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超普通心理學/意識

超普通心理學/意識

維基教科書,自由的教學讀本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目錄

引言[編輯]

意識(Consciousness)被定義為我們對自己和環境的主觀意識(Koch,2004)。有些哲學家認為肉體與靈魂是獨立分開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René Descartes)便主張二元論:人是由肉體與靈魂組成;心理學家則認為意識存在腦海之中,是大腦中神經連結所產生的產物。我們的意識可以使我們能夠規劃活動並監督我們實現目標的進度,也可避免我們做出不道德的行為。意識有監視與控制的功能(Kihlstrom,1984)。我們監控外在環境以及身體內部思考、感覺、慾望。意識讓我們可以控制指揮我們的生活。例如在路上看到一個醉漢胡言亂語,我們會意識到危險接近而趕快跑開。

章節摘要[編輯]

本主題分為五個章節:核心觀念、最新研究、本土研究、生活應用、書籍影音。以下為各個章節的內容摘要:
核心觀念
我們將討論關於意識的各種面向,包括:
  1.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
  2. 意識的原由
  3. 意識的各種層次(意識、潛意識等)
  4. 意識的各種狀態狀態(睡眠、夢境等)
  5. 特殊的意識狀態(感知、覺察、催眠等)
  6. 能夠改變意識的物質與藥物
最新研究
我們將介紹三篇國外近期的研究,以不同的角度,更深層地探討意識究竟是什麼。
  1. 主張心理意識為不連續性切入。
  2. 相對於上一個觀點,將心理意識比擬為綿延不絕的水流。
  3. 探討意識與失眠,以及睡眠姿勢與夢境的究竟有何關聯。
本土研究
  1. 分析夢境與創傷性經驗之關聯性並探討重複夢境之間的相關性。
  2. 由個別案例探討催眠技術應用在認知治療的情形。
  3. 討論罹患癌症是否影響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並更實際地觀察意識的運作模式以及心理與生理的交互作用。
生活應用
我們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較可能遇見有關意識的五種實際應用。
  1. 意識與死亡:探討意識在我們死後是否仍然存在,以及人類瀕臨死亡時所面臨的種種經歷與現象與意識有何關聯。
  2. 潛意識運用:探討能如何有效地掌握並運用支配了我們大多數行為與決策的潛意識。
  3. 壓力:探討壓力的成因與意識的關聯,並提供讀者數種如何抒壓的方法。
  4. 意識控制:我們以實驗與實際的技術應用,闡述意識與外界的運作機制。
  5. 人工智慧:探討形上學的最基本議題——何謂自我意識?而機器人是否擁有自我意識,我們又該如何檢測?對於人類的未來又將有何衝擊?
書籍影音
  • 書籍
除了以通論方式介紹「意識」的書籍,還有一些探討特定主題的書籍,包含討論人工智慧、潛意識,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意識」的相關 知識。
  • 影音
提供科學性TED影片,讓學者帶著我們一起解釋和探討「意識」。另外也介紹三部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的相關影片,讓讀者藉由有趣的實驗了解Selective Attention的現象。

核心觀念[編輯]

你是否曾經懷疑過「我」是誰?到底是甚麼在進行思考?當我們進入夢鄉時,我們的意識還在嗎?又是怎麼運作的呢?你曾經看過催眠師用簡單的命令就讓觀眾做出任何事嗎?禪宗的靜坐真的能讓意識進入另一個狀態嗎?現今的技術越來越進步,藥物已經可以控制人們的心情,那我們的意識是可以被操弄的嗎?我們在核心觀念中會討論關於意識的各個面向。

一、注意的本質與運作[編輯]

注意(Attention)的定義與功能:
注意是指某些出現的刺激被選取做進一步處理,而另外的不被繼續處理。這是因為處理容量有限而欲進入的刺激太多。注意同時也會將腦中分散各處的特徵整合成一個物體(binding)。
  • change blindness:背景微小變化也不會被注意力捕捉到。
  • Inattentional blindness:不注意的刺激常不會進入意識中。

注意的比喻 =[編輯]

這些比喻生動的顯示注意具有「持續」、「轉移」、「聚焦」、與「分布」的特性,使個體成功鎖定目標,完成心智作業。
探照燈(Spotlight)[編輯]
Posner, Snyder, 及Davidson 於1980年提出。成分包含投注(engage)、移轉(movement)、及脫離(disengage)三部分,探照燈能持續搜尋特定目標作近一步處理。
注意的探照燈模型是指注意被比擬成空間一盞探照燈,燈光下的刺激才被見到進入意識之中。燈光外的刺激就不進入意識中。探照燈可以從一處移到另一處進行視覺空間搜尋。搜尋的範圍可以放大縮小(一個字或一字母)(由葉怡玉和Erikson提出)。
Overt/covert attention:注意力投射由外界刺激或中樞引導(exogenous/endogenous orienting),未必與注視點有關。 Posner’s cueing paradigm即用預警信號引導內隱注意力投射。信號在目標前150 ms有gain,前300 ms有cost,inhibition of return。已經注意過但沒有事,就避免再把注意力放在沒用地方。
伸縮鏡頭(Zoom lens)[編輯]
C. W. Eriksen及Yeh 於1985年提出。個體可視作業情境調整注意的廣度與範圍,範圍大小和處理效能成反比。
分裂的光束(Splitting the beam)[編輯]
Kramer, 及Hahn 於1995年提出。說明個體能同時注意與處理多個訊息來源。

注意的基本特性[編輯]

導言——以忽略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IB)為例
在「為甚麼你看不到大猩猩(參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JG698U2Mvo)」實驗中(selective attention test, Simmons & Chabris, 1999),僅有42%的參與者發現猩猩在傳球過程間的存在,倘若在更加模糊的影片版本下,更僅只有8%受試者發現猩猩的出現。 我們能直觀的從這個實驗中看出人的注意力有其限制。然而具體來說有哪些、何種程度的限制呢?心理學家提出了注意的四項特性,以下我們分別介紹他們。 1.===== 容量限制(limited capacity) ===== 日常感官生活中我們往往需要處理大量的刺激與各刺激間不同的交互作用與快速動態變化,因此當多個事件、變化或複雜訊息出現時,這些刺激會競爭心智資源,亦即人無法察覺到所有的訊息(Pashier, Johnson, & Ruthruff, 2001)。
進行選擇(Selection)[編輯]
我們的知覺處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icity),當多個或複雜的資訊同時出現時,這些資訊會競爭心智容量,也因為有容量限制,以至於我們無法完全解決及接納所有外界的訊息,所以個體必須經由行為目的來分配心智資源,如此才能妥善利用它們。
選擇性注意力:
  1. 早期選擇理論(early-selection):主張的是先獲得注意然後才辨識訊息,未獲得辨識的無法進入我們的記憶系統保存
  2. 後期選擇理論(late-selection):早期訊息處理沒有選擇性,不論重不重要都會獲得辨識,辨識完後重要的訊息才會去注意
  3. 減弱模式(attenuation model):認為訊息處理並不像前兩者所述「全有全無模式」,而是讓未受注意的訊息在不完全或減弱(attenuation 的狀態),以便有限的注意力容量能夠傳遞必須注意的資訊,減弱的訊息也可以從中擷取重要訊息
例如「注意的偏頗競爭模型」(Biased competition): 人往往會在多個競爭刺激間,偏好與其行為期待相關的作業目標,並因此忽略無關的訊息,以此消除多個競爭訊息所產生的干擾與衝突。 注意力的理論
目前有三個主要的注意力理論被提出來: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IT)、偏頗競爭理論(Biased competition theory) 、準備運動理論(Premotor theory of attention)
偏頗競爭理論(Biased competition): 刺激爭取處理發生在很多階段,既非早期亦非晚期選擇,是個動態過程,眾多的刺激在次第處理過程中競爭有限反應空間,在每步驟都可發生,而非某一瓶頸步驟了斷。拒絕探照燈理論。
在視覺訊息區,當兩刺激同時呈現(兩種顏色),其電生理反應小於各刺激單獨呈現的和,顯示互相競爭彼此抑制。BOLD反應亦然。 位置上的靠近會擴大競爭的效果。V1受域小的細胞受到較近物體的抑制,V4受域大的細胞會受到較遠物體的抑制。 形式亦然,相似的刺激彼此抑制,不相似則否。所以pop-out會快,整合搜尋會慢,因會後者刺激較相似,干擾刺激會抑制目標刺激的反應。 在處理的過程中,某些因素會導至反應偏好,使得某些反應佔優勢,這樣偏向隨處都可見。它取決於過去經驗或上層指令。注意力沒有做落在任何一處。 強勢刺激單獨呈現或與干擾物一起呈現,強勢刺激主導反應,不受干擾影響。 在感覺處理時所有刺激特徵是同時一起處理,不管有沒有被注意到。不似FIT有時in series, 有時in parallel。而premotor theory則主張in series。
對物體與對空間刺激的選擇性使用同樣機制與腦區(前與頂葉) 。 當頂葉受傷後,會產生extinction的現象。一個物體出現可看見,但是兩個物體同時出現則有一個會看不見。青蛙與太陽見其一。 Posner作業,右側頂葉受傷者,cue在左邊,目標在右邊沒問題。反之不然 。
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IT): 由英國學者Anne Treisman所提出。專注於注意力如何從眾多物體中選出目標並整合物體的特徵形成可報告的內容。證據多來自視覺搜尋作業。
支持與反對特徵整合理論的證據:
FIT最大問題是何謂一個特徵往往依賴遞回定義:不影響pop-out者。
Duncan and Humphreys (1989) 認為字母才是一個feature,而非線條。線條在注意力投注前就已整合,改變字母的型態會產生不一樣的干擾,T轉零度或九十度比轉180/ 270要容易區隔。但垂直與水平線條是一樣多(見課本圖,p 150),關鍵是垂直線在水平線的哪側。
不同干擾項相似性也很重要,物體在注意力投注前就已經被整合。
Wolfe (2003)則認為即使是pop-out那麼簡單的工作也要注意力。
FIT是個早期選擇注意理論,一旦刺激被摒除,就不再處理。但事實上,刻意要忽略的刺激依然有被處理,可見是late selection。
準備運動理論(Premotor theory of attention): 由義大利學者Rizzolatti所提出。專門針對注意力的空間導向反應,認為注意力不過是一種運動區在執行注意力投注於某一定點前的運動規劃。
調節控制(Modulation and control)[編輯]
在進行選擇(selection)這個注意力運作第二個特性替我們把目標從擾訊息中被成功挑出後,注意的調節控制能力(Modulation and control)決定了我們對於目標訊息的處理程度,例如:可以提高視覺系統對於視覺刺激的精細程度,或者是提高聽覺系統對於音訊目標的分辨程度。
持續性(Persistence)[編輯]
個體可以依據意願持續注意某些刺激一段時間,以做近一步處理,例如:將訊息暫時的維持於短期或工作記憶中(working memory)或可以預期某個刺激將出現於某個空間的位置或時間點,以持久穩定的固著該記憶,使我們可以快速捕捉即將出現的刺激。

漠視現象:
1.漠視現象是由於注意力而非感覺缺失 。
漠視症的病人枕葉視覺區仍會興奮,但否認意識覺察。
漠視區是以身體中心定位(egocentric)。
經過事前指點或提醒,他們往往可以發現左視野的物體。但不會自動或主動的將視線移到該處。
這些效果對各感覺的modalities一體適用,非只有視覺。
消除現象的存在顯示不同的物體或知覺表徵在競爭同一有限資源,以便足以進入意識之中。
腹側通路對被漠視刺激依然會處理到物體辨識(object recognition)甚至有關意義層次(semantics)。
如果將degraded line drawing放到被漠視的視野中,依然可以產生priming效果 (Vuilleumier et al.) 。
   漠視的病人看到兩棟房子,右側都一樣,但是左側有一棟從窗戶冒出火花,問他們要住哪一棟。雖然大家都說兩棟房子沒差,但大家都選左邊窗子沒火花的一棟,可見訊息有被處理 (Marshall & Halligan, 1988) 。
Blindsight僅限於視覺,其內隱知識只有粗淺層次(運動方向),注意力提醒無幫助,無知覺區以網膜座標定位。
2.漠視症顯示有不同的空間參考座標
Allo- vs. ego-centric space:空間座標可用外物、自身、頭、眼睛甚或手為中心原點(object, body, head, eye,hand-centered space),由頂葉負責整合。顳頂葉區受損之漠視症患者多是自身中心的空間座標出錯,但也有其他形式。
Bisiach & Luzzatti (1978)要求受試者想像站在Piazza del Duomo廣場一端,面對建築物,描述眼前所見。發現無法說出左視野之建物。然後走到廣場另一端轉身,背對建物,想像身後的建物,此時原來可見的變成不可見,原不可見變成可見。此即所謂representational space,不同於perceptual space。
海馬(hippocampus)被認為紀錄物體間的關係位置(allo-),但想像這樣的位置關係需要頂葉的運作。
3.漠視症顯現不同的空間系統
遠近空間可以在漠視症中被雙重解離。有些病人忽視近空間的一側,有些忽視遠空間的一側,即使控制視角。
    如果不用雷射筆分線條,用棍子分線條,則近空間範圍就被延伸,工具成為身體的一部份。Iriki等人發現猴子視覺細胞對手臂reach field˙的範圍也會因手握工具而延伸。
有些漠視症病人忽視身體部分但對空間正常有的相反。
    有一個病人,正襟危坐時,忽略視野左側。但側躺下來後,忽視的象限同時受身體位置與房間方位兩因素的影響。
有的忽視是專針對物體,有的是針對空間。
    有些人只要是物體的左邊都看不見,不論物體是在左右視野。
    有些人對一個字的左側字母有漠視症,以字為中心。

注意的處理歷程[編輯]

注意處理歷程分為以下兩類,由Egeth, & Yantis 於1997年 以及Connor, Egth, & Yantis 於2004年提出。
下上傳(Bottom-up)[編輯]
下上傳(Bottom-up)的注意力歷程又稱刺激驅動式(Stimulus-driven)處理、外塑型注意(exogenous attention)、被動式注意(Passive attention)。即個體之注意取決於外在環境中凸出或顯著的刺激訊息,如巨響、強光、煽情畫面、威脅等都能迅速在短時間內吸引個體的注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此下上傳(Bottom-up)的注意力歷程底下,注意是被動的且應用於外在刺激與變動。
上下達(Top-down)[編輯]
又稱為目標導向式處理(Goal-directed)、內塑型注意(Endogenous attention)或主動式注意(Active attention)。個體可以依據自身行為目標或作業要求,注意特定目標刺激且抑制其他無關之干擾訊息。此時的注意是主動的處理外在與內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注意的選擇[編輯]

個體的注意資源有限,在執行任務時需選擇目標刺激以及抑制其他無關的訊息,當個體在區隔眾多刺激時,會產生一處理瓶頸。
為了瞭解此瓶頸在訊息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位置,心理學家產生了早期(early selection)和晚期選擇(late selection)的爭論:
早期選擇的理論認為我們在辨識物體之前即發生了所謂注意選擇的瓶頸,而晚期選擇理論認為我們在獲得物體的意義之後才發生瓶頸。
早期選擇理論(Early Selection Theory)[編輯]
該理論認為注意的選擇是發生在訊息處理之前,其中包含布洛本(D.E. Broadent)的選擇性過濾器理論(Selective filter theory),及崔斯曼(A. Treisman)的減弱理論(Attenuation theory),兩者同時被稱為早期選擇理論。
布洛本(D.E. Broadent)的選擇性過濾器理論(Selective filter theory)將注意力視為類似水龍頭之過濾器,以全有或全無(all-or-none)的方式過濾外來訊息,當訊息被濾除後就就無法做進一步處理(Broadbent, 1958)。
Cherry於1953年進行的雙耳分聽作業(Dichotic listening test)可驗證此理論,用於探討注意選擇的問題:參與者戴上耳機,雙耳個別聽到不同數字或敘述,並依照實驗指示說明要注意某一耳之訊息而忽略另一耳之訊息,最終複誦注意所聽到的數字與敘述。
結果發現,參與者能有效辨識注意耳的訊息,但無法有效辨識忽略耳的訊息,僅能指出刺激中一些基本的粗糙物理學特性,如大人小孩或男生女生的聲音。因此Cherry推測,不被注意的訊息在尚未被分析內容前即被濾除,表示注意瓶頸發生在訊息處理的前端(早期)。
然而這樣的推論仍有否證(falsification),例如雞尾酒效應(Cocktail-party effect),亦即在吵雜的派對場所或聚會活動中,人們仍能輕易聽到和自身高度相關的訊息,如自己的名字。此效應說明了注意的選擇並非如布洛本(D.E. Broadent)的選擇性過濾器理論(Selective filter theory)說的是全有或全無(all-or-none)的過濾器。 於是崔斯曼(Anne M. Treisman)於1969年提出過濾器模式的修正版本──減弱理論(attentuation theory)。此理論認為沒有被注意到的訊息並非被完全排除,而是仍受到某種程度的處理,只是由於和作業目標無關,因此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些訊息的存在。
崔斯曼(Anne M. Treisman)透過雙耳分聽作業發現一旦參與者得知目標刺激後,即便訊息從不需複頌耳傳入,仍能注意該目標刺激,這代表不受注意的訊息並非不受處理,而是處於減弱(attentuated)的狀態。
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ed Theory)[編輯]
在早期選擇理論的脈絡下,由崔斯曼、賽克斯、葛拉德(Treisman, Sykes, Gelade)於1980年所提出,主要探討視覺早期加工的問題。此理論將物體辨識之前的注意力成分為兩階段:
(1)注意前階段(pre-attentive stage) 會針對物體的特徵(顏色、長度、距離...)進行平行式的處理(parallel processing)。這樣的過程是自動發生的而且是注意不到的。這些特徵是處在所謂「自由飄浮狀態」(Free floating state),位置是不確定的,而這些分散特徵的心理表徵稱為特徵地圖(feature map)。
(2)聚焦階段(focused attention) 在這個階段,注意扮演黏著劑(binding)的角色,知覺系統會把分散的特徵正確連繫起來。此時,必須定位特徵,也就是確定特徵的邊界位置所在。而處理位置訊息需要集中注意,這些集中注意可以把各個特徵集合在一起,整合成一個單一的物體。之後會將整合結果放置在突顯性輿圖(salience map),此時進行序列性處理後,成功的特徵整合會形成物體檔案,達成物體辨識的目的。
階段(2)所花的時間較階段(1)多,而且由於需要相當的注意力,當個體分心或是注意力超過負荷時,注意將無法有效運作,便會將特徵不正確地整合,產生錯覺連結(illusory conjunction)。
Treisman和其他研究者使用視覺搜尋作業(visual search),要求參與者從一群或大量刺激物中尋找特定的目標刺激。當目標刺激相較於其他刺激有較高突顯性(saliency)時(例如在一群紅色干擾物中尋找綠色目標物,此時綠色目標物常能被快速找到),此歷程依賴刺激驅動處理模式,稱為有效搜尋(efficient search)或特徵搜尋(feature search);若改要求參與者在紅色方塊與綠色圓形的刺激中尋找綠色方形,將由於目標物涉及到特徵整合而導致較難搜尋,此歷程則依賴目標導向處理模式,稱為無效率搜尋(inefficient search)或整合搜尋(conjunction search)。
特徵搜尋所花時間不受干擾刺激數量影響,但在整合搜尋中所花時間與干擾刺激數量呈線性關係,意即干擾刺激數量越多,搜尋整合目標所花時間也越長。
晚期選擇理論(Late Selection Theory)[編輯]
Broadent的過濾理論和Treisman的減弱理論皆屬於早期選擇理論,其認為未被注意到的訊息無法獲得辨識,並進入記憶中接受後續處理,然而許多研究證據都不支持這種看法,認為注意的選擇是發生在刺激獲得辨識之後,亦即選擇選擇機制的瓶頸在於訊息處理的晚期。
依據晚期選擇理論,早期的訊息處理不具選擇性,所有進入感知覺系統的刺激都能收到自動化的處理。而其支持研究證據有二:傍翼作業(flanker task)和史觸普叫色作業(Stroop color naming task),以下分述。
  • 傍翼作業(B. A. Eriksen & Eriksen, 1974)
常被用來探討注意廣度與注意感覺瓶頸(B.A.Ericsen, & Ericsen, 1974)。實驗進行時有三個字母呈現在螢幕上,中央字母是目標刺激,兩側的兩個字母則是干擾刺激。實驗參與者需要避免被干擾刺激影響而依據目標刺激進行按鍵作業。如:目標刺激為X時,參與者需要按下X鍵。實驗者藉由操弄三個字母的和諧性(compatibality),完全和諧的字母排序如:XXX或NNN,不和諧的字母排序如:XNX或NXN。
研究結果發現,兩側干擾刺激與中央目標刺激的和諧性將影響受試者判斷中央目標刺激的反應時間,和諧時判斷較快。這說明了晚期選擇理論,因為唯有個體先辨識兩側干擾刺激與中央目標刺激的字義後,才有可能造成和諧的助益或不和諧的干擾。
  • 史觸普叫色作業(Stroop, 1935)
利用不同顏色寫該顏色的字,例如用紅色寫「藍」極為不和諧,而用紅色寫「紅」為和諧。研究發現參與者在不和諧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較慢,顯示了字義的干擾刺激會影響反應競爭,導致史觸普干擾(Stroop interference)。此結果說明注意顏色並命名的歷程發生在辨識字義之後,支持晚期選擇假設。
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編輯]
在瓶頸究竟是早期選擇與晚期選擇的爭議中,Nilli Lavie和Tsal在1994年提出了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用來解釋與預測刺激(stimulant)在不同情況下會受到處理的程度。
此理論認為對於刺激的處理層次取決於其處理上的難度,也就是說,當前任務的知覺負荷高低決定了選擇性注意過程中注意資源的分配。Lavie與同事將實驗分成高知覺負荷與低知覺負荷兩種情況,參與者需對事先告知的刺激目標進行偵測判斷作業(e.g. A目標刺激出現,按下A鍵,依此類推),並將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分成和諧(兩者相同)或不和諧(兩者不同)。
實驗結果發現低知覺負荷下,參與者尚有足夠資源處理干擾刺激,因此可察覺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的影響。此時目前知覺負荷只消耗目前一小部分的資源,而多餘的注意資源會去處理干擾刺激,產生干擾效應。若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為不和諧的情況,則需要花較長時間判斷目標刺激,符合晚期選擇處理。
相反地,在高知覺負荷的情況下,有限的注意資源會被耗盡,參與者的注意資源不足以用於處理干擾刺激,因此無法觀察到干擾刺激對於目標刺激造成的影響,意即與當前任務無關的干擾刺激無法得到參與者的知覺處理,而不產生干擾效應。此時在和諧與不和諧狀況下花費判斷目標刺激所需時間相近,符合早期選擇處理。
此理論被認為解決了選擇性注意力研究中知覺(早期選擇)與反應(晚期選擇)中觀點上的爭議。理論建構者Lavie認為,在高知覺負荷下的知覺選擇是一被動的選擇過程,是因為注意資源的不充足導致干擾刺激未得到處理;而低知覺負荷下為主動的知覺選擇,此時對干擾刺激的處理引發了負面的反應(即干擾效應)。參與者若要正確地選擇反應則需主動控制此過程參與。
Lavie後續的研究亦指出不同注意負荷類型對選擇性注意會產生不同的作用。
中樞能量理論(Central Capacity Theory)[編輯]
我們可以發現,當人同時做兩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可以很順利完成,有時卻會遇到困難,例如一邊散步一邊聽音樂很簡單,但如果要一邊算習題一邊跟人聊天就比較困難。事實上,一心兩用的難易度還跟兩個工作的相似度、難易度、個人能力有關。
1972年,Allport等人發現,如果受試者一邊追誦聽覺的散文,一邊記憶當前聽到的新字詞,記憶效果很差,但若讓受試者一邊記憶看到的文字,記憶的效果就好很多了,如果將文字改為圖片,圖片的正確再現率甚至可達90%。1975年,Shaffer也做實驗確認,有些打字員可以一邊看稿打字,而一邊又追誦之前聽到的話。從這些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當兩種不同的感覺同時運作時,效果比我們之前想像的好上許多。
而在1976年,Sullivan一樣做了雙聲道的實驗,這次他改變兩個聲道的資訊難易度,並發現當追誦耳聲道的資訊比較簡單時,受試者可以從非追誦耳聲道中察覺到更多資訊。可以見得,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感覺,也會因難易度的不同而使注意的效果受到影響。
1974年,Unferwood更進一步確認,一心兩用的效果與受試者本身有關。同樣進行雙聲道的實驗,他比較新手與訓練有素的受試者,發現新手只能從非追誦耳聲道察覺出8%的資訊,然而訓練有素的受試者則可以察覺到67%的資訊,差異非常明顯。
前面我們在選擇理論有提過,「我們的知覺處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icity)」,而有一些心理學家並不想用瓶頸結構來解釋,卻是將注意力看做有限、人用來執行任務的能量,稱作中樞能量理論。
  1. 能量分配模型:
    能量分配模型在1973年由Kahneman提出。首先,人會接受到喚醒(arousal)的刺激,可能是來自情緒、藥物、肌肉緊張等等,這些喚醒刺激給予人一些可能得到的能量,接著人再將注意力分配給各種行動。分配的策略可能會受到個人意願、對此活動需要多少能量的認知等因素影響,而個人的長期穩定的反應不參與到這個反應中,人更傾向將注意力分配到新的、突然的刺激上,例如在視野中突然動起來的物體。依照此模型,只要可得能量足夠,人可以一次從事多種活動,反之,若可得能量不足,活動之間就會彼此干擾。
    1975年,Norman和Bobrow更進一步,區分出:資源限制過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與材料限制過程(Data-Limited Process)。
    資源限制過程指這種工作受到能量分配的限制,隨著分配到的能量增加,工作就愈順利;而材料限制過程則即使提高能量分配,也難提升其工作品質,例如在嘈雜的環境中要注意很細小的聲音,即使放很多注意在上面,也不容易聽清楚。
  2. 以能量中樞模型解釋實驗結果:
    在雙聲道實驗中,復述追誦耳聲道的資訊耗費大量中樞能量,因此非追誦耳聲道就只能分配到很少的能量。此時如果非追誦耳的資訊太困難,其作業品質就會很差,受試者不容易察覺其資訊;相反的,如果非追誦耳的資訊足夠簡單,只需要很少的中樞能量就可以完成工作,受試者對其覺察的效果就不會比對追誦耳差。
  3. 實驗證據:
    1979年,Johnson和Heinz在雙聲道實驗中使用目標詞與非目標詞,可能出現在右耳左耳,受試者在實驗中復述出他聽到的目標詞,而在實驗結束後回憶出所有非目標詞。而實驗中又分許多種情況:
    感覺可辨度低──目標詞與非目標詞由同一個男聲讀出
    感覺可辨度高──目標詞由男聲讀出,非目標詞由女聲讀出
    語意可辨度低──目標詞與非目標詞屬於同範疇
    語意可辨度高──目標詞語非目標詞屬於不同範疇
    而實驗結果發現,不管語意可辨度的高低、目標詞出現的次數,當感覺可辨度低時,受試者可以回憶出更多非目標詞。依據這個實驗結果,他們認為,注意的選擇在感覺的早期階段實現,關於語意處理的選擇則是在後期階段。所以在感覺可辨度低的情況下,資訊處理會應用更多的資源,能回憶的非目標詞數量就更多了。
    1980年,Johnson和Wilson更進一步,受試者需要注意雙聲道實驗中的目標詞,而這次受試者需要注意聽某一類東西,且目標詞會有數種意思。例如受試者被要求注意「衣物」,聽到sock與glass,因為sock同時有「襪子」與「痛擊」的意思,所以sock是受試者應該注意的目標詞。目標詞有兩種呈現的方式,「分配性注意」:受試者不知道目標詞會來自哪個聲道;「集中性注意」:受試者事先知道目標詞全部都來自左聲道。實驗結果發現,在分配性注意的條件下,受試者覺察目標詞的效果會因非目標詞性質不同而有差異,然而在集中性注意的條件下,非目標詞的不同則不會造成影響,且目標詞察覺率也較好。這顯示了在分配性注意的條線下,受試者會對非目標詞作語意的處理,因此非目標詞需要的能量比較多,排擠了目標詞分配道的能量;而在集中性注意的條件下,受試者沒有處理非目標詞的語意,可以分配更多能量給目標詞,因此對目標詞容易察覺。

外在注意的向度[編輯]


除了瓶頸發生的早晚外,選擇與處理外在注意的向度是重要研究方向。注意可以經由目標導向(goal-directed)或刺激驅動(stimulant-driven)歷程被引導至特定種類的知覺刺激上,以選擇和調控不同感官接收到的外在刺激信息(e.g. 視、觸、味、嗅、聽覺)。 從感覺受器(sensory receptor)直到大腦皮質上的初級感覺區(primary sensory area),注意力的影響都持續存在。例如,注意力可以強化目標刺激在視覺皮質區位的映射構造(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中所對應細胞引發的神經活化(nerve activation)(Tootell et al., 1998),讓個體能夠在低雜訊比下偵查或完成更模糊訊號以及其中更細微差異上的區別。 注意力也可強化聽覺皮質的神經活化,偵測到微小聲音與區分細微音調的差異(Woldorff et al., 1993),這種效果也存在於其他身體感覺、味覺和嗅覺上。
注意力在這些不同向度刺激的選擇和調控上是兼容並蓄的,注意力對感覺處理的容量限制僅出現在同一感官向度上,意即個體須同時處理多個同向度的知覺刺激時才會在感覺與知覺處理的前期產生競爭以及干擾。
Duncan、Martens與Ward的研究顯示,相異感官的訊息處理在早期為相互獨立,而跨感官的干擾只會出現在較高階的處理階段。注意力的機制統合不同向度、感官的訊息,並使個體能對此刺激形成對於一物體或事件完整的內在表徵(internal representation),因此有了意識(consciousness)。
空間注意[編輯]
空間注意的重要功能之一為協助個體整合特徵,其結合了同一空間位置上不同向度的感覺訊息,使個體形成知覺表徵(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例如,眼球運動中,個體透過眼球投射外顯注意力(explicit attention)予刺激產生的空間位置(Corbetta et al., 1998),而內隱注意力(implicit attention)在不移動眼球的情況下也可投射至特定空間位置。
當注意力被轉移到某一空間位置時,該處的刺激訊息將被優先處理,且能有空選擇與調節處理的層次,同時對該空間位置的視神經細胞也被活化。空間注意中,眼動(saccade)與注意力投射(attention projection)兩歷程涉及不同的神經運作(Juan, Shorter-Jacobi, &Schall, 2004)。
Michal I. Posner發展出線索導引作業典範(Posner cueing paradigm)(Posner et al., 1980),此典範被廣為探討空間注意中的刺激驅動和目標導引。此作業使用快速閃爍的外在刺激作刺激驅動線索,以使參與者將內隱注意力投射或轉移至特定空間位置(例如左或右方視野)。研究發現刺激驅動或是目標導引之空間線索都能有助於對目標作業的執行,其中越明顯的刺激越能得到外顯注意的投射與處理,所以即使參與者將眼球固定於螢幕中央的點,內隱注意仍可依據指示被引導到不同位置。
神經造影(neuroimaging)研究顯示刺激驅動和目標導引兩種注意源自於不同的神經機制。目標導引注意活化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後頂葉皮質(posterior parietal cortex)以及此網路內各神經細胞的協同運動(collaboration)。相反地,刺激驅動注意依賴腹側前額葉皮質(ventral prefrontal cortex)和顳葉頂葉交界(temperoparietal junction)的活化。神經電生理研究(electrophysiology method)亦發現目標導引和刺激驅動注意會引發不同頻率的腦波共振,前者集中於中頻(22-34Hz),而後者集中於高頻(35-55Hz)波段(Buschman& Miller, 2007)。
特徵與物體注意力[編輯]
特徵包含感官知覺刺激的基本特性,如顏色(視覺)、音調(聽覺)、甜度(味覺)、溫度(觸覺)等。當實驗要求參與者投射注意力在某一特徵屬性時,意即針對特徵的注意(feature-based attention),可強化該特徵負責腦區神經細胞的活化。例如指示參與者加強注意線條角度可以增強其視覺區V4的活化(McAdams & Maunsell, 1999),或是注意運動中的刺激可增強其視覺區MT(middle temporal,即V5腦區)的活化。
當實驗要求參與者投射注意力在特定物體時,意即針對物體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此時該目標物體內所有特徵將被選擇並興富某些腦內整合區,而非只影響其中一兩種特徵。例如,人臉的刺激會增強梭狀迴辨識區(fusiform face area,FFA),而建築的刺激會增強海馬迴辨位區(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PPA)之活化(O' Craven, Downing, & Kanwisher, 1999)。此針對物體的注意投射會使個體在選擇進行兩不同特徵時,比對同物體的兩個特徵會較比對不同物體的兩個特徵容易(Duncan, 1984)。在給予線索以尋找目標刺激時,線索若與目標刺激皆位於同一物體時參與者的反應會較位於不同物體時快,即使這兩種情況下線索與目標之距離皆維持固定(Egly, Driver, & Rafal, 1994)。
時間注意力[編輯]

心理學家透過研究注意瞬盲(attentional blink, AB)現象,發現個體需要花時間登陸、處理目標刺激以及去除干擾刺激,而這段時間內知覺系統無心再處理其他訊息。注意瞬盲的現象代表了個體的處理容量存在其上限,且反映出注意機智隱含了對周圍鄰近刺激的抑制及時間向度上注意控制會暫時失效。
神經傳導素的釋放引發的突觸電訊號可以持續10~100 ms,神經的震盪活動可以持續更久。
兩刺激出現相距超過100 ms時,你不再覺得兩者同步出現了。100ms 也是人類最快的反應時間,綠燈亮後踏油門加速的時間差。
其他的心智活動持續不同時間,例如思考,約數秒會跳到另一個思緒,常人注意力集中不超過十分鐘。一節課持續一小時。

內在注意的選擇[編輯]

藉由注意機制的運作,我們也可以從內在表徵中選擇目標訊息,從而調節內在心智表徵與運作。外在注意類似,內在注意也有處理容量的限制例如只有有限的訊息可被維持、有限的反應可已被選擇,以及有限的作業可被執行等。然而內在注意並不再受限於向度或感官特定性內在注意能影響特定認知表徵與運作歷程,它在許多文獻中與執行功能有相當程度的功能重複,以下將介紹三種內在注意最常見的運作範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以及反應選擇(response selection)。
工作記憶[編輯]
工作記憶與注意的關係非常密切(Awh & Jonides, 2001),工作記憶指的是當感知覺訊息消失之後,個體必須暫時維持這些訊息以便繼續處理,甚至能更進一步調節這些訊息,以利高層次認知歷程,例如推理、計算或是決策等(D'Esposito & Postle, 2015),加以利用。在當代幾個重要的工作記憶理論中,內在注意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例如貝德禮(Alan D, Baddeley)等人所提出的工作記憶架構,執行中樞(central executive)負責注意資源分配,以協調不同感知覺向度(如視覺空間與語音語意訊息)的整合,並將整合後的訊息放入情節滙棧(episodic buffer)以連結長期記憶(Baddeley, 2012);考溫(Nelson Cowan)等人所提出的工作記憶架構則認為注意機制所活化的長期記憶表徵即為工作記憶(Cowan, 1988),有關更新的工作記憶理論與研究請參考第七章〈記憶〉。
透過內在注意,感知覺訊息能夠被暫時維持,使個體能夠在工作記憶當中保持著大約三至五個單元的資訊,工作記憶容量主要透過「偵異典範」(change detection paradigm), (Hollingworth, 2003: Luck & Vogel, 1997)的研究測得,即研究者首先快速地呈現一個刺激畫面,經過一個短暫時間後,這個刺激畫面再次快速出現,此時參與者必須要判斷畫面是否有異動以及發生在何處。這個研究發現,即使實驗刺激產生很大的改變,但參與者往往無法快速地發現變動所在,這種偵測失敗稱為變異盲(change blindness) (Simons & Rensink, 2005)。生活情境也可以發現許多變異盲的現象,例如在西門斯(Donald J. Simons)的一系列經典研究中,一位實驗同謀者向路人問路隨即有工人抬著板子從兩人中間走過,此時同謀者藉機換成另一位新的人,多數被問路的人事後回憶時都沒有發現這個巨大的改變。心理學家對於變異盲有許多解釋,但最核心的機制即是處理容量限制與內在注意。此一現象也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例如記憶容量較大的個體可以有較好的能力抑制與作業無關的干擾刺激,但是記憶容量較小的人則不容易區分作業目標刺激與無關干擾刺激(Vogel & Machizawa, 2004; Vogel, McCollough, & Mach; llough, & Machizawa, 2005)。
長期記憶[編輯]
我們每天都在學習新的經驗與事物,其中某些資訊可能需要保留在長期記憶中,內在注意會影響哪些訊息得以登錄於長期記憶,也會影響長期記憶中哪些訊息可以被有效提取(Chun & TurkBrowne, 2007)。心理學家已經發現透過引申式複誦(elaborate rehearsal)可以將訊息有效地保留在長期記憶中(Craik, 2002), 但引申式複誦涉及了整合與連結新舊訊息,並使其能透過群組化(chunking)以減少對於處理容量的負擔,這個歷程依賴內在注意機制的運作。
有效的記憶提取也涉及內在注意,例如個體必須從多個競爭記憶表徵中,選擇與當下作業要求或脈絡相符的記憶目標物 (Anderson et al., 2004)。近年來,許多研究也都在探討知覺與記憶提取兩種情境下的刺激選擇是否涉及相同的注意機制。其他有關長期記憶的研究請參見第七章。
反應選擇[編輯]
當參與者被要求進行兩個選擇作業時,相較於第一個選擇作業的反應表現,第二個選擇作業反應時間通常會較長,而這樣的反應變慢與這兩個作業反應的間隔時間長短有關,這使得第二作業變慢的間隔時距被稱為心理反挫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ler) (Pashler, 1994)。即當兩個作業反應間隔時間越短,第二作業的反應時間延宕也越長;反之,當兩個作業間隔時間越長,個體能有較充分的時間處理第二作業,第二作業所受的影響也越少。造成第二作業反應時間延宕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中樞瓶頸(central bottleneck),此一瓶頸不受知覺處理歷程影響,而是在心理反挫期階段,由於受到中央處理容量的限制,使個體沒有足夠資源能夠分配給第二作業的反應選擇。反應選擇過程另一個注意容量的限制發生在作業轉移(task switching)時(Monsell, 2003),例如要求參與者進行一連串奇偶數字作業的判斷,如此重復多次後,實驗者突然將作業規則改為英文字母為母音或子音的判斷,此時由於作業規則突然改變,使內在注意對於作業規則的處理受到影響,因此造成轉移損害。
以上的反應與作業選擇都涉及對競爭反應的抑制,許多的研究者使用中斷訊號實驗典範(stop signal)探討個體的反應抑制功能 (Logan, Cowan, & Davis, 1984),在這個典範中,參與者必須抑制自己的反應直到放行(go)的訊號出現;如果放行訊號沒有出現,但參與者在中斷(no-go)嘗試次不小心作出反應,則視為抑制失敗。這個現象與前述的史觸普作業類似,即藉由注意的執行機制去提高目標作業(叫色)的優先性,同時抑制較為自動化的字義干擾。目前許多研究都發現抑制運作失調和暴力行為、注意缺失與過動症(ADHD)有關(請見第十六章〈心智異常》)。

二、意識的本質[編輯]

什麼是意識[編輯]

「意識」(consciousness)是個含糊不清的概念,在某些時候它可指稱一般心理狀態(mental state)、又某些時候可指稱我們所覺知的特定訊息。 而心理學上對意識的定義為:個體對自我內在(例如感覺,知覺、思想)以及外在環境對刺激的察覺狀態。簡單來說,意識與人觀察自己與自己身邊所發生的事情的能力有關。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心智分成意識心理(conscious mind)與無意識心理(unconscious mind),前者又稱為自我(ego),後者又分成本我(id)與超我(superego),在這個理論裡,佛洛伊德把意識分成垂直、階層性的三個層次:意識(consciousness)、前意識(preconsciousness)和潛意識(unconsciousness),前意識埋藏在意識之下,而潛意識又深埋在前意識之下。
從以上的定義,我們得知意識是從個體自身的觀點與自覺的經驗出發,因此早期科學家常透過內省法(自我觀察法,introspective method)來研究意識,亦即透過蒐集受試者紀錄與陳述自己意識狀態的資訊來分析人類意識。但以內省法蒐集資料並不客觀,因受試者多從自身的感覺經驗出發,因此後來研究者開始採用較客觀的實驗法與觀察法,例如行為觀察、腦波觀察、腦部活動攝影技術等方法。
單單將意識定義為個人對外在與內在自己的覺察,也就是每個人外在的環境事件以及內在的身體感受、思考與記憶,是較為狹義的。這樣的解釋能夠描述片面的意識部分,卻並未考慮到我們決定行動、執行行動時都是有意識地,在嘗試控制環境或是自己的時候也是具有意識的。簡單來說,意識包含兩種功能: 1.監控自己以及外在的環境,讓我們能清楚感受到自己的感覺、記憶、思考。 2.控制自己以及外在環境的訊息,讓我們能決定何時採取行動、結束動作或是思考 (Kihlstrom,2007)
(一)監控功能
生存與繁衍,各種日常生活行為都必須依靠認識周遭環境的知覺。所有的感覺系統(如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讓我們能夠覺察外在環境以及內在身體訊息。然而,完全接收所有感官刺激將會使我們難以負荷,因此我們學習如何忽略多餘的刺激,專注於特定所需的刺激上。通常這樣的專注力取決於變化。例如,當人們專心閱讀書本,或是玩電腦遊戲時,人們會自動忽略周遭的背景聲音、刺激。然而當外在環境有所改變,例如廚房有東西燒焦飄出焦味、冷氣忽然停止運作使氣溫上升,或是有人關掉電視,人們會馬上察覺這樣的變化。 注意力是有選擇性的,意識史重要事件突出,進而立即引發行動。通常攸關生存的事件會排在第一優先,我們的意識會自動聚焦在那些事情上,例如,飢餓時我們難以專心做事,或是感到疼痛時會停止所有動作直到疼痛得到緩解。
(二)控制功能
引導和控制同時也是意識的功能,在監控持續不斷的行為之外,官話、啟動且引導行為同時也是意識的工作範疇。無論是簡單即時的行動(例如到早餐店買早餐)或是複雜且長遠的行為(例如規劃旅遊或是長期留學生涯),都必須經由引導及規劃,才能適當地符合周遭環境條件。於此同時,尚未發生的未來事件在我們意識工作下,產生假設的結果及經過。我們可以想像出假想的環境、事件,並且因應假設採取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行動與思維都在意識的控制範疇下。在現代心理學的學說之下,心理事件常常是潛意識、意識的綜合統整結果,並且許多行動、思考許多時候完全在意識層面之外發生。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有靈光一閃,突然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複雜問題的情形,但是我們無法找出我們是如何得出解答。這樣的情形便是在意識範圍之下。

意識的不同狀態與層次[編輯]

意識在不同時間及情況下,可分為不同的狀態:
無意識歷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編輯]
某些內/外在的刺激會影響到我們身體或心理的活動,然而這些刺激訊息卻不會被我們所察覺或意識到。例如:閾下知覺(subliminal perception)是指低於閾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反應,而閾限是指可以引起人的感受的最低強度刺激。低於絕對閾限的刺激,雖我們感覺不到,但卻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應;呼吸、體溫、血壓等等由神經系統調控的軀體活動也不需要意識的控制。可是在某些時候,無意識的一些活動仍可以被提升到意識層面。
前意識記憶(preconscious memeories)[編輯]
前意識是無意識中可以被喚醒的部分,介於潛意識和意識之間,雖然無法直接被覺察到,但是前意識可以經由話語(word-presentation,就佛洛伊德的定義為口語)與意識連結,並使過往的記憶、情緒重新出現在意識裡面,我們沒有辦法隨時隨地的監控周遭事物的變化,也不可能同時記起所有過去的記憶與知覺,前意識可以馬上轉為意識的訊息,它並不是連續的在意識的層次。在特定的時刻,我們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刺激上。意識的內容會不斷的改變,迅速地變遷轉化,因為我們不斷地在忽略一些刺激,重新接受新刺激,或是排除已經不再重要的刺激。然而,並非沒有注意到的事情便不會對意識產生作用,例如,當學校的上課鐘聲響起時,我們並不會對打鐘投以專注,然而,當鐘聲結束,我們會發現自己能夠記得剛剛的鐘打了幾聲。 舉另外一個例子來說,邊緣注意力(或稱非意識監控)可能發生在排隊的場合(Farthing,1992)。當我們排在一個長長人龍之間,可能在滑手機、和朋友聊天或是單純地發著呆,我們並不會放注意力在周遭環境的刺激,例如聲響。不過,當有人喊出我們的名字,或是剛好說出一些我們較有印象或是有興趣的關鍵字時,我們會停止我們所做的事情,東張西望想找出聲音的來源。通常我們在排隊時並不會去偷聽別人的談話,因此我們應該也不會聽到別人提起名字。然而,事實證明,我們會立刻被吸引每當有人提起特定的關鍵字詞。 許多研究都聚焦在意識覺察之外的登錄、評估、決定刺激的現象(Bargh, 2007)這些刺激,不論是周遭外在環境,或是來自內在身體的訊息,在意識層面之下或者是非意識層面當中運作。前意識在佛洛伊德的理論裡有擔任「稽查者」的角色,阻止潛意識進入到意識當中。
很多平時我們不會時常想起回憶的記憶,都藏在非意識層面之下,只有當我刻意回想之時,才會浮現至意識層面當中。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平時不會意識到去年寒假的生日派對,然而當我們特意去提取那些記憶,將會歷歷在目,變成目前意識的一部份。前意識記憶(preconscious memeories)代表那些可以進入意識層次的記憶,包含個人對日常生活的經驗,以及今生累積的知識,像是對文字意義的理解,居住的城市的街頭巷弄、或是國家的地理位置、對世界的基本認識,或者是已經習得的技能,例如穿衣服、跳躍以及走路。學習這些技能後之後,我們就能在意識層面之外運作。但是一旦我們將注意力轉向那些潛在的技能之後,我們就能夠有意識的運用他。
簡單的說就是:一些不常用的訊息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快速浮出,像是反射動作,例如:可以隨時記起你的書桌長怎樣。 這些記憶的運作人們難以察覺,但對人的反應卻是有很大的影響。

其中有三個知名的現象:
  1. 自動化行為(automatic behavior):不需要特別專注就可以將事做好或者是指不需意識決策的動作或行為,例如:1.計程車司機可以邊開車、邊跟乘客聊天、邊按喇吧,車子還是可以開得非常安全。2.對於可以一邊騎腳踏車一邊撐傘的人,騎腳踏車也可以視為自動化行為。
  2. 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 TOT):指稱在回想內容時提取失敗,可藉由提示(例如:特徵、事件)即可以迅速回復記憶,舉例來說就是:當看到一個熟人但突然忘記對方的名字。心理學家設計了一個研究來研究此現象(R. Brown & McNeil, 1966),受試者閱讀一些不常用字彙的定義,然後被要求回答哪些字彙符合定義,某些受試者一時之間無法將詞彙從記憶中提取出來,但他們確定自己知道這些字。這些研究指出,前意識訊息可能難以回憶但仍然可以被意識所用。
  3. 閾下知覺(subliminal):人們可以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偵測訊息,簡單說明即是「沒有察覺到但是被處理到」,這可藉由文字和圖片所觸發,例如:先前閃過的字卡會影響後面重複字卡的閱讀速度。
總結,自動化行為、舌尖現象、閾下知覺與其他前意識現象運作都算是意識層次察覺不到的,但卻是隨時可以被心智所擷取使用。
未被注意的訊息(unattended information)[編輯]
在任何時刻,我們揭示被數量龐大的刺激籠罩。面對這些外界大量的刺激,我們通常只能專注於一小部份,這一小部分結合它所喚起的記憶,便大致上決定了我們意識的絕大部分。而其他不在注意焦點的資訊,雖沒有被強烈注意到,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進入我們意識的部份,且我們仍懷有對這些資訊的潛意識表徵(unconscious representation)。例如著名的「雞尾酒會現象」(cocktail party phenomenon): 在派對上,雖然我們可能將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聊天的對象,而對旁人的談話內容毫無感應,但當旁人提到自己的名字時我們仍能察覺,這代表我們在下意識裡傾聽別人的對談。 由此可知,雖然這些並未被注意的資訊在意識層面看來是被忽略的,可事實上他們仍在某種程度上受到處理,只是需要等待到期某個特性足夠凸顯時,才會轉變成為注意的焦點。
潛意識(the unconscious)[編輯]
潛意識則是無意識中無法被意識喚起的部分,被心智所壓抑且不願喚起。潛意識在佛洛伊德的理論當中做為一個情緒的儲存處,裝有社會上一些無法被接受的想法、一些慾望與想望、帶有創傷的回憶與情緒記憶,這些情緒與想法都被心智經由心理抑制(psychological repression)的機制所掩蓋,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不過其並不一定要是負面、毀滅性的情緒和想法。
潛意識因為無法經由心智察覺,我們只能觀察到它的影響,特別是在心理症狀發生的時候,或者是藉由一些特殊的方法,例如冥想、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夢境分析、佛洛伊德式說溜嘴(Freudian slip)等來拼湊出潛意識裡的內容。
潛意識可以用來協助說明一些無法靠意識解釋的行為,像是人們有時會講出和心中所想不同的答案,甚至在夢中可以觀察到潛意識——被禁止的慾望等等,但是當要出現夢境與倫理衝突時,潛意識會以象徵性的方式出現,因此夢境必須要靠解析來呈現出夢原本的意涵---因此佛洛伊德被歸類為精神分析學派。佛洛伊德強調夢境是呈現不愉快潛意識的途徑,且強調性在夢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由於佛洛伊德理論的範圍過於龐大,古典佛洛伊德的理論無法被證明或反駁。影響無意識的變數無法在實驗中被控制,如果不控制變數則心理學家無法測試這些概念的真實與否,因此其理論很少實驗證據可以支持。而這些論點仍存在很大的爭議,被反佛洛伊德派提出質疑。
榮格(Carl Gustav Jung)曾是佛洛伊德之學生,但其後來所持有的觀點與佛洛伊德大相逕庭,他將意識分為意識、個人潛意識以及集體潛意識三個層次,而個人潛意識包括了情結,集體潛意識則包括了本能反應與原型。情結是由學習與經驗累積而來,經過時間的推演,面對相同的衝擊發生時不經由理性大腦支配所產生出來的反應,但也有可能在某種事件發生後的理性認知下,所做出的反應。總而言之,反應起始點不受意識支配但大腦可控制是否要讓其持續進行下去。依榮格的定義,「集體潛意識」中包括「本能」與「原型」兩種與生俱來、不需要經過學習即有的共通行為模式與心識內容。這些共通性跨越個體,所以稱為「集體潛意識」。本能是屬於生物性的並且與維持個體生存息息相關,例如我們有求生的本能、求偶的本能、獨享資源的慾望等。而另一方面,原型則是屬於心靈層次的,與維持個體生存比較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對英雄的崇拜、對道德的認同等。依榮格的解釋,原型是形成人類心靈的最基礎成份。一般認為動物所形成的本能行為是源自於許多世代的遺傳與演化,也就是說優勝劣敗、適者生存。就像是在某個時間點的小田鼠,有50%性喜探索,而另50%則十分膽小,十分膽小的小田鼠有90%的機會可以成長到繁殖下一代,而喜歡探索則只有10%的機會可以成長到繁殖下一代,其他的都被天敵攻擊而死亡。經過「適者生存」的淘汰機制後,大部份的新生小田鼠都不再喜歡探索,亦即某種程度的膽小會成為小田鼠的天性或本能。情結是當我們依據本能及原型所設定的行為模式與外在環境互動後所累積的經驗所形成。人類與一般動物比起來,集體潛意識中包含許多超越自我意識的原型,因此在個人潛意識中所形成的情結,有一些是與維繫個體生存相違背的,例如參加十字軍東征的許多騎士寧願為宗教信仰而犧牲生命。就生物遺傳與演化的角度而言,會形成與維繫個體或族群生存宗旨不相干的原型確實是很令人不解,而當中以與宗教信仰有關的原型最令人難以捉摸。榮格認為每個人內心的最深處都有一個「本我」的原型。 「本我」原型的影響通常是以「神祉」的意象出現。榮格認為這也是許多不同族群的人類,都會發展出某種形式的宗教信仰的原因。除了「本我」的原型外,榮格又定義了幾種其他的 原型,然而榮格認為「本我」又是最基礎的原型。

意識內容的研究[編輯]

近年來,心理學家將意識分成兩個狀態,一種是局部狀態(local state),包含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知覺經驗,如心像經驗、身體感覺、情感經驗以及當下的想法與思緒,也就是一般的意識內容,因此每個人的局部狀態意識並不相同,意識的局部狀態也會因時間、環境或脈絡不同而有所改變。另一種則是整體狀態(global state),此狀態泛指每個人在認知、行為,以及生理上的不同,例如植物人狀態與健康個體睡眠狀態的清醒與昏迷其實是不同狀態,整體狀態也可以表現在不同程度的鎮靜、作夢或是催眠等等,因此意識並非單純的全有或全無。臨床醫學透過單一向度的清醒指標昏迷指數,標示從完全沒有意識到完全清醒的不同程度清醒或意識的狀態,雖可反映不同病人的個別差異,但仍無法解釋該等差異的內在機制。
研究意識內容的方法[編輯]
研究個體意識的首要條件就是確認是否可以測量出個體的內隱經驗,研究者常透過放聲思考法(think-alould method)要求實驗者在執行特定作業時,必須盡可能仔細地將想法的內容與順序大聲說出來,所得的結果可用來說明個體的意識內容(Fox. Eric & Best. 2011)。這種程序有助於瞭解心智策略與知識表徵的個別差異,舉例來說,實驗者可以檢驗專家與生手是否使用不同策略完成特定的心智作業(Locher, Frens, & Overbeeke, 2008);另一種方法則是使用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Hektner Schmidt, & Csikszentmihalyi 2007),即參與者需要穿戴特殊的實驗儀器進行一般日常生活,為期數週或者更久,實驗者會隨機地透過實驗儀器傳送訊號給參與者,要求他們報告收到訊號當下的感受與想法,例如本章開頭那位同學一收到訊息,就得立刻報告:「我現在正在上課,覺得很無聊,所以正在發呆,剛好想到午餐。」實驗者將這些報告內容記錄下來,這些內容即被視為意識的內容。
心理學家也常使用實驗研究法研究意識的內容,例如在實驗室中測量參與者在處理可意識與不可意識刺激時,行為或腦功能的差異(Baars, 1989; Dehaene & Changeux, 2011; Kim & Blake, 2005)。最基本的實驗設計即操弄刺激強度在閾值之上或之下,探討即使注意聚焦仍無法偵測的閾下(subliminal)刺激對行為的影響。此外,心理學家也常使用遮蔽(masking)的實驗典範,將刺激排除於意識之外,即短暫呈現(例如三十三毫秒)目標刺激後緊接著出現一個遮蔽刺激,這會造成參與者無法有效偵測目標刺激訊息(Breitneyer、2006)。這樣的操弄方式,參與者雖然無法覺察其存在,但卻可產生閾下促發(subliminal priming)作用,能促進該目標相關的刺激處理,顯示被遮蔽而未進入意識中的目標刺激已然受到認知處理(Koulider & Delhaene, 2007) (關於促發作用請參閱第七章)。此外,前意識刺激指的是訊息本身可以被知覺,例如實驗者藉由實驗操弄,讓參與者在進行知覺作業時受到干擾或忽視目標作業,使該訊息無法被有意識地知覺,我們先前介紹過的注意瞬盲與心理反挫期等實驗典範,都可以操控干擾或忽視,並以此探討意識相關的運作(Sergent, Baillet, & Dehaene, 2005)。
使用上述的實驗典範常會受到這樣的質疑:「實驗者如何確定參與者的意識到了實驗作業目標訊息?」近年來,研究意識的心理學家們越來越強調實驗必須結合參與者的主觀報告,即要求參與者在完成該項目的作答或反應後,立刻對於該目標項目進行可知覺程度的評量,或是提供主觀作答信心程度的回應,這種方式再次闡明意識並非全有或全無(Persaud, McLeod & Cowey, 2007; Sergent & Dehaene, 2004)。實驗者也可以藉由實驗後的篩選,比較具有相同物理屬性的刺激因不同意識程度處理而產生的差異(Del Cul. Baillet, & Dehaene, 2007)。
釐清注意與意識是否有所不同是個受矚目的議題。當代研究注意的心理學家,強調注意的基本目的即是在處理容量的限制之下,對於符合當下作業目的或行為期待的訊息進行選擇,並同時消除競爭訊息所產生的干擾與衝突。然而,注意的選擇可以發生在沒有意識處理的情況,例如雖然目標刺激無法被偵測,注意仍可被導引至該目標刺激的空間位置(Bressan & Pizzighello, 2008; Robitaile & Jolicoeur, 2006; Woodman & Luck, 2003)。舉例來說,在閾下刺激與遮蔽的研究典範中,以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rnatial)記錄參與者對於刺激事件產生的電位成分變化,發現即使目標刺激受到遮蔽而無法意識,參與者仍能對其進行選擇性的注意處理(Astle, Nobre, & Scerif 2010)。因此當目標刺激單獨出現時,意識與注意選擇是獨立運作的(Wyart & Tallon-Baudry, 2009);如果目標刺激並非平單獨出現,而是伴隨眾多的競爭或干擾訊息時,個體需要透過注意對訊息進行篩選,以決定哪些訊息可以進入意識的處理與表現 (Dehaene & Naccache, 2001)。
昏迷或植物人的意識[編輯]
過去心理學研究意識只侷限在可以做出行為反應或口頭報告的實驗參與者,即透過實驗操控、行為觀察,或是調查與訪談等, 觀察與記錄行為表現以推論心理歷程。然而,這種研究方法並不適用於因為疾病或外傷所造成嚴重腦損傷,而無法自主進行反應的病人,例如處於昏迷或植物人狀態者。近年來由於大腦功能造影技術的發展,讓心理學家可使用腦部活化典範(activer paradigm) (Laureys & Schit, 2012),如心像作業或選擇注意作業,取代過去要求實驗參與者對於作業進行實際外顯反應的做法,探討植物人或昏迷病人的覺察與意識表現。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進行了第一個相關研究(Owen et al 2006),研究者對一位因腦傷而被診斷不具有反應能力的昏迷病人進行功能性磁振造影(MRI)實驗,實驗者以指導語指示病人進行心像作業(請想像你正在打網球或在自己家中移動),發現病人也能產生與正常人類的腦部活動,即想像打網球會引發輔助運動區(suplementary motor area)的神經活化,想像居住環境則會引發傍海馬迴(parahippocampal gyrus)辨位區的神經活化。由於對於病人的意識狀態在臨床上可以作更細緻的區分(Bruno, Laureys, & Demertzi, 2013),隨針對異質性更高(腦部損傷原因不同、受損位置不同、昏迷程度不同等)但皆昏迷或不具有反應能力且清醒狀態極低的病人進行研究,發現有9%的病人可以依實驗指導語的指示調節其腦部活動,並透過fMRI的結果呈現類似正常健康控制組的神經活化(Monti et al., 2010)。許多研究者也使用腦波進行相關研究,透過記錄並比較正常人與腦傷昏迷病人的訊號差異,研究發現如果使用腦波訊號頻譜分析結果作為指標,可以展現出部分昏迷或處於植物人狀態的病人是可以服從實驗指導語的指示進行心像作業(Cruse et al., 2011; Goldfine, Victor, Conte, Bardin, & Sch 2011)。這些研究為瞭解昏迷病人的意識狀態帶來一線曙光,但其實際的應用價值與所涉及的道德倫理問題,仍有待後續進一步的評估。

三、睡眠[編輯]

睡眠是一種每個人都有的現象,在睡眠中會完全失去知覺,成為無意識狀態;但有時候會做夢,使自己也能知覺到。 相當長一段時間,腦神經科學家均不認為夢境中出現的情節有實質的意義因而不同意佛洛伊德的理論。而這樣的觀點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發現「快速眼動睡眠」以及他與作夢的關係後才發生改變。近年來,許多腦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證據均指向,睡眠與作夢是我們學習與記憶的關鍵程序,因此有關睡眠與夢境的研究成為腦神經科學與認知科學熱門的研究主題。然而,許多謎團仍尚待澄清,許多爭議在不同的學術派別間仍無法形成共識。且時至今日,仍有部分腦神經科學家不認同作夢的學習與記憶功能。基本上以愈高等的動物來說,其睡眠型態愈複雜。而人類夜晚的睡眠大致可以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簡稱NREM)與「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簡稱REM)兩種型態。透過EEG監控受試者睡眠時的腦波,我們更可以清楚了解到睡覺的模式。
  • 「快速眼動睡眠」(REM):
我們對感知外在事件的意識強烈減少,意識主要由內部而生。在此睡眠階段,我們的肌肉放鬆。REM肌肉會被麻痺,起因為運動神經元受到抑制進入超級化狀態。若REM肌肉麻痺缺失將會導致REM睡眠行為障礙,其夢中行為會在現實中藉由患者的身體被表現出來。
  • 「非快速眼動睡眠」(NREM):
深眠,特色為緩慢的腦波,又可區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其中第三及第四這兩個階段就是深層的睡眠,特別是第四個階段的非快速動眼期睡眠,這是最深層睡眠的階段。第一個階段:入睡期,介於清醒睡眠之間。第二個階段:淺睡期,可能會做片段的夢。第三個階段:淺睡進入熟睡期,身體極度放鬆。第四個階段:熟睡期,極度放鬆,進入快速動眼期。若在第四階段的熟睡期被突然喚醒,易出現醒覺混淆(arousal confusion)。
當我們是清醒的狀態時,我們的大腦活動的腦波主要為快的beta波,一旦我們入眠,波長會變長而轉為alpha波,直至進入NREM的N1期,其腦波變為theta波。

睡眠的理論[編輯]

睡眠,是種對於外界刺激反應很弱,身體活動大幅減少,不清醒的意識狀態,也是一種生物的本能,雖然有各種解釋,但是科學家對於睡眠存在必然性及必要性的解釋未有定調,目前常見的理論有以下幾種:
恢復理論(Repair and Restoration Theory of Sleep)[編輯]
恢復理論主張生物藉由睡眠來恢復體力與精神,並修復大腦組織、神經系統以及白天生物活動、運作時所產生之能量耗損。但也有持反對意見者,認為睡眠時內臟器官仍持續地在運作,有些器官甚至更活躍(例如大腦電波在睡眠時更加活躍),且腦中蛋白質總量並無明顯上升。
根據此理論,睡眠之所以必要,是為了恢復一整天身、心靈所耗費的能量。而且如果剝奪了人的睡眠的話,除了會導致精神疲勞、判斷力下降、學習能力受損之外,更嚴重的是偏頭痛和癲癇的機率也會增加。由此可知睡眠對維持生理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恢復理論認為,非快速動眼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 sleep, NREM sleep)對恢復生理機能扮演重要角色,而快速動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 sleep)負責恢復心理機能。
有關REM睡眠的研究指出,身體的細胞分裂與蛋白質合成速率在睡眠期間有顯著的上升,而最近睡眠專家更發現睡眠能夠讓大腦進入「後勤模式」(housekeeping mode),進一步地為恢復理論提供有力證據。
科學期刊(Science)的2013年十月號中,研究者發表了關於睡眠的突破性發現。該篇論文作者表示睡眠最主要的原因為排除大腦中的有毒代謝廢物。當清醒時,中樞神經系統會逐漸累積神經毒素,而大腦利用睡眠將其移除。
在更早期的實驗中,Maiken Nedergaard發現了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此一精細的液體運輸網絡將蛋白廢物從組織中移出,並將攜帶廢物的液體於淋巴系統中移動,匯集至小淋巴管後進入較大的淋巴管,最後進入血管中。
大腦是非常耗能的器官,且營養來源也有所限制(葡萄糖),在有限的資源下,於是衍生出兩種不同機能狀態(functional state):清醒且保持警覺的知覺狀態以及清除廢物的睡眠狀態。除此之外,睡眠狀態下大腦的耗氧量大幅減少,能有效減少腦細胞的能量消耗,進而達到保護大腦的功效。進一步研究更指出清除過程的異常極有可能與某些大腦病變疾病有關,例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能量保存理論(conservation theory)[編輯]
該理論認為睡眠是為了進一步儲存能量、釋放內分泌激素,對發育中的兒童尤其重要。在其發育期深層睡眠過程中,分泌之荷爾蒙有助於肉體生長與大腦發育,前者如同電池要充電,後者如同要準備行動電源一般。
在演化的過程中,利用能量的效率在天擇中具強烈優勢,因此此理論認為睡眠最首要的功能是降低個體的能量需求與損耗(尤其在覓食效率最低的時候,可以是白天或夜晚)。研究發現人類在睡眠期間的新陳代謝有顯著降低(約百分之十,依物種有所不同),此時體溫與熱量需求與清醒時相比皆降低,因此將身體和大腦消耗能量在睡眠期間回復到基準值,有助於保存並恢復能量。此說法的反對者則認為能量保存理論無法解釋為什麼大腦在睡眠機制之外,卻占了很大比例身體的熱量,睡覺時只限制了感官感受的輸入,另外,人類睡眠時的代謝率只降低10%,卻需要花將近一生1/3的時間於睡眠,顯然沒有效率,因那10%的降低率能夠輕易地以休息或多喝一杯牛奶而達成。有趣的是,人類其實在「快速動眼期(REM)」的睡眠狀態中也需要消耗不亞於正常活動下所需要的能量,甚至是比白天日常生活時所需要的能量還要多。不過在「非快速動眼期(NREM)」的睡眠中相較於快速動眼期(REM)的確是屬於較靜止的狀態,所需消耗的能量也少很多。
演化論(evolutionary theory)[編輯]
該理論主張睡眠為長期演化的結果,通常睡眠時期會是該物種最容易遇到危險的時候,因此藉由睡眠減少活動,避免遭受生命的威脅,例如人類夜視能力不佳,外出捕食成功率低,又容易發生意外,所以在夜晚進行睡眠,迴避天敵。
演化論認為,個體除了睡眠外,各種動物之所以表現出不同類型的睡眠方式也是在生存過程中長期演化的結果。例如人類的睡眠時間在晚上,且有固定地點,這是因為人類是日行性動物,缺少夜行能力,為了確保安全以及免於野獸侵襲,演化出先是巢居穴處,繼而建築房屋的適應能力。牛、羊、駱駝等動物,睡眠則分段進行,原因是它們終年居於空曠環境,無固定棲身地點,因此必須隨時睡眠休息,隨時覺醒,以防遭遇天敵侵襲時能隨時逃走。這類動物多居於草原地帶,食物來源穩定,飲食起居與時間皆不固定。而蛙、蛇等動物在冬天時無法出外覓食,又缺乏如候鳥的遷徙能力,於是經長期適應環境而演化出冬眠的能力。
   睡眠既為個體所必須,如長期缺乏睡眠或被剝奪瞭睡眠時間,對人的身心將會產生何種影響?以往心理學傢,從事過很多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頗為一致,而且是頗為令人意外的結果。剝奪睡眠(到瞭睡眠時間不準睡或自願不睡)實驗中,時間最長的記錄是200小時(八天多)。結果發現:受試者除瞭感到極度疲勞,昏昏欲睡之外,在其身心功能方面,並無顯著異常現象發生。甚至曾有心理學傢研究發現,連續維持十一天不睡眠的受試者,在智力測驗的表現上,居然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
躲避天敵理論[編輯]
該理論主張睡眠時動作會暫時停止,不會受到天敵的關注,減少被攻擊的機會。但反對者認為,如果只是不想被天敵關注,那麼假死就可以達成目的了,沒必要採用警覺性較低的睡眠。
發展功能理論[編輯]
該理論主張睡眠可以幫助身體的發展,睡眠時的快速動眼期有利於大腦皮質、視覺、動作、神經細胞成長,這個理論特別適用於幼年時期,研究顯示,幼鼠睡眠中快速動眼的比率高於成鼠。且睡眠中會進行一些特殊的神經網路發展與連結,有助於鳥類發展特定求偶歌曲,或是動物學習必要生存直覺。但反對者認為:這個理論僅適用於幼年成長時期,成年後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發展,為何還會繼續需要睡眠?
記憶強化及固化理論[編輯]
該理論主張睡眠能跟促進記憶、學習和做事效率有關,認為人可以在睡眠過程中達到修復以及整合記憶的效果。有人在研究中分別剝奪快速動眼期和深度睡眠期,結果發現剝奪快速動眼期會影響新事物的學習,剝奪深度睡眠期則會影響舊有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小時候背書背了一個晚上,睡一覺起來會發現內容記得比前一晚還要熟。許多實驗結果顯示新形成的記憶在睡過一覺之後,會比持續清醒的狀態維持的較好,研究人員觀察到睡眠時大腦中位於海馬迴的神經元會重複出現在學習新事物時出現過的特定放電序列,加強了清醒時受到強化的神經突觸,有助於記憶編碼的形成。然而現今對於睡眠是強化記憶或是刪減記憶未有定論,亦有學者提出證據,認為睡眠其實會減弱神經元的連結,不難推測由於大腦消耗許多能量,而身體工作量有限的情況下,適度的弱化突觸,刪減不必要的記憶片段可以防止腦細胞超載,維持效率。

睡眠階段[編輯]

日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編輯]
人類的生理變化幾乎都會依循一個基本的生理週期(biological rhythm),即清醒與睡眠的週期,有實驗發現若在一個完全沒有時間線索的地方,人的日夜週期為25小時,但一回到現實生活週期就會變回24小時。該週期因人而異,不同人所需要的睡眠模式有非常大的差異,有些人可能需要睡到10-12小時才足夠,但有些卻可以少於6個小時,有實驗發現,這兩種睡眠模式並不會影響到健康情況。此外研究顯示影響睡眠週期的因素有二:外在環境因素,以及內在生理因素。
外界的光線強弱變化,在人類中,透過桿狀和錐狀細胞,經由視神經進入下視丘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分泌神經傳導物質,調控體溫、睡眠狀況以及褪黑激素(Melatonin)分泌;而在一些缺乏桿狀和錐狀細胞的動物之中,也會藉由其他方式感測外界光線變化。因此,藉由偵測外界光線變化,即使生理時鐘的週期並未與外在時間完全的相符,但睡眠通常與日夜變化同步。
日夜節律有時會因為跨時區旅行(jet lag)、夜班工作,而與生理時鐘(biological clock)脫鉤,它的症狀包含疲倦、不可抗拒的睡意、以及隨後不正常的睡眠-清醒時間表。由於時差的發生是因為內在的晝夜節律與外在環境作息不同步所導致,因此這種錯亂的狀況,可以藉由習慣新的日夜變化改變生理週期,比如:減少睡眠環境中的光源、增強夜間工作環境的光亮程度,來改變對視交叉上核的刺激程度、加強睡眠或清醒程度;或者藉由褪黑激素減少睡眠障礙、調整生理時鐘,讓睡眠再次與晝夜變化重合。有趣的是,生理時鐘也有一些特性,例如它比較容易延長而不容易縮短,而造成飛行方向與時差的造成有關聯——向東飛行相對向西飛行會造成更大的時差。
由於睡眠週期受光線影響很大,因此視網膜或視神經受損無法接收光線的盲人通常會有睡眠上的困擾。
日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的分子機制[編輯]
此段可配合章末藍光受器iPRGC實驗進行共同瞭解,日夜週期即是感光細胞對外在環境的感知,生物體內其實本來就存在一個生理時鐘,例如: 人的生理時鐘約 24.3 小時,在接受外在環境的日夜週期後,身體必需調整其體內的生理時鐘已適應外在日夜週期,所以,身體的生理週期與外界光照所產生的rhythm有關。
研究果蠅的日夜節律,果蠅細胞核內clock gene可轉錄轉譯出兩蛋白:Per、Tim,這樣的轉錄是由DNA層級的調控而來,在DNA層級,一個名為CYC-CLK heterodimer與E-box啟動子(E-box promoter)結合而活化轉錄mRNA,因此轉譯成Per、Tim兩個蛋白質。夜晚時Per、Tim兩蛋白質會與另一個蛋白質DBT結合構成複合物,複合物進入細胞核中會抓住CYC-CLK heterodimer致使無法繼續轉錄轉譯出Per、Tim;隨著Per、Tim減少,自由的CYC-CLK heterodimer數量再度增加,又導致Per、Tim增加,進而又與DBT結合抓住CYC-CLK heterodimer……這種此消彼長的過程可以推論為Free run時的cycle,也因此解釋為何動物即使在剝奪所有光照的情況下,自體仍會有一定時間的生理週期,此時週期不一定等於24小時一天。
另外,到了有光照時,剛剛提到的clock gene中的Per蛋白會因磷酸化失效,Tim蛋白則會與照光後的隱色素Cryptochrome作用失效,因此光照可視為影響的刺激(entry),使之產生日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
睡眠週期[編輯]
以人類而言,一個晚上的睡眠會重複出現4-5次睡眠週期。每次睡眠週期持續大約90至110分鐘,也都包括Non-REM(Non-rapid eye movement)與REM(Rapid eye movement)兩種睡眠時期。
第一個睡眠週期中,Non-REM睡眠的時間最長,約占90分鐘,而REM睡眠只占約10分鐘。在之後的睡眠週期中,REM睡眠比重逐步增加。
Non-REM的第1與第2階段是剛入睡時的淺層睡眠狀態。Non-REM的第3與第4階段以大振幅、低頻率(長週期)的腦波為主,又稱徐波睡眠或慢波睡眠,也是人睡眠最深沉的階段。 REM階段的腦波極類似清醒狀態。
在入睡前與睡眠期間的生理狀態、大腦電位變化略有不同,睡眠深淺程度不一,而透過分析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可以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 階段一:半夢半醒,此時在EEG上顯示的腦波約為3-7cps,屬於θ波。如果在這個階段被叫醒,可能會覺得自己並沒有睡著。在睡眠第一次進入第一階段時,身體可能會奇怪地抽動一兩次(入睡抽動,見下註),看到幻象似的光點,或平白無故聽到巨大的聲響(此現象稱為入睡幻覺),階段一隻會持續二到五分鐘。
  • 階段二:這個階段心跳會減速、體溫也會降低。此時在EEG上的顯著的特徵即為睡紡錘波(sleep spindles)和K複合波(K complex),腦波週期約為12-14cps。這些腦部活動將阻絕所有可能醒來的外界刺激(例如:街上的聲響)與內在刺激(例如:肚子餓的感覺)。
  • 階段三、四:此兩階段為非常放鬆且深沉的睡眠,在此時腦波週期最慢,為0.5-2cps,且呼吸和心跳速率也會降低,腦波的δ波會大於75mV。
  • 階段五:此階段又稱為REM(rapid eye movement)睡眠,即為俗稱的快速動眼期、或者是所謂的矛盾睡眠(paradoxical sleep)。為深度睡眠,且夢境大多在此階段發生。EEG上的特徵即是低伏特、隨意快速的鋸齒波,波型與清醒時非常相似,沒辦法只依靠波型判斷人的清醒與否。在這段時間,腦幹會完全斷絕身體的活動能力,以免把夢中的遭遇實際用身體展現出來。如果在這個階段被叫醒,必定能夠清楚地描述夢境的內容。多數人在夜裡有1/4的時間都反覆處在REM狀態。新生兒的睡眠以此類型居多。
   入睡抽動(Hypnic jerk)
   
   指即將入睡時肌肉不自主的抽搐,像是從高處落下的感覺,或者突然像跌倒或是踩空一樣,身體猛然一抖,並且可能會導致驚醒。
   
   關於入睡抽動的成因,一般認為它與身體疲憊或睡眠姿勢不佳有關在研究者中比較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當入睡時肌肉開始鬆弛,此時大腦的感官曲解這些放
   鬆的信號和跡象為身體的不平衡(或者認為身體已經失去功能,換句話說就是死亡),然後將信號發送到手臂和腿部的肌肉,試圖重新恢復平衡。有時大腦的
   這種誤解也可能是因為正做著「落下」情境的夢,因而有墜落的感覺,但這些「夢」不是正常的夢,因為他們不是從REM睡眠產生,而是身體的感覺所產生
   的幻覺,大腦仍能夠控制身體的行動,並且產生抽動,以確保身體的平衡或者確認身體是否死亡失去功能。 
   
   但入睡抽動的原因除了上述主流說法外仍眾說紛紜: 1.某些演化心理學家則認為,這可能與遠古時代人們在樹上睡眠有關,這樣的機制能避免人們熟睡後從樹
   上掉下來。2. 尚有一種理論認為,在個體從清醒狀態進入睡眠時,心跳減慢、體溫下降、呼吸變緩,肌肉也會隨之放鬆。網狀 啟動系統(Reticular 
   Activation System,RAS)負責控制這一轉換過程,入睡抽動可能僅僅是網狀啟動系統資料出錯時產生的一種副作用。3. 另一種解釋認為,人腦是進化自
   爬行動物的大腦,因此仍然保留一部分爬行動物對於刺激的反應模式。肌肉徹底放鬆時,大腦會基於這一現象以為我們在自由墜落。出於保護自身的需要,大腦
   指揮全身肌肉馬上行動,試圖在下墜的過程中抓到什麼東西。於是,本已放鬆的肌肉會突然收緊,導致入睡抽動。
   
   
在睡眠期間,從階段一到五組共花費約100分鐘,先大約花費90分鐘,依序完成非快速動眼期(Non-REM)(階段一~四),爾後再經過約10分鐘的REM睡眠。在整個夜晚的睡眠過程中,大約會經歷過此週期三到五次,每做完一個夢,會經歷一段相當短暫的「片段甦醒」(micro-awakening),基本上這個時候完全是清醒的,但隔天早上並不會記得。一般而言,每個人晚上大約有一半的時間花在淺睡期,百分之二十在熟睡期,百分之二十五在快速動眼期,而有百分之五的時間花在片段甦醒。剛開始入睡時會以熟睡期為主,此階段做的是歷時不長的短夢。而隨時間過去,夢境也會變得越來越長,熟睡的時間就會相對變短。
睡眠補償[編輯]
由睡眠補償的實驗顯示,當受測者被剝奪「REM睡眠」後,第二天會更快進入「REM睡眠」,且會停留更久。同樣的補償作用亦發生在「慢波睡眠」階段。因此由此可知「REM睡眠」與「慢波睡眠」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睡眠型態。當睡眠沒有被補償時,即使並不感到睡意,生理功能看似正常地運作,其實日常表現、腦力、情緒都已大折扣。
「REM睡眠」和「Non-REM睡眠」[編輯]
一般而言,在Non-REM睡眠階段腦中亦有可能有心智活動。許多Non-REM睡眠階段的腦部活動比較像是白天思考的延續,而非如我們一般的夢境充滿強烈的情緒與幻覺式的情節。根據統計顯示,約有5-10%的夢境是發生在Non-REM睡眠階段。而由於REM睡眠與作夢的高度連結性,我們因此可以推論,作夢對胎生哺乳類動物的生存之重要性。
在早期「REM睡眠」的研究中,受測者在「REM睡眠」階段被叫醒時,有74%表示他們在作夢。受測者在「Non-REM睡眠」階段被叫醒時,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他們在作夢。在「REM睡眠」階段被叫醒的受測者會記得夢境的內容。然而如果「REM睡眠」階段結束幾分鐘後再叫醒的受測者,則大部分不會記得之前的夢境發生了甚麼內容。雖然多數的夢境都是發生在REM睡眠階段,然而有些研究亦發現,在Non-REM睡眠階段亦有可能作夢。
實驗一: 在法國神經科學家朱費(Michel Jouvet)的實驗中,他曾將貓的某處負責REM睡眠時癱瘓自主肌肉的神經切斷,而觀察到貓在REM睡眠時會起身作出追捕獵物的動作。朱費因此推論,REM睡眠時的夢境對動物重複練習求生技巧極為重要。
實驗二: 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威爾森觀察老鼠腦部海馬迴中負責空間定位的神經細胞活動發現,老鼠清醒時進行迷宮訓練時這些神經細胞的活動在REM睡眠時也持續出現。這項科學證據直接證實哺乳類動物在REM睡眠時,腦部會模擬清醒時經歷過的情境。
因此,由朱費與威爾森的實驗可以得知,「REM睡眠」對胎生哺乳類動物進行學習的行為極其重要。以程序性記憶為例,由於學習的過程需要建構新的神經網路連結以使肢體的協調性更為順暢,我們可以了解到為何在演化上「REM睡眠」與胎生哺乳類動物同時出現。
除了學習的效應外, REM睡眠的夢境亦具有心理治療的效果。在REM階段,我們會由潛意識中讀取過往的經驗,並與最近的經驗進行綜合,再將新合成的潛意識經驗寫回。因此,負面的經驗會與之前的正面經驗中和,使負面經驗的影響力逐漸降低,而達到心理重建的效果。在REM睡眠階段,大腦前額葉皮質的活動明顯降低(這部分的大腦組織負責高等心智功能諸如邏輯思考、規畫、反省等)。由於前額葉皮質的活動降低,我們在夢境中許多過往經驗的成份會毫無邏輯性以及關聯性的方式出現,使得我們跳脫習慣性的思考模式,而出現令人驚異的靈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科學家與藝術家都宣稱他們的靈感來自夢境。

目前經由腦波的分析,已知:
胎生哺乳類動物與某些鳥類均具有Non-REM睡眠與REM睡眠。
爬蟲類由於腦部構造較簡單,因此一般相信不具REM睡眠。
哺乳類動物在大約1億8千萬年前出現時,便有Non-REM睡眠。那時的哺乳類動物仍以卵生的方式繁衍下一代有如現存的鴨嘴獸與針鼴。而大約1億4千萬年前,哺乳類動物進化到以胎生方式繁衍下一代時,開始出現「完整的」REM睡眠。就生理現象而言,「REM睡眠」時,大腦十分忙碌,並未休息。同時,我們大部分的具有情節的夢境均發生在「REM睡眠」階段。「REM睡眠」與胎生哺乳類動物同時出現必然有某種意義。除此之外,REM睡眠模式在上億年的生物演化中未被淘汰代表REM睡眠模式必然與胎生哺乳類動物的生存相關。

睡眠的功能[編輯]

人為什麼要睡覺呢?人的一生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的,成人每天最少要睡六至七小時,而嬰兒更是常常都要睡覺。睡覺對於人類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行為。接下來便要介紹睡眠有什麼功能。
主要功效原理與舉例
恢復體力、減少疲勞在熟睡時,許多細胞會增加蛋白質的生成、降低耗損,因此經過一天的活動後,睡眠可使我們的大腦與身體復原、恢復體力。
可以節省體能消耗,以減低覓食的壓力,迫使動物待在安全的巢穴以避免不必要的危險(動物為覓食而離開巢穴乃不得已的求生步驟)。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麥卡利(Robert McCarley)指出,在日常生活清醒之時,腦中會開始累積腺苷----這些腺苷的來源可能是由神經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而來,抑或是大腦中ATP代謝而產生;而當這些腺苷累積到一定的濃度,將會抑制腦中的神經元活動。當人體進入睡眠,這些腺苷產生的速率變慢,腦中的腺苷將可以慢慢的被代謝掉,此時神經元又再度慢慢活躍,人體也同時從睡夢中清醒。而時常用來提神的「咖啡」則被視為可以抑制腺苷與腺苷受體的結合,可因為咖啡因並無辦法降低腺苷濃度,因此當咖啡因被代謝掉以後,睡意會更加濃重的原因就在此。
消除疲勞我們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會覺得筋疲力盡;而我們小睡片刻後,身體各種機能可以藉著睡眠來獲取充分休息和修復疲累。疲勞分為體力疲勞與精神疲勞。
  • 體力疲勞:從瞌睡、淺睡到深睡、再經過慢波睡眠,就可以消除體力疲勞是無容置疑的。
  • 精神疲勞:研究發現,有過多憂慮的人,需要較多的睡眠(深睡以後的快動眼睡眠期)來消除精神疲勞;而樂觀的人則只需較少的睡眠就可消除精神疲勞。
適應環境由演化的角度來看,大部分的動物會在晚上睡覺,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可避免動物於視線不佳的情況下活動,從而避開可能發生的意外,因此睡眠較少的動物,很可能會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
修復身體深層睡眠可使嬰兒及孩童釋出成長荷爾蒙,對其生長和腦部發育,頗有助益。對成年人而言,充足的睡眠可修復大腦的神經系統,且神經間的連結會在睡眠中增加。而隨著年齡增長,睡眠需求會逐漸減少。睡眠還能促進骨骼生長,由於腦垂腺分泌的生長激素能促進兒童及青少年的骨骼發育,所以能長高。嬰兒二十四小時都有生長激素分泌,但從兒童期開始,只有在睡眠時,體內才分泌生長激素。因此,要使兒童長得快,充足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
維持記憶睡眠對於長期記憶的儲存及維持有著重大的貢獻,快速動眼期REM階段的睡眠與情緒記憶有關,因此我們可以透過睡覺強化記憶及情緒經驗。睡眠不僅有助於固化學習與記憶,也有助於隔天的學習。如果我們缺少充足的睡眠,大腦的記憶系統對新技能或新資訊的吸收會碰到「困難」。此外,對於各種記憶的形成,個人聰明也不及睡眠的重要。一晚安穩的睡眠,可以讓一個人記得更多東西。科學家發現,多讓頭腦休息、養精蓄銳,可以讓一個人的頭腦更聰明。當一個人學習一樣新技能時,他的表現跟睡眠有很大的關連。
增進免疫人在平靜的睡眠狀態中,身體可議自己產生出「胞壁酸」,它能使某些不完整、不平衡的耗損及刺激達到一定程度的修復和整理,使免疫系統快速恢復,讓病原體毫無攻擊的能力。當人睡眠不足時免疫系統未能迅速修復,便會容易生病,但若睡眠足夠便可減少生病的機率發生。因此,睡眠可以提高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
養顏美容因為體內很多激素的分泌需要在深度靜止中進行,讓皮膚的代謝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條件下加快更新步伐。因此,睡眠不好的人一定因血流量不足而引起精神倦怠、皮膚萎黃;睡眠充足者則因血流量充足而顯面色紅潤、富有彈性。而入睡時切記不要帶妝睡覺,必須徹底清潔皮膚,最好可以塗少量的營養類晚霜給皮膚在晚上補充營養才可以令皮膚有光澤,臉色紅潤。
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編輯]
若要研究睡眠所扮演的功能,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剝奪一個人的睡眠,觀察其後續反應,而當一個人沒有充分的睡眠,我們稱作睡眠剝奪。
不過科學家指出,多少時間的睡眠才算足夠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年齡、身處環境都不一樣,不一定要睡足七、八小時才算足夠。而且,睡眠品質也很重要,如果睡得好,睡眠時間可以適當減少;睡得不好,睡眠時間應拉長。保持作息穩定、身體健康,確切幾個小時不是非常重要。
睡眠剝奪會降低視丘(Thalamus)、前額葉(Frontal Lobe)以及海馬(hippocampus)的活動,使得認知的表現降低,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無法與他人溝通等。我們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好的表現。一般人持續清醒達4天,就會感到極大的不適。睡眠簡單來說就是為了讓身體能夠獲得充分的休息。想當然爾,睡眠不足會是身體疾病發生或者是惡化的常見誘因之一,像是免疫系統失調等等的疾病。更有其他研究指出,如果睡眠不滿5小時,身體因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性疾病。睡眠不足的人常常會覺得煩躁、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容易渙散、記憶力減退、判斷力變差等等;長期缺少睡眠的人甚至會產生幻覺。
關於睡眠剝奪的實際例子,有以下兩個:
  • 一九五O年代末,美國DJ彼得·翠普(Peter Tripp),決定用八天不睡的壯舉來為自己聚集更多人氣,翠普與他的工作團隊在紐約時代廣場用玻璃門搭出一個行動廣播間,在這八天期間,翠普的廣播節目一樣會每天照常放送。隨著時間過去,翠普越來越難保持清醒,他開始變得越來越古怪。幾天過後,沒闔過眼的翠普開始產生幻覺,他開始覺得廣播間有老鼠跑來跑去,而且覺得他的鞋子裡爬滿了蜘蛛、桌子還著火了。此時,一位醫生進來為他做檢查,翠普認為醫生是要來幫他處理後事的喪葬人員,於是便衣衫不整地逃離廣播間。到了最後,筋疲力盡的翠普開始懷疑自己的真實身份,認為彼得·翠普只是自己的化名。如果將這些怪異的舉動對應到翠普的正常入睡時間的話,似乎都是發生在他睡眠的REM期,或許他看似清醒,其實卻在做夢。再持續不眠超過八天後,翠普在家中一連睡了二十四個小時,接著似乎就恢復正常了。但仍然有一些後遺症,例如變得情緒化而且鬱鬱寡歡。
  • 另一個睡眠剝奪的案例是一位美國高中生,一九六四年,Randy Gardner在17歲時,創下最長時間不睡覺的世界紀錄:持續264小時不睡覺。在清醒100小時後,他開始出現幻覺;事後他僅睡了14小時又40分鐘即恢復正常,由此可見大部分的睡眠剝奪或睡眠不足,只需補充半天的睡眠即可恢復,但晚上只要少睡60到90分鐘,就可能讓人隔天做事效率不彰。研究發現,長期剝奪睡眠會讓人出現焦慮、偏執、幻覺或瀕臨瘋狂的感覺,此外身體的體溫、新陳代謝、賀爾蒙等等也會有異常反應。有一關於老鼠的睡眠剝奪實驗發現,歷經二十一天的睡眠剝奪後,老鼠宣告生命終止。
2009年時,Ted Abel實驗室在Nature上發表的研究指出,睡眠剝奪所造成的記憶缺失問題與海馬迴中cAMP的濃度不足有直接的關聯性。他們發現,在給予睡眠剝奪的小鼠cAMP的類似物羥苯乙醇胺,其記憶情形與有長時間良好睡眠的小鼠大致相同。這證明了在睡眠剝奪中,記憶衰退的現象的確與海馬迴中的cAMP濃度下降有關;並且研究人員了解到,因為睡眠不足而對空間記憶(海馬迴)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可以被逆轉的。雖然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數並不相同,有人僅需6小時就可以恢復精神狀況和體力,而有些人需要長達8到9個小時還意猶未盡,所以設定某個時數作為睡飽的標準沒有實際意義,但是不論我們需要的時數為多少,長期缺少睡眠會對自己的身心、安全及工作效率有一定的打擊與負面影響,所以雖然熬夜能夠使工作在短期間內趕完,但就長期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決定。

睡眠異常[編輯]

失眠[編輯]
失眠是指人們遭遇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的經驗,主要可分為三種型式:難以入睡、睡眠過程中頻繁醒來、過早醒來。造成失眠的原因眾多,可能由生理、心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引起。以下列出幾個原因:
  1. 因身體疾病造成的失眠:如心臟病、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甲狀腺機能亢進等。
  2. 因生理造成的失眠:改變睡眠的地點,如船、飛機、旅館,有人無法適應環境的改變,便會失眠,或是身旁有強光、噪音、過熱過冷的氣溫不斷刺激感覺受器,包括時差造成的生理時鐘紊亂,都會使的生理狀態改變而失眠。現代的3C產品的影響也屬生理的改變,睡前使用電子產品,期產生的藍光會刺激感光細胞,感覺受器處於興奮狀態,會增加失眠的可能性。
  3. 心理、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如焦慮、恐懼、情緒低落、心情亢奮、事業大起大落,不管是極度低落或是極度亢奮,這些心理因素都會影響生理狀態,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異常,造成失眠。
  4. 服用藥物或其他物質:最常見的就是咖啡因,茶、咖啡、可樂和許多提神飲料都有咖啡因,若在睡前飲用,很容易導致失眠;酒精會改變睡眠結構,長期酗酒會導致淺眠的睡眠型態,在戒斷期間會有失眠的情形發生;神經興奮藥物,或是戒斷抑制類助眠藥物的期間,也都會導致失眠。總的來說,化學物質造成失眠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刺激中樞神經,大腦過於興奮而無法入眠,一是平時習慣使用藥物助眠,突然戒斷便無法適應,導致失眠。
由於每個人對於睡眠的需求量不同,所以判斷失眠與否,並非其睡眠時數,而是取決於當事人是否透過睡眠,獲得充分休息的感覺。面對不同的失眠患者,治療方法也互不相同:短期的失眠患者,大多是服用安眠藥以治療症狀,但連續使用安眠藥幾周後,將不再有顯著效果,且長期服藥對身體會有不良影響。輕度的失眠患者通常可透過改變睡眠習慣改善失眠情況;而重度的失眠患者則需要透過光照治療、補充褪黑激素等方式,改變患者的生理週期。
治療:藉由夜間血氧監測篩檢或多頻道睡眠生理檢查診斷釐清失眠是否呼吸終止相關,如果是則可利用連續性正壓呼吸器(CPAP)輔助、口腔矯正器、或者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若是非關呼吸終止的處置則可以服用藥物如括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的藥物及非苯二氮平類的藥物(Z-藥物)、抗憂鬱劑、低劑量抗精神病藥物、抗組織胺、以及褪黑激素等等,或是採用認知行為療法、刺激控制療法及睡眠限制療法等非藥物療法。

失眠少於一周則稱為短暫性失眠症
原因為急性的緊張或環境突然改變。而這種失眠的因素是由環境壓力、刺激、興奮、擔憂、急性病、飛行時差等所引起的。這些症狀會在事件消失或時間拉長而改善,但若處理不當會導致慢性失眠。治療方法為間歇服用低劑量鎮靜性藥物,或是改善生活習慣,避免不正常不規律的作息。

失眠一周至一個月為短期失眠症
主要是有嚴重或持續性壓力,如身體狀況不佳(開刀、重病)或心理有極大變故(親友亡故、工作出現重大危機、人際關係困擾)。治療方法為短期服用抗憂鬱藥物或接受行為治療(肌肉放鬆,深理亦會影響心理)。若處理不當,亦會發展為慢性失眠症。

失眠大於一個月為慢性失眠症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年齡(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及深層睡眠期減少,淺層睡眠增加,所以很容易在淺層睡眠其中醒過來,而且他們也對於環境因素中的噪音非常敏感,容易被外界聲音吵醒)身體(可分為生理疾病及心理疾病,若是有很嚴重的疼痛,例如:牙痛、頭痛、胃痛等疼痛會導致睡眠品質,患有憂鬱症、焦慮症的病患,可能會因亢奮或是心悸等因素而難以入眠)及感情因素或長期用藥而導致的,形成一種長期壓力的習慣性失眠。相較於短暫性失眠及短期失眠來說其原因是很複雜且較難去發現。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慢性失眠:
(1)原發性:難以解釋,是長期或終生的睡眠短暫中斷,排除環境和內在生理的變因,原發性慢性失眠還有遺傳上的關連。
(2)繼發性:由疼痛、咳嗽、病痛等身體因素導致的長期慢性失眠。
臨睡肌躍症(Hypnic jerk)[編輯]
又稱為入睡抽動。睡夢中會突然覺得自己像跌倒或是踩空一樣,身體猛然一抖,然後醒來。這樣的現象發生在睡眠週期的第一階段,大約有70%的人都曾有過臨睡肌躍症的經驗,一般認為它與身體疲憊或睡眠姿勢不佳有關。睡眠科學家到現在仍無法確定臨睡肌躍症的發生原因,某些研究者認為,入睡後肌肉會放鬆,進入一個相對寧靜的狀態,有可能讓大腦誤以為自己正在跌倒,因此大腦會放出訊號讓四肢試圖找到平衡,因而產生抽動。某些演化心理學家則認為,這可能與遠古時代人們在樹上睡眠有關,這樣的機制能避免人們熟睡後從樹上掉下來。

猝睡症[編輯]

猝睡症,極為俗稱的「鬼壓床」,又稱為突發性睡眠症是一種慢性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有幾種典型症狀:過度嗜睡、猝倒症、入睡前幻覺、睡眠癱瘓、無法連貫的夜間睡眠。猝睡症常發作於患者有強烈情緒時,此時患者會四肢無力、猝然倒下,伴隨視覺模糊不清,記憶力喪失,並跳過睡眠前四個階段,立即進入REM睡眠階段。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在REM睡眠階段(快速動眼期)時,身體處於休息狀態,大腦也和身體暫停信號連結,如果這時大腦突然恢復運作,身體來不及與大腦連結,便會造成患者躺在床上,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想動卻動彈不得,有些人還會產生幻覺,以為有鬼出現壓著他。
  1. 過度嗜睡:此為猝睡症最典型的症狀,患者會一直感到疲倦嗜睡,這個情況不會因為前一晚有充足睡眠而改善,患者會嗜睡,最後打瞌睡,儘管是在危險情況下,也無法使他提起精神,但他們的打瞌睡時間無法持續,頂多20、30分鐘就醒來,很難超過一小時。
  2. 猝倒症:猝倒是短暫性肌肉無力,有輕微的如身體無力、眼瞼下垂、口齒不清,又有嚴重的如肌肉無力摔倒、呈現睡著狀態,但因為協助呼吸的肌肉不會受此症狀影響,所以不會使患者陷入生命危險,這個症狀常發生在強烈的情緒變化,如大笑、憤怒、極度興奮、受到驚嚇。在猝倒期間,病人其實是意識清醒的,會知道自己猝倒時發生的事,而猝倒的持續時間也很短,幾秒到幾分鐘內就可恢復。
  3. 入睡前幻覺:在患者即將進入睡眠前,會出現類似夢境的體驗,這些幻覺除了有視覺、聽覺,甚至會有觸覺的感受,使患者感到害怕,因為他仍處於清醒狀態,卻無法看見或控制現實的事物。
  4. 睡眠癱瘓:睡眠癱瘓會出現在剛入睡或剛睡醒時,這時患者會感到全身無力,意識已經清醒了,大腦也下了指令,身體卻無法做到,這個情況有一個通俗的說法「鬼壓床」,睡眠癱瘓的持續時間不長,幾秒鐘內就可恢復。
  5. 無法連貫的夜間睡眠:除了在白天嗜睡,無法維持清醒的狀態,嗜睡症患者在夜間也無法維持睡眠狀態,經常翻來覆去睡不著,就算睡著了也持續不了多久,很快就會醒來,有時還會伴隨噩夢或腿部抽動的情形,影響睡眠品質,這又會再惡化白天嗜睡的狀況。
致病原因:
造成猝睡症的主因是我們睡眠時的快速動眼期發生異常,使人清醒的時候出現睡眠的情形,它是一種神經異常的疾病,和生理或心理狀態沒有太大的關連,最近研究發現,有不少嗜睡症患者的白血球表面都帶有特定抗原,另外又有研究發現是睡症患者體內大多缺乏Hypocretin(下視丘分泌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猝睡症患者常有家族成員亦有此病症,因此研究者認為猝睡症應與基因有關。
治療方法:可分為非藥物和藥物
藥物治療:治療有兩大面向,一是解決猝倒,一是解決過度嗜睡,猝倒是因為身體進入類似快速動眼期的階段,而出現肌肉無力的情形,所以解決猝倒的方法就是抑制快速動眼期,服用抑制腎上腺素回收的藥物,如抗憂鬱藥物TCA,SNRI,就可以快速緩解猝倒的情況。解決過度嗜睡的方法則是投入刺激中樞神經的藥物,如methylphenidate,modafinil等,其作用就是使多巴胺和腎上腺素更活躍(有點像安非他命的機制,所以也有成癮風險),使精神亢奮睡意全消。
非藥物治療:主要就是改善夜間睡眠和白天嗜睡的情形,盡量排除夜間睡眠環境的干擾,因為猝睡症患者對睡眠環境的感知比一般人更敏感,所以改善「睡眠衛生」是很重要的非藥物治療,此外,白天嗜睡的狀況可安排幾次休息時間,利用短暫的休息緩解嗜睡的症狀。猝睡症也與情緒狀態有關聯,因此也要避免可能會引起猝倒的各種情緒因素。

睡眠呼吸中止症[編輯]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上呼吸道的睡眠障礙,其最明顯的症狀便是鼾聲大作。大部分的人在睡眠過程中,會發生短暫的窒息,但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每晚窒息次數可達上百次,且每次窒息時間高達1分鐘,促使患者醒來喘口氣、導致睡眠被打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因可能為呼吸道受阻,若是因肥胖導致呼吸道受阻,可透過減肥有效改善症狀,其他非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像是常喝酒或者是常吃安眠藥,則需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由於常喝酒、常吃安眠藥會讓喉嚨的肌肉失去張力,一躺下來呼吸道就會扁下來,且亞洲人的頭骨比較小,下顎骨會有一點向後縮,因此壓迫到了呼吸道、口咽的容量,原本空腔構造就比較小,再放上舌頭、咽喉,剩下的空間就變得更小了,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目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分為以下三種:
阻撓性睡眠呼吸暫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睡眠時,因為鼻、喉腔結構往行龍方向下垂,使呼吸道變狹窄,上呼吸道發生完全或部分的阻塞,無法順利吸入空氣,導致血氧濃度降低,睡眠受到干擾。成因有
成因:
(1)過度肥胖:上呼吸道脂肪的累積會增加阻塞發生的可能性。
(2)飲酒、使用鎮靜藥或麻醉藥:這些物質會使肌肉放鬆,包括喉部的肌肉,會增加呼吸道發生阻塞的可能性
(3)吸菸:吸菸會引起喉部的過敏反應和體液分泌殘留。
(4)其他如年齡增加、家庭遺傳、男性、狹窄呼吸道與阻撓性睡眠呼吸暫停的發生都有正相關性。

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Central sleep apnea, CSA)
在這個情況中,呼吸道並沒有發生阻塞,而是因為呼吸中樞神經無法正常控制呼吸肌,造成呼吸運動暫時停止。可能是呼吸中樞神經曾受到損害而導致。單純具有CSA的患者很少,大多同時有OSA的致病原因。
成因:
年齡、男性、心臟衰竭、中風、使用麻醉性止痛劑都是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的致病原因。

複合性睡眠呼吸暫停(Complex sleep apnea syndrome) 同時有阻撓性和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

檢查及診斷:

多項生理睡眠檢查(Polysomnography)
(1)腦電圖(EEG,electroencephalogram):監控大腦腦波的變化。
(2)肌電圖(EMG,electromyogram):先記錄下睡眠狀態臉部、腿部等肌肉的運動模式,藉此監控睡眠時的身體狀況。
(3)眼電圖(EOG,eletrooculogram):利用眼睛活動的程度來判別睡眠的分期,掌握睡眠品質。
(4)偵測口、鼻氣流:監控呼吸是否順暢。

治療:大多針對阻撓性睡眠呼吸暫停,因為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是中樞神經出問題,治療方法多採用第一種方法-可攜式正壓呼吸器。

非手術療法
(1)可攜式正壓呼吸器(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modalities):人類呼吸時產生的負壓會壓縮呼吸道,利用正壓呼吸器持續灌氣,可以吹開患者的呼吸道,確保空氣能傳入體內,不會缺氧。此為中樞神經性睡眠呼吸暫停最主要的治療方法。
(2)健身、減重、戒菸、戒酒也可以幫助減少睡眠呼吸暫停的發生。
手術療法
(1)顎部、鼻部手術:將軟組織固定或部分切出,以擴大呼吸道和鼻腔,避免呼吸道阻塞。也可以利用整形手術改變下顎外觀、口咽、增加呼吸道空間。
(2)無線電波手術:利用無線電波使離子震盪,造成組織加溫,組織乾燥且組織內的蛋白質凝固,組織體積減小,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縮小鼻甲體積、軟顎體積、舌根體積,以預防呼吸道阻塞。

夢遊(sleepwalking)[編輯]

又稱為夢遊症(somnambulism)。以夢遊為主題的論文最早出現在一八一五年,是當時就讀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的約翰·威廉·波里多立(John William Polidori)所撰寫的<夢遊症的醫學研究初探>。論文中提到,夢遊是一種催眠狀態,最佳的治療方式為拍打、泡冷水澡與電療。在一八三O年代晚期,萊勤巴哈(Carl Ludwig von Reichenbach),一位德國化學家,在長時間訪談多位夢遊者後,最後歸結這種現象是由月亮的位置所引起,並證明「自然力」(Odic Force),這種強大的宇宙能量存在。萊勤巴哈的理論在科學界的反應冷淡,現在也被科學界嗤之以鼻。 一九O七年,佛洛伊德在維也納精神分析年會的一場演說中,發表了關於夢遊的新理論。他認為,夢遊者心中埋藏的某種焦慮,藉由夢遊,能讓他們回到如孩童般安全的狀態。經過多年的後續研究,佛洛伊德學派的弟子們並沒有找到任何有力的證據來支持這套理論,最後全球的睡眠學家認為,這樣的說法多為臆測,不足採信。 現代科學家經過多年努力,已能用更科學的方式,增進大眾對於夢遊的認識。
在這當中,有些研究發現,夢遊行為顯著地受到基因影響,因為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夢遊者,在家族中有一名親戚也會夢遊;而對於非夢遊者來說,家族中有親戚會夢遊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十七。其他研究關心夢遊時的大腦狀態,研究者在連夜偵測受試者的大腦活動後,發現夢遊者並不是在演自己的夢境。不同於一般做夢是發生在快速動眼期,夢遊則是發生在熟睡階段(睡眠循環的第三及第四階段)。多數睡眠學者認為,夢遊與夜驚是大腦為了從熟睡中清醒過來的努力。睡眠循環是從第一、第二階段(淺眠期)進入第三、第四階段(熟睡期),而後回到第二階段,然後再回到快速動眼期,這個循環一輪大約需要九十分鐘,在整夜的睡眠會重複數次。此外,在經歷淺眠期和快速動眼期之間的轉換時,通常會經歷幾次片段的甦醒,而這些片段素醒大約只有十秒左右,之後會立即回到睡著的狀態,因為片段甦醒的時間太短,所以一般人通常不會記得自己曾經醒來過。 由此,許多睡眠科學家認為,夢遊是大腦快速地從熟睡轉換到某種類似於片段甦醒的狀態所產生的結果,這種狀態並不是完全清醒,也不是完全睡著。既然大腦某部分停留在熟睡狀態,於是會完全處在無意識的狀態之中,但大腦的另一部分又玩好的運作著,所以會像機器人一樣做出某些簡單的動作。 以下這些重要的研究可以說明為什麼夢遊並不是在做夢。例如,從動作來看,做夢時,幾乎全身都處於癱瘓的狀態,所以不可能把夢境演出來,也才不會在夢中傷害到自己。然而,在發生夢遊時,不僅可以四處走動,還能拳打腳踢。當研究者把正在做夢或夢遊的人叫醒,並請他們說出剛才腦中正在想什麼,兩者的答案不近相同。正在快速動眼期中做夢的人,能說出複雜且色彩豐富的夢境。相反地,夢遊者不是處於快速動眼期,他們通常只能回答出一些基本而片段的念頭,例如「我帶我的狗出門」,或是「我的房子著火了」。而且夢遊通長在入睡後幾小時內發生,因為熟睡其通常發生在上半夜。相反地,多數的夢境發生在接近清晨的時候,因為快速動眼期在下半夜比較密集的出現。相較於成人,夢遊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因為他們的熟睡期筆成人更長,而且其腦部尚未發育完成,待其腦部發育成熟後,大多能不藥而癒。

夢魘和睡眠驚恐症[編輯]

此二種症狀都屬於異睡症(Parasomnia),但兩者的主要分別為夢魘是在「快速動眼睡眠」發生的異睡症,而睡眠驚恐症是在「非快速動眼睡眠」發生的。
夢魘(Nightmares)為帶有高焦慮的一種夢境,甚至驚醒過來。通常被夢魘嚇醒是因為人體自主性的要打斷高焦慮狀態。夢魘和惡夢(Night terrors)有點相似,惡夢會使人由REM(快速動眼期)中醒來,同時伴隨著高焦慮和高激動的狀態。通常在此類夢境內容通常為危險的情況,使人於快速動眼期中驚醒。3到6歲為夢魘發生的高峰期,這段期間以後,夢魘發生的機率會降低,若夢魘的情況惡化,則可能與其經歷的創傷事件或生活壓力有關。服用抗帕金森(anti-parkinsonian)藥物,或降高血壓藥物,也有可能產生夢靨。
睡眠驚恐症(Sleep terror disorder)會使患者於睡眠過程中驚醒、甚至是突然發出尖叫聲,並感到極度恐懼,通常伴隨著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及盜汗等生理反應。5到7歲為睡眠驚恐症的高峰期,這段期間以後(即青春期之時),睡眠驚恐症發生的機率會降低。睡眠驚恐症異於夢魘之處,其一在於睡眠驚恐症通常不會發生於快速動眼期,其二在於睡眠驚恐症的患者在發作時無法被旁人安撫下來,且在病發後並不會記得夢境內容。

下肢靜止不能症[編輯]

下肢靜止不能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 RLS)是一種神經運動疾病,又稱為「不寧腿症候群」,主要發生於下肢,好發於夜間或即將入睡時。當病人肢體處於休息狀態時出現雙腿痠麻、燒灼刺痛、昆蟲在爬等身體不適的感覺,迫使病人移動四肢以達到舒緩。病患常因每次欲躺下或坐下休息時症狀被喚起;也可能因睡眠時定期的四肢動作(PLMS)而驚醒,嚴重中斷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低落。這通常是一種家族疾病,似乎是在大腦分泌多巴胺不平衡時,容易觸發這種疾病。通常患者只要藉由改變某些生活習慣就能有效改善,例如規律睡眠、少喝咖啡及酒精、睡覺時在雙腿間夾個枕頭、以及做簡單的伸展運動等。

嗜睡症[編輯]

嗜睡症(Hypersomnia)的主要症狀有過度日間嗜睡(EDS)或延長的夜間睡眠。嗜睡症患者常於日間工作時不斷的被迫進入睡眠,但不同於猝睡症的立即進入睡眠,嗜睡症的倦意主要逐漸襲來的。進入睡眠的嗜睡症患者不易被喚起,即使被喚起後也往往需要花數十分鐘至數小時才能達到完全清醒。造成嗜睡症的可能原因有:酒精及毒品的濫用、自律神經失調或其他腦部傷害如腫瘤、頭部創傷等。
若要測試嗜睡症,可以用下列的指標判斷:
  1. 是否會在坐著做事時睡著
  2. 參加會議或觀賞電影中是否會睡著
  3. 與他人談話時是否會有睡意
  4. 開車在等待紅綠燈時是否會有睡意
若有類似的情況,且持續頻繁的發生,則有嗜睡症的可能性。
造成嗜睡症的病因有很多種,以下茲一一介紹:
  1. 睡眠不足症候群(Insufficient sleep syndrone)
因為平時正常的夜晚睡眠時間被工作、學習、考試等外在因素剝奪,或因為生活過於繁忙而無法獲得充足的睡眠,導致白天精神不濟,昏昏欲睡。一般人通常會選擇在假日補眠,但如果在睡眠不足時從事專業或可能具有傷害性的活動,則可能造成危險。
2. 發作性嗜睡病(Narcolepsy):又名猝睡症或渴睡症,是一種神經失調的疾病,白天嗜睡就是發作性嗜睡病的癥狀之一,患者睡著的速度和醒來的速度都可能很快。目前有一些有效且副作用並不大的藥物可以協助改善發作性嗜睡病的症狀,但無法完全治癒。
3. 特發性中樞嗜睡症(Idiopathic CNS hypersomnia):特徵是沒有入眠期的快速動眼期,且不會發生猝倒現像,好發在青少年時期。

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編輯]

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Delayed sleep-phase syndrome),簡稱DSPS或DSPD是一種慢性的睡眠紊亂。得到此症狀的人通常具有晚睡晚起的特徵,睡眠品質不受影響,但患者多半到了凌晨甚至清晨才能入睡,嚴重影響了生活作息。一般認為,患有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的病患重置生理時鐘的能力降低,導致患者試圖過著正常作息規律的嘗試都徒勞無功。常見的治療方式為光照治療,患者在適當的時間接受光照,藉由光線進入眼睛視網膜細胞將訊號傳至視交叉上核,調節晝夜規律。

非24小時睡醒周期障礙[編輯]

非24小時睡醒周期障礙的患者常見於視障人士。患者的生理時鐘週期通常比正常人的24小時多1至2小時,導致患者每天自然入睡的時間都會延後,這使患者每天都得重新調節晝夜節律。當患者嘗試過著24小時週期的生活時,往往會出現失眠或嗜睡的症狀,使得工作或學業表現不如預期。
地球自轉一圈是24小時,晝夜依照地球自轉的節律而運作,人體內也有一個生物時鐘,位於下視丘,透過內分泌系統調控人體的生物週期。人類的生物時鐘大約是25小時,因此當一個人被關在無法接觸到日夜變化的暗室中,一天的人體生命週期會大約是25小時。生活在地球上,由於外界光線的刺激,眼睛中的光受器會協助調整生物時鐘,使其趨近一天的24小時,而「非24小時睡醒周期障礙」(或稱「非24小時睡醒症候群」)就是腦中的生物時鐘堅持維持25小時的原狀,而沒有調整成24小時的節律,當一天比其他人多了1個小時,可能會影響睡眠週期,在生產、生活、工作等方面常常出問題。少部分的病人是因為腦下垂體或者下視丘長了腫瘤,但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的腦部病變。

睡眠癱瘓症[編輯]

睡眠癱瘓症(Sleep Paralysis)又稱睡癱,夢魘,睡眠麻痹,在民間也把此類症狀叫作鬼壓身、鬼壓床。此類症狀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通常發生在人類剛進入睡眠或將醒未醒時。患者感覺自己剛剛醒過來,可以睜開雙眼並看到周圍事物的影像以及聽到周圍的聲音,但是無法移動軀幹和四肢,也無法發出聲音,有時會產生幻覺並看到虛擬的影像,嚴重的病例會感到呼吸困難。睡眠癱瘓常伴有恐慌發作,因為人還處於有意識的狀態。同時伴隨聽覺和視覺上的幻覺,對於睡眠癱瘓也是很典型的,然後漸漸進入「夢境」。通常還會有「假醒」,即人醒過來,發現自己原來還在夢裡,現實中也還在睡眠。這樣的「假醒」通常會多次重複,伴隨的還有來自於對這種無終止重複的恐懼。通常是可以打斷這種重複與麻痹的,如通過試著對小指的移動等。睡眠癱瘓經常會有呼吸困難與耳裡的聲響的感覺,經常被誤認為血液循環問題。很多人有過一次睡眠癱瘓的經歷,有些人卻會經常發生。

如何睡一個好覺?[編輯]

生理學家經常推薦下列步驟已獲得一夜好眠,並建議避免使用安眠藥入睡(Borbely,1986) 1. 建立固定得上床時間並遵守它,如果你偶爾睡得晚,第二天早晨仍試著在相同的時間起床。 2. 避免偶爾的小睡,保持規律的小睡否則不要有任何的小睡。 3. 建立規律的睡眠例行事務,包括規律的睡前鬆懈活動(例如閱讀、洗熱水澡或聽輕柔音樂)。 4. 避免夜晚進行激烈的心智或生理活動。雖然固定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如果睡前生理或心理太活躍則很難入睡。 5. 避免睡前吃太多東西,如果一定要吃東西則吃點心。有些證據支持古老諺語所說:睡前一杯熱牛奶可以幫助入睡。 6. 避免睡前喝酒、咖啡或抽菸。酒精不會使你無法入睡,但會使你整夜睡不熟;咖啡因與尼古丁使你不容易進入睡眠的第一階段。 7. 避免吃安眠藥。短期內它提供一定幫助,但長期可能會造成失眠症,而切安眠藥在服用後其作用會持續到白天。 8. 在安靜、黑暗與設備、溫度適當的房間睡覺。 9. 如果半夜醒來無法再度進入睡眠則起床做些輕鬆的活動,如閱讀休閒書籍或聽輕柔音樂,不需在床上翻身擔心睡不著的問題(擔憂會增加焦慮程度,使失眠症更嚴重)。

四、夢(Dream)[編輯]

夢是一種主體經驗,是人在某些階段的睡眠時產生的想像中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覺,通常是非自願的。人們尚未真正理解夢的內容、機制和作用,但是自從史前時期開始,夢就是哲學和宗教感興趣的話題,也產生了許多有關的科學猜想。研究夢的科學學科稱作夢學。除了人以外,很多人也相信作夢也會發生在其他動物身上。動物已經確定會有快速動眼睡眠,然而他們的主體經驗卻難以確定,但有些家畜會有夢遊的現象,因而牠們會做夢並不奇怪。做夢主要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間,那是發生在睡眠後期的一種淺睡狀態,其特色為快速的眼球水平運動、橋腦的刺激、呼吸與心跳速度加快、以及暫時性的肢體麻痺。夢也有可能發生在其他睡眠階段中,不過這時的夢並不真切也難以記憶。絕大部分的科學家相信所有人類都會做夢,並且在每次睡眠中都會有相同的頻率。因此,如果一個人覺得他們沒有做夢或者一個夜晚中只做了一個夢,這是因為他們關於那些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個人是自然緩和地從快速動眼睡眠階段經過慢波睡眠期而進入清醒狀態。如果一個人直接從快速動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話(比如說被鬧鐘叫醒),他們就比較可能會記得那段快速動眼期所作的夢境(不過並非所有發生在快速眼動期的夢都會被記得,因為每個快速眼動期之間會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會導致前一個夢的記憶消失)。夢的長度長短不一,可能只有幾秒鐘,也可能長達20-30分鐘。在REM睡眠期間被喚醒的人更容易記得他們的夢。人類平均每晚有3-5個夢,有的人會高達20個。然而,大部分的夢都會立即或者在短時間內被遺忘掉。隨著睡眠進入後半夜,夢會變得更長一些。在一個夜晚8小時的完整睡眠中,大部分的夢發生在通常為2小時的REM睡眠中。 當我們在作夢時,我們並不認為當時的情境是虛幻的,因為我們的大腦不善於區別現實與夢境。不論是自我夢想/幻想的實現或對外界的真實感受都是我們處在某種情境下,腦神經組織的反應。而且兩者都有科學上的可重複性,同時這些反應也都會造成我們腦部組織的改變。 在現代,夢被認為是與潛意識溝通的管道。夢的內容可能非常普通、正常,也可能極度超現實主義風格。夢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主題,包括恐懼、興奮、魔法、抑鬱、冒險,或者是性。夢中發生的事件並不受做夢者的控制,除非是處於清明夢中,做夢者會擁有自我意識。有時候,夢會讓人產生創造力,或者給予人靈感。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德國化學家凱庫勒宣稱夢見一條銜尾蛇,而悟出苯環的分子結構。但他的說法遭到質疑。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時代,人們對夢的含義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獲得的最早關於夢的記錄材料,是大約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塊粘土板。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人們相信夢是來自亡者的占卜信息,可以預言未來。有一些文化會進行孵夢儀式,希望能夠產生有預言能力的夢。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學,在1900年代早期的許多著作中闡述了夢的理論和解釋。他將夢解釋為人們深處的欲望和焦慮的表現,通常會和被壓抑的童年記憶或者欲望有關。
哈佛大學教授霍布森是近代心理學作夢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霍布森教授認為夢境只是反映我們記憶中以及情緒上特別強烈的生活經驗。並沒有隱藏的訊息。然而,霍布森教授在「夢的解析」之書上所陳述的觀點與他早期認為夢境只是雜訊的觀點有明顯的不同。霍布森教授的研究小組亦發現「焦慮」 、 「得意」 、與「憤怒」3種情緒佔了所有夢境經驗的70%。霍布森教授的觀點與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有顯著的不同。霍布森教授甚至被視為反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夢呈現了儲存在我們潛意識中的記憶,而且這些記憶因為自我防禦機制常以隱喻的方式出現。哈佛大學精神病學教授史提高特研究失憶症者的夢境發現,這些失憶症者的夢境中會出現他們白天玩俄羅斯方塊的影像(潛意識層面),雖然他們白天根本不記得曾經玩過俄羅斯方塊(大腦意識層面)。這證實了精神分析學派的一項主張,亦即夢境是了解我們潛意識記憶的窗口。根據調查顯示,生活在小型原住民部落的人,夢境中攻擊性的有內容比例最高。以澳洲原住民族群依尤倫為例,92%的夢境具攻擊性。美國男性的夢境則有50%具攻擊性,瑞士男性則有29%,而荷蘭男性則有32%。以上的夢境內容分析顯示,夢境內容與個人經驗有關,不屬於生物性的。因為大部分的美國人、荷蘭人、與瑞士人都屬於高加索人(Caucasian),但是在文化方面,荷蘭與瑞士比較接近,而與美國比較遠。另外,長期追蹤一個人的夢境可以發現夢境具有明顯的連貫性。霍爾教授與東霍夫教授因此認為夢境是以高度私密的方式來呈現作夢者的思緒。這樣的看法與佛洛依德的主張很接近。再者,有一項研究顯示在入睡初期的夢境大多與現在的生活事件有關。隨著睡覺的時間越長,過去的事件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精神分析學派的另一項重點主張夢的內涵是隱晦的,夢須要被解讀才能明瞭其中的含意的。例如,我們常以「自由自在的飛翔」來形容我們自在遐意的心情。因此,如果我們夢見我們在飛翔,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會將此夢境解讀為心情愉悅。近代的語言學家認為譬喻性思考本來就是我們語言發展上的一項重要能力,例如「熱情如火」、「怒火中燒」、「關係降到冰點」等。因此夢的內容中如果以隱喻的方式出現並不奇怪。就夢境的隱喻意涵而言,佛洛依德認為這是我們的「本我」慾望 (以性慾與攻擊慾為主)在夢境中實現時,是透過偽裝的方式以逃過我們「自我」(道德與良知) 的檢查,但這樣的觀點似乎過於偏頗。

夢的來源可分為四大類,也可作為夢形成本身的分類。分別是:
1.外部感覺刺激
2.內部主觀感覺刺激
3.內部器官性軀體刺激 4.精神來源的刺激

外部感覺刺激[編輯]

我們若關閉自己最重要的感覺器官,即眼睛,並盡量避免其他感官受到刺激,雖然很難實現,但我們仍會入睡。由此可見我們不能使自己的感官完全不受到刺激,也不能中止他們的興奮性,這個事實證明了:即使在睡眠時心靈仍不斷的與軀體的外部世界保持聯繫,而這些睡眠期間影響到我們的感覺刺激,就會很容易地成為我們夢的來源。

內部主觀感覺刺激[編輯]

刺激儘管有各式各樣以至互相對立的意見,我們仍須承認,睡眠時的客觀感覺刺激在夢的發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無需爭論的。如果這類刺激的性質和發生的頻率還不足以解釋每一 個夢中意象,我們就應該尋找其他產生類似作用的來源。當時所有有關夢的病因學的討論都已涉及這一 點。馮特寫道:「我認為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熟悉的那些主觀視覺和聽覺,會在夢錯覺中發生 重要作用,如在黑暗視野中看見一片光亮,耳中聽見鈴響或嗡嗡聲等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是 視網膜的主觀興奮性,這可以解釋夢的一個顯著傾向,它會用大量近似或幾乎完全相同的事 物來迷惑我們的眼睛。我們看見無數的飛鳥、蝴蝶或游魚,五顏六色的豆子和萬紫千紅的花 朵。這是黑暗視野中的斑駁亮光所引起的各種幻象,它們所包含的無數光點在夢中變成了許多單獨的意象。由於這些閃爍的亮光具有可動性,於是被知覺認為是正在運動中的事物,這也許正是在為何夢中容易看見各式各樣的動物的原因,因為動物形象的千變萬化,使其易於符合主觀光亮意象的特定形式。」
作為夢象的來源,主觀感覺興奮有其明顯的優勢,它們不像客觀刺激那樣仰賴於外部。也可以說,只要有所需要,就可以信守拈來以供解釋之用途。但是它們在夢的發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並不像客觀感覺刺激那樣可以進行觀察或實驗,而是很難或完全無法證實。主觀感覺的力量激發成夢的有利證據,主要得是因為所謂的「睡前幻覺」,或用約翰·穆勒的說法, 叫作「幻想性視象」。有些人在入睡時容易出現極其生動而變化多端的意象,而且在眼睛睜開之後還能持續片刻。莫瑞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他曾對此進行了詳盡考察,並主張它們與夢象有關,事實上可說是等同於夢象。要產生這種睡前幻覺,他認為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被動性,讓緊繃的注意力放鬆。但是若處於適當的情緒狀態下,我們只須陷入這種嗜睡狀態一秒鐘的時間就足以行程睡前幻覺,之後也許我們又會醒過來。這種過程通常會重覆數次,直到入睡為止。莫瑞發現,如果不久後我們再醒過來,往往能夠發現夢中的意象與那些入睡前飄浮在眼前的睡前幻覺竟然相同。

內部器官性來源的刺激[編輯]

精神科醫師克勞斯在一個具有顯著一致性的研究中,將夢、瞻妄和安想的來源追溯至同一個因素,即由器質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覺。按照他的理論,他無法想像夢和妄想的出發點不存在於有機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由器質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覺「可以分為兩類:1.構成一 般心境的感覺 (整體身體感覺),2有機體主要生理系統中固有之特殊感覺。後者又可分 為5組:肌肉的、呼吸的、胃的、性的、周邊的感覺。」 克勞斯假設軀體刺激產生夢念的過程如下:被喚醒的感覺會根據某些聯想法則引起一個同源之意象,這種感覺與意象結合而成一個有機結構。然而意識並不是以常態的方式來對這個結構作出反應,因為意識並不注意感覺,而是全神貫注於伴生的意象—這說明了何以真正的事實會長期無法被辨識。克勞斯以一個特別的詞來描述這個過程:感覺超實體化,因而成為夢象。 器質性軀體刺激對夢形成的影響,在19世紀末已幾乎得到普遍的承認。
穆利.沃爾德曾用實驗證明軀體刺激說對於夢的形成效果,實驗內容包含改變一位睡眠者的肢體位置,並將產生的夢與肢體的改變進行比較。
實驗結果如下: 1.夢中肢體的姿勢與其在現實中的姿勢大致符合。我們夢見肢體處於靜止狀態,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2.如果我們夢見肢體在移動,則完成這個動作過程中經歷的某種姿勢,必定與該肢體的實際姿勢相符合。
3.夢者自己肢體的姿勢在夢中可以屬於他人。
4.可以夢見該動作受到阻礙。
5.任何特定姿勢的肢體在夢中可表現為動物或怪物,且在二者之間形成某種類比。
6.肢體姿勢在夢中可產生相關的意念,例如,如果與手指有關,我們就會夢見數字。 基於上述結果,可得出結論(據佛洛伊德):即使是軀體刺激說,仍然無法完全排除選擇夢象的任意性。

精神來源的刺激[編輯]

古今都認為人夢見的是白天的所作所為或最感興趣的事物。這種從清醒生活延續到睡眠時期的興趣,不僅是一種把夢與清醒生活連接起來的精神紐帶,而且也是另一個我們不可忽視的夢之來源。如果把睡眠時發展起來的興趣—睡眠時影響我們的刺激包括進來,似乎就足以 解釋一切夢象的來源了。但是我們也聽到相反的說法,即夢使睡眠者遠離白天的興趣,而且在大多數之情形下,只有在白天對人類有深遠影響的事物已經失去與清醒生活時的關聯性時,我們才會夢見他們。如果白天的興趣加上睡眠時內部和外部的刺激確實足以囊括全部的夢因,我們對於夢有一部分的來源都應能有效的說明:夢的來源之謎既然已經解決,剩下的工作只須將每一特殊夢例中的精神作用和軀體刺激的作用分別加以確定就行了。然而實際上從來沒有什麼夢能夠獲得這樣一種全面的解釋,而且凡是企圖這麼做的人都會發現,通常夢是很大一部分的來源簡直無從尋找。白天的興趣對夢而言,顯然不像我們料想那樣是一種影響深遠的精神來源,因此不能斷言每一個人在夢中都繼續著自己的白天活動。 我們還沒有發現夢的其他精神來源,因此在一切有關釋夢的文獻中,每當談到夢的構成中最具特色的材料—即意象—的來源時,就出現一個大的漏洞。人們都傾向於盡量縮小精神因素對夢的激發作用,因為精神因素是最難掌握的。他們確實也把夢分成兩類,一類源於神經的刺激作用,一頻源於聯想,而且認為已體驗的材料的再現是後者唯一的來源(馮特)。然而這並不能排除「是否有任何夢能在不受某種軀體刺激激發的情況下發生」。

夢在醒後為什麼容易被遺忘[編輯]

夢在早晨容易被遺忘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我們經常覺得我們對夢的記憶很不完整,夢在夜間卻豐富得多的內容。我們還能觀察到,早上所記得的夢還可能栩栩如生,經過白天便逐漸消失淡忘,最多只留下少許片斷。我們往往知道自己作了夢,可是不知道夢見了那些內容。我們都很熟悉夢容易被遺忘的這個現象,因此對於一個人在夜間作了夢,到了早晨可能忘了夢的內容,甚至可能出現連曾經作過夢這件事也遺忘了的現象,也就司空見慣。相反地,有些夢卻能被驚人地保存在記憶之中,例如好幾年前所做的夢到現在還記得。
斯特魯佩爾對此做出許多研究。首先,所有在清醒生活中導致遺忘的原因,對夢而言也同樣有效。我們在清醒時,通常會把無數感覺和知覺立即忘掉,因為它們過於微弱,或是因為隸屬於它們的精神興奮太過輕微。許多夢也是如此,它們也是因為本身過於微弱而被遺忘,而與之鄰近的較強意象卻被記住了。然而強度本身並不是決定夢象是否可以被記住的唯一因素:實際存在的夢很少、或者從來未曾像記憶中那般連貫,即使是最誠實的人,也無法在絲毫不加以潤飾或增減的情形下,說出一個能引起人們注意的夢。人的心靈有一種從關聯性的角度看待任何事物的強烈趨勢,以致於在回憶中不知不覺地在夢中不連貫之處補上失去的環節。因此,觀察夢有其特殊的困難,全部遺忘並不嚴重,部分遺忘卻很不可靠,因為我們在敘述夢的內容是尚未忘記的版本時,很容易憑自己的想像填補記憶中那些支離破碎的片斷。

夢的特徵[編輯]

隨著睡眠的臨近,我們可以觀察到:當自主性活動變得越來越困難,不自主的意念就隨之呈現出來,而且都屬於意象類型。我們自覺為自主性的概念活動的軟弱無能,與意象的出現 (通常與心靈的抽象能力處於這種軟弱無能的狀態有關),是夢的兩個持續的特徵。再者,根據對夢的心理學分析,必須承認它們是夢的基本特徵。我們已經知道這些意象本身睡前幻覺在內容上也與夢象一致。夢也利用聽覺意象,在更小的程度上還利用其他感覺的印象。許多事物(如在正常清醒生活中那樣)也以簡單的思想或 意念在夢中出現——也就是說,可能以言語的形式表現出來。然而,夢的真正特徵仍是聽內容中那些以意象方式活動著的元素。換句話說,它們的活動並不像記憶那樣呈現,而更類似於知覺。在這方面,視覺與聽覺表現並沒有區別:根據觀察可知,如果一個人入睡時,腦中充滿所聽到的一整串音樂的記憶,入睡後記憶會轉化成同一旋律的(視覺)幻覺。如果這個人又醒過來—在入睡過 程中,這兩種狀態可以不止一次地交替出現幻覺,立即又讓位給較微弱且性質不同之聽覺記憶表現。

不同人生階段的差異[編輯]

根據研究發現,不同發展階段的孩童做夢情形並不相同,內容豐富性也有差異:年紀越大,在REM階段被叫醒時,受試者做夢比率較高、描述內容時用字較多(可能因為認知發展較成熟,敘述能力較佳)、內容較豐富、自我涉入程度也漸漸提升。
有關兒少的研究顯示,青春期的青少年平日對異性的注意會展現在夢中,兒童則較少涉及對異性的好奇;一項對加拿大大學生的研究則發現,其最常夢到的主題是「被攻擊和追趕」,其次依序為性、墮落、學業、一再嘗試同一件事、親近之人死亡。成年之後,夢境內容便不再隨年齡變化改變。
==

各個學派對夢內容的看法[編輯]

佛洛伊德[編輯]
欲求[編輯]
佛洛依德在經典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中指出夢的意象是強力之潛意識、壓抑的願望之象徵性表達。在睡眠時,個體卸除意識的監控,潛意識的慾望便浮現出來──我們作夢的原因,即是想要獲得「願望的達成(wish fulfillment)」,然而這些願望只能以偽裝的形式出現,因為他們埋藏著禁忌的慾望。 佛洛伊德將夢的內容分為兩種:
  • 顯性內容(manifest content):屬於半意識境界,尚能記得夢的內容。
  • 隱性/潛性內容(latent content):屬於潛意識境界,在醒來後不記得夢的內容。表徵(represent)不被社會或個人接受,卻也是真實、「一刀未剪」的版本,和潛意識的慾望有關。
根據他的理論,夢的解析需要從顯性內容回溯至潛性內容。另外,他還提出一些普遍的象徵也就是欲求的滿足,舉例來說,欲求可以是性:被賦予同樣的意義,如長型物品、武器、工具都被他視為男性性器官的象徵;盒子、箱子、碗櫃、爐灶和房間則為子宮。如果是幼兒的夢,象徵意涵較少,顯性地表現更為直接的慾望,書中記錄到一女孩在夢中喊出草莓、野莓、煎蛋、布丁,其中莓類是褓姆認為對女孩健康有不良的影響,夢的呈現更是突顯出女孩對莓果的渴望。
佛洛依德認為夢境是潛意識慾望的表徵,然而許多當代心理動力學者則認為,夢的內容也是焦慮、恐懼等其他情緒壓抑的表徵。面對這些學者對焦慮及恐懼的補充,佛洛伊德仍認為複雜的夢仍能歸因於欲求。外界神經刺激和內部軀體刺激的強度足以引起心靈對它們的注意時,它們如果它們導致了作夢,而未將睡眠者喚醒,就成為夢形成的一個固定點,成為夢的材料中的重要核心。接著將會尋找一個與這個核心相呼應的欲求滿足,正如同在兩個精神性夢刺激間尋找仲介的意念一樣。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有許多夢的內容受到了軀體因素的支配控制,在這種極端的夢例當中,為了要建築夢境,甚至會喚起某種並非當前活動著的欲求。不無論如何,夢必須表現欲求的滿足,夢所面臨的任務似乎就在於發現某種欲求,而可藉由當前活動著的感覺得到滿足。即使這種活動著的感覺是令人苦惱的或痛苦的,也不一定代表它不能用來建構夢境。在心靈可支配的欲求當中,有一些欲求在得到滿足時,會帶來痛苦,這看起來似乎是自相矛盾的, 但是當我們考慮到存在著兩種精神動因以及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稽查作用時,這種矛盾就似乎能完全可以理解了。
我們已經知道,心靈中存在著某些被潛抑的欲求,這些欲求屬於第一系統,它們的滿足會受到第二系統的反對。潛抑理論是研究精神神經症的基礎,認為這些被潛抑的欲求仍持續存在著,雖然同時存在著一種抑制作用壓制著它們。能讓這些衝動突破抑制而得到實現的精神機制,始終存在著且維持著工作狀態。然而,如果這種被壓抑的欲求真的得到了實現,而第二系統 (可進入意識的系統)的抑制作用被克服了,這種失敗就會表現為痛苦。總之,如果在睡眠時出現一種來源於軀體的痛苦感覺,夢的工作就會利用這種感覺以表現某種原來受壓抑的欲求的滿足,雖然這種滿足在一定程度上還受著稽查作用的約束。
這種情形可以說明一組焦慮的夢,不符合欲求理論觀點的夢構造,而另一組焦慮的夢則有著不同的機制。因為夢中的焦慮可能是精神神經性的焦慮:可能起源於心理性興奮,在這種情況下,焦慮相當於被潛抑的原慾。這種焦慮就和所有焦慮的夢一樣,具有精神官能症症狀的表現,而我們也就來到了一個邊界,在此夢的欲求滿足意向將會瓦解。但是也有一些焦慮的夢,其焦慮的感覺是由軀體決定的,例如由於肺病或心臟病而引起呼吸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它可以被用來幫助那些受到強烈壓抑的欲求,在夢境中獲得滿足,雖然這些欲求若因精神理由進入夢境之中,也將會引起同樣的焦慮感。
然而,要調節這兩組顯然不同的焦慮夢也是可行的,在兩組焦慮夢中都牽涉到兩種精神因素:情感的傾向和意念內容,而兩者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其中一種因素正在活動著,則它甚至可在夢中喚起另一個精神因素。在一種情況下,受軀體決定的焦慮感會喚起被壓抑的意念內容,而在另一種情況下,則是伴有性興奮的意念內容,由於從潛抑中獲得解放,而引發了焦慮感。在第一種情況下,由軀體決定的情感得到了精神性的解釋,而在另一種情況下,雖說都是由精神決定的,但受壓抑的內容可輕易地用一種與焦慮感相符合的軀體解釋來加以取代。在理解這一點上所遭遇的所有困難,都跟夢沒有關係。在內部軀體刺激當中,無疑包括了整體身體感覺,它能支配夢的內容。這並不是說它本 身能提供夢的內容,而是說它能強迫夢念在選擇將要表現在夢內容中的材料時,選取較適合 其特性的部分,而捨棄其他部分。此外,從前一天遺留下來的整體身體感覺很可能與精神殘 餘物有所關聯,而這種精神殘餘物對夢有著重要的影響。
因此在佛洛伊德眼裡,除非睡眠中的軀體刺激來源有著不正常的強度,否則在夢的形成中,其所發生的作用與前一天遺留下來的那些近期而無關緊要的印象並無二樣。它們只有在符合於來自夢的精神來源的意念內容時,才有助於夢的生成。佛洛伊德譬喻它們就像某種便宜的材料,總是隨手可得,而可以隨時加以利用。它們不同於珍貴的材料,材料本身就限定了使用的方式。就像藝術贊助者請一位藝術家將一塊罕見的寶石,又像一塊條紋瑪瑙|雕成一件藝術品。這時寶石的大小、色澤及紋理將會有助於藝術家選擇表現的主題和場景,然而如果只是一塊標準而常見的材料, 如大理石或砂岩,則藝術家只須憑他自己心中出現的意念就可以進行加工了。只有以這種方式,我才能解釋為什麼由普通強度的軀體刺激所提供的夢內容,並不會在每一晚上或每個夢中都有所表現。

任何特殊的潛意識興奮過程可能有二種結果,
一:興奮過程不被觸發,在這種情形下,最後在某一點強行突破,興奮釋放轉為行動;二是潛意識的影響下,興奮不是被釋放,而是被潛意識束縛,
第二種便是夢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只需兩個欲求能彼此和平共處」,此限定說法暗示著夢的功能也有失敗的可能性。夢的過程被允許從一個潛意識欲求的滿足開始,但如果這個欲求的潛意識之滿足強烈的刺激潛意識,導致睡眠無法繼續進行,夢就破壞了妥協關係,也破壞了夢的後半部工作,取而代之為清醒狀態。此處又一次 表明,如果夢現在扮演的角色是一個干擾者,而不是在正常情況下的睡眠守衛者,這並不是夢本身的錯誤,我們不必因此產生偏見,否認其有益的目的。在生物體身上,由於條件的改變,原本一些有用的手段變得更加無用,甚至產生了干擾。,而且這種干擾至少還可以達到一個新的目的,即引起到變化的注意,以調整生物體的調節機制。
夢的形成牽涉到兩個主要精神作用:
凝縮作用[編輯]
人對夢的感覺往往是顯意簡短精煉、隱逸豐富廣泛,而且考慮一個人醒來後對夢的記憶掌握,必定有所缺失,因此凝縮作用的量是無法確定的。能夠匯集複數夢念的元素,似乎更有機會在夢境中出現,因為能夠在釋夢時產生多種意義,換句話說就是「多重決定」。
置換作用[編輯]
指夢境和夢念的核心不同,且夢境能使用多種不同的元素去描述夢念。佛洛依德認為有一精神力量發生作用,能減弱精神價值較高的元素,取而代之的是由督重決定產生的低精神價值的元素,這也構成了顯意與隱意的差異。
夢可藉由形成一致的統一體以表現相似及共同屬性之關係。第一種是對於人的認同作用,第二種是用於物的複合作用。 認同作用有多個目的,第一能夠表現出與兩人有關的共同元素,第二能表現被置換的共同元素,第三是表現心理欲求的共同元素。
潤飾作用[編輯]
潤飾作用是建構夢的第四種元素,在一些夢例當中,夢者會對夢的內容片段感覺到驚奇、苦惱、厭惡。這些用來形容夢的評論性感覺可能是夢念的一部分,被用以達到特定目的。之所以會有「這不過是個夢」的清醒後評論,經常是夢中有股痛苦的感覺。此精神動因除了進行稽查作用外,也在建構夢的過程中有著經常性的作用。他們會將夢的片段連結起來,但其意義不一定與夢本身的意義相關聯。簡單來說,潤飾作用會將原材料形塑成類似白日夢的東西。
夢的工作並不思考、計算、或判斷,會限定版僅給事物新的形式,夢會盡量逃避稽查作用,以各種不同精神強度的置換,將所有精神價值重新評價。思想必須主要以視覺跟聽覺的記憶材料表現出來,使夢的工作在置換時,要考慮到表現力的呈現。通常不會注意到各思想間的邏輯關係,這些關係最後會以隱密的方式呈現在夢裡面的特定形式特徵。
知覺系統—它 並沒有保存變化的能力,因而也就沒有記憶—提供了我們意識所有的多元感覺性質。另一 方面,我們的記憶—包括那些在我們心靈中銘刻的最深的記憶—其本身則是屬於潛意識 的,它們可以成為意識的,但是它們無疑在督意識的狀態下就能發揮所有的作用。 在一些嚴重的器質性腦部疾病中,也許可以發現意念的自由運作,因而產生偶發性的聯想。然而在精神神經症中,所有被認為是偶發性的聯想系列,都可以解釋成稽查作用對於一系列思想,被潛隱的目的性意念推至前台施加影響的結果。曾有人認為如果出現的意念(或是意象)是以表面聯想—這些表面聯想包括諧音、雙關語及沒有意義聯繫的時間巧合,或是在開玩笑和文字遊戲中出現的所有聯想結起來,則可認為這是目的性意念干擾的自由聯想確定無誤的表徵。這種特性表現在引導我們從夢的各個元素通向中介思想的思想系列之中,也存在於從這些中介思想通往夢念本身的思想系列當中,我們在許多夢的分析中並不驚訝地發現了這類聯想的例子,這些聯想並不非常鬆散,成為了從一個思想到另一個思想的橋樑。但是我們很快地就了解這種任意聯結的真正意義:只要一個精神元素以一種令人反感且表面的聯想與另一個元素聯繫起來,則在二者之間必定存在著一種適當且更為深刻但又遭受稽查作用的阻抗的聯想。 「表而聯想占據優勢的真正原因,不在於捨棄目的性意念,而是由於稽查作用的壓力。只要稽查作用封閉了正常的聯結路徑,表面聯想就會出來取代深層的聯想。這就像一個山區,因為洪水氾濫而交通遭中斷,主要的道路無法通行。然而依靠著平時只有獵人利用的崎嶇小道仍能維繫此處與外界的交通。
我們在此可區別出兩種情況,它們實質上是同一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稽查作用只針對兩個思想之間的聯結,這兩個思想如果是分開的,便不會遭到反對,因此它們將先後進入 意識。二者之間的真正聯結隱而不現,取而代之以一種我們從未想到的表面聯結:這個聯結通常不依附在那些受壓抑的主要聯結上,而是依附於另一部分的複雜意念。第二種情況是兩個思想的內容都受稽查的抵制,於是二者都隱藏了本來的面目,而以改變過的替代形式呈現。不過被選來替代的思想之間存在著某種表面聯結,而能重現兩個原來思想之間的主要聯結。在稽查作用的壓力下,這兩種情況都產生了一種置換作用,以荒謬的表面的聯想置換了正常嚴肅的聯想。
在對精神官能症的精神分析中,下述兩個原則被應用得最多:一是由於意識的目的性 意念已被捨棄,潛意識的目的性意念就起而控制了意念的流動。其二:表面聯想不過是被置換作用,用來替代那些被壓抑更多的聯想。精神分析的確把這兩個原則視為了分析技術的基礎。當我要求一位病人捨棄任何形式的思考,並把一切浮現在腦海中的意念向我報告時,我相信他不可能捨棄那些與他的治療有關的目的性意念。而且我可以合理地推斷,即使是最天真無邪任意的內容,事際上都與他的疾病有著某種關聯。實際上有另一個病人本身並不懷疑目的性意念在發生作用:一個與我本人有關的意念。 在這些反對意見中,只有一個結論是正確的,即我們不須認為在釋夢過程中所發生的每個都來自於夜晚夢的工作。我們在清醒時的解釋,走的是一條從夢元素返回夢念的道路,而夢的工作走的是相反的方向。但是這些路徑極不可能在兩個方向上都是可通行的。
在與意識的關係上,批判性動因此被批判的動因密切:它像一個屏障豎立於被批判的動因與意識之間。我們還能把批判性動因看成是一種機構,它指導著我們的清醒生活,並決定我們自主、意識的活動。根據我們的假設,如果用系統來取代這些動因,則我們最後的結論一定會把批判的系統定位於精神機構的運動端。我們把這兩個系統引入並為它們命名,用以表示它們與意識的關係。
回歸作用[編輯]
回歸作用無疑是作夢過程的一種心理特徵,但必須記住:它不只在夢中發生。在有意的回想和我們其他正常思維的過程中,也包括著從複雜意念倒退到意念所產生的記憶痕跡素材,這一精神機構的回歸性運動。然而當處於清醒狀態時,這種回歸活動從不超出記憶範圍,它不再繼續產生知覺意象的幻覺性再現。但在夢中為什麼不是這樣呢?考慮到夢的凝縮作用的工作時,勢必假設夢的工作可以把隸屬於某些意念的精神強度完全地從一個意念轉移到另一個意念。或許,就是這種正常精神程序的更動,使知覺系統的精力傾注於可能以一種逆溯的方向發生,從思想開始,一直退回到感覺的高度鮮明性。 我們一定不能妄加誇大這些現象的重要性,我們不過是給予一個難解的現象一個名稱。 在夢中一個意念退回到它所由產生的感覺意象,我們稱之為「回歸作用」。然而即使這種做法也須加以檢證,如果這個名稱沒有什麼新意,那命名的目的何在呢?佛洛伊德認為,只要「回歸作用」能把某個我們所熟知的現象與精神機構示意圖聯結起來,這個名詞就會對我們有所助益。
產生焦慮的精神過程也能是欲求的滿足,二者並不存在任何矛盾。我們知 道還可以如此解釋:欲求屬於潛意識系統,但又被前意識系統所排斥和壓抑,即使精神完全 建康的人,前意識也無法完全壓制潛意識。壓抑程度可以表明我們的精神正常度,精神官能 症症狀表明這兩個系統彼此衝突,症狀是使衝突暫告結束的妥協產物。一方面,它們讓潛意識有一條啟動興奮的出路,提供一個突破出口。另一方面,它們又使得前意識得以對潛意識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考察歇斯底里性畏懼症或懼曠症是有意義的,假設有一個精神官能症患者不敢單獨穿越街道,我們很可能將此情況視為一種「症狀」;如果我們強迫他做他以為不能做到的動作,希望能藉此消除這個症狀,其結果應將會是焦慮的發作,而在 馬路上的焦慮發作往往是發生懼礦症的誘因。可以理解到,症狀的形成是為了避免焦慮發作,畏懼症就像建立起來防止焦慮的前線堡壘。
若不考察情感在這些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便無法進一步的討論,但是在這方面似乎還做得不夠完善。現在假定對潛意識進行壓抑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如果讓潛意識意念活動自行運作,就會產生一種本為快樂、但在潛抑發生以後轉為痛苦的情感,壓抑的目的及其結果就是要防止這種痛苦的釋放。由於痛苦釋放可能從潛意識意念內容開始,所以壓抑也就伸延到了這些意念內容。這需要一個關於情感發生本質的特定假說作為依據,這個假說情感為一種運動或分泌的功能,其神經分布的關鍵在於潛意識中的意念。由於前意識建立起來的控制,這些意念彷彿受到了阻擋和抑制,因而無法發出可能產生情感的衝動。因此,如果來自前意識的精力傾注停止,就會產生某種危險,即潛意識興奮可能釋放一種只能被體驗為痛苦與焦慮的情感。
原發過程、續發過程、潛抑[編輯]
夢的過程是迅速的,轉瞬即逝的。如果把它看成是意識對預先構成的夢內容的知覺,我們會認為這是個正確的觀點,而夢過程的前置部分似乎也很可能進行得很緩慢而且起伏不定。對於把大量材料壓縮在最短暫瞬間這一難以理解的現象,我們已能做出解釋,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把心靈中已存在的現成結構加以利用的問題。我們認為夢受到記憶的扭曲與削減,但對我們的觀點並不造成阻礙,因為它不過是偽裝活動—從夢的形成過程開始時就不停的進行著。關於心靈在夜間是否入睡或是仍像白天那樣行使一切官能,這一激烈爭議,兩派主張都不算錯,但也都不是完全的正確。
我們可以證明,在具有高度複雜理智活動的夢念中,幾乎動用了精神機構的全部資源。然而無法爭辯的是,這些夢念來源於白天,而且不得不假定心靈是具有睡眠狀態的,所以即使是部分睡眠說不定也有一定的價值。不過我們的發現證明,睡眠狀態的特徵並不是精神聯結的解散, 而是在白天占支配地位的精神系統,集中其精力於睡眠的欲求之上。在佛洛伊德看來,從外部世界退回的因素仍然有其重要性,雖然它不是唯一的決定因素,但至少它使夢中表現方式的回歸性質變為有可能發生。失去自主引導意念流動的能力,這樣的看法也無可厚非,但這並不等於心理生活變的漫無目的,因為我們已經知道,在自主目的性意念被捨棄之後,不自主意念就會取而代之。 如果一個思想系列一開始 就被斷定是錯誤的,或是對當前的理智目的無所助益,因而被(也許是有意識地)拒斥,也 許這個思想系列仍可繼續進行下去,而且一直到睡眠開始時都不為意識所察覺。
夢的生存理論(Dreams for Survival Theory)[編輯]
從演化觀點來看,做夢對人類生存有貢獻,其提供人們另一個機會繼續思考與處理發生在清醒時的重要事件,因此,人們做夢的內容通常與日常關心的事務有關(如夢到和心上人約會)。
Cartwright(1996)則認為做夢具有解決問題的功能,人們有時可以在夢中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向。另外,許多事情經夢的模擬,可以讓當事人有所準備,並且有提醒的作用(例如繼續打混摸魚,某科目可能會被當掉)。而一項記憶與夢的研究說明做夢對人類生存適應似乎有其貢獻,我們從此研究可推論,REM做夢階段若未被打擾,對記憶學習有所幫助。
做夢無用論[編輯]
Crick等人(1983,1986)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逆向學習」(reverse learning)神經生物學理論,認為白天大腦忙碌的運作會產生不必要的連結,作夢的活動只是為了清除之。換句話說,做夢就是大腦的垃圾回收機制,定期清理沒有用的想法,為記憶留出空間。因此他們認為作夢的內容沒有特別意義,僅是用來清除平日累積的心理垃圾。
當代其他研究[編輯]
夢的內容跟當事人清醒時的關切事項具有重大連貫性,即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然而,夢的內容通常來自於一些片段的記憶,並不是清醒生活的完全複製。研究發現,若人們清醒時花大量時間從事特定活動,夢境會有很高的機會包含那些活動。
另外,夢境也有延遲效應,含有五到七天前的記憶元素機會比二到四天前來的高,可能是因REM在新記憶凝固上擔任的角色造成的影響。而關於回憶夢境一事,有些人會較難回憶夢境,然而在REM被叫醒、以及對做夢持正面態度則較容易回想夢境。
在霍布森教授論點中他提到,既然與睡眠有關的神經物質(正腎上腺素、血清張素、與乙醯膽鹼)都是由腦幹所分泌,因此夢境不可能具有太高的意識層面意義。換句話說,霍布森教授認為,夢境只是反映我們記憶中以及情緒上特別強烈的生活經驗,並無特別隱含之訊息。霍布森教授的觀點與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家有顯著的不同---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夢呈現了儲存在我們潛意識中的記憶,而且這些記憶常以隱喻的方式出現。因此霍布森教授甚至被視為反佛洛依德派。然而,霍布森教授的觀點也出現不少盲點。腦幹負責分泌與睡眠有關的神經物質(正腎上腺素、血清張素、與乙醯膽鹼)並不意謂這些是腦幹自主啟動的,就像前額葉皮質可以激發或抑制杏仁核的活性一樣,腦幹可能接收大腦傳遞出來的訊息而分泌有關物質。因此更晚近的神經生理學研究也證實霍布森教授的觀點有瑕疵。但無論如何霍布森教授對於發現啟動REM睡眠的神經機制仍然提供非常大的貢獻。
Carl Jung認為如果不明確了解做夢者的個人情況,就不要盲目地將賦予夢的代表象徵。他給予了夢念的兩種方法:因果方法和最終方法。在因果方法中,夢念被簡化為某些基本趨勢。因此,劍可能像徵陰莖,也可能像徵蛇。在最後的方法中,夢解釋者可能問:「為什麼這個符號而不是另一個?」 因此,代表陰莖的劍是堅硬,尖銳,無生命和破壞性的。代表陰莖的蛇是活的,危險的,也許是有毒的和黏稠的。最後的方法將講述做夢者的態度。
雖然 Jung 承認了原型象徵的普遍性,但他將這與象徵圖像的概念進行了對比,圖像具有一對一的含義及其含義。他的方法是了解夢念之間存在的活性和流動性以及它們的歸屬意義。必須探究夢念,因為它們對患者俱有個人意義,而不是讓做夢的人符合某些預期的想法。這可以防止夢分析轉變為遠離患者自身心理狀態的理論。為了實現這一理念,他強調了「堅持印象」的重要性 - 深入探索做夢的人與特定形象的關聯。這可能與弗洛伊德形成鮮明對比 ,其中一人期望這個做夢者與這個圖像有一些關聯,並且自稱缺乏任何感知的重要性或熟悉程度應該讓人產生懷疑。Jung 會要求病人盡可能生動地想像這個圖象並向他解釋。榮格強調了背景在夢境分析中的重要性。Jung 強調,夢不僅僅是被無意識發明的狡猾的謎語被破譯,因此可能引發其背後真正的因果關係。夢不是作為謊言探測器,用來揭示有意識的思維過程背後的不誠實。像無意識一樣,夢有自己的語言。作為無意識的表現,夢的意象有其自己的重要地位和機制。Jung 認為,夢可能包含不可避免的真理,哲學宣言、幻想、狂野幻想、記憶、計劃、非理性經歷甚至是心靈感應。正如心靈有一個我們作為有意識的白天生活經歷的一面,它也有一個夜間無意識的一面,我們將其視為作夢般的幻想。榮格認為,正如我們不懷疑我們有意識經驗的重要性一樣,那麼我們不應該再懷疑猜測我們無意識生活的價值。

1953年,Calvin S. Hall開發了一種夢理論,其中夢被認為是一種認知過程。霍爾認為,夢只是在睡眠中發生的思想或思維序列,而夢想的圖像是個人觀念的視覺表現。例如,如果一個人在夢中被朋友攻擊,這可能是對友誼決裂的恐懼; 一個更複雜的例子(需要一個文化隱喻),就是夢中的貓象徵著需要一個人照著的直覺行動。對於說英語的人來說,這可能表明必須認識到不止一種方式可以做某事。
在20世紀70年代,Ann Faraday和其他人出版關於自己做夢的解釋和組織小組來分享和分析夢,對將夢的解釋帶入主流有幫助。法拉第專注於將夢應用於一個人生活中的情境。例如,一些夢是即將發生的事情的警告 :如果有一個學生,那麼他未通過考試的夢可能是一種毫無準備的字面警告。在這種情況之外,它可能與其他一些測試失敗有關。或者它甚至可能具有「 懲罰性 」的性質,例如,一個人未能充分地檢查他生活的某些細節。 法拉第指出,「一項研究結果已經從現代研究中得到了良好的發現,即大多數的夢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在兩天內全神貫注的事情。」
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Wallace Clift和Jean Dalby Clift進一步探討了夢中產生的圖像與做夢者清醒生活之間的關係。他們的書籍奠定了夢中的模式,以及分析夢以探索生活變化的方式,特別強調朝著癒合和整體的方向發展。

大腦與作夢[編輯]

認知理論(Cognitive Theory)[編輯]
夢的認知理論是利用認知心理學的概念來幫助我們理解夢的作用。這個理論認為夢只是另一種認知歷程(內在思考歷程),經常與清醒時的思考歷程息息相關,認為作夢是白天無法解決的問題,延至夢境裡解決。簡單來說,夢境只是另一個更放鬆時刻的白日夢。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夢像是自己在引導劇情般。(Cartwrighr&Lamberg,1992)
活化整合理論(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編輯]
活化整合理論認為夢是大腦進行整修的過程,即俗稱之「睡眠學習法」。大腦隨時接收外在訊息(所見所聞所聽)與內在訊息(想法感受)。大腦在清醒時無法好好處理的內在(較多)和外在訊息會在睡眠時進行重整,而作夢時,大腦會開始消化這些訊息,因此可以觀察到大腦皮質區會有活化現象,有助於醒來後的功能表現。簡而言之,睡眠是在修復大腦,夢境則反映這個修復的工作。
另外,和佛洛依德理論不同的是,他們認為作夢的內容是隨機出現的,夢的來源是隨機的刺激(來自橋腦的神經信號,活化皮質區),大腦根據這些資訊,並且和過去的經驗、關心的事務、個人人格等連結成為夢境。(Nielsen&Stenstrom,2005)
清醒夢(lucid dream)[編輯]
清醒夢是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所作的夢,又稱作清明夢。 清醒夢跟白日夢並不相同,清醒夢是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白日夢則是做夢者於清醒狀態中進行冥想或幻想,而不進入睡眠狀態中。 清醒夢一詞首先由荷蘭醫生Frederi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在一般的夢中,背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受到抑制,影響了大腦的邏輯思考能力及自省能力,而無法主導其他邊緣系統的腦。但是在清醒夢的狀態下,做夢者可以在夢中擁有清醒時候的思考和記憶能力,部份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夢境中的感覺真實得跟現實世界並無二樣,也能隨心而塑造夢境,但卻知道自己身處夢中,清醒夢者亦能記憶大部分各個不同清醒夢之世界與情境。
近年的研究結果認為能夠做清醒夢的人,表示他們不只在做夢時有自我意識到,並可以利用夢境運用一些現實生活中無法實現的技能,對於腦袋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因此能夠做清醒夢的人似乎比一般人更有洞察力。有一些電影以清醒夢為題材(例如韓國科幻電影:清醒夢),亦有許多網路文章和書籍教導人們如何做清醒夢(例如:清醒做夢指南:全面啟動你的夢境之旅 ),常見說法是在平常培養判斷現實的能力,像是常常自己問自己這是不是夢,久了便會習慣提出此懷疑,即使是在夢中,進而有機會操縱夢境。
白日夢(daydream)[編輯]
是指清醒時的腦內所產生的幻想及影像,通常是開心的念頭、希望或野心。當我們正在從事一件熟練或是無聊的事情時,經常會發生意識分割的狀態,白日夢便是這種意識分割的副產品。白日夢雖然有個「夢」字,但它是發生在人們清醒的狀態下,並受到意識的控制。雖然人們可以一心二用,但邊做事邊做白日夢,還是會使個體因察覺能力下降而發生意外,白日夢的愛好者還是小心為宜。 做白日夢是一個普遍且正常的現象,研究發現,人們平常閒來無事時,有10%的時間是在做白日夢。白日夢的內容五花八門,可能是幻想自己考上某間理想的學校、盤算如何追求心儀的對象、回憶某天受到屈辱的情境,或者是思考如何突破某項工作困境等。白日夢的內容因人而異,但這些白日夢的內容通常和自己所關心的事物有關。 早期學者與一般大眾對白日夢多持負面的看法,認為白日夢是逃避現實、不切實際的作為,認為做白日夢者若無法將現實與幻想區分開來,容易導致心理疾病。但是研究發現,白日夢與心理疾病其實沒什麼關聯,相反的,反倒具有下列的功能:
1.人生不如意之事時而有之,精神勝利法一下的白日夢,可讓人暫時脫離痛苦的情緒。
2.白日夢的意識狀態與一般理智工作的意識狀態不同,在這種放鬆的情境下,人們的創造力有可能提升,進而增加問題的解決能力。
3.白日夢可當作心像練習,透過心像練習,人們對即將面臨的事物會有較充分的心理準備,例如談判前想像對手可能的招數、軍人想像作戰的情景等等。
4.在單調無聊的情境中(例如無聊的演講、枯燥的上課內容),白日夢的調劑作用有助於減低煩躁的情緒。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大學(UCSB)心理系教授史庫勒(JonathanSchooler)曾做過白日夢的實驗,實驗過程為受試者會接到指示要求他們在發覺自己開始恍神、做白日夢的時候按下按鈕,最後從中將會做白日夢的人分成兩個類型:
⒈不知不覺型:當開始做白夢的時候自己並未發覺,要等到研究人員看到腦斷層掃苗活動後提醒他們才會發現
⒉先知先覺型:能即時發現自己思緒飄離並且按下按鈕
實驗結論發現不知不覺型的白日夢似乎對創造力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符合一般人認為放空的定義,但先知先覺型就屬於有創造性的白日夢,且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將自己的幻想變成現實,或是藝術家從白日夢中獲得靈感的例子。
研究發現[編輯]
根據南非學者索姆斯的研究,他依據NREM睡眠階段亦可能作夢的事實,而推論REM睡眠與作夢有可能是由不同的腦部機制所啟動。索姆斯發現一些因為外傷或腦部腫瘤手術而前額葉白質受損的病人都報告從此不再作夢。索姆斯進一步調查有關「前額葉白質切除術」(切斷前額葉與邊緣系統間的神經通道)的病例報告,發現所有這些病人都從此不再作夢,而這些病例皆顯示作夢有另一套啟動的神經機制。由於用以治療精神分裂症幻覺的藥物就是降低腦中多巴胺的濃度,索姆斯從中推論出多巴胺才是啟動作夢的神經物質,而這個推論更進一步獲得塔夫茲大學心理學家哈特曼的實驗結果支持。當哈特曼增加受測者腦中多巴胺濃度時,受測者整反應出現比對照組更強烈鬼魅的夢境。索姆斯認為,REM睡眠階段提供作夢一個理想的環境,這是一個完美的配套,然而在NREM睡眠階段,如果大腦活動非常活躍,仍然可能有夢境的發生。
在1990年代初期,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布勞恩與華特里德軍事研究院的巴爾金運用正子斷層掃描(簡稱PET),檢視在不同睡眠階段的腦部活動狀態。而從PET影像顯示,在深度的NREM睡眠階段,我們整個大腦基本上處於休息狀態,但進入REM睡眠階段後,我們腦部恢復工作,有幾個腦區的活動力甚至是超越人類在清醒時候的活動力,這些腦區分別是海馬迴以及周邊皮質、杏仁核、前扣帶迴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視覺皮質。然而前額葉中負責邏輯與推理的區域以及位於背外側前額葉的工作記憶區活動力卻下降。由於這些負責邏輯思考的部位之活動力下降,我們的夢境便時常會出現怪誕不合邏輯的情節,且當我們醒過來時,常會立刻忘記夢中的情節。這個研究提供了我們對夢境為何以沒有邏輯順序的方式出現提供了合理的證據。

五、特殊意識[編輯]

特殊意識狀態,為一種催眠狀態或夢境狀態下產生的一種心理變化,其主要表現為意識範圍狹窄以及模糊,並以此為基礎產生各種心理變化,直至催眠或夢境狀態結束,心理變化才恢復常態。

1. 催眠(hypnosis)[編輯]

催眠,意指在特殊情境下,被催眠者籍由催眠師不斷重複的單一指令及誘導,而對周遭環境的察覺降低,並將其意識聚焦於催眠師的暗示所產生的意識狀態改變的現象,是一種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朦朧恍惚的意識狀態。被催眠者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感受,例如:疼痛減緩或消失、產生幻覺、對眼前的事物視若無睹、回憶起過去發生的事情等等。一般人常誤以為催眠是使人進入睡眠,但其實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腦波圖,與睡眠時各階段的波型並不一樣。
催眠狀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處處可見,像是當我們看電視、看書看得太入神時,全神貫注地聽音樂或寫作業時,以致我們忽略了身邊的聲音或事物。這種催眠狀態其實就是類似半夢半醒,做白日夢或入睡前的狀態。催眠能夠造成很大的效用,然而卻有人對催眠有著些許的誤解。有人認為催眠其實就是使人失去知覺,然後被催眠師掌控。事實上,催眠並不是控制別人,反而是被催眠者本人掌握控制自己的一種方式。催眠對於控制日常生活時無法控制的潛意識領域有莫大的幫助,五官、感覺都會變得比平常更加的敏銳,記憶力、集中力、學習力也是會增加的。催眠其實就是運用了潛意識裏頭從未被挖掘的巨大的潛能,使對我們身、心有著莫大的貢獻。
催眠的成敗關鍵在於該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然而催眠感受性是因人而異的。催眠感受性高者易遵照催眠師的誘導作反應,感受性低者,對任何催眠師的誘導都無動於衷。催眠感受性較弱的人,不論在有意識或是無意識時,都比較容易被他人的言語、引導給牽引。一知名的標準化測量為史丹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HSS),該量表的測量方法是先由一位有經驗的催眠師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然後測量其對特定任務的感受性,得分越高表示催眠感受性越強。
近代許多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學家運用催眠的方式讀取精神疾病患者潛意識中的記憶,以了解是何種潛意識記憶導致患者的病癥。 在了解患者潛意識中的記憶後,醫生與心理治療師便可以透過心理輔導的方式,減低或消除患者的病癥。

催眠的理論[編輯]
  • 新解離理論(neodissociation theory)
由希爾格得 Hilgard(1979)所提出,認為催眠可以改變受催眠者的意識。被催眠者在進入催眠狀態時,其意識會被分離成兩個層面: ⒈受試者接受暗示後出現的殘餘意識,催眠時意識上接收的新經驗,其性質較扭曲也容易失真。 ⒉受試者根據自己偵測到的實際感覺所產生的,相較第一個層面,性質比較真實。 此說法用來解釋催眠狀態之心理歷程,並且不涉及受試者人格特質的問題。Hilgard(1992)稱這種能偵測實際感受,及察覺實際情況與意識的人為隱性觀察者(hidden observer)。這群人在被催眠過程中仍持續進行監控,倘若被誘導做出尤為個人價值觀的行為,隱性觀察者會發出信息,而不會受催眠師擺布,及此狀態屬於暫時性的。
  • 社會角色理論
著重於催眠社會催眠發生的社會情境以及被催眠者配合催眠師暗示的動機。被催眠者本人對催眠經驗的期待及興趣程度決定他們是否樂意扮演催眠師知識的角色,並且有可能因假戲真做而導致忘我,且是非暫時性的。催眠是受試者在動機、情緒與期待上,主動與之合作,此反應可能是基於社會規範框架下的習慣,有些說法將之以信仰比喻。解離理論與社會角色理論並非互斥的概念,他們可能並存甚至互相影響。
  • 反應心向論
由Kirseh與Lynn(1997)提出,主張催眠不是改變了的意識狀態,而只是對催眠暗示作出適當反應的一種意願,並期望自己被催眠師的暗示成功催眠,引發對於被催眠的正向積極反應。

目前對催眠較一致的看法是,新解離理論以及社會角色理論都解釋了催眠的部分真相,有些催眠確實能改變被催眠者的意識,有些被催眠者的意識與其清醒狀態並無差別。因此,催眠 的成功與否一定程度上也取決於不同催眠者,被催眠者與催眠情境的組合,且被催眠者的意識狀態也極有可能在清醒狀態與完全被改變的意識狀態兩極間遊走。
催眠的應用[編輯]
  • 心理治療
催眠可以被運用為一種早期心理分析學及進行心理治療時常用的技術。首先,這樣的治療可以通過催眠讓病患達到放鬆,減低焦慮的狀態,或是減低自我攻擊的想法。另外,這樣的治療也可以用在改變一些習慣,例如:咬指甲、抽菸。再者,治療師通可以透過了解病患的潛意識歷程,從中發掘心理問題的成因,並對應之施以治療。
  • 疼痛控制
催眠可用來降低或消除病患情緒上的疼痛感受。在被催眠狀態下,當人們接受疼痛刺激時,被催眠者反應身體感覺得頂葉皮質(parietal cortex)會變得活躍,但反應負面情緒的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的活動減低,因此主觀上不覺得痛。除了在催眠師的協助下進行疼痛控制之外,受過催眠訓練者也能進行自我催眠達到疼痛控制的效果,這對於對麻醉藥不適或是對止痛藥有耐藥性的病患而言,是一種安全且可行的治療選擇。
  • 提供證詞
催眠能幫助目擊證人及受害者回憶案發時的現場狀況,以幫助警方收集犯罪證據,並對他們自己所回憶的事情的正確性有信心。但部分研究也發現,被催眠者回憶的內容易受催眠師的誘導或常有錯誤。部分國家法律也規定被催眠者回憶的證詞僅供參考,不被當成正式證詞,或被判定為記憶已受污染,不適合繼續當證人。
  • 戒掉成癮行為
成癮行為可能是由於基因,環境、童年經歷,成長經歷等因素造成。而不管是沉溺食物、酒精、藥物、吸毒、賭博、上網等,研究者也希望通過催眠的方式,讓癮君子感覺不佳,進而達到戒掉成癮行為。催眠療法被證實可以有效且持久的幫助戒除成癮行為。
  • 前世記憶催眠(Past Life Regression Hypnosis)
藉由催眠,催眠師可以藉由催眠,藉由誘導,引出所謂的「前世記憶」。就大多心理學家的立場而言,心理學家一般認為這些前世記憶是一些錯誤的、一些不太被意識到的記憶,由想像和順著催眠師的誘導所拼湊出來的假記憶;而相關的證據可以是:越是相信有前世的人,越有可能被引導出所謂的「前世記憶」。當然,在這方面也有相當多的研究,而至少在過去的實驗中(1976)發現有百分之四十的人會在誘導前世記憶時,會將自己描述成另一個人,有新的名字、新的身分。而在1990年代,Nicholas Peter Spanos發現到,這些「前世記憶」一般都相當充滿細節、鮮活,而由「越是相信有前世的人,越有可能被引導出所謂的「前世記憶」」的這項事實,研究者認為,這樣的前世記憶,其實只是人們「嘗試」去模仿另一個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罷了。
  • 提升運動員的表現
催眠並不會直接改善運動員的表現,但是透過催眠,可以讓運動員集中注意力並減少比賽前的焦慮。此外,催眠也可以幫助運動員將各個技巧形成心像,讓這些心像在心中重複出現以達到熟練的效果。
催眠治療的缺點[編輯]
就如前述,催眠治療有相當多的益處,然而這項治療也是存在缺點的。對於一個有幻覺(Hallucination)或著是妄想(delusion),抑或是使用酒精或毒品的人來說,這樣的治療方式是不太被建議的。另外,催眠治療中所引發出來的治療,並不是那麼的可信,催眠師不經意的一些詞句,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回憶的結果,因此,在現行一般的心理疾病治療中,催眠治療已經不太被採取。另外,就催眠治療的危險性來說,其實,催眠治療並不危險,只是可信度不高而已。

2.靜坐冥想(meditation)[編輯]

何謂靜坐冥想[編輯]
東西方靜坐的派別非常之多,不同派別的差異主要在於靜坐者集中意識的方式。有的派別是給靜坐者一個真言(mantra),這個真言通常是無意義的音節,靜坐者於靜坐時不斷重複這個真言;有的派別則是請靜坐者注視一幅圖畫或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的則是請靜坐者將意識集中在自己的呼吸。雖然使用的方法不同,不同派別間仍有其共同性,靜坐冥想主要的關鍵在於讓靜坐者集中意識於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刺激的干擾,如此靜坐者將能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意識狀態。
  • 靜坐冥想的益處
研究發現,靜坐冥想對大腦皮質的增生有幫助。Lazar等人將受試者分成兩組,實驗組受試者體驗靜坐冥想,他們採用的方式是專注於身體內在與外在的感覺,而控制組則未進行任何靜坐冥想活動。研究結果發現,實驗組受試者經歷靜坐冥想之後,其大腦聽覺皮質與體感皮質有增厚的現象。當人們逐漸衰老,其大腦皮質的厚度會變薄,藉由靜坐冥想或許有助於延緩這項老化。另一項研究發現,經過三個月的靜坐冥想練習,受試者血液內的褪黑激素濃度具有顯著的提高,而褪黑激素與日夜節律的調節有關,因此,靜坐冥想對於人們的作息調節是否有幫助,值得進一步探討。此外,其他研究也發現,靜坐冥想確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它可以減低心跳、呼吸速度、血壓以及耗氧量。
在心理方面,當人們面臨壓力環境時,靜坐冥想有助於降低當事人的焦慮。一項醫療研究嘗試運用靜坐冥想的方式減低心臟病患的焦慮,結果發現,在歷經八個星期後的靜坐冥想訓練,實驗組的焦慮情形改善很多,控制組則是無任何改善。由於焦慮對心臟病的控制有重要影響,因此如果能藉由靜坐冥想減低患者的焦慮,那麼心臟病患的病情控制將能獲得改善。此外,其他研究也顯示靜坐冥想對增進注意力與心靈平靜也有功效。在思考能力方面,文獻資料顯示,在靜坐冥想之後,人們對自己或待解決的問題比較會有新的洞察。至於是否能像坊間的靜坐冥想課程宣傳所說,能讓人提升智力與學業成績、促進人際關係的融洽或調適心理問題,這方面的研究結果就比較不一致。而且目前宣稱靜坐冥想具有效益的研究,大都是採用短期的自陳報告,並未控制受試者對靜坐效益的期待,這些效益是否由靜坐冥想活動直接造成,值得更嚴謹的探討。
除此之外,探討靜坐冥想的效益時,一個常受爭論的議題是:靜坐冥想與一般放鬆訓練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Holmes的研究顯示,靜坐冥想者的生理狀態與一般放鬆訓練,甚至是簡單的休息相比,並沒有兩樣。但是仍有許多研究認為期有別於一般的放鬆訓練,例如Janowiak的研究發現,靜坐冥想的放鬆效果比一般放鬆訓練來的更好。雖然不是所有研究都認為靜坐冥想有別於一般放鬆訓練,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傾向於認同靜坐冥想在減低心跳、呼吸速率以及增進放鬆感受的功效上,確實大於一般放鬆訓練。
  • 靜坐可分為兩大類:
開放式靜坐(open meditation)[編輯]
開放觀察,接受任何體驗,但不對該經驗做反應,並將其意識平靜的自由流動以達到隨遇而安的境界。開放式靜坐看似只需簡單的技巧,但其實不易達成,尤其是當某些身體的苦痛及不愉快的回憶不斷湧現。
開放式靜坐的原則為「Let it come, let it be, let it go」。
  • 「Let it come」勸導靜坐者接受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不要刻意去趕走它們。
  • 「Let it be」指不對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做評價;「Let it go」指讓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順其自然。
專注式靜坐(concentrative meditation)[編輯]
完全處於當下,注意當下出現的任何事物,但不區別,不分類,不判斷也不評論。專注式靜坐者將意識集中在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的刺激及干擾,並達到另外一個層次,例如重複吟誦梵文或無意義音節,注視某個東西像畫或蠟燭,或者集中在自己的呼吸。

3.覺察(正念療法,Mindfulness)[編輯]

漫不經心或是自我思考都是大腦和身心的自然狀態,但是經常會產生紛亂或是極端的想法,而注意力是將無意識帶入意識的關鍵 : 覺察是改變壞習慣的開始。
正念療法,是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一種引導治療方式,正念是一種轉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不需要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改以好奇心和接納,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也就是強調正視當下和正面思考。正念療法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 Jon Kabat-Zinn(台譯名:卡巴金),在20世紀70年代所提出的心理治療方法,經由長時間的反應和文獻報告,正念療法對於精神官能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恐慌症、憂鬱症、強迫症、重大創傷後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不刻意做出吐納觀想等宗教式的舉動,也不壓抑任何的思緒、念頭或雜念,反而刻意專注於當下的內心觀察,暫時不要對於內心的思緒做出評斷,帶著好奇心的本質,迎接每一個動作或是每一刻。
正念的七個要素[編輯]
  1.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對每一次的事物接觸,都當作是第一次面對,嘗試保持新鮮的經驗。
  2. 接納:實際體察自己或是外在,對於面對事物的身心現象,接納思緒或是環境的本來樣貌。
  3. 不評斷:盡可能採取不偏不倚的觀察態度,對於現在不要急著做出好壞、對錯的論斷。
  4. 自我慈悲:接納自己並珍惜自己,接受原原本本的模樣,在當中發展出信任自己、相信自己,並且不要對於身心做自我傷害、人格批判。
  5. 平等心:對身心所有的經驗,都已歡迎和溫柔的方式面對,讓注意力可以平均於身體的內外、自由自在的改變。
  6. 不刻意努力:當念頭或思緒產生時,就讓身心停留在當下的狀態,不需要壓抑或是逃避,在正念當中也不強求達成任何預設目標,或者希望在正念當中改變或得到什麼。
  7. 順其自然:平靜地看著事物的本來面貌,接受他們的存在和發展,也順應事物的變化或節奏,在這當中觀察不斷變化的過程,而身心不需要妄加施予壓力。

六、改變意識(心理)狀態的物質[編輯]

心理促動(作用)藥物(psychoactive drug)[編輯]

除了催眠以外,藥物也能夠改變意識狀態。從古至今,人們便發現可以利用一些植物或是礦物合成的物質,使人們能夠刺激或放鬆、促進或是防止睡眠、促進正常的感官功能或是產生輕微至嚴重的幻覺,又稱之為精神藥物、精神活性藥物。在這裡的藥物,指的是除了食物之外,能夠以某種化學原理來影響到人體或是心理的物質。而心理作用藥物者設的是能夠影響人們的行為、個人意識或是心情反應的藥物。藥物包含非法毒品,例如安非他命、海洛因、大麻等等,以及一些合法、能夠在醫療上做使用的藥物,例如鎮定劑、興奮劑、安神用的藥物等等。廣泛性的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香菸中的尼古丁、酒精以及咖啡、茶水、飲料中所含有的咖啡因也算是心理作用類型的藥物範疇。
然而藥物是不是合法,和這項藥品是安全還是危險有害人體的,並沒有呈現完全正相關。舉個例子來說,在全世界每一個國家政府的法規之中,咖啡因不算是違法的添加物,而香菸中的尼古丁在幾乎所有國家中都沒有甚麼限制(頂多是香菸稅調漲好抑制人們購買),酒精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只有小部分國家有極為嚴苛的限制。最常見的例子還有大麻,在歐洲某一些國家是完全合法的藥物,然而在大多數國家仍舊劃分至毒品,禁止販售買慢或是吸食持有。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到,不同政府對於藥物的管制是不盡相同的,因此也無法將合法或是非法當作是此項藥物是否安全或是危險的表徵。再以上列出的一些心理作用藥物當中,日常都能夠取得的尼古丁,反而擁有極高的致死率,每年在世界各地奪取成千上萬條的人命。
心理促動藥物是在神經系統中作用的化學物質,透過影響腦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的功能,改變意識狀態,或使生理和心理產生變化。儘管某些藥物具有醫療用途,但任意或過度使用容易傷害身體或產生依賴,讓使用者對藥物成癮,致使藥物濫用。以數據來看,青少年比較容易出現藥物濫用的情形。這是因為年輕人或是青少年常常會嘗試著去接觸藥物,特別是酒精、尼古丁以及大麻,如果再變的更嚴重一點便或是海洛因或是古柯鹼。這些物質容易影響大腦,在大腦產生強烈而難以抵抗的驅力,只要使用過一次後,便會很難消除對重複使用此藥物的渴望,導致之後越來越嚴重的成癮情況。許多人在生理上本來就較為容易發生藥物成癮,欠缺抵抗力的結果便是產生生理一以及心理上的依賴現象,儘管只有使用過一次也會陷入無限的循環當中。 藥物對腦部帶來生物化學的效果,導致行為和意識的改變。

藥物成癮/依賴(drug addiction/dependence)[編輯]

藥物成癮有以下三個特徵:
  • 耐藥性(drug tolerance)
經常使用同種藥物,將漸漸無法達到相同效果,此時藥物服用者生理上對藥物的敏感性減低,耐藥性增強,因而必須增加劑量才能維持藥物的效力,達到一樣的效果。大多數的藥物都會使人產生耐藥性,但是其產生的速度,因藥物的種類與使用者的體質而異。
  • 戒斷症候群(withdrawal syndrome)
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賴情形,在藥物缺乏或是企圖戒絕時,情況尤其嚴重,兩種現象合稱為戒斷症候群。 在停止使用的其間或產生非常不舒服的生理或是心理症狀,經常出現的是疼痛、搔癢或是嚴重的幻聽幻覺
  • 強迫使用(compulsive use)
使用藥物的人產生依賴,而且使用的劑量已經超出預期之上,希望能夠控制住劑量或是完全戒除調對此樣藥物的依賴但是卻無法做到、且會不顧一切地想要得到所需的藥物與刺激。
耐藥性和戒斷症候群的種程度醫藥物的特性不同而有所不同。舉個例子來說,鴉片的耐藥性建立速度非常快,毒癮極大的鴉片吸食者到後來所吸食的劑量會比剛開始吸食的人還要大上許多,甚至有可能會使得從未吸食過鴉片的人因劑量過重而死亡。相對地來說大麻便比較不容易產生耐藥性。鴉片、酒精以及鎮定劑非常容易出現劑量愈來愈大的情況,這件事情說明他們三者的耐藥性都比較容易建立起來。長期使用興奮劑的劑量增加情況並不明顯,而迷幻藥(hallucinogens)則幾乎沒有出現過耐藥性的狀況。 雖然耐藥性以及戒斷症候群是兩個藥物依賴的基本特徵然而,出現這兩種表徵並不是醫生診斷的充分條件。許多大麻使用者從來沒有出現過耐性性或是戒斷症候群等現象,然而只要是過度使用藥物都可以算是藥物依賴的範圍。
相對於藥物依賴,藥物濫用的定義便有所不同。藥物濫用(dug misuse)指涉的是個人對於藥物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不予理會,忽視藥物影響生理心理健康,並持續長期使用。例如一個壬因為不斷地喝酒,因而沒有辦法工作、產生婚姻家庭問題,甚至常常出車禍等等負面的狀況,但是他並沒有出現酒精依賴的症狀。這樣的情形我們便稱之為藥物濫用,而非藥物依賴。

藥物成癮的機制[編輯]
近年來,利用免疫追蹤(immunodetection)以及電子顯微鏡等方式,發現了大腦中有三個地方,會同時釋放興奮性(excitatory )及抑制性(inhibitory)的神經傳導物質,分別為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內側蒼白球(Entopeduncular nucleus,EPN)、乳頭體上核(supramammillary nucleus,SUM)。而利用了黃色螢光蛋白追蹤的方式,進一步找出了其在大腦中的傳遞途徑,分別為VTA及EPN連接到韁核(habenula)、SUM連接到齒狀回(Dentate gyrus)。在這部分的突觸同時有兩種構造:非對稱與對稱,即是上述興奮性突觸後電位以及抑制性突觸電位,分別利用穀氨酸(glutamate)及γ-氨基丁酸(GABA)作為神經傳導物質。最新研究指出,同時釋放兩種拮抗物質的神經,涉及到藥物成癮的機制。 以內側蒼白球連接到韁核的路徑為例,實驗發現當停止服用古柯鹼(cocaine)時,抑制性突觸後電位的GABA受體(GABA receptor)會減少,使得抑制性的元素降低,這樣的失衡,造成對於古柯鹼的戒斷症狀。
延伸資料:
Selective Brain Distribution and Distinctive Synaptic Architecture of Dual Glutamatergic-GABAergic Neurons by Marisela Morales
Shifted pallidal co-release of GABA and glutamate in habenula drives cocaine withdrawal and relapse by Manuel Mameli
生理成癮/依賴(physical addiction/dependence)[編輯]
藥物成癮後一旦停藥,生理上對藥物的需求,將使身體產生極為痛苦和反常的現象。因為所有精神藥物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部位發生作用,一旦停止服藥,該等部位即運作失常,因而在生理方面表現出異常行為,諸如:打哈欠、流眼淚、噁心、嘔吐、出汗、失眠、顫抖等情況均屬之。典型例子像是嗎啡戒斷,會有噁心嘔吐、腹瀉、流鼻水、流淚等症狀。若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停止會產生戒斷症候群的藥物,則常必須增加用量才能達到原先期望的效果,即所謂產生耐藥性。
心理成癮/依賴(psychological addiction/dependence)[編輯]
服用者有依賴藥物疏解痛苦的經驗之後,進而養成習慣;因為服用藥物的效果太過刺激或美好導致無法戒斷,需要時如不服用,在心理上即會坐立難安,以致無法接受。 古柯鹼即是一個生理成癮不明顯,但是有很強心理依賴的藥物,許多會致幻象或快感的迷幻藥等毒品亦然。 藥物成癮與依賴藥物容易使自己被藥物所控制而失去自主能力。社會上的犯罪行為中,很多與藥物的依賴有關,因此現代精神病學視依賴精神藥物為心理異常之一。

藥物分類[編輯]

依據藥物對意識產生的不同效果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 中樞神經興奮劑(Stimulants):這類藥物可以興奮中樞神經(CNS)的運作,包含咖啡因(Caffeine)、尼古丁(Nicotine)等等,其中又以安非他命(Amphetamines)與古柯鹼(Cocaine)兩種作為最大宗藥物。但是使用過量會產生中毒、妄想、思考混亂、幻覺、呼吸中止、體溫變化過劇甚至死亡。
    1.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2. 搖頭丸(快樂丸)
    3. 咖啡因(caffeine)
    4. 尼古丁(nicotine)
  2. 中樞神經抑制劑(Depressants):以減緩中樞神經(CNS)的運作為主。其中巴比妥酸鹽容易上癮,
    1. k他命(ketamine)
    2. 酒精
    3. 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
  3. 中樞神經迷幻劑(Hallucinogen):迷幻藥的功用主要是「引起意識改變」,改變對內部以及外部的知覺,其中以迷幻藥(又稱天使粉或麥角酸二乙醯胺,LSD)與大麻(Marijuana)為佔最大多數的藥物。長期使用易導致精神錯亂、憂鬱症、躁鬱症。
    1. 麥甲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2. 大麻(marijuana)
  4. 麻醉劑(Narcotic):主要的作用為麻醉以及減緩疼痛,像是鴉片(Opium)以及其製品----嗎啡(Morphine)、海洛因(Heroin)和可待因三種是最常使用到的麻醉劑藥物。
    1. 海洛因(heroin)
    2. 嗎啡(Morphine)

七、其他概念[編輯]

氣功態(Qigong State)[編輯]

導引方式分為兩種 動功:如外丹功、太極拳、自發動功 靜功:如打坐,其又分為兩種,修定觀(Samantha)即一種專注力的訓練、修慧觀(Vipassana)是使訊息進入腦中後便離開,不再有雜訊干擾。 不同的修練方法與門派會使人進入不同種類的氣功態、腦波,例如:使前額葉的阿法波增強。 應用:利用生物回饋(Biofeedback)機制,測量高僧入定時的腦波狀態,使得一般沒有打坐經驗的人也能進入某種腦波狀態。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編輯]

自我概念是甚麼?根據Baumeister(1995)的定義,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任何人所擁有關於自我之訊息的整體結構」。自我概念從生命初期就開始發展,而自我概念首先發展的層面是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意指個人將自己視為注意對象的心理狀態。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自己是否正襟危坐,那麼你就表現出自我覺察的狀態。
Lewis和Brooks-Gunn(1979)的一系列研究有助於了解自我概念的發展。在研究中,哪們在嬰兒的鼻子上點上紅點,然後將嬰兒放於鏡子前。可以認出鏡中影像的嬰兒會伸手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鏡中的鼻子。這表示他們已經具有自我覺察,朝向發展自我概念的目標邁進。實驗發現,一歲前的嬰兒並不會表現自我覺察,十五到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大約有25%表現出自我覺醒,大約70%的嬰兒在二十一到二十四個月時才能表現出來。
在動物方面,大多數猴子(monkeys)沒有自我意識,但與人類血緣較近的黑猩猩(chimpanzee)則有。

沒昏迷(consciousness)[編輯]

討論完了睡眠與夢,你也許會好奇那如何衡量清醒的程度呢?
早期人們口語形容病患「昏迷」、「半昏迷」、「會認人」、「感覺得到痛」、「迷迷糊糊」 等這些字詞無疑對每個醫師來說太籠統,從而造成認知上的不同,久而久之,自然出現了一個統一評估清醒程度的標準。
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編輯]
昏迷指數是各醫院用來統一描述病人清醒程度的標準,又簡稱GCS。最先是由 Glasgow 醫院啟用,英文開頭便由此而來。
昏迷指數是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分別為E(睜眼反應)、V(說話反應)與M(運動反應),正常人為滿分15分,昏迷指數依昏迷的嚴重程度而降低,最低可以來到3分。可以將昏迷程度大約分為3級:
  • 輕度昏迷:13分到15分。
  • 中度昏迷:9分到12分。
  • 重度昏迷:3分到8分。
以下是各部分的評分標準: 睜眼反應(E, Eye opening)
  • 4分:主動地睜開眼晴。
  • 3分:聽到呼喚後會睜眼。
  • 2分:有刺激或痛楚會睜眼。
  • 1分:對於刺激無反應。
說話反應(V, Verbal response)
  • 5分:說話有條理,會與人交談。
  • 4分:可應答,但說話沒有邏輯性。
  • 3分:可說出單字或胡言亂語。
  • 2分:可發出聲音。
  • 1分:無任何反應。
運動反應(M, Motor response)
  • 6分:可依指令做出各種動作。
  • 5分:施以刺激時,可定位出疼痛位置。
  • 4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閃避。
  • 3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彎曲,試圖迴避。
  • 2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反而會伸展開。
  • 1分:無任何反應。

有感知(perceptual awareness)[編輯]

所謂感知即為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感覺是指個體靠身體感覺器官(眼、耳、鼻、口、皮膚等)在環境中接受各種刺激所收集到的訊息,進而辨別該刺激特徵的歷程;知覺則是將前述感覺傳來的訊息經由大腦統合,加以選擇、組織並作出解釋的歷程,知覺的產生是一種需依靠感覺生理基礎的心理作用。

無感知(perceptually unaware)[編輯]

盲視(blindsight)[編輯]
盲視可以用「視而不覺」四字形容,有些因為視覺皮質區受損而失明的人能對他們意識中看不見的物體或影像產生反應。由於接收到的刺激繞過受損的視覺區,透過其他腦區,所謂無意識的視覺區(Superior Colliculus),去處理較為基本的視覺,例如亮暗,因此患者可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或者是猜測出物體的運動類型。 這種能力不只出現在人身上,1967年,英國劍橋大學的魏斯克倫茲(Lawrence Weiskrantz)和學生韓佛瑞(Nicholas K. Humphrey)發現了盲視出現在一隻名為Helen的猴子身上,它也是盲視的最早案例。
閾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編輯]
指雖然有刺激但接受的刺激太微弱,沒有到達閾值而沒感覺。你可以想像圖中的頂點是刺激的閾值,石頭是刺激,人若未把巨石推上頂點,不管推得多高,石頭仍會滾下。
  • 應用
廣告中的隱式促發(Subliminal priming):在畫面或聲音中置入低於知覺絕對閾的資訊(例如:出現時間短、物體很小等等),雖然其呈現是低於可被知覺的刺激強度,因此不會被有意識地察覺,但大腦仍然會對其接收並分析處理。例如:廣告圖片中置入廠商認為能使人把產品和消費行為連結的元素,在漢堡的綠色生菜中修圖放上一張綠色鈔票,雖然隱身其中,消費者在看廣告時不會發現,但由於大腦會接收此訊息,因此可能會把漢堡與花錢連結在一起,進而進行消費。
然而很多此類實驗無反進行重製,但若加入其他控制元素,則更可能達成效果。以上述例子而言,若在消費者覺得「飢餓」時看到上述處理過的廣告,比起沒有經過圖片處裡的廣告的漢堡,他會更想購買前者。即需要有個飢餓的因素加乘,才能導致消費行為的不同。若在沒有特別飢餓的狀況下,則購買哪種漢堡(實驗組、對照組)的行為不會有太大差別。
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編輯]
當我們全神貫注某一點時,就算周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卻仍渾然不覺,這種現象就 稱為不注意盲視,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 Christopher Chabris & Daniel Simons所做的非常有名的「看不見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就是一個經典例子,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穿著白衣的人們傳球次數上時,便會沒察覺大猩猩已然穿過整個場地,即使這刺激夠強但你仍然沒注意到,且實驗結果顯示有高達一半的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大猩猩,只有另外一半的人有觀察到大猩猩。
  • 應用
誤導(Misdirection):扒手會引導人將注意力與意識放在某一不相干物上,而沒有留意自己的貴重物品。
心靈魔術:請受試者在數張撲克牌中選一張牌記著,接著實驗者給出新的撲克牌組合,並告知實驗者把受試者心裡想的牌抽走了,受試者通常會相信。但是事實上是,實驗者把所有的撲克牌都換掉了,所以不管受試者想的是哪張牌,由於他只專注於自己記得的牌上,不會刻意記得其他牌的組合,所以他會以為只有自己想的被抽走了。
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編輯]
當我們專注於一個連貫的情境時,即使中間過程被打斷,我們的大腦仍會把它連接起來,造成無法查覺「前一秒鐘影像」與「此時影像」的差別。 看完上述的內容,你能推測到注意力對有或無感知的影響甚劇,一些應用在生活中也能見的 到,比如扒手犯案時利用誤導,轉移被害著意力的手法,其他更多有趣的例子可以在書籍影音中看見。

最新研究[編輯]

眼前的雨滴滴答答的打在傘上,彷彿頓悟了什麼:「原來雨滴真的是一顆顆的水珠啊!咦?我剛剛該不會又恍神了吧?還是其實我一直在想事情呢 ? 意識到底是連續還是間隔的呢?」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吧!

意識時間片段理論[編輯]

意識是什麼:連續還是離散?[編輯]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意識?意識似乎是連續的流動,形像、聲音、氣味或觸感在我們周圍隨時流動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連續的形象。就我們而言,感覺的信息似乎不斷地轉化為有意識的感覺:我們看到物體順利移動,聽到不斷的聲音,我們聞起來感覺不中斷。
然而,意識時間片段理論(Time Slice Theory of Consciousness)[2-1-1]告訴我們,人對於意識的感知並非持續的。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考慮到這樣一個問題,你可能會認為意識只有在人死亡時才會中斷。隨著各種事件在你周圍的世界發生;你可能會認為它是持續運作不間斷的,並隨著事件的演變而更迭、起伏。你最有可能一直認為自己有意識,除非你睡著、昏厥或是死亡。
但是,對於那些研究思想的人來說,包括哲學家,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這種對於意識的概念是不完全正確的。在公元前三世紀,阿布哈佛佛教學派提出了意識由離散時刻組成的理論。有許多更近的論文就這樣的結論爭論著。同時,實驗表明,當快速連續地呈現兩個刺激時,它們被同時感知到,而離散的感知被認為解釋了各種視覺技巧,例如,通常旋轉輪子的移動造成光學錯覺和閃光滯後所產生的幻覺效果,即可用離散的意識理論解釋。
直覺上,我們可能認為意識是一個持續的流動。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對意識的感知來自離散的快照,像不同的圖像對速地通過電影捲軸拍攝。即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反對「持續」的意識理論,然而「離散」的快照理論似乎太過簡單以至於使人們感到不切實際。

意識的兩階段模式[編輯]

2016年4月,EPFL的Michael Herzog與蘇黎世大學的Frank Scharnowski的合作論文發表在PloS上。
他們首先透過研究先前發表的實驗數據及文章,試圖了解意識屬於連續抑或是離散的心理行為。接著進行實驗,內容包括向一個人快速連續地顯示兩個圖像,並要求他們區分差異,同時監測他們的大腦活動。最後他們提出一種試圖調和這些意識理論的理論,認為意識既不明確持續,也不是快照意識理論,而是兩者的結合——意識實際上是分兩個階段發展起來的。而來自布魯塞爾大學的Axel Cleeremans也同意這個說法。
他們的論文中寫道:
我們認為時間是連續的,就像我們認為線是連續的,即使它的墨水是離散的原子性質的。 但我們對意識的看法與現實不符。根據我們的模式,無意識處理的輸出是連續的、有意義的、並立即意識到的。研究人員說:大部分無意識的處理都不會達到意識感知。
但最後他們也寫道:關於意識的辯論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他們的理論可能符合意識的某些關鍵特徵,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兩階段模式的理論概念框架[編輯]

由Michael Herzog與Frank Scharnowski在前述論文提出,用以解釋意識如何實際運作。
我們無意識地不斷地處理視覺刺激、與之後將其轉移到有意識的感覺之間,可能會有400毫秒的、人們無法察覺的滯後,原因是大腦想要給你最好的,最清晰的信息,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然而這個延遲從生理的角度來看是相當大的延遲。而只有當信息被轉移到有意識的感知中時,才會有意識地了解信息,這種意識在離散的時刻,或稱為「時間片段」中發生。

兩階段模式的理論內容[編輯]

  • 無意識的階段
首先大腦會處理對象的特定特徵(例如顏色或形狀),以非常高的時間分辨頻率準確連續地和不自覺地分析它們。然而,該模型表明在這種無意識處理期間,人們並不會感知到時間的流動,因為了解無意識處理的過程沒有任何意義,且若人們了解,人們意識將變得非常混亂。
在這段時間內,即使是觀察物件的特徵有所變化,例如顏色與氣味的改變,人們也不會在意識辨別中有所察覺。也就是說,人們在無意識階段中所認知的物件特徵,僅止於「數量」的最淺層次。
  • 有意識的階段
無意識的處理完成,大腦同時啟用所有感知功能對物件形成有意識的辨別。此階段對於人們對於物件的判別非常重要,從無意識階段的「數量」層次,轉化為有特徵的「圖片」形式。最終的「圖片」形式,即為大腦最後呈現給我們的意識,使我們意識到刺激。

這是意識發生的第一個兩階段模式,它提供了一個更為完整的理論,解釋大腦如何管理意識的圖片,而不是「連續而不是離散」的辯論設想。儘管此模型側重於視覺感知,因此其他感官信息(例如聽覺或嗅覺)的時間延遲可能不同,但它特別提供了有關大腦處理時間的方式的有用見解,並將其與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聯繫起來。

意識是什麼?:意識流[編輯]

對於意識的本質,眾多的哲學家、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似乎並沒有統一的定論。結構主義所提倡的說法是意識是靜止元素、而前述的意識時間片段理論指出人對於意識的感知並非持續的。而意識流的主張與上述兩者不同,認為意識不是不連續的感覺原子、也不是階段性的片段。他由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在《論內省心理學所忽略的幾個問題》一書中,第一次提出「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他認為意識流並非片段的連接,而是可流動的,就如河流一般。這個說法後又在另一本書中重提。 20世紀初,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森的「綿延論」強調生命衝動的連綿性、多變性。他的關於「心理時間」與「空間時間」的區分、關於直覺的重要性以及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無意識結構和夢與藝術關係的理論,都對意識流文學的發展有過重大影響。

什麼是意識流?[編輯]

個體的經驗意識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心理意識是連續不絕的如瀑布般流動,人的意識如水流一般總在不斷流動翻攪,意識的內容也是不斷的變化且從來不會靜止不動,就如同我們腦中的思考活動不斷的變化一般。
  • 不間斷性
意識流強調意識的不間斷性,也就是說意識是始終連續的流動,並沒有不練續的空白意識。
  • 超時間性和超空間性
指意識本身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因為意識是一種不受關現實制約的純主觀意念。
(圖片來源:Wrong Hands, 2012) 根據美國哲學家與心理學家詹姆斯意識流的假說,可以定義意識具有以下五種特性:
  1. 個人的:會隨人的心態改變而改變意識。
  2. 有焦點的:因此能在注意力所及的周圍去領會外來的印象。
  3. 有選擇性的:能對「及物」與「不及物」形態的明瞭意識的行動有選擇,表示歡迎或拒絕。
  4. 對事物具有認識作用:能取捨人的思想並處理思想以外的事物。
  5. 包含對各種關係與因素的理解

意識流文學[編輯]

意識流文學「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一詞原是心理學詞彙,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 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其寫作的主體由外在世界轉向人,從客觀轉向主觀,從外而內,突破傳統文學的寫作格式,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既包括清醒的意識,更包括無意識、夢幻意識和語言前意識。讓小說人物主觀感受到的「真實」,客觀、自發地再現於紙面上,反對傳統小說出面介紹人物的身世籍貫、外界環境、挺身而出評頭論足的寫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說」。
意識流文學注重內心世界中意識的不斷轉變與交替,而非敘述客觀事件,為了呈現人們心靈活動的狀態,寫作者常運用大量聯想性的元素、內心獨白及隱喻等技巧,並且對標點符號的使用和時間之意義也有新的界定。由於意識本身並不受時空限制,因此在作品呈現上,內容有時毫無邏輯,甚至片段零散瑣碎,喪失時序概念,有些亦有藝術化、音樂化的傾向。例如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晚年的著作《芬尼根的守靈夜》(Finnegans Wake)中,即使用大量使用暗喻、外語、雙關語、自創字等,被譽為西方現代文學史上一部真正意義上的 「天書」。 著名作品有《尤利西斯》(詹姆斯·喬伊斯著)、《追憶逝水年華》(馬塞爾·普魯斯特著)、《喧譁與騷動》(威廉福克納著)等。

區域性睡眠(Local Sleep)[編輯]

  • 圖"左腦與右腦,來自 The Renaissance of Creative Work in a Data-driven RTB Advertising World"[2-4-2]

單半球睡眠(Unihemispheric Sleep)[編輯]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維持清醒,但其中八個小時我們的左腦在睡覺,另外八個小時右腦在睡覺,剩下的八個小時我們才能運用完整的大腦,會發生什麼事呢?
在左腦睡著了的那段期間,你會失去正常會話的能力,可能得用唱的或用畫的來表達自我;在右腦睡著的時候,你則會失去感情和直覺,一切都要透過計算和推導來進行。
這聽起來很像科幻小說裡的情節,而人類確實不太能達成如此;但卻有很多的動物可以做到,例如:
  • 海底的海豚和鯨魚
因為海裡的環境比陸地嚴苛,對於這種龐大的哺乳類動物,昏睡在海底很容易被鯊魚等獵食者攻擊,而且他們需要定時到海岸上換氣,如果就這麼睡著在海底下,很有可能會溺死在水裡。
  • 鳥類
為了避免睡著的時候被天敵的攻擊,會用半顆腦袋睡覺。例如下圖就是一隻麻雀正在進行單半球睡眠:
  • "一隻正在進行單半球睡眠的麻雀,圖來自 Wikipedia"[2-4-1]

人類也能用半個腦袋睡覺?[編輯]

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在人類身上也有類似的狀況。他們稱這種現象為:區域性睡眠(Local Sleep)。
這並不像前述「左半球睡覺,右半球清醒」如此分明,而是在大多數腦區仍維持清醒時,某一腦區獨立進入睡眠。這個發現發表在 2011 年的 Neuron 期刊上[2-4-3],研究者在對癲癇患者開腦治療時,同時安裝了可以精準觀測局部腦波的儀器,除了可以用來監控癲癇患者是否發病,也能觀察這個有趣的現象。
透過插入腦內的精密儀器,他們發現睡眠並不是一個全有全無的狀態,在人們漸漸睡著時,大腦的某些區域會先進入睡眠,接著這些進入睡眠狀態的區域會慢慢的擴大,有時還會互相交換、融合,在最後才達成全域的睡眠。這項研究顯示:睡眠其實是一個連續的現象,睡眠和清醒並不是開跟關的兩種離散狀態。

延伸研究[編輯]

有了對單半球思考的初步理解後,我們再來看兩個相關的延伸研究。
熬夜之後為什麼會昏昏沉沉的?[編輯]
2011年時,發現人類有區域性睡眠的同一群研究者,發表了另一篇文章於 Nature 期刊。他們發現當小鼠的睡眠被剝奪後,即便小鼠整體仍維持清醒,牠卻有部分腦區會自動進入睡眠(區域性睡眠)[2-4-4]。
由於小鼠並沒有單半球睡眠的現象,而且與人類的關係密切,同理可推測:當人類的睡眠被剝奪時,我們腦內也會自動進入區域性睡眠。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在熬夜過後的隔天,會常常腦袋昏昏的、事情想不清楚,或 許便是因為我們有一部分的腦袋正偷偷地在睡覺。
為什麼在一個新環境會睡不好?[編輯]
你是否曾經投宿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例如旅館、露營),隔天早上起床覺得很累、睡得不好呢?這是很常見的第一夜效應(First-Night Effect)。
在2016年四月發表在CurrentBiology 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第一夜效應也造因於區域性睡眠[2-4-5]。當我們在一個新的環境睡覺時,腦袋會自動進入生存模式,就像前述的麻雀一樣,這時我們雖然在睡覺,事實上卻有一半的大腦仍然接近清醒,而基本上都是左腦負責擔任守夜人。也正是因為只有半個腦袋在睡覺,我們隔夜起床才會覺得睡的很不好(例如:上床後換左腦進入區域性睡眠)。

大腦如何產生睡眠[編輯]

「死線就快要到了!」、「隔天就是大考的日子了!」、「明天要去公司面試了!」...種種的理由,都可能讓你無法入眠。特別是在這個光火通明的現代都市裡,夜晚越來越讓人難以度過。也許在這個輾轉難眠的夜,你會很希望得到一個問題的解答:「到底要怎麼才能讓我睡著?」
這個平凡的問題其實也是現在研究積極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大腦究竟是如何控制睡眠與清醒。研究這個問題不僅能協助發展出更好的失眠治療,更能了解大腦是如何在清醒(有意識)和睡眠(無意識)這兩個迥異的意識狀態中進行轉換。

控制睡眠的大腦迴路[編輯]

現代的研究者們習慣把大腦看成一套極端複雜的電路,每一顆細胞就像是一個節點,點與點 之間透過電流傳遞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與資訊處理。不同的區塊代表了不同的處理區,有些 地方負責產生情感,有些處理視覺,有些產生並處理語言,當然也有對應的迴路負責在大腦 中產生睡眠。
但是,睡眠不只是一個純粹單一的現象,他有非常多不同的面相,他可以分成REM Sleep 和 NREM Sleep,NREM sleep 裡頭又可以分成淺眠和深度睡眠等(請參照本章核心觀念裡的睡眠)。
至今有非常多的研究在探討這些不同的睡眠現象產生自哪些大腦迴路,因為這類研究非常多,以下特舉幾個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進行簡介。
註,下文提到:
*打開大腦迴路:指透過光遺傳學或其他的方式去刺激該區的神經細胞。
*關閉大腦迴路:相反於打開大腦迴路,去抑制該區的細胞。

將生物喚醒的迴路[編輯]

  • 大腦迴路,由 Sinha Lab@MIT 設計

2015年十二月,一群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在 Nature Neuroscience 上[2-5-1]。他們發現當他們打開介於下丘腦和丘腦的一個大腦迴路時,小鼠會瞬間從睡眠當中醒過來,即便是在深層睡眠中,也會被瞬間喚醒。而且他的喚醒能力非常的強,即便是被麻醉的小鼠(麻醉和睡眠是很不一樣的現象,基本上麻醉比深層睡眠要來的深上許多,畢竟連身體被開了一個洞都不會醒過來),也會在那個迴路被打開時,瞬間醒過來。這樣的機制或許可以應用於喚醒陷入長期昏迷的病患。相反的,當這個大腦迴路被抑制時,睡眠則會被稍稍加深。
快速入夢?[編輯]
夢通常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 sleep),但這只是睡眠眾多階段中的其中一部分。如果我們想要像全面啟動那部電影裡那樣,可以自由的進出夢境,我們便需要可以自由的進入快速動眼期。正常狀態下,你必須先經過輕度睡眠的兩個階段,和深度睡眠的兩個階段,才有辦法進入快速動眼期。但2015年十月發表在Nature上的研究發現了腦內的夢境迴路[2-5-2]。他們發現當這個迴路被開啟時,睡眠中的小鼠會直接進入快速動眼期,直接跳過了原本正常的睡眠週期,而關閉這個迴路,則可以將小鼠從夢鄉中趕出。但這僅發生在小鼠已經睡著的時候,若是在清醒的時候打開這個開關,則會讓小鼠吃的更多,一個有點奇妙的發現。
安眠藥[編輯]
安眠藥(Hypnotic)是一類治療失眠,或用來提升睡眠品質的臨床藥物。通常大家會覺得安眠藥的運作機制,應該是切斷(或減弱)大腦區塊之間的聯繫,使我們覺得昏昏沈沈的,進而導致我們入眠,以往的安眠藥物也確實以抑制腦部機能為主,因此一旦不小心弄錯劑量,有可能連呼吸中樞或是其他重要神經都受到抑制而造成嚴重後果。而2015年二月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文章[2-5-3]則發現有些安眠藥不是去減弱腦區的聯繫,反而是去開啟位於視前下丘腦的一個特定的大腦迴路。當這個腦內迴路被開啟時,其他的腦區的活動會被減弱,進而使大腦進入恢復性深層睡眠(Recovery Deep Sleep),這是在你熬夜過後或睡眠不足後,睡著時所進行的比一般更深的深層睡眠。這項發現一反以往對於麻醉和安眠藥的理解,使我們可以正確的設計更有效的藥物,現今的安眠藥之藥效多為抑制大腦覺醒中樞進而喚醒睡意,生理依賴性也降低不少。對於受睡眠障礙所苦的患者,建立正確認知並適當服藥是很重要的。

控制意識的鹽[編輯]

介紹完控制睡眠中各個不同面相的迴路後,不知道大家心中會不會有一個小小的疑問:「我知道睡眠這種意識狀態是由大腦中哪些區塊來控制了,但怎麼好像還是不知道大腦是怎麼產生睡眠的?」
問題在於,前面的研究都只有在探討是什麼大腦迴路在控制,卻沒有回答這些大腦迴路怎麼控制大腦中的意識狀態。第二個問題比起第一個問題要難上許多,但2016年四月底發表在 Science 期刊上的研究[2-5-4]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解答,而帶領這項研究的學者便是在前面發現生物需要睡眠是為了清理大腦的Maiken Nedergaard。他們發現是腦內的鹽量決定了生物的意識狀態。
腦脊液的鉀離子濃度[編輯]
他們的研究專注在浸泡大腦的液體,腦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上面,腦脊液也是前面提到在生物睡眠時,用來沖洗大腦毒素的液體。他們研究腦脊液中離子濃度的強度與比例,並作出了下列發現:
  1. 從睡眠變為清醒時,鉀離子的濃度會快速上升。從清醒變為睡眠時,則會快速下降。
  2. 從睡眠變為清醒時,鈣離子的濃度會慢慢下降。從清醒變為睡眠時,則會慢慢上升。
  3. 從睡眠變為清醒時,鎂離子的濃度會慢慢下降。從清醒變為睡眠時,則會快速上升
但上述三個發現可能只是其他作用產生的副作用,於是他們透過直接注射的方式改變離子濃度,同時固定其他因素(如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並發現離子濃度分布的改變直接控制生物的清醒與睡眠。
另一個額外的發現是,離子濃度的改變會直接影響神經細胞的大小。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在「生物為什麼需要睡眠」的小節有提到一個奇妙的發現:睡著時神經細胞會變小以方便大腦的清洗。他們在這個研究中,則發現了這個現象的原因。
前三個發現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從麻醉或深層睡眠中清醒過來時,會有一點怪怪的,搞不清楚狀況的感覺。這是因為鈣鎂離子的下降速度很緩慢,所以大腦在前一段時間(鉀鈣鎂離子 都還處於高濃度的狀態)還沒有回復到正常的清醒狀態(鉀離子高濃度,鈣鎂離子則處於低 濃度),再多過了一段時間就會回復到原先的正常狀態了。
離子濃度與意識[編輯]
從剛才的研究我們知道鉀離子在睡眠前後的變化,可是為什麼離子濃度的改變會影響意識狀態呢?
這也許是因為這些帶電離子會改變神經細胞的帶電狀態,使得他們在清醒狀態時比較容易被激發,而在睡眠狀態則比較難被觸發。
為什麼這麼直觀的研究之前卻沒有人做過呢?帶領這個研究的學者Maiken Nedergaard認為這是因為以往的學者都太專注於神經細胞之間的活動,以至於錯過這個簡單卻重要的離子機制。
  • 腦內鹽巴含量的改變決定了意識狀態,圖來自http://sciencenewsjournal.com

睡眠與夢境:夢境的研究[編輯]

夢,是一個很吸引人的現象。從古至今,各式各樣不同的人類社會都想要對夢境有更多的了解。
在過去的文化中,有許多類似於「孵夢」的儀式,期望透過訓練的方式,從夢境中看見未來、或看見正確的決策。在中國有周公解夢等書籍,在古埃及則有用莎草紙書寫的夢之書等。到了現今,在有了眾多的心理學基礎與其他各種領域(如近期火紅的機器學習)的發展後,科學家終於可以對夢境做出更加科學性的研究。
在這個小節裡,我們會討論三個帶有科幻色彩的有趣研究:科學家如何製作觀測夢境的器,科學家如何控制小老鼠的夢境,以及科學家如何讓任何人產生清醒夢。

製作讀夢機[編輯]

想像一個這樣的未來:每個人在家裡都有一台夢境電視,每天晚上睡覺時,這台電視會觀測並儲存你做的夢境。而在你想要的時候,你可以用這台電視找一些有趣好玩的夢境來播放。
這感覺很像是非常遙遠的未來,但或許我們距離那個未來並不那麼的遙遠。2013年日本京都ATR計算神經學的研究員Yukiyasu Kamitani,與他的團隊自己做出了一台觀測夢境的機器原型。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當年的Science期刊上面[2-6-3]。
他們設計的讀夢原型機大致運作方式如下:
  1. 他們先給受試者看許多的照片(鑰匙、男人、椅子等等),並利用 fMRI 觀測它的腦波。
  2. 透過上面的資訊,他們使用 Linear Support Vector Machine,一個著名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台大資工系的林智仁教授所開發的軟體 LIBSVM: 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去學習如何將fMRI的腦波資訊轉換成受試者看見了什麼圖像(但無法精準的產生圖像,僅能做大概念的分類)。
  3. 接著,在受試者睡眠時,他們利用fMRI去量測受試者的腦波,並用上述習得的機器學習解夢器,去預測受試者在夢裡看見了什麼樣的東西。預測完後,他們會把受試者叫醒,並檢驗他們的預測結果。最後這步的流程圖如下:
  • 解夢機的流程圖

他們對於這些大概念分類的預測準確度非常的高,儘管仍然非常的原始,並沒有辦法把夢境的影像精準的投射出來,但仍為人類向前邁進重要的一步。這個研究除了好玩之外,Kamitani認為:「如果能夠了解人是如何在大腦中表示夢境裡豐富且龐大的虛幻世界,必定能使人們更加了解夢的本身。」
夢境的控制[編輯]
這正是2012年Nature Neuroscience的一篇文章[2-6-4]所探討的內容。他們發展了一個很簡單的機制,來操控小鼠的夢境。這項研究過程如下:
  1. 小鼠走迷宮:在白天的時候,他們先讓小老鼠不斷的在迷宮裡頭走來走去。迷宮的盡頭是好吃的食物,所以小鼠會不斷的聞來聞去,尋找出口的位置,並在走出迷宮時獲得獎賞。
  2. 提示音效:當小鼠走到岔路時,研究員會播放兩種聲音:譬如說「叮鈴」和「噹啷」。「叮鈴」代表小鼠應該要在這個岔路往右轉,聽到「噹啷」時則應該要向左轉。
  3. 古典制約學習:在走了迷宮數回以後,小鼠會意識到這個提示音效非常有效,於是便會跟隨著這個音效走路。就像第六章核心觀念提到帕夫洛夫的實驗那樣,小鼠會直接將提示音效與左右轉聯繫起來,只要聽到「叮鈴」就右轉,「噹啷」就左轉。
  4. 小鼠的夢:到了晚上時,他們觀測小鼠的腦波,發現小鼠在睡覺時,也會做著走迷宮找食物的夢境。這是因為大腦裡的海馬體會自動重覆回撥當天所發生的事件,這個過程也稱作腦部內存整理。
  5. 夢境的控制:接著,他們在小鼠作著走迷宮找吃的的夢境時,加入前述的提示音效。並發現這會很有效的對小鼠的夢境產生改變,加入「叮鈴」的音效時,那個迷宮會轉換成需要向右轉的迷宮,加入「噹啷」時,則會變成需要向左轉的迷宮。

對此研究的成功,研究學家認為這是人類『築夢』的一個起頭。除了趣味之外,因為夢境會決定我們記憶的編寫,通過改變夢境,我們或許便可以編輯原有的記憶,以此作為對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PTSD)患者的治療(如讓不開心的記憶,變得比較能夠釋然)。相信通過精神學家再進一步深入研究與對人體真正的執行,這種特殊的修改過去不安經驗記憶治療法指日可待。

人造清醒夢[編輯]

在2010年上映由克里斯多夫·諾蘭所執導的電影《全面啟動》裡,人們可以自由地進出他人的夢境,並在夢境中隨心所欲的行動、甚至可以控制整個夢裡的環境。
自由進出他人的夢境或許還難以達成,但感知到自己正在做夢,並自由的控制夢境,這即是人類從很早之前就知道的清醒夢(lucid dream)。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便已在著作中提及清醒夢的現象[2-6-5]。
了解清醒夢:做清醒夢的人的行為特質[編輯]
清醒夢的初步研究以及其命名,來自於 Frederik van Eeden 在1913年以自身夢境所做的研究[2-6-8],後人對此研究做了許多更加科學性的後續研究[2-6-6],發現在夢境中仍保有意識的人具有以下特點:
  1. 高層次的洞察能力:在清醒夢中,大腦經過腦電波進行快速反應,對於夢境的畫面真偽進行辨別,以意識到自己是正在做夢而非現實。因此,做清醒夢者在現實生活中會比一般人有更清晰的思維能夠有更好的處理問題能力。
  2. 推理能力較強:實驗也顯示做清醒夢著在現實生活中演示時透過高思維能力,能夠比一般人更輕易找出問題中的不調和或不一致,因為他們習慣常在夢境中洞察到不合邏輯的事物。
  • 讓任何人都可以產生清醒夢,圖來自 www.popsci.com

了解清醒夢:做清醒夢的人的大腦結構[編輯]
上面僅描述了清醒夢者的行為特質,但究竟是甚麼樣的大腦結構造成了上述的行為特質呢?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k Institute)的精神病學家在他們的研究中[2-6-7]指出,做清醒夢者的前額葉皮層,比較於一般人是較大的。
這是一項合理的發現,因為前額葉皮層是用來控制大腦其他區塊的重要腦區,如調節注意力、自我反思等。前額葉皮層在睡眠時通常是被關閉的,但對於前額葉皮層較大的人,或許前額葉皮層殘留較多的意識,進而使這些人可以自由控制夢境裡的事物。
如何人造清醒夢[編輯]
有了以上對於清醒夢最新研究的了解,我們將要進入最後一段故事:讓任何人都可以產生清醒夢。
由上面的發現可以推測,在夢境中,前額葉皮層的清醒程度便代表了你在夢境裡所擁有的意識程度(即清醒夢的程度)。因此2014年一篇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文章[2-6-9]在受試者睡眠時,對受試者的前額葉利用微量的電流進行刺激。並發現這樣一項簡單的刺激,便可以使人們產生清醒夢。
在睡眠學者史蒂芬·拉伯格(Stephen LaBerge)與其他幾位睡眠學者的研究中,發展出許多不同的心理技巧,能使人更有意識地掌控夢境。2012年,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的塔達·史東貝瑞(Tadas Stumbrys)曾檢驗這些技巧並評斷出它們的成功率。這些技巧有些是需要在白天進行的,而有些則是夜晚的指南。以下是由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在睡眠學校此書中所整理出最有效的幾個方法。
白天時的技巧
  1. 建立時間觀念:每天看錶五到十次,確保每一次都能清楚地看到手錶上每一個數字。大約一週過後,這個突兀的「看錶動作」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於是在夢中的你也會開始做這樣的事。夢中看清楚錶面數字並不容易,於是這將幫助你在夢中進入清醒狀態。
  2. 想像一個完美的清醒夢: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躺下來、閉上眼睛,然後想像如果進入了清醒夢,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睡前的技巧
  1. 確立目標:在床邊的小桌子上擺好紙筆。再入睡之前,告訴自己要在夢境結束後才醒來,並且希望能記下當下出現的念頭與畫面。如果在做夢後(一般的夢)有成功醒來,請趕快把夢簡短的記錄下來。接著,當你再回去準備入睡,想像自己能回到剛才的夢中,但同時想像自己意識越來越清楚。並且要想像自己回到剛才的場景當中,但做點什麼讓自己知道其實是在做夢。在清醒夢當下,有一些情境是大腦難以處理的(有可能是因為它們資訊量太大、太耗腦力),例如,可以試著在夢中照鏡子(在清醒夢當中的人,通常只會看到模糊的鏡中影像)、飄浮到空中、把燈打開(在清醒夢當中不可能改變環境的明暗),或試著看清楚手錶上的數字。
  2. 鬧鐘響起:將鬧鐘的時間設在平常起床時間的前一個小時。醒來後,鮮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去看書或拼拼圖,也可以把腦中這時的思緒記錄下來,接著再回去睡。這個技巧叫做「睡眠干擾」(sleep interruption),這可使清醒夢出現的機率暴增將近二十倍。
清醒夢發生時的維持
  1. 放輕鬆:許多第一次體驗清醒夢的人,會在發現的當下非常興奮,但這種激動的情緒反而會使夢境提早結束,因此要盡量保持放鬆、冷靜。
  2. 旋轉:如果感覺到清醒夢快要結束了,可以試著摩擦手掌,或是像陀螺一樣旋轉,這能使人留在清醒夢更久的時間。

迷幻藥與麻醉[編輯]

這一小節會探討藥物造成的特殊意識狀態之最新研究。基本上我們會著重在迷幻藥和麻醉藥這兩個部分。
這兩者皆與意識息息相關,迷幻藥使人們產生幻覺、甚至產生失去自我(與四周融為一體)的感受;麻醉藥則使人受到麻醉師控制的失去意識,並在任何時刻回復意識。透過對於兩者的研究,科學家可以更清楚的瞭解「意識」這抽象的現象,並期望透過對於藥物的了解來打造更有效的藥物治療或麻醉方式。

迷幻藥:主要探討LSD[編輯]

LSD(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是1960年代嬉皮們大量吸食的強烈迷幻藥。因此早在1950, 1960年代就有人開始研究LSD在醫療治療上的潛力[2-7-8]。但1967年後,因為LSD被認為與當時嘻皮的各種脫序和反政府行為相關,在美國、英國和世界各地被政府嚴格禁止,並直接聲明LSD不具有任何的醫療價值,使得自此之後的數十年都沒有任何的研究進展。
LSD產生幻覺的原因[編輯]
近年來,政府稍微開放了對於這些受到嚴格禁止的毒品,如LSD,的學術研究,使得這方面的研究又開始蓬勃發展。在今年四月PNAS期刊中,倫敦帝國學院的學者,發表了他們經過長達九個月的倫理審查後,終於獲准的實驗結果。這項研究針對20名有服用迷幻藥物經驗的身心健全者,每個人分別注射了75微克的LSD或安慰劑(placebo),再運用fMRI等技術研究受試者腦中血流和電流的變化。這是首次運用尖端科技拍下LSD對大腦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LSD 會讓許多大腦區塊參與視覺處理,這也是 LSD 產生幻覺的原因。
一般人的眼睛接受刺激後,視覺處理是由大腦視覺皮質所掌控。本次研究顯示在施打LSD後,許多其它的大腦區塊也參與了視覺處理的過程,因而產生幻覺(即使受試者閉上眼睛仍可看見)。此外,這些參與區塊的活躍程度與受試者看見的幻覺多寡呈正相關。LSD 造成大腦各獨立區域間連結增加的現象,與自我喪失(ego dissolution)的現象有關。
LSD除了能產生幻覺外,還會使人感覺與周遭融為一體、自我與外界的阻隔消失(天人合一的感覺)。這種(暫時地)失去對自我感覺的現象稱為自我喪失。LSD造成自我喪失的機制目前不明,但研究團隊發現LSD會促進高層級整合皮質(high-level association cortex)和視丘(thalamus)的活動,還會在大腦原本獨立的區域間建立聯繫,這兩者與自我喪失的現象有關。
Dr Carhart-Harris解釋:「在我們從嬰兒成長到成人的過程中,大腦會逐漸受到限制並分工,我們的想法也變得更加集中、精確。就各方面而言,LSD好似重組了大腦,回到嬰兒時期自由而不受限制的狀態。」

麻醉藥[編輯]

麻醉藥劑量過多,會對人造成嚴重的影響;麻醉藥過少,有可能會讓人在手術的過程中清醒,最好的機制是給予重獲意識邊緣的劑量。要能夠做到這點,必須對麻醉有深入的瞭解。
但儘管麻醉是這麼地被廣泛使用,科學家們還是不了解麻醉究竟是如何使人失去意識,又能 在藥效消退後自行恢復,畢竟人們連意識本身都仍不甚了解。以下會介紹兩個讓人們更加了 解麻醉的重要研究。
兩個研究:意識與腦電圖波型[編輯]
MIT 的學者 Emery Brown 在 2012 發表於 PNAS 的重要研究,主要研究癲癇患者在麻醉下的腦內狀態,並發現在麻醉狀態下 EEG (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m) 會出現特殊的波型[2-7-6](是下面這個研究的前作)。
因為僅對癲癇患者做研究會有很嚴重的偏差,2013年研究團隊再運用電極研究健康受試者的大腦活動,獲得了類似又更加豐富的結果[2-7-7]。研究團隊給受試者持續注射異丙酚(propofol,一種廣為使用的麻醉藥),然後每四秒播放一個單字或機械音;受試者要判斷聽到的聲音並按下正確的按鈕。連續兩次按錯或是沒按按鈕被當作是判斷清醒與昏迷的依據。
在受試者逐漸失去意識的過程中,大腦會出現明顯的特徵。當受試者正要開始失去意識時,研究團隊藉由 EEG 的觀測,在前額葉皮質(frontal cortex)偵測到 α 頻率(8~12Hz)和低頻率(0.1~1Hz)的神經震盪 (neural oscillation),並發現這兩種頻率的神經震盪間存在特殊的關係。
原本α頻率的神經震盪達到高峰時,低頻率的神經震盪會在最低點。但當受試者逐漸失去意識時,一個明顯的特徵出現了:α頻率和低頻率的的神經震盪同時達到高峰!
研究團隊相信α頻率和低頻率的的神經震盪會藉由中斷不同大腦區間的正常溝通使人失去意識。前額葉皮質和視丘原本是感覺和注意控制的中繼站,而神經震盪似乎能限制兩者間的訊息傳遞。神經震盪還能抑制大腦不同皮質間的協調、整合。2012年的研究中發現在麻醉狀態下,小區域性的神經元會先作用約數百毫秒,然後停止數百毫秒,不斷交替。這種間歇性的活動會產生緩慢的神經震盪波形,抑制不同大腦區間的正常溝通。
在研究團隊逐漸減少異丙酚的劑量,受試者逐漸恢復意識的過程中,EEG上出現了與失去意識過程相反的波形。而在受試者恢復清醒的幾分鐘前,α頻率和低頻率的的神經震盪又一次同時達到高峰。這能用來判斷患者會不會在手術中太早清醒過來。像這種患者在手術中太早清醒的案例雖然每10000次手術大約只會出現1~2次,但一旦發生很可能造成恐慌。Brown說道:
「原本麻醉科醫師無法判斷也無法處理這種情況,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延伸學習[編輯]
未來研究方向:運用機器學習的方式預測患者恢復清醒時間、其他種類的麻醉藥是否有類似現象 關於MIT麻醉權威Emery Brown的其他相關研究:麻醉藥的重要性

潛藏在正常狀態下的意識[編輯]

這一小節會先介紹幾個透過各種技巧來探勘潛意識疆域的有趣研究,接著會簡要的探討一個特殊的生理現象:盲視,並在最後介紹關於人類自由意志的最新研究。從這些研究中可以發現我們感受到的意識,當真僅是腦內活動,這龐大冰山中浮出水面的一小角。

潛意識的疆域:潛意識能夠對畫面進行整合和理解?[編輯]

自佛洛伊德創立了潛意識後,潛意識便被視為是人類知覺系統中的重大發現,但是它的功能如何潛在地影響到人們的具體行為仍有爭議。佛洛依德認為我們的心理結構有3個階層,分別稱為意識(consciousness)、前意識或下意識(preconsciousness) 、與潛意識(unconsciousness)。佛洛依德認為潛意識中充滿了不愉快的記憶。例如:過往受創的經驗、不為現實所容許的欲望、內心的矛盾等。佛洛依德認為,我們為了不讓這些不愉快的記憶停留在我們意識可以認知到的範圍內而嚴重影響到我們平常的行為,因此就將這些不愉快的記憶推擠入潛意識中。這就是佛洛依德提出的自我防衛機制。他認為如果一個人壓抑負面情緒的功能失常則會出現各種精神疾病及不正常的心理反應。
主流的學派說法認為潛意識的基本功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中,把對象呈現之繁多的屬性在背景的襯托之下整合起來──使它們被統合成某個分析脈胳下展現出來的一連串合理的經驗,以便於人們的理解,人們對於理解事物是有意識的、正如明白到「我看到對象X」是因為我的認知能力正在運作,但是對於「對象X」為何如此呈現在我眼前則是先於我的理解結構,潛意識早已完善處理的成品。
研究:潛意識與對稱性影像辨識速度[編輯]
在以往的實驗當中已知,受試者對於對稱性的臉孔和文字的辨識度高於它們的不對稱,Mudrik等人的實驗是要證明對影像的知覺是要依賴整體背景、對於整體背景的察覺最先在發生在潛意識當中。又對稱性影像與不對稱性影像的抑制時間也有不同,最後指出潛意識對於不對稱性的影像破除抑制時間比對稱影像來得快:
在實驗中供給受試者的兩組影像一組是事物與動作有對稱的關係(如籃球員手持籃球),另一組是事物與動作呈不對稱的關係(如籃球員手持西瓜)。當中對稱與不對稱的影像組合各半,兩組影像在CFS儀器下同時置於受試者的左右眼、在1秒內逐漸顯露影像的0%至100%。
結果顯示:受試者對於已經100%顯露的影像──兩組對稱與不對稱的影像的刺激度低於受CFS干涉下未能完全顯露的影像,因為對稱影像中的目標物與背景的融合使抑制時間有效地加長,相對的,對於不對稱的目標物更加快速地反應到其在背景中的差異性。
研究:潛意識能進行推演?[編輯]
意識在認知與神經科學中被視進行抽象、象徵性的語句組合表達及算術推演的能力,在Sklar和Levy等人在2012年紀錄的一連串實驗證明了在潛意識之下也能完成以上事情,且主要是在語句字義的分析、配對出字句的最佳表達意義過程中是不需要意識的運作。
CFS儀器使受試者的左眼前方置不斷快速轉變的文字逐漸顯露的影像,右眼前方置動態馬賽克的刺激。在第一個實驗中,置於左眼前方的影像以三組意義不相融的字詞組成,動詞與名詞由不相融的字詞構成,如「我 熨 咖啡」當中包含了兩組的適當動名詞──「我 煮 咖啡」及「我 熨 衣服」,以各組不相融的動名詞隨機出現。
結果發現受試者對於語句意義不相融的句子擺脫抑制時間(suppression time)比意義相融的句子來得快。這是由於語句之融貫性是依附在語句意義的一種特徵而非代表字詞意的義自身──字詞本身包含的意義不是促成融貫的關鍵,關鍵是在要使不相融的字詞處於一個可行的脈胳下理解、則潛意識必須已經在運作中──在我們看到「我 熨 咖啡」的時候,自然地分析出「我 煮 咖啡」及「我 熨 衣服」兩組意義、如果我看到的只是「我 煮 咖啡」,潛意識的運作會比前者少,使潛在刺激未能到達意識值,因此受到抑制時間(suppression time)影響較長。
同樣的實驗可用在字詞的口頭表達上,如果一組語詞表達的意義為不相融,如說出「黑色的眼睛」(black eye)即立刻意識到此意義為不相融,也就是對黑色之顏色的概念與眼睛的概念作分析,為了使兩個不同意義的語詞融合在同一脈胳下,它們各自代表的兩個不同背景已運用了超出潛意識範圍。

盲視[編輯]

盲視的生理機制[編輯]
在Michael C. Schmid與Sylwia W. Mrowka 2010年發表的研究」 Blindsight depends on the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中,認為盲視患者雖然透過醫學檢測知道自己完然喪失視力,但是卻可以辨識出外界環境中的物體形狀、甚至是察覺出人臉部的各種情緒反應等,為一種先於自己意識中能夠察覺到視感的視覺能力,Schmid等人認為這種刺激反應可能源自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
盲視所受損的機制是初級視覺皮質(Primary visual cortex),其功效是接收同側視網膜的顳側與對側視網膜的鼻側所傳來的訊息,盲視者喪失了接收視網膜傅遞信訊之功能,卻保留了身體對這些信訊作出反應的能力,丘腦中的外側膝狀體與初級視覺皮質區有一視覺資訊之必然因果連接關係。
Schmid等人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測試外側膝狀體在使用與不使用的狀態作為行為反射的量度標準,以患有慢性初級視覺皮層病變的獼猴作為評估對像,發現在其外側膝狀體擁有正常的功能運作之下,高對比度的刺激點是呈現在患有慢性初級視覺皮層病變的活動區中、且其神經活動反射在紋外皮層區(extrastriate cortical areas)或是顳葉中端(middle temporal, mt),使顳葉上端溝(fundus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fst)及後頂內葉區(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 lip)都擔任了對外界刺激點定位檢測的任務,使外側膝狀體在神經作用中有多於初級視覺皮層區域的知覺條件,雖然這是於患者來說不可能知覺到的一個盲視位置,檢測過程顯示外側膝狀體的活動狀態可以充分表明,其視覺能力來自初級視覺皮層和更高的視覺皮層。
將健康受試者可逆的變成盲視患者[編輯]
[2-8-4]在Mark S. Christensen、Lasse Kristiansen等人在2008年發表的文章《 Action-blindsight in healthy subjects after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中,在臨床上實驗上盲視患者可以擁有視覺刺激、卻不能意識到自己是擁有視覺感知的,若是使健康人的視覺皮質暫時失靈,亦能短暫地產生盲視效果,因為透過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可以阻斷受試者視覺皮質的運作,使其喪失了對視覺感知的察覺,但仍能接受到外界的視覺刺激,因為受試者的視網膜完好無缺,故仍能接收到來自於外界的動點刺激,正如盲視者一般。
經過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的受試者進行了200次的測量,在測量中有三個顯示燈按鈕,當中200的測量中處於中間位置的按鈕都有開燈且受試者每次都有按到;其中80次的測量中,會出現多於一個(中間按鈕)的顯示燈(左邊或右邊的按鈕)開啟,受試者也會嘗試作出修正動作;這表示:若果接受穿顱磁刺激的受試者與盲視者的視覺行動模式類似,則前者如同後者般可以準確地同時察覺出兩個顯示燈,而且是發生在視感上不能自行識辨外界刺激的時候。

生理週期與日夜節律[編輯]

1.研究背景[編輯]

我們熟知生理週期(Circadian clock)是藉由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接收日夜週期,藉由神經訊號傳送至松果體(Pineal gland),釋放褪黑激素(melatonin)調節生理週期,此研究是針對視網膜上的特殊藍光感光細胞對於生理及認知的影響。

2.特殊藍光感光細胞研究內容[編輯]

眼睛的視網膜(retina)上除了視桿細胞(rod cell)與視錐細胞(cone cell),還有一種特殊的感光細胞名為 iPRGC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其光譜感度(spectral sensitivity)位於 470~480nm 區段,此種細胞的角色為「校長兼撞鐘」,除了感知外界藍光,亦維持原 ganglion cell 傳訊功能,所以,除了本身的感光能力,因為還要增加ganglion cell的功能,其傳訊的感光輸入與訊息輸出能力與一般的視桿細胞(rod cell)與視錐細胞(cone cell)不同,經研究其 firing rate/log 光度發現:不同於其他的神經細胞對於外在刺激增加多為成 S 型曲線增加(最後會趨緩),iPRGC 則為直線增加,這個就和其身兼數職有關係,因此,iPRGC 其實亦會對其他波段光度產生反應。
日夜週期即是感光細胞對外在環境的感知,生物體內其實本來就存在一個生理時鐘,例如: 人的生理時鐘約 24.3 小時,小鼠則為 23.7 小時,在接受外在環境的日夜週期後,身體必需調整其體內的生理時鐘已適應外在日夜週期,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會調控生理時鐘以對應日夜週期,在非哺乳動物中,腦中有黑色素細胞(melanophore)構造,在經過交感神經刺激後會分泌黑色素(melanin),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功能不只是調控生理時鐘(Circadian clock),亦對生殖、毛色有關,例如:敘利亞倉鼠(學名:Mesocricetus auratus)會受各個季節中不同的日夜週期調控,產生生殖週期的不同,甚至是睪丸的大小。
在哺乳動物之中途徑則是 iPRGC 中表現視黑素(melanopsin),接受藍光刺激後投射至兩邊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注意,SCN 分兩邊原本可能會造成兩個生理時鐘,意即一個SCN代表一個生理時鐘,然而為何兩個生理時鐘不會互相擾亂呢?因為神經投射的迴路讓兩邊的SCN的生理時鐘同步化,因此不會造成兩個生理時鐘互相擾亂。

  1. iPRGC對生理的影響
    其實光線刺激不只是讓我們形成視覺而已,首先,在前面提到過的生理時鐘調控這個功能中,實驗中以 aDTA 這個毒素剔除視黑素(melanopsin),實驗分為wild type (WT)、剔除組, wild type 在有日夜週期下,夜行性的老鼠在每天的相同時間都會產生較多活動。然而若讓整天都沒有光照,因為小鼠則為 23.7 小時,小鼠活動時間會提前;而對於剔除組而言,無論是否具日夜週期,小鼠活動時間都會提前,意即,此實驗確立視黑素(melanopsin)對日夜週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2. iPRGC對代謝的影響
    一般可能認為熬夜與代謝有相關的影響,但其主要機制卻不甚明確,本實驗在此做了iPRGC與代謝作用的探討,實驗結果發現:
    (1)晚上照光的小鼠,其換肉率(每公斤飼料增長體重的比例)比晚上沒照光的小鼠多 20~30%。
    (2)晚上照光的小鼠出現血糖控制能力、胰島素耐受性(insulin resistance)降低的糖尿病前兆。對此兩點,剔除組都沒有這些問題,意即在無感受藍光的受氣的情況下,小鼠不會出現糖尿病前兆,所以進階得知藍光可能會讓生物增胖。
    (3)在 wild type小鼠中發現其腸道菌的菌種(strain)亦具日夜週期的振動(osscillation),早上活化的菌種與晚上活化的菌種不同,研究時利用小鼠糞便搗碎後分析其中菌種的比例,發現與小鼠的生理週期有高度相關性,所以,實驗導向兩個方向,一個是 iPRGC 受光線造成影響,另一個是小鼠本身內身性生理時鐘造成的影響,實驗設計是同樣利用 aDTA 這個毒素剔除視黑素(melanopsin),看是大總管iPRGC影響了腸道菌的菌種(strain)的振動(osscillation),還是local腸道的生理週期造成腸道菌的菌種(strain)的振動(osscillation),最後發現結果是前者,因為在剔除組中,腸道菌的週期性也跟著混亂,所以此結果與iPRGC有關。
  3. iPRGC對認知的影響
    另外這個實驗亦參與認知與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實驗設計使公鼠與母鼠共處於一籠,一般情況下公鼠會與母鼠互動,甚至求偶,於是實驗設計使公鼠照藍光,看其是否影響公鼠與母鼠的社交行為,結果發現:照光處理的公鼠在進入新環境與異性同處一室時兩者互動次數較少(耍宅),甚至完全不互動。經過研究其機制後,發現照光會影響下視丘(hypothalamus)的視上核(supraoptic nucleus (SON))釋放催產素(oxytocin),因此影響到情緒,而在研究中,iPRGC 剔除組和黑暗不照光處理組都有互動,而前者互動更多於後者,所以,藍光對於小鼠的社交行為有甚大的影響。

3.實驗結論[編輯]

本實驗針對生理週期與日夜節律的背後機制原理,以及生理週期所帶來的其他影響進行深入的探討,首先,實驗發現出藍光對於視網膜上的一個名為 iPRGC (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的感光細胞有關,此細胞藉由細胞中的視黑素(melanopsin)接收藍光的刺激,使傳送到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使生理週期得以調控,整個機制中最重要的就是藍光的調節。 另外,藍光照射刺激iPRGC的過程亦造成代謝與認知的影響,實驗發現比一般日夜週期更多照射藍光的小鼠其換肉率增加,且出現出現血糖控制能力、胰島素耐受性(insulin resistance)降低的糖尿病前兆。另外,iPRGC亦會對小鼠的大腸中腸道菌的菌種(strain)產生日夜週期的振動(osscillation),此為物種間的調控。而在認知的部分,因為照射藍光會影響下視丘(hypothalamus)的視上核(supraoptic nucleus (SON))釋放催產素(oxytocin),因此影響到情緒,所以,照光處理的公鼠在進入新環境與異性同處一室時兩者互動次數較少,甚至完全不互動。以上為本實驗特殊藍光感光細胞iPRGC的相關機制與影響。

跨文化研究[編輯]

你是否曾做過令人心驚膽顫的噩夢?這個夢境可能是被惡鬼追殺,或是被別人毆打,而這些夢境又是否反映出我們的潛意識和潛在壓力呢?
本章節的前兩個研究分析了夢境與創傷性經驗之關聯性,並探討重複夢境之間的相關性。除此之外,也有意識與生理交互作用的研究,並且探討潛意識對行為的影響。就讓我們跟著研究者們的腳步,一起探討意識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一、系列夢境的個案分析[編輯]

二、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分析之研究[編輯]

三、用催眠治療焦慮症[編輯]

1.背景 焦慮症患者除情緒困擾,也常以身體症狀的形式表現。本報告個案之身體症狀顯著,但其醫療信任度低,建立關係明顯困難。為了重塑治療關係,策略性透過催眠體驗,改變其醫療態度,後以催眠技術合併認知治療介入。 2. 個案報告 某男性一年以來感覺持續有尿意,頻尿且憋不住,1小時需解小便 2 ~4次,情緒顯著焦慮;造成飲食限制(避免飲水)及社交減少(不敢出門)。各項生理檢查結果並無異常,經診斷為焦慮症。住院檢查及治療。住院期間覺得醫療處置無效,多個人主觀意見,治療態度疏離,有貶抑醫療之言談。 3. 治療策略 先透過催眠體驗促成治療關係改變,以催眠技術合併認知治療,在個案意識清楚狀態下進行(非深度催眠),將症狀形象化,同時進行內在暗示與認知校正,並給予個案症狀的自我控制感。 4. 治療歷程
  1. 催眠體驗與重建關係:醫療態度轉為配合,且主動要求接受心理治療。
  2. 催眠技術與認知治療:於催眠中將症狀具體形象化(滴水的水龍頭),利用知覺轉移與暗示建立個案的自控感(手握緊即可關緊水龍頭)。並透過生理撿查正常與住院觀察到個案「夜間可維持睡眠不須如廁」,理性分析生理與功能性的狀態,予認知治療介入。
  3. 深化催眠與回復正常:透過催眠程序與暗示,將個案回復到主觀正常的狀態。
5. 結果 治療效果良好;生理症狀於第二次呈現戲劇性改善,至第三次後症狀已消失,焦慮情緒亦同步緩解。 6. 討論 未來臨床上接觸某些身體症狀明顯而受僵化思考或過度理智防衛之個案,可考慮在放鬆訓練外,在認知行為治療的架構下搭配催眠技術,減少治療阻礙。
【1】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簡稱 CBT)是一種心理治療的取向、一種談話治療,以目標導向與系統化的程序,解決喪失功能的情緒、行為與認知問題。

四、中文版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之信、效度探討[編輯]

五、癌症影響、情緒覺察與反思、和患者憂鬱與焦慮症狀相關研究[編輯]

六、潛意識思考及意識思考對困難問題決策之影響 [編輯]

生活應用[編輯]

「看了這麼多之後,才發現,原來我也有意識啊!而且,居然是如此神奇美妙的存在!但是,難道就不能來點有趣一點的嗎?」看著湯匙裡老師浮誇的倒影隨口滴咕了幾句,但我們還不知道的是,意識真的有好多有趣的應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哲學的意識心理學應用[編輯]

引用

  1. Gallup, G., and Proctor, W.(1982). Adventures in immortality: a look beyond the threshold of death. New York, McGraw Hill.
  2. http://www.ettoday.net/dalemon/post/4789
  3. https://www.wikiease.com/wiki/靈魂出竅
  4. http://www.rugusavay.com/thomasnagel-quotes/

瀕死經驗——人死後意識是否還存在?[編輯]

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NDE),是一種人在臨死前所經歷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發生並不是絕對的。這種經驗一般包含靈魂出竅、隧道經驗(感覺通過狹長的黑暗,盡頭有光)、回顧一生的生活、看到過世的親人、感覺平和愉悅且沒有疼痛等等我們可能無法理解的現象。
一般會認為這些現象發生於接近死亡時,但很多案例並沒有死亡風險。有些學者認為這類現象純屬幻覺,但也有人主張這些現象證明了意識可以獨立存在於身體之外。那麼主張身體與心靈(或者稱為靈魂)可以分離的二元論者(如:柏拉圖、笛卡兒)是正確的嗎?
  • 看到你自己,也就是所謂的靈魂出竅,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圖來自[2]

瀕死經驗的統計與研究[編輯]
  • 蓋洛普調查[1]
瀕死經驗可能比你我想像的更常發生。蓋洛普民意測驗以全美的樣本為代表,有15%的人報告自己曾經歷過瀕死狀態,其中約1/3(大概八百萬人)表示有伴隨瀕死的神祕體驗。
  • 帕尼亞調查
英國科學家山姆•帕尼亞(Sam Parnia)一直從事著瀕死經驗的研究,他曾研究了六十三名被確診為臨床死亡而後又活過來的心臟病人。他們在活過來的一周內接受了研究小組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五十六人說自己完全不記得昏迷時的狀態,但有七人稱自己有記憶。這七人中的四人屬於瀕死狀態,當時醫生已經宣布他們腦死了。
這四人報告說,自己當時有清醒的意識,能夠記憶、思考、推理,還能四處遊盪,和別人交流。他們還說,當時感到安詳、快樂和舒坦。有人表示,自己感到時間變快了、意識更敏銳了,對身體卻失去了感覺;有人看到了明亮的光,進入了另外的世界並和死去的親人交流。一名病人甚至宣稱自己當時跟一個神秘的生物體進行了親密的接觸。
  • 有些受帕尼亞調查的瀕死經驗者表示會看到一個長長的隧道,盡頭是刺眼的陽光,走過去似乎就是另一個世界,圖來自[2]

  • 瀕死與腦波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加護病房醫生朝拉說,為了知道開給病人的止痛藥是不是管用,他監測了七名病重病人的腦波。他說,病人撒手人寰以前一個小時,原本微弱的腦波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活躍。時間長短不一,最短的有三十秒,最長的有三分鐘。
朝拉認為這種迴光返照應該是血流減少、氧氣量降低,死亡以前,腦中電波的最後一搏。他說,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會讓瀕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也會有感覺。而瀕臨死亡後來又活過來的人,還記得這種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瀕死經驗。
瀕死與意識[編輯]
有關瀕死經驗引發出一個基本的「心靈―身體」問題:心靈(心靈與意識有時被當作是同義詞,但一般來說,意識是心靈的核心意義或必要條件)是非物質的嗎?是否可以脫離身體而獨立自存?
假如你證實了當腦部停止時,意識仍然繼續存在,那麼意識極可能是獨立的存在。 ——帕尼亞醫生
不相信意識可以獨立存在的人,會試圖說服人們瀕死經驗不過是大腦最後放電的現象,或者說與幻覺的體驗非常相似;而相信身體與心靈是兩種不同實體的二元論者,主張瀕死經驗可以作為靈魂不朽的證據。
前者的觀點較符合唯物主義,而後者的觀點符合唯心主義。另外還有一派人秉持二元論,相信心靈與身體是互相影響著,是為心身二分法的擁護者。
  • 唯物主義(Materialism):主張物質形式與過程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且相信所有的實體及現象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至於意識的部分,則是人腦中的生理反應,意即物質決定了意識的存在。
  • 唯心主義(Idealism):是哲學中與思想、心靈、語言等彼此之間關係的討論與看法。唯心主義相對於唯物論,主張物質是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 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一種認為精神現象某種程度上獨立於身體的觀念。西方著名哲學家笛卡爾,透過二元論的出發點,使心身二分法為眾人所關注。但心靈(mind)如何與肉體(body),甚至世界互相影響,目前仍然沒有可信的解釋。
相關例子[編輯]
  • 觀落陰
觀落陰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源自於道教法術,意指活著的人靈魂跟隨作法者的指引,進行出體,到陰曹地府旅遊。一般觀落陰的人,除了希望見到已往生的親人外,也可以是觀元辰宮。元辰宮普遍被民間信仰認為其擺設與自身的運勢有關,故很多人觀落陰觀元辰宮,為的是一觀其運氣,或花錢改運。但觀落陰的真實性目前尚未能證明,也有催眠師認為,觀落陰乃是催眠現象的一種。
  • 右顳頂聯合區(angular gyrus)與靈魂出竅的關係
2002年一位患有癲癇的中年婦人,進行腦部手術。而當醫療人員對婦人的右顳頂聯合區進行刺激時,這位婦女聲稱,她感到自己飄出了體外,正俯看著自己。後來研究發現,顳頂聯合區負責處理視覺與觸覺信號、從內耳發來的平衡和空間資訊,以及關節、肌腱、肌肉傳遞的感覺信號。它將這些資訊統整起來,讓人感覺到身體的存在,與自身與周遭環境間的相對位置。
研究人員因此推測,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與靈魂出竅體驗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後續為了研究靈魂出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甚至展開了一項名為「自體轉換」的實驗[3]。包含此實驗,其他臨床案例均也指出顳頂聯合區功 能紊亂,正是靈魂出竅體驗的核心所在。

意識是什麼?[編輯]

我們或許都能直觀的說出意識的存在,但當被問及「意識是什麼」,可能就顯得有些棘手。而且人的意識是否又與其他生物有所不同?
想必我們都曾幻想過自己成為其他某種動物,如老鷹翱翔於天空、獵豹馳騁於原野、鯨魚悠遊於大海之中。我們可以藉由五官知覺,徹底想像成為該生物所擁有的一切感覺,或許從影音資訊中、或文章、甚至於相關的生物感官及行為研究來加強模擬與推測。即便這種想像看似十分簡單,也在文學作品與電影中司空見慣,但若要我們宣稱可以因此明白一個生物的感覺,卻是有些自以為是了。
美國哲學家湯瑪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於1974年發表一篇論文 :〈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探討心靈與物體之化約性問題。
  • 內格爾認為意識的探討會使心物問題變得相當棘手,圖來自[4]

內格爾選擇蝙蝠為事例探討的原因為蝙蝠也擁有意識,且與人類演化途徑相似,人類對蝙蝠的物理構造完全了解,唯一不同則為蝙蝠表現出的行為與感覺器官與人類大相逕庭。
內文核心思想為「我們雖然對蝙蝠有全盤的了解,也相信蝙蝠能產生自我的意識,但我們仍無法知道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原因則為蝙蝠的外在感應靠著聲納系統,而人類在演化上,完全沒有體驗過聲納系統的主觀感覺。故我們根本無從得知成為一隻蝙蝠可能是什麼樣子。
但最後內格爾並未完全的否定物理概念與客觀科學,他相信物理概念能夠正確地描述意識,只是我們目前對心靈與物質的了解還不足,尚且無法就客觀層面來解釋意識而已。但當對心物的了解愈趨成熟,或許便有辦法完全解釋了。

中觀與唯識[編輯]

佛家哲學發展到西元2至4世紀間又分為「中觀」與「唯識」兩派。就哲學的觀點而言,中觀學派屬於折衷唯心論,而唯識學派則屬於嚴格唯心論。而在華人社會,受到玄奘法師長期以來對佛教的影響力,唯識學派成為主流,相反地在西藏,則以中觀學派為主。
唯識學者認為人的心識可分為八個類別或層級---對應感官輸入的前五識:「 眼識 、耳識、鼻識 、舌識 、身識 」、第六識「意識 」、第七識「莫那識 」、輪迴主體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唯識學所謂的「識 」包含反應與記憶兩個成份。前五識對應到我們五官(佛學中稱為五根)與外界的互動後所產生的感知或覺知,以「眼識 」為例,它負責我們視覺上的辨識功能,包括提取記憶與比對兩項工作,因此負責「眼識 」的系統就包括記憶裝置與處理裝置,使用現代電腦來比喻就是包含 CPU與Memory兩部分。以辨認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同學為例,大腦中須儲存有這位同學多年前的影像,同時也必須評估當前影像與多年前影像間的相似度,至於認出這位老同學所觸動的心情意義則不是眼識處理的範圍,而是由第六識「意識 」所產生的。第六識在唯識學中又稱為「意識」,負責綜合評估與決策,同時引導前五識的運作,因此佛書上說:「意為五根所依止」。 第六識共產生51種心理作用,包括貪、瞋、癡、慢、疑、忿、恨、惱、嫉、慳、諂、誑、害、憍、覆、信、慚、愧、不害、無貪、無瞋、無癡、輕安、無慚、無愧、懈怠、放逸等。而《唯識三十頌》提到,我們的第六識在下列幾種狀況下會停止運作:無夢睡眠、昏迷、入「無想定」、入「滅盡定」,佛家修行的方法之一即是修習禪定,而有夢睡眠在古佛書上則以「夢中獨頭意識」的狀態稱之,表示這時第六識仍然持續在運作當中。 第七識「莫那識 」最重要的作用則是產生自我意識,而有關莫那識的提出則是因為當初唯識學者為了解決睡眠或昏厥中第六識停止運作的問題;也就是說,由於「莫那識 」 的持續運作,我們不會將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看成不同的人。現代精神醫學上,解離症患者的臨床症狀是記憶、意識、或身分認同的崩解,最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產生自我意識瓦解的現象,而將不同時間片斷的自我認定成不同的身分。 佛家認為,「自我意識」是一切煩惱的源頭,並因此衍生出「第六識」的種種情緒反應。當我們的處境符合自我的利益或預期時,我們會產生正面的情緒,例如快樂、滿足,喜悅等情緒;然而,當我們的處境違背自我的利益或沒有達到預期時,我們會產生負面的情緒,如憤怒、恐懼、焦慮等。另外,唯識學派的支持者則提出「阿賴耶識 (第八識) 」,而其立論基礎是區別陷入昏迷的狀態與已經過世的狀態,因為「阿賴耶識 」的很大的作用之一是解釋了「根身持有者」,說明當我們的「阿賴耶識 」持續與我們的肉體結合時,我們的生命就會延續下去。相反的,當我們的「阿賴耶識 」離開我們的肉體時,我們的生命就終止。除此之外,唯識學派還提倡「阿賴耶識 」是我們的永久記憶區之說法,儲存我們過去累加的記憶與習性。然而,我們無法感受到「阿賴耶識 」中所儲存的記憶之存在起因於阿賴耶識的記憶屬於深層的潛意識層,使得我們平常無法察覺。而想感受的方法則是必須使我們進入深層的禪定,當前六識幾乎停止運作時,我們才有可能察覺「阿賴耶識 」。唯識學者認為「阿賴耶識 」在我們生命結束後仍會持續存在,持續不斷的輪迴並永遠存在,並尋找下一個「入胎」的 機會,無消失的可能。而在一世的生命結束後到下一世的生命開始前,這一段中間歷經過程佛教學者稱之為「中陰身」 。唯識學者認為,我們的阿賴耶識中儲存了各式各樣我們與外界互動後產生的習性,隨著習性的生成、成長、與消滅,我們阿賴耶識的內容也不斷在改變,而儲存在「阿賴耶識 」中的習性在我們輪迴轉世時會延續下去。例如,我們平時都遵守著交通號誌。但某次深夜時,由於四下無車,鄰車便闖紅燈通過。這時若我們興起一個可以有樣學樣的念頭,則這種僥倖心態的形成,以唯識學來說,就是一個新習性的出現。儲存在「阿賴耶識 」中的習性,遇到適當時機,就會影響我們的思考與行為。而習性有可能會慢慢被培養的越加茁壯,對我們的影響也會愈來愈大。例如,我們幾次不遵守交通規則都沒出事後,膽子也會愈來愈大。假設當有一天我們因為沒有遵守交通號誌而造成交通事故的發生。從此,我們再也不敢心存僥倖。此時,站在唯識學的角度上,這就是一個習性在因果成熟後消滅。因為我們的行為與心態不斷在改變,因此新習性不斷形成,此時舊習性會跟著消滅,我們的整體心靈狀態不斷地在變化中,這就有如我們身體的組成每天都在變化一樣。佛教學者認為,雖然我們的心識狀態不斷在變化,但這些變化有延續性。換句話說,今天的心識狀態會與昨天的不同,但今天的心識狀態與昨天的心識狀態之間有連接性。唯識學者認為儲存在「阿賴耶識 」中的習性是透過「第六識」的運作而影響到我們的思考與行為,就像生命在生長時,會因為基因不一樣而決定我們一些生物特徵,如皮膚、毛髮顏色不同,眼睛大或小等。然而,基因的表現是透過蛋白質的作用呈現的。因此,我們可以將「阿賴耶識 」比喻為我們心識的基因,而「第六識」的運作則有著如同蛋白質一樣的作用。

藏傳佛教(屬中觀學派)認為人是意識體與肉體的結合,而意識體與肉體的運作則是透過氣場作為界面。因此,藏傳佛教認為我們的心識運作有以下三個層次:生理層次、氣動層次、靈性層次。藏傳佛教認為我們平常可察覺的意識反應都是由大腦所主導,屬於生理層次方面。氣動層次的意識運作則只是一種假說,然而在瀕死經驗中,似乎也得到某些科學證據的支持。靈性層次的意識運作也只是一種假說。但在前世經驗中,似乎也能從中得到某些科學證據的支持。

二、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心理學應用[編輯]

引用

  1. http://www.azquotes.com/author/41420-Morris_E_Goodman

吸引力法則-讓潛意識引領你的生活[編輯]

人類生活由意識與潛意識所影響,意識包含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例如人的日常一切行為,大多均由意識所主導。意識主導理性行為的心智,包括邏輯分析、計劃、計算等,也就是當人要對任何事物作出合理的推斷時,總少不了意識的參與。如同佛洛伊德的冰山理論所言:根據假設將意識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意識層是指海面上可見的冰山,而前意識層相當於漲退潮時落差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層則是位於海底深不見底的深層區域,是占據整體人格最大部份。其中,潛意識相對於意識及前意識,呈現具有兩種對立關係的意識層次。 意識的運作佔人類心靈運作少於10%,是一套合乎邏輯的、理性的思考,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
然而另外在海面下深不見底的冰山,就是我們在此處談論的主題:「潛意識」,不易甚至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正悄悄地影響人類生活,控制著絕大多數的心靈。實際上,若要簡單地解釋潛意識,潛意識是過去的經驗與習慣形成的一種應變程序,它是一種自動導航系統,在你的生活中悄悄地影響著你。
行文至此,本篇文章最核心的疑問悄悄浮現出來:「既然意識主宰著我們日常生活的大多數決策,那潛意識又要如何改變我們呢?」其實,人類的潛意識力量無窮,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如何掌握它。
從事任何事情時,意識總是走在最前面,先有意識才會激發行動的動力。所以,想追求成功,首先要在心中產生關於成功的思想意識。然而,光有意識仍然不夠,俗話說:「思想有多遠,人就能走多遠。」意識總是在最前面,只有先擁有成功的思想,才可能達到成功。當你用意識不停地關注成功,將它化為潛意識,讓潛意識如自動導航班悄悄地影響著你,那麼成功就離你不遠了!
如何開發潛意識?[編輯]
由前文知道,若人要成功,必須要先有關於成功的思想意識,並將之化為潛意識,所以,本段要對「開發潛意識」進行深入探討。
開發潛意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運用意念一再重複想像。將主動的意識,透過感官關注,重複地輸入大腦,讓大腦習慣它的存在,這就好像是對大腦的一種訓練,當每天都做著同樣一件事情,慢慢的,這樣的意識就會從海面上的冰山,沈入海面之下成為深不見底的潛意識基底。舉個例子,就如同要說服一個人時接受一件事時,要反覆在他面前不經意提起那件事,久而久之,這件事就會寫入這個人的大腦潛意識中,使其無法拒絕他的存在。所以,習慣能將意識轉化為潛意識,能將記憶寫入潛意識,而潛意識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
在此再舉一個輕鬆的例子,台大普心教授黃從仁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為什麼教心理學的老師不怕學生上課打瞌睡,因為打瞌睡的人無法用意識抵抗教授的言語,所以心理學的知識就會被緩緩寫入學生的記憶中,你想抵抗都不行。」雖然此話並無實際的實驗證明,但是不失為一個關於潛意識的有趣的故事。
所以,關於如何開發潛意識的結論,就是要隨時隨地在心中確認目標,想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經由大腦反覆記憶和輸入,當潛意識開始習慣接受這樣一個指令的時候,所有的思想和行為都會配合這個想法。
後續,我們會更深入提到「吸引力法則」,主旨就是:潛意識的吸引力發揮作用,吸引你所想像的成功,朝著你的目標前進,直到達到目標為止。潛意識所發揮的吸引力能激發人體驚人的潛能。
正向思考[編輯]
正向思考是吸引力法則的出發點。說起來簡單,但卻是關鍵。意識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習慣正向思考、樂觀的人較容易成功;成天抱怨,悲觀消極、充滿負能量的人一輩子也無法改變現狀;一個渴望變得活力四射的人會比常人更有活力;一個希望自己有勇氣的人能變得勇氣十足;一個有自信的人通常表現得比常人好;堅信「我一定能行」的人就有很高的機會做到他想做到的事;而那些想著「我恐怕不行」的人則很有可能會落在別人身後。
在經典暢銷書籍《秘密》中提到,這種運用正向思考的心想事成可以概括為以下四步:
第1步. 心想事成的起點,就是採用吸引力法則
第2步. 你的想法,會吸引類似的現實往你身上聚集
第3步. 若聚焦在負面的情緒,你只會吸引更多負面的事情持續發生
第4步. 如果改聚焦在正面的景象,你就能實現願望
在現實中許多事實都證明了這個觀點。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差異的發生?沒錯,就是思想!思想是一切行動的開端。正向思考能夠擺脫恐懼,導向成功的方向;相反的,習慣負向思考將永遠無法走出黑暗。通常能正向思考的人,注意力都放在如何完成這件事物,獲得成功之上,所以,根本沒有時間、腦力留給負向情緒,所以,「如果改聚焦在正面的景象,你就能實現願望」
吸引力法則[編輯]
吸引力法則其實源自於腦波頻率的發現,從本章節可知:腦波依據不同的頻率高低可大致分為beta、alpha、theta、delta波,而日常生活中由腦電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記錄出的腦波則均為這幾種不同頻率波形的疊加。在頻率的基礎上,認為人類思考時大腦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電波,亦即人的各種思想具有不同的頻率,而宇宙萬物都具備特定的頻率,因此,我們可以想像一個類似「同性相吸」的概念,意即思想可以吸引具有相同性質、頻率的事物來臨。
所以,堅持關注自己想要得到的當思考化為一種潛意識,我們就會有產生這種思考的頻率,就會吸引我們所關注的。然後,堅持到最後,同時不忘加上努力,我們所關注的事物就會變成現實。俗話說:「相信奇蹟的人總是最靠近奇蹟。」透過操控自己的意識,每個人都是自己機遇的製造者,能夠成為自己心中所想像的那個人。所以運用吸引力法則,藉由同性相吸的原理,自己的生活能夠吸引更多正向的事物。
潛意識放大效應[編輯]
由前所述:習慣能將意識轉化為潛意識,能將記憶寫入潛意識,而潛意識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所以,當你將心中的想法化為潛意識後,解脫顯意識的束縛,讓潛意識接管一切,吸引力法則就會發生作用,潛意識將默默地影響你,時時提醒你走向正確的方向。
那麼,潛意識放大效應又是什麼?由前面知道潛意識能激發潛能,發揮同性相吸的原理吸引宇宙中與你的思想相同頻率的事物,當你心中有一個夢想,你堅信他會實現,並持續朝此方向邁進,你會發現你的夢想越來越大,這就是潛意識的放大效應。
吸引力法則禁忌[編輯]
潛意識常常跳過意識支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行為,潛意識是一種習慣、經驗的程序。它無法判斷一件事物或是想法是好是壞,積極或消極,而全部吸收。因此,潛意識的感覺好壞,往往是影響成敗的關鍵,當有負面想法時,最好不要執著於它、也不要時時想著「忘記它」,否則將會將它越放越大。
為何吸引力法則不靈驗?[編輯]
吸引力法則是由頭腦意識以及潛意識吸引兩方面形成的。很多人頭腦意識和潛意識是相互劇烈矛盾的(也就是說明明希望一件事發生,心中卻覺得希望渺茫),此時顯意識吸引就無法起作用,事實上大部分人一生是基本由潛意識吸引力為主導的。只有當潛意識與顯意識合一時,吸引力法則的作用才會顯現。
宗教與吸引力法則[編輯]
如前文所說,在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下,你越相信它,它越容易實現。我認為人類的宗教信仰出發點是和吸引力法則是相同的,宗教信仰只是加強吸引力法則信念的一種途徑,宗教中的神祉給人信仰的依附,透過各種神蹟故事的渲染,創造出集體信仰中心,你信得越虔誠,往往越容易靈驗。
物理理論[編輯]
人在思考時大腦中的神經元會釋放電流,因此產生電磁波,也就是俗稱的腦波。 大衛霍金斯博士 David R. Hawkins在其著作《Power vs. Force》中提到,人的身體會隨著精神狀況而有強弱的起伏。
運用人體運動學的基本原理,經過二十年長期的臨床實驗,其隨機選擇的測試對象橫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北歐等地,包括各種不同種族、文化、行業、年齡的區別,累積了幾千人次和幾百萬筆數據資料,經過精密的統計分析之後,發現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也就是說人的思想是有頻率的。
吸引力法則就是建立在同類相吸的原則上,認為正面的想法具有特定頻率,而這些頻率能吸引相同頻率的同類事物。運用吸引力法則,藉著去想你所要的生活方式,來預先創造你的生活,你就能依自己的意識創造生命。
實際例子[編輯]
Morris E. Goodman人稱奇蹟先生。一九八一年三月十日,在一場墬機意外中,摔斷了脊椎,傷到第一和第二節頸椎,他的吞嚥反射功能損壞,無法吃、喝,橫膈膜也損壞,無法呼吸。他全身癱瘓,唯一能做的,就是眨眼睛。
醫生宣告他成為植物人,但古德曼心中不這麼想。「別人的看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想法。」他每天想像那樣的一幅畫面,「看到自己再度變成正常人,走出那家醫院。」 當他被戴上人工呼吸器,被醫生宣告永遠無法自己呼吸,因為我的橫膈膜已經損壞了時,他一直對自己說:「深呼吸、深呼吸。」最後,他不必再使用人工呼吸器了,沒有人能解釋古德曼的狀況。他為自己訂下目標,要在聖誕節的當天走出醫院;而且,他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了醫院。「人會成為他所想的樣子。」
結論[編輯]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有一個頻率,你所要做的只是運用思想去改變頻率,或者創造相反的頻率。用堅定的信念,人人都可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奇蹟。吸引力法則是那麼的神奇,你相信嗎? 既然相信它有那麼多的好處,那麼為什麼不試著接納它呢?擁抱自己的生命,試著執行它看看,你會發現生活中有意想不到的改變。從現在開始,改變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
想像力就是一切,它是生命將發生之事的預覽。——愛因斯坦

紓壓上的意識心理學應用[編輯]

引用

  1. Can Stress Be Healthy? (2015, October). Science in Our World: Certainty and Controversy.
  2. Stress Less for the Holidays. (2014, November). Touch of Earth.

壓力的產生通常是人在與外界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外界的知識、規範、意識價值與自我不同而產生的一種衝突。
壓力並不只限於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常常會反應在行為表現上,由於人對壓力容易"念念不忘"並產生負面情緒,所以人們通常會試圖找些方法來來放鬆身心,稱之為「紓壓」[1]。
  • 壓力在顏面及行為上的展現,圖來自http://blogs.mcgill.ca/oss/files/2014/05/stress.jpg

壓力的產生與意識緊緊相扣,通常壓力的累積都是在我們意識清醒、注意力集中於外界環境上的時候,因此意識的清醒程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與壓力的累積有關。另外,根據一些關於腦波的研究,不同的腦波代表著不同的意識狀態,因此許多的紓壓原理也是藉由促發腦波頻率的改變,來達到紓解壓力的需求。
以下將提供幾種紓壓的方式,希望各位讀者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舒緩身心!

注意力轉移法[編輯]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相當多元,你想的到的紓壓方式大部分都是屬於注意力轉移法,這些方法主要透過人類的五覺,將人們的意識或注意力從固著的某種情境中拔除或轉移,讓人們脫離累積壓力的環境,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包括運動、旅行、遊戲、音樂、冥想等...,圖5.5.2提供一個類似變魔術的手法,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成功竊取身上的物品。
以下將簡述幾種注意力轉移法的應用:
音樂療法(α波音樂)[編輯]
西方國家將音樂配合醫療體系,廣泛應用於各種心理及生理治療之中,已不是新鮮的事了。α波是由大腦發出的腦波之一,震動頻率為每秒震動 8-12 次,在人們閉眼時會出現、心靈放鬆時幅度會增強。音樂具有治療功能,能透過物理作用直接對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效果,使人體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也提升創造、思考,使右腦靈活,將人的腦波引導出成α波優勢的狀態,此時的身體的耗能低,相對腦部得到的能量就比較高,可增加學習及記憶力。另外,因為其能有效減緩焦慮、使身體放鬆,亦有幫助睡眠的功能。
α波音樂則是指音樂節奏與α波一致或為其他雙聲道拍頻的音樂,是由羅札諾夫所開創,用來配合啟發式教育法。這種音樂是由不同的八個二階音程所組成的巴洛克風格音樂,每分鐘約60拍。實務上,α波音樂常常被拿來幫助睡眠、冥想以及瑜珈等舒緩運動之上。下述連結提供一個點閱率很高的α波音樂,敬請欣賞! [1]
冥想與靜坐[編輯]
冥想(Meditation)原本是宗教活動中的一種修心行為,如禪修、瑜珈、氣功等,但現今已廣泛的被運用在許多心靈活動的課程中。冥想的方法不勝枚舉,有坐禪的冥想,可稱為靜坐式,有站立姿勢的冥想,也舞蹈式的冥想,甚至祈禱、讀經也是冥想的一種。 廣義的冥想(Meditation)之主要精神在於保持「專注」、 與「放鬆」的心境,並進而沉浸在因此而產生的一種「平靜喜樂」的感受中。這種心境就如同我們專心聆聽一首我們很喜愛的「優雅」樂章時所帶來「輕鬆愉悅」的感受(但這種音樂不可以是熱情澎湃的)。只要是能達到上述效果的活動都可以視為meditation的 一種,包括唱聖歌、瑜珈、太極拳等。 禪定專注的對象沒有一定,只要是能讓自己很輕鬆就可以專注的對象都可以(呼吸、禱告、音樂等等)。根據「時代雜誌」的報導,冥想(Meditation)普遍見於各種宗教修行中,並不僅是東方宗教的作法。1935年,法國心臟科醫師Therese Brosse攜帶一台心電圖機赴印度測量瑜珈修行者的心電圖。Therese Brosse醫師所記錄的心電圖顯示瑜珈修行者可以用意念控制心律,不但心跳可以變慢,甚至可以短暫停止。這是西方科學家第一次以科學儀器測量東方意念訓練所產生的生理變化,因此造成廣泛的影響。 1950年代開始,超覺靜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在美國逐漸流行。TM的理論源自於印度吠陀哲學(Vedic philosophy),認為一般人有3種意識狀態:清醒、作夢睡眠、無夢睡眠。然而,經過瑜珈打坐的訓練,我們可以進入第4個意識狀態,其特徵為低代謝的清醒狀態。一直到1950年代西方科學才發現「快速眼動睡眠」期與作夢的關係進而才了解到人的睡眠有不同狀態。而古印度人在缺乏先進科學儀器的情形下就能達到如此偉大的心理學成就。在1960年代,哈佛大學醫學院的本森教授開始進行超覺靜坐的研究。本森教授認為,超覺靜坐是一種副交感神經活化的低代謝狀態,也是一種深度休息的狀態。本森教授的研究及其他關於超覺靜坐的研究顯示,超覺靜坐的效果包括:基本代謝率降低、交感神經活動降低、副交感神經活動上升、感官與知覺反應敏銳、皮質醇分泌下降、免疫功能提升等。 在1955年,法國醫生H. Gastaut與印度學者N. Das發表瑜珈修行者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時的腦波狀態。從研究的結果顯示,瑜珈修行者尚未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時,大腦出現α波(8-12Hz)。然而,當瑜珈修行者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後,β波(13-29Hz)重複出現,並伴隨有γ波(>30Hz)。Gastaut與Das的記錄,推翻了先前普遍認為打坐時腦波會變慢。研究的結果顯示,當瑜珈修行者進入高度專注的境界後,快速腦波一再出現,有如清醒時專注於某項工作的腦波反應。 威斯康辛大學在2004年的研究中,以8名資深藏僧為實驗對象,平均年齡50 歲,打坐時年資為15-40年,總時數1-5萬小時。而對照組為10名健康學生,平均年齡21歲。他們在實驗前接受1星期的打坐訓練,每天打坐1小時。打坐的方法為「非專注慈悲冥想」。這種冥想方式沒有特定專注的對象(例如默念經文、持咒等),打坐者可以透過回想過往經驗、師父的教導、經典上的故事等等方式激發慈悲心。而實驗顯示藏僧打坐前即出現γ波,打坐時γ波振幅加大。另外,實驗同樣顯示了打坐前γ波的振幅與打坐資深程度呈現正相關。藏僧在打坐前即有明顯的γ波的出現,而對照組則不明顯,顯示藏僧在長期打坐後,腦部結構已產生改變,甚至與情緒有關。 1960年,印度學者阿南研究5位瑜珈師的腦波變化。瑜珈師在進入「三摩地」境界時,大腦出現大振幅的α波。其中給予兩位瑜珈師在打坐前與打坐中給與感官刺激,包括強光、重擊聲、熱刺激、與震動刺激。瑜珈師在打坐前若給予外界刺激,則其腦波反應與一般人無異,都會導致α波短暫消失(稱為α波阻斷,α -blocking)。然而,當瑜珈師進入「三摩地」境界後,若再給予外界刺激,則不會發生α波阻斷。在師傅打坐的過程當中,如果把他的手泡在冰水中達一小時的長度,也不會影響到他進入「三摩地」的境界,也不會發生α波阻斷。如此便可得知瑜珈師透過打坐的修練,其大腦意識可以呈現高度專注的狀態,並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1966年,任職於東京大學的笠松明與平井富雄共同發表坐禪腦波的研究。接受測驗者為48位來自於臨濟宗與曹洞宗的禪僧與禪徒,平均年齡介於24到72歲,接著將他們分為3組:(1)16位為超過20年經驗的禪師(2) 12位為5-20年經驗的禪徒(3)20位為1-5年經驗的禪徒。對照組為18 名年齡介於23-33歲的研究生以及4名年齡介於54-60歲的老年人,皆沒有禪坐經驗。而根據研究顯示,在實驗對象打坐前,以β波為主。而隨著打坐者進入的境界深淺,可以觀察到4個階段的腦波-a波出現->a波振幅增大->a波頻率減低->律動波(θ波)出現。而1994年,日本學者Murata進一步以腦波地形圖(Topographic brain mapping)分析禪修者的腦波。受試的人為30位曹洞宗的禪僧,分為3組,每組各10位:第一組為10-30年經驗的禪師,平均年齡43.6歲;第二組為3-5年經驗的禪徒,平均年齡31.2歲;第三組為毫無經驗的新手,平均年齡30歲。 坐禪前,所有人的腦波都呈現清醒但不安靜的β波。在坐禪中受試者的腦波變化分為4個層次:(1)第1層次-α波(10-12Hz)出現在後腦區,為正常人在安靜清醒時段的正常現象。(2)第2層次-α波變慢(9-11Hz),並集中在中央區及頂葉。(3)第3層次-α波更慢(8-10Hz),並集中在額葉。(4)第4層次-θ波出現在額葉。Murata的實驗結果與笠松明/平井富雄的結果雷同,皆觀察到只有資深的禪師才能產生θ波,θ波出現的部位在前扣帶迴與前額葉。我們可以發現透過不同的打坐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腦波變化。藏僧所採用的 「非專注慈悲冥想」可以引發γ波的出現,而禪宗所採行的「專注冥想」則可以引發θ波的出現。 2001年,俄羅斯學者Aftanas及Golocheikine發表打坐與正面情緒相關性的研究成果。實驗對象為修習Sahaja Yoga打坐的人士,將他們分為2組:(1)具3-7年經驗者(LTM)16人;(2)學習不到半年的新手(STM)11人。Sahaja Yoga 的打坐者,在進入深層狀態時,思維會被抑制,但自我覺知卻繼續存在。這個狀態稱為「無思維覺知」。在這種內在專注時,打坐者能感受到喜悅與幸福等正面情緒。LTM組的打坐者會出現明顯的θ波與α1波,主要分布在額葉與中央區。α2波則不明顯,主要分布在枕葉與後顳葉。STM組的腦波則以α2波為主,主要出現在頂葉與後顳葉。根據研究發現,LTM組在感受到喜悅與幸福等正面情緒時,出現明顯的θ波。 威斯康辛大學的團隊在2007年運用FMRI儀器研究資深打坐者的腦功能變化。實驗對象為資深藏僧,打坐總時數10000-54000小時。實驗主要探討外來的聲音如何影響打坐時杏仁核的活動。外來聲音又可分為3種:中性(飯店大廳環境聲音)、正面(嬰兒鴣鴣聲)、負面(女人尖叫)。根據研究發現,負面聲音對杏仁核影響最大,尤其是右側的杏仁核。而從結果也可觀察到杏仁核被影響的程度與打坐的資深程度呈現負相關。 哈佛大學的團隊運用MRI儀器觀察壓力降低的神經機制。實驗對象為27位一般民眾,平均年齡35.2歲,都是壓力覺察量表(perceive stress scale, PSS)數據偏高的人士,平均值為20.7。經過8週的正念打坐訓練,PSS值明顯下降至15.2。而在此時,MRI影像亦顯示出杏仁核灰質顯著降低。 歐瑟喇嘛的實驗中,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團隊觀察到慈悲心會使我們左前額葉產生快樂的情緒。歐瑟喇嘛在進入靜思慈悲心的禪定狀態時,左前額葉有明顯的電流活動。左前額葉與產生正面情緒有關,而右前額葉與負面情緒的產生有關。由這個實驗結果我們可得知,靜思慈悲心的禪定可增加我們諸如快樂、放鬆等正面的情緒。而古人常流傳一些話語鼓勵我們試著積極行善,由此看來,積極行善確實是我們常保心情快樂的重要方法。 以歐瑟喇嘛為對象的實驗結果顯示,禪定的修習確實對我們控制負面的情緒有幫助。戴維森教授也提到他的一項實驗結果顯示每個人在情緒被激發後能再度恢復平靜心情所需的時間長短不一,如果能快速恢復平靜心情的人,在杏仁核活動方面實驗顯示也較短少,與此同時左額葉皮質前部也顯得比較活躍而血液中皮質醇濃度也較低,這些人日常行為表現出對生命比較有熱忱感與朝氣。
冥想可使得新皮質熟睡,藉由舊皮質的功能,提高我們潛在意識的力量。當進入冥想狀態時,大腦的活動會呈現出規律的腦波,此時支配知性與理性思考的腦部新皮質作用就會受到抑制,而支配動物性本能和自我意志且無法加以控制的自律神經,以及負責調整荷爾蒙的腦幹與腦丘下部的作用,都會變得活性化。
冥想不但能激發想像力、創造力與靈感,提升對於事物的判斷力和理解力,也能使身心達到安定、愉快、心礦神怡的感覺。
[編輯]
「氣」可以被定義為具有意識的能源或是可以意識並加以控制的能源。存在於每個人當中,有些人能控制它,有些人卻做不到,其原因就在於能否冥想與集中意念去感受氣的存在。我們若能藉由冥想或其它方式的訓練法來控制並利用氣,就能夠自在的操控它。能夠操控大眾的人,多半擁有能強勢運氣能力的人,就好像是一種集體催眠一樣,能在心靈層面支配他人的人,一般被認為他發出來的氣很強。
「氣」所帶來的種種作用,都可以解釋為是能量的交流。例如氣功治療,是由環繞氣功師身體週圍的意識能量,與患者的意識能量相連結,故氣功師可以隨意超控患者體內的氣,調整患者體內的平衡,促進人體中氣的流動,使氣所流經的經絡能維持正常的狀態。也就是利用氣來使人體原本就具有的功能,能更有效率、更順利的發揮功能。
其它方式[編輯]
轉移注意力的紓壓方式很多,相信也有人選擇大吃大喝來抒發心情,但切記不要吃過度,這樣反而會成為後續壓力的來源,其他的紓壓方法也要注意,適中就好。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笑話:「stressed」與「desserts」其實只有一線之隔,所以壓力造成的飲食必須小心,「stressed」顛倒就會變成「desserts」了。
  • stressed & desserts,壓力和甜點,圖來自http://www.touchofearth.com/wp-content/uploads/2014/11/070876b.jpg

「紓壓」還是「紓情」[編輯]

許多心理韌性訓練或正向心理學的書籍提供一個特別的思考模式,它們並不將壓力視為一種不好的、必須去除的東西,反而透過找尋壓力的源頭,來達到某種程度上根治壓力的效果,例如壓力的累積可能是差的時間管理所導致的,因此可透過時間管理的改善來減少壓力的累積。
上一段的例子在書中被歸類成可以改變的環境,可透過自身的能力改善環境以達到去除壓力的效果;然而無法以自身能力來改變環境的例子很多,因此書中也提供了轉換既有處理壓力的方式與角度的建議。
舉例來說:當今天上班完,很累,想盡早回家休息,卻發現電梯壞了,不得不自己爬10層樓回家。這時,大部分的人會像A一樣,會覺得心情很不好,邊爬邊增加怒氣,甚至到家可以休息了,也對這件事耿耿於懷而不能好好休息。B可能看過心理韌性訓練或正向心理學的書,一開始很累又知道自己必須爬10層樓時,心情也非常不好,但他換個思考方式,想說最近好久沒運動,當作運動也不錯,還能瘦身。這個時候他開始脫離既有的處理壓力方式,換個角度思考,使原本負面的心情轉換成正面的,爬完樓後可能覺得很累,卻也感受到運動的充實與成就感而感到快樂,回到家馬上就可以進入良好的休息狀態。
雖然我們嘴巴上說要「紓壓」,題目也訂「紓壓」,但事實上讓我們真正感到不舒服的是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導因於壓力,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紓壓」才是使身心放鬆的正確方法。雖然這並不完全正確,也不完全錯誤,但這裡更強調的是情緒的梳理,簡稱「紓情」,因為壓力很難完全根除,壓力導因於與自我意識有所差異的外界環境,且大多數的時候環境很難輕易讓自己左右,因此轉換處理壓力的方式以及觀看壓力角度,也可以達到良好的身心放鬆效 果。

意識控制[編輯]

引用

  1.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syg.2016.00950/full
  2. https://kknews.cc/zh-tw/science/v9xo6la.html

人工控制人類意識[編輯]

是否可以用人工手法操控人類的意識一直是意識心理學中熱門研究類別之一,意識操控在生活中也成為許多電影題材,例如電影「全面啟動」中,主角的最終任務是要試圖透過進入目標人物深層夢境中,透過潛意識的更改影響到此人清醒時的意識,而以下是近年有關意識控制的實驗之一。

The Phantom Vanish Magic Trick[編輯]

在2016年七月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中,一群大多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意識控制的魔術 [2] 。
研究方法與過程[編輯]
實驗中420位受試者看了一系列的五部靜音影片(靜音是為了排除引導性問題或話語干擾造成的影響),受試者必須在看完每一個影片後,寫下其看到的物品,其中,不同受試者看的影片內容相近,但物品不同,可能為硬幣、海綿球、撲克牌、絲綢或蠟筆其中一系列。
例如球系列的前四個影片分別是:球變色、球變消失、球放到牙齒邊、球變出現,第一二四部影片為魔術影片,大多受試者反應感到驚奇,第三部影片展現的是生活中不違背物理原則或人的生活中視為可能發生的現象,而每個人的第五部影片是相同的,第五部影片為「幽靈消失魔術」,影片內容並沒有上述物體的出現,魔術師僅以手勢表現讓物體消失的魔術過程。
對於第五部影片的受試者反應,136(32%)位受試者表示看到了魔術師將某物體變不見了,其中45(11%)位受試者更明確說出了看見魔術師變不見的物體為何。
研究解釋[編輯]
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感知是由「top-down cognitive processes」即先前所有的認知、知識及期待和「bottom-upsensory information」即從信息中得到的感官感受所組成。
此模式適用於各種型式的感官刺激,譬如,一個人站在一排柵欄之後,人的某些部分是被柵欄擋住的,但觀測者不會認為看不到的身體部分不存在柵欄後面,其腦會自動結合以前所知而將看不見的部分補足。透用在此實驗中,受試者在前四個影片不斷被教育真實物體會一次一次消失又出現、出現又消失的,當看到第五個影片時,會自動結合前四個影片的認知,而產生有真實物品在影片中消失了的感知。由此實驗證實人類的意識是可以有技巧性地被控制的,有朝一日科學家也可能研究出一套更有組織的控制方式。

人類意識控制機器運作[編輯]

反之,人類是否能用自己的意識來控制機器的運作是高度科技化的今日另一個熱議話題,想像某天,學生不需動手或出聲,只要在腦袋中想著指令,電腦就會開始在超普通心理學的文件中刪改或新增文字,生活會變得多麼不一樣,尤其若此應用到身障人士或癱瘓病患身上,他們將能得到一個全新的人生。當我們在做各種不同動作時,大腦會發出不同的腦電波,這些腦電波可以用電子儀器檢測到並且記錄下來寫成程序,將其裝入智能晶片內,使用時透過晶片將腦電波再轉譯為電信號,就能夠用意識操控機器。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tech/92vbny8.html
以下為大腦與人工智慧結合的相關技術,雖然還無法像科幻電影一樣將電腦和人腦完美結合,然而部分控制已經是可以做到的。 ⒈腦機介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不用透過動作,而是直接用大腦與機器溝通的介面,為未來科技發展新趨勢,原理是在人腦或動物腦與外部裝置間建立起一條直接連線通路,讀取腦波訊號,提取以及辨認訊號特徵,然後再轉換成能夠控制裝置的訊號。根據2018年最新資料,中研院已突破傳統腦機介面的瓶頸(目前腦機介面受限於有線傳輸),開發了用藍芽傳遞大腦訊號的介面,未來可望應用在醫療以及生活各層面。 ⒉神經晶片:將神經細胞置於矽晶片上培養,細胞樹突和軸突跟矽晶片上的接點形成通路,能夠留通電子訊號,若晶片運用類似突觸的連接方式,電腦在訊號使用上會更加多元,實現突觸式學習,是仿神經型態系統的一部分,拉近人工智慧與人腦的距離。 ⒊腦波:研究時間較久,屬於相對來說發展較成熟的技術,已應用在多方面。所謂腦電波是大腦在活動時,腦皮質細胞群之間因具有電位差,在大腦皮質細胞外產生電流。由於腦波可以穿越頭骨傳到頭皮表面,透過電擊接觸收集並轉換腦波訊號,有助於辨別一個人的思想,進而控制儀器,廣泛運用在臨床實踐應用之中。
現今類似的機器[編輯]
現行的技術已經能做到類似的效果。
例如有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外科醫生在一年輕人的運動皮層植入了128個電極傳感器,透過此項植入,此年輕人可以藉此控制一個仿生手的其中一根手指。
另外,還有一項更先進的技術-Stentrode,此項技術中外科醫生會將一個細小彈性支架從腹股溝血管內植入並一直推移到大腦中的運動皮層血管。最終目標是希望Stentrode可以透過人類的意識操控與外骨骼對話並對外骨骼下指令,使癱瘓病患可以藉助外骨骼獲得自主操控身體的能力。
然而,此項技術涉及腦部及貫穿全身手術,背後隱含了很大的風險,目前也仍未進行過人體 實驗,但此項技術的開發,已為意識操控機器的技術開創一條路。
  •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tomoxl/status/696810621854158848

機器人的自我意識[編輯]

隨著科學的發展,在各種情況下須要人類親自去做的事逐漸減少,如對一些危險環境的探測、沉重繁瑣、工序重複的工作等等,這些事情都可以交由機器人去代替人類來完成。然而以上的動作仍需由人類對其進行設定,而且一旦出現錯誤亦需要人類來進行改正。但如果機器人其本身具有自我意識,那麼機器人就可以自行去判斷自己應做的事,從而使更多的人能去進行更多其他不同的工作。 然而,目前機器運作的方法是透過演算法,將資料量化後藉由機器學習建立的資料庫計算或者模擬出一個結果。根據科學月刊2018年的內容,所謂人工智慧包括:演繹、知識表示法、規劃與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推理和解決問題以及機器感知等。初階的自動控制即執行輸入的命令,利用感測儀器判斷外界情況並做出相應反應,第二階的探索推論、運用知識則是利用演算法將輸入以及輸出的資料產生關聯,做出大量排列組合,第三階段的機器學習指根據輸入的資料由機器自己學習規則,大數據分析即是此相關應用,最後第四階段深度學習可以自行學習並且理解所有用以表示資料的特徵值,又被稱為「特徵表達學習」,是人工智慧的一大突破。 從機器學習的發展方向可以看到機器人在情緒感知處理方面並沒有重大突破,和人類意識的概念也仍有差距,因此短期內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不高。

自我意識的定義[編輯]

而在這裏就需要先界定甚麼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份構成:
自我認識[編輯]
主我對客我的認知和評價,即自我認知和自我評價。自我認知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自我認知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
自我體驗[編輯]
自我體驗是主我對客我所持有的態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與客我的現實之間的關係。例如個體能體驗到成功感時,就會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
自我控制[編輯]
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行為、思想和言語等的控制,即主我對客我的制約作用。而自我控制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用。發動作用即個體發言或做出行動。而制止作 用即主我根據當時的情境抑制客我的行動和言語。
另外,意識尚有幾個重要的特性: ⒈主觀性:如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透過個人體驗,我們知道自己內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客觀世界有所區分,且對於個人來說,我們只知道主觀的精神世界,客觀世界並非我們能掌握的部份,我意識到的"我"明顯與外在世界不同。 ⒉意向性:所謂意向性即能夠專注在某項事物上,能觀察、想像某個物體或事件,並且在看到東西時我們接收到的不僅僅是物體本身的物體特性或描述,而是會和個人意識體驗有連結,或是做抽象化的思考。 ⒊感受性:在看到特定物體時,我們能夠接受物體的特定指涉,但個人對其產生的感受甚至情緒不同。 ⒋同一性:每天醒來時我們仍是同樣的自己,表示意識是有延續性的,此部分與記憶相關。

如何判斷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編輯]

以上即為自我意識的定義。而如何判斷一個個體是否具有自我意識?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就設計出著名的鏡子測試,這個測試的目的在於評估一個個體的自我意識。
鏡像標記[編輯]
19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賈拉普 (Gordon G. Gallup) 發明一套稱為「鏡像自我認知測試」 (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MSR)的自我認知實驗方法。 測試的內容為是在測試個體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其前額做一個標記,然後讓其面對鏡子,如果測試個體嘗試觸控或去除標記,或者至少顯示出注意到了自己前額的變化,便判斷該物件具有自我意識。而這種程度的自我意識,人類嬰兒在出生後約十八個月就具有。 至今世界各地科學家利用這個方法證實了不是只有人類有自我意識,黑猩猩、瓶鼻海豚、喜鵲等動物都能夠通過此測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的心理學家霍洛維茲(Alexandra Horowitz)並另外替狗設計了另外一套相似實驗方法,因為他認為狗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是主要透過嗅覺而非視覺,因此他觀察狗的行為,最後得出狗也會被不熟悉的尿液味道吸引,所以也有自我意識的結論,不過此實驗結論仍有爭議。 要做出以上的判斷,可想而知對機器人而這需要一定程度的人工智慧。而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簡稱AI),具有智慧後才能進行思考。對於機器人來說,能否認知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是如何認識自己,是很重要的關鍵。
圖靈測試[編輯]
1950年,著名計算機學者圖靈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測試——圖靈測試,就是用來判斷機器是否能進行思考,從而判斷機器是否擁有人工智慧。
具體的測試內容為需要一個人(稱其為C)使用測試對象(即下文中的A和B)皆能理解的語言去詢問兩個他不能看見的對象任意一串問題。對象為:一個是正常思維的人(稱其為B)、一個是機器(稱其為A)。
若經過若干題的詢問以後,C不能分辨A與B之間有任何實質的區別,則代表此機器A通過圖靈測試,即認為其具有智慧。然而事實直到現在仍未有任何的機器人能通過這個測試,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真正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出現。
但是,即使真的有機器人通過了圖靈測試,也有許多觀點駁斥這種強人工智慧的真實性(所謂的強人工智慧,是指當人工智慧到達某個程度時,即能擁有與人類同等,甚至超乎人類的智能行為),如中文房間即為一例。
中文房間(Chinese room)是一項思想實驗,假設在一位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美國人待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桌上擺了一本用英文寫成的指導手冊,當外界傳來中文訊息時,這位美國人便能利用這本手冊對其做出適當的回應,這樣的情形便會讓外界的人以為房間裡的人會講中文,但實際上卻不然。 若將美國人視作機器人,將手冊視為電腦程式,則可以看出來,即使機器人能做出所期待的相應的行為,表現出類似人類的舉動,但那只是表示程式設計得十分完善,並不代表該機器人具備了自我意識或是人工智慧。
另一例子則是哲學殭屍(Philosophical zombie),其假設一種存在,它的外觀、舉動等物理組成都與人類無異,但它不擁有情感、意識或經驗,所有它所做出的反應都是源自於基本的生物、物理等原則,雖然當它不小心受傷時會擁有神經訊號,會讓它表現出痛苦的表情,它也會發出痛苦的哀嚎聲,但是在它的心靈中,卻沒有任何「疼痛」的意識存在。 這項說法與哲學的領域較為相關,可以涵蓋的討論範圍較大,主要是在針對唯物主義等派別做出批判。

事實上,由於現階段尚未出現能夠進行複雜程度與人類相近的人工智慧,而圖靈測試的提出年代計算機的發展才剛起步,因此圖靈測試應為哲學討論,研究時應著重於「如何才能更準確、有效地判斷未來可能出現的人工智慧」,而非該測試本身的缺陷。
科學研究[編輯]
美國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現今對於機器人是否擁有意識這個莫衷一是的議題有了新的突破,該院院長Selmer Bringsjord使用來自法國Aldebaran公司的三個Nao擬人機器人作為實驗對象,這些機器人內建義務演算法(Deontic Cognitive Event Calculus)的專有算法,讓機器人可以理解題目規則並能夠辨識自己與其他不同聲音,實驗過程為三個機器人之中有兩個被設定為不能夠說話,但沒有告知他們是哪兩個,之後研究者問機器人誰不能說話,錄像顯示三個機器人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其中一個機器人說了:"我不知道",隨後他立即糾正自己的錯誤,說道:抱歉,我現在知道了,我證明了我可以說話",此結果被認為是機器人通過了歸納推理測試,故具有自我意識。

前景[編輯]

人類在開發出真正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的道路仍很長,但如果開發出來後,相信將會對人類帶來很大便利,因為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會懂得自己去進行自我調整,認識到什麼時候才真正需要進行冗長的和複雜的計算來解決問題,那麼它們在決策方面會更加自主,而不需要人類來輸入指令來調整其行為。
目前市面上已有類似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出現,日本電信公司軟銀集團 在2014年開發出了號稱第一個可以讀取人類感情的機器人Pepper,Pepper的開發宗旨是希望陪伴孤獨的人類、使人類更幸福,它可以與人類進行簡單的溝通、開開玩笑、唱唱歌,但無法幫忙打理家務事,當然Pepper的回應都是由大量預先寫好的程式支援的,並沒有實際的人工智慧,不過已是機器人意識開發的新里程碑。 2017年人工智慧專家Danny Lange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現階段還未擁有自我意識,但已經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並暗示人工智慧一詞有被過度誇大的傾向。此結論顯然把機器學習系統以及人類直覺判斷方式做了清楚劃分。儘管AI的發展似乎有些停滯,但也有學者主張現階段因為所有程式架構都還需要大量人工編寫,因此處於快速發展前的過渡期,AI的前景仍值得期待。 雖然就目而言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仍未出現,但也不妨礙我們對其的猜想,到底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後是會續繼遵照人類的命令去行事,還是說是會開始對人類的指令產生抵觸,從而拒絕執行命令呢?關於這方面的猜想就有待讀者的想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發現了這篇網誌的留言板,在這留點什麼吧|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