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心理異常的治療

核心觀念[編輯]

上一章提到,心理異常指的是統計上的少數,很多的異常心理可以經由藥物、療程做適度調整。本章結合古今中外的知識,探討各種心理異常治療的方式、爭議與有效性。

臨床心理學由 心理診斷 心理療法構成,即從心理學的立場證實、治療心理疾病。

  • 心理診斷:藉由與患者訪談或執行心理測驗,蒐集其資訊,如:煩惱、性向、症狀等,從中了解其不適應處或心理機制等。
  • 心理療法:從心理診斷的結果進行諮商(Counseling) 或自律訓練法等各種心理療法進行治療。

執行心理診斷或心理療法的人稱為 臨床心理師 或 諮商心理師(Counselor),有別於醫師使用藥物的藥物治療法,臨床醫師必須與精神科醫師合作,以心理療法專業進行治療工作。台灣在民國 90 年通過 心理師法 ,明定必須於考選部認定的臨床心理研究所就讀,畢業後即取得參加心理師考試之資格。(註:部分國家具有心理醫師之醫師資格,台灣目前僅具心理師;另心理師的業務範圍亦包含日常壓力紓解定期評量客戶之心理狀態等等與心理疾病直接關聯不大之事項)

簡介「治療」[編輯]

治療(英語:Therapy、Medical treatment),指用於解決健康問題的手段,通常在診斷後實施。 治療種類繁多,且都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但並非全部都是有療效的,也可能產生不良反應。

常見易混淆的詞彙[編輯]

在正式介紹治療之前,將先介紹清楚諮商、臨床心理、精神病學等幾個名詞的關係以使讀者辨析。這些名詞聽來相似,雖然皆是心理輔導、治療的歷程,但其實根據心理異常嚴重程度的不同,可以用來區分尋求幫助對象應為心理諮商師、臨床心理師、或是精神科醫師。

  • 「諮商」(counseling):主要是運用心理學原理 ( 例如:心理評量 ),去理解、幫助個案,不可用藥。
  • 「臨床心理」(clinical psychology):和諮商相似,但其解決較嚴重的症狀,例如:暴飲暴食,或是厭食症。臨床心理師在處理個案時,多了精神病(psychosis)或腦部心智功能之心理衡鑑,和諮商一樣不可用藥。
  • 「精神病學」(psychiatry):注重精神生理評估,把心理異常當作疾病來治療,可用藥。
名稱說明用藥與否
諮商運用心理學原理來理解與協助個案不可
臨床心理與諮商類似,但解決更加嚴重的症狀不可
精神病學把心理異常當作疾病來治療

其中,前兩種心理諮商師、臨床心理師,因為在治療層面並非由醫學院訓練,所以無法用藥或是神經外科的手術等醫療行為。

  • 心裡有事想找人商量 — 找心理諮商師
  • 身心有長期困擾且影響生活 — 找臨床心理師
  • 身心方面有嚴重問題或懷疑生理因素 — 找精神科醫師

醫病關係和流程架構[編輯]

人可以簡單區分為生理和心理兩個部分,兩者間有著緊密的相互作用,心理的壓力可能導致生理的病徵,反之亦然。因此有了由生理出發的「生物醫學治療」(biomedical therapies)和從心理著手的「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兩種不同的治療面向。前者注重生物中樞神經系統的機制,常使用手術,電療和藥物等方式以嘗試治療患者;後者藉由解讀患者的過去行為舉止並以回饋系統達到改變患者過去行為的不良效果。儘管有許多樣態的治療方法,但它們都必定著重於特定的外在行為,內在心理或社交關係,嘗試進行矯正或改善。

醫病關係的流程大致如下:

  1. 開始「診斷」(diagnosis):審視患者在精神、心理上出現了什麼偏差,並依照呈現的困擾就精神醫療(DSM-V)的名稱來分類
  2. 找出「病源」(etiology):找出可能成因,必須將器質性(生理性)的病因列入鑑別診斷(Differential Diagnosis),例如:阿茲海默症、神經系統疾病、藥物引起的譫妄、缺乏血清素或多巴胺引發之抑鬱症等
  3. 進行「預後」(prognosis):假想不介入患者會有甚麼影響,須考慮患者的心理狀態,評估疾病是否構成對生命的潛在威脅(自殺、自傷等)、對社會產生危害,或影響就學、就業等生活功能
  4. 進行「治療」(treatment):減輕或根治症狀,可以使用藥物、心理諮商或認知行為療法等治療方式協助患者控制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歷史流變和文化觀點[編輯]

視為邪教異端

中古世紀的歐洲人們將精神異常歸咎於魔鬼的詛咒或神的懲罰,精神病人被視為魔鬼附體、異教徒或女巫,完全喪失人的基本權利,被迫送進寺院、收容所等地。沒有醫學知識的人會採用禱告、符咒、驅鬼、放血等方法為他們治病;有危險和攻擊性的精神病患者會受到嚴酷的約束,被戴上手銬、腳鐐,有的被捆綁,甚至被關入獸籠。
中世紀醫生對精神病的理解是「精神病人被魔鬼附體,為了拯救他們的靈魂,就得懲罰他們的肉體」,所以懲罰成為「治療」精神病人的主要手段,包括開顱、穿刺等。開顱即用利器在病人頭上開一個洞,把造成病人瘋癲的腦組織切除,切除了部分腦組織的病人變得呆若木雞,醫生便宣稱病人已經得到治療。亦會有穿刺治療,是用各種型號的針刺穿病人,旨在祛除藏在病人身上的惡魔。
到工業革命之後,政府將精神異常者集中管理和治療,然而治療的過程不外乎驅魔或是不人道的監禁。倫敦的「伯利恆醫院 」便是第一間,也是最聲名狼藉的收容心理異常患者的機構,當時它們以馬戲團的方式透過拘束、鞭打和折磨來教化病患。

心理疾病概念的出現

18 世紀開始才有人視心理異常為一種疾病,法國醫生 Philippe Pinel(1745年4月20日 – 1826年10月25日) 在 1801 年時曾說道:「心理問題絕不是一項罪惡,病人不該受到處罰;他們只是生病的人,他們的不幸狀態值得我們以體貼和善意的態度對待之,以恢復他們的理性。」在 18 世紀時的美國,精神失常的人們會因保護病患以及維持社會安全這兩大原因而被監禁,可是監禁處無法提供他們所需的治療。直到 19 世紀心理異常可能痊癒的概念才漸漸被廣為流傳,但在此一觀念尚未散播開之前,精神失常的人通常只會被消極隔離,沒有其他的救濟措施。
1900 年代,監禁精神病患的行為逐漸在心理衛生運動的推廣下被「精神復健」所取代,人們漸漸接受一些如發瘋的精神疾病是可以像一般傳染疾病加以矯治的。雖然「精神病院」的退場讓一些病人從病院中被釋放,但這些病人返回社區後並未受到妥善照顧,反而因為「精神復健」所需要的漫長時間使收容所時常處於過度擁擠的狀態。因此其餘待在收容所中的病人還是如同身處於集中營中,無法接受正當與妥善的治療。

台灣的情況

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情形:民間有些收容精神疾病患者的機構用一些自創的民俗療法「治療」患者,甚至使用一些不人道的手段對患者進行管教與隔離。雖然近年來醫療專業人員積極推廣去機構化,作為一種幫助患者融入社會的方式,但目前精神疾病這個標籤在大眾的眼中仍是「危險」的代名詞。


龍發堂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體制外精神病患收容機構,起源於高雄路竹,一位創堂住持釋開豐俗名李焜泰,僅國小畢業,原在祖先留下路竹農地上務農養豬。1971 年,李焜泰 40 歲時出家,在農地上搭起草寮修行佛法。有位友人之子是精神病患,想拜他為師,但個案連大小便都無法自理,這時,已是釋開豐的住持,用草繩將兩人綁在一起,「為他講解道理,教他如何做人,並領他從事些簡單的勞動工作。」根據官方說法,僅僅幾天,這位弟子就變得非常配合,脫胎換骨。口耳相傳後,他所創的小佛堂龍發堂不斷有病人家屬將病人帶來託付,堂史記載「出於同情和憐憫,大師又只好把他們收容下來照顧。」
不久之後,龍發堂就發展成數百多人規模的病患收容所,還有養殖場、製衣場等,雖然堂方強調「自由活動、不強調藥物、重視社會功能訓練」。但最為人知的管理方式,恐怕還是釋開豐發明的「感情鍊」。堂方讓功能好的病人和自我照顧能力差的病人腰際繫在一起,互相照顧,但不僅引起爭議,還曾經發生過暴力攻擊事件,讓堂眾暴露在風險中。
後來在 2017 年時,堂內爆發嚴重的阿米巴痢疾合併肺結核群聚感染,高雄巿政府宣布將令其解散,高雄市衛生局更藉由龍發堂解散後,堂眾被收治在醫療院所的契機,大規模地面對面訪談他們當年在裡頭的生活情形,逐步還原一直以來外界所批評的非人道管理方式:
「那邊有一個慣例,新人來一定要綁在床上一個月,意思說他們能把病人『壓落底』,剝奪掉所有身為一個人的尊嚴,只要不順從,就會被水管或竹條打腳板,甚至讓你在那邊不穿衣服,讓你沒辦法有羞恥感」
由於龍發堂位於高雄路竹,居民多屬中低收入戶,再加上早期社會媒體較不發達,因此龍發堂的內幕不為大眾所知,在其解散後,才使其不人道對待曝光。
雖然西方有著紀錄完整心理異常治療的傳統,但不代表心理治療只有一種面向。西方觀點下,由於中古世紀留下的鬼神附身和強烈的個人主義,很長一段時間視心理異常為個人問題,治療方法往往針對個人進行諮商和分析,將之隔離進行治療。相反的,在西方以外的文化圈裡,如非洲和中南美洲部落文化影響下相當重視集體責任,認為個人在家庭、朋友和社會交互影響下產生,在治療上更傾向團體治療的作法,西方在吸收了這方面思想後也產生了「網絡治療(network therapy)」的作法。乩童和靈媒藉意識抽離(dissociation of consciousness)治療患者的方法也曾被西方心理學家研究與應用。

如何看待心理治療[編輯]

研究證實,心理治療除能有效降低憂鬱、焦慮症狀,紓解疼痛、疲憊或噁心等不適外,還可延長手術、癌症病患的存活時間,對人體免疫系統有正向影響。調查還發現,接受心理治療者,在 8 次療程結束或持續半年後,約有 50%及 75%的病情呈現具體進步。心理治療並不是單純兩個人坐下來談話聊天而已,對治療者來說,每個病患都有其獨特的個性,特有的心靈困擾,每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可供支援的人際網路也各不相同,因此治療師需要因應每個病患的個體差異,來產生不同的回應與反饋。心理治療看似是治療師單方面地在幫助病患,然而實際上心理治療是雙向的,在診療過程中治療師也會受病患影響,可能因病患各種情緒而產生對自我懷疑及情緒低落。以下附上的資料便是此種「雙向影響」的具體實例。在該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只病患接受治療而敞開心房,診療師自己同時也被深受病患影響。

人們普遍覺得心理治療是「有病」的人才需要的療程,但實際上,心理治療的服務對象非常廣泛,從每位心理受到創傷的個體至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治療師都包含在內。只要有需要,每個人都應當正視心理創傷,坦然接受治療。 透過療程能夠撫平深埋於深層記憶中的巨大創傷,進而使人格更加健康、完整,並且學習正視自己痛苦的經歷。 在台灣,心理治療往往會被大家認為是「見不得人」的事,因而選擇拒絕接受治療。然而,就如同身體受傷、感冒要看醫生一樣,心靈受傷了也需要治療 ,因此心理治療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絕對有其必要性。

不同學派對於治療方法的取向[編輯]

認知主義者認為人會「思考」。有情感性的東西,便是認知下游的產物,所以試法從上游,也就是「思想」來解決。認知治療法是從憂鬱症研究發展而來,其基本論點為採取主動、指導、時間限制、問題導向、合作取向的方式。治療師可能為人或機器 , 舉例而言,若遇到像是成績差所以人生無望之類的問題,尋求採取認知治療法的治療師幫助,他可能就會一直挑戰你剛剛說的話是否有道理,具體而言,像是你被當掉可能只是因為該課程考太難,並非你不夠認真;或是該課程並不會影響一輩子等,嘗試用這樣的方式來改變你的思維,翻轉負面思考,以達到治療的成效。
行為主義者主張行為是受環境因素影響而被動學習的,認為我們有適應性的學習行為,分為古典制約及操作制約。
古典制約的暴露療法(Exposure Therapy)分為系統減敏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及洪水法 (flooding)。
  1. 系統減敏法:透過系統化的步驟,逐步削弱患者原先對該物的恐懼。舉例而言,使用系統減敏法治療一怕鳥的人,讓他重複、循序漸進接觸像是羽毛之類的東西,使受治療者了解羽毛對他沒有不良效果,消除對其對鳥的恐懼。
  2. 洪水法:希望一次性地消除患者對該物的恐懼。舉例來說,對於同樣一個害怕鳥類的患者,將他放入有鳥類的房間,讓他了解到鳥類不會傷害他,而消除恐懼。
而操作制約中的示範 (modeling) 則是由觀察者主動觀察外界行為,學習判斷事物對錯。例如讓怕蛇的患者觀察第三者和蛇相處,若第三者沒有受到傷害,患者便會重新判斷蛇對他的威脅性,以達治療效果。
英國國家健康和臨床醫療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 NICE) 及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都確定認知行為治療能有效治療多種心理問題,對於治療抑鬱症和焦慮症,包括驚恐症、恐懼症、廣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和強迫症等的成效尤其顯著,亦有助處理暴食症及思覺失調。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CBT) 以協助抑鬱長者消除負面的思想及非理性之信念,並學習較理性的行為,讓自己能有效的控制和適應人生種種遭遇所帶來的變動和挑戰。
認知行為治療法著重採用認知學與行為學技巧,是一種精簡、省時及規劃性的治療法。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年9月27日 – 2007年7月24日) 認為人的情緒反應是直接受個人對事件的信念影響,而非事件本身,而個人對周圍環境的假設和期望對其情緒反應和行為有莫大的關係。因此要幫助受助人應付人生逆境與處理困難的事情,必須幫助他們培養一套更有效的信念系統,從而影響他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個人在決定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信念,包括 :
  1. 理性信念 (Rational Belief) :有客觀資料支持且符合邏輯,能幫助個人減去情緒上的困擾,使生活更充實及有正面的影響。
  2. 非理性信念 (Irrational Belief):沒有客觀資料支持,不切實際,不合邏輯,誇大負面的後果,認為事情已無法補救。這些自我挫敗及負面思想的對白,令個人變得消沉絕望,嚴重影響個人的精神健康。
綜結言之,個體如果能夠將這些非理性的信念從思想模式中除去,用理性思想取代之,便不再受到情緒的困擾,自己可以建立一個積極及正面的人生。
認知行為治療的過程步驟:
  1. 初見評估:於首次的面談,治療師會為你進行評估,與你一起分析你的求診問題。包括了解你的思想,行為及情緒如何影響著你的問題或日常生活。
  2. 著重處理「現在」的問題:認知行為治療是較為短期及有時限性的心理治療,著重處理「現在」的問題。 雖然治療過程當中會了解你以往的經歷如何影響你現在的思想及行為,但不會集中探討過往或童年的經歷。
  3. 與治療師共同合作:治療師會與你一起訂立目標及治療計劃去處理你的問題。認知行為治療強調你與治療師之間的共同合作,特別是你的積極參與。治療師的角色是教導你一些技巧或方法,而你需要主動於日常生活中練習這些技巧(又稱「家課」的練習 ),例如填寫記錄表去監察自己的想法,和練習情緒處理的技巧或方法。
人本主義學派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個人尊嚴,他們會嘗試改變患者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方式。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 (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 也曾指出輔導的目標並不單只是解決問題,更要協助當事人的個人成長,使他能更有效地解決現有及將來所面對的問題。人本主義認為無需對患者進行控制或指導,只需提供他們足夠的信心及尊重,讓他們能重塑自我後,便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
心理動力學派的學者認為心理疾病的成因,是因為佛洛伊德理論中享樂主義(Hedonism)的本我和超我衝突太大,例如你想做的和社會所期望的不太一樣,亦或是童年經歷使你人生陷入負面情緒,像是看到異性感到害怕,那他們就會在與患者對話時,發現患者癥結的因在哪,藉而喚醒患者對其的意識,幫助他們解決。
  • 生化方法治療(biomedical therapies):
比較偏向生理心理學派,用科學、生物學的觀點去看待心理疾病,他們認為多巴胺、大腦構造及傳導物質的不平衡造成這些精神疾病,因此採取藥物治療的方式。
指一群特定人們與治療師透過團體的方式達成治療目標,改變人與人間的互動,利用團體的支持或是團體外的力量來影響成員與整體,像是戒酒團體便是團體治療常見的例子。
  1. 活動團體(Activity groups): 當病患無法參與以下其他團體時,可以進行這種團體來加強社會技能,例如職能復健團體。
  2. 支持性團體(Support groups): 治療師所扮演的角色比較接近知識上的衛教。精神病患的家屬或許可以從這樣的團體中獲益。
  3. 問題導向團體(Problem-focused groups): 例如戒酒團體。成員彼此支持、嘗試辨認阻抗、發展出因應策略。
  4. 動力取向團體(Psychodynamic groups): 包含所有心理治療與團體治療的內涵,希望達到最終的內在改變。

目前未有完整實驗能分析各療法與症狀之間的情況,但我們在各種療程中可發現不同療法間並不支持「渡渡鳥判決」。渡渡鳥判決 (dodo bird verdict) 是指雖然使用的心理治療法不同卻有相同的效用,因為造成治療真正有效的原因是不同療法間的共同因子(Common factors model),如:能向諮商師傾吐心事、準備好接受治療的心等等。然而不同療法間並不支持渡渡鳥判決,意即某些療法對於特定的疾病會有較好的效果,如:行為治療法用於治療焦慮症,認知治療法用於憂鬱症等。

美國一篇有關神經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是臨床上否決渡渡鳥判決的實際例子,一群神經性暴食症的病人被分為兩組,一組進行心理分析療法,另一組進行認知行為療法,實驗發現,五個月後,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的病人有 42% 不再有暴食及暴時候催吐等行為,而心理分析療法卻只有 6% 的病人被治癒,認知行為療法在治療神經性暴食症上效果明顯較好,因此不符合渡渡鳥判決。[1]

重新看待精神健康[編輯]

瘋狂的十天 (Ten Days in a Mad-House) by Elizabeth Cochran[編輯]

要談人們如何看待「精神健康」這回事,要追溯到 1887 年,一位名為伊麗莎白·珍·科克倫(Elizabeth Jane Cochran, 1864年5月5日-1922年1月27日)的記者化名為娜麗·布萊 (Nellie Bly),假冒精神疾病病人潛入精神照護機構,以做一份關於美國精神病院內可怕情況的真實報導。

她在稱為「收容所(Asylum)」的精神病院裡頭發現腐爛的食物、冷水淋浴、猖狂竄行的老鼠、虐待病人的護士和被綑綁折磨的病人等恐怖的景象。她把觀察到的一切編著為一冊,將「收容所」隱藏的真相揭露於著名的「瘋狂的十天(Ten Days in a Mad-House)」。她在書裡記錄到眾多荒謬的治療手法,是幾個世紀以來一直被視為標準的心理健康治療和程序。在她的努力工作下,主導了一場心理健康治療改革(Mental Health Reform)。

在瘋狂的地方保持正常(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by David Rosenhan[編輯]

一個世紀後的 1975 年,美國心理學家大衛·羅森漢恩(David L. Rosenhan, 1929年11月22日-2012年2月6日)發表了一篇名為 「 在瘋狂的地方保持正常 」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 的論文,詳細介紹了他在精神病院所做的實驗。

實驗的第一部分為安排假冒的精神病人(受試者)進入精神病院。

  1. 羅森漢博士安排了八個完全精神健全的受試者(一位二十多歲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學家、一位兒科醫生、一位精神病學家、一位畫家、一位家庭主婦)宣稱自己出現幻聽的症狀,以潛入精神照護機構裡,但除了宣稱幻聽以及個人的姓名及職業是隱瞞的以外,其他所有給予院方的信息都是真實的,最終八人中有七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而進入精神病醫院。
  2. 成功進入精神收容所後,偽裝的病人們就像往常一樣自然生活,不再假裝自己有精神異常的症狀和行為,等待醫護人員認出他們是精神健康的。
    像 Cochran 一樣,Rosenhan 和他的團隊最終了解到進入精神病院很容易,但離開的難度要大得多。當受試者要求出院時,由於已經被貼上了「精神病人」的標籤,要求出院的行為被醫護人員視為是妄想症加劇的表現。受試者最終平均被扣留在該機構 19 天,甚至有其中一位長達 52 天。他們被迫服用精神藥物,受試的偽病人們就偷偷吐出藥物藏起來,最終在被診斷為偏執型思覺失調症的情況下出院。當然,被稱為緩解出院並不等於標記為理智,這是羅森漢(Rosenhan)對該制度的批評之一。

第一部分結論:
它隱藏的意思是將精神疾病視為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幾乎就像一種人格特質,並非可治癒的疾病。另外,「標籤效應」可能帶來的危險結果在實驗的第一部分被明顯地指出,當人被貼上「精神病人」這個標籤後,正常的行為也因此被認定是異常的行為,甚至最後可能導致正常的個體因為被當作異常的來對待,而真正的產生異常行為,例如:在實驗當中,受試者和其他人聊天的行為被當作「交談行為」的新病情記錄下來,寫筆記的行為則被當成「書寫行為」的新病情記錄下來。

實驗的第二部分,在羅森漢(Rosenhan)與一家教學醫院分享他的結果後進行,他告訴此醫院他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派遣更多的假病人,並挑戰他們是否可檢測出冒名頂替者。
三個月後,在該醫院的 193 名新患者中,有 41 名患者被懷疑是偽病人。而事實上,羅森漢從來沒有送任何偽病人前往該教學醫院。最後,羅森漢 (Rosenhan) 得出第二部分結論:
人們被診斷患有精神疾病的方式往往較少著重於患者本身,更多依照被告知的情況判斷。好比,經歷一次幻聽能引起的注意遠超過幾週的正常行為。當然,人們批評他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正當性,但他的實驗確實提出許多重要問題,如:我們如何定義、診斷和分類精神障礙?悲傷到了什麼程度會轉變成憂鬱症?或古怪到什麼程度成為強迫症?亦或是精力充沛到了什麼程度變成過動症?診斷標籤有哪些風險和好處 ? 以及該領域如何不斷發展?

實驗帶來的審思與改革 [編輯]

在 2010 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 全世界約有 4.5 億人患有某種精神或行為障礙 。當使用「心理障礙」這個詞彙時,沒有任何一個社會是對它免疫的,我們都可能會有心理健康屬於比較危急的時刻。或許,有一些人聽到「心理障礙」時會想起各種戲劇性的形象,如來自 Arkham Asylum 的罪犯或好萊塢對各種古怪,恐怖或悲劇人物的刻板印象。這種片面的形象是我們文化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 與心理障礙相關的誤解經常具有破壞性的恥辱感。

那麼,「心理障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心理健康臨床醫生認為 心理障礙是思想、情感或行為的偏離,痛苦和功能失調的模式 。這聽起來很抽象,但在這種情況下,它是用來描述與你的主流文化背景不同的思想和行為。而越軌行為的標準在不同文化和不同情況下都會發生很大變化。例如:在戰鬥情況中,殺人可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謀殺在和平時期肯定是犯罪;在某些情況下,與靈魂或祖先說話是可以接受的,但比如在歡樂時光的情境下則不太能接受。

但是這些「不正常行為」要被歸類為一種疾病,需導致周遭或其他人痛苦,而痛苦只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即主觀認為某些事是錯誤的,所以欠缺有根據性的定義。反過來,當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能力明顯地(通常是可測量的)受損時,痛苦可能就導致了真正有害的功能障礙。這就是今天的定義,但西方世界花費了很長時間才能想出這樣根植於科學和調查研究的「心理障礙」定義。

直到 18 世紀和 19 世紀左右,我們才真正開始提出心理健康問題可能與疾病有關的觀念。例如到了 19 世紀,醫生發現有部分嚴重的神經系統問題可能為晚期梅毒的症狀,如癡呆、煩躁和各種精神障礙。因此,最終許多所謂的精神病患者從收容所被轉移到醫院。醫學模型支持「心理障礙具有可以根據生理症狀來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想法,這種思考心理健康的方式,使心理健康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即使這是一種改進,醫學模型也常被一些人認為狹隘和過時。大多數當代心理學家更喜歡通過所謂的 生物心理學 (Biopsychology)方法來更全面地了解心理健康,將一切歸納於心理學的也都同時屬於生物學。

生物心理學會根據一些明顯的生理症狀來看待我們的心理健康問題,而不僅是理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與可能出錯的事情等等。它既考慮了壓力,創傷和記憶等心理影響,也考慮了遺傳學和大腦化學等生物因素以及社會文化影響。就像文化如何定義正常行為所包含的所有期望一樣,通過考慮整個自然和培育影響,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看待心理健康,認識到一些疾病其實是可以治癒的,而其他疾病也可以應對。一旦我們的文化能擁抱跟接受,我們就不會在以有色的眼光看待他們。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病患者診斷和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編輯]

DSM是一本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關於如何談論、診斷及對待精神疾病的手冊。使用它的人包括:臨床醫生、保險和製藥公司、政策制定者和整個法律體系。
DSM-I(第一版)於 1952 年問世,最新版本DSM-5(第五版)則於 2013 年發布,並捨棄了先前以羅馬數字編碼的慣例。每個新版本都包含最新研究的變化,以及我們對心理健康和行為的理解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演變。例如,前兩個版本將同性戀歸類為病態,認為其基本上是一種疾病。1973 年的DSM-3則刪除了這項疾患,反映了態度的轉變和對性傾向的理解。

鑑於一直以來採用的多軸向系統太過依賴類別診斷,對「共病性」有所忽略,DSM-5刪除了DSM-III以來的五軸診斷,只保留診斷準則,因此透過現在使用的版本DSM-5與 2000 年發布的DSM-IV之間的變化,不僅可以了解人類在看待心理異常的態度變化,還可以了解分類如何影響診斷。例如:

  • 新版本反映了我們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日益增長的理解
  • 將兒童雙相情感障礙(Childhood Bipolar Disorder)的名稱改為破壞性情緒失調障礙(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因為當兒童被過度診斷並過度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時,他們實際上並不符合這種描述。
  • 探索新的診斷,例如賭博成癮(Gambling Addiction)和網際網路游戲紊亂(Internet Gaming Disorder),表明新的疾病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出現。

然而,DSM 並不完美,儘管自 Rosenhan 實驗以來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批評者仍然擔心 DSM 可能會無意中促進對某些行為的 過度診斷 或 錯誤診斷和治療 。 其他人也提出他們的擔憂,他們認為通過給患者標標籤,我們會使他們容易受到判斷和偏見的影響,影響他人對他們的看法和對待。

臨床心理治療流程[編輯]

病態心理評估[編輯]

  • 衝突(Conflict)
分為內心衝突以及個體與環境間的衝突兩種。病態心理指的是這些衝突的存在與強度有關,也就是個人面對各種衝突時如何去面對與適應。但若個人適應良好,且能夠以合於現實手段減緩、使衝突消失,或使用意識拒絕、控制,又或者能夠忍受衝突帶來的挫折,則將衝突化為自我發展的助力,而非病態。反之,當衝突來臨時,個人產生續發性表現(後續幾點所列),那麼評估就到了下個階段。
  • 停滯作用(Fixation)
當潛意識發生衝突,無法完全解決時,造成本能驅力藉由強迫性重複的方式,不斷顯現以尋求滿足。此時,與之對抗的防禦組合持續出現,這種情形就是心理上的停滯作用。
  • 神經質症狀(Neurotic Symptoms)
在個人意識無法覺察的因素作用下,所造成任何的心理功能障礙或變質,同時也沒有運用續發思考或現實原則。
  • 妥協形成(Compromise-formation)
當驅力和衝動無法表達完全,自我能力的不足而使個人感到壓抑、不安或是其他形式的不愉悅感,此時,內心會重新建立一個新的動態平衡,以避免威脅,同時減少不愉快的情緒。而這種妥協是經由幻想來滿足內在動力,以達自我及超我的要求,使得焦慮感降低,但是這種妥協的性質,有時候會顯現在意識上,有時候會以防禦的方式間接表現,更或者是經由幻想顯露,不論哪種形式,都是以偽裝變質或衍生的形式表現出來。
  • 退化(Regression)
為了解決潛意識中被破壞的穩定內在衝突,常被自我使用的模式就是退化,這種退化與本我的退化表現未必相關。目前觀察到的退化,往往是退到主要的心裏停滯點,也就會加強先前未能解決的衝突,也有可能退化到衝突發生之前,企圖滿足更早期的驅力,同時能夠逃避當下的衝突,結果,現在發生的衝突與之前發生的衝突疊加在一起,而當從前未解決的衝突再次浮現時,超我也會產生相當程度的退化。當個人企圖在滿足嬰幼兒期的願望、並且重新擁有此時期與對象間的關係時,可能會出現享樂原裡的追求模式,對危險、懲罰的原始概念也會重新出現,此時就會與當今的目標與期望產生衝突。退化可以持續產生,一直到一個成功的妥協形成。

在專門介紹心理異常的教科書《變態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中列出現今判斷人們是否為精神異常的大致依據:

  • 主觀苦惱(subjective distress)
意即患者本身能感受到的煩惱與苦難,當人們承受相當的心理痛苦,例如憂鬱症者,我們傾向視之為心理異常的徵兆。但值得一提的是,它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 不良適應(maladaptation)
不良適應的行為大大影響了患者的生活,例如厭食症者減少食物攝取、憂鬱症者阻絕社交,兩者都無法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對於社會及自身生活都是一種不良適應。
  • 統計上的偏差(statistical deviancy)
我們可以將心理異常解釋成「偏離正常」,因此此項判斷依據是指在統計上稀少且不常見的現象。必須注意的是,並非少數就是異常,舉例來說絕對音感是一種少見的才華,而我們並不稱之為疾病。
  • 違反社會規範(violation of the standards of society)
不同文化社會存在不同的規範與道德標準,依據社會規範來評斷心理異常是十分直接的。
  • 社會不舒適(social discomfort)
前一項依據是明確打破社會規範、觸犯法律,但此項不一定違反了規則,而是讓其他第三者(社會)感受到不適不安,為一種較主觀且潛在的認定方式。
  • 無理性和不可預測性(irration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當某人的行為充滿了不可預測性,甚至達到無法控制的地步,便是滿足此項心理異常的依據。例如無端地尖叫、辱罵不存在的東西等等。
  • 危險性(dangerousness)
當行為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就判斷可能為心理異常。

退化光譜(Spectrum of Regression)[編輯]

  • 正常 
此處的正常並不是指個性成熟或是行為正常,而是在一定範圍內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現象的整體統整功能、心理機轉而定。簡而言之,就是心理狀態穩定、心性發展維持在足夠成熟的程度,以及適應現實。
  • 人格異常(Personality Disorder)
人格異常包括許多型態,由輕至重的程度都不一樣,有些是整體障礙,但是有些僅僅是局部障礙(其他功能都相對穩定),而此光譜有個明顯的特徵:反覆運用特有的協調模式與防衛機制,來達到心理衝突的適應。在異常狀態中,有些患者有自知之明(Ego-alien),其他的則無(Ego-syntonic),更精確地說,有些人能夠察覺自身個性的特徵並且對此感到無奈,而有些人在他人明顯覺察異常識,卻對自己反覆的神經質狀態毫無所感,也不願意承認。
  • 精神官能症(Neurosis/Neurotic Disorder)
此階段必然存有個性上的障礙,但患者本身並無覺察,或者在事發後的回顧才有所了解。典型的個案中,在神經質症狀發作前就存在某種潛意識的心理衝突,因此一旦面對著衝突時就會促發精神官能症,誘發更進一步的退化層次。然而在其中,創傷性精神官能症(traumatic neurosis)為一種例外,不同於其他種類是由潛在的個性異常導致,創傷性精神官能症的成因是由於外在過於強烈的打擊所造成,此種症狀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當外界環境改善時,退化現象就能迅速獲得改善。精神官能症與光譜前一項人格異常主要區別在於,後者無所謂發作與否,患者在統整功能的層次上,相當穩定而且持久,但是精神官能症發作時會產生一個明顯的心理失調及退化的現象,不過若是復原症狀也會跟著消失。
  • 邊緣狀態(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介於精神官能症與精神病之間,此時得症狀呈現波動的現象,隨著層次的變動,心理衝突的性質、維持平衡的機制、原發與續發思考的比例等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 精神病 (Psychosis):
是光譜的末端,也就是極度退化的表現。因為退化到運用原始心理機轉,而捨棄部分續發思考程序,反而是使用原發性的思考型態,加上對現實感障礙的增加,破壞了整體的適應,除了自我結構的破碎,內在驅力更傾向自戀型態,使得病症更加複雜。
  • 器質性障礙(Organic Mental Disorder)
指任何會影響腦部功能的障礙,如:腫瘤、感染、藥物中毒 … 等,可能會加強過去的心理症狀,或是形成新的、特殊的神經質病徵,甚至是到邊緣狀態或是神經病的傾向。器質性障礙通常會損害自我認知功能,如:記憶、思考、判斷與感覺,因為自我遭到破壞,使得從前受抑制的內心驅力或出現在意識層面上。

治療策略[編輯]

  • 設定目標

由於患者可能對於治療,有著過高或不合理的期望,在治療前幫助他接受有限度的目標是很重要的議題。而治療的目標除了治癒疾病外,也包含預防、避免病情惡化、協助維持生理機能,或是獨立生活的生存能力。因此,治療有時能夠改善現況,有時則是維持現狀。

例如,支持性心理治療的患者,基本上治療師能做的只是有限度的參與或改變,所以患者也只會減輕症狀,而不會在期望潛在人格結構發生改變,或是解決心理上的衝突。而在治療時患者必需要有這樣的體認,才不會導致適應更差或是心理混亂的情形產生。

而心理治療的目標包含以下四點:

  1. 找到問題、形成共識:心理治療會針對情緒與心理問題進行處理,透過回顧與會談,定義問題出於人際關係、容易自責、缺乏自信…等,治療者須尋求個案真切的認同,並讓其瞭解治療必須是相互坦誠與共同努力。
  2. 建立願景與治療計畫:再來則要點出努力的方向,可能為改變自責的習慣、改善人際關係、轉化負面情緒等。不同於百年前的心理分析,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時間表的討論相當必要。
  3. 發掘問題與情緒根源:問題最初發生時,個案心智可能不夠成熟(諸如虐兒等),或者創傷過大(像性侵),這可能會讓個案在之後對人與事的態度建立在負面基礎上。尋找根源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耐心,個案要勇敢面對痛苦方能成功。
  4. 重建信心與勇氣知道問題和根源後,改變需要勇氣與信心,並不是一蹴可幾。治療的目標是幫助個案在痛苦中找回快樂,在破碎中建立起人際關係,願意努力創造自己未來的人生。
意識層次[編輯]

支持性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手段,整合了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治療的理論模型和技術。目的是加強患者積極、健康的認知與行為,以此減輕造成精神障礙症狀的內心衝突。和治療師保持中立的精神分析方法不同,支持性心理療法中治療師需要全力調動情緒,並有鼓勵的支持行為,作為患者更長期的健康心理防禦機制,尤其是在人際關係部分。

在支持性療法中,治療策略是讓患者保持潛抑,也就是處理表面意識上的衝突,而非處理潛意識裡發生的心理衝突。因為當自我缺乏能力,去解決自身的心理衝突時,就強行帶出內心衝突,只會讓患者更加焦慮,甚至產生更進一步的惡化。畢竟,支持性療法的目標並非積極的將治病的根源解決。

然而,當患者的狀況良好,且有機會吐露,抑或者對自我困擾產生討論時,會對療程有很大的幫助。一旦患者自己能陳述問題,在治療過程就更有可能給予患者建議,或用其他方法協助,對療程有很大的幫助。但當患者自我表露深層想法時,有時候反而會建議轉移話題,而不是鼓勵繼續談論,這種想法是基於治療的意義,避免患者認為即使自己很怪異、罪惡,治療師仍能夠去接納他的想法。但若有機會能夠根除心理衝突,也可以幫助患者減輕自我負擔,使其能更有效的統整自我身心功能。

治療關係的應用[編輯]
  • 阻力與防衛 
支持性療法中,治療師需確認適用於患者的防衛,同時決定患者容易被引導、加強的方法。一般來說,治療師會「順性而為」,除非原先用來防禦的機轉會產生不良後果,否則維持原本的方式;若評估後有必要使用新的方法,才會選擇適合患者情況的其他機轉。而領悟性療法,則是協助患者減少、放棄自我阻抗與防衛,這種降低防衛的方法會讓加強焦慮感,但一旦整合協調功能,重新支配心理矛盾後,焦慮就更能得到舒緩。
  • 心理衝突 
主要用在領悟性療法中,是將患者潛意識裡的衝突帶進意識裡,期望能重構導致患者神經質的症狀或個性,當患者能嘗試解決處理這樣的狀況時,也就會處在一個比原先更成熟的階段,因為他能夠忍受更大的焦慮以及挫折,會運用的防衛機轉以及心理能力都比先前衝突發生時還要更強,更有機會去累積經驗、能力面對各種情況以及尋找新的方法來解決衝突。因此,治療師反而不會積極參與或指導,而是以超然的中立角色鼓勵患者增進對自我的了解及認識,積極尋找解決之道。
  • 仿同作用 
主要使用在支持性療法當中,目的是要鼓勵患者學習仿效治療師的舉動,使患者本身積極地嘗試自身面對的問題。其概念是在治療師與患者之間重現人格發展早期的父母與兒童之關係,代理患者負擔自我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甚至會使用隔離、約束的方式控制患者的衝動。這種依附關係需要維持較長的時間,才能逐漸准許患者、鼓勵他運用自我功能。雖然領悟性療法中,較不鼓勵仿同,但是仍有此現象產生,此時將這種現象看作是阻力、防衛,通常要降低現象的產生,以免妨礙患者的獨立發展。
  • 加強作用 
即是正向回饋。在支持性療法中,當需要加強患者進行更好的適應行為時,治療師的某些舉動能讓患者在心理動力上產生獎勵與回饋。主要是希望能夠藉由獎勵而引發行動,成就患者產生自我適應的模式,而使得行為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然而在領悟性療法中,並不需要加強或鼓勵患者任何的行為或是改變,而是要協助他根據自我判斷能力,增進對自我的理解,以建立更成熟的態度及動機。
  • 驅力 
支持性療法中,治療師可以選擇去滿足患者驅力,達到暫時減輕驅力強度的功能,且促進患者仿同行為,因而提高自我防衛、適應的能力。領悟性療法中,為了讓患者更了解自我潛意識中的驅力、強度及根源,以及對抗驅力所產生的自我防衛和超我的要求,治療師在成為患者驅力及防衛的對象時,必須保持中立超然的角色,盡可能不去滿足患者。
  • 超我與良心 
支持性療法利用超我形成時的仿同與投射作用,不論是改善嚴厲刻板的超我,或是完善有缺陷不完整的超我,都是要讓患者打從心底接受更合理的超我態度,幫助他形塑外在權威的道德理想。相對的領悟性治療,則以意識上盒裡的想法與判斷,而非下意識的反應,建立自我道德模式的理想。

評估指標[編輯]

  • 對象關係 
因為治療關係是一種同盟關係, 以信賴為基礎 ,患者必須將治療師看做一位重要的對象,而治療師的反應也會影響到患者的期待。所以感情建立越緊密,在支持性療法中的預後也就越好。而一旦這種關係遭到破壞,病患的預後就會比較差。
  • 動機 
因為領悟性治療的策略主要是 激起患者內心的衝突 ,促發焦慮、使患者回憶過去被壓抑的痛苦經歷,面對這些困難與挫折,當這種意識被心裡的動機克服,決心坦白並解決自我內在的心理衝突時,預後也就會更好。當自我意識不願改變或是缺乏時,以支持性療法的緩和方式開始還是比較好的,而在隨後動機上升或下降時,可以在改變治療方式。
  • 本身能力 
患者本身領悟自我內在情緒反應的能力、個人的自我防衛強度、自我反省以及溝通能力、對於焦慮和挫折的忍受力都是評估使用何種治療方式的重要指標。
  • 本我功能 
如果能夠知道患者在潛意識裡的驅動力及意識的內動力,對治療會產生很大的幫助,這兩點既與心理衝突的產生有關,也和其他自我功能相關。如果內心的驅力越大,治療上的困難程度也就越大。
  • 超我功能 
當患者的超我還停留在依靠外在約束的層次上,如:極度刻板、沒有彈性、難以矯正的道德觀或態度,這種類型的人在作出反社會行為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罪惡感,也不會對自己加以約束,只是單純地藉由各種方式凸顯自我的心理衝突,卻感受不到與之同存的不愉快。
  • 過去治療 
患者可能會扭曲過去的治療結果,因此需要請患者描述過去治療的經驗,像是:療程的安排與進展、與治療師的關係,以求確實評估治療後的反應及成效。
  • 年齡 
一般而言,領悟性的心理治療對病患的要求比較高,比較需要是對新事物容易適應的族群、同時也對各種事件的反應以較適當而不過激的方式處理、思考問題,所以年輕的成年人較適合。青少年反而未必妥當,因為他們的驅力、自衛結構都相對快速而且尖銳,可能會在過程中加速衝突的崩壞,起到治療的反效果。
  • 心理疾病性質 
症狀的嚴重程度是否值得投下大量時間、經歷與金錢?或是病程的進展是在哪個程度?是前期相對不穩定,還是中後期比較穩定平衡的狀態?
  • 現實考量 
患者能夠配合的治療頻率、接受治療的時程,以及可以負擔的治療價格,以及患者平時的生活環境、人際關係是否能給予足夠的支持與幫助?患者本身會不會受到環境的干擾?
  • 治療師 
治療師的訓練能力?可以進行治療的時間表、是否需要額外的收入、對於患者性格、外在的喜好程度、本身潛意識的影響大小,都可能造成評估上的誤差。
  • 治療指標的相對性 
每個患者都會有各種正面及負面的因素干擾自我,雖然有很強的動機來進行治療,但是環境給予的負面壓力過大時,還是需要治療師評估治療方式的恰當性。
  • 患者行為 
除了從病史評估之外,會談時患者的應對、反應都須納入治療師的考量當中,因為有的時候患者可能會因為個人因素、環境因素隱藏一些資訊,或是有心口不一個狀態出現,所以當患者自身的表現與言行不符時,治療師須以專業去評估事態的真實性。
  • 測驗及實驗 
有些心理測驗可以測出潛在的心理衝突以及個性結構,但是測驗最好是在評估階段就進行,而不要等到治療開始後才做測驗,因為這樣可能會影響到患者對於治療師的信任程度,為了避免評估與治療時的表現產生衝突,最好不要將評估指標告知患者,不然有機會因為想要過關的心態,讓評估的指標產生偏差,而有治療策略上的偏移。

患者態度[編輯]

  • 主動投入 
當患者越主動探索、覺察自己內心的衝突,治療的效果就越明顯;若只是被動接受治療師的引導,所能得到的了解相當有限。因此,治療師應該積極的鼓勵患者投入,談論自我的意識想法以及反應,因為只有當患者表述的越詳細,治療師在治療協助上切入的角度也會更貼近患者本身的想像;當患者不願意詳述時,對治療師及患者本身都產生了阻抗的作用。
  • 言語溝通 
心理治療的重點在於 治療師必須了解患者的需要,避免談論會給患者意識上困擾或不安的話題 ,特別是難以啟齒、壓抑在心中的內容。在與治療師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下,患者才可能無防衛地談論內心深層的事物、表達自我。因此,治療的流程應該是以剝洋蔥的方式,一次一次地靠近核心,並且在過程中處理每一個阻抗現象,無論內容的合理性,治療師必須讓患者保持坦率,對自我闡述內容負責的。所以治療初期,應該加強注重溝通的過程,提醒患者溝通的基本原則。
  • 自我觀察 
當患者以退化的方式發洩情緒之後,治療師應該鼓勵他以第三者的角度觀察,檢討剛才的反應與經歷。唯有透過情緒反應了解到心理衝突,才是破局而出的關鍵。因此,在能夠有效控制並調整狀態前,患者應該先覺察到整個歷程的經過及發展,從覺察中領悟需要被改變的部分。同時,患者也需要了解:任何一個想法或者是經驗,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都未必是能立即顯現答案的。治療師要避免給予已經知道答案的優越感,或是假裝理解患者的想法,而打亂患者積極投入的心理。
  • 表露情緒 
治療師應該主動向患者解釋表露情緒的重要性,以及排斥表露的防禦機制。當患者能夠相對自在的表露情緒時,治療師應該要能夠包容患者情緒上的宣洩,不能因為個人反應影響到患者的表露。然而在支持性療法中,也可能運許患者隔離自我的情緒激動,避免刺激潛意識裡情緒化的發作。
  • 退化作用 
當患者沒有辦法釐清自我的內在感受時,治療師應該要鼓勵患者,不要去批判或隱瞞,有時候自我退化也有可能是一個重溫過去被壓抑的心理衝突的途徑,所以有時候可以讓患者先說後想,藉以達到避免過於理性的思考,而改變顯露在意識上的衝突。此外,治療師也要告知患者,退化有時候是可以恢復的,同時幫助他復原,得以控制退化後的焦慮,以免在之後的會談中害怕退化現象的發生。
  • 積極改進 
在治療過程外,患者應該體認到可以繼續努力改善自己的行為及反應,單純在治療時說出自己的想法對於整體的幫助是有限的。在體認到衝突後需要在之後情境重複發生時,行為能夠得到改善,而達到嘗試新的適應方式,變得更加獨立而不需要依靠治療師。

家屬態度[編輯]

  • 降低對病人的期待 
精神疾病的治療是循序漸進的,過高的期待將增加失望。
  • 隨時做好可能再生病的心理準備 
精神疾病可能復發,需長期抗戰。
  • 發展照顧病人的技巧及知識 
適當的相處溝通,增進對疾病與藥物的認識。
  • 加入家屬自助團體 
得到相關資訊、互助,並共同爭取權利。

治療師角色[編輯]

  • 傾聽 (Listening):
治療師須提供讓病人能夠自在與他人談話的環境,並且使病患相信治療師對於談論的話題是有興趣、願意傾聽,而且這份關心是不求回報的。除了傾聽外,治療師也要觀察病人非言語表達的行為,交叉比對,印證病人所提供資料的真實含意,像是臉部表情、音調、姿勢、以及情緒表現等;此外,更要觀察到被病人隱藏的資訊,像是對病人情緒或心智上重要的生活細節被忽略不提,這樣的省略就可以有多種解讀。治療師要能夠以同理心體會病人的立場與感受,貼近病人的內在情緒經驗,也就是所謂的同理性認同(empathic identification)。此時治療師必須控制好間歇退化與復原的過程,來回到續發性自我思考的程序中,否則只會妨礙治療的進行。
  • 釐清問題 (Clarification):
詳細推敲、統整病人所經歷的、做過的、所想的事情,組織好的想法很難讓病人在意識上做到統合,只有清楚的描述才更能提昇到續發性思考的層次,對存在潛意識的內容作釐清是無效的,因為這種理解並不是病人意識上能夠接受的,治療師在重述整個過程時,還須將省略不談、表達不全的部分作進一步的補述,讓整個過程更加詳盡。
  • 面對核心問題 (Confrontation):
引導病人將注意力集中在先前談過的資料,而這些資料是它忽略的重點,由治療師提示病人他重視的經驗、感受或是想法當中,但是不需要事先描繪背後隱含的意義。
  • 解析 (Interpretation):
在重述的過程中,治療師需要重新收集資料的正確性及有效性,並且將推論告知病人。主要目的是要協助病人了解自己的心智在生活中表現的意義,並且提示被病人用作防衛的心理工具。解析分為兩種:
  1. 輪廓性假說(Topographical Hypothesis):目的是讓潛意識內的所想進入意識層內。治療師要很主動的去了解病人潛意識內驅力的內容,如果病人不能接受,就反映了病人正在抗拒治療而且不願意合作的態度。
  2. 結構性假說(Structural Hypothesis):治療過程會先解析病人對治療的阻抗,如果對話可以到達意識層,病人就會嘗試減少抵抗,接著才是解析那些被拒絕了解的內容。因此,重點在於先減少病人潛意識的治療阻力及防衛,若只顧及解析內容,而忽略病人反應時,將會使治療效果趨近於零。時間的掌握要更精準,若時間太早,病人抵抗還未消失,成效會受到限制;如果太晚,治療上的衝擊力消失了,治療效果也不顯著。
另外,取捨解析的「量」也是一大重點,大部分的解析都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次次的補充,並等待病人能接受的時機,以避免病人因為解析內容產生更大的反彈。同時,應避免專業性、理論性的字眼,讓解析對病人而言更有意義。
  • 建議及限制 (Suggestion and Prohibition):
在支持性療法中較常使用此技巧,因為這種明確的正面或負面的暗示、限制,是放棄中立的角色,而主動去影響病人,所以治療師需要在病人心中有一定的地位,才能提高病人對暗示的接受能力。主要就是協助病人控制他退化的速度以及深度,用質詢的方式促使病人自己產生續發性思考,而進行自我觀察。同時在每一次的療程末尾,做一個小總結,確定病人從退化中恢復,避免其將退化帶入平常生活中,產生其他的後果。
  • 主動控制 (Active control):
這是治療師最積極的技術,即在治療中主動承擔病人的自我角色,同時協助執行當時無法自己維持的功能,適用範圍包括,調解病人的社教關係,或是強迫接受身體治療,這種技術會引起病人的心理衝擊,通常只用在病人有相當嚴重的退化徵兆時,或是緊急衝突或危機發生時,但是這種方式會對移情關係造成許多影響。

治療逆境[編輯]

  • 阻抗:
來源有三種
(一)必須維持潛意識衝突的壓抑,避免重圖到達意識層面,產生的焦慮與恐慌。
(二)強迫性重複,病人希望能夠滿足內心的渴望。
(三)對於嘗試新的防衛機制、適應方法感到害怕、不安。
起先,輪廓性假說(topographical hypothesis)認為,抵抗是一種不合作,需要消除,才能繼續治療的進行。但是後來發現,抵抗也是病程的一部份,導致了新的假說「結構性假說(structural hypothesis)」的提出。假說裡提到在治療的過程中,阻抗也是心理功能的一個重點,將這些阻抗的來源理解後,才能將許多壓抑在潛意識裡的衝突提升到意識層面。
  • 解析:
解析須由意識表層開始,要從患者已經體認到的部分著手,也就是患者自我不協調的地方,而那些與患者自我協調的部分,需要等到問題開始浮現,才能下手。當問題浮現時,治療師不應該馬上著手,要等到患者自己也發現了這樣的阻抗存在,而這個阻抗也確實影響到治療的進行,這時候針對這個阻力做解析,病患才能理解到自我潛意識的運作,而手法要不斷、反覆的解析,而不是力求精簡。而一次到位,反而難以讓病患接受,而造成無效化或是起到反效果。
  • 了解:
當病人自我體認及明白衝突來源後,就比較能用續發性思考來控制自我行為,以及調整個體行為,建立起新的防衛機制與心理的動態平衡,才能真的消除心理的焦慮以及衝突。如果這個過程太快、牽涉層面太廣,有可能會造成病人的不知所措,反而使他在近期內都無法接受治療。
  • 傾吐(Catharsis):
當病人的渴望被滿足,焦慮就會降低,直到驅力重燃,在此狀態下承受的壓力減小,可以幫助心理狀態的平衡。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夠暫時的平復病人的情緒,對於病程的治療造成緩和,但還是需要依靠內心衝突從潛意識層次提升到意識層次中,才能徹底的根除病徵。

成效評估[編輯]

由於治療成效的評估不僅要了解患者、治療師以及治療環境,更要了解患者生活上的變動,這些都不是能夠在實驗室中重複實驗的,所以各種變因都會影響到施測者以及治療過程,導致結果不同。另外,許多資料都由患者本人提供,加上治療師的評估,容易造成取樣的偏差以及主觀判斷的誤差;再者,患者對於治療成效的期待也會影響到實際成效的評估,治療剛結束時以及結束一段時間後的評估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一般都以「治療結果是否與最初設定目標或中途修正的目標接近」作為評估的標準。而在領悟性治療的評估指標則是人格結構的改變程度,以及對自我心理功能或衝突的了解程度上。

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編輯]

心理療法,指的是各式各樣心理介入的技術。如行為治療師、認知行為治療師等,將重點放於改變病人的行為模式,或是徹底轉變其習慣性的思維邏輯。但也有一群心理分析師認為,通過了解潛意識的動機與深層衝突因果,才是修正行為的關鍵因素。雖然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建立獨特的人際關係來協助當事人減輕主觀痛苦經驗、處理心理問題、醫治精神疾病及促進心理健康、個人成長。透過建立關係、溝通、對話、行為改變、深度自我探索等的技巧來達到治療目標,改善受助者的心理健康或減輕精神疾病症狀等。

簡而言之,心理療法是一種經過設計的互動模式,經由訓練合格的治療師協助病患處理情緒、認知、態度、行為等缺陷所造成的困擾。而大致能歸納出三個特徵,包含治療師與病患之間存在著治療關係、心理治療是一種互動的結構、治療師必須擁有合格的訓練與專業,依循原則與理論來行事等。

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編輯]

人類許多不良適應的行為,來自個人認知上的偏差。認知治療便是 藉由改變當事者所習慣的思考邏輯、信念等,以減少心裡困擾的產生。 認知理論中,學者相信謬誤的信念可能是源於不實的前提、不合常理的刻板思考、拘泥於規則的死板思考等等,而這些錯誤的理解則會容易造成情緒苦惱的產生。因此,在此治療方式中,治療師藉由解說和指導的方式協助案主改正對人、事不合理的思想與觀念,經由領悟和認知結構的重新整合,達到心理治療的效果。

最早的認知治療法之一:理情治療法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RET),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1913年9月27日 – 2007年7月24日)首創理情治療法的理論,又稱為 A-B-C-D-E-F 理論。

  • A 代表發生的事件
  • B 代表個人對事件所持的信念
  • C 代表由信念引起的情緒後果
  • D 代表隊信念的駁斥
  • E 代表駁斥之後所造成的效果
  • F 代表新的感情。

此一理論著重於 強調改變人們不合理的信念(irrational beliefs)。正因人們有這些不適當的想法,因而在某一事件發生之後,個人會因為對該事件的這些思想、觀念、信念等,引發情緒反應,而假如該情緒產生不良後果,如重度焦躁,則必須對原來的信念加以駁斥,方能產生諮商治療的效果。這些「信念」在艾里斯的理論中,包含了人們對於自己核心價值(core values)的定義,例如人們對自己的期望、要求,或者是對自己身處環境的堅持等等。而理情治療即是藉由協助人們了解這些他們施加在自己身上、認為「應該」要達成的指令,突破案主原本受限於信念的僵化思考和封閉心理。換言之,心理治療師藉著改變案主錯誤的信念系統,才能夠使案主對生活作良好的適應。而改變信念系統的過程可以藉由直接性的對質、駁斥,或理性的檢視等等,打破案主原先不合理的思考來達成。

根據艾理斯(Albert Ellis),常見的非理性觀念如下:

  • 逃避困難及責任,是比面對它們容易。
  • 一個人應該被周圍的每一個人所愛與稱讚。
  • 一個人應為別人的問題與適應不良感到難過。
  • 一個人應該依賴他人,且必須有一個強者為靠山。
  • 期待不得償,或計畫不能實現,是一件可怕的災禍。
  • 一個人必須非常能幹、完美及成功,如此他才有價值。
  • 有一些人是不好的、邪惡的、卑鄙的;他們應該被責備、被處罰。
  • 過去的經驗與事件決定影響目前的行為,而那些影響是永不消失的。
  • 每一問題都只有一個正確、完善的解答,我們必須找到它,不然,那將是災禍。
  • 不幸福或不快樂是由外在情況所引起,一個人對不幸福、不快樂是無法可施的事實。
  • 對危險、可怕的事情我們必須非常關心,而且必須時時刻刻憂慮其危險性及可怕性。

艾里斯深信,大多數人擁有上述非理性的信念,使個人不能理智思考問題,形成自我挫敗的思考模式;不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處理問題,因而產生心理失常。情理治療的目的,在指導案主將非理性的思考轉變成理性思考,使困擾的情緒能夠得到紓解。惟有個人能在生活上良好適應,自我的潛能才能夠充分發揮。理情治療法的治療師,扮演教師與教練的角色,以人本精神接納案主,關心案主的問題,並且教導案主洞察情緒困擾的原因,成為一位身心健全的人。為了達成目標,治療時應採取以下步驟:

  1. 鼓勵案主自我檢討自我反省,目前生活中,有哪些情緒上的困擾事來自不合理的信念?
  2. 讓案主自行分析與檢驗這些非理性的信念是否合乎邏輯與情理?
  3. 依據案主陳述的內容,指出其明顯不合理的信念。
  4. 讓案主知道自己情緒上的困擾是因不合邏輯正在作繭自縛。
  5. 以幽默的口吻駁斥案主的非理性思想。
  6. 教導案主反駁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7. 教導案主以科學的方法處理自己的問題。
  8. 讓案主學會採取理性的思考方式,來處理自己的一切問題。

治療的目標

根據艾里斯在理情行為治療法,其中採用的諸多方法其實都是為了達到一個主要目標:減少當事人的情緒困擾與自我挫敗行為,培養出更具實際的生活方法。其他重要的治療目標包括:減低因為生活中的錯誤而責備自己或別人的習慣,以及教導當事人該如何去有效處理未來的困難等等。因此,理情行為治療法基本上不以消除症狀為目標,而主要在引導人們去檢視以及改變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觀,尤其是那些使他們困擾的觀念。因為假定人類的問題是來自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所以理情行為治療法致力於徹底地重新評估這些觀念。如果當事人所害怕的是社交上會產生失敗的經驗,則治療的首要目的不僅在於減低這種恐懼,治療者更要試圖去處理被對方誇大的失敗恐懼感,因為這才是我們治療的首要目標。

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1. 向當事人說明他們持有許多非理性的信念。當事人要學習能區別理性與非理性的信念,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信念是屬於理性還是跟上述 11 種一樣是非理性的。為了增進這種察覺力,治療者會向當事人原已接受或未曾懷疑就視為真理的自我挫敗信念挑戰,不過在挑戰之前會先請他們認清自己的信念是否為理性或非理性。治療者會採取鼓勵與說服,有時候甚至會指導當事人如何去對抗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2. 當當事人超越察覺的階段後,治療者會向對方說明其實是他自己經由一直重複著自我挫敗的意念持,以及續非理性地思考,才使得情緒困擾不斷活躍,一些最基本的價值觀才會被扭曲。換句話說,因為是當事人不斷地重複告知自己,所以他們要為自己的問題負大部份的責任。治療者不能只告訴對方他們有不合邏輯的思考,因為他們會如此反駁:現在我瞭解我擔心失敗,並且瞭解這些害怕是被我誇大與不切實際的,但是我還是擔心失敗。
  3. 治療者要協助他們矯正想法和放棄非理性的思考。當事人理解了上述狀況之後,理性情緒心理學假定當事人那些非理性的信念是根深蒂固的,以至於通常無法只靠自己就加以改變。因此。治療者要協助當事人瞭解惡性循環的自我責備過程,進而去幫助他們放棄非理性的思考和矯正想法。
  4. 最後,治療者要激勵當事人發展一套理性的生活哲學,如此未來就能避免成為其他非理性信念的犧牲者。上述三個步驟只是針對某個非理性信念的解套方式,如果只處理某特定的問題或症狀,將無法保證新的非理性恐懼不會再出現。因此,治療者要能攻擊非理性思考的核心,並教導當事人如何以理性的信念與態度取代非理性的信念與態度。

憂鬱症的認知治療

1976 年時,美國精神科醫師亞倫·特姆金·貝克(Aaron Temkin Beck,1921年7月18日-2021年11月1日) 藉由認知治療法治療憂鬱症。他認為憂鬱症患者無法走出憂鬱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患者無法察覺他們習慣施加在自己身上的負面自動化思想(negative automatic thoughts)。因此 Beck 強調:「治療師協助病人找出他偏拗的思考,然後學習以較為切合實際的方式陳述自己的經驗。」在他的治療方式中,憂鬱症患者將會被要求寫下對於自己的負面評價,並且試圖找出每個敘述的不合理之處,進而一一擊破,Beck 認為藉由這樣的方式可以協助憂鬱症患者建立符合現實的自我認知。治療者主要藉由四個方法來改變患者支持憂鬱狀態的信念:
  1. 質疑患者對於自己提出的想法。
  2. 評估患者在這些信念中的「自動化思想」之準確性。
  3. 協助患者重新歸因這些信念中的過錯。
  4. 與患者一同探討解決方式。
由於憂鬱症影響患者最大的地方在於患者可能會因為無法承受負面感受進而失去活力,在憂鬱的籠罩下,患者時常無法以一客觀的角度接受外人的言語,無論是鼓勵、建議或批評,通常患者會將這些言論都視為對他們負面的刻薄言論。因此認知治療,藉由協助患者釐清他們心中一些謬誤的信念,阻止憂鬱的惡性循環發生。

精神分析療法[編輯]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創立,目標為揭示潛意識的焦慮,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
1. 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 簡介
自由聯想是當主試呈現一個刺激(一般為詞或圖片,以聽覺或視覺方式呈現)後,要求被試儘快地說出他頭腦中浮現的詞或事實。在套用自由聯想時,事前對被試的反應與刺激之間的關係,不加任何限制,但反應一般約定只以語言方式(單詞形式)呈現。
  • 形式分類
自由聯想形式
分類描述範例
不連續的自由聯想主試呈現一個刺激詞時,要求被試立即以其頭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來反應被試頭腦中浮現的第一個詞為 「 貓 」,就以 「 貓 」 來反應
連續的自由聯想主試呈現一個刺激調,要求被試以一系列詞或事實作反應,即前一個聯想的反應詞或事實,作為下一個聯想的刺激,不斷地聯想下去刺激詞為 「 狗 」,如 「 狗 —— 貓 —— 馬 —— 馬車 —— 輪胎 —— 橡皮 —— 橡皮擦 ……」
  • 具體作法
自由聯想法的具體做法是:讓病人在一個比較安靜與光線適當的房間內,躺在沙發床上隨意進行聯想。治療醫生則坐在病人身後,傾聽他的講話。事前要讓病人打消一切顧慮,想到什麼就講什麼,醫生對談話內容保證為他保密。鼓勵病人按原始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或怕人們感到荒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講出來的東西,即可能最有意義並對治療方面價值最大。在進行自由聯想時要以病人為主,醫生不要隨意打斷他的話,當然在必要時,醫生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導。一般來說,醫生往往鼓勵病人回憶從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經歷或精神創傷與挫折,從中發現那些與病情有關的心理因素。自由聯想法的最終目的,是發掘病人壓抑在潛意識內的致病情結或矛盾衝突,把他們帶到意識域,使病人對此有所領悟,並重新建立現實性的健康心理。
  • 適應症狀
自由聯想法的療程頗長,一般要進行幾十次,持續時間約幾個月或半年以上(每周 1 至 2 次),不能只進行幾次就完全解決問題。因此事先應向病人說明這點而取得較好的合作。在治療過程中,也可以發生阻抗、移情或反覆現象。要鼓勵病人堅持信心,以達到徹底解決其心理癥結而痊癒的目的。自由聯想法精神分析治療的適應症,主要是各類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與心身性疾病等病人,也可用於部分早期或好轉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但不適用發病期的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與偏執性精神病等病人。

2. 轉移和反轉移(transference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 簡介
情感轉移是指個案將助人者當做個人早年生命經驗中的某個特定重要他人。在助人關係中,個案將在孩童時期對重要他人產生之壓抑情感投射於助人者身上,出現非現實的助人關係,即為情感轉移(transference)。反之,助人者將自己孩童時期的壓抑情感投射於個案身上,在助人關係中出現非現實關係,即為情感反轉移(counter-transference)。簡單的說求助者對助人者產生非現實關係稱為情感轉移,助人者對求助者產生非現實關係稱為情感反轉移。( 潘淑滿,2000;邱德才,2001;黃惠惠,2002;Wikipedia,2006)
  • 形式分類
情感轉移與情感反轉移可簡單分法為正向反應與負向反應兩種:
  1. 正向轉移 : 是個案(或助人者)將助人者(或個案)視為其生命中某一重要他人,而將其情感或依賴性投射給助人者( 或個案 )。
  2. 負向轉移 : 則是個案(或助人者)向助人者(或個案)投射出敵對或攻擊性的反應。
  • 具體作法
  1. 單純接納是解決情感轉移的基本技巧,亦可使個案於會談時可自由表達自己的情感。
  2. 採用澄清問題的問法注意個案明顯感到的焦慮現象。用引導式說明探測個案的態度,並讓個案有機會為自己說明。
  3. 反映個案陳述中的情感轉移現象。
  4. 直接解釋情感轉移現象。解釋的目標為:協助個案澄清早期經驗與現在行為之關係,和對個案再保證這些情感轉移及解決方式是過程中普遍的現象。
  5. 將焦點集中在個案目前所有的感覺的內容(what),而不是為什麼(why),這是處理困難的情感轉移問題最有效的方法。
  6. 喚起個案對情感轉移的注意會使其反應出對立的行為,因此助人者應持守的原則,是喚起個案對負向感覺的注意,而非對正向感覺的注意。
  7. 使用角色投射的技術讓個案知道情感轉移乃是個案自己對助人者的投射。
  8. 當個案對助人者表現出依賴的行為時,助人者可使用角色轉換的方法協助個案認清自我的需求。
  9. 當助人關係發展強度超過助人者的能力與責任時,助人者可將個案轉介至心理治療單位,做進一步的處理。

3. 夢境解析(dream analysis)

  • 簡介
精神分析學家認為當一個人睡著時,超我會暫時停止監督那些不被接受的衝動(由本我製造),因此夢能某種程度展現病人的潛意識動機。有些過於極端的動機甚至在夢中也無法公開顯露,但會以偽裝、象徵的方式呈現。在夢清楚明白的內容之後,還有一個潛伏的內容,而這正是欲表達的真正動機。佛洛伊德認為,個人在意識清醒下,內心不為社會所認可、自己意識也無法接受的動機、衝突及欲望,受到壓抑而進入潛意識中,而這些潛意識容易在做夢中呈現出來,因此所謂的夢的分析,便是指分析師依據案主的夢境,解析作夢內容的潛在涵義。
  • 分類與作法[2]
  1. 團體取向
    Ullman(1996) 的團體釋夢歷程包括夢者說夢、成員分享及隱喻、夢者回應及互相對話、以及結束與追蹤四個階段,完整而正確的依循此一結構,將有助於團體運作的成效,以協助個案開發其夢境所帶來的潛能。在團體釋夢的歷程中,領導者的主要任務在維持團體的安全氣氛、協助夢者發現並克服在團體不同階段所遇到的困難、以及掌握時間,讓夢者有足夠的時間回應,並使對話能夠繼續。
  2. 個人取向
    Hill(1996) 所提出的釋夢歷程包括探索、洞察及行動三個階段。在探索階段,治療者請個案描述夢境,並對夢境中的每個片段做聯想。此階段為接下來兩個階段的基礎。在洞察階段,治療者和個案共同以最近或過去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對夢境的意義作新的瞭解。在行動階段,治療者和個案找出行為改變或夢的改變的可能性,並鼓勵個案在真實生活方面作改變

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編輯]

  • 簡介
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又可稱為行為矯正(behavior modification),其中包含許多治療方法,其基礎來自於學習和制約的原理(請參閱學習一章)。行為治療學者認為無論正常或異常的所有行為都經由學習而來,因此主張所有的異常行為都可針對行為本身進行治療,而不需涉及任何失調的內在精神。也就是說,適應不良行為是學習而來的,用以因應壓力。當目標行為(target behavior)被改變,病人問題自然就矯正了,不需要改變心理狀態。行為治療師認為,領悟的確有其價值及功能性,但不能完全代表行為就會隨之改變。通常我們可以瞭解在某些特定領域做出行為的原因,但無法改變我們不做出行為。與之相對的是心理動力治療學派,認為只處理外在行為而不碰觸真正的內在問題,只會導致替換的新症狀。
  • 治療步驟
診斷(分析偏差行為)→ 目標(決定治療的目標)→ 計畫(擬定治療計畫)→ 執行(執行計畫)→ 評鑑(以客觀工具評鑑治療效果)
  • 治療方法
1. 反制約療法(counter-conditioning)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將案主對平常事件表現出的異常反應視為不良習慣,他們認為這種不良習慣是經由古典制約的歷程學習到的一種單純的制約反應。若想要革除此不良習慣,需要案主再學習歷程,將原本對平常刺激的敏感性減低,而得以將學得的異常反應(不良習慣)轉變為平常反應,這樣的歷程稱為反制約。此方法主要治療的症狀是,當患者面對相對無害的外在刺激(例如:無毒的蛇、蜘蛛等)時,容易變得緊張或焦躁,因此需要運用反制約來消除此不當的反應。由於要消除一個連結是需要反覆進行的,尤其負面連結的強度很高,不容易被遺忘,因此需要重複此治療幾次,雖然刺激的連結仍會存在,但每次出現的強度會逐漸減弱,直到刺激源不再連結到負面經驗才成功。
2. 厭惡治療法(aversion therapy)
此種療法操作簡便、適應性廣,主要針對受傷害性行為吸引的人們,這類人們的暴力偏差行為通常是受「誘惑刺激(tempting stimuli)」(包含:性倒錯、暴力行為、藥物成癮等等)所引發。將誘惑刺激(如煙、酒、毒品)和強烈的「嫌惡刺激」(如電擊、嘔吐劑等)連結在一起,使被制約的誘惑刺激引發負向反應(如痛苦、嘔吐),患者自然就會開始逃避這些誘惑刺激。舉例來說,在 1930 至 1940 間,蘇聯應用這種治療——透過電擊或化學藥物,矯正酒癮和性變態者。此療法被批評有太濃重的懲罰色彩,故受到一些法律條文或道德原則的約束,使其成為有選擇的治療方式。而嫌惡治療法主要用於酗酒、藥物濫用、口吃、抽菸、偷竊、過度肥胖。根據刺激的物品或方法之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化學性厭惡療法:應用化學藥物來操作工具制約,給予氨水或能引起嘔吐反應的藥物來給予懲罰。
  2. 電擊厭惡療法:透過一定強度的電給予疼痛作為負性刺激。
  3. 橡皮圈厭惡療法:拉彈預先套在手腕上的橡皮筋引起疼痛。
  4. 羞恥厭惡療法:命令患者在大庭廣眾下表現異常行為使其感到羞恥作為負性刺激。


3. 系統減敏感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此方法由南非行為治療家約瑟夫·沃爾普(Joseph Wolpe,1915年4月20日-1997年12月4日)發展出來,其理論基礎為「交互抑制理論 reciprocal inhibition」,沃爾普認為一個人很難(並非不可能)同時感到快樂和哀傷,或既放鬆又緊繃,因此讓一個人在放鬆狀態面對緊張情境時,若放鬆能壓過緊張,則之後面對同樣情境,就不會那麼緊張。這種行為療法利約反制約與交互抑制的原理,使案主的恐懼或焦慮等異常行為逐漸變得正常。一般人最常見的情緒困擾,就是焦慮與恐懼。這些困擾都是在生活經驗中經由古典制約的歷程學習而來。案主對普通的刺激,因不當的學習而產生過度敏感的行為反應。因此透過讓案主學習與其過度敏感相反的行為,就可以革除不良適應的行為。
此法包含三個主要步驟,首先是按焦慮刺激的強弱排出「焦慮階層表」(anxiety hierarchy),個人化恐懼階層是要分析患者對於恐懼源的各種層次刺激與反應,才得以循序漸進地治療。接者讓患者學會深度的放鬆技巧(有時會輔以催眠暗示、鎮靜劑),放鬆練習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真正面臨焦慮情境時可以使自己放鬆,可以較為適應焦慮的情境,久而久之便不再害怕。放鬆練習通常分為肌肉放鬆訓練與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前者是具體的肌肉控制練習,使人感受到肌肉緊繃與放鬆時的變化;後者是透過引導患者想像,進入自我思維的暗示達成放鬆。最後,讓患者假想階層表中焦慮最弱的情緒,同時試著使自己放鬆,一步步進階至完成階層表的全部項目,治療才算成功。
而在每一個暴露過程中,若患者無法承受,則會回到上一個階段,重新修正恐懼階層,直到他可以接受,才進入下一個階段。
系統減敏法步驟:
① 放鬆練習
② 建立個人化恐懼階層
③ 暴露第一階恐懼階層,做放鬆練習,適應第一階恐懼階層
④ 暴露第二階恐懼階層,做放鬆練習,適應第二階恐懼階層
⑤ 暴露第 n 階恐懼階層,做放鬆練習,適應第 n 階恐懼階層
⑥ 治療成功
舉例而言,若患者有恐鳥症(Ornithophobia),則可將恐懼層次拆解,從一根羽毛的觀看到觸摸,再到觀看鳥類圖片,最後可以面對真實鳥類。
4. 洪水法(flooding)
所謂洪水法是指,對案主呈現其最感到恐懼的刺激,藉以降低對恐懼事物的敏感度。過程是將焦慮、恐懼與不愉快等刺激,經由特意安排,可能是想像或是實際體驗,漸進式地使當事人重複或長時間的暴露在激發焦慮的刺激下,使當事人提高焦慮的情境, 進而發現其焦慮的後果並不會發生,希望藉此降低其焦慮的程度。洪水法的治療程序與系統減敏感度法完全相反,治療時間每次大約三十分鐘到兩小時,其恐懼程度才明顯下降;其前後大約作六次才會有效果。方法程序恰巧和前述的系統減敏感法相反,是讓患者最開始就暴露於階層表中最使人焦慮的情境中,引起其內在恐慌氾濫、並被淹沒,故稱為洪水法。洪水法藉由直接讓患者達到最焦慮的情境卻處於十分安全的環境中,當患者發現在這種情況下卻沒有受到任何預期的傷害,就能藉此經驗消除不合理的恐懼。此方法的理論基礎是認為只要個人被容許否決、逃離早成焦慮的情境,則這種情緒、異常行為反而很難被消除,而只有和刺激接觸且不受負面效應,才能驅除恐懼。
此療法可分成兩種:
① 現場洪水法(in vivo flooding):讓患者長期暴露在真實且強烈的恐懼源中,同時不得有任何緩解減輕焦慮的行為,雖然一開始會產生患者本來就有的不良反應,可是當他意識到這樣的情境其實不會致使他所擔心的事發生,則可以克服恐懼,例如有位同學因為高中念男校,在大學後害怕與女生相處與講話,認為女生會嫌棄他無趣並不想跟他聊天,這時治療師可以讓個案與大量女性對話及相處,並讓他明白想像中的情況不一定會發生,因此減緩個案的恐懼感。
② 想像洪水法(imaginal flooding):引導患者去想像恐懼情境,好處是有些恐懼源是來自無可重建創傷事件的場景,例如:地震、戰爭、強暴等,這些事件在使用現場洪水法有倫理及實施上的限制級困難,因此可以較為普遍地應用於各種情境的治療。
◎ 洪水法 v.s 系統減敏法
相較起洪水法,系統減敏法或許是較好的選項,因為在直接的洪水療法中,患者可能會在當下無法承受刺激源造成更多負面效果。
5. 爆炸法(implosion therapy)
所謂爆炸法是指,在患者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呈現其最恐懼的刺激,當其能克服這個刺激後,對恐懼的刺激敏感度自然下降。這種治療法需要非常慎重,心理治療師須依照患者狀態拿捏刺激的程度。在執行爆炸法前,應徵得患者的同意;同時考慮患者承受突如其來恐怖刺激的忍受程度,否則一旦刺激超過患者可承受範圍,便容易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引發精神分裂症。這種療法常見於治療各式恐懼症(phobia)。例如:患者被要求想像一個與恐懼事務相關的幻想場景,例如想像蜘蛛在睡覺的時候爬進你的嘴裡。與想像洪水法類似,並無直接接觸到恐懼的事物。
6. 後效管理(contingency management) 
利用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原理,藉由找出可維持良好行為的強化物,在良好行為出現時給予強化物,以進行治療。主要分為下面兩種:
  • 正強化策略(positive reinforcement strategies):當獎賞總是隨著一種反應出現,該反應出現的頻率很快就會變高。此一治療策略可被使用來提升良好的行為反應以降低、取代原先的不良反應。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y):所謂代幣法是一種獎勵辦法,把獎勵用虛擬貨幣量化,指當案主表現適當行為或完成規定的事項時,就給予規定數量的替代錢幣的物品,以操作制約原理,對個體做增強的控制;當案主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時,可以向治療師換取自己所期望的東西,或享有特殊的權利,藉以養成案主量好的適應行為。代幣法能夠使個案對所要求的事情產生興趣,會自願獨立的完成事項,且幫助其養成好習慣、珍惜努力結果的觀念。當代幣法產生治療效果後,治療師宜逐漸取消代幣,改用精神上的鼓勵與讚美,使案主產生自我控制的能力。代幣法不適用於失眠、恐懼症等類型。
7. 消退策略(extinction strategies)
有時人們會持續進行一些明顯會引來痛苦、煩惱的行為,是因為這些行為在帶來負面結果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正向結果。這種正面強化效果將導致人們持續進行該行為,即使該行為明顯會帶來負面的結果。例如兒童因為不正當行為而受懲罰卻繼續表現不良,很可能因為這是它們能夠獲得父母、老師注意的唯一方式。因此,消退策略便是發掘這種乍看難以察覺的正向強化物,然後有計畫性地在不良反應發生時,壓抑這些強化物,進而使這些不良行為減少、消失。
在實際治療中,會先對於情境進行一徹底的分析,以便了解正向強化物,之後再藉由主動製造不當反應,但是同時撤除這些強化物的情境,讓當事者可以藉由此消退程序漸漸地降低出現該不當行為的頻率。正如前面所說的例子,便可以藉由要求這類孩童身旁的同學、師長平時多加關注孩童、並在他們展現不當行為時棄之不顧等消退策略,進而達到消除學童展現不當行為的情況。
8. 社會學習治療(Social-learning therapy)
人們可以經由觀察別人的行為來學習新行為,因此可以藉此治療異常行為。社會學習治療主要藉由讓被治療者觀看楷模的良好行為來矯正他們本來的不當問題行為。此一治療方法對克服恐懼症、建立社交技巧特別有效。
  • 對楷模的模仿:假使一個人可以先觀察另一人(楷模)從事良好行為,並發現他因此受鼓勵或獎賞,可以使觀察者更容易模仿並習得該行為。同時,觀察者也可能因為看到楷模的行為,而揚棄他們原先的恐懼,例如某些人會對於蛇類有強大的恐懼,則治療人員會藉由展現親近蛇類等無所畏懼的行為此類的示範,來鼓勵案主漸漸的消除他們原先抱持的恐懼。這種治療方式稱之為「參與式的示範(modeling)」:即透過看旁人接受自己原本害怕的刺激物的刺激,發現他人在此情況下並沒有發生患者所想像的負面後果,進而習得此刺激物是無害的。此類治療方式與象徵式示範(symbolic modeling)和系統減敏感法有類似的效果,可是研究指出,參與式示範是所有治療中最具有療效的治療方法。
  • 社交技巧訓練:社會學習學家認為心理異常者的部分難題在於他們在社交方面的笨拙、孤立,因此訓練他們的社交技巧,可以讓他們了解應該何時、如何說或做,以引發或達到想要的結果。通常最普遍的困擾是案主無法清楚、直接的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克服這種困擾的其中一種治療方法稱為「行為預演」(behavorial rehersal),藉由角色扮演的情境,訓練病患的意見表達,或者按照治療者預寫的劇本讓患者嘗試他在現實中不敢接觸的角色或行為。藉由這種如預演一般的行為,可以增強或建立患者的社交基本技巧,使他們在社交情境中以適當的行為反應。
9. 類化技術(generalization techniques)
在心理治療中,遇到的一大困難是,在患者離開治療環境後、進入新的環境中之時,能否將他們在治療中學習的行為模式實際應用在日常情境中。簡而言之,患者是否能長期維持治療效果,且不受限於診療室中。因此基於期待患者不會在療程結束後,因為生活情境又使症狀出現的目標,治療人員需要在治療情境和生活環境中建立類似的目標行為、強化物、楷模及刺激行為等,即建立起「類化技術」。
例如治療的時候最好採取「部分強化機制」,就是只有部分時候給予強化(partial reinforcement schedule),因為真實生活中並非每次都會有強化(獎賞)出現,以代幣制度為例子,治療人員在後期必須加入如口頭讚許等在現實生活中比較會發生的酬賞,使病人不會對每次給予的實質酬賞抱有固定的期待;或者可以由治療人員帶領病人出外旅行,讓他們有機會在真實生活情境練習新的行為。
10. 行為契約法(psychological contract)
行為契約法是由治療師與患者在治療前協商,議定出一份書面契約,契約的內容通常明確規定一個療程的目標、方法與步驟,具體說來如下 :
① 目標行為的清晰陳述。
② 數據收集的方法。
③ 所使用的強化物,強化物發放的時間,誰來發放。
④ 潛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⑤ 獎勵或處罰的條款。
⑥ 檢查進步的時間表。
⑦ 所有內容的簽署以及達成協議的日期。
行為契約法的好處有四點 :
① 可保證所有關係人都同意目標的程序,並在治療階段不會忽視它。
② 因內容從行為上具體說明目標,使契約能保證程序進行時,所有人在接近目標的方式上獲得一致意見。
③ 契約能從時間、精力和經濟上提供有關的進程,對患者產生真實的估計價值。
④ 契約的簽署有助於保證所有人能充滿信心地去執行過程。
11. 生理回饋法(biofeedback therapy)
生理回饋法是利用儀器傳達身體功能訊息,增進案主控制生理活動歷程的行為療法。生理回饋療法常使用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GM)來幫助案主放鬆身心,這種儀器可以測量骨骼肌肉的緊張程度。治療師將 EGM 貼附於案主身上,該儀器所測量的生理訊息可以轉換成聲音;案主藉由聲音的大小,可以知道自己生理緊張的情形。這種訓練對於控制緊張、偏頭痛、高血壓及肩膀痠痛都相當有效果。生理回饋治療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壓力相關的症狀和疾病,包括壓力症候群、恐慌症、失眠、憂鬱症等。
生理回饋治療的過程包括:
  1. 初步評估面談階段:首先要建立適當的治療關係,治療者要向病人說明生理回饋治療的理念並設定可行的治療目標,教導病人量化自己的症狀嚴重度與緊張或放鬆的情況等。
  2. 設定生理指標:根據病人的主要生理症狀選定較敏感的生理指標,並在治療過程中依實際狀況與病人討論,並請病人將每日的症狀變化及練習狀況作記錄。
  3. 治療階段:訓練的內容主要有(1)自我評估的訓練(2)辨識生理指標變化的訓練(3)將訓練成果轉換到日常生活中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要告訴病人要養成每天持續練習的習慣。
  4. 治療結束:若病人的症狀已能自我控制,或已學習放鬆自己的內在,或學習的焦慮控制技巧已能類化到實際生活情境時,就可以考慮結束治療。
  5. 追蹤輔導:當結束治療室的治療後,改到門診繼續追蹤輔導,以持續提供病人適時的鼓勵,並強化病人保持練習的意願。必要時,可以安排病人再回到治療室溫習生理回饋練習的方法。
12. 自我管理法 
自我管理是由治療師協助案主自動自發地自我約束、管理適應不良的行為,進而收到治療的效果。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觀察案主能自我管理時,就給予獎勵;逐漸培養案主在表現良好行為時,就自我激勵,最後能自動自發自約束自己的行為。
自我管理治療法要能達到預期效應注意下列原則:
  • 訂定的規則要簡單易行、確切具體,才能收到預定的效果。
  • 建立階段性的檢核制度,用逐步漸進的方式完成目標行為。
  • 公開自我管理治療計畫,促進當事人的努力。
  • 將自我管理治療的計畫與另一人分享,以達相互勉勵效果。
  • 將增強給予權力託給別人,使自我管理治療計畫收到效果。
13. 自我肯定訓練 
自我肯定訓練以增進個人自我勇敢、自在,以及果斷的行為為目標。對自卑、退縮、內向,以及沮喪很有幫助。
治療訓練包含了行為演練和認知重建:
  • 行為演練:經過不斷的示範、練習、回饋,讓案主在治療環境中學習他們想要的行為,然後再實踐於真實生活中。
  • 認知重建:大多的自我肯定訓練聚焦於案主的負面自我陳述、自我挫敗信念、錯誤思考。治療師除了教導案主處理困難情境的技巧或技術之外,也會挑戰案主缺乏自我肯定的信念,教導他們使用建設性的自我陳述,以新的信念來產生自我肯定行為。

認知行為治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編輯]

社會上常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就是認知行為療法的一種,其內容假設:「你告訴自己你是怎麼樣的人,你就會有能力成為那樣的人;當你相信自己應該要去做些什麼事,你便會受到此一信念引導而去實行。」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依照字面上即可知,其為結合認知和行為二者的一種療法,其中「認知」強調的是去改變患者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而「行為」則可以協助強化事件效果在治療行為表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簡而言之,藉由行為重建認知(cognitive restructuring),可以矯正患者不被大眾所接受的行為模式。
在認知行為治療中,其治療過程可大致被分為三個部分:
  1. 認知預備:即認知治療中的第一步驟,了解案主謬誤的信念、找出不當的內在想法,或者是建立一些新的認知。
  2. 技巧獲得以及預演:藉由一些對話的練習、深層的了解、對質或駁斥,開始讓案主跳脫原先僵化的謬誤思想,建立起有建設性且正當的內在信念,並且避免重複掉入以往的框架中造成自我挫敗。
  3. 應用以及練習:藉由在真實情境中的演練,應用上一階段在治療過程中所獲得的思想技巧,進而跳脫原本侷限自身的框架。
此類治療除了用於矯正案主的行為模式,同時也可以用於建立案主的信心,即對自我成就的預期。同樣的依照上述三個階段:評估自我效能實現的可行性、進而以務實的策略漸漸達成目標、最後切合現時狀況作出自我回饋。在這些方式中,案主可以漸漸發展出「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而自我效能將會影響案主在困境中,能堅持多久、付出多少努力。
基本上,認知行為治療與前述行為治療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行為治療」主要藉由提升行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來修正案主在某方面的特定行為;而在此治療中,行為只是媒介,主要仍是藉由「認知」,即案主看淡自己能力的方式,來改變行為。


綜合而言,認知行為療法是比較具有結構性、指導性的治療方式。它能快速定義出個人經驗到的「問題」,並針對問題進行解決。許多認知行為療法都已發展出不同特定病症的系統性做法,例如恐懼症、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及憂鬱症。研究也指出,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療法或其他類型的心理治療相比,是相對快速有效的,在治療結束後一段時間的追蹤也往往表現良好,因此被廣泛地使用於全世界。然而,也由於認知行為療法的指導性與對「問題」的定義方式,使個案與社會都傾向於視心理失能的狀況為「疾病」,從而造成心理問題的「醫療化現象」。這種思維容易忽略一種更適合處理問題的可能性:在某些個體成長與生活脈絡中,設法適應這些心理「問題」並與之共存而非將之去除。同時,在日漸強調個人自由的當代社會中,某些個案較難以接受這類做法。新的認知行為治療法於是應運而生,強調尊重個別選擇,結合較多非指導性思考。新療法雖仍以認知行為治療為核心,但較強調應接受每個人的獨特樣貌,並在此基礎上定義治療目標、增加治療技巧與設計治療方案,以減少心理問題的疾病化與汙名化。

人本治療[編輯]

人本治療認為一個人需要被整體的了解,而不是只看到某些特定面向,因此人本治療法試圖透過幫助個案更直接的表達自我感受,藉此釐清狀況,促進個案自我觀的整合,找出幫助個案達成自我實現的方法。整體而言,人本治療法的目標並不單單只是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協助個案獲得個人成長,在成功處理現有狀況外,亦更有效率的解決未來淺在問題。以人本治療理論為基礎所發展出的療法有兩種:案主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與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

  1. 案主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
    美國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1902年1月8日-1987年2月4日)秉持人文主義的理念,於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之間倡導案主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therapy),又稱為當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這種治療方法屬於領悟治療法的一種,強調治療者對案主的支持與鼓勵,幫助案主重視自己的感受與尊嚴,使案主重建正確的自我觀念,進而願意自我接納及自我成長。由於案主中心治療法強調治療者的主要任務在於引導案主洞察自己的問題,而不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做任何的解釋或建議,因此案主中心治療法又稱為非指導式心理治療(Nondirective psychotherapy),其重點如下:
    (1)治療的氣氛
    羅傑斯認為,治療過程中治療師營造安詳、和諧的氣氛是非常重要的。治療師對案主要有溫暖的、支持的及接納的態度。案主在又充分安全感的環境中,心理防衛自然降低,更可以勇敢面對自己困擾的心理問題。為了達到所述的效果,治療師必須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 真誠
    治療師對案主必須真心誠意、坦承溝通、態度誠懇及自然,不虛偽造作、不擺出權威的姿態,隨時與案主保持誠摯的關係。
    • 無條件積極關注
    治療師對案主所陳述的一切都要無條件的接納:尊重案主的人格,對其行為、思想不作任何的批判或糾正,關懷與接納案主。
    • 同理心
    同理心,係指治療師在傾聽案主的自我陳述後,需要站在案主的立場設身處地的去體會案主的內心世界,讓案主感受到治療師真正了解他的苦衷。
    (2)治療的程序
    案主中心治療法,特別重視治療師與案主之間的關係,因為這是諮商與心理治療成功的要素。在諮商與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要使案主找回失去的信心,藉以自我重建,達到自我成長的境界,需要以下程序:首先,案主在諮商治療初期,其思想和感情處於不一致的狀態。在案主消極的思想、情感以及行為逐漸減少,且有意願去認識和經驗自己的情感後,案主不良的自我結構鬆動,重新建構自我。當案主願意談論自己,了解自己主觀的經驗,他也就能進一步澄清自己的情感,體察自已內心的問題癥結所在,願意採取建設性的行動來面對自己的問題。案主會在安全的環境氣氛中,勇於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並且與他人更坦然地相處,較好的掌握自己的情感,並且與他人作有效的溝通,成為一個更成熟的、適應良好及自我潛能充分發揮的人。
  2. 完形療法(Gestalt therapy)
    完形療法由德國精神科醫師弗里茨·皮爾斯(Fritz Perls,1893年7月8日 – 1970年3月14日)所創立。該治療法源自存在哲學,重視人存在的價值、主觀經驗與自我成長,認為個人的感覺、知覺、思考與情感是整體的,要了解一個人必須身歷其境。人的認知、情緒、動機,以及知覺,彼此相互關聯不可分割。
    (1)完形治療的人格理論
    完形治療主張個人是一個統合的有機體,人具有生物性與社會性需求,健康的人會自我調節各種需求以達成平衡。皮爾斯強調,個人對事物覺察(awareness)的能力是構成人格的基本因素。自己想做的與認為應該做的,這兩股力量是個人內在衝突的來源。人格健全的人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能以真誠的態度接納自己、發揮潛能,施展抱負達成自己的願望。
    人格不健全的人具有以下四種特徵:
    1. 完全接受外在環境一切,無法展現自己的獨特風格
    2. 不能明察自己應負的責任,將一切的責任推給別人
    3. 凡事委曲求全,自我壓抑;
    4. 與他人同流合汙,不能堅持自己的理想。
    (2)治療的目標與程序
    完形治療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案主對人、事、物的覺察能力,使自己的觀念、情緒以及行為能夠統整。治療師應先與案主建立和諧的關係,仔細觀察其心境、了解其價值觀,協助案主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採取建設性的行為方式,以積極負責的態度面對一切挑戰,促使自我成長與發展。為了達成治療目標,完形治療實施的程序如下:首先,讓案主表達自己的內在經驗,協助案主了解自己內在的衝突和矛盾,是造成行為困擾的主要原因,並讓案主體會對自己行為負責的重要性,最後方能使案主的思想、情感與信念統合起來,成為身心健全的人。
    (3)完形治療常用的技術
    • 空椅技術:讓案主坐在一張椅子上,在其前面擺放一張空椅子。這張空椅子代表案主自己想要做的;而案主所坐的這張椅子,則代表他應該要做的。治療師引導案主與空椅子互相對話,從而增進其覺察能力。
    • 倒轉:讓案主扮演一個完全相反的角色,以協助案主發現被自己否認或隱藏的部分,使其人格逐漸統整。
    • 誇耀:引導案主大膽表現各種身體語言,使案主體會自由自在的感受。
    • 演練:教導案主對自己所期望的適當行為事先演練,以增加自信心。
    • 穿梭技術:引導案主不斷反覆體會適當行為,使其逐漸朝向適應的行為,這種方法稱為穿梭引術。
    • 秘密分享:鼓勵案主將自己內心的隱私充分表達出來,進而體驗到這些秘密讓別人知道也沒有什麼關係。
    • 對案主提供建議:治療師如果發現案主優柔寡斷,可以對案主提供建議,請案主重複說出這些建設性的話。
    • 重歷夢境:讓案主重新思想以前的美夢,或與美夢的對話,藉以體驗美夢成真的喜悅,進而激發其追求夢想的毅力與決心。
    • 負責任:治療師要案主說出要對 ⋯⋯ 負責,藉以培養案主凡事負責任的精神。
  1. 存在主義療法(Existential Therapy)

存在主義治療是諮商理論的其中一種,它的核心宗旨是比較偏向哲學的角度出發的。主要的核心觀念認為每個人的人生過程不斷的在變化,而就是因為這樣無可預測的特性,使得人們容易感到焦慮,另一方面存在主義學者認為所有的生命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這樣無可取代的獨特性,使得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是會感到孤獨,甚至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因此存在主義治療的目標在於幫助案主從生命經驗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進而減低焦慮和沮喪感並提高對於生命的期望。當案主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義時,也能夠用這樣的信念去面對各種人生經驗。存在主義治療(Existential Therapy)的代表人物之一Irvin Yalom提出生命中有四大終極議題(four ultimate concerns):

1.無可避免的死亡 (Inevitable death):不管一個人有多特別,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這也意味著我們終將失去愛的人。
2.孤獨 (Isolation):即使被朋友,家人,同事圍繞著,也沒有人能比我們還了解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沒有人能幫我們面對生命中的死亡及失去。
3.無意義(Meaninglessness):生命是個充滿未知的過程。這些未知容易讓人感到迷失,因此懷疑生命的目的及價值是什麼
4.自由與責任 (Freedom & responsibility):我們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正因有這樣的自由,我們也必須為自己的選擇和生活負責任。

這些是恐懼和空虛的來源,因此許多和這四點緊密相連的人生轉折就容易讓人覺得迷失,生命沒有意義或沒有希望。在面臨這些問題時,有的人能夠找到適合自己方法,調適得很好,有些人卻可能因為缺乏適當的資源或應對技巧而越來越對生命無所期待。

在心理諮商裡,諮商師主要會幫助個案在生命經驗裡找到新的意義,協助個案利用找到的新意義再次設定生活目標因而漸漸減少空虛和疑慮。在Nazila Ebrahimi等人的研究結果中發現,利用存在主義治療能夠有效的幫助白血病患者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和獲得希望 (Ebrahimi, Bahari, & Bahramabadi, 2014)。另外,Ramesh Hosseinzadeh- Khezri等人(2014)的研究結果中顯示,有接受存在主義治療療程的大腸直腸癌病患比起未接受療程的患者有較低的憂鬱和焦慮的傾向。

心理動力治療法[編輯]

心理動力治療法是基於佛洛伊德理論而來,因此心理動力治療(psychodynamic therapy)是屬於精神分析治療(psychoanalytic therapy)的一個分支。 依據先前所提到,佛洛伊德學派認為,精神焦慮性的病患無法解決源於「本我(id)」的潛意識和被「超我(superego)」中內化的社會約束之間的內在衝突,因此他們認為精神官能症的原因來自於幼年時期前在意識的衝突與壓抑,因此是造成個人心理失常的原因。這些內在衝突大都來自性與攻擊的衝動,使得個人人格自我、本我、超我之間失去平衡。此種精神分析治療方法著重於治癒患者內心深處的傷痕,藉由協調心靈內部的想法、平衡對於自身過高的超我要求等等方始,使得人格可以正常發展。

這種心理治療法在 1940 年代至 1950 年代曾為精神醫療的主流。今日在心理治療的領域依舊佔有一席之地。其假設心理患疾是因為本我、超我與外在環境的無意識衝突,改善關鍵在於幫助當事人察覺被壓抑的想法,為了發掘出壓抑想法,治療師將會與個案面對面談話,並且感受個案內在情緒、思考、衝突、個案帶給治療師的感覺等等。其旨在接露案主潛在意識的衝突、動機與心理防衛機制。在接收到這些來自個案的訊息之後,治療師會用語言將這些感受分析給個案聽,讓個案逐漸察覺那些被壓抑的想法。可是這種傳統的心理動力治療法也有許多缺點,一是因為此治療是藉由類似「重置」患者長期以來的認知,來舒緩病患所經歷的痛苦情緒,因此這類療程通常會耗時很久且所費不貲,二是病人需要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強烈的治療動機和內省能力,因此在許多方面,心理動力治療仍十分受限。

治療師會應用一些技巧來幫助病人把壓抑的衝突帶到意識層面,然後解決它們。這些技巧包括自由聯想、抗拒的分析、夢的解析及移情與反移情的分析,在前面的精神分析法中已經提及部分。

  1. 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
  2. 抗拒(Resistance):在案主接受心理分析時,全部療程大約為十幾次。有時案主不肯聽從分析師的話,而不將內心壓抑的感情全部傾吐出來;有時不按事先約定的時間到治療室接受心理分析;有時對心理師產生敵意;有時則沉默不語。案主表現這些不合作的態度稱為「抗拒」,簡單而言便是指案主對於慾望、想法或經驗表達的不願意或無法。案主抗拒的心理防衛方式,不願意將潛意識中不合情理的意識說出,也是案主對心理分析採取的拖延策略。抗拒的方式可能是無法或不願談論某些想法、慾望、經驗,也可能是晤談遲到或甚至刻意遺忘誤談這件事。其展現抗拒通常是為了防止潛意識的痛苦記憶回到意識層面,而這些部分也是精神分析人員需要加以重視,因為這是存在於潛意識和意識間的一道關卡,且心理治療法的重點即是在打破這些關卡。打破抗拒漫長而艱難,卻也是將隱藏問題帶到意識層面並解決的、不可或缺的程序。任何抗拒行為的潛在意義,心理分析師應使案主領悟,進而察覺心理失常的原因。
  3. 夢的解析(Dream Analysis)
  4. 轉移與反轉移(Transference and Counter Transference)
  5. 闡釋:心理分析最後一個步驟就是闡釋。心理分析師根據案主自由聯想、作夢的主題、抗拒以及移情等資料,向案主剖析這些行為的深層意義。分析師適當的闡釋,假如能夠獲得案主的信服,案主就能夠領悟到自己心理困擾真正的原因,進而面對內心壓抑的心結,逐漸以建設性的態度來解決內心的問題,案主的人格就可以朝著成熟的方向發展。

諮商(Counseling)[編輯]

緒論[編輯]

專家藉由個別面對面的接觸,使當事人(Client,又譯「來談者」)的態度發生積極轉變,藉此幫助他解決心理困擾。諮商的結果能使當事人對於自己的問題得到更好的適應,積極地面對真實的人生。若以治療為目的,也被歸類為心理治療。透過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方式,增加個人問題的處理能力、挫折容忍力,增進生活的快樂感,進而獲得心理的健康,是現代人要知道的求助管道之一。當心有所擾,適時找人談談,藉由一些有效的介入方式,澄清心裡的想法,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算是一種生活的充電方式。

· 諮商常發生的地方有

  1. 兒童診療所(Child-Guidance Clinics)
    心理治療是兒童診療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被認為是是治療適應困難的兒童 —— 尤其是青少年最有效的手段。
  2. 學生諮商(Student Counseling)
    處理中學生或大學生的適應問題時,常利用諮商來談個人問題。
  3. 成人心理衛生機構(Mental Hygiene Services for Adults)
    以適應不良的成人為對象治療的機構較少。對成人的諮商,多半由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個別提供。近年來,關於夫婦間適應問題的諮商機構已經相當發達,這些機構對於即將結婚或已婚而在婚姻生活上不能適應的夫婦,提供諮商的援助。

目前諮商的實施雖然相當普及,可是對於諮商過程尚缺乏適當的研究,究竟諮商的功效取決於何種因素?這一點尚未闡明。若我們所知有限,則很難對於心理治療的特質做說明,促進其專門性的發展。因此,當務之急是以諮商經驗為基礎,尋求可以驗證經驗的假設。

· 諮商古老的方法

  1. 命令與禁止(Ordering and forbidding):用命令或壓抑改變人類行為。此方法已被證明毫無效果,遭到淘汰。
  2. 訓誡(Exhortation):利用宣示或諾言,讓個人以自己的善意束縛自己。此方法因為容易故態復萌,不能導致真正的轉變,故已經落伍。
  3. 暗示(Suggestion):如再保證(Reassurance)或鼓勵(Encouragement),對當事人說「你已經逐漸好轉了!」「你做得很好!」等暗示加強其動機,否定當事人對胎問題所持有的情緒。但其可靠性已經逐漸下降。
  4. 淨化法(Catharsis):最明顯的是懺悔。令當事人把自己的問題完全講出來,給予明確的接納。淨化法不但可以使人擺脫罪惡感,還可以把影響行為的深層部分態度明朗化。現在仍然相當發達。
  5. 勸告(Advice)與說服(Persuasion):由諮商員選擇所要達成的目標,介入當事人的生活,使當事人朝向他的目標採取行動,此類諮商紀錄常有「如果我是你的話 ...」「你認為這樣如何?...」等詞句出現。這樣的諮商方法其實是不對的,然而實際上被廣泛利用。
  6. 知性解釋(Intellectual interpretation):此種技術旨在對於人的行為更加了解,如此較容易下適當的判斷,即認為凡事援助個人所需要的,只要把行為的原因向對方說明就足夠了。

· 新的諮商方法

新方法與古老的方法目標迥異,新方法不認為諮商員如果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將有一定的結果,而更重視自主性(Independence)與統整(Integration),其焦點在於個人成長,而非問題解決,故可以看到新發法不把重點放在知性方面,而是放在情緒因素,也就是情境的感情方面,認為大多數的適應不良並非由於不知道,而是由於知識被適應不良所形成的情緒上的不滿足而失去效果。

1. 關係治療(Relationship therapy)
2004 年由江垂南臨床心理師創立,其概念為運用關係治療的方法,處理有傷害性的關係,使人與人之間維持健康的關係,以達心理健康的狀態。該治療可運用於以下四種情況 :

  • 心理治療
  • 輔導諮商
  • 教育訓練
  • 組織溝通

2. 遊戲治療(Play therapy)
遊戲治療即將治療加入遊戲的情境中。根據心理動力學的觀點,人們(尤其是兒童)會通過遊戲行為來解決內心的焦慮。而遊戲治療師可以透過觀察來訪者玩玩具(玩具屋、毛絨玩具、洋娃娃等)的情況,以確認其行為受到干擾的原因,了解孩子當前所遭遇的困境,進一步協助其克服。遊戲治療還有助於感覺運動的發展和應對技巧。

3. 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
團體治療是經由特別設計的,而且是在控制下的一種互動行為,且在一個正式組成且受保護的團體中所進行,進而主要在於由數人所組成的社會情境,幫助案主從認識別人與了解自己的過程中,習得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諮商員所面對的問題[編輯]

諮商員進行心理諮商時,藉由從當事者身上萃取出的決定性因素診療。然而,若未對於決定性因素設置相關標準,往往會造成不周全的診斷結果,故心理諮商的診斷應設有相關標準以實施,並憑此作出更適宜的診斷結果。除此之外,諮商員與當事者間需要時間進行磨合,但是在磨合的過程中,當事者的病情可能會加重或是病情有所反覆。由於多數當事者想要的是立即性的效果,因此諮商員就成了被指責的對象,但是把問題都強加於諮商員的身上是不合理的,因爲他們有可能是正在掌握節奏以進行更好的療程。


何時需要實施心理諮商?[編輯]

幾個基本問題

  • 當事人是否處於被壓抑的情況之下?
  • 當事人是否可以對付自己的情境?
  • 當事人是否具備適當的年齡、智力與安定性?

試探性的標準

  • 需要諮商或心理治療的條件
  1. 因不能兩立的個人之要求,或由於個人的要求與社會、環境的要求衝突而產生緊急狀態時。並且這種緊張或壓抑大於表明該問題的感情所伴隨的壓抑時。
  2. 個人具有對付人生的能力。具有控制自己情況的因素之能力和穩定性,他所面對的迎鏡來不至於使他不能控制或轉變。
  3. 個人有機會在與諮商員的有計畫的諮商中表明自己衝突的緊張。
  4. 當事人可以用語言或其他媒介物表明這些緊張或衝突。有企求援助的意識雖然有用,可是並非絕對需要。
  5. 當事人在情緒上或空間上適當從關聯密切的家屬的控制獨立。
  6. 當事人能適當地擺脫過度的不穩定,尤其是器質性的不穩定。
  7. 當事人具有遲鈍(Dull-normal)以上的智力,足以對付現在的生活情境。
  8. 當事人的年齡在生活上能夠獨立,且具有適當的適應彈性。實齡約在 10~60 歲之間。
  • 需要與親子實施直接治療的條件
  1. 兒童的主要問題是由於親子關係造成的。
  2. 兒童在情緒上或空間上尚未由家屬獨立。
  3. 父母與兒童都感到有獲得援助的需要,而產生治療情境的機會。
  • 需要環境間接治療的條件
  1. 個人的適應情境之構成因素顯著對立,縱令改變態度或有所洞察也很難對付的情形。譬如家庭或社會團體的破壞性經驗或環境。在加上當事人本身的健康、能力及資質上的缺陷,除非改變環境結構,否則難以適應。
  2. 即使個人有適當的機會付出相當努力,仍然不能發現表明自己的感情和問題之手段時,是不能接受諮商的。譬如思覺失調症的初期階段。
  3. 有效的環境治療要比直接治療更單純、更有效。這個條件唯有在問題的產生多半來自環境的時候才能適用。例如學校的課程不合適、居住在不理想的場所、或在脾氣暴躁而無能的監督之下工作。
  4. 個人由於太年老、太愚蠢、太不穩定而不能接受直接的治療時。
諮商關係的建立[編輯]

所謂諮商關係適諮商者藉由溫暖的接納與毫無強制和個別壓力之下,使來談者充分表現其感情,態度以及問題的關係。這種關係乃是被構成的關係,尤其是對於來談者有時間上的限制、有依賴的限制、有攻擊行為的限制。來談者在明確表示的架構內,藉完全的情緒自由之獨特經驗,可以自由去認識自己的衝突與生活方式,包括肯定的與否定的,這是其他任何關係所無法達成的。值得一提的是,諮商關係與日常生活上的一切權威關係截然不同,並且無法並存。而諮商關係的建立成功與否,對於諮商能否成功佔有相當大的影響因子。

有效的諮商具備下列 4 個特質

  1. 諮商員的溫和與應答的態度:這種態度可以產生親睦感,逐漸發展為更深的情緒關係。
  2. 允許自由自在地表達感情:唯有諮商員接納當事人,完全放棄道德或判斷的態度,才能使當事人感到自在,可以表明一切感情和態度。
  3. 有明確的限制:儘管感情的表現有完全的自由,可是為了要提供有利於來談者達成洞察的情境,諮商治療需要有明確的限制。
  4. 擺脫一切壓迫或強制:一個熟練的諮商員絕對不會把自己的慾望、反應及先入為主的觀念帶到治療情境。
  5. 責任上的限制(Limitation of Responsibility):諮商員必須明確表明的限制之一,就是他對於來談者的問題或行為負責的範圍。
(1) 時間限制(Limitation of Time):如遵守約好的諮商時間、避免談及題外話浪費時間等,目的是避免來談者控制諮商員以得到更多時間。這樣的限制可能被認為是治療者對來談者的拒絕,但經驗告訴我們,若時間限制充分被了解及遵守,則治療更容易進行。
(2) 攻擊行為的限制(Limitation of Aggressive Action):在對幼兒實施遊戲治療時,避免損及他人或他人之物的限制。例如兒童可在一定範圍內最大限度的表現敵意(可以在一個房間內打碎黏土雕像),但不准許這個敵意擴張到房間外(但不可以把黏土雕像扔到窗戶外)。
(3) 愛情的限制(Limitation of Affection):限制治療者所表示的喜愛。

根據以上特質,來談者會發現諮商員既不給予過分的支持,也不會有不愉快的對立。

諮商的過程[編輯]

心理諮商上分為幾個不同學派,其理論基礎與諮商過程中嘗試的諮商目的及方法也有所不同。

學派理論哲學基礎諮商目標諮商歷程諮商技術理論意義
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治療法)

強調人受本能所控制,重視早期經驗對個體的影響。主張潛意識為人格的主要動力,防衛機轉為潛意識的運作。


容格:集體潛意識(別搞錯,一個是強調個體潛意識,一個是集體潛意識)註 2

藉由分析潛意識使當事人進行洞察與內省,而解決內在衝突,並重建人格。治療者重複分析當事人的潛意識,處理當事人的阻抗,並建立足以產生移情作用的治療關係。自由聯想、夢的解析、處理抗拒、處理怡情與反怡情等首位提出潛意識的學者並應用到心理治療上,但其理論的無法驗證性也令人詬病
阿德勒

(阿德勒學派)

五大重點:

生活目標、

自卑與超越、

社會興趣、

生活型態、

家庭星座。

主張人具目的導向,人格是統整的,其動力來自追求卓越,社會興趣為人格重心。


探索自卑感

協助當事人重新導向,以克服自卑、追求卓越。治療性關係是雙方積極參與的,營造接納、關懷、信任、合作的氣氛。專注傾聽、解析、立即性、面質、矛盾意向法等重視人格的統整性及社會力量,認為當事人需要的是再教育而非治療
行為治療法人的行為都是學習來的,受到環境的主控

也就是說所有的適應跟不適應都是學習而來的

以 」 改變不適應行為 」、學習做決定達到自我管理為目標治療者採取指導、矯正方式協助當事人解決問題系統減敏感法、嫌惡治療法、洪水法、代幣法、自我管理、行為契約等強調行為的再學習與增強作用
現實治療法人有善根、在基本需求的滿足下具自我成長與自我負責的能力。當能成功的自我認定時便能適應成功。協助當事人達成成功的自我認定,並能自我負責。


目標是幫助個人達到自主(一個成熟的狀態)的境界,以個人的內在支持自我的能力(註 1)

治療者採真誠、支持、投入態度,協助當事人檢視生命需求與目標積極正向技術、面質、直接教導;建設性辯論;角色扮演、幽默、支持、控制知覺等藉由面對現實、增加個體的責任感來改變行為
交流分析法

TA

自我是可交流、溝通的,透過辯證使人的思緒與行動更為統整。主張人能藉由重新做決定而改變人生治療者協助當事人發現把細而改寫生命腳本,使自我狀態更為統整治療關係的雙方共同訂定目標與契約


PAC:

P(父母)、

A(成人)、

C(孩童)。

自我狀態分析、面質、解釋、示範、具體化等強調人際間溝通的形態對自我狀態的影響
艾里斯

(理情治療法)


反對潛意識的存在

人有理性與非理性的思考,且人有追求理性、自我實現的傾向。困擾個體的是對事件的想法透過認知結構的改變與信念的修正已去除非理性的想法治療者採主動指導方式協助當事人察覺非理性的想法反駁非理性想法、理性情緒想像、面質、幽默、角色扮演、行為技術等重點在認知歷程的再教育,強調練習與行動的重要性
羅傑斯

(當事人治療法)

自我是人格的重心,有其價值與尊嚴,具自我開發的潛能與追求成長的傾向協助當事人統整自我、開發的潛能,而非單純的問題解決良好的治療性關係具催化作用專注傾聽、沉默、尊重;接納;真誠一致、同理心、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反應、澄清等從人的本質出發,強調當事人在諮商中的主體性
皮爾斯

(完形治療法)

未竟事物

存在與追求完整是個體存活目標,人具主動經驗;察覺與發展的傾向。察覺(insight)是人格中心

察覺以及注重個體

透過察覺當下主觀經驗已體認個體的存在強調治療者的主動介入,治療者先查覺當事人之內在歷程後,鼓勵他探索自我與查覺環境空椅技術、對話遊戲、夢的工作、穿梭技術、倒轉、演練等強調個人的察覺與統整,從存在的角度以當下為焦點


充分的表現[編輯]

在有效的諮商或心理治療上,諮商員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幫助來談者自由表現導致其適應問題或衝突的情緒態度,使其能自由表現。諮商員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採取種種方法,使來談者能夠自由而無拘束地表現自己的感情。首先,諮商員為反應其情感的內容,努力給予言語上的承認。這個原理,無論情緒化的態度是怎樣的型態 —— 譬如敵對意思、失望、恐懼等否定態度,或愛情、勇氣、信心等積極態度,或矛盾對立的態度等 —— 都可以適用。這種方法,無論來談者的感情是朝向自己、或朝向別人、或朝向諮商員、朝向諮商情境,都可以應用。諮商員在各種情形下,對於來談者所表現的感情努力予以認知,並且反應它,把她的感情當作是問題的因素之一,是諮商關係中的一個要素來接納。諮商員對於來談者未能表現得被壓抑的態度,將不作言語的承認。

在此過程中,來談者從自己過去被壓抑的感情得到情緒上的解放,注意到自己的生活情境之基本因素,明確而毫無恐懼地承認自己的感情。它在這種探究的過程中,將使自己的情境更加明確,開始了解各種反應間的關係,這是洞察的開始與基礎。

洞察(Insight)的達成[編輯]

在接納的諮商關係上,來談者的感情或情緒態度得到自由鬆弛,必然可以導致洞察。洞察的發展往往是自然產生的,倘若能審慎而理智地利用解釋的技術,也可以擴充到自我了解的領域,而增加其明確性。

來談者的洞察適逐漸發展的,通常是由不慎重要的了解進展到更為重要的了解。這就是認知從前所不能認知的關係,接納自己的一切,雪則明確之覺得目標。

緊接著對於自己的心的知覺,以及選擇新目標之後,就會出現朝向達成新目標的自我指導之行為。這個步驟即使所關聯的是很細微的事,對於成長卻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個步驟使來談者創造新的信心與獨立,藉洞察的增加,強化朝向新的方向。

諮商的終結[編輯]

來談者獲得洞察,發展自我了解,而選擇生活的新目標之後,諮商將邁入終結階段。這個階段具有顯著的特徵。來談者得到新的洞察,朝向自己的目標採取積極的行為增加之後,可以得到信心。來談者具有信心,就想終止諮商關係,同時,又怕失去這種援助。諮商員承認這種矛盾,可以幫助來談者更明確地看到自己的選擇,可以促使其發覺自己可以獨立去處理自己的問題。諮商員援助來談者,直到他認為可以終止這種關係,就要使他在心理上可以自由終止諮商。通常諮商情境使雙方都覺得若有所失,可是,互相認知這種自立,乃是朝向成長的健全的階段之後終止諮商關係。既令諮商未能成功,亦當以積極的態度結束諮商關係。

治療過程的長短,將因不良適應的程度,或者諮商員採取來談者中新技術如何來決定。

往往終止諮商關係時,來談者會明確知覺到諮商情境之不尋常,會體驗到自己如何利用它促使更進一步的成長。

幾個實際的問題[編輯]

Q: 一次諮商需要多少時間?
A: 一般而言,諮商的時間落在 50 分鐘左右。

Q: 兩次諮商之間應間隔多久?
A: 一般而言,會建議個案進行一週一次,定時定點的諮商。

Q: 心理諮商都是一對一嗎?可以旁聽嗎?
A: 基於對當事人保密之原則,心理諮商基本上都是一對一進行,除心理師與當事人外,其餘皆不得進入晤談室。但若為關係當事人(夫妻、情侶、親子 … 等),心理師可採雙人諮商方式進行諮商。

Q: 諮商員在諮商時是否需要做筆記?
A: 需要的,法律上有相關規定外,諮商筆記能幫助諮商員做更完整的諮商規劃。

Q: 如果知道當事人敘述不誠實,應該如何處理?
A: 在諮商過程中,「拆穿謊言」向來不是工作的重點,至少個案是願意開口說話的,而諮商師此時,要憑著自身的經驗及技巧去決定是否拆穿謊言,或以謊言為基礎建立關係。

Q: 對於朋友或親戚能不能實施諮商?
A: 此謂雙重或多重關係,是指諮商師與個案同時維持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關係。例如,諮商師同時是個案的老師、親戚、朋友或同事等,這種多重關係在組織中的諮商師總是難以避免,也是從事輔導工作的義工、輔導老師或諮商師最常見的倫理衝突。
原則上,專門執業的心理諮商師比較可以做到和個案維持單純的諮商關係,在組織中服務組織成員的諮商師或義工,便常遭遇多重關係的困擾。例如輔導老師要輔導學生個案,長官輔導員要輔導部屬個案。
諮商倫理守則通常反對諮商師與個案發展輔導關係以外的關係,例如和個案發展友誼、參與個案的社交活動、接受個案的贈禮與邀宴、讓個案用勞務代替付費、或者輔導自己的親友。諮商倫理守則尤其反對諮商師與個案談戀愛、發展男女感情、與個案有任何的性關係,或與個案合夥做生意。與個案形成多重關係,利用個案的弱點,來滿足諮商師的需要,是明顯違背專業倫理的行為。
然而有時候諮商關係的突破並不是源自於諮商師的個人慾望,而是由個案方所產生的移情作用(Transference)所致,移情作用最早由佛洛伊德所提出,所指的是在心理治療中,個案將自己重要人物的感覺轉移到諮商師身上,這個重要人物可能是家人、朋友、戀人等,以這樣的方式去滿足自身在一般生活中所失去的或無法獲得的情感。而當移情的角色對換,也就是由個案影響諮商師的情形則被稱之為反移情。不論是移情或是反移情的狀況,對於諮商關係來說都是相對危險的,對個案來說,只是找到一個暫時的浮木,會使個案產生自己已經好轉的錯覺,造成諮商師的決策失準。而對諮商師來說,投入個人情感可能會對個案施加不應接收的壓力,在判斷與交流上也會產生偏差。

Q: 心理諮商跟醫院精神科有何不同?可以開藥嗎?
A: 目前心理諮商師不可開藥,主要以提供非藥物方式,改善當事人的身心困擾,如心理測驗、藝術治療、心理諮商、放鬆訓練 …… 等。
心理諮商以漸進溫和的方式,逐步協助當事人解決現有的問題,並提供當事人學習面對同樣情境時,檢核自己是否又有相同的想法與情緒,儘可能採取各種有效的反應及行為模式,達到更佳的自我調適。而當事人問題告一段落,諮商可暫時先結案,等下次當事人再遇到其他問題時,便可再次進行諮商。

Q: 如何訓練諮商員?
A: 教授及練習諮商技巧、晤談技巧,與讓諮商員知道為諮商師的基本態度及要件

Q: 一般的收費是多少?
A: 大專院校均有學生輔導中心,提供學生免費的諮商輔導。有些社福機構亦也有提供義務諮商,可能視情況有條件限制,可至各地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搜尋。
公立機構,如醫院或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收費一次約 500 內,但在醫院由於人力有限,往往預約後需等待一段時間(甚至數週),而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諮商時間較短,約 30 分鐘左右。
一般自費的心理諮商或治療所,常見的範圍介於每 50 分鐘 1200~3000 元不等。

一般民眾對諮商的迷思[編輯]

根據親子天下(2017出版、2021更新)與針對心理諮商常見的迷思,訪問了幾位心理師來為一般民眾進行解答,讓大家對心理諮商有更深入的認識。

1. 成人諮商不就是聊天,去找朋友聊天也有一樣的效果啊!
心理諮商,是當事人在一個小房間跟諮商師面對面聊天,雖然形式上看起來很像跟朋友聊天。但心理諮商根據《心理師法》,已列入醫療範圍內,並需具有執照的人才能執行,基本上是一種有效果的治療。坐著聊天的過程中,諮商心理師透過專業訓練,幫助當事人更有方向性的去認識自己、察覺自己的狀態,跟當事人建構新的方法去面對困境,整個會談是有目標跟方向的,我們也會非常支持當事人去行動跟改變。

2. 去做心理諮商都是有問題的人。
心理諮商就像你去看感冒一樣,這是心理的家醫科。就像感冒去看家醫科、小兒科一樣,心理有時也會感冒,生活中總會有碰到適應不良,壓力太大的問題無法解決,這時候就來做心理諮商。

3. 去做一次諮商,諮商心理師就會告訴我該怎麼辦。
諮商心理師不是魔法師,不是來回答單次問題的。有些問題我們可能可以直接回答,但我們更重視的是跟當事人一起去合作、探索他目前面對的問題。我們通常會問當事人,你的問題是剛剛才發生,還是已經存在很久只是越長越大?如果問題已經陪你十幾年,怎麼會期待一次就好?一定要花一些時間慢慢把問題化解。人在每個階段都會碰到不一樣的議題,諮商有時像是一個長期陪伴的過程。

4. 諮商心理師又沒經歷過我的問題,怎麼幫得了我。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的科學,諮商心理師會用專業去了解當事人,陪伴當事人在生命轉折、遭遇困擾時能夠自我覺察,走出困境。

5. 諮商很貴,有錢人才做得起。
諮商要收費,每個諮商師的諮商費用不盡相同,但我們會思考的點是「諮商有沒有價值」。今天透過諮商,生命的眼界有所提升,面對困境的心境獲得改善,我們反而會從有沒有價值去思考這個問題。 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心理衛生,如果當事人經濟上有所限制,以台北市為例,會有社區的心理衛生中心,提供一般大眾可以負擔的心理諮商服務,另外有一些醫院也有協談中心,如果透過精神科的轉介,可得到較為平價的諮商服務。另外,大學都有附設學生健康中心,裡面常設的心理諮商服務對在學生都是免費的。

6. 去心理諮商還要重述一次我的問題,不是很痛苦嗎?
當個案覺得痛苦,有時是察覺到自己以前忽略的內心的感受,心裡那個小小的自己沒有被照顧到,覺察到那件事,雖然伴隨痛苦,但也表示你更知道如何照顧自己,更有機會走出悲傷經驗。 對當事人來說,訴說的過程有時候是一種療癒,當事人準備好,當然要說給對的人聽,個案在訴說過程中,任何感受、痛苦跟情緒,都是可以的,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在外面都是被禁止的。

7. 帶孩子去諮商,會不會等於幫他們貼標籤?
很多家長會擔心帶孩子來諮商,會讓小孩覺得自己「有問題」。事實上,心理師不會稱孩子為「病人」,我們會說你們是「學生」,而我們是老師。我們用「學習」的正向概念去取代問題或疾病的概念。

8. 小孩不會講或講不清楚自己的問題,做諮商有用嗎?
確實有些兒童或青少年是說不清楚自己問題的,但心理師會有一些工具輔助,比方有心理測驗,幫孩子說出他內心在意的一些事,或者可以透過遊戲過程反應的行為,了解孩子現在怎麼了。比方小孩時常亂丟玩具,我們反而不是去說「你不能亂丟玩具」,而是會亂丟玩具是有原因的,透過專業去了解小孩的特質,最近是不是有焦慮、有憤怒、發生哪些事情,說不出來的,心理師會幫忙做翻譯。

團體療法[編輯]

團體療法—多名案主在一個團體中由治療師引導案主相互激勵、互相觀摩學習的方式,達成改正自己偏差行為的一種療法。
意即在團體中進行心理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團體操作方式。團體治療法自 1950 年代興起,目前心理學界仍普遍使用。
治療方式:
由案主組成的團體成員大約 4 到 15 名,通常以 8 人較理想。案主各個字陳述問題,彼此交換意見,分享個人的人生經驗,並且討論處理問題的方法與策略。
團體治療的重點並非歸納出此團體中各成員產生偏差行為的共同特點,而是針對成員的一般或特殊類型的個人問題進行治療和矯正,常見設立在一些專業機構中,如青少年危機干預中心、大學心理健康中心、精神病心理門診等。成員相互接納與情緒支持,使他們逐漸有勇氣來表達自己的意念,同時對他人的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案主為了搏取其他成員的稱讚和認可,於是努力表現出合適的行為。

團體治療是精神科病房中常見的治療模式,包含人際互動團體、生活討論會、衛教團體、放鬆團體、音樂、舞蹈等各式各樣的團體。團體進行依團體目的不同而稍有差異,然而於結構上卻有相同之處,例如:團體目的、團體規則之說明、成員自我介紹,接下來進入團體議題討論及最後參與團體之心得分享與回饋等。以下就實習護生及指導老師曾於病房中進行之放鬆團體、詩歌團體及衛教團體之經驗做分享。

以放鬆團體而言,參與後病友覺得「精神變好」、「音樂使人有一種放鬆感」、「心情平靜」、「肘抬高、頭部後仰、挺胸及雙臂後推、伸直雙腳及腳踢向彎曲等動作使身體變得很舒服」,「背部、腳部痠痛改善」等。領導者也發現參與病人的專注力變好、焦慮情緒改善等;此外,領導者因帶領及示範的過程也感受到,壓力造成的身體緊繃感與參與病友一樣也得到舒緩之附加效益。參與詩歌及藥物衛教團體過程,也促進病友間及護病間的互動關係,例如:成員開始會分享受症狀干擾或藥物副作用出現時該如何因應,也會互相鼓勵,甚至於詩歌團體結束後相約至病友房間為對方禱告等;其中一位病友原本是態度相當防備且拒絕與人互動的,似乎因為參與團體而有了奇妙的轉變。應用團體治療的方式對於目前忙碌的護理工作環境而言也是較省力、省時,因團體能同時服務 5-10 位病人,且僅須利用短短 20~30 分鐘的時間,甚至腹式呼吸法的練習大約 10~15 分鐘就可以完成,因此團體治療或許是現今處於高壓及忙碌的工作環境中的護理人員可以多加應用的照護模式。

有兩種類型的團體治療目標:結果性目標和過程性目標。

  1. 結果性目標:指特定的團體動力之外所出現的目標,意即想要改變團體成員的日程生活行為,例如:改善人際關係、獲取工作、保持清醒或經驗一種高自尊的感受等等,其中最後一項為此團體治療的最高目標
  2. 過程性目標:指與團體治療過程相關的目標,例如:領導者幫助成員增進他們在團體中的舒適感,讓團體成員在團體治療的過程中找到歸屬等等。

心理治療師的主要職責包括:篩選適合的案主、訂定治療的目標,引導和維持團體治療過程過程的順利進行,並且防範案主免受心理打擊。治療師運用各種技巧,營造和諧的氣氛,促進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團體治療法通常在心理醫院或精神科實施,他具有以下優點:

  1. 案主在治療的過程察覺到別人也有同樣的困擾問題,由其心理壓力會因而減輕。新的團體成員有機會觀察老成員及其成功的適應技巧。
  2. 案主從其他成員的行為、思想,領悟到他們產生心理困擾的原因,作為改正自己問題的借鏡。通過傾聽他人瞭解到他(她)不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可以鼓勵他放棄孤獨感和自我意識。
  3. 案主在團體治療中學習與他人相處之道。
  4. 與日常真實生活更為相似。由於治療師重視觀察病人與他人的交互作用,而不是聽病人怎麼說,否則可能會得到一幅有偏見或扭曲的圖像;增加病人平時應付他人的慣用方式的信息維度。因此透過團體治療可以有效的模仿日常生活的社交形式。
  5. 更多來自他人的支持感和關懷感。團體內聚力讓成員之間增加了信任感。當病人被接納時,陌生人的支持可能使他(她)的自我接受性增加。
  6. 團體情境要求情感的表達,不只是一對一的跟治療師傾訴,包括指向那些喚起愛、眼淚、挫折、或憤怒的其他成員的積極和消極的情感;病人因此有機會互相幫助,向別人展現溫暖、接納、同感、支持和真誠,從而增強了他(她)的自我價值感,同時從其他成員的反應中學到,與他或她所擔心或想像的不同,強烈的情感不會摧毀任何人。
  7. 病人變得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動機和行為,像是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樣。

為甚麼團體諮商具有療效?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1931年6月13日-) 歸納了 11 項療效因子,認為療效因子是團體諮商中產生改變的關鍵:

  1. 灌輸希望(installation of hope)
  2. 普同感(universality)
  3. 傳達資訊(imparting of information)
  4. 利他主義(altruism)
  5. 原生家庭的矯正性重現(corrective recapitulation of the primary family group)
  6. 發展社交技巧(development of socializing technique)
  7. 行為模仿(imitative behavior)
  8. 人際學習(interpersonal learning)
  9. 團體凝聚力(group cohesiveness)
  10. 宣洩(catharsis)
  11. 存在性因子(existential factors)

另外,隨著神經生物越來越普及,生理與心理歷程之間的對應關係也漸漸被強調。美國心理學家查爾斯·E·謝弗(Charles E. Schaefer, 1933年11月15日 – 2020年9月19日) & Athena A. Drewes 在 2018 年根據 Schaefer 在 1993 年提出遊戲的「療癒因子」(therapeutic power)進行擴充,進一步將這些療癒因子擴大到四大類共二十項。Schaefer 和 Drewes 進一步將團體諮商的療效因子,特別針對兒童的遊戲治療團體,對助人工作者有很大的啟發和提醒。 這些療癒因子包括:

種類因子
促進溝通(facilitates communication)自我表達(self-expression)、潛意識的入口(access to the unconscious)、直接教導(direct teaching)、間接教導(indirect teaching)
促進情緒健康(foster emotional wellness)情感宣洩(catharsis)、發洩(abreaction)、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恐懼的反制約(counterconditioning fears)、壓力免疫(stress inoculation)、壓力管理(stress management)
提升社會關係(enhances social relationships)治療關係(therapeutic relationship)、依戀(attachment)、社會能力(social competence)、同理心(empathy)
增加個人強度優勢(increases personal strengths)創造性問題解決(creative problem solving)、韌性(resiliency)、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加速心理發展(accelerated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自尊(self-esteem)

有興趣可自行閱讀: Schaefer, C.E. & Drewes, A.A.(2018). 遊戲的療癒力量 -20 個核心的改變機制(梁培勇總校閱;羅訓哲譯)。台北:心理。(原著出版於 1993)


總而言之,關於團體治療的好處:

  1. 健康教育:一般醫師門診,問診時間很短;團體治療時間充裕,治療師可以充分說明致病原因和復健方法,評論每位個案的病情和進步。這種機會教育,讓病友和家屬有充分的資訊,可以了解病況,減輕憂慮。
  2. 宣洩情緒:因為病情的影響,患者常有災難性想法和灰暗的情緒,即使有家人和親友的勸慰,自己負面厭世的想法,也很難說出口。團體治療讓患者有機會可以暢所欲言,排解自己的情緒和減輕心理壓力。
  3. 相互支持:患者在生活中可能會被批評「愛鑽牛角尖」,或被勸說「自己要堅強一點」,得不到太多接納或感同心受的諒解;但在團體治療中患者可以和自己類似症狀的病友,相互慰藉,不會覺得自己是異類,那麼孤單和無助。
  4. 見賢思齊:在團體治療中看見其他病友的進步或治癒,往往激勵患者的勇氣和鬥志。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做為模範學習,可以讓缺乏自信的患者看見曙光,相信自己有一天可以做到。
  5. 助人利己:症狀已經有改善的過來人,可以分享自己成功的經驗和提供有用的忠告,給有相同症狀的患者,並鞭策自己不能退步。
  6. 人際學習:在團體治療中,患者會有很多「以人為鏡」的學習機會,當連續很多人告訴自己:「你今天看起來氣色很好或笑容比昨天多」,那就會相信自己在進步中,病情將會得到改善,深受鼓勵。

書目療法[編輯]

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採用計畫、指導、控制的閱讀方式,藉由讀者與文獻的互動,以減輕其心理或其他方面的問題。閱讀書籍能讓讀者對自己、對人生、對問題產生新的見解,故早在西元 1802 年,Dr.Benjamin Rush 就提出閱讀小說可以改善心理問題的想法,並在 1916 年 Samuel Mechord 使用 Bibliotherapy 一詞來稱呼書目治療。biblio 表示書、therapy 則是治療的意思。至此,書目療法在醫院、在圖書館、在學校蓬勃發展,醫生也會以開書單的方式為患者量身打造一種治病的方式。

書目療法的基本理念為 :

  1. 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將他的精神自不健全的思想、妄想、錯覺中溢出。
  2. 觸動患者的感情,引發其共鳴,經由投射作用,使病患能從書籍中回憶其相似經驗,讓受阻的情緒得以宣洩。
  3. 予患者適當地支持與關懷,在潛移默化建立自信。
  4. 協助患者自我控制,藉著閱讀的滿足與快感,使他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社會,並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行為。

應用

書目療法具有三階段情緒療癒的過程,分別為「認同」(identification)、「淨化」(catharsis)以及「領悟」(insight):

  1. 認同:藉由選擇書目療法材料,使患者認同書籍中的角色與自己有相似的情緒困擾(療法材料以越貼近患者之年齡、性別、情感、觀念、遭遇挫折的各方面與當事人有相同之處為首選)
  2. 淨化:隨著角色於劇情的情緒轉折,患者將隨其產生情緒變化,形成感同身受的經驗,產生情緒和壓力的紓解。
  3. 領悟:透過角色的寓意傳達,使患者得以體悟道理,並且仿效角色的解決問題之道,發展出問題解決的新方法,獲得實踐的動機和力量。

臨床的觀點:臨床書目療法在醫院內施行,強調讀書的心理治療的療效,其定義:

  1. 在精神治療中加入書籍與閱讀 ——Dorland
  2. 在醫學精神科,選擇適當的閱讀才聊作為治療的輔助物,透過直接閱讀協助病人解決個人問題 ——Webster
  3. 讀書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讓讀者閱讀與其問題有關的主題,互相交談閱讀感想,增進當事人對於自己的了解,達到治療的效果 —— 劉焜輝
    (現行國內相關研究領域否認書目療法係心理治療的一種,而視其為心理治療的輔助治療方法,並且完全無法取代心理治療的作用)
  4. 讀書治療是以媒介物漢人的體驗互動歷程為基礎的活動計畫。——Rubin

根據上述的臨床觀點定義,可知書目療法是一項心理治療的策略,在精神醫師或諮商員督導下,提供當事人一系列閱讀材料,作為心理治療的輔助物,協助當事人解決個人問題,達到良好的生活適應。

發展性和預防性的觀點:發展性和預防性的書目療法是在醫院之外的地方實施,其重點在強調讀者的人格與文學作品所產生的交互作用,對人格的評估、適應、成長所造成的影響,其定義:

  1. 書目療法是透過書和閱讀來解決問題 ——Stephens
  2. 書目療法是經由閱讀文學,協助個體發展進取的態度,產生漫溢的個人適應和社會適應。——Bohning
  3. 在讀者的人格與讀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過程 ——Pardeck
  4. 在閱讀之後,讀者的態度和行為受影響,同時產生分享、塑造、增進價值的歷程 ——Lenkowsky
  5. 書目療法是讀者藉著閱讀讀書治療材料和治療工作者的閱讀指導方式,跟作品中的角色人物、情境、問題認同,獲得情緒的淨化、發抒與洞察,以解決問題。——Riordan&Wilson

根據上述的觀點定義,可得知書目療法是閱讀者的經驗,與其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產生交互作用,促進讀者的態度與行為改變,形成良好的生活適應。

綜合以上,書目療法的定義:
諮商員選擇圖書、漫畫、甚至是視聽資源等作為心理治療的媒介,利用其文學內涵、啟發性,喚起當事人存在長期記憶中的認知與情緒經驗,並透過討論圖書內容的互動過程,產生新的認知、態度和行為,促使當事人針對心理困擾的問題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法,對問題有所體悟而豁然開朗。

書目療法的實施可以廣泛地運用到精神醫療、心靈諮商、學校教育中,精神醫療包含各種醫院的精神科與私人診所,心靈諮商包含諮商工作室或是學校的輔導室,學校教育則是在班級之中。

  1. 書目療法的目的:書目療法的施行人員及場所會影響其目的。
    在精神醫療診所中,施行書目療法的人以精神科醫生與臨床心理師居多,其目的在於治療心理症狀;在心靈諮商中心、輔導室中以輔導員居多,其目的為治療與預防心裡及行為適應困擾,協助當人解決問題;在班級教室中以輔導員、教師居多,其目的在預防心理及行為適應困擾,發展不同階段的能力,促進文學與人格之間的互動。
  2. 書目療法的功能:在不同的場所、由不同人實施,可針對不同領域發揮不同功能。
    可分為個人、家庭、社會來看:
    • 個人方面:書目療法可運用在身體殘障、肥胖、語言障礙、慢性疾病、口吃、心理困擾、智能不足、閱讀障礙、低自尊、孤獨、畏縮、學業成就、態度的改變、行為的改變、自我發展等問題。
    • 家庭方面:書目療法可運用在死亡、離婚、夫妻關係、人際關係、虐待問題等等。
    • 社會方面:書目療法可運用在酗酒、吸毒、貧窮、暴力、多元文化等問題。
  3. 書目療法的施行方式:書目療法的發揮需要依照施行步驟來進行,根據當事人經歷讀書的治療的心理歷程,還需考慮符合當事人的施行方式。
    書目療法的施行方式可分為閱讀式書目療法、互動式書目療法。
    • 閱讀式書目療法:閱讀式書目療法的實施,基於當事人閱讀文學作品的動機,即接受讀書治療的心理準備狀況良好,由精神科醫師、諮商員、社工人員、教師等,推薦或提供有利於當事人的書籍給當事人閱讀,透過當事人與書籍的互動,產生認同、淨化、領悟的作用,達成行為的自我調節,諮商員在治療過程中與當時人互動,對治療效果沒有直接的影響。這種閱讀式讀書治療為自我管理,諮商員與當事人接觸僅在決定閱讀材料時見面,以及閱讀結束時的晤談,其閱讀期間完全沒有接觸,完全是閱讀者自我的閱讀管理。
    • 互動式書目療法:互動式書目療法的實施,基於諮商員得催化技術,促進當事人的成長與改變。由精神科醫生、諮商員、社工人員、教師等已讀書治療的媒介為核心,與當事人進行認知的、情感的、問題解決方式的討論,促進當事人的人格特質與行為上的改變。
      互動式治療可以細分為最小接觸、治療者管理、治療者指導。最小接觸的互動方式採信件、電話、或會面,但次數不多。治療者管理的互動方式是採用個人或團體的型態,有規律地和諮商員會面。治療者指導的互動方式是除了每週會面之外,在會面時間進行自我監控、家庭作業或其他延伸活動。

書目療法的展望: 書目療法在當事人自行閱讀的處理上,諮商員只要選擇合適的書,安排適當的閱讀順序。當事人閱讀之後,需要與諮商員晤談,或與小組成員討論,在撰寫讀後反應,或發展延伸活動的處理。諮商員除了選擇合適的書、安排適當的閱讀順序之外,還要設計激發當事人思考、討論、投入活動的方案。本章前幾節所討論的研究,即是研究者依當事人的問題特質,設計讀書治療的方案,在進行方案實驗以評估效果的研究。從隨機抽選的單元及其評論來看,研究者對讀書過程的處理,包含暖身活動、閱讀文學作品、討論相關問題、完成家庭作業、填寫目標檢核表,等等過程。有關書目療法的心理歷程則包含投入、認同、投射、淨化、自我應用等過程,與心理治療理論的技術連結並不明顯。書目療法的發展並不能局限於固有的型態要融入心理諮商與治療的理論,擴展成為認知行為學派的書目療法,使其能獲得堅實的理論基礎。

下以灰姑娘的故事為例,說明讀書治療與心理諮商及治療的連結:

灰姑娘的故事有三個重要情節,其一是無父無母的灰姑娘,對伯母及兩個姊姊的命令和使喚,抱持著逆來順受的態度。其二是仙女幫忙灰姑娘參加王子的舞會,灰姑娘二次都能按約定在午夜十二點離開皇宮,而在王子和眾人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其三是王子差遣大臣四處尋找玻璃鞋的主人,終於找到灰姑娘,並與之結婚。

從讀書治療的觀點看灰姑娘的故事,對感覺受壓迫的女孩、凡是逆來順受的女孩、期望有美好將來的女孩及家庭人際關係不佳的女孩,最容易產生認同、投射、淨化的作用。但是在自我應用上,灰姑娘是受仙女幫助,和王子結婚都不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讀者無法活的學習的楷模。唯有逆來順受、遵循約定,是具體的可以作為討論。

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編輯]

全控機構一詞是一個讓一群處在相同場所,設法與社會關係脫節一段時間的人員,受到集體監控的場所。這項概念主要由社會科學家厄文·高夫曼建立。

這個詞彙首次出現並定義於加拿大社會學家厄文·高夫曼(Ervin Goffman)的論文《論全控機構的特徵》(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Institutions)之中,發表於1957年4月在沃爾特里德陸軍研究所舉行的預防與社會精神病學研討會。應、另一擴充則版本出現在唐納德·克雷塞的選輯《監獄》,並重印於Goffman 1961年的選輯《精神病院》(the Asylums)。

Goffman認為,監獄和精神病院皆是一全控機構,即將不同生活領域(工作、休閒和睡覺)的邊線打破,讓它們都發生在同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和外界是隔離的,並且由一個權威者來管理。任何在機構中的人都是同一種生活規律,每人都依照管理者制定的規定活動。再者,在機構中的收容者都是被監督和定期檢查的,只要犯錯就會受到懲罰,以確保其順從。最後,全控機構的資訊是被重重限制的,以避免收容者受到外部影響,也讓管理者可以執行他們的工作。

以高雄的精神病院「龍發堂」為例,龍發堂的這些精神病患者在被判斷為精神病患後,通常會被家屬送往醫院的身心科治療,但通常成效不佳。被醫師診斷正常、出院後,又會不斷發病、惡化,且因為精神病所導致的種種情況——通常是不好的,使其不被鄰里、甚至家庭成員所接受。龍發堂則作為家屬們在尋求過科學幫助無用後,一個可以收納不被醫院以及家人所接納的精神病患者之宗教機構。然進到此機構後,所迎來的便是再社會化的過程。誠如Goffman所言的「全控機構」,龍發堂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進到裡面的新成員需要經歷一個routine(慣例),便是將其綁在床上一個月,若不順從則會被打腳板,違抗命令則會被鐵鍊綁住一個月,徹底剝奪掉這些精神病患(以下稱堂眾)身為一個人的尊嚴;並且不准堂眾們接觸外界的資訊,避免其受影響,方便管理者執行管理。堂內則存在一定的階級制度,由上層師父撐腰的班長享有一定福利,並對其下的其他精神病患再行管制,形成一個共享利益、聽命行事的嚴密管理階層。再社會化後的這些病患,為了自身的生存,早已習得「服從免於恐懼」的形式理念。換言之,進入全控機構後,其管理模式注重的是使堂眾「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意即讓他們明白自身在社會上應該扮演何種角色以及展現出何種樣態,而非「治癒」他們。經歷再社會化後,透過龍發堂不定期的活動,如宋江陣、樂隊、電音三太子等,向外宣傳堂內教化的成功,讓大眾對龍發堂產生、並保有良好的印象;同時也向外界證明精神病患者是有「再教化」的可能,幫助精神病患者洗刷其污名。

生理療法[編輯]

生理心理學派的學者,會想辦法去測量生理資訊,對症下藥。而他們發現各式的神經傳導物質之多寡和腦區表現是否良好,常常可見所謂的倒 U 關係 (inverted-U-shaped correlation)。倒 U 曲線其實就是在表達「適量」的重要性,過多或過少都會有不良的影響。 倒 U 關係也可以運用在生活情景:交往頻率和喜歡程度呈倒「U」曲線、說服次數與效果呈倒「U」曲線、信息強度與態度轉變呈倒「U」曲線、壓力與效率的關係呈倒「U」曲線、動機與效果呈倒「U」曲線。

舉例而言,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多巴胺(dopamine)對於「快樂」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化學物質,但有一些研究指出多巴胺的過多或過少,其問題涉及了躁鬱症、暴飲暴食、思覺失調症等等的精神疾病。而同樣和快樂有關的血清素(Serotonin),若其分泌量不夠或是作用不良,可能會造成憂鬱症;反之,若血清素過多可能會造成腹瀉、顫抖、心跳加快、激動不安等等的症狀。若 SSRI 類抗抑鬱藥物的服用者,一次服用太多,造成高濃度的血清素累積在體內,就有可能造成所謂血清素風暴症(Serotonin syndrome)。

所以生理心理學派的學者認為可以利用吃藥或是電刺激的方式,來阻斷神經傳導物質的受氣,或是提高分泌量,以調整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來治療精神疾病。


電擊療法[編輯]

電擊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是 1940~1960 年代較為普遍性的治療方法。現今雖然陸續出現治療心理及換的藥物,但在對於藥物的反應不佳的情況下,電擊療法依然為考慮的方法之一。而截至目前在台灣,一般的精神科診所並無提供這樣的治療法,僅在大醫院的精神科才會有電療,在藥物無法控制或是因特殊狀況(對於有憂鬱症的孕婦來說,吃藥是有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的)無法使用藥物時,醫生才會建議用電療的方式治療。研究發現,電擊療法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症狀(如憂鬱症)。在進行電擊療法前,通常會給予患者鎮靜劑,隨後再以電極貼片貼在頭部兩側(約在太陽穴的地方)通以微弱的電流(約以 70~100 伏特左右),引發患者痙攣。由於現今的電療其實已經十分有科學的根據,而且病患在治療時會進行麻醉和肌肉鬆弛或是給予患者鎮靜劑,不會有什麼感覺,大部分的患者完全記不得電療過程中痙攣的事,只彷彿睡了個覺而已,並非一般人所想像的中古世紀歐洲的嚴峻酷刑那麼恐怖。相對地,若未經麻醉和肌肉鬆弛,則稱為直接電療,在大部份國家被認為是非法的,但在少數國家仍被用來治療精神病患。
然而電擊療法如同精神外科手術會帶來些副作用,但大部份的副作用是因為全身麻醉所造成的,最常見的是電療後的短暫意識混淆和回溯性記憶喪失,此外還有因為肌肉抽搐造成的肌肉痠痛和頭痛,但多可由藥物解除這些不適。

藥物治療[編輯]

許多精神疾病和腦內傳導物質分泌異常有關,因此有強調藥物為主的治療方式。現代研發的藥物,比以前更安全有效,也較少副作用。如果以藥物的主要治療作用或其主要針對的標的症狀來區分,則精神科藥物可以大致分為六大類,許多藥物其實具有多種治療作用,而不是僅限於其主要的治療用途。精神科藥物介紹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藥物經證實對紓緩恐懼症有幫助,分別為抗抑鬱藥、鎮靜劑、β 阻斷劑。需注意的是這些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像抗抑鬱藥和 β 阻斷劑可能會導致睡眠問題和惡夢。另外鎮靜劑和某些食物會引發危險的交互作用,沒有控制好用量亦可能造成藥物成癮。因為藥物治療會對人的心臟和血壓產生影響,要停止服用時宜慢慢減少劑量。

精神科藥物用途例子
抗精神病劑 Antipsychotics可改善精神症狀(妄想、幻覺)、激動、嘔吐、不自主運動等情況chlorpromazine (wintermine,穩他眠), triflupromazine (flurazine,富祿靜), fluphenazine (flucan,復康),thioridazine (melleril,美立廉),haloperidol (haldol,好度)
抗憂鬱劑 antidepressants可控制憂鬱症狀dopamine(多巴胺)、serotonin(血清素) 與 norepinephrine(正腎上腺素)
情緒穩定劑 mood stabilizers可控制亢奮,憂鬱、衝動等症狀lithium (鋰鹽)、 valproate (depakine ,帝拔顛)、carbamazepine (tegretol,癲通)
抗焦慮劑 anxiolytics可控制焦慮症狀苯二氮平類 Benzodiazepines(BZD)、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SNRI)、鴉片類藥物(opioid)
興奮劑 stimulants使神經興奮利他能 methylphenidate(Ritalin)、古柯鹼(Cocaine)、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
認知增強劑 cognitive enhancers神經促進劑Racetams、Phenibut、Modafinil


(1)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 agents)

作用方式為阻斷多巴胺受器。精神抑製藥(neuroleptic)是抗精神病藥的一種亞型,在臨床有效劑量下會產生伴隨錐體外副作用(*EPS)。第二代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則是現在最常使用的抗精神病藥物的類型。 *註: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 EPS),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某些干擾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1]

(2) 抗憂鬱劑(Antidepressant)

抗憂鬱劑在臨床上被用來治療憂鬱症。他可以治療的疾病包括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等。

目前還不知道這類藥物是如何確切地運作。科學家認為他們是通過增加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來達到治療效果的,例如:血清素、去甲基腎上腺素這類跟情緒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雖然抗憂鬱藥可以治療憂鬱症的症狀,但它們並不能將其根治。

目前市售主要的抗憂鬱藥有:

  1.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為神經傳遞物5-羥色胺的再攝取抑制劑,此類常見的藥物有百憂解(Prozac)、賽樂特(Seroxat)。
  2.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透過抑制5-羥色胺和正腎上腺素的再攝取,使腦中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同時增加,此類常見的藥物有怡諾思(Efexor)、欣百達(Cymbalta)。
  3. 三環類抗憂鬱藥(TCA):抑制神經細胞突觸的正腎上腺素及血清素再回收,此類常見的藥物為阿米替林(Elavil)
  4.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通過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來減緩中樞神經突觸間單胺類遞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的分解,此類常見的藥物為嗎氯貝胺(Amira)。
  5. 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憂鬱藥(NaSSA):可促進正腎上腺素分泌,增加突觸間隙正腎上腺素濃度,也可阻斷血清素神經元上α2 接受體,促進血清素分泌,此類常見的藥物為米氮平(Mirtazapine)。

(3)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

情緒穩定劑常常用來治療躁鬱症(bipolar mood disorder)、情感型思覺失調症(schizoaffective disorder)、邊緣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等疾病。大多數情緒穩定劑主要是抗躁鬱劑,這意味著它們可有效治療躁鬱症,在治療急性憂鬱症方面無效。但有三種例外的藥物可以同時治療憂鬱症跟躁鬱症:lamotrigine、 lithium carbonate 和 quetiapine。儘管如此,在憂鬱期間,抗憂鬱藥還是會常常跟情緒穩定劑一起開立。然而,這帶來了一些風險,因為抗抑鬱藥可能使躁鬱症患者的症狀更加嚴重,尤其是當單獨服用的時候。當患者同時服用抗躁鬱藥物時,抗憂鬱藥引起的躁鬱症的風險尚不確定,但可能仍然存在。

(4) 抗焦慮劑(Anxiolytics)

抗焦慮藥是一類用於預防焦慮和治療與焦慮症有關的藥物,作用為抑制中樞神經。這些藥物往往反應得相當快,可能會形成習慣,嚴重會導致藥物成癮。因此,它們通常僅用於短期使用。不建議有藥物濫用或成癮史的人使用。

抗焦慮藥主要用於治療焦慮症的症狀,包括廣泛性焦慮症和社交恐懼症。有些還可以在麻醉前當作醫療程序的鎮靜劑。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包括持續超過六個月的極度擔憂或恐懼。社交恐懼症是對社交場合的深深恐懼,例如結識新朋友或在公共場合演講和表演。社交恐懼症可引起大量出汗和噁心等身體症狀。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疾病可能會癱瘓並導致社會隔離。抗焦慮藥通常與心理療法或認知行為療法相結合。它們共同有助於改善焦慮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5) 興奮劑(Stimulant,精神刺激劑)

興奮劑是一類會導致體內反應增加的藥物,可能提高多巴胺濃度。這些藥物由於其藥效強且有欣快效應(euphoric effect)而經常被濫用。一般來說,那些濫用興奮劑的人會精神亢奮且有更強的注意力。興奮劑可加速精神和身體的反應,通過增加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可在短期內產生理想的效果。雖然由於興奮劑的短期影響,使用者可能會感覺很愉悅,但長期濫用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嚴重後果,這就是為什麼濫用藥物的人需要盡快獲得幫助。有合法和非法的興奮劑,這兩種類型都經常被濫用。一些最常被濫用的興奮劑包括古柯鹼(cocaine)、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和處方興奮劑(如:利他能,Ritalin)。

(6) 認知增強劑(Cognitive Enhancer)

認知增強劑是一種可用來改善記憶力,提高精神警覺性和注意力以及提高能量水平和覺醒的藥物。有許多不同的認知增強劑。有些是用於治療嗜睡症(narcolepsy)等疾病的藥物,可以提高注意力障礙患者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然而,一些健康人濫用這些藥物以試圖改善他們的認知能力。科學家認為認知增強劑無法明顯增強健康人的認知過程和表現,而其副作用確實會帶來健康風險。雖然認知增強劑可能有助於掩蓋疲勞、拖延(procrastination),但它們並不能使人更聰明,且他的效果只會持續到藥物還留在體內的時候。這些藥物中的一些可能會引起依賴並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它們對年輕人特別有害,因為他們的大腦可以發展到二十五歲左右。

關於藥物如何刺激心靈的研究尚無定論,但早期研究表明它們可能同時作用於體內各種不同的系統。一種解釋是,它們可能會增加大腦的血流量,從而使大腦可以使用更多的氧氣。一些認知增強劑可能會提高身體的腎上腺素水平,並產生類似於飲用大量咖啡因的效果,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長時間保持清醒。一些藥物會增加某些化學物質(神經傳導物質)的數量,例如多巴胺,這些化學物質會釋放在與依賴相關的大腦部分。

心理異常與思覺失調症的生理機制(Mechanisms of Schizophrenia)

可被視為一種神經發育疾病,很多大腦結構或功能性的轉變於胎兒時發生,另外基於雙胞胎和家族遺傳學的分析,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 SCZ)為一高度遺傳性的基因性疾病。複合式的突變(deletion, insertion, change in copy number)促成病程與症狀的多型性。


三個思覺失調症機制假說

1. 血清素假說(Serotonin Hypothesis) 血清素,全稱血清張力素,又稱5-羥色胺和血清胺,簡稱為5-HT,血清素主要存在於動物(包括人類)的胃腸道、血小板和中樞神經系統中,它也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

血清素活化劑(serotonin agonist)的發現促使了一系列在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尿液、血液和大腦中尋找內生性(endogenous)致幻劑的研究。儘管無太多成果,但鑑定出許多 5-HT-receptor subtypes。而 5-HT2A-receptor 和 5-HT2C-receptor 為致幻劑主要的作用位置。已有研究表明 5-HT2A-receptor 的阻斷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主要的作用機制,而氯氮平(clozapine)是這類型藥物的原型。這些藥物是受體的反活化劑(inverse agonists),反活化劑除了具有拮抗劑的功能外,還能降低受體在沒有結合任何配體時所擁有的基礎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大腦中的 5-HT2A-receptor 可調節多巴胺、正腎上腺素、麩氨酸、GABA、乙醯膽鹼於皮質、邊緣系統、紋狀體的釋放。5-HT2A-receptor 的活化會提升 glutamatergic 神經元的活性和穩定於突觸後神經元的 NMDA 受體。


2. 多巴胺假說(Dopamine Hypothesis) 多巴胺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可影響一個人的情緒。 多巴胺是兒茶酚胺和苯乙胺類的,一種在腦和身體中扮演幾個重要作用的有機胺類化合物,通常在人的腦和腎臟中由其前體的左旋多巴除去羧基合成。在大腦中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通過神經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將信號發送到其它神經細胞。大腦包括幾個不同的多巴胺通路,其中一個起著獎勵–激勵行為的主要作用。大多數類型的獎勵增加多巴胺在腦中的濃度,並且許多成癮藥物增加多巴胺神經元活動。其他的腦多巴胺用來參與運動控制和控制各種激素的釋放。

思覺失調症的多巴胺假說是第二個基於神經傳導物質所發展出的概念,但不再被認為足以解釋思覺失調症的所有面向,特別是認知缺損。然而它仍然是理解思覺失調症的主要特徵的基礎,並且對於了解大多數或可能所有抗精神病藥物的作用機制也有許多幫助。許多不同證據顯示,邊緣系統的多巴胺神經元活性過高在精神病病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 許多抗精神病藥物強烈阻斷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突觸後 D2受體,尤其是阻斷在中中腦邊緣系統(mesolimbic system)和額葉 - 紋狀體迴路(frontalstriatal circuit)的突觸
  2. 使用增加多巴胺神經活性並造成多巴胺分泌量增加的藥物(如 L- 多巴、安非他命、阿朴嗎啡)會使使用者出現類似思覺失調症的症狀
  3. 在思覺失調症患者死後,發現未受藥物治療的患者腦中的多巴胺受體密度較有受藥物治療者來得高
  4. 一些研究指出思覺失調症患者腦中的多巴胺濃度在紋狀體(striatum)中的依核(nucleus accumbens)、尾狀核(caudate)、殼核(putamen)較高。

然而,實際上的問題更為複雜。減低的多巴胺神經活性是負向症狀或認知缺損的主因,而死後或活體研究發現皮質、邊緣系統、黑質的多巴胺分泌量確實有減少。由於多巴胺調控相關的藥物具廣泛的負作用,故非典型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聚焦於多神經傳導物質的綜合性調控(如 -HT2A-receptor 的抑制)。


3. NMDA 受體功能低下假說(Glutamate Hypothesis) NMDA受體全稱N-甲基-D-天門冬胺酸受體,NMDA受體是一種離子型麩胺酸鹽受體的特別型態,控制突觸的可塑性與記憶功能。NMDA是一種選擇性致效劑,可以與NMDA受體結合,但是無法和其他麩胺酸鹽受體結合。NMDA受體的結合,會導致離子通道非選擇性地開啟,使陽離子通過,進而使平衡電位改變至接近0毫伏特。

麩胺酸(glutamate)是大腦中主要的興奮性傳導物質。天使塵(Phencycline, PCP)和 K 他命(ketamine)為 NMDA 受體的非競爭型抑制劑(noncompetitive inhibitor),它們會影響使用麩胺酸作為神經傳導物的突觸,進入 NMDA 受體的通道並堵住它,使得 NMDA 受體的活性下降,造成認知缺損、心理異常的狀況惡化並損害記憶力。選擇性的 5-HT2A-receptor 結抗劑以及一些非典型抗精神病用藥可阻礙 PCP 和 k 他命的作用。因此就有假說認為思覺失調症的可能成因為 GABA 聯絡神經元上的 NMDA 受體功能低下,使得聯絡神經元無法被有效活化。聯絡神經元無法有效被活化,會使得聯絡神經元無法有效抑制麩胺酸神經元的活性,從而使得皮質的神經元被過度活化,進而使得思覺失調症發生。一些初始的證據顯示,LY2140023(mGLuR2/3 的活化劑)對思覺失調症有療效。[3]


鋰鹽與躁鬱症(Lithium Salt and Bipolar Disease)

鋰鹽數十年以來是躁鬱症(bipolar disease)的標準預防性用藥,然而目前仍不確定鋰鹽的作用機制。目前有三個假說解釋療效的來源:首先是它可以干擾磷肌醇甘油酯(phosphoinositide)的轉換,降低磷酸肌醇(inositol phosphate)的水解,使得此傳訊路徑受阻礙;其次,鋰鹽可以抑制血清素神經元上的自體受體(autoreceptor)-5-HT1A-receptor 和 5-HT1B-receptor,降低因負回饋對血清素分泌的抑制;最後,持續性的鋰鹽服用可以提高麩胺酸神經元對麩胺酸的回收,降低在突觸腔留存的麩胺酸,而除去對突觸後神經元的興奮性刺激。詳細的作用機制還有待後續的研究與探討。

外科療法[編輯]

因為人們的心理作用主要跟腦部活動息息相關,此類療法之主旨為直接針對腦部內,心理異常作用的區塊進行外科方面的處理(e.g. 開腦手術),而現今科技技術發達,醫師已經可以利用電腦立體定位的技巧,精準依參數設定抓到該切開大腦哪個部位、該切多少部分下來。但是外科療法可能會對腦部造成暫時或永久性的傷害,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外科療法乃是逼不得已的最後一步療法。

  1. 前額葉切除術(Prefrontal lobotomy)
    腦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包括切除前額葉皮質的連接組織。這種方法曾被用來治療思覺失調症、憂鬱症等等。此手術程序的創始者,葡萄牙神經外科學家 António Egas Moniz 甚至在 1949 年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這種療法曾經在西方國家成為治療精神疾病的療法長達二十多年。雖然有人的症狀獲得改善,但這種方法也可能帶給患者其他部位的創傷。根據 1950 年的實驗,約有 1/3 的實驗者在進行前額葉切除術之後,沒有任何精神病況上的進步;而另外 1/3 的實驗者更是比術前更加惡化。70 年代後,因為效果已不如藥物治療而逐漸不被使用。所以在今日,這種方法已被捨棄。在 19 世紀末期,人們就開始嘗試對大腦動手術以解決精神疾病,手術對象除了人之外,還包括狗、靈長類動物等。但是這一時期的手術不多受重視。
  2. 扣帶回切除術(cingulotomy)
    對於難治性重度情感障礙的患者,扣帶回切除術術是可行的治療手術,但對於強迫症、抽動症的效果卻一般。扣帶回屬於邊緣系統,不完整地包裹了胼胝體,負責處理心跳、血壓和注意力等。因為藥物治療對神經損傷導致的疼痛作用不大,所以扣帶回切除術時常也被作為治療一些頑固性疼痛的方法。目前手術的作用機制尚不明確,但應與扣帶回前測所掌控的功能(痛覺、情緒、決策等)有關,因此破壞此處同時可以緩解病患在神經上和心理上造成疼痛的因素。 扣帶回切除術的進行,首先藉由核磁共振攝影找出病患的扣帶回中心點,並且在病患頭部局部麻醉之後,在頭骨兩側各鑽一個洞,並先前確定的中心點插入一毫米的小針,最後再利用無線電波進行燒灼,整個過程即完成。而在副作用方面也並不嚴重,雖有部分人在進行完手術後出現了反應力和決斷力略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但整體而言發生比率不高,且也會隨時間逐漸改善。[4]
  3. 重複式穿顱性磁刺激術(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一種無痛、無創的綠色治療方法,藉由電圈引起磁場而產生電流,在頭顱下 2-3 公分處產生一個短暫的微小電流來刺激特定腦區,將電流導入較不活躍的前額葉,活化其細胞。磁信號可以無衰減地透過顱骨而刺激到大腦神經,實際應用中並不局限於頭腦的刺激,外周神經肌肉同樣可以刺激,因此現在都叫它為 「 磁刺激 」。rTMS 算是一種非侵入性治療,不像電痙療法(ECT)需要將病人麻醉,也減少了像是 ECT 對其他腦區影響的副作用。但其限制在於,患有癲癇或是身上配戴有金屬植入器的患者,會因此治療而誘發癲癇或是使金屬植入物無效,因此並不適合此療法。
  4. 迷走神經刺激術(Vagus nerve stimulation)
    此療法本來是應用在治療癲癇,應用在治療憂鬱症的原理上,是因為延腦乃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總指揮,會連接到身體各個臟器,當延腦活躍時,副交感神經系統也會活躍,而此系統的活躍會導致人的進入較為冷靜、放鬆的狀態,所以此治療將電刺激纏繞在迷走神經上,並電擊使得整個邊緣系統活躍,進而得到治療成效。

療養體系[編輯]

對於心理異常者,規劃特定空間安置收容,並提供生理治療(通常也包括心理層面的諮商)的機構,諸如療養院等,但病患的恢復進度受當地環境條件影響較大,若機構運作狀況欠佳,可能會加劇患者的病況。

現今政府將精神病患照護分為社會福利、社區復健、醫院治療三種方面,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照護的方式讓精神病人恢復功能,回歸社會。

類型目的
社會福利結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包含心理諮詢、就業輔導、康復之家等。
社區復健包括精神醫療院所、衛生所、社區心理復健中心等。
醫院治療各級醫院診所、精神護理之家等。

精神病人的復健[編輯]

精神復健的目標 - 衛生福利部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會遭逢歧視對待。在社會中,精神疾病患者就經常被視為「中邪」、「卡到陰」。最終,患者大多會被關在精神病院。這樣將精神疾病患者聚集在精神病院美其名是「集體治療」,但某些意義,這也象徵了要將這些不被社會接受的人們隔離起來。

精神復健運動發跡於 20 世紀的後半,尤其是 1960 年代,抗精神病藥物問世後。因為抗精神病藥物的問世,精神病患可以獲得改善,也因此思考著該如何能離開醫院機構、重返社會。精神復健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漸蓬勃發展的。1970 年代,精神疾病病患的人權受到社會的重視,著名的「去機構化」運動因此出現。去機構化以避免醫療及購如鐵籠般關住病人,嘗試讓病患回到社會為主要的訴求,而這樣的運動也紓解了醫療機構的收容負擔。醫療機構從當時起,會慢性精神疾患個案提供出院準備服務計劃,而這些計劃目的,是為了讓個案避免長期依賴醫療機構,或甚至不斷反覆就醫的窘境。

1970 年代的去機構化運動後,精神復健也因此受到社會更多的重視。為了持續推動去機構化,當時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IMH)協同其他醫療單位、團體,陸續提出許多「社區支持系統」的 觀念與方案。如著名的學者 Stroul 在 1989 年指出良好的社區復健系統必須以個案為中心,需要具備精神醫療單位、危機處理服務、衛生與牙齒照顧、住宅服務、收入維持與其他救助、同儕支持方案、家庭與社區支持方案、復健服務、保護與倡導服務及個案外展服務等。另外精神復健先驅學者陸特曼(Irving Rutman)曾在 1989 年提出對 於精神復健計劃的定義:精神復健是指為一位長期精神疾患個案提供一系 列的計畫,而這些計畫設計的目的是要強化個人能力及技巧,以符合居住、就業、社會化以及個人成長所需。

精神復健的目標在於改善精神疾患個案的生活品質,協助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並擔起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精神復健所提供主要的心理社會復健服務是連續性的,其中包括了社會化、娛樂治療、個人及日常生活技巧訓練等項目。 學者 Barton 則在 1999 年的研究中指出,良好的精神復健須包含三大概念: 「賦權」(Empowerment)、「能力」(Competency)、「復元」(Recovery) 而透過延伸這三大概念,社區精神復健的所需要包括的內容,又需要具備以下四大面向:

1. 技巧訓練:從基本的認知技巧開始到社會化所需之 相關技巧,在訓練的過程中促進個案學習與自我效能。許多研究顯示,此類治療可明顯降低精神疾患 個案之正、負性症狀,並縮短復原時間。

2. 同儕支持:包括個案的社交俱樂部、自助團體等。此過程可幫助個案發展正向之自我概念,並共同分享社區參與經驗。

3. 就業服務:包括職前技巧訓練、工作現場訓練、支持性就業服務等。許多研究亦證實其對精神疾患有 長期維持效益。

4. 社區資源開發:在復健的過程中,協助個案開發社 區資源是使其可長期適應社區之重要因素。其中最 重要的是家屬教育。研究顯示,經由家屬教育與社 區資源開發,可減少個案精神症狀、提升自我效能、降低再復發率。

預防[編輯]

中英文古諺中都有這麼一句話:「預防勝於治療」(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前面所提及的治療方式都是在問題已發生且病情確定時才介入,當事人的生活及社交能力已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和損害。因此預防顯得更加重要和根本。

依據先後順序,預防可分為三個等級:

  • 第一級預防:減少危險因子、增加保護因子

  事先加以防範,採用一些技巧或採納一些價值觀,使得人本身較有抗壓性或韌性;或是改善環境中可能導致焦慮或不安的因子。

  • 第二級預防:早期發現,立即處置

  當心理疾病已發生,試圖降低病情的持續時間和程度,達到即早確認病狀和儘速治療。

  • 第三級預防:持續追蹤,長期照護

  當患者已患有某項病狀,透過預防復發減緩患者的長期衝擊和二度傷害。例如 : 搭配藥物治療使復發率下降。

從以上預防的層次和觀點,可以看出幾個轉變:

  • 以預防輔助治療的不足
  • 從原本專注於治療問題的醫學模式,轉為觀察、鑑定並消除環境中治病因子的公共衛生模式
  • 從生活環境中尋找誘發因素,而不是強調人們身上的素質因素

最新研究[編輯]

心理治療專業角色的差別[編輯]

  1. 精神科醫師:如果有長期的情緒困擾,伴隨著嚴重的精神疾病,如幻聽、妄想,若有需要服藥或手術的狀況,便會向精神科醫師尋求幫助。特別是當事人若涉及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腦部病變,或是有特殊的生理狀況,例如因車禍所造成的腦部受傷等。而心理師或社工師如果發現當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狀況,需要用藥物支持,就必須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跟處理,經醫生指示後,心理師或社工師才能繼續協助當事人。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續性的困擾,或是突發性緊急的狀況。精神科醫師皆是受過專業醫學訓練,為畢業於醫學院的專科醫師,且領有醫師證照與專科證照。
  2. 臨床心理師:當病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經過醫師的藥物治療後較為穩定,需要心理治療者,通常會由精神科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比諮商心理師擁有較多精神醫學的訓練與經驗,但仍需要醫師的醫囑才能處理。目前臨床心理師也可以處理一般的情緒問題或家庭問題,但方式跟諮商心理師較為不同,使用的學派也不盡相同。臨床心理師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協助當事人緩解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擾,特別在於腦傷跟思覺失調症,以及持續性的心理困擾。臨床心理師通常是從臨床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臨床心理師執照,部分臨床心理師則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師直接換證,或是通過特考取得執照。
  3. 諮商心理師:主要處理一般的心理問題,例如情緒困擾、家庭問題、親子關係、學習障礙或是生涯規劃等,亦或是企業急需的員工協助方案 (EAP) 計畫,都可以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但每位諮商心理師的專長不同,需事先做些功課了解其專長,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比臨床心理師多一些醫院機構以外的經驗,對於精神疾病之外的問題,有較多的經驗與資源。幫助當事人解決一般心理困擾,包括不嚴重但持續性的、源自於特殊因素但暫時性的。諮商心理師通常是從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諮商心理師執照,部分諮商心理師在心理師法通過前即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透過特考取得執照。需特別注意的是,諮商心理師不可開立藥物治療病患。
  4. 社會工作師:面對特殊情況,例如家暴、性騷擾、性侵害、兒虐等,或是需要心理治療、諮商,但是無法負擔經濟的壓力,社工師都可以協助當事人找到最適用的社會資源。社工師也可以給予簡單的情緒支持或同理,但不能進行更深入的心理諮商或治療。主要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社會資源的協助以及一般情緒上的支持與陪伴,包括持續性與突發性。社工師通常畢業於社工系大學學歷畢業,且須通過社工師考試取得證照。
  5. 職能治療師:主要以團體活動、晤談的方式來進行治療,當病人遭遇思覺失調症或是重度的躁鬱、憂鬱而施予住院治療後,由職能治療師給予團體治療活動。因為許多嚴重的精神疾病會造成腦部功能退化的後遺症,職能治療師的主要治療目標為維持或增進個案的生活功能及行為能力,或是對輔導就業進行職業訓練。另外,許多的團體治療活動可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從而使病人不會將注意力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

違禁毒品作為新興心理療法[編輯]

本節主要內容來自獨立研究機構 Multidisciplinary Association for Psychedelic Studies(MAPS),致力於迷幻藥物在心理治療上的益處與風險。

MDMA: MDMA,正式學名為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1912 年從實驗室被合成出,兩年後取得專利,被用於食慾抑制劑或戰時士兵的興奮劑,數十年後,MDMA 開始被作為搖頭丸的主要成分,在 90 年代銳舞電音風行時流行於許多酒吧,並被列管為毒品。MDMA 最主要的作用是把腦中的血清素(一種負責控制情緒及快樂的化學物質)反常地輸送到關節去,它同時也提升多巴胺以及甲腎上腺激素。這些作用主要歸結於單胺類,SERT(5- 羥色胺轉運體)、DAT(多巴胺轉運體)以及降腎上腺素轉運體對 MDMA 的反應。MDMA 既可以在服用後變得興奮,在藥力過後,亦會使服用者有一種失落感。這是因為藥物影響到大腦對血清素的自然分泌減少所引致的後果,所以若長期服用 MDMA,可能會引致服用者產生急性或慢性的抑鬱症。然而,有科學家卻認為,我們現時對於情緒及血清素水平的關係還未清晰,而對於血清素在人體內的連鎖反應及代謝過程亦不清晰。

一些實驗表明,持續使用在非常大劑量也許導致 5- 羥色胺細胞對腦子造成損壞,可能是因為多巴胺被輸入 5- 羥色胺細胞,再代謝成氫氧化物,造成對 5- 羥色胺細胞的內部的氧化作用的損傷。這個作用在被老鼠腦子裡做了試驗,當大量的搖頭丸長期被注入體內(通常是人類的一到二倍),動物細胞的 5- 羥色胺變得凋枯和無用。也有些實驗性證據表明長期服用搖頭丸的人將面臨記憶困難。但是,這樣的研究結果受到質疑,原因是食用搖頭丸的人更有可能採取了其他的藥物,甚至濫用的各種各樣的化學製品。

至 2007 年 8 月 15 日,美國科學家證實甲基苯丙胺能降低大腦的生理防禦能力,破壞人體內的膠質細胞衍生營養因子(GDNF),使人容易患上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 PD)和生理上癮。除了一些雜質的危害之外,吸食 MDMA 主要的風險是神精過敏以及脫水。就像安非他命,MDMA 可能會破壞身體的正常乾渴和精疲力盡等的反應。然而,近期 MDMA 開始被視為治療創傷後壓力心理障礙症(PTSD)的創新療法。研究發現,MDMA 透過生理上對杏仁核的刺激,能夠有效增加對自我與他人的正面情緒,增加人際間信任感,並減少對他人的陌生感,總體而言大幅增加使用者的社交感。因此,在 PTSD 療程上,被視作為有效降低臨床醫生與病患間人際隔閡的工具,搭配臨床醫生的精神治療,成為新興療法。2001 年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準 MDMA 用於 PTSD 患者的試驗,除了美國,加拿大、以色列、瑞士等國家皆投入相關研究,MDMA 相關的療法逐漸被重視。

LSD:

1938 年瑞士化學家 Albert Hofmann 進行一項關於麥角鹼類複合物的大型研究計畫時,發明了正式學名為 D- 麥角酸二乙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的 LSD,並在五年後偶然透過皮膚吸收,發現了它的精神轉換效果。按質量而言,LSD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烈的精神藥品之一,它的一次典型劑量只有 100 微克,卻能造成使用者 6 到 12 小時的強烈效果,包括催化精神經驗或神秘體驗,並增強互相連結感。過去人們即有 LSD 用於心理治療的經驗,從 1950 到 1970 年代,LSD 被用於上千人身上,作為酒癮、絕症引發的焦慮及抑鬱的治療,主要效用在增強精神病治療的療效,有些精神病學家認為 LSD 可以幫主病人解開受壓抑的淺意識內容,甚至產生自我接受和自我降伏的潛力,讓患者更能面對自身的精神問題。除此之外,60 年代 LSD 廣泛傳播,成為嬉皮運動的重要象徵,並因此於 1967 年被美國正式列入管制毒品,90 年代也曾經在銳舞文化中受到歡迎。

近年來,LSD 在精神療法上逐漸被重新重視,除了傳統對成癮現象(如酒癮)的戒除,並開始有實驗研究 LSD 對那些即將死亡而極度焦慮的患者的療效,與對叢集性頭痛的治療。雖然目前在精神療法上尚未有大幅進展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官方任何認可,但對於 LSD 對使用者精神層面的大幅效果的關注與研究已經逐漸展開。

其他種類藥品:

在當今人類多數政權列管的違禁毒品中,除了 MDMA 與 LSD 外,大麻(marijuana)、死藤水(ayahuasca)這兩項至少被人類服用上千年的傳統天然致幻物,也開始被研究用於精神療法上。在生理上大麻的止痛效果已被重視許久,而精神上有些研究指出它對抑鬱症患者的療效,也有一些關於大麻與治療 PTSD 的研究正在進行中;死藤水則是一種興盛於南美洲的傳統草藥,用於宗教儀式,雖然在藥理學上尚未完全被人類理解,但也已經有對用於藥物濫用、成癮的治療之研究進行中。

  • 大麻

大麻含有超過 400 種化學物質,其主要成份為 CBD(大麻二酚) 及 THC(四氫大麻酚),雖然服用大麻仍屬違法行為,但大麻中的 CBD 並非管制藥品,若經萃取後即可合法服用,且其具有非常多可能的醫療用途,如用於治療頑固性癲癇的效果,近年國外臨床試驗中已逐漸被證實。一項研究發現,CBD 具有較高效力的菌株在將近 90% 的使用者中降低了憂鬱症狀。不幸的是,這些類型的研究包括少量的研究醫學大麻對憂鬱症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當醫生將醫療大麻納入治療計劃時,我們將獲得更多數據來解決大麻對憂鬱症的影響。然而,缺乏研究並不意味著大麻不能成為治療選擇。許多人認為大麻會影響內源性大麻素系統,這會影響憂鬱症的功能,導致大麻素激活 CB 受體的可能性,進而可能減少憂鬱症狀,研究人員目前正在開發合成麻醉劑,試圖成功地治療憂鬱症。通過進一步的研究,可能的結果將顯示大麻可以幫助病人控制他們的憂鬱症狀。

此外,李曉明教授團隊在 Nature Medicine 雜誌上發表題為 Cannabinoid CB1 receptors in the amygdalar cholecystokinin glutamatergic afferents to nucleus accumbens modulate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的研究論文,指出一條參與抑鬱症發病的新神經迴路並揭示了大麻治療抑鬱症的新機制,為認識抑鬱症的神經迴路提供了嶄新的認識,並發現了潛在的治療靶點。根據研究,大麻素受體在一條參與抑鬱症發病的迴路具有特異性表達,並且在抑鬱動物模型中,該迴路突觸活動增強,而大麻素受體表達顯著降低,因此敲降該迴路上的大麻素受體可以導致迴路突觸活動增強和小鼠易感抑鬱的表型。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外源性地給予人工合成的大麻可以逆轉社會壓力導致的抑鬱樣行為。總的來說,不僅是大麻素的藥理作用在過去研究得到證實,無論大麻二酚或四氫大麻酚,均有明顯的解焦慮及憂鬱等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功能,生物神經系統對於大麻素的反應機轉也逐漸受到關注。

  • 死藤水

使用死藤水舉行儀式是薩滿文化之一,廣泛流傳於亞馬遜盆地,包括哥倫比亞、祕魯、厄瓜多、玻利維亞、巴西等國。藥草水的主要成分都是死藤與其相關的植物混合而成,但是儀式型態不同,藥草水製作方法也有差異。完整的死藤水儀式要十天:前七天齋戒沐浴,然後進行三天三夜完整的儀式。飲用死藤水後約莫半小時會開始發揮功效,一小時後幻覺效果來到最大化,幻覺會在腦中停留四到六小時。但幻覺與幻覺之間也是有差異的:據死藤水飲用者表示的說法,死藤水造成的幻覺與 LSD 或迷幻蘑菇造成的幻覺非常不同;而且飲用死藤水後,你內心與理智都清楚明白你正在體驗幻覺,並不會有幻覺與現實無法分辨的情形發生。其他迷幻劑使用後會真正出現「幻聽」的效果,但飲用死藤水後不會有幻聽,反而是現實生活已經真實出現的聲音,被放大好幾倍的效果。

薩滿強調,死藤水是為淨化人,甚至幫有毒癮的人解毒,絕對不同於嗑藥吸毒。而未經過薩滿巫師就直接在當地一些所謂死藤水中心自行服用死藤水,把死藤水當成產生幻覺的迷幻藥,是相當不尊重當地原住民文化的行為。現今有許多旅遊團會安排遊客體驗薩滿儀式,但比起接受儀式後產生的幻覺,「尊重文化」應是體驗更大的重點。


網路諮商[編輯]

網際網路的發展,衝擊了人類生活的各種層面,在助人專業服務工作中應用電腦網路乃成為必然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指出,運用電子通訊科技以提供衛生服務是 21 世紀提升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網路諮商就在網路科技蓬勃發展且快速加以應用的情況下,自然而迅速地興起。

何謂網路諮商[編輯]

網路諮商的定義,一般來說可分爲廣義定義與狹義定義兩種。美國全國合格諮商師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 [NBCC],1998)將網路諮商廣義定義爲:「當諮商師與分隔兩地或身處遠方的當事人運用電訊方式在網路上溝通時,所從事之專業諮商與資訊提供之實務工作」;NBCC 在 2007 年又提出網路諮商的狹義定義:「網路諮商包含諮商師與當事人之間運用電子郵件,線上聊天與視訊會議等網路溝通方式之同步與非同步遠距互動」。基本上,上述狹義的定義中,因當事人與諮商師有建立一對一的互動關係,應視爲有諮商關係的建立,類似面對面諮商形式的諮商關係情境。至於上述廣義的定義,則納入更多元的網路諮商服務型態,除了涵蓋網路諮商狹義定義的服務內容,亦即建立特定專業諮商關係的網路諮商直接服務,如電子郵件,聊天室,網路電話,即時視訊等之外,還包括可能建立特定專業諮商關係也可能不建立特定專業諮商關係的線上測驗與評量服務。

網路諮商的興起[編輯]

網路諮商的興起,其實就是諮商專業服務網路化的發展過程,由於網路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網路諮商興起的浪潮,而助人專業人員也積極投入網路科技應用於專業上的實務與研究工作,其為推波助瀾的重要因素。因此,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及其在助人專業工作的應用,網路諮商的發展在國內外都受到相當多的矚目與重視。隨著網路科技在生活上的普遍應用,也引發了一般民眾在網路上求助的需求,網路科技在助人專業上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助人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能,也能夠在處理求助者問題時,結合更多的社會資源與力量,因此,助人專業人員透過對網際網路的認識,學習網際網路的知識與技術,建構網路資源資料庫,善用網際網路的及時與多元的功能,為當事人提供服務。目前國內有社區機構提供的網路諮商服務:如高雄張老師,台北市生命線,台北張老師;或是助人網站的網路諮商服務:如心靈園地的「心靈診所」網路駐診服務,以及心理健康諮詢網。

網路諮商的服務型態[編輯]

網路諮商服務網站的設置,其所提供服務型態包括: 1. 首頁的設置(Homepage) 2. 電子佈告欄(BBS)版面的建立 3. 留言板或(與)論壇的設置 4. 電子報或電子書的提供 5. 網路行政服務的提供(如線上預約,線上報名,資料檢索等) 6. 網路心理測驗 7. 網路上直接的諮商服務(電子信箱(E-Mail)、線上交談一個別服務〔Talk、MSN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 個別聊天室〕或團體服務 [Chat、團體聊天室]、網路電話 I-phone-Skype、即時視訊〔Real-time video,NetMeeting WebMeeting〕) 8. 網路個案研討、諮詢與督導 9. 網路教學服務 10. 網路輔導活動 11. 網路諮商專家系統 12. 網路虛擬實境服務(Virtual Reality)等。

網路諮商的特性[編輯]

  • 優點
  1. 避免面對面的尷尬與壓力,增加當事人自我揭露並快速建立信任感
  2. 使用文字溝通可延長思考時間,且適合習慣使用文字表達的當事人
  3. 打破空間限制減少舟車勞頓
  4. 較爲自由、便利,提升求助意願
  5. 開啓新的諮商管道,具常態性服務的價值
  • 缺點
  1. 缺乏非語言線索讓人有不真實感與不安感
  2. 當事人於熟悉的環境中諮商易受外界干擾或分心
  3. 網路的匿名性致使缺乏臨場感、無法察覺彼此的情緒與思考狀態、諮商師無法針對當事人的情緒作立即性的反應與處理
  4. 缺乏相關電腦網路設備者無法接受網路即時諮商服務

網路諮商的倫理議題[編輯]

一、資格能力的問題 : 助人專業人員在提供網路諮商服務時,應具備諮商專業能力以及實施網路諮商之特殊技巧與能力,除應熟悉網路操作程序,網路媒體的特性之外,最好有媒體心理學(media psychology)方面的訓練。又因網路有其跨國界特性與獨特的網路文化,不同生活地區與成長經驗的當事人都有可能突破地域限制而求助,因此更強化了多元文化訓練的必要性。

二、專業關係的問題 : 在網路上提供諮商服務的專業人員,與尋求服務的當事人,應視爲專業的協助關係,特別是合乎 NBCE(2007)網路諮商狹義定義的網路諮商服務情境,當事人與諮商師有一對一互動的直接協助時。因此,應受專業人員所屬的專業領域倫理守則所規範。此外,就目前以文字溝通爲主的服務方式,使得在專業關係中產生投射、移情及反移情的可能性大增。因此,網路諮商服務專業人員應敏察此等網路諮商關係的相關問題,並適時使用立即性的技術以澄清專業關係要適時考慮轉介的需要,以維護當事人的最大福祉。

三、知後同意的問題 : 在提供網路諮商或治療時,應進行適當之知後同意程序。具體做法是應對當事人告知相關的訊息,此等訊息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特定訊息(ex. 網路諮商或治療的特性、型態、保密的規定與程序,及可能的限制),在當事人慾尋求進入諮商或治療關係時須加以告知;第二類是一般訊息(ex. 諮商人員的專業資格、收費方式、服務提供的時間),則應刊登於機構或私人開業的網站首頁上,以普遍告知服務對象或大眾。

四、評量、診斷與技術使用 : 由於以目前的網路溝通方式,有訊息的簡化與失真,不免有本書先前所述資訊豐富度不足,社會情境線索較缺乏與社會臨場感降低的缺失,可能造成臨床判斷,與診斷評量上的誤差,因而造成解釋的失誤,若加上傳輸的失誤而有資料的遺失,更會增加評量與診斷的限制,相對的,諮商人員在助人技術上的使用亦會受到類似的限制,而可能造成所提供的服務無法針對或滿足當事人的需要,甚至造成傷害。因此,專業人員的對此可能之缺失應加注意並力求避免,且應向當事人說明造成彼此溝通上誤解之可能性及可能因應之道,所以,透過網路來提供直接的心理測驗服務,或是心理評量或相關的診斷程序時,應特別謹慎。

五、保密與預警 : 首先,網路上的諮商與治療服務必須在電腦系統管理與網路安全性上有周全的措施與考慮。因此,電腦系統的安全性管理措施十分重要,包括物理安全管理(加鎖,警衛,監視攝影機,保全系統等);人事安全管理(資料分級,人員授權分級);行政安全管理(制訂與執行安全程序)等。其次,在工作程序方面,從事網路諮商與治療的助人專除個人應嚴守保密的分際之外,還必須確實考慮實施全措施的必要性,以維護當事人的隱私,相關措施包如何確認彼此的身分,設定密碼,資料傳輸時的加密程序及資料保管等。

六、避免傷害 : 由於受限於網路的服務型態,為避免直接尋求諮商或治療當事人因無法獲致適切服務而受到傷害,應對接受服務者有一接案程序加以篩選,以確認當事人在智力上,情緒上及生理上能使用網路諮商與治療,並知曉潛在的冒險與限制。具體的做法包括,評估當事人的需求及使用網路諮商服務的能力,提供網路當事人相關資源網站,與其居住所在地可尋求協助之助人專業人員訊息及危機處理熱線電話,以及網路助人專業人員不在線上時如何聯絡的程序,並考慮轉介鄰近助人專業人員的可能性,且要對諮商服務的效果加以追蹤等,以避免網路當事人求助無門或已受傷害而不自知。

七、收費與廣告 : 由於網路諮商服務有訊息提供與直接服務兩大類而言,在網路上提供心理衛生資訊與針對大眾問題的公開答覆是不收費的,但是針對個人問題的電子郵件回覆或助互動形式的直接服務則可能收費。至於收費的標準如何方爲適當,人員應考慮自身的工作負荷與當事人的經濟能力加以斟酌。其次在有關廣告方面,由於網路諮商的提供需透過網站的設置與管理,提供諮商服務的網站在搜尋機器中呈現時,如何提供充分與正確的訊息,避免不實的宣傳與誤導當事人,是網路諮商服務人員在設計網頁內容時應加以注意的,以供潛在的當事人作爲尋求與選擇專業服務的參考。

八、多元文化的考慮 : 由於網際網路的國際化特性,網路上的當事人來自於其他居住區域,包括不同的縣市,不同的國家,如何考慮當事人所處地域的特性,特殊事件及文化因素等頗爲重要。特別是對網路文化的瞭解,更是此等服務方式有別於傳統諮商服務之處。其中較特殊的包括:1. 網路流行用語以及字元組合用語(顏文字)等。2. 網路沉溺現象:包括網路上癮(internet addiction)的可能性以及網路孤立(isolation):因實際人際互動的所造成的人際關係孤立現象等,都是助人專業人員所要加以注意的網路文化現象,助人專業人員應持續觀察與網路人際現象的發展,以貼近求助當事人的生命經驗。

九、當事人接受服務的公平性 : 網路的普及程度不一,如何力求所有當事人均能公平地得到助人專業服務的機會,亦即有相同的可接近性,而保障當事人之公平待遇權(justice)是網路諮商服務另一要考慮的倫理問題。應同時提供多種型態與管道的諮商服務,包括傳統面對面的服務型態、函件、電話,以及在網路服務上力求多元化,以增加當事人的選擇機會。其次是要結合政府與民間的力量以積極推動網路建設,以促進網路諮商服務的普及化,這都是推動網路諮商服務時所必須努力的方向。

心理治療的流派與方法[編輯]

心理治療隨著時間的流變,發展出了不同的學派,而且現在依舊在不斷的增加中。心理治療最初的學派是由佛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一直到較為現代的音樂治療、團體治療,比比皆是。而不同學派之間對學派之劃分也有歧異,此章節將會在以下介紹心理治療流派的起源以及簡述當代較具代表性的流派,以及其治療所會使用的方法。

一、心理治療流派簡論[編輯]

運用心理學的方法,而發展出的治療方法和技術大致分為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行為主義(behaviorism)和人本主義(humanistic psychology)三大流派,在不同時期影響著心理治療的方法。

精神分析療法或稱心理分析學是 19 世紀末由佛洛伊德( Sigismund Freud )創立。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人受到無意識動機、衝動與壓抑之間的矛盾、防禦機制和早期經驗的重大影響。會產生的核心症狀是焦慮,為了防止焦慮,人們會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避免痛苦,引此造成症狀。這些被抑制的潛意識可以透過專業手段使患者意識化,例如夢境解析。 行為主義療法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 B. Watson)於 1913 年所創立,主要研究的是可被觀察和測量的外部刺激。此學派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因此注重實驗跟觀察,重視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影響。行為治療學家主張心理障礙中的異常行為可以透過學習來獲得矯正,也認為人的中心任務是要學習如何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此學派常用的方法會將患者暴露於其恐怖的情境中。

行為治療學派所關注的是人可以觀測到的外部行為,行為治療家主張心理障礙中表現的異常行為如同人與動物之間的正常行為一樣是可以習得的,可以通過基本的條件作用原理、學習原理及觀察學習而使心理障礙得到矯正。

人本主義療法在 50 年代興起於美國,以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為主流人物,受現象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影響比較明顯。人本主義理論是根植於其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之上的,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們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惡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環境造成的。 人本主義治療的方法有來訪者中心療法、存在主義療法、完形療法等。

二、精神分析療法舉例[編輯]

  1. 集中注意法:讓病人斜臥在躺椅上,放鬆全身肌肉,閉上雙眼。醫生把一隻手按放在她的前額,叫她注意一個特殊癥狀,回憶與這個癥狀有關的經歷。
  2. 自由聯繫法:不引導病人的思想,不限定回憶的範圍,告訴病人必須遵守一個規則,要求他隨時把心裡出現的任何想法立即說出來,不論他認為這些想法多麼荒謬,多麼沒有意義,或違反道德甚至愚蠢、有罪。不要怕說出來會使他感到羞恥、難為情或者煩惱、傷心,也不要顧慮別人的批評、恥笑和非難。讓病人斜臥在躺椅上,醫生坐在側後面病人看不到的地方,不加暗示和干擾,讓他自由地表達思想。

三、行為主義療法舉例 —— 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編輯]

原理:以一系列的逐步接近問題的刺激程序完成治療。 常用治療:驚恐症(panic disorder)、陽痿(impotence)等恐懼問題。 主要內容:確認病人引發焦慮的刺激源,並把這些刺激源按照引發病人焦慮的程度進行等級排列。讓病人接受漸進式深度的肌肉放鬆訓練,讓病人學會區分緊張和放鬆肌肉的感覺,以便在軀體上和心理上能夠達到放鬆的狀態。

進行實際脫敏程序:讓處於放鬆狀態的病人從最弱等級的刺激開始進行生動的想像,直到病人在其想像中不再對該刺激感到不安,就可以對下一個等級的刺激開始訓練。

四、人本主義療法舉例 —— 來訪者中心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編輯]

該療法認為任何人在一般狀況下會有正向積極的無限潛力,如果人的自身體驗被壓抑,就會表現為心理病態和適應困難。如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接受治療者能夠與他人正常交往、溝通,便可以發揮他的潛力,改變其適應不良的行為。所以,心理諮商人員應該與病人建立相互尊重的關係,這樣即可使病人處於主動的位置,學會獨立決策。

五、新興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編輯]

簡單理解,事件的本身不是傷害你的東西,而是你對事件錯誤的認知而影響了你,因此當對事件的不合理的認知有所改變後,相應的心理問題也會被解決。接納承諾療法,是美國內華達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海斯(Steven C. Hayes)在 80 年代末期所創立的,因為 ACT 強調的是接納症狀,不要一直盯著症狀,自己和問題之間的關係才是問題。ACT 將人類的心理病因用一個六邊形模型表示,治療技術也是一個六邊形的模型,通過以下程序以提高心靈活性:接納放下、認知解離、接觸當下、觀察自我、澄清價值、承諾行動。[5]

六、藥物治療(Pharmacotherapy)[編輯]

藥物治療主要用於治療憂鬱、焦慮和強迫症(OCD)的藥物分為 MAOI 和 SSRI 兩種。抗精神病的藥物則可以通過阻擋第二型多巴胺接受體 (Dopaminergic receptor 2) 而被用來治療思覺失調症。抗精神病的藥物有三類:

  1. 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 chlorpromazine,會在腦內各區域阻擋第二型多巴胺接受體。
  2. 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 pimozide,往往只在其他藥物都失敗時才使用。
  3. 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 risperidone;有些非典型藥物也會阻擋血清素接收元效用。

抗精神病藥物一直被視為一個相對便宜又有效的治療方式,因為它不僅能夠快速地減低症狀,更能使很多人回歸一般人的普通生活。雖然停用藥物有機率會使精神病復發,但藥物治療仍比完全不治療好得多,50-60% 的病人甚至受惠於藥物治療。

適當性議題:

  1. 藥物沒有解決精神病的導因,只是減低症狀的發生。
  2. 抗精神病藥物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包括震顫以及體重增加,這使得許多病患拒絕繼續治療。
  3. 選擇藥物治療者多因為其效果簡單、快速並且沒有一對一談話治療危險。
  4. 有些藥物會導致依賴性(dependence)。
  5. 引起相關道德議題,包含資訊對稱與否之下的同意治療以及一些治療方式的不人道的爭議。

七、電擊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編輯]

電痙攣治療,簡稱「電擊治療」、「電療」,是近代及現代精神醫學的一種標準化醫療技術。電擊治療自 1930 年代開始(1938 年由義大利精神科醫師 Ceretti 第一次施行),被用於治療思覺失調症。義大利神經精神科學家賽利地(Ugo Cerletti)被公認是現代電痙攣治療之父,他和同事畢尼(Lucio Bini)發展出以電擊製造人類「癲癇」(Seizure)的結果,進而治療當時醫師還束手無策的精神疾病。此治療方式的理論奠基於電擊產生的癲癇與思覺失調的症狀不能同時發生,因而在電擊之下思覺失調的症狀會消失。其施行方法,簡單地講,是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整合性放電(Synchronized Discharge)與腦細胞的生理變化,而這將調整大腦的部分功能。此方法用做矯正、緩解因大腦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精神疾病。在 60 年代藥物治療發明後,電擊治療被大幅禁止,只有在特殊情況才會使用,例如緊張性思覺失調症以及重大憂鬱症。

接受電擊前,肌肉會先被麻醉以放鬆,氧氣也會先準備好。治療時微小的電流會在半秒內穿過大腦,隨後癲癇會發作大約一分鐘。療程歷時五個禮拜,每個禮拜三次。事實上電擊治療只能被用於其他治療都失敗的時候。雖然將它用在患有重大憂鬱症並且心理與藥物治療失效的病患時看似有極大的功效,然而 Sackheim 發現這些病患在一年內疾病復發的機率極高,因而這種治療效果只是暫時的。電擊治療的副作用還包括損害的語言能力和記憶,以及因為個人意義重大的事實的遺忘所導致的自尊喪失。電擊治療始終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治療方式,不單因為患者的同意與否經常是不得而知的,其效用也依舊是未知數。

電擊治療理論分為三種:

  1. 電擊治療會將病患的疾病電擊出他們的身體,如用懲罰矯正一種不恰當的行為。
  2. 隨著大腦受到電擊,其中的特定神經傳導元會因為受刺激而改變病患行為。
  3. 電擊後的失憶能夠使病患重新開始,因為他們會忘記自己曾經沮喪或受過思覺失調症的痛苦。

但電擊治療法一直被受爭議,有人認為治療成效有疑慮,有「喪失記憶」的副作用,以及認為電擊治療是不人道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1)柏樂姆在電痙攣治療之後造成髖骨脫臼與骨盆腔骨折,他一度狀告上法院,請求賠償。後來雖然判決阿爾弗雷德及醫院不用賠償,但也促進「知情同意」(Inform consent)的法律要求─意即醫師治療前一定要善盡告知的義務,讓患者瞭解接受治療的種種面相,包含其好壞、併發症、做與不做的比較,最後要患者簽下同意書,才可以實施治療。

2)電痙攣治療目前還未退出精神疾病治療的範疇,中國甚至有醫師用來治療「網癮」(即戒不掉的電腦網路使用習慣),聽說成效還不錯,只是這通常是二線的療法,誠如一九八五年,美國國家心理衛生機構(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對電痙攣治療所做的結論:「電痙攣治療是歷來最受爭議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而且有不少副作用,它應該侷限於使用在特定範疇的嚴重精神疾病。」

八、精神外科治療(Psychosurgery)[編輯]

只有在藥物和電擊治療完全失效時,精神外科治療才會被當作選擇之一。這種治療方式包括在病人有意識時切除被認為與心理異常相關的腦神經纖維或是燒除部分神經。最常見的精神外科手術就是大腦前額葉的切除(lobotomy),然而這些手術都會導致不良的影響,像是令病患成為植物人或是使病患的個性消失。

手術只能被作為最後手段,只有在病患的其他治療都失效或是心理異常的症狀極其嚴重才會被使用。這種治療方式不僅風險高,副作用及影響也無法預測;除此之外,效果更是不可逆的。因而,精神外科治療方式在 1970 年代藥物治療發明後便鮮少再被使用。


九、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編輯]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與娛樂,亦可以在治療上有系統性地改善患者心理與生理健康。音樂療法是一種用音樂來改善人的生理、情緒、認知社會需要的健康專業。從研究發現,聽適當的音樂可以短期的增加受試者腦內啡的分泌,也可以減緩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焦慮(Hamel,2001)、提升精神病人的情緒狀態及社交表現(Covington,2001)。廣義而言,只要是用音樂有系統、有計畫促進人類身心健康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活動,都屬於音樂治療的範疇。

在音樂療法中,可以以音樂使用的型式與治療目標來做為區分。使用形式分為兩類療法:接受型音樂治療(Passive music therapy)與表達型音樂治療(Active music therapy)。前者是指患者聆聽音樂後影響人的神經系統,而做出不同反應或以不同方式表達情感,例如勾起舊事回憶、啟發繪畫等。後者則是注重患者參與創作音樂的活動,例如即興創作、歌唱療法等。

音樂療法的治療目標,是透過治療師與治療者在音樂上產生的信任關係達到目標。目標共分三類:同質原理(Iso Principle)、共乘原理(Entrain)及移轉原理(Diversion)。同質原理為配合當下情況或是個案背景,施予喜好的音樂,來左右個案們對於音樂的詮釋,例如在舉辦聖誕節活動時撥放聖誕歌曲。共乘原理為提供可以讓個案更專注於眼前活動為目標,例如在激烈運動時聆聽快節奏音樂便是一例。移轉原理的目標則是要分散個案的注意力,例如給予幻聽的精神病人聆聽有歌詞的歌曲,形成對幻聽的干擾,影響病人的注意力。

音樂療法最常見適用於自閉症患者、抑鬱症患者等,可以預期增強溝通、社交能力與認知及情緒管理的能力。由於增加腦部與多感官的刺激,提供一個非言語的管道表達自己,能改善患者缺乏和不足的能力。

跨文化研究[編輯]

在此章節,我們以幾個跨文化之例子,強化對於心理治療之瞭解,並讓讀者們瞭解本土治療之狀況。

音樂團體治療[編輯]

在過去的精神治療上,仍多以精神藥物以及身體約束來控制病人及病情。這也常造成病患有情緒上之牴觸,以及些許用藥引發的副作用。當病人存心抵抗時,身心所受到的傷害、意外事件,也會因此提高許多。在西方國家的臨床上,廣泛運用了音樂治療,也對於其有更多的正面評價。若是台灣也能夠有系統及計畫性的將音樂團體治療納入臨床治療中,相信多數人病情會因此有所好轉。

何謂「團體治療」與「音樂團體治療」?[編輯]

團體治療(Group Therapy),係指透過多人對談的方式,達到治療之效果。團體是一種社會的縮影,透過彼此的交流、分享,進而給予他人支持、自己肯定,減緩、釋放壓力的一種談話效果。團體治療並非多人聚集之後分別個人諮商,並非以帶領者為中心,而是以雙向溝通,各自表達其想法來達到治療之目的。
而音樂團體治療便是更進一步,以音樂呈現來治療團體中的每個人。音樂中表達不同種的情緒,亦會促使成員釋放其內心壓力。音樂活動中,也可以藉由相互討論對於音樂的感受、想法,增加表達能力以及互動。更能運用創作音樂模式,將內心想法透過音樂來表達,並增加自我覺察能力。藉由觀賞他人音樂表演,也可以提升專注力。
簡而言之,音樂團體治療會刺激自主神經系統、增加疼痛忍受度、增加思考和認知功能,以及提供各個成員安全感。

對於激躁行為的緩和[編輯]

在「音樂團體治療改善精神病人激躁行為之成效」中,研究者自北部某醫學中心精神科急性病房收案 44 人,並採用三種量表於團體治療前後測驗,分別為激躁行為量表(CMAI, 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醫院焦慮與憂鬱量表(HADS,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整體精神功能狀態量表。在住院期間,每周會有音樂團體治療兩次,每次約莫 1 個小時。
對於此三種量表,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CMAI 共包含了 4 個項次,共 29 個躁動行為:非攻擊性身體行為 9 項、攻擊性身體行為 12 項、非攻擊性言語行為 6 項以及攻擊性言語行為 2 項。透過照護人員來對於病患的症狀出現頻率來做圈選(1-7 分,頻率愈高分數愈高)。而 HADS,就如同量表名告訴我們的,分成了憂鬱及焦慮兩個次量表,由病患自己填寫,各有 7 題,每題為 0-3 分,得分為 11 分以上才為有意義之個案。而最後一個測驗量表為整體精神功能狀態,透過評估病患過去連續半年之心理、社會及職業功能,依據其表現及症狀嚴重度來評分。
從上表數據中,能夠發現在音樂團體治療前後,激躁行為數值均有明顯下降,達到穩定情緒之效果。透過與團體成員一起歌唱、畫音樂(畫圖)、打擊樂器等方式,可抒發心中之壓力,又或者可以透過與他人討論表達自己的想法。放鬆的心態加入音樂團體治療,降低其對於治療的防衛心理,亦有助於其他治療時之態度。從團體治療過程中的討論,也能分析出病人們對於音樂團體治療持有正面、積極之態度。若在臨床上能大量將一般治療與音樂團體治療相互搭配,便能相互增強彼此治療效果。

在台灣之現況[編輯]

在台灣相關醫療法規中,於 2012 年高雄醫師公會同意高雄阮綜合醫院正式使用音樂治療為自費治療項目,為音樂治療在台灣的一大邁進。雖近年來關於音樂治療的研究增加,但第一線的研究仍是占少數。而目前,台灣並沒有音樂治療相關科系,這使在台灣想要接受音樂團體治療會更加困難。若是能將音樂團體治療普遍帶入精神科治療,相信對於醫生以及病患皆是有利的。

台灣憂鬱程度及求助行為[編輯]

在台盛行率[編輯]

根據統計,憂鬱症的盛行率大約是 12%,在台灣大約是 10-15%,其中女性的發生率又比男性還高,也就是台灣有超過 200 萬人是憂鬱症的受害者。因此我們自己,或我們身邊認識的親友,都很有可能受憂鬱症所苦。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憂鬱症將是 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疾病的第一名。

憂鬱從哪來?[編輯]

在 2015 年,遠見雜誌針對民眾,以及精神專業人員個別發出問卷。九成五以上的專業人員認為台灣民眾壓力在中高程度以上,亦呼應了精神科門診人數增加之趨勢。而民眾四成七認為壓力在中高程度以上,而擔心失業、景氣衰退和社會秩序、安全,便是引發壓力的三大來源。當壓力長時間伴隨著我們,又無法從其中跳脫出來,便容易引發憂鬱症。除了環境因素外,家族遺傳、賀爾蒙分泌異常等生理因素,以及過度追求完美、習慣性負面思考、兩極化思考等性格因素,亦都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但其實多數的憂鬱症患者,通常都可以同時發現生理上或社會上的因素,例如有家族遺傳,再加上近期的創傷事件影響。憂鬱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列為二十一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另兩項為愛滋和心血管疾病),也是其中唯一一項精神疾病。

求助方式及對象[編輯]

根據「台灣民眾憂鬱程度與求助行為的調查研究」,可知不論是憂鬱已達嚴重程度者、臨界點者、或者是起伏不定者,更傾向於自助處理的求助方式,如多休息、運動,使用放鬆方法和自行研究資料上的建議等。再者,向外求助中,又以看一般科別的中、西醫最多,接著才是尋求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求助,最後是各種民俗療法,如算命卜卦改運氣,或尋求民間信仰的協助。
研究結果可看出華人文化中所重視的自製,即自己的問題便應該自己解決,因此自行處理者占多數。也可看出台灣民眾對於心理疾病問題並非像看待一般生理上疾病,視精神疾病為隱疾。一般來說,若產生生理上的疾病,人們會立即向中、西醫求助。但若產生心理上的疾病,卻會對於尋求精神科專業醫生、心理衛生專業人員的協助怯步,諱疾忌醫。另外,也有可能是對於心理疾病的認知還不夠充分,容易將心理問題生理化,以身體症狀為主訴,以至於向中、西醫一般科別求助的比例也較多。同時,有少部分人認為罹患憂鬱症或相關心理疾病相當「丟臉」,對自己的心理狀況感到自卑並延遲就醫。亦有部分比例者認為是因為風水所導致,向傳統民俗療法求助,如卜卦、抽籤、拜廟等。
若要解決此問題,應先教導大眾正確的心理疾病相關知識,並想辦法將心理疾病去汙名化。
而求助對象的調查之中,五成以上的民眾仍以自己參加各種休閒活動為主,四成三左右的民眾會找朋友談一談。二成八左右的民眾向家人傾訴,但找精神科醫生以及心理諮商員的比例卻只有 5.8%。相較於向心理衛生人員求助,台灣民眾更願意向朋友、家人傾訴、求救。

求助管道與預防[編輯]

醫療場所服務的對象大多是有疾病的患者,但一般人在生活中也有各種心理困擾,這時民眾可以考慮心理諮商的服務。近年來,各地區政府陸續設立了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藉此提供民眾壓力調適、情緒管理等各方面之心理諮商。多與好友相聚、寫下日記、運動等也都是有效調適心理的方式。與朋友聚會時,跟壓力指數正相關的壓力荷爾蒙濃度會降低,歸屬感、安全感也會提高;透過寫下感恩的事情,或是寫下心中消極負面的心情,將此情緒抒發出來;規律運動時,腦內啡的產生亦有助於排解負面情緒。
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夠及時排遣壓力,也能減少自身受到憂鬱症的侵擾。唯有認清世上只有自己是最有能力關心自己、幫助自己的人,我們才能停止把問題丟給醫生,真正為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這個心態的力量有時可遠遠超過專業的知識和技術。

青少年憂鬱症問題[編輯]

千禧年之後出生的年輕人,統稱「Z世代」,長年暴露在網路、手機、與社群中,容易在變化劇烈的年代找不到方向。雖然物質不匱乏,但從出生起飽受社群媒體影響,一但生活不順,甚至出現失學、失業等「雙失」情形時,就容易成為憂鬱與自殺的高風險群。一般統計,憂鬱症患者約15%-20%有自殺傾向,但近年憂鬱症患者卻出現年輕化、自殺傾向更高的問題。例如衛福部(2021)提及,近年在心理諮商服務電話中,年齡介於15-24歲者求助電話增多,自殺傾向高達近30%。
家屬在相處上的三不原則:不強迫、不逃避、不給壓力,同時提供適當陪伴與傾聽,理解他們的聲音,才能減少患者刺激和促進患者痊癒。

自殺防治守門人[編輯]

自殺防治守門人的定義可分為狹義及廣義,狹義的定義是指「定期(固定地)接觸遭受痛苦、危難的個人或家庭之人,即可稱之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廣義的自殺防治守門人是指「當個人接受訓練後懂得如何辯認自殺行為,並對有自殺風險者做適當的回應或轉介者,即可稱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因此廣義的定義認為只要透過適當的學習,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一部份選擇自殺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是藉由「自殺」的行為或企圖對外界表示「我需要幫助」「我很痛苦」「我需要關心」等訊息;但有些人是生理的因素,如憂鬱症。而守門人擔任「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早期協助」的角色;在接受過守門人訓練課程後,對自殺高風險因素有較高的敏銳度,並有能力協助他人獲得適當的幫忙,有效阻止自殺意念者浮出海平面,降低自殺率。
守門人的技巧 ——1 問 2 應 3 轉介,其中問的重點有辨識自殺高風險群、自殺意念與精神症狀的評估;應的重點是一旦自殺意圖的風險變的明確,守門人需說服當事人積極地延續生命;轉介的重點是主動積極的協助轉介處理。

求助電話[編輯]

免付費安心專線 -1925[編輯]
衛生福利部自94年設置安心專線,原 24 小時安心專線為 0800-788-995。因號碼數量太長不易記憶,從108年7月1日開始,改用容易記憶的1925(依舊愛我) 為安心專線號碼。
專線服務主要提供一般輔導、心理資訊、自殺評估,在有自殺危機即時介入、評估、轉介及第三者通報等自殺防治相關服務。依民眾需求之相關資訊,有需要時,亦會轉介醫療單位資訊。
免付費生命線 -1995[編輯]
民間團體生命線協會設立之專線,提供全日二十四小時電話輔導,對於各種心理困擾的問題,均提供服務:包括自殺防治、婚姻家庭協談、人際關係協談、精神心理協談等等。
張老師專線 -1980[編輯]
民間團體張老師基金會之專線,星期一~星期六 9:00-21:00;星期日 9:00-17:00,提供情緒困擾、生活適應等問題之協助。
免付費保護專線 -113[編輯]
衛生福利部設置之專線,24 小時, 由專業社工人員於線上受理全國家庭暴力、老人保護、身心障礙者保護、兒童少年保護及性侵害、性騷擾事件通報或求助諮詢。不論是撥打人自身或是朋友,凡有家庭暴力、性侵害、性騷擾的問題或困擾,或是撥打人有知道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受到身心虐待、疏忽、遺棄,皆可撥打通報。
免付費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編輯]
政府專線,委由社團法人中華溝通分析協會辦理。每日 9:00-23:00,提供給想解決家人關係衝突(包括夫妻、親子、手足及親屬等)、家庭暴力困擾或想促進家人關係之男性朋友協助,討論其困擾及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與資源轉介。

森田療法[編輯]

森田療法是日本精神醫學家 森田正馬 所創立的心理療法。

森田正馬把神經質症分為三種類型:

  1. 普通神經質症:即所謂的神經衰弱,如失眠症、頭痛、頭重、頭腦模糊不清、感覺異常、極易疲勞、效率降低、無力感、胃腸神經症、劣等感、性功能障礙、頭暈、書寫痙攣、耳鳴、振顫、記憶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
  2. 強迫神經質症(恐怖症):如對人恐怖、不潔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善恐怖、閱讀恐怖、卒倒恐怖、外出恐怖、口吃恐怖、罪惡恐怖、不祥恐怖、尖銳恐怖、雜念恐怖、高處恐怖、確認癖等等。
  3. 發作性神經症:如心悸加劇發作、焦慮發作、手足乏力發作、眩暈發作、猝倒感、焦慮不安發作、惡寒、震顛發作,其他如胃痙攣、子宮痙攣等被誤為各種疼痛樣的發作。

森田認為發生神經質症的人都有疑病素質。他們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不適極為敏感。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症狀上的不適,專注與不適會互相促進,造成症狀更加敏感、不舒服,就是森田正馬所謂「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經質產生的基本機制。精神交互作是一個惡性循環,我們愈注意某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會愈被放大解釋,亦造成心理上更大的負擔。治療主要對象為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之患者,此類患者對於自己的感受較為深刻、敏感,非常容易進入神經交互作用當中。

而森田療法的治療原則為「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從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接受它的存在。當接受了它的存在後,就容易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不再疑神疑鬼,認為自己的病情愈發嚴重。順其自然並非任其自然,而是接受自身的自然規律,例如口吃的人認為講話不口吃才是正常的,因此努力想讓自己不口吃,症狀反而更加嚴重;應該順其自然,認為自己產生口吃現象是正常的,只專注在說話的內容,反而會減緩症狀發作。

而為了順其自然,我們可以藉由「為所當為」來輔助。為所當為,便是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因疾病而改變其意志。原本要念書的,那就繼續念書,任憑症狀起伏,不必理會。當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所做的事物上,痛苦在意識中便會減弱,甚至消失。

表現療法[編輯]

表現療法即利用藝術創作來治療病患,亦即「藝術治療」。但「藝術治療」會產生創造完美作品之迷思,因此以表現療法稱之。表現療法並不是以創造一件藝術品為目的,相比於藝術品的完成度,表現療法更注重病患的創造行為,其中分為表情療法、音樂療法、舞蹈療法、戲劇療法、寫作療法等。此類療法特別適用於兒童以及患有阿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病患,由於這些病患可能缺乏完整表達能力,表現療法提供他們另一種管道抒發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緒,反映與統整個人的發展、能力、人格、興趣、意念、潛意識與內心的情感狀態。表現療法帶來的樂趣也使這些病患較願意配合療程。此外,表現療法也被認為是一種積極正面的治療過程,其療程相比於帶給人們沮喪、痛苦的物理療法和康復療法而言,是較為輕鬆、愉快的治療方式,促進自我轉變與成長。

特色:
1. 直覺的思考方式,往往能透露潛意識思想
2. 非語言溝通,治療的對象較一般心理治療為廣。例如:智能障礙、幼兒、喪失語言功能者等均能接受藝術治療
3. 在創作的過程中全心投入作品,較容易降低防衛心理,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有效方法
4. 可以當成情緒發洩的管道,讓患者得以用不傷害旁人的方法緩和情緒,抒發情感和意念
5. 透過具體的作品更容易讓他人理解患者的感受及狀態
表現療法細項舉例:
1. 音樂療法:有計劃地用音樂、音樂元素(聲音、節奏、旋律及和聲)或兩者結合來滿足治療者的生理、心理、情緒、認知及社會需要﹐從而提升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音樂治療師會根據個案的需求、喜好為其設計適合的音樂活動,內容可能包括聆聽、歌唱、玩奏、律動及創作等。適合的治療對象則包括自閉症、亞斯伯格、語言發展遲緩、情緒問題、失語者等。目前國內的音樂治療師多是在西方國家通過證照考核才成為合格音樂治療師。
2. 舞蹈治療:以身體為媒介,藉由肢體來探索內在心理的療法。舞蹈治療重視人們身心靈健康的整合,相信身體及肢體動作能反映出個體的人格特質、情緒以及生命經驗,人們的身體動作不僅是由人格產生出來的,也屬於完整人格的一部份,而舞蹈治療鼓勵將潛藏在內心的想法轉換成具體可見的肢體語言,讓治療師能透過接納的身體態度(例如動作上的支持、同理的眼神)與其互動,進而達到幫助心理轉變、成長的目標。舞蹈治療在不同年齡層也有不同作用,例如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舞蹈治療能運用肢體動作幫助個案排解情緒、找到自我意識;而在成人時期,舞蹈治療則提供個案轉換負面情緒的管道,藉由肢體動作的展現排除憂慮、憤怒等,撫平情緒後再達正面態度。
3. 寫作療法:寫作被認為是對心理有益的事,有助於發掘內心想法、認識自我以及舒緩負面情緒。而其基本原理包括透過寫作對過去負面的經驗進行完整的思考與統合,在寫作過程理解事件發生的因果,避免以此所產生的壓力在未來因外在刺激而經常出現,干擾人們情緒與記憶,而在此過程中,因寫作能讓個案以第三者的旁觀角度重新審視整體事件,因此也能夠得到更深刻的反思。治療性寫作包括日記寫作、信件寫作、自傳寫作和主題寫作等類型。
4. 戲劇療法:戲劇治療為1950年代,英國戲劇教育家Peter Slade首次提出的概念,其內涵是將戲劇/劇場的方法,從事以治療為目標的工作。按照英國戲劇治療協會,其戲劇治療的定義為「戲劇治療是一種方法,用來協助個人暸解並減緩社會及心理問題、精神疾病與身心障礙;以及促進在個人或團體中以口語與身體溝通的創造性架構來接觸自己本身,並做象徵性表達。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戲劇治療可以應用的範疇,包含臨床的個案,例如有醫學診斷與身心有特殊需求的個案,或是協助個人發展與成長為目標。戲劇治療分為一、感官遊戲 (Seosory Play)、二、身體遊戲 (Bodily Play)、三、投射遊戲 (Projected Play)、四、扮演遊戲(Make Believe Play)、五、戲劇遊戲 (Drama Play)、六、角色遊戲 (Role Play)、七、治療性劇場 (Therapeutic Theatre)

中醫療法[編輯]

中醫上對於憂鬱症的看法與始於科學革命的西醫體系從根本上就有著很大的區別。在現在的醫學上,憂鬱症與一般的「低落情緒」不一樣,但長時間的情緒低迷,如同中醫所說的情志不舒、氣機鬱滯,長期影響下來就會引起肺腑氣機不合,而促發所謂「憂鬱症」。

中醫觀點的憂鬱[編輯]

  • 《丹溪心法・六鬱》(金元,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故人生諸病,多生於郁」。由此可知,其實中醫對於憂鬱症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一定的認知,可說是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
  •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鬱之甚者治之奈何,木鬱達之,火鬱發之,土鬱奪之,金鬱泄之,水鬱折之」。
  • 《丹溪心法・六鬱》:「鬱者,結聚不得發越也」,因情志內傷、情志不舒、鬱怒、思慮、悲愁等七情所傷,導致五臟氣亂、功能失和,肝失疏泄、脾失運化、心神失常,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成的氣機鬱結一類之病症,有實症、虛症之分。
  • 《類經》:「大地有五運之鬱,人身有五藏之應,鬱則結聚不行,乃致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化不化,而病作矣」。
  • 《赤水玄珠・鬱門・鬱》(孫一奎):「有素虛之人,一旦事不如意,頭目眩暈,精神短少,筋痿氣急」。
  • 《雜病源流犀燭・諸鬱源流》:「諸鬱,臟氣病也,其本源於思慮過深,更兼臟氣弱,故六鬱之病生焉」。說明素虛者或是身體臟氣弱者,也就是本來身體就病弱者比較易發生鬱病。
中醫所謂的「鬱症」,一是以病機而立病名,二是情志之病,在《內經》中把身體中沒有明顯病徵,而是體內流動的失常現象現象謂之鬱。根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而情志與臟腑會互相影響:
  • 喜為心之志:屬於良性情緒反應,可使血氣調和、營衛通利。過喜會使心神渙散,心火過亢會導致喜笑不休。
  • 怒為肝之志:肝為剛臟、肝氣易動易升,過怒會使氣血逆亂。大怒、鬱悶容易傷肝,肝火上炎、肝陽上亢會導致情緒急躁。
  • 思為脾之志:思慮是人意識精神活動的一種狀態,過度會影響身體健康;脾為氣血化生之源,健旺才能使氣血充足、思慮敏捷。思慮過多導致脾氣壅滯,脾虛不耐思慮。
  • 憂為肺之志:憂易損傷人體之氣;肺主氣。悲則氣消、氣消傷肺,肺氣虛弱時也容易憂愁哀傷。
  • 恐為腎之志:心腎不交或恐懼使腎氣不固,小兒受驚尿床、女子受驚流產,可補腎氣、旺心火以改善。

根據一項對於華人憂鬱症患者的調查表示,憂鬱症的發病機理主要與中醫所指的心、肝、脾、有關,而最常見的是肝鬱脾虛、肝鬱痰阻、肝鬱氣滯、心脾、肝鬱痰阻這四類。而情志因素,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此七情太過會成為憂鬱症的誘因。針對以上病因,中醫治療憂鬱症的方法往往是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為原則。雖然有較小規模的其他研究表示中醫的藥物在治療憂鬱症上的效果其實甚至不亞於氟西汀等 SSRI 類藥物,不過這些研究往往存在著方法學等方面的問題。但這或許可作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尤其是中醫電針治療上的療效與抗憂鬱藥氟西汀所給予的療效幾乎無統計學差異,並明顯優於空白對照組,且其不良反應是輕微的,顯示中醫在治療憂鬱症患者方面的潛力。

鬱症種類[編輯]

中醫在憂鬱症的區別裡,首重虛實之分。實症有氣鬱化火,肝氣鬱結,痰氣鬱結三類;虛症則分久鬱傷神與陰虛火旺兩類。
1. 氣鬱化火
氣鬱化火則肝火上逆,表現的症狀則會有口乾口苦、頭痛、急躁、胸悶脅脹等;所以治療的目標宜清肝瀉火、解鬱和胃,藥方宜用丹槴逍遙散合左金丸,便祕加大黃、蘆薈,目赤耳鳴者加草決明、龍膽草,小便短赤加木通、澤瀉、茅根,以麥冬與菊花煎茶服飲,清熱降火;另外要以誘導、安慰的方式轉移情緒目標,穩定患者情緒。針灸治療取合谷、太衝、睛明、太陽、風池、挾溪。飲食注意忌辛辣、刺激飲食。
2. 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就會造成肝失條達,表現的症狀則有精神抑鬱,若肝氣橫逆犯脾,則表現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胸悶脅痛更是常見的症狀,所以既然症狀是肝所造成,那治療的目標當然就是疏肝解鬱,方用逍遙散,噯氣、胸悶加旋覆花、薑半夏,月經不調加丹參、赤芍、香附,行經腹痛加延胡索、小茴香、五靈脂。不可缺少的還有給予患者情緒上的護理,不讓其胡思亂想,陪伴在患者身旁,多加注意患者的情緒波動,配合輕鬆的休閒活動增加腸胃蠕動,減輕腹脹噯氣,如散步、慢跑等。針灸治療取穴期門、太衝、陽陵泉、足三里。可多食韭菜、香菇。
3. 痰氣鬱結
痰氣鬱結則咽中似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所以治療的目標宜行氣、化痰、降逆,藥方宜用半夏厚朴湯,咽中異物感明顯者加威靈仙、蘇子、枳殼,?肋脹痛者加香附、鬱金,嘔惡口苦者加竹茹、膽星、栝蔞,可以用紫蘇、生薑利氣散結。與患者談心,了解憂鬱之源,並且多談論快樂之事,減輕胸中鬱悶之情形。針灸治療取穴人中、內關、神門、豐隆、湧泉,鳩尾、上脘、期門、太衝、足三里、神門、內關、百會,以寧神降火、化痰。飲食宜清淡。
4. 久鬱傷神
久鬱傷神則營血耗損、心神失養,造成的臨床表現則有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等;如此一來,治療的目標著重在養心安神,藥方宜用甘麥大棗湯合枕中丹,失眠者加酸棗仁、茯神舌有瘀瘢者加菖蒲、鬱金、桃仁、紅花。另外還要注意通暢患者氣機,耳針治療取神門、心、脾、腎、腦等穴點,避免燥熱性食物。
5. 陰虛火旺
陰虛火旺則虛火上炎,臨床上會有的表現是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等。所以治療的目標會是滋陰降火、解鬱安神,藥方方面宜用滋水清肝飲,五心煩熱的嚴重者必須多加注意,加地骨皮、鱉甲,腰膝酸軟者加杜仲、寄生、牛膝,遺精者加知母、黃柏。保持環境安寧、舒適,安排文康活動以解煩,耳針治療取神門、枕、心、胃、腦等穴點,飲食宜清淡,注意營養攝取需均衡充足。

園藝療法[編輯]

園藝療法(或園藝治療,英語:Horticultural therapy)是一種輔助治療專業,旨在通過參與園藝活動,透過植物的療癒力量,帶來身心效益。在園藝治療師的引導之下,服務對象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包含種植、維護美化植物或盆栽和庭園等,從而達至預定的治療目標,例如紓解壓力、療癒心靈、促進社交、情緒、復健、認知訓練、專注力恢復、精神健康等。

目前園藝療法運用在一般療育和復健醫學方面,例如精神病院、教養機構、老人和兒童中心、勒戒中心、醫療院所或社區。一般大眾皆可學習此種療法,但必須完成相關課程和累積指定的實習時數,才能取得正式園藝治療師認證執照。

而在國立臺灣大學,甚至設有園藝療法的課程,由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園藝暨景觀學系 張育森授教,目的是對於有身心障礙的人或因病、受傷的人,透過園景及照顧植物還有幫助復健及維持功能的作用。

敘述治療 (Narrative Therapy)[編輯]

敘事治療屬於後現代治療取向,認為個人是根據外在系統的強勢故事來建構起生活的意義。敘事治療幫助當事人,從強勢故事中區分出自己的故事,重新建構個人的生活故事。

在華人地區,通常會利用文學文本和故事文本/繪本,來進行敘述治療(下面有具體例子)。

敘事治療的基本假設:
敘事治療的取向是合作取向、去病理化取向。敘事治療的人性觀認為個案有足夠能力、人生歷練、積極意願來產生新的行動智慧。敘事治療認為故事會影響實際生活,建構出我們的所看所感和行動。諮商師會傾聽故事,並以問句來引導個案探索。以開放、正面的態度來聆聽,在對話中避免用概括語言(totalizing language)降低個人的複雜性,引導個案把自己和問題分開來。

敘事治療的的治療歷程:

  • 治療特色:諮商師和個案一起合作為問題命名,並將之擬人化。尋找例外事件。想像期待的未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願意傾聽的支持性聽眾。
  • 治療階段:治療是循環歷程,非線性歷程。循環中有以下要素:
    1. 問題故事轉移為問題的外化故事
    2. 描繪問題的影響
    3. 聆聽問題故事的成功經驗
    4. 編寫新故事,並記錄成功證明。
  • 治療目標:能以新的語言描述生命經驗。並將問題的想法、感受、行為發展出新意義。
  • 治療角色:諮商師是催化員,是不知情(not knowing)的立場。幫助個案建立一個適合他的故事曲線。問問題,並根據回答提出新問題。透過外化問題把人和問題分開。個案是自己生活的專家。
  • 治療關係:合作關係。諮商師提供樂觀的態度和方法,讓個案產生動力。

技術和程序:

  1. 提問:諮商師以不知情的立場提問。可以蒐集資訊,也可以促進個案產生體驗。目的是漸進探索 或建構個案的經驗。
  2. 外化對話/問題:把問題擬人化、物化,並把問題和人分開。讓個案有新的空間和角度來看待問題。外化過程包含了描繪影響和閃亮時刻。
  3. 獨特事件問句:外化對話之後,可提問是否在一些事件中有成功處理問題的經驗。如「是否曾經有過憤怒想佔據妳,但你成功拒絕的經驗?事情是怎麼發展?怎麼作到的?」。此技巧類似焦點治療的「例外問句」。
  4. 改寫故事:探索獨特事件之後,開始協助個案改寫新的替代故事。加入重要他人的角色,建構出更完整流暢的故事。可跟著個案的故事走,也可用一系列提問引導。此技巧可幫助個案發現新的意義和方向,並清楚看到自己的生命過程。
  5. 敘事信:鼓勵個案寫敘事信,記錄了諮商歷程。包含問題的外化、問題對個案的影響、個案的力量和能力。可用來強調個案處理問題方面的優點與成果。做為進步證明。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蔡元豐教授利用文學文本進行的敘述治療(文學治療)[編輯]

敘述治療: 本土化面向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蔡元豐,是華人地區敘述治療的先驅。他以香港女作家西西的經典小說《哀悼乳房》為例,解析作者西西曾經罹患乳癌的生命體驗,透過文學的述說和表達,也是對疾病的一種對抗。西西在自序中即寫道:「不是從一個專家的角度,而是以病人的身份,寫她治療的過程、病後的種種反省。把疾病揭露,也是病人自我治療的一種方法。」這樣由自身整理記錄的方式,便是一種由創作者本人對自身進行的敘述治療。

蔡元豐點出,在中國文學作品中,疾病經常出現被美化的一面,比如《紅樓夢》的林黛玉身患結核病的情節。但更多的情況,疾病和精神病一直是人類的敵人和夢魘。疾病和精神病讓人對命運產生困惑,震動人們的心靈與情感。也因此,不論中外各個時代皆有優秀的文學作品,針對疾病和精神病進行敘述、審視,也對人性的弱點進行犀利的透視。

敘述治療令文學作品不再只是文學作品,文學也能達到治療身心的境界。

臺大圖資系陳書梅教授在本土推行的書目療法(以繪本為主, 針對年長者)[編輯]

書目療法被視為心理治療的輔助治療方法,無法取代心理治療的作用。

陳書梅指出,書目療法在國外行之有年,如當小孩面臨搬家、轉學等問題時,爸媽會先到社區圖書館洽詢館員,請他們推薦主人翁也有相似處境的故事書,讓小孩透過閱讀獲得同理並習得應變之道。

繪本因字體大且篇幅短,能減輕熟齡人士因視力和注意力減退所造成的閱讀不便。除協助克服生理障礙,繪本也能喚起熟齡族最真摯的情感,陳書梅引用日本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合著的《繪本之力》的一段話做說明:「走到人生後半段的人,更應該要重拾繪本,並仔細閱讀。那些因為汲汲營營於工作而被遺忘的事物-幽默、悲傷、孤獨、相互扶持、別離、死亡、生命,將會像烙畫般再次浮現。」

透過閱讀繪本,不僅能喚起熟齡讀者的情感和記憶,透過「認同」、「淨化」和「領悟」三步驟,陳書梅認為能釋放負面情緒,提高挫折復原力,並促進心理健康,使心靈達到恬然安適的狀態。

除了熟齡可能面臨的獨居問題,陳書梅推薦10本適合熟齡閱讀的繪本,熟齡讀者可以視自身需求自由選擇:

1.因身體老化而心情低落──《吉歐吉歐的皇冠》
2.覺得諸事皆不順心而悶悶不樂──《不快樂的母牛》
3.怯於與他人建立關係或表達關愛之意──《擁抱》
4.因思念親友或懷念過去的人事物而感到失落──《有你,真好!》
5.面對未能順利融入團體的沮喪和鬱悶感──《沒有人喜歡我》
6.覺得無人關愛自己而感到失落與空虛──《我想要愛》
7.面對故舊離去的落寞感與思念之情──《城市狗鄉下蛙》
8.覺得生活乏味無趣而感到不快樂──《幸福練習簿》
9.因摯愛的親人離世而意志消沉──《親愛的》
10.因親人離世或自身邁向衰老而感到憂傷──《獾的禮物》

生活應用[編輯]

其他心理異常的治療方法[編輯]

暴露治療(Exposure therapy)[編輯]

暴露治療是運用古典制約為原理,用於治療焦慮與恐懼的重要治療技巧。其運用的古典制約為交互抑制(Reciprocal inhibition)與消除(Extinction),前者在改變「條件刺激與條件反應」的聯結,後者則嘗試壓抑「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的聯結。
在古典制約學習中,個體對條件刺激產生的條件反應,是本來引發該反應的無條件刺激與條件刺激間的聯結所造成的。而要消除這種學來的恐懼,重點在壓抑或改變「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或「條件刺激與條件反應」間的聯結。除去聯結的關鍵是,要讓個體能夠在無條件刺激不出現的情況下,暴露於條件刺激中,以造成相關聯結的改變。
列如成人看到蟑螂後尖叫,尖叫聲讓小孩恐懼,造成小孩也對蟑螂感到恐懼。這當中的條件刺激是蟑螂,條件反應是恐懼,無條件刺激是讓小孩恐懼的「成人尖叫」,所以要除去連接的關鍵就是在沒有成人尖叫的形況下讓小孩直接面對蟑螂。
在暴露治療中利用相互抑制原理時,治療者會協助個案重新建立條件刺激與新反應聯結,以取代條件刺激與原先條件反應間的聯結。新反應與條件反應必須是互不相容、無法並存的,例如建立「蟑螂 – 放鬆」的新聯結,以取代原先的「蟑螂 – 害怕」的舊聯結。
而利用消除原則的暴露治療,其原則是當個體不斷地暴露於條件刺激,但無條件刺激卻沒有出現的狀況下,條件反應就會慢慢減弱。例如不斷地看到蟑螂,卻沒有其他人尖叫,也沒有發生任何恐怖的事情,則對蟑螂的恐懼自然會逐漸地消失。在此類治療中,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人的恐懼強度與長度是有限的,因此當暴露在條件刺激中,雖然一開始會感到非常恐懼,但隨著時間過去,恐懼的感覺會自然地慢慢降低,因此在利用消除原則的治療中,每次暴露的時間都要久到足以使恐懼自然地下降,才能產生效果。
根據上述兩個原理(相互抑制、消除),暴露治療有非常多的應用,也據此發展出一些系統性的做法。最常使用的是以相互抑制為基礎的敏感遞減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暴露方式則可分為想像暴露(Imaginal exposure)與實境暴露(In vivo exposure)。

敏感遞減法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編輯]

此方法是約瑟夫 · 沃爾普(Joseph Wolpe)基於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所發展出來的一種行為療法。個案被要求想像一系列引發焦慮的情境,同時從事與焦慮反應競爭的行為(例如:放鬆練習)。透過漸進式、有系統性地練習,個案會逐步降低對焦慮情境的敏感程度(Desensitized)。而過程中敏感遞減的程序可被視為暴露治療的一種形式,因在治療過程中為了降低焦慮,個案必須被暴露在會引發焦慮的情境中。
敏感遞減法是最廣為運用與研究的行為療法,雖然敏感遞減的程序需要耗費時間,但治療焦慮相關疾患的效果相當顯著。敏感遞減法適合用來治療焦慮異常的恐懼症,但對夢魘、厭食症、強迫性思考、強迫性行為、口吃、憂鬱皆有不錯的療效。敏感遞減法容易被個案所接受的原因在於:

(1)透過循序漸進、想像的方式暴露在引發焦慮的情境中。
(2)可以在受控制的環境(治療情境)下按照個人步調進行。
(3)當出現的焦慮超過可忍受的範圍時,暴露可隨時終止。
在進行敏感遞減法前,治療者通常會先與個案進行初步會談,以收集個案的背景資料及標定關於焦慮反應的資訊。然後進行放鬆訓練的練習,治療者會以非常輕柔、舒服的聲音來教導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Progressive muscular relaxation)。要個案想像過去曾感到放鬆的情境,像是坐在湖邊或是經過美麗的原野,重要的是讓個案達到達到平靜與安寧。接著,針對焦慮的高低依序進行「焦慮與放鬆交替」的治療程序。敏感遞減法的核心精神在於讓個案重複暴露在會引發焦慮的想像中,但不經歷任何負面後果。不同型態的暴露治療都可以依個案的需求與生活脈絡,搭配不同的原理或系統性作法,設計出個人化的治療方案。

行為矯正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編輯]

基於操作制約原理而發展出來的行為治療技巧。在操作制約學習中,若某一種「情緒刺激 – 反應」的聯結受到強化,則後續該行為反應也會增加。反之,若受到懲罰,則該行為反應會減少。據此原理,行為矯正技術可用於增加適應行為以及減少不適應行為,常用於兒童治療。 在增加適應行為的治療中,治療者必須先找到對個案有效的增強物,以投其所好給予增強,譬如零食、遊戲時間或稱讚;也可以去其所惡地除掉個案不喜歡事物,譬如減少作業、降低工作操勞。當個案做出某項被期待的行為時,就可獲得增強物。而在這類治療中,常採取漸次逼近法(Successive approximation),治療者可將行為切割成較易達成的小目標,當個案達成階段性目標時,例如過動孩童在課堂中雖會亂動,但可維持十分鐘不說話,就給予增強;當個案對於某一階段性目標較為熟練後,就進行下一階段目標的增強,例如維持十分鐘不說話也不離開座位。如此一步步地接近最終的目標行為,讓被治療者在過程中可以逐步練習,不易感到挫敗。 一般來說,在治療初期較常使用具體的增強物,例如給予獎品、增加遊戲時間;而隨著治療的進展,會慢慢將增強物轉換為在生活情境中也能輕易給予的口頭稱讚,避免只有在治療情境時才能得到增強,使得個案較難以將學到的「刺激 – 反應」概化到生活的其他層面。

行為矯正技術的應用 [編輯]
  • 代幣制度(Token economics)

屬於行為療法的一種,是早期針對精神病房中的病患所發展出來的一套系統性療法,指定某樣物體為代幣(例如塑膠牌、貼紙),當個體做出某項被定義為「好」的行為(例如自己鋪床、遵守秩序)時,就可以得到代幣;而若做出「不好」的行為(例如破壞秩序),則無法得到代幣。當代幣累積到一定數量就可換取各式各樣的物品或活動(例如零食、可以聽音樂)。意即,透過再出現適當行為時給予正向的「代幣」回饋,重新建立個體新的適當行為,消除心理異常。在執行時,設計者與執行者會盡可能地將病患生活中的每一部分納入制度規範中,並詳細而清楚地告知參與者。研究證實代幣制度對促進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照護、增加適當的日常行為、提升社交技巧與減少不適應行為,都相當有效。

  • 觀察模仿的技巧訓練療法

在觀察模仿(Modeling)的方式中,個體必須先注意到示範者的行為與後果以及兩者相互呼應的關係(Contingency),接著將這些訊息儲存於記憶庫中,並在需要的場合中提取使用。例如針對特別害怕某些事物(如怕看牙醫)的兒童,可以採取讓他們看其他孩子平靜地看牙醫的過程,嘗試促進情緒反應的模仿。由於觀察模仿包含「注意」、「記憶」與「表現」三個互相關聯但彼此獨立的階段,因此即使個案觀察後沒有表現企圖建立的思考、情緒或行動,也不代表相關資訊不存在於他的記憶庫中。個人是否要表現出某種行為,與他當下的選擇有關。因此,在使用觀察模仿的治療上,與個案討論對當下情境的詮釋、想得到什麼樣的後果非常重要。

  • 遊戲治療 (Play Therapy)

「遊戲」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佔有重要地位,它能夠提供成就感和成功經驗,使他們的心智逐漸成長,並讓兒童進行某種程度上的社會化,對社會形成一定的認知。同時「遊戲」也常被兒童用來表達自身內心情緒、想法的工具。所謂「遊戲治療」就是藉由遊戲的本質,將心理治療的成分加入遊戲過程中,讓兒童在遊戲過程中能卸下心防,使用最沒有負擔的溝通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等,協助治療師與受治療者雙方建立互動關係的治療方式。【台灣遊戲治療學會】遊戲治療也可以作為診斷的工具——透過治療師觀察對象玩玩具的情況來判斷其行為受到干擾的原因。

而現今的遊戲治療除了適用於兒童外,也適用於各年齡層的人。例如:將遊戲與成年人的心理治療相互結合,使成人較容易投入治療過程中,因為大部分遊戲具有放鬆、帶來樂趣的氛圍,較容易激發成人參與治療的意願,故能夠協助成人進行診斷與治療、超越溝通的障礙。

遊戲治療可以簡單分為指導與非指導性,透過鼓勵兒童玩耍或在兒童通過遊戲克服行為困難時,治療師再給予更多指導。

遊戲治療的歷史[編輯]

1. 初期

Sigmund Freud 指出利用遊戲實施兒童的心理治療有效,其依據可能是他對於成人的治療經驗去了解遊戲在兒童心理治療上的意義。

1908 年,Sigmund Freud 發表「人與白日夢的關係」一文,指出從兒童遊戲中可以看出兒童在想像活動中付出許多情感與精力,從遊戲中去描繪自己的世界。他在「超越快感原則」(1922)一文中指出,觀察 18 個月大的男孩的遊戲,發現下列事實:即兒童在遊戲中反覆內在和外在不愉快的經驗,企圖去克服它。這是佛洛伊德從「反覆強迫」 (repetition compulsion)的現象導出的想法。反覆強迫的概念是從焦慮的夢之分析導出的,而這個現象無法用「快樂原則」去了解。他認為幼兒會在遊戲中重複媽媽不在家的不愉快的經驗,具有強迫傾向。兒童從遊戲世界去學習征服物體的情形,同樣的,也會在遊戲中去克服日常生活中的不愉快或焦慮的感情。針對這一點,有人批評兒童精神分析理論過分強調退化現象而忽略發展的部分。但遊戲這件事本身就具有「發展傾向」和「退化傾向」兩種因素,持此觀點者認為像反覆強迫的退化現象中仍然具有治療意義的發展傾向,換言之,他們認為遊戲可以幫助發展傾向。

遊戲治療的觀念以佛洛伊德為先鋒,可是他的觀念從來未曾被運用在兒童的心理治療上。第一個把它應用到兒童心理治療的是奧地利出生的精神分析師 Hug-Hellmuth H. von(1921)。

依據 Woltman, A.G. (1951)之見解,1930 年之前,無論是精神醫學會或心理學會都沒有認真考慮過遊戲運用在兒童心理治療的可能性與問題,甚至一概認為是「旁門左道」。儘管如此,關於遊戲治療的臨床研究卻從未間斷過。到了 1938 年,開始對「遊戲治療(Play Therapy)」一語有所討論,然而當時仍然沒肯定遊戲治療的獨特價值。


2. 促進期 —— 精神分析學派 Anna Freud & Melanie Klein

遊戲治療初期的發展是由 Anna Freud(1928)以及 Melanie Klein (1932) 等精神分析學派學者所促進的。Anna Freud 是 Sigmund Freud 的女兒,Anna Freud 和 Melanie Klein 一樣,都承認自由聯想不適合做為兒童的心理治療,但是她跟 Klein 不一樣的是,她不認為遊戲相當於自由聯想。換言之,她認為兒童對於父母,即發展過程中最初的愛情對象,實際上的依賴性很強,因此,不像成人般容易形成與治療者之間的情感轉移精神官能症 (Transference neurosis),她認為對於兒童的遊戲做象徵性的解釋仍有商榷的餘地,所以都未使用指導式解釋。 兒童的超我尚未從外界分離,也尚未內化,對於外界施加的作用與影響較少抗拒。因此,她認為治療者除了要分析以外,同時要有教育的功能,才能教導兒童如何去滿足衝動。治療者就會被要求要比父母親更有權威,治療者和被治療的兒童的父母間應有十分密切的配合。Anna Freud 根據上述觀點實施稱作為「兒童分析」(Child analysis)的遊戲治療。導入兒童分析時,需要增強接受分析的動機,因為兒童不會主動求助,所以會需要分析前的準備。Anna Freud 用下列技巧:

  1. 讓兒童自由自在地玩、或談話,直到成為他們的好朋友為止。
  2. 治療者幫助兒童進行遊戲或完成作業,提高兒童對於治療者的依賴性。
  3. 讓兒童體會到告訴治療者的話就會有實際的利益,藉此取得兒童的信賴感。

經過上述準備階段,直到治療者成為兒童的理想我(Ego-ideal)之後,才開始實施兒童分析。分析時應注意下列三點:

  1. 兒童的記憶力尚未充分發達,病歷的撰寫應該由父母的報告補充之。
  2. 讓兒童報告他們的夢,並向成人那樣加以分析、解釋。
  3. 在與夢有關連之下,喚起兒童的自由聯想,解釋這個聯想,才能引起更進一步的聯想。她特別強調,為了實施有效分析,必須在符合精神分析理念的機構或學校中實施治療。

Melanie Klein(1932)說:「兒童分析和成人分析的差異,不在於原理的差異,只是方法不同而已。」認為兒童的分析應該與成人的分析相同,觀點建立在兒童是成人的縮小版。Anna Freud 被稱為維也納學派,而 Melanie Klein 則被稱為英國學派,他們雖然都採取精神分析的立場,但是兩人所持的理論之間仍有顯著差異。換言之,Melanie Klein 與 Anna Freud 有所不同,她假定兒童已經具有 超我 (Superego),認為兒童分析的目的是要從超我的壓倒性控制力去保護正在發展中的自我。父母也就是超我的外在因素,因此,Klein 認為兒童也可能發生情感轉移精神官能症。 Melanie Klein 認為兒童不能自由聯想,因此以自由遊戲取代之。遊戲是潛意識的象徵性表現,一如成人分析那樣,分析感情轉移、抗拒、幼兒健忘、壓抑、原來光景等,分析時一貫實施解釋。她企圖藉此消除抗拒,使情感轉移與原來光景發生關聯,避免給予教育的影響(非分析的處置),希望能促進兒童的發展。因此,治療者促使兒童從遊戲中去導出自由聯想。她認為兒童的遊戲價值與現實有所關連,所以即使是同一種象徵也比夢的解釋更有效。精神分析認為若能夠觸及潛意識的深層,治療就已經成功。對於兒童來說,意識與潛意識、高等精神作用和原始的衝動之間還沒有分化,只要細心觀察兒童的感情、思考或行為,即使不是藉由語言的自由聯想,仍然可以實施深層分析。她認為成人只會使用語言表現,兒童的遊戲反而可以直接採取行動,更能表現感情或經驗。

遊戲分析一旦開始,首先就會把兒童的障礙或問題帶到分析情境中,兒童透過分析可以增加安定感,也增進適應能力,並且改善父母之間的關係。因此,超我的需求減低,自我隨之增強。而分析的過程再深一層,則壓抑減少,批判抗拒抬頭。罪惡感減少則攻擊性需求的壓抑也減弱,其中一部分就可能昇華。這種影響就會呈現在遊戲上,新的興趣或活動也隨著提高。如果想要減少焦慮,就得在負面感情出現時,即時加以分析。焦慮減少之後,兒童的幻想和潛意識的表現也將趨於自由,接近深層的可能性就大為增加。


3. 砂箱治療 —— Lowenfeld, M., Bender, L. & Schilder, P.

精神分析學派和遊戲治療後來又持續經過許多變遷,英國兒童分析學家 Lowenfeld, M. (1939) 與上述兩位兒童分析家就持相反立場。Freud, A. 和 Klein 兩人皆重視兒童遊戲的內容,Lowenfeld 則是第一個重視兒童遊戲的形式原理,也就是型態層面的分析學家。她雖然使用精神分析的概念,卻排斥精神分析的遊戲治療。她反對的是:「只憑少數人所承認的理論去分析兒童認知結構與情緒。」Lowenfeld 的遊戲治療使用砂箱和所排列的玩具,也就是砂箱治療(Sand Play)。

砂箱治療後來被介紹到美國,發展成為投射法的一種(稱為 World test)。Lowenfeld 利用這些玩具去觀察組成「現實世界」的「世界遊戲」(World game)。她對於遊戲治療的基本觀點是「不只依靠直觀,並且根據對於心理法則的直接且意識下的知識,去接觸整個兒童的心理層面精神。」Lowenfeld 的砂箱治療就是這種想法的實踐。她認為砂箱治療可以在不售轉移或解是阻礙之下引導出兒童的情緒及思考內容。

後來 Lowenfeld 轉移領域,Bender, L. & Schilder, P.(1936)則繼續推動砂箱研究。這些學者特別注意到兒童在遊戲中所表現的特殊運動傾向,此傾向順應兒童遊戲中的情境。兒童的遊戲基本上有形和景的形態。提供許多玩具給兒童,他們遊戲的一部分將隨著遊戲所產生的場(Field)之形態做決定。換句話來說,他們認為場地與物理條件是決定兒童遊戲治療的因素。純粹的型態因素有的隸屬於精神、有的則被統整。遊戲有了進展之後,原始的形態逐漸出現在形。遊戲可以滿足兒童順應此形態的本能傾向,因此,兒童在遊戲中也有可能表現其攻擊性。依據 Bender 和 Schilder 的見解,情緒問題是無法與形完全分開的。兒童面對形所做的任何實驗,就是意謂著藉由活動去處理對象更加順暢的傾向,兒童從嘗試錯誤中學習去洞察對象的構造。一般的、空間的質、重力法則、運動量等屬於對象的構造,兒童需要學習直線、團體,當其中某些東西形成其他形時,他就學習一般的形了。

總之,Bender 和 Schilder 提示我們,兒童的遊戲也可能受到個體的運動或知覺模式所限制。他們認為遊戲治療的原理就是在於遊戲反映心理與生理的適應。


4. 統合 —— Erikson, E. H.
Erikson E. H.(1940)
 融合上述各種見解。他企圖把精神分析的「解釋」和空間的「形」連結起來。依他的見解,兒童的遊戲是「發生經過的重新組成」,是兒童生活史的表現。因此只要觀察兒童的遊戲,做「形態分析」(Morpho-analytic)的紀錄,就可以了解其象徵的意義。譬如可以看到不能明確表明的人物、情感或思考,從兒童與玩偶的互動遊戲可以窺探出兒童想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心理立場,也能看到其防衛機制。Erikson 的形態分析重視表現在四重行為的形。具體而言,就是情緒、語言化的內容或是遊戲的主題、三度空間的形,遊戲的語言層面。治療者根據這些去了解兒童的行為或語言的意義。治療者綜合反覆的觀察以及來自父母的訊息去「重組發生的經過」。如果治療者認為其重組是適當的,則其重組的一部分將傳給兒童,也會加以解釋。以上是 Erikson 統合了各種意見所得出的見解。


5. 後期至今

與 Erikson 相同的年代,出現了一位與上述觀點迥異的遊戲治療的立場,此即 Levy D.M. (1939)[6]的鬆弛治療(Release therapy)。Levy 認為障礙程度較輕的幼兒,讓他們充分發揮遊戲所具有的淨化功能最容易發揮治療效果,並可以用玩偶遊戲去促進淨化。

與 Levy 同一個時期的有 Solomon J.C.(1938)[7]所提倡的活動遊戲治療(Active play therapy)。依據 Solomon 的見解,兒童的問題是當他的生活環境缺乏強而有力且穩定的成人時才會發生。因此,他很期待父母關心兒童,展現父母的權威角色,同時也要治療者扮演強而有力的成人角色。Solomon 的特徵在於折衷遊戲治療、教育與輔導,這一點跟 Freud A. 的立場頗為相似。

Hambidge G. Jr. (1955)[8]發展出來的遊戲治療與 Solomon 的活動遊戲治療很接近。Hambidge 充分檢視兒童的生長史,加以了解,然後再組成像兄弟間的妒忌等適合於該兒童的遊戲情境。兒童會被導入該情境,但是在那之後的發展就隨兒童自由進行。治療者盡量採取被動的態度,不做解釋。也不像下述的關係治療那樣特別強調治療者與兒童間的人際關係。

同一個時候,Allen F.H. (1942)[9]發展關係治療(Relationship therapy),並有相當成果。本來關係治療是由 Rank O(1945)所倡導的,Rank 認為出生創傷(Birth trauma)是障礙的基本原因,克服此創傷所帶來的焦慮的過程就是發展。他假定人一方面有回到子宮的要求,一方面有與母親分離獨立的需求。因此,像斷奶、進幼稚園、進小學等要短暫期間與母親分開時就會增強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Rank 是 Freud 的弟子,但是他重視治療者和患者的直接關係遠超過精神分析的創傷經驗。換句話說,他認為治療並非過去的重新體驗,而是以現在的經驗去了解自己的意志類型,有創造性地加以利用。Rank 的觀點有 Taft(1933)應用到遊戲治療,後來由 Allen 繼承,Allen 在其關係治療理論中認為,自我分離的過程就是心理層面的發展,是動力共乘的個性化(Individual)。小孩為了成長必須經驗「孤獨」,小孩一方面會察覺到自己和他人在某些地方是不同的,但是也有相似的地方,此深層的關聯性帶來心理上的穩定。小孩及兒童從家庭的人際關係中感情逐漸發達,也逐漸獲得「人際關係」。

1945 年左右, Axline V.M. 以兒童中心為觀點的遊戲治療出現。Axline 把 1940 年左右 Rogers, C.R. 所倡導的「來談者中心治療」(Client-centered psychotherapy)應用到遊戲治療,除了關係治療之外,Axline 的遊戲治療基本上與上述各種遊戲治療都不相同。Rogers 起初把其他傳統的心理治療稱為「指導式心理治療(Directive psychotherapy)」,自稱其心理治療為「非指導式心理治療(Non-directive play therapy)」,Axline 的遊戲治療也被稱為非指導式遊戲治療。 最近因為已經沒有純粹完全的是指導式遊戲治療,指導式與非指導式名稱已經不適用,通常都統稱為兒童中心遊戲治療(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兒童中心遊戲治療的原理與關係治療較為類似,兩者都強調兒童有自我成長的能力。其實無論哪一種立場的遊戲治療都強調兒童有成長的潛能,只不過是特別強調與否的差異而已。Axline 和 Allen 的不同之處,在於促進兒童自我成長的方法。Allen 重視的是治療者的指導,Axline 則強調非指導的立場。兒童中心的遊戲治療,提供「讓兒童在最好的條件之下有體驗成長的機會」。治療者無論在何種情況之下,都不會去指導兒童。站在這個立場的研究者,後來有 Dorfman E.(1951)、Moustakas C.E. (1953)等人,對於效果的評估已經有積極的研究。

遊戲治療之內涵 - 假想遊戲(Make-believe play)[編輯]

1. 假想遊戲之定義:

在治療的過程中,治療師透過對遊戲的觀察與反應,如 : 辦家家酒,進而對受治者做出診斷與治療,故有人稱這過程為「假想遊戲」。

假想遊戲的進行方式是受治者將其內在的想法以口語或非口語的方式轉變成一種遊戲,是一種兒童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做溝通、協調的過程,在轉換過程中有三種心智活動在運作,分別是生命化、認同和趣味性。

  • 生命化(Realification):
受治者將內心世界對事物的想像,透射到外在世界,使這種想像產生意義,但受治者內在的想像與外在世界的實體有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例如:在治療過程中,兒童說「有一隻獅子在前面,牠要咬我」,即表示兒童內心中老虎的形象,在外在世界以「他」的形象呈現在兒童面前,這就表示兒童將內心世界的獅子賦予了生命意義。
  • 認同(Identication):
這是受治者在治療過程中最常出現的一種形式,受治者利用外在的物品、行為來賦予這個東西與其原本於外在世界實體不同的意義。例如:兒童利用布偶來代表一隻獅子,這個布偶就成為了遊戲治療中的主體內容。
  • 趣味性(Playfulness):
趣味性在遊戲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具有降低緊張、防衛心之功能,使受治者透過遊戲來處理他內心的焦慮。例如:兒童使用玩偶來扮演一個緊張不安的小男孩時,他可以盡情地表現這個小男孩的情緒,因為這個玩偶不是他自己本身,而是小男孩在緊張。

2. 假想遊戲的二元性特質:

二元性特質指的是親近(Owning)和疏離(Alienation),此兩種特質在受治者內心世界的運作下是既矛盾又主觀的,但也正因為此兩種特質的運作,使得遊戲治療能夠發揮效果。

  • 從親近到疏離:
「將受治者個人內心對外在世界的負面情緒釋放出來」。例如:在遊戲治療過程中,兒童進行小白兔怕老虎的遊戲,此時,兒童內在負面的情緒其實就是小白兔的情緒,但在此過程中,兒童可以無任何壓力地釋放自己的情緒,因為小白兔只是遊戲中的角色,不是自身。所以受治者在親近到疏離的過程中,可以透過進行遊戲的方式來釋放自身情緒以克服他負面的情緒。
  • 從疏離到親近:
「受治者透過遊戲修正自己主觀認定的負面想法或不好的經歷」。例如:兒童一直認為家人不愛自己,所以在遊戲過程中,可能會重複演出家人一直排斥自身親人的遊戲,但經過治療師的幫助及遊戲過程中具有的治療功能,兒童的遊戲內容會逐漸轉換成家人願意接受被排斥的親人。從這種疏離到親近的過程可以修正受治者的認知,也可以透過此過程來自我修復不好的經驗或負面情緒。

3. 假想遊戲的治療功能:

  • 情緒的調節器(Regulator of emotional arousal):
上述提及假想遊戲具有趣味性的性質,受治者在遊戲中把內在的一些緊張、害怕表達出來,且表達的過程是讓受治者覺得安全的,所以它具有調節受治者負面情緒的功能。
  • 不愉快主題的引出(The prevalence of unpleasant themes):
在遊戲治療過程中,治療師不去解釋或分析受治者的內在,而是透過假想遊戲將受治者不愉快的主題引出來。
實施遊戲治療的方法[編輯]
1. 畫人測驗:[編輯]
在治療過程中,畫人測驗常被應用於遊戲治療中,其可以作為診療、評估受治者心理狀況的工具。[編輯]

適用時機:

  • 受治者有很大的焦慮時
  • 受治者不易詳細敘述較個人或內心深處的問題時
  • 在詢問問題時,受治者不易著墨在問題上,或出現前後表達不一致

實施方式:

  1. 當受治者完成測驗,治療師依據作畫過程及其內容做基本的提問。
  2. 治療師將畫放到受治療者面前,然後將其中的人物假想成一位和受治者背景相似的人物。
  3. 治療師透過假想人物,詢問一些與受治者相關的問題以獲取治療師想蒐集的資料。

2. 角色扮演:

使用玩偶做出演出,先請受治者將情境中相關人物找出來,然後開始演出一齣戲之後,讓受治者和布偶對話。

 適用時機:

  • 用於受治者面對緊急、突發事件時介入使用,以獲取受治者的相關資訊

實施方式:

  1. 請受治者將情境中的角色找出來。
  2. 模擬當時的情景。
  3. 請受治者依自己的想法演出一齣戲。
  4. 和扮演自身角色的布偶對話。
  5. 在角色扮演結束後,治療師開始引導、修正受治者的信念。
遊戲治療的對象與限制[編輯]

一、遊戲治療的適用範圍

遊戲治療向來被用在有心因性人格與行為問題的兒童之治療上,近年孩則被用在智能不足、自閉症等精神病;過動行為障礙、語言遲滯為中心的語言障礙兒童的治療。

遊戲治療的利用,通常是在教育治療或臨床心理的場所,目的或欲達成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各項:

  1. 消除症狀
    多半是對於有心因性問題的兒童,譬如拒絕上學或緘默兒童等,實施遊戲治療之旨在消除其症狀。
  2. 人格改變
    旨在改變兒童的人格,對於臨床心理學家來說,消除症狀與人格的改變是相同的,只是強調的重點不同罷了。
  3. 教育治療
    障礙兒童的教育,也就是特教生教育,譬如語言遲滯兒童的語言治療,自閉症或智能不足兒童的許多教育計畫都可以利用遊戲治療。
  4. 促進成長
    臨床上對於自閉症等精神病或智能不足、中樞性行為障礙的兒童都可以適用。遊戲治療是用來防範如中樞性過動行為障礙兒童發生二次障礙(Second behavior disorder),或者在臨床治療上對於自閉症兒童藉遊戲治療降低其自閉,改善對人的疏離感。

遊戲治療的利用,無論是要消除症狀、改變人格或促進發展,無不期待看到兒童行為的轉變。然而,行為的改變並不是遊戲治療獨特的功能,就好像教育,透過兒童天生的平衡功能或是在他們的發展過程中都可能達成。因此,臨床心理學很重視兒童行為的改變是否是由教育或平衡以及自然成長所帶來的。依據兒童臨床心理學的看法,以遊戲作為媒介的情境是否能夠能夠稱為遊戲治療,要看當時所展開的人際互動是否是以治療為出發點的,也就是說治療者的行為是否合乎某派治療理論所提出的原理,兒童行為的改變是否依據治療機制而定。

至於遊戲治療是否可以廣泛被應用在改變兒童的人格與行為上,且治療這些問題是否有效,就得看遊戲治療的判定標準、障礙兒童觀等因素來決定。然而這是個很困難的難題,所以至今仍持續在解決與研究當中。臨床心理學家需要廣泛把遊戲治療應用在有障礙的兒童,分析治療過程以及兒童行為改變的情形,將各種障礙的共同部分組織成一套理論,並闡明各種障礙的特殊問題,形成一個更適合於障礙兒童的治療理論。


二、遊戲治療的對象及其限制

遊戲治療有不同的理論,各派理論都提出不同的技巧,但是,遊戲治療也有超越各派理論的共同治療機制。一般認為遊戲治療是直接與兒童接觸的唯一手段,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遊戲治療是萬能的,遊戲治療並非適用於兒童的一切問題形惟。遊戲治療是有其限制的,分別敘述如下:

(一)年齡上的限制
遊戲治療可以適用的年齡範圍一直沒有充分的實證研究,各派眾說紛紜。
H. von Hug-Hellmuth(1921)從精神分析的立場認為七、八歲的兒童就可以開始導入遊戲治療實施分析。Rorgers, C.R.(1942)[!-- 編註:無法確定哪一張 paper--] 也曾經提到遊戲治療的適用範圍,說:「四歲到十歲或十二歲左右的兒童很難用語言表達重要的感情,因此,最好利用遊戲。」Dorfman,E.(1951)也從非指導學派的立場主張十一歲以上的兒童會在遊戲是與會談室之間如何抉擇有所懷疑。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學派的治療者對於兒童實施分析的結果,認為語言表達受到年齡的影響很大。因此,他們認為必須因年齡而改變方法才能見到效果。Rambert, M.L.(1949)也認為遊戲治療的適用年齡之上限為十歲至十二歲左右。Alexander, F.S.(1953)則認為十歲至十四歲左右可以適用。Sanger A.(1953)[!-- 編註:無法確定哪一張 paper--] 認為實施遊戲治療的有效年齡是十二歲以下,Wertham, F.(1954)也認為可以適用到十二歲左右。
綜合以上所說,心理治療者認為遊戲治療適用於十三歲以下的兒童。這些意見多半是根據經驗得來的年齡界定。遊戲治療的適用年齡甚少實徵研究,所以 Goller, G. (1942)和 Lebo, D.(1956)的研究相當受到重視。Slavson, S.R.(1951)合併使用個人治療與團體治療,他所組成的團體,成員年齡是四歲到十五歲。Goller 也用同樣的模式進行治療,他認為團體成員的年齡應該在十三歲以下,團體治療才會發揮效果。 Lebo, D. (1956)則從非指導學派的立場,以語言表達的量作為標準,企圖找出適用個別遊戲治療的年齡範圍。如前所述,非指導學派的立場並不重視語言表達的洞察之發展,但此學派中許多有關遊戲治療的文獻中都仍有關於語言的資料。由此可見,「語言」仍然被認為是治療成敗的重要指標。治療情境的「語言」可以作為決定遊戲治療適用範圍的一個指標。然而,有學者也指出治療情境不說話的兒童或不積極參與遊戲治療的兒童未必就無治療效果[10]。因此,要決定非指導派遊戲治療的適用範圍仍有困難。
研究遊戲治療適用範圍的決定,若先考慮適當的年齡範圍。依照現代發展心理學的研究,三歲兒童的身體協調與反應尚未完全,要他們同時做兩種以上的動作是有困難的。Lebo 的研究是以「語言」作為適合與否的指標,即兒童語言表達的比治療者少,則為溝通不順暢、治療不順利;他認為不能同時進行遊戲與繪畫的兒童,是不能作為治療的對象。Lebo 的玩具與語言表現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實驗指出,對於四歲到十歲的兒童而言,玩具有助於增加他們的語言量。但是,推薦玩具從十二歲以後已經逐漸失去其效果。非指導式的遊戲治療時,兒童對於適當使用的玩具失去興趣,這可能就是十一歲以上的兒童效果減少的原因之一。十二歲小朋友認為這些玩具很幼稚,認為是年齡較小兒童的玩具,他們也許會開始覺得有玩具的遊戲已經不適合自己了。因此,一般非指導式遊戲治療的情境或許不適合十二歲以上的兒童。但 Lebo 分析兒童使用玩具進行遊戲時的語言量,他發現只要玩具的種類適宜,十二歲以上的兒童也可以有效地適用遊戲治療。他所使用的玩具包括木偶戲、編織、手工藝用具、繪畫材料及其他創作用具等,功能較為複雜而可以引起較年長的兒童的興趣。
既然遊戲的導入是喚起兒童語言表達的手段,如果以語言表達的量做為遊戲治療的績效指標似乎合情合理,我們也可以說,遊戲治療的效果應該從這個角度切入。Lebo 因為考慮到語言能力或邊玩邊說話的能力之發展水準,以四歲兒童為遊戲治療適用年齡之下限。但其實非語言活動的治療效果不應該被忽視。如果考慮到非語言活動的宣洩效果,遊戲治療或許用在兩三歲的幼兒仍然可以有其效果。而 Lebo 的研究也有其缺失,如遊戲治療基本上是對於適應有問題的兒童實施,但 Lebo 在實驗中是以正常兒童為實驗對象。如果要探討遊戲治療的適用年齡,應該是要對有種種行為問題的兒童實施才行,如人格發展遲緩或智力較低的兒童,也因此也許十二歲以上也可以實施遊戲治療。然而,綜合過去種種時徵研究或臨床經驗,也許可以說遊戲治療的適用年齡大約自兩三歲到十二、三歲。
----------------------------------------------------
(以下介紹 Lebo 的實驗及其進行實驗的方法)
Lebo 選擇 4、6、8、10、12 歲各年齡四名,共二十名(男女同數)的兒童,實施典型的非指導派遊戲治療。這些兒童的社會適應很正常,智商大約在 100 左右,得到 4092 個語言表現結果後,加以分析。每個兒童實施一小時的遊戲治療,總共實施三次。在同一個遊戲試,由同一個治療者實施,玩具也是相同的。所使用的玩具是由許多研究者推薦在遊戲治療使用的八種,加上 Lebo 增加的二十三種。紀錄的總語言量有 4092,分為使用一般研究者推薦的玩具(推薦玩具)時之語言,使用 Lebo 所增加的玩具(非推薦玩具)時的語言,以及不使用玩具遊戲時的語言三大類。各類均算出各年齡水準的語言量對總語言量的比例,結果如下表:
遊戲治療中所表現的語言量(Lebo,D. 1956)
年齡全部語言量推薦玩具非推薦玩具無玩具
表現量表現率表現量表現率表現量表現率表現量表現率
4113127.6223128.3415226.1624826.61
686321.0554421.098614.5023325.00
889121.7751519.9719834.0817819.10
1075918.5558822.807412.749710.41
1244810.952017.797112.2217618.88
總語言量409299.98257999.99581100.00932100.00
由表中可看出,十二歲兒童的語言表現量最少,尤其使用推薦玩具做遊戲時語言表現率最低。但是,不使用玩具的遊戲,語言表現率在八歲後幾乎沒有改變。綜合上述研究,我們可以得知對於四歲到十歲的兒童而言,玩具有助於增加他們的語言量。但是,推薦玩具隨著年齡逐漸失去其吸引力,從十二歲以後已經逐漸失去其效果;另一方面,非推薦玩具則不會那麼快沖淡興趣。有些玩具仍然受十二歲兒童的喜歡。
補充:推薦玩具有飛機、各種布置動物、玩偶、船、黑板與粉筆、奶瓶、弓與箭、掃把,各種汽車、黏土、部片、曬東西的繩子、杯子、蠟筆、玩具床、布袋戲玩偶、美金、娃娃屋與家具、家族成員玩偶、槍、像教做的斧頭、刀、木槌、面具、各種顏色的油漆、打丁的板、指玩偶、鉛筆、剪刀、砂、推土機、各種油器、釘釘子的板、電話、剷土機、挖土機、軍隊玩偶等等,這些玩具隨著年齡逐漸失去其吸引力,驟減少效果。非推薦玩具主要就是木偶戲、編織、手工藝用具、繪畫材料及其他創作用具等,其功能較為複雜而可以引起較年長的兒童的興趣者。
然而最近遊戲治療發展發現,遊戲治療除了適用於兒童亦適合任何年齡的人。對於成人而言,遊戲治療具有足夠樂趣又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挫折感,且較不受文化限制,可以較輕易的藉遊戲媒介做更多深層的探索及表達。成人受治療者是否適用遊戲治療可能與其童年經驗或其對傳統療法的接受度有關。
----------------------------------------------------
(二)智力上的限制
因為遊戲治療是需要自我表現或學習能力的發展基礎,所以智力也應該作為實施遊戲治療時的考慮因素。智能不足兒童
1. 遊戲治療需要兒童具有語言、思考、學習能力以及客觀看自己的能力。遊戲治療對於智能不足的兒童主要可以從(1)增進智商與(2)改善情緒和社會問題行為兩個角度去探討:
(1)增進智能不足兒童的智商
Axline, V.M. (1948)最早嘗試對智能不足的兒童實施遊戲治療。他對五歲的男孩實施非指導式的遊戲治療,而這個男孩的智商,醫學診斷為 65,比西量表為 68,屬於智能不足。他在遊戲室裡剛開始對遊戲不感興趣,後來逐漸活潑起來,也玩得起勁,身心方面有顯著的改善。一年後再加以診斷,發現他在家庭和學校都有很好的適應,比西量表上的智商提高為 105。
此外,Axline(1949)[11]也曾經對於智商 66 到 74 的六、七歲的十五名有情緒障礙兒童實施遊戲治療(非指導的個人遊戲治療 8-12 次),發現他們在情緒障礙有改善,智商平均也提高了 21。
森脇要等(1959)曾經也根據 Slavson 的活動團體治療原理,對三歲至六歲的幼兒實施遊戲治療。他的研究發現,通常智商越高、治療的比例也會越高,但在他的研究中實施遊戲治療的幼兒智商,大多 IQ 都在 90 以上,因此他認為 IQ 在 90 以上的兒童式可以適用遊戲治療的。
Mundy, L.(1957)[12]則以醫院診斷為癡愚的兒童做研究,實驗組 15 名,對他們實施九個月到一年的非指導遊戲治療,控制組只做醫院治療。經過一年到一年半後,實驗組的社會行為增加,智商也平均增加 7。
上述的研究都證明遊戲治療的結果可以增進智能不足的兒童的智商。
但也有實驗對情緒障礙智能不足的兒童實施遊戲治療,卻未發現經過遊戲治療後的兒童智商有顯著改變。因此,究竟遊戲治療能否增進智能不足兒童的智力仍有待商確,且對於智能不足的診斷是否正確也頗有爭議,或許 Axline 和 Mundy 他們的研究對象是情緒障礙形成的假性智能不足。而或許這樣反面的實驗也證明,其實遊戲治療不是對智能不足兒童的智力有直接影響,而是透過改善情緒障礙來增進智力。
(2)改善智能不足兒童的行為問題
Maisner, E.A.(1950)曾對智商 41 到 86 的 15 名智能不足兒童(8-12 歲)實施遊戲治療,這些兒童具有拒絕症、破壞癖、過動、自閉傾向等問題。根據測驗與教師評估的結果,他認為遊戲治療是有效的。但他的研究較為鬆散,所以在學界仍有許多質疑的聲音。
Mehlem, B.(1953)的研究較 Maisner 有更嚴密的控制,他對於 32 名 7 到 11 歲的內因性智能不足兒童實施非指導的團體遊戲治療。治療前六週,由施測者對每一個兒童實施個人智力測驗和三種人格測驗。根據人格測驗所評估的適應程度,把兒童均分為三組。第一組實施遊戲治療;第二組並未給予特殊處置;第三組把日常生活所欠缺的愉快經驗或大人的注意與關心提高,使改善的效果和遊戲治療產生的影響明確劃分,在第一組實施遊戲治療期間給他們看電影。為期十六周的實驗期間結束後,比較三組人的結果,發現遊戲治療組在適應的改善上較其他兩組有明顯改善,但智力上則無顯著變化。
Woodward, M. 等人(1958)所實施的遊戲治療則有選擇有人格問題的智能不足兒童參加,發現經過兩年的遊戲治療後,這些兒童恐懼和自我防衛的態度顯著減少。以上研究均表示對智能不足兒童實施遊戲治療在人格或問題行為方面具有效的改善,但這些研究未必能做泛化的解釋。但是我們仍能說,遊戲治療對於智能不足兒童的情緒阻礙或人格問題有重要的意義。
(3)與智商和年齡的關係
上述有關智能不足兒童實施遊戲治療的研究,幾乎都是以年齡較大者為對象,或許也能解釋一個事實:遊戲治療的對象應該是考慮致力與年齡兩者的關聯。換言之,實齡比前述一般年齡大,只要智能不足,仍可以實施遊戲治療。而對於三歲以下的智能不足兒童實施遊戲治療而得到效果的研究,幾乎沒有。所以我們可以推論:智能不足兒童的年齡如果在遊戲治療一般適用的年齡下限,將很難看到效果,畢竟遊戲治療是需要兒童在語言、思考、學習能力等有一定的發展,所以這樣的條件也很自然。
綜合以上研究可以推論,智能不足兒童要有效地實施遊戲治療的話,其年齡一定要在五歲以上,且適用年齡已可提高到十五、十六歲左右。
2. 資優兒童
智商 140 以上的資優兒童,在各種學習、語言、思考能力都比較早熟,在實施遊戲治療的年紀也許可以提早個一、兩年,即兩、三歲就可以實施。不過資優兒童是用遊戲治療的上限也會比一般兒童低,約十歲左右,十歲以上的資優兒童也許用諮商、心理劇或其他心理治療可能會更有效。


三、遊戲治療的選擇

遊戲治療分成許多種類,而治療者要改變兒童的問題行為,在實施遊戲治療前,至少要注意下列三點:

  1. 要正確把握兒童的能力,譬如智商。不但要了解知識層面,也要認清兒童智能的行為層面。
  2. 要了解兒童需求體系或在父母、兄弟姊妹間的人際關係產生的衝突或挫折。譬如弟妹的出生剝奪兄姊想被父母疼愛的需求時,兒童就變成「不會遊戲的人」,而唯有改善父母的態度,小孩的態度才會有所轉變。
  3. 要了解兒童的人格特質與問題行為。兒童的人格和問題行為是能力與性格內在情況與環境互動之下所形成的。

而治療者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有三點要考慮的:

  1. 考慮時間的限制和問題行為兒童的人數,實施團體遊戲治療或以個人為對象等。
  2. 根據兒童問題類型去選擇最好的方法,從概略診斷再進行詳細診斷,與父母會談並且觀察兒童遊戲。
  3. 要選擇適合兒童喜好的遊戲治療方法。選擇最適合兒童的遊戲,才是最正確、有效的遊戲治療。
遊戲治療的實際方法舉例[編輯]

一、想像式治療

1. 心像引導遊玩治療

引導孩子進入治療者所描述的心象之中,讓其進入精神放鬆的狀態。
治療者發現在湖泊中游泳是讓小孩感到放鬆的心像之一,治療者引導他想像自己躺在淺淺的湖邊,想要身下的沙子十分溫暖又柔軟,想像流過身上的水十分溫暖,同時想像湛藍的天空中有幾朵白白圓圓的雲,想像耳中聽到的是緩靜的水聲,而這些水聲之後被引導與他的呼吸相互配合,湖水在他吸氣時升起,在呼氣時退下。在小孩進入比較深層的放鬆程度後,治療者便會將惡夢中的情景引進治療過程,治療者讓孩子試著想像天上的雲是他夢中的那些怪物的樣子,因為這些是潔白的雲而不是怪物,所以不會對孩子造成威脅,之後這些怪物被賦予生命,而孩子則被教導許多控制的方法,他可以從湖裡喚起一隻怪物來保護他,或是他自己變成了一個有魔法能力的武士,也可以是他講一個笑話使得怪物大笑直到怪物破碎為止。這時候治療者告訴孩子可以在晚上做惡夢驚醒後利用此心像來安撫自己,在孩子有進步後,治療者進一步鼓勵他在睡前進行這個治療,以便創造出類似的夢境。最後孩子脫離了惡夢,並且可以掌控自己對焦慮的表達方式。

2. 假裝我會

當孩子對於某件事物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時,讓孩子假裝自己已經完全了解,幫孩子建立自我負責及信心。例如,當孩子開始學習如何綁鞋帶時,通常都已經會一些基礎的步驟,因為他們都會經看別人做過。如果你要求孩子自己綁鞋帶,通常他們會說:「我不會。」但是如果你要求孩子假裝他們知道如何綁鞋帶,並且做給你看,就會發現他們其實已經會了,這時就可以稱讚他們「老天!你已經幾乎完全會了嘛!」或是:「你在跟我開玩笑對不對?其實你已經會了。」利用想像遊戲的情境,孩子可以自在的表現自己所知道的,並從懼怕失敗中解脫出來。

3. 我是小寶寶

這種治療適用於家中學齡前的孩子,在新生兒出生後,與新生兒之間產生的手足之間的競爭,因為在新的家庭成員出生後,母親們通常會花較少的時間來陪家裡面年紀大一點的小孩玩。因此,治療者建議母親可以每天安排個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時間,來陪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進行這個「我是小寶寶」的遊戲。讓孩子假裝他(或她)又回到了嬰兒時的樣子,他們可以再一次感到所有的特殊關愛與照顧,就如同新生兒現在所擁有的待遇一般。這樣一來,會有助於減少競爭及憤怒的感覺。由此活動的幫助,孩子們能舒解變成家中哥哥姊姊的這種感受。

二、說故事治療

1. 利用卡片說故事

這個治療方式適用於注意力缺乏的過動兒或是低自尊、具侵略性、退縮的以及沮喪的孩子。治療者將一疊撲克牌散布在桌上,並且解釋每一個人在輪到時可以翻開兩張牌,每一個人都必須將牌上的數字或自母帶入故事中,治療者會在一開始先設定好背景,例如治療者翻到 Q 和 5,他可以說 :「很久以前有一個很漂亮的皇后,住在有 5 隻龍捍衛的城堡中。」接著下一個人翻出兩張牌,並利用牌上的數字或字母接續前一個人的故事。而治療者須仔細聆聽故事發展,並在輪到他時在內容中做治療性的介入。
例如在幾輪之後有一個孩子持續提到一條可憐的狗流浪過了四條街,並且在七個垃圾桶裡找食物,還被一個大漢和三個醜陋的婦女追趕。此時治療者可以利用他的牌做一些有治療性的陳述,例如這時候 K 看到這條可憐的狗決定帶他回家,還幫他洗了一個舒服的澡,並給他四塊狗餅乾。其他例如槍枝、幫派、匕首這些帶有暴力色彩的劇情都可以用法律或是正義的劇情來加以化解,例如突然有一位聰明的法官出現,告訴那些幫派分子應該要回學校好好讀書,或處罰他們做三年的社區工作。與受虐兒童進行療程的時候,他們常常不是沒有故事說就是會說很多,有時候許多人在一起時會造成故事的不連續性,因為大家都是著將故事轉回自己的主題,在此時治療者必須有良好的記憶力,並且在適當時機多輪一次來達到治療的效果。

2. 在毛版上說故事

這個治療方式適用於被疏忽或被虐待的受害者,他們一般都有著言語上溝通的困難,而溝通與信任有關,這個方法可以鼓勵他們表達自己以及增加自尊,孩子在完成自己的故事之後都覺得很榮耀,說故事可以鼓勵想像,並且揭露自己的內在感覺和自我形象。毛版就是將毛氈蓋在紙板上,再利用各種小道具引導孩子說出故事。如果孩子在故事中常常使用一些有權力的角色,那麼表示他可能需要對生活有更多的掌控。如果孩子將一個成人造型放在小孩造型的腳下,指出了他的自我重要性與雙親或照顧者的地位有關係。這兩種在家裡都可能造成困擾,當孩子將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吐露出來後,治療者可以著手幫助孩子改善這些關係。

3. 暗喻性故事治療

可將此治療用於具有想像力以及有強力幻想症的孩子,利用童話與說故事的方式達到治療與學習的目的,或許第一本被公認具有治療效用的書是【一千零一夜】,本書描述玻斯國王之妻 Scheherazade 每晚講一個故事來治療波斯王嗜血的行為,在治療國王的同時,這些故事也有可能在閱讀後被閱讀者吸收,並且與自己的內心整合,變成一種治療方式。
許多臨床治療師認為說故事的方式並不會直接擊中孩子的要害,所以也較不會引起孩子對於這種方式的抗拒,孩子吸收了故事中的意義,並且對於自己的衝突有了新的態度,而他們也可能不自覺的利用故事中的暗喻來解決自己面臨到的問題。在心理動力取向的遊戲診斷下,治療者可以從孩子的觀點來看孩子的世界,並且從中確認孩子的人際需求、資產、衝突的行為、新中的英雄形象以及莫名的恐懼。接著在這些診斷下,治療者可以創造出一個英雄故事,這個英雄內心有著衝突的行為以及不為人知的脆弱面,但是他會藉由學習新方法而戰勝這些問題,而且這些故事的結尾一定是正面的。
在創造暗喻性故事的幾個要素是 : 創造出一個和孩子本身相似的衝突性暗喻角色、利用不同的角度來凸顯個人的潛意識、結合平行學習的情況來達到主角的成功與勝利、提供一個暗喻性的危機並在最後解決衝突的方式中當作轉捩點、在主角勝利後給予一個新的身分、將解決的方式轉成一種歡慶和對新身分的認知。而治療者的資格是非常重要的,他必須負有創造性、高度直覺以及想像空間,他必須熟悉童話故事的內容、軼事以及暗喻的手法,甚至孩子的種族文化都必須注意到。

4. 垃圾袋技巧

由於孩子會把問題悶在心裡,不告訴大人或朋友,他們會被這些感覺逼入絕境,難以釋放他們的情緒。垃圾袋技巧的設計是要救助孩子表達內心的問題,然後模擬演出,以找到答案或解決之道 。對孩子來說,用言語來溝通很困難。然而,透過遊戲的治療力量,孩子可以了解如何「說出」他們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如何「搞定」這些問題,不要讓自己扛著這些問題放不下,而造成莫大的壓力。
治療的方法是用兩個牛皮紙袋,讓孩子畫上任何想畫的東西,治療師也在自己的袋子上作畫。孩子邊畫畫,治療師以下列方式討論「垃圾」的概念:「你知道垃圾是什麼嗎?就是你用完後丟在垃圾桶裡的東西,或是放在冰箱裡太久發霉變綠的東西。你知道上頭怎麼會長東西,怎麼看起來那麼噁心嗎?」透過描述各式各樣的垃圾,引起孩子的注意,治療師就可以說:「如果我們把垃圾都往圾桶去,一直都不倒呢?如果每個禮拜、每個月的垃圾都留在你家裡呢?那就沒有地方可以活動了。我們走到哪裡都得帶著我們的垃圾,帶著去學 校、參加宴會、上床睡覺,永遠擺脫不了。我們心裡也會堆積垃圾,像是困擾我們的事情,卻沒辦法不想。所以,我們 先把袋子的圖畫完,然後我會給你六張紙,我們倆寫下六件 事情,代表堆在我們心裡的垃圾,再把紙條放進垃圾袋。我們從家裡的事情開始吧 ! 讓你覺得很困擾的事就可以寫在紙上。」關鍵就在於讓孩子能抽離問題情境,以利解決問題。孩童若能寫下這此 「垃圾」,就能把問題外化,減輕問題問在心裡所引起的壓力。
透過這個方法,孩子的行為會開始改善,表現也更有自信。

5. 用說故事表達哀傷

說故事影響孩童極大,因為不管對於講故事的成人或是對聽故事的孩童,都是種美妙的經驗。無論對象是個人或團體,皆可進行說故事活動。治療方式為講述有關自己的故事,可視為哀悼的一部分。分享故事是建立團體意識的重要步驟,一個人感受經歷哀傷時,講述自己的故事,且知道還有別人也是這樣,就能或多或少減輕問題。另一種講述自己故事的方式是隱喻。說故事(或隱喻)是以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的文學技巧,聽者從隱喻中汲取獨特而無從預測的意義,可鼓勵個人思索故事對面自我的含意。這種治療方法適用於小學二年級以上的孩童,讓他們描述故事的時空背景,講述事情的經過,最後請他們畫一幅畫,代表這個故事。說故事可用於團體活動或個別輔導,也可以作為親子遊戲治療。成人和孩童都能受用這個技巧來表達並紓緩自己的哀傷。

6. 電視節目劇情板

這個治療方法適用於曾經經歷創傷的孩子,他們會抗拒公開討論讓他們困擾的事件或問題,也不想表達內心的想法,防衛心特別重、讓大人難以取得信任。所以治療者需要運用若干技巧,讓他們暫時擺脫受創的經驗,給予明確的導引讓他們娓娓道出心中的煩惱,也可以減輕創傷事件的威脅性。
執行的方法就是治療師要孩子假想自己為某個電視節目撰寫腳本,用劇情板上列的詞語和圖畫編出一個故事。接著,讓孩子以「 秀」的形式為該節目命名。多數孩子喜歡用自己的名字,如:「珍妮秀」、「湯姆秀」。選定節目名稱後,就寫在第一格的電視裡,配上圖畫,接著開始編纂故事。治療師可為第二部電視起頭,寫下「各位女士、先生好 ! 歡迎來到湯姆秀。在今天這一集 ⋯⋯」之類的開場白,由孩子填入台詞,介紹節目內容,自行創作故事,而治療師只需問:「接著發生什麼事?」或「故事要怎麼結束?」 之類的問題,給予提示。若孩子特別抗拒或遲遲沒有進展,治療師應針對孩子的問題或關心的事情來設計劇情,改採依提示完成句子的形式,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療師先在每個空格的電視裡寫下一段引言,請求案主接續寫出幾句話。故事寫完後,治療師可以為孩子解釋這個故事,或是觀察孩子對整個故事表達的情緒感應。
不論年齡大小的孩子,似乎都能很快理解這項活動的主旨,可以讓青少年覺得有趣、不幼稚,進行時也比較不會抗拒,願意參與這類活動。同時,在執行的過程中提供必要的感情距離,可以讓孩子更放心自在地看待問題、建立信任感。

7. 金絲雀坎迪的新家

團體之家、住院治療及庇護中心的閱讀治療介入
遊戲治療很少有針對團體之家、住院治療及庇護中心的兒童所設計的療法,所以特別設計這個技巧,針對這群備受忽略的孩童。這類案主通常創傷最深,需要特別照顧,能善用此一技巧,就可及早協助這些孩童適應新環境。
這是一種閱讀治療技巧,專為四、五歲到十一歲孩子所設計,為身處團體安置情境的孩童可能面對的特殊問題,提供因應與適應模式。《金絲雀坎迪的新家》是一本書,金絲雀坎迪是故事的主角,他待過團體之家、住院治療及庇護中心,面對這些情境中獨有的問題與挑戰。
金絲雀坎迪在社工員聽鳥雪莉的陪伴下離開寄養家庭, 來到全然不同的生活環境。她覺得是自己「不夠格」才不能待在寄養家庭,心裡很難過;她離開其他金絲雀(代表寄養或原生家庭),與別種動物同住(代表團體之家、庇護中心、住院治療),因而認識了照顧他的其他動物。起先坎迪對他們抱有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可能代表種族差異、不同人格及自我的偏見)。 她叫到「新家」不久就受傷,趕忙找護士幫忙,後來慢慢了了解醫護人員換班的規律(三個梯次的動物照顧者),也了解娛樂活動的意義與自己擔任的職務。她從了解暫停與離開的概念,學會化解衝突的技巧與行為的期許。她學著打點生活雜務,嘗試沒吃過或不常吃的食物,也幫助其他動物適應新環境。她學習適應團體作息,接受洗澡的習慣,與室友相處。她也接觸到法律相關問題,認識法官、律師等法律人員。她學著適應新學校,面對遭人欺負的問題。她與治療師面談,參加遊戲治療。
被安置在團體之家、住院治療及庇護中心的孩子正如同金絲雀這個角色,所以可以指導他們閱讀這本書,利用書中章節導入,強調特定的主題,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這類閱讀治療技巧較不具威脅性,可以提供孩子適應改扁的模式,孩子可以對書中人物的行為產生共鳴,而覺得不那麼孤單。集體照護的環境複雜,問題也遍及很多層面,本技巧可用於孩童單獨面對成人照顧者或疃體治療的情境,由於團體剛成形時彼此的信任還沒建立,個別談話太過急切,所以就可以利用這個活動當作介紹某個情境的開場白,而不需直接導入問題。

8. 超級我

適用於四到九歲的孩童,可以用來促進問題解決的時效。治療者和孩童以三到四週的時間,一起創造自己的超級英雄,問孩童:「如果你有一個超級英雄,他是怎麼樣的英雄?會有什麼超能力?」因為英雄的形象魚鮮明,再加上引導性的意象,可協助孩童將治療過程所學的知能內化為自身能力,且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及未來的目標。說故事的治療方式不僅能讓孩童親身參與,且應用象徵強大能力的人物(如超級英雄)來激發想像,使孩子看見成功的希望,有效提升自信。
應用的方法為治療師與孩童討論想賦予超級英雄的特質,像是孩童對自己的期望與希望達到的目標,孩童的個性的需求不同,角色設定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再來,治療師與孩童開始設計超級英雄的服裝與配備。當孩童提到這個英雄擁有某種武器或防禦功能,治療師可引導其討論解決類似問題的技巧。案主為英雄選擇服裝顏色並為其命名。治療師可協助孩童用自己的名字做為英雄的名字,或讓名字象徵孩童的某些面向。
然後由治療師編故事,讓孩童與超級英雄共同解決一個問題。治療師可自行斟酌,以一到兩次的面談完成此項活動。這個活動以隱喻的方式,讓治療師與孩子有機會著眼於其中的改變與成長。過程中所編寫的故事與最後完成的超級英雄,反映整個治療的過程,讓孩子能帶著有形的自我成就,結束這段治療。

9. 美術與語言暗喻法

適用於那些父母親離異或曾經有喪失經驗的孩子,像是孩子自己生病、家中有人病重,或是一位重要依附者的病逝。他們可以藉由遊玩來進行治療,運用情緒、認知、創造能力,表達喪失某些東西後的自己。進行暗喻的治療,孩子會逐漸理解到之前的經驗和現在的經驗有何不同。這個遊戲是具有治療性的,因為它可以讓孩子開始確認自己的感覺,並找出原因。藉由圖畫的創作讓孩子有一個表達並擁有感覺的機會,同時也在讓他們在對治療者描述過去發生的事情時,能夠更深入的表述。一般來說,會請孩子先畫一張圖畫描述父母離異前他們的感覺,然後再畫一張父離異後現在的感覺。如果治療者能夠成功的幫助孩子認知、表達並且擁有自己的感覺,孩子們不論年紀的大小,都可以在生命中感到失落或困擾的時候利用這個治療技巧。利用故事可以幫助案主放入自己的感覺,並且讓孩子藉由圖書來表達在失喪前的生活以及失喪後的生活狀況。

10. 比手畫腳

這個治療技巧適用於剛開始有閱讀能力的孩子(六、七歲至青春期前)。如果治療者認為父母親也可以藉由適當的方式介入的話,這個治療技巧也可以運用在家庭遊戲的治療上。將它運用於抗拒說出痛苦事件的孩子身上是最有用的,因為孩子的焦點在於猜字。也有助於揭露孩子未被發現的核心觀念、適應技巧及感受。
這個遊戲可以找出孩子有什麼想法、感覺、潛在的議題、主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模式。一般而言,父母很少會注意孩子會有這些行為的動機何在。
遊戲方法是每一個人抽出一張寫著字的卡片,接著要描述一個有開頭、中段以及結尾的故事,然後其他人有三次機會來猜猜這個字。治療者可以評估故事背景與劇情的設定再給予案主適當的治療,並且獲知案主的整合能力並追蹤採合的故事。卡片上的字可以是針對特定對象而設,但一般都是一些名詞,例如母親、巫婆、嬰孩、兄弟、怪物、山洞以及各種的感覺 (例如害怕、悲傷、孤獨等)。

三、藝術治療

1. 圖畫的之前與之後

適用於父母離婚及分居的孩子,此方式可幫助孩子評估自己對於家庭的了解前後的狀況,也可以用來鼓勵孩子討論父母離異或其他失喪經驗中的改變及適應。此方法需要圖畫紙、鉛筆、蠟筆、彩色筆以及彩色鉛筆等等。當面對無法控制衝動的孩子時,用小一點的紙張來控制他們的焦慮以及衝動性是有極大的效果。當面對帶有沮喪或是壓抑症的孩子時,就可以用大一點的紙張來激起他們的自發性與表達能力。治療者要求孩子畫一張在家庭改變前的圖畫,然後在畫一張改變後的圖畫。在解讀之後的圖畫是要找出正面的意義,並且要加強及建立所揭露出來的健康資源、關係以及解決方式。例如孩子在父母離婚後容易與兄弟姊妹變的親密,他們將自己在之後圖中的位置與某位或多個兄弟姊妹特別近。這種親密對小孩面對疏遠、退縮的感受時特別有幫助,也可讓孩子感到不孤單,知道另外一個人也有同樣類似的感受。

2. 惡夢

適用於因為一些看了恐怖電影或聽了恐怖故事的孩子上,但極力不推薦適用於已知或懷疑曾受過性侵害的孩子上。治療者要求孩子描述夢境,然後討論他想要這個夢如何結束,他要如何改變他的夢境,最後要求孩子畫下他所想要的結尾。接著請孩子將眼睛閉起來,然後再述說一次夢境,在孩子進入恐怖的階段時,讓小孩大力的握住自己的手,好像有一個遙控器在手上一樣,然後讓他順著自己的意願來結束這個夢。在孩子說他可以見到新結局的同時,治療者可以輕輕觸摸孩子的手來加強這個新結局的感覺,然後讓孩子睜開眼睛,重複這個療程三次。讓孩子將他畫的新結局的畫帶回家放在枕頭下,幾天後再確認此療程是否有成功。

3. Gloop 和遊戲黏土

適用於被疏忽或被虐待的孩子,他們可能無法利用他們的五種基本感官去知覺,此方法藉由治療者給予孩子引導以及安全保證,並且提供清楚安全界線的環境下,對於感官提供適當的刺激。孩子應由最具阻力的工具轉到最沒有阻力的工具,可以從鉛筆開始,在進展到蠟筆、馬克筆、水彩、廣告顏料,最後到手指繪畫。在初期的治療過程中若給孩子先接觸沒有阻力的工具反而會招致反效果。
此活動用的黏土是一種結合麵粉、鹽、水和蔬菜的簡單無毒混合物,食用色素也可以添加進去,當顏色與口味添加進去時,更會刺激孩子的觸覺、嗅覺、味覺以及視覺。另外因為治療者不斷參與,他與孩子的關係便會持續的建立。當完成創作後,孩子們開始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來扮演所創造出來的角色或物件,最後孩子們可以將黏土帶回家,以便強化並保存這些經由歡樂又有建設性的治療過程中贏取的感覺。Gloop 是由水、膠水及一湯匙的洗衣粉所混合而成,這個活動能取得與遊戲黏土相同的效果,但這個方法使用的材料比較屬於流質性,也相當有趣。
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這兩種材料都與身體所分泌的體液很像,所以對於一些受過性虐待的孩子來說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問題,因為這些材料有可能會引起他的痛苦記憶,治療者必須注意到這個可能性,雖然這會造成苦痛,然而這個活動也可以幫助孩子提升自身力量以抵抗這些負面記憶。當孩子們在製造這些材料時,強調包括顏色、構造、粗糙、細膩、乾濕、味道等等的接觸感,如果孩子們將任何一種材料放入嘴裡,也可以強調這個東西的味道,也可以強調這個東西的味道,但是要防止孩子將其吃下去。

4. 黏土雕塑

可適用於廣泛的案例中,但建議用於大於十歲的孩子,尤以男孩子有效。治療者應該建議孩子利用黏土隨意地做出任何圖形,或是一個黏土世界。如果需要其他的工具可以向治療室或是從遊戲室裡隨意拿取。善用黏土這個媒介,可以增進自信心,因為它允許孩子選擇個人性地象徵,而黏土本身也有容易塑形的好處。
活動訴求的重點在於創作的表達,而不是美術的能力,所以每個孩子的創作模式都是可以接受的。治療者在孩子創作時可以使用適當的技巧來協助他,力安靜或是帶有支援性和反應式的評語,另外在雕塑黏土的過程中治療者應觀察孩子與材料的互動,特別是孩子選擇黏土品質與塑性、創造或選擇符號的先後順序、在創作開始中段以及結束後的口語與非口語行為,其中還包括被移走、毀去或是改雕塑的世界。在完成創作後,治療者與孩子一起看看這個雕塑後的世界,要求孩子討論自己的創作,這時治療者的理論取向、孩子的治療階段、孩子的需求與目標,都會決定下一步怎麼走。治療者可以把焦點放在特定的個人觀點、形體或中心主題上,也可以建議繼續創作,例如寫故事。幫助孩子從自己的雕塑中了解及找出其意義可以做為治療性的目標,最後拍張照片以保存這個作品。

5. 黏土草書

對於那些有著過強的自我意識而不願畫圖德孩子或青少年有著極大的功效,對那些在文化上過度曲解好的美術作品與壞的美術作品,並將自己歸類為差勁的美術者,然後拒絕利用繪畫來表達自我的孩子也有很大的效用。此方法也可以運用於團體治療上,特別是在團體形成的早期,如此能加強團體間的凝聚力與信任度。
開始的時候,治療者於孩子各拿一塊軟的風乾黏土,並給予孩子以下提示:「拿起你的黏土,並創作出四五種不同的造型,對於你的創作沒有任何的規定,它可以是任何形狀。我也會用我自己的黏土來創作。」治瞭者與孩子各自利用黏土做出不同造型,接著治療者繼續給予引導:「現在我們將手上的成品交換,你拿走我做的造型,而我拿走你的,下一步就是你將我的造型改造成任何你想到的樣式,我也一樣,如果你需要的話也可以再增加黏土上去。」此時治療者與孩子都各自努力把之前的黏土改變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樣子,將一個已經成型的黏土改造,會為孩子在利用黏土創作來表達自我的這個方式增強信心,比起用現有的材料去拼湊的效果要好得多。當治療者與孩子都完成作品後,互相交換看看並討論,這些討論的焦點一般都是在於每一件黏土所反映出來的努力,還有孩子和治療者對於目前的治療關係所經歷的前後背景,也可以在下周黏土烘乾時為黏土上色,藉此更深入了解孩子所想要的。

6. 內在參考資料

適用於家庭暴力頻繁或父母離異的孩子上,建議將此方法施行於八歲以上,可以充分利用言語溝通並且有良好活及概念的孩子。此方法主要是教導孩子對於自身問題的確認、探索與解決,孩子們用它自己的智能來產生新的聯想與主意,這時治療者就成為這個孩子解決問替過程中重要的一部份,並且教導孩子增加學習的潛力。治療者可以在一節療程中完成這個遊戲,也可以將之分散。
治療者在白紙上寫下主題「關於我的家庭問題」作為開始,治療者可以說 :「我知道你對於家裡發生是求有許多疑問,我希望我們能花藝點時間寫下這些疑惑。」治瞭者可在適當時機強調沒有正確答案,若有太多問題無法在一次療程中全部討論的話,可讓孩子把這些問題醫重要順序編號,而治療者的目的就是要評估這些問題背後所隱藏的恐懼軼事,進而幫助孩子組織心理上或行為上的反應。如果孩子沒有任何意見,可以利用黏土與白紙畫圖表達出他心中那個沒有問題的家庭景象。

7. 在紙當中的那一條線

適用於恐懼、困擾、注意力無法集中、溝通能力不足或是對父母有偏激觀點的孩子,此方法提供孩子面對困難情況而又不會有威脅性的方法,也提供了孩子一個看輕整體事實的好機會,許多孩子會努力將線的兩邊均衡,這是一種健康看待生命的方法,至少好過停留在負面的陰影裡。此方法即是在紙上垂直畫一條線,並在線的兩邊寫上關於某個詞的好與壞。例如一個被認為字臂的八歲孩子,在三年級一間嘈雜的教室裡很明顯的被完全孤立,初期療程中他在好的那一邊畫出孤立與生氣的象徵,包括單獨閱讀、單獨畫圖、坦克車以及怪物,而在壞的那邊就是拚字以及其他科目、操場、遊樂器材以及學校吃午餐的地方。之後孩子和孩子的父母都經過七個月時間的治療,並與老師溝通要如何和這個孩子往來。於是在兩個欄位中的事項明顯被交換過來,這個曾經在自己的座位上整天被無形的殼所遮蓋住的孩子,現在變成了會參與課堂活動的孩子,同時他的交友關係也漸漸改善。

8. 畫圖遊戲

治療者與孩子的第一次見面總是十分焦慮,有些治療者會先觀察孩子如何面對這種情況,有些則直接對孩子提起關於他們的問題。心理學家斐勒(Feller)則建議兒童治療師先回應孩子的需求或是直接參與他們其中。這個治療技巧可以快速減低孩子的焦慮,同時又可以讓孩子快速進入活動情境。
在與孩子互相介紹過後,治療師可以問:「你有玩過畫圖的遊戲嗎?」並且馬上在書架或白紙上畫出一個正方形,然後說 :「很久以前有一間房子。」這時在大正方形中畫出兩個當成窗戶的小正方形,以及一個當成大門的長方形。治療者一邊繼續說著故事,一邊在圖上作畫。進行的過程中,雖沒有詢問孩子任何事情,但是已經藉由書以及用童語解釋,給孩子一些知覺上的激勵。在畫上最後一條線時,孩子應該會問治療師不同的問題。不管如何都讓孩子知道這個房子的圖畫變成一個狗的圖畫,並且問他(或她)是否願意把圖畫帶回家。之後可以開始與孩子談話,問問孩子要不要玩玩具,或是讓孩子為自己畫一幅畫,也可以是其他人、動物或任何東西。藉由治療師一開始的給予,然後施以要求,及更多的要求,最後孩子被要求製作一些可以回報治療者、提供診斷的資料,同時也習慣了這個無威脅性又能減低焦慮感的方式。這個治療方式是用於九歲以內過於鬆散或太過緊張的孩子身上。緊張、焦慮、恐懼、壓抑的孩子對於新環境不適應,這時用這個治療方式就可以為這些不同的孩子提供所需,也在無威脅性的狀況下建立起治療者的權威性。

四、遊戲治療

1. 西洋棋

西洋棋可依不同的情況選擇有異於孩子的規則,讓孩子依循規則以及自我掌控來建立自我,但是假如孩子時常恐懼退縮,或是無法做一個領導的角色,這個孩子也可以自己替西洋棋創造規則。這個治療方法需要孩子完全依順規則,治療者可以說:「你們想要玩真實規則的西洋棋還是自己創造規則的西洋棋?」如果孩子選擇真正的西洋棋規則,治療者可以說:「我的玩法是你必須每一步都告訴我你要怎麼走,如果你的棋子靠近我的棋子,很自然的是我會將你的棋子吃掉,這是唯一的玩法。」通常治療者會與小孩討論一下生命中的一些規則,姑且不論喜不喜歡這些規則,重要的是我們的行為都有著一定的後果。大致上來說,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到另一件事,在教室中也是一樣,治療者可以繼續說:「在這個房間裡當我們玩西洋棋時,我永遠會吃別人的棋子。」這個治療方法讓孩子有機會冒險,修正自己的過錯並培養策畫的能力,同時也與成年人在可以預知安全的規則下一起玩樂。

2. 比時鐘還快

適用於注意力不集中的過動兒及有控制衝動問題的孩子,許多容易衝動的孩子都覺得很難保持自尊,他們常被要求不可以做這、不可以做那,通常無法完成已經開始的事情,也就因此無法得到將事情玩成的那種成就感,長期下來這些都會累積成孩子對自我的負面觀感,並且由行為表現出來。
在開始這個治療前治療者需要準備計時器、遊戲籌碼、畫圖材料、積木以及容易閱讀的書,然後告知孩子們所要做的工作(用積木蓋一間房子、畫一張圖、替模板上色、讀完一本書),治療者會說:「我們來玩比時鐘還快的遊戲,首先我會給你們一些籌碼,這裡也有一些積木。我會把計時器調為十分鐘,在這個時間內你必須用積木蓋一間房子,並且不可以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如果你從你的工作中抬頭看我,你就必須給我一個籌碼。每一次問問題或有分心的情形或是做其他事情你都必須給我一個籌碼。如果你能在這十分鐘內專心蓋你的房子,我會再給你十個籌碼,如果你有五十個籌碼,你就可以從藏寶袋(一袋的小玩具)裡面拿一個玩具,還有什麼問題嗎?」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問:「當我完成房子時可以停止嗎?」治療者可以回答:「你必須繼續蓋下去,直到時間到,你會聽到鈴聲(治療者可以讓孩子聽聽看鈴聲),如果房子蓋好了就繼續蓋別的東西,只有在鈴聲響時你才可以拿到籌碼。準備 ! 開始 !」治療者一開始先不要打擾孩子,幾分鐘後可以開始製造一些聲音,主要的目的是要訓練孩子不論在房間裡、門外或走道上發生什麼事情都要專心於手頭上的工作,一開始孩子一定會受到治療者的干擾而分心,但幾次後孩子就會想集滿五十個籌碼以換玩具。而治療者可以逐漸拉長孩子的專注時間,例如把遊戲時間加長五分鐘。

3. 跟不好的感覺說再見

這個治療技巧適用於個人、家庭及團體的療程中,此方法即是利用市售「別打破冰塊」的遊戲盒,孩子被要求討論一個他感到生氣、挫敗、受傷、悽慘或憤怒的情況,孩子接著用遊戲盒裡的塑膠棒敲打一個冰塊,如此才可以「趕走這個討厭的感覺」。治療者接著引導孩子思考要怎樣有效的面對未來同樣的情況,各種探詢問題、防止問題及解決問題的主意都可以提出來,治療者可以針對孩子的例子中加強一些觀念,並且給予一些應該有的模範。持續討論到冰塊都被敲完為止。當一群孩子或一個家庭進行這個治療時,有效處理問題的方法是大家可以共享的。

4. 骨牌遊戲

帶有反抗性行為異常孩子的特徵是,他們對於自己行為的後果無法瞭解。他們無法瞭解一個特定的行為會帶來不當的結果。如果他們有能力看見自己如何中斷這些行為時,他們也就學到了事情的結果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改變的。
這個治療方法的目標就是幫助孩子建立一個內在控制的機制,來改善對自我行為的掌控,增加自我效能,並且緩和他的對立行為。
進行的方式為,簡單的將骨牌擺起來,用兩組或三組就著桌面上擺,然後推倒。許多孩子沒有經歷過這個活動,也顯出極大的興趣。接著擺起一組骨牌,每組都代表一系列行為中的一個單一行為。舉例來說,一號骨牌代表走進學校,二號是聽到走道上有爭吵的聲音,三號是走去看打架,四號是留在教室裡,五號是在老師介入時不走開,六號是在老師直接要求下還是不走開,七號是對老師有直接不尊敬的言行,八號是到辦公室去,九號是被停學。孩子可以很輕易的說出一些防範停學的策略。就真實的案例而言,只要改變或不執行三號到七號當中的其中一項,就會將整個事件的負面結果轉變成正面的影響。治療者就也可以藉由這個話題當做一個治療性的轉機,來深入探討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活動中事件的順序及過程是很重要的。
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孩子開始瞭解一種內在的軌跡以及內在控制的可能性,能夠有效靠他們自己治療偏差的行為。

5. 偷偷摸摸的遊戲

這個遊戲對於停留在負面互動循環的家庭有很大的功效 ,對於有偷偷摸摸行為的孩子也有很好的效果,主要的目標是將負面的家庭形態轉換成正面的,同時增加家庭成員互相的滿意度,並且改善他們的自尊。這個遊戲對好的行為有獎勵,並且在正面的情況下持續進行,孩子會到從良好行為中得到的獎勵比從負面行為贏得的注意有更多價值。家長們則可以學會欣賞孩子,並且瞭解如何增加正面的互動。
首先在沒有父母的場合與孩子談話,讓他們偷偷的用正面行為來給父母驚喜。同時告誡他們說:「記得要偷偷摸摸的,不可以告訴任何人喔 !」
接著將父母帶進療程,並且解釋間諜的角色,必須記錄一週中孩子偷偷摸摸的優良行為,並在下一個療程前不進行討論。接著讚美孩子的優良表現,並試著瞭解孩子和家長在這個行爲過程中的感受。
持續幾個療程後,父母漸漸會發覺孩子逐漸將良好行為視為常態,而孩子則接受了正面的注意和隨時給父母驚喜的機會。

6. 捉迷藏遊戲

適用於有多重失喪、被疏忽、父母離婚、親人死亡、憂慮、多次搬家、自己或是照顧者住院,或是其他種類的失喪情況的孩子,特別是孩子在沒有被需要的感覺時。與一般遊戲治療技巧不同的是,治療者並不積極地引入這個技巧,但在治療室經過設計與調整後,每一個小地方都可以用來增加此治療的效果,例如將書櫃與牆壁有角度地放著,並加上一些與孩子一般高的窗簾。孩子開始這個遊戲的方法可能是說:「把你的眼睛先閉起來。」或是「假裝你看不到我。」許多時候甚至不用言語表達,只是在治療者轉過去時躲到椅子下或門後,這種非口語的溝通方式就是一種進入遊戲的邀請。在尋找以及找到孩子的過程中,治療者必須強烈的用口語表達這些情緒:「喔,我看不到你(有一點驚慌)! 我好想和你玩遊戲(失望的口氣),如果我找不到你怎麼辦(有一點悲傷)?如果我見不到你,我會好難過喔 ! 你在這裡啊 !(很大的放鬆與喜悅)。」
捉迷藏遊戲是一種比較有自我意識的遊戲,對於順從規則有著特定的強調,同時也可以反向進行。下面列出一些在遊戲中會出現的反應模式,並給予一些適當的假設。情況一:孩子只想當尋找者 / 假設:需要控制的感覺;情況二:孩子不能忍受一直躲著 / 假設:不能忍受孤單的焦慮或緊張;情況三:不想被找到的孩子 / 假設:逃避親密關係,對憤怒和依附的矛盾;情況四:孩子想一直玩下去 / 假設:無法滿足內心對獎勵的需要。當這個遊戲在治療室中進行時,孩子正在進行對於持久性情感的重要任務,在治療者的技巧幫助以及自己的參與下,孩子可以重新架構依附的問題、表達出傷痛、了解相關的焦慮、獲得被需要及和所愛的人重聚的感覺,這個治療方式也可以引導出一個有安全感的自我以及自我價值的內心。

7. 創造自己的紙盤遊戲

適用於那些退縮或帶有反抗性的孩子,對於有注意力缺乏和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也有增加注意力的效果,這個遊戲增強了那些抗拒顯現自己能力不足及有學習困難孩子的能力發展。此遊戲類似大富翁,先在一張紙的一角寫下「開始」,接著擲骰子,較高點數的先依照自己的點數前進,如果停留在一個空白處,就可以寫下自己的指示,這樣創造力變成了這個遊戲的重點,有時孩子會寫下一些關於技能的挑戰,例如拼字或數學,因此孩子在過程中會做一些簡單的數學,並且計劃如何難倒另一個遊戲者(也就是治療者)。有時候會有一些不同的挑戰,例如「你的輪胎壞了,請退後三格」,但要避免一些會讓孩子灰心掃氣的指示,例如「一個颱風吹壞了你的屋子,請把糖果都繳回來。」孩子必須被引導做出比較有正面意義的指示,或是做出有實際益處的指示。遊戲持續到所有的空格都充滿了指示,接著所有玩家都必須照著指示進行遊戲,每一次玩家經過「開始」的時候都可以得到一個糖果,並且建議在遊戲結束前先不要吃掉糖果。

8. 西洋棋暗喻法

適用於有反抗性障礙、行為異常、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其目標有:增加自尊、增加專注力、增加選擇與後果連接的能力、增加在選擇中預測後果的能力、增加計畫並且執行適當選擇的能力、增加表現運動家精神的能力、增加用語言表達想法的能力、增加享受靜態活動的能力。這個遊戲結合了競爭心態與了解前後因果的慾望,分為幾個療程,療程一是先讓孩子了解西洋其基本玩法,療程二是讓他們了解每一個步伐的後果,並利用詢問的方式來刺激他們的思路。例如:你將棋子移到某一個位置會發生什麼事情?這個移動會幫助你保護自己的國王或是吃掉我的國王嗎?對於棋子的移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對方會如何走呢?在頭幾個棋局裡,治療者可讓孩子在重想過後有重新移動的機會。療程三是要求孩子在走棋子前要仔細的思考,否則得接受走錯的後果,並告訴孩子治療者的步伐會如何回應,幫助孩子預測後果。療程四是將西洋棋中的想法和計畫與真實生活中孩子的思考過程及行為之間相對照。在孩子了解人生不過是一盤棋的暗喻後,他們會很驕傲地說自己可以事先計畫並且避免被老師、家長或是有攻擊性的同伴「吃掉」,因為他們懂得在下決定前如何用新的能力來思索選擇的方向,並且預測可能的結果。療程五是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玩西洋棋,這樣家長也可以在家有效地運用這個技巧來取代處罰與吼罵,藉由這個模式開啟尊重及管教孩子的方式,並改善與孩子的關係。

9. 情緒照片

適用於有發展障礙、年紀稍長、有攻擊傾向、無法辨認他人舉止所代表的社交情緒意涵並適切回應的孩童。這些孩子會遺漏對方表情反應的訊息或誤解其含意。這個遊戲使用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的照片,展示代表的各種情緒,讓他們能夠精準掌握對方傳遞的訊息,做出適切的回應。遊戲的方法是收集各種家中成員表情的照片。要求他們分別做出誇張、快樂、悲傷、盛怒、害怕、關切、嚴肅、愚蠢等, 依治療的案主需求而定。第一步是學習辨認情緒,有幾種進行方式。將照片放在治療師與案主之間,兩人各挑一張照片,辨認照片人物及其表達的感覺。案主若回答正確或踴躍嘗試,可給予獎勵。治療師應簡單說明臉部特徵,幫案主了解是什麼情緒:「媽媽真的看起來很難過。看到她嘴角是下垂的嗎?」亦可將這些卡片當成閃示卡,案主看到照片就得指出裡頭人物表達的情緒,幫助案主迅速辨認對方的態度與情緒,且予以適當反應。
下一步是讓案主設想一些與照片中人物的感覺相同的情境或故事。「這是我的老師,她很高興,因為我今天都有做功課。」若案主已經熟練,則可加入多張照片,編出包含不同的感覺、人物間彼此互動的故事。「我媽氣壞了,因為姊姊不打掃房間。她到處晃來晃去,看起來很無聊。」治療師可將適當的情緒反應納入所編的故事中,或強調故事中特別重要的部分。
有時候遊戲歷程可引起孩童重大的情緒反應,如拒看照片。治療師可鼓勵案主表達這些情緒反應,引導其更了解情緒,產生更好的療癒效果。利用本遊戲,能夠改善有嚴重情緒障礙或欠缺社交能力的孩童的問題。

10. 情緒賓果

辨識、區分自我和他人的情緒須經過一連發展階段,先具體再抽象,從自我中心轉為他人取向。孩童年紀漸長,愈能區隔自己與父母是不同的個體,也愈能了解他人的特質。採取的遊戲型態,氣氛較輕鬆,孩童較能自在地表達自我。他們能在安全的環境裡表達情緒,孩子能聽到別人跟自己也有相同的感覺,所以不管快樂或痛苦,他們都不會覺得孤單。團體成員相處後逐漸發展出凝聚感,可讓團體歷程進行順暢。只要讓孩子覺得「好玩就好」,講清楚遊戲規則,他們就能放鬆心情,說出自己何時有什麼感受。說出事情後,就比較不受問題困擾。
遊戲的方法就是,治療師製作一張感覺圖表,貼在海報板上。感覺圖表上列出賓果遊戲要用的數字,每個數字都代表特定的感覺且附有圖案。如 B1 是快樂,B2 是難過,B3 是寂寞,B4 是明查,B5 是生氣,B6 是沮喪,B7 是無聊,B8 是得意,,B9 是不知所措,B10 是害怕。賓果遊戲的五個字母(B、I、 N、G、O)各自搭配十五個數字,共七十五種感覺。治療師可列出七十五種,或減少數目,每個字母只搭配五或十個數字。這張感覺圖表將遊戲要用的情緒代碼全部列出,遊戲時孩童不用記住代碼的意義,只要看海報板上的圖表即可。治療師也可用同樣的代碼與圖案製作「呼叫」卡。這種卡片可用硬紙板製作,以便固定在感覺圖表上。遊戲進行時,治療師會說出一個代碼,並說明代表的情緒,接著把呼叫卡用圖釘或魔鬼氈固定在感覺圖表上。遊戲開始前,治療師把賓果卡與籌碼發給團體成員,讓他們說出自己在生活中何時有這種感覺後,可把自己的籌碼放在叫到的號碼格上。
這個活動會用掉一整個團體療程的時間,

11. 疊疊樂遊戲

疊疊樂也是屬於結構性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活動技巧,增加對衝動性的掌控,及完成任務導向的行為,並從中得到對自己的控制感與自信心。藉由不斷的挑戰把疊疊樂堆高,再謹慎的和治療師一根一根取出來,個案兒童贏的時候十分高興,治療後期會主動開口要求玩疊疊樂。從遊戲的過程中治療師與個案兒童討論如何讓疊疊樂取下不倒塌,內部的隱含意義是教他如何從選取木塊而不倒塌中建立信心,以及重新體會對環境的控制感。

12. 球箱遊戲

球箱中佈滿各式各樣的顏色與材質的球,年幼的孩子可以整個人跨進球箱中,享受豐富的觸覺刺激。在球箱遊戲之中除了給予個案兒童感官上的多種刺激外,同時也能產生安全感與愉悅感,最後治療師也把球箱當作是增強物,個案兒童完成固定訓練活動後,可以到球箱中遊戲與放鬆。

五、玩偶遊戲治療

1. 指上木偶

適用性非常廣泛,這個治療方法的基本目的是提供孩子利用指上木偶創造一個代表自我的機會。中幼年期的孩子通常創作時會把自己覺得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或是創造出自己所希望的自我。這個治療方式可以在孩子的引導下繼續發展,孩子可能會說新的我與舊的我,或是其他二分法的用詞,或是改變原本的玩偶,例如加入手與腳代表能力和力量、身體或是個人的成長;或特徵的改變。方法就是請孩子做一個代表自己的木偶,孩子可能會將完成的木偶擺成聽眾的模樣來觀看其他木偶,或是當成製作人、口白者、控制遊戲者或是主角。對不同的孩子來說,木偶可以有效地提出自尊的問題,透過木偶劇可以發現孩子需要在哪方面加強或發展,至於類似的活動包括了畫出背景、迷宮、道路,或是羅列許多選擇和結果的紙上遊戲,讓孩子的進步直接顯現在遊戲上。

2. 利用玩偶來創造一個象徵性案主

適用於容易退縮的孩子。大多數孩子都容易對玩偶有一些好感,他們會先確認玩偶的個性,然後將自己的感覺將人際間的衝突投射在玩偶上。在這樣的方式下,孩子不用面對創傷的經驗和痛苦的情緒就可以與自己溝通。但有些孩子還是會因為太過於恐懼、退縮和自我意識過重,強烈抗拒表達與互動,這些孩子通常會僵硬地坐在遊戲室裡,避免與治療者做眼神上的接觸,甚至會抗拒與治療者合作。因此此方法設計一個象徵案主將焦點從退縮的孩子身上轉離,增加他的安心程度,並且讓孩子在安全的距離內探索自己的感覺。
例如貝斯尼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他被診斷有退縮、憂鬱和恐懼的選擇性沉默行為。在進行治療時,他已經上了幾個月的幼稚園,但他在學校從未給過一個微笑或是對於周邊環境有任何適當的反應,但是他在家裡卻吱吱喳喳地說個不停。貝斯尼的父親和母親在他三歲半時離婚,且他母親有長時間嚴重酗酒及精神問題,常常在公共場合不當酗酒或攻擊她的手足與丈夫。貝斯尼在幼稚園的第二年開始接受治療,第一個療程中他拒絕探索任何玩具,與治療者說話時他會把自己的眼睛遮住,動也不動地坐在地板上不講話。在第二個療程中,治療者拿出一個玩具熊,並且把熊的眼睛蓋起來,他輕輕地對玩具熊說話,對玩具熊保證他不會讓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在玩具熊或貝斯尼身上。接著治療者利用這個玩具熊來轉換貝斯尼的感覺,無條件的接受他隨意的在療程中做任何事情,包括了持續的沉默,治療者讓玩具熊用害怕的語氣說:「我不喜歡說話,有時說話是很可怕的。」然後治療者正面肯定了這個感覺,然後告訴玩具熊,如果它不願意和治療者說話也沒關係,但是治療者很喜歡和它在一起。
在第三次的療程中,貝斯尼明顯的不再害怕,但還是一樣沒有動作,治療者持續的和玩具熊互動,並且反映出它的恐懼。接近此次療程尾聲時,治療者告訴貝斯尼玩具熊非常的害怕,這是一個幫助貝斯尼開始接受安慰的象徵性動作。玩具熊表示想聽一個故事,治療者告訴貝斯尼「這能幫助玩具熊感到安心和少一點憂慮」,並讓貝斯尼在治療者閱讀故事時抱著玩具熊,在故事中,貝斯尼一直抱著玩具熊,並且給了幾個輕輕地擁抱,治療者這時肯定了貝斯尼給的幫助。在第四個療程中,貝斯尼進入治療室後直接的到玩具熊前面,給了一個充滿感情的眼神,並且擁抱它。治療者告訴貝斯尼,玩具熊喜歡看到貝斯尼,而且喜歡他為它得到的安全所做的一切,例如抱著它。這個玩偶變成貝斯尼的安全感象徵,在之後的幾個星期內他將玩具熊帶進了所有的治療室。
在第四段療程結束前,治療者問貝斯尼手上的玩具熊:「玩具熊,你一開始對於這裡感到恐懼,現在好一點了對嗎?」貝斯尼讓玩偶用力的點頭。貝斯尼早期的生活經驗使他在治療初期時無法接受治療者給予的任何身體接觸,不過玩具熊變成他們之間溝通情感的一個媒介,貝斯尼可以在嬰兒遊戲中讓玩具熊抱抱,並且也會藉由玩具熊給治療者抱抱。治療持續進行,在第十一段療程中,貝斯尼為玩具熊介紹了許多的玩偶,治療者讓玩具熊將眼睛閉起來並且害怕的顫動,幾次後他很輕的說:「很久以前有人曾經很殘暴的對待玩具熊,現在他很害怕陌生人,並且不知道可以信任誰。」貝斯尼將新的玩偶用很紳士的行為表示出他們是安全的,例如擁抱玩具熊。在這次的療程中,治療者用玩偶示範方法,讓他可以在掌控的感覺中練習與他人溝通。治療者讓玩偶對他和貝斯尼不斷的耳語,令人震驚的是,貝斯尼在幾個禮拜後開始對學校的老師和治療者耳語了。漸漸地,玩具熊在治療的過程中所佔的比重減輕了,貝斯尼開始用其他的玩偶作為他的象徵性溝通。

3. 成對的連指手套

適用於當孩子健全的功能受到矛盾感覺的損害時,議題可以包括朋友問題、青春期歡迎度的問題、接受新手足的來臨、搬家、親人去世、自殺、酗酒、離婚或是性侵害等焦慮和憂鬱的心理威脅。治療者可以利用玩偶當作是一種對於孩子的有效治療,讓他們討論一下關於離開家裡的一些感覺,一般而言孩子都會講出一連串的情緒,玩偶可以對每一種感覺都有著熱絡的回應,在孩子努力討論感覺時,治療者可以積極的利用一隻玩偶做出正面的情綠,另一隻則表達出負面情緒。在孩子表達出許多意見之後,玩偶可以說出一句帶有驚奇的話:「你知道嗎?我覺得現在心裡有害怕,同時也有興奮,就像我同時被推又被拉一樣,有任何人曾經有這樣的感覺嗎?」通常會有許多孩子舉手表達,現場的討論轉變成對這些感覺的表達。輔導者可以替孩子畫出經驗的架構,請一個自願者列出所有他可能擁有難熬的感覺,例如聽到父母要離婚時。孩子可以決定要對哪一隻手討論個別的感覺,「我聽到你對左手說,由於父親要離開而感到害怕,你擔心會想他,但是你又對右手說你感到有一點點鬆了口氣,因為可怕的吼罵會停止對不對?」在治療者的幾次示範後,孩子被鼓勵將玩偶戴上,並且描述經歷過的感覺,治療者可同時討論:在同一時間我們可能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如果這些感覺很強烈的話我們怎麼辦?如果我們對於這些感覺困惑了怎麼辦?如果因為思考或是擔心這些感覺花了太多的實踐、注意力或能量的話我們怎麼辦?等等

六、玩具與物件的治療

1. 身體襪

身體襪是一種用萊卡布料做成的彈性袋,有著魔鬼氈的開口,可以包覆住整個身體,主要的目的是增強正確的身體形象、身體界線,幫助有注意力障礙的孩子進行想像遊戲,以及幫助有進食問題的成人。這個袋子的觸感可以給予一種母親與嬰孩互動的親密感覺,這種親密感覺是身體形象形成的必然步驟。這同時給予了一種「我看的到你,你看不到我」的經驗,增加個人的安全感、放鬆自我抑制、刺激遊戲的精神,同時也是治療者和孩子間互動的襯景,孩子可以自由地進入袋子中的保護空間,並且進行一些想像,如滾動的石頭、孵蛋、飛行中的鳥等等,藉著說故事及取名字,自動發展出關係中的引導者和觀察者。這個治療方法近似 Winicott 提出的「抓住你的環境」,增加一些象徵性經驗,那種被包裹住的感覺可以滿足早期沒有得到足夠關愛的孩子,緩慢的搖晃也可以用來安撫過動或沮喪的孩子。Mahler 對於分離階段的說明也可以引進遊戲中,在這個遊戲李的布料是可以被拉扯的,孩子可以緊拉著來擴充自我的範圍,或是從自己的現狀中脫離。可以慢慢地透過小開口,伸出手或腳等身體各部位來感應外面的牆壁。這個活動可以將孩子對身體的恥辱、暴露感與熟悉的環境隔離的感覺帶出來。孩子處理負面的感覺時,同時也在袋子裡很舒服的待著,漸漸地會有不錯的感覺,最後可以提出分離的感覺和對於分離的準備。

2. 撕紙

可適用於不同的案主,例如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在家裡時常爭吵的兄弟、受過性虐待的孩子、有行為問題的孩子,或是帶有完美主義個性的孩子。此遊戲可以發展團體合作,提供打架以外的另一種途徑,讓緊張的孩子放鬆,並擴大違規者的界線,給孩子一個完成承諾的機會,提共治療者和孩子間情感的連結。這個治療方式需要一本電話簿或沒有用的紙,療程的開始先讓孩子將右手舉起來,保證在遊戲後會將場地清理乾淨。治療者解釋說我們要做一件很費精力的事情來讓負面的感覺釋放,並且討論了在不同的感覺以及各種不同的情況下會產生的情緒。接著治療者撕下幾頁電話簿,並且告訴孩子如何將這些紙撕的更小。一般都從中間撕開,然後撕裂的更細,而紙張的大小不重要。接著將小的紙片放在房間的正中央,當堆成一大堆時,大家(包括治療者)一起將紙片丟到空中,這些紙片在整個房間內飄揚,孩子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孩子喜歡把紙堆在一起然後往上丟,或是用紙片將其他孩子埋起來,不過大部分都喜歡拿一把紙片重複的丟到空中。直到時間結束,接著就要清理了。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治療者肯定他們完成自己的承諾,清理好之後大家一起討論將這些感覺和情緒釋放的感覺,以及要怎樣應用到家中或其他的情況上。

3. 生氣的遊戲

這個治療方式對於個別的、和家人一起的、或是團體的孩子(三到十三歲)都有效用,同時也可以是一種表達感覺的無威脅方式,例如不公平的評斷或是傷心,對於具攻擊的、退縮的,以及憂鬱症的孩子也可以施行,並且可以依照不同的個案而有所改變。許多需要遊戲治療的孩子會有憤怒的問題,而且大部分無法用適當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行為。如果孩子在遊戲治療中被允許可以發怒,並且被治療者用正面肯定的態度接受,孩子才可以學習到在療程之外用可以被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憤怒(或其他的感覺)。這個治療技巧的理論是雙重的,將「每一個人都會發怒,這並沒有關係」的想法正常化與一般化,這幫助了孩子用口語來表達憤怒,並且在遊戲最後也用行動表現出來,這樣孩子就可以學到兩種適當的表達憤怒的方式。
治療者利用紙磚或軟塑膠製成的積木來進行遊戲,將這些磚頭發給所有參與的人(包括治療者),輪到自己的時候要將磚頭放在前面那個參與者的磚頭上面(讓每個人有五到八次的機會)。輪到每一個人的時候必須說出一件讓自己感到生氣的事(或是一些不公平的事),所有的陳述都是被接受的,從愚蠢到嚴肅的事情,例如「我不能先吃甜點是不公平的」或是「姊姊打我或是搶走我的玩具時我很生氣」,所有的磚頭都擺完了以後,孩子被要求想一個真正讓自己感到生氣的事情,做一個生氣的臉,並且選擇任何的方法將磚頭打倒,如此遊戲便宣告結束,如果孩子要求的話當然也可以持續進行。

4. 魔術毛毯

適用於家庭治療,尤其是那些注意力缺乏症或是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孩子,父母可以在特別的時間內進行魔術毛毯的遊戲,一天一至三次,也可以和年紀非常小的孩子一起進行這個遊戲,念故事給孩子聽,或是讓孩子選擇一本書,把枕頭堆在毛毯上後閱讀那一本書。這些毛毯是可以隨意讓孩子利用的,魔術毛毯可以讓孩子到許多地方,或是逃離那個地方,也可以簡單地提供一個祥和又安靜的地方。有時候它也可以不是魔術毛毯,而是交通工具的一種,可以是一輛車、一間房間、孤立又安靜的海島或是護城河裡滿是鱷魚的城堡。
利用計時器或鬧鐘,依孩子的年齡將時間訂在五至十五分鐘,父母依據孩子的年齡來決定要不要幫忙。但在家裡運用這個治療有個規則,毛毯必須不用於其他的事情上。這個治療的一切過程絕對不可以體罰孩子,它必須是個正面的經驗。另外此療程必須在五至十五分鐘內完成,且一天不要超過三次,不論是孩子或父母,在「兜風」時除了時間已到或是到達目的地外,不可以離開毛毯。

5. 相簿

適用於有喪親之痛的孩子,也可以擴大應用在孩子生命中其他的失去事物上,這個治療主要是藉由相片來提供一個無威脅性的活動,讓孩子安全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或感覺,使用這些照片可以讓孩子將焦點轉離自己。治療者必須先蒐集一些能夠涵蓋孩子生命歷程的相片,但主要是蒐集孩子生命中重大事件的回憶。蒐集好的相片先平均的散在四處易見的角落,並且容易地將這些相片依時間先後排列,藉由這個過程,許多層面的感覺與想法會被釋放出來:有關於家庭的討論、記憶的喚起、對於生命中已故親人的感覺、生命的過程、關於失喪的感覺、與悲傷有關的感覺。照片依時間先後排列好後就可以放進相簿裡,之後孩子可以在每一張相片下面貼上便條紙,用來描述相片中的事件,最後治療者可以將孩子的描述寫在便條紙上。

6. T 恤

適用於曾經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他們的問題包括一般性的恐懼與焦慮、睡眠問題、身體受了侵害的感覺,或是「不一樣」的:對於身體的抱怨。治療方式是讓他們自己製作 T 恤,可以讓孩子在有創造性又無威脅性的狀況下被鼓勵,確認自己的壓力問題,並開放的與照顧者討論以前那些太過於抗拒的恐懼、擔憂以及想法。對於那些有睡眠困擾問題的孩子來說,這個治療可以提到睡眠中的負面困擾,並且幫助照顧者與孩子創造一個正面以及安撫性的睡眠習慣,協助他們發展解決壓力問題的溝通能力。治療者、照顧者和孩子可以一起製作T恤,並提醒孩子「要記得你的身體是如何的珍貴,以及讓你信任的成人知道你的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製作一件上面有提醒文字或圖畫的T恤。」孩子可以在白天或睡覺時穿著這件 T 恤,依照他自己的意願讓照顧者為孩子畫一些特別的圖,或是特別的訊息。鼓勵孩子自己選擇想要寫在衣服上的文字以及圖畫。治療者同時也可以進行圖樣或是提醒放鬆以及行為控制的技巧。一般而言,孩子都會製作一件可以穿去學校的 T 恤和一件睡衣,有的則會製作 T 恤給照顧者與治療者。

7. 憤怒的高塔

這個治療技巧適用在一些擁有表達困難的孩子身上,包括了壓抑憤怒以及過度激動的孩子。他們有著受虐、創傷、疏忽、遺棄或其他失喪的經驗,無法解決自身憤怒的問題。適當的宣洩對這些孩子來說很困難,在臨床上,這些孩子會有兩種極端的表現:將這些憤怒無可抑制的展現在他生活中的所有層面,或是將這些憤怒隱藏、壓抑在心中。 最重要的解決辦法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憤怒以及瞭解憤怒,可以幫助孩子感到堅強以及完整,並且不會懼怕這些感覺,或是避免將感覺藉由間接的方式釋放以致傷害別人或疏遠別人。治療方式主要是將一個娃娃放在塑膠塔上,用一顆柔軟的球將塔擊倒。這個娃娃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一位老師、一個事件、或是孩子自己。孩子必須說明娃娃代表什麼,並且在擊倒娃娃前用言語表達憤怒,他可以說:「我厭恨我的爸媽」、「我好討厭自己」⋯⋯ 治療者回應孩子表現出來的內容與感覺可以說:「你果真很痛恨你的爸媽呀!」讓孩子自己擺設高塔,並且隨著他的意願將塔擺的穩固或是不穩,可以讓孩子有主控的感覺,提供他們靈活度與掌控。另一個治療的重點是,把塑膠桶互相套起來至塔頂蓋起來。孩子可以把娃娃、足球,以及塑膠桶封在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如此一來這似乎可以讓孩子成功的將感覺封住。透過這個遊戲的導入,可以讓受壓抑的孩子釋放怒氣並放鬆,讓他們心裡那些痛苦的感覺消失。和其他表達性的遊戲治療一樣,這個治療的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憤怒的程度,以便在未來憤怒產生時可以適當的壓制這種情緒。

8. 擔心罐的治療技巧

孩子們有許多的擔憂深藏在他們心底,這些擔憂可能造成他們心理的負面影響,包括了不穩定的脾氣、焦慮、恐懼、分離,以及與同儕間的紛爭。這個擔心罐的治療可以讓孩對成人或是其他孩子來確認並討論他們的擔憂。根據史戴厚(Strayhorm,1988)的理論,孩子可以學到足夠的心理技巧來轉變成一個有能力的個體。這些學習團體主要是針對幾個心理技巧:
• 親密、信任、關係建立。
• 藉由文字、符號,以及心像來做認知的處理。
• 應付挫敗以及不喜歡的事件。
• 對於方向以及目標有適當認知。


案主必須能夠擁有以下的能力 ::
• 利用語言能力。
• 發現並且說出自己的感覺。
• 同情其他人。
• 將自己的內心揭露給其他人。
• 忍受他人的許多行為
• 專注並致力於工作。
• 開始社交性的接觸以及社交性的交談。
這個治療可以運用在六至八個孩子的小團體中,或是個人的治療中,也可以適用於許多的問題上,例如分離焦慮症、感情易衝動的疾病、憂鬱症以及恐懼症。有時候孩子本身以及深愛他們的成人們並不瞭解他們有多少的憂慮,這個實際的治療可以讓這些想法顯露出來。治療的方式為將可以緊蓋的罐子以白紙包住,讓孩子在剪裁好的紙上畫出或寫出「可怕的東西」,黏在罐子上。用剪刀將蓋子挖一個小洞,可以將紙捲起來放進罐子裡,這些紙上讓孩子寫下自己的擔憂,然後輪流將自己所擔心的事說出來給大家聽,並且鼓勵正面以及有支持性的回應。透過討論與檢驗,可以幫助孩子瞭解哪些憂慮他已經控制住了,以及哪些恐懼是還未控制住的。在這些憂慮都被確認後,可以教孩子如何解決這些憂慮。

9. 彩色鏡片

此遊戲治療的概念建立在於,協助孩童藉由遊戲體驗不同於原有的生活情境,學習新的行為模式。治療過程若能善用若干道具,更能有效引領孩童投入增長見識與智慧的歷程。孩子在遊戲室學習實用技巧,經過充分演練,應用於其他情境。在遊戲室裡運用認知行為理論,對兒童幫助甚大,然而治療師得耗費心思,讓孩子理解要傳達的訊息。所以提供有趣的活動、 安全的地點,孩子能暢所欲言,表達感受;親身體驗的活動使孩子輕鬆地學習重要概念。本遊戲需要幾副不同顏色的太陽眼鏡,亦可使用玻璃紙或任何可改變視覺顏色的材料。治療師首先解釋觀點及對個人的意涵,可針對特定目標來設計活動內容。如果案主沮喪,治療師可把不同顏色的鏡片解釋為樂觀或悲觀的看法;如果案主有品行的問題,治療師可用各色鏡片代表他人的種種觀感。針對有品行疾患或對立性反抗疾患的案主,治療師可借多副不同顏色的鏡片,讓案主試戴。接著便討論透過不同眼鏡看到房間內的景象有何差異,透過不同的鏡片,看到的現實也不同。討論結果能幫助案主了解,儘管看到的景象不同,但所有景象都真實存在,差別只在於觀看的眼光。治療師可把眼鏡送給案主,以便其觀察治療室外的情境。例如,,如果案主與父母發生衝突,雙方便可透過這種方式了解彼此,對問題的「看」法。本活動能協助許多孩童理解「觀點」的概念,明白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看法,個別差異應該受到尊重。這個技巧對於無法容忍他人意見、我行我素、自我中心的孩子特別有效,也可幫助憂鬱的孩子稍做調整,便可突顯正、反面認知觀點的特性。

七、團體遊戲治療

1. 彈性爆炸

參與者站著或坐著握緊鬆緊帶,用足夠的拉力來創造團體的合作效果,幾分鐘之內人與人之間的權力與控制就會是大家的話題。有一個叫「誰來帶領」的遊戲,是家庭的最愛。領導者抓著鬆緊帶並站在外面,而其他人在裡面背對著鬆緊帶,領導者撐大並移動帶子,而其他人就讓自己被帶領,在裡面的人必須學會如何被帶著走而不跑出圈外,這不僅僅是親子之間的治療方法,也可以針對有恐懼症或上癮的人來玩。這個玩具的張力本質可以幫助有攻擊性的孩子放鬆,接受團體治療。在另一個遊戲中,參與者把鬆緊帶向外拉成一個圓圈,並且試著在圓圈中站穩,然後用身體破壞旁邊玩家的平衡。這個遊戲增進了體能、表現了遊玩的精神、競爭的議題和人際關係。另一個方式是讓參與者把圈圈盡量的擴大,在一聲令下後,每個人跑回中心點,並且發出聲音,愈接近中心時簡單的聲音變得愈來愈大聲。推拉的活動也可以刺激人際間的關係,與其他人一起進行這個遊戲可以改善與別人不協調的問題。

2. 團體建築遊戲

讓孩子在團體形成的初期就建立起強烈的向心力,同時也增進了團體的療效,這個活動讓孩子開始瞭解合作和建立關係的重要性。在團體中,孩子可以拿到一大桶的積木(不同的顏色和大小),並且被要求一起建築一個東西。只有兩個規則,一是他們必須用掉所有的積木,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幫忙。依照團體的大小和療程所剩的時間設定時間限制。將成品的相片發給每一個孩子,並要求她們帶回家放在一個可以和父母共同看到的地方,在討論時孩子必須討論和大家一起工作的過程,而且每一個人都要說說對這個團體在遊戲前和遊戲後的不同感想。

3. 醜先生

這是一種與漸進式肌肉放鬆治療相似的減壓活動,這個治療可以在學校中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以團體施行。「醜先生」是一個用力擠壓後,它的眼睛、耳朵和鼻子會跑離原位的橡膠玩具,市面上有許多類似的產品。這個治療技巧運用在年紀較大的孩子上,他們渴望學習如何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退縮的孩子在被接受的環境下變得比較有表達性,過動的孩子找到了可以宣洩情緒的方法,所以也減少了挫折感和過動的症狀。
當孩子在團體療程中揭露了醜的想法(有壓力的想法)或感覺,或是這個醜的情況造成這些感覺時,治療者必須給予肯定,並且作適度簡短的討論,在進行遊戲前重視他的經驗,因為如果沒有這樣做,孩子很容易會將這個遊戲當作只是擠壓橡膠玩具的動作而已。治療者這時將醜先生交給孩子,並且要求孩子開始擠壓,在擠壓當中治療者可以告訴孩子必須將這些醜陋的想法擠出腦子,擠到脖子,經過肩膀,最後到醜先生的肚皮哩,團體中其他的孩子必須靜靜地觀看,如果擠壓的孩子臉變成了紅色,就代表他真的有用力擠,同時也必須給予鼓勵。一個孩子可以從一數到十,而擠壓的孩子必須在數完之前繼續用力的擠,接著孩子被要求停止、放鬆、然後深呼吸。這個活動可以連續三次,並且在其他孩子的鼓勵下,每一次都要更用力。如果孩子同意的話,治療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後面輕輕地抓著孩子的肩膀,另一個知道他有沒有用力的方法是看他肩膀的鬆緊度。肌肉緊繃時,摸孩子還會使他覺得癢癢的,這些由歡呼、擠壓和搔癢的活動所組成的氣氛是好笑又有趣的,在之後的三次嘗試中,孩子必須說出自己的感覺,內心的壓力是否有變小、團體的歡呼是否有幫助等等。依照孩子的能力與年紀不同,治療者也可以有比較深層的討論,例如可以教導孩子改變想法而不是感覺,例如可以練習在擠壓的時候想著「我可以」,當孩子對這個方法愈來愈熟悉時,治療者可以教他如何在治療室外使用這個方法。

八、其他治療

1. 遊戲治療中的動物使用

孩子都會自然地和動物玩在一起,動物沒有威脅性,也不會對孩子有所要求,而且孩子可以選擇和動物互動或是靜靜地觀察。孩子在治療室中與動物玩時是放鬆的,並且可以和治療者討論與動物有關的事情,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了自我。將動物用孩子的遊戲治療上並沒有限制,孩子會將治療者帶到動物前,並且用一些方式表達出對這個動物的興趣。就算只是簡單的問:「這是甚麼?」在治療者位孩子介紹這些動物時,觀察孩子的反應可以知道這個動物在這段療程中扮演的治療關鍵。例如有些被診斷為過動的孩子可以花了四五分鐘的時間,靜坐在寄居蟹箱的前面觀看寄居蟹的移動,害羞的孩子會去指出一些喜歡躲在海草後面的魚。孩子如果曾經被其他人欺負過的話,他甚至會和小魚對話,叫他們勇敢面對大魚的追擊。如果孩子沒有興趣就不會顯出有興趣的樣子,有時候將小動物加進療程中只是簡單的讓孩子放鬆,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安靜,並且安撫心靈,面對一個水族箱是靜思最好的選擇。

2. 協同遊玩的治療技巧

主要是針對一些有挑戰性的案主所設計的遊戲,同時也讓同儕或是訓練者之間有良好的互相監督。再這個治療裡兩個治療者將分是兩個治療的腳色。一個治療者跟著孩子,在適度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投入並積極地與孩子遊戲,和孩子一樣的投入和緊張。第二個治療者則對於治療者與孩子間的互動給予意見,並且限定規則。兩位治療者都直接地與孩子互動,但是有著不同的方式,而且兩位都暴露在遊戲的氣氛下,他們在遊戲中的合作與在遊戲後的討論提供一種強力的即時性監督。這個治療適用於以下兩個情形:針對陷入膠著的遊戲治療個案、提供現場的監督與示範,並且可以讓正在訓練中的治療者了解如何處置難度很高的案例。雖然這個治療適用於以上任何一種情形,但理想的狀況是能同時適用於這兩種情況。
這個治療最適用於一些希望更多直接遊戲或是少一點指令的孩子,這時候可以引入第二個治療者滿足孩子的需求,可以對孩子說:「現在我們認識一下 XXX,他會與你們一起玩遊戲,而我就坐在旁邊,像電視播報員一樣」。這樣的分辨可以很強烈的吸引孩子,同時孩子也會感覺到明顯的界線感。在遊戲中,兩位治療者要遵守案主中心遊戲治療法則,如 Axline(1947)和 Guerney(1983)所提出的原則。遊戲結束後,三方面的參與者都坐下來,寫出或畫出遊戲的過程,接著所有人都秀出自己寫的東西。除了上述的整理報告外,在這個療程後兩位治療者必須再進行一次討論,在孩子離去後他們必須在回顧一次遊戲的過程,並且特別注意他們的情緒反應。要使這種治療達到最好的效果,兩位治療者要有自在的感覺,而直接的討論不論在內在與外在上都實質建立了這樣的關係,治療者找出在治療中所浮現的主題並且討論對下一個療程的目標。

3. 各種經過設計的遊戲作業單

這種遊戲是經過設計的,將治療師想談或是想了解的主題透過好玩的遊戲方式呈現出來,也可以是治療師將想讓個案瞭解的內容轉化成個案可以理解的方式,包含的主題包括關係建立、情緒瞭解、家庭、學校、社會技巧,此類作業單可參考「兒童遊戲治療活動」一書。可以在用遊戲引導的作業單中表現個案對家庭、對朋友、對自己的想法,作業單的設計充滿遊戲的趣味,能降低個案對特定主題的防衛感。應用作業單也可以提高個案對自己想法與行為的了解,並且可透過作業單作複習,很適合使用在能夠作口語會談的學生身上。

遊戲治療參考書籍: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1),遊戲治療 101(陳志鵬譯),台北:張老師。(原著發行於 1997)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7),遊戲治療 101-II(鄭雅方譯),台北:張老師。(原著發行於 1997)
  • Kaduson H. & Schaefer C.(2007),遊戲治療 101-III(趙恬儀譯),台北:張老師。(原著發行於 1997)
結論 [編輯]

台灣遊戲治療學會(ATPT)對遊戲治療功用的定義:「在遊戲治療中,兒童的遊戲將實際的現象以隱喻的方式表達、溝通、教導及學習,幫助兒童的想像力免於束縛,使其經驗得以再現。治療師有機會去瞭解兒童對此經驗的反應、感受及想法,兒童有機會重新整理,將現實中無法掌控的部份化為可掌控的,可以發洩精力、發洩競爭的需求、學習生活中的責任、達成困難的目標,及重新體驗挫折,使情緒獲得消散、以社會接納的方式來表達攻擊性,以及學習如何與別人相處和學到新的解決方法。」因此透過遊戲治療,治療師協助受治者達成以下目標,如:發展正向的自我概念、學會自我接納、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情緒控制的能力等。

也就是說,此種治療方法是希望藉由遊戲來把受治者的內心情緒引導出來,幫助其面對自己的內在世界情緒,進而學會掌控它們,使受治者能開始意識到存於自己內心的力量,並了解自己擁有獨立思考、判斷及做決定的能力。

沙遊療法[編輯]

沙遊治療是深度心理治療的一種。除了用一般的言語治療、包括夢的分析之外,還採用兩個沙箱以及成百或成千的小物件讓病人或案主能夠建造他自己內心的世界且以三度空間的圖樣呈現出來。在治療師所提供的自由與保護的空間之下,案主可以把他內在的世界呈現在這沙箱中。這是一種非常新進的、蠻有創造性的,非理性與非言語的治療方式。

沙遊療法的起源[編輯]

瑞士榮格學派心理學家朵拉 • 卡多夫(Dora M. Kalff)所創造,此脫胎於英國克萊恩學派的羅恩菲爾(Lowenferd)的世界技法,她使用盒子及玩偶讓孩童遊玩,讓孩童在遊玩的過程中具象化自己的想法,藉此診斷兒童內在心理。而卡爾夫將來到英國學習的臨床經驗、及羅恩的技法帶回瑞士,改用榮格派的觀點來解釋,從而建立了沙遊療法。在卡多夫看來,沙遊並不是單純診斷的工具,而就是治療本身 ! 沙遊療法是治療憂鬱症的一種療法,非藥物控制的深度心理治療,並運用沙盤與裏頭成千上萬的物件進行跟自己的持續性對話。

何謂沙遊療法?[編輯]
  1. 過程:準備一個木製箱子,內漆為藍色,置入細沙並輔以各種模型。讓孩童在這個空間中創造出自己想像中的世界,紀錄孩童的創作,待完成後,詢問個案創作理念以及心靈感受。廣義來說,也屬於遊戲療法的一種。
  2. 本質:治療師在一旁觀看時,本身就扮演著「守護」的角色,也是整個治療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箱子本身代表著界線,一種被保護的自由空間的界線,製作者可以在箱子內部自由的呈現自己,同時也是潛意識在過度激烈呈現、超越界線時的一種限制。
  3. 比較:沙遊療法與精神分析學派所指的解釋最大的差異就是,沙遊療法讓個案呈現自我的本身就是目的;而精神分析需要幫助個案自我覺察、並為此做出適度的解釋。
  4. 紀錄:除了詳細紀錄作品本身,還要紀錄個案當時的態度以及行為,並輔以治療者當時的感想與印象。要讓不在場的第三者看了也能還原出當時的情境,才算是一篇是合格的紀錄。
沙遊療法的圖像診斷 [編輯]

沙盤心象的各種型態

  1. 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並無特定型態的沙盤,但有部分患者會在箱子周圍再圍一圈。
  2. 憂鬱症 (depression):臨床上表現較為壓抑,外顯出思考、行動及意欲遲緩,在這樣的症狀表現下,大多無法製作沙盤,或因能量低,使用物件小,數量也偏少。有時也會呈現黑暗、寂寞或宗教性意象。
  3. 進食障礙 (eating disorder, disorexia):常將自我形象投射在沙盤上,如:選擇身體形象較細瘦的長頸鹿、鶴類動物;或是完全相反的,選擇體態擁腫的動物形象。
  4. 邊緣性人格障礙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此種人格不適合導入此治療方法,因為易引發退化行為、輕精神病。
  5. 強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因為在意物件大小比例、要求完美的特性,使得若感到不完美時,將會全盤重新布局。務求排列整齊、幾何對稱、空間使用率高等特質。
  6. 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常出現直立式的製作型態。因為此種病症常是因為「身體」上的問題。
  7. 抽動障礙 (tic disorders):常出現大量動物、戰場的畫面,或許是因為囤積在肌肉裡過剩的能量會以動物象徵、攻擊行為等方式表現。
  8. 心因性學習疾患(psychogenic learning disorders)
  9. 拒學症 (school refusal):因其「內心」發展還未完全,而停止適應外界,採取專注自我內在地建立,會因成就自我認同而進入封閉狀態。此時,治療師不應強行將他從該狀態拉出,反而是需要默默守護。
  10. 智能障礙 (mental retardation, MR):因為智商不高,所以要擺放出一個完整主題對他們而言是困難的,每個物件彼此間的關聯性最多只會兩兩相關,超過此數量時,關聯性就會消失。
  11. 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
東、西方沙遊療法之比較[編輯]

沙遊療法在 1965 年由河合隼雄教授由瑞士引進日本,因配合日本自古就有的箱庭遊戲,所以河合教授將此療法翻譯為「箱庭療法」,而非直接以意譯翻作沙遊療法,河合教授在瑞士榮格研究所留學時,認為這個技法很適合不擅語言化但擅長以直覺捕捉個案病徵的日本治療師,他將這個技術帶回日本京都,並開始盛行。西方世界傾向於解釋患者心理狀況,而東方則注重「同理」。

音樂治療[編輯]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簡稱 MT)是利用樂音、節奏對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針對身體上或心理上有障礙的患者進行治療。根據美國音樂治療協會(American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的定義,音樂治療為「由有證照的音樂治療師以音樂作為治療工具,根據臨床和實證過的音樂療程為個案設定客製化的目標,並協助個案達成目標」。音樂治療從病人的反應中來評估情緒、身體健康、社交功能、溝通能力和認知技巧,依照個案或個案們的需要來設計音樂即興、歌詞的討論、音樂表演及從音樂中學習等音樂活動來幫助病患改善肢體、表達溝通、認知理解、社會行為以及情緒表達等方面的健康問題。

音樂治療可以分成兩大類,分別為接受型的音樂治療 (Receptive Music Therapy)與表達型的音樂治療 (Expressive Music Therapy)。接受型的音樂治療指透過聆聽音樂作出不同反應,或以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透過聆聽音樂放鬆身心靈、引導聯想、勾起對舊事的回憶,以及獲啟發繪畫等。表達型音樂治療則是指治療者需積極參與創作音樂的活動,例如即興創作音樂 (Improvisation) 、打鼓、唱歌、彈奏或敲打樂器以及作曲等。

音樂治療包含了許多不同的學派,例如諾道夫羅賓斯音樂治療法(Nordoff-Robbins Music therapy)、心理動力取向音樂療法(Psychodynamically Oriented Music therapy)、臨床奧爾夫音樂治療(Clinical Orff Schulwerk)、柯達依概念的臨床應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Kodaly Concept)、達克羅士節奏教學的臨床應用(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alcroz Eurhythmics)、引導意象與音樂治療法(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therapy)、應用行為矯正的音樂治療法(Application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 Principle to Music therapy Treatment)、腦神經音樂治療(Neurologic Music Therapy)等。

音樂治療在臨床治療應用的範圍包括:

  1. 精神疾病或戒毒方面:音樂治療利用音樂演奏或演唱、放鬆技巧活動、娛樂性音樂活動等方式,透過歌曲內容討論、歌曲創作欣賞、音樂引導的想像等互動,讓具有精神疾病(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情緒障礙等)或具有毒癮的的患者促進在社會中生活的真實感,協助病人脫精神疾病和毒癮,讓病人的溝通、認知、情緒、人際關係等能力能夠改善,以回復到正常的社會生活。
  2. 安寧病房方面:如末期癌症病患、腦部疾病、晚期病人,當以治療為目的的醫療措施無法控制或治癒疾病時,則採取安寧療護的方式,以求減緩病人在人生末期的痛楚。音樂的活動可幫助病人減少他們的疼痛,讓他們有尊嚴的走完這一生,且可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3. 生理殘障方面:音樂治療師可以用音樂的活動來增加有肢體障礙的病人活動肢體的動機,且運用音樂來幫助他們身體各部位的運用。像是樂器的敲打就可以幫助手腳肌肉的運用以及關節的協調。除此之外,唱歌及樂器的吹奏也可有助於呼吸系統的功能的正常運用。
  4. 青少年:在青少年時期,周遭環境不佳,諸如課業、家庭、環境的壓力可能會造成行為偏差。此時,音樂活動便可幫助青少年學習如何溝通、自我表達、團體行為等技巧進而得以提高自信心並增進適當的行為。
  5. 老年人:由成年步入老年,總是會覺得開始力不從心。這是因為人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會有退化的情形,不只是身體上的退化,包括心理情緒、認知能力、社會人際關係,因此,使老年人恢復、維持及改善他們的功能成為音樂治療的目標。音樂的活動利用刺激各感官來減緩老化程度、增進自我的價值感、刺激記憶、及提昇生活品質。
  6. 一般人:現代人的生活充滿壓力,難以調解,容易造成疾病。音樂治療師可以運用音樂的創作或音樂聆聽等方式來幫助情緒的宣洩及放鬆。這樣一來,生病的機率便能大幅降低。孕婦也可使用音樂來減少疼痛進而幫助生產的過程。

園藝治療 (Horticultural therapy;HT)[編輯]

何謂園藝治療[編輯]

定義

園藝治療為透過有系統安排的園藝活動,如種植花草樹木、從事園藝產品的手工藝或加工以及療癒性景觀設計等,使參與者獲得社交、情緒、身體、認知、精神等方面的好處。在園藝治療師的引導之下,藉由實際接觸和運用園藝材料,美化植物、盆栽和庭園,可以達至預定的治療目標,例如紓解壓力、促進社交、情緒、復健心靈、小肌肉訓練、認知訓練、專注力恢復、精神健康等等好處。簡單來說,園藝治療就是藉由接觸植物和親近大自然等方式來改善參與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除此之外,通過園藝活動,可以發揮植物的療癒力量,為參與的學員帶來身心效益。

歷史

論起園藝治療的歷史,可推溯到古埃及時代,那時的治療師就知道一個如花園般平靜而無威脅感的環境,對於有精神困擾的病患具有平緩的治療作用。 到了十九世紀初,美國費城的一位醫學教授─班傑明‧羅許(Benjamin Rush)將園藝正式運用在專業的臨床治療上,也為心理疾病打開了一扇走出戶外的門。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是園藝治療的轉捩點。面對戰後大量的傷兵,美國政府大力將園藝治療用在肢體障礙者,於是大大的擴展了它的領域。到了 1960 年代的越戰時期園藝治療的運用達到高峰, 造福許多身心受創、無法重新適應社會的退伍軍人。 1973 年美國成立園藝治療協會,因應社會的大量需求,進行教育與推廣。目前全美有數百位園藝治療師服務在醫院、復健中心、社區中心、學校等地方。 除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等歐美國家相繼成立協會,蓬勃的在各領域展開園藝治療,而亞洲地區的日本、韓國、香港等地也跟進,陸續成立相關組織。而台灣這幾年開始注意到這一領域,台大園藝系成立「植物與人學會」、慈濟醫院成立「台灣綠色養生學會」、文化大學推廣中心等, 推動園藝治療並培訓與認証園藝治療師。

素材與治療對象

  • 素材:
    • 蔬菜:成長期短,採收時極易從中獲得成就感。
    • 保健植物:以易種、易取得、安全及具有五感刺激為主,如魚腥草、艾草、薄荷、左手香、蘆薈、石蓮花、蔥、薑、蒜、蕃薯葉等。
    • 香草:以易種、帶五感刺激之植物為主,如檸檬馬鞭草、香茅、迷迭香、鳳梨鼠尾草、紫蘇、香椿、芳香萬壽菊等。
  • 治療對象:

園藝治療的服務對象非常廣泛, 除了可對一般現代人舒解壓力之外,還可針對監獄犯、老人、智障者、精神疾病患者、罪犯和藥癮者……等人進行治療。園藝治療師可以任職於醫院、老人安養院、啟智學校、勒戒所、監獄……等地方,利用園藝活動來治療身、心及社會層面的不適應者,甚至包括兒童也被納進服務對象,結合學校運用植物進行生命教育。

意涵

園藝治療包含以下三個面向:

  • 演化
人類的祖先是生存於原始的大自然環境中,也因此現代人的潛在基因使我們在面對這些事務時有較多正面的回饋,如:安全感、歸屬感、親切感等,而此種現象即為園藝治療的「演化理論」。在生理上,此種正面的回饋則影響我們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正、負離子濃度,有助於提升我們的免疫力等,使我們的身體自然地健康起來。
  • 學習經驗
學習經驗是從上述演化理論衍生而來的概念,人類對於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所帶來的感覺是可以學習的。例如:花朵的美麗和香味、植株生長時的過程所帶來正面的回饋是能被學習的,可以讓人們從園藝活動中感受到療癒的喜悅。
  • 生活中過度的勞累和刺激
現代人經常生處於生活步調緊湊的都市生活中,然而都市嘈雜繁鬧的人聲、車聲等帶給我們的感受通常是較為負面的焦慮感和緊張感,造成人類感官系統的疲乏,而園藝治療即是利用植株帶給人們和緩、良善的刺激來逐漸改善和擺脫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園藝治療的元素[編輯]

廣義的園藝治療包含植株和景觀兩部分。

  關於植株治療的部分,大自然中各式各樣的植物都有其不同的生命週期和照顧方式,從一顆種子開始破土生長發芽直到開花結果終至死亡,每個階段生長的需求有所不同當然在照護和管理上的方式也不同。參與者藉由一連串的園藝活動下可以了解生命的規律、價值,並且獲得相當的成就感等正向回饋。

  而景觀治療則是藉由各種構成大自然的非生命元素如水、風、聲音等來刺激人類的感官,進而對人們的身心靈帶來歡愉、平靜、輕鬆等治療效果。

  綜合以上兩個面向,園藝治療的元素可以分為以下五大類 :

  1. 視覺療效 : 植株在各階段的顏色有所變化,一般來說從剛萌發的綠色嫩芽直到開出色彩繽紛鮮豔的花朵,不同階段的植株帶給人們的感受不盡相同,搭配和植株互補的景觀設計更是可以讓人們同時感受到不同的正能量。除此之外,植株吸引來的鳥兒、昆蟲飛舞亦可對視覺產生刺激。
  2. 聽覺療效 : 大自然界包含許多聲音,有蟲鳴鳥叫、潺潺流水聲、呼嘯而過的風聲、枝葉擺動的沙沙聲等均可以為我們帶來平靜且和諧的歸屬感。在景觀設計方面,圍籬、矮灌木叢等可以有效隔離外界的喧囂,讓人們處在更為自然、舒服的環境。
  3. 觸覺療效 : 植物的葉、花、果實、種子等有不同的質地,不同的觸覺會帶來不同的感受,並且活化、刺激神經之間的連結。
  4. 嗅覺療效 : 有香味的植物種類多,有些在幾公尺外就可聞到,有些必須近距離接觸才能聞到,甚至有些必須要輕揉花瓣、葉子才有香氣。例如:薄荷的香氣可使人心提振,薰衣草的香氣則使人心曠神怡,月菊花香濃郁亦可驅蚊。
  5. 味覺療效 : 摘種蔬果等可食用植物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有些蔬果也非常有益身體健康,對人類心理而言更具有撫慰和安全感。
園藝治療的效益[編輯]
  1. 鍛鍊體能
    一個園藝活動包含許多參與過程,舉凡替植物澆水、施肥、修剪枝條等均須動用到各肢體相互協調才能完成,這些活動有助於防止肌肉組織萎縮、鍛鍊四肢各肌群並刺激神經連結,對阿茲海默症的預防和治療有實質性的幫助。
  2. 刺激認知
    在植物的栽種培樣過程中涉及許多需要決策的過程,像是確定花盆大小、澆水施肥份量、修剪何處的枝條以及位置擺放等,可以考驗參與者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專注力和集中力,並活化腦細胞。
  3. 療癒情緒
    美國園藝協會曾做過調查,受訪者四千多位中約有六成的人認為園藝治療能給予和平寧靜的感覺;另外也有醫院調查指出,常常觀賞植物等風景的病患情緒得以改善,抱怨減少,甚至止痛劑用量下降。
  4. 擴展社交
    園藝活動的環境通常是較為自然舒適、無生活壓力的,適合參與者們相互敞開心房。一般來說參與者的話題都從栽種心得開始擴張發展,一直深入到家庭、工作、甚至心事等。另外規模較大的園藝活動,如:除草修剪、搭設棚子等亦可促進參與者們彼此的交流,達到擴展社交的目的。
  5. 創意發揮
    園藝治療屬於創造性藝術治療的活動,無論規模大小均須加入些創意的巧思,從如何運用五顏六色的植物進行美觀的搭配、擺設一直到各種草木花朵手工亦均考驗著參與者的巧思,完成之後更是能帶給參與者滿足感和成就感。
  6. 提升正念 
    透過園藝治療的一系列活動,參與者可以體會生命的道理,對於植物的花開花落甚至人的生老病死的過程給予肯定和尊重。
園藝治療的目的[編輯]

根據台灣園藝治療師黃盛璘,園藝治療有下列四個目的:

  1. 身體的復健
  2. 身心靈的平衡
  3. 高齡者的照護活動
  4. 提高自癒力與免疫力

心理衛生療法[編輯]

簡介[編輯]

心理衛生療法乃是一種預防個人心理適應不良,或使原患者盡速恢復正常生活的方法,他一方面注重預防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強調治療的效果。 每一個時代都有著具有特殊意義的代表性疾病,從西元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個人主義產品,梅毒,到西元十八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下的肺癆,如今最流行的疾病則是癌症,失眠和憂鬱症。 撇除癌症的話,我們稱其為現代病(Modern Decadence)。 其實現代病的產生和心理衛生或精神狀態息息相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傑獲達(M.Jahoda,1958)和提恆(W.B.Terhune)各自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 傑獲達(M.Jahoda)提出了四項培養心理健康的綱要 :

1. 了解與接受自己

2. 認識並面對現實

3. 工作與休閒並重

4. 主動參與社會活動

· 提恆(W.B.Terhune)則提出了十六項健康信條 :

1. 我具有信仰,並藉由其幫助來使我的生命更加有意義

2. 我要立刻完全且坦然的去適應我的生活

3. 我每日工作休息且遊戲

4. 我要從事具有意義的工作

5. 我必須避免過度勞累

6. 我要每日多歡笑

7. 我要培養生活,思想,行為及言語上的良好習慣

8. 我相信自憐,猜忌,嫉妒,報仇是無用且無意義的感情,我必須信賴的是那些可靠的情感,如忠誠,勇敢和仁慈

9. 我要抑制有害的情感衝度(如上),不得放縱情慾,且還要遠離那些控制不了自己情慾的人

10. 我要面對現實,抑制自己的好惡,並培養出客觀的觀點

11. 我需要正視自己的缺點,並加以培養自己的長處

12. 我要立下明確的抉擇,並堅持著他,我可以徵求別人的意見加以考慮,但絕不任由他人擺布

13. 在這世界上,我不期待得到些什麼,且準備接受不可避免的困難,這樣我便可以擺脫怕難的感情,並自由的接納一切機會

14. 我知道恐懼和憂慮都不能傷害我,他只能恐嚇我,唯一能傷害我的工具便只有我自己。即便我活在負面情緒中,我仍要完成我日常的工作,因為恐懼足以激發我的勇氣

15. 我要注意的是人生中良善的一面,和生命的價值。我不否認有醜惡的存在,但正因為我看見了他們,我才更應該去尋找良善的一面

16. 我知道並且時常提醒他人 : 人類是愛心,勇敢,互助和力量的泉源,我要向他們汲取,用以幫助我自己和他人。

發展[編輯]

心理衛生是著重於預防和治療的雙重方法,他也是 20 世紀面對人類新型疾病的所誕生的產物,目的是為求增進人類的幸福與健康。最初僅僅是個社團,而在 1909 年則全面改組為全國性組織,由創辦人畢爾斯(C.W.Beers)所領導,目前蓬勃發展中,已成為一項與人類健康福利有關的大型事業

現實療法(Reality Therapy)[編輯]

現實療法的起源[編輯]

現實療法由美國精神科醫師 William Glasser 於 1960 年代所創,他認為傳統的精神分析理論並不教導人們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只是一味地將當事人的挫折與失敗歸咎於過往經驗、將他們視為受害者,無法賦予當事人改善現狀所需有的責任感。現實療法的核心觀念在於協助人們對自己更有「責任感」與「控制感」,讓人們可以學習如何更有自控力的面對困難與選擇。1956 年,William Glasser 在一所收容犯罪青少女的機構中擔任諮詢醫師,並落實現實治療的模式,這樣的教育訓練除了可顯著解決當下的問題,協助這群女孩發展出可主導自己生活的控制感,更讓他們可以把這種心理療法帶出診療室,使其一生受用、更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更能導向成功學習的經驗。

現實療法的理論基礎[編輯]

現實療法的基本假設認為,人格包括理性和感性兩個部份,每個人均有獨特、跟別人不同的思想行為反應模式。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在追求自我認同並「滿足自身需求」、藉以達到一個「成功並負責」的人生。然而由於每個人均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模式,在成長的過程中遭遇客觀挫折與自我思考認知的限制,則可能走向失敗認同(需求未滿足因而認定為失敗)。簡單來說,現實療法相信人定勝天,個人只要願意努力的話,任何時候均可修改其自我認同的心理需求,用以改變個人思想、情緒及行為,不相信宿命論。其目的在於改變當事人的思考認知,訓練當事人透過個人學習、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完成追求滿足的成功認同。而對於需求來說,因為每個人必須經過個人學習才能發展相關行為以滿足個人需求,所以每個人滿足需求的方式都各不相同。以下分別解釋現實療法中的幾個重要概念:

現實(Reality)William Glasser 認為,現實並非唯一的「現實」,而是基於個人認知所形構出的「知覺」。以歷史上有名的法國皇后瑪莉 ‧ 安東尼(Marie Antoinette)的經典名言:「沒有麵包,何不食蛋糕?」為例,瑪莉皇后所知覺到的「現實世界」就是一個如果沒有麵包,還有蛋糕可吃的世界,與農民認為處處在挨餓與死亡的「現實世界」有所不同。另一個常見的例子則是,對患有厭食症的女人來說,她所認知到的現實就是「我是肥胖的。」即使身邊的朋友與家人一再告知她已瘦骨嶙峋,都無法改變她所感知道的自我。我們常聽人說:「你可不可以實際點?」或是「拜託面對現實好嗎?」在 Glasser 的理論中,這些問題的背後還有必須挖掘的另一個問題:「為何對方知覺到的現實與我不同。」因此,在現實療法中,重要的並非客觀真實本身,而是當事人如何接收、知覺這個世界、將之解讀成其所認定的現實,影響了後續的想法、行動、與感覺。
需求(Need)Glasser 認為有五種在所有文化中共有的基本生理 / 心理需求:生存(survival)、自由(freedom)、樂趣(fun)、歸屬(belonging)與權力(power),人透過自我的思維模式決定採取的行為,以達到基本需求的滿足。在現實療法中,許多問題的根源都來自基本需求被剝奪或相互矛盾的結果。舉例來說,婚姻結合了歸屬與權力的需求,有時婚姻的困境並非來自愛的不夠,而是配偶中的其中一方對權力的需求較高,無法放棄追求權力去溝通協商因而破壞了婚姻的和諧。除了權力與歸屬的需求常發生衝突,自由與歸屬也是常見的矛盾組合,正如《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等多部經典小說的主題:選擇甜蜜的負擔還是自由的輕盈,恆常為人們生命的課題。
選擇(Choice)Glasser 描述當事人的心理問題時,會避免使用「憂鬱(depressed)、憤怒(angry)、焦慮(anxious)」等形容詞,而以「憂鬱中(depressing)、憤怒中(angering)、焦慮中(anxietizing)」這樣的動詞進行式去描述當事人的狀態,因他認為情緒的表現也是一種「行為」,而行為即是「選擇」的結果。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是現實療法的核心,在上述現實與需求的假設下,需求不被滿足為首要解決的目標。選擇理論認為,需求不被滿足的現況其實是當事人自己「選擇」的,因此,我們也應該可以選擇不一樣的結果。現實療法即是側重於協助當事人透過個人學習,改變認知的模式,進而選擇不同的行為,以獲得需求的滿足。

家族治療[編輯]

家族治療的緣起與方向[編輯]

過往的心理諮商往往以個人為治療對象,認為個人的心理問題源自於與他人之間不健康的互動關係,因此透過治療師與病人建立起的個別關係應可獲得改善。不過心理治療除了要處理個體內在動力外,也需要處理其與系統成員互動的動力。家庭治療中,個案的問題行為源於下列歷程:

(1)為滿足家庭的目的(2)由家庭的互動關係所維持(3)是家庭無效互動的結果(4)世代間溝通功能失效的一種表現。

因此,治療的焦點是此系統中成員的的互動,而非單一家庭成員。

1950 年代起,研究思覺失調症的學者們發現,思覺失調症的產生很可能與早期家庭養育的方式有關,因此尋找思覺失調症的病因可以不只是探索患者的內心狀況,透過觀看整個家庭系統的運作模式,更可能發掘出患者本身無法察覺的起因。換句話說,家族治療是藉由分析家庭中的利害關係,處理家庭成員內在及外在的各種糾紛。通過改變家庭成員在某個癥結點上所展現出來的互動方式,進而達到治療個別的思覺失調症一種治療理論和治療方式。以下列舉兩項常見於思覺失調症患者家庭中的互動現象:

  • 矛盾的溝通 ── 雙重束縛(double-bind)
雙重束縛溝通模式指的是「同時接收到兩個相互矛盾的訊息意涵」,比方說當母親口裡說著「你說的話聽起來真有趣」,其肢體語言或表情卻處處透顯著「我很忙,你可不可以不要煩我了」,或是一個父親告訴孩子「千萬不可相信大人的話」,但父親本身卻又要求孩子言聽計從。這樣語言表達和行為呈現的不一致的矛盾經驗重複發生,使訊息接收者感到混淆、無所適從,對於人際產生焦慮、失落與恐慌的情緒,最後選擇不再信任、處處防衛、懷疑周遭的人。
  • 婚姻失和 ── 婚姻扭曲(marital skew)/ 婚姻分立(marital schism)
婚姻扭曲(或譯為傾斜的婚姻)的狀況中,往往伴侶中一方為情緒障礙者、控制慾較強,而另一方無條件地接納與容忍,選擇軟弱順從,這樣的互動卻使得孩童誤以為不受控制的情緒發洩與控制是正常的。婚姻分立(或譯為分裂的婚姻)的狀況中,則是父母雙方互相貶抑彼此價值、無法完成父母的角色互補性,甚至爭奪孩童的情感依附,使孩童處於矛盾而無所適從的處境。

以上例證可使我們追溯找到當事人可能的發病原因、更能對症下藥給予個人的治療調整,然而過往個人心理諮商的治療方式會選擇將這樣的家庭污染隔離在外;因當時的學者認為家庭的出現只會模糊了病人的主觀看法,治療的重點不在事實,而應在病人記憶中的潛在家庭。直到臨床工作者發現,當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狀況好轉,另一位家庭成員卻可能就會產生新的狀況。一個人好了、另一個人卻病了,彷彿病症如腫瘤般轉移。這樣的隱喻代表了「患者的誕生很可能是家庭功能不良的一種病徵表現」,學者們發現解決當事人的問題並不代表治癒了整個家庭生態系統,若不著眼於治療整體,家庭成員間複雜的不平衡關係很可能將問題轉移至另一人身上。

因此,家族治療於 1950 後興起,關注的是一整個家庭系統,透過精神病理的角度進行分析與治療,透過外力介入來產生調整異動,改善家庭功能的平衡。這樣的治療介入針對上述兩個部份來改善問題:一為傳統上個人的心理諮商、一為分析當事人與家庭成員的關係與互動,將整個家庭拉入療程,藉由改變互動模式來改善個人問題、處理內在衝突、提升家庭功能。

家庭系統理論基礎[編輯]

在家族治療中,家庭並非只是個體的總和。其錯綜複雜的運作模式,個體與個體、個體與整體的關係,就好像身體裡細胞與細胞、組織、乃至於器官一層層密切的關連性。如果系統中某個部分改變了,整個系統就會跟著有所轉變。一般而言,在家庭系統理論中有兩個最重要的觀念:回饋與衡定,說明家庭這個生態系的動態平衡是如何產生的。

  • 衡定(Homeostasis)
衡定指的是系統傾向維持穩定與均衡,正如一個生態系接受外界改變後產生正向或負向的回饋機制以回復平衡。
  • 回饋(Feedback)
回饋指的是系統中的溝通模式,比較線性關係與循環關係,可更快速了解家族治療的核心概念。線性 A 到 D 的單向關係,代表各種事情源自於線性的因果,但在家族治療理論中,一個家庭內的互動脈絡不會是線性的,而是採取循環關係,當 E 產生改變、F/G/H 都可能隨之產生改變。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母親可能認為最近情緒壓力的來源是因為兒子的叛逆,而兒子卻也會認為他之所以叛逆是因為母親無理的情緒發洩,這樣的情況下,彼此的認知與歸因相互回饋,形成了循環互動。

家族治療重視循環互動的過程而非原因,探究的是家庭內正在發生甚麼,而非曾經發生甚麼。人們陷入問題往往是因為難以看見自己也是問題的一部分,在這套系統中,問題不會被歸因為誰的因素,而是透過改變回饋循環互動,去創造更多的穩定。

家族治療四大理論[編輯]

1950 年代後,各方學者們投入家族治療的領域,引入原先即有的心理動力治療法、人本治療、認知行為療法等,融合團體治療的技巧,發展出重新解釋家庭中的互動關係。以下列舉簡述其中較有名的四種理論其運作基礎技巧:

一、Bowen 的跨世代取向理論[編輯]

在 Murry Bowen 的理論中,主要強調兩個面向:一是認為於家庭成員的個體獨立程度會影響互動模式與三角關係的產生,二則認為家庭動力與世代間的歷程息息相關,透過婚姻的結合、下一代的誕生,過往的情緒互動模式會被複製、放大、延續。以下簡述 Bowen 家族治療理論的幾個主要觀念:

自我分化程度(Differentiation of self)指的是能將個人的情感與理智分開處理,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一個低自我分化的人可能無法分辨理智與情感,因而導致混淆、無法察覺自我意見、或將他人的情緒與自己的情緒混而一談。良好的自我分化可讓家庭系統更加穩定,但當家庭成員中自我分化的程度不一,所產生三角關係很可能有複雜化問題的效果。
三角關係(Triangles)在 bowen 的理論中,一個兩人的系統是不穩定的,因此當兩人系統的壓力升高時,便會引入第三個人來緩解兩人間的緊張。然而若是引入的第三人自我分化程度低,也就是無法採取中立的立場幫忙調解問題、表現不公平、偏袒或甚至依附其中一人,就會造成關係更緊張。
核心家庭情緒系統(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Bowen 相信個體更容易選擇自我分化程度相近的人成為配偶,兩人形成「共同我(common self)」並成為家庭系統的核心。當兩人的分化程度較低,將容易產生壓力事件、並無法消化而將壓力投射到孩童身上。家庭核心的情緒系統不穩定,就可能形成婚姻與家庭的衝突。
投射歷程(Family projection process)當婚姻中的兩人自我分化程度都較低時,會傾向將壓力會投射的小孩身上,於是更進一步的讓原先的家庭情緒系統隨世代延續。
情緒截斷(Emotional cut off)當孩子承受過大的家庭情緒壓力,便只好透過截斷自我情緒的方式、與家庭壓力分離,以保護自己。
多代傳遞歷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Bowen 觀察到,兩個自我分化程度相當的人更可能成為配偶,並將他們的情緒壓力投射的孩子身上,依照這樣的假設,在多代傳承後應會產生一個高度失能、對壓力承受度很低的家庭,然而事實並沒有這樣悲觀,而是因為影響家庭的並非只有核心成員,叔叔、阿姨等親戚的介入都可以適度改善家庭功能,也可以彌補孩子的心理健康缺失。
手足位置(Sibling position)Bowen 認為家庭中兄弟姊妹的長幼排序會影響該成員對自己的角色期待,而這樣的童年經驗會使該成員在步入婚姻後複製過往的照顧 / 受照顧習慣。例如,過去為長兄的丈夫與身為老么的妻子,很可能有著固定而自然的責任分配方式。
社會退化(Social regression)若將 Bowen 的理論擴張,則社會其實就像家庭一樣,其內部成員包含了多種分化的樣態,其互動模式更明顯的創造了許多不同的複雜關係。 因此若長期未能處理社會中的壓力事件,便會降低社會功能,此稱為「社會退化」。避免的方式是促進社會裡的成員在理智與情緒中練習更好的分化,增進理性溝通與獨立尊重。

總結而言,Bowen 的理論與治療目標是尋找方法使家庭成員的自我分化程度更高,或找到最分化的成員幫助在壓力家庭中造成關係改變,以弱化三角關係的鉗制與壓力層級的固化,促進一個更能滿足個人需求的家庭系統。透過家庭圖(Family genogram) 的運用,可讓家庭成員更完整的觀看原生與現在家庭的分化情形,也提供了家中擁有的資源圖像,可協助當事人找到適合作為調解與介入的其他家庭成員。

二、Minuchin 的結構取向理論[編輯]

在 Salvador Minuchin 發展出結構學派的家族治療,主要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界限,這些界限造成家庭的結構中還有許多次單位,而家庭的失能或單一成員的患病就被視為這些次單位權力運作不良的結果反應。以下簡述 Salvador Minuchinn 結構取向理論的幾個主要觀念:

家庭結構(Family Structure)Minuchin 認為,所謂結構指的是「一組隱形的功能需求,決定了家庭成員之互動方式」。家庭結構的產生源自於家內長期培養出的「互動規則」,這些規則將決定誰擁有決定哪部分的權力、也代表了誰與誰立場一致,孩子們將從小學習這些家中的遊戲規則,進而內化認定自我於家中的階層。當有新的狀況介入時,整個家庭結構便須改變與適應。
家庭次系統(Subsystem)家庭功能的運作來自於成員之間的合作,猶如身體器官的協調,家庭內也會形成次系統的團隊協助完成角色功能,如夫妻、手足、親子次系統等。透過次系統的整合,家庭功能可更完善的運作。
界限的滲透性(Boundary Permeability)次系統間的互動模式,通常由家庭結構的遊戲規則設下互涉多寡的界限。界限的滲透性描述的是家庭裡次系統的成員彼此可以有多少接觸與相關。高滲透性的界限將造成一個糾結(enmeshed)的家庭系統,成員界限模糊、過度涉入彼此生活,因而導致個體自主性降低;低滲透性的界限則會形成疏離(disengaged)的家庭系統,成員互動僵化、疏遠、漠不關心。
同盟與聯盟(Alignment/Coalitions)由於家庭結構的次系統是為解決各類問題而產生,其面對不同問題時可能發展出典型的合作 / 對抗方式。同盟(alignment)指的是面對「事件」,部分家庭成員攜手支持或反對彼此;而當同盟的原因是為了對抗抵制「另一位成員」,則稱為聯盟(coalitions)。最常見的聯盟發生在父母與子女的三角關係中,要求孩子站在自己的那方以對抗另一位父母。同盟與聯盟代表的是家內的權力關係,當同盟與聯盟關係產生矛盾,例如孩子掌握較多權力卻無經濟能力、兩方父母都要求孩子與他們聯盟使孩子無所適從等,家庭功能可能就會停擺。

簡單來說,Bowen 的跨世代取向理論著眼於觀察家庭關係的演化,拆解世代間的家庭功能,Minuchin 的結構取向理論則關切家庭「當下」的結構與互動界限,透過調整家中的聯盟與同盟,為家庭功能帶來改變 。

三、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療[編輯]

Jay 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療與 Minuchin 一樣注重家庭成員間的權力關係,並認為「關係就是一種權力爭奪」,這種權力不只是決定是非的理性權力,有時也是愛與關注的爭奪。與 Minuchin 的結構取向不同的是,策略家族治療將「症狀」視為一種隱性的溝通方式,家庭成員透過無法克制的「症狀」傳達出那些「重要卻無法說出口的訊息」,當治療者辨認出此症狀與其背後的問題,便可設定目標,計畫出任務,讓成員去執行。以下簡介兩種策略家族治療中運用之任務類型:

直接的指令(use of directive)治療者給予家庭成員開門見山的「指令」,要求行為具體的改變。這樣的任務指引通常紮實而直接,但能解決的問題較為單薄,更深層的問題會包裝成「隱喻的任務」看似解決簡單的問題,實質為探索更深更複雜的問題。例如要求母親給予孩子固定的零用錢,即在培養父母給予孩子獨立自主的空間。
矛盾的介入(paradoxical intervention)有經驗的治療師可能採取矛盾介入的任務。因執行直接任務往往困難重重,要能執行直接的任務往往代表承認自己原先的錯誤,成員往往不願意配合、產生的尷尬經驗與不適應,可能使任務變得無效並停擺。因此,治療師可採取矛盾的指示,要求該成員「繼續維持原本的行為」,不要改善。反向的操作必須真誠才能使該成員感到困惑,因而不敢繼續維持原先的行為,選擇放棄。也可透過限制改善行為、限制其成長或改變,讓成員更能感到兩者的差異與矛盾,產生反向作用,使之更確信成長改變的效果,自主性的完成改進。

Haley 的策略家族治療相當受到歡迎,因其更直接針對了實際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法與任務,相較而言、改變家庭系統的治療方式往往顯得緩慢而忽略了家庭的具體問題。然而策略家族治療未能帶領成員探索與領悟的結果,可能是治標不治本,且被認為經常為解決問題而不擇手段,任務的介入與指派也會帶有治療師個人的意識形態。

四、經驗 / 人本家族治療[編輯]

經驗與人本家族治療的學者較習慣以個人直覺的方式進行臨床工作、而非發展理論,同時也強調治療師提供個人性的支持,依靠家庭與治療師各自負起達成治療目標的責任。

  • Carl Whitaker 的經驗治療:重視當事人現在的經驗,強調個人成長與家庭功能的關係,若要家庭成長,就得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與表達更坦誠開放。
  • Virginia Satir 的人本學派:注重家庭成員的感覺,同樣強調個人成長與自我價值,透過幫助家庭成員發展溝通技巧,已達成有效的溝通。過程中可能使用幻想引導、催眠、心理劇或角色扮演等技巧,協助家庭重新演繹自己的生活模式,以此進行家庭重塑。因此,Satir 發展出溝通姿態模式,是家庭中不同的生存姿態,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和打岔型和一致型。
  1. 討好型 : 會使用討好的方式,試著取悅別人,導致自己的感受容易被忽略。例子:我這樣都是為你好。
  2. 指責型 : 常以「你」做開頭,去批評別人的行為。例子:都是你的錯,如果你小心一點的話,就不會 ...
  3. 超理智型 : 很愛說道理,不容易親近,容易讓人覺得是愛說教、愛給建議的人。例子: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你這麼做不會有效果,而且容易讓人覺得你很隨便。所以我才說不要太感性,現在知道了吧?
  4. 打岔型 : 讓人覺得對事情很不關心,會打斷或轉移話題。例子:幹嘛那麼嚴肅,我們來說點別的話題吧。/ 先不要討論這個,你們最近有看那部心上映的電影嗎?
  5. 一致型 : 是一種真誠的表現,會善用我訊息與他人溝通,使溝通更有效。例子:我們討論的結果好像有點分歧,我們要不要再換個角度想想可以怎麼做更好?

催眠治療(Hypnotherapy)[編輯]

催眠是指讓被催眠者進入一種放鬆、注意力卻高度集中的類似睡眠,然而卻並非睡眠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其實很常見,像是當我們看電視、看書看得太入神時,全神貫注地聽音樂或寫作業時,以致我們忽略了身邊的聲音或事物。這種催眠狀態其實就是類似半夢半醒,做白日夢或入睡前的狀態。催眠能夠造成很大的效用,然而有人卻對催眠有誤解。有人認為催眠其實就是使人失去知覺,然後被催眠師掌控。事實上,催眠並不是控制別人,反而是被催眠者本人掌握控制自己的一種方式。催眠對於控制日常生活時無法控制的潛意識領域有莫大的幫助,五官、感覺都會變得比平常更加的敏銳,記憶力、集中力、學習力也是會增加的,使我們身、心有著莫大的貢獻。

催眠治療的定義[編輯]

美國政府定義催眠與治療有兩個部分:

  1. 催眠是繞過主意識信念限制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我的價值標準與信仰,我們無法麻醉一個人的心靈,但我們可以利用催眠減低或者「繞過」主意識的思維邏輯分析能力,來創造一個改變的工作平臺或心理環境。
  2. 催眠治療定義為:「在使用催眠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的過程中給予指導。人們可以有選擇性的接受對自己有益的建議與暗示,建立新的思維方式來改變和創造適合自己的精神環境或精神狀態,同時您可以拒絕接受對自己無意義或違背自身信仰的一切建議。」
催眠治療的過程[編輯]
  1. 環境設置
  2. 氣氛營造
  3. 談話
  4. 暗示性測試
  5. 術前暗示
  6. 導入
  7. 深化
  8. 治療或開發活動
  9. 恢復情醒狀態
  10. 解釋與指導

其中催眠的關鍵就在於暗示,暗示的定義為,利用含蓄、間接的方法,對人的心理狀態產生直接而迅速的影響的過程。暗示往往是由現實加上催眠師的加工而成,使得被治療者建立心裡共鳴的感應。

  例如:催眠師將手置於受術者頭上,同時暗示他:現在你的頭頂會感到微微發熱。受術者會產生相應的反應。透過暗示,可引導受術者進入較深層的潛意識思想,在此時催眠師可以開始進行催眠治療,例如使受術者忘記童年被虐待的經驗等。

催眠治療在生活中的應用[編輯]

催眠治療的精神能在日常中改善我們的生活,舉凡要減肥的人可以常常暗示自己:過於肥胖,會造成身體不健康,精實的體態會讓我變的更好,只要我循序漸進,吃的健康、多運動,體重肯定會下降,一定是這樣的 ...。

除了減肥之外,戒菸、戒酒、強化自信等自我催眠皆可產生不錯的療效,似吸引力法則。甚至是患有鼻敏感病症,皮膚敏感病症的患者,也能透過催眠治療得以獲得症狀的緩解。時至今日,催眠治療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上,其效果更是非常卓越,詳細方法可參考『催眠術治療手記』。

催眠治療的缺點[編輯]

研究表明,對個人進行催眠可能有助於形成錯誤記憶,且催眠「並不能幫助人們更準確地回憶事件」。 患有幻覺或著是被害妄想症,或是酒精中毒、毒品成癮的患者,如果實施催眠,有可能因為催眠治療時催眠師不經意或是使用不當的詞句,影響到回憶的結果,繼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副作用。因此,在現行一般的心理疾病治療中,催眠治療已經不太被採取,但是坊間仍然看的到催眠治療的蹤跡。

催眠治療常見的誤解[編輯]

1. 催眠可以找到自己遺失的記憶?
答案是沒辦法。催眠不能用來找回一段記憶,因為人腦的特性,在引導下可能 「 重塑 」 記憶,而這樣的假性記憶並不可靠。不過,催眠確實能幫助我們回想一些儲存在潛意識的想法、感受,即使發生的年代已久,事件本身的真實性難以確認,但事件帶來的念頭或情緒是可以藉由催眠處理。
2. 催眠能挖出自己不知道或不想講的秘密嗎?
答案是沒辦法。催眠時其實還是保留對外界的感知與意識,所有的發問與引導,自己都還是能決定是否回應。
3. 有人被催眠後就清醒不過來嗎?
很少,但不是沒有。專業的催眠師一定會做好喚醒,也確認當事者的情緒穩定才結束。比較常遇到的是當事者喚醒後情緒雖回復,但仍經常回想到催眠時談的議題而再度陷入低潮,這樣的狀態表示還有壓抑的情緒未能妥善釋放,此時建議再找催眠師或心理師持續處理。

寵物治療 (Pet therapy/animal-Assisted therapy)[編輯]

何謂寵物治療[編輯]
寵物治療顧名思義就是藉由寵物的陪伴,來舒緩患者的心理疾病,根據感情 - 情感機制假說 (The Affective-Emotional Mechanism Hypothesis),當與寵物互動時,放鬆的情緒能促使神經傳導化學物質刺激賀爾蒙降低壓力感,並同時達到穩定病患情緒的目的。另外,遊戲系統理論 (The Game System Theory) 也說明了寵物輔助治療的正面功效,當與寵物互動遊戲時,製造了刺激認知功能和肢體活動的機會,使病患增進決策能力、促發記憶、增加社交活動、及舒展筋骨。研究顯示將寵物運用在治療上時,它對病患會有明顯生理上的效果。一個人和寵物在互動時,像是對寵物說話和撫摸寵物身上的毛皮時的時候,血壓就會明顯的降低。除此之外,當失智老人與小狗接觸時,小狗有辦法給失智老人提供多樣的感覺刺激以及增加失智老人的社會行為,使失智老人的自我意識概念、生活上的滿意度、社交能力程度、個人整潔衛生、精神穩定、社會心理功能、情緒穩定等,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改變。寵物可以給病患生活的動機,就像是有人的陪伴一樣,運動的刺激、打破孤獨冷漠、帶來歡笑,也可以做為和病患溝通的橋梁。 簡單來說,由於許多心理疾病患者不願意與社會上其他人互動,只想把自己關在角落有了寵物在治療方面的協助,患者有了動力願意與寵物相處互動,不會感覺到與人相處時會有的壓力,漸漸地幫助了他們心理的發展,最終可以回到人群。
寵物治療的特色[編輯]
寵物治療很常運用在老人以及小孩子的心輔個案上。寵物治療有下列幾項特色:
  1. 增進社交互動。
  2. 提供身心舒壓的機會。
  3. 提供身體運動的機會。
  4. 提供感覺刺激經驗的機會。
  5. 提供情感表達的安全情境。
  6. 提供建立關係之互動的機會。
  7. 從照顧動物中肯定自我價值。
  8. 能夠增加知覺刺激,使其有能力能夠表達自我感覺。
  9. 增加責任感,因為要照顧一個動物並非簡單的一件事。
寵物的選擇[編輯]
在寵物治療中可運用各種不同的動物,只要病患不排斥的基本上都行。根據統計顯示,狗是所有動物中最受歡迎的,再來是貓。但這並不代表它們能適用於所有的治療個案,有時候小鳥、雞、魚、烏龜、兔子,才是最適合的治療媒介,應該以目標的需求為主。當治療師幫助病患挑選寵物時,可依據下列幾個簡單的參考依據:
  1. 個案喜歡這隻寵物。
  2. 寵物無健康上的疑慮。
  3. 寵物需要溫馴且無攻擊性。
  4. 符合個案環境需求及飼養能力。

以「台灣狗醫生協會」為例,從1999年開始在台灣首度進行了狗大使的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服務,狗醫生大使們定期到醫院、老 人養護中心、特殊教育中心進行義務的探訪活動,除了讓病人及身心障礙人士都能感受到動物無條件的愛以外,也期盼藉此角度宣揚愛護動物的理念。目前台灣有一百餘隻的授證狗醫生大使,品種大多是拉不拉多、哈士奇、瑪爾濟斯、迷你品犬、約克夏與米格魯。

寵物治療的問題[編輯]
雖然寵物治療到目前看來能為病患帶來很多的好處,但是治療師們仍然需要對一些問題保持警覺,像是病患有無過敏現象、會不會產生人畜共同疾病、公共衛生不佳、氣味不佳、個人獨佔寵物不跟他人分享、限制寵物自由、病患被寵物咬傷抓傷、動物去世等等的問題。其中動物去世是無可避免的問題,但物主可能會表現出無法接受、暴躁易怒、精神上的痛苦、徬徨無助、悲傷痛苦、孤單寂寞等等。這段期間物主可能會精神脆弱,表現出深度憂鬱。治療師因此應該要避免物主感到孤單,要幫助其舒解痛苦煩惱,且應該對動物的死亡表示應有的尊敬。
寵物治療與神經傳導物[編輯]
當我們看到或摸到寵物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 :「好可愛啊 !」,而且嘴角會不自覺地上揚,並且自然地笑出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體內的小分子在作用。這些小分子稱為神經傳導物,是存在於神經與神經之間,用來傳遞神經衝動。根據研究,人在與寵物互動時會分泌大量的神經傳導物,包括 : 苯乙胺、腦內嗎啡、多巴胺、催產素、泌乳激素,還會減少腎上腺皮質素的分泌,前五項分泌的增加會帶給人們愉悅、安心、幸福的感覺,而腎上腺皮質素的減少,能降低人的緊張焦慮感,這些神經傳導物濃度的改變,會導致我們與寵物相處時產生幸福感。
寵物治療的其他好處[編輯]
根據外國這篇刊登在 Nature 的研究【Dog ownership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飼養犬類能降低飼主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項研究針對 40 到 80 歲的瑞典人,選擇較高齡受試者作為樣本的原因是為了排除年輕人本身罹患心血管疾病(以下簡稱 CVD)風險本來就較低的情形,此外亦將原本患有 CVD 的人屏除,在經過長達 12 年的研究之後,發現飼養犬隻的人比起沒有飼養任何寵物的人,罹患 CVD 並死亡的風險降低了 23%;獨居的人飼養犬隻能更積極影響飼主的健康狀況,使飼主罹患 CVD 的風險降低了 36%,而大家庭下飼養犬隻則因多人同時照顧,影響性較低,僅降低了 15%;飼養大型犬類(如:獵犬)的飼主,比起飼養混種犬,罹患 CVD 的風險也相對較低。研究中提出幾項因素解釋這樣的結果,像是飼養犬類時,飼主需帶著狗兒出外散步。飼養犬類帶給家庭環境不同的微生物,進而增加飼主體內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其能抵禦更多病毒。
寵物治療相關機構[編輯]
  1. 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發展協會
  2. 中華民國傷殘策騎協會

常見心理異常疾病的治療[編輯]

此處我們從心理異常疾病出發,著重介紹相關應對的特殊療法,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疾病治療的重要性。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編輯]

患者需由精神科醫師診斷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根據美國精神疾患診斷標準 (DSM-V),主要的問題表現在兩個層面 : 注意力 不易集中、活動量過多 / 衝動行為。不管在學校、家裡或工作場所,並造成社會、 學業、職業功能上的損害,而且又非因其他發展疾患、精神疾病所引起,始能稱 之為注意力缺乏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即所謂的「過動症」。

治療方式
1.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 ADHD 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特別是在學齡兒童本身症狀已嚴重妨礙到學習、人際關係及人格發展時,藥物治療可以有效地幫助這些兒童。一些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能(methylphenidate Ritalin,短效型效果維持三到四小時),專思達(Concerta,長效型,緩慢釋放藥劑,可維持約 12 小時) 對過動症的症狀有治療的效果,其中約有 70%~80% 的病童可獲得改善。服藥目的能讓孩童專注學習,並降低成人後有併發症的風險,能有效降低社會問題發生可能性。服藥的副作用發生率低,且多為輕度的頭痛、腸胃不舒服、胃口降低、噁心、體重減輕及失眠等,相較於吃藥優點,可說利大於弊。而這些中樞神經興奮劑屬於症狀治療,需長期服用。
2. 認知行為治療
該治療採用行為治療與認知治療的方法,使當事人產生行為、想法和情緒的改變:其中,認知治療方法主要在處理當事人的想法與思考方式,而行為治療方法則是藉由環境的安排以及行為改變技術來處理當事人的行為。此處方法主要適用於八歲以上的過動兒童及青少年,由於過動兒具有自我控制方面的困難,認知行為治療可教導兒童自我控制與自我管理的技巧,訓練過動兒透過自我提醒的方式,處理負面的想法與情緒,以增進其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助於改善其衝動性及人際互動。
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可以在臨床上應用於過動兒團體及家長團體中,也可以由父母或老師在家裡或學校中使用。認知行為處理方法的特色為 : 強調個人內在認知對行為及情緒的影響。父母師長對過動兒所呈現的種種行為問題的歸因與想法會影響對過動兒的情緒反應與因應措施,以及彼此間的互動行為。因此,藉由檢視並改變對過動兒的歸因、想法與互動模式,可以改善孩子的問題。其次,強調自我控制與問題解決,例如訓練學生透過對自己說話(內在語言)來引導、調整自己的行為,而達到自我控制、自我調整、作計畫、解決問題等目的。亦即教導學生使用「好方法」來解決問題。
3. 飲食治療
飲食的調整可能對少部份的ADHD兒童有幫助。一份2013年的統合分析針對有ADHD症狀,而且有補充游離脂肪酸或是減少食用有人工色素食品的兒童的相關研究發現,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兒童在症狀上有改善。這方面的助益有可能只是對有食物敏感的兒童有幫助,也有可能是因為這些兒童同時也在接受ADHD的治療。這些文獻也指出目前已有的證據無法支持減少食用特定食物來治療ADHD的療法。2014年發表的文獻也發現排除飲食在治療ADHD上的成效有限。另一篇2016年文獻回顧指出,根據研究結果,「無麩質飲食在未來成為ADHD的標準療法」之機率是微乎其微。
2017的文獻回顧指出有一些排除飲食的方式對於非常小,無法用藥的幼童,以及對藥物沒有反應的患者可能有用,不過不鼓勵用補充游離脂肪酸或是減少食用有人工色素食品作為ADHD的正規治療方式 。長期鐵、鎂及碘等礦物質的不足可能可以讓ADHD的症狀加劇,也有少數證據指出組織內鋅含量過低和ADHD有關。不過除非證實有鋅不足的情形(目前多半是開發中國家才會有鋅不足的情形),一般不建議用鋅補充劑治療。不過若鋅礦物質和苯丙胺類藥物同時使用的話,可以減低苯丙胺藥物的最小有效劑量,也就是可以服用較少的藥物而達到相同的效果。另有證據指出Ω-3脂肪酸對於病情會有些許的改善,不過不建議取代醫學治療

幽閉恐懼症[編輯]

幽閉恐懼症屬於場所恐懼症的一種,約影響了全球 3% 至 7% 的人口。患者害怕密閉或者擁擠的場所,如電影院、室內密閉空間、電梯,因為擔心這些場所會發生未知的恐懼,出現焦慮、驚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臉紅流汗,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窒息、昏眩、有瀕死感。但一旦離開這種環境,患者的生理和行為都會迅速恢復正常。較常見的致病原因包括曾經體驗過類似創傷情節,或是兒童觀察到家長或長輩幽閉恐懼症發作,也可能出於基因問題,2009年發表於《精神病及臨床神經科學》期刊的論文中,早野富美(Fumi Hayano)根據研究指出大腦杏仁核的大小與幽閉恐懼症相關, 而杏仁核也是大腦處理情緒反應的部門。通常幽閉恐懼症不會帶來併發症狀,但會衍生出許多問題影響生活層面,例如逃避人群導致無法正常社交、生活質量變差、開車經過隧道因為恐懼症發作而釀成意外等。 幽閉恐懼症必須符合以下5個準則: (1)在特定情境下出現不合理或過度恐懼。 (2)病人認知到恐懼感與其所面臨的危險不成比例。 (3)病人恐懼症的症狀已經造成社交問題並帶來困擾。 (4)幽閉恐懼症持續超過6個月。 (5)病人的症狀並非強迫症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引起。

治療方式
治療幽閉恐懼症和治療其他焦慮症類似,可以採取一些解釋性的心理療法,或採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加以治療。病情較嚴重的病人,可藉助「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有時醫師會跟病人簡稱「血清素的藥」)服用數個月。但通常以採行為治療為優先,因為被認為是在生活中習得的不良行為,必須通過特殊的正確的學習方法,減輕和消除病態的症狀和行為,以新的、合乎要求的行為矯正取代病態行為。
1. 滿灌法(洪水法)
在一定心理輔導的基礎上,直接將患者置於恐懼事物之前或場所之中,鼓勵患者想像最使他恐懼的場面,或把患者直接帶入他最害怕的情境。期間心理醫生在旁邊反複地、不厭其煩地講述他最感恐懼情境中的細節,或者使用投影片放映最使患者恐懼的情景,以加深患者的焦慮程度,同時不允許患者採取閉眼、哭喊、摀耳朵等逃避行為。在反覆的恐懼刺激下,即使患者因焦慮緊張而出現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神經系統反應,患者最擔心的可怕災難卻並沒有發生,這樣的焦慮反應也能相對地消退,症狀自然也就慢慢消除。
2. 系統脫敏法
為目前治療閉恐懼症最安全最有效的行為治療方法。由醫生界定階梯性恐懼值,並讓患者循序漸進地暴露於引起恐懼的事物之前或場所中,使患者的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對刺激的恐懼程度逐漸降低,最終達到症狀完全消失。這種方法較前者療法緩和,容易被患者接受,但缺點是治療時間長,效果產生慢,因此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人,可配合使用一些抗焦慮的藥物。

廣場恐懼症[編輯]

廣場恐懼症是一種焦慮症,又稱懼曠症。其特徵是人們認為環境不安全並且不容易逃離而產生焦慮症狀。這些情況可能包括開放空間、公共運輸、商場,或僅僅是在自家外 ,在這些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恐慌發作,而此症狀遇到這種情況幾乎每次都會出現,並持續六個月以上。 受影響的人會竭盡全力避免這些情況。在嚴重案例中,人們可能完全不能離開自家。一般認為廣場恐懼症是基因因子與環境因子的結合。這個症狀常常在家庭成員中同時發生,遭受攻擊或是父母過世等挫折性或創傷性事件常常是疾病的引子。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將廣場恐懼症和特殊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等一起歸類為恐懼症。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狀的包含分離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與重性憂鬱障礙。受廣場恐懼症影響的人有較高的憂鬱症或物質濫用疾患風險。

若未經治療,廣場恐懼症極少自然緩解。治療通常採用一種稱作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諮詢方式。認知行為療法在半數的病患都能帶來症狀緩解。 根據研究,廣場恐懼症並不罕見,廣場恐懼症影響了約 1.7% 的成人,而女性的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13],例如曾飾演蝙蝠俠女主角的金 · 貝辛格 (Kim Basinger) 也曾受廣場恐懼症所擾,她在 28 歲時,意外在賣場中經歷了恐慌發作,接著引發了她的廣場恐懼症。 其症狀通常在青年時開始,而到了老年則較不普遍,發生於兒童則非常罕見。廣場恐懼症的英文 "agoraphobia" 一詞源自於希臘文的 "ἀγορά" ( 英文:agorá),「廣場」之意與 "-φοβία" ( 英文:-phobia),「恐懼」之意 [14] 。

症狀
一個普遍的、錯誤的觀念是廣場恐懼症是恐懼一些公開的地方或場合。但其實通常患有這個病的人不是怕這些地方的本身(即不是怕多人的本質),而是怕一些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公眾場合或處境。
懼曠症被形容為嚴重和具滲透力的焦慮,患者多是處於一些難以逃離或無法避免的場合之中。例如單獨在家外、乘搭車、巴士或飛機,或在熱鬧的地方中。一些患者面對訪問也能感到舒服,但只限於處於自己感到能限制的地方之內。當他們在自己的安全地方之中,才能開心地工作和自在的活動包含見訪客等行為。
當懼曠症患者感覺到周圍的環境會有時他們陷入困境,不安全,難以控制,或讓他們感到非常不舒適時,他們會有很嚴重的恐慌發作,當出現嚴重的焦慮感時,他們會躲在家裡,或是一或兩間屋子裡,甚至是連床都不離開,直到他們那被過分刺激的神經系統平靜下來,這種情況才會有所緩解,腎上腺素水平也會回到正常值。懼曠症者對他們的本體感覺非常敏感,潛意識地對完全正常的時間有過分的反應,比如,爬一階樓梯可能會導致嚴重焦慮,因為上樓時呼吸和心跳的頻率會增加,而懼曠症者把這種反應理解為是焦慮的開始而不是一個正常的神經反射。有懼曠症的患者會形成一種能力,來避免那些會引起焦慮的情形。
治療
懼曠症患者在很多案例中能被治癒,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和認知系統相結合的逐漸暴露法,有時服入抗焦慮和抗抑鬱的藥物,抗焦慮的藥物包括苯二氮䓬類如阿普唑侖,那些用於治療焦慮障礙的抗抑鬱藥物主要在選擇性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氟西汀、百憂解。對於懼曠症患者和驚恐障礙患者的治療是相似的。

幻覺[編輯]

一般而言,只有在神志清楚時經歷的才稱之為幻覺。照維基百科定義,幻覺(Hallucination)是指在沒有客觀刺激作用於相應感官的條件下,而感覺到的一種真實的、生動的知覺。相對的,錯覺則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應錯誤的認知。 幻覺是知覺障礙的一種,主要分為幻聽、幻視、幻觸等,最常見的是幻聽、幻視等。幻覺多出現在精神病狀態下,亦有可能因為其他生理疾病而導致(藥物誘發的幻覺 - 使用不正當藥品例如古柯鹼、 LSD、安非他明或者銷魂可能導致幻覺。額外的酒精衝減是另一個原因。如果物質太突然,被終止這些幻覺可能發生在撤退的期間從藥物或酒精。藥物誘發的幻覺通常是視覺,但是可能也介入其他意義。幻覺對於兒童以熱病 - 高燒可能有時造成子項出現幻覺。當與醫生聯繫時,子項應該被保持很好水合。然而,這些幻覺在一些分鐘內通常通過。精神病例如老年癡呆或思覺失調症。藥物或醺酒。累進神經學條件例如帕金森病或老年癡呆症。導致有斑點的退化的視覺損失,也稱查爾斯帽子綜合症狀)。正常人有時在緊張、疲勞、高燒時等,也可出現。幻覺即感覺到一些不存在的事物。患者感到事物由外界所產生,而這種經驗對他們來說是十分逼真的。幻覺可以出現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感觀形式上。

可分為下列幾種不同的幻覺種類

a. 幻聽:是指患者在沒有真正外界聲音刺激的情況下,而聽到的來自外界的聲音,這些聲音可以是說話聲、音樂聲等,也可以是一些討論的聲音。患者有時可能服從來自這些幻聽聲音的命令,而導致危險的發生。
b. 幻視:在沒有真正視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便可看到一些本不存在的圖像。較少在思覺失調患者身上出現。幻視即看到不存在的事物。這些事物可以是一些物件、人或圖案等。例如患者或會在家中看到一個並不存在、別人也看不到的人。除了因思覺失調,幻視可與其他原因有關。簡單幻視(如形狀、顏色),多與腦部受外來疾病廣泛影響有關,如病毒感染、腦炎、腦膜炎、血糖過低或血氧過低。但複雜幻視則與神志不清或思覺失調有關。研究顯示,當幻視越簡單,問題越接近腦部原始視覺區域,亦即較不可能是思覺失調。
c. 幻嗅:嗅覺幻覺
d. 幻觸:在沒有真正觸覺刺激的情況下,患者感到被觸摸的感覺。可以感覺是來自人的觸摸,也可以感覺到是來自動物的觸摸等。例如患者或會感覺到有昆蟲在自己的皮膚上爬行但見不到這些昆蟲、自己身體的器官在移動,或有人在觸碰自己的身體等。
e. 味覺幻覺: 嘗到一些沒有的味道
f. 體幻覺: 被看不見聽不見的手撫摸

其中後面三者是較為少見的幻覺種類。 一般來說,幻聽是較常在思覺失調患者身上出現的。幻聽的內容可以是仁慈的,也可以是惡意的。例如有些聲音會告訴患者做得好的地方,但亦有一些聲音可能會責罵患者,而一般患者較常有負面的幻覺。患者或會間中聽到這些惡意的聲音,例如是聽到有人在自己背後談論自己。這把聲音也可以是有人在跟患者說話般(例如:要求患者做某些事),或是一些其他的聲音(例如:有人在上層行路、在附近重複製造噪音等)。有時患者會聽多過一把聲音,大部分時候患者也不能控制聲音的出現和消退,以至患者感到無奈及無助。當幻聽越簡單,問題越接近腦部原始聽覺區域,亦較不可能是思覺失調。簡單幻聽包括部分無法分辨的噪音或簡單音調(例如:鎖匙聲)。若果聽到較複雜的言語性幻聽,例如是較長而有組織的句子,則較大機會是思覺失調。

根據對話自我理論(Dialogical Self Theory),在一般的思維中,我們會有許多不自覺的「預演」對話,有時這些預演可能是無意識地進行。當我們標記自發的思想時出現問題,則會錯誤地將自發的思想誤以為外界的信號,訊息會被經歷為幻覺。至於歸因學說(Attribution Theory),即認為患者是把所聽到的聲音錯誤歸因他人。

神經衰弱[編輯]

指大腦由於長期的情緒緊張和精神壓力,從而產生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主要症狀是腦力不足, 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勞,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頭痛,缺乏忍耐性, 多夢, 心理生理障礙, 情緒波動並伴有各種身體不適等。 其中神經衰弱的症狀與精神疾病容易混淆, 需要更多時間的觀察。

治療方式
神經衰弱治療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物理或其他療法。
1. 心理療法
可以透過解釋、疏導等向病人介紹其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癒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症狀上,支持並增加治療的信心。另外還可採用自我鬆弛訓練法,也有心理醫生採用催眠療法治療,目的是治療時為使患者獲得充分休息與放鬆。
2. 物理療法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的弱化。所以調整人體大腦神經元興奮性正常化、強化大腦皮層神經元放電、以及強化大腦皮層內抑制就成了神經衰弱治療中的最大難題。目前,大腦皮層的磁療在這方面佔有獨到的優勢。磁療即是以磁場作用於人體治療疾病的方法。磁場影響人體電流分布、荷電微粒的運動、膜系統的通透性等,使組織細胞的生理、生化過程改變,產生鎮痛、消腫、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等作用。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鎮痛安眠墊,可產生模擬人體磁場特點的生物磁場,性能穩定,作用於人體可對人體本身的磁場進行糾偏,增強人體經絡的生物電磁能,有助於調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從而更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好發族群

1. 生活中壓力較大的人
2. 過勞的人
3. 長期熬夜的人

自閉症[編輯]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今社會對自閉症的了解越來越多,自閉症(autism)這個疾病名稱,最早是德國精神科醫師 Paul Eugen Bleuler 在解釋思覺失調症症狀時,用於描述患者和外界接觸、交流情況明顯窄化,且社交行為退縮,性格變得極為孤立的情形。將自閉症的英文名稱 autism 分解來看,前面的字根 autos,在希臘文裡即有自我(self)的意思,自閉症者常有較專於個人、難以同理他人的傾象。然而社會對自閉症者常抱有孤僻、不願社交的偏見,實際上許多患者都是有社交的熱忱與渴望,只是在社交上可能因社交障礙使自閉症者與他人互動上有困難或較難適應。

  • 病因:自閉症,又稱為孤獨症,目前所知的自閉症可能影響因素有:

 1. 遺傳: 經研究顯示,自閉症患者的手足有比較高的機率出現自閉症狀,約高出非自閉症患者手足 50~100 倍左右,且約 36~91%同卵雙胞胎同時也是自閉症患者,另外,去研究自閉症患者的家族病史可以發現,有 20%自閉症患者,可以在其家族疾病史中找到類似疾病的家人,藉此推知自閉症和遺傳有一定的關聯。
 2. 染色體異常: 染色體異常的情況其實相當多元,包括:染色體移位、染色體斷裂、脆弱、附著,或是方向錯誤(左右對換、上下顛倒)等,經目前研究顯示,發現有大約十種基因與自閉症有關,其中,發現 X 染色體脆弱與自閉症非常有關。
 3. 妊娠障礙: 若母親在懷孕時服用藥物、身體狀況嚴重不佳、營養不良、生心理狀態不佳、年齡過大 ⋯⋯,或是在生產的過程中,難產而使寶寶壓迫、缺氧,都很可能導致孩子智能不足或罹患自閉症。

 4. 病毒感染: 主要來自母親,根據研究發現,德國麻疹孕婦約有 10%的機會,生下自閉兒。

 5. 腦傷或腦功能不全: 從自閉兒的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或核磁共振影像發現,自閉症患者的小腦細胞偏少,而邊緣系統的腦細胞偏多,但體積小、密度大造成其功能不能正常發揮,另外,我們也從檢查報告中發現這些自閉症小朋友的顳葉神經元尺寸較小,所以腦功能不全,是造成自閉症的原因之一。
 6. 人體內化學物質新陳代謝失調: 經研究發現,自閉症患者體內可以觀察到 5-HT 異常、β-endorphin 過高、胺基酸代謝異常等現象。

  • 主要症狀:自閉症的特徵是情緒表達困難、社交互動障礙、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有問題,以及日常上常見的,表現出限制的行為與重複的動作,明顯的特定興趣,不能進行正常的語言表達和社交活動,常做一些刻板和重複性的動作和行為。
  • 自閉症譜系:常見的自閉症可以分為以下五種型態。
 1. 廣泛性自閉症(Autistic disorder): 好發於三歲以前,患者通常會出現語言、社會互動、社交障礙和溝通障礙等。與思覺失調症的主要差異是:思覺失調症的發病年齡通常較晚(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另有兒童期思覺失調症,最早約在七、八歲發病,此類患者容易妄想或幻覺,但癲癇比較少見,現在有醫療上,有抗精神病藥物能協助思覺失調症病患有效控制病情;而自閉症發病年齡為幼年,大多在三歲以前就會發現,在此類自閉症患者身上,我們可以觀察到嚴重的語言障礙、溝通障礙,且常伴隨癲癇發生,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藥物能夠治癒。

 2. 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 西元 1944 年,奧地利醫師 Has Asperger 首次作了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症狀記錄,這類自閉症被視為智力高,又具有語言能力的自閉症,故經常被稱為「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或「高功能自閉症」。與其他自閉症類型的主要差異為: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的智力測驗分數通常在平均值,或比平均高出許多,語言及表達方面都正常無礙;而其他自閉症類型患者的智力測驗分數大多為 70 分以下,可以明顯在語言和溝通、表達上,發現障礙及缺陷。
 3. 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指非典型自閉症,具有廣泛性行為舉止嚴重發展障礙。
 4. 雷特症候群(Rett syndrome): 是一種女性的神經退化症候群,為造成重度智能障礙女性的主要成因之一。與自閉症的差異為雷特症患者通常正常發展直到 6~18 個月大,之後才喪失手部和語言技能,從小就會有呼吸功能異常及抽搐現象;而自閉症患者從嬰兒期就開始,不會喪失已有的技能,呼吸功能正常,約 25%-33%會在青春期出現抽搐現象。
 5. 兒童崩解症(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3~4 歲以前發展正常,之後就出現顯著的發展和行為退化,十歲以前發生社交語言功能喪失。

  • 治療方式:治療方法可分為兩大類:教育干預和醫療管理。事實上,社會培訓和支持,也提供給那些有自閉症的家庭。
  • 教育干預:教育干預主要的醫療方向著重於行為心理治療,早期研究已經注意到行為矯正可作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重點放於課程教學,以治療自閉症童幫助學習學科,提高溝通和自發性,增強社交能力。
具體的教育方案舉例包括:
 1. 家庭參與:包括父母的培訓
 2. 知識結構架設,其中包括預測的常規和清晰的物理邊界,以減少分心
 3. 高強度的干預,每週至少 25 小時,每年 12 個月。
 4. 與同齡人典型的神經互動:盡量令自閉症兒童能明白對他的要求,令他對環境產生興趣,覺得參與有意義,因此我們目的是要製造一個穩定、一致的治療結構,以及要主動的幫助他們參與,幫助他學習其他較好的行為去代替這些行為。
  • 醫療管理

 經研究已發現自閉症不是由於父母的養育態度所導致,它的成因目前醫學上並無定論,但多方面的因素造成腦部不同地方的傷害以及一定的遺傳基因病變可能是此疾病的病因來源。 到目前為止,沒有特殊的預防方法可以預防自閉症,所以目前的一般性預防主要是預防腦傷,譬如重視產前檢查,母親在懷孕前應對德國麻疹等已具備免疫能力,在生產的過程應避免腦傷、生產之後也應避免造成腦傷的因素等,如此便可降低出現自閉症的機會。

  • 海豚治療對自閉症患者有效嗎?

海豚療法是指使用海豚本身作為治療手段,或者作為現有療法(比如心理療法)的補充。科學實驗證明,海豚發出的 「 超音波 」 式的聲音對自閉症患兒的大腦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國內外運用海豚,對腦癱自閉症患兒進行輔助及自閉症患兒進行輔助訓練的例子逐漸增多。但其中的原因在科學界尚無法定論,海豚療法的效果也一直頗受爭議。

 1. 醫療研究
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海豚能發出 2 千 —10 萬赫茲(甚至 30 萬赫茲以上)不等的高頻超音波,這種聲波能大大激活人腦中處於 「 休眠狀態 」 的神經元細胞,這對於處在發育期的胎兒及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來說,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和醫療價值。
而海豚療法適用於兒童腦癱、神經性運動障礙、唐氏症、自閉症等特殊兒童;另外,在秘魯首都利馬,有人對孕婦實施過海豚胎教,證明海豚療法還可用於胎教,以促進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又據精神病學家發現,與海豚共游能有效緩解沮喪情緒,因而對抑鬱症也有一定治療價值。
 2. 治療案例
海豚輔助治療自閉症的案例早已有之。
 (1). 2003 年,台灣花蓮海洋公園就曾將海豚融入自閉症的治療當中。
 (2). 2009 年,大連聖亞海洋世界正式掛牌成為中國第一家海豚輔助治療兒童孤獨症康復訓練基地。
 3. 治療機理
現在普遍認為,超音波治療的機理在於,當超音波作用於人體後會產生機械溫熱效應,致局部溫度升高、血液循環改善、代謝旺盛、組織軟化、化學反應過程加速、酶系統功能有所改變。也就是說,當海豚靠近自閉症患兒發出叫聲時,會對患兒的神經系統產生較強烈的衝擊,激活患兒處於 「 休眠 」 狀態的神經細胞,從而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4. 不能代替理療
北京協和方通自閉症康復中心的馬洪武醫生指出,海豚療法更像一種商業炒作,最多只能算是一種輔助措施,甚至根本談不上 「 治療 」。他解釋說:「 國外研究已經證實,自閉症是大腦相關的部位沒有發育好,或者由於某種原因而受損所致。嚴格來講,患兒身上出現的心理問題只是自閉症的一種伴隨現象。」
馬洪武認為,最有效的治療自閉症的方法是理療。「 理療的方法是直接對受損大腦細胞進行修復,建立新的神經網路。同時可以調整神經遞質的功能,提高患兒智商和情緒智慧型(情商)。總之,我們不能對海豚療法寄予過多的期望。」
 5. 其他觀點
海豚療法是否炒作,超音波激活大腦尚待證實
 (1). 台灣慈濟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治療師陳佳惠和洪嘉駿經過試驗提出:「 注意力、放鬆及動機是海豚療法主要改變的因素,由於這些因素的改變,使得個案在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互動上有了明顯的改善,所以行為矯正技術是海豚療法最重要的理論架構。」
 (2). 青島海洋極地世界的工作人員表示,通過與可愛、友好的海豚接觸與互動,能夠讓患兒身心放鬆,漸漸變得易於接近,進而改善溝通技巧。此外,在與海豚一同接受指令然後做出相應行動的過程中,患兒對於感官刺激的注意力增加,能夠對外界刺激做出更快的反應。因此,海豚療法的神奇作用也可能在於通過與患兒的互動改善患兒的心理和精神狀況。
 (3). 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康復部主任、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副主任醫師賈美香曾參觀過海豚治療,她說,海豚治療還處在嘗試階段,在治療過程中患兒一般只是在岸上撫摸海豚或是聽海豚的聲音,不能說海豚有什麼神奇的治療手段。
 6. 相關研究
國外精神科的臨床報告曾提到寵物貓狗對自閉症的治療有一定作用。據報導,僅在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就有將近 160 個 「 動物治療中心 」。國內這方面的實例也不少,例如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與北京市動物保護協會共同啟動的 「 動物療法 」 項目,利用獲得醫生資格證書的 「 治療犬 」 輔助治療自閉症或身體殘疾的兒童。
資料來源:海豚療法 - 百科知識中文網

思覺失調症[編輯]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精神疾病,會影響腦部從四週接收訊息、表達訊息的模式。這種疾病會使你很難組織你的想法,可能會使你很難與其他人相處。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思覺失調症目前仍不明,而可能的原因包括遺傳 ( 基因 )、化學物質不平衡、以及懷孕、分娩時的併發症。目前已知思覺失調症會在家族間遺傳,若近親有人罹患思覺失調症的話,就會比其他人容易罹患此病。

治療方式
患者有多方面的需要,處理思覺失調有很多方法,當中包括藥物治療及心理社交治療。
藥物治療扮演著一個基本的角色。除了能夠有效地減退思覺失調的症狀,並減少症狀帶來的不安和困擾,另一方面也能預防復發。藥物一般透過調節腦部內的多巴胺而發揮效用。為治療精神病,50 年代研製出第一代的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舊藥),90 年代則研製出第二代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新藥)。新藥與舊藥最大的分別在於藥物的副作用,而研究顯示兩者的藥效則大致相同。藥物除一般採用較多選擇、較容易調較的口服配方外。針對服藥有困難或較常忘記服藥的患者,部分藥物也有藥效能維持數週、較直接吸收的注射配方,針對服藥有困難或較常忘記服藥的患者而設。
除藥物治療外,心理社交治療也在治療思覺失調的過程中擔當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心理社交治療可以是個人輔導或小組輔導。由不同的專業人員按患者的需要而設計出各種介入方法,以提升患者心理、社交、疾病處理等生活各方面的能力。透過心理輔導、心理教育和認知行為治療等方式逐步改善情況。
一般來說,患者不需要長期隔離在醫院和院舍,大部分患者也可在社區中接受治療。事實上,患者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有充足的能力協助患者康復,若我們選擇理解患者的感受、從旁支持和鼓勵,患者便更有動力走上康復的道路。
1. 藥物治療
目前藥物已成為治療思覺失調症的主要方法,而這些藥物可簡單分成口服、注射兩種,若用注射方式可有效減少忘記服食的機會,而藥物不止能在病發時減輕症狀,在病情好轉後也可預防復發或防止惡化。 而藥物治療的副作用常見的有睏倦、手腳抖震、坐立不安、肌肉僵硬、皮膚對太陽敏感、食慾大振及暈眩。醫生亦有機會安排患者使用其他藥物以處理精神科藥物所帶來的副作用。較常用的包括 Benzhexol 及 Benztropine,主要為處理面部及肢體僵硬、手腳震顫等副作用。然而,這些藥本身亦有副作用,但普遍也較輕微,會導致口乾、記憶力減弱和便秘。若使用劑量高,可能會令患者精神亢奮。
一般而言,副作用多數會在服藥初期產生。不同的患者亦可能會有不同種類及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用藥不久後,由病患帶來的緊張不安及睡眠問題便會有所改善。當服藥數天至數周不等後,其他症狀如幻聽及妄想可逐漸減退。而有一些症狀,例如缺乏動力、表情平板等,則可能需 1 至 2 年才會有所改善。患者和家人可耐心進行療程,大約 80% 的患者可以漸漸康復過來。藥物的劑量及種類會因應患者的病徵及副作用而作出調整,直至最適合的種類和劑量。
2. 心理治療
患者在患病期間,由於自身和周圍環境的因素,會產生一些情緒反應,如恐懼、沮喪、擔憂等,這時就需要加入心理治療作為輔助。其中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方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心理治療,可以協助患者瞭解思覺失調的症狀,從而減低患者因症狀帶來的困惑,幫助其在治療過程中樹立信心。
針對早期患者的心理支持及治療主要有兩種:基本心理支持與個別療法。
基本心理支持主要提高給患者相關的知識、情緒支持、學習藥理及危機處理的方法,協助其適應日常生活,增加對病發的警覺性及症狀處理、預防復發。
個別療法針旨在提升患者對康復過程中的心理適應能力,處理早期思覺失調帶來的情緒困擾或其他精神健康問題,以及通過認知行為治療處理抗藥性的思覺失調症狀。
醫生會按照個別患者的需要及病情,做出不同的療法轉介,除了專業的心理治療外,家人、朋友的支持、理解和幫助對患者的康復也有很大的幫助。

妥瑞氏症[編輯]

妥瑞氏症是一種以不自主、短暫快速、重複性且固著的動作為主要症狀的神經生理疾病,通常在兒童時期便已發病,最常見的症狀為快速短暫的眨眼睛、扮鬼臉、聳肩膀以及搖頭晃腦等,稱為 tics,這些動作可以是肢體動作的、聲語的、簡單形式的或是複雜形式的。

治療方式
1. 理解與尊重
由於妥瑞氏症多好發於學齡兒童,教育界人士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尤其重要,特別是小學老師,更是妥瑞兒能否發展健全的關鍵角色。其實程度輕微未影響個人生活機能者,若不妨礙到周遭人的生活,就不一定非治療不可,也因此,妥瑞症的診斷確立後,如何讓病人及其家長、師長、朋友和社會大眾了解並接受妥瑞症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
2. 藥物治療
(1) tics 症狀壓制劑,如:Clonidine、Clonazepine、Topiramide、、Levetiracetam、Gabepentin
(2) 精神用藥,如:Haloperidol、Sulpride、Resperidone,為多巴胺接受體抑制劑,臨床效果佳,但副作用也較多,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嗜睡、煩躁不安及害怕上學(school phobia),可能會影響在學校的成績及行為。
3. 行為治療 : 目前有多種行為療法的技巧可以去修正或排除 tics,但是針對其行為給予處罰是無法與 tics 和平共處的,代替的方法是給予更多的社會上接受其儀式化行為或言語、自我監督、放鬆訓練、及教導去確認和防止因疲倦引起症狀的加劇。
4. 心理治療 : 因為妥瑞症兒童可能有來自被同儕拒絕的經驗,會有社交隔離及自尊的喪失,所以心理療法也是普遍需要的。而不只是妥瑞氏症病童本身,其實父母、妥瑞症兒童及其家人一樣需要支持及被了解的,因為要和妥瑞症兒童一起生活並不容易。像是妥瑞症兒童的兄弟姊妹會擔心自己被影響,或是怨恨大家把注意力都放在妥瑞兒身上,擔心自己會被遺忘或覺得不重要。
5. 手術 : 已知的手術治療方式有腦深層刺激手術,藉此調整神經迴路的頻率、電壓及電流等,來調節腦部不正常的活動訊息,達成治療目的。為實驗性質侵入性治療方式,醫師通常不會主動建議使用手術治療妥瑞氏症。
  • 相關影音
1. 2008 年美國電影《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講述一名妥瑞症患者通過自強不息的努力,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真實故事。
2. 2018 年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英語:hichki),講述一名患有妥瑞症的老師與其帶班的故事。主角奈娜雖然擁有傲人學歷,卻不願接受父親安排進入銀行,反倒執意成為一名教師,在耗費五年歷經無數次面試遭拒之後,她終於在自己的母校找到工作,沒想到卻是平均每個月都要氣走一個班導的放牛班老師。

廣泛性焦慮症[編輯]

廣泛性焦慮為一種持續,漂浮不定的擔心、害怕,容易慌亂緊張,並不見特定情境有關。對於環境的訊息會維持在高警覺狀態,對於事情的預期性焦慮也必一般人高。神經質、顫抖、肌肉緊張、盜汗、心悸、頭暈、胃部不適 … 等是常見的不適原因,同時會有過度擔心小事,胡思亂想而無法控制的情況。它是最普遍的焦慮症,又稱為「泛慮症」。

症狀
典型的「廣泛性焦慮症」常見的症狀是:
  • 持續經常的焦慮緊張,肌肉緊繃、顫抖、坐立不安、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冒冷汗 ( 尤其手心腳掌 ),失眠,渾身無力,情緒變得暴躁易怒,易受驚嚇、注意力降低,記憶力減退 ? 因為一種莫名的焦躁感覺會來去無蹤,捉摸不定,沒有對象,所以又稱作「漂浮性焦慮」(free floating anxiety)。
  • 焦慮症多伴隨著各種身心症的症狀:頭痛、全身各處酸痛、噁心、嘔吐、胃痛、胃腸潰瘍、漲氣、便祕或腹瀉,瀕尿,免疫系統衰弱,容易感冒生病 ? 高血壓、心律不整,氣喘、過度換氣,皮膚乾燥搔癢,內分泌系統失調,生殖系統功能降低,導致月經失常、性趣缺缺、不孕等。
  • 因為不曉得這些症狀是由焦慮引起,大部份的人都會在醫院各科診治,檢查都查不出毛病後才會轉到身心科或精神科就診。
診斷
依據 DSM-Ⅳ 的診斷標準如下:
1. 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諸如工作或學業成就)過度焦慮及擔憂(憂懼的預期),至少六個月期間病人的擔憂期比不擔憂期長。
2. 此人發現自己很難控制此憂慮。
3. 焦慮及擔憂伴隨發生下列六項中其中三項(或三項以上),在過去六個月期間,至少有些症狀的出現比未出現期更長
(1)不能靜止或感覺浮躁或不耐煩
(2)容易疲累
(3)難保持專心或心中一片空白
(4)易怒
(5)肌肉緊張
(6)睡眠障礙 ( 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睡不安寧而對睡眠不滿意 )
治療方式
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目標必須達到緩解,意即臨床症狀完全消失,相當於漢氏焦慮量表分數小於或等於 7 分。醫學界通常會透過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雙管齊下地為患者進行診治。
心理治療
患者需尋求精神科或心理科的專業人員協助,一般會向患者說明疾病的性質、教導他們做鬆弛運動及進行心理輔導,這有助減低焦慮。
另外,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疾病識性心理治療亦常應用在焦慮症患者身上。
藥物治療
常用的藥物有抗焦慮劑、抗抑鬱劑、鎮靜劑 … 等,以下為各類藥物的介紹:
  • Benzodiazepine(BZD) 類藥物:有抗焦慮、抗癲癇及肌肉放鬆的效果,作用在 GABA 系統,使中樞神經的傳導減少,作用快,以 BZD 來治療此廣泛性焦慮症,約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狀無法緩解、無法改善認知功能,甚至具有潛在的依賴性及可能產生戒斷症狀。
  • Azapirone 類的藥物:Buspirone 為血清素 5HT1A 部分作用劑,減少血清素神經元的放電,增加腦中血清素的濃度,因而具有抗焦慮療效,可以改善病人認知功能,作用緩慢約二週以上才有效果。副作用有頭暈、頭痛,噁心 … 等等。
  • 三環抗憂鬱劑:機轉為抑制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可以抗焦慮、憂鬱並改善認知功能的作用,副作用有便秘、視力模糊、低血壓,服用過多會致死。
  •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SSRI):具有抗焦慮、憂鬱的雙重療效。如:Paroxetine 20-50mg,可有效減輕焦慮症狀,長期治療廣泛性焦慮症。
  • 血清素暨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 (SNRI):為主流治療藥物,具有抗焦慮、改善社會功能的作用。如 Duloxetine, venlafaxine 等。可以抗憂鬱、也可以治療焦慮的症狀,副作用有頭暈、噁心、口乾、性功能障礙、極少數能會有輕度高血壓的情況。
  • 全血清素結抗及再回收抑制劑 (SARI):對於廣泛性焦慮症或合併憂鬱症的病人,均有抗焦慮的效果。
大部份患者的症狀可以透過服用藥物而得到舒緩。在藥物治療期間,若患者不定時服藥,焦慮症會隨時復發,若是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症狀緩解,則可以和醫師討論停藥,不過停藥後仍會有復發的可能。

躁鬱症[編輯]

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雙極性情感性精神病、情緒兩極症),是一種精神病經歷情緒的亢奮期和抑鬱期,是現代主要精神疾病中歷史最悠久、發病時間最年輕的疾病之一。情緒亢奮期(躁期)可分為「狂躁」或是「輕躁狂」,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影響生活及工作和是否出現精神病症狀。於狂躁期,患者感到或表現出異常開心、有活力、易怒,常會做出不計後果的決定,對睡眠的需求也往往會減少。於抑鬱期,患者會哭泣、缺乏與他人眼神交流、對生命萌生負面看法,也有自殺的可能。

分類
分成第一型躁鬱症、第二型躁鬱症與環性心境障礙(Cyclothymic disorder),其症狀大致相同,但表現形式差異較大。
一型雙向情感障礙主要表現為抑鬱與躁狂同時發作或於短時間內迅速交替,或可同時表現出抑鬱和躁狂的症狀,發作至少存在兩周以上。
二型雙向情感障礙主要表現為抑鬱和躁狂交替,但是躁狂或抑鬱的發作時間較長,躁狂發作持續一周以上,抑鬱發作至少持續存在兩周以上,躁狂如嚴重至需要住院可不受此限制。
躁期與鬱期
  • 躁期
在躁期,患者會產生極度愉悅的情緒,這樣的情緒可能被當事人形容為興奮的、有活力的、滿足的、狂喜的及衝動的等等。除此之外,患者會表現出與亢奮情緒相關的行為,包括自我膨脹、精力旺盛、多話、性慾增加、失眠(睡眠時間縮短,但卻仍然擁有旺盛的精力),並且會產生自制力降低和危機感降低的情形。
輕躁時,患者會感覺特別有活力或創造力,且能維持正常的生活,因此許多病患會留戀處於輕躁期的感覺。實際上,許多患有躁鬱症的藝術家在處於輕躁時期的作品產量會增加,水準也會特別高。有些人一生長期處於輕躁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造成任何令當事人無法忍受的不便,則不需要治療,嚴格來講也不被視為疾病,但仍舊被歸類為躁鬱症的一種形式。這種精力充沛的人常常變成所謂的工作狂。輕躁也有不好的一面,例如:患者會因為自制力降低而揮霍金錢、亂交朋友,或者進行不切實際的規劃以及危險的投資。也有可能因為情緒太過亢奮而失去自制力,導致亂發脾氣或講話不經思考,而在行為或言談間傷害到身邊的人,例如突在公眾場合無緣由地對陌生人說出可能帶有戲謔、嘲諷,甚至挑釁的言語。
躁狂則損害患者的認知能力,可能產生幻覺,從而妄想及認知扭曲等。有些患者在高昂的情緒與幻覺中產生暴力或者自殘行為,有時也會作出不可理喻的行動或者決定。躁症若沒有被治療,會越來越嚴重。反之,若在發作初期即受到良好的控制,就能保護患者的社會功能,使受到的損害儘量小。
  • 鬱期
在鬱期(Depressive episode),患者會感到憂鬱,包括悶悶不樂、傷心、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悲痛、自我厭惡、內心空虛等。如果進入重鬱,也有可能感到失去生存的動力。
鬱期的行為視輕重程度(Mild or moderate depression to severe depression)而定,包括不想講話、睡眠時間變短、經常性地哭泣、自暴自棄、產生想自殺的念頭,或者將自殺付諸行動等等。
治療
通常包括心理治療以及使用情緒穩定劑或抗精神病藥物。常用的情緒穩定劑包括鋰鹽和部分的抗癲癇藥物和多巴胺抑制藥。如果病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的風險,即使病人本身不願意接受治療可能還是有強制治療的必要。如果認為病人的風險和情況有住院治療必要,經精神專科醫師鑑定後可以強制病人住院接受治療。嚴重的行為問題在急性期可以用苯二氮平類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處理。若病人有服用抗憂鬱藥物,在躁狂期建議應停藥,若不停藥則應該加上情緒穩定劑,對於其他治療手段反應都不佳且症狀嚴重的病人可能會對電痙攣療法有反應。

恐懼症[編輯]

恐懼症(來自希臘詞 phobos,意思是 「 恐懼 」)是對特定物體,情境或活動的特定恐懼。恐懼經歷的範圍從不安感到全面驚恐發作。大多數人都學會與他們的恐懼症一起生活,但對於其他人來說,恐懼會使他們變得極端虛弱以至於他們走極端以避免可怕的情況。例如,恐懼蜘蛛恐懼症(害怕蜘蛛)的人可能會在徹底檢查蜘蛛之前拒絕進入房間,或者可能因為蜘蛛可能在那裡拒絕在鄉下度假。恐懼症的特點是它們的特異性和非理性。一個有恐高症的人(對高度的恐懼)可以無所畏懼地在帆船上環遊世界而不用擔心,但拒絕走出建築物五樓的陽台。

常見的恐懼症是社交恐懼症,人們的極度羞怯或社交場合的不適。社交恐懼症可能特定於某個事件,例如在公共場合講話或使用公共廁所,或者對於幾乎所有親密的家人和朋友以外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種更普遍的焦慮。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經常會在公共場合出現身體症狀,例如大汗淋漓,臉紅,口吃,噁心和頭暈。他們確信周圍的每個人都會注意到這些症狀的發生。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社交恐懼症。 最無能力的恐懼症是廣場恐怖症,被定義為對於逃避可能難以或令人尷尬的地方或情況的焦慮,或者可能無法獲得幫助的焦慮 引發驚恐發作的典型地方是停車場;擁擠的街道或商店;和橋梁,隧道或高速公路。患有廣場恐怖症的人(主要是女性)可能很難離開家園並與其他人互動。 恐懼症影響了大約 9%的美國成年人,並且它們在女性中的流行率是男性的兩倍。在大多數情況下,恐懼症首先出現在兒童期和青春期,並且通常持續到成年期。

  • 治療方法 : 認知行為療法 —— 以社交恐懼症為例:

 * 都是我的問題?—— 破除「個人化」的思考習慣:

個人化的意思就是明明一件事情與自己無關,卻總是將它和自己聯想在一起,並為此感到自責的一種思考習慣。例如,社交恐懼症的患者在與人交談時若注意到對方在看手錶,可能就會想說是不是自己講話太無聊,對方感到不耐煩才看手錶?對方的任何一些小動作,都會讓患者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問題。若要改變這種思考惡習,就可以用「與我無關」的思考方式重新看待事情:對方看手錶?與我無關;對方清喉嚨?與我無關,可能只是他喉嚨癢。如此不斷地自我提醒,就能減少腦 中的小劇場,降低降低恐慌感。

 * 擺脫怕生的技巧 —— 將不安程度「數值化」:

想樣有一個不安溫度計(計量表),從 0 到 100 分,評估自己的不安程度有幾分,這樣首先會將不安這種模糊的情緒概念給具象化,使其有一個較為清晰的面貌。然後在不安指數飆高後,溫度計的警報會響起,你就可以大至掌握狀況,而不會完全搞不清楚當下發生什麼事;相反地,當不安指數降低時,想法也會變得積極一些。

 * 總是被過往記憶侷限?——「竄改」不可靠的記憶:

記憶是腦海中東拼西湊的畫面,因此非常不可靠,也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用新的認知來覆寫舊的認知迴路,就像竄改記憶的程式碼一樣,來改善造成我們怕生的關鍵記憶點(Key memory)。例如,因為小時候一次站起來念課文的經驗,念錯被同學嘲笑,使往後在眾人面前說話都會感到很不安。這時便可以回想這段記憶然後竄改它,比如讓自己回到當時的教室,在同學嘲笑你時大聲斥責他們等等,大膽大膽地重新改寫記憶腳本。也許你會覺得強制植入美好回憶是在自欺欺人,但在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讓自己克服不安情緒,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 最廣為人知的療法 —— 暴露療法:

將恐懼症患者暴露在其所害怕的事物前或情境中,透過反覆接觸此事物或情境,患者可增加其能夠控制局勢的感覺,減弱焦慮感。暴露療法是採用以下兩種方式:治療師可能會要求患者去想像其所害怕的事物或情境,或在生活中直接面對它們。也可利用 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使患者暴露在害怕的環境中,使其放下戒心,漸漸習慣同時也克服在現實世界中害怕的事物。社交恐懼症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向陌生人問路、搭話,讓患者自發性接受治療,主動(非受迫性)去接觸懼怕的事物,並禁止安全行為(在碰到害怕事物所做的反應、避難措施),例如不能刻意迴避與陌生人的眼神交會等。

 * 害怕自己說錯話?—— 以「我」為開頭來傳遞訊息:

將語句的主詞從「你」改為「我」,就可以大幅降低得罪對方的情況。 例如,請室友整理座位,就可以從原本的「你可以整理一下座位嗎?」變成「我希望你可以整理一下座位。」增加了「我希望」的緩衝,就比較不會踩到對方地雷。

 * 如何成為溝通大師?—— 使用「三明治話術」:

當你有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便可使用三明治話術。使用方式:首先先感謝對方,中間夾著這件難以啟齒的事,最後再感謝對方,像三明治一樣用兩個較容易開口的感謝包夾著這件事,可以使氛圍不致太尷尬。

 * 總覺得目標太難達成?—— 用「小步驟」體會成就感:

將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步驟,體驗每次目標轉換時達成的成就感,這樣計畫也就會更有動力、意願進行下去。每次只要完成小步驟,逐漸累積,到最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克服恐懼了。例如,上台演講前,先對著鏡子練習,然後再找好朋 友來聽你演講,透過像這樣一個個小步驟慢慢建立起信心,到最後真的上台時,也因為已經有很多次練習的經驗了,就比較不容易緊張。


強迫症[編輯]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主要特徵為強迫性意念(Obsessive)與強迫性行為(Compulsive)。

  • 強迫性意念是具有反覆性的思考、想法、衝動及恐懼,且是無法控制及不合理的。如「瓦斯沒有關好」、「會不會忘記關門」、「是不是忘記接小孩了」。
  • 強迫性行為則指過度反覆從事某一外顯或心理行為,以消除強迫性意念帶來的焦慮感,及避免所擔憂的某種危險發生。通常強迫性信念或行為會嚴重地影響到生活:例如不斷的關門(外顯行為),以確定門是否關好,導致無法做其他的事;或者不斷的祈求神明(心理行為)保佑自己有把瓦斯關好,使得患者無法專心做事。

著名人物大衛貝克漢姆最出名的是在場上的完美射門,他曾說:「我有強迫症。我必須把所有東西都放在一條直線上,或者一切都必須成對出現。我會把我的百事可樂罐放在冰箱裡,如果太多了,那我就把它放在另一個櫃子裡。我去酒店房間時,在我放鬆之前,我必須將所有傳單和所有書籍都放在抽屜裡,這一切都必須完美。」 正如他所描述的那樣,大衛貝克漢姆也有強迫症。我們有時可能會不斷重播腦中最喜歡的歌曲;擔心自己對即將到來的派對無法準備完善;或者發現自己正在分析一系列似乎有某種模式的數字;甚至再次回到屋內以確保有關閉水槽水龍頭,或重複照鏡子數次以確保我們的頭髮有梳理等等,這是一種心理障礙,當個體持續遭受痛苦或恐懼的想法時會被診斷出來。

洗手一次或兩次以確保它們乾淨是正常的,但是洗 20 次則不是;保持冰箱整潔是個好主意,但每天花幾個小時整理則不是。受害者知道這些儀式毫無意義,但是他們無法阻止。強迫症患者可能會避開某些引發強迫症的地方,或使用酒精或毒品來試圖讓自己平靜下來。與其他焦慮症相比,強迫症的患病率較低(約佔某一年人口的 1%),並且通常發生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

強迫症的過程因人而異。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可能來來去去,減少或惡化。

  • 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和心理藥物治療是強迫症的首選治療方法。在行為 / 認知行為療法中,專門針對強迫症的療法稱為暴露與反應阻止療法,這種療法的介入可以幫助患者漸漸忍受不執行強迫性儀式行為而帶來的焦慮感。
同時,現在被廣泛接受的方法是心理治療合併精神類藥物治療,且認為這種方法比單獨使用兩者其中之一都要有效。
1. 藥物治療:最常被用來治療強迫症的藥物類別為選擇性 5- 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簡稱 SSRI);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是屬於三環類的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這個藥物的作用與 SSRI 類似,但缺點是有較高比率出現副作用。
對於輕微的成人強迫症患者,SSRI 是第二線的治療方式。在中重度強迫症的成人患者。SSRI 則是第一線的治療方式。
2. 電痙攣療法:一些案例研究已經證實電痙攣療法對於重度、難治性強迫症有一定療效。
3. 心理手術:心理手術是在患者使用其他各種治療手段均沒有顯著幫助的情況下的最後手段。手術會在大腦的扣帶皮層造成手術創傷。一個研究的統計數據顯示,30%參與這項手術的患者有了明顯的改善。腦深層刺激手術和迷走神經刺激術都是可行的手術選擇,它們不會對腦組織進行破壞。
在美國,對強迫症的精神外科手術,是作為在患者嘗試過多種增加劑量,乃至全劑量的藥物治療;並且接受了數月集中的認知行為治療、暴露與儀式 / 反應防止治療後,仍無效果的最後治療手段。同樣,在英國,於合適的一系列認知行為治療實施之前,是不能對患者進行精神外科手術的。
  • 案例
李奧納多 · 迪卡皮歐(‎Leonardo Wilhelm DiCaprio):自小就得了強迫症(OCD),在拍《神鬼玩家》時病情復發,化妝師和助理也明顯感到他不對勁,他自己更是快抓狂,即使當片子拍完好幾個月,他仍深受 OCD 之苦
  • 相關電影
愛在心裡口難開》(As Good As It Gets, 1997)
真實地呈現了強迫症患者的病癥。馬文是個患有強迫症的作家,孤僻又神經兮兮、厭惡同性戀且難以相處,總是對人口出惡言,被視為怪胎而避之唯恐不及。他的古怪行徑包括:門要來回鎖五次、燈要重複開五次、洗手要洗兩次且用掉兩顆肥皂、只去固定的餐廳,吃固定的餐點,給固定的服務生服務 … 一切井然有序,絲毫沒有彈性。
在馬文一成不變的苦悶日子中,卡蘿進入了他原本黑白的生命中。卡蘿是位單親媽媽,獨自扶養患有氣喘病的兒子。從此,馬文開始積極面對自己的疾病,想要為了卡蘿成為更好的人。

解離性身份疾患[編輯]

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是一種心因性障礙,舊時被稱為多重人格障礙。患者會出現兩個或以上的人格,其身分與意識不同,就如「在一個身體裡住著不同的人」。

症狀
患者的每個人格都是穩定且完整發展,擁有個別思考與記憶,甚至可能有不同性別年齡或種族。人格之間知道彼此存在的案例稱為「並存意識」,然而不知道的情況會發生記憶斷層,而患者無法得知自己有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成因仍有許多爭議,大多認為與童年創傷有關,可能在七歲以前有衝擊過大的壓力事件,例如身體虐待或情緒虐待,而導致患者得病。
盛行率
傳統認為DID是非常罕有的精神病,而這個想法某程度上也導致臨床上的漏診。甚至不少說法聲稱,DID是萬中無一的心理障礙,極難遇見。

可是,實證研究發現事實並非如此。跨國的流行病學研究指出,解離症的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10%,其中DID的盛行率約為1%。而在華人社會裡,解離症(包括但不僅限於DID)的盛行率可能為0.3% 至 4.52% (非臨床人口) 和 1.7% 至 19.5% (臨床人口)。

治療
多重人格的治療需要經歷許多年的時間,通常治療師會將現有的人格整合成一綜合的人格特質,期間逐步削減內在的人格。但即使成功一次,也可能在未來復發、再次解離。另外,臨床上也會利用催眠來召喚不同人格以利治療,但催眠多為輔助而非根治的方法。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編輯]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又稱創傷後遺症)是指人在經歷過情感、生理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發病的原因一般都是是遭逢極度的創傷事件,加上個人本身體質的雙重影響所致。可能與先天遺傳基因、個性特質、後天環境、過去創傷的經驗都有關係。

· 症狀包括如下:

1. 創傷經驗再體驗:在創傷事件過去後,個案可能會透過做惡夢,夢見同樣事件發生,或者在白天突然回憶起創傷事件,再度感受到受創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是「侵入性」的,越不願意想起反而越會想起。

2. 過度警覺:經歷過創傷事件後,有些個案會持續處在警戒狀態。這使得個案變得無法專心、易怒、失眠、焦慮,嚴重甚至會發生衝動的自我傷害行為。

3. 逃避及麻木:許多人會選擇避免回憶或接觸可能引發創傷事件回憶的人、事、時、地、物。

4. 出現與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及情緒:聯想障礙、對創傷事件認知扭曲而責怪自我或他人、情緒低潮、疏離他人。

· 這些症狀往往會在創傷事件發生後出現,且持續一個月以上 。可能導致 PTSD 的經歷如下:

  • 童年時遭受生、心理上的虐待、幼年時被拋棄
  • 遭受過性侵害
  • 遭受過暴力攻擊
  • 經歷戰爭
  • 經歷嚴重的車禍、意外事件、自然災難
  • 目睹親人、戀人等關係親近者的突然死亡
  • 遭受過霸凌(包括校園霸凌、職場霸凌等等)
  • 麻醉覺醒
  • 從事殺害他人或動物等殺生行為,包括戰場上開槍殺死敵人的士兵、刑場上執行死刑的法警和以屠宰動物為業的屠宰場員工等

大部份人對創傷事件的情感會在幾個月後淡去。如果其持續過長的時間,就有可能導致精神上的失調。大部份經歷創傷事件的人並不會產生 PTSD。PTSD 是一種焦慮性失常,不應和一般的悲傷或創傷後之調適混淆,此疾病也有可能伴隨著其他精神失調(合併症,comorbidity)包括重度憂鬱、一般性焦慮失調,解離性身份疾患和各種成癮性。

· PTSD 需要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協助,提供個別化的治療規劃。常見的治療方法可分為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與特殊治療。治療的目的有三個方向:

1. 改善比較嚴重的情緒障礙

2. 改善相關的身體不適症狀

3. 協助個案回到正常的工作、社交功能

· 還有一個需注意事項是在接受專業診療之前,基本自我照顧原則如下 :

1. 找一個值得信任而且確定不會傷害自己的對象,把心裡面的創傷說出來。

2. 絕對不要使用酒精,非法藥物,或者自殘來傷害自己。

3. 找一個安全的環境,讓自己被威脅的感覺降到最低,保護自己。

4. 閱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相關知識,對自己的情況越早掌握,就越能預防症狀的持續或者加重。

心理治療
1. 支持性心理治療:醫師與治療師傾聽個案傾訴,但不批判也不介入個案想法,反而給予肯定、正向鼓勵。這有助於穩定個案不安的情緒,讓個案能放鬆、安心的接受治療。支持性治療目標在於改善個案症狀、自尊、自我功能及適應技巧。
2. 認知行為治療:透過醫師或治療師晤談,評估個案的特性與可運用的資源,擬定治療的策略,包含心理教育、暴露、認知重建、焦慮管理等。治療方式也會根據創傷事件不同而異。一般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有顯著改善效果。
3. 精神動力取向心理治療:解析個案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分離焦慮、兒童期創傷、對治療師的移情表現等,達到改善症狀與幫助個案自我覺察。
  •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的選擇上,最常使用的藥物是抗憂鬱劑。目前第一線用藥為選擇性血清素受體阻斷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現有的科學證據指出,SSRIs 對於再體驗及逃避症狀有幫助,對麻木症狀則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有反應。SSRIs 在部分人身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是腸胃不適、噁心及性功能障礙。此外,藥物治療的選擇還需考量個案對於藥物的反應、是否發生合併症,醫師也可能更換或增加其他輔助藥物,例如其他種類抗憂鬱劑、助眠劑、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或抗焦慮藥物。
  • 特殊治療
1. 動眼減敏重整療法:可以視為變化型的認知行為治療,個案在治療師引導下專心地回憶創傷記憶,同時透過治療師特殊指令,眼睛追蹤治療師的手指移動改變視野。研究指出動眼的過程,有助於促進個案大腦資訊傳遞與重整,對於重建記憶有一定的幫助。
2. 藝術治療:與治療師進行互動式繪畫、雕塑、沙遊。
3. 放鬆訓練:藉著想像與自我暗示,達到身體與情緒上的放鬆。

邊緣性人格[編輯]

  • 簡介

邊緣性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簡稱 BPD,為一種 B 型人格疾患。BPD 為一種讓人又愛又恨、不知所措的人格疾患之典型,患者本身自殺、自傷、自虐及操弄他人情緒的混亂行為,經常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嚴重困擾,也是讓許多治療者感到困難與無力的個案類型,特別是他們操控性的自殺行為,會操弄及挑起家人及治療者的情緒,常讓周遭的人疲於奔命,經常令治療者感受到強烈的無助感。

  • 症狀

1. 自我形象不穩定
BPD 患者的思考模式沒有灰色地帶,要不就覺得自己過得不錯,要不就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他們也常常感覺自己不停在偽裝,或感覺自己的身份受到周圍環境影響,渴求向外尋找肯定,缺乏獨立而固定的人格。

2. 不穩定、轟轟烈烈的人際關係模式
BPD 患者的思維模式大多非黑即白,不是覺得對方很喜歡自己,就是覺得對方完全厭惡自己。因此只要雙方之間遇到一點點的小衝突,都會使患者對該關係感到絕望。這種極端的思維在心理學上稱為「分裂 (Splitting)」。

3. 患者會做出瘋狂的舉動去避免被遺棄
BPD 患者很容易以為別人想要拋棄他們,因而陷入被遺棄的極大恐懼。例如對方因為忙碌而顯得有點冷漠,他們可能就會採取任何方式去阻止對方拋棄自己,比如說一直告訴對方自己有多傷心,想讓對方做一些事情去讓自己安心,如果沒有得到回應,還可能做出一些比較激烈的行為(如電話轟炸、跑到對方家、甚至威脅自殺)。

4. 長期感到空虛
因為患者的情緒、身份和人際關係非常不穩定,因此他們很難追求有意義的目標,亦難以建立深層次的親密關係,便容易感到空虛、感覺人生沒有意義、不知道為什麼要活著等等。

5. 突然出現激烈的情緒反應
BPD 患者的負面情緒尺度就像是只有 0 或 100,中間沒有緩衝空間。即便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會讓患者陷入突如其來的情緒崩潰。

6. 難以控制怒火
BPD 患者往往難以控制憤怒的情緒,並且對於該事件的嚴重程度作出不成比例的憤怒行為。例如被朋友誤會就把對方暴打一頓。

7. 反覆出現(或威脅會進行)自殺和自殘行為
BPD 為患者帶來強烈的負面情緒,所以患者容易因為自己無法承受,最後選擇傷害自己,甚至了結自己的生命。同時,因為患者極度害怕被遺棄,有時會透過威脅自殘或自殺來留住別人。

  • 成因

心理學家 Marsha Linehan 的生理社會理論(Bio-social Theory)指出,邊緣性人格障礙來自於 生理因素 和 社會因素 的交互作用。 在不少研究中顯示 BPD 患者比起常人更加敏感,有不少 BPD 患者還同時處於 無效環境 ,無效環境指的是「否定、拒絕、無視、批評及懲罰一個人的感覺、思想、偏好、信念和感官」,因此這些患者一直學習不到有效控制情緒的方法。

1. 家族遺傳
家族遺傳會增加患上 BPD 的風險,有研究指出如果一個同卵雙胞胎中其中一個患病,那麼另一個同卵雙胞胎也有三分之二的機率患上邊緣性人格障礙。不過,由於直系親屬不只會有相似的基因,還會有相似的環境因素(因為一起在同一環境長大),所以此疾病究竟是否被基因所影響仍在研究中。

2. 大腦中化學物質改變
研究發現患者的大腦中與情緒調節、衝動和攻擊性有關的區域與常人不同。另一方面,有研究指有助於調節情緒的大腦化學物質(如血清素)也出現了失衡。

3. 環境
環境的因素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患者中是最普遍的,例如患者曾經是情感、身體或性虐待的受害者、小時候長期處於恐懼和痛苦之中或與另一位有嚴重心理健康狀況的家庭成員一起長大。

  • 亞型

1. 灰心邊緣型:
最難被察覺的邊緣性人格障礙,又稱為安靜邊緣型、或高功能邊緣型,這類型的患者較不外顯,行為看起來與健康的常人無異,但外表下的他們充滿焦慮、抑鬱、憤怒、自我批評和對被拋棄的嚴重恐懼。當面對負面情緒時,他們很容易會自殘或用其他方式傷害自己,若未能得到需要的幫助,最終可能選擇自殺。

2. 衝動邊緣型:
與表演型人格障礙有些相似,表面上精力充沛、魅力四射,很想要得到別人的關注,但同時又好像只能進行比較膚淺的互動,無法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很容易興奮也很容易生氣,容易與人起衝突並做出極為衝動的行為。

3. 暴躁邊緣型:
可能是最符合邊緣性人格障礙刻板印象的一種。患者經常無緣無故生氣,他們的防禦性非常強,有時會直接以言語攻擊他人,也會採取被動性的攻擊行為,將攻擊用自怨自艾的方式表達出來。

4. 自毀型:
這類型的病患特別擅長自我破壞。他們缺乏穩定的自我價值,並且有著極端的自我憎恨,也不相信有任何人會真正在乎自己,因此即使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他們也因為不相信自己值得這些好事而會做出破壞性行為。例如明明有著深愛自己的伴侶,卻無緣無故跟對方分手,只因為害怕對方會主動拋棄自己。

  • 治療方法

1. 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專為 BPD 患者設計的治療法,此方法為教導患者怎樣學習活在當下、調節情緒、改善人際關係和增加抗壓力,讓患者培養健康的應對方式。

2. 心智化為本心理治療(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MBT):此方法為提高患者本身的心智能力,幫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讓患者學習察覺到自己有問題的行為進而減少。

3. 基模治療(Schema Therapy):源自於人生早期階段的困境使病患形成不健康的基模,決定了患者的思考、行為與表現。基模治療的目標即為幫助患者察覺並改善自己的基模。

4. 藥物治療:現階段並無特定治療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藥物,但可以在治療時採用一些緩解相關症狀的藥物,例如抗抑鬱藥、精神穩定劑、抗焦慮藥等。

性功能障礙[編輯]

性功能障礙在男女雙方都可能出現,只是因為男性比較容易突顯或是比較容易被強調,所以一般聽到的都是男性的性功能障礙。而男性的性功能障礙也往往被侷限於勃起功能障礙。事實上,性功能是一個很廣泛的名詞,它包含了性慾望、性興奮、陰莖勃起、性交、性高潮、射精以及回復等多個階段。上述的任何階段出現問題,即稱之為性功能障礙。性功能障礙不僅起因於生理,心理因素更是導致此病症出現的一大原因。這裡主要探討由於心理因素而引發之心因性性功能障礙的治療。

  • 治療方式
性治療的方式於一九七零年代初期就已經開始推展,直至目前為止仍是以「認知治療」合併「行為治療」的模式加以進行。性治療的範疇也由單純的功能障礙擴展到整個有關性活動障礙的指導與配合,從一個男性單方面的勃起障礙、早泄、遲射到需要雙人配合的性交不和諧或關係性的性慾低下等,考慮的層面亦擴大到整個家庭因素。但目前大家公認比較有效的是性治療,尤其是馬斯特與強生夫婦所發展出來的雙性療法(Dual-Sex Therapy),它是一種認知行為治療,對於心理性功能或高潮障礙的患者都有不錯的預後。
1. 雙性療法:雙性療法理論的基礎是認為性疾患治療的對象應是夫妻雙方,性問題反應了夫妻雙方的誤解與不和,因此必須把夫妻視為治療的一個單位。在治療過程中,一開始著重於認知教育,把性功能的生理及心理層面加以解釋,接著以男女治療師組成的治療團隊,加上病患夫妻,合成一組四向溝通的團體,彼此充分討論並以行為治療為導向,以短期治療為目標,再加上病患夫妻家庭作業之配合。特殊的技巧則包括重新認識身體各項感官在性的重要,強調前戲與性交過程一樣重要,並利用想像的方法、口交及自慰的技巧來消除對性交的害怕,把性交放在最後階段才進行,在過程中若有困擾則隨時提出加以討論,患者最終能達到對配偶可以用性或語言及身體來進行溝通。
2. PLISSIT 模式:近年來性治療裡較被認可的治療方式是 1974 年 Annon 所提出 PLISSIT 模式,PLISSIT是四個介入層次的英文首字縮寫:
- 第一階段 P (Permissiongiving):對於個案的性表達或性關注予以認可與同理。個案初期對於性的問題會出許多疑惑,有些是屬於不必要的性迷思,如自慰傷身,有些是屬於心理壓力,如男性見女體一定要馬上硬等等,這非性功能問題,是思想問題,只要能多花一點時間說明清楚,自然問題迎刃而解。 - 第二階段 LI (Limit Information):有限的資訊,也就是對個案所提出的性問題提供解決的資訊,而且只限制在他需要幫助的議題上。
- 第三階段 SS (Specific Suggestions):提出特定而明確的建議以解決問題,意即給予求治者一些針對性問題的特殊建議。通常大部分的個案可以透過性咨詢得到幫助,如果還無法被解決才需進入第四階段。
- 第四階段 IT (Intensive Therapy):能解決問題的深度性治療,包括直接深入性愛的現場協助或透過醫學普遍認定的方式,如口服藥物、針劑注射及植入。
3. 認知行為治療(CBT,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ist):主要還是經由認知去改變行為,也是我們目前較常用的,與上述的 PLISSIT 相當。是由認知和行為主義演進而成的,包括了有三項的特徵:(1)解決問題與產生改變(2)重視科學方法(3)監視和控制行為的認知歷程。因此把認知行為放到性治療中,我們會從個案的性問題發生的原因去試著找答案,如勃起障礙,發生的原因一般有操作焦慮、低性慾、關係問題、早洩所引發的續發性勃障、憂鬱症及一般性焦慮症等等。透過勃起不佳的事件,個案會產生不正確的信念,導致行為再次發生及情緒低落,而每次失敗性行為所導致的不舒服感會讓行為繼續發生,挫折一再重現,進而性情境中反覆出現勃起障礙,一直循環永無歇止。透過認知我們矯正其(1)對性的迷誤、負向的性態度、會硬才是男性的自尊及對不合理的恐懼,(2)對不能適應的性行為做教導,如缺乏性技巧、太在意自己所缺乏的,無法適應的性行為方式,(3)利用其他的方法來掩飾原先的性障礙,如太早射而不敢勃起等。
4. 心性治療:1974 年卡普蘭(Kaplan)的心性治療,將人類的性反應視為一種三相現象,由分離但相互聯繫的階段組成:慾望,喚起和性高潮。並總結地說:「慾望」階段障礙是最難治療的,與深層次的心理困難有關。1989 年 Lief 也提出了整和婚姻治療的概念,從教育及支持系統做起,處理婚姻中人際的衝突,將其融入性治療以改善性功能。在愛情三元素中,「親密關係」指的是扶持的情感,以及在愛情中表現溫馨的行為,包含誠實公開的溝通、分享、愉悅共處與對彼此的重視並接受對方為有價值的個別個體且有深刻同理心的瞭解。藉由理解婚姻雙方真實的自我,化解因缺乏溝通而產生的心理壓力等,從最根本的自發性的性慾中發覺性關係的問題,繼而解決心因性的性功能問題。

性偏離障礙[編輯]

在此額外補充一些性偏好疾患(Paraphilic disorders,原先稱為性倒錯)的相關條目,而後總結其發生原因,並且介紹其治療方式等。

性偏離障礙之介紹[編輯]

(一)戀物性易裝癖

戀物性異裝癖又稱異性裝扮癖,是指通過穿著異性服裝而得到性興奮,且造成了自身社會上的痛苦與困擾一種性偏離障礙形式 ,患者以異性戀 、男性居多。異裝癖與跨性別者不同的是患者並不厭惡或懷疑自己的性別,而是在異性的裝扮過程中得到性滿足,而跨性別者在改裝後並不感到色情的刺激,而確信自己是一個真正的異性。

診斷條件為反覆強烈渴求性行為、性想像涉及異性裝扮並付諸於行動至少持續半年。異裝癖患者通常從青春期(5 到 14 歲)開始穿著異性服裝,藉由此行為產生愉快的性滿足感和性衝動。大多數患者的性生活並沒有困難,有的患者表現僅僅為性慾低,少數患者穿著女裝只是為了獲取舒暢感。

(二)吞食性愛好

吞食性愛好並非精神疾病準則上的性偏離障礙。但是若實踐吞食性愛好造成了對於他人的虐待或是受虐的狀態,且造成當事人的困擾或嚴重傷害的,則可能會符合性虐待或性受虐障礙的診斷。

吞食愛好(Vorarephilia,簡稱 Vore),愛好者藉由想像吞食他人(或生物)或被吞食,抑或是當第三者觀賞,達到生理性刺激的效果。 台灣地區多稱其為「吞食」,中國大陸地區的則稱其為「入腹」,部分愛好者亦使用日文詞彙「丸吞」(丸呑み)。 英文單字 Vorarephilia 係由拉丁字根 vorare(意為「吞下」或「狼吞虎嚥」)及古希臘語 φιλία(philía,意為「喜愛」)所組成。 對象分為兩種,吞食者(捕食者)〈Predator 簡稱 Pred〉,被吞食者(獵物)〈Prey〉。 通常在幻想中,獵物是整個地被吞下,且不會受到嚴重傷害,如同單純地囚禁,但仍有少部分是包含被咀嚼或是消化情節。吞食愛好多伴隨其他愛好一同出現,如 巨大愛好〈Macrophilia〉、縮小愛好〈Microphillia〉、獸人愛好〈Furry Fetishism〉、性調教〈BDSM〉、懷孕愛好〈Pregnancy Fetishism〉等。 此類愛好與性調教(通常是被欺負的一方)有些許連結,隸屬於性偏離(戀物癖)的一種。這些愛好者們渴望與一個具有強勢力量的對象結合,或藉此永久地逃離孤獨。常人會感到不利的情境「可能遭受未知的對待」對於愛好者們來說,反而可能從中獲得抒發。 然而此類幻想基本上不可能實現於現實生活,故愛好者經常透過故事、繪畫等創作來表達。由於此幻想在現實生活中違反法律與道德,多半愛好者也僅會停留在想像階段,並不會實際執行。此幻想行為與食人〈Cannibalism〉有著明顯的差異,僅僅透過想像情節而滿足。 有時參演者會是人類、被擬人化的動物(獸人)、龍,或其他各種奇幻生物。通常在吞食後,捕食者多數會撫摸著肚皮,顯露滿足的神情。 吞食的情節也經常出現於繪畫、故事、影劇、電玩,主流媒體亦可見其蹤影。


(三)性虐待與性受虐障礙 性虐待與性受虐障礙者感受到只有在虐待或受虐場景中才能感受到性興奮,且造成個人身心或社會功能上的困擾或障礙,又或是造成身體的嚴重傷害或是死亡。造成身體嚴重傷害或死亡的活動例如性窒息,一般是選擇一個隱蔽地方如浴室,寢室,地下室以避開被人發現,通常應用的是繩索一類東西緊勒頸部或身體別的部位例如外生殖器部分或懸掛的上吊方式以限制呼吸,少數被報導是用塑膠袋,面具,繃帶或吸入有害天然氣等工具或方法,致死案例都是由於不能自我解救時導致窒息死亡。

而一般的性愉虐 (BDSM) 在知情同意的原則上,則不會被視為性偏離障礙。虐戀參與者通過表演某個場景、完成某個對話、做某個動作等方式,使得受虐者表現為屈服於施虐者的活動。受虐和施虐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如臣服者會心甘情願地讓對方鞭打自己、咬自己身體的某些部位。從施虐和受虐中,在精神和肉體的痛苦中得到性快感和性滿足。臣服和支配的形式很多,甚至可以遠程實施,比如施虐者通過網絡視頻命令受虐者手淫。這些行為除非缺乏雙方同意,或造成嚴重傷害,否則並非性偏離障礙。

(四)同志與跨性別「不是」性偏離

過往的精神疾病診斷包含同性戀與跨性別。在 1973 年,同性戀已經從性偏離的診斷中移除。而在 2013 年,「性別認同障礙症」更名為性別不安,去除跨性別作為一種障礙的污名。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2013),個人必須符合以下至少兩個標準,且持續超過六個月。[15]

  • 個人所感受到/表現出的性別與被指定的性別或性徵顯著不一致
  • 由於個人感受/表現出的性別與被指定的性別/性徵不一致,而希望擺脫自身被指定的性別或性徵
  • 強烈渴望擁有另一性別的性別特徵
  • 強烈渴望成為自身指定性別以外的性別。
  • 強烈希望可以被以自身指定性別以外的性別對待。
  • 堅信一個人具有與自身指定性別不同的典型性別的感受與反應。

並且性別不安的診斷標準指出以上的標準必須造成臨床上顯著的痛苦或損害,才會被診斷為性別不安。

由上述資料可知,性別不安並非一種性偏離障礙,而是一種社會文化的性別框架導致的痛苦。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指出,性別不安者應該要得到適當的資源,包含諮商、性別重置手術以及社會與法律的性別轉換過程。

導致性變態的原因[編輯]

  1. 生物遺傳學因素 多年來生物遺傳方面研究的結果表明,大腦和神經系統中並未能證實有任何特別的化學物質與性變態有關。
  2. 心理學因素 性心理障礙的患者中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如強迫性人格 —— 刻板固執,又稱執拗性人格。辦事循規蹈距,墨守陳規,意識保守,缺乏隨機應變能力,遇事猶柔寡斷不善決斷,對自己要求高但缺乏自信,工作負責過於謹慎。這些人容易產生強迫性症狀和焦慮、抑鬱反應。其中幼年和早年性心理發展中的挫折或衝突與成年後的性變態有著心理動力學上的因果關係。
  3. 環境和社會因素 性變態一般來說,反常的變態的性行為是不合理的社會強制和壓抑所造成的性心理衝突的後果,所以它也是一種複雜的社會問題。成年後,當性慾受到現實生活環境的限制或個人人格的缺陷而無法正常宣洩時,即會退回到早年固結點,避開自我控制,直接以幼兒性慾的方式表現出來,形成性變態。 家教是否得當對性變態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父母的言行舉止無不對孩子的幼小心靈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性教育啟蒙教師。父母的性觀念會通過他們的有意或無意的舉動而影響到下一代,例如異裝症,則是因父母反覆安排孩子穿異性服裝培養成的一種嗜好,這是一種條件反射性的性變態形成過程。

治療方式[編輯]

1. 冒爾的聯想法治療法

其要訣是在當事人的反常的情慾和正常的目的之間,覓取一個聯繫的途徑,例如假定當事人特別喜歡男童,就可以用聯想治療的方法加以訓練,教他把情慾轉移到有男童性格的成人身上,這是很可以做到的。因為我們早就知道這些人在這一方面是願意加以考慮的。

2. 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訓練正常性生活,培養對異性的正常興趣,以矯正變態行為,對嚴重妨礙社會安全的性變態者。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對於性變態,更應重視預防,性變態主要是後天造成的不良行為,是在各種因素長期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兒童時期是性心理髮展的重要階段,一定要正確引導。消除消極的心理因素,糾正錯誤認識。通過自我暗示、自我調適,針對性的解除負面的心理因素。必要時在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心理治療。

以下為變態的治療方法,並非只著重於性變態 (1)藥物治療。

包括如下幾類:

抗精神病藥因這類藥物以治療或控制思覺失調症的精神病性症狀為主,所以亦稱為 「 抗思覺失調症藥 」。 目前在國內常用的有氣丙嗪、泰爾登、氟哌啶醇、奮乃靜等。
抗抑鬱藥目前常用的有阿米替林、丙咪嗓多慮平與苯乙肼幾種。
抗躁狂藥此類藥物的代表為鋰鹽(碳酸鋰),此外氣丙嗪與氣哌啶醇也有較好的作用。
抗焦慮 —— 鎮靜藥主要是安定類,如安定、舒樂安定、硝基安定等。
抗癲癇藥常用的有苯妥因鈉、魯米那、卡馬西平、樸癇酮等。

(2)電擊治療。

(ㄧ)電痙攣療法(ECT)


簡介:指經由電擊腦部來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療法。 精神科用電痙攣療法來治療嚴重重性憂鬱障礙、躁鬱症和思覺失調症,特別是當所有藥物和心理療法都無效時。電痙攣療法起源於1930年代,現代在麻醉和肌肉鬆弛劑的輔助下已相當安全,並成為患有精神病的懷孕婦女之較安全的療法(因為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和畸胎,而電療法只作用在腦部,因而相對較安全)。

療效:很多臨床研究肯定了電療法的成效。它對重度憂鬱症和一些其他的精神疾患特別有效。有的研究更發現它亦對藥物成癮、焦慮症、和人格障礙有效。這些研究報告是幾十年來科學家、臨床醫師和受治療者統計歸納後得到的結論。 雖然平均對療效有反應者只有約百分之60~70。但電痙攣療法的效果顯著比藥物的作用快,因此在有嚴重憂鬱症,試圖自殺的病患,電痙攣療法相當適合。但它並不能提供長期的自殺預防。每次的電療可以提供短時期的治療,因此要達到長效控制仍必須搭配藥物治療。長期的電痙攣療法一般以間隔數星期的週期給予治療,因為有觀點認為在每次療程後大腦需要數星期的恢復期。 在電療後會有短暫的欣快感,因此要達到長效必須長期而間斷地給予治療。但亦有頑固難治療的精神病患須要每週一次的電療。


(二)重複性跨顱磁刺激治療(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簡介:rTMS 是利用磁波刺激,改變大腦內神經細胞的動作電位,藉以改變刺激位置的腦區活性,由於磁場深度,作用位置主要位於大腦皮層。rTMS 可治療的病症中,證據力最高的是重鬱症及疼痛問題。與電痙攣治療 (ECT) 不同的是,rTMS 不需要麻醉,患者治療全程是清醒的。與藥物相比,rTMS 的副作用相對輕微,且歷時短暫。

(三)顱電刺激治療(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ES)

簡介:CES 是以極小量的微電流(百萬分之一安培)刺激大腦,使大腦皮質釋放主管情緒和睡眠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血清素、腦內啡、乙烯膽鹼)的治療方式。根據美國史丹森大學及自由大學採用隨機雙盲對照的研究設計,證實 CES 療法能有效改善各種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特定對象畏懼症,創傷壓力疾患,強迫症)及其併發的憂鬱症。

(3)心理治療。

對於人格障礙、性變態、反應性精神障礙等疾病,心理治療往往最為常見且有效。其可以減輕或消除患者心理矛盾衝突或癥結,達到治癒與防止複發的目的。 對於思覺失調症等內源性精神病,在發病期由於自知力的消失,是難以進行心理治療的;但經過藥物與物理療法病情有所改善後,再進行心理疏導,對鞏固治療效果,增強挫折耐受力也很有作用。

心理治療按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編輯]

1. 支持性的心理治療

是一種心理治療手段,整合了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治療的理論模型和技術。

心理諮商師的目的是加強來訪者積極、健康的認知和行為,以此減輕造成精神障礙症狀的內心衝突(intrapsychic conflict)。此與須保持中立的精神分析方法不同,在支持性心理療法中,諮商師需要全力調動情緒、鼓勵的支持行為,以利個案形塑更長期的健康心理防禦機制,尤其是在人際關係方面。諮商師主要運用保證、教育、安慰、發洩、指導、暗示和催眠等技術進行,其中,暗示是指通過言語、表情、姿態、文字等對病人心理產生某種特殊的影響與效應,從而有治病作用,而精神發洩則是讓病人把壓抑的情感和心理苦悶傾訴出來。

2. 分析性的心理治療

包括經典精神分析,這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特殊心理治療技術,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自由聯想和 「 夢的解析 」 兩種;還包括廣義的分析生活史的治療。又可分為以下幾種:

自由聯想治療者要求患者在輕鬆自由的狀態下,自由而毫無保留地訴說他的一切,還要鼓勵患者盡量回憶從童年時期起遭受的一切挫折和精神創傷
夢的解析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夢的內容與被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內容存在某種聯繫。但夢境就是潛意識心理衝突與自我檢查力量對抗的一種妥協,並不直接反映現實情況,要求患者把夢中的不同的內容進行自由聯想,以便發掘夢境的真正含義。
指點解釋指對患者的一些心理實質問題,如他所說的話的潛意識含義進行解釋、引導或勸阻,幫助他克服抗拒。
心情矯正指在治療者的陪伴下,重溫曾遭遇到的創傷事件或痛苦情況,練習試圖以目前成人的條件及應付能力,重新去面對與適應,再加上治療者的陪伴與保護之因素,往往能以不同的情況及條件去重新面對該經歷,除去過去曾遺留下來的、較幼稚的、非成熟的、病態的心理反應與回憶。
抗拒現象的處理這種抗拒作用,即對於自己某種衝動、慾望、意念或回憶不容易去面對與處理,也就形成了「神經症」的病根,因此也就成為治療的重心。整個精神分析的治療工作,也可以說實在處理患者的「抗拒現象」。
移情也叫轉移關係,指患者自己對於過去跟自己的養育者所存留下來的關係的「轉移」現象。令治療者直接觀察及分析患者在幼小時,曾與自己的父母或主要的養育著所經歷與產生的關係。透過患者於治療者所產生的特殊移情,來檢討改正「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對這種特殊的患者於治療者關係,治療者要能察覺和識別,並能熟練運用,同時要能夠適當地加以控制。
工作修通精神分析治療工作須經由長期且重複性的嘗試,按某種程序,配合患者的進展反應,逐步進行,被稱為「工作修通」

 

3. 訓練性心理治療,如行為療法。 行為治療亦稱為矯正法,是現代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心理治療形式。 基本的行為治療方法主要有:

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又名 「 鬆弛療法或交互抑制法 」當患者面臨一種可引起焦慮反應的刺激時,立即讓他全身肌肉放鬆,產生一種與焦慮相對應的反應,抑制焦慮使之強度減輕。 在這基礎上,再給病人一系列條件刺激,逐步消除焦慮反應,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厭惡療法(aversion therapy)採用條件反射的方法,把症狀和不愉快的體驗結合起來,即利用一種厭惡性或懲罰性的刺激來減少和消除適應不良的行為。
強化法(reinforcement technique)即獎勵患者的某種良好的行為,以達到強化該行為反射的目的。主要適用於精神發育遲滯與慢性精神病人。
康復治療台灣稱為職能治療師,中國大陸稱為康復治療師,香港稱為職業治療師,是指擁有職能治療專業技術,並領有職能治療師證照者。職能治療師藉著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及需要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此職業與「復健科醫師」並不相同。精神病人經過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後,有的尚不能立即恢復工作或學習,需要一個康復適應階段。 這個階段,除了需要繼續服用維持量的精神藥物外,同時還應繼續接受心理治療或指導,參加文化或業務學習並適當參加文體活動,增加對他人及社會現狀的了解,為成為正常的社會成員準備條件。

書籍影音[編輯]

影音[編輯]

憂鬱症 Depression[編輯]

1.Nature video - Depression and its treatment

2.KHAN academy medicine -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Psychological therapies

3.常見疾病系列 - 憂鬱症 The Body Invaders

4.認識心理疾病系列 - 憂鬱症及躁鬱症 Depression and Mania

5.憂鬱症的感覺(中文字幕)

6.別再用錯誤的方式陪伴憂鬱症患者

7.狄克森.奇邦達:我為什麼要訓練阿嬤來治療憂鬱症

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編輯]

1.John Gray - How to treat bipolar disorder & manic depression naturally

2.FIU center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 Parent Video:Treating Youth with Bipolar Disorder

3.科學大解碼 - 躁鬱症怎麼辦?

恐慌症 Panic Disorder[編輯]

1.Reneau Peurifoy - How to Overcome Panic Disorder

2.Private Therapy Clinic - Overcoming Panic Attacks with Psychologist Dr Becky Spelman

3.解脫身心壓力 — 強迫症、恐慌症、憂鬱症

焦慮症 Anxiety[編輯]

1.Ehowto Guru - Anxiety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 4 Easy Steps

2.TED - Anxiety Disorders and Panic Attacks:Alison Sommer at TEDxCarletonCollege

3.Anxiety Self Therapy - Anxiety Attacks Cure:Self Help Anxiety Treatment

強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編輯]

1.OCD Victory - How to Treat OCD & Obsessive Thoughts- The 10 Steps for Overcoming ObsessiveThoughts

2.健康之路 - 強迫症的病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編輯]

1.TED - Return from Chaos:Treating PTSD

2.TED - Seeing invisible injury:diagnosing PTSD

3.Veterans Health Administration - PTSD Treatment:Know Your Options

4.樹人醫專康健資訊網 - 創傷後壓力症與職能治療

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編輯]

1.TED - Freedom from schizophrenia, a twin's quest:Cyndi Shannon Weickert

2.TED - Elyn Saks:A tale of mental illness——from the inside

3.思路覺醒之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 微電影

4.PsycheTruth - Schizophrenia:Cause & Treatment, Truth about Mental Disorders & Psych Drugs

5.Paula Gloria Show - Schizophrenia Treated Without Medication

6.臺大職能治療系技術學影片-精神分裂症

7.Schizophrenia, What Are The Treatments?

8.Schizophrenia treatment | Mental health | NCLEX-RN | Khan Academy

9.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 Schizophrenia

自閉症 Autism[編輯]

1.TED - Rosie King:How autism freed me to be myself

2.TED - Breaking barriers of autism:the power of kindness and friendship

3.TED - Fighting On:Overcoming Autism Diagnosis

4.Touch-based Treatment for Autism

5.Aspergers Guide - Autism Treatment:Sensory Issues Therapy Solutions

6.樂無休止創意團隊 - 音樂治療與自閉症

過動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編輯]

1.Dr. Josh Axe - How to Cure ADHD Naturally

2.TED - Living with ADHD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social media

3.ADHD Treatment Without Drugs - Find out how to treat ADHD in this video

4.Frank Fizer - Natural ADHD Treatment

5.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邊緣性人格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編輯]

心靈晚禱 台大學生心輔中心特約診所 吳佳憬醫師談邊緣性人格

上篇 下篇

影片摘要:該影片主要以訪問的方式,由吳醫師首先介紹何為邊緣性人格,在解釋有可能造成該疾患的成因,最後再介紹治療方式與身邊的重要他人如何與患者們相處與幫助他們的方式。

書籍[編輯]

1.刺蝟的愛情 Schopenhauer’s Porcupines:Intimacy and Its Dilemmas

Deborah Anna Luepnitz 著;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5。
本書企圖回答「談話治療真的有用嗎?」此一重要問題,不只提供心理治療涵蓋面廣泛的治療實例(如夫妻治療、家族治療、支持性的心理治療),並描述心理治療的轉化力量,展現心理治療如何透過對話和反省,幫助人們平衡愛恨衝突。」 ---陳登義(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資深精神專科醫師)

2.愛情劊子手 Love’s Executioner & Other Tales of Psychotherapy

Irvin D.Yalom 著;張美惠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7。
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誠然超越了心理治療的範疇,直指光怪陸離的人類境況。本書讓我們難得地窺見一個全心投入的治療師實際工作的情形,這位傑出的醫生不只是坦誠面對自己的感覺與錯誤,也毫不避諱地揭露心理治療充滿不確定的本質。

3.治療師的懺悔 Bad Therapy—Master Therapists Share Their Worst Failures

傑弗瑞.柯特勒、瓊恩.卡森著;胡茉玲譯。臺北市:生命潛能,2004。
治療師也是凡人,也會犯錯,《治療師的懺悔》帶您一窺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心靈世界,二十二位全美知名治療師與您分享他們終生難忘的挫敗個案經驗,故事充滿了人性的弱點、生命的掙扎,極短篇的小說敘事風格,讀來格外親切,

4.請聽我說:憂鬱症不是一輩子吃藥

鍾國軒著。臺北市:小樹文化,2013。
書中一則則醫病之間互動的片段,能增加讀者對情緒的疾病的認識,將引發憂鬱症的原因、用藥的利弊清楚的分析給讀者知道。
5.除了開藥單,我還能做什麼?:精神科醫師,沒說的事

鄭光男著。臺北市:博思智庫,2012。
 本書作者是專業精神科醫師,因為一桶瓦斯,而頭也不回地投入非藥物治療的研究。二十幾年的臨床經驗,親眼看見藥物帶來的痛苦,遠遠超過疾病本身。書中網羅國內外重要的研究數據、真實個案的生命故事,化為悲天憫人的感人文字,只希望表達一個信念:身心困擾並不是非藥不可,很多人,可以獲得比藥物更好的幫助。

6.為什麼我的孩子和別人不一樣?精神疾病的判斷與預防

亞倫.弗朗西斯、麥克.弗斯特著。臺北市:新自然主義,2002。
本書一開始提供一份具有初步診斷功能的問卷,讓讀者先檢視看看孩子正不正常,然後再針對每個問題所顯現的病症,做深入探討與剖析。

7.告別憂鬱症 走出藍色幽谷

美國醫療協會、安琪拉.沛綠著;孫秀惠譯。臺北市:天下生活 ,2007。
本書是美國醫療協會所編撰,針對一般社會大眾或憂鬱症患者與家屬的需求而寫的一本憂鬱症的基本指南。書末附錄還提供了醫療資源的名單,以及醫療名詞解釋。讓你在閱讀之餘不僅能幫助自己,也能幫助其他人來面對這項嚴重但卻可以治療的疾病。
8.用幽默治療憂鬱

王國華著。新北市:普天,2014。


9.珍愛生命,希望無限:讓我們一同走過憂鬱的低谷

廖士程著。臺北市:心靈工坊,2015。
廖醫師在本書中透過真真切切的臨床經驗分享,從醫學研究、求診案例、患者心聲、家屬困境,甚至家屬最不願意碰觸的自殺話題,都做了精闢的剖析講述,並提供方法與建議。

10.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

史蒂芬.雷文克隆著;李俊毅譯。臺北市:心靈工坊,2004。

11.我和我的四個影子:邊緣性病例的診斷與治療

平井孝男著;廣梅芳譯。臺北市:心靈工坊,2005。

12.親密的陌生人:給邊緣人格親友的實用指南

保羅.梅森、蘭蒂.克雷格著;韓良憶譯。臺北市:心靈工坊,2005。

13.愛你,想你,恨你:走進邊緣人格的世界

傑洛.柯雷斯曼、郝爾.史卓斯著;邱約文譯。臺北市:心靈工坊,2005。

14.你也害怕孤獨嗎?解析邊緣性人格

高育仁著。新北市:心理,2014。

15.神奇城堡 ─ 以愛整合多重人格的真實案例

凱洛.史密斯著;李淑珺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16.我遺失的時間

理察.貝爾著;棲子譯。臺北市:高寶,2009。

17.鏡子裡的陌生人:解離症:一種隱藏的流行病

瑪琳 ‧ 史坦伯格、瑪辛 ‧ 史諾著;張美惠譯。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04。

17.為愛徬徨的勇氣:阿德勒的幸福方法論

岸見一郎著;葉小燕譯。臺北市:究竟,2018。

電影[編輯]

1.Girl, Interrupted (女生向前走)

導演:詹姆士 · 曼格 (James Mangpld)

相關心理治療:新精神分析理論

2.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おくりびと(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導演:瀧田洋二郎(たきた ようじろう)

相關心理治療:完形心理治療

3.從心開始 Reign Over Me(從心開始)

導演:麥克 · 賓德(Mike Binder)

相關心理治療:個人中心心理治療

4.心中的小星星 Taare Zameen Par(心中的小星星)

導演:阿米爾 · 罕(Aamir Khan)

相關心理治療:阿德勒心理治療

5.一路玩到掛 The Bucket List(一路玩到掛)

導演:羅伯 · 雷納(Robert Reiner)

相關心理治療: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6.八月:奧色治郡 August:Osage County(八月心風暴)

導演:約翰 · 威爾斯(John Wells)

相關心理治療:家族治療

7.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Silver Linings Playbook(派特的幸福劇本)

導演:大衛 · 歐 · 羅素(David Owen Russell)

相關心理治療:認知治療

8.黑魔女:沉睡魔咒 Maleficent(黑魔女:沉睡魔咒)

導演:勞勃 · 史東柏格(Robert Stromberg)

相關心理治療:榮格心理分析治療

9.命運好好玩 _(電影) Click(命運好好玩)

導演:法蘭克 · 可洛西(Frank Coraci)

相關心理治療:現實治療

10.Chance or Coincidence(偶然與巧合)

導演: 克勞德 · 雷路許(Claude Lelouch)

相關心理治療:後現代心理治療

11.一代宗師 一代宗師(Grandmaster)

導演:王家衛

相關心理治療:東方及宗教心理治療

12.Cracks in the Shell(雙面誘惑)

導演:克利斯蒂安 · 施沃喬夫(Christian Schwochow)

相關心理治療:英國客體關係學派、身分心理學、自體心理學

13.鋼琴教師 _(電影) La Pianiste(鋼琴教師)

導演:麥可 · 哈內克(Michael Haneke)

相關心理治療:自我心理學、人際精神分析、當代克萊恩學派

14.Princesse Marie(瑪麗公主)

導演:伯努瓦 · 雅克(Benoît Jacquot)

相關心理治療:古典精神分析

紀錄片[編輯]

1.插上折斷的雙翼(Take These Broken Wings)

由前心理醫生、治療師丹尼爾 . 馬克勒執導的專題紀錄片,展示了病人可以不依靠任何精神藥物而完全從思覺失調症中康復的可能性。按照大部分精神健康領域,這是不可能的。該影片聚焦兩位女性 - 喬安 . 格林伯格及凱瑟琳 • 潘尼,從重度思覺失調症中康復的生活故事。影片追蹤她們思覺失調症的根源來自於童年時代的創傷,並詳細描述了她們與傑出的臨床醫生之間成功的心理治療療程。

2.開放式對話(Open Dialogue)

此片紀錄芬蘭北部一群富有創新精神的家庭治療師,在傳統的精神健康體系下改建出一塊新天地。他們曾經因為治療思覺失調症結果不佳聞名,現今卻擁有世界上治療思覺失調症首次發作最好的成果之一。《開放式對話》把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專家、護士和記者的採訪交織在一起,有力地展示了無藥物康復的美好前景,同時對傳統精神病學進行了尖銳地批評。

3.治癒之家(Healing Homes)

由丹尼爾 . 馬克勒執導的一部專題紀錄片,記錄了瑞典哥德堡的家庭關懷基金會幫助人們不依靠藥物而從精神病症中痊癒的康復專案。該組織將傳統精神病學治療失敗的病人安置在寄宿家庭中,主要是瑞典鄉村的農場家庭,以此給病人一個開始全新生活的機會。 《治癒之家》把對客戶、農場家庭和工作人員的採訪交織在一起,跟《開放式對話》一樣有力地展示了無藥物康復的前景,同時對傳統精神病學醫療模式進行了令人耳目一新地批判。

4.How Mad are You

由 Paul McGann 所主導的科學紀錄片,在 2008 年由 BBC 播出。在英國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曾被診斷患有心理疾病。對於這些人來說,「有心理疾病」這個標籤是一種社會屈辱,對他們造成相當大的負擔,甚至有些人為此輕生。本紀錄片決定探討精神疾病和理智的界線,劇組請了十位志願者,其中一半曾被診斷出有精神疾病,在計劃中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並請三位心理健康方面專家來判斷誰是「有心理疾病」的。本片對於精神疾病的診斷作出挑戰,並探索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標籤。提出或許就連專家做出的判斷,也不一定是最精準的想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發現了這篇網誌的留言板,在這留點什麼吧|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