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儲能!台電台南鹽田光電場打造全台最大20MW儲能系統



全台首座結合儲能的光電場誕生!台電繼先前於金門夏興電廠、蘭嶼電廠設置儲能系統,打造離島智慧電網,如今首度結合綠能場域,於2020年啟用的台南鹽田光電場(簡稱南鹽光),攜手知名新能源企業聯合再生,設置首座「光儲合一」結合綠能的儲能系統,20MW(百萬瓦)容量同時也創下國內最大,今(6)日正式啟用。台電表示,儲能系統具快速充放電特性,可協助太陽光電發電併入電網的穩定調節,亦可與現有機組相互搭配,提升電力系統穩定與彈性,遇突發電力事件時立即提供穩定電力。

 台電今日上午舉行「光儲合一 續電給力」台南鹽田光電儲能系統啟用典禮,現場由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能源與儲能委員會主任委員胡惠森及聯合再生執行長潘文輝等貴賓共同見證全台最大儲能系統正式啟用。

 台電指出,台電2020年於台南將軍、七股區利用214公頃廢棄鹽灘地,以48萬片光電板打造裝置容量150MW(百萬瓦)的南鹽光,創下當時國內最大紀錄,平均每年可發出2億度電,相當於近5萬戶家庭一年用電,也帶來每年超過10萬公噸減碳效益,且仍保有場址既有滯洪功能。近年綠能持續發展,為讓每一度綠能效益極大化,台電首度結合光電場域建置「光儲合一」儲能系統。

 台電說明,此次攜手知名新能源企業聯合再生團隊,於南鹽光建置裝置容量20MW/20MWh(百萬瓦小時)的儲能系統,由曾提供美國波音客機電池服務的法國百年電池廠Saft打造8個20呎儲能貨櫃,使用超過1000個鋰電池模組,並採用國內重電大廠士林電機的變壓器,搭配功率調節系統等設備,總儲電量達2萬度,等同可提供4萬個家庭用戶1小時用電,今日正式啟用後,除是首座光儲合一系統,亦成為全台最大儲能系統。

 台電表示,儲能系統具有快速充放電特性,可協助調節太陽光電發電併入電網,減少系統波動、維持電網穩定,更可善用儲能電池儲存白天旺盛光電,將電能大挪移,待夜晚用電高峰或遇突發電力事件時提供立即穩定電力、爭取分秒必爭的搶修復電緩衝時間,反應速度更勝傳統發電機組達上千倍。

 台電指出,綠能結合儲能可兼顧永續環境與穩定供電,已成國際能源使用趨勢,呼應政府2025年儲能系統目標,台電除此次打造首座光儲合一與全國最大的南鹽光儲能,後續將透過自建與電力輔助服務交易模式,落實1000MW設置目標。


全國年省18億度電!台電每年推廣節電理念,號召民眾一起節能減碳,今(6)日舉辦節電成果發表會,公布2022年總節電量預計達18億度,等同於減下90萬公噸的碳排放,也相當於48萬住宅用戶全年用電量,較2021年度節電量成長近2成,創下近五年新高。

台電今日舉辦2022節電成果發表會暨縣市節電績優頒獎典禮,除了公布年度總節電量,現場也公布2022年夏月(6~9月)全國各縣市節電冠軍。台電說明,此節電活動以住宅用戶為對象,從22縣市中挑出每適用戶次節電度數最高的行政區,新竹縣寶山鄉平均每戶每期節電116度居全縣第一,在各縣市節電中也拔得頭籌;台北市冠軍則為大安區、新北市為蘆洲區,平均每戶節省85度電。

拿下金門節電冠軍的金城鎮鎮長李誠智說,自己身為浯島城隍廟總幹事,發現廟宇的照明系統多為全天候開啟,因此他推動將耗電的鎢絲燈泡換成LED燈泡,讓凝聚民眾信仰的廟宇成為節電的最佳示範點,加上台電積極安裝智慧電表及宣導下載台灣電力APP,成功引導鎮內民眾智慧用電;而花蓮節電第一名的花蓮市公所行政室主任顧穎群則表示,他們不僅於所內安裝節電觸控系統及感應式燈以落實節能減碳,且在2022年3月參加Earth Hour國際關燈一小時活動,讓國際人士看見花蓮推廣環境永續的理念。

台電推廣節能理念不遺餘力,自2013年起持續舉辦節電活動,至今約442萬戶響應節電獎勵活動、累積節電276億度。台電藉由戶外大型活動、全台鄉鎮巡迴及線上互動遊戲等多元呈現,拉近大眾與電力資訊的距離,讓民眾將節能理念轉為實際行動。今年主軸延續2021年「節電 從我改變」,並加入「潮流」新概念,將節電形塑成你我身邊的流行趨勢。

台電去年舉辦四大主題活動和兩大常態巡迴體驗,觸及超過2千2百萬人次。7月首先於嘉義故宮南院舉辦「玩義偵探家」實境解謎遊戲,透過親子挑戰共創節電回憶;8月來到基隆舉辦「節電潮基情」,藉由光的藝術傳達電力的重要;9月到新竹感受「迎風追竹潮節電」,打造節電樂園專區;12月壓軸一站則來到花蓮的太魯閣峽谷,舉辦「節電花路覓」,結合馬拉松融入節電互動闖關遊戲;透過多元溝通方式觸及不同群眾,邀請民眾一同聰明用電。

除了大型主題活動外,台電還辦理200場次的常態巡迴,「聰明節電宅」專車深入全台鄉鎮社區,講述節電小撇步;更走進校園,藉由桌遊傳達節電知識,讓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成為節電小尖兵!

發言人:吳進忠專業總工程師
聯絡電話:(02)2366-6271/0910-192-766
Email:u850899@taipower.com.tw

業務聯絡人:業務處蔡志孟處長
聯絡電話:(02)2366-6650/0958-749-333
Email:u910707@taipower.com.tw

「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創造327億產值成果豐碩 跨部會攜手打造南臺灣下世代科技應用之先驅。

經濟部今(4)日下午舉行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第三次指導會,由經濟部陳正祺政務次長與高雄市羅達生副市長共同主持,現場邀集高雄市政府、經濟部、交通部、數位發展部、國發會及文化部等相關部會,聚焦園區開發、智慧設施、新創鏈結、場域應用、人才培育及產業群聚等六大推動方向,說明跨部會之重要階段性成果。截至111年底,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已吸引國內外企業近154億元投資,創造超過327億元產值,其中不但促成仁寶、緯創、友達、華碩雲等18家重要廠商落地高雄,更吸引3家國際級加速器及95家新創企業進駐,落實亞灣5G AIoT創業生態系;此外,在工研院、金屬中心等法人機構合力下,運用5G AIoT技術協助中油、中鋼、台塑、世豐螺絲、久陽精密等在地標竿企業進行5G數位轉型,驅動產業創新升級與人才南向,打造南臺灣成為下世代科技應用之領航角色。


  陳正祺次長表示,亞洲新灣區5G AIoT創新園區為國內投資額最大、最完整的5G AIoT實證場域,透過經濟部所組成的跨部會工作小組整合與協調中央與地方資源,111年繳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首先是推動5G AIoT生態系落地高雄,在36個特色場域進行創新應用實證,第二是鏈結新創,進駐的新創團隊比110年成長了2倍以上,顯示5G AIoT創新園區已成為新創團隊創業的理想基地;第三是高軟二期園區開發,由經濟部出資的第一棟大樓已經動土,預計於115年1月完工後,可提供約一萬坪的辦公空間供企業進駐。亞灣有著獨特的交通與產業環境,未來經濟部將持續與各部會緊密合作,共同攜手國內外重要企業,推動亞灣創新園區的發展,同時帶動南部產業轉型升級。


  羅達生副市長表示,亞灣創新園區是極具實證發展潛力的場域,為吸引廠商加入亞灣創新園區,高雄市政府推出「006688」租金優惠方案,並提供融資利息、房屋稅、新進勞工薪資等各項補貼,協助進駐企業站穩發展腳步,加速推動園區發展。未來高雄市政府將與中央政府持續攜手,在高雄亞洲新灣區打造全臺最大的5G示範場域及數位轉型基地,高市府會提供所有應用場域的行政支援與單一窗口及便捷的服務,盼吸引更多企業夥伴加入高雄數位轉型的列車,一起為高雄的經濟及產業發展來打拼。


  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在中央與地方政府、以及產官學研各界的攜手努力下,已展現階段性成果。產業群聚的部分,在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的支持下已有顯著的進展,該計畫積極鼓勵國內外大廠前進亞灣設立研發中心,目前已有友達、仁寶、台灣醫學影像、亞旭、HTC、華碩雲等6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發中心陸續進駐,將可大幅提升在地研發動能。在新創鏈結的部分,今年不但招募95家新創團隊以及比翼、扶田資本、曙光網路(flyingVest)等3家國際級加速器廠商進駐,更透過「2022綠色科技新創獎勵競賽」邀請友達、台積電、日月光、凌羣、台電、錸德、亞旭、研華、台達電子、中油等大廠出題,新創解題,創造以大帶小合作契機,助新創快速成長。在場域應用部分,積極推動5G AIoT技術導入包括中油、中鋼、台塑、世豐螺絲、久陽精密等12家企業廠區;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高雄電競館等6大主題場館;高雄港區、衛武營、駁二等11處地標;以及高雄榮總、高醫、長庚等7家醫療院所,總共36個高雄特色場域,進行創新應用實證,如在2022「六都電競爭霸賽」中亮相的5G XR製播車、衛武營的科技祈福許願樹、高雄港邊最萌「史努比渡輪」上的「AI 智慧窗屏導覽系統」等亮眼成果,不但加速5G AIoT產業生態系發展,也促進南臺灣科技人才育成、產業轉型升級與價值躍昇。


  未來,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將持續整合跨部會與產業之力,聚焦石化、航港與數位影音娛樂等在地特色產業場域,以亞灣為核心,推動包括中油廠區氣體洩漏即時偵測、打造全球首座5G智慧遊艇碼頭、5G智慧杆應用、高雄軟體園區自主機器人物流服務等5G AIoT創新應用服務之實證與商業營運,並串聯國內外企業與新創團隊共同合作,打造高國產比例之5G AIoT產業鏈,帶動南臺灣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並提升國際競爭力。此外,高市府日前也宣布啟動「亞灣2.0」計畫,規劃與中央合作打造企業集團旗艦中心聚落,成為企業邁向國際的門戶,邀請國際級企業進駐設置總部或研發基地,發展國際研訓及應用技術管理人才創新聚落,形塑兼具休閒觀光與金融經濟的開放水岸廊帶。目前已盤點亞灣區內共約27.8公頃的大型水岸基地,其中,已簽約的特貿三公辦都更預估提供約10至15萬坪空間,將創造至少4千個就業機會,規劃打造智匯學院、5G AIoT創意交流中心、產業創新設計館、智慧零售體驗館等,未來將持續透過招商補助加碼,鎖定金融、科技等產業落地亞灣,共同創造發展榮景。


發言人:經濟部技術處 林德生副處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0952-813491

電子郵件信箱:dslin@mo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技術處 張能凱科長

聯絡電話:02-23946000#2581

電子郵件信箱:nkchang@moea.gov.tw


媒體聯絡窗口:經濟部技術處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yschi@moea.gov.tw

「台亞半導體」斥資90億深耕臺灣第三代半導體產業。



投資臺灣事務所今(13)日召開「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聯審會議,通過「台亞半導體」斥資近90億元擴大投資臺灣。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06家企業超過1兆9,243億元投資,創造14萬2,315個本國就業機會,包括279家臺商返臺投資約1兆1,237億元,帶來8萬4,759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23家企業排隊待審。

台亞半導體擁有近40年半導體製造銷售與品質管理經驗,是提供半導體整體解決方案的製造商,營業範圍包含半導體發光元件、感測元件、功率元件、磊晶材料、晶粒製造、元件封裝產品的生產製造。為因應公司未來全球市場開拓及強化公司營運韌性,計劃於新竹科學園區廠房興建無塵室,同時新增設智慧化產線,並導入生產監控數位系統,斥資近90億元以深耕氮化鎵化合物半導體的研發與製造。公司亦在環境保護上不遺餘力,廠房屋頂預計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廠務設施採用符合IE3規範之設備。預期投資完成後,將為國內高科技人才創造127個就業機會。

投資臺灣事務所今(5)日再添臺商回臺方案的聯華氣體工業;根留企業方案的聯亞科技,以及中小企業方案的振豐機器廠等公司擴大投資臺灣。截至目前「投資臺灣三大方案」已吸引1,305家企業超過1兆9,153億元投資,預估創造14萬2,167個本國就業機會,其中「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有278家臺商投資約1兆1,147億元,創造8萬4,611個就業機會;「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有158家根留企業投資約3,996億元,創造2萬4,594個就業機會;「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則已吸引869家中小企業投資約4,010億元,帶來3萬2,962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尚有16企業排隊待審。

工業氣體被譽為「工業的血液」,是工業的基礎原材料。隸屬聯華林德集團旗下聯華氣體及聯亞科技,因應臺灣電子產業市場的強勁成長需求,並深化在地化生產策略,共同投資高達210億元,協助臺灣半導體供應鏈穩固其在世界的關鍵地位。聯華氣體申請「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計劃招募數十名員工,斥資近60億元在桃園科技工業區及高雄臨海工業區新建廠房,另外在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園區、中部科學園區與觀音工業園區增設智慧化機器設備。在聯亞科技方面,公司已是二度申請「根留臺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此次配合客戶擴廠,將增聘多名員工,斥資逾150億元,在中部科學園區及高雄楠梓產業園區擴建新廠,並在既有新竹科學園區之廠房增設產線。集團發展亦配合政府節能減碳政策,積極採購綠電及投資節能設備,此外集團未來將與離岸風電業者合作,製造及開發綠氫應用,逐步達成永續經營重要里程碑。

振豐機器廠為精密零件產品之高科技廠,提供如曲軸及連桿產品,可應用於車床、汽車、船舶、水泵浦、空壓機及氣動設備等。為能擴大生產基地提升產能,給予顧客更好的服務與品質。公司計劃增聘本國員工5名,新建臺南市白河廠,同時導入智慧化MES管理系統,提升公司競爭力。在節能減碳方面,公司將設置太陽能裝置,提高綠電使用比例,在廠內也使用低碳排設備。公司期許藉由此次投資達成經濟環境雙贏之效,能成為臺灣曲軸及連桿製造隱形冠軍。

臺灣 2022 年增 1GW 離岸風電,太陽能首次達年度設置目標。



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為能源轉型推動重點之一,經濟部已逐步建立各類型再生能源推動所需的法規配套與示範,突破相關法規、環境等限制與挑戰。本(12)月22日12時30分,太陽及風力瞬時發電量占當下整體負載達到約23.5%,為電力系統挹注乾淨電力,進一步替代燃煤發電,改善空氣品質。經濟部向國人報告,截至今日,目前完成新增145座離岸風力機組,也就是此時累積設置188座離岸風力機組。太陽光電則年度預估可完成模組設置量達2.5GW,達年度設置目標。

疫情/颱風來攪局,離岸風電單年度設置量仍超過1 GW,然而,臺灣的風到底有多厲害?從今年就可以看出端倪,去(110)年1~10月離岸風電發3.7億度電,而今(111)年1~10 月離岸風力發電高達 9.16 億度電,10月發電量更突破2.1億度,而12月風力發電更穩定,但這樣的風況也造成施工上的高難度,目前離岸風電已累積188座,其中23座風力機組即是10月後公私部門共同努力所完成的。回首過去,也展望未來,111年即使疫情仍然險峻,更有颱風攪局,單一年度仍新增超過1 GW的設置量,目前施工中風場更不因氣候而停歇,努力趕上受疫情/颱風影響的進度,加上規劃於112年併網的風場,如彰芳二期與西島等風場,將累計有近2.4 GW的離岸風電加入再生能源大軍,這也是示範風場237.2 MW近7倍的裝置容量。

俄烏戰爭影響大,太陽光電模組設置量達2.52GW,太陽光電部份,也帶來好消息,除了首次達到年度設置目標量外,也找到新設置態樣,如漁電共生、屋頂等,將大幅提昇設置速率,達到各年度設置目標。111年預估可完成模組設置量為2.52GW (累積10.22GW),達年度設置目標(2.5GW),其中年底如期併網2.02GW (累積9.72GW),其餘部分預計明年第一季併網。為進一步加速光電設置,經濟部針對土地、饋線、行政程序已建立推動模式。針對土地部分,引導業者適當土地設置,已公告2萬公頃漁電共生專區,協助業者簡化專區內海管審查程序。低地力土地與農委會合作,採私有土地公辦遴選廠商的方式加速設置。針對熱區併網饋線部分,台電推動9站10線加強電力網工程,於113年底前可增加5.55GW饋線容量,並推動共同升壓站機制,有效利用饋線容量,已核定23案共用容量2GW,使熱區案場可集結併網。

經濟部說明今年度風光雙箭推動過程,太陽光電是有史以來完成量最高的1年,今年單一年度可達成2.5GW的推動量。而離岸風電方面,藉由近幾年逐漸累積的海事工程經驗,對於海域天候與地質條件越來越熟悉,工程進度也越來越有把握,經濟部與各風場開發業者共同為離岸風電的進程努力不懈,以確保電力供應穩定,兼顧降低空污及減碳,達成能源轉型政策目標。

在台灣淨零轉型上,太陽能與風力發電是推動重點,經濟部指出,截至今日,台灣今年新增 145 座離岸風機,年度設置量已經超過 1 GW,累積離岸風機達 188 座;太陽能則年度預估可完成模組設置量達 2.5GW,達年度設置目標。


經濟部指出,2021 年 1~10 月離岸風電發 3.7 億度電,而今年 1~10 月離岸風力發電高達 9.16 億度電,10 月發電量更突破 2.1 億度,雖然 12 月風電發電量更穩定,但也因為風大提高施工難度,目前離岸風電已累積 188 座,其中 23 座風機即是 10 月後公私部門共同努力所完成的。

目前仍有風場正在施工,加上彰芳二期與西島等風場等規劃 2023 年併網的風場,將累計有近 2.4 GW的離岸風電加入電網。

至於太陽能部分,台灣也是首次達到年度設置目標。經濟部指出,2022 年預估可完成模組設置量為 2.52GW(累積 10.22GW),達年度設置目標(2.5GW),其中年底如期併網 2.02GW(累積 9.72GW),其餘部分預計明年第一季併網。

為進一步加速光電設置,經濟部針對土地、饋線、行政程序已建立推動模式。針對土地部分,引導業者適當土地設置,已公告 2 萬公頃漁電共生專區,協助業者簡化專區內海管審查程序。低地力土地與農委會合作,採私有土地公辦遴選廠商的方式加速設置。針對熱區併網饋線部分,台電推動 9 站 10 線加強電力網工程,2024 年底前可增加 5.55GW 饋線容量,並推動共同升壓站機制,有效利用饋線容量,已核定 23 案共用容量 2GW,使熱區案場可集結併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