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超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目錄

章節摘要[編輯]

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在這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一滴地慢慢成長。從古至今,自然與社會科學的進步日新月異,人們漸漸有能力、開始嘗試了解「人類一生的發展是如何形成的」,希望透過瞭解發展的過程尋求更進步的契機,多年來各式各樣的研究以及想法如湧泉般源源不絕地為發展心理學注入活水,本章我們將透過不同面向的切入,帶領各位搭上發展的列車,從人類在胚胎形成出發,經過幼年、青少年期、中老年期,最後抵達終點站死亡,準備好了嗎?出發囉!

核心觀念[編輯]

前言[編輯]

本章的目標是研究人類發展的基本,複雜和基本過程。發展是指人類生活中發生的生理,行為,認知和社會變化,這些變化由遺傳傾向(自然)和環境影響(培育)引導。我們將在受孕時開始研究發育,當父親的精子與母親的卵子結合,然後考慮在子宮內進行產前發育。接下來,我們將重點關注嬰兒期,從出生開始到一歲的發育階段,以及從嬰兒期到青春期開始的童年。最後,我們將考慮青春期發生的發育變化 - 青春期開始和成年之初的年份;成年期本身的階段,包括新生兒,早期,中期和老年人;最後,準備並最終面臨死亡。 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獨特的身體,認知和情感變化,這些變化定義了舞台,並使每個舞台都獨一無二,一個又一個。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Erik Erikson(1963,p.202)[5]提出了一種生命發展模型,為思考我們一生中所經歷的變化提供了有用的指導。正如你在表格「Erik Erikson提出的發展挑戰」中所看到的那樣,Erikson相信每個生命階段都有一個獨特的挑戰,到達它的人必鬚麵對。根據Erikson的說法,成功的發展涉及以積極的方式處理和解決每個生命階段的目標和要求。 在我們逐步完成本章的過程中,我們將看到羅伯特·克拉克·格雷厄姆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 - 在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已經發現,共享所有遺傳密碼的同卵雙胞胎通常會開始在完全相同的日子坐起來走路)。但是,培養也很重要 - 即使在子宮內,我們也開始受到環境的影響,在整個開發過程中,這些影響仍然存在。此外,我們將看到我們在塑造自己的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們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我們學習的方式和內容,人們如何回應我們,以及我們如何作為個體發展。當你閱讀這一章時,毫無疑問你會更廣泛地了解我們如何通過自己的生活。您將看到我們如何學習和適應生活的變化,這些新知識可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更好地指導您自己的個人生活之旅。 隨著年齡成長的發展歷程,本章介紹成長行為轉變的過程,如何造就今日的發展心理學和重要理論。人類發的事實不但呈現在身高體重的增加,內臟器官與神經系統體積的加大,以及身體比例的改變,使一個幼小的兒童成長為成人,在體積與形貌上產生了顯著的改變,同時由於身體、機能的成長變化與成熟,而導致心理特質的改變,像是認知、情緒及社會行為等各方面質與量的變化,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舊的行為特徵逐漸消失,新的行為特徵陸續出現,使人類具有更複雜的行為模式,能夠產生更有效的學習活動,適應更複雜的環境,也使個人更能夠充分的表現自我的潛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
發展心理學為一門探討個體從胚胎到死亡的生理、心理、社會發展的歷程以及各種因素造成之影響的心理學分支。我們在此將人的一生分為四個階段:幼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及中老年期,並分別探討各個階段的生理、認知及社會情緒的發展。發展(development)一詞係指個體在生命期間,因年齡與經驗的增加,所發生的有規律層次的行為變化過程。
個體從出生到十二歲的階段稱為幼年期,可再細分為產前期(受精至出生)、嬰兒期(0-2歲)、兒童前期(3-5歲)、兒童後期(6-12歲)四個階段。幼年期的個體生理成長快速,而其認知發展則受到先天與後天因素的交互影響。在此章節我們主要會介紹Sean Piaget的幼兒認知發展理論,也會稍微提到其他不同派系之間的差異。在社會情緒發展的部分則以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為主。
StageAgeKey ChallengePositive resolution of challenge
Oral-sensory12-18個月大信任對不信任嬰孩信任自己的照顧者
Muscular-anal18個月大-3歲自主獨立對羞怯懷疑小孩學習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並學習獨立
Locomotor3-6歲主動對內疚小孩透過探索以及模仿主動學習而不再依賴
Latency6-12勤奮對自卑孩童學得好好的
Adolescence12-18身份對角色混亂能與同儕建立良好且正向的關係
Young adulthood19-40親密對孤獨學習做出承諾與愛
Middle adulthood40-65愛心關懷對頹廢遲滯了解如何引領下一代,尤其為人父母
Late adulthood65歲以後完美無缺對悲觀沮喪認為自己的人生過得很美滿
表格 adapted from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1]
十二歲後,個體開始進入青少年期,也就是俗稱的「青春期」,此階段的發展大約持續到二十歲為止。青春期的個體生理上最顯著的發展為第二性徵的成熟,而此時期的個體認知處於一種「模稜兩可的混沌狀態」,開始學會去思考抽象而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得出的結論卻不一定成熟,此時期的青少年容易產生自我中心主義。另外,根據Erikson的理論,青少年期的階段發展目標為自我認同與角色統整,若未能通過認同危機則容易陷入認同混淆,也就是對自我的價值未統一的狀態。
二十歲後,個體步入成年早期。成年人無論在心智或身體機能的發展皆已成熟,廣義來說,只要是和身心健康相關的主題,舉凡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疾病、免疫力、疼痛不適等等,都可歸納入健康心理學領域,對健康的討論並非侷限在心理疾病,認為治療疾病固然重要,但這應該是基礎,真正的健康是:不被病痛所苦、吃得飽、睡得甜、體力充沛,更能勇於接受生活挑戰。更有著「成年人的自覺」。此階段之階段性任務為建立親密關係及傳承經驗,也要開始面臨「中年危機」及衰退的到來。
三十一歲後,個體漸漸朝中老年期邁進。人體的生理機能約於四十歲後開始走下坡,女性在四十到五十歲間更要面對更年期所帶來的焦慮感,覺得生活缺乏意義,停滯頹廢(艾瑞克森理論);而認知發展方面,中老年期所要面對的挑戰主要有記憶力的衰退,甚至是阿茲海默症等老年慢性疾病的到來;中年人會有「中年危機」的困惑,而老年人則要開始學會安排退休後生活,接受即將來臨的死亡,如何圓滿的過完一生,是此階段個體最重要的課題。

發展心理學與認知發展的分別:發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是研究從出生到死亡的多個時間點(across the life span),分別產生哪些質與量的變化;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是內在思考技巧如何累積與產生變化,且受到先天與後天經驗兩個因素所影響。 而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即討論心理發展受先天的遺傳物質所主導,還是受後天的環境影響。先天(maturation):發展的成熟度受先天決定;後天(learning):心理的發展來自後天的環境與經驗,包括所處的家庭、學校、所交的朋友……等。先天與後天會互相作用,影響各方面發展,包含語言、智力等。
發展有連續性(Continuity)與不連續性(Discontinuity)兩種觀點:連續性是指慢慢地改變,如兒童在技能慢慢增進時,受到生活經驗、環境因素等潛移默化,發展的進程是平順而連續的。發展的連續論較強週環境因子的影響,而非先天性的因素。不連續是指在一個時間點看到一個變化,在另一個時間點又看到另一個變化,一段一段地變,是不連續的。這個論點認為這些階段是可預測且不變的,而在一個人進入新的階段時,會有突然的改變。雖然每個人進入新的階段速度有所不同,但他們進入的順序、習得技能的順序相同。每個階段中的能力都與前一階段性質不同,因此跳過某個階段是不可能的(即使一個人身上可能同時有數個階段的特質)。 而結果顯示,發展應是不連續的。新的思考方式會同時出現,而非一項接一項出現。並且是以自我中心(egocentrism)發展:此處與道德無關,是一種思考上的自我中心。只會用自己的角度去想,而無法站在別人的立場,是一個思考不成熟的階段。可是長大以後就不會(一種質的變化)。舉例:小朋友玩捉迷藏。另外,新技巧也會同時出現,例如:語言、空間、數學都一起學會。知識也會經過重組:隨著年齡增加,會把所接收到的資訊重組成新的知識,而不只是簡單的加法。改變也有著一定的順序,不能夠顛倒。例如:必須要先會爬才會走。階段論者如皮亞傑(Piaget)與維高斯基(Vygotsky)都認為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被清楚辨認及描述;然後他們提出的階段數目和細節則各自有所不同。
領域有一般性與特別性(domain generality vs domain specificity)之分: 領域的一般性:多個領域一起學,表現出全面性的改變。 領域的特別性:一個個領域接著學,一次改變一項。 實驗結果顯示人的心理發展較接近全面性的改變(領域的一般性)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 橫斷式的研究方法(cross-sectional studies)
1. 不同年齡層、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點同時做測試,所蒐集到的資料為橫斷式的資料(不同年齡層的人、相同時間點)
2. 優點:快速,可以在同一個時間點找到不同的人
3. 缺點:同一時間點找到的不同年齡層的人,除了年齡上的差異,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因此會有許多無法控制的因素摻雜其中
(二) 縱貫式的研究方法(longitudinal studies)
1. 針對同一群人,在不同時間點進行測試。(同一群人、不同的時間點)
2. 優點:對象為同一群人,混淆的因素影響較少。
3. 缺點:要獲得所有資料,就必須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搜集完成。

發展的本質(essense of development)[編輯]

心理學家對於發展的本質有不同的觀點,主要分為四個面向:連續/階段、主動/被動、整體、全人生發展觀。
(1)連續發展觀認為發展是連續不斷、細水長流的過程,個體從幼稚到成長的過程中,行為發展的變化是採逐步漸進的方式來進行的,每一個發展的時期,都奠定了未來發展的基礎。相反的,階段發展觀認為發展是成階段方式進行,每個階段的順序是固定的,且每個階段皆有不同的使命需要被完成。近代最有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就是著名的階段發展觀者,他認為,每一個兒童所經歷的發展階段相同,順序固定不可改變,他的理論將在後頭詳述。 (2)主動發展觀認為兒童本身的發展是扮演主動的角色,而被動發展觀認為兒童是一個被動的個體,行為的表現端視其環境中種種條件、經驗世界而定。意即,個體發展的歷程受制於環境,環境會形塑個體發展的情形,不同的環境會塑造出不同個體行為的表現。我們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比喻來了解主動發展觀和被動發展觀,像是:主動發展觀是時代創造青年,而被動發展觀是青年創造時代;主動發展觀認為兒童的發展是由內而外的,被動發展觀則認為兒童生來就是一張白紙,由環境為其發展塗上不同的顏色。 (3)過去,心理學家在研究人的發展時,會將各領域細分,切割成:情緒的發展、認知的發展、社會的發展等領域,而後就各分類,分別仔細檢視。然而,整體發展觀者認為,上述領域發展是相互連接影響的,不可以被分割解釋。因此,上述的切割過於片面性,有礙對於個體發展的理解。因此,整體發展觀主張應將個人是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作為研究對象。 (4)全人生發展觀的出現,是經由對早期發展心理學家重視成年前發展歷程的反思而產生。全人生發展觀認為,人的發展並不會終止於青年期,成年期甚至老年期都尚具有成長、發展的潛能,強調了整個人生的發展過程。本章的架構也是以是從此發展觀發跡。

發展的階段(stages of development)[編輯]

人的一生可以按照生理年齡,區分為嬰兒期(0-2歲)、兒童期(3-12歲)、青少年期(13-18歲)和成年期。但是發展心理學家更加精確地描述了心理發展的過程,按照心理表徵或處理特徵,將發展分成「發展階段」(stages of development)。
「階段」表示在同一年齡範圍內的心理表徵及運作方式相似,但與先前或後續階段的表徵及運作在性質上截然不同,而且所有兒童的階段順序相同。與此概念密切相關的是發展「關鍵期(critical periods)」,意指某一特定行為的學習,只能在特定的年紀進行;如果個體未在此年紀範圍內學習,則無論日後環境有多豐富, 個體也無法學習此一特定的行為。
不過,許多行為發展的關鍵期並不明確,但依然有所謂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意指在特定年齡範圍內是行為發展的最佳時機;如果在敏感期內,未能接觸適當的環境,則無法充分精熟特定行為。例如,學齡前可能是母語學習的重要時期(DeHart et al., 2000)。如果兒童在6或7歲前未能從環境中接觸足夠語言刺激,可能完全無法掌握語言特徵(Goldin-Meadow, 1982)。在羅馬尼亞領養機構成長的13歲兒童其生理系統,對心理壓力事件的反應比較遲鈍;但是2歲前就被領養到有利環境者,其生理系統對壓力的反應卻無異於一般兒童(McLaughlin et al., 2015)。
然而,並非所有心理學家都認同「階段性」發展這一看法。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發展是個「連續」過程,而無法切割成階段。例如從訊息處理論討論記憶發展來說,十歲小學生和成年大學生的記憶系統中都有短期記憶。兒童的短期記憶容量低於大學生,但是西洋棋高手級的小學生對於「棋子空間」短期記憶的表現卻優於新手級的大學生。因此,訊息處理論認為記憶的發展並沒有明顯的「階段」,而是一「連續」的變化。

遺傳與環境(genetics and environment)[編輯]

身體與神經系統的發展,同時受先天與後天環境影響。而隨著年齡增加,神經細胞的數量並沒有跟著增加,反而慢慢減少。這便是神經細胞的修剪(pruning):利用比較少的神經細胞去做更多的事情。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會越來越強,而能夠用比較少的細胞、更強的連結去應對生理、心理上的變化。
遺傳或環境(即先天之於後天),何者對發展更重要?這是個亙古的爭議。東方孟子的「性善論」認為我們天生就具備良善的特質,而後天環境只是讓這個良善特質能否順利 成長的沃土。西方也有相似觀點,例如 16 世紀的清教徒認為兒童天生具有「邪 惡」特性,因此後天的環境必須提供嚴格的紀律才能讓兒童發展出良善的特質。然而 17 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認為新生兒的心靈是片空白的泥板,是經歷後天的循循善誘,才讓兒童發展出良善的特質。
近代的達爾文演化論(Darwin, 1859)則傾向先天論的觀點,強調人類行為有其演化淵源。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雖承襲演化論適者生存的觀點,但卻著眼於心智活動能提供適應環境的功能。然而二十世紀中期盛行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極端強調環境的影響。他們主張心智發展是完全由環境所塑造:不論兒童的遺傳特徵有何差異,任何的兒童經過特定的訓練,都可獲得某一類型的成就。行為主義大師華生(Watson 1930)表示:給我一打健康、外型健全的嬰兒,並由我所設計的環境撫養,我可以保證把這批嬰兒訓練成為任何一種專業人士─醫師、律師、藝術家、商人,甚至乞丐和竊賊,無論其祖先的天賦、嗜好、傾向、能力、職業和種族為何。
實徵研究的資料顯示,先天與後天因素在發展上都扮演重要角色。一個比較持平的說法是,發展是立足在先天的基礎之上,而後天的環境則是引導的發展方向。發展順序的時間表由基因所決定,但是環境事件仍有影響。基因決定生理系統成熟的順序,不受特定環境的影響。
從動作發展來看,基因設定的成熟順序相同,而環境主要影響成長的速率。幾乎所有兒童的肢體發展都遵循一定的順序:坐起、爬行、站立、然後行走。而且出現的年紀相似,所以諺語說「七(個月)坐八(個月)爬」,這稱為發展的里程碑 (developmental milestone)。不過,練習肢體動作或提供嬰兒額外刺激,可以加速動作行為的出現。以嬰兒獨立行走的發展歷程為例,在某些文化中(像是肯亞的 Kipsigisy 族),雙親會教導嬰兒坐、站立和行走。例如,母親把還不會自己坐的5個月大嬰兒放進一個覆蓋著毯子的洞,這樣可以支撐嬰兒的背部。所以嬰兒在標準化動作測驗中,達成坐、站和走這些發展里程碑的年紀比美國嬰兒提早 1 個月 (Super, 1976)。相反地,巴拉圭東部有一遊牧民族(Ache),生活在茂密的森林裡,環境周遭有許多可能傷害嬰兒的動物,母親經常背著嬰兒,很少讓嬰兒坐在地上。而且兒童三歲以前很少離開母親超過 1 公尺,這些兒童比美國嬰兒延遲 1 年才 開始行走(Hillard & Heather, 1987),故後天經驗會影響先天設定的發展時程。
語言發展的過程也顯示先天特徵與後天經驗的交互作用。除了少數例外,六個月大以前的嬰兒在知覺上能夠分辨外語的語音差異,而受到母語的影響,週歲大的嬰兒通常較不容易區分外語語音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從語言發展的例子來看, 環境會影響兒童基本語言技能(例如,組合詞彙以形成語句)的發展速率,而非這項基本能力能否出現。

幼年期的發展[編輯]

幼年期的身體發展[編輯]

幼年期大約可以分為四個部分:從受精卵結合,到出生的產前期、0至2歲的嬰兒期、3至5歲的兒童前期和6至12歲兒童後期。
產前期[編輯]
發展原則:由上到下,由中央到四肢,越遠端的器官發展越慢。
產前期又分為胚芽期(germinal stage),零至二週;胚胎期(embryonic stage),兩週到兩個月;胎兒期(fetal stage),兩個月到出生等,共三個時期。 其中,又以胚芽期及胚胎期之發育最為重要,其發展快速且複雜,並在胚胎期後就大致底定並穩定生長。而懷孕週數越短,孩子和母親的狀況就會越不穩定,尤其是剛受孕到懷孕兩三個月以內,因為寶寶整體型態尚未發展完全、進入穩定階段,因此,若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會流產。
這可以談到臺灣的傳統文化,很多爸爸媽媽在懷孕週數達十二週(也就是三個月)以前,不喜大肆張揚,很多明星也會在懷孕初期特別隱藏懷孕消息,正是因為臺灣傳統上有:「懷孕滿三個月不可告人。」的習俗,根據民俗間的說法,是因為,當媽媽懷孕之後,就會有守護神來到媽媽的身旁,保護母親和寶寶,但這個守護神很低調,如果把這件事情告訴別人,那守護神就會離開母親和孩子,如此一來,懷孕中的媽媽,和在肚子裡的小寶寶就可能會有危險。當然,這只是傳說,比較實際的說法,應該是因為過去醫療環境還不發達,很多懷孕的婦女在懷孕初期容易流產,流產的機率既然這麼大,勢必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若是在懷孕初期就大肆張揚,和大家分享喜訊,那麼萬一孩子不小心沒了,非但小寶寶的爸爸、媽媽會很難過,要向親友解釋起來也費力,更會造成周遭的人都處於悲傷的氛圍之下,所以會希望等到孩子狀況比較穩定以後,再和大家分享這個好消息。不過,以現在的看法,我們會認為,懷孕的事情可以及早公布,讓周遭的人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並且多加留意孕婦的安全,只是,在守舊和新時代的想法之間,每對父母都會選擇自己比較喜歡、認為比較洽當的方式,身為旁人,我們只需要給予滿滿的祝福即可。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產前期的各個分階段,究竟寶寶們在媽咪肚子裡都是怎麼長大的吧!也會幫助我們更加了解生命的進展喔!
1.胚芽期(Germinal Stage):
又稱胚胎前期(pre-embryonic stage),是懷孕第一個,也是最短的階段,包含從受精、著床到細胞分化,是生命最初的兩個星期。卵子與精子受精的部位通常在輸卵管的壺腹處,在輸卵管結合後稱為受精卵(Zygote),此時即進行第一次有絲分裂,接著在受精後3天內不停的分化,成為約12至16個細胞組成的桑葚胚(Morula ),並以極快的速度倍增,在第一週左右即長成約100至150個細胞的早期囊胚(early blastocyst),通常在受精後3天內由輸卵管游移至子宮,約第七天會著床在子宮壁上並形成胎盤,此時的囊胚主要由外層大型細胞聚集成球形的滋養層(Trophoblast)及內細胞團(Inner cell mass, ICM),在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將分別發展成提供胎兒養分的胎盤(Placenta),以及胚胎真正發育成胎兒的基礎。
在第一週著床後,緊接著胚胎會在第二週發展成雙層胚盤(bilaminar embryonic disc),分別是著床處靠近母體的上細胞(epiblast)及遠離母體的下細胞(hypoblast)端。上細胞會延展並形成羊膜(Amnion),及圍成一個羊膜腔室(Amniotic sac cavity),其內充滿羊水;下細胞則發展成卵黃囊(Yolk sac)。
2.胚胎期(Embryonic Stage):
受孕後的兩週,有機體安全地附著於子宮壁上,稱為胚胎(embryo)。胚胎經過前兩週的分化之後,會在第三週進入主要的發展階段,此時上細胞將會持續增生,並取代下細胞,同時在兩層中間有衍生出第三層,至此胚胎正式由上細胞(Epiblast)完全取代,並形成三胚層,分別為內胚層(endoderm)、中胚層(mesoderm)、及外胚層(ectoderm),這些胚層將在之後發展成特定的生理結構。其中,外胚層主要發展為皮膚、毛髮、指甲、皮膚腺體、腦部及脊椎;中胚層主要發展成為肌肉、骨骼及神經系統、結締組織、心臟、腎臟、中軸血管等;內胚層則發育成為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總之,在胚胎期開始將會進入下一階段的胎兒的部位身體器官的雛形逐漸形成,肌肉與骨骼開始成長,心臟、大腦與脊椎等中樞神經部位逐漸成形。此時期的胚胎雖小(約只有一英吋長),但已經具有人形且分化出許多的功能,包括心臟、簡單的腦、腸、臉、眼、耳、手指、腳趾,與生殖器官,即便仍相當原始,但已能清楚地被辨認之。胚胎階段是許多器官開始成形和系統發展非常重要的時期,也非常容易受到母體環境的影響,在此階段,若胚胎受到任何傷害,有可能導致胎兒流產或造成出生後嬰兒的各種身體缺陷,然而短暫的胚胎時期也使導致嚴重傷害的機會降低。(laura E. Berk,2008)
3.胎兒期(Fetal Stage):
從懷孕的兩個月後一直到小生命出生的這段時間稱為胎兒期。很多人以為胎兒總是安靜地漂浮在子宮內睡覺,實際上並非如此,胎兒一直都是相當活躍的。在胎兒期之前,約三星期大,胚胎就有心肌的活動(心跳);六星期則可以觀察到一些對刺激的反應;八星期開始出現自發的移動,有些研究者甚至還發現嬰兒在子宮內的行為儼然已出現性別差異,例如男性胎兒比女性更為活躍等等。而胎兒期的一開始,胎兒對觸覺的反應就很明顯,當碰觸他們的手時,他們會把手指彎起來。於十六到十八週時,胎兒的活動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此時母親已能感覺到胎動。這個時期胎兒的頭髮開始長出,五官越來越清楚,主要器官除了接續胚胎期繼續生長之外也開始運作,結構以及身體系統的主要發展是在大小以及功能上,大約在二十到二十五週大時,胎兒已經可以對聲音和光線都有反應。最後在正常的情況下,大約懷孕三十八週後孩子就會出生,然而未足月(足月定義:懷孕滿三十七週)的,或甚至是母親懷孕尚未到三十週的早產兒,因為很多器官仍未發育完全,體重太輕,就會有較多的問題,像是容易罹病且死亡率高,即便耗費金錢與醫療讓其存活下來,日後還是常有發展遲緩的問題。
從受精到出生的過程並非總是順利的,也許很多人不知道,約莫一半經過受精的卵子具有一些染色體上的異常,通常這些卵會自動地流產,又,大約30%的受精卵無法達到胚胎階段。而在胚胎階段,男性胚胎自然流產的比率又多於女性,但即便如此,大約每250個新生兒中還是會有一個有明顯的異常,而有更多個有比較不明顯的異常。
撇除基因或染色體上的先天異常,底下介紹一些會影響胎兒產前發展的因素:
影響產前發展的因素[編輯]
發育中的胎兒可能會受到所有能透過胎盤而進入血液中的物質之影響,無論孕婦吃了什麼、喝了什麼、服了什麼藥或是吸入了什麼都可能會對胎兒產生重大的影響。孕婦的營養、健康、平靜或焦慮,凡此種種均會影響胎兒發育。
儘管有羊膜囊 (amniotic sac)與胎盤(placenta)保護胚胎,有害物質(teratogens,畸胎原:能產生致畸胎作用的環境因素)仍有機會傷害到胚胎。如:煙(降低血氧,可能造成胎兒體重過輕)、酒(造成FAS有機會使胎兒畸形)。
1.母親的情緒狀態
當孕婦覺得持續性焦慮、沮喪、精神受創或有極大悲傷及受驚嚇時,她的身體會產生巨大的、不能控制的改變,心跳、呼吸速度、腺體分泌等也會對情緒的波動產生反應。但是要評估某些化學變化是如何影響到胎兒行為是相當困難的,因為我們若是做一個故意讓孕婦處在壓力之下的實驗,對未出生的小生命是不道德的。要測試壓力對人類產前發展的一個方法是對自然產生壓力之孕婦做研究。有一個研究發現,在懷孕時經驗到嚴重壓力的孕婦,腹中的胎兒明顯較好動,出生時體重輕,且均有胃部及進食方面的問題,在動作發展上比同年齡小朋友進步,但是對噪音敏感、易暴躁。另一個母親情緒狀態影響胎兒之可能是經由自然流產,在一個研究當中,懷孕時曾至少三次流產的婦女比從未流產的孕婦,在再次懷孕時給予諮商幫助,她們焦慮平靜下來,同時也無再次流產的情況發生。

2.疾病
孕婦生病也會影響胎兒的產前發展,兩個可能對發展中胎兒生命最具危險的病症是糖尿病以及Rh因子不合。另外,孕婦若得到傳染性疾病也會影響到胎兒,常見九種如病毒性的德國麻疹、水痘、麻疹、腮腺炎、腸病毒、B19微小病毒、巨細胞病毒CMV,細菌性的B型鏈球菌感染,寄生蟲的弓漿蟲寄生症等等,都是孕婦需要注意的傳染性疾病。
 (1). 糖尿病使母親血糖濃度升高,許多患者注射胰島素(Insulin)來降低血糖,但是這會增加流產的機會。
 (2). Rh因子是存在紅血球內的一種蛋白質,在全人口中,約有85%的人含有這種蛋白質,當胎兒血液內含有Rh蛋白質,但母親並沒有Rh因子時,Rh不相容情況便發生,如果胎兒之含Rh因子的血液流入母親體內,母親的身體系統會形成抗體來對抗它,問題並不會在此時產生,但若下一次懷孕,則下一個胎兒之紅血球便會受此種抗體的影響,可能造成腦死、早產或死產。
 (3).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可能會造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雖然工業化國家罹患愛滋病的機率已經下降,但此疾病的病例仍有95%都是於開發中國家被確認,且一半依=以上是婦女(聯合國,2014),其中有20~30%的機率將病毒傳給腹中胎兒。愛滋病在嬰兒體內發展相當迅速,不到6個月的時間,就會出現體重下降、腹瀉、呼吸疾病,且病毒會損害大腦。所以大部粉的愛滋寶寶只能存活5~8個月(O'Rahilly, 2001)。目前立妥威(ZDV)至抑制病毒生長的藥物,它可降低,母親將愛滋傳染給胎兒的機率達95%,而且對胎兒不會產生有害的結果。(Culnane et al,. 1999)

3.營養
一個孕婦在懷孕過程及前後是否有良好營養或是缺乏營養均會影響胎兒發展,由於懷孕本身對母體系統產生很大的負擔,一個婦女在懷孕開始時就需要有好的營養。不只是一般營養或蛋白質不足會影響產前發展,一些特殊的維他命及礦物質缺乏也會影響胎兒的發展。當孕婦的飲食改變,胎兒的健康也會隨著改變。也因為懷孕期間,胎兒成長的速度比其他的時期要快,而且他們完全仰賴母體供應營養,讓母親增加約10~13.5公斤的健康飲食,有助確保母親與寶寶的健康。(laura E. Berk,2008)
  • 產前營養不良的後果:
 (1). 懷孕1~3個月的婦女,受到飢荒的影響比較容易流產或是生出生理有殘缺的嬰兒;過了3個月後,胎兒通常可以存活,但出生體重較低,且頭較小。(Stein et al., 1975)
 (2). 如果營養不良發生在懷孕7~9個月時,可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的傷害,也可能會使其他器官的結構變形,包括肝臟、腎臟以及胰臟,造成終身的健康問題。(Morgane et al., 1993)
 (3). 營養不良會抑制免疫系統的發展,懷孕期間營養不良,嬰兒通常會感染呼吸道疾病。(Chandra, 1991)
 (4). 嬰兒對於外界的刺激會顯得煩躁而無回應;並且隨年齡增長,可以發現他們在智力測驗的得分較低,且有嚴重的學習問題。(Pollitt, 1996)
  • 預防與治療
 (1). 在受孕前後補充"葉酸",可減少超過70%的神經管異常機率。如無腦畸形及脊柱裂。(MCR Vitamin Study Research Group, 1991)
 (2). 懷孕最後10週補充足夠的"葉酸",可降低一半早產及出生體重低的危險。(Scholl, Heidiger, & Belsky, 1996)
   ---也因此,在美國和加拿大,建議所有達生育年齡的婦女,每天攝取至少0.4毫克但不超過1毫克的葉酸。(攝取過量可能有害)
 (3). 在飲食中添加"鈣",有助於預防母親高血壓,及嬰兒出生體重低。
 (4). 攝取足夠的"鎂"、"鋅",可減少許多懷孕期間及生產時發生併發症的機率。(Christian et al., 2003)
 (5). 在調味鹽中添加"碘",可以幾乎完全避免呆小症。(Mathews,Yudkin, & Neil, 1999)
 (6). 在懷孕初期攝取充分的"維他命C"與"鐵質",有助於胎盤的生長及健康的出生體重。
 (7). 維他命的補充只能補足,不能取代母親於懷孕期間的營養飲食習慣。食用食物不足或是種類不全的婦女,必須服用綜合維他命。
 (8). 懷孕期間如果持續營養不良,嬰兒的飲食通常更需要改善。
  • 美國與加拿大
 (1). 美國婦女、嬰兒與兒童供應糧食方案(Special Supplemental Nutrition Program for Women, Infants, and Children,簡稱WIC):提供食品套餐及營養教育給貧困的懷孕婦女,約照顧到符合資格的90%低收入者。
 (2). 加拿大孕期營養計畫(Cosmetic Products Notification Portal,簡稱CPNP):適用於所有需要的孕婦,不論收入多寡,並包括:青少年、濫用酒精或藥物者、處於暴力環境下的人等,也特別協助移民者、原住民。這方案可照顧加拿大近10%的準媽媽。  

4.母親的年齡
高齡產婦較易冒有懷孕困難,同樣地,十多歲青少年懷孕同樣也很危險,生理尚未成熟且心理尚未做好懷孕準備的情況下,很多小媽媽分娩時間過長或早產,她們的胎兒往往體重過輕,很多出生不到一年便去是。有很多原因導致這種狀況:如青少年子宮並未成熟,身體仍在成長,可能營養不良或是缺乏產前醫療照顧。

5.母親的工作
當懷孕後期孕婦工作要求她長時間站立時,胎兒也有可能嚴重體重不足,這也許是因為孕婦的子宮與胎盤血液供應缺乏。如何決定懷孕時工作持續多久要根據很多因素,如母親的健康情況、工作性質及公司之離職政策等。

6.胎次的間隔
婦女生過多少個孩子、胎與胎之間間隔的長短也會影響胎兒產前發展。在經過一次懷胎之後,母親內分泌系統需要四年時間恢復到原來狀態,故若兩胎相距過近,可能是不利的,若超過所需恢復的時間,後生的嬰兒似乎比頭胎胎兒有較好的產前環境,因為在第一次懷孕之後,胎盤之血液循環更充足。

7.藥物
一直到1961年,人們才知道化學物質會透過胎盤而傷害胎兒。任何分子小到可以穿透胎盤屏障的藥物都可以進到嬰兒血流中,且很多懷孕婦女仍繼續服用開架式藥品而沒有向醫師徵詢。藥物對胎兒之所以會有嚴重打擊是有兩個原因:
(1)成人的少量藥劑對胎兒而言卻成了大量藥劑。(2)對分解藥物有效的肝臟要等到出生後才會發展,因此胎兒體內便存留了不少藥物。
懷孕的婦女通常會使用一種以上的藥物,所以如果胎兒受到傷害,很難得知是哪一種藥物造成的,或是是否有其他因素造成的原因。所以在沒有足夠的資訊之前,最安全的方式就是讓懷孕婦女減少或完全避免使用藥物。
  • 處方與非處方藥物
 (1). 1960年代,薩利多邁(thalidomide)的鎮定劑被廣泛利用。受孕4-6週的母親服用後,會導致胚胎手臂與腳部嚴重畸形,全世界約7000名嬰兒受到影響。(Moore & Persaud, 2003)
 (2). 1945-1970年間常用之綜合賀爾蒙-乙烯雌酚(DES),用來預防流產。當母親服用後,其女兒青春期之後,患有陰道癌、子宮畸形與不孕症的比例異常的高,且懷孕後也容易生下早產兒。其兒子患有生殖異常與睪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Hammes & Laitman, 2003)
 (3). 羅可坦(Accutane),一種維他命A的衍生物,用來治療痤瘡(青春痘),學名為A酸,isotretinoin。懷孕三個月內服用,會嚴重損害發展中的有機體,包括眼睛、耳朵、頭骨、心臟以及免疫系統異常。目前在美國加拿大有數十萬達生育年齡婦女在使用羅可坦。(羅可坦行動小組論壇,2003)
 (4). 阿斯匹靈。有一些研究認為,固定使用阿斯匹靈,可能與出生體重低、胎兒在出生時死亡、較差的動作發展有關。(Barr et al.,1990; Streissguth et al., 1987)
 (5). 咖啡因。過量的食用咖啡因(每天超過三杯咖啡),可能造成出生體重低、流產以及新生兒易怒、嘔吐等病症。(Klebanoff et al., 2002)
 (6). 抗抑鬱藥劑。懷孕7~9個月服用抗抑鬱藥劑,則與增加妊娠併發症(例如呼吸窘迫)發生機率有關。(Costei et al., 2002)
  • 非法藥物(整體來說,其影響力較無抽菸以及酒精明確。)
 (1).古柯鹼、海洛因、美沙酮(成癮性稍低的藥物,用來幫助使用者停止使用海洛因)使用者的寶寶,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早產、出生低體重、生理缺陷以及死產。這些嬰兒一出生就對藥物成癮,他們會發燒、易怒,並且有睡眠困擾。(Behnke et al.,2001)
 (2). 暴露在海洛因以及美沙酮的嬰兒,在第一年比較不能注意環境,發展也較遲緩。過了嬰兒期後,部分嬰兒會有所好轉。(Eliott, 1997)
 (3). 暴露在古柯鹼環境的胎兒,在嬰兒期時遭遇的狀況會持續存在。古柯鹼會改變神經元的製造與功能,以及胎兒大腦中的化學平衡,可能導致許多相關生理缺陷。且知覺、動作、注意力、語言方面的問題會從嬰兒期持續到學齡前。(Lester et al., 2003)
 (4). 大麻,另一種比海洛因和古柯鹼更廣泛被使用的非法藥物。有些研究認為,產前暴露在大麻的環境下,與出生後頭顱較小有關;也與童年時期的睡眠、注意力、記憶方面的困難有關。(Fried, 2000)

8.吸菸
在醫學上已證實吸菸會影響胎兒健康,而且美國相關研究也顯示,吸菸孕婦流產危險性是一般孕婦的1.6倍,嬰兒發生低體重的危險性是不吸菸孕婦的1.5到3.5倍;新生兒發生猝死症的機率則為2.3倍;該報告同時指出,菸品對於胎兒的神經、呼吸與視覺系統的傷害程度不亞於古柯鹼或海洛因。
  • 抽菸如何引響胎兒?
香菸裡的成癮物質-尼古丁,會壓縮血管,減少流到子宮的血流,造成胎盤的不正常生長。使得母體與胎兒的營養交換減少,胎兒體重容易不足。
尼古丁會使母親和胎兒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濃度增加。一氧化碳會取代紅血球的氧,傷害中樞系統。

9.飲酒
飲酒將可能引起流產,儘管未流產也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症候群」,外觀上包含顏面頭顱異常、身材矮小、體重過輕,而在生活上會造成聽視覺受損、學習障礙、精神異常等問題,懷孕過程酗酒被證實為造成先天缺陷、發展遲緩的兇手。根據統計,相較無飲酒的孕婦,酗酒之孕婦產下的嬰兒罹患胎兒酒精症候群的風險高達 65 倍。
  • 胎兒酒精效應(Fetal alcohol effects, FAE)
為當母親喝酒較為少量時所造成。受酒精影響的胎兒只會出現症候群其中幾種畸形。母親懷孕時接觸酒精的時間點與長短不同,會造成胎兒不同的缺陷。(Goodlett & Johnson, 1999)
  • 酒精如何產生影響?
 (1). 酒精會干預細胞複製及遷移至原始神經管。造成結構性損害、阻斷大腦生長以及大腦功能異常。
 (2). 因為身體會使用大量的氧來代謝酒精,懷孕婦女飲酒將會帶走胎兒細胞成長所需的氧。(Goodlett, 2001)

10.輻射
游離輻射會導致基因突變,而母體懷孕時曾暴露在輻射中會對胚胎及胎兒造成額外的傷害。例如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意外9個月後,流產、小頭、生理殘缺及身體成長緩慢的發生率大增。 另外,即使暴露於輻射的嬰兒看似與一般人一樣,問題可能之後浮現。例如車諾比事件輻射汙染的兒童,童年中期後,智力測驗分數較低,且發生語言及情緒障礙的機率較其他未受輻射影響的兒童高出2~3倍。(Loganovskaja & Loganovsky, 1999)

11. 環境汙染
在工業化國家,有大量可能危害人體的化學物質被排放至居住的環境中,其中約100000種是經常使用的物質,且新的汙染物每年都在增加。
 (1). 汞,造成水俁病。當時出生的兒童都有身體畸形、智能障礙、語言異常、咀嚼及吞嚥困難,以及動作不協調等問題。胎兒受到汞污染會阻斷神經元的製造及位移,造成大規模的大腦損傷。(Clarkson, 2003)
 (2). 鉛。長期暴露在高量的鉛當中,與早產、出生低體重、大腦損傷等身體損傷有一定的關聯性。即使是少量鉛也可能有危險,嬰兒的心智及動作發展都比較差。
 (3). 多氯聯苯(PCBs),長年以來使用在電氣設備的絕緣體上,直到研究發現它們會汙染到食用水源(同汞一樣)。在台灣,有胎兒曾因受到米糠油中高劑量的多氯聯苯汙染,導致出生體重過輕,牙齦及指甲變形、認知發展遲緩。婦女常吃遭多氯聯苯汙染的魚,生下來的嬰兒體重較輕,頭也較小,到了童年早期與中期時,在注意力及記憶方面都會面臨障礙。(Chen et al., 1994)
嬰兒期[編輯]
新生兒的大腦約400克,為成人的四分之一左右,佔其體重的12.5%(成人只佔2%)。此後會隨著成長,腦細胞增多、腦的結構更複雜而增加重量。
此時主要是發展感覺與運動神經,嬰兒在剛出生其實都尚未發展完全,但在出生之後不久便會開始擁有注視和聽覺的能力,也能辨別各種的氣味,我們可以透過圖卡學習,以及各種味道、氣息的傳遞,刺激寶寶的感官發展,但是,寶寶在味覺方面較不敏感。嬰兒一般是從動作中學習,就算每個嬰兒做出同一種動作的時間有所不同,但生理的發展仍然依照著四個原則進行:
1.頭尾律:由位於上方的頭部進行,至位於下方的身體軀幹。
2.近遠律:由嬰兒身體中央的部位,進行到外圍的四肢。
3.層級整合律:簡單的技能分為:分開及獨立發展,之後這些技能將再整合成較複雜的技能。
4.系統獨立律:不同的身體系統以不同的速率成長。
神經系統及腦部發展:嬰兒出生時的神經元數目約1-2千億個之間,成人時,單一一個神經元與身體其他部分的神經元可能有至少會有5千個連結,然兩者數量相較下,嬰兒神經數目較成人多出許多,乃因嬰兒大腦上未發展完全,多數神經元以零散的方式分布其中。假如在往後的學習經驗上,嬰兒並未刺激某區域的發展,其神經元便會被修剪,之後會被發展更蓬勃的區域的神經元所取代。
一般而言,嬰兒在六個半月左右學會坐,在十個月左右學會爬行,十三個月時能學會站立,約在十五個月能學會行走。
而這些嬰兒生理上的發展,皆受到遺傳、營養攝取、生活品質和嬰兒健康情況的影響。
而在此時期,嬰兒的反射動作是其維持生命的天生能力,有以下反射現象:
1.覓乳反射(The Rooting Reflex):新生兒會把頭轉向其臉頰被觸摸的那一側,為攝取食物之功能。
2.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將奶嘴或手指放入新生兒嘴中,新生兒會出現節律性的吸吮動作。
3.吞嚥反射(Swallowing Reflex):自胎兒階段開始,在子宮內吞嚥羊水。出生以後,吞嚥幫助嬰兒充分的攝食,使生命得以延續。儘管吸吮過程奶水不慎嗆到,生理反應也會以嘔吐或咳嗽來達到自我保護。
4.擁抱反射(The Startle Reflex):又稱莫羅氏驚嚇(The Moro Reflex),當嬰兒失去支撐或手部的支持時,會做出痛苦的表情並向外舉起他們的手臂,接著會再向內做出擁抱的動作,而此這是保護性的反射,能讓嬰兒在突然失去支撐時緊握母親。
5.抓握反射(The Grasping Reflex):此反射在當嬰兒的手掌被刺激時誘發,把物品放在嬰兒手中時,手指會靠龍,而嬰兒的抓握是十分有力的,能夠促使嬰兒安全地抓住其照顧者。
6.定向反射(Orienting Reflex):發出聲響時,新生兒會轉頭朝向音源,並且在聽到巨大聲響時出現驚駭反射(startle reflex)的動作。
7.牽引反射(Traction Reflex):在嬰兒平躺時,握住他的雙手並往上拉起,可見嬰兒脖子往後倒、頸部想往前使力、手腳彎曲,即是牽引反射。
8.踏步反射(Stepping/Walking Reflex):雙手扶著寶寶的腋下,讓嬰兒雙腳著地,腳底碰到平面時,就會做出交替踏步的動作,即是踏步反射。
9.頸緊張反射(Tonic Neck Reflex):讓嬰兒頭轉左側,左側手臂就會自然伸直,又側手臂則呈現彎曲,做出張弓射箭的動作,即是頸緊張反射。
10.游泳反射(Swimming Reflex):將嬰兒以俯臥的姿勢放置水裡,可見用四肢做出類似遊泳的協調動作。近期,許多月子中心,或嬰幼兒照護中心,都會推出寶寶游泳的服務,可以發現,很多年幼的寶寶就可以在水池裡面相當自在,甚至做出遊泳的動作,正是因為寶寶具有游泳反射。
嬰兒反射行為(infant reflexes):
1. 嬰兒之定義:表 0 ~2 歲。
2. 嬰兒由於腦皮質的神經尚未連結發展完成,無法抑制腦幹,所以在 0 ~ 1歲時,仍有特殊的不隨意運動(involuntary movement)。
3. 例如:
 A. 巴賓斯基反射(Babinski reflex):當人輕撫嬰兒足底時,可以發現其腳趾呈弓狀鼓起,酷似一把扇子。這種反射,自嬰兒出生即會出現,但至四至六個月以後,會自動消失。超過這段期間,若再撫摸嬰兒足底,腳趾應如成人的反應一樣,向下蜷縮。
 B. 莫羅氏反射(Moro reflex):當變換嬰兒的位置或姿勢時,嬰兒雙手會迅速向外伸張,然後再復原作擁抱狀。
 C. Search flex:用手指在嬰兒的嘴唇側邊輕點,嬰兒會將頭轉過去同一側。
 D. Grasp flex:將棒狀物放置於嬰兒手中,嬰兒會緊握。
 E. The reflection of running/walking:當嬰兒腳接觸至硬平面時,會呈現「踩踏」的動作。
4. 多數反射並不會完全消失,而是整合成新的動作行為。
5. 可以藉由各種反射狀況得知嬰兒的神經發展程度。
新生兒的能力[編輯]
由於嬰兒對於要表達受外界事物的舉動、刺激所影響,而做出反應的能力有限,也尚未有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心理學家必須透過精巧的實驗設計來探索嬰兒的心理特徵。因此心理學家採用「習慣化」(habituation)的實驗模式,讓嬰兒的感官、感覺重複受到同樣的刺激,從而使其習慣心理學家所設計的環境。例如,重複讓嬰兒聽到旋轉搖鈴的固定一種聲音及顏色的刺激,結合高強度的吸吮行為,讓她聽不同的旋律及發出顏色時,吸吮奶嘴的速度會較剛才高。 關於嬰兒的研究是相較成年時期難以進行的,以下是一些對嬰兒的知覺發展研究。
1.視覺研究:偏好注視法(Preferential Looking Method),此種實驗基於嬰兒會對新奇或是異常的事物注視時間更久,但對Possible Event與Impossible Event的注視程度則要隨著年齡增長才逐漸有差異。
出生前的嬰兒眼睛無法接受光線刺激,因此出生後在缺乏經驗下,其視覺處於模糊狀態,最能看清楚物體的距離為二十公分。因此,剛出生的嬰兒偏好注視簡單、平面、對比明顯的形狀,像是照顧者的臉部輪廓,他們也對於光的刺激十分敏感,會對光線的明暗變化,做出反應,甚至在閉上眼睡覺時,只要一打開燈,視覺也會有所反應。出生一天後,嬰兒就能追視了,所謂的追視就是:眼睛隨著移動中的物體的能力,例如:視力正常的人只要保持頭部固定,並指要轉動眼球就能看見物體!兩個月大後,開始會注意到較複雜且有曲線的型態,以及物體的內部特徵,慢慢可以辨別物體間的差異。大概到了六、七個月大時,嬰兒的視覺漸漸接近成人所看到的視野。
嬰兒視覺的發展
1. 視力是嬰兒出生時最低度發展的感覺(the least-developed sense)。
2. 剛出生時視力約在 0.05 和 0.025 之間,而在一年之後可達 1.0。(意即成年人的視力大約是新生兒的40倍)
3. 色彩視覺(color vision)在二至三個月後會有顯著的發展。
4. 嬰兒在大約四個月大的時候,可以開始精確的整合兩眼的訊息,例如察覺深度、或是運用重疊、相對運動等線索,將腦中的二度空間物體影像轉為三度空間。
5. 嬰兒較喜歡具視覺複雜性(visual complexity)的刺激,他們對於擁有複雜輪廓或者相較有清楚輪廓的物體的物體會表現出比較高的注意力,因為這樣的視覺刺激對視覺神經路徑和皮質的發展是適當且必要的。例如出生後大約三天,嬰兒就會對臉孔此類「頭重腳輕(top-heavy patterns)」的圖樣產生偏好:在臉孔中,嘴唇在臉上,相對於眼睛和眉毛,只佔了十分小的比例,因此「臉」屬於一個頭重腳輕的圖樣,這樣的解釋可以解釋為何嬰兒時常好奇、長期的盯著臉孔看。
6. 剛出生的嬰兒眼前是一片模糊,這也是為什麼坐月子中心可以 24 小時開燈,因為初生嬰兒視覺尚未成熟,對光線刺激不敏感。而到了第六個月嬰兒所看到的圖像已與我們差不多。
7. 幼兒開始學會移動後,快速地獲得許多資訊,因此也能很快的發展出深度知覺。在Gibson 和Walk的研究中,研究者利用一稱之為「視覺懸崖(visual cliff)」的裝置來了解幼兒對於深度的檢視。視覺懸崖是一個分為兩個區域的平台,ㄧ邊是淺端,有黑白相間的方格布料,另一邊是由一片透明厚玻璃所組成,玻璃下隔一個深度放著同樣的黑白相間的方格布料,因此營造出在視覺上是一邊深、一邊淺的假象(可是因為厚玻璃的緣故其實嬰兒都將會在同一平面爬行)。當幼兒被放置在這個裝置上,他們會傾向於待在淺端,而十分不願意爬向深端。幼兒展現的這種對高度的恐懼並不一定全然是先天造成的,而是在幼兒開始自行摸索世界後快速結合經驗所獲得的。
8.四個月大的嬰兒偏好住視同種族的臉孔,也較容易區分同種族的臉孔個別差異,更偏好成人世界中判斷為較有吸引力的臉孔(Kelly et al.,2005;Liu et al.,2015;許馨月、簡惠玲,2011)。因此嬰兒已具備偵測臉孔的能力,而且很快地擷取到臉孔的特徵。
視覺神經的大量出現與修剪(blooming & pruning):
1. 36 週妊娠(gestation)至兩歲:突觸形成期。為神經元之間聯繫形成的時期,此時突觸會變多並在六個月時大量增加,兩歲時突觸的數量來到巔峰,此時是認知功能發展最密集的時期。
2. 兩歲之後:突觸修剪期。從圖中可發現此時期神經之間的間隙變大,因為突觸減少,這與神經生展發育上「用進廢退」的性質有關,常用的神經會變粗大而不常用的會消失。發展至較為穩定的階段後,神經數量後維持接近,但修復、學習的速度會隨年齡上升而下降。
3. 突觸的形成與修剪適用於大腦的每個區域。
2.聽覺研究:胎兒在媽媽懷孕期間約四至五個月的時候就有聽力了,實驗發現出生不久後即可區辨各種聲音,但偏好人類,特別是母親聲音(但與相處時間的長短有關)。對於世界各種不同的聲音,嬰兒似乎偏好語言,尤其是母語。在出生後沒多久,對於媽媽在懷孕後期所唸的故事比陌生的語言偏好,表示胎兒有語音的記憶,可能是因為胎兒能注意到不同語言又不同的韻律及重音。例如,英語為「重音計時(stress timing)」(以重音和非重音音節的聲音強弱變化來顯示語言節奏),而華語為「音節計時(syllable timing )」(以音節來顯示語言節奏,每個音節的聲音強弱相似)。 許多文化養成的習慣中,成人對嬰兒說話的方式、語調會較特別,這種方式稱為「嬰兒導向式語言」(infant-directed speech)或「媽媽語」(motherese)。這種方式語調社昂揚、說話速度較慢、用詞和句法較簡單,似乎有助於吸引嬰兒的注意力,也較容易幫助學習。而刺激新生兒聽覺發展有以下方法:多和嬰兒說話,而在此時嬰兒的聽覺受到一定的刺激,也會模仿照顧者的的聲音,不僅鼓勵他們學習如何發聲和學習語言,還讓他們在說話、傾聽、模仿的同時,知悉雙向溝通的重要性。而嬰兒藉由發出嗚唔唔、嘻嘻......等話語來傳遞他們愉悅的感覺,這些種種的方式有助於嬰兒的聽力發展,也啟蒙了嬰兒社會性語言發展! 3.味覺研究:新生兒在出生第二天已經開始有味覺,在約一個月內可以嘗出甜、酸、香等此類味道。而在約四個月大時,開始慢慢接手鹹味。對於喜歡的味道,例如糖水,其反應會是快樂、開心的笑,並出現舔嘴唇的反應;對於討厭的味道,例如酸味的果汁,會產生噘嘴、皺眉等表情;而苦味或辣味則讓他們張開嘴、吐出舌頭等厭惡的表情。此時是口味偏好形成的關鍵期。
新生兒的味覺和母親是否有對嬰兒哺餵母乳有很大的關聯性。據英國在西元2013年發表於《英國營養學雜誌》,調查3217位59~73歲長青組的飲食習慣,指出在嬰兒時期被母親親哺母乳的人,往後的飲食非常營養健康,不但多食蔬菜水果、全穀食物,還很少食用加工食品及高油脂垃圾食物!會造成這些人較不會挑食的原因在於,母乳會受到母親吃到的各種食物影響,因此母親在餵哺母乳時,多多食用蔬菜水果、全穀高纖食品等營養食物,為嬰兒做最好的營養胎教!
4.觸覺研究:觸覺是新生兒最高度發展的感官系統,也是第一個發展的器官。嬰兒在觸覺方面的能力有助於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六個月大的嬰兒幾乎會把任何物體放到嘴巴,父母可藉由輕柔地按摩,刺激嬰兒腦部產生某些化學物質,以刺激嬰兒成長。職能治療師昊緯指出:在懷孕母親懷胎第八週開始,胎兒的觸覺就已開始發展,是所有感官系統最早發展的,最早發展的是嘴唇,而到了十二週則是發展手掌及腳掌,到了第十四週觸覺神經則會布滿全身,除了背部及頸部的神經之外。胎兒剛出生後即開始運用觸覺系統,由於視覺並未發展成熟,所以主要是以觸摸事物來摸索、認識這個新奇的世界。他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會將東西放進嘴巴裡,進行吸吮的動作,而為了進食以生存,口腔的觸覺能力也是最早發展的觸覺。
5.嗅覺研究:對於香氣或喜歡的氣味,嬰兒也會將頭轉向香味的來源,同是降低心跳和呼吸速度;面對難聞的氣味,他們選擇將頭撇開,同時心跳及呼吸速度加快。寶寶特別偏好母親的味道,在六天大便可明確藉由氣味辨認母親胸部的氣味,以利哺乳。 (Porter, Makin, Davis, & Christensen, 1992)剛出生的胎兒,由於視力發展還沒有到很成熟,所以會以嗅覺來辨別所處的環境、人、事、物,若是胎兒驚覺所嗅到的味道並非他所熟悉的,胎兒便會大哭大鬧,舉例來說,有些人在新生兒、幼兒時期在睡棉時必須抱著娃娃、抱枕等擁有熟悉的味道物品,才能安心入睡。由此例子可知,新生兒是非常認味道的,嗅覺帶給他們很大的安全感! 1. 理解第一個詞彙:10 - 11 個月;產生第一個詞彙:10 - 15 個月;產生五十個詞彙:18 - 20 個月。
2. 24 個月大時平均能有 300 個詞彙,而 18 歲成年時已有 60000 個詞彙供我們靈活運用。
3. 一開始發展較快的幼兒(擁有的詞彙量較多),往後的發展也會比較好。
兒童前期[編輯]
三歲左右,兒童肌肉和骨骼生長得更加強壯,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容量也增加,使得兒童更為健康。
兒童前期由於預防接種幾乎控制了如:痲疹、德國痲疹、腮腺炎、白喉和小兒痲痹等重大疾病,使得兒童感染重大傳染性流行疾病的機率降低,相對地也降低了死亡率。目前導致童年死亡的主因,多為意外事故;而生活圈仍然以家庭為生活重心,父母是主要的照顧者。
此階段的兒童漸漸具有平衡感,能嘗試以一直線或者是單腳跳的方式行進,肌肉的發展也逐漸增強。
此時期的大腦神經纖維加粗加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大致完成。神經也會完成髓鞘化(myelination)的過程,使得兒童在接受刺激後,可以快速、準確地將刺激由感官傳至大腦,因此反應會較嬰兒期快,條件反射較穩固。 在此時期的兒童對於「物品的所有權」概念害不太瞭解,所以看到想要的東西,完全是以「自我」為重心的觀點來看待,舉例來說,當他們看到別的小朋友手中有棒棒糖時,而內心也燃起想吃糖的慾望但是自己卻沒有,此時孩童可能會以掠奪的方式得到那支夢寐以求的棒棒糖, 這個時候,師長應利用機會對孩童教導他們應尊重他人物品的生活常規教誨,以此讓他們通過社會化,才能發展出正確的價值觀與判斷力。兒童在此階段也會慢慢學習獨立及提升自我照顧的能力。
兒童後期[編輯]
與兒童前期相互比較,此階段的兒童在身體和智力發展上已經緩慢了許多,由於遊戲需要耗費較多的精力,因此需要較好的營養攝取。營養不良既使兒童成長趨為緩慢,也使他們無法遊戲或保持靈敏的狀態,嚴重的話,甚至會造成家庭關係的問題。
此時期神經細胞分化基本完成,細胞體積增大,增加了許多新的神經通路。額葉迅速發展,使其運動的正確性及協調性有所進步。由於大腦的發育,抑制能力及分析綜合能力加強,工作能力也逐漸增強,兒童會對其行為更有意識。但這一時期,兒童對抽象概念的發展還未健全,雖然直觀形象模仿能力強,抽象概念思維能力卻差。
在專門對七到十二歲的兒童所做的研究中發現,動作隨著年齡進步,一般來說,男孩比女孩跑得快、跳得高,且更有力氣;在十三歲之後,性別的差異更加地明顯。目前的看法則是認為兒童在青春期以前,體能、體力並沒有重大的差異,過了青春期以後,情況才會有所改變。 此階段的兒童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以及記憶能力會大幅提升,而「以自我為重心」觀點則會漸漸消失,從心理學家家尚‧皮亞傑所提出的兒童道德發展三階段中的「他律期」(遵守部分外部規定)漸漸發展至「自律期」,慢慢開始發展邏輯思考能力以及自我意識。在人際關係方面,同儕則會成為他們的生活重心,經常會被人際關係影響情緒,對於人際關係也較敏感,一旦發覺自己受到同儕的排斥與針對,便會非常往心裡去,難以自拔。

幼年期的認知發展[編輯]

父母不再煞費苦心的講故事給3到10歲的孩子聽,原因很明顯。這時期孩子通常注意力時間較短暫,且對於物品和世間之間的連結尚未建立,也無法用言語解釋這兩物之間的連結。讓他們在成長過程建立觀念的面相有三個知覺——經由感覺組織,辨識資訊、反映和解釋。這是影響辨識能力和記憶力發展的重要因素。
認知發展(cognitive development)即是指,個人出生後適應環境活動中,吸收知識時認知方式及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等,年紀的增長改變其心智的發展。而現代心理學家對於兒童心智變化的描述,則主要是受到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所影響。
認知發展的過程中有兩種途徑,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modation),前者是指以既有的認知結構去了解新的情境,如指著一隻白色的小狗教一歲半的小孩說:「狗狗」。有一天他看到寵物店的小白兔時便依照他對狗狗的認知--白色毛絨絨的小動物指著小白兔說:「狗狗」。而後者則是指改變認知結構去適應新的情境,如當小孩指著小白兔叫狗狗,便糾正她說:「那是兔兔」。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編輯]
小孩成長迅速,此時他的認知也是快速發展。漸漸,他已學會如何控制他周遭的事物,並初次接觸外界的環境與社會。根據 Erik Erikson提出的理論,一個小孩須藉由探索世界、變得更自主獨立來達成他認為孩童與此時期發展最重要的三要素:主動(initiative)、有能力(competence)、獨立(independence),這也為他往後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
知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尚·皮亞傑在1920s便透過研究孩童的智力發展來判斷孩童對的邏輯,他發現孩童的認知也是有發展的歷程,就如同嬰兒要先學會爬才會走的道理一樣,所以發展出了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1. 作者簡介:認知發展論是由知名的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尚·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所提出,他自1920年代開始研究兒童智力的發展,他從小就對於生物學,尤其是軟體動物特別感到興趣,對於生物行為觀察細微,於11歲時就發表了一篇有關麻雀白化症的論文研究。上了大學之後,開始投入心理學的領域,並且長期研究關於心理發展學的各個學派。對於兒童的心理發展學更是有所專研,一生之中,完成了六十多本著作以及一千五百多篇論文。
  2. 背景:19世紀前心理學家對於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聚焦在兩個項目:先天的生理成熟及後天環境學習帶來的影響。Piaget以自己的女兒作為研究對象,不追隨當時的流行──實驗組,以及多人實驗再將數據資料作統計分析的方式──而是重質不重量,對於研究對象(他的女兒),在自然情況下,做出長年,並且細節的觀察。紀錄個別兒童對於事物處理能力隨著年齡改變有何不同。而皮亞傑的這種研究方式,現在廣為流行,受當代的兒童心理學家所效仿採用。
  3. 內容:皮亞傑探討心智能力為什麼會發展,其發展的過程又是如何?對皮亞傑來說,兒童發展很受他對環境的操弄及他與環境的主動互動的影響。他不認同兒童只是被動的學習,而是藉由自己的方式去建構並理解這個世界。他認為兒童是一個建構者(constructivist),他們根據認知發展的層次來建構現實世界,而非完全受本能影響或受制於環境。皮亞傑發現每個年齡層相近的小孩往往做同樣事情,在認知發展理論中,皮亞傑提出兒童智力或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四個明顯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新的能力和新的訊息處理方式出現,他認為所有兒童都依照此發展程序,前一階段順利完成,才能進入下一階段。這個理論隱含發展取決於先天生物性因素(實際→抽象)。然而,皮亞傑理論有許多細節受到後來研究的挑戰,特別是其中認知運作上的改變,現在發現在更早的時期就出現了。不過,以兒童認知發展而言,皮亞傑理論仍然是研究必要的基礎。
  4. Piaget的研究問世後,其認知發展理論著重先天與後天的交互作用,並將認知發展區分為四個主要階段: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之概念整理表(下表的年齡為平均值,實際年齡可能隨著智力、文化背景和社經地位而有所不同,但是所有兒童的進步順序都相同。)
階段年齡認知特徵
感覺動作期出生到2歲區分自我與其他物體。
確認自我是行動主體,開始有意的行動:例如拉緞帶來移動吊飾或搖鈴來發出聲音。
前運思期2-7歲學習使用語言,以及運用影像和單詞來代表物品。
思考依然自我中心:難以考慮他人觀點。
只根據單一特徵來分類物品,例如:將所有紅色積木歸為一類,不論形狀;或將所有方型積木分成一類,不論顏色。
具體運思期7-11歲可以對事物進行邏輯思考。
具備數字(六歲)、質量(七歲)、和重量(九歲)的守恆概念。
能根據多項特徵分類物品,並可依照同一角度排列順序。
形式運思期11歲以後可以進行抽象命題的邏輯思考,並有系統地驗證假說。
開始關心假設性、未來、意識形態的問題。
(1)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出生-2歲)
兒童發展最早的階段便是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這個階段的核心是形成各種物體的概念,找出自己的行動跟行動結果之間的關係,發展出感覺和動作協調的能力。此階段的嬰兒和幼兒是藉由感覺和動作技能來探索他們的世界,緊緊依靠對外界刺激感覺,但刺激消失時,相對應的動作即會消失,這是認知發展的基礎。
此階段能發展出物質不滅或物體恆存性(odject permanance)的概念,也就是能夠察覺未出現在眼前的物體仍舊存在。在剛出生時,嬰兒對於世界的理解是以物體為核心,非要物體直接被他們看見,否則他們會認為物體不存在,這應該也是小小孩看到Peekaboo時會那麼驚訝的原因。Piaget發現到若你用棉被把玩具蓋住,小於六個月大的孩童們會真的以為玩具因此消失不見。直至大概八個月大時,兒童對於物體恆存才有所認知。
此階段是語言與符號產生前的階段,由許多反射動作構成,舉例來說,嬰兒吸吮不同奶瓶會引起不同吸吮動作;而嬰兒的認知活動建立在感官與動作的經驗上,所以他們傾向用嘴巴咬、用手抓東西來了解周圍環境與事物;另外,嬰兒也逐漸發現達成目的的新方法,他們開始學會繞過桌子來拿喜歡的玩具,而不只是直接從桌底鑽過去。 此期的嬰兒很快地學會使用反射動作來產生一些更能反映其意向(intention)的行為,最初這樣的學習是由於意外產生,透過嘗試錯誤(trial-and-error)來學習。皮亞傑認為,在感覺動作期末期,幼兒能從較早的嘗試錯誤取向進展到較有計劃的解決問題取向,也就是在生命史上第一次對物體和事件能形成心理表徵,在這階段末期,我們稱為「思考」的行為漸漸出現在幼兒身上,這是一項關鍵性的進展。 感覺動作期的另一項關鍵是開始具有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的概念。皮亞傑主張兒童在這階段知道了物體在物理上具有穩定性,而且物體即便看不見,它仍然存在。舉例而言,如果我們使用毛巾覆蓋奶瓶,幼兒可能不會有動手將毛巾拿開的意念與動作,因為他認為奶瓶已經不在了。但到了兩歲(感覺動作期晚期),兒童會開始暸解到物體即使看不見,它依然存在,於是便伸手想將毛巾移開。這樣的現象讓人推測感覺動作期的兒童會開始具有物體恆存之概念。當兒童具有這樣的概念時,他會在心中使用符號來代表事物,以便思考。
感覺動作期又可再細分為以下六個子階段:
子階段月齡描述
1. 簡單反射出生-6週通過與生俱來的反射行為,如脊髓反射、腦感反射等等,來協調的感覺及行為。Piaget在這裡一共描述了三種基本的反射:嘴吮吸物體、眼睛掃視或是直視一個物體、當某物接近手時,會伸手抓握(達爾文反射)。直到出生六週後,這些反射行為會轉變為有意識的動作,如:達爾文反射,成為了有意識的抓握,嬰兒就知道如何抓握了。
2. 第一習慣和初級循環反應階段(First habits and primary circular reactions phase)6週-4個月「協調感覺和兩種類型的圖式(schemes,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認為兒童理解世界的心理系統):反射動作(reflex)和初級循環反應(primary circular reactions)(嬰兒重複做最初偶然發生的事件)。反應的主要焦點仍集中於嬰兒自身的身體」。以上這種反應的舉例如:嬰孩會重複的用手在他們的臉前揮動。
3. 次級循環反應階段(Secondary circular reactions)4-8個月此階段為習慣的發展階段。嬰兒從原先的關注自身,開始轉變為關注身邊的物體;他們會開始重複那些有趣的或是會讓人開心的行為,他們喜歡不斷的重複一些事情,例如反覆的開關燈會使他們樂此不疲。在這個階段中,主要發展抓握(prehension)和視知覺間的視、動協調(visual-motor coordination)。
次級循環反映階段一共會出現三項新的能力:1.能夠有意識地抓取他們所需要的物體。2. 次級循環反應。3.能夠分化出目的及手段的不同。
4. 次級循環反映的協調階段8-12個月此階段發展出視覺和觸覺:手、眼協調;圖式(schemes)與意向(intentionality)的協調。
「 這一子階段,主要是發展目的和手段之間的協調能力。擁有了皮亞傑所說的「第一次真正的智力」。
除此之外,這一階段的嬰兒會開始發展出目標取向的行為,會開始有計畫性地按照一定的步驟來完成他們的目標。例如:有東西在他們眼前消失時,他們會開始去尋找;或是有東西在他們面前移動時,他們會從物體一開始出現的地方找尋,然而一旦沒有找到,他們就會選擇放棄。
5. 三級循環反應階段(Tertiary circular reactions)、新穎性(novelty),和好奇心(curiosity)12-18個月皮亞傑形容此階段的嬰兒就像「年輕的科學家」,會開始對物體的性質、他們能夠使用物體作出很多事情,而感到好奇心爆發。此階段的兒童會開始嘗試新的行為,他們會發展出新的方式來完成目標。
6. 圖式的內化18-24個月嬰兒發展出使用符號的能力,而能夠形成持久表達(representation)能力。
此階段的嬰兒出現頓悟(insight),以及真正的創造力。如:把東西藏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他們會盡可能地把所有有可能藏東西的地方都找過一遍,這同時也意味著,他們的認知發展階段,開始產生了運算的能力。
自我的概念(self-concept)也是孩童在發展時認知進展的一大重要課題,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包括我們對個人人格特質,身體特徵的看法。我們也可在一些動物中找到「自我」的概念。研究者在黑猩猩的額頭上塗了個紅點,在鏡子前,猩猩見了鏡中自己臉上的紅點會摸自己的臉而非鏡子上映照著的紅點。到十八個月大時,嬰孩也有了「自我」的認知,並在兩歲時,會意識到自己的性別是男是女?到了四歲便可更詳述地敘述自己的物理特徵,六歲時便能了解基本的情緒與個人特徵。
(2)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
在前運思期,兒童比以往更具有思考能力,而且能運用符號來表徵物體,開始以語言或符號進行思考與表達,如木塊代表汽車。他們的語言和概念以驚人的速度發展,但是大部分的思考方式仍屬原始。此時的兒童尚未具備守恆(conservation)觀念,只能注意事物的單一面向。例如兩塊一樣多的黏土,形狀不同,會認為較長的黏土比較多;又或者我們將牛奶倒入高而窄的杯子和淺而寬的盤子時,即便兩者容量相同,前運思期的兒童仍會相信高而窄的杯子具有較多的牛奶;同樣地,前運思期的兒童容易認為三明治切成四份時比沒有切的時候多。此階段的兒童不能逆向思考,尚未具有邏輯推理的能力,例如此時期兒童會數數、了解數目、操弄數目,但兒童無法理解4+6=10和10-6=4 是一樣概念的事物。前運思期的兒童具有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認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好的,覺得別人看見的面向及具有觀念都和他的一樣,例如:皮亞傑曾經做過著名的三山實驗(three-mountain experiment),讓兒童坐在三個山的模型的一邊,在模型的另一邊有洋娃娃,當問兒童從洋娃娃的角度會看到什麼情景時,前運思期的兒童會認為洋娃娃所看到的情景和自己所看到的一樣。前運思期的兒童不能從別人的觀點來看事物,所以只能完全以自己的觀點來解釋事件。前運思期的兒童覺得萬物皆有生命,所以會跟玩具說話。注意力單一,例如小孩A的老師講完三隻小豬的故事了,A還停留在豬老大的草屋被吹走的情節。此時期的兒童有運思上的困難
在這個階段,孩童懂得用語言去思考更抽象的事物,然而他們的理解較為原始又缺少推理化,所以稱此時期為前運思期。
前運思期的幾個現象有助於解釋對於守恆思考的錯誤: (I)專注現象(centration) 一如上述舉例,前運思期兒童思考的特性之一為專注、集中化,指注意到情境、物質的某一方面特性而忽略掉其他性質,例如只注意到容器高度而未注意到寬度,又或者只注意到黏土長度而非總量、只注意到三明治數目而沒注意到大小等等。 (ii)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 前運思期兒童整能從一個方向去思考,無法倒過來,例如上述舉例的數學加法。 (iii)集中注意於「狀態」 前運思期的兒童會注意到物體的狀態,但卻不會注意到過程,就像是在看一系列靜止的畫面,而不像成人能夠看到過程及理解到其變化。
象徵性的代表開始會觸發小孩模仿實際物體之動作,但這是每個小孩自己的規則,所以不盡相同,而比較形狀或符號這類的象徵就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規定,並且這時期小孩每次僅看一個面向,所以是難以溝通(需要在不同面向間轉移),也不能顯示理解物體守恆的觀念,常常物體一改變外貌就以為物體和原本的不同。
皮亞傑在研究兒童思維過程中發現,兒童在心理發展此階段也存在著泛靈論的特徵。兒童把無生命物體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東西的認識傾向,主要表現在認識對象和解釋因果關係兩方面。隨著年齡增長,泛靈觀念的範圍逐漸縮小。4-6歲兒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樣是有生命,有意識,活的東西,常把玩具當作活的夥伴,與它們遊戲,交談;6-8歲兒童把有生命的範圍限制在能活動的事物;8歲以後開始把有生命的範圍限於自己能活動的東西;更晚些時候才將動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皮亞傑認為,前運算期的兒童處於主觀世界與物質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狀態,缺乏必要的知識,對事物之間的物理因果關係和邏輯因果關係一無所知,所以思維常是泛靈論的。
(3)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7-11歲)[編輯]
兒童已能將具體的經驗或事例進行邏輯的思考,具有時間以及空見的概念,思考較有彈性,不再只會注意事物的單一屬性,對同一個問題也能接受不同觀點,且開始具備保留觀念(物體守恆,例如了解同樣多的黏土不會因為形狀不同而影響大小)、序列關係或遞移轉換(例如:A>B,B>C,可以了解A>C)、以及層級分類(例如男孩女孩都是兒童,然後兒童又屬於人類層級)的能力。此時期的思考從自我中心改而關注他人看法。但還沒有能力理解假設性問題,思考受到這個世界的具體事物所支配,很難做抽象思考,執著於眼前直接看得見、直接推測得到的事物。此階段的兒童能形成概念、暸解關係、解決問題,但必須要是他們熟悉的事物和情境。 具體運思期的兒童能把脈絡中其他事物的意義列入考慮,心理學家曾經做過實驗:讓兒童看一輛紅色汽車,然後在兒童注視下,用綠色玻璃把紅色汽車遮起來,使它看起來像一輛黑色汽車,接著詢問兒童這部汽車實際上是什麼顏色。結果發現,三歲兒童(前運思期)會回答「黑色」,而具體運思期的兒童會回答「紅色」。 在具體運思期,兒童能做的重要作業之一是序列化(seriation),亦即利用邏輯的方式排列事物,例如將木棒從最小到最大依序排列。為了排列物體,兒童必須依據某項標準將物體加以處理,兒童一旦獲得這樣的能力,也就能獲得另一個相關的技能:遞移能力(transitivity),這個概念是指:他們能根據甲乙兩物分別與第三物的關係,來推論甲乙兩物之間應該存在何種關係。例如:當我們給定條件「A比B高,而B比C高」,在具體運思期之前的兒童無法暸解到其中暗示著A比C高。這類的邏輯推論要到具體運思期才會出現。 具體運思期的兒童已經具備許多能力:
  • 克服自我中心:具備多方面看問題的能力,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
  • 因果關係:開始了解一些物理上的原理以及生物方面的機轉過程,而不只是單純用擬人化的思維來看事情。
  • 可逆性:理解數字、以及物體在改變之後,可以回到原來的狀態。例如:4+6=10,並且可以理解運思前期不能理解的10-6=4。
  • 守恆:可以理解數量或長度,不一定與物體或的排列或外觀有關。所以不會再被兩杯水杯的高度不同給騙了。
  • 序列化:能夠根據不同的面向,對於一系列的物體做出有規則的排列的能力。
  • 分類:可以透過兩個以上的面向,例如根據大小、或者是高度、長度等等不同的特徵,結合其他分類能力,可以同時整合兩個以上觀念。
(4)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11歲以上)[編輯]
認知上開始進入抽象運思期,不再受具體經驗或現實事物限制,可以抽象的思考而呈現普遍性。最大的特點是能以純粹的符號、文字、圖形或數字進行思考和推理,脫離具體,更可依假設–演繹的過程進行,並且在面對問題時考慮其所有的可能性。相較於具體運思期的兒童只能在相關具體事物存在時解決問題,形式運思期的兒童則可以解決命題(即符號操作)和使用系統化的實驗來解決問題。
舉例來說,問兒童現在有小新、大雄、健太三個人,小新比大雄黑,小新比健太白,則此三人誰最黑,誰最白?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可以直接回答問題,但具體運思期的兒童需要這三個人實際站在面前才有辦法回答問題。年紀較小的具體運思期兒童會在「大於」、「小於」的混合關係中迷失而無法得出結論,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對此類問題的不同關係也會感到混淆,但他們能想像到正確關係解出來為止,這代表著一項重要的能力:形式運思期的青少年能監控或思考自己的思考。從所得到的訊息想出抽象的關係,然後將這些關係加以比較,這是形式運思期青少年所具備的一種關鍵能力。 形式運思的思考特徵通常在11到15歲之間出現,但也有許多人永遠沒達到這個階段。大部分的人傾向於在某些情境使用形式運思思考,而在其他情境則否,一直到成人期都是如此。
然而,以更精緻的方法來檢驗兒童的心智功能,就會發現Piaget低估兒童的能力,有其他實驗發現兒童的心智能力發展早於Piaget所預期。例如將兩組玩具士兵一對一排成兩列,兒童會覺得士兵一樣多,當把其中一列的間距加大,兒童會與先前提到的實驗一樣認為另外一列的士兵較多,但若是問兒童誰的「軍隊」比較多,兒童會認為是一樣多的。因此可以說是,當兒童認為排列的物體屬於集合體,而不是個別項目時,他們的判斷較不會受到無關的知覺變化所影響。
皮亞傑的這四個幼兒發展階段具有以下的特色:
(1)發展順序前後不會改變,但會因為個體的不同有所差異。
(2)具有普遍性,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兒童都適用。
(3)各個發展階段在邏輯上都是有組織的。
(5)每個發展階段順序,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也就是每個成功的發展皆端都會與前面順序的發展階段合作,會融合前一個階段的元素,逐漸讓發展愈加完整。
(6)每個發展階段的不同,會顯現在思為模式上質的表現,而不會僅僅是量的差異而已。
智力的成長[編輯]
皮亞傑認為智力的主要功能是在協助個體適應環境,智力活動的主要目標則在建立個體的思考歷程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的平衡關係,環境中種種新奇的刺激,如不能為兒童所理解,可能形成兒童與環境之間的不平衡,因而促使兒童調節自己的心理結構,以適應還應。皮亞傑採用個體與環境互動觀點,當個體與環境不平衡時,能夠激發認知的活動,導致智力的成長。
1.智力的成分
皮亞傑認為智力可以分為三項相互關聯的部分,即智力的內容、結構及功能。
(1)智力的內容
智力的內容是兒童思考的內容,例如四歲幼兒的萬物有靈論(animism),認為許多無生物都是活的,皮亞傑認為智力的內容決定於智力結構,他在早期研究智力內容之後,發現研究智力的內容,並無法解釋決定兒童思考方式的因素與心智發展現象,後來於是轉變他研究的方向,注重智力的結構與功能。
(2)智力的結構
皮亞傑認為組成智力結構的基本單位是基模(schema),基模乃是有組織的思考模式與行為,用以解釋我們的經驗與適應環境,新生兒從出生之後,對於現實世界並無任何理解,僅靠著若干反射的動作來適應環境,這些與生俱來的反射動作能夠隨著經驗作迅速的修正,成為嬰兒的乘用行為基模(behavior schemata),如凝視、抓握、吸允等。自從第二年之後,嬰兒逐漸能夠使用符號、利用符號從事思考,於是符號基模(symbolic schemata)開始出現。當兒童七歲左右,能夠以操作基模(operational schemata)即以內在的心智操作思考與解決問題。
(3)智力的功能
皮亞傑認為人類與生俱來的兩種心智功能為組織(organization)與適應(adaption)。
組織:指兒童將已有的基模或知識組織成為密合系統的傾向,組織功能是一種自動與持續的歷程,換句話說,兒童會不斷地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以形成新而較為複雜的認知結構,使他能夠更有效地適應環境。
適應:此為兒童調節自己以適應環境要求的傾向,皮亞傑認為適應是透過同化與調適兩種歷程來進行的。同化(assimilation)是兒童吸取外界新經驗以併入本身認知結構的歷程,而調適(accommodation)則是兒童改變其認知結構的歷程。同化與調適歷程是同時並進相輔相成的,兒童一方面同化新的經驗,另一方面也同時調適自己的認知結構,以適應環境的新要求,透過此兩種歷程,兒童對於世界的了解的增進,其認知的結構也朝著更高層次發展。
對皮亞傑理論的批判[編輯]
皮亞傑的認知建構論採取兒童主動學習的觀點,改變了兒童在認知發展上是被動接受環境刺激的看法。皮亞傑理論的重要原則之一是發展先於學習。皮亞傑主張:發展階段基本上是固定的,而諸如守恆等概念是不能經由教導學會的。但是許多研究顯示,皮亞傑式的作業能在較早的發展階段教導給兒童,或者只要此作業改為較為簡單的形式,幼兒也能在未達到正常階段前成功完成作業。 後續的發展研究結果對於Piaget的理論有所質疑。他們對於認知發展的程序與階段看法不同:
  • 低估:
他們認為小孩其實在更早的階段就能達到Piaget所歸類的的各種思考運作。例如:三個月大就有物體永存的概念、三歲就知道質量不變定律。
  • 物理的規律性:
用較新穎的測試方法發現小孩其實知道時間是連續的、東西無法飄在空中、實質物體不能穿越、被擋住東西是連續的,而且很早就有數數與加減的概念。例如;兩堆一樣多的球,在其中一堆加入兩粒,另外一堆則是改成長條狀排列但數量不變,小孩會認為前者較多。
  • 心意揣度:
小孩不似Piaget所想的那麼自我中心,他們瞭解行為背後是有意圖的,能從行為揣摩別人心中信念、企圖、感覺。像是成人用相同動作去拿不同物體,比用不同動作拿同一物體更能引起六個月大嬰兒的注意,顯示其瞭解不同東西具有不同用途。或是一個13個月大的小孩看卡通時就會因對主角(毛毛蟲)的瞭解而改變注意所在。心意揣度能力可能源於母親與小孩互動時,母親能說中小孩的心事使小孩感受此能力。通常小孩語言表達能力好,心意揣度能力也強。
總而言之,兒童的心智能力應該比皮亞傑原先所認為的還要高。近年皮亞傑理論備受批評的另一地方是關於「階段」這個核心論點,有很多學者質疑是否可以分出「發展階段」,並且在不同階段所有認知表現都不同。他們認為兒童認知發展的樣式因作業而異,同時,兒童的經驗對發展速度也有重大影響。
事實上,小孩從一歲開始就像是一個小科學家一樣會去組織他們所看到的世界,並且判斷物體是否相屬,學習構思假設和瞭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另外,有很多小孩很晚才進入形式運作期,甚至有些小孩永遠進不了形式運作期。所以人類的認知發展似乎不全如Piaget所設想的直線階段式的進行。依類別不同和Piaget的理論做比較:
  • 訊息處理取向:
此主張的研究者認為認知發展是各種不同「訊息處理技能」(蒐集和分析來自環境的訊息)的獲得,而Piaget作業無法區分訊息處理以及該作業原本要評估的技能。然而,認知發展究竟是一連串性質不同的階段,或是連續變化的過程,這些支持此主張的研究者仍無共識。
  • 知識獲得取向:
兒童與成人的認知歷程和能力在本質上相同,主要差異在於成人擁有較廣泛的知識基礎。他們認為「知識」並非事實的集合,而是深入了解某一範疇的事實如何組織。
  • 社會文化取向:
Piaget只注意到立即的物理環境,而忽略社會文化脈絡方面的影響,然而「文化」實際上會對兒童產生下列影響:
  1. 提供特定活動的學習機會:沙漠的兒童不太可能有機會了解水的容積保留概念。
  2. 決定特定活動的頻率:傳統舞蹈很重要的文化中,他們的兒童長大都成為厲害的舞者。
  3. 建立不同活動的關聯:重視製陶的文化中,捏黏土經常與親子互動或市場貿易連結在一起。
  4. 控制兒童在活動當中的角色:有些文化中,兒童從很小時就要學習打獵和處理獵物。
上述觀點可追溯至蘇聯學者Lev Vygotsky的研究,Vygotsky的發展理論更加重視社會環境對學習與發展的影響。以下是Vygotsky理論的部分重點:
  1. 認知與專業知識主要來自見習,也就是由更博學的成人引導,以了解更多知識、發展新技能。
  2. 必須了解某一位兒童的實際和潛在發展水準,才能充分理解其認知發展水準並提供適當指導。
  3. 將「語言發展」視為認知發展的核心,當成人和同儕協助兒童掌控新技能時,彼此溝通成為兒童思考的一部分。

另外,關於形式運思期是否為認知發展的最後階段也有相關的爭議。以皮亞傑的理論而言,形式運思期是最後的認知發展階段。然而,有些學者(Kramer,Labouvie-Vief,Riegel, Santrock,Sinnott)認為個體在形式運思期後還會有另一個階段的認知成長。他們認為,形式運思期的個體不明白現實情況下各種條件的限制,他們對事情的態度也往往過於理想化。在思考問題時總是檢閱相關的變項,以邏輯推論的形式衍生出各種假設,並逐一檢定這些假設。但是過了形式運思期後,個體在思考上更進一步。這時各體會認清現實的狀況,體認當時情境下條件的限制,以最有效率的方法來形成最可能的假設,並檢驗假設,而不是逐一審閱各種可能的假設。(Labouvie Vief.Santrock)

新皮亞傑學派的發展觀[編輯]
新皮亞傑理論是近年來對皮亞傑理論的修正,他們嘗試克服原有理論的限制並回應批評者所提出的問題。 新皮亞傑學派指出: (1)兒童在某一階段的運思能力,受到作業性質的影響 (2)訓練和經驗(包括社會互動)可能加速兒童認知發展 (3)文化對兒童認知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新派的理論以特定的作業類型來看認知發展,而非限制在從整體階段來看,例如皮亞傑理論中的許多作業事實上出現在很不相同的年齡裡。同時,此新學派也提出了形式運思之上,更高的發展階段,例如「問題發現」(problem finding)階段,在此階段成人能指出何者是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另外,也有學者提出「辨證思考」(dialectical thinking),這是指「能暸解到真實生活中的問題並無單一解決辦法」的能力。
心智理論[編輯]
探討兒童對於基本心智狀態的認識,像是欲求、知覺、信念、知識、思考、意圖和感受。年幼的兒童認為其他人對世界的觀點跟自己一樣,而自閉症(Autism)兒童缺乏基本心智理論,無法理解他人的感受、欲求和信念,對他們來說,人和其他物體沒什麼兩樣。
Sally & Ann Test(Cognitive ToM):實驗給予三歲與五歲的幼兒觀看以下的故事圖卡:Sally有個籃子而Ann有個箱子,Sally將彈珠放進籃子之後出門散步,然後Ann趁Sally出門的時候把籃子裡的彈珠放到自己的箱子裡。過了一陣子後Sally回來了。接著實驗者問:「Sally會在箱子或是籃子尋找她的彈珠?」。比較三歲與五歲的幼兒的回答發現,三歲小孩會選擇箱子而五歲小孩會選擇籃子。這是因為三歲小孩認為Sally和自己一樣也是全知,五歲小孩則可以了解Sally跟自已一樣擁有心智,進而推論出Sally的心理狀態。在自閉症患者裡,也有80%的人無法通過此測試,暗示自閉症患者不擅長社交的原因可能來自缺乏基本心智理論的緣故。
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編輯]
道德判斷的發展:Piaget相信兒童的整體認知發展水準決定其道德判斷,經歷了無律、他律、自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律階段(4、5歲前)道德意識尚未開始發展,小孩還不明白規範的意思,行為尚未出現道德價制的規範。例如:小時候看到喜歡的玩具,雖然不是自己的,卻會隨手拿起來玩。
第二階段:他律階段(4-8歲)道德觀念開始萌芽,逐漸了解父母權威、社會規範的不可挑戰。但因為道德意識尚未發展成熟,對於規範只是被動地遵守,尚無法獨立自主判斷是否違反道德。例如;經過老師或父母的告誡,了解到拿別人東西是不對的行為。皮亞傑認為這階段的兒童在判斷行為道德性時是根據行為結果而非原始意圖,並且深信違反規則、權威的行為會自動帶來懲罰。
第三階段:自律階段(8、9歲)道德意識逐漸發展成熟,開始有自己的判斷依據及價值觀,對行為善惡有自己的判斷。開始了解規範的抽象原理,不會盲從權威,會考慮動機,而非只看行為後所帶來的物質後果,逐步進入道德成熟階段。長大後了解拿別人東西應該先經過別人的同意,也就是不偷竊的道德堅持。此年齡的兒童暸解規則的存在是為了給出一定方向,並減少參與者間的爭議,他們知道規則是每個人同意的結果,假使每個人都同意改變規則,那規則的變動也是合理的。
Lawrence Kohlberg(1927-1986)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編輯]
如同Piaget相信兒童的認知是透過階段性的成長,Lawrence Kohlberg(1984)也相信道德的發展也是透過一連串的階段性進展而慢慢成熟,而非透過主動思考與推理去了解倫理價值。為了方便研究道德發展理論,Kohlberg更準備了許多難題給孩童、青少年、成人判斷,下面為有名的漢斯買藥道德兩難:
有一名叫漢斯的男子,其妻臥病在床,若再不治療,將會病死──而唯一的治療方法,是某種藥物。這種藥,只有在街上的一家藥局才有販售。但是藥局的老闆,卻要漢斯以100萬元購買藥物;漢斯雖然四處籌錢,但仍是不夠,即使低聲下氣地拜託老闆「能否再便宜一點」「能否分期付款」,但老闆仍是不為所動。然而,妻子的身體日益虛弱,時日無多。情急之下,漢斯只好潛入藥局,偷走了藥物。你對漢斯的行動有什麼看法?理由是什麼?[2]           (Kohlberg, 1984)  
根據受試者不同的理由,加以分類,將道德發展分為3個層次,6個階段:
第一層次:成規前層次(前習俗道德期)
大多依據行為後所產生的身體或快樂的後果,基於行為所產生的直接後果與自己的利益、利害關係來發展道德認知。例如:獎懲、利益交換;或根據規則制定者的權威,來解釋文化規則與是非善惡的標準。例如有些同學不作弊是因為逃避懲罰或服從師長權威。此階段兒童對於好壞、對錯的判斷多視大人的反應或事情的後果決定。此外,位於此階層者具有Piaget理論中「具體運思期」的思維,故其邏輯推理局限於具體直覺,只能在具體觀察和經驗中學習。此層次可以分為處罰與服從導向階段、工具性相對主義導向階段。
第一階段:避罰服從取向(Obedience and punishment orientation.) 類似於皮亞傑理論的「他律」階段,此時期的兒童缺乏是非善惡的認知,僅因為恐懼行為導致的懲罰而服從。其之所以為「好的行為」是為了避免來自有權力者的懲罰,在此階段個體僅具自我中心式的世界觀,而不能考慮到不同行動者在利益與視角方面的差異。
第二階段:相對功利取向(Naive hedonistic and instrumental orientation.) 在第二階段,兒童自我的需求和願望變得很重要,但仍然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只依照行為結果是否能帶來自我需求上的滿足,以判斷好壞。第二階段的觀點和道德相對主義(moral relativism)常被視為有關。此時期的兒童能考量到自我、他人的利益,但會把自我利益擺在第一順位。此時的個體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和世界觀,所以不同的人會處於衝突之中;因此人們必須進行利益調適。
第二層次:成規層次(習俗道德期)
漸漸擺脫僅重視個人利益的價值觀,會表現出符合家庭、學校、社會所期待的行為,重視社會期望與人際關係,認為團體所期待行為就有價值,會服從、積極參與團體,開始注意到社會秩序,並共同維護社會秩序,道德標準來自社會上的是非對錯。例如同學考試不作弊是因為為了獲得家長或老師的讚賞,或是認為這是學生應有的態度。Kohlberg認為兒童直到10歲才開始評估他人意見,進入此層次。此層次可以分為人際關係和諧導向階段、法律與秩序導向階段。
第三階段:尋求認可取向(「Good Boy-Good Girl」 morality.)以社會對此行為的觀點與期望作為道德判斷的依據,尋求他人,尤其是成人的認可與其讚賞的作為。認為能取悅他人、幫助他人、並得到他人認可的行為就是好行為。這階段的人對一個行為是否道德的判斷在於「該行為是否能夠符合社會的期待」。此階段的個體已經開始意識到他所屬於的群體, 並已經可以站在別人立場考慮問題了,個體於此階段已能夠放棄自己的利益以求得到那些他與友人共同分享的利益 。

第四階段:遵守法規取向(Law and authority maintain morality.)著重法律,與社會習俗。服從、尊重團體、社會的規範,並知道以法條作為是非善惡判斷的依據。此階段的個體已開始能夠跳出自己朋友和同伴的小圈圈,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個人之間的關係被放在整個社會系統中理解。


第三層次:成規後層次(後習俗道德期)
此階層的人已能夠進行抽象的邏輯推理。趨向理性思考,尊重社會整體的道德規範和抽象價值,並建立自己的道德原則,有自我的觀點出現,並且可以自己的觀點對社會規範進行檢討,進而建立自我道德價值。例如考試不作弊是因為這是對大多數人公平的行為,並符合社會所期待。此層次可以分為社會契約合法性導向階段、道德普遍原則導向階段。
第五階段:社會法製取向(Morality of contract and individual rights.)認為社會大眾一同擬定的社會契約可以凝聚共識,同樣也可以被改變。此階段的人注意到人的各種基本權力,並意識到在社會上,人是平等的。
第六階段:個人良知取向(Morality of individual principles of conscience.)認為道德有一致性、普遍性,開始能夠以個人的良知作為判斷道德與價值的依據。此階段的個人認為,所謂合乎道德的行為就是那些符合這些普遍性原則的行為。對這階層的人來說,這些普遍性的原則是法律的根據,一旦法律違反了這些原則,人們就必須偏離法律,對抗法律。個人已經是從人性和理性此種較為全面、較普遍的角度來看待社會關係。

三種層次比例隨年齡之變化
綜觀三種層次,10歲前的道德觀由第一層次主導,其地位會漸漸由第二層次所取代。而第三層次也在十歲左右漸漸提升影響比例,約在13歲左右超越第一層次的影響,但10歲之後影響最大的還是第二層次。
柯伯格道德推理發展階段概念整理表
層次一前成規道德
階段一懲罰取向(為了避免處罰而遵守規則)。
階段二酬賞取向(順從以獲得酬賞,得到人情回報)。
層次二成規道德
階段三好孩子取向(順從以避免他人討厭)。
階段四權威取向(維護法律和社會規則,以避免權威的譴責,和未盡到義務的罪惡感)。
層次三後成規道德
階段五社會契約取向(行動由眾人同意的原則所引導,其本質是公共福祉,支持原則已得到同儕和自我尊重)。
階段六倫理原則取向(行動受到自己選擇的倫理原則所引導,通常強調正義、尊嚴和平等,支持原則以避免自我譴責)。
Kohlberg理論主要研究的是兒童發展的道德推理,而非實際的行為,這或許是此理論的限制之一。研究發現許多人雖被歸類在不同的道德推理階段,但卻表現出相同的道德行為,而也可能出現在相同階段的人卻表現出不同的道德行為。
Kohlberg理論的另一項限制是他研究的對象以男孩為主,有研究發現女孩的道德推理方式可能與Kohlberg發現的相異。舉例而言,在Kohlberg以男孩為主的研究中,可能會發現以正義為中心的道德推理,然而女孩的道德推理可能會較著重於關懷與責任的問題,也就是說將實驗的結果依照生理性別區分,男性大多落在第四階段,女性則為第三階段。有趣的是,之後澳洲有學者嘗試將道德兩難題目的性別顛倒過來,實驗的結果發現男性大部分的理由從第四階段改為第三階段,而女性則維持原樣為第三階段。
Carol Gilligan(美國心理學家)認為男性的道德推理著重於個人權利,而女性的道德推理著重於責任,她批評這樣的道德發展論是以男性為中心的論調,忽略女性社會化過程道德發展取向是以人群關係為中心,較注重人際連帶與社會責任,而非以抽象、冷冰冰的道德原則為中心。
另外,學者認為幼童對道德的推理通常比皮亞傑和Kohlberg階段論所提出的更為複雜,在前述皮亞傑理論中,幼童在評價行為時,會認為行為「後果」比「意圖」重要,但也有研究發現3、4歲的幼兒也會使用意圖來判斷他人的行為。而處於他律期的兒童也能區別哪些規則是大人視為正當而去規定和執行、哪些是個人或同儕有權去改變的。
*有關道德的其他討論:
1.電車難題:認知vs.情感
假設一輛無法使其停下來的有軌電車,除非你改變軌道,否則即將撞上前方軌道上的 5 個檢修工人。但備用軌道上也站著 1 個人,那麼是否應該通過犧牲這一個人的生命而拯救另外五個人?那若那1個人是自己的伴侶呢?
2.社會兩難:自己vs.群體
當自己駕駛的車即將撞上前面的人,以下三種狀況要如何選擇?
(1)前面有一群人,右邊則站著一個人,轉彎即可犧牲自己與那個人但拯救一群人
(2)前面有一群人,轉彎即可犧牲自己但拯救一群人
(3)前面有一個人,轉彎即可犧牲自己但拯救那個人
→牽涉到自己與社會利益的衡量
維高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編輯]
維高斯基(Lev Vygotsky)是俄羅斯心理學家,與皮亞傑同年生。他的理論在1970年代才被翻譯成英文,從那時開始才在北美造成影響。他對皮亞傑理論的諸多批評,在今日仍是非常劃時代的見解。 他的見解有兩個主要觀念,第一︰智力的發展須透過兒童所處的歷史與文化脈絡來了解,第二︰發展受到生長環境中的「符號系統(sign system)」所影響,包括文化所創造的文字系統、語言、計算系統……等,被這些因素塑造了人們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他與皮亞傑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認為認知發展和周遭其他人的影響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 發展如何展生?
維高斯基認為「學習早於發展」,意即幼兒在學習的歷程中從其他人身上來獲得各種符號,而在發展的歷程中漸漸內化這些符號,進而能在沒有其他人的狀況下思考及解決問題。 兒童了解到特定聲音能與特定意義結合,進而在日後的練習中精熟它,最後能用語言來思考及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兒童便將這個符號系統內化。
1. 私自話語(private speech) 維高斯基非常強調私自話語。他主張兒童會先吸收他人的語言,然後在將其內化後用於自身關心的事物上。私自話語是指與自己的對話,我們經常看見幼兒在對自己說話,尤其是在處理較困難的事物時。在長大後,私自話語漸漸從有聲成為無聲,但它仍舊有很大的影響︰研究曾發現,時常在處理複雜作業使用私自話語的孩童會比其他孩童更有效率[3]
2. 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維高斯基認為,人的發展分成兩個層次,包括實際發展層次及潛在發展層次。處於潛在發展層次的能力是尚未習得的,而在這個層次中,若有某項作業是孩童無法獨立完成,但在能力更高的他人協助下就能完成,我們稱其處於近側發展區。當兒童在近側發展區工作時,他們便會學習;換句話說,這些作業兒童尚未學會,但是將來能夠學會;以教育法來說,這個狀態稱為「可教導時刻(a "teachable moment")」。
3. 鷹架構築(scaffolding) 鷹架指更有能力的他人所提供之協助。在兒童尚未習得技能時,給予大量支持,接著逐步減少;在兒童有能力時,更應增加他們的責任。有一個觀念叫作認知見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其歷程包括楷模學習、教練式教導、搭鷹架和評量。我們常常可以在一對一的教學看到這個歷程,這在馬可吐溫的《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Life on the Mississippi)一書中有完整的描繪。在有經驗的駕駛員教他駕船時,一開始會提醒他所有彎道的位置,而在日後漸漸讓他自己做判斷,不出聲,只有在船快要觸礁、擱淺時才會出手干預。
4. 合作學習 維高斯基的理論十分支持同儕一起學習。為同儕的能力大約在彼此的近側發展區內,他們可以成為彼此的楷模,互相切磋進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兒童可以接觸到其他人的私自話語並了解他的思考歷程,尤其是聽到他人的「放聲思考(thinking out loud)」最能使兒童受益。

幼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編輯]

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為研究社會情緒發展相當重要的理論之一。社會情緒包括:人際關係、情緒、氣質及人格等。 以氣質為例,新生兒的氣質會因為跟父母互動的方式不同而產生差異,當嬰兒哭時,很容易被父母哄好,會使父母產生強烈的親職勝任感,嬰兒與父母間也容易產生安全的依附關係;相反,若父母想盡各種辦法嬰兒都不停止哭泣,會使父母產生無力感,也就不容易產生安全的依附關係。 有研究者紀錄,將剛出生的嬰兒所表現的氣質分為三個向度。「易養育的氣質」(easy temperatment)的嬰兒(約樣本的40%)喜歡和人互動、睡眠和進食時間有規律、對陌生刺激的反應良好;「難養育氣質」(difficult temperament)的嬰兒(約樣本的10%)容易生氣、睡眠和進食時間沒有規律、對陌生刺激會產生強烈負面情緒;「慢熱氣質」(slow to warm-up temperament)的嬰兒(約樣本的15%)在陌生環境中,以溫和方式退縮,需要較多時間才能適應新環境。而氣質也可能具有遺傳基礎,例如,同卵雙胞胎氣質的相似度高於異卵雙胞胎。
Erikson依照人生危機性質的不同,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均有些衝突存在。所謂的成長,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在人格發展歷程中,個體在不同時期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後又再轉入新的危機,而後逐漸上升,最後完成其整體性的自我。
個體出生後,便開始與環境接觸互動,在互動中,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受到社會的要求與限制,使個體在社會適應中產生心理上的困難,稱之為心理社會危機。Erikson擴大了佛洛伊德思考的範疇,將「社會心理危機」納入了人格發展之中,而不再只限於(佛洛伊德所認為的)性慾或是潛意識的生理盲動。而且起理論突破在於,將發展的時間軸線來長治「老年期」,程認人格發展終生的。然而其所提出的理論也遭批評,並為將女性認同的危機考慮進來,終究只是一種男性中心的思考。另外,在此一理論下,人格發展基本上是個人的事情,是個人自己要去解決各種危機,然這樣的設定似乎忽略了社會制度對個人的影響。最後,Erikson更被批評,其所定義出來的社會心理危機所參照的對象是「典型的白人、中產、資本主義、男性的價值觀」,並無法充分適用在所有人的心理社會發展歷程上。
Erikson以一條線的兩極對立的觀念來表示不同時期的危機,危機的意義在於若某一階段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話,將有助於以後階段的發展,反之,對日後發展有負向影響。因此,發展危機也就是發展轉機──沒有發展危機,個體的自我就無從獲得充分的發展。
艾瑞克森(Erikson)將出生到兒童期的社會情緒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1. 嬰兒期(0-1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此時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因為這期間嬰兒開始認識人了,當嬰兒哭或餓時,父母的出現使嬰兒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發展出對人的信任,成為以後發展的基礎。反之,如果嬰兒得不到充分的關愛,長大以後就可能會發展出對人的不信任感。
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這一品質,它起著增強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2. 兒童期(1-3歲):自主與害羞和懷疑的衝突 這一時期,兒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說話等,更重要的是他們學會了怎樣堅持或放棄,也就是說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這時候父母與子女的衝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個反抗期的出現,一方面父母必須承擔起控制兒童行為使之符合社會規範的任務,即養成良好的習慣,如訓練兒童大小便,使他們對骯髒的隨地大小便感到羞恥;訓練他們按時吃飯,節約糧食等。另一方面兒童開始了自主感,他們堅持自己的進食、排泄方式,所以訓練良好的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時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絕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又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就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
3. 學齡初期(3-5歲):在這一時期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反之,若成人譏笑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那麼幼兒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心,這使他們更傾向於生活在別人為他們安排好的狹窄圈子裏,缺乏自己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超過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
4. 學齡期(6-12歲):勤奮與自卑的衝突。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並受到讚美與鼓勵,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反之,就會產生自卑感、缺乏自我價值感。
另外,幼兒的社會情緒發展有分為先天的「氣質」 (temperament)與後天造成的「依附形態」(依附關係attachment):
氣質一詞即是指與心情相關的性格特徵,其差異顯現於生命初期,這個差異挑戰了一傳統觀點,即所有嬰兒行為都受環境塑造。先天氣質又對其早年發展有顯著的影響,分為(1)易養育型(easy child)、(2)難養育型(difficult child)、(3)慢熱型(slow-to-warm-up child)三種,分別在規律性、對新事物的適應性、接納或退縮,及情緒等方面展現出差異,並與照顧者(caregiver)的互動方式互相影響,例如:作息規律的孩子比較討喜,相對的難養育的孩子常常容易讓父母不滿或失去耐性。研究者認為,氣質的連續性與不連續性取決於兒童的基因型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另一方面,照顧者的心理狀態以及其他環境壓力也會影響甚至改變孩童的氣質,尤其在其情緒表達能力(intensity)方面。
(1)Easy Child;易養育孩子表現出高規律性,正向情緒,高適應性,高反應強度。
(2)Difficult Child: 低適應性,低規律性,負向情緒,退縮,高反應強度。
(3)Slow-to-warm-up Child: 低活動量,退縮,低適應性,負向情緒,低反應強度。
後天影響的兒童氣質以及照顧者相關是:依附關係(attachment)分為四種:(1)安全(2)忽視(3)反抗或有矛盾情緒(4)混亂或迷惑等四大種。健康的依附關係應為幼兒被照顧且有安全感。
「依附」是個體與其親近對象闖的型態。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假設會產生依附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依附對象提供依附者(嬰兒)最需要的食物,但是在Holow的實驗中,推翻了這個假設,在這個實驗中,把小猴從母猴身旁分離,改以人工的母親陪伴,一個是胸口有奶瓶的,另一個是身上蓋有絨布的,研究結果發現小猴大部分時間會待在蓋有絨布的人工媽媽身上,只有在肚子餓時才會去另一個人工媽媽那邊。
另一個實驗是安沃斯(Mary Ainsworth)「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一種被廣泛用來衡量依附關係的實驗方法-安沃斯之陌生情境 安沃斯之陌生情境是由一連串片段所組成,說明幼兒與母親間依附關係的效力,依序8個步驟進行: 1.母親與幼兒進入一個陌生空間→2.母親坐下,讓幼兒自由探索→3.一成年陌生人進入此房間,先跟母親談話再跟幼兒談話→4.母親離開房間,留下幼兒跟陌生人在此房間→5.母親回來,跟幼兒打招呼並安撫,接著陌生人離開→6.母親再度離開,讓幼兒獨處→7.陌生人回來和母親回來→8.陌生人離開
「安全依附」(securely attached) 這一類型嬰兒在實驗中佔大多數。當媽媽暫時離開回來後會主動投入媽媽的懷抱。分離時會覺得難過,重逢時覺得舒服。重逢時要求及接受母親的照顧,然後快樂地繼續探索遊戲。
「不安全逃避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 avoidant)
與媽媽短暫分離重聚後,這類型的嬰兒不會主動尋求和媽媽互動,甚至完全忽視媽媽。對於母親的離開或是回來沒有表露出差異性的行為,會轉移想要與母親建立關係的注意力到玩具或其他物體上,但卻無法自在地遊戲。 母親與幼兒互動較少,會拒絕嬰兒接近,尤其是肢體接觸。
「不安全矛盾依附」(insecurely attached: ambivalent)
嬰兒與媽媽重聚時表現抗拒但同時又尋求和媽媽的互動。對分離有恐慌反應,重逢時會打母親,無法回到活動中。
「無組織(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 attached)
這類嬰兒沒有明顯的依附型態,常表現出矛盾的行為。受到雙親虐待而接受心理治療的嬰兒可能落入此一類型。
依附的重要性[編輯]
為了探討依附的重要性,學者哈羅等人研究恆河猴嬰兒舍會剝奪經驗造成的影響。哈羅夫婦(Harlaw,1977)在實驗室中,將出生的恆河猴作部分的隔離或完全的隔離,部分隔離組的小恆河猴安置於鐵籠之中,讓她們可以看得到或聽的到其他的恆河猴,卻無法作身體的接觸;完全隔離組的小恆河猴安置於封閉的密室之中,聲音,光,和空氣均予以控制,飲食,清潔亦完全自動處理。
研究結果顯示隔離的時間越久影響越大,三個月的隔離,使小衡猴情緒驚駭,當將她們放出來與其他猴子相處時,他還怕的將自己埋首於身體之中,躲在籠子一旁,不敢與友伴接近;隔離六個月的小衡和後,則明顯的逃避友伴,寧可孤獨地玩耍,缺乏社會反應性,亦不知保護自己;至於隔離十二個月的小恆河猴,情況最糟,不僅極端的推縮,而且神情漠然沒有反應。而後繼的研究顯示,當這些遭社會剝奪的小恆河猴長大為成年猴時,仍表現出邊插的社會行為與性行為。
幸好,恆河猴的依賴及社會剝奪是可以彌補的。蘇密與哈囉(Suomi & Harlow,1972)將四隻經歷六個月社回剝奪的恆河猴和一隻三個月未受社會剝奪的小恆河猴放在一起。友於三個月大的恆河猴尙不具攻擊性,只會靠近四隻隔離的猴子打轉或摸摸皮膚,而不像正常的友伴會攻擊牠們。在每周兩小時,歷時13周的實驗之下,雖然偏差行為持續了六十天之久,但隔離的恆河猴社會反應逐漸增家,之後漸漸消失,幾乎都回復正常。
研究中也發現,Harlow觀察到小猴子偏向"一個溫暖的母親"而非一個"有食物卻很冷淡的母親"。這種依附不論是對於研究中的猴子或者是人類的嬰孩都很重要,小孩們可以透過母親這邊得到的溫暖重拾自信,再次去探索闖蕩外面的世界。
從以上的實驗得知,早期的依附與社會經驗對於恆河猴來說非常重要。但是以上是以動物作實驗,那這樣的結果可以推到人身上嗎?但如果以人作實驗的話,刻意剝奪嬰兒的社會經驗又是不人道的做法。還好,關於孤兒院院童的研究,或許提供了一些線索。
1940年代,心理學家觀察部分孤兒院的嬰兒。由於這些孤兒院的人手不足,一個護士要分配20餘個嬰兒,因此除了餵食嬰兒以外,嬰兒幾乎無與護士有任何的互動。嬰兒每天的生活的環境,除了四周白帳環繞外,也沒有任何刺激可言。研究發現,在這樣的幻境下,頭六個月,嬰兒上有正常反應,他們以哭的方式來幻竘回應,或表現微笑與發聲行為。被抱起來的時候也會調整自己的姿勢。但是到了後六個月,上述嬰兒的行為發生驟變,哭與發聲的行為大大減手,姿勢也變得僵硬,神情茫然,缺乏社會接觸的性趣,語言能力也些微落後。葛發波(Goldfarb)追蹤這些嬰兒,結果顯示居住三年的孤兒,比只居住了一年的孤兒,無論在智力測驗得分,語言的發展上都相差很多。在人格特質上,他們亦較具依賴性,性格暴躁,活動量過高,攻擊性較強,表現較多的偏差行為,不受同伴的歡迎。
嬰兒社會依附的發展[編輯]
薛佛與依陌升(Schaffer & Emerson, 1964)研究蘇格蘭的嬰兒,從嬰兒出生開始至18個月大。每月訪問嬰兒母親一次,詢問嬰兒與照顧者的互動關係,以及對於照顧者離去的反應。他們的研究,顯示嬰兒與人的依附關係建立有四個階段。
(1)無社會性階段(0-6週) 六週之內的嬰兒沒有社會性,無論非社會細或社會性的刺激都會引起同樣反應。此階段結束,六周大的嬰兒才開始顯示出選擇的傾向,社會性的刺激才能較易引起嬰兒微笑的反應。
(2)無區別性的依附關係階段(6週-6,7個月) 此階段的嬰兒慏顯得表現出樂與他人親近的傾向,但是並無任何區別性,陌生人與熟人同樣的受到歡迎。當任何人離她而去或將他放線,嬰兒皆會表現出抗議的行為。三個月之後,嬰兒才回逐漸的對母金的微笑反應超過陌生人的微笑反應。
(3)特殊依附關係階段(6-7個月-18個月) 大約在六七個月時,嬰兒開始與特定的對象(通常是母親)建立依附關係。此時嬰兒步但主動地尋求與特定對象親近,注意特定對象的活動,而且刻意特定對象離去。同時還怕陌生人的行為也開始出現。薛佛與依陌生認為此時嬰兒對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已經建立。
(4)多重依附關係階段(18個月後) 嬰兒在與一個特殊對象建立依附關係之後,很迅速地變擴展至家庭中七他人,如:父親,祖父母,或兄弟。至18個月大時,嬰兒與至少三個人以上建立依附關係。在諸多不同的依附關係爭,各有其特殊功能。例如,讓嬰兒不適或不愉快時,較喜歡接近母親,而父親則常為嬰兒的玩伴。兩者間的依附有其目的性。
從以上的分類可得知,嬰兒與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從第三階段開始。
嬰兒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s)[編輯]
十八個月大以後的兒童,已經具有自我的概念,可以辨識自我的存在。例如,在該兒童的額頭上畫一個紅圈,讓他在鏡子前看到自己的臉,他會想要用手擦掉額頭上的圖案,而不是伸手想往鏡子上擦掉圖案。但是在十八個月大以前的兒童並不會有這樣的概念。
自尊[編輯]
當兒童能辨識自我後,經由與其他個體互動,就會產生自我的價值,也就是自尊。 自尊的發展在每個不同的成長階段都有不同的評估、判斷向度。學齡前的兒童的自尊極端正向,他們通常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強,可以做到所有日常生活中的事。低年級的兒童也通常具有較高的正向自尊,但不如學齡前兒童強烈,他們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作業或考試考不好等因素而感到沮喪、挫折。中高年級的兒童開始利用「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建立自尊。例如,當注意到自己在運動方面的能力不如他人時,知道自己無法像他人一樣優秀;但是也可能發現在人際關係方面自己處理得很好,而認為自己之後能交到很多朋友。這是一種類似互補的概念,當自己有某個領域不如人時,會覺得沒關係至少另外那個領域是不錯的。
性別認同與性別分類[編輯]
兩歲多的兒童已具有「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的概念,也就是知道自己是男生或女生,通常是藉由不同性別的外觀差異、生理特徵來判斷而形成,因此對性別還沒有正確的概念,有些幼兒以為只要改變一個人的外觀,他的性別就會跟著改變。 兒童也會學習做「性別分類」(sex typing),也就是知道什麼行為會與什麼性別有關,最常見的兒童性別分類形成的原因是家長,社會大眾的傳統普世價值認為,不同性別應該表現出不一樣的行為,例如,女兒應該穿粉色系的衣服、應該穿裙子、應該玩洋娃娃;而兒子應該玩汽車或積木、個性要剛硬不懦弱或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等刻板印象。這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性別分類標準。

性格與社會發展[編輯]

發展心理學家認為新生兒的「氣質」(temperament),亦即個性,可以從嬰兒的活動水準、對新奇事物的反應和易怒程度等面向來區分(Rothbart & Bates, 1998)。
氣質[編輯]
新生兒的氣質有很明顯的個別差異,不過,雙親與嬰兒的雙向互動,也會影響嬰兒這些與生俱來的「氣質」差異。
西方的嬰兒氣質研究,開始於1950年代。研究者以美國中上家庭的嬰兒為研究對象,用九個向度來評分氣質,將嬰兒歸成三種主要氣質類型:「易養育氣質」(easy temperament)、「難養育氣質」(difficult temperament)、「慢熱氣質」(slow to warm-up temperament)。 許多證據顯示,氣質受到遺傳影響。例如,同卵雙胞胎的氣質相似性高於異卵雙胞胎(Rothbart & Bates, 1998)。

人格教育
上述的「氣質」是整體人格發展與生俱來的基礎,而「性格」或「人格」則是指人長期塑造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包含思考、行為等等)。
人的性格雖然會受自然內在的氣質影響,但性格發展的過程「環境因素」的影響也非常重要,例如家庭、學校、社會主流價值觀等等,我們可以說,人的性格一方面取決於個體因素,另一方面則由與社會的互動過程建構形塑。例如上一章節所介紹的「幼年期的發展」,及下免幾個章節即將介紹的「青少年」、「成年」、「中老年」的發展,每一個發展階段都受自身的身體影響,也建構於個人處在社會環境中不斷形塑的認知,因此可以說人的「性格」是具有變動性的,不完全取決於個體的「氣質」。
也因為上述對性格形色的理解,近年愈來愈多教育學者和心理學家關注於嬰幼兒時期的「人格教育」。著有《童年之祕》(The Secret of Childhood)的蒙特梭利認為,0 ∼6歲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期,相對於嬰幼兒本身的「氣質」,父母與嬰幼兒的互動屬於外在的影響,但這一時期嬰兒的認知及價值尚未完善發展,故此時期的的「性格」塑造多是由嬰幼兒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和建立。父母在此一時期應保留嬰幼兒自己的發展創意,不應直接將社會中已建構完善的資訊、價值強制介入嬰幼兒的發展過程,但也不適合放任(上一章節講到「依附」的重要性),所以「人格教育」的核心觀念是「配合發展」。讓嬰幼兒面對性格發展時期迸發的創意和遭遇的挫折,並持續在發展過程適時引導,利用潛移默化的方式,配合嬰幼兒發展階段,並培養其認識環境的敏銳度和學習力,例如:互動式的兒童劇場、鼓勵分享自身感受情緒等等。

青少年期的發展[編輯]

在過去較早婚的時代(越20出頭就結婚),青少年期大概只為期不到10年。然而今日,由於晚婚等因素作祟,青少年的發展變緩,與晚搬離家,也愈晚不再依靠父母。
青少年期(adolescence)即為幼年至成年之過渡期,約從12歲開始到18歲。而進入青春期的時間因遺傳因子、飲食、運動習慣等相關。在此階段由於體內激素濃度的改變,身心發展比較急速,改變比較顯著。由於性的成熟,新的慾望多,在社會中得到刺激也比較多,使青少年情緒比較不穩定。除此之外,這個時期是尋求自我、認識自我並建立個人認同的重要時期。

青少年期的身體發展[編輯]

(一) 身體機能 青春期(puberty)即兒童轉變成生理成熟、有生育能力之成人的性成熟時期,是人體重要的發展階段。此時外顯骨骼、內顯性徵都在急遽成長中。發展中最明顯的證據是第二性徵的展現;男性聲音變得低沉,喉結變大;女性乳房和臀部的發育等。關鍵的角色是腦下垂體,其引發的反應使歷經青春期的男女體內的激素濃度改變至接近成人的水平,此些激素會造成一連串連鎖反應,男性女性的性腺被激化。男性的睪丸分泌出睪酮(雄激素)是影響男性生長的重要關鍵,而卵巢則分泌雌激素,是影響女性生長的重要關鍵,不論是青少年男女,由於體內激素的作用,他們開始對性產生強烈的好奇和渴望。
青春期始於青少年期生長陡增(adolescent growth spurt),大約持續3到4年,不過每個人開始時間和發展速率皆不相同。平均而言,男孩(約10~17歲)會比女孩晚個2年(約9~14歲)。在此時期,性器官的發育是最為顯著的生理現象,此種改變主要分為主性特徵以及副性特徵,主性特徵為生殖器官的成長與成熟,副性特徵則為生殖器官以外的兩性身體差異,例如女孩子發育乳房、男孩子長鬍鬚,以及兩性都出現陰毛等等。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在此時期也會受到影響,青少年心肺皆會增大,影響他們的運動表現。
(二) 大腦 剛踏入青春期的人腦部尚處於未完全發展的狀態,而在青春期大抵上大腦的大小已經成型,但在青少年晚期以後,大腦皺褶會變得更多且更複雜。青春期的大腦是腦區之間的連結會持續增強(經由突觸修飾)並充滿變動的獨特大腦。青春期大腦的最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根據環境來修正大腦中的溝通網絡,最先被修飾的是初級功能的區域,如運動、感覺區,;後期則是相對高級的區域,如負責控制認知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這種特殊的變動能力,又稱為發展彈性,能夠幫助青少年在思考和社交上大步前進,但是不斷改變的本質也讓他們容易做出危險行為或發展出精神疾病。
青少年期高度危險的行為起因於大腦邊緣系統和前額葉皮質的成熟時間不一致。青少年初期,杏仁核和腹側紋狀體等掌管情緒、酬賞與動機的腦區域,也就是邊緣系統,功能會逐漸強化,此變化與賀爾蒙的變化可以解釋青少年情緒較為極端與易波動。而額葉區,掌管衝動與理智判斷的認知控制,會較晚(成年初期)才發展,因此青少年在管理其情緒、慾望和衝動時常會較無法掌控,暴力、帶有風險的性行為、自殺和意外事故等等在青少年期會急遽增加。

青少年期的認知發展[編輯]

由於額葉皮質快速發展 (Goldberg, 2001),青少年之認知正在上演一段奇妙的變化。根據皮亞傑(Piaget)的發展理論,青少年已經進入形式運思期一段時間,開始能夠處理抽象而複雜的問題,以及俱備運用演算法的能力,推導出符合邏輯的結論,同時也漸漸學會如何去處理沒有標準答案的議題,如愛情、人存在的普世價值等,可對制度提出質疑。
要特別注意的是,青少年時期大腦不僅僅只是強化及增加神經與神經之間的連結,他還會透過去除掉不必要的神經突觸等來讓神經系統更加成熟。而男性的發展會晚於女性,這也是為什麼通常女生會希望找一個年紀比自己還大的男人為對象的可能原因之一。
青少年認知發展中亦有一重要特徵,也就是容易產生自我中心主義(Adolescent Egocentrism)(尤其是在青少年早期)。其中可分為兩大特性:
  • 想像觀眾(imaginary audience):
青少年時常認為自己是偶像劇中的主角,是全場矚目的焦點,此時他們會非常看重自己,因此在意他人對自身的看法與評價,期待自己能夠獲得他人肯定。舉例來說,若青少年在此時長了青春痘,他/她便認為全世界人都看到我的青春痘而產生自卑感──這也就是外表在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理由,青少年往往特別在意自身的形象。
  • 個人神話謬誤(personal fable):
此時青少年會無限放大自己,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加獨特、可以成為眾人的英雄。由於認知的轉變,青少年開始認為師長們不能理解自己,而自身的想法絕對正確,進而聽不進師長們的勸告,並產生一種別人無法理解我的心態。嚴重者有可能產生無敵謬誤──認為災難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而有膽量去進行一些行為偏差的活動,如飆車、吸食毒品、抽菸、加入黑幫等。
除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現象以外,個體在生長過層還有其他三種自我中心現象,分別為感覺動作齊的自我中心(sensori-motor egocentrism),運思前期的自我中心(Concrete operational egocentrism)。後3種自我中心現象分別源自於當階段認知思考能力而到下個階段的認知思考能力升成時結束。青少年雖然以進入具體運思期的思考模式,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不同,然而他們往往把自己關心的內容和別人關心的內容混為一談,誤以為自己關心的焦點也是別人注意的方向。他們以為自己的體型外表是別人關注的焦點,殊不知別人也只會區關心自己而步會去理會他人的體型和外表。然而,在經過人際互動之後,青少年們漸漸會發現,自己關心的點別人往往不在意。於是,青少念自我中心的現象逐漸降低。由此可見,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其他三個階段的自我中心的消失有重大的區別,前者是與人交換意見的場合變多發現的;後者是在進入下一層思維階段時消失。
青少年期對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認知發展會有重大變化: 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認為自己的性別屬於何類的「認知」。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想與他人發生性關係的性別偏好。

青少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編輯]

青少年時期社會情緒渣展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對於自我概念的發展以及新的依附者(attachment)。過去小孩們多倚賴父母,而在長大後來到青少年時期他們則選擇相信同儕朋友。
艾瑞克森(Erikson)社會心理發展理論中,認為青少年致力於自己特別的優缺點,且找尋未來能夠扮演好的角色,在探索過程中常以試試看不同角色,或思考選擇是否能力所及、是否符合自己的看法,藉由這個過程中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性格、自己是誰,艾瑞克森稱此階段為-認同感/角色混淆。
Erikson的發展理論指出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為發展出自我認同(self identification),並了解「我是誰?」和「我要往哪裡去?」──也就是自我角色的統整,但當自我認同難以組織成具重心與一致性的認同感,便會採用社會不認同的角色、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對己的感覺「散掉」了,這就是角色混淆。而學者馬西亞又延伸了艾瑞森的概念進而歸納出四種青年的認同狀態,分別為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 identity),未定型認同(moratorium identity),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為了了解自己,他們嘗試、修正或放棄許多信念、角色和行為方式,試圖整合各種價值觀與評價,方能塑造自我概念,以建立自己和別人行為的標準,知道自己對重要事情的衡量標準,並了解自己的價值和能力。因為青少年會嘗試各種角色和行為,許多專家相信青少年期是個角色試驗期。
馬西亞(James Marcia)所歸納出的四種青少年認同狀態:
(1)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這狀態的青少年解決了認同危機並對未來擁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例如:擁有自己的價值觀,清楚自己的目標以及未來的志向的青少年
(2)早閉型認同(foreclosure identity):這狀態的青少年處在於一種假認同的狀態,雖然他們有自己未來的計劃但是沒有察覺到認同危機,他們過早建立認同而且完全接受家人或權威性人物的建議並未有自己的想法,若在未來面臨到與自己價值觀差異巨大的重大事件,這型的青少年會迷失自我,無法自行解決危機。
(3)未定型認同(moratorium identity):這狀態的青少年察覺到認同危機,會主動尋求答案,但依然無法解決自我興趣和家人意見之間的衝突,可能會表達出強烈價值觀,這類型的青少年敏感,心胸開放,通常迎合主流價值但同時內心卻也充滿了焦慮和自傲,另一方面這種狀態的青少年通常精力充沛,會想從別人那尋找親密感。這種狀態的青少年通常在遇到某些掙扎事件後,認同感才會定性。
(4)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這狀態的青少年缺乏自我感受也沒有自己的價值觀,對未來也沒有自己的計劃,這類型的青少年相當迷惘,在未來會面臨到許多人生中的挑戰。
大部份孩子的價值觀和道德標準來自於父母,父母的態度將會影響其自我尊重的感覺。青春期開始後,同儕的價值觀和評價會越來越有影響力。青少年會把這些評價做一致性的整合。如果父母、老師和同儕都反映出一致的價值觀,找尋認同的過程會較為容易,但若父母和同儕等重要人物的價值觀有明顯的差異時,將很有可能造成衝突,而出現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無法將他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化為一個自我。
找尋自我認同有很多種方式,有些人在長時間的嘗試後,做出了人生目標並朝之邁向;而某些人自我認同危機(self-identity crisis)可能根本沒出現過,這些青少年接受了父母的價值觀,而成為了符合父母所想要的角色,也就是說,他們的自我認同很早就已經形成了;也有些人採取了偏差的自我認同,成為了和家人或社會的價值觀不符的角色;還有其他青少年經歷了較長時期的自我認同混淆(self-identity confusion),且很難找尋到自我,有些人甚至至成年時,也一直未曾擁有強烈的自我認定──這些人從未對任何事物產生允諾或忠誠。
事實上青少年並不需要被侷限於以上任一種狀態,有些人會在未定型認同與定型認同中來來往往,稱為『MAMA』(moratorium-identity achievement -moratorium-identity achievement)
理論上,認同危機在20歲成年初期或中期將會解決,進入到人生的其他任務。當自我追尋成功時,將會得到自我認同,若未能通過認同危機,青少年將會欠缺一致的自我感受,無法建立評量自我價值的一套內在標準,即Erikson稱呼的認同混淆。不過自我認同形成後,並非完全固定,在成年期中獲得不同的想法或興趣,都有可能會再改變他們的自我認同。
另一項自我認同的關鍵是自尊(self-esteem),指對自我價值的感受(Harter,1998),在青春期到成年期社會比較是自尊發展與形成的關鍵。青春期,由於身理變化主要受到荷爾蒙的影響,且呈現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有些青少年看起來就像成年人而有些模樣則無顯著差別,早熟與晚熟的差距深深影響青少年對外觀及身體意向的滿意度,甚至自尊心。
青春期在世俗觀點上普遍被認為是情緒起伏不定、內在混亂和叛逆的一群(Steinberg,Morris,2001),這可能源自於青少年具有想要逃離雙親以建立個人的個人認同的傾向。此一時期的青少年不在一味接受父母、單方的意見而傾向綜合共種價值觀與評估並形成個人意識,故常令父母感到挫折、沮喪或者難以理解而視為叛逆。然而,依據Steinberg和Morris的說法,實際上,大部分青少年只在初期的時候與家人衝突增加,之後便進入較穩定的親子關係,尤其當父母採取開放、民主與尊重的教養方式,以及清析、明確的規定,青少年很少會有長期的叛逆問題。相反的,若是父母對待青少年的方式過於嚴苛而且很少表現溫暖、讚美或者過度放縱,則青少年不但容易與父母變得生疏,甚至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問題。(Baumrind,1980)
整體而言,青少年是一個發展其意度很大的族群,因此很難對其發展進行明確的劃分:一位青少年極可能在多個不同的領域處於不同發展階段。

成人主義與青少年心理發展[編輯]

在青少年的發展過程當中,社會所給予的空間也具有影響。該文化對青少年的態度,會影響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進而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模式與自我認知。自從1928年,《薩摩亞人的成年》一書出版,學界就開始意識到「青少年」一概念並非所有文化皆適用。過去西方心理學家會認為,西方青少年表現出來的特質,是生物性所必然導致;然而此書卻提出,許多特質可能是現代社會中,青少年延後進入職場所致,而在相對小的年紀就負擔各種工作的薩摩亞青少年,其身心發展狀況與西方青少年截然不同。這個觀點在20世紀逐漸轉變,認為是特有文化與個體發展兩者間的「互動」所形塑。
「成人主義」一概念出現於1978年,由社會心理學家Flasher所提出。他認為社會對未成年人有過度管理、不尊重其想法的狀況,對青少年的發展相當有害。他進而將社會的這種偏見稱為「成人主義」,並做出批判。青少年有分離/個體化的發展需求,這個時期也會期望能替社會貢獻心力,建立自我認同與價值觀。然而身邊的成年人往往並不重視這些需求,而不給予其自主決定或有效發聲的機會,這對他們是有害的。成年人可能運用權威、賄賂、情緒勒索等方式,讓青少年不得不順從。然而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這些做法都只會干擾青少年的發展需求,嚴重時可能造成青少年對社會失去信任,產生偏差行為。成人主義的青少年視角,較傾向建議成年的照顧者「先給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們經歷努力、回報與挫折,他們才會了解責任感」。[4]

成年期的發展[編輯]

直到1970年代,心理學家才正式將成年期視為一個獨立的發展階段,在過去之間並不會刻意區分青春期至死亡中間的各個階段;然而現在的心理學家意識到身體、認知和情緒反應在整個生命中會不斷發展,並伴隨著我們的相應變化社會需求和慾望。
因此,成年早期、成年中期和晚期的三個階段,成年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認知和社會挑戰。我們依年齡作為區分,並試圖去達成愛利克·艾瑞克森(Erik Erikson)在生命中此階段的挑戰:懂得去愛與被愛,建立長期的關係與成為父母來引導下一代。
 如何成為好父母?基於需求(demandingness)和反應性(應答性)(responsiveness)的組合,育兒方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分別是威信型父母 (Authoritative Parents)、獨裁型父母 (Authoritarian Parents)、放任型父母 (Permissive Parents)、袖手旁觀型父母 (Uninvolved Parents)。

成年期的身體發展[編輯]

(一) 身體機能
成年人的身體機能在此到達顛峰,也是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
在視力方面,大約從25-30歲就開始退化,在50歲過後,視力功能顯著下降。夜間視力降低,觀看近物變得困難,較難分辨紫藍色光。
聽力方面,60歲以後大部分的人能感受到聽力下降,特別是高頻的聲音。
其他感官方面,如:味覺、嗅覺、觸覺、痛覺等,直到40-50歲才開始有退化的跡象。
性慾和性能力被視為成年人的一大特徵,它始於青春期,結束於更年期。一般而言,性激素的變化對女性的生活影響遠超男性,無論是月經期間或更年期。在月經來臨或更年期的到來,女性都經常要面對許多症狀,例如:頭痛、焦慮、疲倦、手腳冰冷等。相較於女性,男性的性能力的喪失是漸進式的,過程中通常沒有重大事件的發生。
肌肉和骨骼的發育也在青春期結束後發育完全,在更年期開始時衰退。
(二) 大腦
人大部分的大腦約在12歲時發育成熟,但負責控制衝動的前額葉皮質要到20幾歲時才會成熟。這種不一致使得青少年比較喜歡冒險,但是比較無法控制自己的衝動,也較無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大腦的神經元從20歲開始就有減無增。因此大腦在20歲時就開始退化,到50~70歲時將會明顯的感覺記憶力變差、更難運用新知識、平衡感和方向感變差、手腳不協調等。然而,過去所學的技巧和知識仍然能夠運用自如,也就是說只有流動智力會隨著年齡而有明顯的退化。另外,人們在各個領域的智力測驗(特別指無關反應時間者)中,結果往往與受試者的年齡無關,而是他們是否在生活中經歷過相關的經驗,或曾學習過相關的知識。所以年齡並不是大腦退化的主因,荒廢不用才是。
人類的大腦在成年期前會不斷精簡、創造新連結,當人成年後,大腦的重塑過程開始放緩,然而大腦的額葉,在30歲時依然有新的連結在形成。隨著大腦結構改變,其活動運作也會跟著改變。在兒童的大腦中,相鄰區域往往會共同協作,而成年後,相隔較遠的區域也會參與協作。神經科學家推測,這種遠距離的協作讓成年人大腦更有效地運作,並處理更多複雜的資訊。

成年期的認知發展[編輯]

(一) 成人的意義
成人不僅是身體發育成熟的人,更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並且有「自己是成人」的自覺。成熟的概念是多方面的,它包括生理、心理、情緒、社會行為等均達一定穩定與固定的程度。
(二) 自尊
一般而言,社會對於成年人的期待遠高於其他人(特別相較於兒童和老人),這使得成年人有一種優越感。正面來說,成年人會明顯地感受到社會對於他們的期望,並努力地完成社會給予他們的責任義務;另一方面,成年人也會歧視其他人,例如:認為兒童吵鬧而沒有自主行為能力、青少年只是處於發情期,罹患中二病的小屁孩、老年人只剩下不多的時間,只能混吃等死等。
為因應成年人的高自尊心。在成人教育方面,盡量營造開放而平等的氣氛,教師引導學生們討論,而非傳統的教師,以權威為背景,單方面地傳授「絕對正確」的知識。而對家長而言,面對即將邁入成年的兒女,要逐漸轉變相處的方式,相信兒女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今天仍然有許多老人,對兒女噓寒問暖,見面就問吃飽了沒,雖然是關心的一種表現,但是對於我們而言,卻可能是一種傷害自尊,不信任我們有自主行動能力的行為。
(三) 分化
分化是用以了解成人的一個普遍而切實的概念。亦即個體到了成年時,其能力、興趣、態度等呈現分歧與多樣化的現象。
分化的現象在成年期之前即已開始。最早是胚胎和胎兒結構性分化,繼續發展到嬰兒、兒童到青少年,歷經由全體到部份的發展程序,一直到成年時成為一個穩定而確切的實體。而嗜好、興趣、態度、能力均呈現差異,主要是肇因於經驗和學習。例如一個兒童通常什麼食物都吃;但成人,尤其是年紀較大的成人,對食物就有相當的偏好;一個年輕人幾乎任何地方都可以安睡,但一個成人就有相當的偏好。其他如對運動、音樂和政治方面的愛好,年輕人通常較具全盤性,但成人則較有區別性。
(四) 經驗
成人與兒童另一項重大的不同在於經驗。成人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經驗;兒童不是沒有經驗,就是只具很少的經驗。而兒童由於經驗的欠缺,在傳統教育學上,從不強調經驗。經驗也成為成人教育學與兒童教育學的極重要分野。除了經驗的累積,對於經驗的運用成年人較兒童成熟。在需要創意的測試中,兒童與成年人的差異不明顯;但在需要舉一反三以及需要先前解題經驗的題目時,成年人的表現明顯較兒童成熟。
經驗基本上可以代表每一個成年個體心理的所思所想,每個個體依其生活經驗而分化。因此在討論成人心理學時,建議要依個族群、社會地位、性別等差異進行分別討論。一般而言,藉由大數據統計而來的資料可信度是有待商榷的。
(五) 時間知覺
對成人而言,時間也是影響成人生涯計畫或行為表現的重要因素。成人與兒童或青少年,對時間的觀念亦不同。兒童或青少年往往採「累積」的觀念;而一個成人,則改採「剩餘」的觀念,即兒童或青少年對時間的看法,皆從生命的起始點開始。例如兒童會說:「我已經十歲了,還不能出去看電影。」這是一種累積的觀點;而成人則往往從生命的終點向前推移自己還有多久時間。
對於同一時間單位而言,兒童與成人的知覺亦有不同:兒童覺得相當漫長遙遠的時間長度,對於成人則有立即到來的感覺。舉例來說,兒童認為一年極其漫長,企盼過年的心態至殷,但似乎久候不至;成人則覺得一年飛馳即至,且一年快過一年。
McClusky(1964: 161-162)說:「對於一個六歲的兒童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知道時間的六分之一;對於一個十六歲的青少年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瞭解時間的十六分之一;對於一個四十歲的成人而言,一年就是其生活期間的四十分之一;對於一個七十歲的老人而言,一年就是其所生活年代的七十分之一。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一時間單位(如一年)在已知時間總數裡就成為一個逐漸遞減的分數」。再加上生命期的逐漸減少,使成人對未來的態度有重要的轉變。
(六)認同狀態
心理學家詹姆斯瑪麗亞(James Marcia)提出認同狀態的概念,主張人在失去來自社會角色或家人、情人、企業等歸屬感時,會產生危機感。此時為了再度建構認同,人會採取某些行動,當事人可能產生以下四種心態:
  1. 定向型認同:摸索並克服自己過去的潛力或選擇,依自己的信念行動。
  2. 未定型認同:仍在摸索自我認同的狀態。
  3. 早閉型認同:不探究過去的認同,依照旁人灌輸的價值觀度日的狀態。一般認為早避型認同的出現,促成了「繭居族」而造成社會議題。
  4. 迷失型認同:對於未來及目標一籌莫展,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對於任何意識都不加以投入一番,過去摸索自我的經驗,無法與明確的信念及行動做連結的狀態。

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編輯]

成年期又分為成年初期(20-40歲)、成年中期(40-65歲)、成年晚期-老年期(65歲以上)三個階段,在各個時期各有其不同的發展任務及特質。依照Havighurt的發展任務理論,成年初期(adolescence)主要為(一)性別歸類(sex typing),指學習該文化認為符合個人性別之行為和特徵。(二)為步入職場做身心準備、(三)開始負社會責任。以及(四)養成價值觀、個人道德與意識形態。
成年中期(middle adulthood)的發展任務則為(一)選擇伴侶、準備步入婚姻並組織家庭(二)學習和諧的婚姻/家庭生活(三)學習養育/教養兒女(四)選擇一份穩定的事業(五)擔起公民的責任(六)尋找並加入同好會或職業工會等。
成年晚期(late adulthood)的發展任務則為(一)協助青少年責任心的發展以及幫助其轉變成快樂的成人(二)達到與維持個人社會經濟地位(三)擁有個人穩定及規律的休閒活動(四)能給予配偶及異性一定的尊重(五)接受與調整身理的改變及老化(六)照顧及學習與年老的父母相處等等。
Havighurt的發展任務理論又可和Erikson的發展理論互相對應、參照。根據Erikson的理論成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主要有五大特質、方向:
(一) 建立親密關係
親密感是指其他人做出完整許諾的能力。建立親密關係,必須要在自身喜好做出讓步,扛起責任並放棄一部分的個人自由,但是同樣會獲得很大的回報。Erikson的觀點認為,做出許諾之前,必須先建立自身明確的認同感(亦即解決青春期危機),才會準備好對一份愛情做出許諾,並攜手度過一生。
然而,現代社會的趨勢是在婚約前進行同居,並盡量延緩做出婚約的許諾。而且在建立親密關係時,也必須考慮職業等認同議題上取得共識,相較於艾瑞克森所生活的時代有的更多樣化的選擇。
(二) 傳承
傳承是指對家庭、事業或社會做出有意義而影響深遠的貢獻。許多三、四十歲成年人由關心自身轉變為關心下一代,無論是自己的子女或是社會上年輕的下一代。此外,他們會開始審視自己對社會的影響:是否樹立一個好榜樣,有沒有遺留下好方法、好想法給後人,甚至考慮到身後名的問題。
(三) 壓力
社會大眾的刻板印象,普遍認為老年人是最不快樂的族群,因為他們要面對身體機能的退化、孤獨的生活和死亡的到來。但許多研究顯示,人的一生的快樂指數大致呈現U型曲線。也就是說,成年人反而是最憂鬱的族群。
在職場方面,成人要考慮就業或就學、升遷和退場;人際關係需要考慮事業、家庭和朋友間的平衡。面對各種挑戰,和角色的頻繁轉變,是使得成年人成為最不快樂的族群的主要原因。成年期也是自我實現的時期,當個體的自我實現不太順利時,在中年時期就可能會引發中年危機。
(四)中年危機(midlife crisis)
中年危機包含範圍很廣闊,包含職業生涯、家庭生活、健康狀況。人到中年最明顯的特徵是會「自我評估」,審視以往成就是否達到自己的理想。然而,大部分人的評估結果是失敗、或對自己不滿意,覺得懊惱不已,情緒開始低落。不過這種負面情緒不會持續太久,大部份中年人都會降低自己的水準,跟現實生活作妥協。
在職業生涯方面,不滿足與憤怒是中年期常有的負面情緒。大部分人都想改變工作環境,但也都會顧慮技能與體力能否克服改變,或者經濟壓力能否承載個人理想的實現,瞻前顧後考慮太多,使得行動力折於現實。中年人會有很多藉口,如「沒時間」、「沒適當機會」,所以中年人面對的狀況是想變又不敢變,因為不確定能否克服。如果在中年要有大轉變,例如創業,多半也是是抱持「賭」的心態,因為人生已到中間,不甘心,不妨姑且一試。
家庭狀況也是中年人所煩惱的。有一派說法是:若孩子是婚姻的潤滑劑,中年的夫妻關係難免疏離。有些夫妻年輕時相安無事,是為了孩子的成長,一旦孩子長大離家,只剩下夫妻兩個人,一有衝突就可能導致分手,所以中年是離婚的高峰期。另外,面對孩子長大離開父母生活,許多中年人表示生活頓失重心,再加上如果夫妻感情不好,那還得忍受下半輩子的孤獨的生活。但也不必如此悲觀,另一派學術研究指出:不是每個人都有中年危機,只有15%到20%的中年人才會產生危機感,而其多半是因為在年輕時就有過類似現象,只是在人生的中年階段,負面症狀會更加明顯。
簡單來說,中年危機潛藏在家庭、工作、體力衰退、自我價值等各層面。但事實上,各年齡層都會產生危機,差別只在於面對它的態度以及能否安然度過。

其他發展理論-成年早期
後形式思維觀點:史凱-發展心理學家史凱延續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認為成人思考發展依循數個階段在進行,與皮亞傑理論不同的地方是史凱強調成人如何『運用』所獲得的知識。
成年階段早期:成人充分運用智力來成就家庭、事業以及社會貢獻上的目標,在此階段必須面對重大的決策,密切關乎著未來,屬達成階段。
成年階段中期:主要在個人觀點上,保護及養育家庭、配偶以及事業,屬責任階段,一段時間後,有些人(非全部的人)進入更寬闊觀點屬執行階段,保護及養育的對象不再只是生活相關的人,而是更大的社會公共事務上。
成年階段晚期:注重於個人有意義的事情上,不再專注於增加可用知識,而是針對個人有興趣議題深入涉獵,屬再統合階段。
後形式思維觀點:拉布維(Giesla Labouvie-Vief)-認為成年早期階段思考的品質是會改變的。他指出只達到形式運思期並不足以應付社會帶給年輕成人的負擔及要求。而這些不僅需要邏輯的思考更需要實際的經驗與道德判斷。後形式思維不僅基於邏輯思考,還認知了成人的尷尬處境,必須在現實下考量解決方式。
後形式思維觀點:辛諾-當試圖解決問題時,能考量真實及現實情境、能在抽象的理想解決之道及現實限制下反覆思考
後形式思維觀點:裴利-裴利對大學生智力與道德上的成長進行研究,學生剛進入學校時運用『雙面向思維(dualistic thinking)』看待世界,如:事情不是對就是錯、不是黑就是白、不是贊同就是反對。當學生在學校與老師學習及與其他同學接觸後,有新的觀點,雙面向思維就逐漸消失。了解事情有很多面向,而逐漸形成後形式思維。他們開始進入認為知識與價值觀是『相對(relativistic)』的階段。

中老年期的發展[編輯]

中老年期的身體發展[編輯]

(一) 身體機能--介紹更年期
中年期約為40至60歲,人的身體機能大約在30歲時到達顛峰,40歲開始走下坡。在中年階段,女性約在40至50歲會面臨更年期及其所帶來的在生理方面的不適,還有心理方面會遇到的抑鬱及煩躁不安,而男性雖然不向女性一般有顯著的更年期,但在約50至60歲時,荷爾蒙也會緩慢下降,出現精力下降的問題。
成年早期和中期的階段生育率將逐漸下降, 特別是女性更為明顯。最終將經歷更年期,通常在50歲左右月經週期停止。更年期的發生是因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和黃體酮的產生逐漸減少,減緩卵子的產生釋放到子宮。連續12個月停經則會被認為已進入更年期。
更年期在演化上其實有它的好處的。母親更年輕,有更多的精力來照顧她們,則嬰兒有更好的生存機會。此外沒有自己孩子照顧的老年婦女也可以藉由幫助撫養孫子女來對家庭群體產生效益。更年期的演化益好處的主因是女性生育率的下降,對兒童的撫育有所助益。反之,男人通常永遠不會完全失去生育能力,但睪酮素水平、精子數、勃起和射精的速度會隨年齡增加而下降。
除了男女個別遇到的情況外,就身體外觀看來會有因為膠原蛋白流失而產生的皮膚皺紋及凹陷,另外在這個階段最常見的三大健康問題為心臟病、癌症及肥胖等,這些都需要好好注意。
老年期的年齡層為60歲以上,處於老年期的人身體變化會更加明顯,除了皺紋及老人斑等外貌改變之外,也易有視力下降、失聰、行動遲緩、感覺遲鈍、骨質疏鬆等問題產生,尤其是女性老年人的骨質疏鬆較男性更為廣泛,因此70歲以上的老人意外發生機率也提高很多。
(二) 大腦
中年期的大腦難以避免的會在短期記憶、注意力、靈活度方面有所下降,然而還是有其優勢。例如空間想像力、邏輯推理等更高級的功能不會輸給年輕人,只不過是因為記的知識較多,提取得慢些罷了,也就是指結晶智力不會隨年齡的增長有明顯的退化。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學家、聖凱薩琳學院(St Catharine’s College)人文領域研究員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在2016剛出版的著作《中年的意義:一個生物學家的觀點》裡指出中年人在面對問題與處理挫折上會比年輕時更有智慧,也更有實踐人生的能力。人類的腦袋在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學習後,站在半百之年的他們的腦袋其實更為靈光,站在過去累積的經驗、知識之上,更有開創未來的能力。
老年期維持平衡的本體位置感減退,因此常會失去身體重心而跌倒。此外大腦顳葉、額葉的神經元減少,甚至消失,導致溝通認知能力受影響;大腦中樞與神經系統的突觸、神經元的樹突消失,使的神經元之間的訊息傳遞變慢,對外在反應刺激、學習都受到影響。
老年期除了身體方面的退化以外,老年痴呆症、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也是常見的老年疾病。阿茲海默症的特徵為記憶、推理、語言能力及身體功能會逐漸惡化,最終致命,至目前為止,尚未有妥善的治療方法,但若早期發現是能夠有效減緩發病速度。隨著人們老去,腦室周圍細胞漸漸凋零,導致腦室的體積增加、腦溝變寬。老年期腦部重量與腦部體積的減少,可能是細胞的流失所導致。而且大腦皮質會隨著人的年紀增大而有許多區域縮小,同時髓質也會跟著退化,使前、後腦間的聯繫因此而減少。所以,年輕人腦部各區域可以維持同步,但是老年人大多沒辦法。
大腦功能上的改變,除了上述影響與疾病外,最主要的就是記憶力減退。此外,因為睡眠中acetylcholine (ACH)的分泌量減少,使第三、四期的熟睡期縮短,不易入睡,或者易受干擾而醒過來。
(三)血液循環系統與免疫系統
老年人的動脈,因為彈性蛋白減少,非常容易發生動脈血管壁增厚、鈣化,導致血壓升高,也因此高血壓、血栓等等常見於老人病患。老年人的靜脈也不像年輕人般富彈性,因此血液回流變差,較容易產生靜脈曲張、或靜脈血栓的情形。
在免疫系統功能上,因為老年人的牙齒咀嚼、吞嚥、消化等能力變差,致使吸收養分不平衡,容易產生免疫功能下降的情況。而因為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終生的壓力累積等因素,也都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的功能降低。

中老年期的認知發展[編輯]

依據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老年人處於第四期的形式運思期,個體透過與環境之間的適應來建構對外界的認知,在適應環境當中,個體將整理其過去經驗,以重要的經驗與觀察,配合自己的思考、觀點與想法做出整理、連結,採用同化(assimilation)及調試作用(accommodation)來調整其認知結構。
在認知發展方面,一般而言人類的記憶思考能力約在20歲時抵達顛峰,語文、空間知覺、歸納推理等能力則在約40歲時抵達顛峰,而這些能力要到60歲左右才會開始顯著下降,但有些人則到80歲才有明顯的下降趨勢;雖然能力下降,不過老年人在思考力、判斷力及智力上,仍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經驗的豐富,更加寬廣精密,只是成長幅度有所差異,其中的差別何其健康情形有關。另外,在某些方面,男女也有優劣之差。例如,在數字及空間方面,男性普遍優於女性,但在語文及記憶方面則是女性較好。
針對認知發展有兩名著名學者曾分別針對橫斷面及縱貫面做過相關研究。橫斷性方面是John Horn (1980),將智力分為流體智力:空間及抽象推理能力,結晶智力:經驗累積的資訊及口語技巧。根據其研究結果顯示,結晶智力是呈現穩定上升的趨勢,到老年期逐漸趨緩,流體智力則是一樣穩定上升,但到成年期早期達到頂點後開始穩定下降。縱貫性方面則是K. Warner Schaie針對成年期所做的研究,他將智能分為六種:知覺速度、推理能力、語言記憶、空間能力、數字能力及語言能力。在他的研究結果中,語言能力及語言記憶都是呈穩定上升,大約在40歲左右會逐漸趨緩然後穩定無太大變動,而推理及空間能力則是在成年初期有顯著上升,在中年期達到顛峰,然後於老年期下降,至於數字能力及知覺速度都是呈現下降趨勢,兩者只差在知覺速度於25歲是顛峰,然後以顯著趨勢下降,而數字能力則是在成年初期是穩定不變,但在步入中年期後開始下降。根據這兩位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到了中老年期的確會有一些智力是減弱的,但也有些智力是慢慢累積,到老年期才達到頂點。對於老年人在其認知方面的衰退雖可藉由運動或教育訓練來延緩,但其效果終究有限。
隨著衰老,一般的心智與身體功能會退化。老年人的短期記憶功能降低,而長期記憶功能不受影響。短期記憶又稱為立即性記憶;而長期記憶則指個體將生活經驗的歷程,非刻意的儲存於腦部的長期記憶區內。

中老年期的社會情緒發展[編輯]

在艾瑞克森心理社會理論中提到,中年期的發展危機為傳承vs.停滯,老年期則是圓滿vs.絕望。成年期的婚姻及事業成就會影響到中年期的發展,進而影響中年期會面臨的最大問題─中年危機,或稱中年意識更為恰當。老年期會遇上的最大問題為退休後的生活及面對死亡,退休後的生活如何安排與晚年生活的品質及身體發展等息息相關,而在面對死亡時,人都會回顧一生,是圓滿的過完這一生抑或是對這人生充滿悲觀及絕望,這都是每個人會遇到的最後課題。老化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過程,在步入中老年階段可以感覺到身體功能逐漸退化、手腳也沒有年輕時靈活矯健,但是時間和智慧卻多很多,加上社會責任的解除,只要能調適好心態,提早安排退休生活,就能解決晚年生活問題,達到人老心不老的境界。
中年危機在前一小節已詳細介紹過,因此在這就講述中年期會遇到的其他社會情緒。一般而言,到了中年期的人在事業上多有著固定的收入及社經地位,可謂人生全盛時期,但也必須承受來自家庭的壓力,處於這個階段的中年人大多都是上有父母要侍奉,下有子女要養育,在這般壓力之下有些人無法適應,再加上事業無成就或是扛不住這般巨大壓力就容易陷入中年危機。
大多數人都會在55至65間從職場上退休,邁入人生的最後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多數人都會因為生活頓失重心而手足無措,少了職場,子女又都已成人不在身邊,空出來的大多時間都不知該做什麼。事先對退休生活做過規劃的人很快就能適應,並找到新的重心,重回群體之中,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充實,相反的有些人則是因為毫無規畫而鎮日將自己關在家中,被空虛和面對日漸老化的不安整垮。一般而言,退休後的老年人健康狀況會逐漸下降,此時若是少了社交生活,沒有周遭人的關心,甚至失去伴侶都會讓老年人陷入情緒低潮,產生厭世情緒而自暴自棄甚至自殺,因此面對老年人,作為子女應該多給予關心鼓勵,面對失去老伴的父母也可支持他們另尋新伴侶,陪伴他走完最後的階段。
老年期:老年期一般指65歲以上的族群,依據Havighurst的理論,此一階段的發展任務為(一)調適體力與身理、健康的變化(二)調整失去工作與收入來源(退休)的心態與作息(三)從伴侶的死亡中調適(四)與同齡人士交流
老年人是逆向發展的,退休、收入、身理上的健康都是不斷在失去,因此心理上對多方面的調適是必要的,影響老人適應生活的因素有很多,簡單分為以下:
(一)早期的經驗及需要的滿足程度:有一些老年人,由於年輕時許多需求沒有被滿足過,這些期望依舊耿耿於懷,無法面對健康和環境壓力所逼迫的變化,可能會造成適應不良。
(二)安全感:在經濟上有保障、居住的地方愜意、健康狀況良好等,都可以使老年人有安全感,有比較好的適應。
(三)社會上對老年人的態度。
(四)健康狀況及衰弱的速度:一般而言,年紀愈大健康狀況愈差。但衰退速度的快慢,會增加老年人適應的狀況。如果是漸進式的衰退,在心理上比較可以承擔這樣的變化,而且比較有時間來調適自己,適應力相對比較好。
另外還需保持一正向的心,願意認識新的人並與之交流,位生命注入新的活力,並不忘終生學習,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
面對死亡是人生的最後一個課題,也是老年人最終要面對的難題,大體來說,在人生各階段都發展良好的人會較能坦然接受生命要走到終點的事實,因為覺得自己的這一生是有價值、是圓滿的,反之,回想自己一生走來階高不成低不就,累積許多遺憾,無奈生命已接近終點,此時容易產生絕望。若是能有著精神上的寄託,老年人就能較容易接受死亡。
此外,還有所謂的守寡效應(Widowhood Effect):俗話說"Dying of a broken heart",實驗發現,守寡的配偶易有心臟病(以喪偶的前三個月最為顯著),而且第一年守寡的丈夫死亡率增加 30%-100%。但有趣的是,實驗中也發現黑人夫妻或娶黑人女性的男性比較沒有此效應。
總之,人若想健康老化,安然接受死亡,就必須讓自己的心態及身體保持健康,不因自己感到自己年老就拒絕社交、拒絕學習,如此,便能安享天年。

死亡[編輯]

早在一九五零年代開始,心理學就已將死亡作為一個主題,並從中衍伸出了許多研究。活在這個世上,我們難免好奇生命的結束到來的那一天,自己究竟會經歷甚麼事以及心境上的變化,而對死亡這個人人都沒有辦法避免的生命事件有諸多的揣測,夾雜生活當下所經歷的各種事件,諸如疾病、喪親、社交活動等,為死亡添上了一抹神秘卻又不得窺伺的簾幕。在步入死亡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必須要經過一連串的思想衝擊,並調整我們的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以為未來做好準備,在這個階段,有一個頗為知名的理論,那就是由康米(E. Cumming)和亨利(W.E. Henry)在一九六一年所提出的「撤退論(disengagement theory)」或譯「解離論」。
撤退論(Disengagement Theory)
撤退論認為,在年老、生命即將步入結束時,會有一種「不可避免的、雙向的撤出或解離,最終導致與其社會當中的其他成員的互動減少(「an inevitable, mutual withdrawal or disengagement, resulting in decrease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ging person and others in the social system he belongs to」)」。康米和亨利在其研究中追蹤了一群50到90歲的中老年人,並長期追蹤他們和社會當中其他人的社交活動,他們發現到這群人與社會的互動的確在持續的減少,這種減少是由他們在社會當中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數量、與生活周遭的人們相處的時間和他們自身對於生活的反應來測量出來的。根據這些研究的結果,康米和亨利在當時提出了一些假說:
假說一:所有人都知道死亡將會到來,而且在那來臨之前,一個人的能力會漸漸地變差,這樣所導致的結果是與社會當中的其他人脫節。
假說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會創造出一種社會當中的規範(norms),當一個人與社會之間擁有的互動多樣性減少時,他就比較不容易受到這樣規範的束縛,並擁有一部份的自由,於是這樣的程序會一直持續下去,使人循環性地、永動性地從社會當中解離。
假說三:在美國社會裡,男性在社會當中往往扮演著功能型、目的型的角色,而女性的角色則常常是社會型的、情感性的,因此撤退或解離在男性與女性上有所不同。
假說四:一個人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自我認知上的改變(ego change)所組成的,對於老化來說,這樣的自我認知帶來知識和技術上的退化。然而,在現代的工業化社會當中,知識與技術是生存所必須的東西,因此在年齡上,年輕人往往因為擁有足夠的知識和技能而能夠在社會當中掌權,而老年人則在失去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技術之前退休,長江後浪推前浪,這種形式所造成的解離便是由自我認知改變和社會組織需求的雙重因素下所驅動的。
假說五:當個體與社會都已經準備好接受個體從社會當中解離時,完全的解離通常會發生,當然當兩者皆否時則不會。至於當個體已經準備好而社會尚未準備好時,雖然兩者之間對未來的想法是不同的,但是通常個體仍會持續參與其中;相反地,當個體還沒準備好而社會已經準備好時,最終的結果則往往仍然是解離。
假說六:誠如假說三所說,男性在社會當中的主要角色是工作,而女性則是參與家庭和婚姻,如果個體拋棄了他們在社會當中的主要角色,他們生活當中的社交活動將會大大的減少,危機將會出現,並且喪失道德感,除非他們能在解離後獲得一個不同的社會角色。
假說七:這個假說有兩個部分:
一、 當一個人準備好面對解離的時候,就代表他已經
(一) 了解人生苦短,光陰寶貴
(二) 意識到生活空間縮小
(三) 少了自我意識的能量(ego energy)
二、 一個社會階層能夠接受個體從之解離是因為
(一) 社會的工作體系是需要理性且合乎規範的
(二) 核心家庭有其價值
(三) 死亡率的變動(differential death rate)
假設八:一個人在社會當中如果擁有較少互動,且從其中心角色解離的話,也會帶動個體其他角色上的改變。於是,從各種關係中得到的獎賞變得多樣化,而來自垂直關係的支持力量也會漸漸的轉化為水平的支持力量。
假設九:解離理論是獨立於文化而存在的,不受文化差異性影響,然而,解離理論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會因為文化上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人在面對死亡的五個階段
這是由伊莉莎白 庫伯勒-羅絲(Elisabeth Kübler-Ross)所提出的模型 庫伯勒-羅絲模型五個階段包括:
1.否認:第一階段「這不可能會發生在我身上,一定不會這樣的,不是一直以來也好好的!」

2.憤怒:第二階段「為甚麼是我,太不公平了,我做了這麼多好的事情,應該是別人才對啊!我能怪誰啊!」

3.討價還價:第三階段「讓我從這一個流沙裏出去吧!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做人,一定會報答你的。」

4.抑鬱:第四階段「唉,幹嘛還要管我能不能在流沙裏出來,反正我也要死了,活著有甚麼意思!」

5.接受:第五階段他會想「好吧,既然我沒法從這流沙裏出去,我就在這邊等到死亡的來臨好了。」

但針對這個模型也會有一些值得爭議的地方。有一些人可能不會五個階段全都經歷,有可能會經歴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然後直接跳到第四階段和第五階段。也有可能歴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然後直接跳到第五階段。階段可以以不同的,間歇的順序發生。
死亡概念的發展階段
個體形成死亡概念是源自於嬰幼兒與親人分離。
3~5歲:認為死亡是到遠處旅行,對死亡的概念是擬人化的。
5~9歲:兒童開始瞭解他人會死,並逐漸發展出類似成人的死亡概念。
9~12歲:兒童才真正認知到死亡是不可逆的,是死亡概念成熟的重要時期。
青春期:開始會思索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人生的終極意義,對生命抱持浪漫的態度。
成年期:落實生命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
中年人:體力衰退與健康走下坡,隨著經歷親人的死亡,將關注焦點由「活著的意義」轉為「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
老年期:對老人而言,死亡是既定與必然的事實,對死亡的關注變成具體行動,開始籌畫財產分配、身邊事物處置以及回顧生平事蹟等。

最新研究[編輯]

幼兒期(early infancy)之研究[編輯]

Joav Merrick 在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over the lifespan 中提到:

兒童健康研究[編輯]

議題介紹[編輯]
有很多的因素促使人們繼續專研關於兒童健康的研究,但是現階段僅能夠做一點長期人生追蹤的研究: 懷孕期間與早年兒童健康對於成年與老年健康與福利的影響。
美國的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近期也展開了大規模的針對人一生的研究,他們追蹤了100000的孩童從學齡一直到他們21歲為止,專注於研究環境與基因對於人的成長,人的發展與兒童的健康。 像這種關於兒童健康與人類一生的發展的世代研究對於理解生活的品質與福利和照護品質有相大的幫助。
成長與發展[編輯]
一個健康的兒童發展開始於母親受孕之前,也就是父母的健康與精子與卵子的基因組合,都會影響兒童的健康。孩童生下來之後,還會面對許多的問題,例如:哺餵母乳、新生兒篩檢、醫療預約與接種疫苗。發展為孩童在新生時期與嬰兒早期搭建了一個橋樑,不知不覺地孩童很快地就會進入青少年與成年階段,在這段期間,兒童、家長和整個家庭都需要面對許多的挑戰。
其中,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依附關係是影響人際表現的一個重要事項。依附理論是由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約翰·鮑比所提出。而在具體的實驗(陌生情境實驗)中,嬰兒(12-18個月大)表現出的行為大致上分成三種類型(Attachment Style)。
1.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當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在旁時,嬰兒即使在陌生環境中也能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和陌生人互動。而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嬰兒的情緒反應較其他類型平穩(會有些不安和哭泣,但程度不嚴重),或許是因為,相比於陌生人,較希望主要照顧者在場;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會很快地靠近他/她尋求安撫。這一類型的嬰兒在研究中佔多數,通常可以建立起安全型依附是仰賴主要照顧者對於嬰兒行為的回應,例如:在嬰兒哭鬧時立刻(或很快)的到他/他身邊安撫、解決使其哭鬧的原因。在這種長期而穩定的關心之下,大多可以建立起安全型依附。安全型依附有助於長大後和社會互動、處理人際的方式,比較可以付出對於人的信任,也較容易建立起長期而穩定的各種關係(當然這跟性格也有極大相關),不可不謂重中之重。
2.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或稱反抗型依附。通常此類型的孩子在陌生環境中,即使主要照顧者即在身旁,探索四周及和陌生人互動時也依然焦慮不安。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嬰兒會變得十分沮喪、焦慮甚至哭泣;但在主要照顧者回歸時,卻又表現得十分矛盾,想要跟照顧者親近卻又充滿憤怒和不安,當照顧者主動親近時卻又反抗照顧者的關心。這種依附關係通常來源於主要照顧者對於嬰兒行為回應的矛盾性,例如:在嬰兒哭鬧時,時而很快的關心他/她的狀況,時而卻又對其不耐煩、責罵或是漠不關心,讓嬰兒經常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下(不知道照顧者的反應會是什麼)。矛盾型依附會讓小孩在長大後在對於人際關係經常性的不安、焦慮,甚至可能會演變成咄咄逼人的狀況(質問、哭鬧...等等),進而難以發展出長期而穩定的親密關係。
3.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此類型的嬰兒會迴避、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也不會主動去探索陌生環境,在陌生環境中、或和陌生人互動時,主要照顧者的離開與否並不會造成嬰兒行為以及情緒上的太大波動,且在照顧者返回時亦不會主動親近,反而逃避或很慢才向前迎接。逃避型依附的產生通常是因為主要照顧者對嬰兒行為的不回應或負面反應,例如:在嬰兒哭鬧時,責罵、毆打他/她或是漠不關心,任其哭鬧,嬰兒在長期得不到回應(或是只得到負面回應)時,自然會形成逃避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會讓孩子長大後變得孤僻、不喜與人群來往、害怕親密關係的建立(會逃避親密關係),甚至會缺乏學習的動機以及對生活欠缺熱情、悲觀...等等、後果極其重大。
從上述理論中可以看出,主要照顧者(亦或是家庭),對於孩子社會人際方面的重大影響,請父母審慎對待之。
現階段的議題[編輯]
為了追蹤未來的情況,密西根州立大學的CS馬特孩童醫院與Knowledge Networks合作做了一個全國性地兒童健康調查,隨機地找了2000對有兒女/無兒女的夫婦作為美國人口的代表。這份研究要求這些夫婦列出他們認為對於兒童健康有嚴重影響的各類傷害,其中包括了(以下列出前5名):
NO.1 肥胖-38%
NO.2 毒品成癮-30%
NO.3 菸害-29%
NO.4 網路安全-25%
NO.5 壓力-24%
不過由父母出發對於兒童健康的觀點並不能夠完全地反映兒童對於自身健康的觀點。於是一項來自葡萄牙機構利用創意發想的繪畫針對130名小學三四年級的小朋友做出的研究顯示:兒童對於健康的食物、戶外運動、心理健康、避免有毒食物的攝入,以及環境健康較為重視。
結論[編輯]
隨著醫療知識與科技的進步、圖像技術的更新、醫療手術技術的發展、以及藥學產品的精進,至少在已開發國家中,現在的醫療可以幫助病童們活得更久甚至逼近一般人的平均壽命。

3-4歲的幼兒,是否會相信任何有關食物的資訊?[編輯]

議題介紹[編輯]
3到4歲的幼兒,仍不具備判斷一個食物要吃或不吃的能力。因此,幼兒從其他人接受有關食物的資訊,不幸的事,並非所有的資訊來源都值得信任。比如所有些電視廣告,會利用卡通人物來介紹零食,來掩蓋零食其實是垃圾食物的真相,或這是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吃下某些食物,會用各種理由來哄騙孩子,像是這個很好吃,吃這個會對妳身體好等等。這時候,幼兒究竟是要相信或懷疑別人提供的資訊呢?當幼兒選擇相信這些資訊的提供者時,是否代表幼兒信任他們?
論文中提到,研究人員最近認為兒童藉由對食物資訊的認知,引導出社會學習,這是發展心理學中重要的領域。
研究方法[編輯]
方法1:探討不準確是否影響幼兒對食物的判斷,引此實驗分成兩種條件,不準確和中立。接收實驗的有3和4歲的兒童,和成人當作對照。他們會觀看一段影片,影片中的人物有可能是教師、母親、動畫人物或是小孩。不準確的方法是,受測試者會先觀看另一段影片,影片中的教師、母親、動畫人物或是小孩會提供錯誤的訊息給他們(但不會提到食物避免影響實驗結果)。中立則無。
影片中的人物會告訴受測試人這個食物是健康/不健康,或是好吃/不好吃。影片結束後,研究人員便會問受測試者,你相信剛剛影片說的嗎?你認為那個食物好不好吃,健不健康?
實驗用算分的方法,當受測試者的回答和影片內容相同,就計1,反之為0。

根據上圖的結果,和中立相比,如果資訊提供者先前有不準確的紀錄在,4歲的孩子較不相信食物的資訊,然而3歲的幼兒,兩條柱狀圖的高度差異並不大,可見年紀較小的幼兒願意信任資訊來源,即使之前有錯誤的紀錄。
方法2:和方法1類似,受測試者一樣會觀看影片,但內容變成友善和惡意兩種性質。友善的內容會是,菠菜的味道不好,也沒有人想吃,但是菠菜對你的身體好,所以我要告訴大家,菠菜很美味的。惡意的內容則是,爆米花對身體不好,我不打算吃,但是我要告訴其他人,爆米花好吃,因為我希望人們生病。影片結束後,一樣會有研究人員問受測試者這個食物好不好吃,計分方式犯方法1相同
上圖結果顯示,當影片內容為友善時,三個年齡層的差異不大。與方法1的結果相似,3歲的幼兒選擇兩種內容都相信,而4歲的孩子的柱狀圖差異較大, 顯示他們較不相信帶有惡意的影片內容。
結論[編輯]
因為現在的幼兒容易接觸電視廣告,但廣告常常透過卡通人物的宣傳,掩蓋了垃圾食物的真相,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3歲的孩子很容易相信他人的訊息,將不健康的食物當成健康的。然而,4歲的孩童會對這些廣告產生懷疑。在美國,2到5歲的孩童大約有四分之一太胖,因此,研究如何增加孩子對不可靠的訊息產生警覺,以及理解詐欺性的銷售手段,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這項研究有助於闡明幼兒如何發展出對訊息的認知。

嬰兒社會依附類型與文化間的比較[編輯]

議題介紹[編輯]
 美國心理學家對於嬰兒與母親之間的社會依附關係已有三十年歷史,累積了豐碩成果。近年,除美國之外,格洛曼(Grossman et al,1981),麥牙其(Miyake et al ,1981,1982),藍波(Lamb,1983)以及沙基(Sagi,1983)等學者分別研究西德、日本、瑞典等國家嬰兒社會嬰兒社會依附類型,結果發現嬰兒與母親之間社會依附關係的品質,與社會文化關係密切
結果[編輯]
國家別受試人數安全型逃避型抗拒型出處
美國-62.023.015.0Ainsworth(1978)
德國4932.749.012.2Grossman,et al(1981)
瑞典5174.521.63.9Lamb,et al(1982)
以色列5637.512.550.0Sagi,et al(1983)
日本25720.028.0Miyake,et al (1982)
中華民國6275.817.76.5蘇建文等 (79)
從以上結果可以獲得推論,孩子的依附關係類型或許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造成的。不同文化由於有不同的教養形式,因此產生嬰兒在依附類型比例的不同。

青少年期(adolescence)之研究[編輯]

三個發展議題[編輯]
接下來將說明三個發展議題:分離個體化、情緒調節與自我認定形成。
(1)分離個體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
Blos(1967)提出青少年是個體化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是與家庭分離的過程,發展出新的人際關係,以及開始發展自己的人格特質。然而現今的青少年常常在家庭關係中,與父母親發生衝突。Shaeffer(2014)認為現代青少年的互動不應該侷限於同儕,與成人,甚至是治療師的互動都十分重要。然而在現今社會中,要在獨立跟依賴之間找到平衡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先進的溝通方式使得現在的青少年更加獨立,但同時與父母的連結卻也增加。因為大學生每天會與父母傳送好幾則簡訊,或是在各自的臉書上留言;而外出旅行的父母也可以透過Skype或是其他視訊軟體與小孩見面聊天,縱使實際上分隔兩地,卻如同在身旁一樣親近。
當然,現在科技也可能對於青少年造成一些負面的發展,例如太早與父母親分離(premature separation)或是過度依賴(extended dependence)。
(2)情緒調節(Affect management)
由於這些科技的出現,現在的青少年相對於老一輩年輕時來說,可能具有更佳的口條或者是交際的經驗較為豐富。然而,雖然現代青少年具有較佳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ilgence, Goleman, 2009),但這樣的能力並不全然是好的,可能反而是造成發展限制的原因。因為人的大腦必須要到25歲,才能正常發展出邏輯判斷以及決策的能力。Seigel(2013)將現代青少年發生的問題稱為"emotional confusion",同時他認為是屬於正常的心理發展過程。
情緒失讀症(Alexithymia)是一種無法以文字表達出內心情緒的心理障礙。Muller(2000)指出罹患這種疾病的病患不具有"從經驗中了解自身情緒"以及"找到適當的詞彙表達"的能力。然而,這個領域的實驗卻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在Kross et al.(2013)的實驗中發現到,臉書的使用會讓使用者的孤獨感更加強烈,即使在使用過程中經歷很多的支持以及他人的連結。但同時在Koutamanis el al.(2013)的實驗結果卻是完全相反,他認為使用簡訊或是其他線上聊天軟體的青少年,可以藉由使用科技的過程,加強與同儕真實的面對面聊天互動。
而其他心理學家認為對於使用科技通訊的青少年來說,上述的Alexithymiad屬於emotional confusion的情況,是青少年正常的發展過程。當青少年面對到這方面的問題時,需要正面的成人藉由分享心裡的情緒感受、給予正向的目標等方式,陪著他們度過這個時期。也就是說,大人們或是治療師必須引導青少年在面對現今科技進步的時代時,如何扮演一個具有智慧的人,培養出自我警覺及自我反省的能力,才不會讓青少能迷失在虛擬的世界中。
(3)自我認定形成(Identity Formation)
對於separation-individuation跟affect regulation的態度上轉變在於我們如何看待身分發展這件事。如果有個人很注重健康依附(healthy attachment)對於個體化以及管理不可管理的情緒的青少年,這樣的青少年需要更多來自成人的關心及協助,但去很困難的。然而,龐大的文化壓力提供的空間以及親自介入遠多於青少年的需要,對於健康發展以及成人身分。這樣情況使得即使青少年需要父母的關愛,仍然必須表現的堅強獨立。根據Pew 的研究(2013)結果,發現年輕人喜愛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訊息,但同時又希望這些網路上的訊息能夠對父母親保密,造成父母親與小孩不親近或是不清楚小孩發生的事情。
網路可使得與他人產生社交接觸,而他人可以是同儕、成人、偽裝成大人的同儕或是偽裝成同儕的成人。研究結果顯示,如果父母親從孩童時期便開始教導小孩關於網路使用的知識,持續到小孩進入青少年,這樣發生危險的機率會大大降低。而且如果父母適當給予小孩尊重,那麼這些小孩將會更加地對父母敞開心胸討論關於同儕關係、情緒管理、個體化以及身分養成等議題。
Dangers of cyber world
Hick(2010)認為如果在孩童時期長時間接觸網路世界,可能造成長時間久坐而肥胖,並且可能誤認為網路世界才是真實的。但根據研究,社會媒介是個簡單的環境,使青少年能夠在其中進行適當的發展任務,例如身分發展、個體化或是同儕關係。(Steinberg, 2013)然而,也有許多證據顯示在青少年進入大學之前是沒有辦法完全發展出健全的決策能力以及判斷力,也就是說當小孩太早進入到網路生活的話,父母必須適當的介入。兩難的是,父母親很難在介入小孩的網路使用以及讓小孩獨立發展之間找到平衡。若是介入太少,可能使小孩缺乏安全感,只好在網路上以各種方式尋求慰藉;而介入太多又讓小孩感到被控制及監督,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小結[編輯]
以科技的方式與他人進行對話對於青少年的發展究竟是好還是壞仍然沒有一致的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網路科技已經成為了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在發展過程的已經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

青少年時期的被霸凌者,和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是否有關連?[編輯]

議題介紹[編輯]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有關霸凌對青少年短期或長期的影響,有些研究人員特別關注霸凌受害者和精神病症狀之間的關聯。雖然已有一些研究表明兩者間的關聯性,但這些文獻存在一些爭議,像是被霸凌者和精神症狀的前瞻性措施的必要性,或是這些研究大多是短期的研究成果,長時間研究將能更好的反映精神病症狀的發展和變化。因此,這篇文章用收集了35年的縱向研究(the Christchurch Health and Development Study; CHDS)的數據,審視兩者間的聯繫,包括兒童行為問題和早期精神病的症狀。
研究方法[編輯]
因為是長時間的研究,所以觀察許多的面向。受測試者從出生到35歲,這項研究的所有階段都有道德的批准。
(1)被霸凌者(13-16歲):當參加者年齡在13歲至16歲,他們的家人接受一系列關於受測者學校和社會經驗,並被要求回答哪個受測成員被別人欺負的程度,為了獲得單位度量,將是否被霸凌分成 a.'not exposed' b.'moderate exposure c.high exposure三種程度。
(2)精神病症狀(18,21,25,30和35歲):對測試者給予全面的心理健康訪談,用來評估一些個體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調整面相,並要求受測者對自己的症狀報告,這些症狀包括幻覺和妄想; 偏執; 及相關症狀,這些項目可以用來評估精神病症狀的嚴重程度。
(3)性別:性別在出生時決定。
(4)出生時社會經濟地位(SES):用Elley & Irving (1976) Sca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將家庭階級分成6個等級,數字越高代表家境有差。
(5)兒童認知能力(焦慮/退縮;注意力問題;7-9歲):受測者的父母或老師,描述孩子表現害羞,焦慮或退縮行為的程度,並將這些行為分成三種程度,從完全沒有到大量表現。
(6)童年是否有性虐待:詢問受測者在16歲之前,是否發生在自己不希望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並將程度或嚴重性分為:沒有發生(85.9%)非接觸性侵犯(2.7%) 接觸性虐待或被企圖性交(5.1%) 被強迫性交(6.3%) 。
(7)精神病和偏執的早期症狀(年齡14-16歲):詢問受測者的家人,孩子在過去的1年內是否有不信任他人;責怪別人錯誤;感覺被觀察或討論等等精神病的早期症狀。
研究結果[編輯]
被霸凌者(年齡13-16歲)和精神病性症狀的關聯(年齡18,21,25,30年和35年)
協變因素(童年的行為,個體因素和精神病和偏執的早期症狀)和被霸凌者的關聯
結論[編輯]
若只看第一張圖,青少年時期的霸凌確實會增加成年時有精神性疾病的風險,但觀察第二張圖,可以看到被霸凌的人中,更有可能有下列的經歷或性質:男性、智商比較低、家庭經濟較差、曾經有兒童性虐待等等原因。除此之外,許多被霸凌的人,在7~9歲時,就有更高比例的焦慮/退縮行為和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以及較高比例精神症狀和偏執。
研究結果說明,少年時期霸凌,和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的關聯,更有可能的是,在被霸凌時,青少年就已經有不尋常的行為或症狀,而這些行為或症狀,已被證實更容易成為被霸凌的對象,因此,成年時的精神病症狀,更有可能是青少年就存在的行為問題,累積而逐漸形成的,而不是很直接因為有被霸凌的經驗而形成精神性疾病。最後,雖然研究結果顯示霸凌並非造成成年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但霸凌能然會讓人有較高的機率有精神疾病。

中老年期之研究[編輯]

不同年齡層解決問題的差異性[編輯]

研究大綱[編輯]
研究不同年紀在處理因己所產生的家庭問題時,會使用何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和情緒上的變化。受試者皆被問到如何解決問題以及如何控管情緒。研究者將他們分類為三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分別是:藉助外物、主動控管、被動控管三種。
得出的結論大致上呈現:中年較老年易使用主動控管,同時老年在情緒控管上較中年被動。
前言[編輯]
朋友、家人或是情人之間的衝突,在處理上較容易因年齡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處理策略。在這種較私人的問題中,老年期的人更容易採取被動解決問題的策略,但這邊的被動指的是:不直接面對問題。同時,青壯年時期的人容易採主動面對問題並解決之的策略。
雖然被動的策略常常被視為成效較不好的方法,但這在老年期而言並不一定,因為被動的目的是抑制負面情緒的產生,而且同時被動的解決問題相對不必耗費心思。可想而知,因為老年人體力上較弱,被動的解決問題反而不一定是較沒效率的方法。
研究方法[編輯]
(1)研究族群: 35位青壯年(17男18女) 18-39歲,31位中年(16男15女) 40-64歲,38老年(18男20女) 65歲以上
受試者為美國亞特蘭大城中的自願者
接受這份研究耗時約1.5小時可獲得15美金
(2)測試方法及量化分析
研究者使用3*2*2*3(Age group × Gender × Emotional salience × Strategy type)混合模型,年齡層和性別為組間因子(between-subjects factors),問題所產生的情緒變化(大或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種類為組內因子(within-subject factors)
受試者被要求描述兩個近幾年來曾經發生過的家庭問題(家中的衝突),其中有一個情況要是"情緒相關性小"(low emotional salience),而另一個情況是"情緒變相關性大"(high emotional salience)
其中每個情況裡,受試者都被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他們怎麼處理或如何試著去解決該問題
〈2〉當面對問題時,受試者的情緒為
〈3〉整體上來說,受試者如何面對這些情緒
〈4〉是什麼影響受試者將問題分配為情緒起伏大或小(high or low emotional salience)
接著受試者回答一些關於解決問題和處理問題時所引發的情緒的感知性問題,回答這些問題是利用分級式回答
(a)你覺得解決問題的有效程度為何?
(b)你覺得你的方法在處理立即性的問題時的有效程度為何?
(c)你覺得你的方式在預防和最小化未來的問題的有效程度為何?
(d)你覺得你的方法在提高自尊和認為自己更好的方面的有效程度為何?
(e)你覺得你在處理問題時含有自己面對問題的情緒的有效性為何?
研究結果[編輯]
(1)Problem-Solving Response
高度情緒波動跟運用策略呈現正相關,同時低情緒波動跟不運用策略呈現正相關性。不管哪個年齡層,都傾向借外物去解決問題而非主動或被動借決問題。
(2)Emotion-Regulation Reponse
在解決自己造成的問題當中,年齡並無差異,但性別有差:女性需要更有方法的去調整自己的情緒
(3)年齡相關部分:
中年時期會相對於老年人傾向使用藉助外物和主動解決問題,此外老年人較年輕人傾向使用被動解決問題

成年人面對職涯危機的調適行為[編輯]

議題介紹[編輯]
[5] 隨著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社會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而讓成年人能夠二度就業、以及延長就業年限皆是解決此問題的適當方法。然而,這些中年人延長就業年限,往往都是迫於經濟壓力,一方面要養兒育女、另一方面要照顧年邁的父母,其工作動機低落,呈現被動的心態。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能判斷在中年遇到職涯危機的人,他們的心理轉變歷程,以及造成此危機的本質,最後探討該以甚麼態度或方式,調整狀態。
研究方法[編輯]
對於九位研究參與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參與者的年齡分布為:35 ~ 39歲有2位,40 ~ 44歲有3位,45 ~ 50歲有4位;其中有4位參與者的工作 無證照要求,另外5位的工作則需要證照才能執業。研究者將訪談的逐字稿進行分析,彙整共同經驗,進行歸納結論。使用了P. B. Baltes(1997)[6] SOC調適策略、與Erikson(1959, 1994; Erikson et al., 1994/2000)[7]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進行對照。
研究結論[編輯]
(一)、成人期職涯發展的心理轉變具,有類似心理社會發展階段的現象。 1. 職涯心理發展的初期,受重要他人(父母)影響甚遠。
2. 而當進入了職涯心理發展前期,受同儕影響最大,互相模仿學習。
3. 在到達學齡期的階段,孩童開始對於自己的能力與職涯進行連結,開始懂得比較,看出自己較突出的能力。
4. 而到達職涯的青少年時期,開始注重自我認同對於職涯的影響。
5. 到了成年期前期,從自我認同中漸漸發展出自我意識,共同展現「願意付出私人時間與金錢精進專業能力與瞭解產業趨勢,使個人擁有優於職場同儕的優勢能力」、「與產業同儕建立工作以外的關係,使個人擁有優於同儕的人脈資源。」[8] 類型的特質。
6. 最後在成年後期,則會去思考如何回饋產業。
(二)、職涯危機現象類似於心理社會發展的危機 因此在(一)中每一個發展階段皆有對應的危機出現。
1.對於初期,動力不足便是最大的危機,因為在決定職涯時,並不是按照自己的自主選擇。
2.處於前期者,具有主動力,但缺乏勤勉的特質,以製造自己相較他人更突出的能力。
3.達到青少年的職涯發展期前,容易缺乏對於職業的認同。
4.要進入成年前期,青少年期會遇到的危機是尋找自己與產業的鏈結。
5. 到達成年期,已經獲得了產業的鏈結,但開始迷惘自己所擁有的位階、權力、能力是否能夠讓他們達到產業的傳承。
6. 最後在老年期,便是這段職涯對於人生的意義,開始考量退休後的生活安排。
(三)、探討哪些行為對於職涯階段的邁進有助益
1. 基於失去後,重新選擇。例如:轉換工作。
2. 調整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職涯環境最適。例如:學習。
3. 補償策略,例如:職業諮詢,尋求協助。

從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探討高齡者的人生四道[編輯]

陳欣蘭溫素美南開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研究背景與目的[編輯]
在艾瑞克森(Erikson, H. E.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中提到,老年期的發展若是做不到自我統整,就會陷入悲觀絕望,能夠做到自我統整的老年人可以在晚年時平安喜樂,安然度過人生最後一刻。人生四道為「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是從安寧照護系統所發展出來的,藉由這人生四道達到「善終、善別、善生」的結果。
所謂「道愛」,是向自己摯愛的親人表達自己的關愛,
所謂「道謝」,是謝謝對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
所謂「道歉」,是互相原諒彼此的過錯,
所謂「道別」,是將彼此放在心上,互相珍重告別並再次感謝。
並不是只有到臨終的時候才可以做這人生四道,而是在平時就能夠做到,以免為時已晚,也讓自己能夠隨時保持心理愉悅、無負擔。
研究方法[編輯]
藉由訪談的方式,詢問受訪者想要「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對象分別為何,受訪者為條件略同但歲數不同的對象,以了解不同年紀對於人生四道的想法。在這次的研究中,完整的完成所有問題的有三位女性,在研究中也有男性的受訪者,但是男性較為不願意將心裡的話出來,或者是不知道要對誰說,因此沒有男性的結果。
結果與討論[編輯]
本研究經分析資料之後,得到以下結果:
(1)道愛的對象都是自己的另一半:也許是跟民族性有關,對受訪者來說,他們都會羞於說出自己的答案。
(2)道謝的對象是對自己有重大幫助的貴人:高齡者想要到謝的對象幾乎都是在自己生命的轉折處出現的貴人。
(3)道歉的對象都是自己的親人或是手足:這個問題是最困難的,受訪者總是深思很久,才能緩緩道出。
(4)道別的對象主要是自己的至親:在分別來臨時,最想陪伴在身邊的通常都是至親。
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得知,不同的年齡對於人生四道的看法差不多,四道的表達對象通常都是至親。不過由於此研究只針對女性長者做訪談,並沒有男性受訪者的答案,所以有其限制性。

跨文化研究[編輯]

家庭環境對發展的影響[編輯]

孩童的語言發展[編輯]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藩籬逐漸消失,異文化家庭(Different culture family)的現象愈來愈普遍,而孩童在異文化家庭中的發展也逐漸變成一個在獨特且顯著的研究課題,因此在孩童階段我們針對在不同文化家庭中的發展情形來進行討論。
在語言上,孩童的發展不必然學會外籍親人所使用的母語,然而若父親為非本國語言者,能學會「聽」或「說」父親使用之母語的孩童約佔百分之八十,母親則為百分之五十左右,然而卻僅有極少數能進一步學會閱讀或書寫,且大多數集中於父親為外籍的兒童。同時在課業學習上,異文化家庭的兒童在學校各學科項目的表現不遜於一般家庭的兒童,不過在鄉土語言方面表現會較差,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家長並非均熟悉鄉土方面之語言,無法給孩童更多支援。
而這些家庭中的兒童在身份認同上,認同父親文化的孩童較認同母親文化的孩童來得多,其原因可能是由於異文化之孩童大多是以母親為外籍者為大多數,外加現今多為父系社會。不過更多孩童是同時認同兩種文化,而會雙語的孩童更容易同時認同兩種文化,也容易發展出多元的價值觀。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應鼓勵並幫助異文化家庭的家長教導子女使用非中文之母語,不僅能增加親子溝通的層次,也是協助社會國際化的基石。
接著我們把範圍略為縮小,選擇許多時候,選擇外籍配偶的台灣大多數為社經地位較低的男性,同時會選擇外婚的女子亦多為在社經地位較低之民眾。如此一來導致在文化,語言,資源上,異文化之家庭所能給予其子女的支援較一般家庭來的要低。而特別在父系社會下,語言上熟悉本國語言的父親必須為家庭經濟外出工作,以至於對華語有障礙之母親主要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在此情況下異文化家庭之子女在本土語言之學習上會較一般家庭來得緩慢。學習過程中接收老師訊息的速度會比不上一般學生,也因此在學習上,特別是國語或鄉土語言的課程上成效會來得較低。除此之外,在交談與情緒表達上亦有較多的困難。若師長,家人無妥善協助矯正,語言的障礙可能會導致與同儕的關係不好,受到冷落或嘲笑等等,便會對心理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異文化家庭的子女上,影響最大的部分為語言,但也有外籍子女之學習狀況與一般學生並無顯著差異,甚至表現更加優秀。除此之外,由於家庭的社經地位通常較低,孩童通常更為早熟,懂事,且較為靈巧,這部分是優於一般家庭的孩童的。而表現較差之異文化家庭之子女一般來說大多是因為語言的障礙所引起。然而除了語言之外,個別家庭中父母之教育程度、社經地位、資源豐富程度之差異對孩童學習也有顯著之影響,此部分與一般家庭之孩童是相似的,若師長或家長或政府針對異文化家庭之子女在語言上有更多的輔導與加強,會對於其學習以及同儕發展有正向之影響。

生活習性的形塑[編輯]

家庭是人類發展中歷程中決定性的關鍵影響元素、是個人社會化最初的執行單位,家庭環境會影響個人內在、人際、社會、認知、 情感等發展(Brown, 1988)。而「酗酒」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是相當嚴重的內政、社會問題,酗酒是一種漸進的、長期的、潛伏的致命疾病,使人產生破壞性的、反社會的行為(Johnson, 1973)。在西方酗酒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而就流行病學的研究,台灣地區酒精濫用與依賴的盛行率也隨著社會變遷與多元化快速增加,導致其成為我國人口中,增加很快的一種精神疾病,而該疾病對個體健康、個人生活、家庭與社會生活均有相當嚴重之影響(胡海國,1991)。
在〈大學生成長於酗酒家庭經驗之初探:數量、個人特質及世代傳遞〉此一研究中以一般\(非臨床\)大學生為對象,初步探索我國大學生家庭中的酗酒及暴力的數量及經驗;瞭解成長於酗酒家庭者是否有不同特質;比較個人飲酒狀況以瞭解酗酒的世代傳遞現象。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學生畢竟是通過層層考試關卡的一群人,相對於未繼續升學者,學業表現使他們有較多資源延緩成長於酗酒家庭可能面對的適應及發展問題。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可避免使用臨床樣本造成對酗酒家庭子女瞭解的偏誤,期望藉此對我國大學生與酗酒等相關問題作初步探索。
此研究的發現至少有幾點值得重視:
  1. 調查樣本中大學生來自於酗酒家庭的數量與美國不相上下,雖無法比較其嚴重程度之差異,但這群人確實存在。
  2. 其特質與一般家庭學生有所差異,他們較害怕失去控制、固執、拘謹、低自我價值。
  3. 相當數量受訪大學生曾有兒童虐待與目睹暴力的經驗。
  4. 研究發現酗酒家庭與家庭暴力兩者之間有顯著關聯。
  5. 酗酒的世代傳遞現象並未得到確證,但指出目睹父母的婚姻暴力可能是影響學生特質、個人飲酒的重要因素。
  6. 研究發現受訪大學生中飲酒情形並不算嚴重,唯少數來自酗酒家庭學生表示有較多困擾。

文化資本的影響[編輯]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由皮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在《資本的形式》(The Forms of Capital)中所提出,是孩童在社會化過程中從家庭繼承而來。文化資本是畫分階級的標誌,由個人或家庭的生活風格、品味與知識能力(而不僅是教育程度)所區分出來。布爾迪厄提出了「秀異」(distinction)的概念,指出擁有相似文化資本的人會以消費獨特的文化活動,維持自身的階級獨特性。此外,在消費過程中對外團體的排斥性以及對內團體中人脈關係的建立,都有利優勢團體複製、鞏固他們的地位,並構成合作關係或交換資源。這些維持自身「秀異」的手段絕大部分亦會經由世代傳承來延續下去。一部分的兒童若繼承了所謂菁英文化,這些孩童會享有豐富的額外資源,學習上流社會的社交方式、語言拓展。另一些人則繼承了所謂較低層次的文化。而所學習到的皆是承繼上一代的生活模式。文化資本通常具有世代相傳的特性,在孩童擁有相同智能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發展,而這種資本可以轉換成經濟資本,並可以教育資歷的形式予以制度化。
在〈家庭文代資本對學校的教育影響之研究: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結論得出,其實農村小孩跟一般的城市小孩無異,但在資本缺少的情況之下,他們會遭成很大的差距。若雙方本身智力等各方面先天大致一樣,那憑什麼城市小孩能得到較好的成就?這就是為什麼當農村中出現了一位成功人士,整條村熱烈地慶祝;但對城市來說,這種事已經是見怪不怪。同時也反映出農村小孩會有更快樂的童年,不用被強迫參加補習班和課後才藝班,以及好奇心比較旺盛的原因。

社會觀念對發展的影響[編輯]

中國的家庭倫理體系深受孝道文化(Filial culture)影響,子女對父母恪盡孝道被視為是基本的倫常與親子角色規範的核心,孝道文化在我們的生活實踐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但關於較實務的層面,如個人所持有的孝道責任(Filial obligation),即以子女角度出發,對父母在經濟及情感上的支持對子女日常生活的影響等等,在過往研究中是較缺乏的,這類的影響包括子女對自身能力是否足以奉養父母的焦慮,稱為孝道能力焦慮,以及面臨父母年老的狀況,子女對其生活福祉上的擔憂與關心,此則稱孝道情感焦慮。
另一方面,家庭內關係的和諧與促進在儒家倫理中可說是重要的人生目標,親子關係滿意與否,不僅顯示家庭成員中能否適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可能對家人的心理與情緒產生影響。為使研究的觸角除抽象觀念探討外,能深入另一層面描繪出更貼近本土的家庭面貌,〈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與焦慮:親子關係滿意度的影響〉此一研究即從成年子女的角度,關注現代成年子女的孝道責任及孝道焦慮 (Filial anxiety)間的關係,並進一步探討親子關係滿意度在其間的作用。
此研究假設:
  1. 成年子女會因個人與家庭背景變項的不同,在孝道責任與孝道焦慮上有所差異。
  2. 成年子女所知覺之孝道責任愈高,孝道焦慮愈高。
  3. 親子關係滿意度對孝道責任與焦慮具有調節作用。
並以新北市、台北市及桃園縣(市)年齡為 30 歲至 40 歲之已婚成年子女,平均為 34.81歲,且父母至少一方仍健在者為研究對象,分為問卷正式施測前及正式施測兩階段。
研究結果中,顯示幾點值得關注的現象:
  1. 在個人與家庭背景變項所帶來之差異方面,子女性別對於孝道責任、孝道能力焦慮並無顯著差異,但在孝道情感焦慮方面,女性則高於男性。
  2. 手足數量的多寡對子女的孝道責任、孝道能力及情感焦慮並沒有顯著影響。
  3. 只有和子女同住者,子女的孝道責任是比較高的。
  4. 父母的經濟資源如果較差,子女的孝道能力焦慮較高,然而在孝道責任及情感焦慮上則無差異。
  5. 在父母健康狀況方面,父母的健康狀況在孝道責任、孝道能力及情感焦慮上並無顯著差異。
  6. 孝道責任愈高,孝道能力焦慮會降低。這項結果與原先的假設不符,研究者認為可能的解釋有二,一是具有較高孝道責任的成年子女也同時對自己的能力有較高的肯定,二是他們也許是一群尚未真正需要實際照顧父母的人,焦慮並未被引發。
  7. 孝道責任高的情形下,孝道情感焦慮也隨之提高。
  8. 在孝道責任高之情形下,親子關係滿意度高的女性,孝道能力焦慮會降低。

初老年人的發展[編輯]

不同時期相關研究的比較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從1999年開始被重視,國際上探討老人照顧、老人角色和健康老化的研究越來越多。而近幾年針對這個議題的本土研究也備受討論,2012應用心理學刊60期更以「邁向正向老化─銀髮族適應面面觀」為題做專題討論。因此本書針對較早期和近期各擇一篇研究做比較和分析。

孝道和現代家庭結構的衝突[編輯]

〈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之初探〉(陸洛、陳欣宏,2002)是台灣早期幾篇探討老年人的角色調適。此研究從老年人的家庭角色和代間關係出發,探討老年人在調適期會重要的影響因素和傳統孝道對於老年人角色轉換的影響。
此研究採半結構式質性深度訪談法,針對63到85歲,平均年齡為71.5歲的22位受訪著做訪談。其性別、教育程度、婚姻、居住狀況和經濟能力皆有所不同。受訪結果整理成下面幾點:
邁入老年後的家庭角色 老人對自我家庭角色的看法:在老化過程中社會並沒有提供相關的準備教育,因此對於老年的生活準備往往是退休後才開始。而經濟的自主和健康自律是初老民眾視為最重要的指標,經驗傳承則是許多老年人的次要目標。如同馬斯洛的理論,當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後,才會思考社會及尊重需求。若在健康和經濟上較缺乏的狀況下,則容易有缺乏自信而對老化有負面想法
老人家庭中的代間關係 老人對代間關係的期望:由於傳統儒家思維和價值觀,老年人會有「孝順」的許多期待,包含養兒防老的經濟支持、感情上的關心、同住的互相照顧等等。但同時也對現況限制有所理解,最終形成現況和期望間的掙扎和落差。
從這個早期的初步探討,陸續有探討孝道和傳統文化對於老人在華人社會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教育和引導中年人順利的調適進入老年人的角色以及生活。而近幾年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的快速發展,這個概念也被引入幫助老年人的老化調適。

正向老化的影響因素[編輯]

〈從正向心理學的觀點看台灣初老期 (Young- olds)民眾的老化調適〉(高旭繁、許淑華,2012)是2012應用心理學刊的主題專題之一。正向心理學從1998年Seligman提出,讓人用正面的角度觀察生活,進而影響未來。而這篇研究運用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正向心理學如何幫助初老期的人調適進入老年期。
此研究採半結構式質性深度訪談法,訪問5位6~74歲間的受訪者,針對目前生活適應狀況、老化的看法以及影響老化調適的因素做訪談。此研究將重要因素歸結為下列幾點:
身體健康、經濟無虞:如同前述研究,健康和經濟的穩定仍被視為適應老化的重要因素和指標。但在此將身體和經濟自主和自我價值及尊嚴感連結成因果關係,跳脫馬斯洛建構的有順序性的需求金字塔。 積極行動:無論是休閒活動、家庭互動或是社會參與,任何與社會及他人互動的行為皆不止會減緩心智老化的速度,亦能讓初老期民眾更順利的轉換進入老年期新的角色,並更能找到自己在社會、在家庭中,甚至對於自己的價值。 正面心態:如同正向心理學所詮釋,若可以用正向的心態去面對身體老化以及角色轉換,將更順利的適應老年生活。此研究將獲取主觀幸福感的方式歸為三類:向下比較、不愁生活以及知足享樂。透過這三種方式,即使是在身體衰弱的狀況下亦能維持正向心態面對。 此研究除了應證前篇針對健康及經濟狀況對於初老期民眾的重要性之外,也將正向的態度加入成功老化的重要因素,更認為即使在前述的兩個因素逐漸衰敗時,也能透過正面思考的調適有更好的心態以及角色上的調適。

小結[編輯]

相較於幼兒以及青少年發展,老年發展相對不受社會所重視和討論。但隨著高齡化趨勢,台灣社會也逐漸在探討老人照顧的相關配套措施。但除了相關設施和法規的訂定外,其實更重要的事成人進入老年的調適教育。雖然兩篇中皆認同的兩大因素:健康和經濟能力,並非政府或社會能夠直接協助和決定,對於生老病死以及老年角色的正向思考教育和推廣適當的老人社會參與,皆是政府、民間團體以至於每個家庭皆可以致力去幫助長輩更能在老化的過程中有更順利的適應過程。

生活應用[編輯]

前言
發展心理學同時兼具理論與應用的特性,旨在探討在變遷社會中,個體在成長時其認知與社會層面的變化。並且在時間的軸線上,探討個人的心智與行為的變與不變。觀察以及分析人的生理、心智與社交面向如何相互影響,性格與行為形成的背景原因。藉此做社會文化的脈絡討論,對社會結構進行檢討。

兒童發展心理學[編輯]

a.兒童心理學簡介[編輯]

兒童發展心理學是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基礎分支,著重於兒童心理認知與生理發展的觀察。對於幼兒保育,重視瞭解幼兒發展上的順序和預期的模式;對於兒童,在於瞭解兒童發展的連續性、變化模式的描述和解釋。具體而言,兒童發展學者會研究諸如下列的問題:兒童如何思維,如何建構知識、他們如何適應環境、語言在兒童發展上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什麼是這些能力的發展機制,成熟還是文化?而小學階段的兒童是個體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候的教育、學習引導非常重要。而小學兒童的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的是,在教學情境中,教與學的基本心理規律,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

b.實務上的應用[編輯]

兒童發展心理學應用層面廣泛,兒童的教育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應用,這個時期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上的引導,也包含心智輔導。「兒童福利社會工作」與托育服務則以社會的力量去支持兒童的身心發展。如何妥善的制定「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則是法制層面的應用。同時,針對遲緩發展兒童該如何提供適切的協助以利個體完成個體發展階段任務,亦是當前發展心理學應用層面的一環。
以兒童教育而言,要如何對學齡期不同年紀的學童作品德教育、性教育、數學教育都可以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去解釋。以品德教育而言,可以參照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心理學。由於不同階段孩子對於行為的道德思考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因此可能需要以階段性的教材才能恰當的教導孩子。以數學教育而言,兒童發展心理學與關於智力研究的探討,可以幫助擬定適合孩童學習的數學課綱。由於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思考能力,因此章節的順序安排及分量是很重要的。
一、兒童氣質簡介[編輯]
嬰幼兒(0-6歲)的孩子,是成長過程中最需要依賴他人的時期,也是身體與心理各方面成長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如何幫助孩子在生理動作、語言發展、認知學習、社會情緒等各領域都能有健全的發展,父母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正確與適合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天生的行為特質,才能給予適配性的教養方式。每位嬰兒自出生起,就擁有遺傳來自父母的身心特質,之後在成長過程中會受與外在環境互動而產生行為性格的改變。就觀察可知,有的孩子個性安靜沉穩,有的孩子則是活潑主動,每位孩子在行為反應上都擁有個別差異,即使是同父母的親手足在行為反應上,也會有其各自的獨特性,發展學家將此天生對內在或外在刺激與生俱來的行為反應,稱之為氣質(temperament)。了解孩子天生所擁有的氣質,會為父母帶多很大的助益,不同的氣質類型會對嬰幼兒的成長過程帶來何種影響,孩子日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由天生的氣質、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後天的環境三者交互影響形塑而成,天生氣質沒有好壞之分。面臨少子化來臨的時代,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有的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吃飯睡覺都很正常、很少哭泣、經常笑咪咪的,帶到這樣的孩子家長都會很輕鬆開心;有的孩子動不動就哭鬧、活動量大難入睡、愛生氣,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帶起來比較辛苦。
目前共有九個項目可以來觀察寶寶天生的氣質。
1.活動量:是指一天中孩子表現出活動節奏快慢和活動頻率多寡,有的孩子睡得少愛活動,對安靜的家長來說就會覺得難帶,但若家長與孩子的頻率相同就會覺得好帶。
2.規律性:規律性高的孩子不論大小便、吃飯、睡覺都會有固定的時間,但有的孩子何時吃飯何時睡覺都可,不一定要在固定時間進行。
3.趨避性:也就是對於新的事物孩子的反應是很快接受或是退縮,有的孩子總是充滿好奇想去探索但有的孩子接受度低會退縮、不願嘗試。
4.適應性:這是孩子適應新事物所需花的時間。
5.反應強度:反應強的肚子餓或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會大哭大鬧,情緒和需求容易被察覺,反應弱的即便需求得不到滿足也是小小聲的哭或是自己悶悶不樂。
6.情緒本質:有的寶寶天生就笑咪咪,是個好脾氣的孩子,有的則經常是一張氣呼呼的臉就會被歸類為壞脾氣。
7.堅持度:孩子遇到困難阻礙時有的會堅持做下去,有的則很容易輕言放棄,堅持度高的孩子在哭鬧時也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很難安撫。
8.注意力分散度:這個項目指標高表示寶寶容易分心,指標低則是個注意力集中的寶寶。
9.反應閾:這個項目主要是觀察寶寶受外界刺激時多大的強度會被影響,有的寶寶是稍有聲響就會驚醒,有的則是再怎麼吵都可以繼續安穩的睡覺。
每個寶寶在這9個項目中都是有的強有的弱,綜合這些項目就是寶寶顯現出的天生個性,如果多數項目是屬於強度較強的,比如說睡眠不規律、肚子一餓就大哭、稍有點外界刺激就鬧,大多會被稱為磨娘精,但這只能說與成人自身的個性和喜好不同所致。建議家長要好好觀察寶寶的天生氣質,不要太快下結論,因為家長若強化寶寶天生某項氣質,比如寶寶是急性子,家長在和他互動時表現得更急更不耐煩,就會強化孩子這項特質,反之,就可削弱某些負向的氣質,後天的環境依然可以改變孩子天生的個性。
二、氣質與兒童[編輯]
關於氣質,從早期到現代中西方各領域的學者,對於氣質都有其研究後所歸納的定義與解釋。氣質的類型並無好壞之分,「氣質是天生的行為模式,自孩子出生起,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氣質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也影響孩子的社會化過程與學習成就」(王珮玲,2016)。父母或老師通常會依據自身的觀點或經歷來判斷孩子的行為,如父母希望孩子主動熱情的向長輩問好,但對於趨避性屬於退縮的孩子,可能是一件困難的事;孩子吵閙時,父母通常會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安撫小孩,但對於氣質特性較容易分心的孩子而言,會更影響他們培養專注力;又或是堅持度高的孩子若遇上了堅持度也很高的父母,在彼此都堅持己見的情況下,對於親子之間的關係必定會造成傷害。目前國內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兒青門診,有提供各類相關兒童成長與發展的評估表,評量的結果可作為醫師診斷的輔助資料,仔細評估診療後,可協助家長更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了解孩子先天的行為模式及對於反應行為差異性的表現,掌握孩子擁有的氣質特徵,希望能使照顧者或教育者能更了解孩子的行為反應,這將有助於引導及輔助孩子,給予更好更適當的照顧。
三、兒童氣質類型理論之探討[編輯]
(一)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等早期學者之理論[編輯]
1.西元前400年前的古希臘醫者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被譽為西方醫學之父。當時其觀點為自然界的四種元素空氣、土、火、水,亦可代表四種在人類體內的液體,分別為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及黏液,每一種液體有其相對應的氣質,何種體液的多寡所表現的氣質也有所不同。之後古羅馬醫學家蓋倫(Galen)則傳遞了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醫學理論,再加上了自己的理論提出了四種氣質類型幼兒發展:(1)血液多為樂觀氣質類型(2)黃膽汁多為易怒氣質類型(3)黑膽汁多為憂鬱氣質類型(4)黏液多為冷漠氣質類型。
2.還有一個著名的學說為(Franz Joseph Gall)德國生理學家所提出的顱相學(Phrenology),這個觀點是認為大腦的各個區域分別負責不同的行為與情緒。因此可以經由頭骨凹凸的形狀,對應其所提出的腦部性格功能區位,來分析人格特徵。但大腦的運作並非獨立運作而是各部位相互連結運作,理論受到質疑。
(二)湯姆斯(A. Thomas)和闕斯(S. Chess)等學者[編輯]
1.兒童精神科醫師闕斯(S. Chess) 和成人精神科醫師湯姆斯(A. Thomas)帶領其研究小組,在紐約縱貫式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 NYLS)針對受研究者家庭和孩子進行長期的研究,了解孩子氣質發展的差異。湯姆斯(A. Thomas)和闕斯(S. Chess)認為氣質是屬於獨立的心理特質以及孩子對外在刺激的行為反應,並歸納出三種幼兒氣質類型:(1)養育困難型(difficult child)(2)慢吞吞型(slow-to-warm-up child)(3)易養型(easy child)
2.卡里(W. B. Carey)和麥克大衛(S. C. McDevitt)根據湯姆斯(A. Thomas)和闕斯(S. Chess)的研究,再將幼兒氣質的特徵分為以下五個類型:(1)高度養育困難型(2)慢吞吞型(3)中度養育困難型(4)輕度養育困難型(5)容易養育困難型。
(三)、巴斯(A. H. Buss)和普羅米(R. Plomin)[編輯]
這二位學者的觀點認為氣質上的差異及人格特質是具遺傳性的,原本擁有但在成長過程中會消失的特質,就不屬於氣質特性,當氣質的差異在發展過程中是持續穩定的,即是具有遺傳性。巴斯(A. H. Buss)和普羅米(R. Plomin)研究說明了以下四種氣質向度:情緒性、活動性、社交性和衝動性(原已刪除於2012年又將其納入)。
(四)、凱根(J. Kagan)[編輯]
哈佛心理學家(Jerome Kagan)的研究方式,不同於早期是以父母自我報告的方式,說明孩子的氣質特徵,而是以對行為進行客觀、直接的測量。依其研究觀察的結果將氣質類型界定為抑制型(inhibited temperaments)與非抑制型(uninhibited temperaments),也就是依據凱根(J. Kagan)的假設,對於新的事物會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接受,呈現高度敏感反應的兒童;或是較具有適應性及社交社,在對新事物呈現低度反應的兒童,分別會成為抑制型孩童以及非抑制型孩童。他認為兒童的行為抑制性會受到基因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影響,除非是極端抑制或極端不抑制的類型,會呈現長時間的穩定性,但要改變來自遺傳的性格是很難的。
(五)、羅斯巴特(M. K. Rothbart)和戴瑞貝瑞(D. Derryberry)[編輯]
這二位學者認為氣質的定義為孩子在出生時就具有在動作、情緒和注意力的反應在程度上的不同,及自我調整上所呈現的個別差異。反應(reactivity)所指的是孩子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表現在動作、情緒和注意力上;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則是指孩子如何調整自己所面臨的反應。自我調節又可分為1.主動抑制(active inhibition)孩子能主動有效地轉移負面情緒;2.被動抑制(passive inhibition)孩子會抑制自己的行為去接近陌生害怕的事物。Rothbart由因素分析而得到三種氣質向度:1.外向性(Extraversion/Surgency)2.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3.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
(六)、Goldsmith 和 Campos[編輯]
Goldsmith 和 Campos(1982,1986)主張氣質是一種孩子表達和經驗原始情緒喚覺的個別差異。他們兩位學者認為氣質並非只是一種行為的特質,氣質是會受到來自遺傳基因和生理層面因素的影響。
(七)、國內王珮玲教授的氣質類型[編輯]
王珮玲教授提出了普通型、社交型、專注型、自如型、好動型及文靜型六個氣質類型。依據國內5至6歲的490位幼兒的「幼兒氣質量表」資料,量表上以活動量、適應度、趨近性、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期度及堅持度六個向度上的分數,以集群分析的方式,得到六個集群,再依其特性命名。

以下為個學者之間提出之氣質假說摘要表:
學者理論氣質類型
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的氣質類型根據人體的熱、寒、乾、溼現象(1)多血液型:活潑大方、精力旺盛、反應快,不過意志力薄弱,遇到挫折容易屈服。
(2)黃膽汁型:反應快、積極且意志力強,不過容易衝動,較難約束。
(3)黑膽汁型:這類型的人多愁善感、情緒脆弱,做是十分謹慎小心,不愛說話。
(4)黏汁液型:這類型的人缺乏活力、行動遲緩、做人拘謹,感情上極少生變化,在工作上有耐性,冷靜而堅強。
蓋倫(Galen)的氣質類型根據蓋倫醫生四種體液,修飾希波克拉特的觀念,提出四種氣質類型(1)易怒氣質類型
(2)樂觀氣質類型
(3)冷淡氣質類型
(4)憂鬱氣質類型
湯姆斯(A. Thomas)和闕斯(S. Chess)幼兒氣質中之規律性、趨近性、適應性、情緒本質,以及反應強度等五項,較會影響親子關係的建立、社會化的過程,以及行為問題的發生。(1)養育困難型(difficult child)
(2)慢吞吞型(slow-to-warm-up child)
(3)易養型(easy child)
卡里(W. B. Carey)和麥克大衛(S. C. McDevitt)根據湯姆斯(A. Thomas)和闕斯(S. Chess)的研究,再將幼兒氣質的特徵分類。(1)高度養育困難型
(2)慢吞吞型
(3)中度養育困難型
(4)輕度養育困難型
(5)容易養育困難型
巴斯(A. H. Buss)和普羅米(R. Plomin)認為氣質上的差異及人格特質是具遺傳性,提出四種氣質向度(1)情緒性
(2)活動性
(3)社交性
(4)衝動性
凱根(Jerome Kagan)的氣質類型不同於早期是以父母自我報告的方式,說明孩子的氣質特徵(1)抑制型(inhibited temperaments)
(2)非抑制型(uninhibited temperaments)
羅斯巴特(M. K. Rothbart)和戴瑞貝瑞(D. Derryberry)孩子在出生時就具有在動作、情緒和注意力的反應在程度上的不同,及自我調整上所呈現的個別差異。(1)反應性
(2)自我調節:可分為主動抑制、被動抑制
羅斯巴特(M. K. Rothbart)由因素分析而得到三種氣質向度(1)外向性(Extraversion/Surgency)
(2)負向情感(Negative Affectivity)
(3)努力控制(Effortful Control)
Goldsmith 和 Campos主張氣質是一種孩子表達和經驗原始情緒喚覺的個別差異,會受到來自遺傳基因和生理層面因素的影響。
王珮玲教授的氣質類型依據「幼兒氣質量表」資料,以活動量、適應度、趨近性、情緒強度、注意力分期度及堅持度六個向度上的分數,以集群分析的方式,得到六個集群,再依其特性命名。(1)普通型
(2)社交型
(3)專注型
(4)自如型
(5)好動型
(6)文靜型
四、兒童氣質評量工具[編輯]
(一)卡里(W. B. Carey)與麥克大衛(S. C. McDevitt)編製量表[編輯]
以下所探討的兒童氣質量表,是於1970年時,美國紐約心理學家湯姆斯(A. Thmoas)和闕斯(S. Chess)夫婦及其研究小組長期追蹤的研究歸納。卡里與麥克大衛依湯姆斯(A. Thmoas)和闕斯(S. Chess)的理念編製而成。目前國內所使用的幼兒評量工具「嬰兒氣質評估問卷」及「幼兒氣質量表」是由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所修訂的,「學步期氣質量表」是由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兒童心智科所修訂的。
嬰兒氣質評估問卷(Infant Temperament Qusetionnaire, ITQ)
評量對象及目的4到8個月嬰兒的行為模式
內容(1)活動量 (2)規律性 (3)適應性 (4)趨避性 (5)反應強度
(6)情緒本質 (7)容易轉移注意力 (8) 堅持度 (9)反應閾
題數95題
信效度內部一致性信度為(.49-.72),具有建構效度。
常模182位男嬰和167位女嬰評估,建立初步常模。
學步期氣質量表(Toddler Temperament Scale, TTS)
評量對象及目的評量1到3歲幼兒天生對內外刺邀的反應方式
內容(1)活動量 (2)規律性 (3)適應性 (4)趨避性 (5)反應強度
(6)情緒本質 (7)容易轉移注意力 (8) 堅持度 (9)反應閾
題數97題
信效度國內北部再測信度(.27-.77),內部一致信度為(.55-.82),
南部再測信度為(.47-.97),內部一致信度為(.42-.69),
具建構效度。
常模國內已建立北部及南部地區的初步常模。
行為方式問卷(Behavior Style Questionnaire, BSQ),一般稱為幼兒氣質量表
評量對象及目的評量3到7歲幼兒的行為模式
內容(1)活動量 (2)規律性 (3)適應性 (4)趨避性 (5)反應強度
(6)情緒本質 (7)容易轉移注意力 (8) 堅持度 (9)反應閾
題數72題
信效度再測信度為(.89),內部一致信度為(.84)。
常模以台北市中山區及台北縣泰山鄉(未升格前)1931位男女約各半3到7歲孩童,建立初步常模。
資料來源:參考王珮玲著(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自行製表
(二)馬丁編製量表[編輯]
「馬氏幼兒氣質量表」由美國喬治亞大學馬丁(Martim,1998)編製,學者林佩蓉、湯梅英及王珮玲(1992)修訂。
馬氏幼兒氣質量表(Temperament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TABC)
評量對象及目的評量3到7歲幼兒對外在刺激的行為反應方式
內容(1)活動量 (2)適應性 (3)趨避性 (4)情緒本質 (5)容易轉移注(6)堅持度
題數48題
題本有「父母題本」、「教師題本」
信效度原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70-.90),再測信度為(.83-.83),具有建構效度。
常模曾建立台北市3到7歲常模。
資料來源:參考王珮玲著(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自行製表
(三)羅斯巴特等人編製(簡介)[編輯]
嬰兒行為問卷(The Infant Behavior Questionnaire IBQ 和IBQ-R)
評量對象評量3到12個月嬰兒氣質
幼兒行為問巻(The Early Childhood Behavior Questionnaire, ECBQ)
評量對象評量18到36個月嬰兒氣質
兒童行為問卷(The Children’s Behavior Questionnaire, CBQ)
評量對象評量3到7歲兒童氣質
資料來源:參考王珮玲著(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自行製表
五、兒童氣質的九個向度與教養[編輯]
(一)活動量(activity level)[編輯]
評估:每位兒童在每日全天的活動與不活動兩者之間時間的比例與頻率,以及活動時節奏的快慢。
觀察:在為嬰兒更換尿布或衣物時,其行為是活潑好動或是安靜配合度高;孩子在吃飯時,是安靜的坐在座位上用餐,或是坐不住地離開座位四處走動。
輔導:活動量大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他們需要父母的包容和體諒,容許在安全且不妨礙他人的情況下,任其開心自由的跑跳;固定安排能讓孩子消耗精力的運動,也要培養孩子學習安靜地聽音樂、聽故事或畫畫等靜態活動。活動量低的孩子比較不積極,喜歡靜態的活動,則需陪伴協助他們多參與戶外活動或安排能增進體能的活動。
(二)規律性(rhythmicity)[編輯]
評估:是否可以預測兒童的每日日常生活反覆例行的生理活動。
觀察:如在嬰兒時期每幾小時要喝奶及多少奶量是否固定,或睡眠時間、時間長短等反覆例行的生理活動是否固定,有一定的生理作習的孩子,其規律性是較高的;或是對於原本生活改變的接受度,如出外旅遊等情形。
輔導:根據研究指出生活規律的孩子,對其日後成長及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作習規律的孩子當日常生活有所改變時,可事先告知並安撫其情緒以提高接受度;較無規律性的孩子則可訂定作息表,由照顧者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按固定的計劃進行,培養其有規律的作息。
(三)趨避性(approach/withdrawal)[編輯]
評估:兒童初次接觸新的人、事、物時,面對這些新刺激的反應,呈現的表現是抗拒或是接受的態度。
觀察:如給孩子一個從未吃過的食物時,是拒絕還是開心的接受;到一個新的環境、認識新的朋友、接觸新的玩具時,較不容易或需要花較長的時間接受者,其趨避性反應是抗拒退縮的;若很快就能融入環境者為趨避性是接受的。
輔導:趨避性屬於退縮的孩子,在面對初次來訪的陌生人會內向害羞的躲在父母身後,或是在公園玩時突然遇到前來示好的小朋友,會不予理會或轉身離開。此時不要為了孩子抗拒的態度而責備他,應要用溫和的語氣帶領孩子認識與親近陌生的事物,給予充份的安全感,讓孩子能勇敢的跨出第一步。但面對趨避性是接受的孩子,因為個性較為大方,則要叮嚀孩子不要隨意和陌生人攀談,注意安全。
(四)適應度(adaptability)、[編輯]
評估:適應度是指孩子在面對或適應新的或有變動的人事物時,使自己能適應配合改變,在時間長短與難易度上的能力。
觀察:如孩子剛上學時,有些孩子在很短的時間就能融入校園生活,很快就能適應環境,有些孩子可能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每日都哭著上學,則適應力較差。
輔導:適應度高的孩子很短的時間就能接受與融入新的人事物,或是訂定新的規定很快能接受並遵守,雖然這樣的孩子大致上不需要擔心,但孩子是無論人、事、物的好壞接受度都高,父母須要留意孩子交友或接受資訊的情況;對於適應度低的孩子,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也很難接受新的或改變的事物,如原訂的計劃突然改變,孩子可能一直在意而無法釋懷。父母可以先讓孩子了解與熟悉要面臨與改變的理由是什麼,也要給予充份時間接受適應新的改變。
(五)情緒本質(quality of mood)[編輯]
評估:孩子在一天之中,行為與情緒表現是屬於正面開心友善的,還是負面不開心不友善之間的程度比例。
觀察:有些孩子在面對人事物時,總是心情愉悅、開心面對,即使靜靜地獨自遊戲也能感覺他是開心的,其情緒表現是正向的;反之,有些孩子很容易顯現出不開心或生氣的模樣,情緒反應則是負向的。
輔導:臉上時時掛著笑容情緒正向的孩子想法較樂觀,可能會因此忽視內心的情緒,或遇到無法處理的問題時不善於表達想法,父母可以觀察並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釋放情緒;有些孩子天生悶悶不樂,帶有負面情緒喜歡抱怨,但或許他並不是真的那麼不喜歡所面對的人事物,只是情緒本質讓他易傾向負面思考,父母可以誘導孩子將同一件事換個正面的方向思考,並鼓勵孩子多展開笑容,紓解焦慮的情緒。
(六)反應強度(intensity of reaction)[編輯]
評估:指孩子面臨內在和外在刺激時情緒表達上,所產生反應的激烈程度。
觀察:如孩子在面對不喜歡的人事物時,很強烈地表現出不願意配合的情緒,或開心時會大笑大叫,生氣時會大哭大閙的情緒表現,其就屬於反應強度較高的孩子;而反應強度較低的孩子,情緒反應則較不明顯。
輔導:在面對反應強度高的孩子,父母則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平和的和孩子溝通並協助他和緩的說出自己的需要,也要堅定的立場,不被孩子的行為影響而做出情緒性的決定。反應強度弱的孩子情緒起伏不太不容易被察覺,常被忽略,對於自己的需求或情緒,因為害怕或不知如何表達而常忍著不說,父母應主動關心並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七)注意力分散度(distractibility)[編輯]
評估:孩子是否容易受外界周遭環境干擾或刺激,而影響或改變他現在正在進行的活動。
觀察:如當孩子正專注投入於玩遊戲或聽故事等活動時,當四周發出其他聲音或有人走動時,孩子是否容易分心及轉移注意力。
輔導:專注力高的孩子常會因為太過投入,而忽略四周環境的狀況,要適時的提醒他注意一下,並且要培養孩子在專心做某一件事時,還是能留意周遭的變化。注意力分散度高的孩子專注於一件事的時間很短,可將學習時間分段,以提高學習效率及成果;因為孩子容易分心,可將環境的人事物簡化,避免分散注意力;陪伴孩子學習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如共同閱讀完一本書,循序漸進培養更高的專注度。
(八)堅持度(persistency)[編輯]
評估:當孩子正在進行一項工作或是正想要做某件事時,卻遇到了困難或挫折而阻礙他,則他是否能克服阻礙,不會因任何困難阻或干擾而中斷的程度。
觀察:如孩子在玩一幅拼圖,有的孩子失敗多次,仍不斷嘗試直至整幅拼圖完成,有些孩子則是在遇到挫折後即放棄,可由此了解孩子堅持度高低的差異。
輔導:堅持度低的孩子,雖然不會為了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不肯妥協,同樣當遇到挫折時,孩子也很容易的就放棄了。父母可適時的給點壓力或鼓勵孩子堅持到最後,讓孩子能夠體會完成後的成就感。對於堅持度高的孩子,一般會抱持著正面的態度看待,但若孩子是為了玩樂或是不合理的要求而堅持己見,父母可以先和孩子溝通和約定,使他能接受中斷正在進行的事情,此刻父母的態度應該是溫和而堅定的,要讓孩子明瞭不合理的堅持是不被允許的。
(九)反應閾(threshold of responsiveness)[編輯]
評估:指需要引起孩子對外界反應的刺激量。
觀察:如有的孩子常會覺得衣服刺刺的不舒服,或聲音很刺耳無法接受,顯示他對觸覺或聽覺的敏感度較高,屬於反應閾低的孩子;有的孩子即使父母表現出的不悅的態度,他也無法察覺出來,那麼他察言觀色的能力低,屬於反應閾高孩子。
輔導:反應閾低的孩子對於外界的刺激敏感度很高,常會注意到一般人不會注意的事,他會感到不適甚至很難接受。反應閾高的孩子則敏感度低且遲鈍的,對於感覺的反應遲緩,常會讓人以為孩子漫不經心。針對這兩個特質,父母要有耐心與同理心,用心聆聽孩子的問題,了解刺激會對他們造成的反應程度,也要教導孩子學習如何分辨他人的情緒,才能幫助引導孩子適應與接受外來的刺激。
幼兒氣質評估簡表與氣質類型分析
活動量您的寶寶是精力旺盛,常會動來動去,還是文文靜靜的,不太喜歡動態活動,這裡有7個數字,「1」表示寶寶活動量低,「7」表示活動量高,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活動量低 → 活動量高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 難養型
規律性您的寶寶都是在固定的時間吃飯、睡覺、起床等,還是常抓不準他何時需要吃飯、睡覺、起床等,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規律性低 → 規律性高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難養型 → 慢吞吞型、易養型
適應性您的寶寶對於何人、事、物,馬上都能接受,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接受?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適應性低 → 適應性高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難養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趨進性您的寶寶對於陌生的大人、小孩或是從沒過的東西等,他都能很大方和他們打招呼,或是接受新食物,還是害羞內向,無法接受?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害羞內向 → 外向大方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難養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反應強度您覺得您的寶寶遇到快樂或生氣的事,他會大笑大哭的,還是情緒平穩不會大哭大笑?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情緒反應平穩 → 情緒反應激烈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 難養型
情緒本質您的寶寶是天天笑嘻嘻,笑臉迎人,還是有一副臭臭的臉,好像感覺不是十分快樂?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嘟嘟臭臭臉 → 笑瞇瞇(負向、冷淡、正向)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難養型 → 慢吞吞型 → 易養型
堅持度您的寶寶一定要把事情做完,才肯罷休,即使遇到困難,仍是會堅持下去,還是很容易放棄?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堅持度低 →堅持度高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 難養型
注意力分散度您的寶寶能專心做一件事,不容易被外面所影響,還是容易被外面事物干擾而分心?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容易分心 → 專心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難養型 → 慢吞吞型、易養型
敏感度
(反應閾)
您的寶寶能敏銳地覺察到別人高興悲傷,或環境的改變,還是他都不會覺察到,沒有反應?請依平時對寶寶的觀察,在1至7中,選一個適當的數字。
敏感度低 → 敏感度高(反應閾高 → 反應閾低)
1□ 2□ 3□ 4□ 5□ 6□ 7□
氣質類型:慢吞吞型 → 易養型 → 難養型
幼兒氣質評估簡表 參考王珮玲(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自行製表)
六、兒童氣質的參考書籍[編輯]
(一)葉光輝譯(2017)。性格心理學:理論與研究三版。臺北市:雙葉書廊。
(二)王珮玲著(2016)。幼兒發展、學習評量與輔導第六版。新北市:心理。
(三)張欣戊等譯(2014)。發展心理學二版。臺北市: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四)王珮玲著(2003)。兒童氣質-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新北市:心理。
(五)王珮玲著(93)。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
(六)龔美娟、雷庚玲著(2017)。學齡前兒童之成就目標設定與其氣質組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

c-1.兒童文學作品[編輯]

除了透過學校所謂的正規教育外,兒童也會透過各種媒介去學習、發展個體的心理狀況。當兒童在閱讀一些有意識地去瞭解兒童認知發展後所創作的、或者是符合兒童心理的兒童文學作品時,容易產生共鳴。若要使這樣的共鳴有引導的作用,無論是作品的表達形式、內容主題和寫作技巧, 皆要能配合兒童心理發展的特質。
綜合皮亞傑的分階以及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在兒童文學創作中,作者必須要了解他寫作對象的心理狀態,以及心智所能理解的程度。其內容貼近兒童的日常生活,是兒童可以直接想像的時空環境。避免使用一些較抽象、較難以理解的寫作技巧,讓兒童較有把握地找出事情的前因後果,而這正有助於發展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並且需要顧及這個時期的兒童已經意識到客體的存在。在寫作素材的挑選上,可以從旁協助兒童漸漸從自我中心釋放出來,開始留意和關心四周的人和事。 若能掌握此時期兒童的心理與環境,便更能讓兒童投入在故事情節中,試圖引導兒童瞭解在這個成長時期所會面對的發展危機,以及指引其可能的克服方式。

c-2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編輯]

對兒童福利的重視,在20 世紀初,福利國家思潮逐漸興起之際,再加上相關的學者專家和政府合作溝通後認定,兒童的身心發展,不僅是家庭的責任,亦需要社會力量以及政策的支持。政策制定與行政實務逐漸由消極的兒童救濟工作轉而朝向積極、具發展性兒童福利取向。隨著國內外學者與實務經驗相互交流,這股趨勢亦引進台灣,對於光復初期的台灣兒童福利推動產生影響。現今,除了加入兒童發展心理學的觀點,配合社會變遷之外,也和心理輔導、家庭諮詢等兒童社會福利工作機構緊密配合,朝兒童及少年之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的方向前進。

c-3兒童發展遲緩及治療[編輯]

發展遲緩的定義[編輯]
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定的過程以及順序,雖然時間長短有所不同,大體上皆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發展遲緩兒童指六歲以前兒童,因各種原因(包括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生理疾病、心理社會環境因素等等)所導致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等方面,有發展落後或異常的兒童。
產生原因[編輯]
根據世衛組織的報告發展遲緩兒童的占六歲以下兒童比例約為6%-8%。部分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目前仍不是非常清楚,大約有兩成的發展遲緩兒童能找到病因。其中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最大,其中包括營養缺乏、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突變或遺傳、先天疾病及後天疾病等。除了先天遺傳疾病或早產難產造成的中樞神經系統障礙會導致兒童發展遲緩外,心理社會因亦是重要的因素,其中包含未有足夠的學習空間讓幼童去學習探索,甚至父母工作忙碌,疏於照顧,也都是導致發展遲緩的可能原因。
臨床上的表現[編輯]
發展遲緩兒童常出現負性症狀以及正性症狀。其中負性症狀即發展里程落後,界定方式為「缺乏同齡兒童應有表現」,進階區分為單一領域或混和性發展遲緩。而正性症狀為「出現正常同齡兒童不會有的行為」,一般兒童在發展過程中不會出現的行為如肌肉張力異常、重複性刻板行為,與年齡不吻合的興趣等。
如何診斷[編輯]
當周遭的人發現幼童有發展遲緩的傾向,能用簡易的檢測方式測定幼童是否具有發展遲緩的傾向。初篩部分,可利用「兒童健康手冊」或是「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中針對各年齡層的發展階段基準進行評估。醫師複篩可採用「丹佛嬰幼兒發展測驗第2版(Denver II)」以及「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CDIIT)」。專業人員作完整的評估,評估團隊應包括小兒科醫師、職能治療師、復健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視力檢查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臨床聽力師、特教老師、社會工作師、護理師及特教老師等。
治療方法--早期療育[編輯]
對於遲緩兒童及早介入治療能促進兒童發展,主要因幼童腦部的發展在嬰幼兒期生長性較好且可塑性較佳,整體治療效果會比較好,根據研究3歲前為發展遲緩的黃金治療期。早期療育即為提供發展遲緩兒童以及家長之整合性的照護服務,透過如醫療復健、特殊教育、家庭支持、社會福利等之專業整合介入,解決發展遲緩兒童各方面之發展落後或異常問題。其中所包含的內容涵蓋認知訓練、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生活自理技能訓練等。其中,如果幼童出現運動發展遲緩障礙,能透過物理以及職能治療的協助,透過遊戲以及活動的訓練來促成肌肉強化以及神經發展的目的;語言治療師則對於具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互動不良、吞嚥障礙、語言構音障礙等發展遲緩個案進行治療;對於智能認知遲緩或情緒異常個案交由心理師進行專業心理治療。
特殊發展障礙 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編輯]
亞斯伯格綜合症(AS)在1940年代由奧地利當地的小兒科醫師Hans Asperger所提到。Asperger在看病時,發現有好幾名病童具有令人無法理解之作為,他們的特別之處在於不成熟、不懂得體諒別人、缺乏同情心以及缺乏和社會群眾交流的能力,且Asperger發現該情形主要在男孩身上體現出來。一開始時,Asperger將亞斯伯格綜合症視為兒童才會具有的特殊自閉症,並認定它為一種發育過程中會產生的溝通障礙,且約在兩歲開始,並且可能終其一生。1991年時,科學家Lorna Wing著作「Asperger's syndrome: a clinical account」,初始將自閉症(Autism)從亞斯伯格綜合症(AS)劃分出來,此外AS於1994年初次被列入DSM-IV「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的診斷中。出乎意料的是,迄今許多醫師依舊把AS歸類在自閉症中,並且將其視為自閉症的類型,唯當成輕重程度不同的疾病,並稱其為患者「智力較高」的自閉症。AS患者具有以下病狀:社交溝通困難、興趣單一化,且對該單一興趣有高度執著和依賴性。
實際上,亞斯伯格綜合症患者和自閉症有相似之處,例如:亞斯伯格綜合症患者較容易缺乏運動、社交溝通上產生障礙以及單一性的行為或興趣、重複單一動作等特徵,若我們將AS患者平日即建立起來的適應環境打破,會大幅提升他們的焦慮,並產生負向影響;AS患者和自閉症亦有相異之處,例如:AS患者的平均智商不比社會大眾低,甚至在測試當中比社會大眾的平均高,而自閉症患者平均智商約低於70。除此之外,自閉症兒童往往只投入心力擺弄眼前的物體,並且對圖像的反應更為激烈。然而,對於亞斯伯格症兒童,他們的單一性興趣,則體現在對於知識的渴望心、好奇心,並且他們的記憶能力超過社會群眾,然而他們往往只是如機械般地反覆記憶事實性(即文字、數據、歷史等)資料,而尚無能力了解自身記憶東西的相關性甚至其意涵。根據統計,AS的發生率為5~9人/1,000 人,高達將近自閉症發生率十倍。就性別方面,在男性身上的AS發生率達女性約4倍以上。目前AS的實際成因仍未被徹底研究出來,僅被推斷可能和遺傳相關,但根據統計,AS並沒有因種族產生比例或高或低的情形。在治療層面而言,目前尚無藥物能夠完全根治AS,並且讓患者能積極參與社會事務,而僅能依靠行為治療,盡可能協助患者融入群體中。就病況而言,大部分兒童患者的情況會隨著年紀有所改善,但是社交與溝通障礙通常仍持續存在。目前,醫師旨在幫助患者改善其社會行為,如:從旁協助患者了解社會中規範、倫理道德、法律、以及增進患者與人互動的能力甚至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

中青年發展心理學[編輯]

a. 概念[編輯]

青年大抵指的是12歲到30歲左右,而廣義的範圍則是介於童年期與成年期之間。由於人類的實際年齡和心智年齡又不全然相輔,生理上成熟的成年人也可能在心智層面尚未成熟,故青年也有不同的文化定義。這個時期有著其獨特的特點,比如生理發展、社會化歷程、價值觀形成、情緒和意志表現、人格形成、戀愛婚姻的過程、興趣愛好的特徵、職業心理。

b. 心理問題[編輯]

造成中青年知識分子心理問題增多,自我認可度降低,職業枯竭的人數逐年上升的原因有多方面。人際衝突、工作強度、工作和家庭不平衡為常見原因。
(一)完美主義者:對凡事都要求完美,不允許任何瑕疵,給自己訂了過大的目標而 往往很拼命的用工作來達成,有的時候因爲目標過高,非自己能力所及,造成工作不僅不能帶來愉快,反而經常爲工作而煩躁,感到難過挫折。此種人格常會引發自憐型人格、抑鬱性人格。
(二)競爭激烈:壓力越來越大導致人們不敢有一絲鬆懈,複雜的人際關係也常常讓人難以應付。最後導致人們對彼此互相冷漠,降低了彼此的信任感。

對策[編輯]

(一)認清自己:懂得適時紓解壓力,調整心裡的狀態,當你覺得遭遇困難或是挫折時便是你審視自己的時候了。認清自己的能力到底到哪,不做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事,適可而止過猶不及,並隨時調整自己重新確立所要實現的目標。
(二)正視壓力: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壓力之下所做出的反應並不是個人能力差的表現,而是人人都可能會體驗到的一種心理現象。應該了解適度的壓力反而是進步的原動力,但是壓力過度,也會產生消極影響,甚至使人難以承受。你需要的不是哀嘆抱怨,而是學著掌控和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進而能夠坦然面對一切。心理健康是一種可以做出選擇的狀態,無論情況多麼讓人絕望,我們還是有解決的方法。人的負擔雖然沉重,但不必像絕望屈服!完美主義是幸福大敵,我們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裡,總是把世界分成贏家和輸家,總是透過輸贏的鏡片來觀看這世界,這種看法想和他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當然會一敗塗地。事事要求完美的人,他們費盡心機,操縱權力,試圖操控周遭的人,他們著魔似地嚴格要求自己和身邊的然遵守紀律和條理,結果把自己變得難以親近。完美主義者習慣掌控全局,如果他們放鬆操控欲,卻會導致他們在工作上效率不彰。
(1)Charles Richard Snyder研究希望感(hope)和寬恕(forgiveness)如何在各面影響人一生發展,如:健康、工作、教育和自我認知。Snyder假設建構一個具有希望感的想法由三個因素所構成:
  • 目標(Goals) –透過目標導向的方式接近生活。
  • 策略和方法(Pathways) –找到不同的方式去達到目標。
  • 動機或意志力(Agency)–相信自已能夠策動改變和達到這些目標。
換一種說法,希望感就是一種能夠想出策略以達到所求目標的感知能力,和透過有動機的思考刺激自己透過有動機的思考去運用策略。
Snyder主張當一個體能夠理解這三個因素,並發展自主的發展出自己的信念,就是一個有希望感的人,能夠立定明確的目標,想像多種達到目標的可行策略,並能夠持之以恆即便是途徑上有所阻礙。
Snyder提出一個希望感量表,認為一個人實現目標的決心就是他們所得的希望感量度。Snyder將量表區分為成年人和兒童。
由Snyder設計的成年人量表,包含12個問題,4題測量策略和方法(Pathways)思考,4題測量動機或意志力(Agency)思考,最後4題則是filler。而有測量效果的8題則以1~8八級量度。(Snyder, C. R., Rand, K. L., & Sigmon, D. R. (2002).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In C. R. Sny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pp. 257–27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希望感理論和上述的量表對於學校心理學(School Psychology)也有著正面的影響。
增強學生的希望感:在研究中顯示,所有的學生在參與過school hope programs (Lopez, Bouwkampet al., 2000)後,他們的希望感都有所上升。因此,我們建議針對性(targeted)與普遍性(universal)的希望提升方式一起應用。團體式(group-based)的方法用在那些具有相當希望感的學生,而對於那些希望感較低的學生,則必須以特別的手段提升他們的希望感。 當學校心理學家一對一時,使用多樣的標準評測方法,致力於挖掘學生的興趣與才能;當一對多時,則給予學生施測Children’s Hope Scale,綜合下來,則可以得到三個方向:
  • 幫助學生設定目標(Goals)
  • 幫助學生發展策略性的思考(Pathways thinking)
  • 幫助學生增強動機或意志力(Agency)

老年發展心理學[編輯]

老齡化期間的認知變化 與衰老相關的變化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每個人,並且它們不一定會干擾健康的生活。前披頭士樂隊的鼓手林戈·斯塔爾於2010年在無線電城音樂廳演出慶祝他的70歲生日,而滾石樂隊的歌手米克·賈格爾(曾經有人說過,「我寧願死也不願在45歲時唱出滿意'」)繼續表現為高爾夫球手Tom Watson在59歲時幾乎贏得了2010年英國公開賽的高爾夫錦標賽,與20多歲和30多歲的競爭對手比賽。金融家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美國參議員弗蘭克·勞滕伯格(Frank Lautenberg)和女演員貝蒂·懷特(Betty White)等人都在80多歲,都享受著高效和充滿活力的生活。 研究人員開始更好地了解允許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好地衰老的因素。首先,研究發現,能夠最好地適應生命早期變化情況的人也能夠在以後的生活中更好地適應(Rubin,2007; Sroufe,Collins,Egeland,&Carlson,2009)。 認知也很重要。那些認為老年人生病,易受傷害和脾氣暴躁的人常常按照這樣的信念行事(Nemmers,2005),Levy,Slade,Kunkel和Kasl(2002)發現老年人有更多對老齡化的積極看法也延長了。 在一項關於期望對記憶的作用的重要研究中,Becca Levy和Ellen Langer(1994)發現,雖然年輕的美國和中國學生在認知任務上表現同樣出色,但美國老年人在這些任務上的表現要比他們的中國同行。此外,這種差異可以通過關於衰老的信念來解釋 - 在兩種文化中,認為記憶力隨年齡下降的老年人也顯示出比認為記憶力不隨年齡下降的老年人更多的實際記憶力下降。此外,年齡較大的美國人比年長的中國人認為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年長的美國人在記憶任務上的表現更差。 雖然曾經有人認為幾乎所有老年人都患有全身性記憶喪失,但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實際上只會遇到某些特定類型的記憶缺陷,而其他類型的記憶仍保持相對完整或甚至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改善。老年人似乎確實更慢地處理信息 - 評估信息和理解語言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平均而言,他們需要的時間比年輕人更長,他們回憶起他們所知道的一個詞,即使他們是一旦他們看到這個詞就能完全識別出來(Burke,Shafto,Craik,&Salthouse,2008)。老年人也更難以抑制和控制他們的注意力(Persad,Abeles,Zacks,&Denburg,2002),使他們更有可能談論與該主題無關的話題。 而較慢的處理和較不准確的執行控制並不總是意味著更糟的記憶,甚至更糟的情報。也許老年人的速度較慢,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只有更多的知識。事實上,老年人有更多的結晶智慧 - 即對世界的一般認識,如語義知識,詞彙和語言所反映的那樣。因此,成年人通常在歷史,地理,甚至填字遊戲方面都優於年輕人,這些信息很有用(Salthouse,2004)。正是這種卓越的知識與更慢,更完整的加工方式相結合,以及對周圍世界運作的更加複雜的理解,使老年人具有「智慧」優於流體智能優勢的優勢 - 能夠快速而抽像地思考和獲取信息的能力 - 這有利於年輕人(Baltes,Staudinger,&Lindenberger,1999; Scheibe,Kunzmann,&Baltes,2009) 結晶與流體智能的差異變化有助於解釋為什麼老年人在需要經驗的任務(即結晶智力)上表現不一致,儘管他們總體上表現出較差的記憶。例如,年輕的西洋棋選手可能會更快地思考,但是更有經驗的西洋棋選手有更多的知識可以藉鑑。老年人在理解社交互動的細微差別方面也比年輕人更有效,部分原因是他們在關係方面有更多經驗(Blanchard-Fields,Mienaltowski,&Seay,2007)。
老化是一個令人愛惡交加的過程,但是,它卻是一就我們現有的智識而言——一個自然而無法避免的過程。老年,老化,一個「年長的公民」,一個「黃金般的老者」,這些都是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自然地,無可避免地發生(當然,那些在早年就死亡的人是例外的)。老化的過程與老年的狀態都不是病態,亦不是奇怪而離經叛道的事,當然老化也無法避免與年齡有關的不愉快事物,正如學前時期與中年期也有許多不愉快的事情一樣。
之所以採用這突如其來的開端,並不是要使你感到沮喪或恐懼而影響您閱讀的興趣。所要強調的是,人類之存在是一持續的過程,受孕在一端,死亡在另一端;老年期,甚至於死亡的當天都應視爲這持續過程的一部份。老年期不應該被視為一個社會問題,雖然許多人都持相同的看法。它應該被視爲與早年生活階段持續不斷的發展過程中的最後一個階段。
就像其他任何團體中的人們,那些老年期的人們有著某些特定的特性、感情、角色以及隨年齡所作的改變;但是,亦如同其他團體的人們,老年人在他們的特性、感情、角色以及改變,亦存在著許多個別的差異。

老化的因素和歷程[編輯]

共有兩種老化:基本老化(Primary)與次級老化(Secondary)。基本老化是基於遺傳因素,而次級老化是指疾病及其他非遺傳性因素所導致的結果。假設基於這兩個因素的研究方法都是正確的,則我們為了避免老化,就必須大幅改變基因結構及人類的社會環境與醫療環境,而次級老化的許多方面都與心理學有關係,我們可以透過研究心理學,了解心理層面造成的老化結果,在此簡單介紹這些因素。
基本老化
1. 遺傳基因:遺傳基因如何地影響老化,至今仍是一個謎。可能它們決定了 一個人對疾病的感染性(Susceptability)或可能它們影響了一個人對於他自己不同器官「衰退」(wearingout) 的抵抗性;也可能它們造成了其他的結果。
次級老化
2.物理環境:物理環境包括了環境的溫度,機械性的力量(mechanical forces)(撞擊、毆打),幅射以及有毒的物質(空氣污染 、菸草、殺蟲劑,各種不同的細菌以及濾過性病毒)。它還可以包括 住宅、鄰近的環境,以及其他會影響壽命的物理環境層面。它們可能直接影響身體健康進而影響壽命,也可能間接透過對人們心理與社會的滿足感的影響,而影響了人們的壽命。
3. 營養:三餐不繼的人大半比營養豐富的人早死。飲食過量,尤其是動物性脂肪的過量與高死亡率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雖然所獲得的證據並不那麼具有決定性。
4.醫療照護:醫療照顧良好的預防性健康照顧與治療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壽命。
5.運動與活動:這些因素似乎可以促進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因而也使得一個人更長壽,雖然我們必須注意到年齡與體能狀況,在決定運動與活動時,必須加以考慮而不能超過老年人的身體負荷。
6.避免緊張(壓力) 心理與社會壓力會加速老化,而情感上的健康與穩定可以減緩老化的速度。在保健專門領域中,心理壓力( Stress)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在老化過程中壓力產生作用之方式, 並未獲得充分的了解。也許壓力(或緊張)影響了循環系統:心臟,以及氧氣之輸入腦部也許影響了消化系統,因而體能減退;也許它造成了其他未知的生物化學方面的改變,因而導致人體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減退,同時使得一個人生病或發生意外時,復健的能力減弱。
因此,如果你希望放慢你自己的或其他人的老化過程,你可以經由下列手段做到:改變飲食、生理環境、運動的種類、心理壓力的程度,或改變遺傳上的構成因素,或任何受遺傳因素所影響的組織功能。不過,最近我們所著眼的較偏重於老化的心理原因及其影響,較少顧及純粹生物因素。這很明顯地是屬於人為上的區分,因為一個心理轉變必然會伴隨一些生物方面的改變:也就是所謂的心理改變心理。同時,生物方面的改變必定會導致外顯行為、感情以及態度的明顯改變。
老化的生物與化學層面跟心理與社會層面的交互作用很強烈。一方面,生理疾病或面貌改變對行為和態度上的影響,是眾所皆知且顯著的,雖然有顯著的個別差異存在。在另一方面,一個人在生活中找尋參與投入與生活意義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發生的生物與健康狀況變化,亦有著重大的影響。「老化是一種心理狀態」(Aging is a state of mind),雖然聽起來使人感覺舒服,卻是對事實的一種錯誤的解釋:「老化會受到個人心理狀態所影響」,這句話可能才是正確的。對某些人而言,老化顯現的共同癥兆,可經由溫暖的人際關係、找尋生命新意義的能力以及一些活動的參與,而加以顯著地改變。
以我們現在有限的知識,我們無法知道某些特別的改變在老化過程中是否為無可避免的,或者是否存在著某些社會性、心理性以及醫療方面的干涉可以減緩老化的過程或阻止其發生甚至使人類返老還童。例如,要使灰白的頭髮再恢復黑色,似乎是不太可能,但是我可以藉著不斷的運動而使我的肺活量不致於快速的減退。 一個良好的娛樂與活動計劃亦可以全然改變人逐漸脫離社會關係的傾向。
二、感官與心理的衰退歷程
相當龐大數量的感官歷程被指出隨著老化而衰退,而這些衰退現象當一個人到了六十歲或超過六十歲會加速進行。因為有關感官歷程的研究幾乎全都屬於橫斷式研究,因此,我們在解釋這些發現時必須謹慎些。
感官方面
1.視力
眼睛執行許多與發生在腦部的知覺過程具有交互作用的工作,這些交互作用使人現在可以感覺到的視覺形象。 你能夠看近的物體、遠的物體、單色的畫面與彩色的畫面、一個幾乎在黑暗的房間中的物體以及在強光突然照射到的物體。到了老年你還能夠看到嗎?一個最明顯的改變就是看近的事物的能力衰退了,這主要是因為眼球水晶體的失去彈性。因此,老年人經常會有遠視,也就是所謂的老花眼。不過,配戴老花眼鏡常常可以彌補這個缺陷。眼睛對於燈光強調適的能力,也隨老化而衰弱。對黑暗的適應和對亮光的適應都包括在這裏面,老年人比較不能夠像以前一樣有效地作調適。老花眼鏡雖然可以彌補看近物模糊的問題,但對於如何彌補光度強弱之能力,至今還沒有方法。這會非常嚴重,因為當老年人在夜駕的時候,會有其他車輛發出的強光,使老人眼睛不適而有可能釀成車禍。
不只上述眼睛退化,人到了四十歲之後對強光的適應能力快速地減退了,側視能力在五十與六十歲的時候就顯著減退了。所以一次地,這對老年駕駛者的意義就很明顯了,察覺一部斜方來車或鄰近車道的車所發出危險訊號的能力變得很差,更加危險。
了解各種與年齡相關的退化時,你會覺得深受威脅,除非查看上述提出的老化因素和先前提及的問題,並且分別探討每一種退化現象,確認個別差異的確存在。雖然上述描述的所有 所有退化現象趨於嚴重的話,會產生有意義的效果,但其中許多退化是可以矯正或彌補的,亦有一部份的退化是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配戴眼鏡經常可以嬌治視力之缺陷。學習夜間開車的技術亦可以彌補一些不適應的問題,而小心地移動你的頭部可以彌補側視能力衰退所造成的問題。
不僅僅是老年人,其他可以為老年人塑造美好環境的每一個人,都必須敏銳地察覺能夠彌補這些因年齡產生改變的方法。例如,改進車輛的設計以及住宅將會排除某方面的困難。我們的討論一直著眼於視覺的減退,但就老年人整體而言,眼睛衰退對他們的行為與功能上並沒有重大的影響。那麼,嚴重的視覺傷害影響又如何?在1963與1964年,國家健康統計中心所進行的一項訪問調查發現,無法閱讀報紙上印刷字體的老年人的比例是一般人的十倍。在美國,五十萬失明者中大約有二分之一是超過六十五歲,而在近年被判定失明者的例子中,又有二分之一 來自這些老年人。總而言之,失明與嚴重的視覺障礙影響了百分之七的六十五歲至七十四歲的老年人更影響了百分之十六那些超過七十五歲的人。對於這些人而言,發展出有效的因應行為以克服本身的缺陷的需要,比一般正常老化的人大得多。
2.聽力
聽覺的衰退模式與視學相仿。雖然在成年初期與中期,聽覺敏感力衰退程度相當輕微,但在較高頻率的音調方面,聽力有較廣泛的退化。而後,就如同視覺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退化加速地發生。
聽力缺陷最明顯的一個結果是了解語言的困難增加。老年人經常要求別人重覆所說的話、說大聲一點或是更清楚一點。研究顯示,當言語表達得十分清楚,並且未加以扭曲以及沒有其他吵雜聲音時,老年人並沒有嚴重的聽力喪失問題。然而,當語言被扭曲、噪音聲很大時,年輕人與老年人在聽覺的功能上,就會表現出很明顯的差異。聽力的喪失經常扭曲了某些頻率的聲音,因此,吼叫並沒有什麼用,它只是徒增了困擾。
在那些超過六十五歲的人當中,聽覺障礙比視覺障礙更為普遍,在六十五歲與七十四歲的人之中,聽覺障礙者佔百分之十三,而在那些七十五歲超過七十五歲與的人之中,此項比例增加至百分之二十六。在估計出的四百五十萬患有聽覺障礙的人之中,百分之五十五的人超過了六十五歲。此項發現大致相當於視覺障礙者的發生率。
雖然許多人認為老年人的視覺缺陷是因為疾病引起或是一般性的退化過程,而少部份是由於意外事件,但聽力的喪失可能與環境的變更息息相關,例如,常被人們討論的「噪音污染」。一份研究北非的馬巴恩(Mabaon)族聽力喪失的研究報告顯示:隨著老化而產生的聽力喪失(包括高頻率音調的聽力喪失)程度,馬巴恩族人較大都市居民為低。在這份研究中,馬巴恩族與大都市的居民有很明顯多方面的差異。要確認良好聽力的根本因素並非易事,而這份研究指出了環境因素的重要性,非常的有前驅性。 聽力喪失比視覺喪失更會將個人與其社會團體隔離。與有聽力障礙的人作溝通會產生許許多多的問題,而那些於晚年喪失聽力的人比年輕人更不容易學習唇語(lipreading)與手語。
3.味覺
我們對於味覺的研究常有矛盾的結果。一些研究有退化的現象,另一些報告則顯示沒有改變。對味覺接受器的研究顯示,它不斷地退化,再加上唾液分泌的減少與其他因素,似乎可以解釋老年人為何經常抱怨他們的食物淡而無味或要求多加一點調味料。在六十歲以前,味覺本身並未顯示出改變。但很不幸地,在這個人生階段,其他身體健康的問題要求少吃鹽以及重的調味品—這是老年人受到雙重束縛的另一例子。在七十歲以前,舌頭並未有重大變化。一份研究的確發現,一個人在將近六十歲的時候,他對四種味道(酸、甜、苦、驗)的敏感性減退了,而稍後的研究顯示,中度的或經常性的吸菸常會減低味覺的敏感性,味覺退化的生物因素(非環境因素)尚未被明確發現。
4.嗅覺
嗅覺受器結構的改變暗示了敏感性喪失的可能性
5.痛苦
研究顯示敏感性增加,另外四份研究顯示沒有任何改變,而有二份研究顯示敏感性減退。
6.觸覺
這方面的研究作得很少,但顯示觸覺敏感力有衰退現象。
7.前庭器官(Vestibular senses)
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暈眩的狀況,這也是由跌倒而導致傷害或死亡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當人們逐漸年老時,在樓梯上俯望時,他們很容易暈眩,然後跌落樓梯,另一個跌倒的共同原因是最後一步的判斷錯說(misiudging the last step )。六十五歲或超過六十五歲因爲跌倒而死亡的人數是因交通事故而死亡人數的二倍,而七十五歲時此項比率增為四倍。不論是張開眼睛或閉上眼睛,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常常地前後擺動,這些發現支持下述假設:前庭器官功能之減退與老化有關。由於跌倒而導致的傷害與死亡事件可以經由適度的照明、樓梯從頂階至底階使用彩色、不滑溜的地板與地毯和毛毯之細心鋪設等而減少。暈眩使老年人感到困擾經常是被加以證實的。 心裡動作技能方面
心理動作技能因年齡而產生的退化與感官功能的退化相仿。一般而言,老年人肌肉的力量較弱,並對於各種形式的刺激的反應時間會較長,移動所花費的時間亦較長而且他們亦較無法負荷如賽跑、游泳以及拳擊之類的激烈運動。主要的問題並不在於這些改變是否發生—這些改變勢必要發生的,但是,它們為什麼發生,是否它們退化的過程可加以改變,這些改變對生活滿足或有哪方面的涵意,哪些因應方式是可以有效地採用。當這些問題被討論時,很明顯的是:心理動作技能不能憑空討,它與感官功能、認知能力、動機、人格與社會情境息息相關。

老年人的認知能力[編輯]

對於與老化有關的認知能力改變的研究相當多,包括對制約力、機械性記憶力(rote memory)、系列與配對學習能力、決策與創灶力以及記憶與遺忘等方面的改變等的研究。研究結果,雖然不是自相矛盾的,但都不容易解釋。有些研究支持那些相信能力減退的人,但亦有許多證明顯示能力根本就沒有退化的現象。
1.方法的考慮
每一種研究領域都有其方法學上的問題,在涉及認知研究課題上有一些棘手的問題。首先,許多與年齡相關的因素導致了某些能力的喪失,但在某些能力方面卻未造成影響。例如,某些患有巴金森症狀的病人很明顯地無法完成某種涉及動作的作業,即使是輕微的關節炎也會使得一個婦人無法做好一個須要移動身體的動作,許多行為研究因為考慮不周到,常會使老年參與者感到焦慮、困惑以及抗拒。
其次,橫斷式的研究,當運用於探討各種不同年齡群體之差異時,受到了許多嚴重的限制。一些縱貫式研究很明顯地顯示年齡增加並未造成認知能力的顯著退化趨勢甚且根本就沒有退化,而橫斷式的研究則發現年齡造成實質上的差異。這些研究幾乎都是在實驗室或其他正式的場合中完成的。在正式的學習場合中,年輕人比老年人有較多的經驗。
第三,想要測度一種認知歷程而不去干擾到其他認知能力的實驗程序是很困難的。如果我們想要測定立即記憶力,我們的結果常會被資料呈現時間之快慢所干擾,或者,如果我們想要測定一件簡單作業的學習能力,例如無意義音節的學習能力,我們所獲得的資料可能反應時間的特性、知覺與感官的限制以及焦慮。一份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實驗情境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容易疲倦,因而學習上的差異可能是因為這些研究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間。另一派專家猜測厭倦與缺乏學習動機一而不是疲倦,才是導致與年齡相關的差異之發現的變數。
2.記憶
雖然記憶可以分成許多方式,一般而論,它被分為立即記憶與長期記憶。立即記憶經常是涉及了在一個短時間內記住一些資料,但不久之後即可能被捨棄或忘記,而長期記憶並不必然涉及將來需要回情的意圖,但是,這些資料仍然被置於一個人的腦部的儲存位置中,以備日後之用。大概言之,對立即記憶所作的實驗室研究,顯示因老化而導致退化的證據極有限,甚至根本就沒有改變。然而,如果存在著任何影響記憶的干擾因素,一些年齡退化的證據變得很明顯。例如,依次序背誦一連串的數字這種簡單的工作,老年人可以做得和年輕人一樣的好,但是,當數字須倒背或必須一面做其他作業,例如將數字加以分類,很明顯的記憶力隨著年齡而退化的現象即可以被發現。涉及立即記憶力,但比較複雜的作業則更證明了與年齡相關的退化。 伯特溫尼格說,老年受試者在記憶作業的退化是導因於在學習過程中的干擾現象並表示年輕人比老年人更能夠處理這些學習過程的干擾現象。
老年人的記憶力在下列情況將更容易受影響,當他們所必須學習的資料是以連續而很快的速度加以呈現時,當資料出現的時間極為短暫時以及當學習的作業頗為困難時。這些實驗室中的發現與那些從事老人服務工作的人們的結論是相一致的。老年人經常會要求資料呈現速度稍為慢些,而且他們似乎喜歡在一個時間內處理一種資料。再進一步地,干擾對老年人 而言,比對年輕人更具破壞性。不過,老年人經常會設計出方法以應付這些改變,而且在現實世界中,大多數學習作業並不需要在實驗室中所使用的那些記憶方法,這也就是說,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很少須要背誦一系列的字或一連串的數字。當此種記憶是需要的時候,它經常是與工作有關,而老年人的經驗經常可以彌補他此種記憶能力之障礙。
對長期記憶之研究方法學上的問題更為嚴重。一個老年人似乎可以清楚地記憶發生在多年以前的事,可是卻沒有人可以斷言她的回憶之正確程度如何。同時,因為他的長期的經驗,老年人對許多事件與經驗的回憶只能說是在發生的許多事件中的一小部份回想。儘管如此,老年人經常會說出他對早年發生的事件的一些回憶,以致於我們在表面上仍須大體接受他們的聲言,並且保留下列的判斷:這些以往的經驗有多大的部份被遺忘以及這些經驗的回憶之準確性高低。 3.古典制約與工具性學習
古典制約
發生於當兩種刺激幾乎同時被呈現時。第二個刺激因子與第二個刺激經常配對出現,久而久之,其所造成的反應幾乎與第一個刺激所造成的反應相同。舉例來說,一個八歲的兒童,當皮下注射的針刺入其手臂時會產生退縮、畏縮或眼淚等 應。久而久之,僅僅看到針接近其手臂時,也許就會產生上述的結果。在此項例子中,非條件化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i) 是痛苦,而條件化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是看見了針。
老年人的可制約性(conditionablilty)比年輕人弱了許多( Schonfield, 1969)。條件化刺激要產生預期的反應,需要較多的嘗試次數(經驗或聯結)。這些研究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對這些學習退化的基礎知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影響老年人學習方面許多官能上的改變。
工具性學習(亦可稱之爲operant learning)
為行為改變(behavior modification)及其他心理治療方式的基本型範。簡言之,工具性學習發生於下列四種狀況均存在時:(1)一個人心存著某種動機去做某件事。(2)他具有表現正確反應的潛能。(3)當他表現正確的反應時,他得到結果的回饋(the feedback of result)以及某種形式的獎賞。(4)如果他未表現出正確的反應,他仍然持續不懈直至表現正確的反應為止。許多形式的學習都可以被描述為工具性的:學開車、學引線穿針、學著討好老師以及學著揮動球棍。
雖然有許多以動物為對象的研究,探討年齡對工具性學習之影響,然而卻沒有任何的研究是以老年人為對象的。在工具性學習表現上,老的老鼠比年輕的老鼠差,但是,我們不能卻定人的情況與老鼠相同。不過,行為改變的理論,在臨床治療中成功地改變了老年人的行為,但是在這些實驗中,對於老年人與年輕人的行為差異並沒有作比較。
4.複雜的學習
雖然在語言學習方面(學習對文字的刺激作反應),老年人比年輕人的反應較差,但這許多的差異都可以用老年人與年輕人在記憶力與反應時間上之差異來解釋。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老年人比較缺乏冒險的傾向,這表示了他們對失敗的恐懼感可能超過其成就需要。例如,當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對實驗室中所犯的錯誤較能處之泰然,但老年人則會擔心犯了錯誤或作出不 適當的反應而顯露尷尬。由於抑制了他們的反應率,他們比較不容易達成必要的學習。 一位學者結論說,良好的健康以及高的智商減低了在語言學習上年齡的差異,然而,工作困難度的增加卻會拉大其中的差異。關於這個主題,大多數學者所獲得的結論是承認:對於此現象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還有許多工作仍待努力。 另有學者對於這些改變,他提出了許多的解釋:1.缺乏彈性2.干擾:也許是基於以前的學習。 3.抽象能力之減低。4.組織複雜訊息愈加困難。 5.短期記憶能力之喪失。6. 區別刺激能力上的缺陷。7.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能力排除不相關的因素。這些原因中的一部份反映出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但是,也可能涉及了無法作決定以及無法接受失敗等人格特質。
5.智慧能力
當我們從簡單形式的認知行為,例如對古典制約的反應,轉移至較複雜的認知行為時,例如智慧的功能與年齡相關差異的評斷,也將從困難與不確定轉變到困難與非常不確定。問題並不在於確定這些退化的改變發生,非常肯定的,這些退化發生了。此時最恰當的問題將是:它們為什麼發生?是什麼使得它們發生在某些人身上而不發生在另外一些人身上?以及為什麼它們對某些工作的影響似乎比其他工作更為劇烈?什麼是智慧?是不是可以進入學院唸書的能力就是智慧?可以賺很多錢就是智慧,能夠了解別人的動機就是智慧?有效地面對陌生人以及朋友:在遭受壓力下時知道如何自處?以及能夠用鐵鎚乾淨俐落地釘釘子就是智慧?或是能夠背誦一段文字亦是智慧?這一連串串的問題可以繼續地列出來。也許這所有的因素都可以算是智慧的一部份。 有許多方式可以判定智慧。當然,我們可以執行一個智力測驗,但是,不是所有的智力測驗對同一的因素都能夠給予同等的重視。某些測驗著眼於語言能力,而另外一些測驗則較依賴記憶力、空間知覺的概念或是算數能力。對於智力的各種構成要素如何予以測定有一個清楚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當你從智力測驗的分數中,觀察與年齡有關的改變時,他更重要。





.

三、老化現象之心理學研究方法[編輯]

在心理老化現象研究中,行為科學的研究與其他年齡團體中的行為科學研究是以相同方式進行的。所使用的方法包括了控制的觀察,控制的實驗性研究,參與者與觀察者研究,許多不同的測驗,傳染病學的研究(epidemiological study),人口調查資料之使用,大規模的抽樣研究、會談與問卷、社會與組織結構之分析等等。
雖然與其他年齡團體的研究在基本方法上相同,但老年人的研究,卻也意涵獨特的機會與獨特的困難。此項事實尤其當我們嘗試區分年齡的變化、世代的差異以及人生突發事故時,特別顯著。
例如,為了要了解五十五歲至七十五歲間所發生的事,我們有兩種基本選擇。我們可以研究一個五十五歲年齡組和一個七十五歲年齡組,指出兩組間存有的顯著性差異,並且假設這些差異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一組活得比另一組為久。或是我們可以對五十五歲組先進行研究,邇後每隔一段時間均加以追蹤調查,直到他們七十五歲時才停止。我們假設改變之所以產生乃是因為二十年之發展所致。前者稱爲橫斷式研究(cross-sectconal research);後者稱爲縱貫研究( longitudinal research)。兩者都有極重要的優點;兩者亦都有嚴重的缺點。
橫斷式研究方法有許多明顯的好處。它可以立刻獲得研究結果:你無須等待二十年方能獲得有意義的資料。基於上述原因,你也無須花費太多的時間、精力與金錢。同樣地,由於在短時間之內即可進行,它較不易為歷史事件所影響。例如,由1963年起對於老年人生理健康與健康方面之需要所進行的縱貫研究,將很難幫助我們了解1966年時開始推行的醫療計劃將會產生何種效果。在1960年至1970年期間,前往醫院與看醫生之比率可能因下列因素而提高:可資利用的低收費的醫療服務,健康問題的增加,較好的健康教育,或是上述三種因素均有以致之。縱貫式研究也容易遭遇受試者遺失或亡故的困擾。在所有的年齡組別中,部份參與縱貫式研究的受試者,可能在研究結束之前即已失去聯絡。也許他們遠離原本住所;也許他們對計劃厭煩,或討厭調查員;也許研究的安排不便於他們繼續參與研究。對老年人進行此種研究,更易產生一項難題:因疾病與死亡而失去受試者。另一項特殊的問題也會發生,即那些病得太重而無法繼續參與研究,或在計劃執行期間亡故的受試者,與那些遺存的受試者之間在許多特性上也許存有極大的差異。假設我們想要了解在十年期間,短期記憶力(immediate memory)之變化,而在1970年時,我們選擇三十個生於1905年的人,三十個生於1900年的人,以及另外三十個生於1895年的人進行研究。在後十年中,我們對他們進行許多不同的記憶力測驗,到了1980年,我們就那些仍然健在者,分析其記憶力在這十年中發生了哪些變化。當初選擇出的許多受試者業已死亡,而這一部份人將包括許多在記憶力測驗初期階段,分數較為低弱者。我們知道某些認知功能(cognitive behavior)的急速衰退表示個體健康惡化,而此種健康惡化可能導致死亡。因此,那些在十年後仍健在者很可能在計劃開始之時與那些因疾病或死亡而遺漏的受試者之間,可能存有很大的差異。
儘管如此,我們對於記憶力的變化仍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因為我們以不同的年齡組進行研究,故調查設計含括橫斷式研究之成份(換言之,在1970年,我們即可比較了六十五歲組,七十歲組以及七十五 歲組之間在記憶力的差異,在以後研究階段亦可作此種比較),所以,我們獲得了其他寶貴的資料。我們也能夠比較在1970年時七十歲的人與1975年時七十歲的人之差異,如此,我們可以驗證我們所發現的變化是一般七十歲的人均有的改變呢,抑或僅是某一年出生的七十歲的人才具有的現象。(年齡群體 age cohort 這個名詞是指那些生於同一時段的人們。)
要言之,縱貫研究的確提供了實質性優點。我們無須假定七十五歲的受試樣本完全與六十五歲樣本類似,但是,我們可以以他們本身作為控制組而祛除樣本差異所造成的影響,這就是說,我們可以研究每一個人的改變。在橫斷式研究中,我們僅能獲得一般性發現,例如知道七十歲的人比五十歲的人更可能信仰傳統的宗教價值觀,至於這種差異是因為他們多活了二十年?抑或是那些七十歲的人剛好在一種社會環境中成長,此種社會環境比五十歲的人所生的年代更支持傳統的宗教信念?或是上述兩種因素皆有所影響?這些疑問只有對宗教信仰進行縱貫式研究才可能獲得部份解答。縱貫研究亦可提供下述資料:在研究的群體中,誰變得比較信仰宗教,誰變較不信仰宗教,以及誰堅持自己的看法。
橫斷式研究與縱貫研究兩者均會受到受試者半途而廢的影響:那些業已死亡者或因疾病而無法參與者,可能與那些真正參與者存有某種差異。除此之外,我們有許多證據顯示:那些自願參與研究者比那些非自願者較有能力;那些自始至終參加縱貫研究計劃者比那些中途放棄者更有能力(Schaie, Labouvre & Barrett,1973)。
鑑於上述對兩種方法之限制與長處之分析,似乎縱貫研究與橫斷研究兼採並用是最好的。
(一)心理老化現象研究之意義[編輯]
「研究」是解答重要問題的唯一方法。研究會貶抑人性,侵犯個人穩私權。研究毫無意義,因為每一個個體都是獨特的。研究剝奪了其他許多更重要的服務的經費。研究能促進進步。上述每一種說法都很熟悉,每種說法某種程度而言均有其道理,每一種說法亦都過份簡化現實環境。
首先,也許是最重要的,心理老化現象的研究正如其他的研究,具有多種不同的目的。我將分為三類進行討論:
1.理論建立或基礎研究
2.「了解」研究(understandmg research)
3.行動與評估研究(action and evaluation research)
這些並非十分明確而絕對的分類。它們只是指出研究有其不同的目的,且經常會應用到不同的方法。不論如何,任何一種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均可能涉及上述三種目的。
(1)基礎研究[編輯]
進行基礎研究之目的在於發現人類老化以及老年人之行為與功能的原理,以期它們可以應用於其他情境。研究者希望這些原理今日可以適用,二十年後仍可以適用,北美可以適用,東南亞亦可以適用,農村可以適用,都市亦可以適用。雖然基礎研究者本人可能非常關切老年人的狀況,但其研究之實際應用卻常留給他人執行。
兩位調查者想探討「練習」對於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短期記憶」有否不同的影響。(短期記憶乃指在學習過後幾分鐘或幾小時之內的回憶能力,這與長期記憶——幾週、幾個月,或幾年之後的回憶能力是相對的。)實驗的作業非常簡單:先看一遍由兩個數字組成的一串數目,不久之後,受試者被要求以口頭報告方式說出原先呈現的號碼順序。受試者在一個月內平均間隔一段時間進行這種練習,一共進行五次,俾使他們經由練習而獲得進步。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是否經由練習,老年受試者比年輕受試者能作更多的進步。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練習的機會對老年人助益程度並未高於年輕人,但兩者均因練習而增強了短期記憶能力。
另一份研究,在範圍上更加廣泛;此研究調查老年人的社會關係受他所居住公寓人口年齡分配之影響。明確而言,調查者假設「老年人朋友的多寡與和鄰居互動的次數,將與老年人在居住地區的集中程度有關」(Rosow, 1967)。研究結果支持這種看法:當他所住的公寓老年人口比例較高時,他日子過得較好,雖然作者仍然指出了一些例外並加以討論。
兩種計劃均著眼於有關老年人行為之理論的增進,前者是有關學習與遺忘的理論,後者是有關於社會整合與情感關係的理論(social integrety & relatedness)。兩種研究之計劃與執行都是希望能將 研究結果推廣而適用於其他老年人。兩項調查並非可不分時空地解決研究本身的問題,但是,兩種研究的發現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應用於受測樣本以外的群體,尤其是當與其他相同的研究計劃所發現的結果相互整合時。雖然這些研究對成人教育者、社區計劃者、老年人的成年子女、最近退休面對以後住宅問題的人們等均有直接涵義,但對研究者而言,理論之探討可能比實際應用有著更高的優先性。
(2)「了解」研究[編輯]
對於實際應用有更進一步考慮,但仍具有理論性涵義之研究,稱之為「了解」研究。這種研究較受其進行時的時間與空間所限制;這就是說,在結果的適用性方面,它有較多的限制,並且較易受研究 時的特殊情境所影響。
有一份研究,探討科羅拉多州丹佛市(Colorado, Denver)之老年人的購物行爲,調查者會談了四十一個在食品市場外的老年人,詢問他們如何到達商店,上市場和返家對他們而言有無特殊困難(尤其是針對那些抱著一大堆用品且穿越馬路的老年人),以及他們需要花費多少時間。他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跟其購物的市場種類(在購物中心的一個大型超級市場,或是一個小型的隔鄰商店)、他們到達的方式(走路或駕車)、他們的收入等有密切的關係(Sherman & Briffar, 1973)。作者們就購物中心應用日廣,而地方商店日益減少的涵意,來討論其研究結果。雖然這份研究對於其他老年人社區或團 體有某些涵義,它對於理論亦有某些涵義,但我認為它最主要的功能在於透過深入的個案研究而增進吾人對老年人之了解。
一個人類學家寫了一篇文章名為「玻里尼西亞社會中老年人地位之變遷」(The Changing Status of Elders in a Dolynesiar Society; Maxwell, 1970)。再一次地,對於理論之涵義雖甚為明顯,但這份研究的主要價值在於增進我們了解其他文化中的老化現象,一方面了解那個文化以及其人民,一方面經由比較,指出我們文化中發生的現象。
(3)行動與評估研究[編輯]
某些老化現象之研究,著眼於解決某種特別的問題。對於某個特別的計劃作評估時,或對於當前重要問題或政策之執行解決時,行動與評估研究最為適合。
有一個非常著名與成功的計劃一養祖父母計劃(the Foster Grandparent Program),此計劃是以老年人充當育幼院兒童的祖父母。一般說來,參與此項計劃的老年人收入相當有限,故研究者付給他們些許酬勞。而育幼院之兒童或許智能不足,或許身體有缺陷,或許有情緒困擾,或許僅因為缺乏適當的家庭安置。
在大多數情形下,養祖父母計劃具有多重目的,其中包括增加參與之老年人的生活滿意程度,增加兒童的生活滿意程度,為那些收入有限的老年人提供額外的收入,以及改善育幼院所提供的服務。要反對此項計劃是很難說得通的,但我們仍然要提出幾個困惑的問題。例如,是否兒童大部份時間與老年人聚在一起,就會過得更愉快?相對地,這種經驗是否真的就能增加老年人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再進一步地說,我們如何選擇那些最能有效執行此項計劃的老年人?對於這些人什麼是最有效的訓練計劃?當兒童們的養祖父母們因為疾病或死亡,或是由於研究基金遭到刪減而不能繼續和他們在一起,兒童們又將遭遇什麼衝擊?對於上述的損害,如何才能給兒童最佳的補償?最後而且是最實際的一項問題是:是否同樣的目的可以經由其他方法而更充分地完成,例如,採用自願參與的老人,而不要僱用老年參與者,或者將可加以運用的經費平均分配給參與的老年人,而不須支薪給專業社區工作員?
有一部份養祖父母的計劃成功了,然而亦有一部份失敗了。因此,我們的研究也許不僅要針對計劃之整體作評估,而且須顧及特殊的地區因素,如此才能發現在某一社區中激發高昂的興緻,但在另一個社區中卻引起爭執與不愉快的真正因素。
上述部份爭論,在後續的一些研究中予以探討。在前述計劃中,養祖父母對生活滿意程度有顯著的提高,對他們而言此項計劃不僅可增加收入,而且使得他們能夠保持積極,有「理由在早晨起床」,感覺健康而充滿活力,並且獲得普遍性的自我尊重。至於那些半途不克繼續參與計劃的老年人,大多數是基於健康的理由。一部份的老年參與者的確表示與兒童相處過久會產生困難,然而,「幾乎所有當過養祖父母者均表示對該項經驗引以為榮。」(Saltz, 1973)。
為各種計劃進行評估的機會很多。例如現行保健系統(healthcare delivery system)的效能如何?那些健康而機警的老年人進住只有老年人方可居住的高樓公寓中之後,會對他們產生何種影響。一個良好的營養計劃的結果又是什麼。「方案評估」(pragrom evaluation)這個名詞主要適用於對某一個區域之特殊方案進行評估研究時,例如,對於在雷諾(Reno) 祖父母方案,在白平原(White Plains)或是紐約的老人日間看護中心方案(a geriatric daycare center),在邁阿密(Miami)的營養方案等,作評估時。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這個名詞則主要用於研究之範圍較為廣泛時——例如,對養祖父母計劃、老人日間看護中心或營養計劃等作一般性評估時。當研究一項政策之得失利弊,或研究發現將被用以改良一個方案或計劃時,「行動研究」這個名詞亦可適用。
(二)方案目標[編輯]
為了要判斷一個方案,或是其他任何的介入方式是否成功,我們必須先建立起目標。也許首先我們要問的問題就是:這個方案是為誰而設立的。很正常,你會認為,我們所希望的結果是增進參與方案之老年人的生活滿意感,但是,進一步仔細的分析可能會發現其他的目標可能更具有重要性:例如,確保醫院順利運作,舒緩政治壓力,減輕財政負荷,或兼顧上述幾種目標。
即使所涉及的只有老年人,目的亦不總是明顯的。在將著眼點置於醫療保健或置於鼓勵人際互動關係之間,在老年人所需要的娛樂種類或專業性工作者所偏好的活動之間,在使老年人居留於自己住所與社區之中或給予他們最佳的養老院照顧之間,都存在著衝突。一個設計周全的計畫及其評鑑都會將上述的因素列入考慮,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各項計畫中有一個較為共同的目標,即是使老年人能夠變得更為自立自足(self-suficient)。這個目標假設某些被定義為「老年」或是負面的行為模式可以經由介入(intervention)而加以改變。任何從事老年人服務的人都會眼見此種現象之發生。一個經年累月呆坐臥房裏看著電視(或至少是眼睛注視著電視上明暗的活動畫面)的老婦人被送至日間看護中心,伴隨者附帶說明她很少說話,除非必要時 她很少動,並且相信她已踏上了退化之途。她於是在中心進行幾次如下的治療——她可與其他的老年人交談,可以參與許多身體上的活動,獲得自願服務學生的注意,結果相當有效,她的退化現象逆轉了;她的認知能力增強了;食慾與和別人交談的意願亦增加了。事實上,她似乎對生活重獲了熱情。因此,在某些例子中,被視為是老化產生的退化現象是可以補救的。
在其他狀況下,退化的現象就無法彌補,但是卻可以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使其不繼續退化。在一些狀況下,工作人員唯一的選擇是延緩退化的速度,或是,在更極端的例子中,則僅能使那些顯著嚴重惡化的老年人,經由仍可參與的經驗中獲得較大的滿足感。
在從事兒童或中年人之服務時,方案計畫者通常認為,方案應可以栽培身心健全的個體,國家社會的棟樑。然而這種目標對老年人而言不總是可能的,尤其對那些年齡非常大的人而言,因而,在設計一個計劃及有關的評估研究時,其他目的可能更為重要。不論如何,老人工作者與研究者可能會對於工作對象之缺陷感到無奈。當發現他們的計劃無法扭轉參與的老年人的老化現象時,年輕的或中年的工作者常會產生挫折感,甚至會變得抑鬱不樂。如果他們渴求大幅進步的願望落空時,他們可能會放棄老年人服務或研究的工作,而轉向其他較可能有建樹的範疇去。研究者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許多醫生與保健人員亦有相同的看法。因此,老年人自身的困難惡性循環地加重其困難。
(三)關於研究之績言[編輯]
心理老化現象的許多研究中曾經描述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不同之處。有時,研究者並且繼續探討那些造成與年齡相關的差異或變化的因素。不過,許多老化現象研究者相信,研究重點更應置於探討超過六十五歲的老人在同一年齡的各種不同群體之間或是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
例如,是否美國黑人的老化現象與美國白人不同?我們了解他們的預期壽命不同:黑人在七十歲之前的預期壽命較短,但七十歲之後則較長;我們也知道他們較易罹患各種不同的疾病,他們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環境中,他們的生涯也完全與白人不同。是否他們生理上老化的過程不同?當他們進入老年期時,是否他們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和作業能力?如果事實如此,原因何在?是遺傳的問題呢?或是不同的壽命預期呢?或是不同的文化期望?或是上述因素的綜合?
但是,此種研究分類仍然不充份,因為它將同一個人種的所有成員含糊籠統的湊在一起。研究者必須要進一步嘗試了解美國龐大且分歧的黑人團體之間(或許多不同社區及許多個人之間)存有何種差異。 中產階級的中年黑人與其父母親之間,存在著哪一種的親子關係?此種關係又與低收入的黑人與其父母親之間的親子關係有何異同?至於中產階級白人的親子關係又如何呢?亞洲美國人?拉丁美洲美國人? 美國的波蘭人?種種差異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當然,人種並不是詳細研究老年人團體間之差異的唯一劃分標準。在這裏所要強調的只是我們須要注意到每一個團體中個人行為之差異,以及每一個團體中各次團體間之差異。

三、成功老化的概念[編輯]

根據美國普查局的資料顯示:自 1980 至 2050 年全球人口將幾乎呈雙倍成長(U.S. Census Bureau, 2004-2005),其中亞洲與太平洋地區在下一個二十年將成為 65 歲及以上老人最大分布的區域 (United Nations, 2002)。因應人口快速老化的全球性議題與挑戰,關注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會相關議題的研究也快速的發展著,隨之而生的「正向老化」(Positive Aging)、「有生產力的老化」(Productive Aging)、「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健康老化」(Healthy Aging)、「活躍老化」(Active Aging)、「強健老化」(Robust Aging)、「超越老化」(Gerotranscendence)等名詞與相關研究,反映著國際社會與每個人對老年階段的期待。在這些名詞中,「成功老化」最早被提出也最被廣泛引用,而於 Rowe 與Kahn (1987)首度發表〈成功老化〉一文,倡議「老」不等於「病」,並區隔「成功老化」、「一般老化」(Usual Aging)、「病態老化」(Pathological Aging)後,眾多相關研究與理論更如雨後春筍般被提出,重要地豐富與補充了我們對老年階段的瞭解。
成功老化的觀念被引入社會科學領域始自美國老年學學者們於 1940年代針對生活滿意度的研究 (Bowling, 1993),於1960 年代變成學術名詞(Paul B. Baltes & Baltes, 1990; Phelan & Larson, 2002) 後,1980 年代起因 Rowe 與Kahn 及其團隊的努力下,「成功老化」成為普遍流行的名詞。
(一)與成功老化相關的研究[編輯]
1. Raw and Kahn (Rowe & Kahn, 1987; Rowe & Kahn, 1997, 1998a, 1998b)
(1)降低罹患疾病與因疾病而發生失能的危險
這是成功老化三元素當中的最基本也較容易達到的層次。避免疾病或失能不只是沒有疾病本身,也應該盡量減低罹病的風險。許多疾病風險是可避免的,例如經由飲食與運動來降低血壓、血糖、體重或膽固醇。而較難預防的疾病,則可藉由醫療方式來降低失能與疾病的不適。
(2) 維持高認知與身體功能
老年人需盡可能使其維持獨立生活,才能擁有自尊與滿足感,因此盡可能維持良好的心智與身體功能對老年人是第二項成功老化的要求。
(3) 老年生活的積極承諾
包括維持與他人的社會關係,例如情感、 尊重、自尊的表達,以及工具性的支持,如直接給予體力或家事協助、交通和金錢來往的協助等。還有持續的生產力活動如,老年人有給與無給的生產力活動。   Rowe 與 Kahn概念啟發正向的老年健康促進及預防老化的論述,並為成功老化訂下具體的範疇。但此理論所設定的成功老化內涵缺乏了個體主觀的觀點。換句話說,成功老化的內涵從老人認為的成功老化與健康專業人員所訂定的標準出現落差。且此理論排除帶病生活的老人,忽略成功老化的歷史演變在於以正向觀點看待老化,卻將生病的老人排除在外。
2.Baltes and Baltes (Baltes & Carstensen, 1996; Baltes, Wahl, & Reichert, 1991)
知名心理學家 Baltes 夫妻於 1990 年提出選擇、補償、與最適化理論(The model of selective optimization with compensation,以下簡稱 SOC 模式),展示了如何達成成功老化的具體作法。
強調透過三種策略促使成功老化,包括
  1. 選擇(selection)--即預防或因應退化而對生活目標所做出的選擇
  2. 最佳化(optimization)--即人調整或精鍊本身仍保有的能力與資源而使目標達成
  3. 代償(compensation)--即人利用環境及工具的調整或改變而使目標達成。

此成功老化定義為一具價值觀、 規範性(normative)的目標,並且強調個人行為的可改變性。Baltes認為要達到成功老化,重點在於如何選擇、適應一個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再透過學習、訓練以維持在最佳的狀態,以便彌補隨著年紀漸增而降低或消失的原有動力,並且能過著隨調整後有效率且功能完善的生活。此理論更強調:「人類具有相當的潛力可以做彈性的調整,以便達到更好的發展。」舉例來說,無障礙設計或日常生活的輔具使用就是一個很好的應用實例;選擇適合使用者需求的輔助設備,透過練習使用,彌補日漸降低的身體功能,協助使用者繼續過著調整後最佳的生活狀態,就是SOC的重點。3.
3. Torres (Torres, 1999; Torres, 2003)
提出文化相關之成功老化理論架構(culturally-relevant theoretical framework),該理論主張每個文化中皆包含對人性、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間的關係、時間、活動共五個價值傾向,而這些價值態度對人們如何看待成功老化這件事有重要的影響,從移民的老人中,解釋後現代主義與全球化帶有文化觀點的成功老化概念。以瑞典的伊朗移民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老年人在文化轉移後對成功老化看法的轉變,為成功老化的概念提供文化的觀點。深入文化的脈絡,瞭解老化在不同文化觀點之下的內涵,呈現影響老化的社會脈絡。
4.Crowther 等學者(2002)提出在此理論內加入第四個因子:正向靈性 (positive spirituality),以納入宗教與靈性對老人健康的正向影響。
(四)成功老化和長期照護的協調[編輯]
關於協助老人在機構擁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情緒調適能力的策略,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特質以高齡(75 歲以上)、長期臥床、有多種慢性疾病、身體功能差、有心智功能障礙者為多,且日常生活所,大都仰賴照護者才得以滿足。即使是失能的老人,也要看重其健康的潛在能力,健康促進的目標是要能增加健康的平等,預防健康的危險性,維持環境對健康的保護,和促使個人與社區的充權。
以下五項策略原則是最重要的,包括:
(1)創造心理健康的支持性環境
研究指出老人認為『家』的重要不是硬體環境,而是它能帶來的安全感、控制感和個人的認同感(Danermark & Ekstorm,1990)。在機構生活中,控制感和隱私權的喪失,會使老人產生焦慮和壓力(Thomasma,Yeaworth, & Mccabe, 1990)。尊重老年住民的自主權,會促使他增加對自己的掌握能力,接受個人的獨特性及回應個人對意義、目的和歸屬感上靈性的需求。
(2)強化老年住民因應壓力的技巧
針對老年住民的健康維護,最重要的策略是注重初級健康的促進與預防,以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老年住民在機構生活的菸害防治、規律運動、健康體能、均衡飲食、充足的睡眠及體重控制、壓力管理等皆是維護心理和身體健康重要的基礎。
(3)促使健康潛能的發揮
對於年邁住民來說,常常有超過一個以上的臨床診斷。老人因為身體的衰弱而入住機構,在生活上需面對身體功能的改變,產生無數的壓力累積。壓力經過長期時間的張力作用,導致老人喪失維護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能力。在面對生活的威脅和危險時,可透過新技能的學習和知識累積心理的成長力,以緩解壓力,且將壓力轉化為成長與發展的潛能,產生人格韌性,使老年人在面對老化或疾病進程和功能喪失的過程中,擁有成功主宰自己的能力和擁有自尊(Polk, 1997)。
促進老人心理健康的方向,有下列幾點可參考: 1.保持心靈平靜-不急躁也不輕易發脾氣,以成熟與智慧來面對問題、2.保持社會興趣-適度安排並豐富自己的生活、3.維持良好人際互動、4.培養創造思考能力、5.要能放下得失-先放下不能再擁有的,才能享受還擁有的生活。
(4)透過機構活動設計與安排,達到住民成功老化的生命經驗
在機構老人所接受的是團體式的照顧,當他們在適應環境時,透過活動的參與,可以協助其拓展社會支持網絡,增加滿意度,增進身心健康。機構中需要加強設計適當的治療性活動,且考量老人活動能力及身體的限制,將活動融入老人的日常生活中,藉以提昇老人在機構中的生活品質,也減少醫療照顧的支出。
(5)增強心理健康的社會教育,擁有最佳的心理健康狀態和幸福安適感
一般普遍認為在機構老人是不具生產力、依賴、沒有益處、沒有價值的人,有一個縱貫性研究指出,當老人對老化有正向感受比負向感受者可多活七點五歲,老年人若具有正向的感受,有助於改善記憶和維持身心健康且一般人對老人持正向的看法和態度,有助於提昇其心理健康(Levy, Slade,Kunkel, & Kasl, 2002)。老化不單只是生理過程,也是一種社會過程或文化過程。在機構照顧的實際照顧經驗也發現,老人是可以透過積極活動使自己在社會和心理上保持適應,或者可以形成次文化群,進而發生介入社會作用。

臨終心理學[編輯]

在老年期,老年人的健康、親友、地位逐漸一一流失,最後連自己生命也中將走向結束。但是若能轉念,老年期將是人生圓滿的平靜時期。雖然喪失青春健康不能外出走動,但可以閱讀、看電視或拿筆作畫等等,獲得新的生活意義。家人親友的死亡雖然悲傷,但也會有新的人際關係產生。喪失的社會地位,但也許因此得到充實的個人自由時間。總之,擁有自主性的生活方式,能將喪失的一切轉為圓滿,但前提是要有社會援助才行。雖然在老年時期,老年人在接受家人親友相繼離世的同時,也不得不體悟到自己死期將近,但就是難以接受。所以,在老年期的最後時刻人生最大的喪失,就是自己的死亡。要臨終者能坦然接受死亡,社會資源的提供和規劃,周遭的心理關懷和臨終照顧,是極為重要。
在東西方,我們各自有不同的態度去面對死亡。身處東方世界,我們會相信人的靈魂存在,因此在人死亡之後,會進行招魂、頭七等儀式。另外,因為東方篤信佛教的人口眾多,以佛教而言,人死之後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其實用信仰來面對死亡,也是人們最常使用來調整自己心靈狀態的方法,除了一般的祭拜、擲筊,甚至會有人透過觀落陰等方式,試圖和死去的親人相見,雖然每個人面對死亡的方式不盡相同,但可能也會受到生活背景的影響。像是東方人會強調活著的時候要做好事、積陰德,或是不可害人,否則這一世的修行會影響到你死後的輪迴,或是影響到你下輩子的生活,從十八層地獄的說法,我們就可以知道,東方人善用死亡的未知性,來鼓勵、利誘,甚或說威脅在世的人們要把握時間、珍惜食物、孝順父母、兄友弟恭、善待動物等,才不會受到死後的刑罰。而在西方,比較沒有輪迴的概念,對於死去親人的祝禱儀式也與東方有極大差異,可以從這些觀點,來比較東西方面對死亡的不同。
臨終心理學與陪伴研究-如果把生死學的範圍界定再活著的人如何面對自己有關死亡的各種識智,那麼這個識智的發生涉及宗教、哲學、歷史、護理、醫學、社會學與心理學燈豬種領域。對心理學來說,心理學家如何對終極關懷進行研究,是個相當陌生的領域。根據余德慧醫師在臨中病房的現場研究,我們對活著的人看待即將去是的人之心理歷程,提出「瀕臨」的心理概念,作為生死學的心理研究的探討的基礎,「瀕臨」是指個人進入生死共在的狀態,這個狀態的特性是當個人活著出現裂隙,使個人無法長遠的生命計畫為期待視域,以致十間的無限縮短誠當下的活著。活著的裂隙發生在我們遭逢即將去視者的一切,使我們發現日常性本身遮蔽了死亡的顯現,當我們對即將去視的一切身體毀壞敗與關係斷裂現象含攝到自身,我們進入了「瀕臨」的狀態,時間趕出線索短的切近,整個人在事情理的活著轉換到某種另一種活者的狀態。

瀕臨:生命時光的開顯[編輯]

海德格(1927~1993)由分析「此在」(Dasein)的時間性向度,指出了「此在」作為「邁想死亡的存有」(being-towards-death):死亡是人未來的真切的可能性。與臨終病人共處,亦同樣能為我們給出這份對死亡的認知。也就是說,將死亡體驗為個人生命中確切的未來,是能夠在我們著向頻中病人當中被實踐出來的。每回在病房為病人做事、陪伴病人的時候,我們似乎並不只是看見眼前即將逝去的他,我們自己的終極未來,也彷彿被召喚到近旁。儘管我們並沒有即將離去的迫切感,但卻無法自外於死亡的氛圍。因此,死亡的氛圍不僅僅屬於我們面前的病人,其同樣將我們包括在內。生而為人,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會死,但是並沒有深刻或直接的體認,除非我們眼睜睜看著死亡發生在我們面前,所以當我們年幼的時候,死亡對我們而言是很抽象的,大人只能透過一些比喻讓孩子懞懞懂懂地了解死亡,卻無法很真切地表達死亡的意義,包含死亡背後象徵的身體的殆盡、情感的斷裂等,都必須親身經歷。那麼大人呢?因為我們生命經驗的關係,有比較多的機會逐漸接觸到死亡,隨著身旁親人或朋友的離去,我們會在告別的過程中,慢慢領悟死亡是怎麼一回事,並且隨著自己的年齡增長,而慢慢將自己的影子投射進去。簡單來說,認識死亡其實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們很難定義人類在什麼樣的生長階段可以真正認識死亡,畢竟死亡的全貌除非死過一回,否則都只是感觸的漸近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