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盼望:永恆的國度與今生的使命

 基督徒的盼望:永恆的國度與今生的使命


引言


基督信仰的核心之一是盼望(Hope),這不僅是對未來的期望,更是一種確信。聖經告訴我們,神的國度是真實的,並且將在基督再來時完全實現。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基督徒只關注將來的天國,而忽略了今生的使命。本文將探討基督徒盼望的聖經基礎、天國的應許、今生的挑戰與責任,以及如何在現世活出對神國的盼望。


一、盼望的聖經基礎


1. 盼望的定義:超越世俗的期待


「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且通入幔內。」(希伯來書 6:19)


世俗的盼望通常是基於人類的願望,例如財富、健康或成功,但聖經中的盼望是對神應許的信靠。這種盼望如同靈魂的錨,能夠在風暴中穩固我們的信仰,使我們不被動搖。


2. 基督徒盼望的來源:神的應許


聖經明確教導,基督徒的盼望來自於神的話語與應許:

•   永生的應許:「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3:16)

•   基督的再來:「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約翰福音 14:1-3)

•   新天新地的盼望:「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啟示錄 21:4)


這些應許顯示,基督徒的盼望不僅限於現世,而是放眼永恆的國度。


二、神的國度:已然與未然


1. 神國的現實與將來的成就


耶穌在世時宣告:「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 1:15)。這句話表明神的國度已經臨到,但仍未完全實現。

•   已然(Already):基督已經藉著祂的降生、受死與復活,帶來神國的起始。信徒因聖靈的內住而能夠體驗神國的生命(羅馬書 14:17)。

•   未然(Not Yet):神的國度在基督再來時才會完全實現,屆時祂將審判世界,恢復萬物(啟示錄 22:12)。


2. 今生的責任:活出神國的價值


雖然神的國尚未完全降臨,但基督徒仍然被呼召在今世活出神國的價值觀:

•   追求公義:「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 6:8)

•   愛人如己:「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馬太福音 22:37-39)

•   作世上的光與鹽:「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 5:13-14)


這些經文說明,基督徒的使命是在世界上見證神的國度,反映神的愛與公義。


三、信徒在現世的挑戰


1. 面對苦難與試煉


基督徒的盼望並不意味著今生沒有困難。相反,聖經告訴我們,信仰之路常伴隨挑戰與試煉:

•   患難中的盼望:「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羅馬書 5:3-4)

•   為義受逼迫:「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馬太福音 5:10)


當信徒面對逼迫、病痛、貧窮或失望時,應當以永恆的眼光來看待今生的困難,因為神的國度才是最終的安息之所。


2. 與世界的張力


基督徒活在世界上,卻不屬於世界(約翰福音 17:16)。這意味著:

•   不隨從世界的價值觀:「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 12:2)

•   持守信仰:「務要謹守,儆醒禱告……堅固你們的信心。」(彼得前書 5:8-9)


基督徒的生命應該與世界有所區別,活出與神國價值相符的生命。


四、盼望如何影響基督徒的生活


1. 使我們有力量面對挑戰


知道神的國度終將來臨,使我們能夠忍受今世的困難,不失去信心(哥林多後書 4:16-18)。


2. 激勵我們傳福音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 28:19)


神國的盼望不僅是個人的,而是全球性的。因此,基督徒應該積極向未信者傳揚福音,使更多人認識基督。


3. 幫助我們專注於永恆


「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羅西書 3:2)


這節經文提醒我們,世界上的財富、榮耀與地位都是短暫的,唯有天國才是我們永恆的家鄉。


結論


基督徒的盼望並不僅限於將來的天國,而是貫穿今生與永恆。神的國度已經臨到,並將在基督再來時完全實現。在這段等待的期間,基督徒被呼召在地上活出神國的價值,傳揚福音,並持守信仰,無論面對何種挑戰,都能因神的應許而充滿信心與喜樂。


引用經文來源

•   《希伯來書》6:19

•   《約翰福音》3:16, 14:1-3, 17:16

•   《馬可福音》1:15

•   《羅馬書》5:3-4, 12:2, 14:17

•   《啟示錄》21:4, 22:12

•   《馬太福音》5:10, 22:37-39, 28:19

•   《彼得前書》5:8-9

•   《歌羅西書》3:2

基督教人生價值觀

 人生的價值觀



例如有許多人被錢財所迷惑,以為錢財是萬能的,錢財已成為他們心中的偶像。他們把錢財看得比公義、比愛情、比健康,甚至比永生更重要。還有少數不法分子,為了奪取錢財,而不惜傷害別人的生命,而到頭來也傷害了自己的生命。這說明世界的神──撒但已經完全弄瞎了人的心眼。

主耶穌有一句話,對不顧一切追逐錢財的人也許是一帖清醒劑:『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太16:26)。 確實,冷靜思想一下就可知道,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也是極其不值得的,何況,無數人所追逐的還只是世界上的點滴財物,竟為此賠上自己的生命,還不止是今世短暫的生命,而更是將來永生的生命。正應合了俗語所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真是太不值得了。我們需要明白,今生的一切財物,都是短暫虛浮的,隨時都有喪失的可能。何況人生短暫,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使徒保羅也對我們發出勸告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但你這屬上帝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9-12,17-19)。

例証之二

世界上也有另一些人,他們心中的偶像主要不是錢財,而是學業、事業和名利地位。他們也許被世人看為比較上層、有教養的人,但他們也同樣只顧今生,而不顧永生。他們只關心屬世、屬地的事,而不關心屬靈、屬天的事。主耶穌的警訓也同樣適用於他們的身上:『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

例如智勇雙全的亞歷山大雖然一手創建了希臘-馬其頓大帝國,以戰速如飛的精兵,徹底打垮了波斯帝國,統霸了當時的天下。但正當他在巴比倫城大擺宴席,歡慶他的勝利,並且東征征成功,又準備西侵,而他本人也正值三十三歲年富力壯之時,忽然感染熱症而死。據說亞歷山大臨死之前,要求手下為他造一個棺材,在手臂兩旁開兩個洞孔,使他兩手伸出棺外,要讓世人知道,他亞歷山大雖然征服了列國,但他去世時,卻兩手空空,甚麼也沒有帶去。

又如絕頂聰明的所羅門王,在晚年悔改時也醒悟感嘆說:『我心裏議論說,我得了大智慧,勝過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眾人,而且我心中多經歷智慧和知識的事。我又專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這也是捕風。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智識的,就加增憂傷。』『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我買了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我又為自己積蓄金銀,和君王的財寶,並各省的財寶,..。後來我察看我手所經營的一切事,和我勞碌所成的功,誰知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之下毫無益處。』(傳1:16-18.2:4-11)。

例証之三

世界上還有一些人,他們心中的偶像是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或口腹的情慾,他們一心沉迷於罪中之樂。例如有些人藉口『性解放』,亂搞男女關係;有些人沉迷於色情、暴力的錄相帶、光碟、電視、電影、戲劇、歌舞、或小說中;又有些人迷戀於吃、喝、嫖、賭中。他們都是只圖一時的罪中之樂,而把上帝、真理、永生、早就拋棄於腦外。這樣的人生如不及早醒悟,信主悔改,終必身敗名裂,懊悔莫及。

聖經上勸告我們說:『不要自欺,上帝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6:7-8)

聖經上還勸告我們說:『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上帝)的心就不在他裏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約一2:15-17)。

上帝重用的聖先知,以列人的偉大領袖摩西,在禱告中也旱已指出了屬世人生的短暫和虛空,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接著他向上帝祈求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願主我們上帝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詩90:10-17)。

最明智有福的選擇

但願我們都能看破今生的短暫和虛空,而能看重永生的將來和天國的榮美。聖經上應許我們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並且『賜給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3:16)。 主耶穌在世時,也『宣傳上帝的福音,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4-15)。所謂當悔改就是要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因聖經上說:『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一3:4)。上帝的律法包括十條誡命和其中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幷愛人如己的二大總綱。十條誡命的屬靈精意是要我們的心靈意念和言語行爲完全聖潔無罪,幷不斷存著愛上帝愛人的心,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責任。所謂信福音,也就是要信靠主的救恩。因只有主的救恩能赦免我們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幷恩助我們遵守律法而離罪成聖,愛上帝愛人。因此世人若要得永生進天國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要信靠主的救恩,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一切罪惡。世界上任何一個罪人,不論他的罪惡多麽嚴重,品格多麽敗壞,本性多麽墮落,只要他肯到上帝面前來,依靠主的恩助,悔改承認自己一切的罪,不但求主赦免他的一切罪,而更求主恩助他離棄他的一切罪,他就必能立即得蒙主的赦免和拯救。

聖經上也說:『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10:13)。甚麽叫『求告主名』呢?首先要明白主的名字有甚麽意義。我們知道主的名字是耶穌基督。『耶穌』原文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救主。『基督』原文的意思意思是『受膏者』,也就是受膏的君王。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顯明了主的身份和使命,正如天使在夢中指示約瑟時所說的:『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太1:21)。 因此,『求告主名』的意思,也就是要求主將我們從罪惡裏救出來;也就是要求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我們(徒5:31);也就是要求主用祂的寶血洗淨、赦免我們一切的罪(也即使我們因信稱義),幷藉著聖靈的大能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恨惡幷離棄我們一切的罪(也即使我們因信成義)。凡存著信心這樣求告主名的,就必立即得蒙拯救。我們的罪必要立即得蒙赦免,我們的心靈必要立即被聖靈潔淨更新和重生,獲得屬靈的新生命,而名符其實地成爲上帝的兒女(約1:12)。因此求告主名的禱告,實際上也就是信而悔改的禱告。凡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就必立即得蒙拯救。 但願我們都能立即信而悔改, 求告主名,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行走永生的天路。

金字塔帶來的苦難

 金字塔和死亡之謎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工之一。你知道金字塔是作甚麼用的嗎,它又有甚麼驚人之處?

金字塔的驚人之處

據考察,埃及共有七十座金字塔,其中以公元前二千五百幾十年,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所造的金字塔最高。原來的高度為146.59米,由於頂端石塊風化,現在高度已減低為137米。基底面是正方形,每邊長度為230 米。從頂端到地底的基石,完全是用鑿得平整的大石塊砌成。每一石塊約重兩噸半,總共有二百三十萬塊石塊。據埃及歷史的記載,這座金子塔當時不停地興建了三十年,前後用了三十萬奴工,才得以完工。

試想,在古代沒有十輪大卡車,沒有巨型起重機,單靠人力和技巧要完成這麼巨大的金字塔工程,真是多麼艱難和不易!

金字塔的用途

至於法老興師動工,勞民傷財,不顧奴工死活造成的金字塔,又是作甚麼用處的呢?原來不過是為了安放法老的石頭棺材,其中存有法老乾固的屍體『木乃伊』。

後來,從新埃及帝國的杜摩施恩一世起,就不再建築金字塔了。他們的陵墓,都建在帝王谷。以一座石牌坊作為象徵門戶,經過一條幾十丈遠的石板甬道,便是陵墓的所在地,其工程比金字塔不知簡化了若平倍。但在他們的陵墓中也是充滿了各樣迷信的陪葬品。

其實,不但埃及帝王的陵墓是這樣,而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墓也何嘗不是這樣。許多帝王的陵墓,規模大得驚人,裏面不但有豪華的宮殿,也有著各種金銀寶物和日常生活用品,甚至還有許多活人帶進去陪葬。

人死後的真實情況

朋友,當你聽到這一切情況時,你有何感想?

我們感到這些帝王真是太自私專橫,又太迷信愚昧了。他們不但活著時作威作福,享盡了世上榮華富貴,而甚至幻想死後還繼續能作威作福,讓那些活著帶進墳墓殉葬的人,繼續在死後為他們服役。

然而,他們的這一切自私、殘暴、而又迷信的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因上帝所默示的聖經中,明確告訴我們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份了。』(傳9:5,6,10)。又說:『他們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原文為他的思想),當日就消滅了。』(詩146:4)。 另一處也說:『你(上帝)收回他的氣,他們就死亡,歸於塵土。』(詩104:29)。關於人死後毫無知覺的話,聖經中還有許多。現在沒有時間一一引證了。例如詩篇6:4-5 節,30:9節,115:17節,88:10-12節,以賽亞書38:18,19節等等,都提到這樣的意思。

也許有人要問:死人的靈魂有時向活人顯現,又是怎麼一會事呢?聖經上告訴我們,這根本不是死人的靈魂顯現,而是犯罪墮落的天使(鬼魔)的假冒。招魂術又被稱為關亡、過陰、顯靈術,實質上也就是上帝古時在聖經中嚴厲禁止的交鬼的巫術。上帝嚴禁我們去求問交鬼的,求問死人(申18:10-14.利19:31.20:6,27.賽8:19)。總之,人死後是毫無所知的。

故此,這些帝王絕不要幻想死後還能作威作福。不但不可能這樣,而且還將遭受上帝公義的審判。正如聖經上所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又說:『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5:28-29)。 而且惡人將來還要在硫磺火湖中永遠毀滅。(參啟20:11-15)。

世人應當怎樣行?

因此,世界上的人,包括那些被人看為是罪惡纍纍的人,如果真的要為死後作打算,為永久的將來作準備的話,就應當立刻悔改信主,並靠主行善。因主耶穌基督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擔當我們世人的罪惡而流血捨命,完成贖罪大功。祂的寶血足以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惡,祂的能力足以幫助我們離罪成聖,不斷行善。唯願我們立刻信主悔改罷!聖經上告訴我們說:『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提前2:4.彼後3:9)。聖經上應許我們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又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 主耶穌在世時也『宣傳上帝的福音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4-15)。可見,信心和悔改必須結合起來。所謂當悔改就是要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因聖經上說:『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約一3:4)。上帝的律法包括十條誡命和其中盡心盡意盡力愛上帝幷愛人如己的二大總綱。十條誡命的屬靈精意是要我們的心靈意念和言語行爲完全聖潔無罪,幷不斷存著愛上帝愛人的心,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責任。所謂信福音,也就是要信靠主的救恩。因只有主的救恩能赦免我們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幷恩助我們遵守上帝律法而離罪成聖,愛上帝愛人。

可見,我們若要得永生,成為上帝的兒女,首先必須信靠主耶穌的救恩,悔改自己違背上帝律法的罪。因我們世界上每一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而且我們靠自己也絕沒有力量改變自己有罪的本性,就如人的私心,貪心,虛榮心,驕傲的心,仇恨的心,報復的心,淫亂污穢的意念,爭權貪財的慾望,以及一切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我們靠自己的力量所能改變的。正如俗語所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是,主耶穌的救恩卻能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惡,並改變我們有罪的本性。只要我們一心信靠主的救恩,向天父上帝悔改認罪,懇求救主耶穌赦免我們的罪,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從心裏恨惡、離棄我們一切的罪,我們就必立刻得蒙主的赦免,立刻獲得主所賜的屬靈新生命,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並從此開始不斷靠主恩助,過一種離罪成聖,愛 上帝愛人,學習行善的新生活。正如經上所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上帝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8-10)。

不斷和上帝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以後,我們每天早上晚上還要不斷禱告,甚至隨時隨地不斷祈求,不斷謙卑悔改,祈求主的赦免和幫助,使我們能不斷離罪成聖,愛主愛人。這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因我們離開主的幫助,就必沒有力量得勝試探,過成聖的生活。

除了禱告外,我們也要天天讀聖經,學習默想上帝的話語。使徒保羅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如果這是人生最後一天

 假如這是最後一天


我曾看到這樣一段資料:曾有一位學者在德國十二所學校,向六百二十五個學生提出以下這樣一個問題作抽樣調查:『如

果你在世上只剩下一天,你打算做甚麼事呢?』結果大約有五分之一的學生說,如果在世上只剩下一天,他們打算去喝酒、吸毒、追求異性,只有一個十八歲女生說,她要利用這最後的一段時間,到教會裏去在上帝面前祈禱感謝。


這不是假設性的理論問題

讓我們也來嚴蕭地問自己:假如這是我在世上最後的一天,我打算作甚麼呢?也許有人要不以為然地說,這個問題沒有意義,完全是假設性的理論問題。其實,這並不是一個假設性的理論問題,而卻是非常現實的問題,甚至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例如有這樣幾種不同情況:一種是突發性的事故或災難:就如鐵塔尼號巨型遊輪意外沉船事件,數以百計的人在一天之內沉沒海洋喪生;又如某個煤礦礦井和坑道突然塌陷,有些礦工被隔絕在深處的坑道內,擔心人們找不到他們,或因挖掘搶救他們時再發生塌陷而埋葬了他們;又如某次發生大火,有些人被烈火所包圍,無法逃生,他們的生命也許只有幾 分鐘,..。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的禍福』,每天死於交通意外,突然中風,或心臟病發,或其它種種飛來的橫禍,或是死於戰爭,地震,洪水,龍捲風等等天災人禍的人,真是不知其數。對他們來說,他們臨死的那一天,就是他們最後的一天,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再說,人人都有他們生老病死的最後的一天。每一個人遲早都會遇到這個問題。越早考慮這問題,總比越晚考慮越好,越安全。

不要灰心絕望

假如這是你我最後的一天,或最後的一段日子,或最後的幾分鐘,你我打算做甚麼呢?也許有人會失望地說:我這一生庸庸碌碌,毫無成就,又乏善行美德;或是感到事業雖有所成,但心靈遠離真神;或是想到自己損人利己,所作傷害人的事,心中有許多罪咎;或是對將來感到一片黑暗,惆悵,緲茫,甚至恐怖和絕望,心想:我還能作甚麼呢?

但請不要悲痛絕望,或自暴自棄,因你還不知道創造宇宙萬有和我們人類的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是何等的憐愛我們每一個罪人。主耶穌不但是我們的創造主,而也是我們的救贖主,祂已在二千多年前,也就是紀念祂誕生的公元之初,親自為我們降生為人,向我們彰顯了天父上帝對我們世人的無限大愛,傳揚了天國的福音,最後又為我們全人類每一個人的罪惡受盡苦難,被釘十架,流血捨命,付清贖罪的代價,帶來救贖的洪恩。祂渴望立即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惡,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立即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將來能夠享永生,進天國,和天父上帝,救主耶穌,並眾天使永遠在一起,得享無比的喜樂和榮耀!甚至祂也可能拯救你肉體的生命,使你為上帝作美好的見証。現在先請你看看那在十字架上的強盜,因為他在臨死之前,抓緊最後機會,信主悔改,求告主名,主就應許他將來必要進到天上的樂園裏,和主耶穌永遠在一起。

十架上強盜臨終前悔改得救的福音

這一個強盜臨死前已經被基督愛仇敵、愛罪人的無限大愛所深深的感動。他看到那些羅馬兵丁雖然極其粗暴、殘忍地將主耶穌的手腳釘在十字架上,主耶穌雖然極其疼痛難忍,卻反而存著愛仇敵的心,為那些釘祂十字架的人禱告說:『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他的心靈突然得蒙光照:主耶穌既然肯赦免那些殺害祂的仇敵,豈不也肯饒恕我這個罪犯嗎。

在主愛的感動之下,這個強盜深深痛悔自己一生所犯的罪。他悔恨自己醒悟太晚,至今已無重新作人的機會。但他還是渴望主耶穌赦免他一生所犯的罪,潔淨、更新他的心靈,使他將來能在永生的天國中,永遠敬愛、跟從耶穌。於是他懇求說:『耶穌阿,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紀念我。耶穌對他說,我今日實在告訴你,你將來要同我在樂園裏了。』(路23:39-43. 按照原文沒有標點符號,應作這樣翻譯)。『樂園』,也就是天上的聖城新耶路撒冷,未來天國的京都。(啟1:7.22:1-2. 林後1-4)。

這一個事實可以給我們極大的啟發:主耶穌既然肯饒恕在十字架上臨死前悔改的強盜的罪惡,難道不也肯饒恕我們的罪嗎?其實天父上帝是何等的憐愛我們呢!主耶穌為了拯救我們,不惜為我們道成肉身,降生為人,向我們彰顯上帝的大愛,傳揚天國的福音,留下完美無瑕的人生榜樣,最後又以自己聖潔無罪的生命,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贖罪。主耶穌渴望立即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惡,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領受主所賜給我們的求生的應許。

我們應當怎樣行?

因此,假如今天是最後一天,或是生命的最後一刻,你我打算怎樣度過呢?

顯然,如果我們還沒有悔改信主,就當立即信主悔改。也許主讓我們身陷絕境,正是為了挽救我們的靈性生命。如果我們一直處在平安順利的環境中,也許我們永遠不可能悔改信主了。

即使我們自以為已經信了耶穌的人,也當首先省察自己,是否已經真正信主悔改,蒙恩得救了。我們一生的罪惡是否已得蒙主寶血的洗淨,我們的心靈是否已被主的聖靈所潔淨、更新和重生?主耶穌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如果我們還沒有真正信而悔改,求告主名,蒙恩重生,那麼就讓我們立刻靠主恩助,悔改認罪,懇求主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並懇求主的聖靈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立刻獲得屬靈的新生命。

如果我們已經蒙恩重生,獲得屬靈生命了,我們還當不斷住在主裏面,不斷靠主寶血洗去我們一切的罪,並不斷靠主聖靈的幫助,追求完全離罪成聖,愛主愛人,熱心為主服務行善,傳道救靈,以引領更多人悔改信主,得蒙主永生的救恩。至於我們個人的生死安危,完全信靠交託順服主。因主極其疼愛我們每個上帝的兒女,祂對我們每個人都有最美好的旨意和帶領。如經上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8:28)。以下是兩個不同帶領的美好的見証。


消防隊員絕境蒙救不斷為主作見証

例如有一位工作出色的消防隊員,某次進入一個充滿濃煙的大廈底層,戴著氧氣面罩滅火。突然氧氣筒發出警號聲,大約十分鐘的時間氧氣就要用完了。起先他很鎮定,還繼續滅了一些火。當他準備離開現場時,雖然周圍一片漆黑,但他自信可以很快走出去。誰知走來走去,到處碰壁,或遇到障礙,一直摸不到出路。突然氧氣筒警號聲又響了,只有二、三分鐘時間氧氣就要沒有了。這時他感到緊張了,又仔細想了一下,怎樣找到出口。可是走來走去,仍找不到出路。這時他感到危急了,他怕自己真的要悶死在這裏了。於是在危急中想起了上帝,他向上帝悔改認罪,他懇求耶穌赦免他的罪,並救助他脫離險境。因他過去在教會學校讀書時,曾一度熱心信主,後來進入社會後卻漸漸離開主。他向主許願:如蒙主拯救脫離險境後,他要回到教會中去聚會,並到處為主作見証,永遠不再遠離主。當他禱告後,立即有主的靈感動指引他,要他直往前走。及至走到牆壁時,忽然看到遠處有一手電筒的光閃亮了一下,使他看清楚這是一個通道。於是他吸了最後一口氣,把氧氣筒和面罩丟下,以最快速度向前衝去,就看到不遠處有出口。於是安然脫險。從此他一直去教會聚會,並到處為主熱心作見証。


教會長老為永生將來作最好準備

又如我們教會中有一位長老,曾為主長期被囚,勞動改造。後來經法院復查,撒銷原判,宣告無罪。他平反回家後,仍然熱心為主奔坡勞碌,傳道救靈。後來發現自己患了晚期肝癌,知道不久於人世。他一方面求主醫治,一方面也作好很快離世的準備。因此他更加抓緊有生之日,多多為主作工,建立各處教會,多多領人歸主,置自己生死於度外。在醫院臨終前幾日,仍念念不忘主的聖工,勸勉各處教會負責同工,並向病房中的週圍病人傳福音,直至慈愛的天父讓他在主裏安睡。他去世時,有幾個青年病人也信了主。我想到使徒保羅所說的一段話,也正可適用在他身上:『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6-17)。


最後的勸告

親愛的讀者,最後有一點誤會要防止,本文『假如這是最後的一天』,並不是要你等到危難臨頭,死亡將至,才信主悔改。因這樣的想法將包含著極大的危險。如果你現在明白了上帝的大愛,基督的救恩,就希望你立即信靠主耶穌救恩,悔改歸主,作上帝的兒女,接生永遠的生命。千萬不要存著玩火冒險的心理,以為等到臨死前再信主悔改也來得及。要知道魔鬼的厲害,罪惡的可怕。如果拖延著不立即信主悔改,我們的心靈就可能變得越來越剛硬,甚至會剛硬到永不可能再信主悔改的地步,這樣也就肯定要永遠滅亡了。再說,魔鬼也可能利用天災人禍隨時奪取我們的生命。因此惟一的安全之道,是立即信靠主耶穌為救主,歸向上帝為天父,不斷靠主恩助,行走永生的天路。現在就讓我們一同作決志的禱告,好嗎?

慈愛的天父上帝,親愛的救主耶穌:謝謝你對我們的無限大愛,謝謝你對我們的捨命救贖。求你賜給我悔改的心,幫助我在你面前真誠悔改認罪

世界末日大地震的原因

 再論世紀末大地震的原因



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台灣中部發生了世紀末罕見的可怕的大地震,是台灣百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不但強度達到7點3級,而更可怕的是左右搖恍,上下震動連續不斷,一直延續到東方大白,被官方稱為『集集大地震』。而且接下去的幾天,還發生了約七、八次6級以上,甚至達到6點8級的強烈餘震。在地震中央南投縣和台灣中部,以至於台北市,造成二千多人死亡,八九千人受傷,數以千計的家庭在夢中被摧毀,數以十萬計的家園盡毀。從台北市,台北縣,到台中,南投和雲林,到處可看到大樓崩塌、傾倒的慘劇;在山區和鄉間,也發生了山崩地裂、全村盡毀的災難。


地震日益加劇的根本原因

不但在台灣發生了這樣強烈的地震,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曾相繼不斷地發生著一次次可怕的大地震。(補註: 2004年12月26日在南亞發生的九級強烈地震所引發的印度洋沿岸的海嘯中,在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緬甸,馬爾地夫,和東非,死亡的當地人民和各國的遊客,據電視新聞報告,已超過二十八萬六千人,真是更大的世紀大災難)。究竟是甚麼原因造成這個地球越來越頻繁、越劇烈的地震呢?

在地質學家來看,台灣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會處,地殼運動增多,斷層又眾多,因此容易造成地震。在世界其它各地造成地震的原因也類似。(補註:美科學家表示,此次南亞的九級強烈地震,已使印度洋底的地殼板塊挪動了多達三十米,並且輕微移動了蘇門答臘附近島嶼的位址)。但我們要進一步的追問:這個地球的地層板塊,為甚麼在二十世紀以來,出現越來越多矛盾,造成越來越多的地震。地質學家對此無法解答。但基督教的聖經早就對這種情況作了解答和預告。


聖經中的解答和預告

聖經中告訴我們:當初上帝創造人類時,人類的始祖是完全聖潔無罪,充滿仁愛喜樂,身披屬天的榮光,享有永恆不死的生命。而人類居住的地球也像美麗的樂園,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群獸和睦同居,沒有任何災害的痕跡,地殼也十分安穩,沒有絲毫地震的現象。但可惜人類後來犯罪墮落,變成必死的罪人。地球也因人類的犯罪作惡,一次又一次的受到咒詛,甚至後來遭到普世洪水的毀滅。從此地層也開始了破裂位移和上升下降的運動,板塊的相互作用也不斷日漸加劇,直到世界的末了我們所看到的情景。聖經中早就對此情況作了預告:『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來1:10-12)。


聖經預言的驚人應驗

聖經中也早就發出預言,在耶穌再來之前,地震的次數要空前頻繁和加劇,這將成為基督復臨的預兆之一。如耶穌就已親口告訴我們說:『多處必有地震』『地要大大震動』『多處必有饑荒地震』(可13:8.路21:11.太24:7)。這些預言說明基督復臨之前,自然界的氣候必要特別反常,地震次數也必空前增多。

以上預言現在都已獲得極其明顯應驗。如大英百科全書第十一版『地震』條目下就說過這樣的話:『現今各處地震之多,乃出於從前料想之外。』在英國科學促進會1911年的報告第55頁中,就作過以下精確統計:十六世紀全世界具有毀滅性的地震次數為253次,十七世紀為378次,十八世紀為640次,十九世紀為2119次。而二十世紀的地震次數有多少呢?根據我在八十年代初看到的一個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年具有災難性的五到六級地震次數為1200次,每年具有毀滅性的六到八級地震次數約為138次。那麼十年就是1380次,一百年就是13,800次,遠遠超過十九世紀的2119次。可見,耶穌再來,或說基督復臨的日子極其臨近了!

根據聖經的預言,基督復臨的前夕和基督復臨之時,還將有空前的大地震。祂再來時,『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來12:26)。『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啟6:14)。甚至預言中還提到:『地全然破壞,盡都崩裂,大大的震動了。地要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又搖來搖去,好像吊床。罪過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復起。』(賽24:19-20)。

慈愛天父和救主耶穌是我們不斷的保障

這樣看來,我們人類的命運不是很悲慘了麼?不,上帝極其憐愛我們世上每一個有罪的人,祂對我們的愛遠勝過父母對子女的愛,祂對我們的愛是無限的。祂已賜下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作我們罪人的救主,並已差遣祂在二千年前為我們在猶太國降生為人,向我們彰顯了天父上帝對我們的無限大愛,醫治病殘,趕逐污鬼,使大痲潔淨,使死人復活,傳揚天國的福音,最後又為我們的罪惡被釘在十字架上,忍受無限的慘痛,以祂聖潔無罪的生命,為我們世人捨命贖罪。祂死後第三天復活,用四十天之久向眾門徒顯現,以後又當著門徒的面,被提升天,回到天父上帝那裏。如今仍不斷在上帝面前為我們代求和贖罪。不久,祂就要坐在上帝寶座右邊,帶領眾天使一同駕雲降臨,要拯救我們一切信而悔改的上帝兒女,回到上帝那裏去,使我們和天父上帝,主耶穌並眾天使永遠生活在一起。並且在今生,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也必要作我們不斷的依靠和保障。正如聖經上說:『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我們也不害怕。』(詩46:1-3)。主耶穌也向我們保証:天父上帝必要不斷供應我們生活的必需。(太6:31-33. 7:9-11)。

親愛的聽眾朋友,希望你能立即信靠主耶穌的救恩,向上帝和主耶穌悔改認罪,求主耶穌赦免你的罪,並幫助你離棄你的罪。主耶穌必要立即赦免你的罪

不要自殺,信基督得醫治!

 為甚麼要吞槍自殺?


翻看報紙,經常可以看到因憂傷、痛苦、絕望而自殺的人。但你知道嗎,柯達公司的創辦人尹思漫,雖然一生作了極多慈善事業,把所有錢財都送完了,但最後竟也絕望自殺。據說,他七十餘歲時,身體漸衰。他雖然有許多財富,卻不能買得健康。他又不信上帝,活在世上沒有指望。只能經常讀『馬克斯冥想錄』中消極悲觀的話:『人生是那麼短暫,宇宙又那麼急促,死後徒然留有虛名,況且又能延續多久?』他終於在1932年三月份吞槍自殺了。自殺前他將所有的錢財都送完了。他在遺囑上只寫了幾個字:『我的朋友,我的工作已作完了,還有甚麼可希求的呢?』

當我們聽到上述柯達公司的創辦人,一生的結局竟是吞槍自殺,實在感到難過而又可惜。我們今天不是要在這裏評論他,而是到現在世界上也會有一些像他一樣思想,並陷入相似痛苦中的人,我們希望藉此說一些話能安慰、鼓勵他們。


自殺的可能原因

他,或其他類似情況的人,為甚麼要自殺呢?也許因為年老病衰,感到做人已沒有樂趣。或者還有其他感情上的困擾,感到人間缺乏真愛,感到自己人生的孤獨。

的確,金錢並不是萬能的,金錢不能使人返老還童,金錢不能阻止人衰老、患病,以至死亡,金錢也不能買到人真正的愛情和感情。弄得不好,金錢還常會引來許多假仁假義,拍馬奉承,爾虞我詐,陰謀詭計,明爭暗奪,甚至是圖財害命,或殺人搶劫。因此金錢並不能帶給人心靈中真正的滿足、平安和喜樂。正如金錢在饑荒的時候買不到糧食,也不能當食物給人吃一樣。

天父上帝主耶穌極其愛我們

但是,他何需自殺呢?金錢所不能作到的,上帝卻能作到。金錢所不能給他的,上帝卻能給他。要知道,上帝是何等愛他,以及愛我們每一個人呢?天父上帝對他的愛,遠勝於父母對子女的愛,救主耶穌對他的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還有眾天使也都十分關心我們每一個人,因『天使..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來1:14)。

如果他真能認識上帝、認識耶穌,真能信主悔改,成為上帝的兒女,他就會發現,不但天父上帝極其愛他,而且主內愛主的弟兄姐妹之間的感情,也時常會勝過家中親人的感情。正如主耶穌在世時,有一次當祂的母親、弟兄來找祂時,祂對聽眾所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伸手指著門徒說,看阿,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親了。』(太12:48-50)。

主能賜我們健康更要賜我們永生

他又何需為自己的衰老、病患憂慮呢?誰能使人延年益壽呢?誰能醫治人的疾病,恢復人的健康呢?豈不是主耶穌麼?上帝古時曾醫好希西家王必死的病,而延長了他十五年的壽命。如今,上帝若看到對他的靈性真正有益處,上帝也能施行同樣的神蹟。

何況,即使今生肉體的生命難免一死,但主耶穌已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我們又何需憂愁呢?主耶穌曾對馬大說,也是對我們每一個人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麼?』(約11:25-26)。聖經上也應許我們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慰。』(帖前4:16-18)。


主能賜我們滿足的平安和喜樂

還有一點可惜的,柯達公司的創辦人自殺前也已將所有的財物送光了,說明他也有著向善的願望。但他的心靈中卻並無喜樂平安。這說明他受到了『馬克斯冥想錄』中消極、悲觀、厭世思想的危害。如果他生前能多讀聖經,多到教堂聽道,如果他能多少認識到天父上帝的無比大愛, 救主耶穌的無比犧牲,及所為我們成就的無比浩大的救恩, 如果他能接受耶穌基督為他的救主,歸向真神上帝為他的天父,他的心靈就會被天父和救主的洪恩大愛所融化,而充滿了愛主愛人的心,他也必會感到人生具有永恆無限、神聖偉大的意義,他必更加善用他的錢財,救濟急難,傳道救人,榮神益人。他的心中也必會充滿主所賜的平安和喜樂。他不但不再會感到悲觀、絕望、自殺,而卻要和常經磨煉的年老使徒保羅一起,滿懷信心、盼望、仁愛、喜樂的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6-17)。


主急等著安慰幫助拯救我們

但願世界上每一個感到憂傷痛苦,或悲觀絕望的人,都千萬不要自殺,都要到主耶穌面前來,求得安慰和幫助。主耶穌親口向我們發出召喚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 聖經上也告訴我們說:『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提前2:4.彼後3:9)。 但願我們世上每一個人,都能被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無限的洪恩大愛所感動, 立即信而悔改,歸向救主,作天父上帝所愛的兒女。我們不但要求主赦免我們一生中所有的罪惡過錯,而也要求主恩助我們離棄罪過,成爲聖潔,愛上帝愛人,就必立即得蒙赦免和拯救,成爲上帝所愛的兒女。

基督神奇醫治的神跡

 極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

首先,我要向大家講述一個真實的見證。多年前我在國內遇到一個年輕人,他從小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看見別的兒童都能奔跑跳躍,他卻不能跟他們一起追逐遊戲。在小學念書時,每當上體育課,別的同學都能在運動場上投入田徑運動,或參加球類比賽,他卻只能坐在運動場邊觀看。後來他初中畢業,得蒙照顧,進入一個工廠,從事很輕省的工作。可是他的先天性心臟病並未能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輕,反而日漸加重。因此他經常到工廠附近的一個大醫院去看病。


生命朝不保夕

有一次去醫院看病檢查後,醫生關心地對他說:『平時注意不要太勞累,也要保持自己的情緒平穩。遇到不高興的事,不要大發脾氣,遇到高興的事,也不要太過激動歡喜。』醫生又安慰他說:『目前我們還無法為你作手術,希望將來醫學進步後,可以有辦法為你進行手術治療。』這個年輕人很聰明,聽了醫生這一番話,知道自己的生命已是朝不保夕了。若是不小心,甚至一生氣,或一大笑,都可能突然死去。當他離開醫生,出了醫院時,滿懷著悲傷、絕望的心情,在空曠的場地上喃喃自語:『沒有人能救我了!沒有人能救我了!..』

絕望中忽聞上天指示

正在這時,他忽然聽到有聲音對他說:『耶穌能救你!』立即舉目四處張望,卻空無一人。心中想到,這莫非是上天的指示?但耶穌是誰呢?我在那裏可以找到祂呢?

要知道這時正處於中國文化大革命時代,國內的教堂都已封閉,信主的人也多已隱藏不顯露。這時,他忽然想起了以前他住家附近的老鄰居,有一位老太太,見了人經常喜歡講『謝謝耶穌!』他想,她既然經常說『謝謝耶穌』,那她一定知道耶穌是誰,我在那裏可以找到他。於是他就到以前住家的老鄰居處,去尋訪這位老太太。結果真的給他找到了。但這位老太太雖然熱心信主,卻不善於傳講聖經的真道。於是就將這個小青年帶到一位中年姐妺家中。

耶穌奇妙引導

再說這位中年姐妹,前一天夜裏正巧作了一個異夢,夢中有一位具有神聖儀表、好像天使的人抱著一個嬰孩,來到她的面前,對她說:『喂她一些奶罷!』一連說了三次,夢就醒了。這位姐妹心裏正納悶,心想,我的孩子都已長大了,我現在那裏有奶水可以喂嬰孩呢?由於她不理解這個夢的意思,也就不去想它了。誰知第二天,這位老太太就帶了這個小青年來到她家中。聽到這個青年的敘述,她就忽然想起了夜裏所作的夢,她相信上帝已在夢中指示她,這個要來尋找耶穌的青年就是夢中的嬰孩,主耶穌特要她用屬靈真理的奶水來喂養他的靈性。於是這位中年的姐妹就毫無顧慮地、大膽地向他傳講耶穌。在他悔改信主後,還把他帶到家庭聚會中去聚會。

熱心信主憂慮全消

至於這個青年人一聽到上帝的大愛,耶穌的救恩後,便滿心受感動,並悔改信了主。從此天天禱告,閱讀聖經,並也經常到這位姐妹家中學習聖道,後來也參加弟兄姐妹的家庭聚會。這樣日子也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一年多過去了。至於他的先天性心臟病,自從他信了主耶穌,求主醫治,交託主後,竟也不再為此掛慮了,甚至到後來似乎也把自己的病忘記了。直到有一天,廠裏的領導忽然要找他到辦公室去談話,他起先心裏有一些擔心,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領導一開始就問他:你有多長時間未去醫院看病了?他這時才想起自己已有一年多未去醫院看病了。領導接著通知他趕快去醫院檢查身體。原來那個醫院是和工廠掛鉤的勞保醫院,對廠裏工人的健康負有保健的責任。由於醫院整理病人病歷卡時,發現這個先天性心臟病的青年已很久未來醫院看病了,醫生甚至擔心這個青年已經死去了,於是就打電話給廠裏領導,詢問這個青年的情況,並通知他立即來醫院檢查身體。

絕症神奇痊癒

這個青年去醫院見了醫生後,就去作超聲波心電圖的檢查。作完檢查後,作檢查的醫生問他說:你叫甚麼名字?他作了回答。又問他說:這份病歷卡是不是你的?他回答說:是我的。醫生又奇怪地問他說:難道你有過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嗎?他說:是的。於是他就詳細地把自己從小以來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嚴重情況敘述了一下。醫生感到很奇怪,對他說:你再躺到床上,我再為你作一次心電圖檢查。檢查的結果和第一次的檢查一樣,是完全正常的健康人的心電圖。這時,這個青年人才知道,自己的先天性心臟病已經被主耶穌完全醫好了。

我看到這個青年人時,他正在聚會中向弟兄姐妹作上述的見證。他的身體已很強健,每天都上班,並騎著自行車各處來往奔跑,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耶穌也能救你

『耶穌能救你!』這一應許不但是對這個青年人說的,而也是對我們每一個弟兄姐妹,以及每一個未信主的人說的。耶穌能救你、救我、救他,耶穌能救我們每一個人。因我們的主耶穌本是上帝的兒子,人類的救主,而且祂實際上也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上帝中的一位,被稱為聖子上帝,和聖父上帝『原為一』,本是『同等』的。(約0:30. 腓2:6)。祂實際上也是宇宙萬有和我們人類的創造主、統治主。聖經論到他說:『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約1:3.)。另一處又說:『因為萬有都是靠祂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埶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祂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祂而立。』(西1:16-17)。由於我們的主耶穌本是自有永有、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全能的上帝』,又是宇宙萬有的創造主、統治主和我們人類的救贖主,因此祂確能拯救我們每一個人。(賽9:6)。


耶穌極其愛你

耶穌不但能救我們,而且祂極其憐愛我們。祂不但創造了我們人類,而當我們人類犯罪墮落,即將永遠滅亡的時候,祂又為我們在父面前代求,並甘願奉父上帝差遣,降生為人,不惜為我們作出任何犧牲,來挽救我們到底。正如經上所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一3:16)。又說:『祂被掛在木頭上(指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祂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彼前2:24)。經上又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並且得到『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3:16.1:12)。

耶穌極其渴望能救你

耶穌能救你,耶穌也極其渴望能救你;衪不但渴望赦免你的罪,潔淨你的心靈,使你成為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承受永生的福氣,而且祂也極其關心你今生的生活和身心的安樂,不論你有甚麼勞苦重擔,或貧病交困,或家庭破裂,或孤苦無依,或悲傷欲絕,或憂慮恐懼,或灰心絕望,或被罪壓傷,耶穌都能拯救你,安慰你,幫助你。主耶穌親口應許我們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又說:『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約6:37)。

這個世界已經成了一個罪惡敗壞、多苦多難的世界,每天翻看報紙,或收聽收看新聞報導,都可看到許多人間悲慘自殺的事。如有一個在香港的泰國的婦女,因丈夫在外面找了別的女人,而悲憤欲絕,就帶著小孩,關起門來,開煤氣自殺。結果引起了煤氣大爆炸,使附近的鄰居都遭到了災殃。又如有一對恩愛的夫妻,卻又在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況下一同絕望自殺。起因是丈夫患了不治的癌症,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就找律師辦好一切手續,將自己的房產主權移交給妻子,並也衷心願望妻子以後能重新建立新的家室。而妻子卻也深愛丈夫,寧願和丈夫同死,也不願生離死別。結果因看到丈夫病情日益惡化,無法治愈,竟陪丈夫一同服藥自殺。幸虧及時被發現,得到搶救。

此外,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的人,或因身患絕症而厭世自殺;或因丈夫或妻子變心,家庭破裂而自殺;或因年老孤獨無靠,子女不孝而自殺;或是痴情的男女因失戀而自殺;或因事業失敗,投資破產而自殺;或因負債累累,逃避大耳窿的追討而自殺;或因賭博、吸毒、傾家蕩產而自殺,..。

其實,他們何需自殺呢?如果他們能知道天父上帝的大愛,主耶穌基督的救恩,該多好!因為即使到了這樣的地步,耶穌也仍然拯能救他們,安慰他們。主耶穌今天也仍然應許他們以及一切和他們相似情況的人,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


你也需要一位救主

親愛的父老弟兄姐妹和朋友,你是不是也有勞苦重擔呢?或是心靈方面的,或是身體方面的,或是精神方面的,或是生活方面的,或是學習方面的,或是工作方面的,或是家庭方面的,或是人事方面的,或是經濟方面的,或是婚姻方面的,..種種勞苦的重擔。

或者你感到自己目前生活很舒適,沒有甚麼心靈上或身體上的痛苦或缺少,但你也仍然需要一種安全感、一種保障。因我們誰都知道,『天有不測的風雲,人有旦夕的禍福。』也許在我們想不到的時候,就有甚麼突然的天災人禍臨頭。例如前不久有一輛汽車突然衝向路邊,竟撞死、撞傷了一些無辜的行人。又如有一遊客在一珠寶店,不幸巧遇持槍劫匪,被流彈打死。又如某大城市夜裏突然發生大地震,無數的人在睡夢中已遭受傷亡。因此人人都需要一種安全的保障。但我們從那裏可以找到這種保障呢?只有從耶穌那裏,只有耶穌是我們安全的保障。

或者你正當青年,正在渴望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充滿高尚喜樂的人生,那麼你也需要有一種天賜的良機,有一種屬天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你成功。但你從那裏可以找到這種幫助呢?仍舊只有從耶穌那裏,只有耶穌能幫助你。

或者你已進入暮年,自知不久於人世,而面對永生的將來卻一片黑暗和渺茫。你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明白、接受主耶穌的救恩,只有耶穌能賜你永生。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不論我們承認不承認,或知道不知道,我們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都背負著沉重的罪擔。因我們人類的本性已經犯罪、墮落、敗壞了;我們都已在不同程度上被自私、貪心、驕傲、罪慾所控制,甚至爭權奪利、損人利已;我們都已違犯了上帝的誡命。主耶穌舉例解釋第六、第七條誡命說:『你們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殺人。」..只是我告訴你們,凡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判。凡罵弟兄是拉加的(意即無用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意即愚笨的),難免地獄的火。』『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裏已經與她犯姦淫了。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裏。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又說:『我告訴你們,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為淫亂的緣故,就是犯姦淫了。』(太5:21-22,27-30.19:9)。

主耶穌還告訴我們,上帝誡命的兩大總綱是要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上帝』並『愛人如己』。因此,在上帝眼中看來,我們『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而且『罪的工價乃是死。』(羅3:23. 6:23)。這還不單是指肉身的死亡,而也是指將來地獄火湖中的永遠滅亡。

你能立即得蒙主的拯救

然而天父上帝極其憐愛我們世上眾罪人,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祂已賜下祂的愛子主耶穌作我們的救主,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捨命贖罪,帶來了永生的救恩。

來罷,將我們的一切勞苦重擔都帶到主的面前來!讓我們在祂面前悔改認罪,懇求祂饒恕我們並幫助我們 離棄一切的罪。祂要立即赦免我們一切的罪,並恩助我們離罪成聖,愛上帝愛人,使我們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賜給我們永生的福氣;祂也要安慰我們的心靈,解救我們的危難,供應我們的急需, 恩助我們御下一切勞苦重擔,而靠主得安息;祂能使憂傷得著安慰,恐懼轉為平安,痛苦變為喜樂,黑暗化作光明,絕望生出希望;祂能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最有意義和價值,能使我們最大限度地榮耀上帝,造福人類;祂要使我們今生有依靠,得平安,將來在主耶穌基督的天國裏享永生,得榮耀。

聖經上應許我們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佛教改信基督教

 多年前,我在親友家中見到一位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非常優美,曾在當地電視節目中特別介紹,也曾去日本舉辦書法展覽。他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對佛經有多年的研究,但對基督教的信仰卻毫無所知。他當時向我表示,很想瞭解一下基督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宗教。於是我就向他介紹基督教和佛教,並其他一切宗教,究竟有甚麼不同。我總共講了三大區別,一直講了一、二個小時。感謝主,由於聖靈的親自動工,也因為遇到了一塊心靈的好土,他立即表示信而悔改,接受基督為他的救主。他對我說,他原是來此旅遊的,但現在甚麼地方也不想去了,他要我抓緊這二、三天的時間,盡可能多講些聖經的道理給他聽。他臨走前還特別寫了一首詩,抒發他找到宇宙真神、救世真主,蒙恩重生,成為上帝兒女後的歡樂、感恩心情。他還用他優美的書法,抄寫了聖經中的許多經句,贈送我作為紀念。這一切至今仍保存在我身邊。

講到這裏,也許大家很想瞭解一下,我當時究竟和他講了那些內容。現在就簡略介紹一下。我主要講了基督教的三大特點:


一,基督教擁有天賜的真理寶書

我們基督教的一切信仰都是根據聖經的,而聖經又『都是上帝所默示的。』講得通俗一點,也就是上帝的真理思想,通過人的手寫出來的。因此基督教的一切純正信仰都是從上帝的啟示而來的,是完全真實可信的。至於其它一切宗教信仰,都是人的頭腦思索或想象出來的,並不是從上帝啟示來的。

有一些非正規的迷信宗教根本就沒有宗教經典。另一些較大的宗教雖然有經典,但都是人的思想作品。例如佛教雖然有經典,但佛經卻是人的著作,並不是出於上帝的啟示。況且佛經的作者本人也沒有說這些經典是從神明的啟示而來的。其實所謂『佛』的意思,也就是指自覺、覺人者。因此佛經顯然是人的思想作品。再說,另一些宗教雖然宣稱他們的經典是從神的啟示來的,但是他們卻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證據證明這一點。因此仍然不能使我們相信它們是從上帝啟示來的。

但我們基督教的聖經卻不是這樣,因為聖經本身具有許許多多強而有力的證據,使我們不能不深信、確知聖經真是『上帝所默示的』,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如果我們要詳細介紹這些證據的話,那是幾小時,甚至幾天也介紹不完的。這並不是誇大的形容詞,而完全是真實的情形。

例如聖經中有著許多古老神奇的記載,都已被現代的聖經考古學家所發掘的古代大量文物、遺蹟所一一證實。若要詳加介紹,需要開設一門考古學課程。

又如在古老的聖經中還包含著許多有關現代科學的啟示,也都足以證明聖經確是上帝所默示的。例如聖經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已開始指出:地球是懸在空中的,是會旋轉的,是圓球形,在它的東西兩半球上都有人居住。也指出地球在宇宙中小如灰塵。(伯26:7.38:13,14.賽40:22.箴8:27路17:34-36太8:10-12.賽40:15,17)。這一切都已被現代科學所證實。關於聖經中的科學若要詳細介紹,也需寫一本書,或開設一個專題課程。

此外,聖經中更有著大量奇妙的預言。據有人統計,全部聖經約有三分之一內容是屬於預言,尤其是舊約聖經的但以理書和新約聖經的啟示錄,更是充滿了系統性的預言書。聖經中有許多預言都是從古代一直預言到現在,一直預言到主耶穌再來,是屬於二、三千年來連續不斷應驗著的預言。例如論到基督生平事蹟的預言,教會歷史的預言,民族歷史的預言,國家歷史的預言,以至於世界歷史的預言等等。這些預言到現在,百分之九十幾以上都已經應驗在過去以來的歷史中了,剩下的一點點有關最後大結局的預言目前也正在迅速應驗之中,說明主來的日子極其臨近了。通過這一切預言的查考,使我們不能不深信宇宙中確有真神在掌管一切,並且聖經真是上帝所默示的。

我們知道十七世紀發現萬有引力,制定三大力學定律,創立經典物理學的牛頓,不但是一位聞名世界的偉大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堅定的相信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他對聖經中的預言也有著特別的研究,而且還特別寫了一本書,詳細講解並引証歷史証明預言的奇妙應驗。

講到聖經,還有一個強有力的証據不能不略為一提。聖經雖然是一本古老的宗教經典,其中舊約聖經完成於公元前一千五百多年到公元前四百年之間,新約聖經完成於主耶穌升天後到公元九十六之間;然而直到今日,聖經仍然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書。聖經早已被翻譯成二千多種文字方言。全世界銷售數量,總數早已超過四十億本。現在每年銷售數量仍平均高達三千萬本,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書。我曾在報上看到,美國某一年的聖經銷售量也達到八百五十萬本,成為美國最暢銷的書。


二,基督教敬拜宇宙獨一真神

基督教所敬拜的對象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三位一體』的真神上帝,祂是宇宙萬有的創造主、統治主、也是我們的救贖主。我們所信奉的上帝不但是自有永有,無始無終、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而且也是無限慈愛、公義的。祂對我們人類更是充滿了無限憐愛,祂對我們的愛遠遠超過父母對子女的愛。祂渴望我們作祂的兒女。在患難中祂能救助我們,在危險中祂能保謢我們,在憂傷中祂能安慰我們。祂願意在凡事上作我們的依靠、幫助和保障。祂在聖經中向我們宣告說:『我是耶和華(意思是自有永有,無始無終的,而其他的一切都是被造而有的),在我以外並沒有別神,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我造地,又造人在地上,我親手舖張諸天,天上萬象也是我所命定的。』『地極的人都當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上帝,再沒有別神。』(賽45:5,12,22. 耶10-11)。

敬拜死人不能幫助我們

其他宗教敬拜的對象可概括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敬拜上帝所造之物。例如敬拜日月星辰,或是山川河海,或是牛鬼蛇神和火等等。

第二類是敬拜人手所造的各種各樣的偶像。上帝在聖經中論到偶像說:人『所鑄的偶像本是虛假的,其中毫無氣息。都是虛無的,是迷惑人的工作。到追討的時候,必被除滅。』(耶10:14-15)。

第三類是敬拜死去的人。例如佛教徒敬拜釋迦摩尼,道教敬拜老子,台灣有些人敬拜媽祖,香港有些人敬拜黃大仙、或是關公、張飛之類,或是拜祭自己的祖先,實際上都是在敬拜死去的人。上帝在聖經中明確指示我們說:『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傳9:6.)。因此死去的人絕不可能幫助我們。

顯靈招魂都是出於魔鬼假冒

有時所謂死人向活人顯靈,實質上都是由於魔鬼的假冒。因魔鬼邪靈本是犯罪墮落的天使,完全有能力假冒死人的靈魂向活人顯現。有時還好像能幫助活人,給人一點小恩小惠、實際上卻是要迷惑人、危害人。因此聖經中將關亡、過陰、招魂、顯靈等等,稱之為交鬼的巫術,並嚴厲禁止人去求問或敬拜他們。因魔鬼的本性是極其陰險凶殘的,若不是由於上帝大能的保護,他們早就要將世人毀滅了。聖經上告訴我們,上帝不但保護一切信祂的兒女,而也保護那些還未相信祂的人,希望他們以後也能認識、敬拜真神。雖然上帝已規定了日子,要消滅魔鬼;但現在魔鬼還在作垂死的掙扎,到處尋找機會危害人。

我國有一句俗語,叫作『燒香引鬼』,是不錯的。越是燒香迷信,敬拜死人、敬拜鬼魔的地方,也越是容易引鬼上身。這也正是某些農村裏經常容易『鬧鬼』的原因。一旦鬼附人身,人就毫無辦法,或是鬼在某一幢房子裏鬧事的時候,最大膽的人也不敢進去。因為『鬧鬼』的事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人也根本沒有辦法將鬼趕出去。但這時若有愛主的基督徒奉主的名進去,就能立刻將鬼趕出去。那一家的人若肯悔改信主,就再也不會有『鬧鬼』的事發生了。在農村教會信徒中,類似這樣趕鬼的事是很多的。

例如我們教會有一位傳道同工,有一次被邀請到農村的一個家庭去趕鬼。原來那家裏有一個人在一間房子裏上吊死了,從此那房間就開始『鬧鬼』,每到夜裏會發出可怕的響聲,東西也會移動,再也沒有人敢住在裏面了。這位同工去後,首先向他們傳講上帝的大愛,基督的救恩,並勸他們悔改信主,作上帝的兒女。接著告訴他們,信靠主耶穌,就有權柄趕鬼。又向他們指出,按照聖經的教訓,人死後毫無所知,因此『鬧鬼』的不是死人的靈魂,而是鬼魔的邪靈。最後這位同工為他們作了禱告,就對他們說:現在不要怕了,鬼魔已被趕出去了。我今晚就要住在這房間內。請你們也安排一位膽大的青年人和我一同住在裏面,好作一個證明。

當晚他住進那房間後,有意把自己的床頭對準死人吊死的地方。在和青年人作了禱告後,就說:『關燈睡覺罷。』但青年人害怕,說:『還是不要關燈罷。』結果那一夜一直到天亮,都很安靜,不再有鬧鬼的事發生。第二晚,他又對青年人說:『今晚你不用害怕了,還是關燈睡覺罷。』因此那一晚上就關了燈,也不再有鬧鬼的事發生。

這位同工能趕鬼,是因為主耶穌已將趕鬼的權柄賜給了一切信靠祂的人。這也證明了我們基督徒所敬拜的上帝,是創造、統治宇宙萬有的獨一無二的『三位一體』的真神上帝。


三,基督教信靠基督浩大教恩

基督教中有救恩,也就是天父上帝藉著祂的兒子,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救贖人類的恩典,這是任何其它宗教所沒有的。

根據聖經的啟示,起初上帝創造的人類,是完全聖潔無罪的,人人都充滿了仁愛、平安和喜樂,身披屬天的榮光,享有永生的生命。但可惜人類的始祖,後來卻受到魔鬼的欺騙引誘,以致犯罪墮落,失去了屬天的榮光,變成了必死的罪人。當人類始祖犯罪墮落以後,整個天庭 眾天使都充滿了悲哀,尤其是我們的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基督更是極其憂傷,因看到人類已經犯了當死的罪,即將永遠滅亡。然而無限慈憐的上帝,卻不忍心毀滅罪人,因看到人類所以犯罪墮落,也是由於受到魔鬼的欺騙引誘,也看到人類雖已犯罪墮落,卻還有挽救悔改的可能。於是上帝一心想要挽救人類。

上帝賜下愛子耶穌捨命救贖罪人

但是,上帝不但是無限慈愛的,而也是無限公義的。人類既已犯了當死的罪,就不可能白白免去人的死刑。因此上帝如要挽救人類,實際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必須永遠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讓他為我們捨命贖罪。可是這 樣的犧牲實在太大了,即使對上帝來說,也是極其痛苦難堪,難以決定的。 雖然救贖人類的計劃早在萬古以前早就制定了,但當這一計劃真要開始執行時,上帝的心靈也不得不經過痛苦的鬥爭。然而最後由於天父上帝對我們的無限大愛,主耶穌基督 主動在上帝面前為我們捨命代求,於是救贖人類的計劃終於正式立定了。正如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上帝愛世人,』原文的語氣更強烈,應譯為:『上帝這樣地愛世人!』愛到甚麼程度呢?『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上帝將祂的獨生子基督賜給我們,等於將祂自己和眾天使,並天地萬物一切所有的,全都在基督裏一同賜給我們了。因基督本是宇宙萬有的創造主、統治主、和父上帝本是『同等』的,因祂們『原為一』。(約1:1-3.西1:16約10:30.腓2:6-8)。

至於主耶穌基督在救贖人類大工中,更是直接為我們作出了無限的犧牲。主耶穌在將近二千年前為我們降生為人,度過了仁愛、公義、聖潔無罪的一生,最後又被釘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贖罪。當主耶穌為我們捨命贖罪時,祂在肉身上,特別是在心靈中,為我們受盡了無限的慘痛。祂當時感到天父已離棄了祂,甚至惟恐是永遠的離棄,於是祂最後再也忍受不住地大聲慘呼:『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但是為了我們能得救,祂寧願自己永遠淪亡!

以後,主耶穌雖然又復活升天,回到天父上帝右邊,然而祂為救贖我們人類所作的犧牲並未到此結束。祂在天父面前,將在祂原有的神性之外,永遠保留祂的人性,並將要永遠和我們得救的聖徒生活在一起。(約14:1-3.17:24.3:16)。

正由於上述天父上帝對我們的無限大愛,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所作出的無限犧牲,從而才為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救恩。由於基督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我們可以白白接受祂的義;由於基督為我們忍受無比慘痛的死,我們可以得永生;由於基督降生為人,成為『人子』,我們可以成為上帝的兒女;由於基督取了我們人性,並保存到永遠,以至於我們能夠和祂的神聖性情與榮耀有份。不久主耶穌再來的時候,祂要使歷代以來一切已死的聖徒神奇復活,使我們活著的聖徒奇妙變化,變成像主耶穌、像眾天使那樣榮耀的身體,然後將我們接到天上去和祂永遠同住。主耶穌也親口應許我們說:『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裏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帖前4:16-17.腓3:20-21.太13:43)。

切望你能立刻信主得蒙拯救

親愛的父老弟兄姐妹和讀者朋友,但願你我都能被天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無限的洪恩大愛所感動,立刻信而悔改,接受主的救恩。要依靠主的幫助,向上帝徹底悔改認罪,把自己從小到大一生中所有的罪愆過犯都承認清楚,懇求主的寶血赦免、洗淨我們一切的罪;並懇求主的聖靈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能痛恨離棄這一切的罪,使我們能立刻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開始行走永生的義路。今生有依靠、得平安,將來享永生、得榮耀! * 路光 *

人能看見上帝嗎?

 我們有一個特大的喜訊,急需告訴世界上每一個人:宇宙中有一位真神上帝,祂也就是宇宙萬有和我們人類的創造主,祂極其愛我們世上每一個有罪的人,祂對我們的愛遠遠勝過父母對我們的愛,祂對我們的愛是無限的。 祂深知我們人類始祖起初受到魔鬼欺騙誘惑,犯罪墮落,喪失了聖潔仁愛喜樂的永生的生命後,從此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罪惡苦難,充滿了人間,祂深知我們在罪惡中即將永遠滅亡。但是祂已賜下祂的兒子,也就是三位一體真神上帝中的一位主耶穌基督,來作我們的救主。 正如聖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主耶穌已在二千年前為我們降生為人,在他短暫的 三十三年半的一生中,為我們忍受了各樣磨難,得勝了一切試探,留下了完全聖潔無罪的榜樣,又向我們彰顯了天父上帝對我們世人的無限大愛,傳揚了天國的福音,最後又在十字架上為我們 全人類每一個人的罪惡,受盡苦難,捨命贖罪,不但在肉身上,更是在心靈中,為我們每一個人的罪惡,受盡了被天父上帝離棄的無限慘痛,作出無限犧牲,付清贖罪的代價,帶來救贖的洪恩。死後第三天復活,四十天之久向眾門徒顯現,以後當眾門徒的面被提升天。 直到今天仍在天父上帝面前作我們的大祭司和中保,不斷用自己的寶血為我們贖罪和代求(約一2:1-2.來4:14-16.來7:25)。主耶穌渴望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惡,潔淨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獲得永遠的生命,使我們今生有依靠、得平安,將來享永生、得榮耀 。不久主耶穌基督就將以萬王之王的身份,坐在父上帝寶座的右邊,帶領千千萬萬天使,大有能力,大有榮耀,降雲降臨,為要再來接我們到天父上帝那裏 (約14:1-3.帖前4:16-17)。我們將來要和天父上帝,救主耶穌基督,並眾天使永遠在一起,得享無比的喜樂和榮耀。我們要成為天使中的一部分,而且我們還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並要和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20:5-6)。為要審判世界上一切已死的惡人和以魔鬼為首的一切惡天使的案件(林前6:2-3)。在一千年後的最後執行審判大日中,使魔鬼,惡天使和惡人在火湖中遭受不同程度的刑罰,先後永遠滅亡。而且為了使我們能對這一切事深信不疑,祂還賜給我們一本聖經,裏面含有無數的証據,使我們不能不深信:『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提後3:16)。我們正是根據這本聖經,向你解答人生各樣難題,並指出通向上帝的蒙福之道。願你接受聖經的啟示,信靠耶穌的救恩, 立即信而悔改,作上帝所愛的兒女,承受永生的應許罷!

曾有不信的人說:『你若能把上帝顯給我看,我就相信。』也有人提問:人能看見上帝嗎?能!主耶穌就曾親口應許我們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太5:8)。我現在就要來介紹:人用甚麼方法可以看見上帝。但在介紹這些方法之前,首先需作三點必要的說明:


三點必要的說明

第一點,首先我們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只有眼睛看得見的東西才是真實可靠的,所謂『眼見為實』。其實,人眼所能看見的範圍真是小得可憐的。例如物體太小了看不見,太大了也看不見;東西太遠了看不見,太近了也看不見;光線太弱了看不見,太強了也看不見;光波太短了看不見,太長了也看不見。事實上人眼可見的光波,僅限於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波,它們在光譜,實際上也是電磁譜中,所佔的波段范圍真是極其狹窄,僅限於十萬分之四厘米到十萬分之八厘米之間。其中紅色光波最長,紫色光波最短。比紅色光波更長的光波,如紅外線、赫茲波、無線電波等等,肉眼都看不見;比紫色光波更短的光波,如紫外線、X光射線等等,肉眼也看不見。

再進一步來說,人的肉眼還時常會欺騙我們。有時看得見的東西,事實上並不存在;而反過來說,真實存在的東西倒看不見。例如有時人們在夏天的海邊或沙漠中看到的『海市蜃樓』,實際上不過是由於遠處光線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種虛幻景象。而另一方面,例如我們在陰天睜大眼睛,看我們周圍的空氣,甚麼也看不見,似乎一無所有。但當陽光突然照射過來時,我們便立刻看見空氣中原來充滿了灰塵。如果再藉助顯微鏡看一下,更將嚇我們一跳,原來空氣中還充滿了無數活生生的微生物。但這還不是空氣中最微小的東西。空氣中最微小的東西是組成空氣中的氮氣、氧氣中的氮原子、氧原子等等。而氮原子、氧原子等等內部都還具有極其微小的粒子,極其複雜的結構,極其巨大的能量,極其驚人的空間。它們的原子核都由質子、中子和其它許多『基本粒子』所組成,而在它們遙遠的外層,則由數目不等的電子在不同的軌道層面上,一面自轉,一面又環繞原子核而飛速運轉,有點像九大恆星環繞太陽而運轉一般。然而由於它們實在是過於微小,以至連目前最先進的電子顯微鏡也無法直接觀察。其實在自然界、日常生活中,人眼無法看見的東西還有許許多多。如上述空氣本身就是看不見的。日常使用的電流、電台發射的無線電波等等也都是看不見的。

第二點,上述各樣東西雖然不能直接用肉眼看見,但我們卻有辦法證明它們的存在。例如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卻能用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分析出其中的組成,證實它的存在。再如電流雖然看不見,但當它通過燈絲,使燈泡發亮的時候,我們就確知它的存在。又如無線電波雖然看不見,但當它們被我們的收音機接收,而播放出各種廣播節目時,我們就確證它們的存在。照樣,我們對上帝的認識也應這樣。今生在一般的情況下,我們雖然不能直接看見祂,但當我們看見祂神奇的能力和榮耀顯現時,也就等於看見了祂的存在。

第三點,那麼,我們在今生是不是有可能直接看見上帝呢?有的。例如摩西就是經常和上帝『面對面說話』的,並親眼看見過上帝榮耀的形像。(民12:6-8)。雖然這樣,他所看見的只是上帝榮耀形像的糢楜顯示,卻未能直接看見上帝的面。因正如上帝所說:『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歷代以來還有許多先知、使徒和聖徒,也都有著和摩西相似的經歷。他們雖然看見了上帝榮耀顯現的異象,卻未能看見上帝的聖面。但是不久將來,當基督帶著眾天使駕雲降臨,接取我們一切信而悔改,得蒙救贖的人升到天上時,我們就將親眼看見上帝,並要在祂面前敬拜、頌讚、事奉祂,直到永永遠遠。


三個看見上帝的方法

好,作了以上三點說明以後,我現在就來介紹,人在今生可用甚麼方法看見上帝。我願介紹三個方法:

從聖經預言中可以看見上帝

第一個方法,從聖經預言中可以看見上帝。過去有一位留學德國的化學博士,從青年時代起就懷疑聖經,懷疑上帝,甚至到後來連上帝的存在也發生疑問了。但有一天他偶然看到一本宗教書籍:『古事今談』,是專門論證聖經中預言奇妙應驗的世界名著。他深深地被書中的論證吸引了。當他看到聖經中兩三千年前的一些預言,怎樣驚人準確地應驗在從古至今連續不斷的歷史中時,他驚奇不已。他以前的一切懷疑全都雲消霧散。他終於從聖經預言的奇妙應驗中看見了一位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慈愛的上帝。從此以後,他不但堅信上帝存在,而也堅信『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上帝的話來。』(提後3:16彼後1:21)。他以後也信而悔改,歸向上帝,作了一個基督徒。他還特地寫了一本書,書名是:『到底有沒有神?』為要從各方面論證上帝的存在。

聞名世界的十七世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的事蹟也值得一提。他不但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發現萬有引力,制定三大力學定律,奠定了經典物理學的基礎,而且他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堅信真神上帝的存在,堅信聖經是上帝所默示的。他對聖經中的預言也有特別的研究,曾寫了一本書,詳細解釋和証明聖經預言在歷上中的連續不斷的奇妙應驗。他從預言的奇妙應驗中,看到了一位又真又活的上帝。

親愛的朋友,你想要看見上帝嗎?那麼你也可以像上述化學博士和偉大科學家牛頓一樣,從預言的研究中看見一位真神上帝。據統計,全部聖經三分之一的內容是屬於預言。預言的內容有些論到民族的歷史,有些論到國家的歷史,有些論到世界的歷史,有些論到教會的歷史,更有一些論到基督生平的歷史,以及祂不久即將復臨的前後種種大事的預言。特別是舊約聖經的但以理書和新約聖經的啟示錄,更是充滿了連貫性的預言,從古時一直應驗到現在,一直應驗到世界的終局。

從宇宙萬物中可以看見上帝

第二個方法,從宇宙萬物的啟示中可以看見上帝。從前法國有一位聞名世界的傑出的生物學家,名叫法伯勒。別的科學家研究死的生物,他卻整天在野外觀察試驗和研究活的動物。達爾文曾推崇、稱讚他說:『法伯勒是一位難能仿倣的觀察家。』有一位來訪問的人問法伯勒說:『你信上帝嗎?』他回答說:『我不僅說,我信上帝;我還要說,我看見上帝。』是的,法伯勒已從上帝所創造的奇妙的生物身上看見了上帝。

照樣,我們今天有了『仿生學』的科學知識,也能更容易地從各種奇妙非凡的生物身上,看見一位創造主上帝的存在。因現在的仿生學告訴我們,各種生物身上都具有著各種天賦的驚人本領,遠超過現代最新的科學知識和技術。

例如非洲尼羅河裏的長鼻魚,南美洲的電鰻,以及海裏的成百種電魚,牠們身上都備有『無線電雷達』,藉以定位、導航和捕食獵物。首先牠們都有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蓄電池』,並具有無線電波『發射機』,能時時不斷地向周圍空間發射出一定頻率的無線電波。這些電波遇到周圍的障礙物折射回來時,又被牠們身上的『接收機』所接收。於是這些魚類即使在漆黑無光的環境中,不用眼睛觀看,也能對周圍的物體和動態瞭解得一清二楚。發現是小魚小蝦,立即追蹤捕食。發現是兇猛的天敵,立即逃之夭夭。蝙蝠則具有『超聲波雷達』,牠的口中能不斷發出振動頻率極高的人耳聽不見的超聲波,反射回來後,又被牠的耳朵所接收。牠能不用眼睛在漆黑的夜間快速飛行,並捕食蚊子和昆蟲。甚至二億隻蝙蝠在一個洞中,各自發出的超聲波,也不會發生干擾。貓頭鷹則具有『紅外線接收儀器』,能利用紅外線定位和捕捉田鼠,以致即使在寒冬臘月,大雪封地之時,也照樣能將隱藏在雪堆下的田鼠捕出吞食。狗類和鯊魚、鰻魚等魚類,則具有奇妙的『電子鼻』,能利用極其微量的、甚至於散發在空氣中和水中的一、二個分子量的氣味進行追蹤。

關於仿生學中這方面的例子真是多不勝舉的。正如義人約伯早就在聖經中指點我們說:『你且問走獸,走獸必指教你。又問空中的飛鳥,飛鳥必告訴你。或與地說話,地必指教你。海裏的魚也必向你說明。看這一切,誰不知道是耶和華的手作成的呢。』(伯12:7-9)。

其實,不但動物界是這樣,而植物界也是這樣。例如植物界的每一片葉子都是一座綠色的化工廠,能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在日光的照射下為我們合成糧食。這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神蹟!人類和動物的生命實際上都靠此而得以維持。

再進一步說,不但生物界是這樣奇妙,而無生物界也是奇妙異常。從小到原子中的基本粒子,大到整個宇宙萬物,我們處處都可以看到創造主上帝。正如經上所說:『因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但建造萬物的就是上帝。』(來3:4)。又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從人生經驗中可以看見上帝

第三個方法,從人生的奇妙經驗中可以看見上帝。古時義人約伯曾遭受一連串巨大的試煉,最後得蒙上帝神奇的拯救。於是他拜倒在上帝面前,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

我們看到主耶穌在世時,曾神奇地趕逐污鬼,醫治病殘,使瘸腿行走,使瞎眼看見,使大痳瘋潔淨,甚至使死人復活。類似這樣的神蹟奇事,在將近兩千年來教會歷史內,和現代弟兄姐妹中,也不斷有發生。特別是醫病趕鬼,絕症得醫治的見證,在弟兄姐妹中更是普遍。就拿我的妻子來說,年輕時就曾身患絕症,醫生也束手無策,已瀕臨死亡邊緣。但因她信而悔改,不論生死交託基督,竟一夜之間神奇痊癒。

其實,我們每一個有屬靈經驗的基督徒的人生中,也都有著許多蒙主引導、幫助和救護的奇妙經歷和見證,從這一切見證中,我們也同樣親眼看見了上帝。

關於人用甚麼方法可以看見上帝,就簡要地介紹到這裏。但最後我還要說幾句更要緊的話,是關乎上帝至大的應許。


上帝至大的應許

親愛的朋友,如果你的要求不過是想要看一看上帝,那麼你的要求未免太低、太少、又太可憐了。要知道上帝是無限地愛你,並愛我們世上每一個有罪的人。為了拯救我們世人免於在罪中永遠滅亡,上帝已賜下祂的獨生愛子主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命贖罪,受盡無限的慘痛,作出無限的犧牲,從而為我們帶來了無限浩大的救恩。因此,上帝豈止是要讓我們看見祂,祂更是渴望要和我們建立起一種遠比父子更親密的關係,使我們可以和祂不斷親密交往,並且將來還要和祂永遠生活在一起。主耶穌現在正渴望立刻赦免我們一切的罪愆過犯,並要將我們從罪惡裏拯救出來,使我們成為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承受永遠的生命。並且在今生祂也要在凡事上作我們的安慰、依靠和保障。正如聖經上的應許:『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另一處又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3:16.1:12)。

或問:我們應當怎樣信耶穌呢?真正的信主,就要來到無所不在的主耶穌和天父上帝面前,求主幫助我們悔改認罪。我們心思意念、言語行為上的一切驕傲自私、損人利己、淫亂污穢、缺乏愛心,以及一切得罪人、得罪上帝的地方,都要求主赦免,求主幫助我們改正。那麼主的寶血必要立刻洗去我們一切的罪,主的聖靈必要立刻潔淨我們的心靈,使我們重生而獲得屬靈的生命,成為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開始奔走永生的義路。今生有依靠、得平安,將來享永生、得榮耀。親愛的朋友,願你立刻相信救主耶穌,作天父上帝所愛的兒女罷!  * 路光 *


基督教宇宙觀

 上帝將地球懸在虛空

基督教的聖經約伯記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指出:『上帝將大地懸在虛空,將水包在密雲中。』(伯26:7-8)。這一啟示在古人看來,簡直是駭人聽聞,不可思議。大地怎能懸在虛空之中?豈不要跌落下來嗎?這裏面的奧祕直到十七世紀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後,才真正弄明白了。原來地球果真是懸在空中的,由於上帝所制定的萬有引力的作用,和所安排的最好的速度,地球才能夠恆久環繞太陽運轉,不致跌落太陽而隕毀,也不致脫離太陽而消逝。

上帝設立天的定律使地歸在天的權下

其實萬有引力定律也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上帝就已在約伯記中同時向我們指明了。上帝對約伯說:『你知道天的定例麼,能使地歸在天的權下麼?』(伯38:33)。以後在耶利米書中,上帝又告訴我們,祂也已『安排天地的定例』,掌管天地的運行。(耶33:25)。

這裏所說的『天的定例』或『天地的定例』按原文也可譯為『定律』,且原文是多數,顯然包括了牛頓在十七世紀所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在內。上帝正是藉著祂所創立的萬有引力定律,『使地歸在天的權下』,也就是使地球能不斷環繞太陽運轉。

當然我們知道,如果要使地球能永遠環繞太陽而運轉,

還必須使地球保持一定的運轉速度。如果速度太快了,就會使地球脫離太陽而飛逝;如果速度太慢了,又會使地球隕落太陽而焚毀。這也是屬於力學的定律。根據現在天文學的探測和研究資料顯示:目前地球正以每秒二十英哩的速度,環繞太陽而運轉;整個太陽系又以每秒十三英哩的速度,環繞所屬星團的中心而運轉;所屬星團又以每秒二百英哩的速度,環繞銀河系的中心而運轉;整個銀河系又以每秒一百英哩的速度,環繞所屬河外星系團的中心而運轉..。(這幾個速度引自余國亮著『物理學家看聖經』)

上帝創造天地萬物和人類時已作了最好設計

關於這一切情況,在『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時就已經設計、按排好了。以後在六日創造世界萬物和人類大工的第四日中,上帝又使天空撥雲開朗,使日月星辰顯露出來,並特別調整了地球和太陽、月亮之間的相對角度和方位,使地球上能獲得最美好的氣候。同時上帝也設計、安排了地球環繞太陽運轉的最好的速度,使地球和太陽能保持合適矩離,並能不斷運轉,永保安寧。如果人類一直不犯罪墮落,地球的良好狀態也就永遠不會遭到破壞。

人類墮落後創造時的完美情況遭到破壞

但可惜後來人類始祖違背了上帝仁義的律法,犯罪墮落,失去了永遠的生命,成了必死的罪人,而地球也因著人類不斷的犯罪作惡而接連遭到了咒詛。特別是洪水時代,

世人罪惡滔天,惡貫滿盈,終於遭到了翻天覆地的特大洪水的毀滅。(創3:17. 6:13)。時至約六千年後的今日,地震瀕繁,氣候異常,生態環境不斷破壞,正如聖經中早就指出的:『多處必有饑荒地震。』(太24:7)。『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來1:11)。

至於人類本身更是在罪惡敗壞中即將永遠淪亡,正如經上所指出的:『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從罪來的,於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而且生老病死的痛苦,天災人禍的慘況,也都隨著罪惡一同進入了人間。經上又說:『罪的工價乃是死。』(羅5:12. 6:23)。這還不但是指肉身的死亡,而更是指將來審判大日在火湖中的永遠的毀滅。

上帝藉著基督救贖人類的洪恩大愛

講到這裏,我們心中不免會感到沉重、憂傷。但我們要起來感謝、讚美上帝,因祂愛我們,祂並沒有丟棄我們每一個罪人。雖然我們始祖犯罪墮落之後,本當立即滅亡,但慈憐的上帝卻不忍心毀滅我們人類。因祂看到我們世人所以犯罪墮落,是由於受到魔鬼的欺騙、引誘,也看到我們世人雖已犯罪墮落,卻還有挽救、悔改的可能,因此上帝一心想要拯救人類。但我們的上帝不但是慈愛的,而也是公義的。世人既已犯了當死的罪,就不能白白免去人的死罪。因此上帝如想要挽救人類,沒有其他辦法,只有賜下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作我們的救主,為我們降生為人,捨命贖罪,才能使我們一切信主悔改的人得赦免,得拯救。

然而這一件事即使對上帝來說,也是痛苦難堪,難以決定的,因這意味著為了救贖人類,上帝竟要讓自己所愛的獨生子基督經受無比的慘痛,作出永遠的犧牲。雖然上帝救贖人類的計劃,被稱為『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早在創世之前早已擬定,(參弗1:4.羅16:25),但是當這一計劃真要開始實行時,上帝的心靈也不能不經過痛苦的掙扎。但感謝上帝,由於主耶穌基督主動在天父上帝面前為我們罪人代求,並甘願為救贖我們罪人而不惜為我們作出任何的痛苦犧牲,同時也由於天父上帝對我們罪人的無限捨己大愛,於是上帝救贖人類的計劃便正式決定和宣佈了,正如聖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並『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3:16.1:12)。

願你立刻接受主耶穌的救恩

親愛的朋友,宇宙萬有的創造主,人類的救贖主,三位一體真神上帝中的一位主耶穌基督,已經在將近二千年之前,降生為人,為我們度過了聖潔無罪,完美無瑕的人生,向我們彰顯了上帝無限的大愛,傳揚了天國的福音,最後又為擔當我們世人的罪惡,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以自己無限聖潔的生命為我們付清了贖罪的代價,

帶來了救贖的洪恩,使一切信而悔改,求告主名的人得赦免,得拯救。

親愛的朋友,願你現在立刻信主罷!立刻向天父上帝和救主耶穌悔改認罪罷!在上帝眼中看來,我們人類的自私、貪心、驕傲、嫉妒、仇恨、暴躁、打人、罵人、淫亂的思想、損人利己的行為等等,都是屬於罪惡。務要求主赦免你的罪,潔淨更新重生你的心靈,使你立刻獲得屬靈的新生命,成為天父上帝所愛的兒女,開始奔走永生的天路。今生有依靠,將來享永生!

但願我們已經信主的弟兄姐妹,還要不斷信而悔改,求告主名,離罪成聖,作上帝聖潔蒙愛的兒女,並引領眾人悔改信主,一同奔走永生的天路!


聖經的第一卷、第一章、第一節,開頭的第一句話便是:『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1:1)。

需要注意的,這裏的『地』在原文中為單數,顯然是指地球說的。關於聖經中的地球觀,如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開始指出:地球是懸在空中的,是旋轉的,是圓球形,它的東西二半球都有人居住,並且地球在宇宙中小如微塵等等,因已在上題中詳加介紹,這裏不再重覆。

更要注意的,這裏的『天』在原文中為一複數名詞,應譯為『諸天』或『眾天』等等。這眾多的『諸天』實際上也就是指的整個宇宙和其中的眾星系、眾天體。這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正如經上所說:『諸天(指整個宇宙)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耶和華為上帝聖名之一,意即自有永有者),萬象(指宇宙中的眾天體)藉祂口中的氣而成,..因為祂說有就有,命立就立。』(詩33:6,9)。

『諸天』,這對古人來說,是一個多麼奇妙的啟示阿!因為自古以來,人們一向以為宇宙中只有一個『天』,正如只有一個『地』一樣。古人所謂『天地』的含意,原就限於此。即使在一、二個世紀之前,幾乎所有的天文學家、科學家等等,也只知道宇宙中只有一個『天』,並以為太陽、月亮和所有的星球,都處在這個天空中。但聖經中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已明確指出:『天』不止一個,而是許多個。可見,『諸天』這個奇妙的啟示絕不可能出自人的想法,而必是出於聖經的默示者,也即『創造諸天的耶和華』的啟示。(賽45:18)。

到了今天,我們有了現代的天文學知識,也已遠較過去歷代的人們更能深入領會『諸天』這一啟示的無窮奇妙的含意了。現代的天文學知識告訴我們:月亮不過是環繞我們地球而運轉的衛星,地球不過是環繞太陽而運轉的九大行星之一,太陽不過是銀河系中大約一千二百億顆恒星中普通的一顆,並都環繞銀河系的中心而運轉。例如我們在晴朗的夜空中,所看到的每一顆閃閃發光的星星,除個別一、二顆屬於行星外,其它全部都是屬於銀河系中的行星,它們實際上也都是一個個遙遠的太陽。然而我們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星空範圍和恒星數目仍是極其微小的,因我們在地球上單靠肉眼所能看到的恒星數目,總共不過六千顆左右,只等於銀河系中一千二百億顆恒星中的一個零頭。由此可見,我們地球上所能看見的日、月、星空,不過是銀河系中很小很小的一塊空間,是許許多多太陽系天空中的普通的一個!

此外,在銀河系以外,現代天文學還發現許許多多類似銀河系一樣的大星系,被稱為『河外星系』。每一個河外星系都包含有成百成千億顆恒星。如果我們將每一個星系看作一個『天』的話,那麼現今能觀測到的河外星系總數已達到數千億之多。而且這數千億個星系又組成了更龐大的天體系統──總星系。..由此看來,聖經中以『諸天』,或說許許多多的『天』來代表整個宇宙及其中的眾星系、眾天體,真是何等確切阿!

關於聖經中的宇宙觀,本來介紹到這裏,已令人感到奇妙非凡了,因現代天文學所探測到的上述一切事實,都完全證實了聖經中古老啟示的正確性。但現代世人既然對宇宙觀問題繼續在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因此本人也願意根據聖經的啟示,進一步介紹我們基督徒的宇宙觀。關於這方面,可以分四個問題來論述:(一)宇宙的起源問題,(二)宇宙的大小問題,(三)其他星球上有沒有高級生命的問題,(四)上帝的寶座在那裏的問題。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宇宙的起源問題

宇宙的起源問題:宇宙究竟從何而有?天地究竟怎樣產生?這是人們時常喜歡思考的問題。其實本文開頭引用的經文已對此做了權威的回答:『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隨後聖經上對此又作了進一步啟示:『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耶10:12.賽40:26)。

由此可見,宇宙中的地球、月亮、太陽、星辰等眾天體,以至於眾星系,實質上都是上帝用祂無限的能力和智慧創造出來的。換一句話說,宇宙萬物實質上都是上帝無限能力和智慧的結晶。今天我們有了現代的科學知識後,也就更能理解聖經上這些啟示的無窮奇妙的含意了。

過去舊有的物質不滅定律,一向認為物質既不能生,也不能滅。過去的質量守恒定律也一向認為質量既不能增多,也不能減少。因此有些人便妄想以此『證明』宇宙萬物不是上帝所造的,而是本來就有的,因它是不能生,也不能滅的。但自從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的質能關係式(E=MC)和發現原子能後,人們已經確知: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有形的物質可以轉化為無形的能。換句話說,質量已不再是守恒的,有形的物質也不再是不能生、不能滅的。例如原子能就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一個例證。因原子能就是從某些重原子核分裂或輕原子核的聚合而產生的。當原子核分裂或聚合而產生出大量原子能後,它們原有的原子核就被破壞了。因此原子能乃是真正從物質轉化出來的。又如太陽所發出的能量來源也同樣如此。太陽實際上也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熱核反應源。太陽對我們人類來說也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個最偉大的典範。不過人類目前所利用的原子能,還只是從原子核中少部分質量轉化而來,人類還遠不能使原子核中的全部質量或全部物質轉化為能量。但近年來科學家們利用射電技術已在太空中射電源處發現了二百多個令人驚奇的『類星體』。類星體的『奇異特徵』之一,『是在單位時間裏輻射出來的能量是非常大。據觀測計算,類星體的體積只有一般星系的一百億億分之一,而它輻射出來的能量卻比一般星系大一千倍。目前物理學上已知的最大能量來源是氫彈爆炸的熱核反應,但遠不能解釋像類星體這樣大的能量其源淵為何。因此有的天文學家認為在那裏正進行著物質與反物質碰撞的「湮滅」過程,也就是物質全部轉化為能量的形式表現出來』。(引自科學普及資料)。

上述一切實已證明: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有形的物質可以轉化為無形的能。『物』既然可以轉化為『能』,那麼反過來『能』也可以凝聚為『物』。而『能』凝聚為『物』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上帝當初用能力創造宇宙中萬物的過程。正如以上經文中所指出的:『耶和華用能力創造大地(即以「能」凝聚為「物」),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聰明鋪張穹蒼。(因在「能」凝聚為「物」的過程中也充滿了聰明智慧)。』而天上的『萬象』(包括眾天體、眾星系)也都是『因祂的權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創造出來的。(賽40:26)。 因此愛因斯坦所發現的質能關係式,實際上也正是上帝當初創造天地萬物時所制定的基本原理之一。

聖經上告訴我們:上帝的能力是無限的。祂是無所不能的『全能者』(啟1:8. 4:8)。祂也是一切能力的泉源。靈感的詩人說:『上帝說了一次、二次我都聽見,就是能力都屬乎上帝。』(詩62:11)。 上帝的能力也是表現在多方面的。表現在大自然中的各種能量,例如光能、熱能、電能、磁能、原子能等等,也不過是上帝能力一方面的表現。因此一切形式的能量最終也都是由上帝而來的。例如經上稱上帝為『眾光之父』。(雅1:7)。甚至說:『上帝就是光。』(約一1:5)。『上帝乃是烈火。』(申4:24. 來12:29)。『有烈火在祂前頭行,..祂的閃電光照世界,大地看見便震動。』(詩50:3-4. 97:3-4)。

由以上經文可見,上帝既擁有無限的能力,並能發出無限的能量,因此也就能在宇宙中進行無限的創造。正如經上所說:『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因祂的權能,又因祂的大能大力,連一個也不缺。』(賽40:26)。另一處又說:『祂心裏有智慧,且有大能力。..祂獨自舖張諸天,步行在海浪之上。祂造北斗、參星、昂星、並南方的密宮。祂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伯9:4-10)。


宇宙的大小問題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宇宙的大小問題。宇宙究竟有無邊界?天體數目究竟有多少?這也是人們常喜歡推測的問題。

首先可以想象,宇宙的空間是無限的。設若宇宙的空間有邊界,那麼邊界以外是甚麼呢?豈不仍然是無限的空間麼!

第二,宇宙中的眾天體、眾星系是多得數不清的。(耶33:22)。對人類來說,它們確是無數的,是短暫有限的人類永遠探測不盡的。(伯11:29)。然而對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上帝來說,它們仍然是有限的,有數量的。(賽40:26.創22:17.耶33:22)。

第三,上帝的能力、智慧是無限的,是不受空間、時間、物質限制的。只要祂願意,祂就可以在無限的空間和時間中,進行無限的創造。祂能使能量凝聚成質量,使無形的『能』變為有形的『物』(耶10:12.賽40:26);祂也能使質量轉化為能量,使有形的『物』,化為無形的『能』(來1:11-12)。 祂能廢去舊天地,重新創造新天地。天地可以改變,祂卻永不改變。正如經上所說:『主啊,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捲起來,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變了,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來1:10-12)並且聖經上告訴我們:將來主耶穌還要為我們重新創造迎天新地(啟21:1. 賽65:17)。而另一方面,主也『常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來1:3)。並且藉著『天的定律』管理宇宙。(伯38:33)。


其它星球上有無高級生命?

我們現在再來看第三個問題:其它星球上有沒有高級的生命?現在不是有許多天文學家、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一般的知識份子,在推測其它星球上有沒有像我們人類,或比人類更高級的生命嗎?其實何需推測呢?上帝在聖經上早就對此作了明確的啟示。聖經上告訴我們:上帝不但早已在天庭中創造了千千萬萬大有能力、智慧、榮耀的聖天使,侍立在祂寶座周圍,而且上帝也已經在無數星球上,創造了眾多的『諸世界』。(來1:2.11:3)。

但是其他諸世界和我們這個世界目前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因為全宇宙中只有我們這個世界的人類受到了魔鬼(也就是犯罪背叛上帝的惡天使)的引誘,而犯罪墮落了,以致人類不但失去了聖潔的喜樂,屬天的榮光,永生的生命,而且生老病死的痛苦,天災人禍的悲慘,也都隨著罪惡一同進入了人間。其他一切受造之物也都因此受到了咒詛,一同嘆息勞苦,直到今日。(創三章.羅5:12. 8:22)。至於宇宙中其它諸世界的生靈,自從被上帝創造以來,直到今天從未犯過一點罪。他們都充滿了仁愛、聖潔和喜樂,身披屬天的榮光,享有永恒的生命。其它一切被造的生物,也都盡善盡美,永生不死。整個諸世界都充滿了屬天的榮美和歡樂。正如使徒約翰有一次在異象中聽見天上有大聲音說:『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歡樂罷。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啟12:12)。

幸虧,真神上帝卻無限憐愛我們這些犯罪將亡的世人,祂已差遣祂的獨生愛子基督為我們降生為人,向我們彰顯了天父的大愛,傳揚了天國的福音,最後又為擔當我們世人的罪,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流血捨命,完成了贖罪大工,帶來了救贖的洪恩,從而使我們一切信主悔改,求告主名的罪人得赦罪,蒙拯救,作上帝的兒女,承受永生的應許。正如經上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並『作上帝的兒女。』(約3:16. 1:12)。

再讓我們回到剛才所講的問題。上帝除創造了我們人類外,也曾在其他諸世界創造了無數高級生靈,以及侍立在上帝寶座周圍的千千萬萬大能的天使。或者有人要問,這些年來在國際上盛傳的『飛碟』事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有人以為那也許是甚麼『外星人』,甚或是天使來訪人間。這種種推測都是錯誤的。聖經上告訴我們,天使『都是服役的靈,奉差遣為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來1:14)。其他諸天地、諸世界的眾生靈也都極其關心我們世人的信主得救的問題,他們都絕不會從事甚麼『飛碟』活動來擾亂人心,使人心轉離聖經,轉離天父上帝和基督。特別是報導中的某些飛碟事件,明顯具有神奇性質,起了擾亂人心的作用,有的還危害了人的生命,顯然是出於魔鬼迷惑人的作為。因為眾鬼魔犯罪墮落前本是大能的天使,(並不是像有些人誤解的那樣,以為他們是死人的靈魂變成的),他們有能力『行大奇事,甚至在人面前叫火從天降在地上。』(啟13:13)。他們也都是窮兇極惡,要危害人類的。其實若不是由於上帝保護人類,包括保護那些不信祂,甚至反對祂的人,魔鬼早就把人類毀滅了。有些人對此毫無所知,還以為『飛碟』對人類並無惡意,甚至認為鬼魔也並不那麼可怕。實已上了邪靈的當。經上說:『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但我們信從基督的人無需懼怕。基督已賜給我們權柄,可以奉主的名『趕鬼』(可16:17)。經上又勉勵我們說:『故此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雅4:7)。


上帝的寶座究竟在那裏?

最後我們再來看第四個問題:上帝的寶座究竟在那裏?按照宇宙中天體之間,以至于星系之間普遍存在的運轉規律,衛星、行星、恒星、恒星團、星系、星系團、總星系,以至于各級總星系,……乎都一面自轉,一面環繞一個更大的中心運轉。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宇宙中各級總星系所環繞的宇宙中心,也許就是被稱爲『衆光之父』的上帝寶座所在。當然上帝的寶座也是活動的(結一章),也可以隨意設立在天上任何一個最有意義的所在。不論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就如經上所說:『耶和華(爲上帝的聖名之一,意爲自有永有者)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聽從祂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詩103:19-20)。

不過,我們對上帝的寶座也當有全面的認識。一方面上帝固然是坐在天上的寶座上;另一方面,上帝也是無所不在的,是不受任何時間、空間和物質限制的。請聽:『耶和華說,人豈能在隱密處藏身,使我看不見他呢?耶和華說,我豈不充滿天地麼?』(耶23:24.詩139:1-10,23-24)。耶和華又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裏是我安息的地方呢?』(賽66:1)。所羅門也說:『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王上8:27)。

然而起初上帝極其愛眾天使,原意在天使中間設立寶座,就如以上所說:『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祂的權柄統管萬有。聽從祂命令成全祂旨意有大能的天使,都要稱頌耶和華。』(詩103:19-20)。因此上帝的寶座不能太大,如太大了天使也會感到高不可 攀。事實上根據以西結書一章和十章的記載,上帝的寶座是活動的可以隨意升降,向四面八方前進的,是由四個基路伯掌管寶座的四個活輪,而且輪中套輪。

同樣,由於上帝無限憐愛我們,爲了拯救我們將亡的罪人,竟甘願屈尊降卑,住在我們中間。因此上帝曾吩咐摩西說:『又當為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出25:8)。又曾指示由所羅門為上帝建造聖殿(王上8:11-21)。基至上帝愛我們每一個信而悔改的上帝兒女,願意住在我們每一個心靈痛悔之人的心裏。『那至高至上,永遠長存,名為聖者的如此說,我住在至高至聖的所在,也與心靈痛悔謙卑的人同居,要使謙卑人的靈甦醒,也使痛悔人的心甦醒。』(賽57:15.66:1-2. 王上8:27-29)。

還有,根據聖經的啓示,基督不久就要以萬王之王的身份,坐在天父上帝寶座右邊,帶領千千萬萬天使一同駕雲降臨,來拯救和迎接我們上帝子民回天家,我們將來要和天父上帝,救主基督,並眾天使永遠在一起,得享無比的喜樂和榮耀。主耶穌要『將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0-21)。那時我們的身體『要發出光來,像太陽一樣。』(太13:43)。我們都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並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啟20:5-6)。為要根據天上的案卷記錄『審判世界,……審判(惡)天使。』(林前6:2-3)。一千年後,基督要帶領我們眾聖徒和眾天使第三次降臨,使惡人復活,和惡天使一同接受執行審判,然后被投到火湖中永遠毀滅。接著基督要重新創造新天新地,上帝和基督的寶座,宇宙的統治中心,將要永遠設立在我們這個重新創造的地球上(啟21-22章.來12:22-24)。那時我們上帝子民都要在上帝和基督寶座前作祭司,晝夜事奉敬拜,並要與基督一同掌王權,還要和眾天使一同侍立在上帝和基督寶座前,隨時奉差遣到宇宙眾天地去執行上帝榮美聖善的旨意。

親愛的朋友,但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立即信主悔改,懇求主的寶血洗去我們一切的罪污,懇求主的靈潔淨、更新、重生我們的心靈,使我們立即成為上帝所愛的兒女。從此每天天早晚不斷禱告祈求,研讀聖經教訓,不斷求靠主的寶血和恩助,離罪成聖,愛上帝愛人,預備進入將來無限榮美的天國中。正如基督親口向我們發出的呼召:『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1:15)。

但願我們已經悔改信主的上帝兒女們,都要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不斷研讀聖經,默想主的話;都要天天不斷,時時不斷求靠主的寶血,恩助,和聖經真道,而謙卑悔改,離罪成聖,聖而又聖,更深愛上帝愛人,更好盡到服務行善,傳道救靈的責任,凡事感恩,靠主常樂,靠主得得勝一切考驗,歡然預備迎見基督復臨!主耶穌基督很快將要坐在天父上帝寶座右邊,帶領千千萬萬天使,大有能力,大有榮耀,駕雲降臨,來迎接我們回天父的家!(約14:1-3)。就是宇宙的統治中心,上帝和基督的寶座所在,那裏有千千萬萬天使侍立在寶座的左右!


神的愛與公義:從聖經看神的屬性與救贖計畫

 神的愛與公義:從聖經看神的屬性與救贖計畫


引言


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在於神的屬性,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特質是 愛(ἀγάπη, agape) 和 公義(צְדָקָה, tsedaqah)。這兩者看似矛盾,因為愛象徵憐憫與寬恕,而公義則要求公平與審判。然而,聖經顯示神在這兩者之間達成完美的平衡,並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計畫展現祂的愛與公義。本文將探討神的愛與公義的聖經基礎,這兩者如何在救贖歷史中互動,以及對基督徒生活的影響。


一、神的愛:無條件的恩典


1. 神的愛的本質


聖經清楚地描述神的愛是 無條件的、犧牲的、永恆的。

•   無條件的愛:「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8)

•   這節經文顯示,神的愛並非因人的行為而決定,而是祂主動賜予的恩典。

•   犧牲的愛:「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 3:16)

•   神的愛是透過耶穌基督的犧牲完全彰顯,這愛不僅僅是感性的情感,更是行動的表現。

•   永恆的愛:「我以永遠的愛愛你,因此我以慈愛吸引你。」(耶利米書 31:3)

•   神的愛並不會改變,無論人在何種情境下,祂都願意拯救與接納。


2. 神的愛在救贖歷史中的展現


神的愛在聖經歷史中透過不同的方式展現:

•   舊約中的憐憫與盟約

•   神與以色列人立約,即使他們屢次悖逆,神仍然願意施行拯救(詩篇 136:1-26)。

•   例如,在出埃及記中,神施行神蹟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來,顯示祂對選民的愛(出埃及記 6:6-7)。

•   新約中的耶穌基督

•   耶穌來到世上,醫治病人、憐憫罪人,並最終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馬太福音 9:36;約翰一書 4:9-10)。

•   聖靈的內住

•   神的愛透過聖靈賜給信徒,使他們能夠經歷神的同在與引導(羅馬書 5:5)。


二、神的公義:完全的審判


1. 神的公義的本質


神的公義與祂的愛同樣重要,祂不能容忍罪惡,並必須施行公正的審判。

•   神是公義的審判者:「耶和華是公義的,喜愛公義;正直人必得見他的面。」(詩篇 11:7)

•   神的公義不僅體現在祂的律法中,也體現在祂對罪惡的審判上。

•   罪的工價是死:「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馬書 6:23)

•   神的公義要求對罪的懲罰,而這懲罰就是死亡與與神隔絕。

•   神的憤怒與審判:「因為神的憤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羅馬書 1:18)

•   這表明神不會對罪惡妥協,祂必定會施行公義的審判。


2. 神的公義在救贖歷史中的展現

•   舊約中的律法與審判

•   神賜下律法,使人知道何為公義(出埃及記 20:1-17)。

•   以色列人若違背神的誡命,就會受到懲罰,例如被擄到巴比倫(耶利米書 25:8-11)。

•   新約中的十字架

•   耶穌的死是神公義的體現,因為罪的代價必須被支付(哥林多後書 5:21)。

•   在十字架上,神的公義與愛同時展現,因為耶穌代替我們承受了罪的刑罰。


三、愛與公義的平衡:十字架上的救贖


神的愛與公義在十字架上達到了完美的平衡。

•   愛的極致表現:神願意為罪人付上極大的代價(羅馬書 5:8)。

•   公義的滿足:耶穌替人承受刑罰,使神的公義得以成全(以賽亞書 53:5-6)。

•   信心與悔改的必要性:人必須透過信耶穌基督才能得救(約翰福音 14:6)。


四、神的愛與公義對基督徒的影響

1. 對待他人時展現愛與公義

•   「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約翰福音 13:34)

•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 6:8)

2. 對罪保持警醒

•   「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 1:16)

3. 信靠神的審判

•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 12:19)


結論


神的愛與公義並非對立,而是在救贖計畫中達成完美的平衡。祂的愛使人得救,祂的公義確保罪惡不會被輕忽。基督徒應在生活中反映這兩個屬性,既以愛待人,又持守公義,並將盼望放在神的最終審判與完全救贖上。


引用經文來源

•   《羅馬書》5:8, 6:23, 1:18, 12:19

•   《約翰福音》3:16, 13:34, 14:6

•   《詩篇》11:7, 136:1-26

•   《以賽亞書》53:5-6

•   《彼得前書》1:16

•   《彌迦書》6:8

最適合人體健康的睡姿:科學與健康的綜合分析

最適合人體健康的睡姿:科學與健康的綜合分析

摘要

睡眠對於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而睡姿則影響睡眠品質、脊椎健康、呼吸功能及內臟運作。本論文將綜合醫學、生理學與人體工學的研究,探討不同睡姿的優缺點,並分析哪種睡姿最有利於人體健康。此外,本文亦將考量不同年齡層、健康狀況與個人需求,提供最佳的睡姿建議。

1. 前言

人類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品質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與長期健康息息相關。睡姿不僅影響脊椎排列、肌肉壓力,也影響呼吸道通暢度、消化功能與血液循環。本文將探討三種主要睡姿(仰睡、側睡、趴睡)的影響,並結合醫學研究,找出最適合人體的睡姿。

2. 睡姿的分類與影響

2.1 仰睡(Supine Position)

優點
1. 脊椎對齊:仰睡時,脊椎較容易保持自然排列,減少頸部與背部壓力。
2. 減少皺紋與皮膚壓力:與側睡或趴睡相比,仰睡時臉部不會受到枕頭擠壓,有助於減少皺紋與皮膚老化。
3. 避免關節壓力:仰睡可均勻分散身體重量,降低關節負擔。

缺點
1. 易導致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仰睡時,舌頭與軟顎容易向後塌陷,阻塞氣道,增加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2. 對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利:仰睡可能導致胃酸逆流加劇,特別是未將頭部稍微抬高時。

2.2 側睡(Side Sleeping Position)

優點
1. 改善呼吸道通暢度:側睡可減少舌頭後墜,降低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
2. 有助於消化與胃食道逆流:左側睡姿被認為對胃食道逆流患者最有利,因為它利用重力幫助胃內容物留在胃部。
3. 孕婦最佳睡姿:左側睡對孕婦而言較為理想,能改善胎盤血流,減少下腔靜脈壓迫,降低水腫風險。

缺點
1. 可能導致肩膀與手臂壓力:長時間側睡可能壓迫肩膀與手臂神經,導致麻木或疼痛。
2. 可能影響脊椎對齊:若枕頭高度不當,側睡可能導致頸部與脊椎對齊不良,造成長期姿勢問題。

2.3 趴睡(Prone Position)

優點
1. 減少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趴睡時,舌頭不會阻塞氣道,因此可能有助於減少打鼾。
2. 可能有助於某些消化問題:對某些胃部不適的個案而言,趴睡可能稍微減少不適感。

缺點
1. 對頸椎與脊椎壓力大:趴睡時,頸部需長時間轉向一側,容易造成頸部僵硬與疼痛。
2. 影響呼吸:趴睡可能壓迫胸腔,影響肺部擴張,降低呼吸效率。
3. 增加皮膚與關節壓力:趴睡時,面部與身體長時間受壓,可能導致皺紋、皮膚刺激與關節疼痛。

3. 最佳睡姿的科學分析

根據醫學與人體工學的研究,側睡(特別是左側睡)被認為是最健康的睡姿,因為它能夠:
•   促進消化與減少胃食道逆流
•   改善呼吸道通暢度
•   減少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症
•   適合孕婦,改善血液循環

然而,仰睡對於沒有呼吸問題的人而言,仍然是一種健康的選擇,特別是能夠減少關節壓力與皮膚問題。

至於趴睡,由於對脊椎與呼吸的負面影響,通常不被建議。

4. 個別情況的睡姿建議

族群 建議睡姿 理由
一般健康成人 左側睡或仰睡 保護脊椎、促進消化、改善呼吸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左側睡 減少氣道阻塞
胃食道逆流患者 左側睡 幫助胃酸留在胃部
孕婦 左側睡 促進胎盤血流,減少靜脈壓迫
關節或背痛患者 仰睡(搭配適當支撐) 減少脊椎壓力
打鼾嚴重者 左側睡 減少舌頭後墜

5. 如何改善睡眠姿勢
1. 選擇合適的枕頭與床墊:
•   側睡者應使用較高的枕頭,以維持頸椎對齊。
•   仰睡者可選擇支撐頸部的枕頭,避免過高或過低。
•   趴睡者若無法改變習慣,應使用極薄的枕頭,減少頸部壓力。
2. 調整身體支撐:
•   側睡者可在雙腿之間夾枕頭,以減少骨盆扭轉。
•   仰睡者可在膝蓋下方放枕頭,減少下背部壓力。
3. 避免長時間固定一個姿勢:
•   如果感到不適,應適時變換姿勢,避免身體長時間受壓。

6. 結論

綜合醫學與人體工學的研究,左側睡被認為是最健康的睡姿,特別是對於消化系統、呼吸道與孕婦而言。仰睡對於脊椎健康有益,但可能增加打鼾與胃食道逆流風險。趴睡則因對脊椎與呼吸的負面影響,通常不被推薦。

然而,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最適合的睡姿仍需依個人需求調整。透過選擇適當的枕頭、床墊與睡眠支撐,能夠進一步提升睡眠品質,確保長期健康。

基督徒的使命:從聖經看大使命的意義與實踐

 基督徒的使命:從聖經看大使命的意義與實踐


引言


耶穌基督在升天前,將「大使命」交付給門徒,這使命成為基督徒信仰與行動的核心之一。《馬太福音》28:19-20記載:「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大使命的意義不僅限於傳福音,更包含了建立門徒、教導真理,以及在生活中見證神的國度。本文將探討大使命的聖經基礎、實踐方式及其對現代基督徒的挑戰與啟發。


一、大使命的聖經基礎

1. 大使命的內容

•   耶穌的吩咐清楚指出三個核心行動:去、使萬民作門徒,以及教導真理。這三者構成了基督徒使命的完整框架。《馬可福音》16:15補充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傳福音是大使命的首要步驟,但其終極目的是帶領人進入與神的關係,並教導他們遵行神的旨意。

2. 大使命的普世性

•   大使命的對象是「萬民」,表明福音的普世性,超越了種族、文化和國界的限制。《使徒行傳》1:8進一步強調:「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這段經文清楚指出,基督徒的見證應從本地開始,逐漸擴展到全世界。

3. 大使命的應許

•   耶穌在大使命的結尾應許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表明神的同在與能力將持續扶持信徒完成這使命。


二、大使命的實踐方式

1. 傳福音:分享基督的好消息

•   傳福音是實踐大使命的第一步。信徒應透過言語和行動,將基督的愛和救贖信息傳遞給他人。《羅馬書》10:14-15指出:「若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這提醒基督徒,傳福音是神對每位信徒的呼召。

2. 建立門徒:幫助人靈命成長

•   大使命不僅是帶領人信主,更包括培養他們成為成熟的門徒。《提摩太後書》2:2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這表明門徒訓練是一個持續且多代傳承的過程。

3. 教導真理:讓人遵行神的話語

•   大使命包含教導人遵守耶穌的吩咐,這需要對聖經有深入的理解與應用。《約翰福音》8:31-32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教導真理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幫助人活出神的真理。

4. 在生活中見證基督

•   基督徒的生命應成為福音的見證。《馬太福音》5:16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信徒的行為和品格是傳福音的重要見證。


三、大使命對現代基督徒的挑戰

1. 文化多樣性的挑戰

•   現代社會的多元文化和價值觀對基督徒傳福音帶來挑戰。如何以尊重和智慧的方式傳遞福音信息,是信徒需要思考的課題。

2. 宗教迫害的壓力

•   在許多地區,基督徒因實踐大使命而面臨迫害。《馬太福音》10:22說:「並且你們要為我的名被眾人恨惡,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信徒需要依靠神的力量,勇敢面對挑戰。

3. 信徒冷漠的危機

•   現代基督徒可能因忙碌或信仰冷淡而忽視大使命的重要性。這提醒信徒需要重新燃起對福音的熱情,並積極參與神的事工。


四、大使命的實踐案例

1. 初代教會的榜樣

•   初代教會的門徒忠實實踐大使命,將福音傳遍羅馬帝國。《使徒行傳》2:41-42記載,彼得的講道使三千人悔改受洗,並形成了第一批基督徒群體。他們的生活見證和傳道熱情成為後世信徒的榜樣。

2. 現代宣教運動

•   19世紀的宣教士如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和戴德生(Hudson Taylor),為福音跨越文化和語言的界限,將大使命帶到未得之民中。他們的犧牲與熱情啟發了無數基督徒投身宣教事工。

3. 本地教會的角色

•   當代教會在實踐大使命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佈道會、門徒訓練和社區服務,將福音帶到人們的生活中。


五、大使命的屬靈意義

1. 彰顯神的榮耀

•   大使命的終極目的是榮耀神。《詩篇》96:3說:「在列邦中述說他的榮耀!在萬民中述說他的奇事!」傳揚福音是讓世人認識神、敬拜神的途徑。

2. 實現神的國度

•   大使命是神國度計劃的一部分。《馬太福音》24:14說:「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福音的傳播預備了基督再來的道路。

3. 與神同工的喜樂

•   參與大使命使信徒能夠與神同工,並經歷屬靈的喜樂。《哥林多前書》3:9說:「因為我們是與神同工的;你們是神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


結論


大使命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呼召,涵蓋了傳福音、建立門徒、教導真理以及在生活中見證基督。雖然現代社會的挑戰使實踐大使命變得困難,但神的應許和能力為信徒提供了堅強的支持。基督徒應以大使命為生活的目標,靠著聖靈的引導,忠實完成神的托付,將福音傳到地極,並在過程中榮耀神的名。


引用經文來源

•   《馬太福音》28:19-20;24:14;5:16;10:22

•   《馬可福音》16:15

•   《使徒行傳》1:8;2:41-42

•   《羅馬書》10:14-15

•   《提摩太後書》2:2

•   《約翰福音》8:31-32

•   《哥林多前書》3:9

•   《詩篇》96:3

從聖經看永生的意義與應許

 基督徒的盼望:從聖經看永生的意義與應許


引言


永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義之一,是神賜給信徒的恩典與盼望。《約翰福音》3:16清楚表明:「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永生不僅是時間上的無限延續,更是一種與神同在、完全得著的新生命狀態。本文將探討永生的意義、基督徒如何得著永生,以及永生對現今基督徒生活的影響。


一、永生的聖經定義

1. 永生是與神同在的生命

•   聖經多次提到,永生的核心不僅是生命的延續,更是與神建立親密關係。《約翰福音》17:3說:「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永生的本質是與神恢復和諧的關係,體驗祂的愛與同在。

2. 永生是神的應許

•   《提多書》1:2說:「盼望那無謊言的神在萬古之先所應許的永生。」永生是神早在創世以前就預定要賜給祂子民的應許,表明這是神救贖計劃的一部分。

3. 永生的雙重層面

•   永生既是現今的實際,也是未來的盼望。信徒在接受基督時,已經開始經歷永生,但其完全的實現將在未來的永恆國度中。《約翰一書》5:11-12說:「這見證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也是在祂兒子裡面。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


二、永生的來源:基督的救贖

1. 永生的基礎是耶穌基督的犧牲

•   人因罪而與神隔絕,無法靠自身努力得著永生。《羅馬書》6:23說:「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永生的唯一途徑。

2. 信心是得永生的關鍵

•   永生是神白白賜予的恩典,但信徒需要以信心來接受。《以弗所書》2:8-9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3. 基督的復活保證永生

•   耶穌基督的復活是信徒永生的保證。《哥林多前書》15:20-22說:「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來,死人復活也是因一人而來。在亞當裡眾人都死了;照樣,在基督裡眾人也都要復活。」


三、永生的意義與特質

1. 永生是無罪的生命

•   在永生中,罪將完全被除去,信徒將活在完全聖潔的狀態。《啟示錄》21:27說:「凡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總不得進那城;只有名字寫在羔羊生命冊上的才能進去。」

2. 永生是沒有痛苦的生命

•   神應許,在永生中不再有眼淚、死亡、悲哀、哭號或疼痛。《啟示錄》21:4說:「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3. 永生是充滿喜樂的生命

•   永生是與神同在、享受祂榮耀的生命。《詩篇》16:11說:「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4. 永生是完全得著的生命

•   永生中,信徒將完全認識神,並得著祂一切的豐盛。《哥林多前書》13:12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四、永生對現今生活的影響

1. 激勵信徒追求聖潔

•   永生的盼望激勵信徒遠離罪惡,過討神喜悅的生活。《彼得後書》3:11-12說:「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消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

2. 賜予信徒忍耐的力量

•   永生的應許使信徒能夠在患難中持守信心。《羅馬書》8:18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

3. 促使信徒積極傳福音

•   永生的盼望使信徒意識到傳福音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帶領人得著永生的途徑。《馬太福音》28:19-20記載,耶穌吩咐門徒:「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4. 提醒信徒珍惜今生的使命

•   雖然永生是信徒的最終盼望,但今生的使命不可忽略。《以弗所書》5:15-16說:「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


五、對未信者的警告與呼召

1. 永生與永死的對比

•   聖經清楚指出,得永生與受永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馬太福音》25:46說:「這些人要往永刑裡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裡去。」

2. 悔改與信主的必要性

•   永生是給所有願意悔改、接受基督的人。《使徒行傳》2:38記載,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

3. 神不願意一人沉淪

•   神的心意是所有人都得救,進入永生。《彼得後書》3:9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結論


永生是神為信徒預備的美好應許,是祂愛與救贖的最高表現。永生不僅是未來的盼望,也是現今信徒生活的動力與指引。基督徒在永生的盼望中,應活出聖潔的生命,忍耐面對苦難,並積極參與神的事工,將福音傳揚出去。同時,這盼望也向未信者發出呼召,邀請他們接受耶穌基督,得著神所賜的永生恩典。


引用經文來源

•   《約翰福音》3:16;17:3

•   《提多書》1:2

•   《約翰一書》5:11-12

•   《羅馬書》6:23;8:18

•   《哥林多前書》15:20-22;13:12

•   《啟示錄》21:4;21:27

•   《詩篇》16:11

•   《彼得後書》3:9;3:11-12

聖靈的工作與基督徒的生命:從聖經看聖靈的角色與影響

 聖靈的工作與基督徒的生命:從聖經看聖靈的角色與影響


引言


聖靈是基督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祂不僅是三位一體真神中的一位,更是基督徒生命中每日同行的力量與安慰者。聖靈的工作涵蓋從創造、救贖到信徒成聖的每一個階段,祂使神的旨意得以在世上完成。本文將從聖經的角度探討聖靈的角色,包括祂在創造中的工作、基督救贖計劃中的參與,以及祂如何塑造基督徒的生命。


一、聖靈在創造中的工作


聖靈的工作始於創世之初。在《創世記》1:2中,經文記載:「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表明聖靈在創造的過程中活躍地參與,祂是神創造天地的動力之一。


此外,《詩篇》33:6提到:「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祂口中的氣而成。」這裡的「氣」可以被理解為聖靈,顯示聖靈在萬物創造中的參與。聖靈的工作不僅是創造生命,更是賦予萬物活力與秩序。


二、聖靈在救贖計劃中的參與

1. 聖靈的預備工作

•   聖靈在舊約中多次降臨於先知、君王和祭司,賜下智慧和能力,為救贖計劃鋪路。例如,《撒母耳記上》16:13記載,大衛受膏時,「耶和華的靈就大大感動大衛。」這表明聖靈在以色列歷史中的引導角色。

2. 聖靈與基督的降生

•   聖靈直接參與了基督的降生。《馬太福音》1:20記載,天使對約瑟說:「因為她(馬利亞)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這顯示聖靈是耶穌道成肉身的主動力量。

3. 聖靈與基督的事工

•   耶穌的地上事工完全依靠聖靈的能力。祂受洗時,聖靈以鴿子的形態降在祂身上(《馬太福音》3:16)。此外,《路加福音》4:18-19記載耶穌引用《以賽亞書》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這表明聖靈賜予耶穌力量完成祂的使命。

4. 聖靈與基督的復活

•   聖靈也參與了耶穌的復活。《羅馬書》8:11說:「然而,叫耶穌從死裡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裡,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裡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三、聖靈在基督徒生命中的角色

1. 聖靈的內住

•   聖靈住在每一個信徒的心中,成為他們與神同在的印記。《哥林多前書》3:16說:「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頭嗎?」聖靈的內住使基督徒能夠經歷神的同在與引導。

2. 聖靈的重生工作

•   聖靈使人重生,成為神的兒女。《約翰福音》3:5記載,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這表明聖靈是人得救和重生的根本動力。

3. 聖靈的引導與教導

•   聖靈引導信徒明白真理,並教導他們如何行事為人。《約翰福音》16:13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理。」聖靈是信徒在屬靈道路上的導師。

4. 聖靈的安慰與幫助

•   聖靈被稱為「保惠師」,意為安慰者與幫助者。《約翰福音》14:26說:「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祂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在困難與試煉中,聖靈賜予信徒平安與力量。

5. 聖靈的果子

•   聖靈在信徒生命中結出屬靈的果子,使他們活出基督的樣式。《加拉太書》5:22-23列出了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6. 聖靈的恩賜

•   聖靈賜下各樣的恩賜,裝備信徒服事教會與世人。《哥林多前書》12章詳細列出了聖靈的恩賜,包括智慧的言語、知識的言語、醫病的恩賜等。


四、聖靈與教會的建立與延續

1. 五旬節的降臨

•   聖靈在五旬節降臨,標誌著教會的誕生。《使徒行傳》2:4記載:「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這使得福音迅速傳遍各地。

2. 聖靈的合一工作

•   聖靈使教會的成員合一,成為基督的身體。《以弗所書》4:3-4說:「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


五、聖靈在末世中的工作


聖靈的工作不僅限於現世,也延續到末世。在末後的日子,聖靈將繼續感動人悔改,並預備教會迎接基督的再來。《約珥書》2:28-29預言:「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老年人要作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這在《使徒行傳》2章中得到應驗,並延續至今日。


結論


聖靈是神救贖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祂在創造、救贖和基督徒生命中扮演了多重角色。聖靈不僅使人得以重生,還引導、安慰、教導並賜下力量,使信徒能夠活出基督的樣式。基督徒的生命因聖靈的內住而充滿屬靈的果子與恩賜,並在聖靈的帶領下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正如《哥林多後書》3:17所言:「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哪裡,哪裡就得以自由。」願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過得勝的基督徒生活,榮耀神的名。


引用經文來源

•   《創世記》1:2

•   《詩篇》33:6

•   《撒母耳記上》16:13

•   《馬太福音》1:20;3:16

•   《路加福音》4:18-19

•   《約翰福音》3:5;14:26;16:13

•   《羅馬書》8:11

•   《哥林多前書》3:16;12章

•   《加拉太書》5:22-23

•   《以弗所書》4:3-4

•   《使徒行傳》2:4

•   《約珥書》2:28-29

•   《哥林多後書》3:17

基督如何完成舊約的應許

 以下是一篇從基督教角度切入,引用聖經探討「舊約與新約的連結:基督如何完成舊約的應許」的詳細論文。


舊約與新約的連結:基督如何完成舊約的應許


引言


基督教認為,耶穌基督是舊約應許的彌賽亞,祂的來臨不僅完成了舊約的預言,也開啟了新約恩典的時代。舊約和新約之間的關係並非割裂,而是延續與成全。正如耶穌所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馬太福音》5:17)本文將探討基督如何透過祂的降生、死亡與復活,實現舊約中的彌賽亞預言,並為世人帶來救恩。


一、舊約中的彌賽亞應許

1. 彌賽亞的降生

•   舊約多次預言了彌賽亞的降生。例如,《以賽亞書》7:14提到:「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這段經文被基督徒認為是預言耶穌基督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並且祂是「神與人同在」的化身。

•   《彌迦書》5:2也指出彌賽亞將出生於伯利恆:「伯利恆以法他啊,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出來,在以色列中為我作掌權的。」

2. 彌賽亞的使命

•   舊約描述彌賽亞將帶來拯救與和平。《以賽亞書》61:1-2說:「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耶穌在《路加福音》4:18-21中親自引用這段經文,並宣告這預言在祂身上應驗。

3. 彌賽亞的受苦與死亡

•   《以賽亞書》53章描繪了彌賽亞作為「受苦的僕人」的形象:「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53:5)這被基督徒認為是預表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祂為世人的罪付上代價,帶來贖罪的恩典。


二、新約中的應驗:基督的成全

1. 基督的降生與身份

•   耶穌的降生應驗了舊約的預言。《馬太福音》1:22-23清楚指出,耶穌的誕生正是《以賽亞書》7:14的實現:「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   耶穌被稱為「基督」,即「受膏者」,表明祂是神所揀選的拯救者。

2. 基督的受苦與死亡

•   耶穌的受難和死亡正是對《以賽亞書》53章的應驗。祂在十字架上代替人類承擔罪的刑罰,正如《彼得前書》2:24所說:「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

3. 基督的復活與永生的盼望

•   耶穌的復活是對舊約應許的最終成全。祂戰勝了死亡,帶來永生的盼望。《詩篇》16:10預言:「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這在耶穌的復活中得到實現,正如《使徒行傳》2:31所證實。


三、基督的救贖意義

1. 從律法到恩典

•   基督的來臨標誌著律法時代向恩典時代的過渡。正如《約翰福音》1:17所言:「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祂的救贖不僅針對猶太人,也包括所有外邦人,實現了神對萬國的應許。

2. 神人關係的恢復

•   耶穌基督的救贖恢復了人與神之間破裂的關係。《羅馬書》5:10說:「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祂的生得救了。」

3. 永生的應許

•   基督的復活為信徒帶來了永生的盼望。《約翰福音》11:25-26記載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四、舊約與新約的整體性

1. 舊約是基督的預表

•   舊約中的許多人物和事件都是基督的預表。例如,亞伯拉罕獻以撒(《創世記》22章)被認為預表了神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世人。

2. 新約是舊約的成全

•   新約中多次引用舊約,證明基督的來臨是神救贖計劃的延續。《希伯來書》10:1提到:「律法既是將來美事的影兒,並不是本物的真像。」基督是律法的實體,祂的犧牲完成了舊約祭祀制度的預表。


結論


基督的來臨實現了舊約中對彌賽亞的應許,並開啟了救恩的時代。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並非斷裂,而是神救贖計劃的連貫表現。正如《路加福音》24:44所言:「這就是我從前與你們同在之時所告訴你們的話,說摩西的律法、先知的書,和詩篇上所記的,凡指著我的話都必須應驗。」基督是整本聖經的中心,祂的降生、受死與復活為世人帶來了永生的盼望,並顯明了神的大愛與救贖計劃。


引用經文來源

•   《創世記》22章

•   《詩篇》16:10

•   《以賽亞書》7:14;53章;61:1-2

•   《彌迦書》5:2

•   《馬太福音》1:22-23;5:17

•   《路加福音》4:18-21;24:44

•   《約翰福音》1:17;11:25-26

•   《使徒行傳》2:31

•   《羅馬書》5:10

•   《彼得前書》2:24

•   《希伯來書》10:1

基督徒的盼望:從永生的應許看人生的意義

 論文主題:基督徒的盼望:從永生的應許看人生的意義


引言


基督徒的信仰核心之一是對永生的盼望。耶穌在《約翰福音》11:25中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一應許賦予了基督徒對未來的確信,同時也深刻影響了他們對人生意義的理解。本論文將探討永生的聖經基礎、基督徒如何在現世活出永生的盼望,以及這一盼望如何塑造人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一、永生的聖經基礎

1. 永生的應許來自神

永生的概念始於神的創造。《創世記》2:7描述神將生命的氣息吹入人鼻孔,使人成為有靈的活人。然而,因亞當的墮落(《創世記》3:19),罪進入世界,死亡成為人類的結局。但神在墮落後立即應許了一位救主(《創世記》3:15),為人類帶來救贖和永生的盼望。

2. 耶穌基督的救贖

永生的應許在耶穌基督裡完全實現。耶穌說:「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祂的死與復活打破了死亡的權勢,為信祂的人開啟了通往永生的道路。

3. 保羅對永生的解釋

保羅在《羅馬書》6:23中指出:「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這表明永生是神的恩典,而非人的行為所能賺取。保羅還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詳細描述了復活的奧秘,說明永生的身體將是榮耀、不朽壞的。

4. 啟示錄中的永生圖景

《啟示錄》21:4描繪了永生的美好:「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這是基督徒對未來的終極盼望,也是人生意義的重要基礎。


二、永生對人生意義的啟示

1. 人生的短暫與永恆的價值

《詩篇》90:10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然而,這短暫的生命卻是為永恆預備的過程。基督徒的人生意義不僅在於今生的成就,更在於為永恆的國度積累屬靈的財寶(《馬太福音》6:20)。

2. 死亡的意義被改變

對非信徒而言,死亡是終結;但對基督徒而言,死亡是進入永生的門戶。保羅說:「我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腓立比書》1:23)這種對死亡的全新視角賦予了基督徒勇氣,讓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仍能堅守信仰。

3. 地上的使命與責任

雖然永生是基督徒的盼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忽視今生的責任。耶穌在《馬太福音》28:19-20中吩咐門徒:「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基督徒的人生意義也包含在今生為神的國度效力。


三、如何在現世活出永生的盼望

1. 追求聖潔的生活

《彼得前書》1:15-16說:「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基督徒應該以聖潔的生活見證他們對永生的盼望,這包括道德的純潔、行為的正直以及對神的忠誠。

2. 以愛為中心的生活

《約翰一書》4:7-8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永生的盼望應該體現在基督徒的愛心行動中,無論是對家人、朋友,還是對陌生人。

3. 忠於神的使命

基督徒應該在地上忠心完成神託付的使命,例如服事教會、關懷貧困者以及傳揚福音。這些行動不僅是對神的回應,也是對永生盼望的實踐。

4. 活出喜樂與感恩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永生的盼望讓基督徒能在困難中仍然保持喜樂,並以感恩的態度面對每一天。


四、永生盼望的實例

1. 殉道者的信心

早期教會的殉道者如司提反(《使徒行傳》7章),以對永生的盼望面對死亡,成為歷代基督徒的榜樣。他們的生命見證了永生盼望的力量。

2. 現代基督徒的見證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基督徒在面對疾病、貧困或迫害時,仍然堅守信仰,並以愛心服事他人。例如,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在面對極端分子威脅時,仍然致力於推動教育,體現了基督徒對永恆價值的追求。


五、永生盼望對社會的影響

1. 推動慈善與公益事業

基督徒的永生盼望促使他們參與慈善事業,如創建醫院、學校和孤兒院,這些行動改善了無數人的生活。

2. 促進和平與和解

永生的盼望讓基督徒能夠超越仇恨,追求和平。例如,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以寬恕的態度面對過去的壓迫者,體現了基督教的和解精神。

3. 提升道德與倫理標準

永生的盼望使基督徒在職場、家庭和社會中堅持道德標準,成為社會的光和鹽(《馬太福音》5:13-16)。


結論


永生的盼望不僅是基督徒信仰的核心,也是人生意義的源泉。它讓基督徒在短暫的今生中找到永恆的價值,並以愛心、聖潔和忠誠的生活見證神的榮耀。無論面對多大的挑戰,基督徒都可以確信:「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17)


引用經文來源

1. 《創世記》2:7;3:15;3:19

2. 《約翰福音》3:16;11:25

3. 《羅馬書》6:23

4. 《哥林多前書》15章

5. 《啟示錄》21:4

6. 《詩篇》90:10

7. 《馬太福音》6:20;28:19-20;5:13-16

8. 《彼得前書》1:15-16

9. 《約翰一書》4:7-8

10. 《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11. 《使徒行傳》7章

12. 《哥林多後書》4:17

花園墓

 

花園墓
巴塞恩 ق 巴里 拉姆西尼亞(阿拉伯語)、גן הקבר(希伯來文)
花園墓的入口
耶路撒冷的花園墓
地點耶路撒冷
座標31°47′1.87″北緯35°13′47.92″東經
類型岩石鑿成的墳墓
歷史
成立西元前 8 世紀至西元前 7 世紀(有爭議)
經期鐵器時代II
文化猶大王國
網站註釋
所有權花園墓(耶路撒冷)協會
公共訪問是的
網站花園墓
受歡迎的新教朝聖地

花園墓(阿拉伯語:巴塞坦·巴克·巴克,希伯來語:גן הקבר,字面意思是「墓園」)是耶路撒冷的一座古老的岩石墓,是基督教朝聖地,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特別福音基督教徒這與古老的傳統形成鮮明對比,傳統傳統將耶穌的死亡、埋葬和復活地點定在聖墓教堂(位於花園墓以南約 600 公尺處)。[ 1 [ 2 [ 3 [ 4 ]

花園墓及其周圍的花園毗鄰被稱為骷髏山的岩石露頭。十九世紀中葉,一些基督教學者提出,骷髏山就是各各他,羅馬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地方。幾十年後,在 1867 年,花園墓被發現,後來被認為是耶穌的墳墓。[ 1 [ 2 [ 3 ]

最近,以色列考古學家加布里埃爾·巴爾凱 (Gabriel Barkay)指出,這座墳墓不包含任何表明耶穌下葬時公元 1 世紀的特徵,並認為這座墳墓很可能建於公元前 8 至 7 世紀。[ 5 ]義大利考古學家里卡多·盧弗拉尼 (Ricardo Lufrani) 認為,它的年代應該追溯到希臘化時代,即公元前 4 至 2 世紀。重複使用舊墳墓在古代並不罕見,但這似乎與聖經文本相矛盾,聖經中提到亞利馬太的約瑟為自己建造了一座新鑿的墳墓(馬太福音 27:57-60,約翰福音19: 41)。

擁有和維護花園墓的組織是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非宗派 慈善信託基金,名為花園墓(耶路撒冷)協會,是以色列福音派聯盟和世界福音派聯盟的成員。[ 6 [ 7 ]該協會並未聲稱花園墓是耶穌的真正墳墓,而是強調該地點作為福音敘述的視覺輔助工具的實用性及其作為基督教禮拜場所的功能。[ 8 ]該網站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尤其是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 1 [ 9 [ 3 ]

教堂內的地點:歷史上的態度

1911 年第二聖殿時期後期的耶路撒冷地圖,說明了聖墓問題。耶利米石窟北部左側的墳墓是花園墳墓。當代學者不再接受這種城牆重建。

根據《聖經》耶穌在耶路撒冷城附近的城牆外,[ 10 ]耶穌的墳墓位於城牆內的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幾個世紀以來出現了各種解釋。

中世紀早期的觀點

例如,早在西元 754 年,聖威利博爾德 (Saint Willibald)就寫道,海倫娜 (Helena ) 在發現十字架後,將該地點納入了城牆內。[ 11 [ 12 ]大約兩個半世紀後,賽武夫(Saewulf ,約公元 1108 年)堅持認為,是哈德良在第二世紀重建這座城市時,將傳統的各各他和基督之墓封閉在城市範圍內。[ 13 [ 14 ]這兩種解釋顯然是相互矛盾的,因為哈德良將耶路撒冷重建為埃利亞·卡皮托利納 (Aelia Capitolina)比海倫娜到那裡朝聖早了近兩個世紀。

宗教改革後的懷疑

宗教改革之後,人們對傳統聖地的懷疑越來越多。 1639 年,誇雷斯米烏斯談到了“西方異端”,他們認為傳統的地點不可能是基督真正的墳墓。[ 15 ]現存第一份反對傳統地點的出版物是德國朝聖者喬納斯·科特 (Jonas Korte) 於 1741 年撰寫的,即他前往耶路撒冷朝聖幾年後。他的書中有一章標題為「在加略山上,它現在位於城鎮中央,因此不可能是真正的加略山」。[ 14 [ 16 ]

19世紀新教的懷疑

1812 年,愛德華·D·克拉克 (Edward D. Clarke)也拒絕了傳統的地點,稱其為“純粹的錯覺,是修道士的把戲” [ 17 ],並建議釘十字架就在錫安門外。[ 14 ] 19 世紀期間,從歐洲前往奧斯曼帝國的旅行變得更加容易,因此也更加普遍,尤其是在 1830 年代末期,由於埃及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 18 [ 19 ]隨後湧入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朝聖者中包括更多懷疑傳統聖地真實性的新教徒——新教徒對聖墓教堂沒有領土要求以及聖墓教堂的存在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懷疑。新教朝聖者感覺這是一個不自然的沉思和祈禱環境。[ 18 ]

1841年,愛德華·羅賓遜博士的《巴勒斯坦聖經研究》,[ 20 ]考慮了當時關於聖地地形和考古學的標準著作,反對傳統地點的真實性,得出的結論是:“各各他和聖墓教堂中所展示的墳墓並不位於受難和復活的真實地點」。羅賓遜認為,在希律時代,傳統的位置也應該在城牆內,這主要是出於地形考量。羅賓遜小心翼翼地沒有提出替代地點,並得出結論,不可能確定聖地的真實位置。然而,他確實暗示釘十字架可能發生在通往雅法或大馬士革路上的某個地方。[ 14 ]骷髏山和花園墓位於大馬士革路附近,約200 m。從大馬士革門。

當代學術

當代學者,例如以色列著名考古學家之一丹·巴哈特教授得出的結論是,聖墓教堂位於耶穌時代的城牆外的一個區域,因此確實構成了受難地點。[ 21 ]

發現

骷髏山被認定為加略山

BH Harris 於 1889 年創作的骷髏山草圖。下面的標題是:從城牆看去的綠色山丘;耶利米石窟
1901 年從耶路撒冷舊城北牆看到的骷髏山。
從南面看耶利米石窟和骷髏山1900年
最近從花園墓觀景台上看到的懸崖的廣闊景色(2007 年)。前景中的圖片是同一岩壁的歷史照片(約 1880 年)。

受這些擔憂的推動,十九世紀的一些新教徒將目光投向其他地方,試圖找到基督受難、埋葬和復活的地點。

奧托泰紐斯

1842年,來自德累斯頓的德國神學家和聖經學者奧托·泰紐斯(Otto Thenius)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羅賓遜的研究,第一個發表了一項提案,認為大馬士革門以北的岩石小丘(如泰紐斯注意到,類似頭骨)是聖經中的聖地。他建議的地點包含一些天然洞穴以及一個人造洞穴,基督徒稱之為耶利米石窟。泰尼烏斯甚至暗示耶利米石窟其實是基督的墳墓。[ 14 [ 22 ]雖然他關於基督墳墓的提議沒有產生持久的影響,但他關於各各他的提議得到了其他幾位新教學者和朝聖者的認可。由於「各各他」在阿拉姆語中是頭骨的意思,並且可能指的是該地方的形狀,因此特尼烏斯得出結論,岩石懸崖很可能是各各他[ 23 ]

費希爾·豪

幾年後,同樣的認定得到了美國實業家費希爾·豪[24]的認可,他也是紐約協和學院董事會創始成員之一[ 25 ] 1850年,豪訪問了聖地,並贊同聖墓教堂不可能是基督受死和復活的真實地點的觀點。[ 26 ]相反,他指出包含耶利米石窟的山才是真正的加略山,儘管他只是在 1871 年他死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詳細論證了這一觀點。在那篇文章中,豪用這些術語描述了這座山:「這座山的西、北、東三面都呈現陡峭的圓形,形成了頭骨或頭骨的背面和側面。頭骨狀的正面或正面,南側是由深度垂直切割和去除壁架形成的,對於觀察者來說,從遠處看,頭骨的無眼窩會立即被山下鑿出的巨大洞穴所暗示。[ 27 ]豪聲稱他完全獨立於奧托·泰紐斯發展了他的理論,並且他只是在為他的論文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泰紐斯的主張。

HB 崔斯特瑞姆

骷髏山是各各他理論的另一位早期支持者是英國學者兼牧師卡農·亨利·貝克·特里斯特拉姆 (Canon Henry Baker Tristram),他在1858 年第一次訪問聖地時提出了這一說法,主要是因為它靠近北門,因此也前往安東尼亞堡壘,傳統上受審基督的地點。 (卡農‧崔斯特瑞姆也是 1893 年購買附近花園墓的倡導者之一。)[ 28 ]

克勞德·R·康德

「新加略山」的另一位著名支持者是克勞德·R·康德 (Claude R. Conder ) ,他是英國皇家工兵部隊的一名中尉,1872 年受巴勒斯坦勘探基金會任命,對巴勒斯坦西部進行測繪[ 29 ] [需要頁數]康德對聖墓教堂感到排斥,特別是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使徒教會和科普特基督徒所相信的 一年一度的「聖火奇蹟」。

有些人願意將它視為救世主之墓的真實所在,但我承認,就我自己而言,我曾兩次親眼目睹了玷污其牆壁的一年一度的狂歡,其祭司們一年一度的欺騙,以及殘酷屠殺。犯罪。

基於地形和文本考慮,康德認為,從城鎮防禦的角度來看,城牆以前位於聖墓教堂的東邊,這是危險的,而且不太可能,並得出結論,教堂應該位於聖墓教堂的內部。城牆,因此不是真正的基督墳墓。[ 29 ]相反,他提出真正的加略山是耶利米石窟(即骷髏山)上方的「圓丘」。他的這項鑑定是基於幾個論點。首先,由於《約翰福音》將各各他置於花園和墳墓附近(約翰福音 19:41-42),康德認為各各他一定靠近耶路撒冷北部發現的墓地,靠近主幹道。 「在瓦迪埃爾喬斯的橄欖園和葡萄園中」。其次,康德提出加略山是公共處決地,並特別指出,塞法迪猶太人將耶利米石窟旁的地點視為傳統上的石刑地點,他認為這是確鑿的證據,證明這裡確實是各各他。他還指出基督教傳統將該地區與聖斯蒂芬的殉難聯繫起來,作為新約時代這裡是公共處決地點的額外證據。康德實際上淡化了與頭骨的相似性,他認為這種相似性無關緊要,並表示:「我不希望根據如此輕微的相似性來進行爭論」。康德在他的著作中用阿拉伯語名稱El-Heidhemiyeh來指稱骷髏山,他將其解釋為“租金”,並認為這是 El-Heiremiyeh(“耶利米之地”)的謳誤。[ 30 [ 31 [ 14 [ 32 ]然而,後來的研究表明,這個名字實際上是El-Adhamiyeh的謳誤,以扎維耶 (zawiya)命名,根據穆斯林傳統,該扎維耶是由著名由蘇菲派聖人易卜拉欣·伊本·阿達姆 (Ibrahim ibn Adham)創立的[ 5 [ 33 ] 查爾斯威爾遜 (Charles Wilson)將這個名字拼寫為El Edhemîyeh[ 34 ]

1870年代的支持者

此外,在 1870 年代,耶路撒冷的幾位知名人士大力宣傳骷髏山遺址,其中包括美國駐耶路撒冷領事Selah Merril,他也是公理會牧師和美國巴勒斯坦探索協會的成員,[ 18 ]耶路撒冷新教主教塞繆爾·戈巴特(Samuel Gobat)[ 35 ]主持聖地聖公會、路德宗和加爾文主義者的聯合主教,以及康拉德·希克 (Conrad Schick)[ 35 ]一位著名的耶路撒冷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和原型建築家。

1879 年,法國學者歐內斯特·雷南(Ernest Renan)是頗具影響力且頗具爭議的《耶穌傳》的作者,他在其著作的後續版本之一中也認為這種觀點是一種可能性。[ 14 ]

戈登將軍

然而,骷髏山是聖經中的各各他這一觀點的最著名支持者是1883 年訪問耶路撒冷的查爾斯·戈登少將。 和旅遊指南都錯誤地指出戈登是第一個發現網站的人。[ 36 [ 37 [ 38 ]事實上,戈登深受康德的論點以及他與希克的談話和通信的影響。[ 39 ]

戈登超越了豪和康德,熱情地提出了更多的論點,他自己也承認這些論點「更加異想天開」和富有想像力。戈登建議利未記 1:11進行預表解讀:「[燔祭的羊]要在祭壇的北邊,在耶和華面前被宰殺」。戈登將這節經文解釋為基督,原型,也一定是在「祭壇」以北被殺的(骷髏山位於耶路撒冷和聖殿山的北部)。[ 40 ]這種類型學解釋本質上顯然是神學的而非科學的,這導致「戈登的各各他」的著名批評者、研究員兼陸軍軍官查爾斯·W·威爾遜(Charles W. Wilson)非常懷疑地提及。[ 41 ] 1883 年 1 月 17 日,即他在耶路撒冷的第二天,戈登在寫給他妹妹的一封信中也評論了該地點的適當性:

我自己確信大馬士革門附近的山就是各各他。 ……從那裡,您可以看到聖殿、橄欖山和耶路撒冷的大部分地區。他伸出的雙臂可以說是擁抱它:「我整天都伸出雙臂」[cf.以賽亞書 65:2 ]。靠近它的是耶路撒冷的屠宰場;那裡躺著一大堆血。裡面佈滿了穆斯林的墳墓;這裡有許多岩石鑿成的洞穴;周圍環繞著花園。現在,在我們主的時代,處決地點肯定是並且仍然是一個不潔淨的地方……所以,對我來說,自從這座山第一次被用作處決地點以來,它就一直是光禿禿的。 ……很高興看到它如此簡單,而不是在上面建造一座巨大的教堂。

花園墓被確認為耶穌墓

BH Harris 於 1889 年創作的花園墓草圖

聖墓教堂的墳墓距離各各他只有幾碼遠,與福音傳教士約翰的記載相對應:「在他被釘十字架的地方有一個花園;花園裡有一座新墳墓,裡面有還沒有人類躺下。 KJV(約翰福音 19:41)。 19世紀下半葉,戈登各各他附近還發現了一些墳墓,戈登斷定其中一處一定是耶穌的墳墓。約翰也指出耶穌的墳墓位於一個花園裡(約翰福音 19:41);因此,一個古老的壓酒機蓄水池被引用作為該地區曾經是一個花園的證據,而靠近蓄水池的有點孤立的墳墓已被確定為耶穌的花園墳墓。這座特殊的墳墓外面還有一個沿著地面延伸的石槽,戈登認為這是一個曾經裝有石頭的槽,這與聖經中關於將一塊石頭滾過墳墓入口以關閉它的記載相對應。

福音派和其他新教徒認為該地點是耶穌的墳墓[ 4 ]

聯繫

花園由以色列福音派聯盟和世界福音派聯盟成員花園墓協會管理[ 42 ]

考古調查與批判分析

墓園

在教堂裡

20世紀,考古發現加強了關於聖墓教堂傳統遺址真實性的討論

  • 在君士坦丁時代(r. 306–337)之前,該遺址是維納斯神廟[ 43 ]哈德良[ 44 ]在公元 130 年之後的某個時間建造
    • 考古學表明,傳統的墳墓可能位於哈德良神廟內,或者很可能在神廟厚重的擋土牆下被摧毀。[ 45 [ 21 ] [需驗證]
    • 神廟的位置符合羅馬城市的典型佈局(即毗鄰論壇位於南北主幹道東西主幹道的交叉口),而不一定是故意蔑視基督教的行為,因為過去聲稱。[需要引用]
  • 岩面需要有一個支線才能包括所謂的墳墓所在地和教堂西端以外的墳墓。
  • 傳統遺址西側的墳墓可追溯至一世紀,顯示該遺址當時位於城外。[ 46 ]

花園墓旁的小丘

除了骷髏般的外觀(現代的說法)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細節有利於將骷髏山識別為各各他。該地點的位置使得那裡的處決對於使用從城市向北的主要道路上行駛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景象;背景中骷髏特徵的小丘的存在會增加嚇阻效果。

古老的景色

尤西比烏斯(Eusebius,260 年代 – 約 340 年)評論說各各他在他的時代指出了「錫安山以北」。[ 47 ]花園墓的各各和聖墓教堂都位於目前被稱為錫安山的山以北。雖然在希伯來聖經中, 「錫安山」一詞指的是聖殿山或其南邊的山腳,兩者都位於耶路撒冷中央山谷以東,但「錫安山」這個名稱已被約瑟夫斯在公元一世紀 用來指耶路撒冷的西山

基督教傳統

聖經以外的基督教傳說認為各各他(字面意思是「頭骨」)是亞當的埋葬地,而塔木德時期的猶太教則認為亞當被埋葬在希伯倫麥比拉洞穴中,而塔木德中沒有各各他這個名字。[ 48 [ 49 ] 1906年《猶太百科全書》指出,塔木德時期的拉比創造了這樣的概念:“亞當是用聖所所在地方的塵土創造的,那裡是贖罪所有人類罪孽的地方” ,即耶路撒冷聖殿至聖,因此罪不應構成人性的恆定或特徵屬性;[ 49 ]基督徒採納了這個想法,並將亞當的墳墓遷至他們認為的新的贖罪地點,即耶穌在各各他受難的地點。[ 49 ]

花園墓

對墳墓本身最早的詳細調查是由德國建築師、考古學家和新教傳教士康拉德·希克 (Conrad Schick)於1874 年編寫的簡短報告,但對該地區最全面的考古研究是由加布里埃爾·巴爾凱( Gabriel Barkay)進行的開創性調查是 劍橋大學聖經考古學教授。

墳墓有兩個墓室,第二個墓室位於第一個墓室的右側,第一個墓室的後牆和第二個墓室的每面牆的側面都有石凳,除了與第一個墓室相連的牆外;長凳已嚴重損壞,但仍可辨認。[ 5 ]墓外的凹槽邊緣有斜邊,無法固定石板(石板會掉出來);[ 5 ]此外,已知的滾石墳墓在入口兩側使用垂直的牆壁來固定石頭,而不是在地面上使用凹槽。[ 5 ]

巴凱的結論是:

1986年,巴凱批評花園和聖墓教堂位置的捍衛者提出更多神學和護教性而非科學論點。[ 50 ]

2010 年,花園的負責人理查德·梅里恩 (Richard Meryon) 在接受《耶路撒冷郵報》採訪時聲稱,每個營地都有支持其實際位置的學術和考古證據,而且兩者中只有一個可能是正確的,但重要的是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象徵意義,尤其是耶穌,而不是確切地點的保證。[ 51 ]在同一次訪談中,在花園裡做志工的退休牧師史蒂夫·布里奇聲稱,天主教團體定期來到該地點,導遊沒有玩弄政治,重點是耶穌受難復活

2005 年,鐵器時代 II 的圓筒密封件被挖掘出來,被認為是附近墳墓的殘骸。[ 52 ]

基督教派的接待

由於花園墓遺址引發的考古問題,一些學者否認其是耶穌墳墓的說法。[ 53 ]作者兼探險家保羅‧巴克霍勒 (Paul Backholer) 得出結論,福音派圈子對感情的重視,鼓勵許多人「感覺」花園墓就是這個地方,儘管證據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54 ]然而,儘管有考古發現,花園墓已成為新教徒(包括過去的英國聖公會教徒)的熱門朝聖地。[ 55 ]因此,聖喬治聖公會大教堂建在距離花園墓 180 公尺(200 碼)。[ 56 ]

花園墓一直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領袖最青睞的候選地點[ 57 [ 58 ]

主要基督教派,包括羅馬天主教和東正教,不接受花園墓為耶穌之墓,並堅持聖墓教堂的傳統位置。然而,許多人也可能會參觀該地點,以參觀一座古墓,該墓地的位置讓人想起約翰福音 19:41-42中描述的情況。[可疑討論[需要引用]

英國作家、律師兼公務員阿瑟·威廉·克勞利·博維(Arthur William Crawley Boevey,1845-1913 年)於1894 年為耶路撒冷花園墓維護基金委員會製作了該遺址的介紹和指南。隨後在多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擴充[ 59 ]

參見

參考

  1. (1999)
  2.  彼得·沃克 (1999)。改變世界的週末:耶路撒冷空墓之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133–134,193–204頁  0-664-22230-7
  3.  Monk,Daniel Bertand(2002 年 2 月 25 日)。美感職業:建築的直接性和巴勒斯坦衝突。杜克大學出版社。第 170 頁–。國際標準書號 9780822383307
  4.  衛斯理‧皮伯特 (Pippert) G.耶穌基督的復活:花園墓還是聖墓教堂?,upi.com,美國,1985 年 4 月 7 日
  5.  巴凱 (1986)
  6.  花園墓
  7.  彼得·沃克(1999)。改變世界的週末:耶路撒冷空墓之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128–130頁  0-664-22230-7
  8.  花園墓(耶路撒冷)協會網站
  9.  彼得·沃克(1999)。改變世界的週末:耶路撒冷空墓之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133–134 , 193–204頁  0-664-22230-7
  10.  可 15:20 ;約翰福音 19:20 ;希伯來書 13:12
  11.  托馬斯·賴特(1848)。早期巴勒斯坦旅行。倫敦:博恩古物圖書館。 p。 18.國際標準書號 9780790505381。檢索日期:2021 年8 月 27 日
  12.  Talbot, CH《德國的盎格魯撒克遜傳教士,黨衛軍的生活》。威利布羅德 (Willibrord)、博尼法斯 (Boniface)、萊奧巴 (Leoba) 和勒布因 (Lebuin) 以及聖威利博爾德 (St. Willibald) 的 Hodoepericon以及聖博尼法斯( St. Boniface) 信件的選集,(倫敦和紐約:Sheed 和 Ward,1954 年)第 14 頁。 165
  13.  Thomas Wright 編著,《巴勒斯坦早期遊記》(倫敦,1848 年),第 17 頁。 37
  14.  威爾遜 (1906)
  15.  Franciscus Quaresmius Elucidatio Terrae Sanctae(安特衛普 1639),lib。 5、帽。 14
  16.  喬納斯·科特 (1751)。Reise nach dem weiland gelobten, nun aber seit siebenzehn hundert Jahren unter dem Fluche liegenden Lande, wie auch nach Egypten, dem Berg Libanon, Syrien und Mesopotamien (第三版)。哈莉:約翰。克里斯蒂安·格魯納特;第一版之後。作者:喬納斯‧科特 (Jonas Korte),阿爾托納-漢堡 (1741)。 p。 6.原始存檔於2014年8月13日2014 年8 月 13 日檢索
  17.  愛德華·丹尼爾·克拉克 (1817)。歐洲、亞洲和非洲各國遊記:第二部分 - 希臘、埃及和聖地,第一節(第四卷),第四版,倫敦,第 14 頁。第335章
  18. (1995)
  19.  Kark, Ruth和 Frantzman, Seth J. “耶路撒冷的新教花園墓、英國婦女和奧斯曼帝國晚期巴勒斯坦的土地交易”,《巴勒斯坦探索季刊》,142, 3(倫敦,2010 年),第 199–216 頁
  20.  羅賓遜,愛德華.巴勒斯坦的聖經研究
  21.  1986)
  22.  奧托·泰紐斯 (1842)。「Golgatha et Sanctum Sepulchrum」(拉丁文)。在《Zeitschrift》中,《歷史神學》
  23.  懷特,比爾(1989。一個特殊的地方:花園墓的故事)。
  24.  威廉·斯圖爾特·麥克伯尼 (1975)。尋找真正的耶穌墳墓
  25.  喬治·劉易斯·普倫蒂斯 (1889)。紐約市聯合神學院:其前五十年的歷史和傳記概述。紐約。
  26.  Howe, Fisher (1853),土耳其、希臘和巴勒斯坦,格拉斯哥;也出版了豪費雪 (Howe, Fisher) (1853) 的《東方與神聖場景》,摘自希臘、土耳其和巴勒斯坦的旅遊筆記,紐約。
  27.  費雪·豪 (1871)。加略山的真實地點,以及受難的建議。紐約。
  28.  “The Site of the Holy Sepulchre”,巴勒斯坦探索基金季度聲明(倫敦,1893),第 80–91 頁
  29.  Conder, Claude R.(2004) [1909]。耶路撒冷城
  30.  克勞德·R·康德 (Claude R. Conder),《巴勒斯坦的帳篷工作:發現與冒險的記錄》,卷。 I(倫敦,1878 年),第 361–376 頁
  31.  查爾斯·沃倫和克勞德·R·康德 (1884)。西巴勒斯坦調查: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探索基金委員會,倫敦,頁380-393
  32.  彼得·沃克(1999)。改變世界的週末:耶路撒冷空墓之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113–114頁  0-664-22230-7
  33.  Hanauer, JE “Notes on Skull Hill” in Palestine Exploration Fund – 1894 年季報表
  34.  威爾遜(1906),第 17 頁。 115
  35.  1878)
  36.  米爾格倫,亞伯拉罕·E. (1990)。耶路撒冷好奇心,第 152–156 頁
  37.  羅恩·佩萊​​德(2006 年 10 月 3 日)。《花園墓-失蹤墓的秘密》網路新聞.
  38. “Da'at:猶太遺產之旅和教育旅行”
  39.  Seth J. Frantzman 和 Ruth Kark,「戈登將軍,巴勒斯坦探索基金會和聖地『戈登的各各他』的起源」巴勒斯坦探索季刊,140, 2 (2008),第 1–18 頁
  40.  查爾斯·喬治·戈登,“伊甸園和各各他”巴勒斯坦探索基金季度聲明(倫敦,1885 年),第 79-81 頁
  41.  威爾遜(1906),第 17 頁。 120
  42.  Garden Tomb Association, Partners,gardentomb.com,英國,2021 年 5 月 8 日檢索
  43.  菲利普·沙夫(編)。十字架的發現尼西亞和後尼西亞基督教會教父精選圖書館:第二系列。密西根州大急流城:Wm。 B.艾爾德曼斯。檢索日期:2019 年12 月 13 日 {{cite book}}|work=忽略(幫助
  44.  瓊·E·泰勒 (1993)。基督徒與聖地:猶太基督教起源的神話(插圖,重印版)。克拉倫登出版社。 p。 114.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8147855。檢索日期:2019 年12 月 13 日
  45.  Corbo, Virgilio耶路撒冷聖墓(1981)
  46.  雷切爾·哈克利利 (2005)。第二聖殿時期猶太喪葬習俗、慣例和儀式
  47.  尤西比烏斯, Onomasticon,365。
  48.  《未來世界的亞當》 .猶太百科全書(1906)。
  49.  Golgotha(字面意思是“頭骨”)猶太百科全書(1906)。
  50.  Gabriel Barkay,“花園墳墓:耶穌埋葬在這裡嗎?”,《聖經考古學評論》,卷。 12,第 2 期,1986 年,第 12 頁。 47
  51.  Melanie Lidman,《看得見風景的墳墓》《耶路撒冷郵報》,2010 年 4 月 2 日
  52.  [1]尤林格,克里斯托夫;溫德鮑姆,阿里爾; Zelinger, Yehiel,“來自耶路撒冷的公元前七世紀圓筒印章,描繪了對月神的崇拜徽章”,見:Münger, Stefan;拉恩,南希;維斯曼、派崔克. “Trinkt von dem Wein, den ich mischte!”/“喝我調製的酒!” (FS西爾維亞·施羅爾)。魯汶:Peeters Publishers,第 552-590 頁,2023 年
  53.  Pixner, Bargil , Wege des Messias und Stätten der Urkirche , Giessen/Basel 1991, p. 11。 275. 英文版(2010):《彌賽亞之路》,第 14 頁。 304 .依納爵出版社:舊金山
  54. 《聖經考古學 – 耶穌的墳墓已被確認嗎?byfaith.org。 2021 年 4 月 1 日。檢索日期:2021 年 8 月 27 日
  55.  安德魯·B·麥高恩(2015 年 5 月 20 日)。古代與現代:英國聖公會關於聖經、教會與世界的論文。 Wipf 和 Stock 出版社。 p。 113.國際標準書號 9781498230988
  56.  賈爾斯·米爾頓(2013 年 10 月 8 日)。謎語與騎士:尋找世界上最偉大的旅行家約翰·曼德維爾爵士法勒、斯特勞斯和吉魯。 p。 153.國際標準書號 9781466807136
  57.  Tvedtnes, John A. “花園墓” Ensign,1983 年 4 月。
  58.  “聖經照片:花園墓”,churchofjesuschrist.org。說明文字寫道:“可能是亞利馬太約瑟花園墳墓的所在地。一些現代先知認為救世主的屍體就安放在圖中所示的墳墓中。”
  59.  Arthur William Crawley Boevey、J Theodore Bent 夫人、Hussey 小姐(無日期)。花園墓、各各他和復活花園。倫敦花園墓委員會。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