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中的天使

 在基督教天使是上帝的信差。 

倫敦國家美術館收藏著弗朗西斯科·波提奇尼(1475-1476) 創作的《聖母升天》描繪了三個等級和九個天使序列,每個序列都有不同的特徵。
東方九位天使的聖像

希伯來書 1:14肯定「他們都是服事的靈,奉差遣為那將承受救恩的人效力」。

在聖經裡

編輯

詩篇 90將人類的守護歸功於天使。[ 1 ]

馬太福音 18:10中,耶穌警告不要鄙視孩子,因為「他們的天使在天上總是見到天父的面容」。路加福音 20:34-36肯定,像天使一樣,“凡算為配得來世和從死裡復活的人,就不娶也不嫁,也不能再死。”

一般觀點

編輯

古代

編輯

在安提阿的依納爵致特拉利安人的書信第五章中,主教列出了天使的清單,與偽狄奧尼修斯後來提出的清單類似。羅馬的克萊門特在他的《克萊門特第一書信》勸誡聽眾與天使一起讚美上帝。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寫道,天使「呼吸」人類的思想和推理,並「在」他們心中註入「力量」和更敏銳的洞察力。[ 2 ]埃瓦格里烏斯·龐提庫斯(Evagrius Ponticus)談到了天使同伴和天使作為行為典範的概念。[ 3 ]

希波的奧古斯丁評論說,隨著上帝創造的展開,天使們也經歷了一些新的事情[ 4 ]奧古斯丁也認為,「善良的」天使時刻尋求引導我們走向幸福的真正泉源-上帝;它們鼓勵我們敬拜上帝[ 5 ]

偽狄俄尼索斯等級制度

編輯

根據偽狄奧尼修斯·阿雷奧帕古論天體等級,天使有三個層級(「領域」),每個層級內又有三個等級。 

基督教神學的各種著作都設計了天使的階級制度。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天使等級制度是由偽狄奧尼修斯在公元 6 世紀初在他的著作《天體的等級》中提出的。他自稱是被使徒保羅感化的重要人物,偽狄奧尼修斯的影響力比他使用真實姓名時更大,直到16 世紀初伊拉斯謨公開表示對該作品的年代表示懷疑。[ 6 ]

天主教

編輯

根據天主教教理第 328 段,“聖經中通常稱之為‘天使’的精神、非物質的存在是信仰的真理。聖經的見證與傳統的一致性一樣清晰。” [ 7 ]同一教義問答指出:“教會的整個生活受益於天使神秘而強大的幫助[...]從開始直到死亡,人類的生命一直被天使的關懷和代禱所包圍。” [ 8 ]它也說:「基督是天使世界的中心。他們是他的天使[...]他們屬於他,因為他們是透過他創造的,也是為他而創造的」。[ 9 ]

新教會(瑞典堡主義)

編輯

源自神學家伊曼紐‧斯威登堡著作的新教會教派對天使及其所居住的精神世界有著獨特的看法。信徒們相信,所有天使都是具有精神體的人類,而不僅僅是沒有形態的思想。[ 10 ]三層天堂中,天使分為不同等級,[ 11 ]每個天使都居住在無數天使社團中的一個。這樣的天使社會可以表現為一個整體的天使。[ 12 ]

所有的天使都起源於人類,天堂裡沒有一個天使原本不是生活在物質身體裡。[ 13 ]此外,所有死去的孩子不僅會進入天堂,而且最終都會成為天使。[ 14 ]天使的生命是有益處的,他們的職責多到無法窮盡。然而,每個天使都會根據他們在塵世生活中所執行的用途來參加一項服務。[ 15 ]天使的名字,例如米迦勒、加百列和拉斐爾,表示的是天使的某種特定功能,而非某個個體。[ 16 ]

當一個人活在自己的身體裡時,他透過天使與天堂有聯繫,[ 17 ]而每個人身上至少有兩個邪靈和兩個天使。[ 18 ]誘惑或良心的痛苦源自於惡靈和天使之間的衝突。[ 19 ]由於人類的罪性,與天使進行公開直接的交流是危險的,[ 20 ]而且只有當人的心靈視野被打開時才能看到天使。[ 21 ]因此,天使時時刻刻都在試圖引導每個人走向善良,而這種引導是暗中利用每個人的思想的。[ 22 ]

後期聖徒運動

編輯
瑞士伯爾尼天使莫羅尼神廟雕像

後期聖徒運動視天使為上帝的使者。他們被派往人類,傳遞訊息、服事人類、教導救恩的教義、呼喚人類悔改、授予聖職權鑰、拯救處於危難時期的個人,並指導人類。[ 23 ]

後期聖徒教會相信天使要麼是已故或尚未出生的人類的靈魂,要麼是已復活轉化並具有血肉之軀的人類。[ 24 ] 約瑟‧斯密教導說:“除了屬於或曾經屬於地球的天使以外,沒有其他天使為這個地球服務。” [ 25 ]因此,後期聖徒派也相信,第一個男人亞當過去是、現在也是天使長米迦勒[ 26 [ 27 [ 28 ]加百列則以諾亞的身份生活在地球上[ 24 ]同樣,天使摩羅乃首先生活在前哥倫布時期的美洲文明中,是五世紀的先知兼戰士,名叫摩羅

史密斯這樣描述他第一次遇見天使的經歷:

當我正在這樣呼喚上帝的時候,我發現房間裡出現了一道光,光越來越亮,直到房間比中午還要亮,然後一個人立刻出現在我的床邊,站在空中,因為他的腳沒有碰到地板。

他穿著一件極其精緻的白色寬鬆長袍。那種白色是我從未在世上見過的任何事物所無法比擬的;我也不相信世上有任何東西可以顯得如此潔白和燦爛…

不但他的衣袍潔白無比,他整個人更是光輝無比,面容當真如同閃電。房間裡非常明亮,但不如他周圍那麼明亮。當我第一次看見他時,我很害怕;但恐懼很快就消失了。[ 29 ]

早期後期聖徒運動中大多數天使來訪都是史密斯和奧利佛·考德里見證的,他們都說(在 1830 年教會建立之前)先知摩羅施洗約翰,以及使徒彼得雅各約翰都曾來訪過他們。後來,在嘉德蘭聖殿奉獻之後,史密斯和考德里說耶穌曾來拜訪他們,隨後摩西、以利亞和以利亞也來拜訪他們。[ 30 ]

其他聲稱受到天使拜訪的人包括三位見證人中的另外兩位:大衛·惠特默馬丁·哈里斯。許多其他的後期聖徒,包括早期和現代教會的信徒,都說他們曾見過天使,但史密斯認為,除非在復闢等特殊情況下凡人會教導凡人,靈魂會教導靈魂,復活的生命會教導其他復活的生命。[ 31 ]

天主教天使等級制度

編輯

第一秩序

編輯

熾天使

編輯

根據以賽亞對「六翼天使」一詞的使用,傳統上將六翼天使置於基督教天使學中的某一等級。熾天使是最接近上帝的天使,他們透過向上帝唱無盡的讚美詩來領導天堂中的崇拜。[ 32 ]

基路伯

編輯
以西結所描述的以及傳統基督教圖像中的小天使

《以西結書》和一些基督教聖像中,小天使被描繪成有兩對翅膀和四張臉:獅子臉(代表所有野生動物)、牛臉家畜)、人臉(人類)和鷹臉鳥類)。[ 33 ]他們的腿是直的,腳掌好像牛蹄,發光如同拋光的銅。後來的傳統賦予了他們各種各樣的外表。[ 33 ]在西方基督教傳統中,基路伯與小天使(源自古典的丘比特/愛神)聯繫在一起,因此基路伯通常被描繪成小巧、豐滿、有翅膀的男孩。[ 34 ]

王座或奧法尼姆

編輯

ophanim指的是以西結書 1:15-21中戰車 (希伯來merkabah )異像中所見的輪子。其中一本《死海古卷》(4Q405)將他們解釋為天使。[ 35 ]

薩默頓聖米迦勒與諸天使教堂的西窗。它描繪了位於中心的基督君王和九個天使形象,每個天使形象代表著上行:統治者基路伯熾天使天使;下排:公國王座大天使美德權力

第二秩序

編輯

統治或領地

編輯

統治權(拉丁文dominatio,複數dominationes,也譯自希臘文kyriotēteskyriotēs複數,意為「主權」)[ 36 ]傳統上被認為負責管理恆星、行星和其他天體的運動。[ 37 ]

美德

編輯

根據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的《詞源》,美德因其對元素的控製而聞名。除了作為運動之靈之外,它們還協助掌控自然元素,例如風暴。[ 37 ]它們也協助創造奇蹟,並鼓勵人類堅定對上帝的信仰。[ 38 ]

權力或權限

編輯

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的《詞源》中,權力者(拉丁語potestas (f),複數:potestates)(希臘語:ἐξουσίαι)之所以得名,是因為他們是能夠控制邪惡力量的天使,天使能夠約束邪惡力量,防止其造成傷害。[ 38 ]權力也監督人類──如國王──在世界上被賦予的權力。[ 37 ]

第三階

編輯

公國或統治者

編輯

根據塞維利亞的伊西多爾的《詞源》,公國(拉丁語principatus)也翻譯為“公國”和“統治者”,源自希臘語archai複數。天使( archē ,參考以弗所書 3:10中的希臘文字根)是引導和保護國家、民族或群體以及教會等機構的天使。執政官們統治天使團並責成他們履行神聖的職責。有些人負責管理,有些人負責協助。[ 38 ] [需要更新]

具有特定崇拜的公國天使的一個例子是葡萄牙天使

大天使

編輯
大天使米迦勒擊敗撒旦,由圭多·雷尼 (Guido Reni)創作 (1636 年),在羅馬聖母領報教堂舉行

天使長這個字在新約聖經中只使用過兩次帖撒羅尼迦前書 4:16猶大書 1:9

在大多數基督教傳統中,加百列也被認為是大天使,但並沒有直接的文學基礎支持這個假設。大天使一詞只以單數形式出現,從不以複數形式出現,並且只特別指麥可

大天使拉斐爾的名字只出現在《托比特書》(Tobias)中。

梵蒂岡2001 年民間虔誠指南》指出:「應阻止為聖天使命名的做法,但加百列、拉斐爾和米迦勒等天使除外,因為他們的名字載於《聖經》中」。[ 39 ]

守護天使

編輯

守護天使是一種被指派保護和引導特定的人、團體或國家的天使。對於守護神的信仰可以追溯到整個古代。守護人類的天使的觀念在古代猶太教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基督教天使的等級制度在公元 5 世紀由偽狄奧尼修斯·阿萊奧帕古特 (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廣泛發展自 5 世紀以來,天使和守護神的神學經歷了許多變化。人們相信守護天使的職責是保護上帝指派給他們的任何人。守望者就屬於這一類天使。

參見

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