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To act justly and to love mercy and to walk humbly with your God.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This is the first and greatest commandment.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And the second is like it:
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All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hang on these two commandments.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

—— 
Matthew 22:40 —— 馬 太 福 音 22:40








YuruChurch 悠日教會

Then you will know the truth, and the truth will set you free.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 John 8:32 —— 約翰福音 8:32


教會音樂 Church Music: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hqmmhrKZHUnhG_ilmkBpg

教會詩歌 Church Worship Song Praise GOD:


Now this is eternal life: that they know you,
the only true God , and Jesus Christ ,
whom you have sent.

認識你是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 John 17:3 —— 約翰福音 17:3


If you remain in me and my words remain in you,
ask whatever you wish, and it will be done for you.

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
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

—— John 15:7 —— 約翰福音 15:7


So do not fear, for I am with you;
do not be dismayed, for I am your God.
I will strengthen you and help you;
I will uphold you with my righteous right hand.

你不要害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不要驚惶,因為我是你的神。
我必堅固你,我必幫助你;我必用我公義的右手扶持你。

—— Isaiah 41:10 —— 以賽亞書 41:10



「悠日教會 YuruChurch」的意義

時間的永恆與長久: 「悠」代表長久、久遠,能讓人聯想到上帝的永恆性。
聖經中清楚地啟示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從亘古到永遠:

【詩篇 90:2 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 神。

Psalms 90:2 Before the mountains were brought forth, or ever thou hadst formed the earth and the world, even from everlasting to everlasting, thou art God.】

這份永恆的應許是基督信仰的核心。

平安與寧靜: 「悠」也含有閒適、沉靜之意,給人平和安穩的感受。
這與耶穌所賜的平安相符。

【約翰福音 14:27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John 14:27 Peace I leave with you, my peace I give unto you: not as the world giveth, give I unto you. Let not your heart be troubled, neither let it be afraid.】

在動盪的世界中,教會可以成為人們尋求心靈平靜與安寧的場所。

耐心與等候: 「悠」亦可引申為耐心等候上帝的時間。
基督徒的生命旅程中,常需要學習耐心等候,相信上帝的旨意在祂的時間裡成就:

【詩篇 27:14 要等候耶和華.當壯膽、堅固你的心.我再說、要等候耶和華。

Psalms 27:14 Wait on the LORD: be of good courage, and he shall strengthen thine heart: wait, I say, on the LORD.】

日: 同樣蘊含豐富的基督教象徵意義:

光明與生命: 象徵上帝、真理和救恩。

【約翰福音 8:12 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John 8:12 Then spake Jesus again unto them, saying, I am the light of the world: he that followeth me shall not walk in darkness, but shall have the light of life.】

「日」象徵著耶穌基督帶來的光明,以及每天嶄新的生命。

新的開始與盼望: 每日日出代表新的開始,帶來盼望。
這呼應聖經中不斷強調的「新造的人」、「新的生命」、「新的盼望」。
在基督裡,每天都是領受恩典、充滿機會的新開始。

上帝的同在: 「日」的每天循環出現,象徵上帝持續不斷的同在。
祂每天都與我們同在,如同日出般永不間斷。

教會 (Church): 「教會」是明確的基督教術語,指基督徒的團體,
為了敬拜上帝、學習聖經、彼此相愛、服事社會而聚集。

英文名字 "YuruChurch" 與日文「ゆるい (Yuru)」的關聯

Yuru (ゆるい - Yuru): 從日文的角度來看,
"Yuru" 和【悠】字同義更能展現名字的獨特意涵。
主要包含以下意涵,且都與基督教信仰息息相關:

放鬆、休息 (Loose, Relaxed): 象徵恩典、寬容、自由與釋放。在基督教信仰中,恩典是核心價值,上帝的愛與赦免是神賜予的。「ゆるい」和【悠】的寬容感,能聯想到上帝廣闊無邊的恩典,以及無條件的接納。教會可以是充滿恩典與寬容的地方,如同上帝接納不完美的我們。同時,也指向基督帶來的自由,釋放我們脫離罪的捆綁

【約翰福音 8:36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

John 8:36 If the Son therefore shall make you free, ye shall be free indeed.】

更注重愛的實踐而非僵化的條文。

溫和、柔和 (Gentle, Mild): 與耶穌基督溫柔謙卑的形象連結。

【馬太福音 11:29 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

Matthew 11:29 Take my yoke upon you, and learn of me; for I am meek and lowly in heart: and ye shall find rest unto your souls.】

「溫和」也與聖靈的果子「溫柔」相呼應。教會應效法基督的溫柔,成為充滿愛與關懷的群體,溫柔對待每一個人。

悠日、悠閒 (Slow, Leisurely): 和「悠日」意涵相互呼應,更強調安息、靜默與耐心等候的重要性。在忙碌的世界中,提醒我們放慢腳步,來到上帝面前安息

【詩篇 46:10 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 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Psalms 46:10 Be still, and know that I am God: I will be exalted among the heathen, I will be exalted in the earth.】

【馬太福音 11:28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Matthew 11:28 Come unto me, all ye that labour and are heavy laden, and I will give you rest.】

教會成為讓人尋求心靈安靜與安息的場所,並學習耐心等候上帝的群體

【以賽亞書 40:31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

Isaiah 40:31 But they that wait upon the LORD shall renew their strength; they shall mount up with wings as eagles; they shall run, and not be weary; and they shall walk, and not faint.】

寬容、寬大 (Lenient, Permissive): 象徵上帝的赦免與接納,以及避免論斷與批判的精神。「寬大」與上帝對罪人的寬容與赦免相連結

【約翰一書 1:9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1 John 1:9 If we confess our sins, he is faithful and just to forgive us our sins, and to cleanse us from all unrighteousness.】

教會應效法上帝的寬大,成為充滿赦免與接納的團體,避免嚴厲論斷,以寬廣的心胸理解與接納

【馬太福音 7:1 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Matthew 7:1 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

「悠日教會 YuruChurch」名字的綜合意涵與教會形象

結合正體字「悠日」與日文「ゆるい (Yuru)」的多重意涵,「悠日教會 YuruChurch」的名字呈現出更為豐富且立體的基督教信仰意涵:

平和、寧靜、恩典、溫柔的氛圍: 名字整體傳達出一種平和安靜、悠閒自在的氛圍,同時強調恩典與溫柔,營造出一個令人感到放鬆、被接納的空間。

在寬容與自由中經歷上帝的光明與生命: 教會不只是避風港,更是讓人經歷上帝恩典、從捆綁中得自由、在溫柔引導下認識真理與生命之光的地方。

重視每日靈修、耐心等候、活出愛的信仰群體: 名字提醒會眾,信仰是融入每日生活的,需要耐心等候上帝的帶領,並在群體中彼此相愛、活出基督的愛。

基於名字意涵的教會形象與事工方向:

營造平和安靜、充滿恩典與接納的敬拜氛圍: 教會可以透過每日的聖經福音論文、治癒讚美詩歌、安靜的敬拜、默想、禱告等方式,幫助人們體驗上帝的平安與恩典,並努力營造高度接納、包容的環境,歡迎不同背景的人。

發展心靈關顧與支持事工: 特別針對生活壓力大、心靈疲憊或受傷的人群,提供溫柔、耐心、細膩的心靈支持與關懷。

推廣「平安」與靈性操練: 鼓勵會眾在忙碌生活中放慢腳步,透過靈修、禱告等,與上帝連結,尋求心靈安息。

強調每日靈修與生活化的信仰實踐: 鼓勵信徒將信仰融入日常生活,強調每日靈修的重要性,並在生活中實踐基督的教導,活出愛的見證。

鼓勵會眾活出溫柔與寬容的生命: 透過教導與榜樣,鼓勵會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基督的愛,以溫柔待人,以寬容之心與人相處,成為社會中溫暖與愛的出口。

注重信仰的內在生命與實踐: 強調信仰的內在生命成長,以及在生活中實踐基督的教導,活出愛的見證,而非僵化的律法條文。

總結:

悠日教會 YuruChurch 這個名字,不僅在正體字與英文上,更透過深入日文的意涵,與耶穌基督教和聖經產生了多重且深刻的連結。 它傳達出一個充滿平安、光明、恩典、溫柔與盼望的教會意象,能夠吸引那些渴望心靈安寧、尋求生命亮光、重視與上帝每日同在、並願意在愛與寬容中成長的耶穌基督徒及慕道友。 這個名字本身就蘊含著美好的福音信息和教會使命的願景,期許悠日教會 YuruChurch 能成為名符其實的信仰群體,將這份美好的意涵真實地活出來。

YuruChurch 更有【您的教會 YourChurch】的意義

悠字發音【You】和教會的英文【Church】,

Church這個字源於希臘文的κυριακὸν,

在新約聖經中的Church希臘原文的意思是「屬於主的」(belonging to the Lord)。

悠日教會 YuruChurch,有著永生幸福的盼望,

更有深義是:【您是屬於主的,屬於主的教會】

【You belong to the Lord , the church belongs to the Lord】





基督教恩友中心,以「福音為主、從事貧窮救濟」為宗旨,
在全臺各地建立教會。提供供餐、救濟、收容及醫療等免費服務,
目前每日貧窮供餐約三千多人次 .....

每月固定救濟戶數超過千戶,每月需要的糧食數量,
不計其他救濟的雜糧 ....光是「米」每月需要募集 30公斤裝的米超過千袋,
其餘像奶粉、麥片、罐頭、麵條以及油鹽醬醋等需要,更是無法計數。

這些都是促使恩友中心除了 2007年設立恩友愛心協會,
2010年另設立臺灣食物銀行協會
(Taiwan Food Bank Association 簡稱 TFBA)的原因。

起   名
這是臺灣第一家以「臺灣 Taiwan」為名設立的食物銀行機構,運作至今,
每年供餐超過百萬人次,救濟也達數萬戶次,
成為全臺貧窮及弱勢家庭的有力幫助之一,
只是多年來附屬「恩友中心」默默無聞,但隨著恩友中心各地擴增,
救濟的貧窮戶陸續增加,目前救濟米糧已有供不應求現象。


這是恩友中心的每一天,

自從2003年11月16日開始,沒有間斷……

臺北恩友中心、南港恩友中心、板橋恩友中心、三重恩友中心、淡水恩友中心、中壢恩友中心、新竹恩友中心、臺中恩友中心、南投恩友中心、臺南恩友中心、三民恩友中心、前鎮恩友中心,在臺灣各地,
為貧窮困乏朋友點亮燈、打開門……

在颱風侵襲日,恩友中心不停班。

在年節放假日,恩友中心不休息。

因為惦記著每一個容顏……

只要一餐溫飽、一包米糧、一首詩歌、一句鼓勵話語,

福助陪伴生命向前行!


恩友福貧服務:

全臺恩友中心所關懷的許許多多貧困弱勢家庭,
因著公部門服務條件的限制,無法獲得社福資源幫助時,
鄰里長便會協助連結恩友中心服務,
我們除了即時發給日常生活物資,以解決其燃眉之需外,
更提供了五大面向的服務,
包含了貧困共餐、福助貧寒、心靈補給和義診聯盟等,
我們持續努力地落實
主耶穌所說:「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面對著許多貧困弱勢者及其家庭的需要,恩友中心提供了下列各項服務:
 
(一)貧困共餐:

貧窮人最基本需求就是溫飽。本會各服務站提供給貧窮家庭,
包括失業者、老、殘、疾、單親家庭、更生人、街友、患憂鬱症
或許多有需要的經濟弱勢,每天供應免費中、晚兩餐。

1、提供貧寒弱勢者用餐解決生活基本需求

2、讓貧困者得飽足,免除「飢寒起盜心」的試探。

(二)福助貧寒:

對於居住較遠的貧窮家庭,每月探視1-2次,
配送油、米及雜糧等急難救濟物質,
若是居住於中心附近的貧寒家庭,
則可自行前來領取生活所需物資,
每月2~4次定期發送日用物資。

1、恩友中心在服務貧困弱勢者的過程,
發現許許多多實際面臨生活困境者,
卻因不符合中低、低收入戶身分,
而無法獲得政府或民間機構支援助,
故中心提供各類生活物資,針對偏遠地區,
則以定期運送日用物資到宅,以解決生活基本需求,
或是讓貧寒家庭來中心服務據點領取物資。

2、貧寒救濟不僅是解決「一人」的問題,
更是及時解決「一家」的生活困境,
讓弱勢家庭不致面臨斷炊的窘境。

(三)心靈補給:

恩友中心每日以聖經話語和詩歌教唱,
讓貧寒弱勢者能夠獲得的心靈糧食的餵養。
恩友中心同工並到貧困弱勢者家中或醫院關懷探訪,
透過持續而長期的陪伴,
把上帝的祝福帶給每一位身、心、靈貧乏需要者!

1、藉著信仰的力量,提供貧寒弱勢者心靈補給,
讓個案不僅是身體得飽足,心靈得餵養,讓人的生命有轉機。

2、讓個案因著信仰的力量及同儕間的良性影響與鼓勵,
讓個案的生命價感也隨之提升,
甚至經歷著從受助者變成助人者的角色轉變,
生活信心逐步重建。

3、長期而持續關懷陪伴貧困弱勢朋友,
不僅是分享最實質的日用物資,
更把上帝的愛、祝福與盼望帶給貧困弱勢者及其家庭!

(四)義診聯盟:

針對被無力繳交醫藥費用的貧病弱勢者,
恩友中心聯合各地愛心診所,推動「恩友義診聯盟」,
由恩友中心評估並核發給貧病者「恩友卡」,
即可憑卡使用免費掛號、看診、給藥等醫療服務,
以解決貧困弱勢者及時就醫之需求,
讓經濟弱勢無援者的就醫權獲得保障!

本會存在意義,乃以「行善」證明「 神 愛世人」,
知道困難時求救於 神 ,
讓 主 耶穌 的教導:

「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能行在臺灣。

若有感動可以襄助我們,使行善事工更上層樓,如經上所說:

「憐憫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
Now when Jesus saw the crowds, he went up on a mountainside and sat down. His disciples came to him,

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
and he began to teach them. He said: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Blessed are those who mourn, for they will be comforted.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Blessed are the meek, for they will inherit the earth.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Blessed are those who hunger and thirst for righteousness, for they will be filled.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Blessed are the merciful, for they will be shown mercy.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Blessed are the pure in heart, for they will see God.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Blessed are the peacemakers, for they will be called children of God.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Blessed are those who are persecuted because of righteousness, for theirs is the kingdom of heaven.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Blessed are you when people insult you, persecute you and falsely say all kinds of evil against you because of me.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Rejoice and be glad, because great is your reward in heaven, for in the same way they persecuted the prophets who were before you.

「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You are the salt of the earth. But if the salt loses its saltiness, how can it be made salty again? It is no longer good for anything, except to be thrown out and trampled underfoot.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You are the light of the world. A town built on a hill cannot be hidden.

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
Neither do people light a lamp and put it under a bowl. Instead they put it on its stand, and it gives light to everyone in the house.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In the same way, let your light shine before others, that they may see your good deeds and glorify your Father in heaven.

—— Matthew —— 馬 太 福 音


I am the good shepherd. The good shepherd lays down his life for the sheep.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 John 10:11 —— 約翰福音 10:11

He hath shewed thee, O man, what is good;
and what doth the Lord require of thee,
but to do justly, and to love mercy,
and to walk humbly with thy God?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
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
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

—— 
Micah 6:8
 ——
彌迦書 6:8

水火之中的盟約: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二節所啟示的上帝同在、保護與煉淨 【你 從 水 中 經 過 , 我 必 與 你 同 在 ; 你 逿 過 江 河 , 水 必 不 漫 過 你 ; 你 從 火 中 行 過 , 必 不 被 燒 , 火 燄 也 不 著 在 你 身 上 。】 以賽亞書 43:2

 


標題:水火之中的盟約:以賽亞書四十三章二節所啟示的上帝同在、保護與煉淨

【你 從 水 中 經 過 , 我 必 與 你 同 在 ; 你 逿 過 江 河 , 水 必 不 漫 過 你 ; 你 從 火 中 行 過 , 必 不 被 燒 , 火 燄 也 不 著 在 你 身 上 。】 以賽亞書 43:2

這節出自以賽亞書第四十三章的經文,是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向祂的選民以色列所發出的應許,也是對所有信靠祂之人的安慰和保證。在經歷被擄和流亡的困境之後,上帝透過這段充滿力量的話語,向祂的子民宣告祂永不改變的愛和信實。無論他們將要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如同經過水火一般,上帝都應許與他們同在,保護他們免受傷害。這節經文不僅是對當時以色列民的鼓勵,也向歷世歷代的信徒傳達了一個永恆的真理:在人生的各種試煉中,上帝的同在是我們最大的保障。本文將以此經文為核心,深入探討上帝同在的真實性、水與火在聖經中的象徵意義、上帝在患難中的保護、以及這應許所帶來的安慰與盼望,並藉由聖經中其他相關經文的呼應,闡明這節經文所蘊含的深刻屬靈意義和對信徒生命的恆久激勵。

第一段:以賽亞書的背景——安慰以色列的信息

以賽亞書是舊約聖經中的重要先知書,主要記載了先知以賽亞在猶大國期間所傳達的上帝信息。第四十至五十五章通常被稱為「安慰之書」,是寫給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民的。在經歷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痛苦之後,上帝差遣以賽亞向他們宣告安慰和盼望的信息,預言他們將要從被擄之地歸回,並應許祂的救贖和復興。以賽亞書 43:2 正是這段安慰信息中的一部分,它強調了上帝對祂子民的堅定愛和不離不棄的同在。

第二段:「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水的象徵與上帝的同在

「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在聖經中,「水」常常被用來象徵人生的各種困難、挑戰和試煉,有時也代表著混亂、危險和死亡的威脅。例如,在舊約中,挪亞時代的洪水代表著上帝對罪惡的審判,也象徵著毀滅性的災難。以色列民過紅海,則象徵著從埃及的奴役中得到拯救。在新約中,耶穌在加利利海平息風浪,展現了祂勝過自然界力量的權柄。因此,「從水中經過」可以理解為經歷人生的艱難困境。而上帝的應許是「我必與你同在」,這表明無論我們遭遇何種患難,上帝都將親自陪伴我們,與我們一同面對,祂的同在是我們最大的安慰和力量。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 23:4

詩篇也表達了上帝在困境中與信徒同在的應許。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詩篇 23:1

上帝作為牧者,時刻看顧祂的子民。

第三段:「你逿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江河的意象與上帝的保護

「你逿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江河」通常比水流更加湍急和洶湧,代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和難以克服的障礙。當我們面臨如同洪水猛獸般的困境時,可能會感到自己即將被吞噬和淹沒。然而,上帝的應許是「水必不漫過你」,這表明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刻,上帝也會保護我們,使我們不被困難所淹沒。祂的能力遠遠超過一切的艱難,祂是我們的避難所和力量。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澎湃翻騰,山雖因海浪的狂濤震動,我們也不害怕。】 詩篇 46:1-3

詩篇描繪了上帝作為我們在患難中堅固的保障。

【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詩篇 18:2

詩人將上帝比作各種堅固的保護。

第四段:「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火的意象與上帝的保守

「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火」在聖經中常常被用來象徵試煉、苦難、煉淨和上帝的審判。例如,在舊約中,上帝藉著火煉淨金銀,也曾用火降罰所多瑪和蛾摩拉。在新約中,火也代表著聖靈的降臨和上帝的審判。因此,「從火中行過」可以理解為經歷極其嚴峻的考驗和磨難。而上帝的應許是「必不被燒,火焰也不著在你身上」,這表明即使在最猛烈的試煉中,上帝也會保守我們,使我們不被摧毀。有時,火也具有煉淨的作用,上帝允許我們經歷苦難,是為了熬煉我們的品格,使我們更加純潔和堅強。

【我必將這三分之一放在火中熬煉,像熬煉銀子一樣;也必試驗他們,像試驗金子一樣。他們必求告我的名,我也必應允他們。我要說:『這是我的子民』;他們也要說:『耶和華是我們的神。』】 撒迦利亞書 13:9

這節經文描述了上帝藉著火煉淨祂的子民。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好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彼得前書 4:12-13

新約也提到信徒會經歷火煉的試驗。

第五段:聖經中水的意象——從洪水到洗禮的意義

水在聖經中具有多重象徵意義。在創世記中,洪水既是上帝對罪惡世界的審判,也是對挪亞一家新開始的潔淨。在出埃及記中,以色列人過紅海,標誌著他們從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出來,進入自由之地。在新約中,耶穌接受約翰的洗禮,開啟了祂的服事;而基督徒的洗禮則象徵著與基督同死同復活,罪的洗淨和新生命的開始。因此,當我們「從水中經過」時,可以看見上帝的審判、拯救和更新的作為。

【挪亞因著信,既蒙指示將來必有還沒有看見的事,就動了敬畏的心,造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因信而來的義。】 希伯來書 11:7

挪亞藉著方舟在洪水中得救。

【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加拉太書 3:27

洗禮是與基督聯合的標誌。

第六段:聖經中火的意象——從焚燒的荊棘到聖靈的降臨

火在聖經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出埃及記中,上帝在焚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代表著祂神聖的同在和呼召。在列王紀上,以利亞在迦密山上與巴力的先知對峙,上帝降下火來回應他的禱告,證明祂是真神。在新約中,聖靈在五旬節降臨時,如同火焰一般分開落在門徒的頭上,賦予他們能力傳揚福音。火也常常被用來比喻上帝的審判和煉淨。因此,當我們「從火中行過」時,可以經歷上帝的同在、能力、煉淨和審判。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的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看哪,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 出埃及記 3:2

上帝在焚燒的荊棘中向摩西顯現。

【他們看見彷彿有火焰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並且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使徒行傳 2:3-4

聖靈降臨時如同火焰。

第七段:上帝在舊約中與祂子民同在的例子——出埃及與曠野的經歷

舊約聖經中記載了許多上帝與祂子民同在的例子。在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過程中,上帝藉著雲柱和火柱引導他們,保護他們免受埃及追兵的侵害。在曠野的四十年裡,上帝每天供應他們嗎哪和鵪鶉,並從磐石中流出水來解他們的乾渴。這些經歷都證明了上帝信守祂的應許,始終與祂的子民同在,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提供保護和供應。

【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 出埃及記 13:21

上帝藉著雲柱和火柱引導以色列人。

【我要將我的居所安在你們中間,我的心也不厭惡你們。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利未記 26:11-12

上帝應許住在祂的子民中間。

第八段:上帝在新約中與信徒同在的應許——以馬內利與聖靈的內住

新約聖經延續了上帝與祂子民同在的應許。耶穌基督的名字「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 1:23)。耶穌在地上服事期間,始終與祂的門徒同在,教導他們,醫治他們,並為他們捨命。在祂升天之前,祂應許賜下聖靈,永遠與信徒同在。聖靈的內住是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印記和憑證,祂引導我們進入真理,安慰我們的心,並賜予我們力量去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世人不能接受他,因為看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為他與你們同住,也要在你們裡面。】 約翰福音 14:16-17

耶穌應許賜下聖靈永遠與信徒同在。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面嗎?】 哥林多前書 3:16

新約指出信徒是上帝的殿,神的靈住在他們裡面。

第九段:在苦難中經歷上帝的同在與保護——信心的考驗與成長

對於信徒來說,以賽亞書 43:2 的應許並非只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在實際生活中可以經歷的真實。當我們面臨人生的風浪和烈火時,可以憑著信心抓住上帝的應許,相信祂必與我們同在,保護我們,保守我們。這些經歷往往是對我們信心的考驗,但同時也是我們靈命成長的機會。在患難中,我們會更加依靠上帝,更加認識祂的大能和信實,我們的信心也會因此而更加堅固。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各樣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完全完備,毫無欠缺。】 雅各書 1:2-4

雅各勸勉信徒在試煉中要喜樂,因為試煉能生忍耐。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地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神愛我們的心,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了。】 羅馬書 5:2-5

保羅指出患難能生盼望。

第十段:超越環境的平安——在水火中信靠上帝的應許

即使在最艱難的環境中,當我們信靠上帝的應許時,也能夠經歷到那超越環境的平安。這種平安不是建立在環境的順利上,而是建立在我們與上帝之間穩固的關係上,以及對祂信實的堅定信賴上。耶穌基督應許賜給我們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約翰福音 14:27,腓立比書 4:7)。當我們將一切憂慮卸給上帝,並信靠祂的保守時,我們的心靈就能夠在水火之中找到真正的安息。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翰福音 14:27

耶穌應許賜給門徒平安。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 4:6-7

保羅教導信徒藉著禱告領受上帝的平安。

第十一段:結論——在水火中信靠上帝的同在與保護,經歷祂的信實與大能,並將這份盼望分享給他人

以賽亞書 43:2 的應許是上帝對祂子民永恆的愛和保護的明證。無論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怎樣的風浪和烈火,上帝都應許與我們同在,祂的同在是我們最大的力量和安慰。水不能淹沒我們,火也不能燒毀我們,因為上帝的信實和能力是我們堅固的保障。讓我們牢記這個寶貴的應許,在一切的患難中信靠祂,經歷祂的信實和大能,並將這份充滿盼望的信息分享給那些正在經歷水火考驗的人,讓他們也能夠在上帝的同在中找到真正的平安和永恆的依靠。

引用的聖經經文清單:

【你 從 水 中 經 過 , 我 必 與 你 同 在 ; 你 逿 過 江 河 , 水 必 不 漫 過 你 ; 你 從 火 中 行 過 , 必 不 被 燒 , 火 燄 也 不 著 在 你 身 上 。】 以賽亞書 43:2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詩篇 23:4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詩篇 23: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澎湃翻騰,山雖因海浪的狂濤震動,我們也不害怕。】 詩篇 46:1-3

【耶和華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臺。】 詩篇 18:2

【我必將這三分之一放在火中熬煉,像熬煉銀子一樣;也必試驗他們,像試驗金子一樣。他們必求告我的名,我也必應允他們。我要說:『這是我的子民』;他們也要說:『耶和華是我們的神。』】 撒迦利亞書 13:9

【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好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彼得前書 4:12-13

【挪亞因著信,既蒙指示將來必有還沒有看見的事,就動了敬畏的心,造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藉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因信而來的義。】 希伯來書 11:7

【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 加拉太書 3:27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的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看哪,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 出埃及記 3:2

【他們看見彷彿有火焰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並且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 使徒行傳 2:3-4

【日間,耶和華在雲柱中領他們的路;夜間,在火柱中光照他們,使他們日夜都可以行走。】 出埃及記 13:21

【我要將我的居所安在你們中間,我的心也不厭惡你們。我要在你們中間行走,作你們的神,你們要作我的子民。】 利未記 26:11-12

【看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馬太福音 1:23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世人不能接受他,因為看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為他與你們同住,也要在你們裡面。】 約翰福音 14:16-17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面嗎?】 哥林多前書 3:16

【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各樣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完全完備,毫無欠缺。】 雅各書 1:2-4

【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地盼望神的榮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我們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神愛我們的心,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裡了。】 羅馬書 5:2-5

【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約翰福音 14:27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帶著感恩的心,把你們所要的告訴神。這樣,神所賜超過人能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立比書 4:6-7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他,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要用詩歌頌讚他。】 詩篇 28:7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他顧念你們。】 彼得前書 5:7

(全文約一萬零三百餘字)


先知的共同宣告:因信靠耶穌之名而得的赦罪應許 【眾 先 知 也 為 他 作 見 證 說 : 凡 信 他 的 人 必 因 他 的 名 得 蒙 赦 罪 。】 使徒行傳 10:43

 


標題:先知的共同宣告:因信靠耶穌之名而得的赦罪應許

【眾 先 知 也 為 他 作 見 證 說 : 凡 信 他 的 人 必 因 他 的 名 得 蒙 赦 罪 。】 使徒行傳 10:43

這節經文出自使徒行傳第十章,記載了使徒彼得在哥尼流家中所作的佈道。哥尼流是一位敬畏上帝的外邦人,他蒙神指示邀請彼得到家中,聆聽福音的信息。彼得在講道中,總結了耶穌基督的生平、受死和復活,並宣告了一個普世性的真理:所有相信耶穌基督的人,都將藉著祂的名得到罪的赦免。這節經文不僅是彼得講道的中心信息,也濃縮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內容——藉著信心,透過耶穌基督,罪得以赦免。本文將以此經文為核心,深入探討舊約先知的見證、耶穌基督之名的權柄、因信稱義的真理、以及赦罪的普世性,並藉由聖經中其他相關經文的呼應,闡明這節經文所蘊含的深刻救贖意義和對所有信徒的永恆應許。

第一段:使徒行傳的背景——福音的擴展與外邦人的歸信

使徒行傳記載了耶穌基督升天後,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以及福音如何從耶路撒冷開始,逐漸擴展到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使徒行傳 1:8)。第十章是福音傳向外邦人的重要轉折點。哥尼流的歸信標誌著上帝的救恩不再僅限於猶太人,而是要臨到所有相信的人,無論他們的種族和背景如何。彼得在哥尼流家中的講道,正是這一轉變的關鍵時刻,而使徒行傳 10:43 這節經文,則是這場歷史性講道的精髓所在。

第二段:「眾 先 知 也 為 他 作 見 證 說 」——舊約先知的角色與預言

「眾 先 知 也 為 他 作 見 證 說 。」舊約的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他們領受上帝的啟示,向以色列民傳達上帝的信息,其中包括對未來彌賽亞的預言。這些預言涵蓋了彌賽亞的身份、使命、受苦、死亡和復活,以及祂所帶來的救恩。從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到但以理、彌迦、撒迦利亞等眾先知,他們都異口同聲地預言了這位將要來的救贖主。彼得在這裡強調,他所傳講的關於耶穌基督的信息,並非是新的發明,而是與舊約先知的預言一脈相承的,是上帝在歷史中早已計劃好的救贖行動。

【論到這救恩,那預言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都曾詳細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裡面的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將要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甚麼時候,並指怎樣的時候。】 彼得前書 1:10-11

這段經文指出舊約先知曾仔細考察關於基督的預言。

【摩西曾說:『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凡事都要聽從他。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須從民中滅絕。』從撒母耳直到後來的眾先知,凡講過的,也都預言了這些日子。】 使徒行傳 3:22-24

彼得在另一次講道中也引用了摩西和眾先知的預言來證明耶穌是基督。

第三段:「凡 信 他 的 人 必 因 他 的 名 得 蒙 赦 罪 」——信心的重要性與赦罪的恩典

「凡 信 他 的 人 必 因 他 的 名 得 蒙 赦 罪 。」這句話揭示了得蒙赦罪的唯一途徑——藉著相信耶穌基督的名。這裡的「相信」不僅僅是頭腦上的認同,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信靠和委身,承認耶穌基督是救主,並願意接受祂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所成就的救贖。而「因他的名」則強調了赦罪的權柄和能力都來自於耶穌基督。祂的名代表了祂的身份、權柄和所完成的工作。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的名,將赦罪的恩典賜給所有相信的人。這是一個白白的恩典,是我們不配得到的,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愛和憐憫。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以弗所書 2:8-9

這段經文清楚地說明了救恩是本乎恩,也因著信,而不是靠人的行為。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羅馬書 5:1

因信稱義是與神和好的基礎。

第四段:舊約中關於罪與赦免的教導——獻祭制度與上帝的憐憫

在舊約時代,上帝設立了獻祭的制度,作為以色列民贖罪的方式。藉著獻上祭牲的血,他們的罪得以遮蓋(雖然並不能完全除去)。然而,先知們也指出,上帝更看重的是內心的悔改和對祂的順服,而不是僅僅外在的獻祭儀式。上帝是滿有憐憫和恩典的神,祂渴望赦免人的罪,只要他們真心悔改,轉向祂。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眾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肪,我已厭煩了;公牛的血,羊羔和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以賽亞書 1:11

這段經文表明上帝不喜悅沒有真實悔改的獻祭。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詩篇 51:17

這節詩篇強調了上帝看重的是內心的悔改。

第五段:耶穌基督的位格與工作——應驗先知的預言

耶穌基督的降生、受死和復活,正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的來臨。祂是上帝的獨生子,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為要拯救罪人。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是那更美、更完全的祭,一次獻上,就永遠有效,能夠完全地赦免所有相信祂的人的罪。祂的復活證明了祂勝過了罪和死亡的權勢,為我們帶來了永生的盼望。耶穌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完全應驗了舊約先知的預言,證明祂就是那位上帝所應許的救贖主。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約翰福音 1:29

施洗約翰稱耶穌為除去世人罪孽的羔羊。

【基督照我們所領受的傳承,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哥林多前書 15:3-4

這段經文概括了福音的核心內容: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並且復活了。

第六段:「因 他 的 名 」的意義——權柄、能力與救贖

「因他的名」這句話蘊含著深刻的意義。在聖經中,名字不僅僅是一個稱謂,更代表了一個人的身份、權柄和能力。耶穌基督的名是至高的名,是父神所賜予的,【所以神把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好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立比書 2:9-11)藉著這個充滿權柄和能力的名,我們得以與神和好,罪得到赦免,並領受一切屬靈的福氣。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使徒行傳 4:12

彼得在另一次講道中也強調了耶穌之名的獨一救贖權柄。

【你們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並靠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了,成聖了,稱義了。】 哥林多前書 6:11

這節經文表明藉著耶穌基督的名和神的靈,信徒得以洗淨、成聖和稱義。

第七段:信心的本質與果效——相信、委身與生命的改變

「凡信他的」強調了信心的重要性。這裡的信心不是一種膚淺的、理智上的同意,而是一種深切的、全人的信靠和委身。它包括承認自己的罪,相信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並願意將自己的生命完全交託給祂。這種信心會帶來生命的改變,使信徒從罪的捆綁中得到釋放,成為新造的人,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

【你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 1:9

認罪是蒙赦罪的前提。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 5:17

在基督裡的人是新造的人。

第八段:赦罪的意義與範圍——除去罪的刑罰與恢復與神的關係

「得 蒙 赦 罪 」是福音的核心應許。罪使人與聖潔的上帝隔絕,並帶來永恆的刑罰。而赦罪意味著上帝塗抹了我們的罪過,不再追究我們的罪責,使我們從罪的刑罰中得到釋放,並恢復與祂之間美好的關係。這是一個極大的恩典,使我們得以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享受祂的愛和同在。赦罪的範圍是廣泛的,只要是真心相信耶穌基督的人,無論他們的罪有多麼深重,都能夠得到完全的赦免。

【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絕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 希伯來書 8:12

這是上帝藉著先知所應許的新約的赦罪。

【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我們在他裡面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 歌羅西書 1:13-14

這段經文強調了救贖和赦罪是藉著基督而來的。

第九段:普世的救恩——福音是為萬民預備的

使徒行傳第十章的背景特別強調了福音的普世性。哥尼流是外邦人,但上帝卻主動向他顯現,並差遣彼得將福音傳給他。彼得在講道中宣告,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能夠得到罪的赦免。這打破了當時猶太人對救恩的狹隘理解,表明上帝的愛是廣闊的,祂願意拯救所有願意相信的人。這個普世性的信息是基督教信仰的重要特徵,也激勵著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將福音傳到地極。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馬可福音 16:15

這是耶穌升天前給門徒的大使命。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得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前,又站在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 啟示錄 7:9-10

這段經文描繪了來自各國各族的人都因信基督而得救的景象。

第十段:新約中關於赦罪的應許與實踐——耶穌的教導與使徒的傳講

從耶穌基督在地上的服事開始,祂就宣告了赦罪的信息。祂醫治病人,趕逐污鬼,甚至赦免人的罪(馬太福音 9:2)。祂也教導門徒要彼此饒恕(馬太福音 18:21-35)。在祂升天之後,使徒們遵照祂的吩咐,將赦罪的福音傳遍天下。在使徒行傳中,我們看到彼得、保羅等使徒在不同的場合都強調,藉著相信耶穌基督,罪可以得到赦免。使徒們的傳講和見證,延續了耶穌基督的使命,將救恩的信息帶給更多的人。

【你們要悔改,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必從主面前來到。】 使徒行傳 3:19

彼得勸勉聽眾要悔改,使罪得以塗抹。

【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藉著這位耶穌傳給你們的。】 使徒行傳 13:38

保羅在安提阿的會堂中傳講赦罪的道。

第十一段:結論——堅信先知的見證,藉著信靠耶穌之名領受赦罪的恩典,並將這普世的福音傳揚開來

使徒行傳 10:43 這節經文以簡潔有力的語言,宣告了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凡相信耶穌基督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這不僅是舊約先知的共同見證,也是新約使徒們所傳講的核心信息。赦罪的恩典是上帝白白賜予的禮物,我們只需要憑著信心去領受。這份救恩是普世性的,為所有願意相信的人預備。作為今天的信徒,我們應當堅信這個真理,藉著信靠耶穌基督的名,領受上帝所賜的赦罪之恩,並將這美好的福音傳揚開來,讓更多的人也能夠因信得蒙赦罪,與上帝和好,得享永恆的生命。

引用的聖經經文清單:

【眾 先 知 也 為 他 作 見 證 說 : 凡 信 他 的 人 必 因 他 的 名 得 蒙 赦 罪 。】 使徒行傳 10:43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你們也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 使徒行傳 1:8

【論到這救恩,那預言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都曾詳細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裡面的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將要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甚麼時候,並指怎樣的時候。】 彼得前書 1:10-11

【摩西曾說:『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凡事都要聽從他。凡不聽從那先知的,必須從民中滅絕。』從撒母耳直到後來的眾先知,凡講過的,也都預言了這些日子。】 使徒行傳 3:22-24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以弗所書 2:8-9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 羅馬書 5:1

【耶和華說:「你們所獻的眾多祭物,與我何益呢?公綿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肪,我已厭煩了;公牛的血,羊羔和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悅。】 以賽亞書 1:11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詩篇 51:17

【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約翰福音 1:29

【基督照我們所領受的傳承,為我們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聖經所說,第三天復活了。】 哥林多前書 15:3-4

【所以神把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好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 腓立比書 2:9-11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使徒行傳 4:12

【你們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並靠著我們神的靈,已經洗淨了,成聖了,稱義了。】 哥林多前書 6:11

【你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約翰一書 1:9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哥林多後書 5:17

【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絕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 希伯來書 8:12

【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裡。我們在他裡面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 歌羅西書 1:13-14

【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馬可福音 16:15

【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得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前,又站在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著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 啟示錄 7:9-10

【你們要悔改,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必從主面前來到。】 使徒行傳 3:19

【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藉著這位耶穌傳給你們的。】 使徒行傳 13:38

【耶穌對他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今以後不要再犯罪了。」】 約翰福音 8:11

【你們要彼此饒恕,好像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 以弗所書 4:32

(全文約一萬零三百餘字)


蒙召效法受苦的基督: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一節所揭示的信徒使命與生命榜樣 【你 們 蒙 召 原 是 為 此 ; 因 基 督 也 為 你 們 受 過 苦 , 給 你 們 留 下 榜 樣 , 叫 你 們 跟 隨 他 的 腳 蹤 行 。】 彼得前書 2:21

 


標題:蒙召效法受苦的基督: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一節所揭示的信徒使命與生命榜樣

【你 們 蒙 召 原 是 為 此 ; 因 基 督 也 為 你 們 受 過 苦 , 給 你 們 留 下 榜 樣 , 叫 你 們 跟 隨 他 的 腳 蹤 行 。】 彼得前書 2:21

這節出自彼得前書第二章的經文,是使徒彼得寫給當時分散在亞細亞各處,因信仰而遭受逼迫的基督徒的勸勉。在這段話中,彼得明確指出信徒蒙召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樣,並跟隨祂的腳蹤而行。這不僅是對早期教會信徒的挑戰,也是對歷世歷代所有基督徒的呼召。基督的受苦並非偶然,而是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清晰的生命模式,指引我們如何在世上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本文將以此經文為核心,深入探討基督徒蒙召的意義、基督受苦的榜樣、跟隨基督腳蹤的具體內涵,並藉由聖經中其他相關經文的呼應,闡明這節經文所蘊含的深刻屬靈真理和對信徒生命的實際指導。

第一段:彼得前書的背景——寫給受苦信徒的勸勉

彼得前書是一封充滿鼓勵和安慰的書信,寫給那些因著對基督的信仰而遭受各樣苦難的信徒。當時的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逼迫日益加劇,信徒們面臨著社會的排擠、經濟的損失,甚至生命的危險。在這樣的背景下,使徒彼得寫信勸勉他們要堅守信仰,活出聖潔的生活,並以基督受苦的榜樣來安慰他們的心。彼得希望這些受苦的信徒能夠明白,他們的苦難並非毫無意義,而是與基督的受苦有所關聯,並且在永恆的視角下,這些苦難將帶來榮耀的獎賞。

第二段:「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基督徒的呼召與目的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這句話明確指出了基督徒蒙召的目的之一。所謂「蒙召」,是指上帝藉著福音呼召人離開黑暗,進入光明,成為祂的兒女。這個呼召不僅僅是得救,更包含了上帝對信徒生命的旨意和計劃。彼得在這裡特別強調,信徒蒙召也是為了效法基督受苦的榜樣。這並不是說每個基督徒都必須經歷與基督完全相同的苦難,而是指在面對因信仰而來的挑戰和逆境時,我們要以基督那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回應。

【那召你們進入他恩典之中的,乃是那賜諸般恩典的神。】 彼得前書 5:10

這節經文強調了呼召的源頭是賜諸般恩典的神。

【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是神的子民;從前未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彼得前書 2:10

這節經文描述了蒙召後信徒身份的改變。

第三段:「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基督受苦的意義與榜樣

「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基督的受苦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耶穌基督,作為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為了我們的罪甘願承受十字架的酷刑,替我們付上了罪的代價。祂的受苦不僅是為了救贖我們脫離罪和死亡的權勢,也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完美的榜樣。祂在面對不公、侮辱和痛苦時所展現出的忍耐、謙卑、順服和愛,是我們效法的楷模。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1。】 以賽亞書 53:3-5

這段舊約預言描繪了彌賽亞的受苦。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會了順從。他既然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希伯來書 5:8-9

這節經文強調了基督透過受苦學會了順從。

第四段:「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效法基督的呼召與實踐

「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這句話是這節經文的關鍵所在。基督的受苦不是要讓我們也去追求苦難本身,而是要我們在面對苦難時,學習祂那種堅韌的信心、無私的愛和全然順服的態度。跟隨基督的腳蹤,意味著我們要以祂為人生的榜樣,在我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上都力求像祂。這包括在面對不公時保持忍耐,在受到傷害時選擇饒恕,在服事他人時甘願捨己,以及在遵行上帝旨意時毫不猶豫。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書 2:5-8

這段經文勸勉信徒要以基督的心為心,效法祂的謙卑和順服。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 13:34-35

耶穌命令門徒要彼此相愛,如同祂愛他們一樣。

第五段:聖經中關於基督受苦的預言與應驗

舊約聖經中有多處預言了彌賽亞將要受苦。例如,以賽亞書第五十三章詳細描述了受苦的僕人,祂將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詩篇第二十二篇也描繪了受苦的義人所經歷的痛苦和掙扎,許多學者認為這也是對基督受難的預言。新約福音書則記載了這些預言在耶穌基督身上的應驗,包括祂被出賣、被捕、受審、被鞭打、被釘在十字架上等一系列的苦難。這些經文共同見證了基督受苦的必然性和其救贖的意義。

【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他受屈辱,他的冤屈不得伸張。誰能說出他的世代呢?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他受鞭打,是因我百姓的罪過。】 以賽亞書 53:7-8

這段經文生動地描繪了受苦僕人的形象。

【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離棄我?我呼求的時候,你為甚麼遠離我,不應允我?】 詩篇 22:1

這句詩篇被耶穌在十字架上引用。

第六段:基督徒為何受苦——與基督一同受苦的意義

彼得前書的背景是基督徒因信仰而受苦,而這節經文將這種苦難與基督的受苦聯繫起來。聖經教導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可能會因為持守信仰而遭受逼迫和不公待遇。保羅也曾說:【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摩太後書 3:12)然而,聖經也告訴我們,與基督一同受苦是有意義的,它使我們更深地認識基督,也使我們在祂的復活裡有份。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我們若是能忍耐到底,也必與他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他,他也不認我們。】 提摩太後書 2:11-12

這節經文將與基督同死和同活聯繫起來。

【我為基督的緣故,甘心樂意地忍受軟弱、凌辱、艱難、迫害和困境;因為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 12:10(現代中文譯本)

保羅在軟弱中經歷了基督的力量。

第七段:效法基督的榜樣——在不同方面的實踐(謙卑、愛、饒恕、忍耐)

效法基督的榜樣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內容。這需要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努力學習和實踐基督的品格。首先是謙卑,基督本是神的兒子,卻甘願降卑為人,甚至為我們捨命。我們也要學習放下自己的驕傲,以謙卑的態度服事人。其次是愛,基督愛我們甚至為我們而死,我們也要學習彼此相愛,甚至愛我們的仇敵。第三是饒恕,基督在十字架上為那些釘祂的人祈求饒恕,我們也要學習饒恕那些傷害我們的人。最後是忍耐,基督在面對苦難時始終保持忍耐,我們也要學習在困境中堅忍不拔,持守信仰。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弗所書 4:2

這節經文勸勉信徒要彼此謙虛、溫柔、忍耐和寬容。

【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些迫害你們的人禱告。】 馬太福音 5:44

耶穌教導我們要愛仇敵。

第八段:苦難中的盼望——永恆的獎賞與上帝的同在

雖然效法基督受苦的道路可能充滿艱辛,但聖經也給予我們在苦難中的盼望。彼得在本書信中多次提到信徒將來所要得的榮耀和獎賞。【你們既是同受苦難的,就要歡喜,好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彼得前書 4:13)此外,聖經也應許上帝會與受苦的信徒同在,賜予他們力量和安慰。【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篇 34:18)

【因為我深信,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現給我們的榮耀,就算不得甚麼。】 羅馬書 8:18

保羅堅信將來的榮耀遠超現在的苦楚。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希伯來書 13:5

上帝應許永遠與祂的子民同在。

第九段:聖靈的幫助——在效法基督的道路上得力

效法基督並非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的,這需要聖靈的幫助。聖靈是上帝所賜的保惠師,祂住在信徒的心中,賜予我們力量、智慧和勇氣去遵行上帝的旨意,活出像基督一樣的生命。【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 5:22-23)這些美好的品格正是基督生命的彰顯,也是聖靈在我們裡面工作的果效。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書 4:13

保羅宣告他靠著基督的力量凡事都能做。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事指教你們,並且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約翰福音 14:26

耶穌應許聖靈會指教和提醒門徒。

第十段:在世上的見證——透過苦難展現基督的品格

當基督徒在面對苦難時,能夠以基督那樣的態度來回應,這本身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見證。我們的忍耐、愛和饒恕,能夠吸引那些還不認識基督的人,讓他們看到福音的真實和力量。耶穌曾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無法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所有在屋裡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照在人前,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歸榮耀給你們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 5:14-16)我們在苦難中的表現,正是我們光芒的體現。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好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人,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彼得前書 2:12

彼得勸勉信徒要在外邦人中品行端正,為主作見證。

第十一段:結論——回應蒙召,效法基督,在苦難中成長,為主作見證,盼望永恆的榮耀

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一節的呼召,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應當銘記於心的。我們蒙召不僅是為了得救,更是為了效法基督,跟隨祂的腳蹤而行,尤其是在面對苦難的時候。基督為我們受苦,留下了完美的榜樣,祂的謙卑、愛、順服和忍耐,是我們在世上生活的指引。藉著聖靈的幫助,我們能夠在苦難中成長,活出像基督一樣的生命,並透過我們的見證,將福音的光芒照耀在黑暗的世界中。最終,我們將與基督一同享受那永恆的榮耀。讓我們勇敢地回應這個蒙召,堅定地走在效法基督的道路上,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天。

引用的聖經經文清單:

【你 們 蒙 召 原 是 為 此 ; 因 基 督 也 為 你 們 受 過 苦 , 給 你 們 留 下 榜 樣 , 叫 你 們 跟 隨 他 的 腳 蹤 行 。】 彼得前書 2:21

【那召你們進入他恩典之中的,乃是那賜諸般恩典的神。】 彼得前書 5:10

【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是神的子民;從前未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 彼得前書 2:10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2。】 以賽亞書 53:3-5

【他雖然為兒子,還是因所受的苦難學會了順從。他既然得以完全,就為凡順從他的人成了永遠救恩的根源。】 希伯來書 5:8-9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腓立比書 2:5-8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約翰福音 13:34-35

【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他受屈辱,他的冤屈不得伸張。誰能說出他的世代呢?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他受鞭打,是因我百姓的罪過。】 以賽亞書 53:7-8

【我的神,我的神,你為甚麼離棄我?我呼求的時候,你為甚麼遠離我,不應允我?】 詩篇 22:1

【不但如此,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裡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 提摩太後書 3:12

【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我們若是能忍耐到底,也必與他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他,他也不認我們。】 提摩太後書 2:11-12

【我為基督的緣故,甘心樂意地忍受軟弱、凌辱、艱難、迫害和困境;因為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 哥林多後書 12:10(現代中文譯本)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以弗所書 4:2

【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些迫害你們的人禱告。】 馬太福音 5:44

【你們既是同受苦難的,就要歡喜,好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 彼得前書 4:13

【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 詩篇 34:18

【因為我深信,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現給我們的榮耀,就算不得甚麼。】 羅馬書 8:18

【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希伯來書 13:5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加拉太書 5:22-2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書 4:13

【但保惠師,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他要將一切事指教你們,並且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 約翰福音 14:26

【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無法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所有在屋裡的人。照樣,你們的光也當照在人前,使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歸榮耀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馬太福音 5:14-16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好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人,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就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彼得前書 2:12

(全文約一萬零三百餘字)


把苛刻你的人交給上帝,讓神為你平反!《如何面對滋事者》|生命的贏家 約爾歐斯汀 Joel Osteen 湖木教會 Lakewood Church

 


#約爾歐斯汀 #JoelOsteen #lakewoodchurch

每個人在生活不同階段,不同環境,都會遇到一些看似專找我們麻煩,惹是生非的人。即使我們行得正,坐得直,他們仍會挑毛病,批評論斷。約爾牧師用聖經的大衛和使徒保羅,勉勵我們,不要被那些人的攪擾而受影響,也要明白上帝可能不會挪開他們,而要我們藉此心靈更加剛強成熟,並將一切交給上帝,相信祂最終會幫助我們,遠離那些人和環境,完成命定。


穆斯林婦女意識到這一點後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耶穌…😳(見證)

 


一個全球性的福音項目,其使命是創造世界上最大的耶穌見證檔案,直到耶穌再來。我們的願景是透過耶穌的見證來拯救靈魂

Muslim Woman Gives Her Life to JESUS After Realizing THIS

 


Delafé Testimonies is a global evangelistic project with the mission of creating the world's largest archive of Jesus testimonies until His return. Our vision is to save souls, build community, and set people free through the testimony of Jesus.

看啊!上帝的居所設立在人間 │ 大衛鮑森牧師 David Pawson

 


Rev 21:3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 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 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 神.


Rev 21:4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Rev 21:5 坐寶座的說、看哪、我將一切都更新了。又說、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


Rev 21:6 他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


Rev 21:7 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 神、他要作我的兒子。


面對生死 │ 大衛鮑森牧師 David Pawson




生命的豐盛與託管的責任:創世記一章二十八節所啟示的上帝祝福與人類使命 【神 就 賜 福 給 他 們 , 又 對 他 們 說 : 要 生 養 眾 多 , 遍 滿 地 面 , 治 理 這 地 , 也 要 管 理 海 裡 的 魚 、 空 中 的 鳥 , 和 地 上 各 樣 行 動 的 活 物 。】 創世記 1:28

 


標題:生命的豐盛與託管的責任:創世記一章二十八節所啟示的上帝祝福與人類使命

【神 就 賜 福 給 他 們 , 又 對 他 們 說 : 要 生 養 眾 多 , 遍 滿 地 面 , 治 理 這 地 , 也 要 管 理 海 裡 的 魚 、 空 中 的 鳥 , 和 地 上 各 樣 行 動 的 活 物 。】 創世記 1:28

這節出自創世記第一章的經文,是上帝在創造人類之後,對他們所說的第一句話,也是祂賜予人類的第一個祝福和託付。它不僅揭示了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也確立了人類在上帝創造秩序中的獨特地位和責任。這段話語簡潔而深刻,包含了上帝對人類繁衍、遍滿、治理和管理的明確旨意。本文將以此經文為核心,深入探討上帝的賜福、「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含義、「治理這地,也要管理」的責任,並藉由聖經中其他相關經文的呼應,闡明這節經文所蘊含的豐富神學意義和對人類歷史與現實的深遠影響。

第一段:創世記的背景——上帝的創造與人類的位份

創世記是聖經的第一卷書,記載了上帝創造天地萬物的偉大作為。在六日的創造中,上帝首先創造了光、空氣、陸地、植物和天體,然後創造了水中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的走獸。最後,上帝創造了人類,並且是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和樣式創造的(創世記 1:26-27)。這表明人類在上帝的創造中佔有特殊的地位,是上帝創造的頂峰。緊接著,上帝就賜福給他們,並頒布了這項重要的使命。

第二段:「神就賜福給他們」——上帝祝福的意義與源頭

「神就賜福給他們。」上帝的祝福是祂對受造物的恩惠和賜予。在聖經中,上帝的祝福常常伴隨著能力、繁榮、興盛和保護。在這裡,上帝賜福給人類,預示著祂將賜予他們繁衍後代的能力,以及管理和治理地球所需的智慧和力量。上帝的祝福是創造的動力,也是人類履行使命的保障。這份祝福的源頭是上帝自己,祂是所有美好事物的源頭和供應者。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看見耶路撒冷興盛!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詩篇 128:5-6

這段詩篇表達了對上帝賜福的渴望和確信。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 1:17

新約也指出一切美善的恩賜都來自上帝。

第三段:「又要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繁衍與遍滿的使命

「又要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這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第一個明確的命令。它包含了兩個層面的含義:首先是「生養眾多」,指人類要繁衍後代,使人口不斷增長;其次是「遍滿地面」,指人類要散居在地球的各個角落,開發和利用地球的資源。這個命令不僅關乎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也體現了上帝創造地球並要人類居住其上的旨意(以賽亞書 45:18)。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詩篇 127:3

詩篇將兒女視為上帝的產業和賞賜。

【你們要生養眾多,在地上繁茂增長,人數眾多。】 創世記 9:7

挪亞洪水之後,上帝再次向挪亞和他的兒子們發出同樣的命令。

第四段:「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治理與管理的責任

「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這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第二個重要的命令,也是人類在上帝創造秩序中的獨特職責。「治理」和「管理」這兩個詞都指向人類對地球及其所有生物所擁有的權柄和責任。這並不是一種隨意支配和破壞的權力,而是一種基於上帝形象的託付,要求人類以智慧、仁愛和公義來管理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如同上帝管理祂的創造一樣。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羊和牛,以及田野的走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和水中所行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詩篇 8:6-8

這段詩篇讚美了上帝賦予人類的管理權柄。

【義人顧惜他牲畜的性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 箴言 12:10

這節箴言提醒我們要以仁慈的態度對待動物。

第五段:聖經中關於上帝賜福的例子——從亞伯拉罕到新約的應許

上帝的賜福貫穿了整本聖經。在舊約中,上帝應許賜福亞伯拉罕,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並且萬國都必因他得福(創世記 12:2-3)。上帝也賜福給雅各、約瑟、大衛等許多人,使他們在不同的領域蒙受恩典。在新約中,耶穌基督的降臨更是帶來了全新的祝福。【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以弗所書 1:3)信徒藉著在基督裡的信心,可以領受上帝各樣屬靈的福氣,包括罪得赦免、與上帝和好、以及永生的盼望。

第六段:「生養眾多」的意義——家庭、後代與延續上帝的形象

上帝命令人類「生養眾多」,不僅僅是為了維持人類的數量,更包含了建立家庭、養育後代、以及在地上延續上帝形象的意義。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傳承信仰和價值觀的重要場所。通過生育和養育子女,人類可以將上帝的愛、公義和智慧傳遞給下一代,使上帝的形象在地上得以延續。

【所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世記 2:24

這節經文確立了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倒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書 6:4

這節經文強調了父母在養育兒女方面的責任。

第七段:「治理」與「管理」的含義——權柄、責任與智慧的運用

上帝賦予人類「治理」和「管理」的權柄,但這並不是一種可以隨意濫用的權力。它更像是一種責任,要求人類以智慧和愛心來對待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我們需要學習了解自然界的規律,合理地利用地球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這需要我們發揮上帝賜予的智慧和創造力,以負責任的態度來管理這個世界,使之能夠持續發展,造福人類和所有生物。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耶和華;世界和住在其間的,也都屬他。】 詩篇 24:1

這節詩篇提醒我們地球及其所有都屬於上帝。

【要看守修理這園子。】 創世記 2:15

上帝將伊甸園交給亞當看守修理,這體現了人類作為管家的責任。

第八段:人類作為管家的角色——對上帝創造物的責任與照護

創世記 1:28 所賦予人類的使命,確立了人類作為上帝創造物的管家的角色。管家是受託管理他人財產的人,他們需要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按照主人的意願來管理財產。同樣,人類受託管理上帝所創造的世界,我們需要以敬畏上帝的心,按照祂的旨意來照護這個地球和其上的所有生命。這包括保護環境、珍惜資源、關愛動物,以及促進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

【論到管家,所要求的乃是要他們忠心。】 哥林多前書 4:2

這節經文強調了管家的忠心。

【你張手,使有生氣的都隨願飽足。】 詩篇 145:16

上帝供應一切生命的需要,人類也應當學習這種慷慨。

第九段:濫用權柄與破壞環境——違背上帝的旨意

然而,人類常常濫用上帝所賦予的權柄,為了自身的利益而過度開發和破壞自然環境,導致資源枯竭、污染嚴重、氣候變遷等問題。這種行為不僅損害了地球的生態系統,也違背了上帝創造的美好旨意。聖經教導我們要愛鄰如己,這種愛也應當延伸到對待上帝所創造的其他生命和環境上。我們需要反思自己的行為,悔改我們的錯誤,並採取積極的措施來保護和恢復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的,而是因那叫它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那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榮耀的自由。】 羅馬書 8:20-21

保羅指出受造之物也因人類的罪而受苦。

【他們敗壞了地。】 以賽亞書 24:5

先知以賽亞描述了人類對土地的敗壞。

第十段:在基督裡的更新——恢復上帝的形象與使命

藉著信靠耶穌基督,人類可以得到屬靈的更新,重新恢復上帝的形象,並被賦予能力去履行上帝在創世之初所賦予的使命。聖靈的內住可以幫助我們克服自私和貪婪的傾向,以愛心和智慧來管理上帝的創造。我們需要學習以基督的心為心,關愛他人,也關愛上帝所創造的世界。透過在基督裡的更新,我們可以重新找回我們在上帝創造秩序中的正確位置,並為恢復地球的健康和和諧做出貢獻。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以弗所書 4:24

這節經文描述了新人的樣式。

【這新人照著那創造他的主的形像漸漸更新,以致有完全的知識。】 歌羅西書 3:10

這節經文強調了在基督裡的更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第十一段:結論——領受上帝的祝福,肩負治理的責任,以智慧和愛心管理祂的創造,活出蒙福的生命,並將這使命傳承下去

創世記 1:28 是上帝對人類的祝福和託付,它確立了人類在上帝創造中的獨特地位和責任。我們蒙受上帝的祝福,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我們也肩負著治理和管理地球及其所有生物的責任。這是一項崇高的使命,需要我們以智慧、仁愛和公義來履行。讓我們反思我們在上帝創造中的角色,悔改我們對環境的破壞和對其他生命的漠視,並藉著在基督裡的更新,重新回到上帝的心意中,以負責任的態度來管理這個世界,使之能夠持續發展,造福人類和所有生物,最終將榮耀歸給我們偉大的創造主。

引用的聖經經文清單:

【神 就 賜 福 給 他 們 , 又 對 他 們 說 : 要 生 養 眾 多 , 遍 滿 地 面 , 治 理 這 地 , 也 要 管 理 海 裡 的 魚 、 空 中 的 鳥 , 和 地 上 各 樣 行 動 的 活 物 。】 創世記 1:28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創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創造他們;他創造了他們,有男有女。】 創世記 1:26-27

【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看見耶路撒冷興盛!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 詩篇 128:5-6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裡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雅各書 1:17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 詩篇 127:3

【你們要生養眾多,在地上繁茂增長,人數眾多。】 創世記 9:7

【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羊和牛,以及田野的走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和水中所行的,都服在他的腳下。】 詩篇 8:6-8

【義人顧惜他牲畜的性命;惡人的憐憫也是殘忍。】 箴言 12:10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 以弗所書 1:3

【所以,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世記 2:24

【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激怒兒女,倒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以弗所書 6:4

【地和其中所充滿的,都屬耶和華;世界和住在其間的,也都屬他。】 詩篇 24:1

【要看守修理這園子。】 創世記 2:15

【論到管家,所要求的乃是要他們忠心。】 哥林多前書 4:2

【你張手,使有生氣的都隨願飽足。】 詩篇 145:16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的,而是因那叫它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那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榮耀的自由。】 羅馬書 8:20-21

【他們敗壞了地。】 以賽亞書 24:5

【穿上了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以弗所書 4:24

【這新人照著那創造他的主的形像漸漸更新,以致有完全的知識。】 歌羅西書 3:10

【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栽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放在那裡。】 創世記 2:8

【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也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樹。】 創世記 2:9

【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創世記 2:15

【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 創世記 2:19

(全文約一萬零三百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