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問題

中國人口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截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人口總數達到13.95億人,占世界人口總量的18%[1],居世界首位[2]中國是一個以漢族為多數的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92%左右,其餘為少數民族,以及極少數的歸化外國移民。中國人口分布也不均勻,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集,以新疆、西藏、內蒙古為主的西部地區人口稀少[3],種族方面漢族比例將略降至9成,但主要的人口問題還是在於面臨城市分布過密的管理困難。
China population.svg
中國歷年人口變化
人口13億9538萬(2018年底,國家統計局估計)
世界第1位
增長率 3.81‰(2018年,國家統計局估計,自然增長率)
出生率10.94‰(2018年,國家統計局估計)
死亡率7.13‰(2018年,國家統計局估計)
預期壽命76.34歲(2015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 男性73.64歲(2015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 女性79.43歲(2015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生育率1.25孩子/婦女(2016年國家統計局抽樣,總和生育率)排名187
嬰兒死亡率7.5‰(2016年國家衛計委估計)
0-14歲16.796%(2017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15-64歲71.816%(2017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65歲及以上11.389%(2017年國家統計局抽樣)
新生人口1.1452(2017年國家統計局抽樣,男/女)
15歲以下1.13(2008年估計,男/女)
15-64歲1.06(2008年估計,男/女)
65歲及以上0.91(2008年估計,男/女)
國族中國民族
主要民族漢族
少數民族中國民族列表,人口500萬以上的有壯族回族滿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蒙古族
官方漢語普通話、少數民族語言(維吾爾族藏語蒙古語等)
其他漢語方言(官話方言、吳語粵語閩語湘語贛語客家語等)和少數民族語言,見中國語言列表
中國大陸從1970年代強化計劃生育政策,以遏制人口增長。雖然中國仍然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但生育率自1970年代後一直處於世界低水平。近年來中國大陸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目前每年誕生的新生兒只有世界所有嬰兒12%[1][4]。根據估計,中國大陸人口將於2025—2030年間達到不超過14.5億的峰值,隨後將開始下降[5]。聯合國根據現有生育率預測,中國人口由2000年約占世界人口1/5,到2100年比重將降至1/30,人口約剩8億。[4]隨之而來的是嚴重的老年化與社會不穩定成為中長期國家發展的最大隱憂。
中國大陸新生兒男女性別比為115:100,雖然正在逐年下降,但男女比例失衡問題在鄉下仍十分嚴重[6]

目錄

歷史及現狀編輯

歷史上,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中一直占據較大比例。19世紀上半葉,清朝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此後,由於戰亂等因素,中國人口占世界比例大幅下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大陸人口約5.4億,占世界人口的22%。和許多開發中國家一樣,從1950年起,由於社會較為穩定,死亡率下降,預期壽命逐漸延長,人口因此迅速增長。期間除了1959-1961年間由於三年困難時期產生的饑荒導致人口下降外,直至197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人口保持每年2%以上高增長的態勢。1981年中國大陸人口達到10億,占世界人口比例維持在22%。
不斷增加的人口促使中國政府認真考慮節制生育的問題。早在1950年代,就有號召要求計劃生育的聲音[7],但計劃生育到1970年代中期起才逐漸嚴格付諸實踐。起初,政府政策較為寬鬆,以「宣傳教育」為主。但國家領導人對控制人口期待很高,使得計劃生育政策越來越嚴格,採取強力手段限制生育。從1980年起,許多家庭都只被允許生一個孩子[8]。由於出生率下跌,中國人口增長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從1971年的3.065%下降到2010年的1.19%,而人口增長率也下降到0.5%以下。由於人口調控也產生了諸如老齡化、性別比失衡、勞動人口下降等不利局面[9],再加上中國婦女生育觀念有所轉變,生育意願降低,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人口負增長,政府逐漸意識到了調整人口政策的重要性。2015年,中國政府宣布廢除「一胎政策」,允許所有婦女生育兩個孩子。
然而,即使開展了「二胎政策」,中國的出生率仍然低於預期。2017年,中國大陸出生率為1.243%。於此同時,由於老齡人口不斷增加,勞動力人口正在萎縮,經濟發展所依賴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生育數量不足成為了另一個社會問題[10]

人口結構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總數與自然增長率(1949年-2008年)
中國大陸人口平均年齡為36.7歲。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平均年齡呈上升態勢。根據測算,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從1982年的4.9%,升到了2014年的10.5%,老齡化呈加速上升狀態[10]
按照人口統計標准,0~1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在20%~23%,為正常;18%~20%,為少子化;15%~18%,為嚴重少子化;15%以下,為超少子化;23%~30%,為多子化;30%~40%,為嚴重多子化。經過幾十年變遷,中國人口結構由嚴重多子化快速向嚴重少子化演變,並有由嚴重少子化向超少子化演變趨勢,預計到2030年,中國0~1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將跌破15%。 [參 1]
中國少子化水平位居全球前列。目前發達國家人均GDP普遍在2.2萬美元之上,而中國只有8000多美元。0~14歲人口佔總人口比重,2010年中國已經下降到18.1%,已經低於日本1990年18.3%的水平,而1990年日本人均GDP為2.47萬美元,2010年中國人均GDP只有0.46萬美元。中國的富裕程度與發達國家相差甚遠,而少子化程度已達甚至超過發達國家水平,少子化大大超越了經濟發展階段,嚴重未富先少,已危及人口安全。[參 1]
與此同時,老齡化快速推進。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16年已達 1.5 億,佔世界老年人口比重達23%左右,佔全國人口比重從1982年的4.9%增至2016年的10.8%,上升了5.9個百分點,而1953年到1982年只上升了0.5個百分點。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已大大超過世界平均水平,與美國的12.5%左右僅相差1.7個百分點。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4億,佔總人口比重將超過30%。[參 1]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演變既受現代化推進影響,更主要是由於過嚴生育政策的長期實施,致青少兒人口比重下降造成的。老齡化大大超前於經濟發展,即「未富先老」。[參 1]
據預測,即使立即全面鼓勵生育,2100年中國總人口也將是在8億人以下,而且人口結構也不會得到優化,少子老齡化反而會更加嚴重。[參 1]
另外,由於多年來中國處於嚴重少子化,2030年之後,中國勞動力缺口在6000萬人以上,屆時中國的發展將面臨兩難選擇。如果拒絕引進外來勞動力,經濟將失去活力,陷入長期低迷;如果大規模引進非洲和穆斯林等地區勞動力,則又將造成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沖突,社會或將陷入動蕩[參 1]。也有意見指出如果真的大規模引入外國移民,那相當於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不讓本民族孩子出生,最後卻把土地騰給外來移民。與本國出生的人口相比,外來移民在語言、文化和認同感上都不相同,基礎素質上也有顯著差距。對於那些因為限制政策未能如願生育的家庭,這種現實於情於理何堪?然而,道義的說辭無法對抗經濟規律和現實需求,當大量人口老無所依,社會普遍缺乏年輕勞動力時,外來移民將紛至沓來,而且很多人來了將不再離開。如何管理外來移民將是中國未來又一個挑戰。[參 2]

人口遷移編輯

境內遷移和戶籍制度編輯

中國大陸有規模龐大的流動人口。根據2010年統計,有超過2億流動人口,而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數則超過2.6億。許多來自農村的勞動力前往廣東、上海、浙江等沿海省市尋找工作[11]。人口流動趨勢和地方經濟不平衡,也被認為是造成全國地方財政失衡的原因。經濟上,除澳門、香港外的31個省級行政區中,僅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含計劃單列市深圳)、福建六個省級人民政府能為中央政府提供財政盈餘,而六個省級行政區也是外來人口比重較高的省市[12]
中國還存在自1958年開始的戶籍制度,這個制度雖然在改革開放後有所放鬆,但是一直是入學、醫療、就業等制度性歧視的重要來源之一[13][14]

境外遷移編輯

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普通居民獲得更多出國留學、移民的機會,在1980年代形成出國潮。進入21世紀,留學、移民境外更為平常。

在華外國人編輯

根據中國政府2011年統計數據,共有60多萬外國人在中國大陸居住,在華工作的外國人也達到22萬人[15]。隨著在華外國人口增多,外國人聚集區也在一些地方逐漸開始顯現,例如北京逐漸形成了韓國人居住區,廣州則有規模龐大的非洲人黑人聚集區[16]
中國大陸的移民政策尚在摸索發展階段[17]。在歷史上,中國雖不斷接納不同國家的外來移民,但總體數量很少,相關的移民法律法規也不完善。例如中國雖然有給予外國人永久居留權的綠卡制度,但從2004年至2013年,總共只發出了七千餘張。相比之下,美國每年簽發約一百萬張綠卡[18]。中國政府正在完善移民制度,吸引更多希望定居中國的外國人[17]。但有學者指出,如果大規模引進非洲和穆斯林等地區勞動力,將造成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沖突,社會或將陷入動蕩[參 1]

人口分布編輯

中國大陸人口地區分布很不均衡,超過94%的中國人生活在占全國總面積43%的土地上。黑河-騰衝線體現了中國人口東南和西北的分布區域之懸殊差異[19]

最佳人口數量編輯

原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張楓認為中國的最佳人口數量為10億[20]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認為需要把中國人口減少到5億[21]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宋健等人和田雪原1981年分別以動物蛋白攝入量和技術裝備程度為標準,得出中國的「適度人口」為7億人。這些研究依據的假設有些被證明存在錯誤。例如田雪原在研究中假設固定資產年增長率不超過5.5%,但中國1980年以來的固定資產年增長率遠遠超過這一假設。而只要將該假設的數值增加1%,得出的「適度人口」就會從7億人變為19億人。「適度人口」論被國際學術界一些人所批評。[22]

老齡化編輯

北京老人娛樂
中國政府實行的計劃生育,雖然大大減緩了中國人口總量的進一步增長,但是卻也帶來了人口老齡化、侵犯人權等社會問題。如果總和生育率(即每對夫妻生育的子女數)低於2.1(已考慮未報出生兒),人口長期看來會不斷地減少。所以現在對於計劃生育是否屬於成功的人口控制政策這一問題,爭論激烈。但由於人口基數尚大,人口總數現在仍然呈上升趨勢,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前後結束。
2012年~2022年,中國人口仍將保持慣性增長,年均淨增長400萬左右。中國人口總量於2025年左右達到頂峰,數量介於14.1億和14.3億之間,並開始逐漸減少。勞動力年齡人口已於2012年開始下降,2050年老年人口達峰值。[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發現了這篇網誌的留言板,在這留點什麼吧|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