostolorum」。 1583 年的「聖加侖修道院服務命令」中也提到了這一點,稱其為「雙層減法」盛宴。[ 8 ]這個節日(Godescalcus 的說法)的目的是為了紀念使徒們從耶路撒冷出發(分散)到世界各地,大約是在耶穌升天十四年後,大概是在耶穌傳教完畢之後(馬可福音 16:14-20,馬太福音 28: 18-20)。根據杜蘭德斯的說法,他的一些同時代人在這個“Divisio Apostolorum”節日里紀念聖西爾維斯特對聖彼得和聖保羅的遺物(遺體)的(偽造)劃分。[ 6 ]
1909年,根據弗雷德里克·霍爾維克(Frederick Holweck)在當年出版的《天主教百科全書》第5卷中的文章,德國和波蘭的一些傳教團體、一些英國和法國的教區以及美國的聖路易斯、芝加哥、密爾瓦基、杜比克和聖菲等教省仍隆重地慶祝這個節日。[ 6 ]
這個節日的適當職務被降為「Pro Aliquibus Locis」或「For Other Places」。有些地方在 7 月 15 日慶祝這個節日,稱為“使徒分會”,等級為雙重。禮儀規則取自《公禱書》,除了晨禱的適當夜禱和全天誦念的以下禱文外:
上帝啊,您樂意透過您的聖使讓我們認識您的名字,請賜予我們恩典,讓我們透過自己的進步來紀念他們永恆的榮耀,並透過同樣的榮譽來進步。藉著我們的主。[ 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