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作用、過度補償、強迫性重複


目錄

編輯 ]

什麼是補償作用[1]

  補償作用,是因生理或心理上某些方面有缺陷或不合意願,自我便特別努力發展其它方面的特點來彌補自己的缺陷,以減輕內心的不安。缺陷也許事實上不存在,但只要個體主觀上認為自己有著某種缺陷,補償作用就可能在他身上表現出來。如外表一般的人比較重視發展內在美。補償作用應用得當有益於個體的社會適應與健康成長;但補償過份,則可能導致心理與行為的變態。如有一男青年,突然間以各種方式表現自己是個“男子漢”:抽煙、拼命運動、說髒話等。原來,他生活在一個充滿女性的家庭,六個姐妹,就他一個男孩,最近因被女同學嘲笑,說他扭扭捏捏像個小姑娘。這個男青年的所作所為都是企圖證明自己是個很富於男性的男人,這就是過份的補償現象。
編輯 ]

補償作用行為分類

  補償作用是指一個人用另一方面的特長來補償某一方面的缺陷。比如,聾啞人能用眼睛觀察代替聽覺,用手勢代替語言傳達思想感情;盲人能用聽覺、觸覺等能力來識別各種物體和了解人的心情。[2]
  行為可以分為三類:
  (1)直接的補償行為;
  (2)間接的補償行為;
  (3)替代的補償作用。
  補償行為有其積極意義,但必須使用恰當,否則,將會適得其反。直接補償是指個體愈來愈希望在失敗或不足的部分重新獲得成功(以賭徒為例子是最明顯的)。間接補償是指個體希望藉由某領域的成功,來補償其它領域的失敗。過度補償是對補償性的一種努力,個體付出了犧牲平衡的代價,以及在生活中的適應能力。
編輯 ]

補償作用的補償方式[3]

  補償作用的方式有兩種:
  ①當個體受挫後,改變行為方向,以其他能夠獲取成功的行為來替換失敗的行動。即平常所說的“揚長避短”。如張海迪身殘志堅,她雖然失去了許多正常人的成功機會,但她以其力所能及的努力成為一名翻譯家和作家,並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張海迪在學業方面的成就補償了她的身體殘疾。這種補償方式是使某種能力的缺陷由個體其他高度發展的能力來彌補。
  ②努力改進和提高自身有缺陷的能力,使之完美化。如古希臘大演說家德謨斯尼從小口吃,受人嘲笑,但他發誓刻苦努力改變自己,他每天口含石子練習說話,經過刻苦鍛煉,最後終於成為著名的演說家。因此,補償作用是一種有效地克服挫折感的方法。

過度補償

用手機看條目
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

目錄

編輯 ]

什麼是過度補償

  過度補償又稱過度代償,就是過多的補償,為心理學術語。是指,一個真正的或幻想的軀體或者心理的缺陷,可通過過度代償而得到超乎尋常的糾正。也就是一個人在身體方面或心理方面的缺欠引起過度的補償行為或“矯枉過正”。這種缺欠可以是實際存在著的,也可以只是一種想像;補償過程可以是無意識的,也可以是有意進行的。過度補償如發展到極端,可能使人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甚至發展成為“誇大妄想”。
  過度補償就是個體不僅要彌補某一方面的不足,實現正常的補償,還要努力使自己補償的結果超越普通人,形成一種優勢。過度補償心理本身並無是非對錯之分,重點在於對過度補償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正確利用過度補償心理,從而實現從"缺陷"到"優越"的轉變。對於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並沒有一個確定的定義。霍利婷認為過度補償是指,為了擺脫卑微極力尋求另一種滿足,以掩飾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顧別人的需要和社會的要求,專橫跋扈,貶低他人。楊小艷認為,過度補償是個體通過極大的努力使以前的缺陷轉變成優勢,從而達到某種缺憾的補償或實現,達到追求優越或完善的實現,達到對自我的創造與超越。[1]
編輯 ]

過度補償的分類[1]

  成功的過度補償和失敗的過度補償
  根據過度補償的結果,可以將過度補償分為成功的過度補償和失敗的過度補償。所謂成功的過度補償是指過度補償的結果是積極的。這種過度補償建立在個體對自己、對他人的正確認識的基礎上。成功的過度補償的例子很多,例如許多兒童自身存在某種生理缺陷,如左撇子,他們的右手不適合書寫、繪畫,但是他們並不放棄,在不懈努力後,不僅實現了用左手書寫、繪畫,而且工作比正常人更加出色。失敗的過度補償是指,個體沒有對自己、對人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形成了一種不正常的過度補償心理。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缺陷,不能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最終只有通過侵害他人、犧牲他們的方式來超越自卑感。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不惜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最終非但不能實現正常的補償,還會給社會帶來危害。許多殺人犯都是因為不正常的過度補償心理,不能正視自己的缺陷,轉而用傷害他人的方式來獲得自尊和優越感。
  主動的過度補償和被動的過度補償
  根據過度補償的來源可以將過度補償分為主動的過度補償和被動的過度補償。主動的過度補償是指個體意識到自己某方面存在缺陷,通過自身不斷努力,克服缺陷,達到超出常人的水平。主動的過度補償是個體主動意識到自身不足而主動進行的過度補償。而被動的過度補償是指個體沒有主動要求過度補償,而是他人將過度補償加於個體身上,以完成他人的願望或彌補他人的缺陷。這種補償最常見於家庭教育中。例如父母小時候由於條件限制沒有接受教育,於是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重蹈自己的覆轍,讓孩子接受教育。

強迫性重複

用手機看條目

目錄

編輯 ]

什麼是強迫性重複

  強迫性重複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指的是一個人固執地、不斷地重複某些似乎毫無意義的活動,或反復重溫某些痛苦的經歷和體驗。著名的英國精神分析家瓊斯把強迫性重複定義為:一種盲目的衝動,重複早期的經驗與情境,無關乎能否得利,也不管引起的是快樂或痛苦。不管這種行為危害多大,或多麼具有毀滅性,個體總是被迫一再重複它,而自己的意志根本無能為力,控制不了這種強迫性。[1]
編輯 ]

強迫性重複的三個情形

  1.兒童階段
  會不厭其煩地一再要求大人重複曾同他們一起玩過的某一遊戲;不到精疲力盡,再也難以為繼時,他們是不會停止的。假如你給他們講了個有趣的故事,他們就會死死地纏住你,要你一遍又一遍地重講;並且在重講過程中,還不許你有絲毫改動,稍有改動他們就立即制止——哪怕這種改動是有意在引起他們更大的興趣,因而更有趣也不行。
  2.成人階段
  類似這樣的情況成人也有。如某些施惠者,每次恩舉後不久,都會被受惠者憤怒地拋棄——無論那些受惠者彼此之間是多麼的不同——他們彷彿命中註定要嚐遍所有忘恩負義的痛苦似的。另外還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好不容易才把某一個人抬舉起來,可沒過多久,又出人意料地將他推翻而換上了一個新人;這個新人在不久的將來也是一定要被更新的人來代替的。
  3. 人際關係
  在人際關係中,強迫性重複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小時候形成的關係模式的不斷複製。
  譬如,小時候的關係模式是信任,那麼一個人就會不斷複製信任,他不僅能贏得一般人的信任,還能贏得那些很難相處的人的信任。
  比如有的人受不了母親太黏,什麼事都要控制,長大後便娶了個很愛"管的"太太,然後開始第二回合的心理戰爭,要從她身上重新尋得自己追求了一輩子的尊重,心理空間與獨立自主的權利。有的人受不了父親太過懦弱,不能保護自己,成長後不知不覺地就嫁了個身上帶著自己所熟悉父親懦弱心理特徵的“阿斗”,潛意識中希望藉自己的努力,使這個阿斗變得堅強,能帶給自己從父親身上未能得到的安全感。
  相反,如果小時候的關係模式是敵意,那麼一個人就會不斷複製敵意,他不僅對那些與他有衝突的人充滿敵意,他對那些本來對他很好的人也充滿敵意,最後這些人也真的從對他友善轉向了敵意。這一樣可以說,是他教會了那些本來對他友善的人轉而提防他。
  當然,這一切都是相對的,因為他在教別人的時候,別人也會教他。
  不過,這種“教”,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更正起來尤其困難,這讓我們忍不住悲嘆命運。
編輯 ]

強迫性重複的例子分析[1]

  在美國,一位臨床心理學專家在給大學生上心理諮詢課程時,發現一個令人不解的現象。在他所教過的好幾個班裡,都有幾個女學生個別找他諮詢個人所遇到的難題,而且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問題是相似的:她們的男朋友都是問題青年,不是酗酒,就是吸毒,或者遊手好閒,不願認真工作,沒有責任心,而且經常有暴力行為。與這些學生深入交談後,專家發現了更令人吃驚的現象:這些女孩子們通常都有著類似不幸的童年,有一個酒鬼父親,或者是虐待孩子、拋棄家庭的壞爸爸。為什麼她們在經歷了悲慘的童年生活後,在自己終於可以自由選擇生活環境時,竟然又選擇了小時候曾竭力想逃離的環境,難道她們不懂得好壞優劣嗎?家庭生活的夢魘一代代傳遞,何時才能結束?
  強迫性重複不但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而且也經常在家庭裡產生代際傳遞,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推動著這種現象反復出現。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呢?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一個人幼年生活中的心理創傷會驅使他(她)不自覺地、強迫性地在心理層面退回到遭受挫折的心理髮育階段,在現實中重複童年期痛苦的情結和關係。這實際上是一種試圖治愈童年創傷的本能努力,但是,這種努力與過去一樣,總是以失敗而告終,結果失敗又會激發下一次的努力,如此循環往復,就形成了強迫性的重複。一位姑娘這樣說:我總會想起小時候的情景。我想,如果我足夠努力,我應該能使我爸爸不再喝酒,不再打人,他原小應該是一個好父親的!傑米(她男朋友)也如此,我這麼愛他,他一定會變好的,他是一個天性善良的人。修復幼年創傷的心理動力在這番話裡表現得如此明顯。
  當然也有相反的例子。我曾聽老師講過一個牧師的故事。有一位牧師對家人特別好,他對3個兒子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給已經大學畢業的兒子買新車,幫兒子找工作。但是牧師很不幸福,兒子找不到滿意的工作,整日不務正業,從不做家務,而且疏遠父親。通過深刻的自我分析,牧師終於意識到自己一直在補償童年時缺乏父愛的遺憾。他的爸爸很不稱職,於是牧師發誓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好爸爸。這種過度補償的行為,依然是童年創傷體驗沒有得到解決的表現。企圖在孩子身上修復自己的童年創傷,怎麼可能成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