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臺各地建立教會。提供供餐、救濟、收容及醫療等免費服務,
目前每日貧窮供餐約三千多人次 .....
不計其他救濟的雜糧 ....光是「米」每月需要募集 30公斤裝的米超過千袋,
其餘像奶粉、麥片、罐頭、麵條以及油鹽醬醋等需要,更是無法計數。
2010年另設立臺灣食物銀行協會
(Taiwan Food Bank Association 簡稱 TFBA)的原因。
每年供餐超過百萬人次,救濟也達數萬戶次,
成為全臺貧窮及弱勢家庭的有力幫助之一,
只是多年來附屬「恩友中心」默默無聞,但隨著恩友中心各地擴增,
救濟的貧窮戶陸續增加,目前救濟米糧已有供不應求現象。
恩友福貧服務:
因著公部門服務條件的限制,無法獲得社福資源幫助時,
鄰里長便會協助連結恩友中心服務,
我們除了即時發給日常生活物資,以解決其燃眉之需外,
更提供了五大面向的服務,
包含了貧困共餐、福助貧寒、心靈補給和義診聯盟等,
我們持續努力地落實
主耶穌所說:「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包括失業者、老、殘、疾、單親家庭、更生人、街友、患憂鬱症
或許多有需要的經濟弱勢,每天供應免費中、晚兩餐。
配送油、米及雜糧等急難救濟物質,
若是居住於中心附近的貧寒家庭,
則可自行前來領取生活所需物資,
每月2~4次定期發送日用物資。
發現許許多多實際面臨生活困境者,
卻因不符合中低、低收入戶身分,
而無法獲得政府或民間機構支援助,
故中心提供各類生活物資,針對偏遠地區,
則以定期運送日用物資到宅,以解決生活基本需求,
或是讓貧寒家庭來中心服務據點領取物資。
更是及時解決「一家」的生活困境,
讓弱勢家庭不致面臨斷炊的窘境。
讓貧寒弱勢者能夠獲得的心靈糧食的餵養。
恩友中心同工並到貧困弱勢者家中或醫院關懷探訪,
透過持續而長期的陪伴,
把上帝的祝福帶給每一位身、心、靈貧乏需要者!
讓個案不僅是身體得飽足,心靈得餵養,讓人的生命有轉機。
讓個案的生命價感也隨之提升,
甚至經歷著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的角色轉變,
生活信心逐步重建。
不僅是分享最實質的日用物資,
更把上帝的愛、祝福與盼望帶給貧困弱勢者及其家庭!
恩友中心聯合各地愛心診所,推動「恩友義診聯盟」,
由恩友中心評估並核發給貧病者「恩友卡」,
即可憑卡使用免費掛號、看診、給藥等醫療服務,
以解決貧困弱勢者及時就醫之需求,
讓經濟弱勢無援者的就醫權獲得保障!
知道困難時求救於 神 ,
讓 主 耶穌的教導:
成立緣起
基督教恩友中心設立的緣起,乃因2002年十月,
有街友開始至板橋海山教會聚會,因街友習性不同,引起部份教友疑慮
,使得當時海山教會鄭新教牧師,認為有必要設一專為街友聚會的教會。
於是通過禱告取得貴格會北三區開拓小組,以及板橋地區聯禱會同
意,於是憑信心、靠主恩典,租到板橋市幸福路60巷53號的一樓房子,
成立以「救助社區貧寒及街友」為對象,「福音為主,福利為輔」的恩
友中心(教會),除經常性聚會外,也提供街友盥洗、洗衣、醫院看病
、全年無休每日二餐的供食。
由原為海山教會的李政隆決策執事負責開拓牧養,新埔教會陳源光
及李謀卿二位執事協助。
目前恩友中心,已由原來僅有一間教會,在不到兩年期間,已發展
成中壢、南投二間專為「貧窮救濟」而設的教會,以及台北、板橋兩間
專為「街友」而設的教會。
事工的推動
為落實主耶穌在聖經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 6節,教導我們「窮人有
福音傳給他們」的榜樣,對於「社區貧寒」的救助,恩友中心採取三階
段的福音計劃。
首先以貧寒救濟的方式,或以食物、救濟金,或對貧寒家庭,所得
根本無法讓兒童上幼稚園或安親班者,給予免費照顧。再讓貧寒者真正
願意踏進教會,甚至願意接受主耶穌,成為他們的救主。最後一個階段
,乃是再以他們的經歷,在教會資源的提供下,讓他們也有能力去救濟
人,「以愛激愛」,達成整個福音廣傳的目的。
同樣對於「街友福音」,我們也是一樣採取三階段目標,首先全年
三百六十五天,免費提供他們二餐,以及像醫療、盥洗等日常所需。以
主耶穌教導的愛心,接待他們,等他們決志願意悔改認罪信主後,再以
這些受洗弟兄為骨幹,進入第二階段,結合貧寒者受洗弟兄,「以愛激
愛」,展開社會貧寒救助。最後第三階段,乃是藉著主耶穌的愛,在各
個地方建造教會,以及目前仍被醫院和收容所摒棄在外,無家屬的精神
病收容所和教會。
第一階段如何讓「貧寒者有福音傳給他們」。雖然社會仍有許多人
,像九二一地震後的南投地區,在物質上很匱乏,但我們若都能遵守主
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35節所說:「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
了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
,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顧我」的教導,而且立刻照主的吩
咐去做,「做在我這弟兄中最小的一個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
相信對於許多窮乏人而言,若我們能儘力提供一些物質的援助,讓
他們親自體驗主 耶穌的教導,不僅是空談,乃是出「愛人如己」的心
。「神愛世人」才能成為真實的見證。所以對「貧窮者傳福音」,這些
過去曾被冷漠的族群,成為我們教會未來是否貫徹「主就是愛」的最大
考驗。
當然教會不只提供生活救濟外,還須以誠相待,儘力的協助他們,
訓練他們,就像期待自己家人般,輔導他們,讓他們重新站立起來。如
此等他們相信「主就是愛」,願踏進教會,更進一步再施以福音教導,
告訴他們在耶穌裏,我們有永恆的盼望和祝福,使他們不但願意信主成
為新造的人,且成為有信心可以幫助別人的弟兄姊妹。
第二階段,等較多的貧寒弟兄姊妹信主後,我們從他們過去的悲苦
經驗中,教育他們不但經濟能夠站立得住,甚至願意幫助別人,讓他們
去尋找社區中「更」貧寒的家庭予以救助。「以愛激愛」,從愛別人中
去認識自己的生命,找回失落已久的生存價值。
對第二階段工作,根據我們目前實施結果,發現效果良好。由於很
多有才能弟兄,他們信主後並不在意酬勞,且在教會引導下都能成為義
工。因他們的愛主,使得我們雖無經費,卻仍可以實施救濟專款專用,
將許多愛心人士的捐款,用在他們指定的地方。不會挪至人事費,成就
教會的誠信。
第三階段工作,根據過去接待貧寒者和街友的經驗,發現很多貧寒
家庭都患有像憂鬱症、躁鬱症,以及其他等精神疾病。這些精神病患,
尤其出身貧寒家庭,往往成為政府及各醫院的皮球,這是迫使他們整個
家庭跟著沉淪的最大原因,甚至有很多成為「街友」的原因。居於此因
,使我們意識到教會有建立收容所必要,這成為我們另一目標。
而這些目標,當然都需建立在福音的基礎上,否則離開神,什麼都
會變成烏有,毫無意義。誠如主所吩咐:「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
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
按神的旨意,使萬民,貧寒者也不例外,成為主的門徒,才是我們真正
的目標。
結論
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 28-30:「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
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
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
輕省的。」
隨著恩友中心聚會人數的增多,同時讓所有的貧寒弟兄姊妹,都能
知道生命的可貴,教會開始推行「以愛激愛」運動,讓受洗的弟兄姊妹
都能熱心參與社區貧寒救助。對附近鄰里的老、貧、病、障者,透過里
長或其他管道,經調查屬實後,按經費多寡,找出最迫切的家庭予以濟
助。
經費有來自教會,也有來自指定的「專款專用」帳戶。雖然目前經
費仍嚴重不足,感謝 神尚能對需要的家庭,提出有效救濟。此方面的
救濟工作,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去做,主伸出手來扶持我們。因我們
所做的,乃是出自主耶穌的教導。主又說:「我的恩典夠你們用」。所
以我們相信主的「恩典」必夠我們用。
感謝 神,在這些對外救濟日子裏,最讓我們感動的,乃是主親自
挑選這些有愛心的弟兄姊妹,他們在微薄的酬勞下。使教會可以在很少
經費下,為 神工作,達成「專款專用」對外宣導的誠信,為此我們更
感謝 神,和付出代價的弟兄姊妹們。
總之不管前線打戰的,或是後面看守兵器的,上帝說都要同得擄物
,願 神祝福我們,也祝福每位在背後,默默為我們禱告的弟兄姊妹,
為此感謝 神。
基督教恩友中心 (恩友診所) 患病者得醫,使漂流者安居
為何我們需要免費的醫療診所
台灣有預估有四十六萬人需要完全免費的醫療救助。
這些因為失業、貧寒的家庭、兒童或老人,遇有病痛時儘能無助的
隱忍哀嘆,相信這些事實都是我們不願見到的景象。
貧窮家庭 直逼10萬戶
內政部甫完成的統計顯示,台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入家庭自去
年秋金融海嘯以來,急速升高,今年第二季已升至 99,359 戶,直逼10
萬戶大關,不但落在貧窮線以下家庭創迭創新高,貧窮家庭的增速也是
一年比一年快。
若依戶內人口計算,88年落於貧窮線以下的家庭人口僅13.6萬人,
今年第二季已倍增至24.1萬人,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占台灣總人口數的比
率更首度升破1%,達1.05%。
內政部官員年初時就預估今年落於貧窮線以下家庭將持續升高,這
位官員表示,年初許多遭資遣者在失業初期由於仍有些儲蓄,不符貧窮
線認定條件,但隨著長期找不到工作,儲蓄耗盡,這些失業家庭將會逐
漸轉成貧窮線以下的家庭。
恩友診所經營理念
不論富貴或貧窮,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能因沒錢,無法就醫而使病
痛折磨。
宗旨
設立就近性、常設的醫療機構幫助經濟弱勢、貧窮、低收入者免費
醫療救助。
願景
用醫撫療病痛、讓愛帶來盼望、以信改善人生。
目標
1.於三年內,在台灣各地區成立23家診所,共同命名為恩友診所。
2.進一步與醫療院所合作,連結醫療資源,幫助需要住院或進一步
治療的對象。
3.提供清貧家庭正確的健康觀念與教育,以常設機構就近定期舉辦
義診,扶助貧弱族群篩檢健康問題。
4.購置行動醫療車行遍窮鄉僻壤,走入須要幫助的部落團體,讓移
動醫療帶給生存的希望。
服務對象
1.無健保身份者
2.低收入清貧家庭、個人(由鄰里長出具證明即可)
3.需要救急的弱勢家庭、個人
全台灣恩友中心設立預定點及各區分配診所數量
1.預定於100.12底前完成全台灣23 家恩友診所。
2.預定的地點,前期以基督教恩友中心之各地聚會處為設立診所預
定點。
全台目前的教會地點所在包括以下
名稱 地點
台北恩友 台北華陰街
台中恩友 台中復興路
南港恩友 台北南港研究路
台中西屯恩友 台中西屯河南路
板橋恩友 板橋幸福路
南投恩友 南投軍功路
三重恩友 三重大同北路
彰化恩友 彰化長安街
中永和恩友 中和南山路
東港恩友 屏東東港鎮
土城恩友 板橋信義路
全台灣區分為六大區域,各區人口數以內政部98年 9月公佈之人口
數字為推估。
預估每月免費醫療服務量,月23家診所服務人次預估
服務統計 1家 23家
每月門診開診數 48 1,104
每節次平均人次 30 30
每月免費診療人次 1,440 33,120
每年23家診所服務人次預估
服務統計 1家 23家
每年門診數 576 13,248
每節平均人次 30 30
每年免費診療人次 17,280 397,440
每年23家診所增加看診次後,預估服務人次
服務統計 1家 23家
每年門診數 1,080 34,560
每節平均人次 30 30
每年免費診療人次 32,400 1,036,800
肚子餓的時候,你可以到最近的基督教恩友中心吃免費,無條件的飯,
感謝主,榮耀皆歸於天父!
根據實際需要,2015年恩友中心需要的救濟米約為 108萬公斤,即 30公斤裝 3萬 6000袋,每月需米 3000袋,許多人以為這個量很大,其實只佔行政院農委會以台灣過剩米糧名義,2014年將 1萬 4千 7百多公噸(約 49萬袋)的米,提供給「慈濟功德會」,以海外救濟名義送到國外的米,不到十分之一。
為了瀰補國內救濟需要不足,本會曾經以「中華民國恩友愛心協會」名義,向行政院農委會申請每月 2000袋援助,加上目前我們可自力募到 1000袋,加起來 恰可滿足需求,無乃行政院農委會卻推皮球,將各地物質救濟貧窮責任推給各縣市政府,幾乎以嚴格的把關堵住了非低收入的新貧,將有點房產或收入,卻仍入不敷出的農村貧窮排除於外,馬英九政府寧願不需逐戶比對,慷慨的將大量救濟物質送往國外,卻斤斤計較台灣的貧窮救濟
基督教恩友中心,以「福音為主、從事貧窮救濟」為宗旨,在全台各地建立教會。提供供餐、救濟、收容及醫療等免費服務,目前每日貧窮供餐約三千多人次 .....
每月固定救濟戶數超過千戶,每月需要的糧食數量,不計其他救濟的雜糧 ....光是「米」每月需要募集 30公斤裝的米超過千袋,其餘像奶粉、麥片、罐頭、麵條以及油鹽醬醋等需要,更是無法計數。
這些都是促使恩友中心除了 2007年設立中華民國恩友愛心協會,2010年另設立台灣食物銀行協會(Taiwan Food Bank Association 簡稱 TFBA)的原因。
起 名
這是台灣第一家以「台灣 Taiwan」為名設立的食物銀行機構,運作至今,每年供餐超過百萬人次,救濟也達數萬戶次,成為全台貧窮及弱勢家庭的有力幫助之一,只是多年來附屬「恩友中心」默默無聞,但隨著恩友中心各地擴增,救濟的貧窮戶陸續增加,目前救濟米糧已有供不應求現象。
根據實際需要,2015年恩友中心需要的救濟米約為 108萬公斤,即 30公斤裝 3萬 6000袋,每月需米 3000袋,許多人以為這個量很大,其實只佔行政院農委會以台灣過剩米糧名義,2014年將 1萬 4千 7百多公噸(約 49萬袋)的米,提供給「慈濟功德會」,以海外救濟名義送到國外的米,不到十分之一。
為了瀰補國內救濟需要不足,本會曾經以「中華民國恩友愛心協會」名義,向行政院農委會申請每月 2000袋援助,加上目前我們可自力募到 1000袋,加起來 恰可滿足需求,無乃行政院農委會卻推皮球,將各地物質救濟貧窮責任推給各縣市政府,幾乎以嚴格的把關堵住了非低收入的新貧,將有點房產或收入,卻仍入不敷出的農村貧窮排除於外,馬英九政府寧願不需逐戶比對,慷慨的將大量救濟物質送往國外,卻斤斤計較台灣的貧窮救濟,在台灣貧富懸殊比對下,更顯出行政院農委會不義的作為。
「民不與官鬥」為了募集到更多救濟物質,有人建議將多年來默默協助「恩友中心」的「台灣食物銀行協會」抬面化,讓世人更清楚知道「台灣食物銀行協會」業績,讓更多人勇於奉獻,也比求之於官更有果效也說不定。
因此決定讓默默行善的「台灣食物銀行協會」(Taiwan Food Bank Association)浮上抬面,開始製作臉書,直接對外募資來幫貧窮人,我們這樣做,其實也是配合恩友中心的教會目標,誠如主耶穌教導我們「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實踐「行善恩友,耶穌愛你」福音廣傳的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