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1)

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目錄


章節摘要[編輯]

   佛家強調要時時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然而是什麼影響了我們的「心念」呢?本章節《情緒與動機》正是要探討在外在行為表現之前,決定行為的內在心理過程。在《核心觀念》裡面以幾位大家的理論初步解釋何謂情緒?何謂動機?個別的來龍去脈又是為何?彼此究竟是各自成章或者交互作用,是否又能從中找到一些因果關係,得知是什麼東西影響了我們呢?
  在《最新研究》與《本土研究》中,除了一窺社群網站、自拍、蔬食飲食與學習等時下風行的題目,也鑒於文化不同而介紹了有別於主流西方觀點的相關議題,包含愛情觀、學習效果與近來逐漸受到重視的情緒勒索;《生活應用》則提及一些能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或觀察的心理學技巧,包含了運動前後的心理調適、商人是如何藉由心理技巧巧奪我們的荷包、減肥怎麼樣才容易成功、面對生活起伏情緒又該怎麼調適呢;最後作為延伸學習,我們在《書籍影音》推薦了一些媒體,希望大家能進一步理解充斥在生活周遭的「情緒與動機」,並且連結前面章節所提及的觀念,反覆對照肯定能有更佳深度的收穫。情緒與動機無所不在,希望透過本章節的介紹能讓讀者從不同角度查悉自己的想法,也能同理他人之感受,不僅是在自我成長或人際關係中,都能更加見微知著。
   以下介紹本章細項摘要:
(1)核心觀念:分為動機(指能夠引導與刺激個體行動的因素,為一種驅動力)和情緒(是對人們解釋或評價其當前處境的某些變化的一個簡短而又多重組成的反應)兩大部分作深入介紹。
(2)疾病:介紹和情緒有關的疾病,包含抑鬱症、自閉症、神經病與社會病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亞斯伯格綜合症反社會人格障礙等等。
(3)跨文化研究: 東西方有著顯著的文化和價值觀上差異,完全套用西方的心理學概念於華人顯然是不恰當的。因此在本篇動機與情緒的章節中,中西方研究領域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在跨文化研究這個小節中將以台灣本土的研究觀點,依序探討關於學習、關於愛情的動機與情緒

核心觀念[編輯]

本章節分作「動機」與「情緒」兩大部分討論。在《動機篇》中我們探討動機的內在與外在成因,並歸納出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層面來分析;《情緒篇》中除了介紹理論將情緒分拆分門別類以外,也藉由實驗探討情緒間彼此的交互影響。
  作為本章節的核心觀念,《動機篇》與《情緒篇》內文所提及的概念會接著在以下篇章如《生活應用》、《書籍影音》等重複出現,讀者可隨時反覆閱讀以強化學習效果。
「情緒強度 = 動機的強度 × 超乎預期的程度」例如:只要對一件事付出很多的努力,一定會對成果特別在意,而情緒的強度便會攸關動機強度及超乎預期的程度!
情緒與動機的互動:
  1. 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又稱正負衝突,對於同一目標有趨近跟逃避的心理衝突,同一個目標可以滿足需求但又構成威脅。 舉例 : 參加社團可以獲得許多經驗、增加人脈,但會占用許多時間、影響課業。
  1. 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s)
兩種或兩種以上目標,而只能選擇其一時的心理衝突,也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1. 雙避衝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s)
兩種或兩種以上目標,而只能迴避其一時的心理衝突。即「左右為難」、「進退維谷」

動機(Motivation)[編輯]

(一)什麼是動機?[編輯]

動機(Motivation)是指使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個目標進行的心裡內在歷程(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亦指能夠引導與刺激個體行動的因素,是一種驅動力。動機的特徵為產生能量、導向與持續行為。動機產生能量使個體產生行為,將行為導向一個非隨機的目標,並且使行為持續到直到目標達成為止。動機不是隨機的,是有目的性的行為。簡單來說,動機是激發行為並引導其達成特定目標的原動力。
一般而言,在五個狀況下,心理學家會使用到「動機」的概念
  1. 為了建立行為與生物活動行為的關連
  2. 為了說明行為的變異性
  3. 為了解釋一些反常的行為現象
  4. 為了瞭解公開行動與內心的狀態的關聯
  5. 為了解釋在強大外力介入時作出的行動。
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開始出現大量針對內在動機的研究。內在動機是源自對於獲取知識、尋求新事物和新挑戰的渴望,而影響它的因素只由我們對於該任務本身的興趣或是享受驅動,而不會需要考慮外部給予的壓力。這個壓力可以是正向的獎賞或是負面的懲罰,也可能有更多的形式,這在之後的篇章內會提到。內在動機的現象一開始是在動物行為實驗的研究中被發現。在這些研究中,顯而易見的是,在沒有獎勵的情況下,許多動物本來就會因為好奇心而去參與許多好玩和有趣的活動。內在動機是一種天生的動機傾向,是身體、認知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內在動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自我決定和感知能力的提高。簡而言之,行為的原因必須是內部的、發自內心的,而參與行為的個人也必須認識到任務增加了他們的能力,或是以其他形式的報償出現。
具有內在動機的學生更願意自願參與任務,並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他們將他們的學習成果歸因於他們自己、相信他們有能力達到預期目標、因為興趣而掌握一個主題,而不僅僅是取得好成績,可能會更加的激發學生們自己學習的內在動力 以上這些內容可以歸類為以下幾點:
  1. 將他們的學習結果歸因於他們自己控制的因素,稱為自治或控制點
  2. 相信他們有能力成為達到預期目標的人,也稱為自我效能信念
內在動機的一個例子是員工成為IT專業人員,因為他或她想要了解計算機用戶如何與計算機網絡交互運作。員工有獲得更多知識的內在動力。「為藝術而藝術」也是內在動機的一個例子,它是19世紀法國早期的運動口號,認為藝術唯一的真正的價值,在於該藝術與藝術行為的價值,而不在於外在的一些功利主義的影響。
傳統上,研究人員認為使用計算機系統(電腦)的動機主要是由外在目的,諸如錢財、名聲等外在因素驅動的,然而,許多現代系統的使用主要是由內在動機驅動的。主要用於滿足用戶內在動機的此類系統的例子包括線上遊戲,虛擬世界,網路購物、學習、教育,在線約會,數字音樂存儲庫,社交網絡,網路色情等。甚至傳統的管理信息系統(例如ERP、CRM)也被「遊戲化」,因此必須越來越多地考慮內在動機帶來的影響。

(二)驅力與恆定--影響動機的因素[編輯]

維持某些因素恆定不改變是維持生存的必須條件。為了維持恆定,我們會因為某些驅力而產生某些動機。
假設大腦的溫度部恆定,我們很快便會陷入昏迷之中。如果體內的水分比例不固定在限定範圍內,我們的腦和生理機能便會無法運作,可能危及性命。生物在精緻細密的生理微妙平衡中得以生存,許多條件必須維持恆定,即使外界如何變動,體內必須盡力不受影響。
基本動機基本上驅向內在平衡,為了將身體維持在狹窄的生理範圍內,我們必須主動的控制歷程,稱為恆定控制。
恆定控制可分為三個面向,心理、生理、機械。舉個例子來說,冷暖氣的恆溫器。當室溫低於我們所設的定點(set point),恆溫器便會啟動,釋放暖氣以達到定點,相反的,夏天天氣較炎熱,恆溫器便會釋放冷氣使室溫達到我們設定的溫度。許多生理歷程的運作類似於冷暖氣恆溫器的調節模式。

溫度恆定[編輯]

人體腦部的溫度基本上和人體中心的溫度差不多,大約維持在攝氏37度左右,也就是所謂的核心溫度,通常指的是直腸溫度,位於人體內部中心,其圍繞著臟器(心臟、肝臟等),外圍則是體壁與皮膚。即使處於極高溫(如蒸氣室)或是極低溫的環境中(如極地氣候),只要不要持續太長的時間以致於無法負荷的情形,腦部的溫度基本上都還是維持在正負幾度的可接受範圍內,不至於傷害到腦部。 但是如果因為環境溫度長時間的極端而導致腦部溫度低於至攝氏十度左右,可能會使我們失去意識;而若高了幾度,更可能會使我們瀕臨死亡。因此,生理的恆定系統確保腦部溫度維持在一個固定範圍,也和心理的層面有著緊密的關聯性。 維持體溫的生理反應中最基本的就是流汗或者是顫抖,原理為傳導、對流和蒸散等熱的交互作用--流汗為透過汗腺分泌液體,進而因水分的蒸發,為吸熱反應,將熱帶離身體;顫抖則是藉由肌肉活動、消耗葡萄糖,以產生熱量、提高溫度。而心理恆定系統則使我們產生想要脫掉一件衣服,想要吹電風扇、吹冷氣、或是靠近暖爐、躲在被子裡的想法和動機。
腦部(尤其是下視丘前端)的神經細胞是神經恆溫器,是體溫調節中樞,具有自行調節體溫的功能。當這些神經細胞感受到溫度變化,便會啟動運作,也就是說,他們不僅僅是恆溫器、溫度感應器,更是體內的定點。這些神經細胞在感知到溫度的變化超過一定的範圍內之後(意即腦部的溫度距離攝氏37度的差異過大時),便會改變新陳代謝、改變運動模式及產生神經衝動的模式。比如說,當人覺得冷時,為了提高溫度,肌肉會透過顫抖、以使體內細胞增加代謝產熱、在心理的層面則會使人想要往溫度比較高的地方靠近;反之,在人體覺得熱的時候,人體會減少肌肉的運動,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和代謝產熱,也會藉由流汗、透過蒸發把多餘的熱量排除,在心理的層面則會使人想要開冷氣、去溫度較低的陰涼處等,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幫助人們的體溫能維持在正常的溫度恆定範圍內。
核心溫度的改變可以很劇烈地影響我們對於外界的感知。通常即使腦部溫度只有上升或下降1度到2度時,我們便會有很明顯的「很冷」或是「很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大腦會因為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之化學受器的感知,過度產生熱或冷的訊號。曾經有一實驗,實驗者將低溫液體注入受試者的下視丘,使下視丘的化學受器細胞感知到溫度降低的變化,這時,受試者便主動靠近實驗者所提供的溫暖黃燈光,即使受試者的體溫其實根本沒有下降。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下視丘神經細胞感受到溫度降低,並產生一「冷」的訊號並傳送至大腦內所導致。 恆定點並非固定不變,暫時的改變也是可能發生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經歷過恆定點的改變。例如,在生病、發燒時,身體會使體內溫度之恆定點提升幾度,以活化生理反應對抗病毒。這也是為什麼在發燒時明明體溫很高,病人卻還是一直顫抖並覺得很冷的緣故,因為下視丘神經細胞並沒有感知到重新調高的恆定點溫度。

口渴的恆定[編輯]

口渴是需要水分的心理反應。因激烈運動而流汗,或是長期沒有補充水分,會使水因為流汗、排尿、呼吸等等因素漸漸流失。細胞內純存的水分混和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形成細胞的架構及內容物。這些水分被稱為細胞內儲存。而其他包含在血液、其他體液之中的水分則稱之為細胞外儲存。
  • 細胞外的渴(extracellular thirst)源自於長期沒有補充水分。或是經歷劇烈運動。水分因為腎臟運作排尿、汗腺排放汗水、肺部呼吸蒸發而跑到空氣之中,進而直接的影響到血液的供應。因為細胞外的水分減少,血液的容積因而減少,血壓因此也跟著降低。腎臟、心臟等器官以及一些主要的血管偵測到這些變化,刺激活化感覺細胞,將訊息傳輸至下視丘的神經細胞,下視丘神經細胞將神經衝動傳到腦下腺,導致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或是稱為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釋放進入血液循環之中,促使腎臟保留體內的水分。
除此之外,大腦將神經衝動傳到腎臟,導致腎素(Renin)釋放。腎素與血液中的物質共同產生了另外一種賀爾蒙血管收縮素(renin-angiotensin system,簡稱RAS)活化大腦深處的神經細胞進而產生口渴的感覺。 而一些特定的使得血壓急遽下降的事件,也有可能會產生口渴的感覺。例如發生車禍而失血過多的緊急傷患,有可能會對醫護人員表示他口渴。這是因為壓力受器因為失血過多而被活化,引發腎素以及血管收縮素的製造,導致神經細胞刺激產生口渴的感受。
  • 細胞內的渴(intracellular thirst)則是透過細胞的滲透作用產生。水分從含量比較多、滲透壓比較高的地方跑到水含量比較少、滲透壓相對較為低的地方。鈉離子、氯離子以及鉀離子以及某些礦物質濃度決定了細胞水分含量的多寡與否。當身體缺水之時,體內離子濃度含量提升。血液中高濃度的離子代表血液滲透壓下降,導致水分從身體細胞(包含神經細胞)進入血液之中,這時大腦下視丘的神經細胞因為水分離開而被刺激活化,進而引發想要喝水的需求衝動。因此我們有時吃了太多鹹鹹的食物感覺到想要喝水,不是因為損失了水分,而是血液中離子濃度上升了。
人類口渴動機除了生理因素外,也與心理狀態有密切關聯。例如在緊張焦慮的情況下,會感覺特別口乾舌燥。

(三)動機相關理論[編輯]

有許多理論嘗試解釋動機來源、功用、歷程等所扮演的角色。有些是一般性理論,有些則主要探討動物或人類的動機。本章節將會討論動機的幾種理論。

I. 本能論[編輯]

本能論是最早被提出的一個動機理論。根據本能理論,有機體生來即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傾向」,這些傾向是他們維持生存所不可或缺的,並可提供動機力量以適當的管道引導行為。有些本能論的研究者認為,這種生物性的力量是機制性的,意旨所激發的行為是沒有特定的目的,並且個體是無法支配的。但另有其他學者認為本能容許有機體在不同行動方向上有一些選擇權利。
因此,像是小孩第一次走路、爬行,小松鼠大開第一顆核桃,小嬰兒第一次哭、笑都是本能的行為。
補充:其實,我們看到剛出生小嬰兒的笑容,只是肌肉反應,剛好做出「笑」的表情,笑對已經社會化的人們而言是有意義的,代表開心、愉快、善意,但對小嬰兒來說,笑還不算是一種情緒的表達,也不具有我們所認知到的意義。

動物本能[編輯]

動物們從事一種有規律的循環活動,使種族得以生存延續。例如鮭魚逆游而上,回到當初孵化的上游,存活下來並求偶、交配、產卵;住在巴西外海的田綠龜,在繁殖期遷移1400英里,回到當初孵化的海灘上產卵。其他動物亦有類似驚人的活動,例如熊的冬眠、蜜蜂傳遞訊細的方式、鳥的築巢、蜘蛛的織網。
上述都是本能的例子,動物在牠們發展的某個特定時刻,一些「不必經過學習」的行為型態,會以相同的方式出現在族群的每個成員身上。這樣的行為有時候是針對外界特殊刺激的反應,即這些行為是被引發出來的,出自於內在分泌(如荷爾蒙)和外在次暨(如氣味)的共同作用。這種會引出某動物的成員特地反應型態的環境線索,即稱為釋放因子。當有機體發展到特定階段,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訥定刺激,本能的行為將會全然顯現出來。儘管這樣的行為缺乏學習或訓練,但在第一次被引發出就會有適宜的展現。
19世紀有一些學者主張,有些動機直覺地表現出朝向其誘因目標,換句話說,動機是一種本能,一種先天的行為特殊的方式傾向。
從1950年代起,動物的行為本能概念融入心理學。以動物行為學的意義,一個可以稱為本能的行為模組會具有以下特色。
  1. 物種特有的:也就是不論生長的環境如何且無須特意學習,物種的所有個體接會擁有此種動機、行為模式。
  2. 固定的行動模式:有非常刻板化與可預測的組織形態。
  3. 受到某些刺激原因後,自然引發的:當個體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刺激時,能輕鬆自然地完成該行為。

人類本能[編輯]

早期神學家認為只有動物是受到本能引導,他們相信上帝給予人類行動的理由、行動的自由意志以及行動的責任。但在1859年,達爾文提出演化論後,上述想法才被轉變過來。William James曾在1890年說過:人類行為甚至比低等動物要依賴更多的本能;除了與動物一樣有生物性本能之外,人類還有其他「社會性本能」,如同情、謙遜、社交性和愛等。
William McDougall在1908年將James的觀點加以擴展,他將本能定義為是天生的傾向,包含三個構成要素:能量、行動、目標導引。
佛洛伊德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本能沒有意識上的目的,也沒有既定的方向,許多滿足本能的方法都是「可被學到的」。佛洛伊德相信本能驅力的存在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求」。因此本能會製造一種緊張,這種緊張會驅使我們朝向一些減少緊張的活動或目標(有點類似後面將會提到的驅力減緩說,本篇提到佛洛依德主要著重在後面文具)。
根據佛洛依德的說法,人類本質中最根本的相態就是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之間的衝突。生的本能(eros)是在維持生命和繁殖;死的本能(thanatos)是一種負向力量,使即便是最高貴的生物也會因病老而腐朽。從這個觀點來看:所有自我毀滅的行為都是死亡本能所激發的。

對本能論的質疑[編輯]

1920年以前,心理學家所蒐集的人類本能已超過10000種。但同時,懷疑和指責本能論的聲音也逐漸產生。在本能論的全盛時期,幾乎人類的每一項行動,都能被認定是由本能所激發(甚至皺眉或者吐口水)。但他們並不是真正在解釋原由,很多時候這種解釋甚至是一種循環論證。本能論者並不曾提出歷程、機制或架構說明所觀察的行為,而僅僅以「命名」的方式提供便利的標籤。例如「攻擊的本能」被用來解釋人類為什麼會有攻擊的行為,然而攻擊行為又被視為「攻擊的本能」的證據。
在此時,泛文化的人類學家,如Ruth Benedict和Margaret Mead等人發現不同的文化間有很大的行為差異。行為型態被認為是人類本質的普遍性表現,但現在卻被發現是可變的,也就是說行為型態會反應特殊的文化經驗與價值。
此外,行為主義學者也從實驗中證實一些重要的行為是學習得來的,而不是天生的,如從Watson開始,不斷有行為學家提出「行為是決定於環境因素」的「實證」。 漸漸的,因為天生本能的模糊概念無法進行實證的研究,開始被一些注重精確分析的理論所取代。今日的心理學界有一個普遍認知:有機體行動上的複雜性通常受到外在與內在因素交互作用共同影響,也就是受到我們的生物性機制以及我們的學習這兩個因素共同影響。

II. 驅力減緩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編輯]

驅力減緩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最早由心理學家霍爾(Clark L. Hull,1943)提出,是解釋人類求生動機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簡單來說,任何會減少驅力的行為會被人以及動物反覆進行,原因是驅力的減弱會被當成這種行為的正向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該學說主張,人及動物有強烈傾向保持內在的平衡狀態,當有所偏離時,便會感到不適,而驅使個體做出有利於恢復內在平衡的行為,以脫離有壓力的不適狀態(Hull,1922)。這種讓身體緊張不適而驅動行為的力量稱作「驅力」(drive),而動機行為可以降低驅力。例:需求→驅力→減低驅力之行為。

緣起[編輯]

霍爾在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工作時開始發展所謂的驅力減緩理論(drive reduction theory)。霍爾受到當時許多知名的科學家如華生(John B. Watson)、帕夫洛夫(Ivan Pavlov)、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以及達爾文(Charles Darwin)。霍爾的理論是建立在早期有關動機(motivation)方面的理論上。他的立論基礎是所謂的恆定性(homeostasis),他相信個體的行為是為了要達成一個恆定的狀態或是平衡。驅力減緩理論後來在1940年代被霍爾的同行史賓塞(Kenneth Spence)更深入發展,成為重要的動機理論。

理論論述[編輯]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驅力(drive)」是身體內在的一股力量,也可以說是一個具有激勵性和緊張感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被個體的生理或是心理需求所觸發。因為人類的生命有賴於某些事物保持恆常,這些需求包括:飢餓、口渴、保暖…等等,然後驅力會使個體做出行為來消除這些需求,減輕這些需求所帶來的緊張感或者是解決這需求以維持生理的平衡。在這個理論裡,霍爾表明驅力是個體動機的來源。他解釋道「個體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會處在一個需求的狀態」。當一個人的驅力出現,他會處在一個不愉快,充滿緊張感的狀態。然後他會出現一些試圖減輕這種不適的行為,使個體回到平衡的狀態。這些行為像是滿足生理需求,比如說一個口渴的人會去找水喝;肚子餓的人會找東西吃,驅力就會逐漸消失,驅力理論稱這種現象為驅力減降(drive reduction)。因此許多的動機便是直接幫助人體維持內在平衡穩定,使人類得以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能生存的生理條件。

應用[編輯]

即使驅力減緩說在1940~1960年代蓬勃的發展,現今的心理學其實是不用驅力減緩理論的。儘管目前該理論的實際應用非常少,對學生而言,這個理論仍然值得學習,畢竟他對於現代心理學還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夠知道後續基於驅力減緩理論的其他理論以及為何會出現反對霍爾的理論。

批評[編輯]

儘管霍爾的驅力減緩理論解釋了許多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s)能夠有效的降低驅力,多心理學家認為這個理論無法應用在次級增強物上(secondary reinforcers)。舉例來說,金錢是ㄧ種非常強效的次級增強物,可以用來購買許多原級增強物如食物和水。然而,金錢本身並無法減低個體的驅力,減低驅力的還是食物跟水。這個理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沒有辦法解釋一件事情:人會進行一些不是為了減低驅力的行為,比方說明明不餓卻一直吃東西。

III. 最適激發水準說[編輯]
介紹[編輯]

最適激發水準說(Optimal arousal theory)是一種「推力」或是內在驅力的理論。激發(arousal),如同驅力(drive),被認為可以引導以及鼓勵行為。然而,激發理論比起驅力理論有一些優點。激發理論能夠解釋在同樣程度或強度的刺激下,行為的持續或是增加。而且激發理論並不是一種假設性的概念,而是ㄧ種可以量測的現象。概念可以被定義為一個描述不同變因之間關係的理論,例如動機以及行為。而行為這樣的變因是允許實證檢驗(empirical testing)的。
激發的組成同時具有生理性(physiological)以及行為性(behavioral)的成分。其中生理方面的組成通常是比較客觀且可量測的。而心理方面的的組成通常是主觀且可觀測的。中樞神經主要掌控生理性的激發。舉例來說,腦幹,尤其是其中的網狀激發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RAS)。RAS控制意識的深淺,像是從昏迷一直到完全清醒。而大腦皮質會與RAS協調以及透過自主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來提供一個即時的激發感覺。根據許多不同的理論,隨時間變化的激發感覺會跟個體行為的種類、強度、品質以及有效程度。其中也包含個體的人格特質。
個體隨著時間進行的激發程度跟以下因子有一個函數關係。刺激(在不遠的過去跟現在)、個體靜止(休息)狀態的激發程度以及個體對於刺激的敏感度。刺激在此被定義為」侵入」並且被個種感官處理的訊息。刺激的效果通常具有累積性且對行為有直接影響。

理論觀點[編輯]

耶基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提供了一個了解「激發-行為」關係的起點。下面會對於這個法則多作介紹,這邊只要知道這是一個描述動機與表現之間的關係的法則即可。
因為激發是一種動機性的概念(motivational concept),我們可以輕易地把耶基森-道森法則中的動機替換成激發。這樣的代換在1955由赫布(Donald O. Hebb)形式化,後來柏萊因(D.E. Berlyne)提出個體有所謂最適激發水準(Optimal level of arousal, OLA)。個體達到最適激發水準時會有最好的表現以及感受,且個體會進行一種具有恆定性(homeostatic)以維持OLA的行為。
激發同時可以促進行為,也是行為造成的結果。舉例來說,讓一個處於低激發狀態的人去做一件需要高刺激性的行為會導致整體的激發接近OLA。具有低靜止狀態激發(low level of resting arousal )的人會比較適應噪音、群眾等高刺激性的環境;而具有高靜止狀態激發(high level of resting arousal)的人通常會逃避高刺激性的環境以避免超越自己的OLA。根據艾森克(Hans Eysneck)的研究顯示,這些行為上的不同可以做為」外向」這種人格面向的假設性基礎。

時間與情境的角色[編輯]

然而,個體卻不單純只是靜止狀態激發平均下來的結果而已。時間與情境會使得個體在不同時間的激發程度高於或是低於OLA,導致作出典型與非典型的行為。以外向的人為例,他們可能會因為太忙而尋求一段寧靜的時光(非典型行為)。有些學者認為一種OLA可以對應到所有行為,但另外一群學者認為每一種行為都有各自對應的OLA,包括不同難度的任務及問題。

總結[編輯]

最適激發水準說其實是整合激發與人的行為之間的關係。激發,整體來說,是人類生活中一種無所不在、具連續性以及連續性的一種面向。而激發,理論上具有影響各種行為的潛力(不分程度高低)。激發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其實涵蓋非常多的課題,如激發在表現中的角色、決策行為、情緒與心情以及人格特徵的形成。

IV. 認知論[編輯]

動機中的認知論認為,動機是人們思考與預期的產物,亦即動機是個人認知的結果。舉例來說,公司提供巨額獎金以激勵員工提出具創意且能大量生產的設計。雖然巨額獎金是相當具有價值的誘因,但並非每位員工都會積極地爭取,因為當個人思考衡量自己的創意、能力之後,發現這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便不會激發其動機;反之,如果有這方面能力的員工,可能就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相當具有動力。
認知論進一步將動機區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所謂內在動機是指個人從事某種活動,是因為當其從事該活動時,能夠樂在其中並獲得成就感,例如學生用功讀書是因為能夠獲得新知並拓展自身的視野;工作者努力工作是因為能夠發揮所長,以追求成就感。外在動機則是指引發行為的動力,來自外在具體可見的酬賞,例如學生用功讀書可能是為了應付考試、獲得獎學金;工作者工作的目的則是獲得薪酬和追求升遷等。一般來說,相較於外在動機,內在動機更能促使個人維持努力程度,產生高品質的成果。也有研究指出,當人們從事自身感興趣(內在動機高)的任務,如果給予太多的外在獎賞(提高外在動機),反而可能降低其內在動機。

V. 誘因理論 (incentive theory)[編輯]

誘因理論於1940、50年代提出,建立在 Clark Hull等心理學家建立的驅力減緩說(drive reduction theory)上。此理論不聚焦於內在動機,而是認為人們會趨向做出最終產生獎賞的行為,而不做導致負面結果的行為。
此理論認為,在相同情境下,不同的兩人會完全依據當下不同種類的刺激做出不同行為,意即行為本身直接受可預見的獎勵(reward)或懲罰(punishment)影響。人們所接觸的事物若對自己有吸引力,就會激發個人產生動機。例如:為了最終得到好的成績而徹夜埋頭苦讀、為了得到異性的芳心而投入運動、關注時尚、注重打扮和整潔,或是為了升職加薪而拍主管馬屁等等。上述這些行為都是受誘因而產生,希望努力最終能有所回報。在發生動作(即行為)之後呈現有形或無形的獎勵,其目的是使行為再次發生。研究表明,如果該人立即收到獎勵或懲罰,則效果會更大,並且隨著延遲的延長而減少。重複的刺激 - 獎勵組合可以使刺激成為一種習慣。它有助於激勵在公司生活中員工、學習中的學生,鼓勵他們做更多的事情來提升在不同方面的表現。
在誘因理論裡,內在的刺激稱為驅力(drive),外在的刺激則稱為誘因(incentive)。例如生理上感到飽足時,聞到麵包店傳出的香味時,仍會感到飢餓。而有些誘因是由天生的生物層面決定的,例如人的性慾望會被他人體味中的費洛蒙增強。不過,大多數誘因都是透過後天學習經驗得到的,例如金錢。金錢對剛出生的嬰兒沒有吸引力,但卻是使人努力工作的有效誘因。
動機來自兩個來源 - 自己和他人。這兩個來源分別被稱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但是主要我們討論的是在行為之後的任何刺激變化(即強化),以增加該行為的未來頻率或幅度。正強化通過增強刺激在過去一直遵循的反應的未來頻率或幅度,包括響應後的食慾刺激的呈現或放大,而負強化涉及其他刺激變化,包括在反應後消除厭惡刺激。從這個角度來看,動機是由環境事件調節的,區分內在和外在動機的概念是無關緊要的。
跟其他認為「行為由內在驅動」而產生的理論不同(例如驅力減緩說、喚醒理論、本能理論),誘因理論認為人們是受外在誘因而產生行動的,與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相似。在操作制約中,行為是為了得到獎勵而強化或是避開懲罰而生,而誘因理論較傾向認為行為是為了獲得獎勵而產生。誘因有很多種,諸如上述舉例中的「成績」、「他人的尊重」、「師長的讚美」等等,都是不同種類的誘因,此外,金錢也是一刺激行為的強大誘因許多案例中,這些外在獎賞可以刺激我們平常不想去做的事(例如做家事、工作,或無聊的作業等等)。
誘因雖然可以引誘人們做出特定行為,卻也可用於停止執行特定動作。只有在個體認為獎賞具一定重要性且要是能夠得到的(obtainable)的情況下,誘因才能構成足夠強大的動機。例如若作業難度超出學生能力甚多,那麼即使學生對成績的渴望非常強烈,依然不會受誘因而行動,因為此獎勵(好成績)在現實上是無法達成的。
簡而言之,動機通常引導行為朝向一個能產生愉快或減少不快狀態的特殊誘因,例如:食物、飲料、性等等,而快樂趨向能使生物走向好的結果,即增加生物與後代的生存力。而痛苦與挫折的結果如:身體的傷害、生病或失去資源則與打擊我們的生存有關。也就是說,行動的酬賞結果通常反應了行動是否值得重複,快樂、痛苦可以化為記憶存於大腦,在將來能夠導引表現更好的方法。

誘因理論相關實驗[編輯]

赫洛克實驗—正誘因與負誘因
利用獎勵與譴責兩種誘因,測試其對受試者之工作表現造成的影響。實驗開始前,赫洛克(E.B. Hurlock)將受試者分為四組,第一組在每天工作結束後,給予讚美及鼓勵;第二組在工作結束後,會進行懲罰與訓斥;第三組在工作結束後,必須旁聽前兩組的表揚以及懲戒;第四組為控制組,在工作結束後,必須與其他三組隔離,看不到其他組的表揚及懲戒,同時也不會對他們進行任何獎懲。
實驗進行的時間為五天,在這段時間當中,第一組的成員表現持續進步;第二組雖然最初兩天有進步的趨勢,但隨後不但沒有繼續進步,反而逐漸下降;第三組沒有直接受到獎懲,但在其他組的影響下,工作表現也有略微的提升;最後的第四組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其最後的表現平庸,一直維持在最初的狀態沒有任何進步,成效為所有組別中最低的。綜合以上實驗結果,可以證明無論是正誘因(獎勵)或是負誘因(懲罰)對於他人的行為表現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而正誘因之效用又大於負誘因。
孟爾實驗—正誘因與負誘因
綜合對大專學生的研究,孟爾(Moore. H)運用多種誘因進行實驗,包括公開讚揚(正誘因)、私下斥訓、公開申斥、私下嘲笑、公開嘲笑、私下挖苦以及公開挖苦(負誘因),最後比對哪一項誘因對受試者學習成效的提升有著最大的效果。
實驗結果顯示,對受試者的努力表達讚揚的成效優於其他方式的斥責,學生的進步效果明顯。而在其他種斥責的方式當中,以私下進行會比公開進行的效果來的好,公開申斥反而容易導致學生自信心受挫,起到負面的作用。公開的嘲笑或是挖苦學生則最傷害學生的自我需求,其非但不會使受試者有所進步,反而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果。簡而言之,此項實驗亦顯示了正誘因的成效會高於負誘因造成的結果。
馬勒實驗—獎勵
心理學家馬勒(Maller.J.B)對於競爭的誘因方面進行了一個實驗。他先選擇了一所小學作為實驗地點,接著向所有的孩童宣布他們即將要參與一場數學能力測驗,以檢驗每位孩童的加法運算能力。接著馬勒將學生分成三組,分別對他們進行測驗方式的解說,他先對第一組,也就是競爭組的學生宣布,這場測驗是一個競賽,誰作答的速度最快、正確率越高,他將會獲得一份精美的獎品並接受頒獎;接著馬勒又對第二組合作組的同學說明,這是一場合作的競賽,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分組,得分為全班的平均分數,同樣表現最好的班級可獲得禮物與頒獎;而第三組的同學是為控制組,馬勒對他們說明這個測驗只是一場練習,就算贏了也不會有任何獎品,但希望每個人盡力去準備。測驗結束後,馬勒發現控制組的學生在測驗中表現最差,而競爭組的成績又優於合作組的成績。
實驗結果顯示,在誘因的成效方面團體間的競爭不如個人間的競爭來的有效,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個人的身分需求得不到直接的滿足,例如,部分學生可能會認為儘管自己努力學習,對全班也不會有太大的幫助,或者,有些人會貪圖他人努力的結果,而自己不想付出精力去準備,這些都可能是影響最後結果的原因。然而,如果太過份的強調個人的競爭,恐怕也會改變學生的價值觀,認為周遭的他人都是其競爭對手,一心只重視自己的成績表現,從而漠視了群體合作的力量,這樣的方式反而會產生其他缺點,舉例來說,這名學生可能會在同儕向他詢問學業相關的問題時,避而不答或找藉口離開,以免他人的學習成績提升而影響自己。因此,個人與群體的競爭之間必須達到一個平衡點,以免影響學習成效。
布克和諾菲爾實驗—個人成績的獲悉
心理學家布克(W.F.Book)和諾菲爾(L.Norvele)對於提供即時回饋的誘因進行了一項實驗,兩位實驗者以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將他們分成兩組,每天進行速寫的練習,並將其寫下的字數轉換為成績,其中一組每天會公布成績,而另一組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成績如何。結果顯示,知道分數的組別其成績上升的比例較高,而另外一組則只因為逐漸熟悉速寫的技巧,才造成分數上的進步,過一段時間之後上升的趨勢漸漸平緩,總體表現低於能獲悉自己成績的組別。
另外,布克與諾菲爾在實驗進行到一半時,將兩組的情況對調,也就是原本能知道成績的組別,現在沒有辦法知道,而另一組則從不公布成績轉變為公布成績。而結果同樣顯示,原本能看到成績的組別,在轉換方式過後成績一落千丈,成效低於原先不公布成績的組別;另一組在開始知道結果過後,成績則有進步的趨勢。這個實驗顯示了獲悉個人成績,對於自我實現的需求得到了較大的滿足,相反的不能獲悉成績則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因此公布成績對激發動力有著極大的重要性。

VI.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編輯]

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提出需求階層的動機理論,他將人類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這些層次構成一個金字塔型,可以說明人類動機的範圍。人們唯有在較低層次的需求獲得滿足後,才會進而產生較高層次的需求。這五個層次的需求是循序漸進的,不可越級的,但大多數人無法到達最高層次。
  •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維持個體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需求,例如呼吸、睡眠、飢餓、性慾等。
  •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免於身體的威脅和傷害以及心理上的恐懼和混亂的需求,例如人身安全、工作保障。
  • 愛與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對於關心與愛(親情、友情、愛情)的需求,明確希望被接納、成為團體的一份子。
  • 自尊需求(Esteem needs):又分為內部尊重與外部尊重。內部尊重也就是所謂的自尊,希望擁有個人價值、自我肯定;外部尊重則是希望自己有成就、有信心、受到社會他人的認可與重視。
  • 自我實現需求(Esteem needs):是最高層次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促使自己潛能得以發揮,成為自己的理想型,為了這個理想即使犧牲很多也在所不惜。
馬斯洛認為人們滿足需求是有順序性的,要先滿足金字塔下層的需求,才會進而追求下一個需求層次的滿足,對應到中國傳統,也就是《管子‧牧民》中所謂的「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越接近金字塔下層的需求越容易被滿足,而越少人能夠滿足靠近金字塔頂端的需求。人必須不斷追求更高境界,不該被低階需求限制住;若一直停留在低階需求,就是處在一個匱乏的狀態。自我實現需求是終極的追求目標,一旦達成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而這個不斷追求的過程猶如登山一般。因此馬斯洛在研究已滿足自我實現需求者時,提出了「高峰經驗」的概念。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是一種短暫的、幸福的、充實的、忘我的、無上喜悅的經驗,是達成自我理想後超越時空的滿足感,馬斯洛將此描述為「可以用人類的固有價值來自我證實與自我辨識之短暫時刻。
然而,並非所有行為都能以需求層次理論解釋,例如:革命鬥士為了爭取權益而選擇絕食抗爭,甚至決定犧牲生命以追求理想的目標(鄭南榕為言論自由與台灣獨立的主張而選擇自焚)。僅由滿足生物的生存需求的角度解釋動機的產生,仍無法完整說明為何會有這類非以滿足需求為目的的行為出現,因此心理學家提出了外在動機與誘因(incentive)。相較於驅力,誘因的產生多與學習、經驗與外在環境相關,個體因為已知行為的後果而產生誘因。誘因與外在物品或是外在目標有關,使生物追求環境中的某個目標。而動機以誘因的來源不同分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為源於內心的刺激,為了追求快樂、個人價值或是心靈上的滿足而產生。例如:學生為了獲得知識的快樂而認真念書;外在動機則受外界因素所給予的回饋影響。例如:學生為了獲得獎學金而認真念書。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可以造成相同的行為,例如:追求知識(內在動機)與追求獎學金(外在動機)皆造成認真念書的行為。隨著時間變化,同一個行為的動機也可能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之間轉換。例如:原本因喜愛彈吉他(內在動機)而選擇吉他老師作為職業,然而隨時間過去,但擔任吉他老師只是為了能夠賺錢生活(外在動機)。

※科普小知識:亞伯拉罕.哈羅德.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馬斯洛是一位美國的心理學家,他的理論以「需求層次理論」最有名,強調的是一種心理健康的理論,馬斯洛認為需求的層次首先乃是要滿足人類一些天生的需求,而最終達成自我實現的目,他強調:心理學的關注重點應該在於一個人的正面特質,而不是把人當作是一堆症狀的複合體。 馬斯洛提出重要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他認為人們應當在滿足他們自身的基本需求後,再處理更高的需求和最終自我實現(需求層次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延伸出了幾種不同的對精神疾病的療法,在人本主義的思想指導下,精神病人們擁有了較佳的改善自身精神疾病的機會,幫助消除自身的心理障礙和滿足個人成就的實現。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大致上如下: 1.人本主義認為,對一個人而言,最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因此,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特別注重對當下情況的判斷,而不是嘗試透過回顧過去來預測未來。 2.為了實現個人精神的健康富足,因此,不論行為結果的好壞,我們都對自己的行為負有責任 3.每個人都擁有無形的、內在的存在價值,而任何外來的、負面的行為都無法抹殺一個人自身的價值; 4.生命的終極目的乃是在於自我成長和對自我的理解,只有不斷完善對自我的理解,我們才能夠獲得真正快樂的生活。 然而,就與其他所有的理論相同,馬斯洛的理論也具有爭議和缺乏的點,如開發治療方式的具體問題,而且這個理論在對患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使用時的效果通常不佳。 馬斯洛較著名的著作包括:《人類動機理論》、《動機與人格》、《Eupsychian 管理》、《走向存在的心理學》、《人性能達的境界》

而為何有些誘因較其他種類更吸引人呢?[編輯]

誘因對於不同個體而言都不是等價的,例如我所認為極具誘惑力的獎賞在其他人眼裡不一定具有吸引力,因此不足以驅使他人投入行動。在這當中,心理、社會和認知因素扮演重要角色。例如,相對於剛吃飽的人來說,食物對飢餓的人是極強大的誘因,而對想要叫媽媽幫他買電動的人來說,電動遊戲是很強的誘因,因而能驅使他去整理房間、做家事等等;而對電動不感興趣的人則不為所動。 心理學家 Stephen L. Franzoi曾在他的教科書《心理學:一趟發現的經驗》中提過:「誘因對個體的價值在不同情況或經時間演變後可能有所改變。」舉例來說,得到父母的讚賞在某些情境下可能對你是一個正向的誘因,但在某些情境下則否。例如只有家人在家時,得到讚賞是件好事;但當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家長的讚賞可能只會讓你被同學揶揄、取笑而已。

VII. 歸因說 (Attribution Theory)[編輯]

有些心理學家們認為,動機既不是來自於外在的誘因,也不是來自於內在的驅力,而是源於人對於現實的主觀預期以及認知解釋。在社會心理學中,歸因(attribution)是對事件或行為的起因做出推論的過程。我們每天都會做歸因這件事,但有時會意識不到更深層的過程中,偏見是如何影響最終的歸因。 舉例來說,又過了平凡無奇的一天,你可能已經針對你自己以及周遭的人的行為產生了大量的歸因。當你考試考爛,你可能會怪老師講課講得太爛,而不是檢討自己不夠認真學習;當同學考了高分,你可能會將他的表現歸咎於運氣好,而不是他讀書習慣很好的事實。 為什麼我們同時會做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和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呢?部分原因在於,我們在特定情況下會使用不同種類的歸因,而心智偏見(cognitive bias)常扮演重要角色。 針對行為產生的歸因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呢?你每天的歸因對你的情緒、感覺,甚至是你的想法、思考、理解他人等等有很重大的影響。
  • 歸因的種類
1. 人際關係歸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
當跟朋友講故事時,你會傾向以最美化你自己的方式陳述這個故事,因為故事雖然是故事,但自己在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影響到該段人際關係中的自身形象,我們會希望藉由故事美化自己在對方面前的樣子,因此調整說法,這個說法可能會影響故事的真實性,也可能不會,不過,陳述方式都必須是對自己加分的方式。舉個例子來說,當你和室友因為生活觀念不合吵架,在跟閨蜜敘述這段衝突時,可能會傾向抱怨室友的生活習慣不佳,強化自己做對的部分,掩蓋自己失誤的部分,藉此維持在閨蜜眼中的好形象,同時獲得同情和認同。
2. 預知型歸因(Predictive Attribution)
為了做出預期而產生歸因。當你去開車時發現車窗被刮花了,你可能會認為是停車地點的問題,因此未來會避開在相同的地方停車,以免車子又被破壞,儘管刮花車子的人可能只是剛好經過的隨機行為,我們未來依然會避免將車子停在該地點,因為我們對於此處已經有了不祥的預知。
3. 解釋型歸因(Explanatory Attribution)
解釋型歸因幫助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例如:有些人對特定的事情有自己一套的樂觀想法,而有些人持悲觀態度。樂觀者將好的事情歸咎於穩定、內在和總體性的因素,而將壞事歸咎於不穩定、外在和特定因素所導致,悲觀者則相反。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解釋事物的方式,這與性格、生長背景、周遭環境都有關係,而這套解釋事物的方式,會造成不同人對於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影響人們感受這個世界的樣貌。
  • 歸因的不同理論
1. 海德的歸因理論(Common Sense Theory by Fritz Heider)
海德於1958年出版《心理學與人際關係》,其中提到人們會觀察他人、分析他人行為,並推論出符合自己認知的解釋方式,海德將這些解釋分為外在歸因和內在歸因。外在歸因傾向歸咎於情境因素,像是任務的難易程度、提供的獎賞或受到的懲罰等,而內在歸因傾向歸咎於個人特質因素,包括了人格、情緒、態度、能力及努力等。海德認為人們具有對行為進行個人歸因的偏好,在其他方面都一樣的情況下,人們時常會對行為作出個人而不是環境的解釋。海德指出,人們之所以傾向作出個人而不是環境因素的歸因是由於人們有時會難以察覺環境的因素,便將行為歸因到人為方面,而且這是比較容易的,儘管我們理智的知道行為不總是由於個人因素,但人們時常假定如此。海德還提出另一種解釋是人們感性的更在意個人而不是環境的影響,這是由於人們的注意力時常集中在人及其行為上,因此傾向於沒有把環境因素當作行為的起因。

2. 瓊斯和戴維斯的歸因理論(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 by Edward Jones & Keith Davis)
瓊斯與戴維斯於1965年提出人們傾向對蓄意行為而非意外行為進行推論。當個體看到他人特定的行為,個體會傾向和此人的動機連結,並依據此人擁有的選擇、行為的可預期性、行為的效果等等做出推論。而影響推論的因素主要有三種。
1.社會的期望:瓊斯與戴維斯認為,當人們試圖由行為推斷內在因素時,不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會比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提供更多資訊,例如:一般認為如果在喪禮上會哭泣是合理的,但如果人們在聚會的場合哭泣就不符合一般社會的看法,此時在聚會上哭泣會給觀察者提供更多的資訊可以做出推論。
2.非共同性結果:人們不僅會看行動者是否符合社會要求,還會分析行為的結果與效果,在與動機去做連結,進而做出推論,若同樣的目的有多種不同達成方案時,所選方案不同於其他方案的的獨特點會讓觀察者將其歸因為與個人因素有關,例如:你的朋友想買腳踏車,有三種選擇,本質上買哪一台都可以達成他的目的,但若你朋友選了其中最貴的腳踏車,你就可能做出他是個追求奢華的人的推論,這便是用非共同性結果所做出的歸因。
3.選擇自由:若行為者所做出的行為是自由的,也就是不受其他特定因素所影響的,那就可以將行為與個人內在因素所連結。如果不是個人自由選擇的,觀察者便難以做出對應的推論。
3. 自我服務偏見(Self-Serving Bias)
指個體會對良好的行為採取居功的態度,而對於不好的會,卻推卸自己的責任。意即當我們加工和自我有關的訊息時,會出現一種潛在的偏見。我們一邊輕易地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一邊欣然接受成功的榮耀,我們在很多情況下把自己看得比別人好,這種自我美化的錯覺使多數人陶醉於高度自尊的一面,而遭遇到壞事只是偶然而已。  舉例來說,若普心期末嗨趴,你可能會將你的成功歸因於內在因素(internal factor)。「因為我是學霸啊,呵呵!」、「因為我苦讀啊!有準備有差。」以上是兩種自我攬功的說法,都屬於歸因內在因素的說法,是你很可能會有的常見反應,用於解釋你的好表現,然而,這樣的解釋絲毫沒有考慮到外在因素,可能是因為學校提供了很好的學習環境、老師編纂了非常用心的教材⋯⋯,才導致一個不錯的結果。
但如果考得不好了呢?社會心理學家發現,在這種情況下,你比較有可能將你的失敗歸因於外在的無形力量(external force)。「還不是老師考那種刁鑽題!」、「教室太熱了,害我無法專心考試!」等等藉口常常被同學用於解釋為何他們會考差。 注意到了嗎?這些同學的解釋都將失敗歸咎於外在力量,而非檢討自己的責任(即內在因素)。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為「自我服務偏見」。
那我們為什麼會傾向歸功自己,而將失敗歸咎於外界呢?心理學家相信這是一種保護自尊的生物本能。很神奇的是,人不只會用肢體動作保護自己,對於自己的自尊也有很強大的保護慾,我們會透過很多不同的方式以維持自己的自尊心。

4. 基本歸因謬誤(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當檢討他人時,我們傾向歸咎於內在因素(例如:個人特質)而忽略外在因素,這種現象在社會中非常盛行(尤其是在利己主義社會中)。心理學家將這種傾向稱為基本歸因謬誤:就算真的是情境因素使然,我們仍會自動地歸咎於內在的影響。
這種錯誤可以解釋為何人們常常被責怪毫無控制能力的事情,其中「檢討受害者」就是一鮮明的例子。人們常責怪無辜的受害者,認為這是他們運氣不好、甚至根本就是自己導致的。人們會指控受害者疏於保護自己、做出特定行為、沒有採取特定預防措施來防止事件發生等等,例如:指控性侵、家暴、綁票受害者是做出特定行為才挑釁到攻擊者,造成悲劇。研究者指出,後見偏見(hindsight bias)導致人們誤以為受害者應該要能夠預知未來,所以也應採取相應措施來避免事件發生(然而悲劇往往是不可預期的)。若要以實際的例子說明,我們能以《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作者林奕含的經歷為例,去反思社會大眾「檢討受害者」的不良習慣,記取教訓,避免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5. 行動者-觀察者偏見(The Actor-Observer Bias)
當解釋自身行為時,我們會產生與基本歸因謬誤相反的偏見。我們更傾向於責怪外界因素而非個人因素,稱為行動者-觀察者偏見。 產生這種偏見的可能原因在於我們對情報的了解程度。在解釋個人行為時,我們同時掌握了自身情報和外界情報,而解釋他人行為時,我們卻只能透過觀察來得到相關資訊。同理,針對熟識的人則不會產生這種偏見,因為瞭解的程度夠高,因此較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並考慮到他們的行為在特定情境下導致的結果。由以上對於「行動者-觀察者偏見」的解釋,我們可以思考:人們什麼時候最常受到行動者-觀察者偏見的自我蒙蔽?該怎麼避免呢?以現今社會而言,最常產生行動者-觀察者偏見的時機點,大概就是在閱覽媒體的時候,由於媒體的偏頗報導、片面之詞,所謂的「帶風向」通常難以讓我們了解到事情的全貌,我們只能由隻字片語想像出一個似是而非的事實,並且加以評斷,必須養成媒體閱聽的習慣,以盡量免除行動者-觀察者偏見,成為公正的閱聽人。

VIII. 社會生物學觀點[編輯]

社會生物學(sociobiology)認為個體的行為動機源於幫助個體或族群的基因擴散和繁衍、確保生存,亦即人類的行為也是確保生存。例如為何男性在擇偶時傾向選擇豐滿的女性呢?這是因為在演化的歷程中,胸部豐滿的女性能提供足夠的母乳,而臀部豐滿的女性能順利生產所致。亦如常在動物科學研究中發現,許多動物在交配季節時,雄性動物都會有打鬥等等的行為,使戰勝者能夠獲得機會和該雌性生物或該群雌性動物有交配的優先權,這也是因為在這樣的打鬥下,便是讓雌性動物能選擇出較為「強壯、健康」的對象來產下下一代,使得該基因有被傳承下去的機會,而產下子嗣也理應較為健康、能夠忍受環境的變動。有這樣偏好的男性會產生較多的子嗣,因此使其基因易於流傳散布。 至於人類甚至是其他動物的其他社會性動機,例如:象群會聯合保護該群體內某一母象的幼象,人類產生社會結構各司其職的付出、合作,使女性有更多時間能照顧幼童,看似與個體的利益相悖,但事實上這樣幫助大我的行為,也有助於小我的基因擴散。個體與族群間常共享高比率的基因,故若該行為對整個族群的生存有益,則幫助大我也等於有機會讓小我的基因擴散,使得該群體有機會繁衍下去。反之,若無人肯犧牲奉獻,則整個群體可能面臨滅絕危機,正如若是無人願意成為軍人保衛國家而戰,則很有可能會使得該民族被滅絕,而失去繁衍存在的機會,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正是這個道理。

IX. 耶基斯–道森法則(Yerkes–Dodson law)[編輯]

最初由心理學家羅伯特.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約翰.迪靈漢.道森(John Dillingham Dodson)於1908年發現。耶基斯-道森法則是一種經驗法則(empirical law),其指出表現會與精神或生理方面的刺激呈正相關,但會有一個峰值存在。過了這個峰值之後,表現便會隨著刺激的增加而下降。這種刺激-表現關係常被繪製成圖表,並可以在圖表中看見一鐘形曲線(bell-shaped curve)。

緣起[編輯]

耶基斯(Yerkes)與道森(Dodson)最初的研究是基於迷宮中的老鼠。迷宮中只有一條正確的道路,老鼠若是走到錯誤的道路就會被電擊。他們兩位要尋找最適當的處罰使老鼠最快學會走對路徑。確實,在他們把電壓調升時,老鼠們的表現(學習速度)變好了。但,當電壓的值超過一個臨界點時,老鼠們的表現(學習速度)卻變差了。有些老鼠開始變慢、僵住以及撤退而不願意去冒險嘗試那些討厭的電擊。他們甚至開始忘記哪邊是安全的、哪邊是危險的。雖然這樣的實驗對老鼠有點不友善,實驗結果指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增加的壓力帶有的激勵效果只能到某個點,過了那個點後,個體便會開始把專注力擺在處理遭受的壓力而非眼前的任務,因為此時其緊張程度增加,對眼前任務的專注度也隨之降低。

刺激程度[編輯]

研究者發現不同的任務(tasks)需要不同的刺激程度以達到最佳表現。比方說對於較困難或是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可能就會需要比較低的刺激(用來幫助專注力),而一些需要體力或是耐力的任務就會需要比較高度的專注力(用來增加動機)。
由於任務種類的多元性,耶基森-道森曲線的樣貌也十分多元。對於簡單任務(simple task)來說,曲線通常呈現sigmoidal,也就是隨著刺激程度增加表現也會增加,但會漸趨飽和。而對於複雜、不熟悉或是困難的任務來說,曲線通常成呈現倒U字形,也就是初期表現會隨著刺激程度上升而增加,倒了某個點之後,表現會隨著刺激程度增加而下降。
曲線的上升與下降可以用對於表現的正面以及負面效果來解釋。上升的曲現代表刺激對於表現有激勵的作用,而下降的曲線則代表削弱表現(如注意力、記憶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作用(如壓力)。

三種程度指標[編輯]

  • 低度刺激(Low arousal level)
即倒U字形曲線的上升段。通常與睡眠不足、動機不足、疲勞、體溫偏低‧‧‧等等有關。在這個狀態下,我們沒有預期要做任何複雜的任務(tasks)或純粹就是懶。所以呢,我們的專注機制就不是那麼地活躍。
  • 最適刺激(Optimum arousal level)
即曲線中的頂點。在這個狀態下個體處在一個良好的平衡狀態,沒有過高或是過低的刺激。因此對該個體來說,簡單或是複雜的任務都能夠有最佳表現。
  • 高度刺激(High arousal level)
即曲線中的下降段。個體在該狀態下的刺激程度超越最適平衡,通常與緊張、焦慮、專注力低下、身體緊繃、失去決策能力、過度反應‧‧‧等等有關。我們會因為緊張程度上升而對於周遭所有事物的專注力下降,導致表現變差。白話一點來說,就是「被壓力擊潰」。

情境案例[編輯]

  • 案例一
能夠驗證耶基森-道森法則的一個良好範例就是在考試中所經歷的焦慮。倘若你的焦慮程度適中,那你會發現透過記住題目的正確答案可以增進考試表現。然而,倘若你過度焦慮,你會感到緊張以及考試焦慮,進而影響到你為了考試所記憶的資訊。
  • 案例二
另一個良好範例可以應用在運動員的運動表現上。一位正在比賽最後時分執行罰踢的美式足球員,可以想見其壓力有多大。在那個當下,如果他的壓力程度適中,他便會感到鎮定然後成功踢進那一球。然而,若他壓力太大,他可能會太晚踢到球,或是連門柱都沒摸到。

四種影響因子[編輯]

上述的倒U字形曲線是為了方便解釋這套理論所使用的,在日常生活中,個體與個體之間會有些許的差異導致曲線長的不太一樣。以下介紹四種主要的影響因子。
  • 技術能力
個體在其所被賦予的任務上的表現會受到其技術能力的影響。一個受過高度訓練的個體會對他的技術很有信心,便能夠在高度壓力下有比較好的適應力,因為他能夠去仰賴長期訓練所獲得的成果。
  • 人格特質
一個人的人格特質會影響他對壓力的處理能力。心理學家認為外向的人較內向的人善於處理壓力,而內向的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表現會比較好。
  • 特質焦慮
一個人的自信很顯然地會影響他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他的自信十足,他就不會反覆地質疑自己的能力而能夠在有壓力的環境下保持沉著。
  • 任務複雜度
正如前面所述,當任務難度越高,個體所需要的專注力就要越高。比方說,半睡半醒的狀態是可以進行洗澡或是相等難度的動作。如果今天是報告死線前一天晚上,這時候個體就需要比較高的專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任務複雜度的感覺會隨著不同個體而有所不同。

吸引基礎論[編輯]

大部分能夠吸引人的事物,其實有許多共通之處的,可大致歸納為以下七點:
1. 與人有關
舉例而言,所有能夠吸引人的電影,都是和「人」或是將動物、物體「擬人化」有關。例如:在電影《腦筋急轉彎》中,將各種情緒用不同的顏色、性格的角色來呈現,藉用情緒的擬人化來發揮創意。而在藝術作品中,大多數能夠吸引人的畫作也是包含人物的。 從上兩例可知,只要一件事物與人有關,那通常就會比較吸引人的注意。此外,這個特點也會影響我們對事件的解讀方式:相較於機械性、系統性的解釋,人們會比較傾向於關注「與人有關」的說法。
陰謀論(Conspiracy theory)的形成:陰謀論會對人產生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通常涉及了「人」與「秘密」,最常出現的劇本就是,某個政府高層秘密策劃了某些計畫、或是刻意偽造或隱瞞某些秘密欺騙社會大眾。這種由人策劃的陰謀論遠比單純的 事情就是這樣發生了,更具有戲劇性及吸引力。因為先相信再找證據,比先用證據證明再相信要簡單得多,因此諸如陰謀論這種不缺證據的說法才會如此吸睛。
2. 恐懼與希望
恐懼源自於對生存的威脅,和演化過程是會相互影響的,甚至會影響人們的判斷、決策能力,例如:人們的恐懼症來源大多是懼怕一些較為原始、或演化過程中對人具有威脅性的事物,像是懼高症、幽閉恐懼症、怕毒蛇等等,但就不會怕手機、電腦等現代科技下不具威脅性的產物了,而最原始的恐懼,像是飢餓、疾病、老化、死亡等,只要牽扯到有關上述幾點,人們就會產生「寧可信其有」的想法,於是各種迷信、偏方、偽科學便層出不窮。而與恐懼相反的希望則是源自於更有利生存、更為富足的生存條件,有藝術家做過統計,在風景畫當中,人們偏好有水、有動物、有花草樹木的創作,這些畫作看起來通常較為賞心悅目,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它所營造出的環境更有利於人類生存。在恐懼與希望這兩種極端情況,人們會給予較多的注意力,而在兩個極端的中間,人們通常會因為它沒什麼有趣的點而不太關注,即便它更貼近現實。
在商業行銷上,較常見的操作手法為先拋出一個會讓你恐懼的事物,再提出帶來希望的解決辦法,常見於廣告中。例如:斗大的標語寫著,肥胖會對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然後再趁機推銷為減肥帶來希望的減肥藥。
3. 發現模式
常見於音樂的表現形式,特別是流行音樂,特徵是會讓人產生聽上癮、甚至是被洗腦的感覺。產生吸引力的來就是「重複的模式」,像是:重複某段旋律的副歌,或是有押韻的句子等等,我們可以發現,近期很多說唱節目受到大眾歡迎,就是因為連續的押韻(單押、雙押等),具有節奏感且音韻重複性很高,會使人有動力繼續聽下去,或是我們可以觀察到最近非常火紅的「抖音」軟體,就是運用一些人們能快速接受的音樂、輕鬆易懂的手勢,吸引大眾的目光,在各大串流平台上,可以見到素人爭相模仿,都是所謂「重複的模式」之應用範疇。而發現模式也是人類演化出來,有利於生存的特質,因為它可以掌握事物運行的規則,例如:一些基礎的物理規則,像是:看到有烏雲,代表等會兒可能會下雨;或是樹上成熟的蘋果會往下掉等等。更廣泛的說,辨認表情的真假,或是怎麼樣的事物應該有怎麼樣的特性,給予事物一定的運行規則等,也都稱為辨認模式。而當新的模式被發現,人們會因規律的美感而更容易相信看似有規律的事,有時候也會無意間為隨機事件強加解釋,像是:古代祈雨儀式,若一次、兩次成功,那人們就會相信第三次之後也是可行的,即便前兩次只是巧合。如果第三次失敗,人們不會反思前兩次是巧合,也不會認為祈雨儀式是不合理的,反而會解釋成激怒了神明而需要獻祭以安撫之,這也成了許多宗教儀式產生的原因。日蝕與月蝕也是同樣的道理,大家習慣早上就應該要有火熱熱的太陽高掛天上,晚上就會有月光照天明,長久運行下來,儘管日蝕與月蝕實則正常的自然運行規則所產生的天體現象,還是從古至今,造成人們許久的恐懼與敬畏。這些現在看來再普通的例子,背後都可以觀察到模式辨認機制過於活躍的產物。
4. 不協調與矛盾
不協調與秩序就如同天平的兩個極端,它們會帶起張力並引起人們的好奇心,當事物看似不協調,但卻隱隱約約地感覺得出來事物其實是遵循著某種特定模式時,就會非常具有吸引力。舉例而言,賭博電玩中的吃角子老虎(Slot machine, 拉霸),每次拉下一個拉桿之後,出現的圖樣都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不協調,但若此連線卻又差一點就中獎時,就會讓人感覺似乎內含一些規則,尤其是差一個就中獎時,就會有下一次一定會連線成功的心理。另外,流行音樂也是利用相同道理,因此常會在歌曲中聽到一些不協調感,就像是歌連續唱了好多次以後,最後要進入副歌(chorus)的前副歌(pre-chorus)尾音會突然上揚,或是直接在副歌中做出變化,像是升key或是轉音等技巧,這就能創造一個剛剛好的不協調感,同時維持著整個樂曲編排、和弦架構的規則。 還有,幽默感也是如此,像是:相聲演員、喜劇演員、脫口秀主持人等等,他們笑點出現的地方通常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可能是他突然說出一個不在預期之中的聯想或比喻,或劇情出現一個突然的轉折等等,這時候不協調感就在其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5. 身體的天性

這其實和人類的生理特性有關,像是:我們會認為「上」代表好的象徵,如:力爭上游、上天堂;而「下」卻隱含著不好的含義,如:每況愈下、下地獄。這可能和人們的成長過程有關:因為從嬰兒時期,人所接收到的關愛或知識、資訊都是由比他們體型更高大、在上面的父母親或長輩來獲取資源,因此,人們便會將「上」和「好」聯想在一起。而每個人視野的上方區域,通常都和抽象思考、宗教思想、幻覺有關連,這可能是因為距離較遠、看不清楚的事物是屬於較為未知的,而比較近的、能夠掌握的、已知的事物通常會為於是視野下方的位置。另外,有趣的是,來自各個文化的人們若感到羞愧時,竟然不分地域之別,就會不自覺地將頭往下低也視線放在距離較近之處;相反地,若我們感到驕傲、自信時,則會抬頭挺胸,視線會自然放在距離較遠的地方。聽覺方面,也有不用太多的學習就可以直接讓人了解的聲音,像是:親代若要對子代發出禁止的聲音,通常是低沈且短促的,反之,若是言語想要表達的是鼓舞、促使的意思,我們的聲調通常會比較活潑、高昂,我們幾乎可以不必會每一種語言,就可以從聲音表情中大致去分辨語意究竟是好是壞、是推是卻;視覺方面,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暗房中,在來自不同文化的人身上連接燈泡,我們只需要觀察燈泡移動的軌跡,便可大致推估此人當下的情緒為何,因為,這都是人類長久以來的演化過程。
6. 演化而來的心理特質

現代人常見的思考偏誤——重複曝光,是我們幾乎很難抵抗的演化特性。人通常會有一個傾向,當一件相同的事物不斷出現在眼前,我們就會將它視為是重要的、可信的。舉例而言,若遠古時代的人們在進入一個洞穴時,旁邊的樹叢就會有毒蛇出現,即便後來毒蛇已經離去,人們還是會對這個洞穴敬而遠之,而很少出現在生活當中的事物,只要他不影響我們的生存,就會被視為無關緊要。回到現代,現代的新聞媒體常常會利用這種手法,來把原本無關緊要的事放大,變得看似緊急且重要的事,像是:在新聞中報導的事,其實內容和自己生活相關比例沒有很高,但我們在觀看的當下往往會覺得這件事很重要,有種被吸引住的感覺,其背後原因可能只是因為這則新聞不斷被報導,重複的曝光而已。另外,人類還有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就是「傳染心理作用」,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物(無論好壞),往往會連帶影響到它周遭的人事物。例如:發生一件熱心助人的好事,人們便會覺得這樣的事會讓周遭的人們就會感覺暖心,也會讓其他人也變得熱心,讓整個社會充滿愛;相反的,若發生搶劫案,大家可能就會覺得這個社區不再安全,而且壞事會持續發生、壞人也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必須時時提高警覺。甚至是歷史上的種種歧視,也是源自於此。例如,對於有色人種的歧視:因為白人會擔心有色人種會傳染疾病,於是便規定有色人種僅能使用特定的設施或是衛浴設備等等。
7. 公正世界理論:
有許多宗教或是道德理論都會主張: 好人有好報、惡人會受到懲罰,死後可以上天堂、下地獄,或是來生會有報應等等,人們也常將這類型主張視為原因。因此若性侵事件的受害人明明是個好人,卻遭受強暴,就會違背公正世界的原則,當人們堅信的原則受到挑戰時,會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大腦就必須找個理由來調節「認知失調」所帶來的恐慌,是故人們常常會反過來指責受害者,認為一定是他/她做了什麼壞事,才會遭受到這樣對待,說到這裡,或許大家可以想想「房思琪事件」的始末,以及社會大眾整體風向的轉變。許多影視作品,特別是那些被設定為要來討好大眾的創作也是運用這樣的原則,好人到最後的結局應該都不差,壞人的最後則會受到一些懲罰,或許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概念來解釋為何英雄系列的電影會深受大家的歡迎了。

生理、心理和社會動機[編輯]

動機的類別可以分為生理、心理和社會動機。不過動機的成因複雜,一個行為的產生即使被歸在其中一個類別中,誘因跟驅力(drive)都會是產生此動機的原因。

生理動機(survival motive)[編輯]

是指激發行為的因素來自於生理因素,這類動機通常與本能和生存和生存有關,是與生俱來的行為動力,例如:飲食、性動機和母性的行為。

攝食動機[編輯]

攝食是維繫生命的重要行為,其動機來源有驅力:在生理機制作用下,當產生飢餓感時就會進食。然而,即使身體沒有發出飢餓的訊號,人們仍會想要吃東西。由此可見,誘因也是攝食動機的來源,例如時間、味覺與文化都會影響攝食行為。一般來說大腦接收到血液中營養太低所導致的飢餓感後,會告知我們要進食,而我們通常進食進食到接收到腸胃(和其他消化系統)飽足的訊號後停止,表示我們已經攝取足量食物。下視丘則咋飢餓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在進食一開始,我們是否要進食特定食物主要是取決於食物的味道,在進食過程中,改變我們所正在進食的食物類型將會持續促進我們的食慾,而食物的滋味和我們對此食物的想法將會影響胰島素的釋放並且引起更多的飢餓感。我們過去對特定食物的想法如這一食物是否令人作嘔,以及食物的外型、形狀等皆會影響它的吸引與美味程度。 飢餓的控制與口渴的恆定有著相似概念。然而,攝食的歷程與如何誘發動機遠遠比飲水要來的複雜得多。進一步而言,當我們的身體急需獲取水分之時,我們會尋找任何含有水分的食物來源,但是當我們需要進食時,我們會從多樣繁複的食物種類中進行選擇,每種食物的內涵、營養成分大不相同,此時我們是如何取捨的呢?
  • 生理飢餓線索
飢餓時,胃可能會發出聲響,這是胃壁在肌肉收縮,其內容物產生氣泡運動所致。人類感到飢餓、胃裡空空如也時,胃的收縮最為頻繁。胃收縮與飢餓感受的連結導致早期的研究者假定:胃的壓力受器偵測到胃的排空程度,同時引發收縮和飢餓的心理測驗。後來,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才知道這純粹是巧合,胃收縮的感受並非飢餓的真正原因,事實上,做過胃切除手術的患者仍有強烈的飢餓感受。胃的受器確實可以偵測飢餓變化,但主要是依據化學受器,而且與飽足感的關聯比較密切。他們由胃裡的糖份和其他營養素所活化,並將神經訊號傳遞到腦。
飢餓的生理訊號與神經細胞和其他細胞的熱量來源有關,如:體內的葡萄糖和其他營養素。腦本身就是熱量不足的偵測受器,腦只能利用葡萄糖作為主要能量來源,腦幹與下視丘的神經細胞對葡萄糖濃度特別敏感,當葡萄糖濃度太低,這些神經細胞的活動會受到干擾,進而發出訊號到其他腦部位,產生飢餓。
  • 飢餓和飲食的生理觀點
如果動物暫時被剝奪食物,牠們通常會吃更多的食物,使身體恢復原來的體重。如果替動物強制餵食額外的食物,牠們便會減少接下來的進食量。這些觀察顯示這些動物有牠們尋求維持的熱量或體重的設定點。換句話說,動物的攝食行為似乎有一個內部的「appestat」,用以保持相對穩定的體重。正如下丘腦,作為身體的恆溫器,保持相對恆定的內部溫度。此一內在設定點的存在,也得證於下列事實:即便有自由供應、自由獲取的食物來源,動物通常仍只需食用適量,即可滿足其需要,保持體重大致不變。這裡的「適量」不是指每單位食物體積,而是食物中所含熱量,以及它可以提供的代謝能量。多年前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大鼠的食物中添加非營養性纖維素,藉此降低大鼠食物的熱量水平。研究發現,食物的熱量水平越稀釋,老鼠吃的越多,其總卡路里攝入量大致保持不變(Adolph,1947)。類似的理論也適用於人類,研究數據顯示,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有一個目標體重。然而,這個設定點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調節的,並且一個人體重的逐漸變化似乎改變了被保護的重量(Levitsky,2002; Pinel,Assanand,&Lehman,2000; Ruderman,1986) 。人體固定點的存在有許多證據,舉例而言,崩潰性節食者在節食結束、開始飲食後,很快就會恢復到起始體重。此外,節食者體重的減幅遠不如我們預期的那麼多,因為雖然攝入的熱量減少了,他們的身體卻也燃燒更少的熱量;可能是因為身體通過降低其代謝率來補償熱量損失(Guesbeck等,2001)。換句話說,當身體獲得較少的食物時,它通過燃燒更少的卡路里來響應,保護設定點重量。當然,後果是少吃不會導致體重減輕。
  • 肥胖
與飢餓相對立的另一現象即為肥胖,根據行政院衛福部的定義,當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體重(kg)/身高(m²))超過24時,代表體重過重;超過27時,即為肥胖。研究顯示,BMI達24以上時,罹患代謝症候群的危險性即明顯增加,而過高的BMI將使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關節炎、糖尿病、女性不孕症等疾病的罹患風險大幅提高,但是,導致肥胖的原因是 首先,可能與環境因素有關。如果環境中存在多種導致肥胖的因素,例如鼓勵大量飲食、食物過於精緻化而高脂高糖、缺乏運動,則可能產生肥胖的結果。接著,若從心理動力觀點分析,當人們處於壓力的情況下,可能會將進食作為一種化解壓力的防衛機制,尤其是肥胖者,在面對壓力時更可能大量進食,然而,對此觀點的研究證據分歧,有些人確實是可以在壓力情境下透過進食來降低焦慮,有些人卻是處於壓力下反而會抑制食慾。最後,從遺傳因素來探討肥胖的成因,研究指出七成的體重變異與遺傳條件有關,例如肥胖者可能具有較多的脂肪細胞,而且脂肪細胞的數量在生命的早期便已固定,肥胖者因脂肪細胞較多,當攝取過多熱量而轉化為脂肪時,便會使脂肪細胞變大,因而產生肥胖的現象。房胖者若減少熱量攝取,其脂肪細胞雖會縮小,體型變瘦,但其脂肪細胞的數量仍然不會改變。 過量進食會導致體重的增加,而且這些增加的重量是很難減去的。當然,體重取決於很多影響新陳代謝和行為的因素,包含原先體重基數、環境、活動類型和情緒狀態等。大腦中的決策系統有時會超越下視丘的影響能力,使人們在為感到飢餓感的情況下進食。肥胖者通常不太會具有負面性格,但可能在遺傳上傾向於攜帶肥胖基因或者受制於某些鼓勵過量進食的環境面向。有相當多的遺傳基因在多方面上非常容易影響身體體重質數。
  • 其他用於控制進食的信號
肝臟只是身體內進食調節系統的一部分。除了肝臟系統以外,腦部下視丘中有些細胞能偵測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如果這些葡萄糖受體被破壞,就會導致貪食(miselis)。其他信號來自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胃壁含有受體,能偵測到溶解在消化液中的營養素。當這些受體發出信號,向大腦預告了即將到來的營養供應,生物就會停止進食。還有其他信號來自脂肪組織本身。由於生物無法預測下次需要能量時,是否能順利取得食物,因此必須先攝取足夠的食物,不只滿足當前的需要,也儲存營養物質。這個長期儲存機制有賴於身體各處所分布的脂肪分子或脂肪細胞。這些細胞吸收肝臟產生的脂肪酸,並在此過程中膨脹,能長期容納營養,隨時待命,以防動物的肝醣供應耗盡。一旦肝醣供應殆盡,脂肪酸會從脂肪細胞排出到血液中,並轉化為葡萄糖。過去的學界始終相信,脂肪組織只具備儲存功能,但我們現在知道它在控制飢餓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脂肪細胞在脂肪多時會將一種化學物質:瘦素(leptin)分泌到血液中,經過血液循環,被身體各處的的受體偵測到,如大腦、下視丘等。瘦素增加時意味著身體儲有大量的物質,不需要再吸收更多熱量,因此瘦素可能是長期控制生物體食物攝入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瘦素似乎也能抑制幾種其他神經化學物質,例如神經肽Y(NPY)。NPY在下視丘和腸道中製造,目前已證明它是一種強大的食慾興奮劑。因此脂肪細胞的瘦素分泌似乎可以藉由負回饋,調控NPY的含量。

攝食內在驅力[編輯]

到底何時應該進食?應該遵循社會常規的早中晚三餐,還是聽從身體告訴我們「應該要進食」的指令?生理上有十分繁複的機制,來告訴我們現在的身體狀態到底是飢餓還是飽足,這些機制包含以下四大要素:(1)生理對於食物需求的狀態、(2)喚起並啟動進食行為、(3)確認所攝取的食物營養、數量等等符合生理需求、(4)在已經攝取適量食物時停止攝取行為。
  • 攝食的原因包含維持恆定的驅力--恆定作用(homeostasis)所驅使。
要維持能量的恆定,就必須攝取食物中的養分。身體內的細胞運用攝取的營養產生ATP,燃燒這些養分產生能量,使細胞能夠執行功能。身體各種活動都不斷地促使細胞燃燒能量,以滿足新陳代謝需求,即便只是坐著不動也一樣。當燃料不夠時,身體會自動挪用其他能量儲存形式的燃料,例如脂肪。當我們閱讀wikibook,或是編修超普通心理學的時候,腦部的腦細胞都在不斷燃燒養分,以滿足生理新陳代謝的需求,確保神經細胞能順利地產生電衝動、製造並釋放神經傳導物質。葡萄糖是腦部細胞燃燒的主要燃料,如果沒有葡萄糖,身經細胞就沒有足夠的能量來執行功能。
水果和其他的食物都儲存了葡萄糖,人體內也有肝臟等器官,可以藉由合成其他醣類、碳水化合物來產生葡萄糖,稱為糖質新生作用(gluconeogenesis)。當我們攝取足夠食物時,食物中的葡萄糖被消化並且進入血液循環當中,而其他的葡萄糖則經由肝臟作用轉換成其他營養素形式儲存使用。食物提供身體細胞和腦部細胞足夠養分產生能量。 飢餓的產生來源可能來自然的素材不夠之故,然而,儘管為了維持體內恆定是產生飢餓衝動的驅力因素,但是誘因也同樣的重要。也就是說,我們對於是攝取食物的動機同時來自於需要這麼做、以及想要這麼做。因此飢餓的原因來自於恆定和誘因的交互作用影響。(Lowe and Butryn,2007)
  • 肝臟的作用
什麼機制可以保持某人的體重在其設定點?答案涉及許多內部信號,包括反映血液中葡萄糖(作為人體主要燃料的糖)的可用性的信號。每當飯後,葡萄糖的量會大幅增加。有些被立即使用,但很多被轉化為肝醣和各種脂肪酸,存儲起來供以後使用。當人體需要能量時,過程便會反轉,肝醣和脂肪酸轉化為可用的葡萄糖。這個轉換過程由肝臟控制,肝臟讓其他器官知道代謝作用的方向,從葡萄糖到肝醣,反之亦然。如果葡萄糖供應超過身體的需求,以便多餘的可以轉化為肝醣並儲存,肝臟會發出飽腹感信號,動物停止進食。如果身體對葡萄糖的需求超過供應,那麼正在使用能量儲備,肝臟便會產生飢餓信號,使動物進食(MIFriedman and Stricker,1976; Russek,1971)。 但是請注意,這個恆定系統必須像體溫調節系統一樣「預測」動物的需求。想像一下,當葡萄糖供應已經很低時,肝臟只能告訴動物去進食。因為經常需要時間來尋找食物、吃它,以及消化它,因此在肝臟發出「需要葡萄糖!」信號的時刻與葡萄糖最終到達的時間之間可能已經過數小時。營養供應將耗盡,動物可能會死亡。因此,這並不奇怪,生物體有一個明確的機制來避免這種災難。當一個生物體暫時沒有吃東西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開始下降。在水平下降太多之前,肝臟採取行動,從儲存中抽取一些肝醣並將其轉化為葡萄糖。結果導致,血糖水平反彈回正常。這一系列事件的結果是一個易於識別的模式:血糖逐漸下降,通常持續數分鐘,然後由於肝臟的負回饋作用而迅速上升。這種緩慢下降、快速上升的模式意味著有機體正在利用其儲備,這表明需要更多的葡萄糖。當這種血糖模式在大鼠中發生時,動物開始進食(Campfield&Smith,1990a,b)。當它在人類中發生時,他們說它們是飢餓的(Campfield&Rosenbaum,1992)。
Miller 和Kessen在1952年做了一項實驗,此實驗主要目的是在探討恆定力消除以及食物口味和其他的誘因刺激之間的交互作用關係。這些實驗者訓練老師在通過一段通道後,可以得到牛奶的酬賞。其中一組,研究者讓這組老鼠在順利經過通道後自己喝下牛奶,而另外一組則是用胃部注射的方式注入牛奶,其中,兩組牛奶的量是完全相同的。也就是說,這兩組老鼠獲取了同樣分量的營養,獲取一樣的燃料來源。然而,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直接喝下牛奶的那一組的學習效果,較注入等量牛奶的那些老鼠要來的良好。這樣的結果顯示,老鼠並不是只要降低飢餓狀態便可以獲得滿足,他必須擁有足夠的動機,同時品嘗到酬賞和滿足飢餓狀態。
除了Miller 和Kessen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研究者做出各式各樣的實驗研究,而他們都在在顯示了口腔誘因與驅力降低之間具有特定的交互作用。
  • I. 血糖濃度
當血液中葡萄糖(Glucose)濃度低時,會促進胰島素(Insulin)的釋放,而胰島素一方面會去活化Phosphodiesterase,促進cAMP被水解為5'-AMP,進而阻斷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及接下來的一連串反應,造成血糖濃度的回升,同時也會刺激腦中的飽食中樞,刺激人體產生進食的慾望,以便同時由身體內部水解肝醣(Glycogen)及外界攝取糖分這兩條路徑,達成血糖濃度的回升。
  • II. 中樞神經(Neural Processes)
下視丘(hypothalamus)是主要影響攝食的大腦結構,負責整合、抑制與刺激進食的訊息、監控葡萄糖的濃度並控制攝食相關的行為,若下視丘受傷對進食行為將產生嚴重後果。攝食的調控被視為是「雙中樞模式」,下視丘的腹內側區(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簡稱 VMH)是飽食中樞,負責傳達飽足的訊息而停止進食,如果 VMH 遭受破壞,則個體無法停止進食,稱過食症(hyperphagia),這種過度飲食的結果即是導致肥胖。下視丘的外側區(lateral hypothalamus,簡稱 LH )是飢餓中樞,會傳遞進食訊息,若此部位受傷會無法傳遞訊息,個體將缺乏進食動機,稱吞嚥不能症(aphagia),此時須強制餵食,否則可能導致死亡。不過,更進階的研究指出,如此的理論是過於簡化、並非完整的。當老鼠的VMH遭受破壞,他們只會過度進食在他們認知中是「美味、好吃」的東西,但是卻會避開對他們而言不美味的食物。因此可以推論,VMH不會單單只有傳送和調控「多加進食、停止進食」等等的訊號,而是會另外加上食物的類型一併處理。研究人員指出,VMH的損毀有可能誇大普通對於食物的感知----一般而言,對於美味的食物老鼠會加以攝食,但是當VMH損傷時,便會過度進食;相反的當面對反胃等不甚美味的食物時,誇大化後的反應會使老鼠從不太喜愛進食變成完全地拒絕攝食。 其他的大腦結構亦會影響進食行為,例如: ⒈下視丘的另外兩區域:弓狀核(arcuate nucleaus, ARC)和室周神經核(paraventicular, PVN)有輔佐VMH和LH的功能,會協同調節進食 ⒉前額葉皮質 (prefrontal cortex)處理味覺訊息,如甜、鹹等,這些訊息會顯示對特定食物的回饋性質(the reward properties of food),而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的作用會使人看到這些特定的食物時,被激發進食的渴望 [85][92]。邊緣系統或右額葉(right frontal lobes)的損壞有時會造成美食家症候群(gourmand syndrome),病患會著迷於精緻且多樣化的食物,亦會在意料理的製作方式,但他們卻不必然會因此過度進食,他們只會專注於精緻的食物 。
  • III. 體內知覺的作用 (Internal Sensations)
胃收縮理論(stomach contravtion theory)(Cannon 和 Washbur,1912)提到,胃部的痙攣收縮是產生飢餓的起因,但後來的研究證明胃部的收縮不全然是造成飢餓的原因,有些胃切除的人仍會感受到飢餓(Janowitz&Grossman,1950)。因此,來自於胃部的感覺可能在產生飢餓感上扮演一部份的角色,但這並不足以充分解釋身體如何偵查到對食物的需求,以及被刺激去進食。此外,前述的VMA和LM用來調節攝食的最主要訊息是來自於血液。新陳代謝中主要的能量來自於血糖與脂肪,因此當體內的受起測量到能量被耗盡,也就是血糖與脂肪量低於恆定標準時,會促動LH而啟動攝食。反之,當血液中已有高度葡萄糖含量或高度脂肪酸含量時,這樣的訊號會被VMS用來中止攝食行為(David A. Bender,2007,營養與代謝)。
胃收縮理論:Cannon的學生A.L. Washburn訓練自己吞下一個未充氣的氣球到胃裡,透過外界儀器把汽球充滿,測量氣球中的壓力變化,胃部收縮時,氣球中的空氣被擠壓出來,當Washburn報告飢餓時,都是他胃部收縮的時候,因此他們認為胃部的痙攣收縮是產生飢餓的起因。
  • IV. 荷爾蒙的作用
瘦體素(Leptin)是調節脂肪儲存、加快生物的新陳代謝、抑制食慾控制體重的蛋白質荷爾蒙[71]。部分證據指出,瘦體素可能影響對食物的獎勵價值回饋,使得食物變得不怎麼吸引人,進而抑制進食動機[48]。由於瘦體素的作用速度緩慢,因此相較於短時間的飲食控制,瘦體素對於長時間的脂肪代謝影響較為重要。若動物缺少製造瘦體素的基因,會造成嚴重的肥胖,但只要注射瘦體素,就能有效且快速地降低其體脂肪(Johnson & Vickers,1993;Vandewaters & Vickers, 1996)。 另一種影響人的胖瘦的賀爾蒙是由胃製造的腦腸肽(Ghrelin),其主要功用則是促進食慾及調節能量恆定,引發脂肪囤積進而導致肥胖,除此之外,亦可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功能。當人的體重下降,腦腸肽的分泌會增加,以促進進食。 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賀爾蒙影響著人的胖瘦,尚有許多研究正在嘗試藉由賀爾蒙的控制,來預防與治療肥胖的問題。

攝食外在誘因[編輯]

  • I.飲食時間
  每個人的基礎代謝不同,早餐吃的量不同,體內長期儲存的能量也不同,若依照生理機制決定是否吃飯,每個人進食的時間都不相同。常常人們感到飢餓是因為到了「吃飯時間」,進食受時間影響是受到「古典制約」(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927)而產生的行為。吃飯時間對人的相對於鈴聲對狗的作用。鈴聲與食物產生了連結,而吃飯時間與進食產生連結,因此當吃飯時間到時,人們因為養成了在此時間進食的行為而感到飢餓。
  • II.味覺
口味和氣味──在此暫時將他們通稱為味道,是建立起味覺偏好的基本因素,同時也佔有極為重要的關鍵。不過相較於氣味,口味在演化上佔有的地位更加的至關重要。人類、以及哺乳類動物在剛剛呱呱墜地之時便已經決定了會喜歡、或是討厭某些特定的口味,我們讓剛剛出生的嬰兒嘗試甜味之時,可以看到他做出舔舐嘴唇、露出愉快的臉部表情(Steiner,1979)。相反的,拿一些具有苦味的食物給嬰兒初次品嘗,嬰兒會露出厭惡的表情,或是做出拒絕的肢體動作,例如推開食物或是轉身不願面對等等。
為何在演化上的結果,使我們對於甜的食物也相對苦的食物得到較多的偏好?演化心理學家表示,這是因為遠古時期的人類在吃到甜味食物時,這些甜蜜的滋味意味著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糖分,大量的可以提供熱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是遠古時期的祖先們急需獲取的養分來源。而類似的概念同樣解釋了我們逃避苦味的天性。許多天然有毒的植物、蕈菇野菜類帶有苦味,因此避免攝食帶有苦味的食物能夠減少中毒的風險。(Rozin et al. ,2009)
除了演化上天生的味覺偏好,學習偏好來自於在社會中學習機制。其中一種情況是,根據攝食某種特定食物而建立起特定偏好。我們透過古典制約理論而建立起偏好。當食物能夠提供充足養分,我們會喜歡攝取食物,進而藉由制約的發展。導致我們偏向於那些特定食物。(Booth,1991)
不過,有一些因素與理論的配對可能使我們對原本厭惡排斥的味道產生偏好。一些生理或是心理上的正向結果,和某種特定食物產生的連結,將會使我們的偏好性有所轉變。舉個例子來說,可能某些人並不喜歡咖啡具有的苦味,但是因為咖啡裡的咖啡因對他們的大腦提供刺激,使他們能將清醒時間拉長得以做更多工作,那麼他們可能在長期飲用這種飲料,並長期獲得正向結果的歷程當中,轉變他們的偏好性,變得喜歡咖啡獨特的氣味與苦澀口感。相對地來說,類似概念卻結果相反的經驗,可能會使我們從原本喜歡某種特定食物的味道,轉而討厭逃避。這種結果稱之為嫌惡制約(conditioned aversion)。因為這些原本討喜的食物在生理因子或是心理因子上產生新的、負面的連結記憶,導致我們開始嫌惡這種味道。
我們人體需要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的礦物質等等成分,均衡飲食以維持健康,於是大腦演化出偏好性使我們選擇所需要的食物,並避免我們攝入有毒物質,這樣的偏好包括從出生就與生俱來的基本味覺偏好、經由後天學習而來的學習偏好,以及在出生、成長過程中慢慢建立起的厭惡特定味道、口味的機制。Barbara J. Rolls提出了「特定感覺飽足感(Sensory-specific satiety)」一詞,描述當進食相同的食物時,獲得的滿足感會逐漸降低,因此相較於單一的食物,多樣化的食物更能促進攝食。這種對特定食物喜愛的降低可能是身體調節食物攝取的方式之一,從演化上來看,多樣化的食物攝取使人類能獲得更多的營養,有利於生存。所以當人們有機會進食不同風味且多樣化的食物時,比起只吃單樣的食物,人們往往吃的比平時還多(Daniel H. Pink, 2010),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在食物多樣化時,不知不覺地吃下大量的食物。且對於具高卡路里與高蛋白質的食物而言,它比低卡路里與低蛋白質的食物製造較大的滿足感(Daniel H. Pink, 2010)。
  • III.視覺
Pudel和Oetting將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直接喝湯;一組使用吸管喝湯,並且看不到湯的總量。實驗結果發現利用吸管喝湯的那組,在看不到湯的總量的情況下,會喝得比較少。(Pudel VE與Oetting M., 1977)
Brain Wansink也認為視覺上的刺激會讓受試者的攝食行為受到影響,所以在2001年跟Sea Park設計了一項實驗來測試包裝跟容器的大小是否會影響人們攝入爆米花的量。結果發現那些被認定為相對好吃的爆米花與相對難吃的爆米花被吃掉的量只有微小差距,反而當容器較大時顯示出了比小容器多了約二分之一的攝入量。 接著的第二個在2005年的實驗,Brian Wansink的實驗器材使用了一個可以自動裝滿的碗,在受試者進食的同時,透過碗底下的管子緩緩地注入湯,使得受試者不會注意到湯有比較多。在實驗進行之前,他設定了兩個假說:
  1. 湯碗會自動裝滿的受試者會喝比較多湯
  2. 湯碗會自動裝滿的受試者不會察覺到喝到比較多湯,也不會比較有飽足感
實驗結果驗證了兩個假說,湯碗自動裝滿的受試者不僅會比對照組多喝了73%的湯,同時這些受試者並不覺得喝了比較多湯或是比較滿足;而且這個結果不會因為性別或BMI的不同而有顯著的變動。另外,有61%的受試者強烈同意在吃飯時會將盤上或碗中的食物清空為止。這些都表明了視覺上的刺激會在心理層面上影響到我們的攝食行為,這是因為飽足感的準確度並不高,因此我們多會依靠過往經驗,以及最重要的視覺訊號來決定我們的預估攝食量。(Brian Wansink, 2005)有趣的是,這項實驗也因為其幽默的實驗設計,獲得了2007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坊間流傳著一個減肥法,其方式為把食物放在較小的盤子上,如此能騙過大腦說看見的食物感覺會比較多,而讓你吃一樣的量卻感覺吃到了更多,變相的降低攝食動機。此外,全世界最大的三個健康網站WebMD、NIH、MedicineNet也都建議可以將餐具換成大一號的尺寸來降低食物攝取。對於這個現象或許可以用在1865年Delbouf提出的視覺錯覺來解釋:當兩個一模一樣的圓分別被一大一小的圓圍繞時,人們會覺得被大圓圍繞的圓看起來比較小。Brian Wansink也做出了數篇相關的研究說明盤子大小與攝入食物量的關聯[1],然而現在也出現了持反對意見的研究。Aylin Ayaz在2016年讓37位女性受試者在實驗的日子裡使用直徑19公分、23公分、28公分的盤子吃自助餐直到肚子覺得舒服的飽了,但發現使用大中小盤子的實驗者她們所攝取的總熱量並沒有受到盤子大小影響(P > 0.05)。[2]總歸以上,盤子大小造成的視覺錯覺對攝食動機是否造成影響還尚未有一個定論。
色彩也被認為會影響我們對於食物的偏好。在自然界中,便能發現果實會利用顏色的變化來提示動物果實的成熟狀態,如紅色可能代表成熟、黑色代表已腐爛或發霉,這或許是顏色影響動物攝食動機的最初起源。Schutz在1954年就發表僅僅透過在果汁中添加顏色就提升了受試者對果汁風味的評價。不過Sungeun Cho et al. 讓62位男性在白光、黃光、藍光下食用早餐,結果發現藍光組的食量明顯下降,但未發現藍光會減少男人的攝食動機。[3]
  • Ⅳ.文化
為什麼許多歐洲人在下午的較早的時候感到飢渴,而歐洲大陸的其他人,例如法國人,只在晚上渴望他們的主餐?為什麼大多數美國人在下午6點都會因為晚餐而變得飢腸轆轆?又為何,英國人可能會在下午茶時間的較早時尋找食物?這些問題肯定無法用法國、美國與英國的肝臟之差異來解決,也不能用下丘腦的地理差異來解釋。相反的,這些提醒我們,我們的餵養模式是由我們的文化環境塑造的。文化也控制著我們吃多少。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在努力控制我們的食物攝入量,通常是為了達到特定的外觀體態。但是,人們正在努力的理想是什麼?答案在於文化背景,文化設定了完全不同的標準。例如,Rubens, Matisse及 Renoir所畫的女性被認為是當時的女性理想,這三位藝術家(其中兩位只生活在一個世紀前)可能會判斷今天的超級模特營養不良而且非常不吸引人。文化因素為我們的思考,期望和感知提供了一個恆定的背景。但我們也受到特定情況的影響。這是經過多年前的一項實驗所證實的經典實驗:實驗中可發現,如果還有其他仍然飢餓的母雞加入,那麼一隻已經吃完穀物的母雞會急切地恢復用餐(這是Bayer在1929年的研究。人類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類似的效果。社會影響也與人們對瘦的願望(有時是不健康的願望)聯繫在一起。我們每個人都受到周圍人的強大影響,因此事實上,我們對於自己的看法是由是由別人如何看待我們以及他們對我們的期望所塑造的,特別是我們是多胖或多瘦。對飲食的控制另一個因素是,無論我們是否進食,都會受到我們記憶的影響,特別是我們對最近吃過的東西的記憶。臨床力可證明,患有健忘症的患者由於會忘記自己是否有吃午餐,因此連續幾頓午餐都是很常見的。若午餐時間過長,病人也會完全忘記了他們已經吃過的東西,導致繼續的進食。
  通常熟悉的食物較會引起攝食動機,因此會偏好面對自身文化中常見的食物。與實用甜食的原因相似,因為熟悉的食物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性,減少攝取不熟悉的食物能夠降低吃到有毒食物的機率,而能降低死亡率(Galef 和Whisfin,2000)。同樣的原因,家人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一人對於不同食物的偏好。文化能夠塑造對於不同食物的接受度,進而影響攝食動機。例如,生長在東南亞的民族較能接受以昆蟲作為食物來源。然而對於從未以昆蟲為食的族群來說,即使知道昆蟲有良好的營養,在面臨缺乏食物的情況時,許多人仍會拒絕進食昆蟲。宗教或理念,如素食主義,也是影響攝食的文化原因,當面對禁止食用的食物時,即使飢餓,也不會進食。
  • Ⅴ.肥胖與節食
前文中已強調過攝食的恆定作用歷程,但攝食行為常顯示出不同於恆定作用的一些歧異點,對某些人而言,其體重與恆定作用觀點似乎有所出入。個體對食物的視覺、味覺及嗅覺可能並非調節攝食的主要因素,實質上,它們只具有部分的影響力。例如,有些人在酒足飯飽之後,仍垂涎可口的點心,此時,饑餓的線索並非來自於個體內部,因為並沒有任何生理需求的現象。
一般而言,攝食的恆定作用調節出現偏差,即是所謂的肥胖症(最少就人類而言是如此),這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例如在美國,有約1/3人口,是符合BMI>30此一肥胖的標準的,因此肥胖已經變成了一個由各種不同領域的研究人員所探討的問題。
現在社會中,肥胖已經變成了一種流行病(epidemic of obesity),身高體重指數(又稱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藉由簡單的身體體重的計算,能夠指出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其定義為BMI(公斤/平方公尺)=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體重正常人士的BMI應該介在18.5-25附近,超過25即為過重,而少於18.5即為過輕,但由於BMI沒有將體脂肪率計算在內,所以一個BMI超重的人,實際上可能並非肥胖。
肥胖症是危險的:一九八五年「美國國家健康組織」(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的委員歸結出肥胖症是主要的健康敵人,如高度的糖尿病及血壓,以及心臟病等。每年有百萬人花費數百萬元在減肥的食物和藥品上,早已不足為奇;不幸地,大部分的人並沒有成功,同時少數減肥成功的人,不多久又恢復了原來肥胖的體重。減肥的困難之處,部分是因為肥胖是種自我生有(self perpetuating)的作用:體重超重以及節食(dieting),會改變個體新陳代謝作用和能量的消耗,更易令人變胖。這些問題乃激起了許多研究,以探討肥胖的起因和控制之道。
許多研究者同意肥胖症是一複雜的問題,包含遺傳、新陳 代謝、營養、心理、社會以及環境種種因素等。肥胖或許不自單一的失調,但是有許多身心失調都是以肥胖為主要的徵兆(Rodin, 1981)。一個人如何變肥的問題就好像一個人如何到達匹茲堡一樣有著許多方法和途徑,而你要「選擇」何種途徑是決定於你來自何處(Ofir, 1982)。
下文將討論體重增加的三個主要原因:卡路里的攝取、卡路里的消耗以及遺傳。概略來說,人們之所以肥胖是因為:(1)吃得太多(2)精力消耗太少(3)先天遺傳肥胖的特質。
1.卡路里攝取量增加
  • 意識自製的瓦解
有些人在節食之後仍然肥胖。肥胖症者經常會破壞他節食的計畫而狼吞虎嚥吃得更多,結果,他所攝取的卡路里遠超過尚未節食之前。由於節食是種意識自製(conscious restraint),因此,意識自製的瓦解是卡路里攝取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為對意識自製的角色有更完整的瞭解,研究者發展出一份詢問有關節食與體重的問卷(例如,你多久節食一次?你會在一月中減輕的最大體重是多少?),也探討個人對於食物與攝食的關注程度(例如,你是否在公共場合能有固定的食量而在獨處時毫無節制?你對於飲食過度是否有罪惡感?)。Janet Polivy 和 Peter Herman 兩學者指出,在心理層面上,飲食行為可以分為兩個維度:「約束的飲食」以及「不加約束的飲食」。長期秉持前者想法的人們處於一節食的狀態,會不斷的限制自己的攝食量,造成另類的煩惱,甚至是壓力。而這正是為什麼一旦人們變得過胖之後便很難再減輕體重----當約束的飲食失去抑制的時候(disinhibited),這些人會傾向放任自己於高卡路里的飲食,這些暴飲暴食最後會導致體重上升。因此很多節食所衍生的心理效應會使得最後節食的結果是體重上升而非下降。
有個實驗室的調查顯示出當自製被瓦解時的情況。研究者要求部分自製與未自製的攝食者(都是正常體重)喝兩杯或一杯的牛奶,部分則不作此要求;然後給予他們數種不同口味的雪糕,並鼓勵他們可以盡情享用。結果被要求喝多瓶牛奶的未自製攝食者,他們只吃一點點雪糕。相反地,先前喝了兩杯牛奶的自製攝食者,比起那些沒喝或只喝了一瓶牛奶者的人還吃了更多的雪糕。對於瘦、胖與正常體重的人所作的類似實驗結果顯示,節食在預測飲食行為上是一重要因素,而並非體重,像上述三個不同體重的團體在沒喝或喝了二瓶牛奶後,所吃雪糕的分量並沒多大差異。但是,當換成自製對未自製的分析資料時,發覺未節食者(飲食未自製者)在喝完兩瓶牛奶後所吃的雪糕比未喝牛奶時少很多,而節食者(飲食自製者)相反地吃了更多的雪糕。
在實驗中被強迫喝牛奶的行動,使個體不再能控制自身的飲食行為。一旦自製的攝食者失去控制,將吃得比未自製者還多。但所謂失去控制,在此並非唯一的作用性因素,另外剝奪 (deprivation)在本質上也會激使吃食,並且它是獨立於個體感情控制之外。在有關的實驗中,老鼠首先被剝奪了好幾天的食物,然後再讓它們攝食到恢復原來正常的體重,最後,則無限制地供給食物並任由牠們取食。結果發現會被剝奪食物的老鼠吃得比其他更多,換句話說,先前的剝奪導致後來的攝食過度,縱使原先被剝奪食物時所減輕的體重已經恢復原狀了,而牠仍是攝食過度(Coscina & Dixon, 1983)。這或許能解釋精神性食慾不振個案所顯示的攝食 (其主要症狀是體重銳減):食物需求的剝奪使個體變得贏弱,但最後卻導致攝食過度的現象。
為何先前的剝奪(食物)最後卻導致攝食過度呢?進化論中提供了一個答案。歷史上某些未開發國家中,人們的食物被剝奪,是由於環境中資源貧乏的緣故;一旦可取得更豐富的食物,那麼他們的反應將是過度攝食,並盡可能將大量的食物儲存到體內。因此,演化的結果保留了食物被剝奪之後過度吃食的能力。在饑荒時期,這種能力傾向使人類得以協助自己度過難關,然而一旦與饑餓沒有利害關係時,這種傾向卻使得肥胖症者體重過重(Polivy & Herman, 1985)。
  • 情緒的喚起
過重患者的自陳報告常發現:當他們緊張或焦慮時易於攝食過度,這確有實驗的支持。肥胖者在高焦慮情境中比低焦慮情境吃得更多,而體重正常者則在低焦慮情境下吃得較多(Mckenna, 1972)。其他的研究指出任何類型的情緒困擾皆會喚起一些肥胖者增加食物的攝取量。在一項研究中,體重過重與正常的學生在四個學期中分別觀看了四部影片,其中三部會引致不同的情緒:一是苦惱的,一是歡笑的,以及性刺激的;最後一部是無聊的旅行紀聞。受試者觀看過每一部片子後,研究者均立即請他們品嚐並評鑑好幾種的餅乾;結果,肥胖者在觀賞完前三部影片的任一部後皆吃了許多塊餅乾,而第四部則不然;至於體重正常者不管是看過那一部影片之後,吃的數量均相差無幾(White, 1977)。
為何肥胖者在情緒緊張時吃得較多?這有兩種假設可以解釋:其一,肥胖者在嬰兒時期,由於照顧者將他們所有的苦惱訊號都解釋為饑餓而加以餵食,致使長大後這些人很難區分饑餓和其它情緒(如焦慮)間的不同;其二,有些肥胖者在回應產生焦慮的情境時,就是拼命地吃,以使他們紓解焦慮,並感到舒適。這兩種假設正可用來說明不同種類的肥胖者。
  • 對外在線索的回應
相對於體重標準的人,肥胖者較容易感受到外在的饑餓線索(如食物的味道、氣味及外觀),而不易察覺內在的饑餓線索(如內部的飽食信號)。有項探討味道對攝食行為效果的研究,將受試者分為兩組:一組體重過輕,一組過重。研究者允許每個受試者隨心所欲地吃香草雪糕,然後要求受試者評定雪糕的品質。其中,有半數人吃到的是含乳脂較濃、高價位的品牌;另外半數人則給予價錢低、摻奎寧、 帶些苦味的品牌。當雪糕被評定為「很好」時,肥胖受試者吃得最多,而體重過輕組的消耗量則較不受味道的影響(Nisbett,1968)

2.減少卡路里消耗
  • 新陳代謝的速率
正常人中有三分之二的精力消耗是用於新陳代謝的歷程(基本的身體功能),因此,新陳代謝的速率是體重控制的主要決定因素:低新陳代謝速率會消耗較少的卡路里,致使體重較重。在肥胖者的細胞組織中新陳代謝速率較瘦小者低,所以,個體基礎代謝速率低者,其瘦小細胞組織部分被脂肪所取代,這說明了肥胖者在攝取卡路里的量正常時,仍舊發胖的原因。
新陳代謝速率在食物剝奪期間(如節食)緩慢了下來,結果這期間的卡路里消耗量,部分被低速率的新陳代謝彌補過來,使得節食者難以達成他們的目標。進化論的主張在此可再派上用場:由於剝奪經常意味環境中食物的缺乏,有機體對此剝奪所採取的反應就是減低他們消耗卡路里的速率。
  • 活動與運動
通常活動與運動會消耗人們的精力,當然,運動會耗損卡路里,人們所做運動愈多,所消耗的卡路里就愈多。但是,運動同樣會影響基礎代謝,如果一個人一直靜坐著,那麼新陳代謝的機制就無法正常運作,其速率則變為較緩慢(Garrow, 1978)。過重的人若缺乏運動則會造成惡性循環:肥胖使身體活動較遲滯且不舒服,而缺乏活動會使卡路里耗損量較小,身體更加肥胖。因此,運動在減輕體重上是很重要的,不僅是因為可增加卡路里的消耗量,而且亦有助於調節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Thompson, Jarvie, Lakey, & Cureton, 1982)。

3.遺傳
雖然在生物遺傳學上已經有研究指出,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有很高的遺傳性,換句話說即是過重與否與先天基因遺傳有很大的關聯性。例如FTO基因,FTO可以影響激素瘦素(leptin)的製造,而leptin為一可使人避免過度攝食的激素,因此此基因在體重調節上有顯著且關鍵性的影響力。
肥胖症是遺傳的:肥胖的家長較易有肥胖的小孩:如果父母都不是肥胖者,子女只有10%的機率變的肥胖;如果父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的肥胖機率增為40%;如果父母都肥胖,子女肥胖機率為70%。,這一現象並不必然涵蘊生物學的解釋(或許小孩僅僅是模仿他的家長),但有證據顯示肥胖症的某些層面確有生物學根據。例如,雙胞胎的研究指出了遺傳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同卵雙胞胎具有相同的肥胖症,而異卵雙胞胎則不然(Stunkard, Foch, & Hrubec, 1986) 。
有關肥胖症的生理基礎之研究主要集中於脂肪細胞(fat cell),它們是身體儲存脂肪的所在,正常人體內大約有300億至400億個脂肪細胞。身體組織因脂肪細胞數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這差異有部分是來自遺傳,主宰生物體的肥胖與否。有一研究發現,肥胖者的脂肪細胞數量是正常人的三倍(Knittle & Hirsch, 1968)。在其他研究中發現,脂肪細胞數量為正常之兩倍的老鼠,牠們的肥胖程度也為正常老鼠的兩倍;而當研究者切除其部分的肥胖細胞數量後,這些手術過的老鼠將只有其他老鼠的一半體積而已(Hirsch & Batchelor, 1976; Faust, 1984)。
脂肪細胞的數量並非全部由遺傳所決定,若生命早期攝食過度也會增加這類細胞的數量。最近的研究指出即使在成人期,攝食過度同樣會增加脂肪細胞數,只是這時增加的程度較低而已。事實上,遺傳仍然對這些細胞的總數設定重要的限制範圍,它決定脂肪細胞的最低數量(因有機體不能沒有脂肪細胞);此外,攝食過度所產生的新脂肪細胞或許本身就是被遺傳決定的。
脂肪細胞量並非唯一的關鍵因素,這些細胞的大小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攝食過度會增大脂肪細胞,而節食則相反。雖然如此,大多數有機體的脂肪細胞之大小仍保持相對的穩定。
因此,有兩個生理基礎的因素,即脂肪細胞的數量與大小,它們在每個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並與肥胖症有著相當的關聯。研究者相信這兩種因素的結合可能決定一個人的設定點(或最適狀態),這是下視丘所試圖要維持的。因此,那些具有相同身高和骨骼的人,如果他們脂肪細胞的數量與大小有所不同時,必然也將有胖與瘦的差別。如果這個假設是正確的話,對某些人而言肥胖是他們正常的體重,這類人如企圖減輕體重,且長期處於節食的狀況下時,將使他們的體重低於生理決定的設定點,於是他們將總是感到饑餓——就如同瘦子在節食中所感覺到的一般(Nisbett, 1972)。
史丹卡(Stunkard , 1982)研究這種設定點的假說 (set-point hypothesis),認為抑制食慾的藥物主要作用是降低這個設定點,其次才是抑制食慾。他的說明足以解釋本文在討論肥胖症的藥物治療時之發現。藥物降低受試者的設定點,促使體重減輕,但只要不繼續服用藥物後又使設定點輕易恢復到原先的標準。這種促使個體增加體重直到原先設定點的生理壓力,對於藥物減肥者產生的影響遠大於那些不藉助藥物來減肥的人。上述說明使人懷疑在減肥中所使用抑制食慾藥物的效力。
設定上的假設頗值得注意,但也引人爭論。例如,根據這假設,對食物線索的增強反應是肥胖的結果而非原因。許多肥胖者由於節食而使他們的設定點保持在標準之下,而這種剝奪食物的作法促使他們對食物線索的接受性增強。如此一來,支持這假設的人主張:肥胖者節食配方(即減輕的體重愈多),他們對食物線索即愈為敏感。但實驗並不能證實這個假設,對食物線索的敏感性,不管某人減輕多少體重,仍然保持著相當的穩定性(Rodin, 1981)。
設定點的假設激起許多值得注意的研究,但有太多相反的發現使它不足以作為肥胖症的一般理論。或許誠如前述提及的,肥胖症不太可能找出共通的理論。然而設定點的假設仍有可能解說某些特定型態的肥胖問題,特別是那些童年早期就已超重的小孩,經常終其一生都還是超重。較正常為高的設定點可能是過度消耗的理由之一,但無疑地絕非全部的理由。許多過重者並不是突然變肥胖的,他們的脂肪儲存已有數月或數年的歷史,這種「慢性的肥胖症」,肇因於逐漸消耗的卡路里遠超過身體能量的消耗。

  • Ⅵ.飲食性病患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肥胖者的比例高居不下,但是在「身體意象(body image)」上,認為自己過重的人數比例遠高於實際過重的人數比例,這也變相的成為一種「飲食性疾病(eating disorders)」。當個人的體重低於他被期待體重的85%以下,但仍對於體重增加感到強烈恐懼時,他就可能患有「心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另外,若有人是無法控制的暴飲暴食,再透過各種手段,例如催吐等等來排除多餘攝取的食物,則被稱為「心因性貪食症(bulimia nervosa)」。
1.飲食性疾病
起因:
(1)遺傳因素:研究顯示,雙胞胎年紀漸大,遺傳扮演的角色愈大,同卵雙胞胎又比異卵雙胞胎有更高的相似度。同時,也有相當多種遺傳變異可能導致肥胖的發生,包括缺乏Leptin(瘦素,由Adipocyte分泌)等皆是可能導致肥胖的因素。
(2)對軀體不準確的認知:高度的身體不滿意會至人們於飲食性病患的風險,身體不滿意無關乎人們的實際軀體,而是相關於他們對於自己軀體的認知。有些厭食症女性被別人知覺為危險地消瘦,但她們從鏡子中看到自己,還是會覺得自己過重。這種案例也層出不窮,嚴重時甚至會導致這些患有厭食症的患者至嚴重營養不良時仍拒絕飲食,造成極端銷售、昏迷,甚至是死亡,後果相當嚴重。
(3)團體差異:在體型的判斷上,團體會有不同的觀念,統計顯示,白人女性心目中的合意身材,相較於黑人女性的,是較為苗條的身材,也因為白人女性對自己理想身材的期待,她們對自己身材的不滿意度也較高,心因性厭食症和心因性暴食症比率也較高。同時,亞洲地區的人口素來亦有「瘦即是美」的認知,因此,許多亞洲女性會因為這種團體上的共同認知而傾向抱持纖細的身材。
(4)媒體塑造的形象:當媒體廣告的模特兒多是肌肉結實、外型消瘦的男性,會影響閱聽人對理想男人形象的感知,我們會想長得像雜誌、電視上那些英俊挺拔的男模,因而提升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度,統計發現近年來飲食性病患的性別比,男性比率上升,女性和男性的流行率差距有減少的趨勢,可能就是因為媒體塑造形象的緣故。而這種媒體塑造的形象也會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像是過去媒體總是鼓吹女性保持纖細的體態,電視上的模特兒也各個皆顯苗條,但近年來漸漸有鼓勵「健康美學」的概念,比起一味的追求苗條,有時媒體可能更加注重鍛鍊後的體態,這種現象也連帶影響了現代人的審美價值觀,進而造成飲食習慣上面的改變。
2.心因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
症狀
特點是絕食、自我催吐、過度運動和因通便導致體重減輕至低於正常體重的15%,有些甚至不到正常體重的50%。患者經常感到飢餓而且對食物有偏執,儘管如此他們仍拒絕進食。
厭食症患者會出現以下症狀:體重不足、營養不良、害怕體重增加、非常渴望變瘦,並因而限制卡洛里的攝取。 儘管厭食症患者實際上體重過輕,但患者仍然會認為自己太胖。當被問到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他們會否認自身存在體重不足的問題。 厭食症患者通常會頻繁的量體重,只吃一點點東西甚或只吃某些東西。部分患者會出現運動過量、強迫嘔吐或使用緩瀉劑試圖減重。 厭食症的併發症包括骨質疏鬆症、不孕症以及心臟損傷。女性除了上述的併發症外還可能發生月經週期停止的現象。
厭食症中的絕食經常導致嚴重且通常是不可逆轉的物理損害,包括骨密度的降低,因此增加了骨折的風險;特別是有得到壓力性骨折和心臟病風險的厭食症舞蹈家,體操運動員和其他女運動員,她們受到健康危害的比例特別高,大約每100人中就有5人。 據估計,嚴重厭食症患者中有4%至30%最終死於飢餓,生理不平衡或自殺,而且她們的死亡率比其他年輕女性的死亡率高約6至12倍。
患者性質
厭食症在美國影響約0.5%至1%的年輕人口,並且在許多其他工業化國家中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患有厭食症的人中約有95%是年輕女性。
原因
厭食症歸因於許多因素,包括遺傳傾向、激素、其他生理的失衡、社會影響和心理問題等。那些心理因素可能包括一種自我懲罰、完美主義的人格和一種由文化所強化的對瘦弱和吸引力的迷戀。患有厭食症的人似乎害怕變胖而且其擔心的程度已經會危害到自身的生命。即使他們已經瘦下來了,他們仍然認為自己很肥胖或身材走鐘。

治療
藥物、住院和心理治療都被用來幫助緩解厭食症。在許多的情況下,治療確實帶來恢復和正常體重的維持,但是他們仍然需要更有效的治療和早期的診斷與介入。
3.貪食症(Bulimia)
症狀
就像厭食症一樣,此種飲食失調症涉及對肥胖的強烈恐懼,但是這個患者可能是很瘦、體重正常甚至是超重。貪食症(也稱為神經性貪食症)與食用大量食物(比如幾箱餅乾和一桶油炸食物)有關,先大量進食,再通過自我催吐或強烈瀉藥來擺脫食物。這些「先暴食後清除」的事件可能每天發生兩次。貪食症雖不危及生命但會造成負面的生理影響,,其症狀包括脫水、日夜週期混亂和腸道的損傷,催吐和瀉藥都會干擾體內離子的平衡。此外,許多貪食症患者會出現牙齒問題;經常嘔吐和物體深入口腔也會損傷喉嚨。
患者性質
貪食症與厭食症有許多共同特徵。例如,大多數貪食症都是女性,而且貪食症通常始於渴望變得苗條。然而,大多數患有貪食症的人認為他們的飲食習慣是有問題的,而大多數患有厭食症的人則沒有。在美國,約有1%至3%的青少年和大學女性患有貪食症。
原因 有多種因素共同導致貪食症,包括完美主義、高成就導向、低自尊、壓力、文化對於「瘦弱」價值觀的美化和情緒問題。當然,貪食症也可能與大腦飽足感機制出現問題有關。
治療
治療貪食症通常包括個人或團體心理治療,有時還包括抗抑鬱藥物,這些都可以幫助大多數患有這種疾病的人。
4.暴食症(Binge eating disorder)
症狀
暴食症,是一種進食障礙,其特徵為患者會嘗試在暴飲暴食後試圖進行淨空行為。暴飲暴食代表在極短時間內攝取巨量食物,而淨空行為則是盡其所能消除所吃下的食物,例如透過嘔吐或服食瀉藥來達成,也可能透過使用利尿劑、興奮劑、持續禁食或過度運動來努力減重;不過,大部分患者的身高體重指數在正常值內。如此強制性的嘔吐行為,可能導致關節皮膚增厚及牙齒破損。暴食症經常與其他精神病相關,如抑鬱、焦慮、藥物與酒精成癮等,亦有高風險的自殺與自殘傾向。
原因
如果近親有暴食症症狀,其家族內較普遍有其他暴食症患者;遺傳導致暴食症的風險比例約為30%至80%。其餘導致患病的風險因素包含心因型壓力、對於標準身型的社會文化壓力、自尊低落和肥胖症等。生活環境中若有家長擔心體重的狀況或推廣節食的文化價值觀,也有風險導致罹患暴食症。通常會基於個人病史來診斷是否罹患暴食症,但若患者否認有暴飲暴食與淨空行為時則難以確診。
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是暴食症的主要的治療方式。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 (SSRI) 或 三環類抗抑鬱藥類抗抑鬱藥物通常具有一定療效。儘管神經性暴食症患者較神經性厭食症患者相比預後較佳,但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健康人群高。約五成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十年後狀況完全改善。

性動機(sexual motivation)[編輯]

攝食是個體生存所必須,但性卻不然。有些動物和人類可以終生保持獨身狀態,並且對他們日常生活的功能不會因此有所損害,然而,對種族的延續,性的確有其必要性。而存在的問題是如何鼓勵動物去從事這種「利他的」行動,以使種族得以繁衍下去。這並不是件簡單的問題,因為性行為會有很大的能量耗損,給個體帶來不小的壓力。而大自然的因應方式是使個體的性刺激具有強烈的愉悅感,性高潮(climactic orgasm)就是作為這項行為的最大強化物。
一般來說,性動機有以下特點:
  1. 他不是個體生存必須的,但是對於種族延續是不可或缺
  2. 性興奮不受情境剝奪而影響
  3. 個體會主動尋求性興奮,因為可以剪除緊張
  4. 性會激發相當廣泛範圍的行為型態和心理歷程
  5. 幾乎任何刺激都可能會引起性興奮,從生殖器的接觸到戀物癖,甚至憑空的幻想
因為長期以來的禁忌,對於性興奮和性行為的研究一直是以低等動物為對象。佛洛伊德雖然一再強調研究性的重要性,但卻沒有心理學家深入探討,這是因為當時流行的是緊張剪除的動機理論(可參見本章節中的動機相關理論--驅力減緩說),而性似乎是在增加緊張,並不是用驅力減緩的模型。 性吸引力會導致性渴望、性興奮、性激發以及相關可能的性表現,包含完全地性激發、高潮的抵達以及隨後性器官的回覆。 賀爾蒙是扮演性慾發展與調節性行為動機的重要角色。性賀爾蒙的波動會影響認知與情緒,反之亦然。至於交配的偏好可能受到進化特徵的影響,但並非取決與此。 相關證據顯示出以下身份其大腦結構皆不一致:男性同性戀對上男性異性戀以及其特定神經系統(包含聽力)的運作、女性同性戀與雙性戀對上女性異性戀。這些生理上的差異和同性戀傾向本身大致上是來自基因或是子宮甚或是這些因素的組合的影響。

動物的性行為[編輯]

人類以外的動物,性興奮主要由生理歷程所決定,腦下垂體所控制和從生殖腺分泌的賀爾蒙決定了大半的求偶與交配行為。在雄性動物身上的激素為雄性激素,他們通常持續保持充足的供應狀態,因此,雄性動物幾乎在任何時間在激素方面都準備好進行交配。而雌性激素(又稱動情激素)則是根據規律性的週期,或季節性變化而釋放。動物的性行為主要的動機是生殖,也就是繁衍後代,對於用性來作為生質手段的物種而言、進化一班提供了兩種性別,即雌性及雄性。雄性製造精子,而精子以畫為具有能動性,雌性製造相對較大的卵子,而其中可提供胚胎初步成長所需要的能量。在這兩種性別同步化其活動的情況下,精子跟卵子可以在適合的條件下相遇而形成受孕。

人類的性反應模式(human sexual response pattern)[編輯]

  1. 興奮期(excitement phase):興奮期是人類性反應周期中的首階段,其是心理性刺激如親吻、愛撫、觀看色情圖片等行為所導致的。當事人的身體在這個階段會為性行為作好準備,最終導致持續期的出現。可能持續幾分鐘到幾小時,此時期骨盤部位的血液容量急遽變化,主要特徵為生殖器會充血、血液流速變快,此外女性陰道會濕潤,血管會充血,使得女性的小陰唇、陰蒂、小和陰道腫脹。期間陰道口周圍的肌肉變得緊蹦、子宮升高且增大而陰道壁開始產生潤滑液。同時乳房的大小會略有增加、乳頭變硬變直。而男生則會開始勃起,睪丸會提高至接近會陰的位置,以遷就勃起的陰莖。而身體的某些部位會產生泛紅現象,即所謂的性暈紅。性暈紅通常會在性高潮發生不久後消失,但也有些例子是經歷2個小時後才會完全消失,有時性暈紅會伴隨強烈的出汗反應。性暈紅的消失次序與出現次序相反。。
  2. 持續期(sexual plateau phase)是指性高潮之前的一段性興奮期。處於這階段的男女可能會不自覺地發出聲息。人們可能在長時間處於持續期而不踏入高潮期的情況下感到不滿。 男性為防止逆行射精以及尿液與精液混合,其尿道括約肌會在此階段中收縮,而陰莖根部的肌肉亦開始有節律地收縮。男性可能會於持續期中開始排出尿道球腺液和精液,睪丸會提高至比較靠近身體的地方。女性的持續期基本上是興奮期的延續。
  3. 高原期(plateau phase):興奮期繼續刺激,陰莖勃起及陰道濕潤會達到完全,繼續刺激會達到高潮。個人達到極高的興奮水平:心跳、血壓、呼吸頻率都急遽升高,腺體分泌量大增,全身隨意肌與不隨意肌的張力增強,而女性乳房膨脹。
  4. 高潮期(orgasm phase):持續約數秒至十數秒,反應包括神經肌肉劇烈的收縮及強烈的愉快感,而這種愉快感是源自於從性緊張狀態中的突然解放。高潮的特徵是發生一種有節奏的收縮,而性器官部位大約每五分之四秒收縮一次,且男女的血壓和呼吸都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其心跳速率約為平常的兩倍以上。在女性身上的高潮源自於兩種狀態:一是對陰道壁的有效刺激,二是對陰蒂的有效刺激。而對男性來說,律動性的收縮將會導致射精,射精即是精液的爆發狀態。而女性在一個週期中可能會有數個高潮或者沒有高潮,但男性只會有一個高潮。一般而言,男性若射精則必定有性高潮期的產生,而女性在性行為中卻不一定會產生性高潮。
  5. 恢復期(resolution phase):又稱為消退期,血管恢復到正常狀態,此時男性會進入不反應期(refractory period),在不反應期中男性的陰莖不能充分勃起,因此不會有另一次高潮。持續時間隨年齡上升而增加,可能從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而女性若得到足夠的刺激,即可在很短時間內再次達到高潮。
    1. 柯立芝效應(Coolidge effect):是指動物並非隨機選擇他們的交配對象。牠們可以辨識並且拒絕和那些已經交配過的對象再交配。此效應在朱、鼠、雞、羊......等許多哺乳類動物身上都會發現。而人類男性在性交射精之後會經歷不反應期(refractory period)。在射精之後一段時間無法再度勃起,因此無法和同一位女性再次發生性行為。但是根據眾多研究顯示,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柯立芝效應,即如果可以和不同的女性發生性行為,則射精之後的布反映期會縮短甚至徹底消失。而進化論的心理學家認為柯立芝效應能夠解釋為什麼男性更渴望和不同的女性發生性關係。
隨後兩位研究者Master &Johnson又觀察並紀錄人類各種性行為的生理模式,發現四個現象:
(1)男女生的性反應週期相似 (2)女生的性反應時間較慢但性興奮期較長 (3)女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經歷多次性高潮,而男生則少有此現象 (4)生殖器官的尺寸會影響男生的自信心但跟性表現沒有直接關聯

性劇本[編輯]

性劇本(Sexual scripts)是個人從社會所學會之性方面應對進退的腳本,同時也包含人對性的期待及偏好的行為模式。 性劇本含有各式各樣的規範(Social norms),以指示個人的行為。 舉例:情侶間約會、擁抱、親吻。 偏差的性劇本,易導致性暴力或男女間的性糾紛。 例如,象徵性抵抗(token resistence):女性基於矜持心裡,會適度抗拒進一步的性行為要求,儘管她們原本就打算同意。 根據約會強暴的研究顯示,男女的性劇本在象徵性抵抗的發生率上有嚴重偏差,極少女性(約5%)報告自己會採取象徵性抵抗,但約60%男性表示曾遇過(至少一次)象徵性抵抗

關於性劇本的相關討論[編輯]

台灣婦女運動先驅之一的何春蕤在1994年9月出版《豪爽女人》一書,探討在我們的文化架構下,男人和女人的情慾與性解放。她曾提到,在性的世界中,我們不該把把情慾模式只用性別二分法去看:一切的情慾不是男的就是女的。對大說數人來說,性的主導權在男人身上,是男人得利的事,女人要有涉足就一定倒楣、痛苦傷心。這樣的概念,即是賺賠邏輯。
賺賠邏輯
我們的性/別文化使得女人覺得在和性相關的事上多半要賠,多半要倒楣。換句話說,在這個文化裡,男人從性得到力量和自信,女人卻得到羞恥和污名。這就是男女不平等!因此,男女不平等的意思之一就是男人在性事上有較大的機會「賺」、女人則傾向於「賠」。這個賺賠邏輯使女人不但在性事上、也在日常生活中受限、受苦、受罪、受害、受難,深刻的影響了女人所爭取的各類平等。
這樣個賺賠邏輯,讓女人不只在性的議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受阻,深刻引響女人所爭取的各類平等。故要爭取兩性平等,就不得不打破賺賠邏輯:女人也可以是性的強者、情慾的贏家。因此,希望藉由婦女解放和性解放運動的努力,讓性不必在因為性別而緊扣賺賠的鐵律,而可以促進兩性在情慾上的完全平等。

性行為內在驅力[編輯]

性慾(Libido),是由我們的中腦邊緣系統路徑(Mesolimbic pathway)所主宰,其中腦神經傳遞物質如多巴胺等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腳色。性慾可以是自發的或比較被動的,也以是積極或消極的。它是一種本能上的慾望,對於繁殖下一代有利。根據Stephen B. Levine對於性慾方面過程的六步描述為:厭惡 ->不願意 ->漠不關心 ->興趣 ->需要 ->激情。性慾雖然是性生理週期的一部分,但是事實上與genital sexual arousal是還是不同的。有人認為性慾不是性反應的生理階段,就如男性在高潮後射精會有段不反應期,然而性慾卻仍然存在。
  • I.性荷爾蒙
由腦下垂體所控制,也是刺激性行為的重要驅力。下視丘刺激腦下垂體,繼而釋放賀爾蒙。男性賀爾蒙(androgens)與雌激素(estrogens)是兩種主要的性荷爾蒙(在不同性別中,兩種性賀爾蒙都是存在的)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濃度較高,男性的雄性荷爾蒙濃度較高,在這些賀爾蒙的刺激下,在青春期開始人體開始有第二性徵的表現,也會使人開始有性慾,若是沒有這些性賀爾蒙的存在,則人便不會有性慾的產生。
  • II.大腦中的下視丘
掌管性的中樞,透過刺激下視丘可以讓女性達到高潮、讓男性射精;而切除下視丘中性相關區域則會造成性抑制。除了下視丘之外,腦部有關性的區域也連結到了外部皮質,如顳葉皮質具有選擇適當性對象的功能,顳葉皮質損傷的人會試圖與任何東西交配。
  • III.其他知覺
舉嗅覺層面為例,香水以及許多動物發情期尿液中的費洛蒙,都是透過嗅覺來增加性吸引力。 性行為外在誘因:
  1. 心理影響:生理上也許只是為了繁衍後代,但對許多物種而言,心理上的歡愉感以及對關係親密的渴望也是引發性行為的因素之一,此外,生物還會因為對象的改變、心理感受的轉變而改變對性活動的認知與感受,因此,性除了生理上的運動外,也是心理上的互動。
  2. 文化影響:性行為其實也會受到文化的影響,就像在傳統社會與基督教文化中,一般認為要婚後才可以有性行為。但是不同的文化環境會有不同的思想,例如在愛爾蘭的一個名Inis Beag的小島上,人們認為性行為有害健康,因此性行為進行的時間很短,且著衣進行;但在南太平洋的部落中,性行為卻是開放的,男孩成年禮時還會有年長的女性引導他們。由此可以得知,生長的文化環境也是影響性動機的一大因素。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編輯]

通常,性傾向被歸為四類:異性戀(對異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同性戀(對同性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雙性戀(對兩性均能產生浪漫情感與性的吸引)、無性戀(對兩性均無浪漫情感或性的吸引)等概念。我們可以將同性及異性戀視為一個連續光譜的兩個端點來看,其中一端為完全異性戀;另一端則為完全同性戀,其餘的人落在兩者之間。從生物學的論點來看,同性戀並不符合生理繁衍動機,甚至曾被心理學家及精神分析學家認為是一種疾病。不過根據Evelyn Hooker(1993)的研究,發現同性戀和生理失調及精神病之間並無關連。
至於同性戀、異性戀與雙性戀是如何發生的,有些人認為性傾向可能是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來自於遺傳基因(Balthazart,2012),研究發現,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人是同性戀者,另一人為同性戀者的可能性顯著較高(Hamer et al.,1993)。大腦影像顯示,具同性戀傾向者擁有較大的右半腦(Savic & Lindström, 2008)。後續研究提供除了生物因素以外的其他觀點,一研究指出,孩童的氣質與童年經驗將影響其性傾向的選擇(Daryl Bem 1996, 2000);社會對同性戀的敵意亦為一顯著的環境影響因素,或許也是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最大不同之處(Herek,1998)。
基本上,性傾向乃根源於自身選擇性慾的對象,受到外在與內在的雙重影響。同性戀並不一定是男性認為自己是女性、女性認為自己是男性那麼簡單,也有可能是他(男)有男性的性別認同,而且自己喜歡男性、抑或是他有女性的自我認同,且喜歡男性、或她(女)有男性的自我認同,而且喜歡女性、又或者是她有女性的性別認同,但喜歡女性,這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為的"同性戀"。但也有可能是生理男性有男性的性別認同,且喜歡女性;或他有女性的自我認同,但喜歡女性;生理女性也可能有男性/女性的性別認同且喜歡男性,這些狀況在外表上看起來是"異性戀"的樣子,但實際上真實情況卻很難武斷地去分類成"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這麼簡單粗暴,而是非常複雜且難以分類的。性別光譜是連續不間斷的,因此雖然生理性別是天生天長,先天即註定為生理男性或生理女性或兩者兼具,但精神上的認同及相關的腦部機制卻會有多種狀況出現。

性傾向的先天和後天[編輯]

從演化以及性行為的觀點來看,「性偏好」在研究中顯示出是會受遺傳因子所影響的。例如在同卵雙胞胎(MZ twins,他們帶有同樣的基因)中,性向的一致率就比異卵雙胞胎(DZ twins,他們的基因大約有50%的相似度)高出許多,甚至可以說同卵雙胞胎的基本上就擁有相同的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如此的研究強烈的指出,性慾(sexuality)、或者是性傾向是受到遺傳因子所決定的。
再者,經由MRI和PET掃描大腦,比對腦部的容量以及形狀後,研究者發現同性戀與異性戀者之間存在著一些腦部構造上的差異。譬如在男性異性戀與女性同性戀中,大腦的右半球皆會稍大些;而女性異性戀和男性同性戀的大腦則是有對稱的兩半球。
Daryl Bem則提出了除了生物因素會影響性偏好,幼時所接觸的環境、活動等等都可以透過影響幼童的氣質和思想而產生間接的效應。Bem的理論提出,幼童是否有從事社會上所認知的:符合或不符合性別的活動將會影響性向,因為幼童會從這些活動中感受到他們自己是不同於他們同姓的玩伴,或者是不同於異性的朋友。這些「不相似」的感受,會是後續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的基礎,長期下來這類的激發會漸漸地轉換成「情慾吸引力」,這便是所謂的「異樣感受變的情慾話(exotic becomes erotic)」。例如若有一小女孩因為不想從事典型女孩的活動,而感受到自己與其他女孩的分別,長期以來此類的情緒刺激將很有可能會轉變為同性戀情感。簡而言之,Bem相信「同性戀和異性戀起源於同樣的因子」,皆是在兒童時期察覺到自己的性別定位,然後在往後長期的時間中漸漸的變得情慾化,最後影響性向。

母性驅力(Maternal drive)[編輯]

是指母親表現愛護子女行為的內在動力。對許多物種來說,照顧下一代是強而有力的行為決定因素,甚至比飢餓、渴或性的力量更大。假使小老鼠被誤放到巢外時,母老鼠會重新把小老鼠放到巢裡去。當把母老鼠和小老鼠分開時,母老鼠會衝破各種障礙,克服各種痛苦,抵達小老鼠在的地方。母老鼠穿過通電的鐵棚,把小老鼠重新抓回巢裡的次數,比饑餓時找尋食物、渴時攝取水分的次數要多。雖然人類並不總是像母鼠那樣始終作為負責任的父母,但就照顯下一代而言仍是人類基本動機之一。

生物的決定因素[編輯]

就如同性慾的事例,荷爾蒙在低等動物的母性行為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對靈長類則不然。未性交過的老鼠被交付以剛出生的幼鼠時,將會開始築巢、舐身、保護牠們,並以照顧者的態度面對幼鼠。如果將剛生育母鼠的血漿注射進未性交過的雌鼠體內,則牠在一天之內即會表現出母性行為(Terkel & Rosenblatt,1972)。母性行為模式似乎在老鼠腦中天生就已設計好,而荷爾蒙的作用即在增進這些神經機制的興奮活動。荷爾蒙效應須依賴兩種因素間的平衡,一是女性荷爾蒙,包括動情激素和黃體激素,一是位於腦下垂體前部所分泌的泌乳激素(prolactin),它可刺激乳汁的分泌。由泌乳激素所產生的母愛驅力,遠大於雌性荷爾蒙的影響力。
就人類而言,較少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如果說人類的母性行為主要受到荷爾蒙的指導,那人類的小孩就不至於頻傳受家長虐待的事件。有些婦女遺棄或甚至於殺害她們的新生兒,歐打小孩的情形也到處可見,較吾人所能理解的還多。根據保守的估計,美國每年大約有三十五萬名小孩受到其監護人在生理上、情緒上及性方面的虐待;而另一項估計主張每年有一百四十萬到一百九十萬的小孩,處於來自家庭成員嚴重傷害的危險中(Wolfe, 1985)。這些事件中的家長一般來說在其孩提時期也會經歷過微乎其微或幾乎沒有的慈愛,並且還經常受到其父母的毆打。這些情形在在指出早期經驗對父母行為表現上的重要性。在人類與靈長類中,經驗遠超過「母性荷爾蒙」所可能產生的影響力。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忽略生物決定力。動物行為學家(ethologist,即在自然環境中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會指出某些在人類母性(或父性)行為中可能有的生物決定因素。其中的一項可能性是嬰孩獨特的、可愛的特徵,如大頭、大眼睛、朝天鼻、豐潤的臉頰等,這些均可作為家長對其嬰兒之情感和行為的先天引發物(innate releaser)。換言之,人類(其他物種亦是) 的進化中包括嬰孩獨特的可愛特徵,以誘發成人的母性(或父性)情感。另外,同樣的,嬰孩的微笑也是天賦特徵,似乎亦是母性行為的誘發因素。

環境的決定因素[編輯]

靈長類裡的母性行為主要受經驗與學習的影響。如果雌猴是在隔離狀態中長大,當牠們變成母親將不會表現出正常的性行為。對於幼猴,牠們顯得沒有多少的關愛,一般來說是忽略了幼猴,但當牠們注意到幼猴時,有時會殘暴地虐待牠們。母猴可能試圖毆打幼猴的頭部,且在極端的例子中, 牠們甚至歐打幼猴致死(Saomi, Harlow, & Mckinney,1972)。完全被隔離成長的母猴所表現出來對幼猴的可怕教養方式,和被不適任家長所教養的人們對其小孩的虐待,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些受不當教養的家長似乎命定地轉移到他們後代的身上。

本能與母性行為[編輯]

對於行為的研究中,本能(instinct)的概念已有一段長久的歷史。二十世紀初期,心理學家相當依賴本能概念,試圖用以解釋所有的人類行為(McDougall,1908)。在二0年代,本能的概念已較為不受重視,部分因為有許多行動被名實不符地標識為「本能的」,部分則因這個概念並不適合當時興起的行為論的理論(Stellar & Stellar,1985)。但晚近自五0年代開始,一群歐洲的動物行為學家將本能的研究置於科學的探索中,並再度注意這個概念。他們認為,行為之所以被標識為「本能」,它必須是先天已被決定的,且只有某些種屬於具有的行為,同時為其種屬成員共同具有的表現形式。因此,先天性(innateness)、種屬特有(species-specificity)以及固定行動模式(fixedaction pattern)等均是對本能行為的研究依據。
動物行為研究的成功領域之一是動物的母性行為。動物照顧下一代的反應模式,可以說是典型的本能行為的一個例子。築巢、移除羊膜囊、使新生兒能夠呼吸、餵養新生兒、將迷途的幼兒帶回巢裡等複雜的行為模式,似乎都不是學來的。母松鼠和其他同種屬的母親一樣,用相同的方式履行母性的義務。因此,這行為是種屬特有而且它的行動模式是固定的。動物行為學家提出的一個概念是銘記(imprinting)。 所謂銘記是一種早期的學習,是幼小動物接觸父母的基礎。一隻以人工孵化法、沒有母鴨在的場合下新孵出的小鴨,會跟定人類,或木製的引誘物,或其誕生時第一眼看到的運動體。當小鴨注視木製引誘物十分鐘之後,小鴨就會把引誘物「銘記」起來,於是牠會依偎著引誘物,跟隨在引誘物之後,即使有障礙也是一樣,同時較喜歡它,而不喜歡一隻活生生的鴨子。一般說來,銘記大部分發生在孵化後的十四個小時內,但在出生後兩天內的任何時間都可能發生。在這段時間之後,銘記很難產生或不可能發生,因為這時小鴨已經開始害怕陌生的物體。這是發展上關鍵期(critical period)的例子。假使在有機體生命中的關鍵期或特定期間裡,行為不發生,則這種行為永遠不會出現。
在一些物種裡(狗、綿羊、天竺鼠),都能發現到銘記的現象,但鳥類的發展更為清晰。鳥類在出生後不久就能走路及游水(此時,其他許多動物還待在巢中)。這種天生的機制,使得幼鳥能夠跟在母鳥(照理應該是第一次看到的運動體)後面,亦步亦趨,以免漫遊在危險的世界裡面。
對野鴨的研究發現:在鳥類的銘記上,刺激是很重要的;同時,這種現象開始很早,甚至在出生以前就發生了。在小鴨破殼而出前的一個星期,小鴨在卵內就會發出聲音來。針對著這個聲音,野鴨媽媽會有所反應,並咯咯地叫, 隨著小鴨孵化時間的接近,叫的次數增加得越多。孵化前後的聽覺刺激,再加上出生後在巢裡的觸覺刺激,使得小鴨完全把出現在巢裡的母鴨銘記起來。如果未孵化的小鴨聽到的是人的錄音:「來,來,來」,而不是鴨媽媽的聲音, 則在孵化以後,小鴨會銘記發出「來,來,來」聲音的引誘物,這與銘記發出和母鴨聲音相同的引誘物是一樣容易的。然而,在孵化以前聽到母野鴨叫的小鴨,較可能銘記和母鴨叫聲一樣的引發物(Hess,1972)。另外由動物行為學家發展出來的一個概念是引發物(releaser)的觀念。所謂引發物是指促使某種行為特性表現出來的特殊環境刺激。因此,在海鷗媽媽嘴旁的紅點或黃點是引發物,引起小海鷗的啄食反應,促使母海鷗將食物反芻起來給小海鷗吃。我們可以使用各種紙板模型,上面點的顏色及形狀不同,觀察小海鷗啄食的情形,以決定誘起鳥類反應的引發物的特性為何。
雌性棘魚脹大的腹部會引起雄性的求愛行為。像梟的圖形會使鳥類產生圍攻行為(一種假裝攻擊的行為),因為梟是牠們天然的敵人。雄斑鳩的鞠躬及唧唧咕咕的講情 話,會引發雌斑鳩的整套生殖行為(築巢、下蛋及孵蛋),同時間接或直接地,荷爾蒙及生理結構也會產生變化(Lehrman,1964)。
種屬發生的層次愈高,特殊性的種屬行為愈少,而由學習決定行動,以滿足需求的可能性愈大。但即使如此,我們總是有著某種固定的行為模式,例如,人類嬰孩的基本反射(rooting reflex):新生兒的臉頓觸到母親的奶頭時,他的頭會翻轉過來(上下晃動或轉動),同時張開嘴巴。假使嘴巴接觸到奶頭,則他會開起嘴巴,並開始吸吮。這種行為模式是自動自發的,即使嬰兒睡著時也會發生。在六個月左右,基本反射會消失,自主性的動機行為取而代之;標準六個月大的嬰孩,看到瓶子時,手會伸出去,並想把瓶子塞到嘴裡。

心理動機[編輯]

心理動機是指一切非以生理變化所形成的需要為基礎的動機,主要可以分成三種:
  • 內在動機:人類有些動機非關滿足生理需求或得到他人評價,而僅是為了自身興趣或自我挑戰,便足以驅使他努力向前。這種高階的動機是人類異於禽獸之處,更是人類文明進化的最大動力。
  • 自我調節動機:以個人期望為目標,透過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及自我回應之的歷程,伴隨自我效能產生並持續修正行為以達到所預期結果的過程,稱為自我調節動機。
  • 成就動機:假如個體認為某項工作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且有價值的話,做起事來便會投以較大的心力,希望能夠達到一個理想的水平,甚至追求更加完美。這個心理歷程就是成就動機。這種動機與生理基礎並無關係,純粹由經驗及學習而來,所以成功經驗較多的人,成就動機通常也較強。
  • 親和動機:這是指個體具有與他人接觸、親近的心理需求,這種動機的形成也是通過學習得來的。個體為了避免孤獨寂寞,會與他人接觸、互動,以尋求滿足,因此產生了親和動機。
  • 權力動機: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只要兩個或以上的個體一起從事團體活動,不難發現部分個體具有支配其他個體的傾向,當然也有其他個體甘願順從別人。這種支配與順從,其實都屬於心理動機,其構成乃是個體經由團體活動,以及與其他個體交往的過程中慢慢學習得來。支配傾向強的個體,需要其他個體的順從,始能感到滿足,這種動機稱為權力動機。

內在動機[編輯]

當人做某件事是為了獲得獎賞或報酬時,是被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所推動;相反地,若他做某件事純粹是覺得好奇或有趣,則是被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所推動。通常內在動機會比外在動機持久且具影響力,因此教學或訓練最終的目的,即是讓外在獎賞內轉成為興趣、使命感等內在動機。 當一個人一開始就具有內在動機來做事時,如果再給他額外獎賞當作外在動機那會使動機增強還是適得其反呢?一群心理學家曾經探討過這個問題(Lepper,Greene & Nisbett,1973)。他們將小朋友分成三組:在預期獎賞組中,實驗者事先與小朋友約定好,每當他畫出一些圖畫後就可以用來交換一些獎賞;在無預期獎賞組中,不事先與小朋友作約定,但當他們畫出來時,仍會給予相同的獎品;在無獎賞組中,則不給予任何獎品。一、兩個星期後,實驗者回學校觀察這三組小朋友將自由活動時間用在作畫時間的百分比。結果發現,預期獎賞組的繪畫時間明顯地低於另外兩組。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預期獎賞組與其他兩組的小朋友,對其行為有不同的解釋所致。預期獎賞組會認為自己之所以作畫是為了要交換獎品,因而低估了自己作畫的興趣;反之,其他兩組的小朋友,則會將其作畫行為解釋為他們喜歡作畫。Lepper等人據此認為:如果對個體原本就有興趣參與的活動給予獎賞的,反而會減低其參與該行為的內在動機,他們稱此為遊戲工作化(turning play into work)。這個研究結果後續得到很多的支持,例如:有你給實驗參與者金錢後要求他助人,那麼他在之後能自由選擇時,助人的比率就會下降。

自我調節動機[編輯]

意志力(volition)是指個人在執行作業或是面對挑戰時,能夠自覺地確定目的,並依據該目的決定個人投注的心力與克服各項困難的意願。意志力這詞源於哲學領域,當代心理學家作偏好藉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或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來研究意志力。 在1970年代,班篤若嘗試用社會認知的觀點解釋人們如何進行抉擇並堅持到底,他認為其中的重要因素就是動機。如果動機夠強,決策與行為便會持之以恆;如果動機不足,則容易放棄或是想辦法逃避。班篤若認為人會透過當下的觀察與過去經驗進行判斷並藉此修正自我的行為,因此自我調節會受到個人、行為及環境三者彼此之交互作用。影響自我調節動機有兩個主要因素:對行為的效能以及結果好壞之預期。如果個人覺得自己在執行特定行為時,有完成的可能性,且行為完成後會獲得好的結果,則個人便會有強烈的自我調節動機,在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行為,以達到更好的結果;相反地,如果覺得自己做不到,或是行為完成後也不會有好的成效,動機便很微弱。這一個包含兩種因素的預期架構,即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 Bandura,1986)。 影響自我效能高低的原因有四:
1. 作為成效(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s):個人完成行為後所獲得的正向或負向結果,會影響個人決定自我效能的高低。如果過去常有成功經驗,則形成高度的自我效能;如果過去多是失敗經驗,則會減弱自我效能。
2. 周遭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藉由觀察周遭對象(例如:朋友、同儕等)的行為方式與結果,決定自我效能的高低。如果對方的情況或背景與自己愈相似時,則有愈大的影響力。
3. 言語規勉(Verbal persuasion):個人會根據他人的意見而形成對自我能力的判斷。經由他人鼓勵、讚美及關心,使人們相信自己能夠完成某件行為。
4. 情緒激發(emotional arousal):心理及生理狀能會影響自我效能的評估。當人處於負向的情緒狀態(例沮喪、焦慮、緊張等),其自我效能便會減低。

成就動機[編輯]

亨利・謬瑞(Henry Murry)早在1938年就提出了成就動機(need for achievement)的概念,他認為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成就需求,這會影響個人追求成功的動力,並左右其對自我表現的評價。隨後成就動機理論(Atkinson,1964)認為,個體在進行某項行為時,會同時產生「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兩種相對的目標,若個體追求成功的動機強於避免失敗,則個體便會表現出積極的作為;相反地,若個體避免失敗的動機較強,則會表現出退縮、逃避的現象。該兩種傾向的力量相互抵消之後所剩餘的內在動力就是一個人的成就動機。
後續的研究者進一步依照個人執行作業時不同的目標取向(goal orientation),將成就動機分為精熟取向(mastery approach)與表現取向(performance approach)兩類(Ames,1992)。前者是指個人追求成就的目的,是為了增長自己的實際內涵,有效地習得技能(包含知識與技術),因此在作業表現上,不是與他人比較,而是以自我要求的標準進行檢驗。相對地,表現取向則是指個人追求自我成就的目的,是為了得到好結果以勝過其他人的表現,例如:考試成績在班上獨占鰲頭。這兩種取向後來又細分為「積極」與「消極」兩種類別:積極是只要比現在更進步或比別人更好,消極是指不要比現在退步或比別人更差。這兩種不同向度,可以將成就目標區分為四種類型:
  1. 進取精熟:目標旨在為了個人成長而學習。
  2. 退縮精熟:目標在於避免對所學的事物不夠精熟,或避免失去已習得的知識。
  3. 進取表現:藉由與他人不斷地比較,彰顯自己的能力與價值。
  4. 退縮表現:著重在於如何避免失敗的情境,以免展現出自己的無能。
採用不同的成就動機,除了影響一個人內在動力及外在表現外,甚至還會影響個人的情緒。
研究顯示,成就動機高的人比較常獲得成功,影響成就的因素與自我調節能力和設定的目標與成功與否息息相關。自我調節能力中,延宕滿足(delay of ratification)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Mischel著名的的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中,提供受試小孩兩種選擇,馬上吃掉棉花糖或是過一段時間後能得到兩倍棉花糖數量,以測試小孩延宕滿足的能力。結果顯示,選擇則後者的小孩,也就是較能延宕滿足的小孩,在日後的成績表現上較優異,且這個優異的表現會延續到成人時期。Mischel等人的研究發現,具有較優延宕滿足能力的小孩會使用不同的策略,例如忽略或是將物品想像成較無吸引力的東西,轉移對於誘惑物品的注意力,降低誘惑物品對於腦部的刺激。目標設定方面,Edwin Locke和Gary Latham的理論認為,具有挑戰性且特定的目標最能導致成功。與耶基斯–道森法則的內容相同,過於簡單或過於困難的目標都會降低成就動機。也分為有內在驅力與外在誘因。
棉花糖實驗補充:棉花糖實驗被批評有抽樣偏誤的嫌疑,由於當時參與實驗的小孩多為史丹佛大學教職員的小孩,集中於中上階級。而2018年 Watts,Duncan和Quan重做了棉花糖實驗,從不同家庭背景環境取樣,發現小孩延宕滿足的能力與日後成績表現的相關性有所降低,推論家庭背景的變異會影響延宕滿足或立即滿足的選擇。例如:中上階級的小孩知道自己的家庭可以隨時提供自己棉花糖,然而中下階級的小孩無法確定錯過這次的棉花糖後,有無機會再吃到。

成就動機內在驅力[編輯]

Henry Murray(1938)認為人有追求成功的需求,然而每個人對於追求成就的需求都不同,是造成追求成功的動力不同的原因之一。透過主題統覺測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AT)可測得每個人成就需求的不同,而此測驗的測試方法為,讓受測對象看圖片說故事,又分六大計分向度判斷,如:故事中的主角、主角的動機行為與感受、環境中加諸在主角身上的力量、故事的結局、故事中影響人物的因素,故事表現出的關注點及情感。然而,此測試方法之信效度仍有進步空間。David McClelland等人在透過比較不同人在此測驗中的結果和真實的發展情形做研究,得出了通常成就需求較高的人有較高的機率達到較高的目標,有較好的成就。

成就動機外在誘因[編輯]

一個人對於結果的經驗與預測會影響動機,若是認為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目標帶來成功,就會增加去追求某目標的動機。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H Vroom)、愛德華.勞勒(Edward E. Lawler)和萊曼.波特(Lyman W. Porter)先後提出預期理論(expectancy theory)認為期待性(expectancy)、手段性(instrumentality)和吸引力(valence)是影響動機的三大因素。
期待性為經過努力後能成功的可能性;手段性為行為者認為將會產生何種後果;吸引力為行為者對於此結果所判定的價值。若公式化來看三者與動機的關係,這三者的乘積為動機的多寡,因此當某人認為將要追求的目標缺少這三個因素中其中一個,個體就不會產生追求此目標的動機。
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認為自己的付出能夠帶來成功的期望。有高自我效能的人能設下適合的目標以追求,能夠導致成功,然而自我效能低或是過高的人通常會設下過於簡單或困難的不理想目標影響成就。由亞當斯(J. Stacy Adams)提出的公平理論則是提到人對於經歷過的結果做出下次行為的調整。亞當斯認為人會追求公平性,應該得到與投入相對應的產出。由量化自己投入與產出的比值於他人的比較。例如 ,當自己的投入大於他人的,但是產出卻比他人少,此時就會調指使兩人投入與產出的比值相同。可能為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減少下次投入動機;當相同的投入但是得到較多的產出時,可能會認為自己不用付出太多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也減少下次的投入。應用上,預期理論和公平理論為管理心理學的重要理論,幫助預期及控制部屬的工作表現。
從上述的兩個理論中可得知,對於一個經驗的解讀往往對於成就動機的產生有很大的影響。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解釋個體對於產生一個結果的原因的詮釋與對於下次結果的預期。心理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歸因,有分為內在與外在(internal v.s. external)、穩定與非穩定(stability v.s. instability)及特定與廣泛(specific v.s. global)。

求知動機[編輯]

求知動機或是求知需欲,是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動機層次論(motivational hierarchy theory)」的主張。馬斯洛認為人類本身具有了解外在環境事物的內在力量,也可以說是人類擴大生活經驗的原動力,而「求知動機」屬於動機發展層次的最上端。
人類需求的種類與層次總共分為六層,由最下端到最上端分別是生理的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的需求(safety needs)、愛與隸屬的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自我實現的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以及求知的需求(needs to know and understand)。馬斯洛對於動機層次提出了兩個論點:
(1)人類有一種積極努力追求向上生長的傾向,每當一個較低層次的需求因目的達成而獲得滿足時,一個新的而且較高一層次的需求便會隨之出現。
(2)需求之居於越低層者,其普遍性越大,其變化越少,其個別間的差異也越小;需求之居於高層者,其變化較多,個別間的差異也越大。
舉例來說,生理與安全的需求可以普遍出現在每個人的身上,尤其在生理需求方面,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甚少。相對的,自尊的需求是追求自己在團體中的信心與價值;自我實現的需求追求適合自己的能力、性向、興趣等條件的生活方式;求知的需求則是擴大自己的生活經驗,追求臻至完美的最高境界。這些高層次的動機或需求,在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個別差異。
學習上,馬斯洛的理論有下述的應用價值:
(1)上層的需求是建立在下層需求的滿足上,換句話說,假如一名老師想要使學生為追求自我實現而努力,並企圖提高其求知的動機,就必須先了解並設法滿足他們較低層次的動機。
(2)進一步來說,當老師發現學生情緒不穩定,沒有求知慾且不肯努力,從而影響其學業的進步,就必須從最下層的需求加以考察,一層一層往上推,必定會發現其癥結所在,像是家庭的不和睦,或者是經濟狀況的困難,這些看似與求知慾無關的問題,其實都相互影響著。找尋到問題所在後,再設法調適或改善他的環境,幫助其度過難關、恢復信心,求知慾也會隨之提升。
(3)高層的自我實現或求知的需求,考量其變化多、個別間差異大,因此就得參照實際測驗的結果,包括智力、成就、性向與興趣等測驗,進一步了解其行為的真正意義,再分別設法給予協助,以提高其學習動機,使潛能得以充分的發揮。
運用原則
學習動機通常不是針對理論性的研究,而是在於運用過後是否能增進學習效果。
首先,應該要先了解動機行為的複雜性。所有的行為都是來自某種或某些動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因此,欲了解學習者的學習行為,就必須先了解其動機為何,才可以掌握行為的真正意義何在。但是,人類的各項行為的動機不一定是各自獨立的,而是具有整體性、很少由一項動機單獨作用。舉例來說,一個高中學生會努力用功讀書,獲取優異的成績,可能是須多動機共同形成的結果,像是爭取家長及老師的認同、提高在同儕間的地位、增進自己的信心、對某些科目或主題特別有興趣、想考取理想的大學、取得學校獎學金、與人打賭……等。這些動機所帶來的作用並非是均等的,對每個人來說也具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性,但這些都是造成其用功讀書的動機。由此可知,行為和動機之間,存在這一般人無法意識到的複雜性。
再者,應幫助學習者建立客觀的抱負水準。抱負水準是個人對自己立下的期許、預期成就的標準。然而,每個人所訂定的抱負水準可能高於、低於或等於自己實際上能到達的成就,就教育的觀點來看,最好的學習情形,是希望學習者所訂定的抱負水準與自身成就之間存在一段較小的正差距(positive discrepancy),及抱負稍為的高於實際成就。過於高的目標,在無法達成時會為學習帶來挫折感,相反的,太過容易達到的目標,過多的成就感會使學習者無法繼續進步。而很多實驗證實,成功的經驗會提高個人的抱負水準,失敗的經驗則會降低個人的抱負水準。那到底如何才能幫助學習者建立客觀的抱負水準呢?教育者應該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幫助學習者使每個人都有成功的經驗,同時也有失敗的經驗,但成功的經驗要比失敗的經驗來的多,像是學校在分配班級時,應該要以個別差異及團體差異考量,使課業的難度配合學生能力;在另一方面,教育者應該要幫助學生了解他自己,同時瞭解團體中的其他人,同樣以班級為例子,在同儕中學習所獲得的成就,常常與其他人獲得的成就有關,因此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在團體中的位子,並了解他人期望他所能達成的目標。
接著,教育者應該考慮學習者發展的事實。個人動機,尤其是習得的動機,多與學習者的年齡、背景、知識與個人經歷有關,舉例來說,兒童的學習需求與青少年不同,而青少年的學習需求也與成人不同,因此在選擇要運用何種誘因去激發其學習動機時,應該將個體間的差異也納入考量。例如,尋求他人的讚美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一,在兒童方面,讚美的方法必須特別明顯,同時還可以搭配獎狀或是獎品的輔助來加強其帶來的效果;而對於成年人來說,稱讚的方式通常較為含蓄,使用言語讚美就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能再配上薪資的提升,效果就更加明顯。因此,當教育者在設計學習目標時,應顧及學習者的經驗、能力或體能等因素,否則一味的加強學習力度,反而會挫折學習者的動機,像是在學習一開始時就給予學生大量困難的考試,這樣完全超出學生能力所及的方法,不僅不會帶來進步,反而會讓他們對於學習感到疲倦,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沒有效的學習。
最後,應該要培養學習者動機功能的獨立。個人的目標、興趣和態度等,都具有引發動機的作用,個人選擇什麼樣的目標,養成什麼樣的興趣,最初都與自我實現需求的滿足有關,教育者往往藉由增強(reinforcement)為其增進學習效率的手段。不過當學習者的目標和興趣都已經建立完成後,常常會產生自動維持其功能的傾向,而就不再需要原有的需求或驅力的支持。舉例來說,當一個人剛開始學習繪畫時,可能需要別人的讚美與鼓勵,以維持對於這項活動的興趣,但當其對繪畫已經產生興趣過後,他便會主動去學習或自行鑽研,以繼續精進這樣的興趣。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稱為「動機功能的獨立(functional autonomy of motives)」。
動機固然是學習的動力,一般人在學習過程的初期總是要靠某些誘因來引起,維持學習的動機。其實,教育最終的目的,在於養成學習者動機功能的獨立,使學習動機的控制由他律轉變為自律,將學習納入自己的系統之內,看成自身的一部份,並且自然而然地盡力去維護它、擴張它,那時對學習者的行為將具有更大的影響作用。這猶如斯尼格(Snygg)與科孟斯(Combs)將人類的動機歸納為「保全並發展主觀的自我(phenomenal self)」,同是求知動機的最高境界。
補充:
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年11月11日-1967年10月9日)美國心理學家。他是最早關注人格研究的心理學家之一,也經常被稱為人格心理學創立者之一,奧爾波特也一手創建了特質心理學的領域,而他的努力也使性格心理學獨立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他的著作在現今較少為人所引用,其著作包括:
  • Becoming: Basic Considerations for a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1983).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1954; 1979). Reading,MA : Addison-Wesley Pub. Co.
  • The Nature of Personality: Selected Papers. (1950; 1975). Westport,CN : Greenwood Press.
  • 《人格的模式和成長》(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1961). Harcourt College Pub.
  • Psychology of Rumor. [with Leo Postman] (1948). Henry Holt and Co. ASIN B000J52DQU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

好奇動機[編輯]

早期的心理學家相信,已經滿足生物需求的有機體能夠處在安靜的狀態,但這種說法現已被證實是錯誤的。人類和動物都有尋求刺激、主動探索環境的動機,縱然這些活動並無法滿足身體的需求。因而,底下我們將簡明扼要地探討動機的另一種型式——好奇。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心理學,人本身有一種認識外界的傾向。當人遇到新事物,而又無法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處理,內心便會產生一種認知上的不平衡,而這會使人設法去同化和調適。這種認知上的不平衡令學生產生好奇心。

探索與操弄[編輯]

我們似乎一生下來就有探索(exploration)和操弄(manipulation)某些對象的驅力。當動物置身於新的環境時,往往會跑跑嗅嗅一番,像狗或貓在住進新房時就是這樣。假使置身於T形迷宮的老鼠第一次向右轉,則第二次老鼠在十字路口向左轉的機率很高。這可能是老鼠喜歡探討其未探索過的領域。在這個例子裡面,老鼠既不饑餓,也不口渴;同時,在目的箱裡面也沒有食物或水之類的獎賞物。我們只能稱這種行為為探索行為,或經驗花樣、新玩意兒的動機表現。
探索行動的另一種形式是操弄或研究事物。我們給嬰孩嘎嘎作響的玩具、木製體育館模型及其他玩具,因為我們知道他們喜歡握著玩具,上下搖晃,或拉它一把,或移動玩具。換句話說,雖然沒有其他動機存在,但嬰孩會表現出操弄行為(張背松、楊國樞,民 49,民50)。猴子也喜歡做同樣的活動,事實上,猴子的英文字(monkey)做動詞用時,是指玩弄的意思。有一些實驗顯示了猴子確實喜歡「玩弄戲耍」(monkey)。假使把不同的機械設備放在檔欄裡,則猴子會把它拆開來,隨著練習次數的增多,技巧更高明。然而,除了操弄本身的滿足之外,猴子沒有獲得任何獎賞(Harlow,Harlow & Meyer,1950)。如果每次猴子把謎題解開之後,就餵食牠,則其行為會發生改變;為了馬上獲得食物,牠的操弄興趣會降低。
有時操弄具有研究(investigation)的性質;有機體拾起物體,注視著,並扯開它,看是否能發現更多的東西。皮亞傑(Piaget)以人類嬰兒為對象,觀察嬰兒早期的反應。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裡面,嬰孩學會拉扯線,使懸掛著的鳴響器喀拉作響,這種操弄行為往往會使嬰孩手舞足蹈。在五至七個月,嬰孩會把蒙在臉龐上的布拿下來,玩躲貓貓的遊戲。在八至十個月,嬰孩開始注意到隱藏在其他事物後面或底下的東西。十一個月左右,會把事物放在不同的地方或位置,做做「實驗」(Piaget ,1952)。這種好追究及研究的行為,是成長中孩子的典型行為。也許我們可以將之稱為好奇心,或發展勝任環境能力的需求。不過,這種動機的發展似乎是和有機體的各種生理需求無關。

感覺刺激的需求[編輯]

  • 感覺剝奪的研究(sensory deprivation)
探索及操弄提供新奇有變化的感覺輸入給有機體,有的研究已經證實了這種感覺的輸入是必要的。在這些研究裡面,研究者使有機體收受到感覺刺激量大為減低。我們已經瞭解:如果在生命早期感覺受到剝奪,則以後的行為有戲劇化的影響。同樣地,當成人正常的感覺刺激量遭受剝奪時,也會有戲劇性的變化。這方面的研究是由加拿大的馬克基爾(McGill)大學首開先河的,研究者要求大學生躺在一張位於光亮、隔音房間裡的臥床上。他們戴著半透明的遮塵眼鏡,因此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線,而無法看清物體的形狀及模樣。同時,帶上手套及紙做成的袖子,以減低觸覺刺激;而抽氣機及冷氣機的聲音造成了輕微固定的噪音。實驗者允許受試者有短暫的進食及方便的時間,但攝食及方便的地點,刺激也較正常者為少。在兩、三天之後,大部分受試者都拒絕繼續再做實驗,即使有報酬也 不幹,因為情境實在太難受了。
受試者在接受上述處理之後,開始產生幻視,由光線閃爍不定、產生幾何圖形,到彷彿置身夢境,不一而足。他們變得缺乏時空觀念,無法清晰思考及集中精神,同時解決問題的能力降為很低。簡單地說,在感覺剝奪的狀況下,對個人的機能有不良的影響,其症狀和精神病患的經驗頗為類似(Heron. Doane,& Scott,1956)。
另外也有類似的研究,只是實驗過程不同而已。在某些研究裡面,把受試者整個人自頸部以下,全部浸入放溫水的桶子裡,一連浸幾天,以進一步剝奪感覺刺激。研究結果因過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不過,所有的受試者都相當討厭感覺剝奪的狀況,他們覺得厭煩、無法安靜、容易激怒以及情緒困擾。顯然地,人們需要刺激有所變化,而對刺激缺乏的狀況產生敵意的反應(Zubek,1969)。
  • 尋求刺激的個別差異
正如同人們在本章所討論的動機上有著程度上的不同,好奇動機的個別差異似乎更為特別而明顯。朱克曼(Zuckerman,1979)為了測量其間的差異,發展出一套名為感覺探求量表(Sensation Seeking Scale,SSS)的評量工具,這量表包含一欄設計好的題目,以評估個體參與冒險活動、尋求新的感覺經驗型式、享受社會刺激的興奮以及避免無聊等慾求的程度。
運用 SSS 的研究顯示出在尋求刺激方面的高度個別差異 (Carrol,Zuckerman,& Vogel,1982)。進而言之,感覺探求是與情境變化相一致的特質,那些喜歡在生活中享受新經驗者,在其他領域上,也常描述自己是一位冒險者。心理學家發現 SSS 的分數高者,和許多行為特徵有關聯:如參與高危險性的運動、職業或嗜好(跳傘、飆車及潛水等);尋求性和藥物經驗的多樣化,對一般人視為恐怖的情境也絲毫不感害怕(如黑暗及蛇等),在賭博時孤注一擲,以及喜好新奇的食物等等。縱使被問及描述其正常的駕駛習慣時,高感覺尋求者所報告的駕駛速度也較低感覺尋求者還要快。
感覺探求的變化會影響個體對不同感覺探求者的反應。高感覺探求者認為較低感覺探求者令人厭倦,並過著處處受拘束的生活;相反地,低感覺尋求者則認為感覺探求較高者是在進行有害無益且有勇無謀的活動。這類態度在選擇結婚對象時顯得極為重要,研究顯示丈夫與妻子之間的 SSS 分數有著其特殊意義的相關:高感覺探求者傾向於嫁娶志同道合的伴侶,而低感覺探求者亦然。這項特徵的適配性似可作為婚姻圓滿與否的預測指標(Fisher 等人,1981; Farley,1986)。如果說夫妻中有一方是非常高 SSS 分數者,而另一半是非常低 SSS 分數者,那麼婚姻不協調的可能性將大為增加。

社會動機[編輯]

人們除了生到生理和心理因素的驅動以外,也具有許多重要的社會動機。社會動機是指由他人的刺激引起,也因由他人的對待而滿足的動機,以人的社會文化需要為基礎,因此社會性動機是學習來的,其表現的形式與社會文化有關 (Decker,2010;張春興,1991),例如:親和/歸屬、侵犯/利他、社會讚許與權力動機。

親和動機(Affiliation Motive)[編輯]

  是指個體與人建立友好關係並和他人親近親密的需求。親和動機被馬斯洛歸類在需求階層的第三個層次–愛與歸屬需求,因此渴望他人的關心、認可、支持、讚賞,需要友情、愛情、親情,期望與他人有所互動、交往,皆是親和動機的範圍。 高親和動機的人會較積極參與各種社交活動,通常也較容易成為團體中的領導者;相反的,低親和動機的人不喜歡與太多人接觸,傾向獨來獨往的生活方式。當一個人的親和需求被滿足時,他會感覺心情愉悅;反之,若個體的親和需求無法被滿足時,他會產生失望、難過、氣憤等情緒。親和不僅僅是心理上的渴求,亦是物理生存之必須,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的實驗證明人們若與社會隔離,將發生焦慮失眠、情緒不穩定的症狀。
魏斯(Robert Weiss,1974)分析親和動機由以下幾種元素組成:
  1. 依附:由親密的重要他人得到信任以及安全感,如:小孩與父母間、朋友間、伴侶間等,也就是說,嬰兒對於父母或照顧自己的依附行為,在長大後,則是從朋友或伴侶等關係上獲得親密的依附經驗而感到滿足。
  2. 社會整合:在社會的團體中與他人交流、合作,由於經驗上有所共享,因此獲得一種團體歸屬感乃至於與社會連結的感受,如:班上同學一起參加啦啦隊比賽,在每個同學都有一個位置進行演出的前提下,所有人為比賽付出時間與心力來呈現最後完美的演出,因而建構出每個人對於班上的歸屬感,大隊接力也像是這樣,讓大家有被納入團體的滿足感。
  3. 價值保證:當個體獲得他人的稱讚和肯定時會得到自我價值肯定的滿足感。如:一位學生在全班面前受到老師所表揚,學生便會對於自己的表現有所肯定,並對自己更有信心。
  4. 可靠同盟:藉由與他人的親密關係,找到可以信賴並倚靠的夥伴,不至於在碰到困難時因求助無門而感到焦慮恐懼。如:在戰場上遇到敵軍,在同盟軍隊的相互協助下,順利克服敵軍攻勢。
  5. 獲得指導:得到由相關個體提供的幫助和教導,使自己可以順利解決難題並得到相關的經驗和知識。如:老師對學生進行教學並為學生解決可能的疑惑,使學生在學習上有所了解而感到滿足。
  6. 教養機會:當個體有能力去教導他人並傳承自身經驗時可以從中獲得一種被重視和需要的感覺。如:社團學長姐進行分享經驗時,從中獲得被重視與被需要的感受。
影響人們親和動機的情況
  1. 接觸(contact)原則:進行接觸,可以增加對彼此的依附感,強化親和動機。(徐光國,1996)
  2. 自我開示(self disclosure):源自「社會交換論」的觀點,及一個人自我開示能獲得對方等質的坦誠信任,強化對方的親和動機。(徐光國,1996)
  3. 恐懼:一般而言,當人們越覺恐懼,越會尋求依附的對象,來分散其注意力。Sarnoff H. Zimbarbo(1961)的實驗,研究恐懼和親和傾向的關係,發現高恐懼組的親和動機較強。
  4. 出生序:同樣由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的實驗提出,通常長子與獨生子的親和動機較強烈。
  5. 情緒:興奮或失意時,人們的親和需求會轉趨強烈。如遭受壓力或挫折時許多人會打電話找親友訴苦。(徐光國,1996)
  6. 焦慮感:沙克特(Stanley Schachter,1959)在一項實驗中,以操縱不同的焦慮程度來測量焦慮感與親和動機的關係。高焦慮組的會傾向有他人的陪伴,低焦慮組則相對較低。當個體處於陌生或不熟悉的情境下,不知如何是好時,便會轉而尋求與自己境遇相似他人的幫助,希望可以藉此得到一些資訊,讓自己得以應對目前碰到的狀況和問題。

攻擊動機(Aggression Motive)[編輯]

   在佛洛依德的理論中,相對於「生存本能」的是「死亡本能」,它會引發攻擊的慾望。攻擊是指個體意圖傷害他人、自己或物體的行為。攻擊行為依據其木可分為;工具是攻擊(instrumental aggression)與情緒性攻擊(emotional aggression)兩類。對於前者,傷害他人指示手段,目的是為了獲得利益,例如清除障礙或甚至是自衛而傷人都屬於此類。如果攻擊者知道有更簡便的方式可以達成目標便不會攻擊。在情緒性攻擊中,攻擊的對象即是目標,最終目標就是要傷害對方,同時常伴隨著良劣的憤怒、輕視、或敵意,例如兩隊世仇的球迷會互相叫囂甚至鬥毆就是最佳的例子。然而,除了肢體或語言等攻擊外,還有較為間接的人際關係攻擊,也就是破壞對方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地位,例如絕交、散播謠言等。
   攻擊行為會受到性激素與神經化學物質的影響。有研究指出睪固酮與攻擊行為有高度相關,睪固酮高的人,肢體攻擊或暴力行為的比例也比較高(Archer, 2006;Van Bokhoven et al., 2006)。研究也發現血清素與攻擊行為有關,血清素含量低的人,其攻擊程度較高,而刺激血清素作用的藥物會減弱攻擊、衝動及社會偏差行為(Duke, Bègue, Bell,& Eisenlohr-Moul, 2013)。行為生態學者及諾貝爾獎得主羅倫茲(Konard Z. Lorenz)和佛洛依德一樣認為攻擊是本能,可確保動物的生存優勢。依據社會生物學的觀點,男性最早的戰爭起源於爭奪女性已繁衍後代,女性易被地位高的男性吸引,而攻擊常是男性獲得並維護地位的傳統方法。演化的結果也會抑制人去攻擊有血緣關係的人。有研究發現,雖然女性與男性同樣有憤怒的感受,但比較不會以攻擊的方式表達;反之,男性比女性表現出更多的肢體攻擊。但女性會為了捍衛子女而攻擊,其目的是能繼續保護下一代,女性攻擊時會避免親身涉險,此現象說明為何女性傾向選擇間接、較不危險的攻擊方式,而非使用外顯、肢體的攻擊。探討男女青少年攻擊行為的研究指出,男生傾向表現出較多的外顯攻擊,女生則常用間接獲人際關係方式攻擊。據此推論,女性一般比男性更關心人際及親密關係,因此認為造成他人社會方面的傷害較能達到效果;而成年男性較常用言語攻擊。

成就動機(Achievement Motive)[編輯]

    成就動機是指個體追求卓越的強度,也就是能夠完成困難的任務並且超越他人。具有高成就動機者通常喜歡競爭,並藉由達到某些目標來證明自己是成功的,此外,高成就動機者不喜歡不具挑戰性的簡單任務,但也不喜歡過於困難的工作(因為成功的可能性太低),他們較偏好中等偏難的任務。相反地,低成就需求者傾向於避免失敗,因此會尋求簡單的工作以確保不會失敗,他們也可能追求非常困難的任務,因為多數人都會失敗,所以不會因沒有成功而為自己帶來負面的評價。一般而言,高成就動機者通常會產生正面的結果,例如在學校成績表現較佳、於職場上升遷速度較快等等。

攻擊動機(Power Motive)[編輯]

    權力動機指的是個人擁有一種影響別人或支配別人的慾望。據研究顯示,對於社會事物具有濃厚興趣,並且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影響他人者,通常都具有強烈的權力動機,其可分化為個人化權力動機(personalized power motive)與社會化權力動機(socialized power motive)兩種。個人化權力動機強的人喜歡參與社會活動,善於表現自己,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他們也熱衷於追求權力地位,重視物質享受,以影響或控制他人來滿足自己的欲求;社會化權力動機強的人則與前者不同,他們雖然也熱衷於公共事物,試圖影響他人,但其真正的動機卻是對公眾有益、希望改善社會,例如印度的甘地以絕食抗議和抵制英貨帶領印度獨立,即是社會化權力動機的例證。

其他[編輯]

內在與外在(成就的歸因)[編輯]

在生活中,影響人們追求成功的動機有很多,這裡的將會取決於每個人的「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又稱為控制信念)」。所謂的控制觀是指一人的行動主要是取決於外在環境因素(外控取向,external control orientation),或者是自己本身的行為與思考(內控取向,internal control orientation)。而這些「歸因(attribution)」則是融合上述內外控所判斷出影響事情結果的因素。內在歸因是將原因歸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的能力愈特質造成某個結果;外在歸因則是認為是外在環境的影響造成結果。例如:某天工作效率不佳是結果,內在歸因的人可能會認為是因為自己生性懶散;外在歸因可能會認為是因為同事太常來打擾而影響。 然而許多事物中,控制觀雖會影響動機和歸因,但卻不是唯一影響的事務,「穩不穩定(stability vs. instability)」以及「全面和專對(global vs. specific)」分別說明了時間和空間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例如,在面對獲得不理想成績時,兩種控制關(內控、外控)分別在穩定和不穩定的背景下,就會有不同的歸因解釋:穩定狀況配上內控思想時,當事者可能會將不理想的成績歸因到「能力問題」;而在不穩定狀態下,內控思想者將會認為這是因為「努力不足」所造成;穩定狀況下,外控的因子可能會是「作業以及考試難度」;不穩定環境下外控的原因可能是「運氣」。這些對於事件的不同解釋方式在長期的累積中,可能會演變出一套習慣性的終生「歸因風格(attributional styles)」,進而影響到一個人的樂觀、悲觀,積極性、消極性,以及冒險或保守的特質。正如研究指出,對於「失敗」的事件,悲觀者大多將失敗歸因於內部性的原因;反之,樂觀者會認為外在原因是失敗的主要因素,因此他們將會認為事件是有轉機的。而面對「成功」時,情況恰恰相反,悲觀者會把自己的成功歸之於外在的因素,因為他們一開始便認為自己是註定失敗的,成功之原因應該是外在環境不同或有改變所造成;而樂觀人士將會認為成功的因子在於內在的因素。

穩定與非穩定[編輯]

若一人認為某個結果是穩定的,則任為長期以來都將會是這樣的狀況,即使努力也不會有所改變;若認為是非穩定的,則認為某種結果是暫時的現象。對同一件事透過不同面向歸因的組合,會使個體對某個結果有不同的看法。舉例來說,有人在某次考試中得到高分。如果他時常得高分且相當用功,他會認為是因為他的能力使他能夠得高分,而且之後都能得到高分;若他幾乎沒有考過高分且不用功,他會認為這次結果是因為他運氣好,下次可能仍無法有好的成績。 個結果會有不同面向的歸因詮釋,引此造成不同解釋原因的組合,組合成樂觀的歸因或是悲觀的歸因,通常樂觀的歸因會使人產生成就動機,而悲觀的歸因則會讓人覺得努力沒有結果,註定會失敗而容易放棄。

特定與廣泛[編輯]

若認為結果是特定的,則認為結果是針對自己或是在某個情況下才會發生;若認為是廣泛的,則推測此結果在許多情況下都會發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