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動機與情緒(2)

情緒[編輯]

(一)情緒的定義[編輯]

  情緒(emotion)是一種心理感受,引起這些反應的刺激可能來自體內、內在的思緒或外在環境。 對於刺激的各種不同的反應影響著認知、生理和行為等層面。 艾克曼(Ekman)在1972年提出了以下六項基本的情緒反應:憤怒(anger)、厭惡(disgust)、恐懼(fear)、快樂(happiness)、悲傷(sadness)、驚訝(surprise)。研究指出驚訝與恐懼為最容易被搞混的兩者,這些基礎情緒可以相結合再製造出更多類型的情緒反應。隨後在20世紀的90年代,艾克曼又擴充了一些不只是由面部肌肉表現的或積極或消極的情感,如愉悅、輕蔑、滿足、窘迫、興奮、內疚、成就感、安慰、滿意、感官愉悅、羞愧。基本的情緒決定於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們的大腦,大腦邊緣系統的最古老的地區之一,包括杏仁核中,下丘腦和丘腦。 因為它們主要是進化決定的,基本的情感經歷和很多不同文化以同樣的方式顯示。

(二)情緒的組成[編輯]

情緒是對人們解釋或評價其當前處境的某些變化的一個簡短而又多重組成的反應。當你評價你當前的情況對你有點不好時,你會出現負面的情緒;當你評價有好的食物在眼前或是好運降臨時,你則會出現正面的情緒。激烈情感的情緒可能涉及至少6個組成部分。
  1. 認知評估(Cognitive Appraisal):即一個人對他或她當前情況的個人意義的評估,這種評估過程被認為是情緒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此認知評價的歷程,在後續會引發一連串和其他情緒成分有關的反應
  2. 主觀經驗(Subjective Experience):及情緒帶來的情感狀態或感受,此為我們最常識別的組成部分。
  3. 思考和行動傾向(Thought-action Tendencies):和情緒密切相關的組成部分,即特定思想行動傾向-以某種方式思考和行動的衝動。例如,當某些東西激發你的興趣時,你希望探索並了解它的更多信息。當有人激怒你時,你可能會產生肢體或口語的攻擊行為。
  4. 內在身體反應(Internal Bodily Changes):為內部身體變化,特別是自主神經系統的變化,控制心臟和其他平滑肌的周圍神經系統的分支。例如,當你害怕時,可能心跳加速、手心冒汗,這就是情緒的內在生理反應。
  5. 臉部表情(Facial Muscle Movements):即面部肌肉運動,即以特定方式移動面部的肌肉動作,這些方式產生通常成為面部表情的東西。例如,當你感到噁心時,你可能會皺眉,同時抬起你的上唇並部分關閉上眼睛,彷彿要將令人感到不是的物理屏除在視線和嗅覺之外。
  6. 對情緒的反應(Responses to emotion):意味著人們如何應對或回應自己的情緒或引發情緒的情況。
這六個組成部分必須同時出現才能構成情緒。正如我們將要看到的,六個組成部分中沒有任何一個組件是簡單的或一維結構的。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被視為一個獨立的系統,與其他系統相互作用以創造情感插曲。將情感視為涉及多個組成部分的複雜系統有助於將情緒(emotions)與緊密相關的狀態,如心情(moods)區分開來。情緒(emotions)在多種方面與心情(moods)截然不同。首先,情緒通常有明確的原因。他們是關於某事或某人。你對你的妹妹很生氣(針對某人)。你對大峽谷感到震驚(針對某事物)。另一方面,心情通常是自由浮動和瀰漫的情感狀態。由於不明原因,你有一天會感到煩躁,另一天會很開心。這裡將提出第二個區別:情緒通常是短暫的,只持續幾秒或幾分鐘,但心情持續時間較長,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第三個區別是情緒通常暗示前面描述的多組分系統,但心情可能僅在主觀體驗水平上顯著。最後,情緒通常被概念化為抽象、離散的類別,如恐懼,憤怒,快樂和興趣。相比之下,心情通常被概念化為沿著愉悅和覺醒水平的變化。然而,最後一點仍然存在激烈的爭論。
  • 情緒商數(Emotional Intelligence,EQ)有五個向度:
  1. 自我察覺:精準的情緒自我察覺(emotion self-awareness)
  2. 自我規範:積極、適當地控制和表達情緒自我情緒。情緒的表達是可控的,不會「情緒失控」
  3. 自我激勵:調動情緒,達成自我激勵、自我驅動,完成目標
  4. 同理心:共情能力強,通過細微的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識別他人的情緒。是很好的「聆聽者」,當別人在傾訴時,能巧妙地回應,表達理解、尊重對方的訴求。善於調控他人的情緒反應,幫助別人表達情緒。
  5. 現實檢驗能力:精準和客觀地檢驗現實(reality testing)環境中的資源、有利與不利的事物。面對現實能保持樂觀主義積極地接受變化,綜合各種資源靈活應對多變的環境和壓力,成功地解決問題而不失控。

(三)情緒的種類[編輯]

在這個小節之中,我們列出了不同心理學家定義基本情緒與情緒模型的方法,並且挑出一些被心理學家研究過相當有趣的主題來與大家分享。

1. 基本情緒:[編輯]

每個學者所歸類出的基本情緒模型不盡相同:
  • a. Tomkin(1962)定義了八種基本情緒:驚訝、有趣、愉悅、憤怒、害怕、嫌惡、羞愧、痛苦。並且是首批強調不用經過學習便有的立即性情緒反應的心理學家之一,正如嬰兒在尚未學習前,便會對突然發出的巨大聲響產生恐懼的反應,因此似乎有些刺激造成的情緒反應是「先天設計好的」。
  • b. Ekman(1972)定義了六種基本情緒:驚訝、憤怒、厭惡、快樂、悲傷、恐懼。同時,Ekman也是臉部表情研究的先驅,前述的六種基本情緒就是被普遍認為最容易認得以及製造的表情。
  • c. Russell(1974)提出情緒的向度理論,認為情緒由激發程度(arousal)、愉悅程度(pleasure)以及自主性(dominance)三個向度所組成。之後再提出以兩個基本向度所構成的情緒環列模型,依照愉悅與否與激發程度的強弱,形成一個2維的平面,並以一個360度的環狀結構表示。其中愉悅(0度)、興奮(45度)、激發的(225度)、悲傷的(135度)等等。而這個模型是羅素讓參與者對二十八個情緒字眼在激發與愉悅兩個向度進行分類,接著用計量方法進行分析,最後歸納出這個以愉悅與激發為主要情緒向度的理論。[4]
  • d. Plutchik(1980)提出的情緒輪(Wheel of emotions):

普拉奇克的情緒輪
在Plutchik的情緒輪中,相互接近的情緒是關係較密切的,距離較遠之情緒則較無關聯性,而相對之情緒(如:高興相對於悲傷)則代表相反的情緒。(在經過大量情緒字眼評比之後得出8種基本情緒,分別為喜悅、悲傷、害怕、憤怒、接納、厭惡、驚訝、期待)[5]
這個情緒輪模型同時也跟色輪一樣,不同情緒如顏色一般可由叫基本之情緒混合而成。 Plutchik 將情緒分成對立的四對,每對情緒互為對立,亦即兩極性:
  1. 喜悅-悲傷
  2. 害怕-憤怒
  3. 驚訝-期待
  4. 接納-厭惡
情緒除了兩極化以外,兩種情緒相互混和可以形成光譜以外的情緒,例如: 期待+喜悅=樂觀、悲傷+驚訝=失望、厭惡+憤怒=鄙視......等等 →不只相鄰的情緒容易混合,其實遠距的情緒也可以混合
普拉契克情緒輪 有錐狀模型(3D)或輪狀模型(2D)兩種
  1. 錐狀模型由下往上情緒強度由弱至強
  2. 輪狀模型顏色由淺至深情緒強度由弱至強

  • e. 情緒的環狀模型(circumplex model):
由Posner、Russell和Perterson(2005)提出,此模型以兩個向度對情緒作分類,分別是愉悅程度與激發程度。
  • f. 鄭昭明等人(2013)在台灣進行中文情緒詞的分析,得到華人的三十個情緒類別。依照以下類別:「情緒的評價性(低、中、高)」、「激動程度」、「愛慕的對象(追求目標與喜愛別人」、「威脅的種類(生命、尊嚴、自由)」、「情緒反應的對象(自己或他人)」,而分為八個不同的群聚:思念、驕傲、愛慕、憂慮、懼怕、悲哀、厭惡。其中「懼怕、厭惡、悲哀」有普遍性,但「愛慕、思念、驕傲、憂慮」可能因沒有獨特臉部表情,在艾克曼(b.)中的六種基本情緒為被提及,可能為華人文化的特色。而在此架構下,「憤怒」被列入「厭惡」的群聚之中。這樣的基本情緒定義上的差異,可表現文化間的差異。[6]
  • 情緒理論
  • 早期理論
  1. 詹郎二氏情緒論 (James-Lange theory, 1884):主張大腦會儲存情緒性經驗,當腦部知覺到有情緒性刺激,即引發自主神經及體神經系統的活動。
其理論有「臉部回饋假說(the facial-feedback hypothesis)」,主張個人的情緒感受來自於臉部肌肉活動的回饋。微笑使我們心情愉快;臉部表情引發生理變化。
  1. 坎巴二氏情緒論(Cannon-Bard theory, 1900 ):主張生理反應及情緒的感受是兩項平行的過程,不一定有前後順序或回饋的關係
  • 當代理論
對情緒刺激的知覺(perception)、心理生理反應(physiological reaction)與情緒感受經驗(feeling),三者間皆會相互影響,是一種彼此交互作用的迴路。中樞神經系統:不同情緒走不同途徑。內分泌系統
  • 認知相關理論
  1. Two-component theory:兩種成分影響情緒變化
(1) 生理上的激動(physiological arousal) (2) 認知上的歸類(Cognitive label):對刺激情境的解釋
  1. Temporal sequence theory:認知受時序的影響
(1) 認知1→情緒1→認知2→情緒2 (2) 舉例:絆到石頭跌倒憤怒抬頭發現眾人圍觀→羞恥

2. 正面情緒[編輯]

心理學家奧馳在1955年,因為發現老鼠能學會按下槓桿自我刺激下視丘,並樂此不疲,開啟所謂的「快樂中樞」實驗。但人類的正向情緒的研究直至1990年代才有蓬勃的發展——其遠遠落後於負向情緒之研究。主要是因為正向情緒並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的相關功能與行為,所以當在解決人類困難的時候,臨床心理學著重在幫助克服個體的悲傷、恐懼或憤怒等負向情緒;再者是因為正向情劇要難以去定義與測量。因此相對而言,正向情緒並未受到傳統心理學家的重視,直至2000年正向心理學興起後,才獲得重視。 正向情緒最常見的就是「快樂」,通常有「快樂」這種特質的人個性比較穩定、值得信賴、擅長控制狀況或適應陌生環境(DeNeve, 1999; DeVeve & Cooper, 1998)。快樂的人通常被認為是能控制自己周遭環境、能自我成長,且具有較穩定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目標,並且也較能自我接納(Ryff & Singer, 2003)。而快樂的人即便心情不好,也能較快的恢復平穩情緒,且較容易重新振作。(Diener & Seligman, 2002)。 快樂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擁有穩定的工作、獲得更多財富、感到被愛、穩定的親密關係、成績好、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幸福的生活型態、令他人快樂等等。調查指出,大多數的美國中年人認為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是生活中快樂的主要來源,當然也包括身定健康、經濟穩定、自我發展、信仰亦或是享受生活( Markus, Ryff, Curhan & Palmersheim, 2004 ) 。有些人覺得自主性,亦即能控自生活或重要的事件,才是幸福的來源( Markus et al, 2004),具有自主性的人不但比較快樂而且更健康( Lachman & Firth, 2004)。 事實上,正面情緒之先天因素影響甚大,佔約50%,原因是情緒深受遺傳影響,例如研究顯示,左額葉(掌管自制力)活躍者更加快樂。重大事件的影響力也會影響人的正面情緒,但影響的時間比想像中短,如腫大樂透:一個月、車禍癱瘓:一年。改變上述先天設定值有三種方法:1.抗憂鬱劑(SSRI類):為醫生常用方法,但患者可能因不願失去對身體的自主控制群而不願意吃藥,故實質的療效通常不高(只比安慰劑多了10%~20%),而且還會有耐受性提高的問題。2.靜坐(或瑜珈、祈禱):可訓練專注力,降低非理性的扭曲想法,使人更清楚掌控自己的行為,醫學也證實可以改變腦部結構。認知科學稱之為正念(mindfulness),是一種身心另類療法。3.心理治療(建立理性的信念):此為目前較主流的方法,但在東方國家因為大家比較不善於也比較不將心中德必秘或恐懼說出,故較難落實。艾里斯(albert ellis)1950年代創立理性情緒寮喇(PEP)以認知的理論為基礎,柔和行為療法的某些技術而成自成一體的治療方法,常被稱為ABC理論,至1993年,艾里斯將這樣的理性情緒治療法改為「理情行為治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主要方法為消除不理性的想法已解除困擾與恐懼不安。
  • a. 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人們常在生活中做出大大小小的決定,每個決定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不論好壞。好的結果會帶來正面情緒,例如喜悅或榮耀;不好的結果則會有羞愧或生氣的負面情緒。情緒可分為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但兩者並非同一向度的兩個極端(不見然成反比關係),而是兩個獨立的情緒向度,可以同時並存。Cacioppo、Gardner與Berntson(1997)的研究發現,室友對室友的情緒反應,可能同時抱持著正負向的情緒反應,且此類情緒反應之多寡不會互相影響,類似我們所說的「又愛又恨」。Davidson(2002) 發現,當人們經驗到正向情緒時,左額葉比較活躍,而經驗到負向情緒,則是右額葉比較活躍,且憂鬱症病患的左額葉活動性較一般正常人低。
  • b.正向情緒擴建理論(Broaden-and-build Theory):
  Biswas-Diene(2004)等人認為情緒本身有其適應環境的功能,正向情緒主要功能在於擴展人的意識、會增進人的視野、學習能力與對事件做出回饋之能力;而負向情緒則導致狹隘的增加生存機會之行為,如遠離危險、靜止不動等。正向情緒跟復原力有關,復原力高的人會採用正向情緒安撫內在的心理創傷。

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編輯]

幽默是一種令對方出乎意料的答案,並不是只是搞笑而已,不僅可以令人會心一笑、無傷大雅,而且可以化解嚴肅尷尬的氣氛。幽默是人際關係中的潤滑劑,所以,我們要培養幽默感,與人相處時,該嚴肅時要嚴肅,該幽默時且幽默,讓生活更加愉悅和逗趣。快樂的人會笑,而幽默的人使人發笑,帶給人歡樂。以下介紹最受歡迎的正向情緒:幽默( humors )。
  • 幽默與幽默感
幽默的定義其實至今古今中外仍尚未有一定論,如《辭海》中便描述幽默為「美學名詞。透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或不通情理之處。」而美國《新時代百科全書》中則在列舉各家說法後,簡單的下了這樣的結論:「……各家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但最好的幽默定義也許最簡單不過:幽默是一切滑稽可笑的事物。」《大英百科全書》則說把一切逗笑的東西都稱為是幽默。而在此處我們運用的幽默定義如以下:幽默(humor)指的是個體在接受到某一刺激之後,經歷失諧以及解困認知的歷程,引發個體有好笑愉悅的感覺,並伴隨個體有微笑或大笑的外顯行為反應(陳學志,1991)。而幽默感(sense of humor)是一種是一種容易誘發以及感受幽默經驗的一種穩定以及感受幽默經驗的一種穩定人格特質。
而中國學者對幽默地理解多來自於語用學和日常交際的應用角度出發。而歸類出以下三大類:⑴從社交角度出發,把幽默視為是一種生活中的潤滑劑、調味料,作為一種交際手段。(陳春華,1999;吳土艮,1999;劉乃實、熊學亮,2003);⑵從修辭美學角度,視之為一種透過諷刺、雙關、倒反、誇飾等等手法,以喜劇的形式去表達思想、說明理論的途徑。(李軍華,1996;《辭海》編制組,1999)⑶從認知與用學的角度思考,視幽默為一種認知過程,除了涉及到幽默的製笑機制,也涉及到言語交際機制(王勇,2001;王文斌、林波,2003)。而表現形式上,可區分為幽默音樂、幽默動作、幽默畫和幽默語言(王金玲,2002);從和語言關係上分為:言語幽默(verbal humor)和非言語幽默(non-verbal humor)等等(劉乃實、熊學亮,2003)。
  • 幽默的歷史淵源
幽默的英文humor一詞,最初是醫學的生理學用詞,拉丁字原意為「潮濕」,後來又指「液體或體液」。古希臘的一位醫生希波克底拉(Hippocrates)認為人體由四種液體組成:血液、黏液、黃膽汁、黑膽汁,因為每個人四種液體組成比例不同,因此形成的氣質類型也有所差異。而humor的原意就是指這四種體液在人體中所佔的比例,而決定一個人的氣質、脾氣、心理狀態或是情緒等等。一般認為,屬多血液氣質類型的人可能具有較強的幽默感。 幽默這個詞在醫學上所使用的生理含義一直用至文藝復興時期。至15、16世紀時,人們開始關注人的心理狀態是如何受到這些「體液比例」所影響的。因此漸漸的,幽默一詞,開始從一個人體內體液的比例轉為體液比例會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性情,而後又轉變為泛指一個人的性情與氣質,而開始漸漸地轉為今日大家所熟悉——用來形容一種與眾不同的性情,通常和荒謬、滑稽、笨拙等等的意涵。直至16世紀末期,幽默開始走入藝術領域的階段。藝術家開始覺得幽默可以以可笑的形式來表達具有美的意涵,而後開始統稱幽默為一種以滑稽可笑的形式來表達真理、智慧和美的喜劇美學。 而中文中的「幽默」一詞,則最早見於屈原《楚辭.九章.懷沙》中「孔靜幽默之句」,這裡指的是「寂靜無聲」的意思。而至近代,林語堂發明了幽默這個詞,也發表了大量和幽默相關的隨筆散文,例如:〈論幽默〉、〈論東西文化的幽默〉,也於1924年在《晨報副刊》上發表了〈證譯散文並提倡「幽默」〉、〈幽默雜話〉兩篇介紹他所認為的幽默體系,因此林語堂又被稱為「幽默大師」。
  • 幽默的分類
    自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幽默」這個概念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但心理學上對於「幽默」仍未有聽的定論(如上述所敘述的,各家皆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觀點),而幽默往往和「笑」、「嘲諷」、「滑稽」、「有趣」、「好笑」、「荒謬」等詞並列(陳學志,1991)。不同的幽默傾向議會產生不同的分類法。
    若依照幽默的行為分類,Kuiper、Grimshaw、Leite及Kirsh(2004)根據Crail、Lampert、Nelson(1996)的概念以及其所編製的幽默行為量表(Humorous Behavior Q-sort Deck, HBQD),提出三種不同的幽默風格包含正向的技巧型幽默(Social Skilled Humor)、負向的粗魯型幽默(Boorish Humor)及造作型幽默(Belabored Humor)。
⒈正向技巧型的幽默(Social Skilled Humor):存在人際互動中,能夠自然地使用一些幽默或笑話的技巧,來縮短人際距離或化解人際壓力,並面對生活中的困境。 ⒉負向的粗魯型幽默(Boorish Humor):偏好使用粗魯型的笑話或幽默,以及喜歡在人際關係互動中使用攻擊型幽默。 ⒊造作型幽默(Belabored Humor):無法自然表現的幽默;無法自在的使用幽默或表達笑話,而使用幽默的目的大多是為了博取他人的注意或認同。
   若按照幽默的功能下去區分的話,Ziv(1984)將幽默分成五種:攻擊功能類型、性功能類型、社會功能類型、對抗焦慮功能類型、智力功能類型。
⒈攻擊功能類型:以幽默來嘲諷挖苦,從而傷害別人的自尊,慣用這類型幽默的人往往與憂鬱、焦慮、敵意、攻擊、心理性症狀有正相關。 ⒉性功能類型:以猥瑣的語言或性暗示達到幽默的效果,在一定的程度上,幽默的性暗示能夠增進彼次的關係,帶來情趣,但若含有性暗示的言語行為使某些人感到不悅,甚至是感到遭受侵犯,則很有可能構成性騷擾。 ⒊社會功能類型:能夠幫助個體加強溝通、化解分歧、引起他人注意、緩解緊張關係等等,從而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幽默還有自我解嘲的功用,使個體能夠機制的挽回面子。 ⒋對抗焦慮功能類型:能用於對抗一些負面情況,適當的幽默能夠轉移注意力,緩解壓抑的情緒,令人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問題。 ⒌智力功能類型:能夠促進個人的創新能力與記憶力,高超的幽默技巧更能展示智力水平。
    而若依照幽默的性質下去做分類,Martin、Puhlik-Doris、Gray(2003)等人根據幽默的性質將幽默劃分為兩類:適應性幽默(Adaptive Humor Style)和非適應性幽默(Maladaptive Humor Style)。其中,適應性幽默指的是有助於適應社會、人際交往、化解壓力的幽默;非適應性的幽默則正好相反。幽默風格(Sense of humor styles)乃指幽默感的展現。Martin 等人(2003)建立了幽默感的框架,區分出適應性幽默和非適應性的和非適應性幽默,將幽默感分為「對自己或對他人」、「良善的或有害的」兩個向度。其中,「對自己」係指使用的幽默能夠提升自己(intrapsy- chic function of humor),「對他人」指的是使用的幽默能提升與他人的關係(interpersonal humor);「良善的」指的是指的是所使用的幽默是有善意的(Humor is relatively benevolent),「有害的」則指的是其有則指的是其有傷害性(Humor is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or injurious)。
根據Martin將幽默分類的兩個向度,可得到擁有四種幽默風格的「幽默風格量表」(Humor Styles Questionnaire, HSQ),用來測量個體在使用幽默上的差異,而此四種幽默風格分別為:親和型幽默、自我提升型幽默、攻擊型幽默、自我貶抑型幽默。前兩者為正向幽默風格,後兩者為負面幽默風格。此幽默風格量表是用來評估人們日常使用的幽默的方式,因此是相當自然不刻意的,也經常是在無知覺到的社交或心理狀態下使用(Martin, 2007; Martin et al., 2003)。
1. 親和型幽默(Affiliative humor)——對他人良善的 此種幽默類型,可以用來促進與他人的關係(enhance ones’s relationships)。用來逗笑他人、促進人際關係和降低人際間緊張的局勢。個體傾向於做些有趣的事、說笑話和自發性進行善意的機制戲謔。例如:「我喜歡逗別人笑。」是一種無敵意、友善的使用幽默來促進人際和諧的假設。我們經常形容一個人很有幽默感,通常指的就是這種親和型幽默,因為其主動性的舉動、言語常能惹得大家哄堂大笑,讓人們喜歡與其相處,來獲得生活中的愉悅成分。 2. 自我提升型幽默(Self-enhancing humor)——對自己良善的 此種幽默風格指的是其可用來提升自我(enhance the self)。個體傾向於維持幽默的人生觀,當遇到生活上的困境,會運用幽默來提振自己,就算遇到逆境也會維持幽默觀,並使用幽默作為情緒調節的機制,例如:「我現在感到痛苦無助,但我會盡量想一些有趣的事情來提振自己!」Martin 等人(2003)認為,自我提升型幽默應該是四個幽默風格當中最接近傳統、狹義概念的幽默,而被 Freud 視為是一種健康的防禦機制或因應方式。自我提升型幽默在個體遇到人生低潮時可以成為振奮自我的力量,通常這種人也會是比較容易在失敗時與自己自處的人,能夠在不如意的時候,找到一種舒適、愉快的方式保持自己心情輕鬆,是一種高EQ的展現,具有這類型幽默的人,挫折忍受力較強,能夠承受比較大的壓力。
3. 攻擊型幽默(Aggressive humor)——對他人有害的 此種幽默風格係指使用消遣他人的幽默來提升自己(use of humor to enhance the self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個體傾向利用幽默為目的來批評操作他人,例如:諷刺、挖苦、嘲笑、辱罵等等的幽默,或是使用具有潛在攻擊性的幽默,例如:種族歧視或性別歧視),例如:「當我想到好玩的趣事,不論說笑話的情境或時機是否恰當,非得把它說出來不可。」、「如果有人並不能做的跟我一樣好,我就會嘲笑。」其中,也包含了在不合時宜的社交場合使用幽默,有敵意的使用攻擊型幽默。此種幽默通常會在有意或無意之間傷害別人,儘管其實帶有好笑的成分,但在不正確的時間點,卻不會被視為正向的幽默,非但不會促進人際關係,也不會讓周圍氣氛更加愉悅,反而會導致掃興、敗興,造成周圍朋友的壓力,被視為是不利於人際關係進展的類型。有時候,攻擊性幽默會出自於自我意識不到的歧視,例如:開黃腔,並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被開玩笑的人和聽到這些玩笑話的人,可能會產生負面的感受,另外,在傳統的場合中,或許會因大男人主義的背景下,而開了一些消遣女性身材、男女情事的玩笑,也逐漸被歸類於帶有歧視性的幽默。在現今社會,一再強調去除歧視,因此,在使用幽默的時候,除了要達到搞笑的效果,也應該考慮所處場合是否適當,在場的所有人是否都一致認同、可以接受這樣的幽默感。過往在婚宴中,老一輩經常使用一些比較直接性的字語,祝福新人早生貴子,因此,許多廣為流傳的祝福語,為了押韻或趣味性,往往提及過多房事細節,或是以生男作為祝福,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帶有幽默的祝福,或許當中的歧視色彩也會被重新審視,需要特別注意。
4. 自我貶抑型幽默(Self-defeating humor)——對自己有害的 此種幽默係指使用消遣自己的幽默方式來提升與他人的關係(use of humor to en- hance relationships at the expense of self),也就是是我們常說的自嘲,或是自我揶揄。個體傾向使用過度自我貶抑的幽默,藉由做或者說自己不幸卻有趣的事情來取悅、娛樂他人,降低自尊或犧牲自我的形象,讓他人覺得自己是滑稽可笑的,來使他人喜歡或接受自己。例如:「我說了上次我幹的蠢事,希望他會覺得我很有趣而喜歡我。」我們常用來自我貶抑的人格特質,還包括路痴、愛吃等,這些較為無傷大雅的負面形容詞,意外的可以帶來一種可愛、有趣的效果,對於自身形象不但沒有扣分,反而有加分的效果,然而,此種幽默類型會使個體隱藏、忽略自己的負向感覺,企圖藉此來獲得所屬的團體的助益或認可。有可能會降低自尊過度討好他人,而使內心受到傷害,而換取他人的注意或認可。因此,若是我們想要藉由自我貶抑型的幽默來作為人際交往的手段,需要特別評量自己的心靈狀態,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自信心,也不可過度貶抑自己,讓別人反倒看輕,造成反效果。
     具體來說,親合型幽默是指已開完系的方式促進人際關係,減少摩擦,通常包括說笑話、巧辯等等方式進行(Martin et al., 2003)。運用這種幽默的人「首先要先不懷敵意,而且要寬容、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很熱情、自信、積極、樂觀。」(Martin, 2007:211)。
   自我提升型的幽默只以半開玩笑的方式激勵自我,通常包括自嘲、自我調侃等方式。他可以有效的減壓。對心理健康很有幫助。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幽默是一種健康防禦機制,可以讓人戰勝或避免負面、不愉快的情緒,對育物背後潛在或隱藏的真相有可觀的看法。Martin(2003:67)闡述:「自我提升型幽默與負面行緒如消極、憤怒等成負相關係;與樂觀、開朗、積極等正面情緒有正面關係。」
     攻擊型幽默只以開玩笑的方式傷害他人的自尊,通常包括諷刺、挖苦、取笑、愚弄他人等,目的是「為了批評或操作別人,並提升自己在人關係中的重要性。」(Martin, 2007:211)。這種幽默透過傷害別人,增強個人自信。攻擊型幽默與神經質呈正相關,特別是敵意、氣憤、攻擊等特質,而與滿意、愉悅、認同等情緒成負相關(Martin, 2003)。
   自我貶抑型的幽默係指以開玩笑的方式傷害個人自尊,通常包括過度自嘲、自我取笑、自我挖苦等。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否認自我的防衛機制,隱藏自己負面的感覺,逃避問題。腳紹使用自我貶抑型幽默的人心裡較健康。這種幽默與憂鬱、焦慮、敵意、攻擊、心理性症狀呈正相關,而與自尊、幸福感、親和、社會滿意度呈負相關(Martin el al., 2003)。
  • 幽默對人的影響
幽默是一種微妙且難以界定的一種心理現象,因此有人說:「分析幽默是那些沒有幽默感的人所進行的無聊遊戲。」然而,隨心理學家不放棄的研究與探討,終究將幽默的神秘面紗揭下。適度的幽默感,對個體的身心健康有正向的幫助,許多研究皆指出,運用幽默應付生活劇變或重大壓力是非常有效的。《適應生活》一書中指出:幽默是應付生活變化壓力的五個有效辦法之一(其他四個方法是期待克制、助人與昇華)(Villant, 1977)。「笑」可能無法解決問題,卻能讓人發現新的途徑以面對問題,在關鍵時刻不會鑽牛角尖。幽默高手更能了解人生必然會有痛苦或悲哀,因此,不會抗拒或者逃避,而能灑脫地去面對。
  • 幽默的運作機制[7]
陳學志與徐芝君(2006)曾提出一個匯合的模式來說明幽默產生的歷程。
幽默產生機制圖 <p.75>頁中有相關的架構圖。
在這個模式中,輸入的有以下兩者:「幽默結構」是呈現方式與刺激間的關係,亦是指幽默呈現的技巧,例如:誇大、模仿、假裝、矛盾、雙關等;而「幽默內容」為幽默刺激的內容,如性、攻擊、諷刺等。而通過整個模式,輸出內在放鬆、愉悅、笑的反應。而在中間的處理過程包涵認知活動與情義活動兩種歷程。認知活動為幽默結構的技巧所引發,因為其中誇大、矛盾、雙關等技巧,會令人出乎意料且趕到不和諧,產生失諧(incongruity)的情形,進而產生緊張、不舒服的生理反應。(陳學志,1997)這樣的失諧不能單純以思考解決,而需要轉換角度以及慣用的框架(「基模轉換」),不必謹慎邏輯,即便是似是而非、強詞奪理的方式(如諧音)即可。否則將會陷入困惑或莫名的感受與狀態。 解困之後為了消除之前引發的生理反應,會產生快速劇烈的呼吸反映消耗能量,而笑這種回復歷程會提供放鬆與愉悅。所以面臨幽默之後發笑可說是面對失諧的刺激產生的生理反應,為了調節這些沒有及時危險的失諧狀態,讓人體從緊繃,消耗喚起的熱量,回到正常的狀態。此理論為Koestler 在1964年提出的釋放過剩能量理論(surplus energy release theory)。
幽默內容產生的情意處理歷程,幽默的內容時常是包含挑戰社會規範或禁忌的成分,以及對於人事物的攻擊或嘲諷。從佛洛依德的觀點,他透過研究維也納當時的笑話,他認為人們被超我限制的某些內在能量(例如本我驅力、性、攻擊),在體內累積需要發洩,而笑話提供合法發洩能量的管道。因此幽默不會直接、露骨的展現性與暴力,而是透過精美的包裝。另外季爾曼(Dolf Zillmann,1983)也指出,幽默提供「無害的幽默線索」,讓人們對於敵對個體的貶抑和的是可以合法存在,且隱藏人們的內疚與道德壓力。
  • 幽默的腦神經機制
所謂幽默的字句,也許指的是一則笑話,在人閱讀過後,產生好笑的情緒時,他的理解歷程是同時包含「失諧解惑」的認知歷程,以及「人格推敲」的後所引發的好笑的情感反應。詹雨臻等人利用核磁功能影像技術,是圖找出幽默的認知與情意歷程所對應之腦部活化區(Chan, Chou, Chen & Liang, 2012)。
第一、在情感部分,也就是人格推論以及幽默情緒引發的部分,發現額葉在幽默地理解歷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其中在大腦兩邊的額下迴(IFG,Inferior frontal gyrus)和左半腦的額上迴(SFG,superior frontal gyrus)有較大的活化,這些區域與語意理解、語意選擇以及語意統整有關。 第二、在認知理解部分,亦即失諧——解困部分,我們發現大腦皮質以及皮質下的夠早在幽默理解欣賞的部分,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左半腦的腹內側的前額迴(vmPFC,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以及雙側傍海馬迴(parahippocampal gyrus)和皮質下雙側的杏仁核有較大的活化,而這些區域和回饋系統(reward system)有關,例如: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巴胺(Dopamine)可能在我們聽了幽默有趣的笑話,進而分泌,負責傳遞大腦情緒感受的訊息,進而啟動酬賞迴路而引發好笑開心的愉悅情緒感受(Chan et al.,2012)。
上述的研究成功的將笑話中的「認知理解」與「情感」的成分分離。詹雨臻等人進一步研究認知理解中的「失諧」與「解困」的神經基礎,發現右半腦的中顳迴(MTG,middle temporal gyrus)和額中迴(MFG,middle frontal gyrus)負責失諧的偵測,這些區域(右半MTG和右MFG)主宰語意中途的偵探以及語意訊息的儲存。而左半腦的額上迴(SFG)和下頂小葉(IPL)扮演解困的歷程,而這些區域(左SFG和左IPL)主宰語意理解與統整(Chan et al., 2013)。
根據上述的描述,詹雨臻的研究團隊建構出了一個幽默語意理解(包括:失諧的偵測,以及失諧過程的解困歷程)和幽默引發的愉悅的感受之三階段神經迴路模型。首先,幽默的第一個歷程「失諧」主要由右半腦的中顳迴和額中葉負責,主要處理語意衝突偵測與語意訊息的儲存。接著,由兩邊的額下迴,以及左半腦的額上迴和下頂小葉扮演解困的過程,這些區域主在語意理解與統整。最後,「愉悅好笑的情緒」則活化了與酬賞回饋系統有關酬賞回饋系統有關腹內側前額迴和皮質下的大腦兩邊杏仁核以及兩側傍海馬迴。經過這個統整說明了幽默的腦部機制使一個全腦的傳遞活化,包含左右半球以及上下皮質的腦細胞。
  • 探討幽默理論
幽默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早期哲學家對笑的解釋。人們不斷深入研究幽默理論,不 同研究者亦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幽默。現有的幽默理論從生理、認知、動機三個層面解釋幽默。在幽默研究上,有三大源遠流長的理論流派,即社會行為角度的優越/蔑視論、心理分析角度的釋放論、心理認知角度的乖訛論。三者構成了外國幽默研究的基礎理論,當代有很多關於幽默的研究方法, 出發點都跟這三大理論有密切聯繫。以下將詳加敍述。
優越/蔑視論(Superiority/Disparagement Theory) 優越/蔑視論起源於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修辭學理論,主要包括那些基於怨恨、敵視、嘲 笑、攻擊、蔑視、優越的幽默理論。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認為,相對於滿足的笑 言,嘲笑才是笑的主要形態。因此,笑的意義主要是否定、鄙夷、或幸災樂禍。 從這一意義上說,笑是邪惡的。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認為笑的刺激因素可以是對醜的模仿,而笑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快感。英國哲學家湯瑪斯(Thomas Hobbes)認為,笑是「一種突然的榮耀感,產生於我們與別人的弱點或先前的自我的比較」。 Hobbes(1651)從心理學角度提出「優勢理論」的觀點來解釋幽默現象。他認為笑是當人們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較,或發現他人的缺點時,突然感到自己非常傑出所引起的「意外的榮耀 」。Hobbes進一步提出,嘲笑別人的弱點目的在於提升自尊。幽默是人們對較無能者表現出來的惡意,喜劇是模仿遜於一般人的人。在對人類情緒、情感範圍的合成分析中,優越感在幽默起著重要的作用。 優越 / 蔑視論認為,我們不必立即意識到自己比較優越;而被嘲 笑的對象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一種想法,一種政治制度或一種現象,即使日出日落等自然現象也可以成為被貶的對象。雖然優越論在 21世紀的今天看起來似乎有些過時,也受過許多抨擊,但今天仍有人追隨。如 Charles Gruner(1997)就曾重新闡釋並發展了這一理論。他的理論包括三個部分:(1)每一個幽默的情境都有一個優勝者和失敗者;(2)乖訛總是出現在幽默的情境中;(3)幽默需要有驚奇的要素。 簡而言之,儘管幽默的優越理論內部有或大或小的差異,但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認為笑的人都借嘲笑別人或事物的不幸,或通過蔑視別人或事物來顯示自己的優越。
釋放論(Relief/Release Theory) 釋放論具有明確的心理、生理學含義,這種看法將「笑 」視為社會約束所產生的緊張和壓抑心理的一種釋放。佛洛伊德是這釋放論的代表人物,其主要觀點收錄在他的著 作《機智及其與無意識的關係》(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在書中,佛洛伊德(1960)認為,幽默( humor)、機智(wit)、喜感(comic)三種不同精神能量可轉化為笑,而笑可以區分為「無意的」和「有意的」;有意的笑產生於人們強烈的性和攻擊性衝動,包含攻擊性的或關於性的內容,幽默中樂趣的主要來源是欲望在潛意識的層次尋求宣洩,從而誘發大笑或者狂笑;而無 意的笑話則很少具有情緒、情感方面的影響,僅僅能誘發微笑或癡癡的笑。而且,在佛洛伊德的術語中,「幽默 」建立於有意識的基礎上,而「笑話」則建立在無意識的基礎之上。斯賓塞( Herbert Spencer)認為笑是對壓抑神經的一種放鬆。無論哪種笑,在笑的過程中,都有「過剩的精力」從其中「溢出」。 在這當中,佛洛伊德沒有論述太多幽默感的知識,而是論述了幽默感對人類情緒或情感生活的影響。換言之,佛洛伊德並不關注甚麼是幽默,或甚麼幽默好笑,而是關注幽默的功能。後人沿著佛洛伊德的思路,興起了研究幽默的治療功效,即治療性幽默(therapeutic humor)(佛洛伊德【譯】,1989)。這一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是William F. Fr y,他認為笑可加快 動、靜脈的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於生理健康(Fry & Savin, 1988)。
乖訛論(Incongruity Theory) 在當代 幽 默心理 方面,「乖 訛 論」佔 研 究中的主 導 地位,是 對 幽 默 和笑 的研 究中最 具影 響力的一派 理 論,具 有 相當久 的歷 史。 「乖 訛 」這個 概 念 大概 可以追 溯 到 古希 臘時 代,最 起 碼始於文藝 復 興 時 期。「乖 訛 」的定 義 廣 受引用,即「兩 個 或 更 多不一 致、不 適合、不協調 的部 分或情況,在一 個複 雜 的 對象 或 集 合中統 一 起 來,或以一種 頭 腦能注 意 到的 方 式 獲 得 某 種 互 相關 係,笑 便源出 於此。」(Attardo, 1997)。康德(Immanuel Kant)是 第一 個從乖訛的 角度 為幽 默下了完 整 定 義 的人。他 指出幽 默 來自於「從 期 待 到 期 待 落空的突然 轉 換」。黑 格爾 認 為,任 何一 個本質和現 象 對比,或 任 何一 個目的 和 手段 的 對比,如 果出現 矛盾 和 不 相 稱,而導 致 這 種 現 象的自我否定,這樣的情況 就 會變得可笑。在每 個事例中,笑 是源於突然 感 覺 到一 個概 念 和現實之間的不 和諧,而笑 本身正是 這 種 不 和 諧 的 表 現。幽 默 是「完 全不 同的 事 物的結 合,將 屬於 一 個情境的事 物併入另一 情境」。 當 代 常 見 的 幽 默 模 式 是「 乖 訛 — 消 解 」( I n c o n g r u i t y – Resolution,簡稱IR)的「二階段」模 式。在 第一階段中,笑 話的接收 者 發 現他 對原文 的期 待與 笑 話 的結尾 不 相 符,換句 話說,接 收 者 遇 到了 不 和 諧,即 笑 話 的 妙 語。在 第 二 階段,笑 話 的 接 收 者專 注 於解 決 某 種 形式的問題,找 到一 條 認知 規 則,這 種 認知 規 則 使 妙 語 部 分 緊跟笑 話的主體部 分,並使不 和諧 的部 分 顯得和諧 一致。 這兩個階段包 括首先 對原文作出一種 解 釋,這一解 釋 隨 後被 第二 種 更有 利的解釋 駁回。 值 得 注 意 的 是,這 兩 種 解 釋 其 實 是 並 存 的。它 加 長 了「 準 備」階 段,將 第 二 階 段 模 式 擴 充 為一 個 三 階 段 語 言學 的 模 式,即 準 備 — 乖 訛— 消解 模 式。其中,「準 備」本身並不 可笑,但它為不 和 諧 奠 定了基 礎。其他 基於「乖 訛」的理 論 包 括 Koestler(1964)的 異類 聯想 理論(Bisociation Theory),Paulos(1980)的災變理論 模 式 (Catastrophe-theory Model),以及 Hofstadter和 Gabora(1989)的框 架 合成 理 論 等 等。當 然,除了上 述 三大 理 論 範 疇 外,還 有 很 多 其 他 類 型的幽 默研 究,例 如幽 默 的心理 和 生 理 反 應 的 實 驗 研 究、工作 場所中的幽 默研 究、兒 童 幽 默 和 婦 女 幽 默 的 研 究、幽 默 與性 別的 研 究、幽 默 與 種 族 的 研 究、幽 默 的 治 療 功 效研 究、跨 國和 雙 語 幽 默研究等。
  • 笑話
在 正常 社 交中,一些 人喜 歡 用笑 話 來 逗 樂 他 人,這 些 笑 話 通 常是 一 些 短 而 有 趣 的 故事。一 般 而 言,笑 話主要由兩 部 分 組 成: 第一 是 笑 話 開 頭,用來吸引聽 眾的 注 意力,使 聽 眾 對 這個 趣 味 故 事之後 的 發 展 有所 期 待;第 二是 笑 點,是 一 個 意 想 不 到,或 與 現 實 完 全相反的情 節,也是 一 個 笑 話 最 重 要的部 分,且 這個 笑 點 是 否令 聽眾 感到好笑,將決 定這個笑 話能否成 功。 在日常 交 流中,以口語或 非 語 言 形式 表 達 笑 話 都 具 有一種 固 定 模 式,就 是 讓 聽 眾知 道 這個 笑 話是 幽 默 的,及 期 待 觀 眾能夠 歡 笑(Cashion, Cody & Erickson, 1986)。笑 話的內容和形式 雖 然可以 根 據 個人的創意自由發揮,但 是講 笑 話的人往往嘗 試 在笑 話與 其 接 下去 要講 的 事情 或 觀 點中找出 共 通 點。因此,現 在笑 話 往 往可 運用到各種 不同的場 合(Long & Graesser, 1988)。
自發式情境幽默 在一 個 關 於 成 年人 大 笑 的 研 究中,Ma r tin和 Ku ip er(1999)發 現,有11%的日常發 笑 是因為笑 話,17%的發 笑 是因為大 眾媒體的 節目,而 剩 餘 的 7 2 %則 是自發 地 對 一 些 有 趣 的內 容 或 講 述自身 的 經 歷 時 發 笑。自發 式 情 境 幽 默比說 笑 話 更 加注 重內容的闡 述,而 且具 有更 多的形式。
偶然式(無意識)幽默 偶 然 式 幽 默 是 指幽 默 並非出自發言者或 行為者 的 本 意。這 種 幽默包括身 體幽默 和語言幽默兩 種 方 式。身 體幽默的例子 包括畸 形的鏡子 影像、因為香蕉皮而滑倒、或 將飲料灑 到自己的腳上等。 這 些 行為在 傷 害 不嚴 重的情況下,因為突 然的慌 亂而導 致 幽 默這 種 身 體 幽 默 也 成 為 喜 劇 元 素 之一。而 語 言 幽 默 則 來自錯 誤 讀 法、邏 輯混亂等 等,在公共場 合尤其 具 有幽默 效 應。
總 而 言 之,社 會 發 展 和 研 究 愈 加 深 入,幽 默 的 形式也會 愈 來 愈 多 樣 化。早 期 幽 默 的 研 究 者 將 大 部 分 注 意 力 放 在 笑 話 及喜 劇 上,而忽視了研究其他幽默 類 別。但由於幽默 是一種由自己掌 控、 內容 無 限制、令人 發 笑 的 事 物,因此 很 多 研 究 者 都開始深 入研 究 幽 默,甚 至 將 幽 默 分 類,並以其 好 笑 的 程 度 進 行 實 驗 室 研 究,讓 幽默的科 學 研究更為嚴謹 和有 數 據支 持。
  • 有關幽默的最新研究
[8] 幽默可以適人際關係之間的潤滑劑,但也正如單元中「幽默的形成」所說,幽默中也會帶有攻擊的成分。因此在<夫妻間幽默運用及其影響>這篇文章中,作者分析幽默在夫妻之間的人際關係中,帶來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該研究對於幽默的種類,不採用Martin等人(2003)的幽默風格量表(含人際促進型、自我提升型、攻擊型及自我貶抑型四種幽默風格)、De Koning與Weiss(2002)測量的幽默因應(工具性、正向、負向),或是Vassilis等人(2010)測量的幽默運用型態(聯誼型、自我增強型、攻擊型、低俗型、自我貶 抑型五種),因認為期混淆了幽默動機與幽默形式。而採取了將幽默動機與幽默表現形式分開測量的量表,將幽默動機分為「利他」、「利己」、「利關係」;幽默的表現形式的三因素,三因素命名為「自我貶抑」、「挖苦嘲諷」、「詼諧戲謔」。在婚姻品質的量化上,研究採取參考伊慶春(1991)[9]、李良哲(1999)所用的量表。 而這個研究的結果發現以下情形:
1.夫妻之間的差異 利他與利關係的幽默動機、詼諧戲謔的幽默型態等向度,以及婚姻品質兩層面,丈夫的分數均顯著高於妻子;但在利己的幽默動機,及自我貶抑或挖苦嘲諷的幽默型態方面,則夫妻間無顯著差異。
2.夫妻幽默類別 「夫詼諧自貶型」25%「雙多元運用型」25%「雙少用幽默型」15%「妻嘲諷自貶型」35%
3.幽默與婚姻 利關係幽默越高,對婚姻幫助越大。「夫詼諧自貶型」或「雙少用幽默型」的夫妻比起「妻嘲諷自貶型」有較高的婚姻品質。

3. 負向情緒[編輯]

雖情緒的維度無法明確地分為正向與負向,但可粗略將負向情緒定義維,當刺激或環境會阻礙或違背個人動機時,所引發的情緒,例如恐懼、悲傷、憤怒。而這樣的情緒會導致固定個體的思想—行動取向被窄化。

仇恨[編輯]

仇恨,這是一種常常與憤怒掛鉤的情緒,當人類感受到此種情緒的時候,會明確的感到強烈的敵意、反感,彷彿心裡有什麼兇暴的東西正在湧動。仇很的來源有很多種,受到傷害、背叛,尊嚴受損、感情遇到挫折,是人在失去的時候時常會迸發的情感,尋求反撲和復仇。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認為恨是一種束縛的感覺,且是無法被定義的。有些人認為,仇恨的情緒只發生在當下,只要在當天入睡以前,尋求適當並且合理的管道途徑發洩得宜,大部份的衝動情緒都能緩解並消失,然而一旦沒有適當發洩,在經過了許多夜晚之後,可能日後只需要看到一眼相關的人物、事件、場所,都會馬上牽動這種衝動的仇恨情感,甚至嚴重者,仇恨情感強度有可能日漸加重,最後壓垮身心,或成為衝動情緒的奴隸。知名文學家哥德曾經說過,仇恨是無法面對悲傷的膽小鬼所逃進的一個場所,復仇就是讓生鏽的劍沾滿更多的血,悲傷就是讓受傷的心沉浸在血池裡,每砍一刀,刀刃就會生鏽,接著拿去磨,最後剩下的就是隨風飄散的鐵鏽。
仇恨犯罪
仇恨罪行(Hate crime)起源於保護特定且少數的群體的意識形態,指的是由針對某一群特定的社會群組,所犯下的歧視性犯罪行為。這些社會群組包括宗教、種族、宗教、身心障礙、性傾向、國籍、族群、性別、年齡、性別認同及政黨等等。
仇恨言論
仇恨言論(Hate speech)是基於某些屬性而攻擊個人或團體的言論,其屬性例如人種、性別、族群、宗教、人種、殘疾或性傾向等。即是指一些有意去貶抑、威嚇,或煽動一些針對個別族群作出暴力及偏見的言論。
仇恨團體
仇恨團體(Hate group)是針對某些人士的民族、種族、國籍、膚色、文化、宗教、語言、文化、階級、腔調、外貌、職業、性別、性別認同及性別氣質等而憎恨、討厭、敵視或者訴諸暴力的有組織集團。
仇外
仇外或排外,指對外國人、外族人、外鄉人、陌生人不滿或恐懼,繼而產生排斥、恐懼心理。其英文名字「xenophobia」是來源自希臘語「ξένος (xenos)」,意指「外來者」;「φόβος(phobos)」,意指「恐懼、隔離」。
與所有的恐懼症一樣,排外主義是指當事人對恐懼的感覺有明確的意識,並且相信引起這種不適感覺的人是外國人、外鄉人或是陌生人;這與種族主義和一般偏見是極為不同的(雖然這兩者有可能同時存在),因為外人與自己不同國籍,或是不同種族外觀上有明顯的不同,而這明顯的區別便導致種族主義。引起種族主義的是種族、血統、國籍,但引起仇外心理的可以是不同的因素。其一是一個社會之中,有不被視為屬於該社會的一群,一般是外來的移民,雖然他們有可能已定居數世紀。這種仇外心理在受到刺激的情況下可能會引起敵意和暴力反應,最悲慘甚至可能導致大屠殺。其二是文化因素。所有文化都受外來文化影響,文化層面的仇外常常是針對外來的文化,像是外來用語可以影響本土語言。這種形式的仇外較少針對個人,但多數時候可以引發淨化文化和語言的政治運動。值得注意的是,孤立主義並不等於仇外。

憤怒[編輯]

[10] 憤怒被認為是最危險的情緒,因為可能會引發對方同等的反應,造成惡性循環。且憤怒多半隨著恐懼、討厭、內疚、羞愧等情緒發生。而憤怒之所以會產生攻擊,學者提出下列幾個理論,一是挫折—攻擊假說,亦即傾向於攻擊引起自身阻礙的人(詳可見:[[3.8.3.5.1 挫折-攻擊假說(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反之,也有部分學者(認知新連結主義 cognitive-neoassociationistic model)認為憤怒是由不愉快的情境事件引起,即便沒有特定對象也有可能產生(如:噪音)。而憤怒的情緒亦可能造成短暫或永久的人際關係損傷,使孩童失去同儕認同(Lemerise & Dodge)

悲傷[編輯]

[11] 悲傷的情緒多半來自喪失某項個體追求的人、事、物。而悲傷情緒的產生與其功能,有以下三種假說:
1.悲傷疼痛假說:是個體面對高度壓力事件的心理反應,以身體的病痛反應為借喻,去面對失敗與損失。
2.悲傷的迴避假說:悲傷用於迴避社會聯繫的功能,當受到排擠或不被歡迎時,會讓你迴避一段時間,等待情況好轉,再重回社交圈。(N.B.Allen & Badcock,2003)
3.悲傷的求助假說:悲傷具有求助功能,能引起他人注意,讓個體顯得無助,增加受到幫助的機換(Watson&Andrews,2002)。

恐懼與杏仁核[編輯]

  Joseph LeDoux (1996、2007)的研究指出,訊息傳遞至杏仁核有兩種途徑:
  • (1)慢途徑:感覺器官所接收的訊息大部分經一般神經傳導路線傳至大腦皮質區,由多種迴路處理後,產生反應
  • (2)快途徑:經丘腦傳至杏仁核,雖反應較快但訊息無法完整處理。如此推測,受到外在刺激時,杏仁核會先用恐懼等情緒快速面對並反應,大腦皮質經過完整分析後再做出接續的反應,可視為身體的一種防衛機制。「杯弓蛇影」便是如此的情緒反應。杏仁核與恐懼記憶之形成也息息相關,恐懼驚跳反應測試(fear potentiated startle test)是一個目前常用來研究恐懼記憶是否形成及杏仁核功能是否正常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如下:先給予實驗動物一個制約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 CS),例如燈光;再搭配一個嫌惡性的非制約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 US),例如足部電擊。經過連續性的配對訓練後,實驗動物會將兩種刺激連在一起,以後若給予制約刺激時,受測動物會出現心跳加速、血壓上升及呼吸變快等生理變化,行為上也會表現出因為害怕而靜止不動的狀況,此時若再給予一個聲音刺激,此動物馬上會因驚嚇而向上跳起,經由跳起高度的實測值,即可判斷該動物的恐懼記憶是否已形成。
  科學家在比較杏仁核正常和杏仁核受損老鼠的實驗結果後,發現杏仁核受損老鼠的驚跳高度值明顯低於正常老鼠;預先在老鼠腦中杏仁核處注射一些抑制其活性的藥物後,所得到的實驗結果也類似杏仁核受損的老鼠,這些實驗動物都不會出現明顯的驚跳反應。由上述結果可得知,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恐懼記憶的表現都與杏仁核的功能正常與否有直接的關係 。
另外,恐懼與悲劇對心理與腦的影響不只是巨大的痛苦,還有我們對待痛苦的方式也影響甚大,沒有災難的反抗也就沒有痛苦,引起我們注意的不是災難而是反抗。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神性的火光,他不許我們自甘失敗,卻激勵我們熱愛冒險。

情緒相關實驗[編輯]

心理學家哈里斯設計一項實驗測試狗狗是否對受到自己主人寵愛的其他狗會產生妒忌 研究對象是36隻狗和牠們的飼主,試驗要求飼主與1隻按了開關會汪汪叫和搖尾巴的玩具狗一同玩耍,並把它當作真狗看待。當飼主跟玩具狗玩時,約80%狗兒會推或碰觸飼主,而玩具狗汪汪叫與搖尾巴時,有些狗甚至會攻擊它。實驗結論為狗亦會產生妒忌並想要切斷主人和其他狗的關係,使人重新思考是否只有人才擁有妒忌這類所謂複雜的情緒。

4. 大腦意識與情緒啟動[編輯]

邊緣系統負責某些情緒的運作,例如杏仁核會啟動憤怒與恐懼等負面的情緒反應。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緒反應都是由邊緣系統所發動。負責我們意識運作的大腦前額葉也可以經由與邊緣系統互動而發動情緒反應。 而主要的途徑如下: 視丘->大腦皮質(意識反應)->杏仁核->下視丘->自主神經及內分泌反應 例如:當我們在報章上讀到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後續負面效應,會使我們擔心失業問題、匯率變化和所存在銀行的財務是否安全。而會產生這種負面的焦慮情緒反應是由大腦意識理性分析後所引起,並不是直接由邊緣系統所發動,而是意識大腦認為現在需要恐懼的情緒(焦慮是一種預期性的恐懼),進而下令杏仁核開始製造恐懼的生理反應。 然而情緒反應一旦發動後,主控意識的大腦(前額葉)會進行理性的分析,並試圖調控負面的情緒反應。但是邊緣系統通往意識腦區的神經通路比意識腦區通往邊緣系統的神經通路密集許多。因此一旦邊緣系統強烈啟動,意識腦區往往無法立即掌握主控權。

(四)表情反應[編輯]

表情反應(expression),包含面部以及肢體的反應。
給予一個情境假設:當人類感到憤怒的時候,雙眼會不自覺得睜大,且嘴唇緊閉甚至可能是咬牙切齒,眉上亦是緊皺,等等的臉部型態變化。我們通過這些表情反應傳達出溝通或警示的意思,若對方能夠因而察覺發現有不適的情況而及時予以止損適時的道歉,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可以消弭於無形。
情緒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社會溝通工具,使他人能夠在觀察另一人的表情反應之後,做出不同的社會應對溝通方式。無路是正向或負向,這是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且不需要很多的程序或機制加以理解,無論是否有文字讀書的學習,即使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孩子或年長者抑或是不同語言的使用者,也能透過這種溝通的機制傳達出心中的所思所想,並且加以闡釋理解。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情緒表達相較於語言文字更為強大。情緒的反應更加容易為他個體所查知,透過面部的表情觀察及行為反應偵測出他內心正在活動的心理狀態;然而,與此同時語言很有可能是得以隱藏及欺騙大中目光的工具。舉例來說,一個手足無措或頻頻眨眼的人很有可能正試圖掩藏其內心的想法或事情。音此在賭場上,職業或是老練的賭徒都會藉以一個偽裝的行頭類似墨鏡或口罩,不然便是刻意擺出面無表情的臉色以防止洩漏出他內心真實的想法以及他手中鋪克牌的好壞。

臉的功能[編輯]

一張臉讓我們認識擁有者的獨特身分。在許多情況下,臉被用來判斷吸引力的指標,一張吸引人的臉得到更多的社會報償。(Hatfield&Sprecher,1986)。
除此之外,我們更能從他人的面部表情讀出其內心的感覺,不只作為讀出(read-out)的展示工具,人臉也可以是讀入(read-in)情緒啟動的工具和讀逾(read-across)的社會工具。一個人的臉部表情可以影響個人的情緒經驗,例如快樂的面孔可帶來回饋,使仍覺得更快樂。臉也會影響「社會情境」中的其他人,使他們模仿表情產生相關情緒。
透過面部表情是情緒溝通有效的模式之一,動物行為學家提出證據顯示,除了人之外,靈長類動物使用面部表情作為無池和建立優越階層關係的工具。心理學家也顯示在很多社會情境,面部表情是人類溝通的重要管道。

姿勢與情緒(肢體反應)[編輯]

在生活中你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會改變你心情的大小事,引起你快樂、悲傷、憤怒、驚慌等情緒反應。在本書許多章節中更是提到這些情緒反應所造成的後續生理反應,比如當你感到快樂時能促進免疫系統、使你更快從疾病痊癒;易憤怒的人則會讓血壓升高、罹患心臟疾病的機率提高。這或許可以被解釋為身體為了對情緒產生時外在環境的改變做出因應所造成的。情緒是如何影響身體的議題在心理學裡已被廣泛的研究,然而如果我們這時候反問:「那身體姿勢的改變是否會影響到人們的情緒呢?」這在心理學界便引起了各方不同的觀點,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論。

支持方[編輯]

首先,在S. Stepper et al. 1993年的實驗裡,他先讓受試者進行一項能力測驗,然後要求受試者擺出平時的工作姿勢以及擺出端正(抬頭挺胸)或駝背的姿勢。接著告訴他們在剛剛的測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分析受試者的反應後發現,駝背姿勢的受試者回報的反應沒有比端正姿勢及平時姿勢的人來得感到驕傲、開心[12]
在F. Strack 1998年的研究也提到,他讓一些受試者觀賞一部卡通並為其好笑程度評分。在觀賞的同時,一組受試者被要求咬著一支筆,這將使受試者在不知不覺中露出微笑;另一組被要求用嘴唇含住筆,進而達到防止他們笑的效果。結果顯示,咬著筆的那組認為卡通的好笑程度高過含住筆的那組,也更容易了解卡通中的笑點[13]
在所有TED talk中名列第二受歡迎的影片《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14][15]中更是表明,他們將42人帶入實驗室做了個實驗,他們對受試者聲稱實驗目的為心電圖電極的擺放位置是否影響數據收集。實驗裡先讓受試者朝試管裡吐口口水,再擺出有權勢的姿態,如雙手放頭後兩腳伸直、雙手張開靠桌身體著站著微微趨前等姿勢,或無力的姿態如雙手抱肚子或站或坐,保持這些姿勢兩分鐘後詢問:「現在你覺得自己多有力量?」 受試者接著會有一個博奕的機會,然後再取一次唾液樣本。結果發現到本次實驗中用賭博來衡量的風險承擔能力,擺出有權勢姿勢的人有86%會選擇賭博;而擺低權勢姿態的人只有60%選擇會賭。將採樣的口水分析後發現,從受試者踏進實驗室的那一刻起,擺出高權勢姿態的人睪固酮會上升20%、腎上腺皮質醇下降25%;擺低權勢姿態的人則是睪固酮下降了10%、腎上腺皮質醇上升15%。其中睪固酮代表著支配性,而腎上腺皮質素又名「壓力賀爾蒙」,在壓力環境下扮演重要角色,通常強勢的領袖也擁有大量的睪固酮與較低的腎上腺皮質醇。
這樣的實驗結果暗示著透過僅僅兩分鐘的姿勢改變,將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上預期接下來的困境挑戰並作出心理、生理及行為上的改變。這或許可以應用在面試、公開演說、風險投資等狀況下增加自我信心及表現,即使一個人因實力不足或在群體間地位低落而感到無力時,或許也能透過這種方式先建立起自信的外殼,漸漸提升表現直到成功為止。

反對方[編輯]

Eva Ranehill et al.在2015年嘗試重複前述Dana Carney et al.的實驗,並把實驗人數拉高至200人,且遵照原始實驗方法,除了一些差異如將擺每個姿勢的時間提升到3分鐘、在實驗前簡述實驗將調查姿勢是否影響荷爾蒙濃度與行為等。實驗結果發現受試者回報其高權勢感受確實有提升,然而在風險承擔能力、睪固酮濃度與腎上腺皮質醇濃度上卻沒有統計上的差異。作者推測實驗無法複製的原因在於原始實驗的樣本數過少,或者本實驗在實驗前就已經透露出一些實驗的目的。[16]
除此之外,更有數篇發表在Comprehensive Results in Social Psychology上的論文表示他們也無法成功複製實驗。

再次反駁[編輯]

面對對於姿勢影響情緒的質疑,Amy Cuddy et al.在2018發表了另一篇論文做出回應,說明姿勢對於權勢的感受與情緒確實存在影響。然而還是未提及姿勢與做出的行為反應、荷爾蒙濃度是否存在關聯。[17]

自身情緒經驗的誘發[編輯]

表情不僅止於情緒的產品,他更是可以反饋我們腦中對於過去自身情緒經驗的管道。心理學家施卓克(Fritz Strack)等人曾經據此做過一項實驗: 他們要求實驗參與者將一支筆以不同的方式含於口中,例如放置於鼻子與嘴唇上方用肌肉與面部表情將其夾住,或是以牙齒咬住。結果顯示,牙齒咬住的參與者所做出的報告較多正向的情緒經驗反映,他們在看卡通漫畫時也會表現出更多歡笑的反應。這是為甚麼呢?因為牙齒咬住的情境與我們平時露齒微笑的表狀態幾近相同,固有促進正向情緒的效果。反之,以嘴唇含住筆的嘟嘴表情像是討厭的表情。由此可見,外在的表情也會對情緒的引發產生促進及抑制的效果。這也告訴著我們,要隨時保持笑容,對於個人的情緒管理也是極為重要的策略。

展示規則[編輯]

情緒經驗的表達可能跟工同的遺傳基礎具有相當的關連性,但情緒表達的時機以及強度則深受文化的影響。每一個文化會建立起各種不同的社會規範用以對人民產生具有相同思維與習俗,概念性的規制效力,用以節制某中情緒得時機與身分(Lutz& Abu-Lughod, 1990)。這種情緒這種調節情緒的表查機制或者我們所認為的無形規範叫做:展示規則。
展示規則界定了情緒應該要表現的時機,所應當予以表現的對象與需要表達出的程度。艾克曼(Paul Ekman)認為說這些展示規則都是後天所養成的,歷經後天社會化過程的學習以及強力自我克制基本情緒表達的結果。他曾經在一項研究中,默默記錄下日本及美國受試者同時觀看一部情感極為豐富的電影時,他們面部表情上的變化(Ekman,1972)。結果顯示出,當參與者獨自一個人在房間看電影時,美國人和日本人所表現出的反應相當接近,都會因著電影情節而出現大笑或悲傷落淚的情狀;然而,假如受試者觀賞電影的房間中多了一位穿著白袍,看似十分威嚴解嚴肅的主試者陪同,日本參與者的表想就會明顯比較有禮貌,也較常微笑,情緒表達上面也會比美國參與者來的更加溫和,與此同時也不太會對於電影情節的大喜大悲而跟著轉換。
有趣且值得一提的是,當日本的參與者在看到情緒非常強烈的電影情節時,若有主試者在一旁陪同,他會先因應情緒而極短暫的表現出強烈的情緒表情變化,但是瞬間消弭於無形,並且會用微笑的表情來遮掩上一個強烈的情緒表情。 情緒表現規則(Display Rules)
如果情緒的表達方式在不同文化間有一定的相似性,代表情緒的表達並不只受到後天文化培養的影響,還會受到先天性的影響。除了文化以外,情緒表達也有物種間的差異:比如黑猩猩的笑容和人類不一樣,並不代表開心,反而代表恐懼。

臉部說謊[編輯]

雖然臉部表達是重要的溝通管道,提供一個人對環境解釋、反應的許多訊息,但不會是絕對正確的訊息來源。當我們不希望在人前表達出自己的真正感受時,我們能夠抑制或改變自發性的表情,做出另一種表情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感受。人們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表現以符合個人的或文化的表現規則—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有何種情緒表現。這些表現規則在不同的文化之間差異很大,這也是為何不同文化的成員用不同的臉部表情傳達相同的情緒,或是對同樣的情境反應卻不同。因為有能力控制臉部的表情,所以我們的臉常常不會表露真正的情感。這並不減低面部表情作為溝通的有用程度,事實上,有能力控制表情可能賦予臉部活動必須的彈性,以促進幫助社會行為。

關於面部情緒的相關研究[編輯]
嬰兒情緒發展[編輯]

嬰兒常常依照母親的面容,以幫助自己解釋和應對模糊的情境。當嬰兒在不確定情境時(context of uncertainty),嬰兒會依據母親面部的情緒訊息,作為進取或躲避行為的指引,這種找尋情緒訊息作為行為控制者的過程稱為「社會參考(social referencing)」。
Sorce等人在1985年,研究把小孩放在視覺懸崖(visual cliff)(參考下面註解),母親情緒訊號對一歲大嬰兒的影響效果。結果顯示,母親的負面情緒會凍結小孩的前進與好奇心,讓大部分的小孩退縮的角落的安全處。而母親的情緒若為高興,則會讓小孩覺得情境式安全的,而將之視為探勘的訊號。若當視覺懸崖的環境去除,那麼情境就非不確定,小孩就不會參考母親的表親。

備註:視覺懸崖其設計為:在具有顯著深度不同的平面之上,覆蓋透明的厚玻璃,並且其平面被製作成棋盤的型式,以製造成一種深度的錯覺。實驗最初設計為研究小嬰兒深度知覺,並認為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證明人類自小就有對深度有所警覺,這樣的能力有助於物種生存。在上面實驗中,Sorce等人將此做為實驗方法,以測量母親的面部情緒與嬰兒行為的關係。

面部表情的政治學[編輯]

Lanzetta等人在1985年,組成內部有心理學家和政治學家的研究小組。專門調查電視上表情對觀看者態度的影響。他們發現當觀眾在電視上看到政客的面部表情,會影響他們對政客的態度,尤其是當目標是觀眾不認識或並無強烈態度時,這種面部效果最明顯。
此研究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中,三組大學生看同樣一組(20張)有關雷根總統的剪輯影片,並測量學生對雷根總統前後態度的差別。每部剪輯過的雷根的影片在背景中出現,然後記者描述這個故事。對這三組而言,有10部影片他們看到都是相同的,但另外10部,在快樂組,受試者看到雷根快樂而安心的表情;中性組看到中性的表情;生氣組看到雷根生氣、威脅的表情。這些表情的差異對研究前就極力支持或反對雷根的人沒有影響,但對態度中性者,營醒卻很明顯。當他們看到雷根快樂而安心的表情後,對他有較多正向的態度;看到中性或生氣,則會對他產生負面態度。
第二個部分中,研究人員發現新聞播報員在電視上談論政客時的表情似乎會影響我們對政治人物的態度,甚至是選票。研究者從三位播報員上找到了偏差的證據。CBS電台的Dan Rather以及NBC電台的Tom Brokaw在報導雷根或者其民主黨對手孟代爾時,都同樣是愉快的表情,所以沒有偏差證據。然而ABC電台的Peter Jennings對雷根有強烈的表情偏差,他的表情在報導雷根的新聞時,明顯比孟代爾或其他主題時愉悅。選舉過後,研究者在全國各地做了調查,評估「Jeanings微笑」的效果。他們隨機選取常看新聞,且在這次選舉曾投票的人。他們發現常看ABC電台的人,比常看NBC或CBS電台的人,較容易把票投給雷根。雖然這個現象的解釋可能很多,研究人員最可能的主因是Peter Jennings的表情影響選民的態度與選票。因為ABC電台支持雷根的故事較其他兩家少,所以他們理直氣壯地消除一個可能的解釋:ABC電台對雷根有一般性的偏好,所以支持雷根的選民會選擇ABC電台看新聞。
這些研究代表了我們上述提到的:表情在我們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臉部表情是重要的社會訊息的資源,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態度。

(五)心理學家解釋情緒的取向[編輯]

  心理學家在探討情緒的心理學時,主要從四個取向下手:演化論取向、跨文化取向、心理生理學取向與認知取向。而又從心理生理學取向與認知取向之理論綜合出了情緒之綜合理論。

1. 情緒的演化論取向[編輯]

  情緒何以存留在所有人身上?從演化觀點而言,可見情緒的存在,對於人類生存具有不可或缺的理由。情緒能觸發與激起人類做出生理行為。例如:父母親對小孩的愛,雙方的互動,能為彼此帶來幸福的感受,此出現的結果有利於兩方生命的延續;當身處危險的情境,人會感受到緊張以及畏懼,此時情緒會使人具備警覺心,以便在危急中及時做出適當反應。
情緒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當我們接觸每事每物,身體都會做出情緒反應,想趨近(就是喜歡)或遠離(就是不喜歡)眼前的狀況,大腦會記錄每次的情緒判斷,在腦海中儲存形成一種身體不自主地反映,例如:有個朋友每次和他聊天,他都會做出攻擊性的言論,大腦便會記錄與他相處時不舒服的感覺,並製造相關的情緒意象,當下次再遇到這位朋友時,自身就會產生保護機制,只與他基本的打招護而不作過多的交談,這並非刻意的,而是大腦的情緒意象在發揮作用,使自身產生」抵觸「」拒絕「的反應,不容許自己對這位朋友敞開心胸。即便是隨著社會化,人們可能為了眼前的利益或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我們可以刻意隱藏不舒服的情緒、否認身體的情緒知覺,但是大腦仍然會記錄身體最真實的反映,因此每次接觸到不喜歡的事物時,自身仍會不自覺的比平時更為拘謹。情緒是人類演化過程中留下的求生本能,使我們趨吉避凶,遠離威脅自身的對象、並自然而然喜歡親近能帶給自身快樂幸福的人。

2. 情緒的跨文化取向[編輯]

  當我們看到一個人在笑時,可能會覺得他現在應該相當開心,而看到一個人皺眉頭時,可能覺得他心情沒很好。情緒表達讓我們能溝通情感,讓我們可以與其他人溝通。可以影響他人對我們的回應,例如母親以嬰兒的表情,回應嬰兒 。可以透過情緒表達作社交互動,例如對人微笑可以打破沉默尷尬。可以鼓勵社會行為,例如我們可以用臉部表情,影響他人情緒。但情緒與表情的表達的一致性,真的在所有人類都一樣嗎?表達是社會性的,是要給受眾看的,並且關乎到訊息的傳達。情緒反應的前因、事件解讀、評估,以及生理反應模式等各種面向,都深受個人的文化背景所影響。然而,跨文化上的差異,例如:日本人在困惑或生氣時也會笑,卻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各國人在尷尬時都會笑,特別是在臉部表情與口語情緒上,能看見共通的基本情緒有不少相仿的地方。

文化模型中的情緒[編輯]

由「情緒的跨文化取向」的角度,我們發現情緒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中會有不同的表現,情緒是受到社會和文化意義影響的。當然人類在接觸文化影響之前,存在著我們上一章節講述的「基本情緒」,而就就文化模型的觀點而言,這種「普世」而「直覺」性的情緒我們可以稱之為「初級情緒」(primary emotion)。而經由社會文化習得的情緒,是在人們表現情緒的過程對基本情緒做出的「再反應」,是經過較複雜的認知、在個體意識的處理之後做出的情緒,例如:雖然生氣(初級情緒)但為了維持禮貌而隱藏怒氣改以陪笑(次級情緒),又或者為了保護自尊而選擇在傷心難過(初級情緒)時以大聲怒罵(次級情緒)隱藏原本的情緒。而這些初級情緒道次及情緒的轉換時常受到社會文化的影響,不同的文化價值可能會造成個人對基本情緒的「再反應」做出不同選擇。下文Ekman的實驗則是對此「文化模型」的證實。

情緒相似性的辨認[編輯]

  由Ekman(1975)的研究發現,無論大人或小孩都能相當準確地辨認出喜、怒、哀、樂、厭惡與驚恐的臉部表情。紐幾內亞的Fore部落裡的族人能相當準確地指認出美國人的臉部表情,儘管這個部落並沒有與西方人接觸過,但他們的臉部表情與辨認表情的能力卻和美國人相似。而在所有表情中,高興的表情辨識率最高,恐懼則最低。

情緒判斷[編輯]

不同文化的人進行情緒判斷時著重的面相有些不同,例如日本人做情緒判斷時會關注在眼睛的眼神、眉毛;美國人則會注意嘴巴的動作變化

3. 情緒的心理生理學取向[編輯]

主要是以生物學(生理反應)的觀點解釋情緒的發生。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許多大腦的區域控制情緒的產生和記憶相關經驗所產生的情緒。而在自律神經系統,其掌管了生理現象的改變所引起的情緒。
(一)大腦系統的機轉:分成三大原理
1.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
主要發生在邊緣系統的杏仁核(amygdala),為情緒中樞。正常情況下功能有學習情緒聯想、辨別情緒的表達、感測個人相關資訊和感知帶有情緒的字眼。舉例來說,杏仁核不幸失去功能的病人無法光靠觀看他人的表情就知道此人的心情狀態。
2.情緒造成表情和非情緒造成表情的控制
面部的表情控制總共有兩個系統。第一個是 pyramidal motor system ,此一系統包含 motor cortex 是控制自主的(有意的)面部表情,例如:迎合他人的假笑。第二個系統是 extrapyramidal motor system ,此一系統的中樞是在motor cortex下方的區域是調控非自主(與情緒有關)的面部表情,例如:開壞大笑。腦部的損傷有可能造成任一個系統的傷害,pyramidal motor system受到傷害的病人,在表達真質感情流露的表情時是不受影響的,但當他們無法要假笑,反觀 extrapyramidal motor system 受到傷害的病人,可以在自己的意志下擺出任何表情,但當他們感到喜悅時卻只能板著一張臉。
3.大腦的兩大半球(大腦皮層)
大腦的第三個重要角色,可以由許多大腦半球差異的研究得知。
(1)在右腦受到損傷後,病人將無法因為笑話而開懷大笑,即使他們了解笑話中的文字、笑話邏輯和梗。
(2)當受測者被要求判斷圖中人臉表情所代表的情緒,此研究結果顯示人在此一情況下的右腦的血液量會比左腦多
(3)受正向情緒而開懷大笑時,左腦的活躍程度較右腦高
(4)當左腦的某區域被刺激後,受測者開始微笑甚至是大笑
(5)當球迷在看球時,支持的球隊若贏球此球迷的左半腦的活躍程度較高,支持球隊若輸球則是右半腦的活躍程度較高
(6)生氣和抑鬱此類負面情緒的產生和右半腦較有關係
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以歸納出兩大半球涉及不同的接收和表現情緒反應:
經歷負面情緒、對臉部表情的情緒認知、臉部表情的情緒表達都與右半腦較有關聯,而正面情緒則與左半腦較有關聯
(二)自律神經系統的機轉:分為兩大系統
自律神經系統(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會根據情緒的改變引發生理的改變。例如:當你因為緊張而使手掌冰冷、黏濕,這是因為自呂神經調節,增加汗腺汗水的排出,並收縮血管減少血液的流入。
自律神經系統控管著大腦和許多器官(心臟、血管、消化器官)的連結,每一個器官的運作是獨立的,但是來自自律神經的訊息會調控-增加或減少此器官的活性。如此一來,自律神經能夠使器官的功能達到身體所需要的最大效益也可以快速因應身體或環境的改變。例如,當你為了趕校車,你需要更多葡萄糖來當作能量使用,這時自律神經會刺激噗萄糖生成激素的分泌和提升到肌肉的血流量,讓肌肉可以使用能量
(1)交感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的軸突通常會釋放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到目標器官,造成一些與保護、滋養、成長的相關反應。當一部分的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其他交感神經亦會開始反應,造成fight-flight reaction,心跳頻率上升、血壓上升、急促而無規律的呼吸、瞳孔放大、流汗、口乾舌燥、血糖上升還有其他能幫助你對抗壓力的生理反應。
(2)副交感神經系統
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軸突通常會釋放不一樣的神經傳導物質像是去甲基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作用基本上與交感神經為拮抗。
  • a. James-Lange 情緒理論(詹郎二氏情緒論) (James-Lange theories,1890):
內容:
  由 William James 和 Carl Lange 兩位學者提出,他們主張情緒源於生理變化,其途徑是由刺激事件引發生理變化,我們察覺到生理變化並加以解釋,形成情緒感受。
  此理論認為生理反應先於情緒反應,我們會因應環境事件而產生特定生理變化,因而引發情緒經驗。但是單憑對生理反應的覺知,並不能判斷自己的情緒,因為許多情緒發生時的生理變化都是相近的,人們並無法從少數能夠覺知的生理變化而推論到多樣複雜的情緒狀態。所以可以推論,情緒經驗的產生不一定發生在生理變化之後。
相關實驗:臉部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Tomkin,1962)
  人感受到之情緒部份受到臉部肌肉位置之影響。Ekman的研究團隊(1990、1992)也以實驗證實了這個假說。他們先請受測者做出一個特定的表情(如嘴角上揚),受測者必須維持這個表情並為自己的心情做出評分,結果顯示:做出較接近正面情緒之表情之受測者之評分相對於負面情緒表情是較為正向的,證實了臉部回饋假說。
  • b. Cannon-Bard 情緒理論(坎巴二氏情緒論)(Cannon-Bard theory,1929):
內容:
  由 Walter Bradford Cannon 和 Philip Bard 提出,反對詹郎二氏情緒論(James-Lange theories),認為人類的行為與生理變化因為較於緩慢,無法解釋迅速的情緒變化,並且生理反應的樣式不足以解釋情緒的多樣性,再者,人體器官並沒有提供可彆別不同情緒的資訊。他們主張生理激發和情緒經驗同時產生。
  Joseph LeDoux 發現,人接受到刺激事件之後,會先激發大腦中的視丘,再來視丘一方面傳送訊號到自主神經系統,產生生理變化,另一方面也同時傳送訊號到大腦皮質處理其經驗到的情緒之性質,也就是說不同情緒並不會有相對應的生理反應,只要傳送到大腦皮質的訊號能夠辨別是何種情緒即可 。而他的理論可以被推廣到許多不同的動作(action)、情緒(emotion)與生理反應(body reaction),如何詮釋認知對情緒的「產生」和「調節」有很大的影響,其中,調節代表著對一件事情可經過「評估」與「再評估」而對情緒產生不同的影響。
相關實驗:見(二)情緒之種類 3.杏仁核與恐懼
  在該小節中,我們提到了杏仁核處理危險資訊產生恐懼時,資訊會快速地由丘腦傳送到杏仁核,比伴隨著恐懼情緒的產生,而同時,杏仁核也會接著傳遞資訊到下視丘產生心跳加速、肌肉僵直等生理變化,因此對於恐懼這種情緒之產生來說,Cannon-Bard之理論是可以有相當完美的解釋的。
(三)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ver System)對於情緒的生理反應也很有關聯。 其中,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與下視丘(Hypothalamus)所扮演的角色最突出。 邊緣系統:位於中腦附近,多數研究者認為它是控制情緒的中心,利用毀壞法(Lesion Method)的研究發現邊緣系統中某些部分破壞,會改變動物的情緒反應。舉例:毀壞杏仁體(Amygdala)可使兇猛的野獸變溫馴;而中隔區(Septal Area)被破壞的動物則變兇暴。如用電刺激法刺激上述部位,則產生反效果。 下視丘:位於乳頭體附近,其作用與情緒有關聯,刺激可以使之產生暴力行為。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下視丘是專司動機與情緒的結構,而邊緣系統則間接地藉由影響下視丘影響情緒反應。
(四)基因對情緒的影響
(1)基因對情緒影響可能性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時,似乎已經有事先設定好的氣質和情緒型態,這表示這一定是由父母那而遺傳而來,是基因設定好的。那些比較同卵雙胞胎的研究都顯示,基因使我們害羞或大膽、快樂或不快樂。這些研究認為同卵雙胞胎擁有相同的基因,如果比較同卵雙胞胎與異卵雙胞胎的相似性時,如果同卵大於異卵,代表這項人格特質與基因將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雙ㄅ凹胎的研究在想知道氣質、人格特質、情緒型態時,是不可多得的金礦。在這些特質中,害羞、社交性、情緒化、容易愁苦、衝動、適應性及負向情緒平衡,都是同卵雙胞胎比異卵雙胞胎相似的特質。
氣質天生機制方面研究的開始祖師是哈佛大學的凱根(Jerome Kagan)。他發現基因也將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型態。他的主要發現是來自長期觀察十幾名被認為有行為抑制的孩童,從幼兒期觀察到成年為止。凱根請父母描述他們的孩子,在一份行為抑制量表進行評分,然後親自觀察他們,並進行大腦造影。fMRI報告顯示,那些小時候被分類是強烈行為抑制組的孩子,杏仁核活動的程度比幼兒時分類為非抑制組的來的多。杏仁核的高活化反映出他們的一個重要特性:太過警覺並不庭的在尋找可能的威脅和危險來源。他們會被一般人不會注意到的細微聲音嚇到。凱根研究的基本發現ˋ就是行為抑制是氣質一個非常穩定的特質,八歲害羞的孩子變成十六歲害羞的少年,最後變成害羞的成人。凱根發現行為抑制似乎與杏仁核的高度活動有關,八零與九零年代行為抑制的不變性也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有基因基礎也並不代表無法進行改變,只有基因並不足以把特質表現出來。基因必須被啟動,而人類和實驗動物之研究顯示,生活經驗可以控制基因的表現。 一九八零年代後期科學家研究一個荷蘭的家族。這個家族有十四名男性,都犯了衝動型攻擊性犯罪。一九三三年,科學家發現這十四人都有相同的X染色體的一個基因,會製作一種叫MAMO的酵素。這種酵素根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新陳代謝有關。正常的基因會製作很多的MAMO,不正常的(短的)基因則指會製造很少量的MAMO。大腦中MAMO越多,神經傳導物質被分解的越快。 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短的MAMO,三分之二的人有長的MAMO基因。動物的研究也證實短的MAMO跟攻擊性的關係。或許當MAMO在大腦中不足時,大腦只好變法增多,引發了攻擊性的行為。的確,有短的MAMO基因型態對微型會起毛髮豎立反應,他們看到憤怒的臉,恐懼中心杏仁核就大量的活化起來,這可能足以解釋上述家庭男性成員的暴力反應。MAMO現在被稱為「暴力基因」,也有人提議每個人就基因檢查,最好在犯人還不會走路時就阻饒其萌發,免得日後犯罪。
但後來又一個重要實驗,紐西蘭科學家篩檢了四四二名男性,檢驗他們身上是否帶有異常的基因。並從犯罪案件與公共紀錄比對他們是否有反社會或犯罪行為,也同時作心理測驗。結果發現驚人的事實--MAMO基因與反社會行為沒有統計上的顯著影響。一個有不正常MAMO基因的人小時候如果被虐待,那麼長大以後有很高機會展現反社會行為。那些有著相同基因卻來自溫暖家庭,被關愛的孩子,他們並沒有比正常MAMO的人有更多的反社會行為。也就是,基因本身無法增加犯罪的機率,他還需要一個壞的環境配合來助紂為虐。
這是對我們情緒和心理命運並不完全掌握在基因的一道暗示。有基因基礎的害羞、攻擊性或違法行為並不見得會展現出來,要端看個人的生活經驗而定。現在應該把基因看成音樂的收集,我們聽到的音樂完全看我們在放的是哪一部曲子。不應該再認為DNA是決定細胞要作甚麼軟體程式,或是無人彈奏的自動鋼琴裡的樂譜,由他來決定要談哪一個音符。有某個基因不代表他會成為我們生活一的一部份。
(2)如何觸發基因
我們的生活經驗是如何達到細胞的層次,造成基因的開啟或關閉呢?一九九零年代生物學家明尼(Michael Meaney)發現他養的老鼠其中有一些非常焦慮,受到抑制,只要放到陌生的環境,一點聲音就會使他們受到驚嚇,甚至使他們動彈不得。這些神經質老鼠對壓力經驗的反應出自於賀爾蒙醣皮質素。它們會使心跳加快、肌肉緊張,並隨使啟動fight or flight的反應。相較之下,其他老鼠被放到陌生環境會好奇地到處坦所,以沉著應變處理壓力。它們遭到電擊時,也只會分泌少量的醣皮質素。焦慮的母鼠甚至太緊張以致無法履行他的母職,不去舔舐和清理自己的孩子。 對這些對醣皮質素很敏感的老鼠,一點點壓力賀爾蒙就會讓他走很長的路,身體不會浸泡在壓力賀爾蒙中。身體中有比較少的壓力賀爾蒙,老鼠就比較溫和,不會緊張兮兮。這些老鼠之所以面對賀爾蒙很敏感,因為大腦海馬迴中有很多醣皮質素受體。 到了一九九零年代中葉,明尼發現某些老鼠有較多醣皮質素受體的原因。原來是它們小的時候有被鼠媽媽銃分的舔舐、清洗,這個感受到母愛的經驗造成它們一生的差別,把它們大腦的軟體設定為碰到挫折可以聳聳肩而過,陌生環境並沒有甚麼好害怕。相較之下,那些母親不理牠的鼠寶寶,長大後變的非常害怕,過度緊張,碰到任何陌生或沒有預期之事,會僵住無法動彈。 因為神經質、焦慮的母親而生下神經質、焦慮的子代,每個人都假設這種焦慮與神經質是遺傳性的。而科學家就用弄了一個寄養家庭,讓神經質的媽媽撫養溫和媽媽的寶寶。在這裡後天勝利了。當神經質的媽媽扶養溫和媽媽的寶寶,牠的一切表現如同牠的養母,長大後變成緊張、敏感、容易受到驚嚇。 先前曾提到,在海馬迴中有一個使老鼠變焦慮的受體,受體越多,所需的壓力賀爾蒙也越少。結果明尼發現這個受體的基因受到生命初期經驗的感變。在好媽媽扶養下的小鼠,這個基因的活動力比對照組(冷漠對待)增加兩倍。如果母親是冷漠的,這個基因會被甲基化,而被關掉。這個實驗顯示生活經驗可以深入到DNA層次,影響其開關。這個實驗後來被登在《Nature Neuroscience》,為科學的一大進展。
這就是 epigentic change的表現。牠沒有真正的改變DNA序列,而是基因的表現與否。這可以解釋為甚麼同卵雙胞胎一個有精神分裂症,一個沒有。2005年有一個研究顯示經驗對基因的重要性。這個研究發現擁有相似生活型態、大部分時間生活在一起的雙胞胎,比起有不同生活型態,不常生活在一起的雙胞胎,有著更相似的基因因果關係(epigenetics)。到五十歲時,在不同環境長大的同卵雙胞胎,比他們在三歲時的差異多達四倍以上。這說明了環境為甚麼可以把相同基因體轉譯成完全不相同的人。
(3)害羞怎麼變大膽的
那麼,究竟一個大膽的幼兒要如何變成一個害羞的青少年;害羞的幼兒,有機會變成大膽的青少年嗎?研究者曾對三六八位孩子進行從小到大的觀察與實驗。透過孩子玩玩具、面對陌生人、機器人等表現,把孩子插入依照內向到外向所形成的性格光譜。他們對這些三歲寶寶中挑出七十名作長期追蹤,有一些是非常害羞的孩子,一些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也有許多是落在平均值附近的孩子。這些孩子在七歲、九歲時各回來進行觀察一次。為了確定對行為測驗的準確性,研究者也分析了孩子大腦前額葉的腦波型態。通常EEG能夠提供較為客觀的基準,大膽、沒有行為抑制的孩子,左前額葉皮質都比右前額葉皮質活化的厲害;害羞、有行為抑制的孩子,右前額葉皮質活化的比較強。研究者發現作又的不對稱性與害羞與大膽有高度的正相關。
哈佛大學凱根教授認為氣質是固定、不能改變的人格特質。如果根據這個理論,害羞的三歲孩子在七歲、九歲時亦會是如此。結果發現,與預期相反,三歲時,大腦以及行為不能預測孩子到九歲時的情形,結果有三分之二的孩子被分類的類別產生變。一名在三歲很大膽的孩子,到九歲時有同樣的機率是害羞、大膽、或居在兩者之間。三歲時很大膽的孩子,十年後的氣質根三歲時的關係就像擲銅板一般,是完全隨機的。
研究者為了確定對行為的測驗沒有問題,也分析了EEG的資料。結果顯示,有些孩子三歲時的型態與九歲相像,但是整體來說,三歲時EEG的型態與九歲時的型態相關性少於0.1。這個資料因人注目的地方在於,直到研究當時,兒童發展的流行模式都宣稱,假如一個寶寶生下來落在害羞或焦慮的那一端,那麼它以後會變成焦慮的孩子,未來是焦慮的症候群。這個模式進一步說,假如你是超越正常範圍的大膽孩子,三天兩頭爬山家具、摔毀碗盤,長大後會變成不聽管教的野孩子,可能會販毒或作藥頭。然而,在本研究中,氣質改變的比穩定不動的多。這與長大後有比較好的社交技巧,比較能跟陌生人說話沒有關係,而是在於他們不再是焦慮的孩子。舊的模式宣稱,他們躲在學習和社交技術的披風下,表面上看起來很大方,其實內心仍然是害羞與焦慮。但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發現他們大腦也跟著改變了。
這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例子。威爾這個曾經一恐懼就僵住的寶寶有個很外相的姐姐,他也幸運,有個肯花時間教導他根人交際的老師,雖然他在九歲時並沒有變成一個非常外向的孩子,但是很穩當的移到中間組去了。山姆的爸爸罹患了癌症,在山姆五歲與七歲時兩次住院治療,這個打擊無疑地對他的家庭澳成了很大的影響,使的山姆從非常大膽移到了中間組。雖然威爾和山姆都沒有移到另一個極端,但是他們都從極端移到了中間;也有將近一半的孩子從中間移到兩個極端,也有孩子從一極端移至另一個。尚恩是最沒被抑制的孩子,他三歲時直接走到機器人的旁邊,對他微笑並開始說話。但是當他八歲時,父親因癌症過世。他九歲時,已經完全改變,陌生人一進來他立刻僵住,不敢玩坊間中的任何玩具。他變成我們研究中最膽小、最受抑制的孩子。
這個兒童就對大腦可塑性的了解意義深遠。在發展過程當中,一些大腦最有特性的特質,例如額葉皮質EEG的活動,可以產生巨大的改變。這些關於情緒型態主要面向可塑性的發現,提供了幕府與老師找出孩子情緒型態並去塑造它的基礎。這對其它有基因機制的人格特質也可應用。即使一個孩子天性傾向於焦慮,但是在一個放鬆充滿愛的環境中長大,也可以減少基因對它的影響。同樣的,一個天生比較害羞的孩子也可以發展成為有社交性的青少年和大人,假如父母不要過度的保護與寵愛,讓它多與同儕互動的話。環境不只是塑造孩子的行為或大腦的功能,還影響基因的開關。因此,環境可以說讓遺傳的人格特質展現出來至關重要的因素。

4. 情緒的認知取向[編輯]

  • a. 吊橋效應
1. 實驗背景
Donald Dutton 和 Arther Aron為了要研究錯誤喚醒,也可以是錯誤解釋記憶的歸因,請了一位有魅力的女性等在吊橋(會令人產生恐懼)和堅固的橋(不會令人產生恐懼)之尾端。並請許多的男性穿越該橋,而那位女性會請他們做主題統覺實驗(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TAT)。在該測驗中,會提供他們一些圖片,並要求這些受試者編造故事。雖然這些圖片並不包含有關性的內容,但被編造的故事會被分析有無關於性之內容。這位不知道實驗假說的女性在最後將自己的手機號碼和名字給予受試的男性們,並跟他們說若是有問題可以打電話給他。 
 在此實驗後,Dutton 和 Aron 好奇有多少受試者會因被該女子吸引而打電話。此外,他們必須考慮一些因素,像是是否已經有另一半,或是他們是如何詮釋女性的肢體語言。所以最後他們讓該女子在兩種狀況下對這些男子進行調查:
A. 在穿過一百四十米的橋後便立即接受測試。
B. 在穿過一百四十米的橋後,有足夠的休息後,再做測試。
2. 實驗結果
在穿橋後便立即接受測試的男性,有較高的比例會打給該女性,而這被認為是他們「覺醒錯誤」的原因。在此的覺醒錯誤,指的是他們誤將自己走吊橋害怕的情緒,理解為因該女性而 被刺激的情緒。研究人員發現這些男性,這些男性因為過橋而感到較為焦慮時,會認為女性更有吸引力。反觀他們第一個進行TAT的測試中,不同的橋所進行的實驗並沒有顯著差異。
3. 影響
身體的訊號會讓大腦做出詮釋,像是和班上同學聊天時,和特定同學聊天會支支吾吾,那在這幾次的溝通後你可能會將這些狀況解釋為戀愛的表現。在此理論中認為,大腦會試著去詮釋身體上的訊號,這樣的吊橋效應讓早期情緒的研究者認為,我們是透過詮釋身體上的訊號去了解情緒。
  • b. Schachter-Singer 情緒理論(Schachter-Singer theory of emotion)(斯辛二氏情緒論、情緒二因論):
內容:
  由 Stanley Schachter 和 Jerome Everett Singer 提出,主張引發情緒的刺 激事件會導致生理反應,生理反應則會促使個體觀察外在環境,作為辨識情緒的線索,(此外,人們會將此生理激發做上標記,成為日後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情緒跟生理反應與認知評估有重大相關,只要觀念轉變,就會在短時間內對產生截然不同的情緒(很大的改變)。
相關實驗:
  實驗中,參與者皆被注入刺激物(如腎上腺素adrenaline),但第一階段參與者分為是否被告知刺激物對其生理影響的資訊。而第二階段,參與者分別進入兩種的外部環境:環境裡設定存在欣喜愉悅的旁人與憤怒急躁的旁人。而四種不同情境下的參與者,分別有以下不同情緒反應:
  1. 被告知相應生理反應的資訊以及置入愉悅環境的參與者,感到欣喜,並將自身的情緒反應,歸於刺激物的作用。
  2. 被告知相應生理反應的資訊以及置入急躁環境的參與者,不感到憤怒,並將自身的情緒反應,歸於刺激物的作用。
  3. 不被告知相應的生理反應並置入愉悅環境的參與者,感到欣喜,並將自身的情緒反應,歸於外部環境作用。
  4. 不被告知相應的生理反應並置入急躁環境的參與者,感到憤怒,並將自身的情緒反應,歸於外部環境作用。
被告知相應生理反應未告知相應生理反應
愉悅環境感到欣喜將情緒反應,歸於刺激物作用感到欣喜將情緒反應,歸於環境作用
急躁環境不感到憤怒,將情緒反應,歸於刺激物作用感到憤怒,將情緒反應,歸於環境作用
  由實驗結果,心理學家發現,不被告知相關訊息的參與者們有相同反應模式,同樣因外部環境而做出認知評估,產生相應的情緒反應。因此推論出,情緒激發的推手是由個人對事件的評估,形塑了人們的情緒反應。
  • c. Lazarus情緒理論(Lazarus theory of emotion)
  Lazarus認為認知(根據評估產生的思考)先於情緒出現。在情緒發生之前,人會先評估事件的情境,並在認知中找尋對事件適合的解釋,再反應出相對的情緒。
  • d. Zajonic情緒理論(Zajonic theory of emotion)
  Zajonic 認為認知與情緒是分開進行的。他覺得情緒的發生是基本是自然的,並不會因為認知上的評估與思考,而影響情緒反應。

5. 情緒的綜合理論[編輯]

像是我們過去小節提到的恐懼,在我們遇到危險刺激事件時,我們會心跳加速、呼吸頻率升高、口乾舌燥、肌肉緊繃等等。這些都是由自律神經系統(ANS)發出的訊號,使身體能預備好產生情緒反應。自律神經系統引發許多與情緒相關的生理變化 如果你的手在緊張時感到濕冷,那是因為自律神經系統增加了汗水並減少了手中的血液流量。自律神經系統在大腦和大多數身體器官之間傳遞信息。這些器官都可以獨立運作,但是來自自律神經系統的訊號可以促進或抑制這些器官的活動。如此一來,自律神經系統協調這些器官的功能來滿足身體的一般需求,並使身體得以適應環境變化。假如你在運動會中參加拔河比賽,你就會需要更多的葡萄糖來給予肌肉能量。自律神經系統藉由增加能夠產生葡萄糖的激素的分泌量來讓身體獲取所需的能量並同時促進血液循環。
自律神經系統分為兩部分:
1.交感神經系統
2.副交感神經系統
情緒可以活化任何一者,且此二者神經系統皆有軸突纖維遍布身體的每個器官。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通常對目標器官具有拮抗的作用。來自副交感神經系統的軸突將神經遞質-乙醯膽鹼釋放到目標器官,使器官產生與保護、養分吸收以及身體生長相關的活動。從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出一種不同的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進入目標器官,幫助身體獲取能量。當交感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被刺激時,其他部分也會被激活,產生fight-or-flight 反應,其症狀包括心率和血壓的升高、呼吸頻率上升、瞳孔擴大、雞皮疙瘩以及其他有助於身體對抗或逃避威脅的生理變化。
此外,兩者不可同存:一旦交感神經系統被海產,副交感神經系統就不會同時應徵;反之亦然。可以想像成「吃飯」和「呼吸」,兩者不可在同一時間進行。
我們無法有意識地改變自律神經系統的活動。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人不能直接控制血壓;但是,我們卻可以執行對自律神經系統有間接影響的行動。例如,為了使性器官產生反應,我們可能會想像一個色情畫面來撩起性慾。我們也可以藉由屏住呼吸或拉傷肌肉來提升血壓。相反地,我們可以躺下並且放鬆身體來降低血壓。
透過交感以及副交感神經交互作用,在平靜和強烈刺激之間達到平衡。在生理層面上,當我們遇到恐懼或憤怒這些強烈情緒時,身體會自動啟動緊急反應系統(emergency reaction system),使我們能自主地讓身體調適到能應付潛在危險的狀態。這個反應由交感神經系統主要掌控,如腎上腺素等可以促進血糖釋放、血壓升高的激素會被釋放;然而,當事件過去身體需要轉向平靜時,副交感神經便會作用、抑制這些活化性激素的釋放。上述是周圍神經系統的調控,在中樞神經之中,激素和神經兩層面的調控和整合是由下視丘(hypothalamus)和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兩者一同負責。此兩區域可以說是情緒的控制系統,可以調整人體的狀態使我們做出攻擊、防衛、逃離等等行為。而在神經解剖學中,杏仁核(amygdala)是研究的重點。杏仁核座落於大腦皮質顳葉的基部,由一群神經核組成,是連結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周圍神經系統的一個重要的轉運站。正如在恐懼時,視丘傳送訊息到杏仁核,便進一步快速產生了恐懼之情緒,以便我們快速反應危急情況,但是接著視丘會在循著感覺皮質區那條較慢的路徑,讓我們的大腦去評估確認我們遭遇到的威脅。杏仁核扮演一負責為負面情緒加上意義的角色,他是「威脅偵測器」,可以提醒我們是否處於危險的環境中。而最後,處理情緒的中樞神經:大腦皮質(cortex),則是透過聯想、記憶等等把心理體驗和生理反應整合起來。
在了解情緒的生理歷程之後,我們可以進一部探討「情緒理論」。情緒之綜合理論整理了James-Lange理論、Cannon-Bard理論還有其他之認知理論。
  1. James-Lange理論(詹郎二氏情緒論): 在此理論被提出前,大部分學者認為,情緒會居先於反映發生,例如在憤怒時,是因為生氣才會對他人大吼大叫。然而,William James主張這個順序應該是相反的,身體應該會先有反應、我們才會感知到情緒。Carl Lange(朗格,丹麥人)也同時提出類似觀念,說明「情緒起源於身體的回饋」。因此這種認為由某些特定刺激所引起的自律系統調控的身體作用,會導致特定情緒體驗的情緒論,被稱之為詹郎二氏情緒論。這種理論是被視為一種「周邊(peripheralist)」理論,因為他們是以自律神經系統和內臟、肌肉等非中樞神經的反應作為情緒鏈鎖反應上最重要的角色。
  2. Cannon-Bard理論(坎巴二氏情緒論): Walter Cannon(1927)反對上述所提的「周邊理論」,他認為中樞神經系統才是關靜性的作用角色。他認為內臟反應等與情緒無十分強烈、直接的關聯性,他的實驗指出,即使當內臟與CNS的連結被切斷,實驗室的動物仍然會表現出情緒反應。他進一步指出, ANS的反應通常是緩慢的,他的速度並不足以瞬間的引發情緒來源,因此情緒扮演著在大腦接收刺激和輸出反應之間仲裁者的角色。同時間,Philip Bard也認為這些周圍性的反應並不是在情緒生成上的重要角色。Bard認為,誘發情緒的刺激主要是產生兩種效應:一者是透過交感神經引起身體的周圍反應,二者是經由大腦皮質引起個人的主觀性情緒體驗。綜合兩人的理論,他們預測身體反應和心理反應之間的獨立性。
  3. 情緒二因論(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 此理論由Stanley Schachter所提出,他認為情緒體驗是由生理激發(physiological arousal)和認知評價(congnitive appraisal)兩者共同作用而產生的。情緒生成必須先經由生理激發後,再經由我們評價這些生理激發所感受到的事務,找到最合適的情緒標籤
  4.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cognitive appraisal theory of emotion) 此理論由Richard Lazarus所提出,他主張「情緒體驗是產生於當事人與被評價的環境之間的,它並不能單單從發生在當事人上的事件或他大腦中所思所的事情上加以理解。」簡而言之,即只有當當事人認為此一刺激具有個人意義時,才會產生情緒的反應。同時,情緒的反應並不需要是理性上有意識地思考,它可能與過去的情境有所連結,因此很難從環境中尋找出生理激發的直接原因。 可是Robert Zajonc對此理論卻提出批評,他表示:人們可能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不知道為什麼就會產生偏好(preference)。在一系列被稱之為「單純曝光效應(mere exposure effect)」的實驗中,實驗人員以螢幕瞬間呈現一些刺激(如數字、陌生臉孔等)給受試者,時間短暫到會讓受試者無法從意識上加以辨認圖樣。但是當受試者被要求指出對於特定刺激的喜好程度時,他們會傾向於對於舊有項目較高的評定(所謂的舊有的刺激是指一些曾在意識的閾值下閃現的)。因此Zajonc認為,受試者會在意識上不自覺的受一些舊有因素影響,情緒並不一定要從評價歷程中衍生出。 最後我們可以綜合了解,認知評價可以是建立情緒的一個重要歷程,但他並非唯一;某些情況下,人們會下意識的不自覺去由環境中尋找,嘗試解讀自己的情緒反應;而在某些情況下,情緒則會受到先天連結所支配,這將會不需要任何的解釋,也無法有任何的解釋。這種種達成情緒的不同途徑,說明了情緒的多源性、以及他所具有的多方面功能。
  5. 黑格爾的悲劇理論 悲劇正義的理論有各種形式,雅里斯多德的理論在黑格爾的理論中得到了搖搖的呼應,雖然後者更具思辯性,以更廣大的哲學角度為基礎,卻與亞里斯多德的過失說很相近。因為兩者都很積極地為世界的道德秩序辯解,在總得傾向上都取樂觀的態度。大致來說,黑格爾的悲劇理論是他關於對立面的統一或或否定之否定的更為廣泛的哲學原理之一。他強調的是與悲劇情緒的和解,在真正高等的悲劇(例如莎士比雅的悲劇中)悲傷的情緒之所以能被觀眾強列的感受,就是因為有和悲劇的和解,其最後的結局很少是令人覺得沮喪和壓抑的。面臨災難和痛苦時心靈的偉大和崇高是造成和解的主要原因,也是形成情緒的關鍵,我們會形成一種印象,英雄人物或我們自身,雖然在一種意義上和從外在方面看來失敗了,卻在另外一種意義上高於他周圍的世界,所以有時候悲劇並不會只造成痛苦,反而可能有心靈上的昇華,我們並不一定會從悲劇中受到擊敗被命運損壞,與其說被奪去了生命,毋寧說從生命中得到了解脫。總結而言,依照黑格爾,悲劇產生於兩種同樣合理又片面的倫理力量的衝突,他的結束則是否定這兩種互相衝突的力量,已恢復和諧告終。

6. 學習與情緒[編輯]

  • 焦慮與學習
心理學者近年來多已承認人是情感的動物,其行為多受情緒所左右。過去,人們總認為學習純粹是屬於心理活動,其實,情緒在學習當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舉例來說,學生往往會因為課業壓力而引起焦慮不安的情緒,其中又以考試最具有威脅性,而由此引起的緊張感常使學習者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反應與水準,而與其相關的心理疾病有時有所聞,像是懼書症(book phobia)、學校恐懼症(school phobia)、考試焦慮症(test anxiety)等。有的學生在考試前一天會緊張嘔吐,看到書本時會產生大量的負面情緒,要去學校之前會覺得身體不適,這些都是類似的例子,由此可見,學習與情緒有時也是息息相關的。前述這些與焦慮相關的現象,其實不全部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在給予適度的壓力之下,反而可以激發學習的動機,進而增加學習的成效,像是在完全沒有考試的情況下,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較弱,學習成效低落;但如果每兩個禮拜安排一場小考,雖然會帶給學生壓力,但同時也能刺激學習,提升學習成效。然而,過度或是長期的刺激是會造成反效果的,例如每兩個禮拜進行一次大考,且未通過者要接受嚴重的懲罰,這樣的刺激可能會限制學習者的心智活動,降低其創造力、阻礙思路,同時會促使心理厭倦或精神疲勞,對學習產生負面的影響,同時可能對其生理與心理造成傷害。

(六)情緒與動機的關聯性[編輯]

  情緒與動機都是引起我們行動或感覺的起因,它們針對某一些事件或思想做出反應,並相互緊密關聯著。
情緒與動機的互動:

「趨避」衝突(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編輯]

  兩種相互衝突的傾向同時存在 : 被此刺激的正面情緒吸引而朝向它(趨);或因此刺激的負面情緒而躲避它(避)。而此刺激中正面與負面情緒的激發,同時引發我們產生趨向與避開的行為。例如:當老鼠看到眼前的食物,牠會感到欣喜(正面的情緒)便想趨近它;但同時,老鼠害怕遭遇電擊,對此刺激卻又產生恐懼(負面的情緒),就會想遠離它。當逃避的傾斜度大於接近的傾斜度時,便會引發老鼠避開的動機。若以現實生活中的例子討論,例如當小湯哥因為發現吃了甜點會使心情變好(產生正面情緒),因此會一直趨向於去吃甜點這個行為;相反的,當小湯哥吃到壞掉的甜點而拉肚子,產生痛苦的情緒(負面情緒),可能下次就不會想要再去吃甜點,而產生躲避的行為。

雙趨衝突(approach-approach conflicts)[編輯]

  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目標,而只能選擇其一時的心理衝突。例如:當我們既想要去看電影又想去準備下週的考試,但時間有限,只能在有限的資源中擇一。

雙避衝突(avoidance-avoidance conflicts)[編輯]

  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目標,而只能迴避其一時的心理衝突。例如:左右為難、進退維谷,或如當明天有兩個科目要期中考,但時間有限,只能完整的準備完一個科目,因此只能在兩者擇其一執行(即便心中並不真的那麼想念書)。
動機與情緒的相異點:
動機情緒
循環性有部份的循環性(如飢餓)鮮少具循環性
反應的可見性引起動機的刺激(如飢餓),通常無法被觀察引起的反應通常是可見的
引發的行為動機引發的行動通常是主動積極的情緒引起的行為大致是被動的
反應的發源與外界環境互動而產生的反應內在活動產生的反應(如個體內在的生理或認知活動)
對後續行為的影響引導、激發行為的繼續(如飢餓會引起食物的尋求)可能妨礙正在進行的活動(如傷心導致了沮喪)或導致行動的改變(如感到恐懼而引起逃避行為)

(七)情緒形態論[編輯]

1. 摘要[編輯]

情緒活動不只發生在腦幹、邊緣系統等所謂「原始」的腦區,反而更和前額葉皮質區有密切關聯。前額葉皮質被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所在處、思想和智慧的中心,更是區辨人類與低等動物認知功能的關鍵所在。以 Richard J. Davidson 為首的精神科學家提出情緒形態(emotional style)理論,將情緒概分為六大向度,包含回彈力(resilience)、展望(outlook)、社會直覺(social intuition)、自我覺識(self-awareness)、情境敏感度(sensitivity to context)和注意力(attention),Davidson 等人主張這六大向度有大腦活動的實質基礎,並是依穩固的大腦活動形態所建立的。

(1) 回彈力向度(Resilience)[編輯]

回彈力指的是一個人在遭遇失去、挫敗或其他的不順利事件後,是否能輕易從憤怒、悲傷或其他的負面情緒中復原。回彈力過高或過低都不好:一個極端快速回彈的人容易缺乏克服挑戰的動機,會聳聳肩接受每一個挫折,他的態度是「不要擔心,快樂就好」;相反的,回彈太慢的態度會在挫折發生後阻礙你前進,使你持續生氣,執著於一件已經過去、無法挽回的事。
生活中的各種事件都有一段正常的回復時間,即回復正常情緒所需的平均時間,從小小的倒楣事(如被販賣機吃錢),到巨大的失落(如配偶死亡)皆然。在親人過世後,回復到平常情緒的基準線當然比沒拿到你按的飲料來得久上許多。無論某件不順利的事有多大或多小,每個人回彈的快慢差異很大。令人訝異的是,我們並未察覺到自己回彈得有多快,即便這個打擊影響到我們的壓力程度和心情起伏。你從生活的打擊中多快或多慢回復過來,有一部份是自動化的。當你充滿負面情緒時,大腦和身體立即活化機制,使你回復到基準線的心情。其實在正向情緒上也是如此:假如販賣機一次吐出兩罐飲料,你的高興不會持續太久。事實上,可以在實驗中測量回復的情形。在一個典型的實驗中,研究員給受試者看一些大部分人會感到悲傷、厭惡或其他負面情緒的圖片,如葬禮上寡婦帶著年幼的孩子哀哀哭泣,或可怕的車禍現場;或是給受試者施予會引發生理痛苦的刺激,最常的便是用很燙的水碰觸受試者的皮膚,讓人疼痛,但不到會燙傷的程度。接著,研究員檢查受試者的「恢復期」(recovery period),意即負面情緒或疼痛感消失的時間。例如,測量眨眼反射行為(eye blink reflex),這是驚嚇反射反應的中度版本。當你突然聽到一聲很大的噪音,如汽車排氣管突然發出的巨大聲響,都會嚇得跳起來;但比較溫和的刺激,例如收音機轉臺時的靜電干擾,大部分人僅會眨一下眼,而這個反射不是你自主可以控制的。用貼在皮膚上的電極來測量眨眼時眼球肌肉收縮的強度,就可以量化眨眼的反射反應。這個眨眼的反射跟從情緒打擊中回復過來有關。當一個人經驗到負面情緒,如看件車禍現場的屍體時,所產生的厭惡感覺加上噪音(必須是非預期的噪音),會讓他產生比較強的眨眼反射。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回彈力向度:
  • 當我和好友或配偶發生家事分工等不愉快的小事、小摩擦,我會因而長達數小時甚至整天都不高興。
  • 當我開車時,有駕駛人違反交通規則,從路肩插到我前面,我不會因而生很久的氣。
  • 當我經驗到強烈的悲傷,比如親密的人離世,它會讓我長達好幾個月的做事能力都被干擾。
  • 當在職場上犯錯而被責罵,我能放下它,當作長了經驗。
  • 當我去試吃新的餐廳,結果很難吃,服務態度又差,我整晚都會不高興。
  • 當我開車時遇到前方有車禍,因此被卡在車陣中,終於順利開走之後,我會猛踩油門揚長而去,藉此發洩,但內心還是不舒服。
  • 當家裡的熱水器壞掉,我會知道花點錢請人來修就好了,不會因而生氣。
  • 當我遇到有好感的對象,問對方願不願意再跟我見面,結果被婉拒了,會讓我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都心情不好。
  • 當我被提名參加重要的專業比賽,或老闆考慮給我升遷,最後卻輸給我覺得條件更差的人,我能很快放下這件事繼續努力。
  • 當我在聚會場合跟有趣的陌生人說到話,結果他問到我個人的事情時,我太緊張而答不出來,事後我會反反覆覆在腦中重溫這段對話,練習怎麼答得更得體,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

(2) 展望向度(Outlook)[編輯]

展望向度與回彈力向度相對,回彈力向度指的是一個人在負面打擊中快速回復的速度,而展望向度描述的則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維持快樂的能力,或者我們稱做「保持樂觀」的能力、「樂天」傾向,神經科學家 Richard J. Davidson 形容為"find a silver lining in every cloud"(在每一片烏雲當中找出金光)。在展望向度極端的人們,能對生活當中的每件事,不論好壞、不論憂歡、不論喜惡,都能夠找到他們的快樂,並且抱持這樣的信念生活下去。在生活中,我們也往往對這些人對事情的樂觀態度感到好奇,也許他們並沒有辦法看清事情的全面,又或者這種忽略事物壞處能力是他們的本能,使得我們必須提醒他們別被自己的信念沖昏頭。的確,在展望向度正向光譜極端的人往往對於生活當中的危險因子不夠敏感,常常置他們自身於險境。相反的,處於展望光譜負向極端的人們對生活當中所有的事物都有著悲觀的傾向,在他們的眼中,所有的快樂都只是裹著糖衣的毒藥,深怕背後潛藏的危險在不久的將來賞牠們一巴掌。這些悲觀者在生活中往往厭世、焦慮、杞人憂天,不過相對於樂天派,他們往往能夠一葉知秋。
在實驗室當中,測量展望向度的方法是讓受試者觀看一些能夠促進腦部正向情緒迴路的圖片,例如抱著嬰兒的母親或者在布施受眾的虔誠宗教信仰者,然後測量他們腦部迴路的持久度,另外除了測量腦部快樂迴路的持久度,我們也可以測量與微笑有關的臉部肌肉的持久程度,在這兩者維持越九的人士,就是在展望向度上越正向的人。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展望向度:
  • 當我受邀去見自己不熟的人,我會很期待和他們成為朋友,而不是當作一件不得不做的義務,覺得這些人不值得認識。
  • 當我評價一名職場的同事,我會聚焦在他待改進之處,而不是整體的正面表現。
  • 我覺得接下來的十年會更好,至少會比上一個十年更好。
  • 當我要搬家到陌生的新城市,我感覺很恐懼,彷彿要踏入未知的領域。
  • 當我遇到意料之外的好事,譬如跟陌生人聊得很開心,這個正面的感覺幾分鐘內就會消失。
  • 當我到了聚會場合,只要一開始很順利,我整晚就都會感到很順利。
  • 美麗的風景對我的吸引力很短暫,很快就會顯得無聊。
  • 當我一早醒來,我滿腦子都是今天計畫要做的開心事,這個念頭讓我心情整天都很好。
  • 當我參觀博物館或聽音樂會,就算前幾分鐘都很喜歡,但很快就感到冷淡乏味。
  • 當我忙碌時,可以一做完某件事就馬上接著做下一件事,不會覺得累。

(3) 社會直覺向度(Social Intuition)[編輯]

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看到導演運用了許多極度細節的鏡頭來描述一個故事:例如:兩隻眼睛的視線飄忽、前傾變成後仰、腳尖指向九十度的方位、不停變換動作顯示的是一個人在一串對話中極度不自然、感到極端尷尬的樣子,又或者,在角色含淚、欲言又止的時刻畫面嘎然而止,我們卻清楚的知道接下來將是一段傷心的哭喊——我們了解人際交往之間潛藏的種種訊息,端賴我們的社會直覺向度。社會直覺向度指的是我們能夠在人與人交流之間挖掘出多少臺面底下的情緒和想法,換句話說,一個人有沒有辦法懂得「弦外之音」。在社會直覺向度處於正向極端的人往往能夠藉由一個眼神、一條臉部肌肉的抽動便得以窺知對方藏在心裡不願說出的話語,他們可以懂得剛失戀的朋友在此時需要的是長時間的陪伴傾聽或者是一段轉移注意力的旅程,又或者是一位剛被炒魷魚的同事需要安慰或者是獨處,這樣的敏感天賦往往使得他們能夠在相處的過程中相對比較容易早了解另一個人的心意,並據此做出反應;相對的,在社會直覺向度上處於負向極端的那一群人往往不懂對方的真實想法,當另一方甩門走人的時候還在摸著自己的頭思考剛剛到底發生了甚麼事。他們沒有辦法分清楚,在對方詢問「我看起來是不是很可悲」的時候,想要的到底是單純的關愛還是真正中立理性的分析。這種人往往會把較為表面的關係弄得難以維持,搞的另一方總是需要不情願地卸下社交武裝來表明心跡。不過相對來說,在親密關係當中,過度要求一個人的敏感度也是有其負面的效果,當雙方已經對對方的反應機制撩若指掌的時候,要求對方在自己面前必須敏感可能有些不合時宜,對某些人來說,能夠在信任的人面前暢所欲言是非常好的抒壓管道。
在實驗室中,我們可以藉由測量一個人行為上與大腦的反應來觀察一個人在社會直覺向度上的落點在哪。我們可以讓受試者觀看一張人臉照片,並用能夠偵測眼睛視線方向的雷射技術來觀察受試者的眼睛看向照片中的哪個方位,在實驗當中,視線看向照片中人物的眼睛的受試者往往在社會直覺向度上位於較為正向的落點,而視線看向照片中人物的嘴巴,或是根本沒對在照片中人物的受試者在社會直覺向度上擁有較負向的落點。在做這個實驗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用fMRI來觀察受試者腦部的神經活動,我們可以觀察視覺皮質當中的梭狀迴(fusiform gyrus)部位與邊緣系統當中的杏仁核(amygdala)是否被活化,這兩個部位在接收並認知社交訊息的功能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一個人看著另一個人的臉部,特別是眼睛的部位時,這兩個腦部當中的區域會高度的活化。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社會直覺向度:
  • 當我跟他人對話時,我能注意到對方細微的情緒線索,譬如不悅或憤怒,甚至在他本人發現之前就察覺了。
  • 我常注意他人臉部的表情和肢體語言。
  • 對我來說,當面交談跟透過電話交談差不多,因為即使面對面交談,我也得不到比電話上更多的資訊。
  • 我常覺得,自己比他人更了解他真正的感受。
  • 跟我交談的人常沒來由地開始生氣,讓我感到驚愕。
  • 當我和別人在餐廳一起用餐,我喜歡坐在對方旁邊而不是對面,因為這樣就不用盯著對方的臉。
  • 我常根據他人的緊張或不舒服做出反應,並且是基於直覺,就算對方沒有表達出口我也知道。
  • 當我在公共場合時,喜歡觀察他人來消磨時間。
  • 我常用看的就知道一個人是否心事重重。

(4) 自我覺識向度(Self-awareness)[編輯]

自我覺識向度指的是一個人判斷自身情緒訊號的能力。自我覺識力較高的人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極為敏銳,時時刻刻都會留意到身體正對自己釋出哪些訊號,譬如他們對某人發怒時,會立刻知道自己並不是對其生氣,而是因為其他外來壓力而遷怒於對方;另一方面,自我覺識力低的人,對自己身體的內在訊號則不敏感,也時常為自己的各種情緒反應感到困惑。這類人鮮少反省自己,在經歷焦慮/嫉妒/憤怒/厭煩等負面情緒時,往往不會自覺,而要等身邊親密的人關切他們為何焦慮/嫉妒/憤怒/厭煩,才會驚覺自己的情緒。他們並不是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情緒,而是真的沒發覺身體有這些情緒的跡象出現。自我覺識的能力讓人能強烈感受到情緒狀態的身體層面,有助於體會別人的感受,對同理心的形成至關重要;然而也因為如此,對自己的感覺和情緒都很敏感的人,也會對別人的痛苦、焦慮等情緒感同身受。當他們目睹別人遭受痛苦時,自己的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也會上升許多,導致心跳加速、血壓飆高。
心理學家常藉由觀察一個受測者有多容易覺察到自己的心跳,來測量他對自己身體內在訊號的敏感度。研究人員先讓受測者放鬆、休息,測量他的心跳,然後用電腦模擬出他的心跳聲,也就是每心跳一次,電腦就產生一組聲音。接著,研究人員將該組聲音調到心臟跳動時間點之前或之後,產生出另一組模擬心音。最後,研究人員透過耳機,播放這兩組心音,請受測者選出和他本人心跳聲一致的那組。經過大約一百次隨機播放測試後,即可得知受測者對自己身體訊號的敏感度;自我意識較強的人在心跳測試中的正確率,大約都落在前二十五個百分點內。
若想了解自己對身體訊號的敏感度,可以進行下列測試。請一名外人測量你的脈搏在三十秒內跳了多少次;與此同時,你要在不碰觸自己的手腕或其他動脈的情況下,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體的內在活動上,盡可能感受並數算自己的心跳。重複四次三十秒測試後,和協助你的人比對你們計算的心跳次數,數字越接近,則你的自我覺識能力可能越高。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自我覺識向度:
  • 當別人問我為什麼悲傷或憤怒,我的反應或心裡想法常是「我沒有悲傷/憤怒啊」。
  • 當親密的人,譬如伴侶或朋友,問我為什麼對某人很失禮或態度很差,我常常不承認。
  • 我常(一個月兩次或以上)發現自己莫名地脈搏、心跳很快。
  • 當我看到他人身陷痛苦時,我在情緒和身體上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
  • 我通常很清楚自己的感受,也能用文字表達我的情緒。
  • 有時我感到疼痛,但不知道為什麼。
  • 我喜歡安靜、放鬆地獨處,感受自己內心在想什麼。
  • 我覺得自己的身心是合一的,且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在。
  • 我對外在環境很敏感,卻很少注意到本身身體的狀況。
  • 當我在運動時,我很清楚自己的身體發生了哪些改變。

(5) 情境敏感度向度(Sensitivity to Context)[編輯]

在人與人間的交際互動中,有許多的社交潛規則是我們必須要注意的,好比說是環境:我們不會在遠房表親的喪禮上喝得爛醉開始暢談過去一個月以來所發生的每件趣事,我們也不會在好友的婚禮上傾吐自己與前男女朋友所經歷的創傷回憶,在工作場合上,對老闆開黃色笑話更是不當的舉止。情境敏感度向度(sensitivity to context)雖然字面上是"context",不過事實上它包含了我們生活當中許許多多、無時無刻不在接收到的訊息。在這個向度上位於正向極端的人,往往可以藉由一個眼神便了解在場其他人的情緒、發掘出社交表面下人們當下的情感需求,我們常常說一個人「敏感」、「會看臉色」便是在描述這種人格特質;相反的,我們的社會當中也有一群比較沒辦法參透現實狀況的族群,在這個向度上就會比較偏向負向的極端,在生活當中常常開出一些比較不合時宜的玩笑、往往成為聚會當中的冷場王、製造尷尬者,我們往往形容這些人很「白目」、他們的行為很「礙眼」、他們的話語很「刺耳」。然而,在這個向度上比較敏感的人雖然比較不會得罪生活周遭的人,其敏感的代價便是需要畫上比一般人多好幾倍的能量來進行社交,畢竟,在努力接收人際互動之間所蘊含的訊息、思考這些訊息的前因後果與想出一個適當的解決方案往往耗盡了他們的心神,作為一團人際關係的維護者要花的注意力與思考力非常的多;當然相對的那些比較沒有在觀察身邊親友反應的人所需要花的能量就比較少,他們往往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面,照著自己的需求行事,也因此,在少了那些人與人之間環境的牽絆之後,生活便過得比較容易些,只是容易過生活的代價便是可能招致他人討厭的風險,這些人或許沒辦法面面俱到、八面玲瓏,但是在現代世界中複雜、多變、或許還虛假的人際關係中,他們是最忠於自己的那群人。
要在實驗當中測量情緒敏感度向度,我們只需要將受試者放在不同的環境底下並觀察他們的反應。例如,一般情況下幼兒在熟悉環境之中會展現放鬆的樣態,而在陌生的環境中會擁有很高的警覺性,因此,如果當我們把幼兒置於家中,但是其卻經常性地感到警覺的話,我們便可以知道這個幼兒對於外界的訊息是比較不敏感的。至於對於成人的測試,我們可以將受試者置於兩個擁有截然不同氣氛的房間並觀察其反應,就可以知道他對外在環境的理解度有多少。此外,神經學上,因為海馬迴往往與理解外界的訊息有關,因此我們也可以利用磁振造影來觀察一個人的海馬迴結構與活躍程度,來推測其坐落在這個向光譜的哪個位置。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情境敏感度向度:
  • 親密的朋友認為我對別人的感覺很敏感。
  • 偶爾有人會說我在某社交場合的舉止不恰當,我則會驚訝地覺得自己沒有這樣。
  • 我有時工作不太順利,因為我拿捏不好對上司的態度,得罪他們;有些朋友不再跟我來往,因為我在他們難過時表現得太開心。
  • 當我和人們交談,他們有時會後退一步,站得離我遠一點。
  • 我說話前會先確認過自己要說出口的話,以免這句話不恰當。
  • 當我在餐廳等公共場所時,會特別控制自己說話的音量。
  • 當我在公共場所時,常被提醒不要提到某人的名字,以免他剛好經過。
  • 我能意識到自己去過的地方,就連很多年前開車經過的某條路也是。
  • 當有人的舉止不識相,譬如在工作場所不夠莊重,我會注意到。
  • 親密的朋友常說我在新環境和陌生人應對很合宜。

(6) 注意力向度(Attention)[編輯]

注意力指的是排除外在干擾,保持專注的能力。注意力向度的光譜上,趨向高端的人能夠持續聚焦在特定事物上;趨向低端的人,則容易受環境中任何微小的刺激所吸引,因而轉移注意力,並感覺對自己的注意力難以掌控。把注意力當作情緒形態的向度之一,可能會讓你感到困惑,畢竟我們通常把注意力視為認知能力的一部份,而不是情緒能力。之所以把注意力向度納入情緒形態之中,是因為不只聲音和影像會干擾注意力,帶有情緒成分的外物更會對注意力造成很大的干擾。舉例而言,假如你和友人置身於一家吵雜的餐廳裡,此時你聽見隔幾張桌子的地方有人大聲怒吼,接著傳來玻璃打碎的聲音,想必很難繼續你倆的談話;這種情況比起只有吵鬧、沒有情緒叫罵的情境,絕對更難把注意力聚焦在談話上。
上述的噪音是一種情緒線索;情緒線索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不只充斥在環境中,更是很強的干擾物,會讓我們失去平靜,並難以完成任務。研究顯示,過濾掉情緒干擾物的能力,跟過濾掉干擾性感覺訊息的能力有所關聯。在一場人聲嘈雜的聚會上,一個專心的人才能全神貫注在眼前的談話上,不專心的人則會不停地分心,視線和注意力都一再轉移到更能吸引他的刺激上。簡單而言,情緒跟注意力關係密切,因為情緒性刺激很大程度上掌管著我們的注意力。總括來說,過濾掉情緒干擾的能力,是我們情緒生活的基石,因此注意力對其他的情緒向度就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例如自我覺識能力有賴你注意自己身體的訊號,社會直覺則要能注意各種社交線索。
心理學研究上,根據各種不同種類的注意力,每種都有不同的方法來測量。其中一種稱為選擇性注意力(selective attention),也就是在充斥各種刺激的感官汪洋中,能專注在單一一件事情上。生活中的每時每刻,我們所接收的訊息其實多得驚人,就連在你閱讀超普通心理學的同時,你的周邊視覺(peripheral vision)都會看見你的手捧著電腦或手機、你的耳朵接收到各種聲音。要是你現在身處在一間安靜的房間裡,讀到這裡之後,請先停下來,注意你耳朵聽見的聲音、你的腳踩著地板的觸感、你的屁股抵著椅面的感覺,注意一下各種感官的感受;假如你現在才注意到這些事,本來完全沒發現,那麼恭喜,你是個注意力很集中的人。即使平常有這麼多感官刺激彼此競爭我們的注意力,但我們通常會忽略絕大部分的事情,只能同時注意一件事;若非如此,我們就會迷失在感官刺激的汪洋裡了。我們的身體主要靠兩個方法,才能維持這種專註:其一,依我們想注意的訊息來自哪個輸入管道,就強化該管道所輸入的訊息;其二,抑制來自其他管道的訊息。
還有另一種注意力,它和選擇性注意力相反,是開放的,不加判斷;有了這種能力,你才能對思想、眼睛、耳朵、感覺等各種刺激,全都保持接收狀態。例如你注意到腰有點痛,卻還能認真讀著這段話,不會被腰痛的感受所霸佔。或者,你要趕往一場重要會議,眼看快遲到了,電梯卻故障不能搭。即使你明確知道自己很焦慮、壓力很大,卻沒有驚慌,還能用眼神搜索可以上樓的樓梯。如果你做得到,代表你擁有這種開放、不加判斷的注意力。這種人常得到的形容詞是「處變不驚」、「有種安定的磁場」,他們能在各種不相干的事件之中保持專注。擁有這種形式的注意力的人會覺得情緒平衡,並感到滿足、鎮定自若,在多方雜訊下也不會情緒起伏。開放、不加判斷的注意力,不只影響我們對環境週遭的敏感度,對我們自身的思想和情緒也同樣重要。如前所述,它在自我覺識向度和社會直覺向度上都扮演要角;一旦我們缺乏這種開放、不加判斷的注意力,不論是內在的身體和心智,或者外在的社交環境中,我們都會遺漏很多細微的線索。
心理學實驗中,如果要測量開放、不加判斷的注意力,則研究人員會善用注意力的特徵:當一個刺激霸佔了我們的注意力,我們就很難注意到其他短暫又突然、只出現零點多秒的刺激。這種現象叫「注意力眨眼」(attentional blink),意即我們注意到一個刺激後,對下一個刺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研究人員的作法是讓英文字母在電腦螢幕上閃現,每秒閃出十個字母,譬如 C、P、Q、D、K、L、T、B、X、V,但是偶爾會有阿拉伯數字夾雜在這堆字母中出現,譬如 C、P、Q、D、3、K、L、7、T、B、X、V;受試者的任務就是注意閃動消失的文字,並說出這些混雜的阿拉伯數字。研究發現,假如在第一個數字出現之後,第二個數字不到五百毫秒就緊接著出現,那麼受試者就很容易忽略第二個出現的數字。以上述序列為例,即受試者會說出 3,但是沒有說到 7--換句話說,他們的注意力「眨眼」了。這種現象背後的生理機制是因為相對於英文字母,數字很少出現,且它又是受試者尋找的目標。所以當數字出現時,會在受試者腦中引起興奮的脈衝,大腦需要一點時間來恢復原來刺激前的狀態,才能繼續鎖定它的目標。注意力眨眼的時間越長--在一個數字閃現後,需要間隔越長的時間,才看得見下一個閃現的數字--表示該受試者的大腦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注意到下一個刺激。換言之,該受試者會遺漏掉更多的環境訊息,注意力比較不集中。
研究第二階段中,受試者要注意的目標刺激不是單純的符號,而是情緒性的刺激,此時注意力眨眼的時間普遍更長。此階段的實驗中,受試者的任務並不是從字母堆中辨認出數字,而是從連續的風景照中,找到其中夾雜的孩童哭泣圖片。根據測驗結果,受試者在看到第一張哭泣的圖片之後,需要更長的時間間隔,才能注意到第二張孩童哭泣圖。這表示注意力的高低和情緒有關;更精確地說,情緒影響注意力
心理學家用字母中夾數字,或者用大自然景象中混入情緒性圖片,來測量開放、不加判斷的注意力;至於「選擇性注意力」,則用下述方法來測量。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戴上耳機,聽不同頻率的簡單音效,分別是高頻和低頻。最簡單的階段中,受試者要注意頻率的變化,只要一出現高頻率的聲音就立刻按下按鈕,聽到低頻率的聲音時則不按。為了提高注意力的門檻,研究人員刻意增加任務的難度,把聲音安排在左耳或右耳的不同聲道,一秒播一次,左耳、右耳、左耳、右耳輪流播音。受試者按鈕正確的次數減去錯誤的次數,即是他的成績,也就是他注意力集中的程度。研究人員甚至又將實驗調整得更困難:他們要求一部分受試者,只有高頻率/低頻率在左聲道/右聲道(任一種排列組合)播出時,才能按按鈕。研究結果發現,當正確頻率的音出現在錯誤的聲道(即受試者應該忽略的那隻耳朵)時,受試者最容易犯錯,明明不該按卻按了鈕;這表示他的注意力太廣,不夠聚焦。更有些時候,受試者來不及聽見正確頻率的聲音。在測試進行的當下,研究人員用 EEG(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或 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來監測受試者的大腦活動。如果研究主題比較在乎時間性,就用腦波儀,因為 EEG 比較能精確呈現大腦活化的時間;反之,如果研究更在乎空間位置,即大腦活化的區域,就採用核磁共振造影,因為 fMRI 的空間位置比 EEG 準確。
研究人員通常用下列假設性情境,判斷受測者的注意力向度:
  • 在吵雜的環境下,我也能專注。
  • 當我置身吵雜、很多感官刺激、或很多事同時發生的環境,我能專注在自己心裡在想的事上,不會分神。
  • 當我決定專注在某件事情上,幾乎每次都做得到。
  • 當我在家想做正事時,很容易被電視、說話等聲音給干擾。
  • 只要我安靜地坐下,就算只是一下子,也會突然冒出一堆雜念,並且常被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思緒拉走。
  • 當我做事被意外事件給打斷,我能把注意力重新拉回本來的事上。
  • 在還算安靜的環境裡,例如公車、火車,或超市結帳的隊伍裡,我會注意到週遭的很多事。
  • 當我需要全心全力完成一件重要的專案時,會盡可能找最安靜的地方來做事。
  • 我的注意力常被週遭的刺激或事件給吸引,而且一旦被吸走就拉不太回來。
  • 在吵雜的環境下,例如晚會上,或在辦公室的隔間裡跟人交談時,我能輕易隔絕別的聲音,但只要我夠專注,也能猜到旁人在說什麼。換言之,我可以一心多用,一邊跟某人說話,同時知道週遭他人在說什麼。

正向心理學[編輯]

什麼是正向心理學[編輯]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支派,他本身就是一門應用心理學。Panksepp (1998)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聚焦在負向心理狀態對身心的影響,然而,目前的重心則應強調正向情緒的研究,因為正向情緒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於疾病的預防,其目的在於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作為對抗挫折的緩衝、掌控住逆境,使得個體在遇到困難時不會輕易落入憂鬱的狀態中。此心理學的重要性不亞於傳統心理學。因此,若能好好應用正向心理學,便能以更健康的態度面對壓力並妥善處理。 「正向心理學」一詞由美國賓州大學教授MartinE.P.Seligman於2000年所提出,他並且將正向心理學分為三大面向,分別是正向經驗、正向特質亦即正向組織 ⒈正向情緒/經驗:包括個人所經歷過的事件以及產生的相應情緒,正向情緒有助於我們解決遇到的困難,而且也有助於身體健康,激發創造力。 ⒉正向特質:意指一個人的人格或心理特質為正向,特質是一個人維持較久且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型態,先天遺傳有一部分影響,後天的學習亦十分關鍵,所謂正向特質,泛指一般認定的個人美德或優點,如:慷慨、堅毅、寬恕、智慧、誠實等 ⒊正向組織:正向組織強調的是環境,例如家庭、學校、社會等,組織會深刻影響到一個人正向特質的培養,此部分多探究如何打造一個合適的環境,讓人們得以有健全的身心靈並有正向發展。

特色[編輯]

正面思維:Peterson(2000)認為樂觀有助於正向經驗的產生,Salovey(2000)等人以為許多研究都顯示負面情緒容易致病,卻很少研究強調正向情緒可以提升健康,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有預防效果。正向心理學提供有別於「缺陷心理學」、「醫學模式」的思維模式,它所看重的是事情的正面部份,如樂觀、愉快和互愛等,以期發掘個人和社會的優點。
其將正面心理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Pleasant( 身 )→Engaged( 心 ) →Meaningful( 靈 )
  • 科學化的研究:正向心理學的研究方法與心理學一向採取實證方法無異,正向心理學同樣重視客觀和科學化,期望建立以驗證為基礎的正面理論,並以此分析和找尋人類的潛能。
  • 增強抗逆能力:正向心理學重視人類許多長處,例如原創力、自我控制,若能發掘、培養和發揮個人的長處和潛能,便能得到積極的正向資源,如成就感、滿足感,增加個人對抗逆境的能力和資源。
  • 強調內在動機:正向心理學所強調之樂觀、正面思維均屬高層次的內在動機,所以內在動機是正向心理力主要的訴求。
控制自己的思維,專注在積極正面的想法,以善意的姿態面對他人,讓自己內心充滿愛,趕走恐懼、憂愁、憤怒和悲傷,以開闊胸襟面對他人,並且感受這世界,讓快樂和幸福融入我們的生活。
正向心理學如同一道驕陽,它扶起陷落的人們,它看見生命中的缺陷,也填補人們的缺陷。為什麼人們那麼不快樂?為什麼黑夜漫長,好像永遠不會過去?這些問題盤旋在人們心中,形成陰影的一部份,正向心理學就像陰影前面的太陽,在陰影與陰影之間,開闢出一條新路。它不僅修復、彌補損傷、傷害和缺陷等,也挖掘人類自身所擁有的力量和潛能,讓我們能擁抱黑暗,也能直視太陽,能夠激發個體去看見自我的力量,並實現自我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最終目的便是帶給我們快樂,進而獲得幸福感(well-being)。

追求心流體驗[編輯]

何謂心流(flow)?[編輯]

想像當自己騎在一台單車上,以時速七十的速度下滑陽明山的仰德大道,迎面而來的風吹的嘴唇向後翻、讓人兩頰刺痛,兩旁的車流毫無減速的意思,如果稍有閃神便會與車相撞或是墜落山谷,因此此時自己的精神、注意力應該是十分專注地望向前方,且心中毫無雜念,只剩下下坡與過彎的本能。以上就是心流體驗。
心流是由美國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 Mihaly(齊克森)所提出的概念,英文為flow,也有人稱為zone,是一種人將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些活動時的一種擁有高度興奮與充實感「神馳」狀態[1]。
齊克森更近一步將心流定義為:運用我們的高技能來做高挑戰的事情時,所產生的專心一志的經驗。齊克森認為,能使人產生心流體驗的活動有以下特徵:
  1. 我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2. 我們會專注一致的活動。
  3. 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4. 有立即回饋的活動。
  5. 我們對這項活動有主控感--挑戰與技能之間達成平衡。
  6. 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憂慮感消失。
  7.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可以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覺時間的消逝。
其中第五點可以用以下圖表來做更詳細的了解:
由上圖可知,心流必須在高技能水準與高挑戰的情況下才會發生,也因此每個人所擁有的心流體驗會因為自身的能力差異而有所不同,因此心流體驗並無特定必須從事的活動,而是因人而異。

為什麼需要心流?[編輯]

心流體驗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透過享受毫無雜念的狀態,心流能夠幫助人們忘卻生活中的諸多煩惱,並帶給人一種正向的情緒,也因此心流在正向心理學中是一不可忽視的學說。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心流是近代提出的理論,但是在佛教、禪學中卻是個已經存在許久的理論,可見從古至今人類都有追求心流體驗的情況。

正念[編輯]

介紹[編輯]

何謂正念(Mindfulness)?其意思並非正面思考,而是「專注於當下、放下自我的執念」。一般人通常會將正念與正向、積極等事物連結,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正念的概念起緣於佛教經典,分別為安那般那念經(Anapanasati Sutra)與念處經(Satipathana Sutra),而其中sati等於英文的mindfulness,等於中文的正念[1]。其中Anapanasati代表著佛教裡的「止」,是身心的靜與定;而Anapanasati代表著佛教裡的「觀」,是清明的洞察與覺悟。而正念減壓的創辦人卡巴金博士綜合以上的止與觀,將mindfulness定義為「正念是刻意地將注意力放在當下,對分分秒秒所顯露的經驗不給予評價」,是為近代正念心理學的濫觴。經過許多國內外的推展,近年來無論東西方皆透過科學化的心理學研究,藉由訓練正念,舒緩過度自我膨脹所造成的情緒壓力、緊繃的人際互動。

特色[編輯]

正念最大的特色在於專注當下的訓練,但當下所發生的事情很多,不管是內在的刺激或是外在的都足以引起我們的注意,那我們專注的內容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是如何決定我們要注意的東西?
首先要回到正念最一開始的意涵:止與觀,這邊的「止」並非完全靜止不動或什麼事都不想,而是將心安於一處,到達一種專注的狀態,若將注意力放在一個地方,例如呼吸。而「觀」所代表的是覺察當下,核心價值為不批判[2]、評斷,重點在於用心體會當下的所有的感受,而不對其作出任何的評論,例如吃巧克力時用心的感受巧克力在嘴裡慢慢融化、釋放甜味的感覺,而非「覺得」它很好吃,透過觀才能知道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情緒、自己是如何被自己的想法困住。進一步才有從中改變的可能而透過止與觀,當運用注意力越來越細微,對於內外在的差異越來越敏感的時候,會進入一個渾然忘我的狀態,會失去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感,是一種很高層次的「流」體驗(flow experience)。
因此,若能透過靜坐、冥想等正念訓練,讓自己能具備止與觀的能力,便能有效提升注意力,與工作的專注,甚至能透過正念的放式放鬆心靈,達到減輕壓力的目的。哈佛大學的團隊曾經用實驗提供了支持正念打坐有利的科學證據。此團隊運用MRI儀器對民眾進行觀察。其實驗對象為一般民眾共27人,而平均年齡為35.2歲,都是壓力覺察量表(perceive stress scale, PSS)數據偏高的人士,他們的PSS平均值為20.7。然而經過8週的正念打坐訓練,PSS值明顯下降至15.2。同時,MRI影像亦顯示,杏仁核灰質顯著降低。因此,顯示了正念打坐會使壓力降低的神經機制。

相關研究[編輯]

在1970年代,美國一些心理學者都認為,心理問題與低自尊有關。因此,他們推廣了一系列的自尊強化運動,透過改善低自尊的問題以期待能解決一些社會上的問題。例如看著鏡子稱讚自己,以激勵自己的信心等。
這樣的作為使心理學家開始反思,若自尊一直無限提高,「過高自尊」會造成什麼情況?1996年心理學家 Baumeister 團隊以「高自尊的黑暗面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來描述其負面影響:擁有高自尊的人,與「具有偏見」、「具有攻擊性」的特質高度相關。他們認為擁有高度自尊的人在某一方面也擁有自戀的特質。就好像開著無限的濾鏡欣賞自己的人生。隨著時代演進,自戀傾向也愈來愈高。另一方面,當人們過於著重自我、執著於自我時,對於別人的信任程度也大幅下降。你不相信我、我也質疑你,社交關係將變得緊繃脆弱,若人不和,許多難題也接踵而至。
而究竟,在自我抑制與自我膨脹之間,到底何者才是真正較好的平衡點呢? Young-Hoon Kim 和 Chi-Yue Chiu 兩位教授作了一個心理學實驗,透過學生自己評估考試分數再去比對其憂鬱的程度,其中有趣的是不管過度樂觀而高估分數,或者是太過悲觀,而低估分數者,都有較高的憂鬱程度,反而是知道自己實力在何處的學生有比較低的憂鬱程度。似乎從 1970 年代自尊運動發展至今,人們缺乏的可能不是自信,而是自我的平衡。
因此逐漸有人注意到佛學當中的「正念」, 它強調的是「專注於當下、放下自我的執念」。對於自我膨脹或自我貶抑者,因為過於執著「我」,很難不出手干涉、很難接受事情不順己意。生活中遇到一些失敗,會認為這個「事件」本身代表「我」的錯,甚至代表「整個我」,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應用[編輯]

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是正念心理學最知名的一種應用。由卡巴金博士於1979年所創,是一套為期八週,內容包含靜坐與瑜伽的課程。過外在肢體的動作與呼吸的訓練,讓學員能透果生理而慢慢影響心理,將覺察的能力透過系統化的訓練,培育人們對自己當下所有的身心狀態有高度卻不帶評價的覺察。
透過正念減壓的訓練,能夠使人有效的放鬆心靈、減輕壓力,以及減少不必要的擔憂等成效。例如,有些慢性病或癌症的病患會一直擔心自己病情惡化或者是復發,並浸淫在這些恐懼的念頭裡,又或者,責備自己的過去,哪邊沒做好,或者是哪些生活習慣至自己現在的痛苦,甚至擔心未來,擔心自己死掉之後小孩沒人照顧等等。我們可以看到,原本只是身體上的痛苦,我們大腦會自動化的產生很多傷害自己的想法,讓生理的痛苦轉變為心理的痛苦。所以透過正念減壓幫助慢性病病人脫離這樣自動化產生負面情緒的模式,以新的態度curiousity、openness、acceptance、love去看到自己現在所面臨的問題,並從中得到轉機,透過由內而外,心理影響生理的方式達到「自療」的效果。
研究結果顯示,正念減壓可以使人有效減少壓力、強化個人的經神價值(spirituality values)、增加同理心與對自己的同情心(self-compassion),也因此正念減壓常被視為一種非藥物性的抗抑鬱療法,長遠來看,成功進行正念減壓的患者,能有效降低百分之六十六的復發率[3],可見其效果之顯著。
另外,「心理位移書寫(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paradigm in diary-writing, PDPD)」也是正念療法之一,為國內學者金樹人於2005年提出之概念。也就是書寫故事時敘說者(narrator)跳脫出來成為旁觀者,和當時經驗中的行動者(actor)或參與者(participant)之間拉開距離,簡言之,金樹人將此種心理位置的移動稱之為「心理位移」。例如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稱交互出現的寫法呈現內在的觀點,就是敘說位置的轉換。於不同人稱之間有助於提供空間理解自我、跳脫慣有模式、更換角度。簡單來說,心理位移書寫即是指敘事者依序運用「我、你、他」不同位格人稱來描繪同一經驗的書寫形式。[18] 他參考高行健的《靈山》一書提出,使用「我」時視野狹小、情緒起伏、心思細膩;使用「你」時,空間拉開、客體介入;使用「他」時,隔空綜觀、理性客觀。
心理位移書寫提出至今,目前國內已有多篇碩博士論文應用在工作壓力、自我認同、分手、慢性疾病等議題上的研究,而這亦引起美國知名學者James W. Pennebaker的興趣並著手進行研究。從各研究對於書寫後的影響與果效中我們可以發現,「情緒抒解」應為心理位移書寫後之主要效益之一,書寫者在書寫過後,情緒多半會趨向緩和平靜、緩解負面情緒,甚至可以提升正向情緒、對於整體生活滿意度也有所提高。此外,書寫者也有機會從書寫的過程中對於事件給予新的解釋,因此心理位移書寫似乎也帶來認知改變的效果。由於書寫後也可能會感受到被療癒或是更加認識自己的經驗,因此心理位移書寫也帶來自我療癒與自我覺察之效果。若以書寫後的長短期效益來看,在短期效益上,書寫後似乎能夠立即帶來情緒的緩解;在長期的效益上,心理位移書寫也能提升心理或人際上的適應能力。而這最根本的原因即是,透過書寫轉移心理位格,受試者可以放下對於「我」的執著,轉由「你」至「他」的客觀視角,接受與省思眼前的負面事件。

結論[編輯]

正念減壓是近二三十年來興起的療法,雖然還是有待更進一步嚴謹的腦科學實驗驗證,但是其顯著的效果卻是讓人難以忽略,不失一個值得推廣的學說。正念減壓創辦人卡巴金博士曾說:「正念練習要信任的對象不是任何外在的權利,而是你內在的自信。正念要教導的不是對治(curing)而是自療(healing),對治是解決一切的病痛症狀,自療則是較深的層次的轉化。」透過適當的練習,療癒的權利會從治療者手中轉移至病人本身,達到某種程度的自療。
培養正念找回寧靜自我,國內外各行各業皆已採取行動。除了台灣研究發現正念有助運動員專注於身體、從判斷中消除情緒,美國許多醫學院也設立正念學程,藉由訓練正念改善醫生的工作壓力、紓解緊張的醫病關係。鼓吹自信來迎戰問題,過往心理學研究已證實效用不大,反而會造成自我過度膨脹,導致心理壓力與緊繃人際關係。不如轉念,遇到問題時放下自我執著,而在生活中盡可能專注當下,這不只是古老的佛學、現代化的心理學,也是在失序的社會中,喚回內心平和的生存技能。[19]

疾病[編輯]

沒有平衡的情緒,一個人在社交網絡中互動的能力將以某種方式受到影響(例如,閱讀思想)。 在本章的這一部分中,將呈現一些嚴重的疾病 - 這些疾病包括:抑鬱症,抑鬱症和反社會行為障礙,如精神病和社交病。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疾病主要考慮其對社會能力的影響。 為了全面了解每種疾病的特徵,我們建議您閱讀維基百科提供的特定文章。

蕭條[編輯]

抑鬱症是一種導致情緒失調的疾病,其特徵是強烈的悲傷,憂鬱症和絕望。 這種疾病影響社會和日常生活。 有許多不同形式的抑鬱症,其強度和持續時間不同。 患有抑鬱症的人患有焦慮,扭曲的思維,劇烈的情緒變化和許多其他症狀。 他們感到難過,一切似乎都很黯淡。 這導致對自己及其當前和未來情況的極端負面看法。 這些因素可導致正常的社交生活的喪失,甚至可能進一步影響抑鬱的人。 因此,患有抑鬱症和失去社交網絡會導致惡性循環。

自閉症[編輯]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第五版(DSM-5),自閉症的定義為:
1.在任何情境下,社交溝通及社會互動上的缺損,不考慮一般性的發展遲緩
 1.1在社交-情緒的互動(reciprocity)功能上有缺損—嚴重程度從社交互動異常,無法維持雙向的對談,在溝通上較少回應,也較少興趣、情緒、情感的分享,到無法起始社交的互動。
 1.2在社會互動上,非語言溝通行為的缺損—嚴重程度從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較差,眼神注視及肢體語言功能的異常,理解及使用非語言溝通能力的缺損,完全缺乏臉部表情及手勢。
 1.3發展及維持人際關係的缺損—嚴重程度從無法做出符合情境的適當行為,在分享想像性遊戲及交朋友方面有困難,到對人完全缺乏興趣。
2.侷限、重複的行為、興趣及活動
固著或重複性的言語,動作及使用物品
過度堅持常規,儀式化的使用語言或非語言的行為,極度抗拒改變
非常侷限及固定的興趣,對於興趣極度的專注
對於感覺刺激的輸入過度反應及過度反應不足、對於環境中的感覺刺激有異常
3.症狀必須在童年早期出現(但症狀可能不會完全顯現,直到環境或情境中的社交要求超出小朋友的能力)
4.症狀對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在現代,自閉症被認為是由先天的基因因素所導致,研究顯示,當一個孩童其家族當中有人有自閉症的症狀,其也是自閉症患者的機率也會變高。其他環境上的因素也可能造成影響,例如家庭對其關愛與否、是否經常性接觸心理治療師等都會影響一位自閉症患者在成長的過程中其症狀的嚴重度有無變化。統計上顯示,撇除基因的影響,會增加罹患自閉症機率,或者加重自閉症症狀的因素有:較高的懷孕年齡、較短的生育間隔、多胞胎、以及一些例如早產、出生體重過低等生育的症狀;能夠減少罹患自閉症的機率或者減輕自閉症嚴重性的因素有:懷孕時葉酸等維他命攝取量充足、盡早進入自閉症照護計畫等。在某些自閉症罹患者的例子裡面,在經由照護計畫的幫助後,患者是有可能與常人無異的。
有幾種理論試圖解釋自閉症或自閉症的特徵。在Baron-Cohen及其同事(1995年)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向正常和自閉症兒童贈送了漫畫,每張照片的中央都有一個笑臉,每個角落都有四個不同的糖果(見下圖)。笑臉,名叫查理,正凝視著其中一個糖果。孩子們被問到:「查理想要哪種巧克力?」 正常的孩子很容易從查理的凝視方向推斷查理的慾望,而自閉症兒童則不會猜測答案。
來自其他實驗的其他證據表明,自閉症患者無法使用眼睛注視信息來解釋人們的慾望並預測他們的行為,這對於社交互動至關重要。 另一個解釋自閉症特徵的建議表明,自閉症患者缺乏對其他人心理狀態的描述。
  • 自閉症相關影音書籍
 1. 雨人
 2. 與光同行
 4. 星星的孩子(天寶·葛蘭汀 Temple Grandin,1947年8月29日-)

神經病與社會病(psychopath and sociopath)[編輯]

如今,精神病和社會病症被歸入反社會行為障礙的概念之下,但專家仍然非常不和諧,無論兩者是否真的是分離的紊亂或其他形式的其他個人紊亂,例如自閉症。精神病患者和反社會人士經常與他們的社會環境發生衝突,因為他們反覆違反社會和道德規則。獲得性社交病症表現為無法形成持久的關係,不負責任的行為以及生氣勃勃和特別強烈的自我中心思維。雖然獲得性社交病的特徵可能是衝動的反社會行為通常沒有個人利益,但發展性精神病表現在目標導向和自我發起的攻擊中。獲得性社交病是由腦損傷引起的,特別是在眶額葉(額葉)中發現,被認為是未能使用情緒線索和社會知識的喪失。因此,反社會人員無法以社會適當的方式控制和規劃他們的行為。與反社會人士形成對比的是,精神病患者不會因為次要原因而生氣,但他們的行為卻沒有可理解的原因,這可能是由於他們無法理解和區分道德規則(關於他人福利)和慣例(社會共識規則) )。此外,甚至他們對受害者感到無罪或同情。精神病可能是由於未能處理他人的痛苦線索而造成的,這意味著他們無法理解悲傷和恐懼的表達,從而抑制他們的侵略(Blair 1995)。重要的是要提到它們能夠檢測到對自己有威脅的刺激。

精神分裂症[編輯]

精神分裂症通常等同於精神病,即使兩者都不同。精神病只是幾種精神障礙的一種症狀,包括精神分裂症。據世衛組織估計,全世界有2100多萬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年輕時死亡的風險也高2-3倍。此外,已知有一半精神分裂症患者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如藥物濫用,抑鬱症和焦慮症。精神分裂症的初始症狀通常出現在青春期。因此,這些初始症狀經常被誤解,因為它們在青春期被認為是正常的。在男性中,最初的症狀出現在15-30歲。而在女性中,症狀通常會影響25-30歲的年齡組。
思覺失調症(拉丁語:Schizophrenia)是精神疾病的一種。其特徵為患者出現異常的行為和不能理解什麼是真實的。台灣、中國大陸和香港以往皆譯作精神分裂症,乃直譯拉丁文名稱「Schizophrenia」而來,台灣後來則改譯為「思覺失調症」。常見的症狀包括錯誤信念(false beliefs),不易瞭解或混亂的思維,聽到其他人聽不見的聲音,妄想、幻覺、幻聽、社會參與和情緒表達的程度減少,以及缺乏動機。思覺失調症患者通常伴有其他心理上的健康問題,例如焦慮症、臨床憂鬱症或藥物濫用障礙。症狀通常逐漸地出現,且一般在成年早期開始,並持續一段長時間。
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早期症狀,即:
  • 傾向於將自己與其他人隔離開來。
  • 容易生氣和沮喪。
  • 睡眠模式的變化。
  • 缺乏專注力和動力。
  • 做學校工作的困難。
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分為兩類,即陽性和陰性。
陽性症狀是指健康個體中未見的行為,包括:
  • 幻覺。 Halunasi是一種體驗真實感覺的感覺,但實際上這種感覺只存在於受害者的心中。例如,感覺聽到的東西,即使其他人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 妄想。妄想或理解是相信與現實相悖的事物。症狀各不相同,包括感覺觀察,隨後,即使大多數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症狀。
  • 思考和說話混亂。這些症狀可以從患者說話的難度中得知。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難集中註意力,即使閱讀報紙或看電視也很困難。溝通方式也令人困惑,使對話者難以理解。
  • 混亂的行為。精神分裂症的行為很難預測。即使穿著的方式也很不尋常。出乎意料的是,患者可以突然尖叫,無緣無故地生氣。
負面症狀是指患者以前擁有的利益損失。在患者出現初始症狀之前,陰性症狀可持續數年。通常,患者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會因陰性症狀而受損。這是因為消極症狀經常被誤解為懶惰或不尊重。負面症狀通常會逐漸出現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包括:
  • 奇怪的情緒反應,如面部表情和單調的言語。
  • 很難感到快樂或滿足。
  • 不願意社交,而寧願呆在家裡。
  • 在各種活動中失去興趣和動力,例如建立關係或發生性行為。
  • 改變睡眠模式。
  • 靠近別人不舒服,不想開始對話。
  • 不關心外觀和個人衛生。
目前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精神分裂症。然而,精神分裂症與許多風險因素有關,例如:
  • 遺傳因素 來自精神分裂症家庭的人中,10%更有可能經歷相同的疾病。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精神分裂症,風險將增加40%。在患有精神分裂症雙胞胎的人中,風險增加50%。
  • 腦化學因子 研究表明,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的不平衡對精神分裂症構成風險。多巴胺和5-羥色胺是神經遞質的一部分,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在腦細胞之間發送信號。眾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腦結構和功能也存在差異。其中一些差異包括:
    • 較少的腦細胞之間的聯繫。
    • 顳葉尺寸較小。顳葉是與記憶相關的大腦的一部分。
    • 腦室大小較大。心室是含有液體的大腦的一部分。
  • 懷孕和分娩的並發症 懷孕期間發生的許多情況被認為有可能導致出生的兒童患精神分裂症。其中包括營養缺乏,接觸毒素和病毒,先兆子癇,糖尿病和懷孕期間的出血。分娩時的並發症,也有引起兒童精神分裂症的風險。例如,出生時缺氧(窒息),低出生體重和早產。
思覺失調症的成因包括環境因子及遺傳因子。可能的環境因子包括在城市中長大、濫用娛樂性藥物、某些傳染病、父母年齡,和自身在母體內時營養攝取不足。遺傳因子則包括各種常見和罕見的遺傳變異。思覺失調症可依據求診者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及其所主訴的個人經歷作診斷。在診斷時,還必須把求診者的文化背景納入考慮範圍之內。截至2013年為止,此病並沒有任何客觀的測試予供作診斷。思覺失調症並不等同「多重人格」或「多重人格障礙」——這種混淆的想法常在公眾的認知中出現。
其他一些風險因素是:
  • 由於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導致的免疫系統增加。
  • 跌倒或事故造成的腦損傷,包括童年時期發生的腦損傷。
  • 病毒感染,尤其是流感和脊髓灰質炎病毒。
除了上述許多風險因素外,精神分裂症還有所謂的觸發因素。在具有上述因素的人群中,壓力是可以引發精神分裂症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離婚,失去工作或居住,以及親人留下的壓力可能會發生。性騷擾,或身體和情感虐待也可能導致壓力。濫用藥物,如古柯鹼,大麻和安非他明,也會引發具有上述危險因素的人的精神分裂症。研究表明,大麻成癮者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高出四倍。
治療 治療的重心是為患者處方抗精神病藥,以及安排諮詢、工作培訓和社會康復。目前尚不清楚典型抗精神病藥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兩者間哪種的效果會較佳。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都無法改善病情的情況下,就可能會使用氯氮平。必要時,可能會強制患者住院治療,如患者可能會對自身或他人構成傷害這一種情況,但現在的住院時間比以往更為短暫,且強制住院治療的總次數亦較為少。

雙相情感障礙[編輯]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以劇烈情緒變化為特徵的精神障礙。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可能會感到躁狂症(非常快樂)和抑鬱症(非常糟糕)的症狀。雙相情感障礙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然而,有人指控雙相情感障礙是大腦神經遞質紊亂的結果,即維持大腦功能的天然化合物。干擾神經遞質本身的發生被認為是由幾個因素引發的,例如:遺傳、社會、環境、物理。在處理雙相情感障礙時,醫生會建議使用藥物或特殊療法。為了確定正確的方法,患者需要直接向醫生進行檢查。未接受治療的雙相情感障礙會對患者的生活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學校或工作表現惡化、酒精成癮吸毒、社會關係受損,例如與伴侶,親屬或其他人的關係、財務(財務)問題、導致企圖自殺的慾望。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精神疾病,使患者經歷劇烈的情緒變化,從躁狂症(非常快樂)到抑鬱症(非常糟糕),反之亦然。在從一種情緒轉變為另一種情緒之前,通常存在患者的情緒或情緒正常的階段。但在某些情況下,情緒變化也可能在沒有正常階段的情況下發生。每種情緒或症狀,無論是躁狂症或抑鬱症,都可以持續數週甚至數月。
出現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的躁狂症狀可以是:
  • 感到非常快樂或快樂。
  • 經常說話速度非常快,而且與正常情況不同。
  • 感到非常興奮。
  • 出現過度的自尊。
  • 睡眠慾望降低。
  • 沒有胃口。
  • 容易受到干擾。
躁狂症的症狀也可以通過心靈的出現來做出錯誤的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可能突然發生不健康的性關係,濫用藥物,或做其他可能傷害自己甚至其他人的事情。雖然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出現抑鬱症的症狀可能是:
  • 感到非常悲傷和絕望。
  • 缺乏能量。
  • 難以集中註意力或記住某些事物。
  • 缺少移動的願望。
  • 感到孤獨和無用。
  • 感到內疚。
  • 對一切都持悲觀態度。
  • 沒有胃口。
  • 睡眠障礙,如睡眠困難或過早醒來。
  • 妄想或理解。
  • 有自殺慾望。
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也可以同時出現躁狂症和抑鬱症的症狀。例如,感到非常興奮,同時感到非常難過。這種情況稱為混合狀態症狀。雙相情感障礙出現的原因尚不清楚。然而,有一種假設認為這種情況是神經遞質不平衡的結果,神經遞質是一種控制大腦功能的天然化合物。遺傳,物理,環境和社會因素在神經遞質的不平衡中起作用,神經遞質被認為是雙相情感障礙的原因。因此,如果一個人經歷創傷性事件,可以觸發雙相情感障礙的症狀,例如:
  • 有近親死亡,例如家人。
  • 斷開連接,例如與男朋友或配偶。
  • 經歷情緒,身體或性暴力。
除了創傷事件外,其他被認為會引發雙相情感障礙症狀的因素包括:
  • 身體疾病。
  • 睡眠障礙。
  • 有家務,經濟,工作或其他日常問題。
  • 酒精中毒和濫用藥物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編輯]

ADHD即所謂的「過動症」,患者俗稱「過動兒」,是一種慢性長期的神經生理疾病,主要症狀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多、行為衝動(症狀表現有個別差異)。而這些症狀通常開始出現在童年早期,半數以上會持續到成年以後。其特點是各種各樣的抱怨,感到焦躁不安,無法安靜,無法安靜地坐著。
造成ADHD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定論,神經傳導物質異常、遺傳及腦傷等都是目前醫學界已發現的可能因素,目前普遍認為問題是來自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涉及遺傳和環境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根據統計:如果孩子的父親或母親,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有過動現象,這對父母所生下的孩子罹患過動症的機率,約有57%;一等親中有過動症狀比沒有過動症狀的家庭所生出的孩子罹患過動症的機率,大概高出4.6~7.6倍的機率,這證實過動症的遺傳可能性。目前研究並未確定ADHD是由何種方式遺傳的。有些研究發現,母親懷孕年齡較大、母親在懷孕過程中感染或暴露於一些物質或藥物(例如酒精、尼古丁、古柯鹼)、或是生產時的併發症,都有可能會增加孩子罹患ADHD的機率。過動症的成因可以歸納為下列三種因素,分別是生理因素(包括腦傷、遺傳)、後天誘發的環境因素(包括父母親的離異或婚姻不合、家庭暴力、家庭經濟壓力)及心理因素(包括無自信、低自尊等)。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過動兒成長至青少年後,好動情形逐漸改善,自然寬解約發生在12~20歲之間。三分之一的病童在長大成人後症狀可恢復與正常人一樣,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因無法適應學校及家庭,而淪為不良少年或發展出反社會行為、情緒障礙或藥物濫用等問題。藥物治療合併行為治療是目前證實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嚴重的個案早期的藥物治療是很重要的,若再配合相關的行為、環境及心理治療,會使藥物的療效及行為的改善,更加長遠與穩定。
 社團法人是一個由一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家長共同創立的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資訊在家長與老師之間的宣導。

  • 昆蟲老師-吳沁婕
 台大昆蟲系畢業,到了20歲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個過動兒,也是一個大小朋友都喜愛的昆蟲老師。
 個人臉書專頁「吳沁婕:勇敢做夢吧!

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ASPD)[編輯]

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的主要特點為無視或侵犯他人權利,,個人思想和社會文化的期待有所出入,往往在青春期開始產生,並且導致個人痛苦。ASPD患者症狀依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其中重度的ASPD產生的危險行為,被認定可能為社會病(良心概念錯誤)或精神病(缺乏良心、同理心)。患者看起來往往與一般人無異,但是他們缺乏同理心、悔恨心或羞恥等特質,容易表現出易怒特質,嘗試操縱他人,或利誘他人並進行恐嚇,其言行舉止難以捉摸,善於偽裝與欺瞞,而難以判斷其言詞之真偽。
由於ASPD發生期約為青春期,有關ASPD的診斷約在十五歲前即可透過患者的行為表現而確立,其中約有3%的男性和約1%的女性患有ASPD。心理學上認為這類人缺乏感知他人和自己情感的能力,所以對不良行為造成他人的痛苦,無法感同身受。ASPD患者的治療過程相當艱難,主要因素為患者的衝動和魯莽特質,而使個人難以主動尋求治療,往往經由法院強制要求才被迫接受治療。最近,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Clozapine)已經顯示出具有改善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男性的成效。ASPD患者的症狀如下;無視社會法律、工作和家庭生活缺乏穩定性、魯莽,衝動、侵犯他人的身體、缺乏悔意……等。
對於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成因眾說紛紜,未經科學證實的說法包括,有人猜測他們可能是在生長過程中,遇到某些原因導致他們對社會失去信任,進而影響到思想上的異常。另一種看法是,他們生理上的缺陷使得他們難以學得制約反應,也有人認為他們只是善於逃避心中不舒服的感受而已。〔111〕

最新研究[編輯]

動機的定義及分類[編輯]

動機整體的現象稱為Motivation,動機是引起行為的動力,有了動機才會產生行為。而動機又可以分為原始動機和衍生動機。
一、原始動機:所謂的原始動機是指天生的,而且是受生理因素控制的。例如:吃、喝、睡眠及休息、性的動機等。
二、衍生動機:所謂的衍生動機指的是後天學習而來的,是受社會因素控制的。例如:權力、歸屬、成就、情愛、自我實現等。
與動機相關的研究主題包羅萬象,有各種層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的重點與結果也不盡相同,且題材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本部分從學生最熟悉的教室開始,了解學習動機的種類與在教學中的定位;第二部分是關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蔬果攝取,從食物攝取的動機帶入蔬果攝取的討論;第三探討時下社會最流行的社群網路,從不同面向討論人們喜歡使用社群網路的原因;最後是關於一時的衝動而起的犯罪動機進行討論。

(一)學習與動機[編輯]

歷來有不少關於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關聯性的研究,足以見得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那麼,到底學習動機從何而來?我們又該如何提升它呢?
學生的學習受許多教育環境因素和個人因素影響,尤其以教室而言,學生花許多時間在教室中學習、生活、與人互動,因此在教室中的情境,可以成為預測成就行為和學術表現的最有效根據。先前有和學習動機有關的研究大多聚焦於教室的目標結構 (goal structure) 上,並也有為數不少的研究成果,以下由成就目標理論來探討學習動機,說明相關實驗,並且討論獎勵與學習動機的關聯。

從成就目標理論看學習動機[編輯]

成就目標理論 (Achievement goal theory)是近年來與動機相關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學說,其中心思想為「人們會整合自己的某種信念,並據此信念逐步完成個人的學習 (Ames, C., 1992)」。簡單來說,一個學生會願意去努力學習,是發自內心想精進自己的知識、技能,甚至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與讚賞,不論背後有不同的目標驅使,成就目標理論著重於討論學生在學業上追求成功的動機,並將其分成兩類:
  1. 精熟的目標導向 Mastery goal (learning goal / task goal):以精熟為目標取向的學生注重發展個人能力、精熟特定技能,會嘗試去完成一個有挑戰性的任務、去理解學習的媒材。依據是自我精進的程度和內部規範來判斷成功與否,而在達成目標後,得到的酬賞主要是內在的喜悅和滿足。
  2. 表現的目標導向 Performance goal (relative ability goal / ego goal):以表現為目標導向的學生,注重與他人比較後的成就,總是會努力去爭取比別人更好的成績,並會以社會比較情境去評斷能力與表現,將優於他人、高於平均等的表現視為成功;而在達成目標後,得到的酬賞是別人的讚美。

相關實驗[編輯]

基於以上的理論,Kazuhiro Ohtani 等人進行了一項實驗,讓教師以協調者 (moderator) 的身份促進學生間互動,分析教室內目標結構、內在動機與同儕示範的關聯性。實驗對象為一所日本小學和一所國中的總共 43 個班級(17 個小學、26 個國中),評估方式以問卷方式進行,問卷評估的內容包含教室目標結構、老師的促進互動、同儕示範以及內在動機,每個題目都使用六個等級的量表為作答選項,從1(完全不正確)到 6(非常正確)。
實驗結果顯示,精熟目標結構與促進互動 (r = 0.59, p <0.001)、內在動機 (r="0.28," p="" <="" .0001)、與同儕示範="" 0.001)="" 皆呈正相關,而促進互動也與內在動機、同儕示範相關。此相關性指出,師生之間的互動對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學業成就非常重要,因此,未來的研究也可以就師生的互動去做更細緻的討論。此外,此研究亦指出動機與這些變因的關係在不同班級或同學之間會有一些差異,因此,學生與學生間、老師與學生間的交互作用亦值得未來去研究。 師生間的互動在學習動機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獎勵制度能提升動機嗎?[編輯]

  在 1970 年代中期,有大量研究探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即指獎勵制度)間的關係,有些人主張獎勵制度會降低內在動機,甚至取代內在動機,學生思想侷限在能否得到獎勵,為了減少犯錯不願意嘗試,達成目標後就停滯不前,獎勵也漸漸成為學生學習的必須品;內在動機指的是人與生俱來的求知慾、好奇心,內在動機會驅使學生專注於學習本身,投入大量時間、精神,也會積極嘗試而激發出更有創意的想法。但也有些人主張,外在的獎勵制度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會造成負面影響。
  獎勵對於促進學習動機究竟是利多還是弊多,目前還沒有很肯定的答案,而且也受不同時間、環境、與個人特質等因素影響,論文中指出[2],學生的需求差異使設計一種獎勵制度滿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事情。現階段最大的共識就是外在與內在動機是不可切割的關係,未來研究會更著重於不同興趣在學習和個人動機上的影響,以及如何去發展個人興趣和動機。

(二)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SDT)[編輯]

  自我決定論以多面向去了解人類動機的本質,嘗試以真實自我的角度研究人的動機,自我決定論將動機視為三個需求的組成,如果能達成這三個需求,將可以為一個人帶來最佳的發展跟進步;反之若未達成需求的滿足,會出現零碎/反作用/疏離的自我。
  1. 自我效能 (Competence):嘗試去了解個體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以及個體對於任務可能完成的結果與效能。
  2. 與自我相關性 (Relatedness):基於想與他人互動的本能,該行為是否具有製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
  3. 自主與自覺性 (Autonomy):該行為與動機是否是是發自內心,以及該行為是否是自我決策而非受他人影響。
  在 Kate E. McSpadden 等人的實驗中,利用上述的自我決定論,對蔬果攝取(Furit & vegetable intake,FV intake)做動機分析,該實驗利用問卷的方式,用選擇題讓受試者選擇對於一段敘述的同意程度,最後收集到有效的樣本共 3397 名 18 歲以上成人, 問卷中以三大面向分析[59],其實驗內容與結果整理於下表。
項目內容實驗結果
自主動機(Autonomous motivation)自主動機為個人喜好、價值觀所產生的動機,如有人天生就喜歡吃蔬果、有人想要保持健康而吃蔬果與蔬果攝取為正相關
(r=0.32,p< 0.01)
受控動機(Controlled motivation)個人受環境、他人等外在因素影響所產生的動機,如想得到他人認同、不想讓他人失望與蔬果攝取為負相關
(r=-0.14,p< 0.01)
接受社會支持(Perceived social support)個人在社交圈內收到針對特定行為之資訊、鼓勵(通常來自家人、朋友)與蔬果攝取無特別關聯
(r=0.04,p< 0.05)
  社會支持雖然在自主動機較高的人身上無顯著影響,卻可以改善受控動機較高的人的蔬果攝取量,這樣的現象也在其他行為上也可以觀察的到(如減重、運動),而且比起心理諮詢師、健身教練、醫生等專業人士,還是朋友與家人的支持對於健康行為(healthy behavior)來的更有效。此實驗驗證了社會支持在SDT中扮演調和者(moderator)的重要角色。

(三)社群網路[編輯]

  近年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式社群網站蓬勃發展,成為了網路世代每天不可或缺的一環。於是,心理學家對於社群網站對於個人、大眾心理上的影響,甚至有針對「社群網路戒斷症」等新興現代心理疾病的研究;其中,2011 年的這篇論文 (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otivation theory) 研究社群網站之於動機因素分析得最為全面[68]。

使用社群網路的動機[編輯]

科學家從動機理論與網路外部性的角度來探討使用社群網路的動機,「網路外部性」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會員數量(Number of Members)
  2. 同儕數量(Number of Peers)
  3. 知覺互補性(Perceived Complementarity)
  網路外部性會產生知覺上的效益,使人覺得「喔~這真好用」、「很多人肯定我」的感覺並從中獲得一種內在的喜悅感與外在的歸屬感,而這兩種感覺混合成為動機,驅使人們繼續使用社群網路。所以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們都在使用一個新的通訊軟體時,你會受他們的影響進而使用,因為你可以透過這個軟體與大家交流、分享;反之若是交友圈中,只有你使用某個通訊軟體,你會覺得自己不融入人群而喪失歸屬感,因為這跟馬斯洛的需求論相違背。
  心理學家希望透過設計實驗獲得更詳細的結果,針對不同教育程度、職業、性別、年齡等因素作調查,發現以下結論:
  1. 知覺娛樂性 (Enjoyment)是影響社群網路使用者最重要的因素,來自於使用者使用社群網路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各式功能,例如貼文、上傳照片、網誌、分享連結等來產生喜悅的感覺。
  2. 同儕人數、會員人數以及知覺互補性是次要的因素,在功能上能讓使用者去認識其他使用者,增加社會連結,因此更加強社群網路使用者對於社群網路的黏著度和知覺有用性。
  3. 性別會影響次要因素所佔的比例。不論男女,知覺娛樂性是吸引他們持續使用社群網路最為重要的因素,但在探討次要因素個別的比例時,同儕人數對於女生是一個會影響持續使用的因素,卻對男生沒有太大影響;而會員人數相對不吸引女生,卻對於男生是一個僅次於自我內部喜悅感以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分享照片的動機[編輯]

  在了解為何社群網站對人們有相當吸引力後,心理學家更進一步想分析人們在社群網路上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像是「為什麼人們會想要在 Facebook 上打卡」和「為什麼人們會想要 po 自拍照」。
  研究分析在 Facebook 打卡的動機源自於 2009 年一篇對於網路照片分享與照片標籤動機的研究[80],在當時,社群網路處於一個爆發性成長期的階段;然而更早些時候,也就是社群網路尚未被大眾所知的年代,2004年就有對於電子化話語的探討[56],研究中提及,社群網路出現的初期,使用者發表照片或是一篇普通貼文,背後的動機多為自我展現的一種表現行為;而在今年 2016 年 1 月的一篇最新研究[64]電子口碑 (Electronic word-of-mouth, eWOM) 和 Facebook 的打卡功能做連結與整合,該作者認為:先前研究對於社群網路上自我揭露以及自我展示的動機稍顯不足,必須加上 eWOM 來分析動機。eWOM 的研究價值在於它不單單只是展現自我,而是使用者藉由社群網站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功能來表態自己的意見與觀點。於是,此研究整合了先前的研究結果[3]並透過選取樣本做實驗,將動機略分為四大類:
(1)享受(Enjoyment),從事某件事過程中得到的快樂 (2)承諾(Commitment),原文是commitment to community,即幫助在網路世界的其他人 (3)自我發展(Self-development),透過得到他人的評價提升自我的技巧並從中學習 (4)增加聲望(Reputation Building),提升自己在社群中的地位
  大多數受訪的使用者表示,透過打卡能獲得某種娛樂性,甚至有店家更進一步利用這個功能,透過來店內消費的客人打卡,達到免費廣告的效果;而部分使用者表示,他們覺得透過打卡這個動作,某種程度上能代表他們會繼續使用這個服務的承諾;也有些使用者覺得,在特定地點打卡能透過地點本身代表的意義,來增加自己的聲望,例如在國家音樂廳打卡,來告訴朋友自己對於音樂的愛好、在國家演講廳打卡,展現自己對於某主題的關心度,甚至能發表關於地點的意見展示他們的個人觀點。

自拍的動機[編輯]

  第 86 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主持人艾倫狄珍妮絲趁機拍下史上最大咖自拍照上傳推特,引發網友瘋狂轉載,刷新推特轉推次數紀錄,還讓推特一度當機,更引領了整個社群網路的自拍風潮。於是心理學家也針對自拍動機做分析研究。根據一篇2016年的研究[87],隨機取樣 315 位韓國人(男: 94 人,女: 221 人,平均年齡: 29 歲),透過各式可檢測的行為詢問受測者發表自拍照的動機,並統計各類細項所佔的比例,發現並定義出四個足以成為自拍照上傳外在驅使力的類別:
驅動力種類比例說明
吸引目光(attention seeking)21.84%渴望獲取他人的肯定、讚美,而比起個人動態、塗鴉牆的更新,自拍更能凸顯個人的特色,網路平台為使用者提供一個最佳的舞台展示自己的獨特、優點,而「讚」、「喜歡」等正面評價也會轉換成使用者對自我的肯定,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聯絡溝通(communication)19.66%透過分享私人資訊(自拍)後他人在社群網路留言或者按讚,使用者可以在網路平台上建立一套人際關係,其他類似研究中也發現,不少人期待能和朋友在自拍照底下有一段對話、互動。
記錄(archiving)18.54%使用者以自拍形式記錄自己生活中特別的場景、場合,而在中社群網路能夠幫照片標記地點、時間、人名,也能整合以往的照片作為個人回顧,符合此類使用者的需求。
娛樂(entertainment)11.38%自拍成為使用者一種形式的娛樂,使用者會在不知不覺養成習慣而「慣性」的自拍
  除了以上四種動機能作為預測一位使用者上傳自拍照的依據以外,一個人自戀的程度也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且此因素不只可以預測行為的出現,在個人上傳自拍照至社群網站的頻率中,影響程度遠勝其他因素:比起對照組,自戀程度較高的人,會有更高的頻率將自己的自拍照上傳。
  有關社群網路的研究,對於社群網路服務供應商擬定未來發展方向有很大的助益,而且這類型的研究也帶起了分析新科技下人類行為背後的心理學的風氣,也希望將來在這樣風氣的推動下,有更多的研究發現並孕育新的想法。

(四)犯罪動機[編輯]

  我國法律上一般將犯罪先以所侵害之法律權益略分為「侵害國家法益」、「侵害社會法益」和「侵害個人法益」之罪,在侵害個人法益之罪的部份再細分為「侵害生命法益」、「侵害自由法益」、「侵害財產法益」等,以下進行之動機討論皆為「侵害個人法益」之犯罪行為。

一般性犯罪理論(General Theory of Crime)[1][編輯]

  Gottfredson及Hirschi認為犯罪是低自我控制與犯罪機會交互作用的函數,其中他們也對犯罪下了定義「acts of force or fraud undertaken in pursuit of self-interest」,即為了自我利益而產生的暴力、欺騙(並非詐欺)行為,此類行為皆因一時的衝動而起,因此需要一定知識、技術並長期計畫的金融犯罪、組織犯罪、政治犯罪等不在一般性犯罪理論的探討範圍中。
  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的人在面對生理、心理需求時會傾向立即滿足自己,也較無法掌控突如其來的情緒及衝動,因此會選擇違法、侵犯他人但是能迅速滿足自身慾望的行為,例如搶劫、竊盜、傷害等。相對來說,自我控制能力較好的人則能延後對需求的滿足,行事前也較能考慮風險、後果、他人的感受等對未來的考量再下決定。
  Gottfredson及Hirschi將自我控制能力以6個指標來表示:衝動性(impulsivity)、喜好簡單的任務(preference for simple tasks)、預估風險能力(risk-seeking potential)、喜歡身體活動勝於思考(preference for physical (as opposed to mental) activities)、自我中心(self-centeredness)、脾氣不穩定(the possession of a volatile temper)。他們的研究顯示低自我控制與犯罪傾向成正相關。但要注意的是,理論中低自我控制不代表絕對的犯罪傾向,而是面對犯罪機會(某種促使人犯罪的情境)時,低自我控制者相較於高自我控制者更容易犯罪。

相關實驗[編輯]

  2007年Nicole W. T. Cheung和 Yuet W. Cheung在香港以當地1030名學生為樣本為理論做出測試[6],並與其他元素進行共同分析,發現低自我控制與低社會連結、負面的個人經歷、不良交友、家庭教育等有關。此份研究中,必須綜合低自我控制與低社會連結兩者才可較好的預測犯罪傾向,這是在其他相關實驗中沒有的現象,作者推測此因樣本地中國之社會文化較其他西方樣本地為保守(若僅為低自我控制仍會受到社會文化抑制而無明顯犯罪傾向)。
  2006年Bruce J. Arneklev , Lori Elis Florida ,Sandra Medlicotty發布的論文[7]也是此理論的測試,樣本來自1991年某南方城市的394位民眾,此研究中加入了「Imprudent Behavior」(不違法但是對會造成不良後果的行為,如抽菸、喝酒、賭博)作為Low Self-Control的行為指標,與他們的預期相異,Imprudent Behavior雖然與低自我控制相關但是卻和犯罪傾向無明顯關聯。其餘大部分的數據都符合理論預測,低自我控制者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低、社交能力較差。較特別的發現為,理論上自我控制之於犯罪的影響大於其他人生事件的影響,但數據中,婚姻卻能使犯罪傾向大幅降低,愛情的力量真的很偉大。

(五)最新的發展[編輯]

  • 康乃狄克大學(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此項研究指出,當老鼠被給予藥物以降低其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使到其動機去尋找喜歡食物也會相應地降低,但是當另一些藥物再給予這些老鼠藉此提高其大腦中的多巴胺分泌,其動機去尋找喜歡食物也會相應地提高。換言之,多巴胺確實會影響我們很多事情,包括情緒、動機和運動,故此可以利用某些特定藥物來控制多巴胺的分泌量,從而達致調節人們的動機和情緒。
參考資料
康乃狄克大學(2018) Science Daily: Moving the motivation meter Two novel drugs kickstart motivation in rats suffering from apathy and a lack of oomph.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11/181108164314.htm
  • 西奈山醫院/西奈山醫學院(The Mount Sinai Hospital / 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
這項研究首次證明,內臟器官和大腦功能之間是有具體聯繫,特別是在獎勵刺激活動方面。這次的發現有助於人們認識通過刺激迷走神經提供了一個新方向,特別是對於治療那些人患有飲食和情緒障礙的症狀。通過刺激迷走神經後,才能接觸到腦幹中含有多巴胺的獎賞神經元,再控制多巴胺的分泌量從而達致調節動機和情緒,而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物,對於獎勵和動機至為重要。
參考資料
西奈山醫院/西奈山醫學院 (2018) Science Daily: Gut branches of vagus nerv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brain's reward and motivation system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20115518.htm
  •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此項研究表明,雄性果蠅決定去追求或忽略雌性果蠅的存在完全源於動機、感知和機會三者的互相融合。這個三角係是會直接刺激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影響決策。研究結果可以幫助我們對成癮症,抑鬱症的成因有更深了解。事實上,果蠅的動機是由神經生物學和神經化學兩者相互作用,而其結果可能會對成癮中出現的問題帶來有價值的影響。
參考資料
哈佛醫學院 (2018) Science Daily: Neurobiology of fruit fly courtship may shed light on human motivation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7/180713220147.htm

二、情緒[編輯]

情緒是動態且多層次的概念,為個人身心的複雜組合,包含四個元素。情緒的四個元素:
  1. 認知評估
  2. 生理反應
  3. 表情反應
  4. 主觀經驗
依其持續的時間可再分成:
  1. 狀態(被刺激的當下所產生的感受)
  2. 心情(成因模糊且持續兩週以上)
  3. 特質傾向(個人長時間特性)

(1) 認知評估:個體對外界的刺激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進行評估,分析或詮釋該刺激的含意。例如:當你聽到別人對你的讚賞時,你會去分析對方是真心地讚美還是諷刺進而做出不同的回應。情緒評估有時是無意識的,因為有些是先天因素,例如:當我們聽到巨大聲響會感到害怕:而當我們有意識地去評估時,會遵守特地的法則進而去決定情緒的向度和強度。在向度方面,有助於我們達成目標或動機的刺激,便可產生正向情緒,例如:快樂、愛,相反地,阻礙我們達成目標的刺激則會產生負面情緒,如:恐懼、悲傷。1989年時,Wyer和Srull甚至還整理出公式:
成功時所生成的正向情緒強度=潛在動機的強度x(1-達成目標的主觀機率)
失敗時產生負向情緒強度=潛在動機強度x(投入的心血-與成功的距離)
(2) 生理反應:尤其指的是自主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反應,例如當我們生氣或緊張時,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口乾舌燥,發抖,相反地,在放鬆的情況下,則是由副交感神經負責,所產生的反應和上述相反
(3) 表情反應:包含臉部和四肢的反應,當我們生氣時,眼睛睜大,握緊拳頭,當我們開心時,面露微笑,展開雙臂擁抱他人,情緒表達的時機深受文化影響,不同的文化會以不同的社會規範以展現情緒表達,稱之為展示規則,展示規則界定了情緒展現的時機或對象,這種展示規則是後天學習及自我克制的結果。
(4) 主觀經驗:個體能察覺到自己正在經歷某種情緒,情緒經驗的產生又分為三種不同的觀點:
  1. 詹郎二氏情緒理論——學者郎格(Carl Lange)和詹姆士(William James)主張人類的情緒經驗來自於生理反應
  2. 侃巴二氏情緒理論——美國生理學家侃濃(Walter B.Cannon)與巴得(Philip Brand)主張生理反應與情緒經驗是同時進行,因為人體反應較較情緒變化緩慢,而且身體的反應無法完全解釋人類的各種情緒。
  3. 夏辛二氏情緒理論——夏赫特(Schachter)和辛格(Singer)認為情緒經驗是融合生理反應與認知評估,相互影響而形成的。

(一)情緒和身體[編輯]

請參見維基百科內容[1]

恐懼[編輯]

嚴格來說,研究時接觸到的恐懼,其實不能算一種情緒。雖然沒有明確定義,但是在一般文獻中提到的情緒,貌似都指的是比較長時間維持的一類;文獻中的恐懼,則常常是讓人觀看恐怖圖片所引發相對短暫的「狀態」。恐懼能讓人辨識、逃離危險,進而增加生存機率,雖然有轉瞬即逝的性質,卻與人、動物的生存有著強烈的關係。既然有著與生存相關的特性,想必會讓人聯想到的即是大腦裡面相對古老的結構——杏仁核了。近年的文獻[36] [61] [46]中,不只提到杏仁核與恐懼的學習、記憶有關係,也有提到其中的分子互動機制。另外,恐懼也和痛覺有關係。這就必須提到[63]的實驗,他們讓人觀看恐怖圖片,然後對手指等末梢之處做觸覺實驗。結果發現,在恐懼的狀態下,受測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較低,他們所提出比較生理上的解釋是,恐懼使得流往四肢的血液減少,才使得觸覺變得比較不敏銳;也或許是演化使然,畢竟人在面對恐懼的時候,感受疼痛不比逃跑等求生功能優先,才得到這個結果。
1920年進行的「小艾伯特實驗」(Little Albert experiment)片面證實了可以通過後天培養讓人類嬰兒對其本來不懼怕的物體產生恐懼感,類似的研究也證實了可以讓人對動物、高層建築、花、雲等事物產生恐懼感。在實驗對象感到恐懼時,觀察到大腦邊緣的活動加強。這些研究為「恐懼來自對事物的認識方式」提供了依據。但是許多使人類感到恐怖的因素目前還沒有因社會的進步、價值觀的發展而改變,例如從古至今人類對瘟疫的恐怖:中世紀的鼠疫、近代的天花、近現代的流行性感冒。
片中強調情緒辨認錯誤會產生嚴重後果,如應該逃跑的情下卻生氣攻擊對方,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生命危險。有些案例主講者提及到,有些家庭主婦長期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轉移脆弱害怕的情緒,以至於忘記「害怕」是什麼感覺,有些家庭暴力就會因此發生令人惋惜的結果。
事發當下海馬迴會將情境帶到杏仁核去做比對,(杏仁核(Amygdala)位於腦底部,屬於邊緣系統的一部分)現在有許多證據顯示,恐懼記憶的形成和杏仁核內細胞是否能誘發出長期增益現象(long term potentiation, LTP)有密切的相關, LTP主要會影響長期記憶。代表杏仁核負責儲存過去緊急和害怕的經驗,比對之後杏仁核會依照危險的程度去下指令命令下視丘做出最適當的回應。
情緒會主導我們行為並決定事情的後果,正確的辨識情緒是可以救命的。
負向情緒對於個體更是重要,不可取代。如恐懼,它可以帶給我們重要的警訊,如有人作勢要殺你,依照人類的基本反應就是逃跑。
有一種觀點認為,突然的響聲、可怕的場面等容易引起心率改變,心動過速會引起似乎被追趕的心悸感(例如中醫有「心動過速者,惕惕然如人將捕之」之說),心動過慢或早搏則會引起心懸空、心下沉等心悸感。一般的人在白天清醒時心動過速、過慢通常只引起兩種不同的心悸感,很少會引起恐懼感;而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心功能不正常的人、心臟病患者或在睡眠中的人發生心動過速、過慢就會引起恐懼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惡夢。

恐怖谷理論[編輯]

恐怖谷理論(又名詭異谷,英語:Uncanny Valley;日語:不気味の谷現象)是關於人類對於非人類的物體、2D的虛構角色、機器人等產生的感覺的一種假設。此為日本的機器人科學家森政弘於1970年提出的理論,但其實恐怖谷一詞早在1906年,一位德國的精神科醫師恩斯特·詹持的著名論文《恐怖谷心理學》(On the Psychology of the Uncanny) 中就已經出現,這個論點也於1919年,佛洛伊德的論文《恐怖谷》中被闡述,使其更為世人所知。而森政弘的假設指的是當一個東西長得非常像人,但又不完全是個真人的時候,人類會下意識對這個東西產生警戒。一個物體給人的親切感(familiarity)一開始會隨該物體與人的相似度上升,因為當這物體還不完全擬人時,它身上的「人類特質」反而會被突顯出來,而當人們特別注意這些與自己很像的人類特質時,隨著移情作用的產生,就會覺得物體的樣子是親切可愛的,例如哆啦A夢、米奇、小熊維尼等大部分的卡通人物;但隨著物體的擬人程度增加,「非人類特質」反而會被突顯出來,當人們開始特別去注意那些「不像人的地方」後,會因此覺得物體好奇怪、不自然。而當親切感著物體與人的相似性增加時,會到達一定程度之後便會快速下降甚至引發反感,直到物體幾乎和真人一樣時才又會有高的親切感。所以在這親切感曲線中間突然低下去的「谷」即被稱為「恐怖谷」(The Uncanny Valley)。此理論一開始特指擬人的機器人,後來衍伸至其他領域,如著名的湯瑪士小火車、玩具總動員裡的蜘蛛娃娃頭、以及許多人恐懼小丑的原因。恐怖谷理論也經常應用在恐怖電影與電玩遊戲中中,如《十三號星期五》的「傑森」、《月光光心慌慌》的「麥克邁爾斯」、《德州電鋸殺人狂》裡的「皮臉」、《安娜貝爾》、《沉默之丘》中的類人型怪物。
而近年來則有其他學者提出「心理上的恐怖谷」(uncanny valley of the mind),要探討當人類發現人工智慧也擁有了類似人類才有的情緒時,人類是否也會感到不舒服。此研究是由德國開姆尼茨工業大學的心理學家斯坦(Jan-Philipp Stein)和奧勒(Peter Ohler)所提出,他們找來的92位受試者,並讓受試者們在虛擬實境中觀看一段男女對話的影片,影片中主要內容為女生心情十分挫敗,並抱怨著天氣、生活、一直等不到一位愛遲到的朋友等煩惱,男生則給予女生同情與關懷的一串對話。而這92位受試者雖然觀看的是一樣的影片,但在背景介紹卻被分成了四組,第一組被告知這些角色的對話是人為操縱且事先設計過的,第二組被告知這些角色的對話是人為操縱且為自主產生的,第三組被告知對話是由電腦操縱且事先設計過的,第四組被告知對話是由電腦操縱且為自主產生的。最後實驗結果顯示,第四組受試者在觀看影片時會比其他組的人感受到更奇怪詭異的感覺,他們認為,當電腦自主表出如同人類般的真實感情,像是挫敗與同情時,會感到特別恐怖。研究者們則認為,第四組的受試者們所被告知的背景設定,讓他們覺得自己「人類」的「獨特性」受到了電腦的威脅,甚至彷彿失去了能夠掌控科技發展的優勢與能力,才會有這些不安害怕的情緒產生。而研究者們也表示,未來會再進一步去探討若受試者們可以掌控那些電腦角色時,原本負面的情緒是否會因此減輕甚至消失。
由恐怖谷理論延伸出的「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 指的是對小丑感到恐懼,且不論是像電影《牠》中的恐怖小丑或是搞笑、討人開心,像麥當勞叔叔的一般小丑,都會讓有此症的人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先根據恐怖谷理論來解釋,小丑因為畫上了誇張的小丑妝,降低了真人的特徵,結果讓本是真人的他們自己陷入了親切感曲線的「恐怖谷」中,例如在美國50年代非常著名的小丑Bozo The Clown,即使是正面的形象,但仍有許多人對他的小丑扮相感到十分恐懼。其二原因,則是因為小丑們的單一個性,傷心小丑永遠都在傷心,快樂小丑永遠都在快樂,他們不只臉上畫了妝,個性上也戴上了一面單一死板的面具,這樣子「去個性化」(Deindividuation) 的心理狀態其實在心理學中常與暴力行為做連結,人們通常也會對去個性化的人特別有戒心,因此有些人對於那些畫著小丑妝、穿著誇張的戲服、帶著單一情緒的小丑會感到害怕,背後皆有心理學的因素在其中。

憂鬱[編輯]

說到負面情緒,不得不提的就是惡名昭彰的憂鬱了!根據這篇文獻的結果,負面情緒和生理病痛大多都呈現正相關,並且,憂鬱症的相關程度是最高的。儘管確切的分子互動程序未知,但是既然這個結果呈現統計上的顯著。巧合的是,這段的憂鬱也和前一段落的恐懼一樣,和痛覺有些許關連。只不過,不同的地方是,憂鬱會讓痛覺的程度放大。他們發現,憂鬱症的患者對痛覺的敏感度比非憂鬱症患者來得高,並且對於痛的產生的門檻值也比較低[57]。
盡管憂鬱症由許多情況如疑病症和焦慮而加重,它通常具有五組特徵:
(1)一種悲哀的、冷漠的心境。
(2)一種消極的自我概念,含有自我譴責、自我責備等等。
(3)一種迴避他人的期望。
(4)一種睡眠、食慾和性慾的喪失。
(5)一種活動水準上的變化,它經常具有激動的形式,但更經常的 是包含著嗜睡症。
在這些典型的分類之外,已經做了進一步劃分的嘗試。例如,在 精神病的抑鬱症和神經症的抑鬱症之間已做出了一般的區分。這兩者 只是程度的問題,精神病抑鬱症在所有的特徵上都比神經症抑鬱症更 爲劇烈,而且精神病抑鬱症還具有妄想的特徵。第二個一般的區分在 於內源性和外源性抑鬱症之間,前者被認爲由生理的故障所引起,而 後者起因於環境。正如可料想的,要使這個區分具有任何可信性往往 是困難的。實際上,一般的抑鬱症診斷問題是棘手的。普通的例子是 一個死了妻子的男人,如果他立即顯示出上述特徵,會被認作是正常 的悲傷;如果兩年以後他仍有這種特徵,那麼就是抑鬱症。如前面論 述的一樣,這裡仍舊有分界線劃在哪裡的問題。 門德爾處理了某些是否把抑鬱診斷為變態的問題。他指出在生活 事件和抑鬱之間所報告的聯繫不可能提供出因果關係,而只能是相互 關聯的。典型地說,抑鬱被看作疾病或能力下降的結果。與其說存在 事直接的因果性解釋,不如說環境壓力與潛在的心理傾向可能在相互 作用。所以從門德爾以來,內源和外源抑鬱症的術語已運用於不同 的反應模式。通常認爲,內源抑鬱症比外源的更為劇烈,它特別表現 售減幅的運動反應、極深的抑鬱、缺乏反應性、一般興趣喪失、午夜 失眠和缺乏自我憐憫,這些情況並不表現爲稱作外源的或說環境引起。
以上敘述了各種負面情緒所產生的一些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壓抑情緒的壞處分別在近年的文獻[88] [41]被證實。在文獻[88]中,他們用問卷的方式去獲知身體健康程度與情緒管理的能力,結果發現,情緒管理越好的受測者大多是比較健康的;這個團隊所給出的解釋是,情緒管理相對差的人,或許比較容易養成不好的習慣,例如:暴飲暴食、抽菸等。而在這篇[41]則是以 fMRI 去觀察腦部活動,發現人在壓抑情緒的時候,海馬迴幫記憶做編碼的功能會受到干擾,進而使記憶效果降低。
綜上所述,「正面情緒帶來正面影響,負面情緒帶來負面影響」或許可以是前一大半部份的總結;然而,也別忘了「情緒被壓抑會對身體健康、記憶產生負面影響」這項重要的論點。負面情緒的產生其實正是情緒能被抒發的關鍵,同時抒發過程中,也能讓旁人明白自己需要幫助、讓自己得到關心與鼓勵。由此來看,負面情緒本身的存在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而生活節奏、壓力、習慣、環境造成的情緒壓抑,使負面情緒堵塞在心中所造成的身心失調,才是我們應該正視的問題。
還記得開頭提到的身心問題嗎?到底是肉體基於心靈存在,還是心靈是肉體運作的結果呢?這繞口令般的問句,與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簡直有九成像阿!儘管礙於當前科技,並非所有身體、器官、大腦的互動都能被觀測到,我們也就無法給出解答,但是無論身心何者為因,何者為果,證明兩者密不可分的研究已是堆積如山。英文有句諺語「A sound mind is in a sound body」,其意為健全的心靈存在於健康的身體,或許應該改為「A sound mind is in and only in a sound body」比較妥當。畢竟,也只有健全的心靈會讓身體健康。

(二)情緒與飲食[編輯]

當我們沮喪無力或焦躁不安時,甜的食物或酒,可迅速提升腦中的血清張力,使得神經系統暫時得到舒緩,但是,可能之後的狀況會更糟糕。多醣食品比較能夠改善這種狀況,多醣類食品包括大麥、小麥、燕麥、瓜類、全穀米和含高纖維多醣蔬菜與水果等等。許多和情緒安定有直接關係的蛋白質胺基酸是製造情緒荷爾蒙的原料,例如火雞肉、乳製品和香蕉等等,是含色氨酸食品。所以,當負面情緒籠罩時,可以嘗試吃這些食物,享受一下美味,充分攝取營養,「吃掉」憂鬱。情緒不僅僅是外在事件觸發而來、或是單純影響自身的身心健康,就像諺語所說的:「小不忍則亂大謀。」情緒也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甚至可能做出讓人後悔的決定。所以第二部分會從與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吃」來講起,看看情緒和飲食究竟有何關聯,是否「吃」真的只是為了生理需求而產生的行為呢?
首先,我們要先來討論情緒在選擇食物方面的影響。並非單純因為喜歡的程度就決定我們對食物的選擇,而是食物帶給我們的情緒影響最多。影響情緒的因素又分為外在的 (extrinsic) 和內在的 (intrinsic) ,在Gutjar, S的實驗中將受試者分為三組:
(1)blind taste (僅品嚐,看不見食物外表與包裝) (2)package (食物包裝) (3)taste and package together (包裝與品嚐皆有)
第一個是盲嚐,第二個是看見包裝,第三個則是兩者皆有。實驗發現三者都會引發情緒,進而影響人對該食物的喜好程度,並非單靠"喜歡與否"就可以解釋消費行為。
情緒→喜好→消費行為
食物所引發的情緒若是喜悅的,才會使我們開始喜歡然後選擇購買,當每項產品有他們的情緒檔案 (emotion profile) 時,則可以幫助生產者預測該產品的市場需求,再加上 liking chart,提供了更多影響消費行為的參考〔54〕〔55〕。
很多人都說情緒性飲食 (emotion driven eating, DED) 是在負面情緒籠罩時發生的,作為發洩、紓壓的一個管道,但最近的研究發現在情緒性飲食中,正面情緒的影響力是比較大的,食物的攝取甚至大於實驗者處於負面情緒時〔42〕,而因此增加的食量也很難透過理性的飲食控制來阻止〔44〕。另外,開心/悲傷/中性的影片影響人的情緒也會對吃的多寡造成一些影響。近期的實驗中,研究者讓小孩和一個被指示要適量吃零食的同伴一起看電視,結果發現,富含情緒的影片會使人更專心於影片中而無法顧及其他,也會以攝食來減緩影片帶來的負面情緒;相較之下,中性的影片沒有那麼多情緒的干擾,比如:紀錄片,則會讓孩童有更多的心力花費在影片以外的事物上,所以他們便開始注意同伴的進食狀況,也會調整自己,讓雙方吃的食物量不致於差太多。所以研究者建議避免讓孩童邊看電視邊吃零食,以免情緒佔據他們過多的注意力,造成過量飲食而導致的肥胖〔65〕。
前面描述了很多正面情緒帶來的飲食慾望和食物的選擇,在 Two facets of stress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child diet through emotion-driven eating(2015) 中則描述壓力引發情緒帶來的飲食行為:HCLN (High Calories, Low Nutrients) 和 EDE (Emotion Driven Eating),但此論文將壓力情緒二分為自我效能感 (self-efficacy)〔註〕和無助感 (helplessness),因為若單純就壓力而論,其實在數據上它和 HCLN 飲食無顯著關聯。面對壓力,自我效能感越高對於人吃更多蔬果或是健康食品有顯著的影響;但對充滿無助感的人來說,壓力可能引發情緒性飲食或是 HCLN 的飲食習慣,所以在很多減肥課程中應該提升參與者管理壓力的能力〔47〕。
[註]自我效能感指的是利用自身技能去完成某項工作的自信程度,所以自我效能感越高表示對壓力的掌控程度高,有自信可以掌控壓力。    最後,我們要來談談食物上癮和情緒的關聯,原本的暴飲暴食最後變成「上癮」,究竟是如何呢?過去的研究指出「食物上癮」和「藥物成癮」是有相當多相似處的,兩者都是大腦特定部分和神經遞質的活化。另外,衝動和情緒失調除了在藥物使用失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外,對食物上癮也有顯著的影響,論文最後提到未來臨床治療努力的方向應該是教導病患如何控管和面對情緒〔40〕。情緒不只是外在事件引發的結果,也可能是行為的原因,更可以提供生產者有用的資訊去掌握消費者真正的喜好。
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情緒,對於「吃」這件事的影響都是非同小可,除了單純開藥試圖解決問題之外,現在有更多的論文是希望當事人面對自己的情緒並掌握它,這也是很多臨床治療舊的方向。

(三)情緒、行為及想法[編輯]

人們的困擾、沮喪或焦慮,都是被三個主要因素串聯起來,也就是「情緒、想法與行為」。情緒困擾、沮喪或焦慮會嚴重影響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心理學者柯永河教授提出改變人們的行為,可以由外在的行為向內帶動從而影響人的情緒與想法,因為先改變外在行為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卻與認知學派所提出的ABC情緒理論(ABC Theory of Emotion)完全相反,他們認為先改變人們的內在的想法便可以改變人們的情緒與行為。

ABC情緒理論(ABC Theory of Emotion)[編輯]

ABC情緒理論(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Albert Ellis)所創建的。他指出人們的困擾、沮喪或焦慮完全源自我們對某些事件的想法,即是來自有意識的或潛意識的信念。換言之,他認為激發事件A(Activating event)只是激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Consequence)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人們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Belief),即人們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的結果(C),並不是由於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人們受到的錯誤信念(B)直接引導而對這一事件的不正確認知和評價。錯誤信念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情緒的形成
激發事件A→信念B→後果C
根據上述ABC情緒理論,情緒、想法與行為之間的關係可用公式A + B = C來解釋。簡言之,悲傷、快樂、內疚、憤怒、嫉妒、驕傲、焦慮、厭惡或沮喪等情緒,並不僅僅取決於激發事件,也是由人們對這些事件的想法所決定的。事實上,想法是主要決定因素影響我們對特定情境的情緒反應。
改變非理性信念
信念B→駁斥D→效果E→新的感覺F
ABC理論是建立在理性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ory, REBT)上的,REBT是假設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模式,且不容易改變。埃利斯認為人能發展出理性、對解決問題有利的想法,但是同時也容易陷入非理性信念B,固執地鑽牛角尖。為了改變非理性信念造成的結果C,必須對B進行駁斥D(Dispute)。其中D又可細分為三個過程,分別為偵測(detecting)、自我辯論(debating)、辨認(discriminating)。透過REBT,治療師協助患者釐清他們不理性的思維所帶來的價值觀、行為哲學,讓患者學習去辨認信念是否理性,接著對非理性信念進行駁斥D。當D成功後一個新的效果E(Effect)便能出現,患者能夠瞭解到按照非理性信念B所做出的行為決策或情緒反應C是應該被改變的,並且新產生一有效的行為哲學,以理性的思考取代,於是新的感受F(Feeling)便能緊接而生。除了前述提到可以由治療師協助改變信念,自己也能根據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情境自行去不斷演練此過程,讓自己在各式各樣的困境中皆能理性思考。

小結[編輯]

為了掌控人們的情緒,無論是由外在行為向內或由內向外在行為帶動從而影響想法,首先人們必須改變常常想著煩惱或錯誤信念的習慣,因為消極的,破壞性的情緒幾乎影響人們的想法。若有這種習慣,他們的思維方式便會容易形成負面的想法,並會受這樣的邏輯所制約或「自我應驗模式」所牽制,而最終出現了非理性信念,這樣的思維模式往往會帶來內、外在的衝突,人際關係的朝著負面發展,導致人們感到沮喪、憤怒、內疚、焦慮或沮喪。而要改變這種思考模式或「意識型態」,是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去覺察自我狀況、認識自我的情緒,不要習慣給予事件先附上了個人的主觀評價與詮釋。雖然環境因素(負面影響)的存在是不可改變,但人們確實可以控制對這些因素的反應和想法。如果人們從認知方面著手的,抱持積極的想法,情緒與行為也會跟著改變。當然,這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最後,試想若自己在比賽前,已經認為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沒有辦法戰勝對方,當這負面的想法或錯誤信念發生時,便會導致自己的情緒低落,更提不起勁去與對方比賽,最終「自我應驗模式」會影響自己行為和賽果。但當自己在比賽前,對自己充滿信心的話,或者抱持著志在參予的想法,因有正面的想法,那麼在比賽時的情緒會是享受比賽過程及積極樂觀地進行比賽。可見,想法的不同,對情緒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五)嗜好與上癮[編輯]

網路成癮症[編輯]

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亦作不當網路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或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簡稱網癮,泛指對於網際網路的過度使用,以致影響日常生活。網路成癮問題隨著網路的普及也隨之發展。研究表明,青少年(12至17歲)和成年初期(18-29歲)相比於其他年齡群體,上網更加普遍,與此同時也有更大成癮的風險 。 患者一般表現為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使用網路就感到焦慮、模仿網路上的不正確行為以及吸收不正確的知識。許多研究表明,過度使用網路會打斷個人的時間利用,對健康產生一系列影響。但是網路成癮作為一種心理疾病是否存在,在學界仍然存在爭議。2013年,最新的第5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V)提到,要把網路遊戲成癮症(網路成癮症的一種)列為一種精神疾病,仍然需要更多的相關研究支援。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電玩成癮」(gaming disorder)加入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的「精神疾病」當中,而當中的症狀包括「無節制沉溺於網路遊戲」、「將電玩放於其他生活興趣或愛好之前」和「即使有負面效果也持續遊玩」等

咖啡因成癮[編輯]

現代都會區大小咖啡廳遍布,而許多人上班時也習慣喝杯咖啡,故而走在街頭上很容易能看到人手一杯咖啡的現象,全世界一天要消耗掉七千多萬杯咖啡,對於一些人來說,每天早晨都需要靠咖啡喚醒精神,沒有喝上咖啡就會提不起勁,這時可能就是對咖啡因成癮了,至今不論是「世界衛生組織」或「美國精神醫學會」均尚未正式將「咖啡因」列入成癮物質之一,因為咖啡成癮並不會直接的對身體產生嚴重的危害,不過當咖啡成癮者沒有持續吸收咖啡因時,會產生以下的症狀:
  • 影響睡眠品質
大腦會靈敏地操縱我們的化學物質指數,讓我們在必要時能感覺到活力充沛或疲倦。過度消費咖啡因可能幹擾這個功能。當我們準備就寢,腦子會釋出腺甘(Adenosine,一種控制能量移轉的化合物),限制腎上腺素分泌。
咖啡因的刺激效果會阻撓腺甘,所以身體可能三更半夜突然腎上腺素旺盛,擾亂睡眠,可能會有失眠等現象。
  • 新陳代謝
人人代謝咖啡因的速率不盡相同,但大致法則是女性的代謝速度比男性快,因為她們的肝臟運作效率較高(根據Routledge出版的《The World of Caffeine:The Science and Culture of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Drug》;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資料也指出,有2成的亞洲人對於咖啡因的代謝較差,這些都是來自於天生的基因差異。咖啡因的效用「半衰期」(指讓消化量的半數耗損的時間)通常是2到4小時。要如何觀察出身體對於咖啡因的代謝速率呢?妳對咖啡因的反應是妳身體代謝有多快的指標。如果隔幾小時後,仍然感受到咖啡因的效果,或許要考慮每天不該喝超過一杯。
而另外,荷爾蒙對於女性對咖啡因的反應有明顯的衝擊:服避孕藥的女性感覺到效果較久,在排卵與生理期開始之間的女性會在體內殘留咖啡因較久。
  • 咖啡因戒斷症
喝咖啡成癮的人,若驟然停喝或突然減量飲用,會出現『咖啡因戒斷症』,此症狀在2013年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首度將「咖啡因戒斷症候群」提列為心理疾病,最常見的咖啡戒斷症為頭痛,約發生於47%受試者,疲倦感佔第二位,約27%。其它包括的症狀有降低注意力、不能專心、情緒憂鬱、似感冒的症狀、煩躁不安、噁心嘔吐、肌肉僵硬。咖啡因戒斷症發生於停止使用咖啡因12至24小時後,戒斷症最快可發生於6小時之後,症狀可持續2至9天。使用越多咖啡因的人戒斷症越嚴重,戒斷症可發生於連續使用3天咖啡因之後,或是降低咖啡因的使用量之後。
因此,想要戒掉咖啡癮,應逐日減少飲用量,必要時應該尋求醫生的協助,或在醫囑下服用止痛劑,渡過戒斷期。不想斷絕與咖啡關係的朋友,在飲用量方面則應該有所節制,同時喝的時間也要注意。

酒精成癮後果[編輯]

自古以來,酒與人類生活就密不可分。從烹調佐料到直接飲酒,甚至許多文學藝術創作,都與酒息息相關。雖然適量的飲酒,帶給人們不少的歡愉,但是不適當或過量的飲酒,會傷害腦部和身體諸器官,增加意外傷害的發生。不只嚴重危害個人健康,更會導致醫療資源之浪費,增加國家社會負擔。
依據美國統計,飲酒造成的健康問題排名第三,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與飲酒相關的疾病,涵蓋身體各個層面,包括胃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血液及免疫系統,以及精神神經症候群等等。精神疾病方面可分為兩大類,一為酒精使用問題,包括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二為酒精誘發疾患,如常被提到的「3D」--delirium(譫妄), depression(憂鬱),dementia(痴呆)。
酒精使用問題即一般所謂的酗酒,分為「酒精依賴」及「酒精濫用」此二型。
  1. 酒精依賴乃指病態地使用酒精,且造成社會和職業功能的障礙。伴隨的特徵包括:酒愈喝愈多,不喝時會有戒斷症狀,多次戒酒失敗,因為喝酒而放棄或減少重要的社會性活動,以及明知酒精對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仍持續喝酒等。
  2. 酒精濫用,也是一種未能適度、適時、適量飲酒的情形,例如借酒澆愁、狂飲作樂等,但嚴重度未及酒精依賴。
喝酒過量極易造成酒精中毒,因酒精是中樞神經的抑制劑,少量使用時,出現欣快感、話多、過度活動。若酒精濃度再增加,可能會出現言詞含糊、運動協調障礙、眼球震顫、注意力或記憶力損害、更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木僵或昏迷。而暫時記憶缺失常在酒精中毒時伴隨出現,主要是一個特定的短期記憶障礙,患者可能無法回想起五至十分鐘前發生的事情。 長期飲酒後若突然停酒,會出現戒斷的症狀。原來長久被抑制的神經組織,因反彈現象所呈現的過度興奮狀態。
酒癮與憂鬱症(depression)
約有72%的酒癮患者,一生中至少某時期符合憂鬱症之診斷。此二者可互為因果,憂鬱症的患者會藉由酒精等物質短暫地麻醉自己,以逃避憂傷心情;酒癮患者也可能因長期飲酒而導致憂鬱症,兩者之因果關係需清楚的釐清。
  1. 酒精誘發之持續性痴呆(dementia)長期酒癮引起的痴呆,在癡呆症的原因中約佔一至五%。其人格構造逐漸去結構化,伴隨情緒不穩定、失控行為與失智症狀,亦可能出現多疑、猜忌等精神症狀。以電腦斷層掃描攝影,發現其大腦有萎縮(尤以額葉最為明顯)和腦室擴大的現象。
  2. 酒精誘發之精神病性疾患由於酒精的使用,導致妄想或幻覺的出現,其中有以莎士比亞筆下人物為名的「奧賽羅症候群」為典型的代表。這類患者會產生懷疑配偶或伴侶不忠的妄想,以男性較常見。由於長期飲酒的患者,常伴隨有性能力逐漸下降的現象,造成無力感,轉而產生病態的嫉妒,懷疑配偶與他人有染,臨床上以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為主。
故有一種說法是酗酒者共同的命運是痴呆症及精神症。
由於酒癮患者長期以酒精為主要能量來源,缺乏攝取其他食物營養,易造成營養缺乏。例如維他命B1缺乏所引起的魏尼基氏和柯沙科夫症候群,前者為急性發作,後者是急性發作後,殘餘下來較慢性且永久性的症狀。
魏尼基氏症候群主要以眼睛運動異常、步伐失調及整體性混亂等症狀來表現。在此急性期,死亡率可高達百分之十七。若經過維他命B1補充後,幾乎可完全恢復。柯沙科夫症候群主要之症狀表現為失憶或虛談現象。經過治療後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病人能恢復。此外,酒癮患者缺乏菸鹼酸所致癩皮病,臨床症狀主要表現在口腔炎或舌炎、胃腸系統功能異常、混亂、定向感缺失、記憶喪失及憂鬱症狀等,常伴有錐體外症狀,如僵硬。一般而言,對於菸鹼酸的補充治療反應佳。
酒癮患者逐年增多,且常無戒酒的動機,常因酒精中毒、戒斷症候群,或其他併發症被送至急診。如未適時給予適當檢查及處置,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故了解酒癮患者精神狀態的變化,有助於正確的診斷及治療。完整的戒酒治療,除了需要解毒、防止戒斷症狀、大量維他命補充和其他身體相關疾患的處置外,常見伴隨飲酒的憂鬱、焦慮和挫折感,精神科可以提供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視需要合併婚姻治療及家族治療。臨床上也有採用「嫌棄療法」來戒除酒癮,此法乃是使用藥物disulfiram阻斷酒精代謝,使乙醛在人體內堆積造成頭痛、心悸、噁心、嘔吐等身體不適。然而此法需配合完整的戒酒計畫,患者戒酒動機及身體狀況之評估,不宜貿然施行。此外,社會團體的積極態度,如西方國家一些戒酒自願團體,例如「匿名戒酒會」等來推動戒酒運動,對於酒癮的處置,都有莫大的助益。

資料來源:楊尚儒、張明永 (1999)《酒與精神病》

嗜菸的心理與歷史[編輯]

菸、酒和茶與人類的生活發生密切的關係已是其來已久的事了,據說菸草最早是由哥倫布在15世紀的時候從古巴帶回西方文明社會中的,不過大規模的菸草栽培和產銷則是19世紀末時才有的事。如今菸不僅是許多人的個人嗜好之一,也是交際場合上的寵兒,有不少人還非常講究抽菸時候所擺的姿勢,在吞雲吐霧之中仍不忘追求它的藝術趣味,一般電影和電視劇中絕對少不了抽菸的鏡頭,走到許多家庭或公共場所中,菸灰缸都是常見的生活用品。通常我們不只再喝酒的時候會抽更多的煙,許多人在工作時,尤其是在專心做某些事情或絞盡腦汁的時候,都會一根接著一根的抽個不停;平常在碰到緊張的場面,感到挫折、焦慮、煩躁的時候,一般人的煙也會抽得比平常還要多。這些情景再再顯示了人常會企圖藉由抽菸來減少緊張的程度,好讓自己度過這一段難挨的時刻。
精神病患在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每當碰到要吐露自己的痛苦經驗時,往往會出現一股緊張不安的情緒,在這個時候他們很可能就會摸摸口袋,掏出一支菸來抽,因此治療者最好能夠事先隨身準備好一個打火機,以便幫病人點菸,這舉動可以拉近治療者與病患之間的情感距離,令病患覺得治療者能夠接受他所說的內心話,而這種感受會使得當時正在逐漸升高的緊張氣氛大為緩和下來。由於菸有這種作用,因此我們過去在討論到心理治療的技術時,對於吸菸的意義,他的用法及吸菸的整個狀況的觀察都非常重視,同時為了達到治療的目的,面談室的桌子上一定會幫病患準備一個菸灰缸。
人類嗜好抽菸的習慣並不是因為想從中攝取某些營養或是想用它來治療某種疾病才養成的,因此大家對於菸草這種東西的需求顯然是以情緒性的需要為之。通常大家對於香菸味道的喜好各有不同,不過這主要是與菸草中添加的香料成分有關,不像品酒,大家是喜歡她天然的香醇與韻味。一般癮君子忍不住勒抽菸不可的原因是以心理上的需求佔比較大,而非生理上的上癮,要不是因為醫學的進步發現到抽菸對人體的健康大有損害的話,拒抽二手菸的聲浪絕對不會高漲起來,也不會有所謂的禁菸文化出現,恐怕至今大家還會一直毫不顧忌來滿足自己情緒上的需求也說不定。根據各方面的觀察和動物實驗的結果,目前已經證實了菸草確實具有使精神興奮或鎮靜的不同作用,但是因為菸草中除了尼古丁之外還有非常多物質存在,因此它的作用機轉似乎是非常複雜而無法以單純的理由來加以說明。一般而言,尼古丁能夠安定人的精神,減低不安焦慮感及減少壓力重負感等,也就是說跟抗焦慮精神藥物的作用有些類似,在動物實驗中已知他有抑制攻擊性衝動的效用,因此菸草在消除人的緊張焦慮上就佔有了一席不可忽視的地位。
目前菸草文化已經開始從世界舞台中逐漸褪色了,這個居士應該可以做為人類行為指向發生改變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在最近這十年以來,我們生活中的癮君子們已經從大多數逐漸減少成較少數派了,以最常被人使用的公共運輸運輸工具而言,不論是飛機也好、火車也好、最初的時候都只是隔一小塊地方保留給不抽菸的人或孕婦坐,但在最近幾年來,火車已經逐漸改成只保留一小塊吸菸區,其他全部禁菸,甚至到最後已經改成全部都禁菸的車廂了。
雖然說目前一般人對於抽菸的態度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擺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照抽不誤,有些人雖然想戒菸卻無法完全放棄,試著戒菸一段日子後因為太痛苦又放棄,破了戒繼續抽菸,目前周圍的社會還無法做到大家都能夠不抽菸的地步。甚至有些癮君子還振振有詞的說肺癌的發生除了吸菸這個因素之外,空氣汙染、執業環境、攝取的食物等都市因素也都與此相關,甚至影響力更勝吸菸,當然這種說法只是癮君子自己替吸菸合理化的解釋罷了。在訪問一些老人如何活到如此高齡的方法時,不時還會聽到養成優菸的習慣是讓他們長壽的秘密,但畢竟這都是特例,不應該期望自己也能成為這種特例而去合理化吸菸。無論如何,在來自醫學研究結果和社會兩方面的強大壓力之下,非禁菸不可的氣氛已經逐漸蘊釀起來了。

吸菸成癮原因[編輯]

  • 為了減輕痛苦、安定心情
當吸菸時,體內會釋放出多巴胺(dopamine,一種自然產生、能抑制疼痛並引起愉悅的物質)。而一旦身體習慣了高含量的多巴胺,因此只要一停止吸菸,就會產生對於煙的渴望,就像毒品對吸毒者一般。不過多巴胺的量不會永遠居高不下,一旦戒了菸,多巴胺的量就會恢復正常。 哈佛大學精神科臨床教授康齊恩(Edward J. Khantzian)等人提出了成癮症「自我療癒假說」,詳細內容如下:
人之所以會對某些物質成癮,是因為那能減輕心理上的痛苦或造成改變。而成癮的對象「因人而異,端視其選擇何者而定」,並不是所有成癮物質對每個人都具有魅力,人只有在遇到符合自身藥理作用的物質時,才會出現成癮症狀。換言之,心理上的痛苦才是成癮的本質,人是為了減輕那份痛苦,獲得心靈上的安定,才會對某種物質上癮。
雖然成癮性物質各有不同的作用,但就目前所知,這些物質的共通點就是會在腦內建立回饋機制,如我們先前提到的抽菸時會有多巴胺的釋放,而古柯鹼、安非他命等毒品則會阻礙多巴胺的回收,進而強化腦內的回饋效果。換句話說,成癮性物質會提高多巴胺的濃度,使人的心情安定下來。
  • 抽的不是菸,是一種態度和氣氛
在社會當中抽菸的成年男性有成熟、堅強與男性化的象徵,故許多青少年將抽菸當作一種富有魅力的行為,進而吸菸成癮。
且據說在與媒體相關的職場上,至今依然存在著一種說法是「不抽菸的人難成大事」。一來如果主管本身是吸菸者的話,很有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二來也可能是想透過這句話來否認香菸成癮,好讓這件事顯得順理成章。
  • 抽菸成了心靈的依靠
約翰・休斯(John Hughes)博士以對尼古丁成癮的研究聞名,根據他的說法,尼古丁的藥理作用是提高專注力、降低焦慮或憂鬱、緩和易怒情緒以及抑制食慾。必須注意的是,尼古丁具有緩和情緒性痛苦的效果。有一項長達二十一年的追蹤調查是以一千兩百名受試者為對象,調查憂鬱症與香菸之間的關聯。調查報告顯示,在青春期發病的憂鬱症患者,日後對尼古丁成癮的機率較高。
此外,另一項調查則顯示,吸菸率會隨抑鬱症狀的惡化而提高,反之戒菸率則會降低。有抑鬱症狀的人,戒菸率大約是沒有抑鬱症狀者的二分之一,換句話說,有抑鬱症狀的人較難戒菸。由此可知,吸菸者為了緩和抑鬱症狀而吸菸的可能性很高。
資料來源:
海原純子(2017)《聽到「請戒菸」反而更想抽菸?專業心理醫師的兩個戒除成癮祕訣》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1817

覺醒劑:安非他命[編輯]

除了心智的沉淪之外,有一部分的安非他命成癮的人事物以為此藥可以「提神醒腦」,事實證明這不僅是悲劇的誘惑,更是要命的錯誤。
歷史
自從1960年代有一群沒有道德的美國商人,把一種可以誘發幻覺症狀的精神分裂病態研究性藥物LSD的效力誇大宣傳成有如仙丹一般,並且大力促銷之後,不難想像這種要快速的在美國各地氾濫起來,同時他也是當今幾種最主要被濫用的藥物之一。如今我國社會也吹起一震濫用藥物之風,其中以安非他命覺醒劑在年輕人之突然爆發性的流行最令人觸目驚心,而誘發這種流行的直接原因,除了不肖業者為求暴利而在秘密製造及積極推銷外,濫用者本身對於此類藥物的缺乏概念,以及他們耽溺物慾的特質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癥結所在。
日本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就歷經了第一次的安非他命流行熱潮,當時許多年輕人是為了要通宵達旦玩樂才開始風行利用此藥提神,另外也有不少的藝術界人士喜歡借他來汲取靈感或是經歷一些特殊的體驗,好將它表現在各種的藝術創作之中。結果這些原先一是清明的人在用藥之後卻發生了幻覺妄想等精神症狀,而且整個的症狀表現分常酷似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自然其中有許多人就被送到精神科去接受治療了。而根據當時精神科醫師的觀察,這些人的症狀雖然以妄想居多,但仍參雜了許多其他的症狀而呈現出十分豐富的色彩。到了1970年代,日本又經歷了第二次的安非他命濫用期,台灣也開始跟進設置地下工廠大量製造販賣,入侵校園。
一般人使用提神劑的主要目的之一當然是因為耽於玩樂時提神的需要,不過國內的濫用者中還可以發現到一個很普遍的使用理由,那就是為了「補腦」用。年輕人需要補腦的最大理由應該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思考力、記憶力以便提高學習能力,進而順利考上理想的大學等等,總之他們希望用藥來增強腦力。另外一批希望藉要來提神的人則是那些從事勞力工作的人,尤其是需要在夜間駕駛的司機,他們用藥的心裡就像嚼檳榔依樣,為的是希望靠著補腦的藥物保持自己在途中不至於打瞌睡,在這種前提下,安非他命自然是個很容易雀屏中選的一種藥了。
根據對安非他命中毒的青少年的觀察,他們會吸食安非他命的原因跟他們喜歡三五成章、一起玩樂、一起抽菸喝酒的心理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因為大家是好朋友,所以甚麼事都應該大家一起來的這種群眾心態相當濃厚。等到哪一天一旦有人不幸發生了安非他命精神病被送來醫院的時候,病人自己糊里糊塗自是不在話下,他的家人也往往不知道病人到底是甚麼時候、在哪裡吸食了安非他命,而且病人及家屬對於安非他命幾乎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甚麼認識。
有些病人在斷藥之後,雖然精神症狀逐漸消失,但是卻留下了一些人格改變的後遺症,比如說病人會變得避不見人、缺乏活動、自閉、易怒、欠缺衝動意志力等等,而這些人格傾向是病人在濫用藥物之前從未出現過的人格特質,因此顯然可見這是具有延宕性的精神病違常現象之一。曾有人懷疑這一類的病患有可能在濫用藥物之前就已經有潛伏性的功能性精神病存在,而在經過藥物的誘發之後才被人察覺到,不過到目前為止,這種假設並沒有獲得有力的證據佐證。正因為安非他命在被人體排出之後,病人仍會有相當長時間持續有症狀表現,因此我們當然可以懷疑這類藥品會直接侵襲大腦並使腦類發生化學變化,而此種變化的機轉與恢復的過程看來應該是非常複雜的。另外值得在意的是,凡是曾經罹患過覺醒劑精神病的人,不論他的復原情況是多麼得令人滿意,只要他再度使用該藥物,馬上就會舊病復發,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再燃」現象。
我們在一般精神分裂病的病患中也時常可以看到有類似再燃的現象,即有些病患經常會有復發的情形,不過我們從精神分裂病病患的表現上往往不易找出導致他們再燃的真正原因。然而安非他命精神病病患的情形就不同了,他們若是發生再燃的現象,背後一定有他們再度用藥的事實存在。這兩類病患他們之間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兩者似乎都具有再燃的準備,因此只要有少許刺激如一點心理壓力或一劑藥物,病患很容易就會急性復發。正因為兩者間有這種相似的特質性,所以有許多學者在做動物實驗時會利用安非他命來誘發精神病,希望能從其中找出蛛斯馬跡,來解明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生化學機轉。至於病人在斷藥之後仍存留精神症狀或人格變化的事實,顯然暗示了當安非他命的急性藥理作用被去除之後,它仍然在人的腦子裏面持續性的殘留了某種機能性的障礙。
目前安非他命的濫用已經成為了一項非正視不可的嚴重社會問題了,政府方面一直在呼籲並準備協助安非他命的使用者來自首勒戒,再加上社福團體的宣導,希望能收到反撲濫用的效果。
功能
安非他命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適度適量地使用能提升整體抑制控制能力。在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內,安非他命能帶來情緒以及執行功能的變化,例如:欣快感的增強、性慾的改變、清醒度的提升、大腦執行功能的進化。安非他命所改變的生理反應包含:減少反應時間、降低疲勞、以及肌耐力的增強。然而,若攝取劑量遠超過醫療用的劑量範圍,將會導致大腦執行功能受損以及橫紋肌溶解症。 攝取過份超越醫療用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可引發嚴重的藥物成癮。然而長期攝取醫療劑量範圍的安非他命並不會產生上癮的風險。 那些為享樂而攝入的安非他命通常會遠超過醫療用劑量範圍,且伴隨著非常嚴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
歷史上,安非他命也曾被用來治療鼻塞和抑鬱。 安非他命也被用來提升表現、促進大腦的認知功能及在助興時(非醫療用途情況下)被作為增強性慾和欣快感促進劑。 安非他命在許多國家為合法的處方藥。然而,私自散布和囤積安非他命被視為非法行為,因為安非他命被用於非醫療用途的助興可能性極高。
副作用
在治療劑量下,生理副作用會因年齡或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包含:迷走-血管反射導致的高血壓或是低血壓、雷諾氏症(因小動脈收縮而導致流往手腳的血流減少)、以及心搏過速(tachycardia)。 男性性方面而言,副作用可能包含:勃起障礙、頻繁勃起、或是勃起時間過長。 消化方面的副作用可能包含:腹痛、喪失胃口、反胃以及體重降低。其他潛在的副作用包含:視覺模糊、口乾、磨牙、流鼻血、多汗症、藥物性鼻炎(藥物導致的鼻塞)、癲癇閾值/觸發門檻降低,以及抽搐。在一般的治療劑量下鮮少發生危險副作用。 安非他命刺激延腦的呼吸中樞,使得呼吸變得較快速且較深。正常人在治療劑量下,此作用通常難以察覺;然而,此作用在呼吸已經受損的病人身上有可能變得明顯。 安非他命會使膀胱括約肌收縮,而導致解尿困難。此效果可以應用在遺尿或是失去膀胱控制能力的病人身上。 安非它命在胃腸道的作用是難以預測的。安非他命可能會減少胃腸活動力(內容物通過腸胃道的速率);然而,安非他命亦可能在胃腸道的平滑肌處於鬆弛狀態時,增加其活動力。 安非他命有輕微的止痛作用且可以增強鴉片類物質的止痛作用。
在醫療用劑量範圍,最常見的副作用為:警覺心的增強、(對未來或即將發生的不愉快之事的)憂慮/擔心/恐懼、理解力提升、專注力的提升、主動性/自主決斷行事的能力的提升、自信心的提升、社交能力的提升;情緒陰晴不定、失眠 或 清醒、和疲勞感的減退。 比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 焦慮、性慾改變、應激性、重複性的或強迫性的行為(repetitive or obsessive behaviors)、靜不下來。副作用出現與否因人而異,端視用藥者的個性及精神狀態(mental state)。 安非他命所引起的精神疾病,例如:妄想 和 偏執,可能出現在重度的使用者身上。長期攝取醫療劑量的安非他命雖然有可能引起上一段文中所述的疾病,但這是非常罕見的。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所提供的資訊,「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中樞神經刺激劑』會導致『攻擊性的行為(aggressive behavior)』或 『敵意(hostility)』」。

參考資料[編輯]

[1] Baranek, Lori Kay, "The Effect of Rewards and Motivation on Student Achievement" (1996).Masters Theses. 285. [2] Jessica Lynch,」 Whole Class Reward Systems and Their Effect on Student Behavior」(2005).46 [3]Nov,O., Naaman, M.,& Ye, C.(2009).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in an Online Photo-Sharing Community: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Ji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 555-566 [5] Gottfredson, Michael R. and Travis Hirschi.(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6] Nicole W. T. Cheung, Yuet W. Cheung , Self-Control, Social Factors, and Delinquency: A Test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Among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2007 [7] Bruce J. Arneklev , Lori Elis and Sandra Medlicott , Testing the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Imprudent Behavior」 and an Attitudinal Indicator of 「Low Self-Control」, 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7(3), 41–55 (2006) [8] Martin F. Wolfgang, Victim Precipitated Criminal Homicide, 48 J. Crim. L. Criminology & Police Sci. 1 (1957-1958) 情緒、行為及想法的參考資料
  1. Conservapedia ABC Theory of Emotion https://www.conservapedia.com/ABC_Theory_of_Emotion
  2.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am Albert Ellis』ABC Model in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Spotlight https://positivepsychologyprogram.com/albert-ellis-abc-model-rebt-cbt/
  3. MBAlib 情緒ABC理論 https://wiki.mbalib.com/zh-tw/%E6%83%85%E7%BB%AAABC%E7%90%86%E8%AE%BA
  4. PChome個人新聞台 淺說「情緒、想法與行為」關係-(ABC理論) http://mypaper.pchome.com.tw/q1978/post/1322121306

跨文化研究[編輯]

因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價值觀的不同等等,完全套用西方人心理學測驗於華人顯然是並不恰當的。如中西文化中人格特質即有很大的差異,西方有五大人格特質,分別為神經質、外向性、開放性、和悅性、負責性,而東方則分為七大類,分別為精明幹練(愚鈍懦弱)、勤儉恆毅(懶惰放縱)、溫順隨和(暴躁倔強)、誠信淡泊(狡猾卑鄙)、外向活躍(內向沉靜)、豪邁直爽(計較自私)、樂觀自在(悲觀善感),其中重疊者甚至只有三個。
在動機與情緒的章節中,中西方研究領域也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同一研究主題,卻因地域性的不同而有著不盡相同的結果。因此為了貼近生活,多了解在華人文化影響下,學習、愛情的動機與情緒與西方所述有何異同,以下我們將由台灣本土研究的觀點,依序探討關於學習、關於愛情的動機與情緒。

一、學習篇[編輯]

(一)動機[編輯]

過去西方成就動機的理論主要強調個人自己設定目標,以滿足自己內在的成就需求。並沒有特別探討社會中對個人的期許如何影響個人成就動機。
I.本土成就動機[11]
余安邦、楊國樞(1987, ‬1991)將成就動機界定為「個人想要超越某種外在決定的或內在決定的目標或優秀標準的動態心理傾向;而目標或是優秀的選擇是社會或個人所決定的。」他們認為成就動機有兩個各自獨立的向度—個我取向、社會取向,並且彼此在「目標、結果評價、行為」等方面有不同特徵。
  • 目標與結果的評價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強調:成就目標的內容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評價是否達到目標的內容也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個我取向成就動機特徵是:成就目標及內容是由自己決定,評價時採用的標準大都是由個人設定。
  • 成就行為
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所引發的行為,主要是由他人或所屬團體決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是由他人所屬群體決定,並且個人在追求成就時會比較依賴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幫助,行為的維持與延續常常需要他人在旁監督或關注。同時會不斷對自己的行為檢討,行為也因此具有變通與動機性。
他們認為社會取向成就動機有兩個特徵,其一:個人認定的價值基本上是他人或所屬團體的價值,這些價值尚未內化成為個人價值系統的一部份,也就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弱。個我取向成就動機則是個人對成就的價值觀念內化較強,成就的價值已是個人價值的一部份。其二:行為的工具性較強,把事情做好為的是其他的目的,例如工作報酬、團體榮譽、避免處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的功能自主性較強,完成事情的目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II.中西文化成功動機的差異[11]
在中西文化對成功動機的影響裡對責任感認知的差異占了很大一部分。
  • 責任的意義  
包含使人擔當起某種職務和職責、謂分內應做的事、做不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該承擔的過失。
而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傾向於把事件或行為結果的責任歸因於外部因素(外歸因或情境歸因),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則傾向於把事件或行為結果的責任歸因於內部因素(內歸因或特質歸因)。例如:英國報紙把一個謀殺者解釋為由心理不穩定和他的其他消極傾向導致的,而中國報紙則把同一個謀殺者解釋為由背景的、情境的,甚至是社會因素導致的。
  • 成敗的事件或行為結果
中國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傾向於把成功與失敗的責任歸因於能力和努力等內控因素,華人主要將成功歸因於神靈命運、機遇運氣、報應、能力、努力、他助、難易程度,而失敗則強調是自己能力不足、努力不夠。而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個體則傾向於只把成功的責任歸因於能力和努力等內控因素,卻把失敗的責任歸因於運氣、任務難度等外控因素。西方人把成功的責任更多地歸因於個人特質,把失敗的責任歸因於運氣,而亞洲人則對失敗給予更多的個人責任。
  • 對於成功最明顯的例子
2000奧運游泳金牌Misty Human(美國):
I think I just stayed focused. It was time to show the world what I could do. I am just glad I was able to do it. I knew I could beat Suzy O'Neil, deep down in my heart I believed it, and I know this whole week the doubts kept creeping in, they were with me on the blocks, but I just said, "No, this is my night".
2000奧運馬拉松金牌Naoko Takahashi(日本):
Here is the best coach in the world, the best manager in the world, and all of the people who support me— all of these things were getting together and became a gold medal. So I think I didn’t get it alone, not only by myself.[106]
可以看出在動機裡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人際關係,在人際交往中講人情、重面子,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保持與他人的良好關系。而西方文化強調個人利益,在個人利益與人際關系發生衝突時,他們會捨棄人際關系而選擇個人利益。[105]
III.本土成就動機蓋麵模式的反思[11]
社會取向與個我取向基本上只著重於探討個人內在特徵或是人格特質,陳舜文(2005)認為應該更進一步考量情境因素,換句話說,就是不同動機特質的人會表現出何種心理與行為可能視他所面對的目標或情境性質而定。若延續余氏、楊氏的概念可推論:面對具有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個體的某些行為與心理現象就可能受到社會取向成就動機之強弱所影響,而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關聯較低;相對的,面對不具社會期許的成就目標時,比較可能受到個我取向的成就動機影響,與社會取向的成就動機關聯較弱。

(二)案例[編輯]

在搜集本土關於成就動機的研究論文時,為了讓成就動機的概念更容易理解,我們將研究對象限定於大部份人們較熟悉的群體,也就是台灣的大學生。在這主題下,探討個人在台灣這個環境下成就動機的產生、察覺旁人對於自己的成就的心態如何影響事情的結果,並以大學生的英文學習狀況與動機作為進一步的延伸應用舉例。
I.大學生成就動機與目標[11]
華人追求成就的心理與行為會受到所追求的目標的情境與成就動機影響,換句話說,當一個目標擺在眼前,這目標是家庭、社會與自己共同期待的、抑是單單自己或社會其中一方期待的,都會影響他對於情緒與面子的敏銳度、事情成敗的歸咎對象及呈現方式,而不只是個人可以主宰對這些事情的感受和言行。以下依照不同主題介紹個人對各個角色的情緒與面子的感受、結果成敗的歸因的形態。
  • 成就目標類型
成就目標有三類:唯獨個人有強烈興趣的「個人成就目標」、旁人或社會所期待的「社會成就目標」、個人與社會共同期待的「共同成就目標」。(參見表3-1)
表3-1 成就目標基本類型與性質[20]
社會成就目標個人成就目標共同成就目標
目標建構來源社會期許個人興趣社會期許、個人興趣
內團體價值重視未重視重視
個人價值未重視重視重視
自主選擇權非自主認定自主認定共同認定
促發就動機取向社會取向自我取向社會取向、共同取向
假設有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參加了研究所入學考試,無論是否能夠成功考取資格,情緒感知的方面,「社會成就目標」與「共同成就目標」會讓這位考生對於父母、或其他對他抱持期待的人的情緒與面子敏感度會比「個人成就目標」來的高。(參見表3-2)

表3-2 成就目標類型對追求成就之各項反應的影響[21]
情緒、面子的影響程度社會成就目標個人成就目標共同成就目標
自我情緒
內團體情緒察覺
內團體面子察覺
結果成敗的歸因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個人成就目標」,並且他成功達成目標時,他會傾向認為是因自己的「努力」而得、其次是因為「運氣」好;但若考試失利時,他也會認為是因為是自己不夠「努力」、和「運氣」不好,但歸因於自己「能力不足」的可能性最低。另一方面,當考取研究所是「社會成就目標」,倘若失敗,考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但成功的這方面並沒有顯著的歸因對象。
  • 大學生的日常
生活就是由許多大大小小的目標建構而成,這些目標的來源有從自己內心的興趣或所重視的價值而產生,例如:為西班牙之旅學習西班牙語、把鋼彈組裝完成...等;有些則來自社會或身旁朋友家人,也就是所謂內團體的期許,在內團體中又分為由父母、長輩組成的縱向團體,他們讓人產生的縱向目標例如:好好整頓生活、學業要有好表現等,另一類由同儕組成,稱為橫向團體,帶來橫向目標,例如:籌辦畢業旅行、舉辦系上營隊。而常常這些目標有時亦是個體自己與大家共同期待的。
對於成敗的情緒敏感度,若是自我重視的目標,成敗結果會對本身有較大的影響,若是內團體重視的目標成敗,則較容易察覺到他們的情緒。對目標的重視程度與發覺情感變化的敏銳度有直接關聯,但是對目標的重視程度對於面子的感受的關聯比較間接。舉例來說,學生小明的父母很重視他的課業表現,而小明這次成績表現不錯,小明知道他達成了父母的期待,並察覺到父母的反應是高興的,再由此推測他們是感到有面子的。
在結果的成敗歸因方面,「個人成就目標」也是傾向內歸因—歸因於自己的努力;「社會成就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當個人認為是朋友愈重視的目標,愈有可能歸因於運氣,或是他人的協助等傾向外歸因的行為。可能是因為在橫向關係中表現的比較謙遜時,更能夠得到同儕的認同與協助。
  • 當目標衝突時
當來自社會的期許與個人想要追求的目標衝突時,人們會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呢?假設小明剛從學校回到家裡,打開遊戲機正要與朋友連線準備解任務,就在同時媽媽卻要求小明快去洗澡,他會如何處理這場衝突呢?
處理衝突的方式取決於對目標的成就動機的程度,個我取向動機越高,越有可能在衝突當中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且也容易以自己的取向做決定,採取他人的期許做決定的機率越低;另一方面,當社會取向動機越低,越能夠聆聽別人的意見,也越容易依照他人的期許行事,也就是採取「順從、間接溝通」的方式處理。而小明的狀況混雜著橫向團體與縱向團體的期許,這時就要視小明傾向服從哪一個團體的期待,或是他的個我取向動機偏向哪一方,而形成共同成就目標,決策過程的行為與決策結果就會因此產生差異。
比起西方人,在華人文化下成長的人們除了會追求個人感興趣的目標外,還會顧及或是追求內團體所期許或決定的目標,依照目標的類型,人的行為與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傾向,形成不同的決策。儒家傳統中的理想社會關係是以「角色關係」為規範的核心,而不只是個體與個體間的「個人關係」,倫常關係之中規定了人在每一個角色上應盡怎樣的義務、塑造什麼樣的形象,甚至有許多事物是個人毫無興趣但是必須不求回報的去實踐的。換句話說,在華人社會中因社會期待而產生的社會目標時常在其中隱含該角色的社會義務,而目標的達成與否,則會影響社會與個人之間對彼此的看法,這影響力有時會擴及到有直接關係的角色。例如孩子表現好壞可能影響父母的心情與面子。
II.大學生與英文[3]
對於學生的角色,學習本身的動機時常除了個人興趣以外,環境中仍有許多他人的期待與體制設計的影響,接下來以大學生英文學習動機、歷程說明。
  • 大學生學英文
在台灣,高中三年是許多人英文實力登峰造極的三年,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以及大大小小填鴨式考卷的洗禮下,練就了一身英文好功夫,卻往往同時對英文倒盡胃口;有許多人到了大學,沒有了升學考試的壓力在背後推趕著,英文程度就好比雲宵飛車一般急速下墜。要如何才能夠維持高中三年辛苦所累積的英文實力呢?又或者,我們就這麼在大學時代跟英文分手好嗎?而這一切都是跟「學習英文的動機」有關。
  • 大學生為何要學英文
如果生活及課業完全不需要用到英文的話,和英文分手當然是件合情合理的事,但是就許多的大專院校的學生來說,想要順利畢業的話都有一道英文畢業門檻要跨過,各校要求不一,可能需要通過某個英文檢定考試或是修畢某些特定課程。既然大學生不能在大學時代與英文輕易say goodbye,我們便來放大檢視大學生與英文學習之間的關係。
  • 學習環境、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
學習環境:學習環境可以分為三類:物理環境,如:教室有幾張桌椅、黑板是綠色還是黑色的;教育環境,如:教學方式;社會環境,如:師生、同儕之間的互動。
學習動機:白話解釋就是為什麼學英文
學習策略:學習英文的方法
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而受到學習環境影響的學習動機則會影響到學習策略。我們所處的學習環境除了影響我們用什麼樣的策略學習英文外,也會影響我們學習的動機。
大學生花最多時間待的地方不外乎是大學校園了,一個大學生所修的課程、教授的授課方式、教室的硬體設備皆會影響他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策略。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得出來,學習動機扮演著很特別的角色──在這裡學習動機是學習環境及學習策略的「中介變數」,要怎麼理解「中介變數」的概念呢?若把學習環境看做「因」而學習策略看做「果」,學習動機就是因果之間的第三者,或是這麼說:學習環境如何「間接」影響學習策略。以下將以學習動機作為介紹的主軸,看大學生究竟是如何在大學生活裡與英文共處。
  • 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台灣大學生在物理環境、教育環境以及社會環境三個項目中,以社會環境的學習感受最為不佳。台灣大學生普遍在日常生活裡沒有什麼機會能夠使用英文和人溝通,自然而然對於英文的記憶及期待除了「考試」還是只有「考試」。
  • 是什麼促使我們學英文
如同前幾段,有些人在心裡十分想要跟英文say goodbye,可是卻被英文畢業門檻狠心阻撓,在這裡,英文畢業門檻可以被認定為是「外在動機」,大學生接受到個體(大學生本人)以外的刺激(英文畢業門檻),進而開始學習英文。
有「外在動機」當然也就有「內在動機」的戲份,如果大學生本人覺得學習英文本身是件很快樂的事,那麼驅使他學習英文的就是「內在動機」。比起高中絕大部分的人都是單純為了通過考試得高分而學習英文的情況,大學生的英文學習動機複雜得多,雖然「考試」仍然佔有其不墜的地位,但是面對到申請研究所、交換學生以及畢業求職等問題時,英文則被視為一項重要的工具,這些動機被稱為「工具性動機」,也是台灣大學生學習英文最具影響力的一個項目。
  • 如何提高學習動機
根據不同的學習環境及學習動機會因應而生不同的學習策略。而「補償策略」為臺灣大學生常用的策略,補償策略的方法如:使用手勢彌補語言的不足、轉換話題跳過不會的英文或是換句話說找到自己會用的詞彙。然而這是治標不治本的應急式語言學習方法。採用「記憶策略」或是「認知策略」才能真正建立扎實的英文實力。
「為什麼要學英文」成了英文學習最核心的問題,為了應付考試或是檢定等一時的英文學習目標,最後還是會跟英文分手快樂。當然外語學習也不局限於英文,在大學生裡,因為日本動漫文化的風行,日文可以是說炙手可熱的第二外語選擇;隨著韓劇的流行,也有越來越多學習韓文的人。以上渴望能夠融入所學語言的文化或是由內所建構的正是所謂的「融合性動機」。
III.結論
由此可見,台灣大學生在學習生涯中,除了個人志向、興趣以外,仍有一股強大而不可忽視的力量影響著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影響了學習當下所展現出的行為,而這股力量來自於他們所在的環境。如何在設立目標時適切地引導年輕學子、並讓學生們重視尋找自己的長才與興趣,將是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愛情與人際篇[編輯]

(一)緒論[編輯]

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階層理論 (Psychosocial Stage Theory of Development),成年期的任務為親密及孤獨,若我們能在這個階段建立與他人之間良好的親密關係,心理上便能感到滿足。親密關係涵蓋愛情、親情等層面,在大學生的階段,正是生理與心理上發展成熟之時,李佩怡(1996)的研究結果提及,影響大學生最久的失落事件為愛情關係的結束。也就是說,大學三大必修學分(愛情、課業、社團)之一的愛情學分,對人們如何發展良好的親密關係有著極大的影響。
而在面臨困難與喜悅等不同狀況時,各個地區往往因風俗習慣、文化或價值觀的差異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理解如何處理這些情境及背後的動機為何則是一個了解各地民情的好方法之一。以下將先從自我決定理論開始探討在戀人的親密關係中,受到不同動機導向影響所產生的不同表現,並以本土學者研究解釋華人在面臨不同情況的應對動機,並囊括作結。

(二)自我決定理論受動機導向的影響[編輯]

動機理論的相關研究,說明了個體如何對關係與情境進行評估,而後產生了行為的動力,尤其Deci與Ryan (1985) 提出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主張人類行為受到天生具有追求成長趨力的影響,個體的內外在動機皆會影響其對外在環境壓力或威脅事件的詮釋與認知評估,進而影響個體的行為表現。Knee、Patrick、Nanayakkara 與Neighbors (2002) 採自我決定理論的觀點,認為發生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 的影響,可分成:
I.自主感導向 (autonomy orientation)
II.被控感導向 (controlled orientation)
在愛情關係的情境脈絡中,本研究將此自我決定歷程中發生的兩種動機導向,稱之為「愛情動機導向」。此兩種導向是連續性光譜的兩端,個體受此驅力與需求的影響,會自行發生認知評估歷程,進而影響愛情關係中的互動行為[4]。 自主感導向是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開放、自由、而不受約束的,所以較能有選擇性,是一種成長動機 (growth motivation)(Knee et al., 2002)。當個體在愛情關係中,自主感導向被驅動時,會使得個體較能表現出正向的行為與因應策略 (Koestner, Bernieri, & Zuckerman, 1992; Koestner & Zuckerman, 1994),個體會比較願意投入關係、努力維持關係且較容易以正向的認知評價來看待關係,甚至較容易發展出積極維持關係的策略,以及較多支持對方的行為 (Deci & Ryan, 1987) ,伴侶雙方也因此容易對此關係感到滿意 (Knee, Lonsbary, Canevello, & Patrick, 2005) 。Hodgins與Liebeskind(2003)、Hodgins、 Liebeskind與Schwartz(1996)等人的研究也發現,自主感愈高,個體也愈少負向的人際行為溝通方式,例如責備他人或是表現攻擊行為。可知,自主感可能是驅動某些正向行為的動機。Knee 等人(2002)認為被控感導向是一種自我動機(ego-motivation),其指個體對該段愛情關係評估為被威脅或被操控,當自我受到威脅才會驅動個體去做某些事情,屬於被動去維持關係的行為。此與自主感導向不同,自主感導向強調成長動機,意即個體願意去維持關係或做某些行為,乃因為個體願意去做或為了得到好的正向結果才行動,但被控感導向屬於要逃脫某些危機或威脅,才會採取行動的策略。當被控感導向驅動時,個體有可能會做出負向或破壞關係的行為,甚至會展現暴力行為(Follingstad, Bradley, Helff, & Laughlin, 2002)。Knee 等人(2002)認為,雖然這兩種導向是光譜的兩端,但低被控感並不代表高自主感,兩者應分開測量與分析。其認為自主感導向與約會關係中的正向行為較有關連,但自主感導向驅動時,並不一定代表個體在約會關係中破壞性或負向行為會被抑制;該研究也發現,被控感導向愈高,個體在約會關係中愈容易表現出否認與防衛。由此可知,自主感與被控感導向對約會關係各有不同的影響,自主感導向雖然會降低負向情緒的表現,但更重要的是可驅動正向行為的表現,被控感愈高雖然有較少的正向行為,但重要的是,被控感導向可能是驅動負向行為表現的主要原因。

(三)愛情風格|歐美[編輯]

在探討完親密行為中的動機導向後,我們將進入到不同愛情風格的探討。愛情風格指個人在戀愛關係中呈現的行為、想法和情緒。個體對於愛情的觀點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愛情風格。以下將分成介紹西方學者對於愛情風格的論點。
John Lee 愛情色輪論 A Colors Circle of Loving [62]
加拿大學者 John Lee (1974) 的「愛情色輪論」,被認為是最能完整涵蓋到愛情各面向的理論。他將之分類為六個類型。 主要三類:情慾之愛 (Eros) 、遊戲之愛 (Ludus) 、友伴之愛 (Storge) 。這三種愛情類型是愛情的「三原型」,就像是色彩中的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後,會重新組合成另外三種次要的愛情類型。次要三類:癡迷之愛 (Mania) 、現實之愛 (Pragma) 、利他主義之愛 (Agape) 。
I.情慾之愛 (Eros):又被稱為浪漫愛,具此愛情特質的人相信一見鍾情,注重外表吸引力,渴望知道對方的一切,不論是悲傷、喜悅或過去的經驗。
II.遊戲之愛 (Ludus):具此愛情特質的人以自我為中心,視自己為愛情遊戲中的高手。不願被愛情束縛,不想佔有對方,希望伴侶也有一樣的想法。
III.友伴之愛 (Storge):愛情的發生是從朋友做起,與情人的關係是漸進式的,交往的過程中可感受到信賴、平和和溫馨。
IV.現實之愛 (Pragma):兼備「遊戲之愛」和「友伴之愛」的冷靜、平穩,站在現實的角度上,選擇最符合條件(如:家世、學歷、能力、未來成就等)的伴侶。
V.癡迷之愛 (Mania):兼具「情慾之愛」的浪漫激情和「遊戲之愛」的好勝心。具有此特質的人,會對情人有強烈的依賴感、佔有慾和忌妒心。
VI.利他主義之愛 (Agape):亦稱為奉獻之愛,兼有「情慾之愛」的深情和「友伴之愛」的堅定,認為愛情是一種責任,以對方為中心,盡心付出自己的一切求得對方的快樂且不求回報。

(六)愛的三元素[編輯]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史登伯格(Sternberg,1986)提出愛情的三要素:親密、激情、承諾。
  1. 親密(intimacy):可以與之分享所有的思想和行為的感覺。是因著溝通、互動、心與心交流,彼此有深刻的認識而產生的 親近、連結、相知、相惜、信賴、安全的感情;屬於兩人關係的情感向度。
  2. 激情(passion):對某人的身體吸引力及性慾。雙方關係令人興奮的部份,包含強烈的吸引力,想更多認識、更多接觸對方,也包含浪漫的感覺、外表的吸引力、身體的親密、性 等等;屬於兩人關係的動機向度。
  3. 承諾(commitment):願意並有能力在長時間及危機情形下維持關係。包括開始決定愛一個人,和長期的與對方相守的意願及決定。會為彼此的關係負責,一起面對未來,願意犧牲、奉獻,經營愛的關係;屬於兩人關係的認知向度。
根據這三種成份的不同組合,Sternberg劃分了七種形式的愛:
  1. 無愛(Nonlove):三種元素都沒有,大多數異性間的人際關係屬於這種。
  2. 喜歡(Liking):只有親密的元素,彼此有溝通、互動,是朋友的關係。
  3. 迷戀(Infatuation):只有激情的元素,例如一見鍾情、初戀、暗戀、孺慕之情等。
  4. 空洞之愛(Empty love):只有承諾的元素,例如奉父母之命的婚姻、同床異夢的夫妻等。
  5. 友誼之愛(Companionate):親密與承諾的組合,是深刻的友誼或柏拉圖式的愛情或已退去激情,堅貞相守的老夫老妻。
  6. 浪漫之愛(Romantic Love):親密與激情的組合,不願意或不能付出承諾。
  7. 情慾之愛(Fatuous Love):激情與承諾的組合,無親密關係為基礎,例如閃電結婚,或奉兒女之命成婚。」
  8. 完整之愛(Consummate Love):三者皆有。
Sternberg強調完整的愛需要兼具三個要素,缺了任何一個要素都不是完美的愛。

(六)愛情關係 | 情緒因子[編輯]

大學生的愛情態度,與愛情衝突的「生氣情緒表達方式」有顯著相關。在生氣情緒表達 上,男性大學生以動作表達、隱藏在內心不表達的頻率高於女性;女性大學生以言語表達、 間接表達的頻率高於男性[4]。也就是說,女性大學生會藉由言語表達心中不滿,向周遭朋友 傾訴的可能性較高,而男性大學生則以動作抒發情緒,或是將情緒放在心中隱藏起來。 就成長環境的家庭關係而言,父母之間不常爭執衝突互動的大學生,在愛情衝突的生氣 情緒表達中以動作表達的頻率,低於父母之間常爭執衝突的大學生。亦即父母經常性的爭執衝突,也會影響孩子負面情緒表達[4]。 此外,情緒表達對於愛情關係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大學生正向情緒語言表達、正向情緒 動作表達、正向情緒間接表達的方式,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正相關;正向情緒不表達與愛情關係滿意度呈負相關[31]。因此,當我們表達出正向的情緒,愛情關係的滿意度也會提升。

(十)成就的歸因[編輯]

當華人在面對不同關係的人時,會將自身成就歸因於不同因素。研究顯示,當成就事跡可能會影響到對方社經地位時,華人將偏向將成功歸因於運氣因素而非自身能力,以同理對方及維護對方面子,避免發生「功高震主」的情形。當自己的成就不會威脅對方,對象的親近程度便決定華人的人際歸因方式,在互動的對象是關係親近者時,基於互享榮耀的動機,華人會以努力和能力這種自我增進的方式,來歸因自己的成就;當互動的對象是不熟識者時,則是以外在因素的運氣爲歸因方式,但其後的動機是受到不讚己長社會規範的影響,此不同於在自己的成就會威脅到對方時,是基於同理心而謙虛的情況。[108]

結論[編輯]

大學生正值談戀愛和開始社會化的年紀,而親密關係中的互動行為,依每個人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 行為,主要受到不同動機導向驅動,而產生正向的行為或負向的行為。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下,我們皆有不同的應對方式與情緒表達,在這些外在表現背後往往有來自於個人以至於社會的動機影響,藉由多多了解每個動作的內在涵義可使得我們在愛情上及人際關係的處理更為融洽,人生也能更圓滿。

三、情緒篇[編輯]

(一)華人文化對情緒表徵的影響[編輯]

I.現代人生活壓力的來源
1.開放的社會,同時也是壓力很大、情緒失調的社會。
2.情緒影響你的決定和判斷,它干擾你的生活。
3.現代人壓力大、情緒不安的理由是:
  1. 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增加了分歧度和衝突(意見不同)。
  2. 忙碌、競爭、追求成長(人被壓榨得透不過氣來)。
  3. 自由就需要獨立,但人性又有些依賴,兩者產生矛盾。
  4. 多欲、人際衝突、執著帶來壓力。
  5. 社會變遷,人必須不斷學習成長,否則會被淘汰。[102]
II.而在華文化的影響下,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表達呢?
從文化來探討,華人具有「堅忍」的國民性,指的是華人能忍耐,也有韌性,諸如克己、自勉、忍辱、吃虧等皆屬,這些是自古流傳而來的通俗智慧。例如:「忍耐克己」為妻子面對婚姻關係困難時所採行的調適策略之一、將忍讓當作是華人化解衝突的重要方式,它主要是利用放棄己見或犧牲己利來順從對方或成全對方。此外研究指出諺語中有關忍的正向功能占六成以上,可歸納為三類:促進個人生存或生活的福祉、促進人際和諧、獲得社會成就。探討一般人對忍的認知後發現,八成以上的人認為「忍」有助於減少人際之間的衝突,對社會秩序、事情的完成都有幫助,對於個人的道德修養、工作或生活、生理或心理、利益都有正面的影響。
除了負向情緒表達壓抑,華人也傾向於不表達正面情緒,原因在於美國文化的個體是主動追求快樂的,追求成就、達到自我實現是其生活目標之一。當有成就訊息時,是自然主動地與人分享。然而在東方亞洲文化裡,其情緒表現在維繫和諧的人際關係,高度主動追求快樂是不被鼓勵的,不符合人際和諧的目標,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嫉妒或者讓人覺得自私自利。因此在東方社會裡,個體表達高度的成就喜悅,若有可能會威脅到人際關係時,就會傾向抑制高興的表達。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北美文化重視凸顯自我,在社會化過程中重視正面的讚美與鼓勵孩子自我激勵。但在亞洲文化,特別是華人及日本人重視融入團體,因此強調謙虛與自我貶抑,認為在公開場合推銷自己的成就是尷尬的事,造就出在情緒表達方面,東方人在有外人時會掩飾真實的自己,西方人在有外人時仍會做自己。[103]
但另一方面,忍卻可能帶給個體身心健康上的危害,Hwang,K. K.指出華人應付人際衝突多採忍耐方式,卻也較多心理困擾症狀;黃囇莉認為長期自我壓抑式的忍讓方式,對忍讓者心理健康不利;李敏龍與楊國樞發現一般人也都注 意到忍對個人心理健康所產生的負面影響;Hwang,K. K.(認為忍是華人為了保持人際和諧卻忽略個體內在的和諧;余德慧也認為隱忍或自我退讓不但無助於解決親子間的權控問題,且可能帶來羞憤、憂懼及卑下感。張思嘉認為忍是個人內、消極的適應策略,雖能暫時解決問題,但對於一味委屈自己、順應配偶的一方,將產生不利的影響。
研究顯示在隱忍過程,會經歷各個不同過程:
  1. 「前忍耐」階段中,個體幾乎全然認同社會或集體的規範,展現順從的思維,因而個體並未有忍耐的感受;
  2. 「自我壓抑」階段,個體和權威者的互動中,個體感受到被壓迫的經驗,處於內心抱持質疑,但因畏懼而迫使自己相信那是對的;
  3. 「自我區隔」階段或「自我勝出」階段,則是個體在自我肯定與自我認同後,還能在權威的互動中滿足自己的需求,「自我區隔」強調是一種陽奉陰違態度,即使仍奉命行事,但已確信自己的認知是對的;
  4. 「伸縮自如」階段,則除了自我認同之外,甚至突破權威之禁錮,主動掌握與權威互動時「忍」或「不忍」的決定權,進而享有自我在各方面的自主。
此可知在第二階段,人們處在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期,若無法找到自我或取得平衡,會造成自殺或心理疾病等風險。[104]

(二)情緒勒索[編輯]

情緒勒索是甚麼?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最早是由心理治療師Susan Forward所定義,當有讓自己不如意的事情時,而用威脅或利誘來使對方順從自己的決定[101],而情緒勒索者會利用言語或動作來讓被情緒勒索者感受到心理上的壓力,而迫於做出自己不喜好的決定,而Susan Forward用FOG: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及罪惡感(Guilt)[100],來形容被情緒勒索者心中的情緒與情境,就像是在迷霧中失去自己,如果認真回想,會發現在現在華人的社會中其實是不斷發生,父母對於兒女的期待、職場老闆對於下屬的管理等等。
情緒勒索的起手式
當人們對於某些事情不滿時並不直接表達自身的立場與想法,而是用旁敲側擊的言語或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想造成對方的心理壓力,而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決定,這就種常見的情緒勒索方法,而在Susan Forward的研究中,有六種構成情緒勒索表達的要素(杜玉蓉譯):
  1. 要求(demand):勒索者為了要完成自己的目的,不管對方的心情和處境,不斷的要求。
  2. 抵抗(resistance):被勒索者因為被勒索而感到不舒服,所做的的動作或是言語上的抵抗。
  3. 壓力(pressure):勒索者會因為被勒索者出現的抵抗,而感覺自己在關係中的壓力,此時勒索者會會強調自己在關係中的付出與犧牲,來提醒被勒索者自己在關係中的特殊性、必要性,進而做出壓力源。
  4. 威脅(threat):除施加壓力外,勒索者也會利用言語來讓被勒索者感到不安。
  5. 順從(compliance):為了保持目前的關係,或害怕遭到對方遺棄,被勒索者通常會採取,順從或讓步,而這樣的關係就會繼續下去。
  6. 重複(repetition):上述的關係會因為一方不願意放棄而持續下去,看似和平且良好之間的關係,其實其中有大量的壓力。
從上面的情緒勒索表達方式可以得出情緒勒索的發展進程,從情緒勒索者的動機到施加被勒索者的壓力,使被情緒勒索者服從,讓勒索者食髓知味,而在關係中變成一種循環。當勒索者產生動機而去勒索其他人,而被勒索者就會產生壓力,如果選擇服從,就會讓勒索者食隨知味,知道用怎樣的方法會讓被勒索者依造勒索者的想法行動[109]
勒索者的心理因子
情緒勒索者是不知道自己在情緒勒索的,他們或許很難理解自己的所做所為,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而不是種情緒勒索,這樣的不同就要從他人和自我需求的觀點來看[109],情緒勒索者對於他人的拒絕的容忍度是相當低的,當對方拒絕他時,心中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和羞愧感,而為了消除這樣的不安,情緒勒索者會將這種情緒轉嫁到其他人身上,並且認為是對方的問題,利用這樣的手段讓他們獲得短暫的服從與表象的滿足安撫心中的不安。
被勒索者的心理因子
情緒勒索者,會利用對方的自我價值感、罪惡感和安全感[109],利用言語或行為來增加對方的罪惡感,剝奪安全感和自我價值感,而被情緒勒索者會對自身的價值感到懷疑,覺得自己不好,感到焦慮和不安全感,然後為了要贖回這樣的感覺,就會被迫於順從情緒勒索者的想法。
華人職場上的情緒勒索
1.職場情緒管理
職場上總是會有各式各樣的壓力來源,來自上司、同事或客戶甚至家庭,而這些壓力在適當情況下會增加工作效率,而過多的壓力反而會造成情緒低落,工作動機降低,在這裡將會探討在華人職場上,情緒勒索的原因和影響。
華人世界跟西方世界的職場環境不同主要是來自我們的文化思考,從過去父母就常教導我們「吃苦當吃補」或者是「不合理的對待是磨練」等等在人生中如果有任何不合理對待時就要接受下來,因為這樣的文化價值,我們不被鼓勵獨立思考、重視自我感受,我們被教育成,按造別人的需求去做才是對的,才是被允許的[109],這樣會是情緒勒索的高危險群,不只是被情緒勒索,連情緒勒索者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以下我們就從過去對於職場情緒勒索所做的研究來進行探討。
2.領導者
領導者在職場中能夠決定是否是個好的工作環境,通常領導者多為情緒勒索者[101],因為他們有權利能夠去剝奪員工的價值觀與自信,所以當領導者交派一項工作時,如果是相當不合理的要求時,領導者能夠利用各種模糊威脅性的字眼來迫使去接受,這樣不止給員工壓力,還會扼殺員工的思考。此種行為在法律上稱為職權暴力(power harrassment),由於在上位者個人因為其權利、地位、能力,對在下位者造成情緒、自尊、自信的傷害,對在上位者而言,其本身可能認為這是他職務內的權利,是對在下位者的教育使其更能融入團體中的運作,甚至因為過度的期許,訂定嚴苛的條件規範整個組織,造成整個組織的專一、統一性,而在下位者可能認為,這些過度的規範、過高的期許於整個組織運作並不合乎情、理、法,甚至造成其本身內心的限制,致使心情、情緒的壓力。因此,在上位者利用威權訂定不合理的規則壓迫在下位者,可視為領導者的一種情緒勒索。
3.員工
同事之間的相處有時候也會產生情緒勒索,最常見的就是同事想把事情委託給你去幫忙的時候,一但成為習慣,當拒絕時同事就會用各種無聲的抗議來施加壓力,這也是職場中常見的情緒勒索。
4.客戶
這是在職場中遇到第二多的情緒勒索來源[101],客戶跟上司一樣能夠決定員工的經濟來源或業績,所以當客戶有不合理的要求時且用著言語壓力來打壓員工自身的自尊心還有為了完成工作的責任感時,就會對員工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5.情緒勒索在職場上的影響
情緒勒索為員工帶來壓力,這會對整個工作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不止工作能力與意願低落,也可能造成離職潮,情緒勒索只是工作壓力的一個來源,但是卻是個穩定性且常發生的壓力來源,對於工作環境是個相當不好的因子。
創造良好職場環境
根據過去在華人職場的研究[101],可以發現情緒勒索和工作壓力有正相關,而當在工作壓力增加的情況下,也會增加離職率,對於公司整體來說會是相當不好的影響,接下來要探討對於職場情緒勒索,在不同職位上如何去處理情緒勒索,並創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1.領導者
主管容易利用職位上的權力,利用怒罵或者隱晦的情緒威脅,要求員工完成工作目標,通常員工接受這樣的情緒都會感受到壓力,並感受到未受到尊重且自信受到打擊,進而減少工作意願與增加離職率,進而減少公司生產率,所以建議領導者使用溝通和建議的方式取代怒罵,並且給予員工支持與鼓勵,讓員工感受到自己被受到重視,減少工作上的焦慮,進而減少離職率與增加工作效率。
2.員工
員工在職場中受到壓力不止來自領導者還有同事間與客戶,在其他方都不能改變時,員工只能靠著自己的心理建設讓自己好過點,但非常不好的工作環境只會阻礙發展,是否去留還是需要審慎考慮,如果今天真的遇到情緒勒索,要注意的是自己內心的弱點,在權力上對下的時候,很多時候為了要獲得上的讚美,就會去迎合上位者的要求,形成情緒勒索的循環,為了要逃脫這樣的循環,必須先認知到,之所以要追求他人的評價,主要是因為自我價值感的低落,當被情緒勒索時,將問題一昧地認為是自己的問題,但相當多的時候,都只是被社會價值觀給蒙蔽,自己的價值自己去創造,完全的接納自己,重視自己的感受,捍衛自己的感受。
參考資料 [95]捨近求遠的求助模式:「面子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韓貴香(Kuei-Hsiang Han) ; 李美枝(Mei-Chih Li)) [96]大我的道德臉面受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 (韓貴香(Kuei-Hsiang Han) ; 李美枝(Mei-Chih Li)) [97]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98]邱珮思,2006,學生人際情緒勒索行為與情緒適應的輔導,學生輔導,頁44-60 [99]吳依珊,2008,人格特質、情緒勒索、工作投入、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臺北大6 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0]柯小萍,2009,職場情緒勒索與社會支持對工作績效影響之探索性研究─以中部五金產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01]陳怡伶、劉仲矩、方國榮,2005,「職場情緒勒索來源內容分析之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1 期頁157-180。 [102]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http://www.ylib.com/author/newstone/file-feeling/1file1.htm [1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2012,43 卷,3 期,657-680 頁 大學生人際互動情緒表達壓抑的探究 [104]《本土心理學研究》,2008 年 4 月,第 29 期,第 3~76 頁 焦點論文 邁向發聲之路:上下關係中 「忍」的歷程與自我之轉化 [105]《本土心理學研究》,2008 年 4 月,第 29 期 責任觀的中西文化比較研究 [106]Going for the Gold: Models of Agency in Japanese and American Contexts,Vol. 17, No. 2 (Feb., 2006), pp. 103-112 [107]韓貴香、李美枝:捨近求遠的求助模式:「面子威脅」對華人選擇求助對象的影響 [108]韓貴香: 華人對成就的入際歸因方式與動機之分析研究 [109]周慕姿: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生活應用[編輯]

動機與情緒深深影響人類生活上的一舉一動,這章節中,我們將從動機及情緒的角度來探討日常生活的成就與權力,到維繫健康的運動、減肥心理學、玩樂生活,將概念實際應用在生活當中。

一、權力遊戲[編輯]

  個體欲支配、命令並影響他人的內在驅力。   
權力動機主要可分為個人化權力動機和社會化權力動機兩種:
(一)個人化權力動機:因自己個人的慾望或利益而產生的權力需求,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I.單純個人愛表現,喜歡在群體中展露頭角,將每個有可能對自己地位造成威脅的人當成假想敵。 II.喜歡追求權力,享受支配、控制、影響他人的過程,不擇手段都要達成目標。 III.追求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視其為生命中至高無上的東西,通常需得到一定大小的權力才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物質,個體便會因此希望得到權力。
(二)社會化權力動機:追求權力的出發點不是自己,而是因周遭的人事物,通常是以社會大眾的福祉為優先,想要為大家服務,想要達成一些較遠大的目標,所以需要掌握一定的權力才能號召民眾,引起大家的共鳴[27]。
  實際例子:美國影集《紙牌屋》的主角法蘭克・安德伍德(Frank Underwood)就是一個典型權力動機極強的人,且他的權力動機是屬於個人化的權力動機。在影集中他為了達到象徵權力的地位,運用各種手段,有機智的、有狡詐的、也有兇殘的,他為了達到目的而不顧一切,踩著別人往上爬,抹黑自己的競爭對手,甚至還殺了人,他做了各種骯髒齷齪之事,但絲毫不感到羞恥或愧疚,這都是因為他的權力動機已經強烈到讓自身失去了正常人應有的判斷力,才會造成這種誇張的結果。《紙牌屋》將美國白宮政治界的黑暗面生動鮮明的描繪出來,影集中充滿了各種權力動機強烈的人們,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是如何的鬥爭並取得權力。

三、生活大小事[編輯]

(一)玩樂動機:生活,有可能一整天平淡、也有可能會有發生驚奇或樂趣,而我們會對那些驚奇印象特別深刻,也會有動機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嘗試與探索那個樂趣,為什麼呢?為什麼遊戲形式的樂趣會強烈吸引著我們?進一步來說,我們該如何應用這個玩樂動機來改善生活呢?
  首先,我們來介紹 Volkswagen 跟瑞典政府單位所提出的樂趣理論,以及遊戲化的定義。
I.樂趣理論(The Fun Thery):人們與生俱來就有玩樂的天性,遊戲對人們具有強烈吸引力,將無聊的事情變得有趣[11]。
II.遊戲化(Gamification):把現實中的社會活動包裝成遊戲,可以運用電腦,也可以是個裝置。因為人有玩樂的天性,所以如果我們將正面但缺少吸引力去做的事包裝成遊戲,讓大家在生活中自己體驗自己發現,那麼那份想玩樂的動機就會輕易的大過於不想做的好事。《Gamification by Design》[3]這本書歸納了玩樂的四種動機。
1.為了征服(For mastery):人是好勝的動物,如果遊戲裡有個目標或挑戰,那麼我們就會出現征服的想法,一定要解出任務,一定要積分比別人高,於是「玩玩看」的想法就產生了。
2.為了紓緩壓力(To destress):當你一直做和事業或學業相關的一件事情時,厭倦很容易產生,進而造成壓力,為了抒發壓力或者是讓自己脫離厭倦,我們會去尋找舒壓的方法,而遊戲就是一種充滿樂趣而且舒壓效率很好的活動。 3.為了獲得樂趣(To have fun):由樂趣理論得知「人們與生俱來就有玩樂的天性」,而且遊戲是充滿玩樂性質的,所以「為了獲得樂趣」,就是與生俱來的動機。
4.為了社交(To socialize):人是群居的動物,大家都想要交到知心朋友,所以如果有一個活動可以兼具樂趣與社交,那麼動機一定很強烈。玩遊戲為什可以交朋友呢?因為遊戲內容可以是共通話題,也可以多人玩一個遊戲,就可以認識不同背景有共同興趣的朋友,所以如果想要擴展自己的交友圈就可以玩遊戲。
III.應用 1.The speed camera lottery 為了讓測速照相機不是那麼的擾人,我們想讓它遊戲化,讓它可以使駕駛者遵守速限。透過測速相機將每台經過的車子都記錄了起來,只要有乖乖遵守限速的駕駛,就有機會獲得超速駕駛們的罰金。
2. Plant Nanny 將原本一種本能的喝水動作,變成養花的過程,讓它變得有趣起來。也因為這種有趣,Plant Nanny 讓人更加願意去喝水 —— 儘管本來的目標不光是增加飲水量,而是為了種植小植物。
3.Color Run 把「跑 5 公里」的目標,換成「以最炫的色彩衝過終點線」,同時提供了顏料包這種道具,讓跑者相互互動,而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大家甚至可以自發組織起遊戲,讓整個過程變得有趣。
4.bubble gum 你有走在路上踩到口香糖的經驗嗎? 黏到鞋子的口香糖真的很不好清理,要如何讓大家不要亂吐口香糖? 有設計者就把腦筋動到玩樂動機上,在人來人往的購物區旁放了一個紙看板,版上有用粗黑筆畫了一個圖案,希望大家用五顏六色的口香糖來填滿它,果然效果很好,大家把自己吃完的口香糖黏到看版上,希望自己可以讓那個圖案更多彩,亂丟到地上的口香糖就幾乎沒有了。
5.the deepest bin 公園裡常常看到地上有垃圾,垃圾破壞了原本想要提供美美綠地讓大家休息的本意,但為什麼明明都有設置垃圾桶,還是有人亂丟垃圾呢?因為他們沒有誘因及動機走去垃圾桶旁邊,把手伸進髒髒的垃圾桶丟垃圾。於是,這個神奇的垃圾桶就誕生了,當我們把東西丟進去時,垃圾桶會發出像是把東西丟進很深很深的洞的聲響,咻咻的聲音激起了大家玩樂的心態,於是他們願意為了這個有趣的音效,跑過來丟垃圾到垃圾桶,甚至撿地上別人亂丟的垃圾起來丟。
(二)減肥動機 在現代社會裡,常常可以吃到高熱量的食物,常常在家吹冷氣忘記要出去運動,這種狀況下很容易會變胖;再加上現在的審美觀偏向喜歡瘦的,所以可以聽到很多人都想減肥。當然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又復胖的失敗例子,也會有朋友是很痛苦的減肥。其實,減肥跟心理學的動機是有關係的,減肥成不成功就看你是否有良好的動機。
I.減肥的動機:有些人減肥是為了變帥變漂亮,有些人則是為了健康,變帥變漂亮屬於「外在動機」,健康是「內在動機」。心理學上的外在動機通常是短期內成效顯著,但是長期卻不易維持,那就是很容易復胖;但如果是為了健康這種內在動機,短期內效果不見得好,可是卻比較容易長期維持下去,成功的機率較大。所以減肥成不成功跟動機是有關的。
II.心理影響大:那要如何減肥?有些人會瘋狂的節食,並強迫自己每天運動一小時,這其實會造成自己的壓力,執行幾天後會發現你不是快樂的,沒有人會每天做不開心的事情,所以會沒有動力繼續節食、運動,減肥當然不會成功。所以要把減重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你可以想健康之後就可以出去玩,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呀,所以現在要少吃油炸物,下午去跑跑步打打球,讓自己整個身體可以邁向更好的狀態;也可以給跟朋友一起為健康瘦身,互相督促,這樣能將動機持續更久,減肥的成功機率就大大提升了。重點就是心情要愉快,做事才會有動力[9]。
III.心理學的小招式 1.節食的時候,固定做「同一件事情」,當你很餓想吃東西的時候,可以固定做一件事情,而且可以是一件讓你有成就的事,例如背英文單字,除了能轉移你的注意力之外,還可以將不吃東西的難過,化為實際快樂的「成就感」,讓這個成就感超過不吃東西的難過[18]。
2.依然天天吃最愛的食物,但只吃一小塊   不吃喜愛的食物會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到減重的毅力,有一個方法就是每次吃都只吃少量,在不影響到減肥的前提下,讓自己的情緒維持在開心的狀態,可以有動力繼續減重[18]。
3.用「等一下再吃」取代「不可以吃」,Roy Baumeister提過告訴自己「等一下再吃」的效果,對大腦的作用等同於「現在就吃」。等一下吃讓你有期待的感覺,也會覺得快樂情緒等一下就會來了[17]。
4.嘴巴上說不要,會讓你更想要:嘴巴上說不要,會讓你更想要的現象在心理學上稱做「侵入性思考」(intrusive thoughts),或是「白熊效應」(White Bear Suppression)。當你越是壓抑自己、要自己不要想某件事情的時候,反而讓你變得更想做這件事情。所以不要把「我不吃」掛在嘴邊。
5.改變環境線索,減少誘惑:改變環境線索做的方法有三:第一,把大碗換小碗,大杯子會小杯子,就會讓你吃或喝少一點的食物,也有吃光東西的享受。第二,專心吃飯,不要邊吃邊看電視,研究顯示,在節食又在看電影時吃東西,會吃進三倍的份量,因為你專注在別的事物上,不知不覺就吃了過多的東西。最後就是把零食收在不會看到的地方,減少看到食物而產生食慾[17]。
6.相信自己已經減肥成功了:《Secret秘密》一書中有提到減肥時心理應如何應對的三個步驟:要求、相信、接收 ,要求自己要清淡飲食、要常常運動,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會成功,愛迪生曾說:「成功的秘訣很簡單,那就是無論遇到任何狀況,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迎刃而解。」;「有錢人心理學」的內容也很類似:不是因為做了什麼事,才會變「有錢」,而是你要先相信「你一定會有錢」,再來思考要做什麼事。每個人能達成的高度,一部分取決於能力,另外一部分取決於自己有「多大程度」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所以相信自己可以減肥成功,其實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三)購物動機:隨著人類文化的演進,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購物不再全然是出發於生理需求,社經地位的追求也是一個常見的誘因,例如:名牌包對於務實的人來說難以接受,但對於打入高級社區媽媽團體或許會產生奇效。有時候購物甚至超脫於物質,而是人對購物行為本身的追求。購物與生活息息相關,與其只能後悔購買了沒用的東西,不如好好了解自己為什麼當下會掏出錢包。
I.心理性購買動機 1.感情動機:是由消費者的情緒和情感兩方面所引起的購物動機。例:孝順是華人推崇的品德,全國電子以感人的親子故事為題材,帶入感強烈,使消費者因聯想到自己的家人與孝順,而買下其產品。
2.理智動機:消費者對商品分析、比較基礎上所產生的購買動機稱為理智動機。例:瑞士刀的廣告總是以介紹功能為主,依此產品的特性而言,樸實好用通常比花俏更吸引消費者。
3.惠顧動機:消費者根據情感與理智的經驗,對於某商品或商店的特殊信任或偏好。例:龍角散常是老一輩人聽到喉糖第一個想到的品牌,也較願意購買,顯示其品牌經營的相當優秀。
II.社會性購買動機 1.社會性動機:由社會交往、歸屬、自主等意念引起的購買動機。例:買GUCCI女用包通常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展現自己的社經地位,所以名牌包包的象徵通常不會以實用為主,而是以時尚、高貴走向。
2.高級社會性動機:由成就、威望等意念引起的購買動機。例:加長型的禮車比起便利性,派頭、氣勢才是他的產品主打特性。
III.購物動機的五大特性 1.迫切性:由消費者的高強度需求引起。例:食衣住行的迫切性非常強,因為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
2.內隱性:消費者出於某些原因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購買動機。例:國外有人在家裡蓋游泳池,主動機是向別人誇耀財富,表明自己的生活檔次,卻對別人說是為了鍛鍊身體。
3.可變性:消費需求被滿足的優先順序是可調整、變動的。例:原本計畫好要去運動健身,但因為同學的邀約而決定去旅遊。
4.模糊性:動機有可能出自於消費者的潛意識,有可能有時候連消費者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要買。例:有人在家鋪設地毯,有可能是為了顯示優越感,也可能是為了居家舒適,消費者可能也說不上來確切原因。
5.矛盾性:當消費著心中有兩種以上的消費需求,並互相衝突、不可兼得時,內心產生的矛盾。例:向銷售員買了一台音響,回家拆封後發現品質不佳,想要退貨,但想到退貨的不愉快場景,不如自己忍氣吞聲算了,就當花錢繳學費。
IV.衝動購買:衝動性購買與一般購買行為不同。一般購買行為是有計畫性的確認需求,在蒐集相關情報,比較評估後才做決策;而衝動性購買易造成購前高估購買效益、低估或忽略購買成本的認知失調。
1.衝動購買的類型    (1)純衝動型:消費者事先完全沒有購買意願,沒有經過正常的消費決策過程,臨時決定購買。出於心理反應或情感衝動而一時興起的結果。(2)刺激衝動型:消費者在購物「現場」見到某些產品或廣告宣傳,提示、激起消費者尚未滿足的消費需求,從而引起消費欲望,最後決定購買。
(3) 計畫衝動型:消費者有某種購買需求,但沒有確定購買的時間與地點。如得知某間商場要讓利行銷,而專門到那間商場購物,卻沒有具體的購買清單。所以買「便宜貨」是有計畫的,而買哪種「便宜貨」是衝動的。
2.引導衝動購買的策略 (1)挖掘熱賣點,人們在食衣住行上需要每天都花錢,人不只要吃飽、還要吃好、有營養、新鮮夠味,生鮮是超市提高日常客流量的法寶。利用顧客天天光顧,激發顧客對非生鮮物品衝動購買機會。
(2)巧用「特價商品定價法」,大賣場利用將部分商品讓利行銷,從而提升賣場人氣,以此帶動衝動購買促進賣場的銷售。
(3)生動化商品陳列,把高利潤的商品盡量放在能見度高的地方。功能多樣的產品放在容易讓顧客觸摸觀察的位置。收銀台附近放香菸、糖果、電池等。
(4)營造良好的現場氣氛,利用現場氣氛提高顧客購買的可能性。現場的人越多,想看想買的人就越多。顧客將現場壅擠的程度視為產品受歡迎的程度,圍觀的人越多,產品就越具吸引力。
(5)現場促銷活動,長期性促銷活動大概在一個月以上,主要著重在塑造本店優勢,增加顧客對本店的向心力,以穩定長期客源。短期性促銷活動大概在3天到7天左右,藉由特定主題的促銷活動,以達到預期的營業目標。
3.抑制衝動購買
(1)構築未來美好願景,在心中想好,如果這筆錢存下來,之後可以買更想要、且更高價的物品,與其只能小打小鬧,不如存夠錢再買大的。
(2)延長購買決策過程,在購買之前先仔細評估此次行為的必要性,並克制自己先等等,再多看一會兒,多比幾家店,或甚至把個產品的資訊詳細列成表格,此舉可以破除行銷廣告造成的影響,做出最正確的購買決策。

五、情緒管理[編輯]

  從新聞媒體及雜誌上,我們時常看到許多人不善於處理情緒問題,而鑄下各式人倫與感情悲劇,甚至前日人心惶惶的隨機殺人事件也是情緒異常宣洩的一例。傳統教育及觀念上,我們追逐明確的 IQ 成就,卻疏忽 EQ (情緒智商)的重要。美國心理學家 Goleman 在 1995 研究成功人士發現:「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 20% 歸因於 IQ,80% 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包含自我了解、溝通能力與處理情緒的能力。」因此該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運用情緒來釐清事件、幫助思考,並在適當宣洩後調整情緒逐漸成為生活中益發重要的課題。
(一)情緒調適
  生活中,我們經歷各種事件,而每個事件為我們帶來不同的情緒,若未能適當的調適情緒,會進而影響後緒生活品質,可能會為自己帶來更多負面的情緒,但生活中卻難以避免負面的情緒,因此找到適合自己的處理、調適方法更顯重要。
I.覺察並接受自己的情緒
  無論遇到什麼事,最重要的是先察覺自己處在哪種情緒狀態,並且接納自己當下的負面情緒,才有方向更妥善的解決問題。因此,我們可以時常透過和自己的對話進行反思、觀察自己的感受,並且理解情緒背後的緣由,如此能更有效的針對原因來調適心情。
II.正向思考、解決問題
  了解到產生情緒的原因之後,嘗試換個角度思考,例如失去了一個工作機會,或許只是因為自己和公司文化並不適合,或者當遇上生活或工作上的困難,可將之視為成長的契機,可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若能順利解決問題,隨之而來的成就感,將可以帶來正面的情緒。
III.調適
  但並非所有情緒的來源都是能夠被解決的問題,所以必須找到適當的調適方法,讓自己回復心理與生理上的平衡,而適當的宣洩讓我們有足夠空間面對下一個挑戰及壓力。最好的方法是找人談談,或是寫下來,把情緒描述出來的過程中,除了將負面情緒傾倒,同時也能更理性將事件與情緒的關連做出整理。其他良好的宣洩方式如: 運動、唱歌、藝術、旅遊等,方式因人而異,可以多方嘗試後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二)情緒表達   人有時像帶著面具的小丑,將快樂呈現給他人,卻過度壓抑自己的悲傷情緒;或是有些人因過分理性,負面情緒不這麼明顯表露,這卻不代表沒事,而是我們用心理防衛機制處理,讓負面情緒不被看到,並不表示已經被處理完畢,而適當的表達情緒有助於彼此溝通,解決問題。
I.適當表達
  情緒表達是好的,但是如何表達卻很重要。試想對方如果在氣焰上頭來質問你,你的反應想必也會傾向負面及不耐。如果人在情緒發生後能夠冷靜思考,先釐清自己生氣的原因,思考如何表達想法,如此才能真正促進溝通,而非只是單純向人發洩;思考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顧慮到他人的狀況,適不適合在此時了解你的情緒,否則只會被視為無理取鬧。
II.使用「我訊息」表達
  把原因歸諸於他人,是人的慣性,如「都是你害的,我才會...」,「要不是你,我才不會...」,然而這樣的表達反而會激起他人的防衛心,開始否認甚至反擊,難以得到正面回應。心理學家高登 (Gordan,1975) 在研究溝通時發現,如果在表達時多用「我訊息」而少用「你訊息」表達,往往能製造較佳的效果。「我訊息」例如:「我們其實是擔心你沒有考好試的話,以後工作難以被肯定」、「我常常感到孤單,因看到朋友的男朋友都陪著她,我更加難過」等。
(三)如何控制易怒的情緒
  處於現代的社會,不管是誰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結果就是,我們已經走入一個很容易陷入各類惡性循環的時代,特別是已經發生、變得高漲的「情緒」,是相當難以控制的,但是如果在情緒產生的過程中,有「行動」要素介入,就比較能夠有效地控制情緒,因為有「行動」的介入,只要透過控制「行動」,就可以間接地妥善控制「情緒」。
I.憤怒控制(anger control)技巧
  重點在於控制憤怒的行動,而非控制憤怒的情緒。 例如: 當經理對你降低考評時,與其到他面前破口大罵,不如想著如何讓自己變好,並且加倍努力,讓經理無話可說。前者讓自己和經理都產生憤怒情緒,甚至可能會加重憤怒的情緒,且對事情毫無幫助,而選擇後者的人,雖然心中的憤怒還是存在,但是他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往社會期待的方向發展,憤怒情緒可以得到抑制。本來兩者最初的生氣和衝動,都是很難控制的,後來因為反應行動的方式不同,一方讓發怒的情緒繼續升高,另一方則讓憤怒的情緒減低。
II.不胡思亂想,情緒會自然受到抑制
  此法亦適用於其他負面的情緒。人類所謂的情緒衝動,並不會長久持續的存在,憤怒的過程是突然有怒氣升上來,這股怒意不斷往上攀升,到無法忍受時開始爆發,進入發怒行為狀態,怒氣達到最高點之後,也就開始消散了,但是如果人們想得太多,達到高峰的怒氣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情緒這種東西,如果沒有多餘的刺激,達到頂端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並獲得控制,但是如果人們刻意設法「處理」這股情緒,有時反而會讓不愉快的情緒持續出現。就像頭痛或牙痛的時候一樣,愈是注意疼痛的地方,頭痛或牙疼的感覺就愈強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事物上,儘量忘掉疼痛。
  因此抑制負面情緒的重點就是「不要刻意處理情緒」,且可以透過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資料來源: 和田秀樹《療癒好情緒》、康健雜誌-如果還這樣壓抑暴走情緒,那就錯!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848&page=5 ]

六、神經經濟學中的情緒研究[編輯]

神經經濟學領域中,透過把經濟決策與大腦功能聯繫起來,突出神經系統中調控決策以及情緒等行為。在神經經濟學模型中,強調價值評估是驅動決策行為的關鍵因素;情緒則是誘發行動時對事件的評估,以下將介紹關於情緒的定義、操縱、測量,並且強調這些不同的實驗因素是如何促進神經經濟學中決策的研究。
(一)定義
定義情緒的常用方法是區分情緒和情感的成分,雖然「情緒」通常被用來描述所有的情感體驗,但是在情緒成分加工理論中,情緒被認為是對具有一系列同步特徵的外在和內在事件的離散反應,包括主觀體驗、表情、軀體反應、行動傾向和對事件的評估和評價。
I.主觀體驗
情緒的主觀體驗被稱為感受,在情感科學家看來,感受只是情緒的一個成分,由於感受可以達到意識狀態,所以它是情緒最突出的特徵。但是,情緒的主觀體驗對於情緒是否產生並非是關鍵因素和必要因素。
II.表情
表情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向他人表露自己情緒的面部、聲音或身體。個體在體驗情緒時的特有面部運動反應,在進化上有兩種功能:首先,表情做為社會交往的一種方式,它能夠讓同一物種從別的個體的表情反應上獲得有用的訊息,比如遇到危險時的恐懼,同時也能夠確定別的個體的意圖,比如滿足的微笑。其次,面部表情通過改變面部輪廓可以變化知覺體驗以適應環境,比如在恐懼時為了獲取更多視覺訊息,面部反應會睜大眼睛。
III.軀體反應
情緒的獨有特點之一,在於感覺到一個能夠喚醒情緒的事件後,會產生特定模式的行為、激素和自主反應,其中包括神經元釋放出的神經肽,這種改變以生理喚醒和影響大腦做為特徵。表情主要用於情緒的社會交流,而軀體反應與之相對,被認為有利於個體反應的準備。舉例來說,當面臨威脅時,自主神經系統的交感神經系統通過改變生理狀態,像是心跳、血壓、呼吸和流汗,從而使個體能為快速反應做準備。除了激素、自主和神經肽的反應外,還有行為反應,例如對疼痛刺激的反射退縮,這也是情緒的軀體反應。
IV.行動傾向
與軀體反應相比,行為上動作的發生屬於自主的、反射性的反應,情緒會產生行動傾向,但是這種傾向只是一種操作性反應,並不具備可預見的動作模式。這些運動傾向促使個體產生固定的行為,但是實際上的行動是受當前目標和情境影響。舉例來說,操作性反應可以是面對威脅刺激的逃避,也可以是獎賞刺激的趨近,但是實際的行為反應或行動,是無法由情緒決定的,情緒反應只能產生某種傾向或是潛在的行動。
V.評估與評價
情緒的主要功能是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以使這些事件被優先處理,而情緒的產生需要評估個體與情緒喚醒事件的相關程度。
「評估」事件的相關性或重要性是快速的,不需要意識知覺或認知解讀,像是在恐懼的條件反射式中,皮層下通路能夠探測是否有跟令人厭惡的電擊配對的聲音刺激,在Romanski和LeDoux的實驗中,發現老鼠對能與電擊配對的聲音刺激表現出恐懼反應,甚至是聽覺皮層受損的老鼠仍然能做出相同反應,其對於條件反射後的恐懼反應依賴於皮層下通路,由視丘聽區直接投射到負責條件性恐懼表達的杏仁核。這種無須感覺皮層加工的情緒反應的證據,表明了對情緒重要性的評估可以很迅速,而且不需要意識的參與。
雖然對於一個事件的情緒評估可以很快速而且不需意識參與,但是多數情況下,我們能夠意識到一件事情的情緒重要性,對於某件事情的意識和認知能夠產生或改變情緒反應,而這個過程稱為「評價」,其重要性通常體現在它對情緒的主觀體驗和作用上。評價可以很快速的產生,也可以透過周圍環境獲得關於該事件重要性的線索,在Schacter和Singer的研究中,通過給予受試者腎上腺素,改變他們與情緒相關的生理變化,但是只有一部份人被告知這種身體變化可能與藥物相關,然後讓所有受試者參與可能會引起快樂或憤怒的社會情境中,而其中不知道身體變化原因的受試者,更能夠回報主觀體驗到的快樂和憤怒,同時也表現出與這些情緒一致的行為。在這個例子中,對情境的評價導致了主觀體驗和情緒表達的變化。
(二)操縱
由於道德標準的約束,科學家無法在實驗室裡對受試者誘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因此,研究內容以動物模型和生活中的實例為主,以下介紹三種常用的方式。
I.情緒喚醒刺激
為了能夠達到高喚醒度的刺激,情緒研究者想要知道,哪種刺激能夠最有效的誘發目標反應?較常見到的是情緒場景、詞語、面部表情和強化物。在實驗室中用來喚醒情緒刺激的初級強化物,是指會引起本能食慾或厭惡的刺激。例如,把對電擊的恐懼用來誘發焦慮反應,或是給予飢渴受試者果汁和食物,這些初級強化物的優點是可以用於非人類的動物,並且研究跨物種的情緒反應和神經系統。另一種針對人類的常見初級強化物是利用社會評價情境來產生社會壓力,在Trier社會壓力測驗中,受試者被要求當眾做計算題或做簡短的公眾表演,由他人評價表演內容。這種簡單的社會評價情景,被證明可以誘發激素反應和生理情緒反應。最後一種強化物與神經經濟學的研究密切相關--給予或剝奪金錢,儘管它在定義上是一種二級強化物,但是在研究中也被證明,其可以誘發反映情緒的生理反應。
II.心境誘導
這種技術關注於心境的改變,目的是使受試者來到實驗室後改變其原來的狀態,並能夠維持這種狀態直到整個實驗任務結束。典型的改變方法是透過播放情緒化的電影片段,或是播放激昂的音樂,如果受試者的主觀心境評估是朝著預期的方向轉換,就說明心境誘導程序的實施是成功的。
III.藥物操縱
這種技術是採用一種能夠影響情緒行為或社會行為的藥物,雖然在情緒研究中非常有效但較不常用。在人類研究中最常使用的藥物是Propranolol(萘異丙仲胺),通過與β型腎上腺素的效應性受體結合而對腎上腺素起頡抗作用,使研究者能夠近一步確認生理和神經肽對注意和記憶喚醒的作用。Oxytocin(催產素)也是神經經濟學研究中會使用的一種藥物,其作為一種激素,除了被認為能夠在社會連接中起作用,也可以使用催產素增加在信任博弈中的社會風險。對研究者來說,藥物操縱的優點是可以透過動物模型清楚的了解到這些藥物對於中央神經系統的影響,因此,這種方法可以提供特殊的角度去理解情緒和決策背後的神經機制。
(三)測量
由於情緒的複雜性和多次測量之間會互相干擾,在實驗室裡測量情緒和情感的限制就是不能同時測量多個類型的情緒反應,因此,研究者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和實驗採用的情緒操縱方法,再決定哪種測量是最恰當的。
I.主觀報告
直接詢問受試者是相當常用的方法,主觀報告的測量通常要求受試者評價他們的情緒和情感狀態,是他們對情緒喚醒刺激的反應,每項研究所測量的情緒體驗成分都不相同,但是通常都能夠反映用於分類情緒體驗的維度成分。使用情緒主觀報告還有一個潛在困難,就是要求受試者考慮他們的情感狀態,有可能會改變他們對情感體驗的評價。
II.生理測量
由於情緒體驗伴隨著許多生理反應,生理測量不只為觀察情緒提供了有效的辦法,還能夠表徵特定的自主和神經肽的反應。以下介紹兩種測量方式。
1.SCR(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膚電值
SCR是一個被認為是測量神經系統反應最具可靠度的指標,當一個人被喚醒時,汗腺就會有所反應,進而改變皮膚的導電率。測量方式通常是把電及放置於受試者的手指上,讓一微小電流穿過皮膚,電極能夠捕捉到皮膚導電率在自主喚醒時產生的微小變化。
優點:非侵入,受試者除了保持手指不動外不需做任何事。
缺點:在事件反應發生後的幾秒,膚電值才會產生變化,所以刺激的呈現時間會延遲。此外,溫度和噪音也容易干擾膚電值測量。而且膚電值只是喚醒程度,無法區分正性與負性的效價, 也無法對情緒體驗進行更細緻的分類。
2.EMG(electromyography)肌電圖
肌電圖主要用來評價在情緒喚醒事件中面部肌肉的反應,藉由反映莫羅氏反射的大小來測量情緒。莫羅氏反射是個體受到驚嚇時的反射反應,當個體處於負性情感狀態時反射會更強烈。在實驗室裡,以寬帶白噪聲引起受試者的眨眼反應,通過眼睛周圍皮膚處放置的電極測量眨眼強度。當受試者分別正在看正性、中性、負性的情景時,突然的寬帶白噪音會引起受試者眨眼,由肌電圖紀錄的眨眼強度發現,跟中性情景相比,正在看負性情景時引起的莫羅氏反射稍強,而看正性情景時的反射則略為的減弱。
優點:一種可以快速評估的離散反應,同時能夠顯示效價。
缺點:寬帶白噪音可能引起受試者反感,並且由於反射引起頭動,所以fMRI很難掃描測量。此外,由於貼在臉上的電極處於磁場環境,肌電圖信號容易受到干擾。
(四)神經經濟學實驗
I.在Strack,Martin和Stepper的研究中,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要求三組受試者分別用牙齒咬著鋼筆、用嘴唇含住鋼筆和用手拿著鋼筆,並且使這些受試者在持有鋼筆的情況下觀看卡通,然後測量他們覺得卡通的有趣程度。實驗發現,用牙齒咬著鋼筆的人覺得卡通最有趣,其次是用嘴唇咬著鋼筆的,最後則是用手拿著鋼筆的組別,這是因為當用牙齒咬著鋼筆時,受試者必須做出微笑的表情,微笑會使鼻腔的空氣冷卻,進而改善情緒,使他們覺得自己處於的社會情境中較為正性。
II.另外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會給受試者看兩張不同面部表情的人臉,第一張臉可能是快樂、憤怒,或是中性的面部表情,但是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只有16毫秒,受試者甚至根本無法察覺到第一張圖片,接下來第二張臉會出現帶有中性面部表情的臉,蓋住第一張圖片,然後在受試者面前放一杯飲料,他們可以自由決定要喝多少,結果,在第一張圖片出現快樂的臉的組別會喝最多飲料,其次是中性表情,最後則是憤怒的臉,顯示即使是沒有被意識到的情緒刺激仍然有可能影響我們的決策反應。
III.這是一個關於時間折價的實驗,延遲得到報酬會影響我們對價值的主觀認定,而在實驗中,以男性作為受試者,研究者提供兩個選項給受試者,他們可以選擇立刻拿到一筆錢,或是過一陣子才能拿到,但是可以得到1.5倍的報酬,測量他們的時間折價參數,然後給這些受試者觀看一些性感美女的照片,並再作一次測量,結果發現觀看美女照片後的男性變得較沒有耐心。
IV.在Hirshleifer和Shumway的研究中發現,股票的日報酬率和天氣呈現高相關性,當天氣晴朗時,通常當天的股票報酬率也會比較高,但是若是下雨或下雪等比較負性的天氣狀態,則與股市報酬率較無關聯,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因為天氣會影響投資人的心情,進而影響人們的財務決策,因此股市的報酬率也會跟著波動。
(五)推斷
神經經濟學研究利用大腦激活模式推斷情緒,目前研究的趨勢是採用倒推法:從血氧水平依賴反應模式確定情緒,這種技術經常被用來事後解釋意料之外的結果。
在腦成像研究中,倒推法是指從腦的激活模式推斷出參與的特定認知功能,在Poldrack於2006的研究中,利用倒推法從已知的語言加工腦區的激活推導出語言功能,分析了這種方法的價值,結果發現倒推法為正在進行的特定認知加工所提供的證據很薄弱,不過,他找出了可以提高倒推法在腦成像研究中的信度的三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特定腦區的反應選擇性。要考察的功能與反應的選擇性越高,倒推法更有可能提供有用的訊息。舉杏仁核為例子,它是內側顳葉裡杏仁狀的一個結構,最著名的作用是恐懼學習,此外,杏仁核也參與一系列其他情緒和非情緒的加工,特別是在以下的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調節喚醒狀態時的記憶、知覺恐懼面孔、知覺氣味濃度、增強對威脅刺激的注意力以及理解無生命物體的社會意圖。杏仁核還與知覺生物運動以及決策的框架效應有關。儘管以上提及許多可能含有情緒或社會功能的特徵,但是很難有一個理論可以精確的包含這一系列能夠引起杏仁核激活的任務,因此我們稱它反應的選擇性很低。
Poldrack提到的第二個能夠提高腦成像中倒推法的價值因素是,依賴於研究中提到的功能是否會被一系列以網絡連接的方式激活腦區。情緒的加工可能是由一個相互聯繫的大腦區域組成的單獨網絡負責,這種觀點首先由MacLean在1952年提出的邊緣系統中的背後原則。邊緣系統一開始是指專門加工情緒的一些腦區形成的網絡,這些腦區包括海馬迴和杏仁核。隨著對神經科學和情緒理解的深入研究,邊緣系統的概念一直在被更新,然而,對於哪些腦區屬於邊緣系統,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因此,有許多情感科學家質疑邊緣系統的概念是否阻礙了科學發展,即無論設計的任務是否與情緒相關,無論是否有相應的行為測量,只要觀察到邊緣系統激活時,研究者經常推論認為這表明邊緣系統調節了情緒。考量到情緒包含的複雜性,沒有出現一個調節一系列功能的單一系統也是意料中事,為了促進神經經濟學研究中情緒作用的理解,摒棄單個情緒系統的觀點似乎是必要的。
第三個能提高價值的因素是感興趣區域的大小,區域越小,推論的可信度越高,因為小區域的激活很可能反映了更具體的功能,當研究者通過倒推法推測情緒時可能會提到多個腦區,小到杏仁核,大至島葉皮層,儘管杏仁核比較小,但是它的功能卻相當多樣,其他更小的腦區(伏隔核)可能與推測的功能更一致,因此從腦區激活推斷心理結構時,腦區較小提供了另外的保證。

七、酸葡萄與甜檸檬心理[編輯]

完全不觸碰悲傷、憤怒、慚愧、悲慘、憎恨等等負面情緒,其實是一種防衛行為。會逃避的人,內心沒有強大到足以去品嚐這些滋味。 由於無法忍受如此痛苦的情緒,人們只好選擇逃避或者合理化,甚至用別的東西來取代,加以解釋、自我說服。
類似的例子就是「酸葡萄」跟「甜檸檬」。「酸葡萄」是取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 中的故事,狐狸想要摘取葡萄卻摘不到,就宣稱那串葡萄是酸的。而這裡所指的「酸葡萄」,則是即使吃起來是甜的,那個人依舊認為是酸的。就算吃著甜食,也只感覺到酸味。 現實生活中明明充滿愉悅開心的事物,不過這類人若缺乏依存的對象給他保證,就會以為生活並不快樂。而且,連感受快樂的情緒,都令他戰戰兢兢。
相反的例子則是「甜檸檬」。口中吃著酸不溜丟的檸檬,本人卻認為是甜的。他們的現實生活充斥著辛酸與悲傷,但如果意識到這些情緒,就等於背叛了自己所依存的對象。所以,這些人明明內心懼怕又難過,卻要強顏歡笑、硬著頭皮說好開心。他們壓抑內心的酸楚,不斷對自己洗腦:這樣就是快樂,就是幸福。
更詳細的定義什麼是酸葡萄與甜檸檬效應

  • 酸葡萄心理:伊索寓言中《狐狸與葡萄》講述了這樣一則故事:在一個炎熱的夏日,一隻狐狸走過一個果園,停在了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吃葡萄,卻始終夠不著。最後,狐狸決定放棄。於是,它昂起頭邊走邊說:「我敢肯定它是酸的。」這則寓言故事諷刺的是:某些人對自己得不到的東西,一味地詆毀,以圖自我安慰。
在日常工作中,抱有「酸葡萄」心理的人大致有以下兩種:一是職場中的「老油條」,信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那一套,自己在單位裡混日子,卻巴不得別人都跟自己一樣才好,見不得別人在工作上出成績、把自己比下去﹔二是「眼高手低」的投機鑽營者,雖然在工作上一直是想得多、做得少,但「表態多」「調門高」,對別人的工作成績總是無端地歪曲、詆毀,且想方設法地表現自己。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的人,往往心胸比較狹窄,工作不求上進。面對先進,他們不是主動找差距、補不足,而是給自己的不作為找藉口,習慣通過貶低別人來尋求自我安慰。久而久之,他們越來越慵懶,甚至在工作上大踏步地後退,最後難免受懲戒、被淘汰。
從表面上看,給自己找安慰屬於心理防衛功能的一種表現,能夠幫助人們適應挫折和失敗。但是,如果人們沉溺於其中,就會產生「酸葡萄」心理,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如同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那般,總是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著實可悲。「酸葡萄」心理蔓延開來,對我們的事業是有害的。試想,如果擔當實乾的人總是遭遇冷嘲熱諷,甚至遭人潑冷水、使絆子,哪還有人願意干實事?這既不利於幹部隊伍建設,也不利於營造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當前,我們要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離開了實干,就是誇誇其談。隻有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實干擔當的導向,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才能落下去,惠及百姓的各項工作才能實起來。因此,對於妨害擔當實乾的「酸葡萄」心理,非得治一治不可。
要消除一些人身上的「酸葡萄」心理,關鍵是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那些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通過完善選人用人機制來樹立擔當實乾的導向,進而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戒除「酸葡萄」心理,要求我們進一步完善制度、創新機制,為改革者鼓勁、為實干者撐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建立一套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的正向激勵機制,讓擔當實干者卸下包袱、不受雜音干擾。同時,要強化問責機制,倒逼工作責任落實,讓得過且過、不願擔當實乾的人受懲戒,使溜須拍馬、投機鑽營者沒市場,進而引導廣大幹部擺正心態,自覺向擔當實干者看齊。如此,「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聲音自然會消失。

  • 甜檸檬心理:在挫折心理學中,人們把個體在追求預期目標而失敗時,為了沖淡自己內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現己實現的目標價值,從而達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現象,稱之為甜檸檬效應。
這一術語也來源於伊索寓言的故事:有隻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覓不著,只找到一隻酸檸檬,這實在是一件不得已而為之的事,但它卻說: 「這檸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這種只能得到檸檬就說檸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現象,有人也稱甜檸檬心理或甜檸檬作用,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變惡性刺激為良性刺激,以達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惱與痛苦。這與上述的酸葡萄效應一樣,都是以某種「合理化」的理由來解釋自己所追求目標失敗時的情景,以達內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其差異只在於酸葡萄效應是把所追求的目標價值變低,而甜檸檬效應是把現已實現的目標價值提高。可見,這兩種效應都是使用自尉法的結果,有時,這種效應真的起到了寬慰自己、接納自己、承認現實、自得其樂的作用,比垂頭喪氣,痛不欲生,埋怨他人、與人對抗等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甜檸檬效應的因素:
它是怎樣產生的呢?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主要因素有如下幾點:
(1) 甜檸檬效應的淡化作用。人們在追求某一目標時,有時忽略了自己的可行性條件,只是被誘人的目標所誘惑,或是只憑自己的一腔熱血拼命追求,或是被鑽牛角尖的心理所驅使,因此,碰得頭破血流還在苦苦追索。這種韌勁對於意志堅強、胸懷大志者是需要的。但時常也會使一些人心灰意冷,因為成功者畢竟不會是百分之百。因此,有些人正視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加以調整,調整到使自己通過努力而能達到的目標,這樣就會淡化原先預期的目標,從而使自己不會為達不到預期目標而痛心苦惱。
(2) 甜檸檬效應的提高作用。一般來說,人們在追求某一預期目標時,對原已實現的目標,也就是現狀總是不滿足的,換言之,人們對所追求的目標給予高度的預期,賦予極高的價值。但在一時實現不了時,人們為了自尊心的滿足,不得不回到自我的現實中來,從而珍惜已擁有的,並把已實現的目標加以美化,認為這已是最好的,其他的目標是一種理想化的東西,是不現實的,即使實現不了也無所謂。這種有意誇大已實現目標價值,提高自己已有現狀從而產生甜檸檬效應的現象,就是甜檸檬效應的提高作用的結果。
(3) 甜檸檬效應的去痛作用。一個人在達不到追求目標時,應該說,內心是極其痛苦的。多數人都會想辦法去除這種痛苦的現狀,否則就可能患上心理疾病。而甜檸檬效應就有這種去痛作用。因為他已放棄了原已追求的目標,已把自己的註意力、自己的感情調整到了現在自己重視的已實現的目標上。這雖然對實現預期目標失去了動力,但對維護心理健康來說是有作用的。這種去痛作用可以使失敗者安全地軟著陸,以免去不少後遺症。

培養正確的心態:

酸葡萄效應現象很是普遍,當自己嚮往的無法辦到而別人卻可以,就容易產生酸葡萄心理。因此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不足,不必拿別人的優點來比對自己的不足,有時拿自己的優勢不對他人的不足也是可以的,這並不是對他人的輕視而是對自己的肯定,給自己一個無須輕羨別人的理由。「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的總會發光的,不要一味的去比對別人,一直和別人比較是沒有意義的,要記住你是你,別人是別人,你永遠都不會變成他人。
寓言中的狐狸遇到"挫折"或"心理壓力"時,採取了一種"歪曲事實"的消極方法以取得自己的"心理平衡"。憑心而論,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像魯迅筆下的"阿Q",被人打時口中或心中念一句"反正是兒子打老子",於是也就悠悠然忘卻了皮肉之苦痛。人們不也常採用"阿Q"精神來緩解自己的壓力而獲取" 心理平衡 "嗎?無可否認,它們確實也有著實際的意義和作用,尤其是當人們認為自己對所面臨的壓力已經是無能為力的時候,也不妨採用這種應付方式,以免走向極端。 任何一種事物都會有正反兩種意義,只要起到暫緩心理壓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實際意義,即"合理化"的酸葡萄效應。 當然,我們不能總是停留在此,事後應採取積極措施,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