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揀選:從次子到基督的救贖計畫
引言
聖經歷史顯示,神的揀選方式經常違背人類的傳統觀念。在古代文化中,長子通常擁有繼承權與特殊祝福,但神卻多次揀選次子或不被社會看重的人,來成就祂的救贖計畫。例如,祂揀選亞伯而非該隱、以撒而非以實瑪利、雅各而非以掃、約瑟而非其他哥哥們、以法蓮而非瑪拿西,甚至最後揀選了一位拿撒勒木匠的兒子——耶穌基督,成為世界的救主。這篇論文將探討這些揀選案例的深意,以及它們如何預示基督的救贖工作。
第一部分:聖經中神揀選「次子」或「不被看重者」的模式
1. 該隱與亞伯(創世記 4:3-5)
人類歷史中的第一對兄弟,神悅納亞伯的祭物,而沒有悅納長子該隱的祭物,因為亞伯以信心獻上最好的羊羔。這成為聖經中「次子揀選模式」的開端。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這祭物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神指著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 11:4)
2. 以實瑪利與以撒(創世記 17:19-21)
亞伯拉罕的長子以實瑪利是憑肉體出生的,但神的應許臨到次子以撒。以撒象徵著「應許的子嗣」,這與後來耶穌基督的出生模式相呼應。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立我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創世記 17:19)
3. 以掃與雅各(創世記 25:23)
雅各的名字意為「抓住者」或「取代者」,象徵著他奪取了長子的祝福。雖然以掃是長子,但神早已宣告:「大的要服事小的」,並最終讓雅各承受了應許之約。
「耶和華對她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世記 25:23)
4. 以法蓮與瑪拿西(創世記 48:13-19)
約瑟的長子是瑪拿西,次子是以法蓮。但當雅各祝福他們時,他刻意以右手按在以法蓮頭上,賜下更大的祝福,說:「他的兄弟將來比他還要昌大。」
「他的父親不肯,說:『我知道,我兒,我知道,他也必成為一族,也必昌大,然而他的兄弟將來比他還要昌大;他兄弟的後裔要成為多族。』」(創世記 48:19)
5. 約瑟:被遺棄的兒子成為救贖者(創世記 37:3-28, 50:20)
約瑟並非次子,而是雅各眾子中排行第十一,但他卻是神特別揀選的器皿。雖然他被哥哥們所棄,被賣為奴,但神使用這一切,使他最終成為埃及的宰相,拯救了他的家族。這預表了耶穌基督——祂被自己的百姓拒絕,卻成為全人類的救主。
「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世記 50:20)
6. 大衛與他的哥哥們(撒母耳記上 16:6-13)
撒母耳最初以為耶西的長子以利押會成為以色列王,但神卻揀選了年幼的牧羊人大衛,成為「合神心意」的王。
「耶和華卻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 16:7)
第二部分:耶穌基督——神揀選的終極表現
1. 基督作為「被棄者」的身份
耶穌並非出生於顯赫的家族,祂來自被人藐視的拿撒勒,成為「匠人的兒子」,但卻是神揀選的彌賽亞。
「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翰福音 1:46)
祂的使命不是要成為地上的君王,而是來受苦,為人類贖罪。
「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以賽亞書 53:3)
2. 耶穌基督的救贖計畫
耶穌雖然被自己的百姓拒絕,但祂卻成為萬國的救主。
「神使那無罪的,替我們成為罪,好叫我們在他裡面成為神的義。」(哥林多後書 5:21)
「你們這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使徒行傳 4:11)
結論:神的揀選顯明祂的恩典與主權
從舊約到新約,神的揀選模式不依靠人的傳統,而是按照祂的旨意。祂使用雅各、大衛、約瑟等人,最終也揀選耶穌基督成為萬人的救主。這提醒我們,不論我們的出身如何,神都可以使用我們來成就祂的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