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學/心理學緒論

本章節為心理學緒論,我們將其分為幾個部分介紹:

核心概念
先由心理學的定義與心理學導論讓讀者了解心理學是什麼,再將心理學分為理論心理學應用心理學並簡述之。
近代研究
  • 理論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生理心理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批判心理學等。
  • 應用心理學
犯罪心理學、網路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運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政治心理學、消費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經濟心理學、工業心理學、法律心理學、投資心理學、戀愛心理學等。
跨文化研究
介紹跨文化心理學,包含:本土心理學、中國古代心理學與現代心理學。探討中、西心理學的研究差異,並比較兩者與臺灣心理學。
  • 主要研究方式
以心理和文化因素去探究和解釋心理與文化的變異。
  • 主要研究方向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個性與認知的變異性和不變異性。
生活應用
介紹心理學的各種治療應用,將其推廣至部門管理、臨床治療、商業行為、社會中的群己關係與互動等日常大小事上。

核心概念[編輯]

導言[編輯]

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由古希臘文「psyche」(靈魂)和「logos」(理論或學問)組成,其研究與探討的範疇包含在任何時間和場合下,人類的行為受心理影響的關連及運作模式。而因截至當代為止,心理學的研究面向已十分廣泛,因此當代心理學界以一個涵蓋面廣且簡明的敘述來定義此門科學,即「心理學是一門探討心智(內隱)與行為(外顯),以及二者關係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ind and behavior)」。

心理學的核心研究對象主要是以人類為主,但因受制於某些議題無法直接以人作為研究對象,心理學家會利用動物或電腦模擬來進行研究。因此,廣義而言,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和動物的心理狀態、現象、精神功能與行為的科學,並分為理論心理學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生活中許多現象都與心理學有關,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常出自於直覺,但若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有時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美國心理醫師Rebecca Snyder等人研究人類的行為、心理,包含三個面向:

  • 行為:一切外顯、可觀察的言行舉止,如說話、與人互動、做選擇等。
  • 心理:包含了「內在的認知」,如意識、記憶、邏輯推理、評斷等;以及「隱含的情緒與動機」,如情感、態度、信仰、興趣等。其中,意識(consciousness)和思考(thinking)是產生情緒重要的一環。
  • 科學:對事實的觀察思考與判斷,強調客觀、精確、實證與可重複性,是一種態度。

心理學與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的不同之處在於:心理學一方面試圖以大腦的運作來解釋個體的基本行為與心理活動,另一方面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活動在社會行為和社會動力中的意義與角色,並非只是研究人類心理上的變化與通則。本教科書的目的是闡述心理學中的各種面向,包括心靈、理論、人類、行動等,以引導讀者進入豐富而多彩的心理學世界,本書也介紹各個類別的心理學和其研究所涵蓋的內容,而這與個人日常生活或是當代重要議題都息息相關。

心理學的目標[編輯]

心理學的目標大致可分為四項:描述(describing)、詮釋(explaining)、預測(predicting)和改變(changing)。 且四者具順序性分為: 初期、中期、晚期 。過程以特定行為來說,研究者會觀察行為並加以「描述」,經過分析後「解釋」行為發生的原因,建立因果關係後「預測」未來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最後掌握某行為發生的條件和因果關係後,便能「改變」條件或因素,以影響行為的表現。

初期中期晚期
目的描述、解釋解釋、預測預測、改變
  • 描述(describing)
描述指的是對「人類或其他具有意識的生命體」的行為做精確的觀察以及客觀的描述,使我們更容易觀察對象的行為,並且能明確分辨還有了解正常和異常的行為。心理學家將觀察所得到的資訊稱為資料(data),而所觀察到的行為之相關描述則稱為行為資料(behavioral data),指的是觀察一個有意識的生命體,並描述其行為和該行為發生時所處條件後得到的資料。
在蒐集資料時,心理學研究者會選擇最適當的分析層次(level of analysis),並設計測量工具來測量行為,以確保研究的客觀性。心理學家可能會採取不同的分析層次以進行個體行為的探討,例如從社會、人際互動層次到較細微的個體行為單位層次。心理學家描述資料時,對於「詞彙」需有明確的敘述與定義,以免在表達時產生誤會。若描述資訊所用的特定詞彙具有不只一種意義,則須加以解釋。
  • 詮釋(explaining)
合理解釋心理歷程與行為,是心理學研究的核心所在。因此,在詮釋之前,需先謹慎分析觀察結果,並建立正確、合理的因果關係,賦予詮釋意義。當有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行為與現象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時,便需要透過科學方法驗證及詮釋這些行為與現象。
心理學的詮釋(explaining)通常假設多數行為受到非單一因素的聯合影響。以詮釋人類的行為為例,當心理學家嘗試解釋某種行為時,大多會由兩方面著手:一是個人層面,例如個人是否因基因遺傳、自我情緒處理等因素而有特定表現;二是外在因素,例如兒童為博取父母肯定、弱勢群體因被社會邊緣化而產生的心態。
綜合舉例來說,當心理學家研究為何會有霸凌現象時,他們可能會檢視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霸凌者背負著壓力,例如本身曾是被霸凌者,需藉由霸凌更弱小的個體來紓解壓力(內在解釋);另一種則是霸凌者想藉此展現優越感,證明自己強於他人(外在解釋)。綜上所述,綜合考量多種因素的影響來進行詮釋是心理學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 預測(predicting)
兩件事物若有因果關係(causality)或具有相關性(correlation)時,便可互相比較以進行推理和預測,而預測便是描述某種特定行為即將發生的可能性。正如觀察必須客觀,科學預測的措辭字彙也要謹慎使用。為了提升預測的準確度,研究人員會增加實驗系操作變因(意即改變部分實驗條件),接著觀察結果會如何變化,以檢視兩事物間是否具有因果關係,因具有相關性不一定代表有因果關係。若最終結果顯示兩事物之間具有因果關係、進而成功預測出行為表現時,我們就能根據此原則來預測未來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該行為或事物將會再度發生。

預測行為也是判斷我們是否了解自身行為的根本原因的最佳方法之一, 預測還可以讓心理學家對人類行為進行猜測,不需要再花多餘的時間理解現象背後的機制。 舉例來說,如果研究人員注意到特定能力傾向測驗的得分可以用來預測高中輟學率,那麼這些訊息就可以用來估計一個特定群體中每年有多少學生可能會輟學。


  • 改變(changing)
心理學家希望根據已知原理或法則去改變心理歷程及行為,藉以維持理想行為、啟動特定行為,或是停止、改善不合理的行為,以便對人們的生活進行建設性和持久的改變。同時也希望可以影響行為模式、改變行為強度及行為出現的頻率。改變人類行為是心理學的一個重點,其涵蓋的領域也很廣泛,例如減少產後焦慮、改善學習記憶、提升自信心讓人際間的相處變得更簡單等,從治療精神疾病到提高人類福祉都是透過對心理學的的研究進而改變人類行為的實際應用。改變行為的能力至關重要,若透過創造某些條件讓行為受到限制,除了能夠有效解釋行為和心理之間的因果關係,也能驗證科學詮釋的真偽。


綜上所述,心理學研究的終極目標乃是透過改善人們生活上的問題及障礙,期待能打造出更好的社會環境。

心理學的發展門類[編輯]

心理學發展快速,涵蓋的領域在過程中也不斷分化出新的門類,因此心理學的門類並非單一固定的,而可能會隨著研究發展、社會演進,衍伸出不同的派別類型。 以下主要將心理學的門類分為「理論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並介紹其子類。


理論心理學(Theoretical psychology

理論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學根本理論性質的一個心理學分支,是研究心理現象、探討心理科學基本原理的一門跨領域的學問。理論心理學起源於科學哲學,其擴增的分支皆以邏輯和理性為基礎。它的目的在於解釋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它注重於觀察心理現象的本質、機制和過程,追求普遍的解釋與科學的理論。包括: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計量學等。
實驗心理學將心理學視為一般自然科學,早期的實驗心理學家注重思辨,主要使用特定技術與實驗方法收集和分析資料,再以理論加以證明,從而發現行為及心理歷程在變因上的因果關係,涵蓋的範圍較廣泛,注重研究方法。在20世紀上半葉,實驗心理學與行為主義(Behaviorism)密切相關,但也忽略了精神現象。如:學習、記憶、認知、動機、情緒等各方面的基本心理歷程。
生物心理學創始人為馮特,又稱生物心理學、心理生物學或行為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以探討行為,感受和心理歷程的生物化學為基礎,並以腦內的生理事件解釋心理現象,研究各腦區結構的功能及各感官,神經系統與腺體的功能和人類心智與行為的關係,並分析這些部分如何參與腦的整體工作。如:神經系統(以大腦為主)、內分泌腺與行為的交互影響關係、藥物之於人體的影響等等。
發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之一。主要是研究人類不同年齡時的心理轉變。這當中包括了兒童的心理與成人的差異、兒童的心理發展過程,以及當兒童有心理障礙時應當如何處理。過去的學者把兒童心理學等同於發展心理學,根據約翰·桑托洛克(Santrock, 2004)的理論,在當時的心理學家的角度來看,一般人的心理發展在成年以後就不再改變,所以,當時的發展心理學只著重兒童的心理發展;不過後來心理學家開始發現人類在成年以後,心理狀況亦會繼續發展,所以,有關成年人及老年人心理發展的研究開始如雨後春筍的發表。之後,不少人開始以整全的角度來觀看人生的心理發展,成為了今日的畢生發展心理學。
「發展」是指個體自受胎至死亡的一生期間,其行為產生連續性與擴展性改變的歷程,在此之中,個體行為不斷充實,由簡單而複雜,由粗略而精細,由分立而調和,由分化而統整。一般學界的共識認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都對心理發展有影響,有時甚至也難以區分;研究顯示,在後天因素中,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有強烈的影響,尤其負面的經驗更會對子女的發展造成影響。研究一般認為,不論其他先天與後天的因素,教養本身對子女將來的成就有20%至50%的影響;另外,所有的家長都有自己的教養方式,根據金貝立·科普科[5](Kimberly Kopko)的定義,教養方式可以「由兩個層面來定義:控制與溫暖。控制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管理程度;而溫暖指的是家長對子女行為的接受和回應程度。」發展心理學涵蓋了教育心理學、兒童心理病理學(child psychopathology)、法證發展心理學,而依據階段則可分為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
又稱人格心理學,探討人與人之間不同且具持久性的行為特徵。「人格」意指一個人特定的行為系統,不單包括性格,還包括信念、自我觀念等。性格心理學家會研究人格的構成特徵、形成及其發展模式,以及影響因素、評量與理論的建立等等,從而評估其對塑造人類行為的影響。人格的形成因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而發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論,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論、社會認知論、人本主義及生物學派等。
    • 精神分析論:主要由心理動力論為出發點,提出者為佛洛依德,他認為人格可以分為意識層次、前意識層次以及潛意識層次,而要解釋這三個層次則需要人格結構中的自我、本我還有超我。
    • 社會認知論:提出者為班杜拉,他認為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只和個人的控制,也會受到環境和社會的影響,稱為互相決定論。而一個人能不能適應生活或是具不具備克服障礙的能力和自我效能有高度相關。又依據社會學習理論,性格的產生以及改變和個人對於環境或是週遭人的觀察以及學習能力有關。
    • 人本主義:以馬斯洛為主,他曾提出著名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強調人有生存、安全、社會歸屬、尊重以及自我實現五種需求,而為了滿足這些需求得種種行為則需要靠學習得來。人格的影響因素包含父母對子女的遺傳基因、人們自己後天的學習以及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等等。
    • 生物學派:生物學則是非常強調遺傳基因控制這部分,因為不同的基因編碼可能導致不同的大腦生理構造,人格並非只受後天的個人經驗影響。而艾森克更是認為人格可以分為內外向、神經質傾向(Neuroricism)以及精神症狀(Psychoticism)傾向三大維度。
運用社會學研究方法和假設,研究社會中個人的行為與心理歷程。其所涵蓋的範圍從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關係至團體與團體之間的連結與影響,如人際關係、利他行為、群眾、社會認知等等。主要研究的面向為:態度、社會認知、認知障礙、社會影響和人際關係等行為。社會心理學填補了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空白模糊地帶。通常將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分為個體過程、人際過程、群體過程三種。著名實驗有:Asch符合性實驗、波波娃娃實驗、史丹福監獄實驗及米爾格拉姆實驗等。
是對諸如注意力、語言使用、記憶、感知、問題解決、推理、思考、智力、人類知覺、決策和創造力等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於1958年出版的《知覺與傳播》一書中指出,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是一種利用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思考與推理在人類大腦中的運作模式與電腦軟體在電腦中的運作道理相似,我們可以將認知心理學理解為訊息加工心理學,它將人看作是一個訊息加工的系統,而認知就是一種訊息加工,包括感覺輸入的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認知心理學已經逐漸發展成跨領域的認知科學,整合了許多不同關於心靈以及心智處理的研究。
研究如何測量人類的心理特質(如異常行為、思維、情緒、性格等)與能力(如智力、特殊領域的能力跟知識等),並用客觀量化(利用統計)的方式表現出來。心理測驗即為其研究範疇之一。測驗時常涉及四個領域,分別是常模化和等值法、信度、效度、題目分析(item analysis)。


應用心理學(Applied psychology

將心理學的理論和原則實際地運用在其他各種領域中,例如管理學、組織學、法律、醫療等領域,集中於解決研究問題。包括教育與學校心理學、臨床與諮商心理學、工業與組織心理學等學術領域。
研究教學環境與教學方法,將各種心理學知識應用在教育上,以期能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教室管理以及行政效率等。通常教育心理學常跟學校心理學交替使用,但教育心理學多在理論方法上作為研究對象,學校心理學則著重於實務進行。教育心理學主要是以心理學為基礎,而後發展出研究教育問題的眾多特殊領域,包括教學設計、教育技術學、課程發展、組織學習和課堂管理。
在教育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等分支的基礎上,以心理學如何應用於學校為主軸,將學校師生作為服務對象,給予不適應學校及學習的學生幫助,並提供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主要運用心理測驗、教育評量及其他心理學專業知識,直接從事學生身心發展、學習狀況及行為適應之早期鑑別工作,進而根據評量及診斷結果,為身心障礙、學習困難、情緒困擾或行為問題的學生發展個別教育計畫或心理調度(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或透過諮詢歷程,增進教師心理與輔導知能,加強其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間接改善學生學習與發展的狀況。
  • 臨床與諮商心理學(Clinic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主要探討如何歸類、診斷與治療心理疾病,透過瞭解人的異常行為,進一步做出診斷,並衡鑑與治療。
研究治療與診斷心理異常症狀,主要是了解、預防及舒緩心理上的困擾及心理疾病。如恐慌、焦躁、憂鬱、暴食、性無能、官能失調等。為具人性關懷之專業助人及心理學工作者,重視人格的養成、自我認識、服務學習、專業倫理和全人教育等範疇。
依其內涵可說是醫院中的一種心理診斷活動,指心理學家在醫院或臨床運用專業的方法探索並觀察患者,有時包含量化的衡量,以便診斷並治療,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屬醫學心理學的部門。
臨床心理學已普遍運用於醫學的各領域,如心理治療、身體醫學、小兒科、神經病學、整型外科等。未來可能延伸至非心理病患之心理健康的服務,如輔導中心,從事兒童、職業、婚姻、家庭、老人病學、酗酒、藥癮及自殺等的輔導。
研究如何提供諮商與輔導。當一個人有需要時,透過與諮商者的互動來協助其覺察和瞭解自身,探究滿足需要或解決問題之方法。如青少年問題、感情婚姻問題、人際處理問題等。
目前主要的四大諮商理論取向,包括心理分析取向、行為治療取向、認知治療取向、人本心理學取向。不同的理論取向有其主要目的及學派,並可簡述如下:
心理分析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察覺問題、獲得領悟;相關學派有精神分析治療法、阿德勒學派
行為治療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改變問題行為;相關學派有行為治療法。
認知治療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修正錯誤的觀念及非理性想法;相關學派有理情治療法、現實治療法、交流分析法。
人本心理學取向:目的為協助個體自我成長、發掘潛能;相關學派有當事人中心治療法、完形治療法。
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英語: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簡稱:工商心理學(英語:I-O psychology)、勞動心理學、工作心理學(英語:work psychology),是應用心理學的其中一種,是對員工、職場、組織所進行的科學研究,與組織行為學及人力資本互為息息相關的學科領域。工業,工作和組織心理學(IWO)是國際上該領域的更廣泛的全球術語。該學科是與工作有關的人類行為科學,將心理學理論和原則應用於組織和個人的工作場所以及個人的工作生活[1]。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接受過科學家-從業者模型的培訓。 它們通過改善績效,激勵,工作滿意度,職業安全與衛生以及員工的整體健康狀況來為組織的成功做出貢獻。 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家對員工的行為和態度進行研究,以及如何通過僱用實踐,培訓計劃,反饋和管理系統來改善這些行為和態度。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為規律及其心理學基礎,其內容包括管理心理學、勞動心理學、工程心理學、人事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等。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2014年《職業展望手冊》(Occupational Outlook Handbook),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是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職業。估計工業(工商產業)與組織心理學將增長53%,平均薪資為$109,030美元,在前十名中 百分之百的收入2018年的$192,150美元。截至2020年,IO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會(APA)在美國認可的17個專業之一[5]。 它由美國心理學會的第14部門代表,並正式稱為工業和組織心理學協會(SIOP)。主要是分別員工、顧客及消費者的心理層級,包含招聘、從眾多應徵者中選用員工,並包含對員工的訓練、績效評價、工作滿意度、工作行為、工作壓力管理。其涉及心理學、管理學(含組織行為學與人力資源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和經濟學等等。了解組織心理,目的也是為了進步利用、管理,達至組織的目標。
從其研究層次而言,包括了個體、團體與組織。這些層次的研究需整合心理學、社會學、行為科學、社會心理學、人類文化學與管理科學等等,以綜合研究組織中的個體行為、團體行為、領導與權力和政治行為。
主要目的及實際應用為提升生產力。生產力的影響因素脫離不了物理環境的條件、個人的條件及組織的條件。將心理學知識應用在工業生產及管理,研究人類對生產、分配、財貨等消費關係,可解決工業上人類行為問題。可細分成四部分,分別為人事心理、組織心理、工程心理及消費心理。
詳細介紹可見:https://spiketren.gitbooks.io/psy101/content/ch16/gong_ye_xin_li_xue.html


其他心理學門類

社區心理學關注個人與其社區、社會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合作性的研究與行動,進一步探討在生態、歷史、文化、社會政治等不同脈絡中的人類行為,並長期致力於預防、賦權、社會改變等工作,以有效提昇個人安適、幸福感(well-being)、社區與社會的生活品質。相關學科包括生態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比較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政治學、公共衛生、社會學、社會工作和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心理學有以下的核心價值:
一、預防重於治療
基本上,「預防(初級預防)」優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次級預防)」,更優於「治療復健(三級預防)」。而初級預防也稱為「全面性預防」(universal prevention)或「心理衛生初級預防」(primary prevention in mental health),其主要目標在維持個人心理健康的狀態,或減低問題或疾病的發生率,如在特定期間在某一地區或人口群體產生某類問題或疾病的新增個案人數。
初級預防方案的對象是整個群體(如群體介入模式)而非少數或單一的個人,並可分為增加個人強度、減低個人限度、增加社會支持、減低社會壓力、增加物理與環境資源、減低物理與環境的壓迫等六大面向。
二、追求個人與家庭的幸福
幸福是一種身心健康的狀況。除了沒有精神疾病外,還能夠擁有良好的正向特質、因應能力、工作滿意度、生活品質等。而家庭往往是個人康健的基石,社區心理學家可以規劃提昇社會情緒能力、社會支持網絡、互助團體、職場心理健康的相關預防方案,或是致力於社會服務及政府政策的興革、倡導等。藉由促進群體心理健康,逐步達到幸福社會的終極目標。
三、凝聚社區心理意識
「社區心理意識」(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亦稱「社群意識」,或接近「社區精神」(community spirit)的概念,是指某一群體居民所共同產生的社會凝聚與情緒連結之感覺,如歸屬感、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相互支持等。目前,社區心理學家已進行鄰里、學校、教室、互助團體、宗教組織、職場、網路社群等相關社區意識的研究主題。在實務方面,2005年美國卡崔娜颶風災害有應用此一概念在社區復原的過程之中。另外,有一些美國的社區心理學家則探討如何測量社區心理意識,以及如何藉以降低犯罪被害恐懼的相關議題。
四、生態系統分析與介入
1979年,Bronfenbrenner提出「人類生態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強調社會脈絡影響人類發展的重要性,此生態觀點影響到發展心理學與社區心理學兩個領域。由此,社區心理學逐漸發展生態層次分析的理論模式,包括「個人」(individuals)、「微系統」(microsystems)(家庭、朋友網絡、工作群組、音樂或合唱團體、軍事部隊等)、「組織」(organizations)(學校、職場、鄰里協會、宗教團體、在地商業或勞工團體、社區聯盟等)、「地域」(localities)(鄰里、城鎮、鄉村地區、都市等)與「鉅系統」(macrosystems)(文化、社會、政府、政黨、社團法人、大眾媒體、社會運動、信仰系統等)。
五、個人、組織與社區的賦權
賦權是個人、組織與社區藉由一種學習、參與、合作的過程或機制,使自己獲得掌控與自身相關事務的力量,並提昇個人生活、組織功能與社區生活品質,是社區心理學的重要精神與概念之一。賦權透過由下而上、公民參與、協同合作、非正式協助系統等方式,進而使「個人」相信本身是有能力的,事情是可控制的、或有改變的可能性,專業者在這過程所扮演的角色是合作者與促發者。賦權理論的重要開拓者是美國著名的社區心理學家 Julian Rappaport 與 Marc A. Zimmerman 。
六、尊重族群多元價值及發展
人類多元價值是建立在能夠彼此皆能尊重不同的性別、種族、文化傳統、國籍、性傾向、社經地位等。為了順利或有效進行社區介入的工作,社區心理學家或社區諮商員必須接受多元文化相關訓練(如RESPECTFUL模式),累積不同於自身社經文化背景的實務經驗,培養高度的文化敏感度,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歧視、偏見或社會分化(social fragmentation)。因此,在以服務群體最佳利益的考量之下,「間接」服務是較可行的協助方式,例如倡導、諮詢或相關機構人員教育訓練等。
七、跨領域的協同合作
跨領域的協同合作(collaboration)是社區心理學領域非常重視的專業價值與實務理念。社區心理學家強調找出個人及社區的優勢,以促進其正向改變,並且尊重服務群體現有的生活經驗、智慧、社會網絡、組織、文化傳統與其他相關資源,因為這些利基往往是其解決或克服問題的最佳良方。因此,社區心理學家透過「公民參與」或「社區聯盟」(不同性質的在地機構或宗教團體)的方式,形成一種合作的關係,彼此貢獻心力,進而最終讓服務群體能靠自己的力量走過難關。此跨領域協同合作、社區聯盟等概念的探討,以加拿大社區心理學家 Tom Wolff 為代表。
八、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社會正義乃是在社會中,權力、義務、機會、資源等能夠做到公正合理地讓所有民眾均衡享有。因此,社會正義有「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與「程序正義」(procedural justice)兩個重要概念。由於美國社區心理學的興起是受其1960年代各項社會與政治改革浪潮的影響,以致社區心理學家最強調的專業價值就是社會正義。針對社會改變的部份,可以透過大眾媒體的倡導或社會行銷方式,進而影響社會政策或改變公眾態度。
環境心理學(英語: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著重在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 環境心理學中對環境的定義廣泛,可以涵蓋自然環境、 社會環境、建成環境、學習環境與資訊環境。1960年代後期,科學家開始質疑人類的行為是否與自然環境或建築環境之間有所關聯,環境心理學才開始成為一個被公認的學術領域。環境心理學的學科概念致力於價值觀發展與解決問題,研究目標主要在於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並追求個人在整體社會中的福祉與生活品質。
無論從地方到全球的尺度,在解決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下所產生的問題時,人類必須擁有一種基於人性的模型,以針對環境情況來進行反應。這個模型可以幫助人類進行環境的設計、管理、保護和恢復;加強合理的行為與預測可能的結果;當環境條件有所缺乏時,診斷並解決問題。環境心理學致力於發展這種基於人性的模型,同時保留其結合了多種廣泛學科的特點。並探討了諸如公共財資源管理;尋路系統(Wayfinding)的複雜設定;環境壓力對人類表現的影響;環境重建;人類資訊處理以及促進持續的環境保育行為等不同問題。 近年則更加關注氣候變遷對社會及社會科學的影響、關切再現(re-emergence)與限制成長(limits-to-growth)等問題、並更加的注重環境可持續性領域的問題。作為一個科際整合領域,除了研究心理學家外,環境心理學也吸引了其他知識領域的學者參與研究,包括地理學、經濟學、景觀設計、政策與都市計畫及規劃、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和工業與商業設計領域都有針對環境心理學的研究產生。環境心理學是對環境、環境如何影響人以及人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直接研究,並具體以識別問題、提出針對已識別問題之解決方案來運作。因此環境心理學必須以問題為導向。作為一個問題導向領域,能夠識別問題,並透過研究找尋已識別問題的解決方案是至關重要的。解決方案並有助於使整個社會的正常運作,並創造社會內部運作所需的豐富知識。環境心理學家Harold Proshansky指出環境心理學致力於「通過問題識別來改善社會」這中心價值也使環境心理學成為一個「價值導向」的領域。
正向心理學,又稱積極心理學,是對「什麼使人生最值得度過」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側重於個人和社會福祉。它研究「積極的主觀體驗、積極的個人特徵和積極的制度…它旨在提高生活品質。」隨著研究者尋找共同點,並以更好的福祉為基礎,該研究領域多年來穩步增長。1998 年,當 Martin Seligman 選擇積極心理學作為他擔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期間的主題時,積極心理學開始成為一個新的心理學領域。這是對過去的做法的一種反應,過去的做法往往側重於精神疾病,並強調適應不良的行為和消極的思維。它建立在亞伯拉罕·馬斯洛、羅洛·梅、詹姆斯·布根塔爾(James Bugental)和卡爾·羅傑斯的人文主義運動之上,該些運動鼓勵強調幸福、生活福祉(英語:Well-being 或 wellness、prudential value,意近生活品質)和積極性,從而為現在所謂的積極心理學奠定基礎。積極心理學關注 eudaimonia,這是一個古希臘術語,意思是「美好的生活」,也是反思對幸福生活和充實生活貢獻最大的因素的概念。積極心理學家經常交替使用主觀幸福感(英語:Subjective well-being,縮寫作 SWB)和幸福(英語:happiness)這兩個術語。
正向心理學家認為,許多因素可能有助於幸福和主觀幸福感。例如,與配偶、家人、朋友、同事和更廣泛的網絡的社會聯繫;俱樂部或社會組織的會員資格;體育鍛煉和冥想練習。靈性也可以被認為是導致幸福感增加的一個因素。靈性實踐和宗教奉獻是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的一個主題,作為增加幸福感的另一個可能來源和積極心理學的附加部分。幸福感可能會隨著財務收入的增加而上升,但當沒有進一步的收益或達到一定的臨界值後,幸福感可能會趨於平穩甚至下降。正向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包括協助個人和組織發現自己的長處,並利用它們來增加和保持其各自的水平和福利。治療師,輔導員,教練員和其他各種心理專業人員可以使用新的方法和技術,來構築和拓寬那些不一定有精神病或精神錯亂的人的生活。
  • 法庭心理學(Forensic psychology,又稱法證心理學、法醫心理學、司法心理學)
法庭心理學(英語:Forensic Psychology)又稱法證心理學、法醫心理學、司法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涉及到法律。法庭心理學的主要部分是參與刑事司法體系的工作。這是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原則,並把它們應用到法律制度,而主要是在法庭上。 1893年授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教授,是第一個研究和學習證詞心理的人。法庭心理學主要運用於社會中的司法體系。在司法系統下的各種人士,如律師、檢察官、證人、法官,其工作時的行為模式以及可能影響他們表現的因素,皆屬於法庭心理學的研究範圍。藉由法庭心理學,使法庭上的審判得以有更多方面的解析,完善法院中的審判過程。
2001年美國心理學協會委員會的代表,認可法庭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業。一個廣泛的定義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人類行為,與相關的法律程序;第二部分是心理學的實踐,在法律體系中進行磋商,包括刑事和民事法律。因此也有了法庭心理學家的工作職位,他們通常在下列幾個崗位下就職,從事教學、研究、培訓和監督學生,和參與其他教育相關的活動、協助執法,他們的工作是與警察或其他執法機構合作、懲教心理學家從事囚犯和罪犯矯正工作、評估在刑事或民事案件中,當事人心理健康的狀況、成為專業證人,與一般證人不同,有表達意見的能力、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如當事人要求,法庭心理學家可提供心理治療、法庭心理學家經常參與審判諮詢,亦是法律心理學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法庭心理學家為法院工作。法院對他們的提問一般不會是心理問題,而是法律問題,回應的語言必須為法院理解。例如,法庭心理學家經常被法院委任,去評估被告接受審判的能力。法院也經常任命一名法庭心理學家,去評估被告人在犯罪時的心理狀態。這是對被告在犯罪時是精神錯亂或神智清醒的評估,因為其中會涉及到刑事責任[8]。這些主要都不是心理的問題,而是法律的問題。因此,法庭心理學家必須能夠將當事人心理所傳達的情況,轉化為法律見解的內容。法庭心理學家的一個重要職能,是在法庭上作為專家證人提供證詞。他們也可能需對判定提供專業見解,被告人是否在法律上有資格受審的問題。
健康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社會等各層面因素對於個體健康的影響。透過心理與醫學方面的結合,希望在心理與生理層面上徹底治療病人,並讓醫療行為變得更加完整。可分成四個學科,分別為臨床健康心理學、公共健康心理學、社區健康心理學、批判健康心理學。
復健心理學主要應用在復健方面的醫療行為。藉由關注復健時期的身心狀態,幫助患者更順利的完成整體復健過程,並能藉此克服困難且提升之後的生活品質。
運動心理學主要研究運動員的個人心理因素、團隊互動、訓練如何影響其在運動中的生理表現。希望藉由運動心理學的研究,讓運動員克服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間接負面影響,進而提升運動員在賽場上的表現水準。其中有兩個主要探索目的:個體的心理如何影響生活表現,和參與運動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
女性心理學是一種關注女性一生面臨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方法。它的出現是對男性主導的發展理論的反應,例如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性性慾觀。 Karen Horney 的原著認為,男性現實無法描述女性心理或定義她們的性別,因為她們沒有從女孩或女性的經歷中獲得訊息。理論家聲稱需要這種新的女權主義方法,並且女性的社會存在對於理解她們的心理至關重要。Carol Gilligan 博士的研究表明,女性心理的某些特徵的出現是為了符合男性定義的既定社會秩序,而不一定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性別或心理的性質。婦女心理學主要針對各種社經議題來進行相關研究。透過分析單個或數個不同的案例來探討各種情況下,社會因素對女性心理所產生的影響,希望藉以消弭社會上因性別造成之不平等。
「女性心理學」方法通常歸功於 19 世紀後期心理學家凱倫丹尼爾森霍尼的開創性研究。她反駁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它是男性主導的,因此懷有偏見和男性中心主義的觀點。霍尼聲稱,由於這個原因,弗洛伊德的理論無法描述女性氣質,因為它是由男性現實而非實際女性經驗所決定的。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弗洛伊德的命題,即女性性格傾向於表現出陰莖嫉妒,即女孩將她沒有擁有陰莖解釋為對不法行為的懲罰,然後責怪她的母親。正如弗洛伊德所說,「她已經看到了並且知道她沒有它並且想要擁有它。 霍妮認為,這不是陰莖嫉妒,而是對異性父母的基本焦慮、敵意和憤怒,她認為異性父母是對異性父母的愛的競爭。同性父母,因此將她視為對她的安全和保障的直接威脅。她認為,作為她的女性心理學理論的一部分,這方面應該基於人際動態(例如社會權力的差異)而不是性動態來解決。霍妮反駁了弗洛伊德的概念:她解構了陰莖嫉妒,並將其描述為女性想要表達自己對成功和安全的自然需求,這是兩性的特徵。有一個類比將霍妮的女性心理描述為對世界和生活的肯定樂觀,而弗洛伊德則以否定世界和生活的悲觀主義為導向。在她撰寫的關於女性心理學的 14 篇論文中,霍尼提供了一種看待女性的新方式,強調她們不應該通過丈夫、孩子和家庭獲得價值。
政治心理學是一個跨學科的學術領域,研究心理學和政治學之間的關係,專注於研究人類在政治上的思考、情緒、和行為[1]。政治心理學分析政治學上與選民、立法者、地方和中央的政府和行政、國際組織、政黨、和協會。「政治心理學」一詞強調心理學為中央領域,因此這門學科也可以被稱為「政治的心理學」,以便強調其跨學科的本質[2]。政治心理學研究的領域也包括了人類學、認知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社會學、精神病學,以及其他更為疏遠的領域例如經濟學、哲學、以及美術。
政治心理學產生於20世紀初期,弗洛伊德等人當時採用心理學方法解釋政治現象。但是直到1930-40年代,隨著《精神病理學與政治》、《權力與人格》等著作的出版,這門學科才真正成立。政治心理學學科正式產生於普法戰爭與社會主義革命期間,於1940年代至1950年代以心理分析為特色,1960年代與1970年代的「理性人」假設開啟了政治選舉和政治態度的大門,1980年代和1990年代又圍繞政治信仰、訊息處理、決策過程等主題展開。政治心理學中有許多概念。例如社會視角下的烏合之眾理論,群體社會理論,行為學視角下的格式塔理論,認知協調理論,從理性人視角出發的理性選擇理論,防衛理論等等。弗洛伊德對政治心理學具有非常大的貢獻,他認為一個領導的行為和他們的決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其本我、自我、超我。政治心理學常被應用於政治選舉、群體決策、恐怖襲擊分析等各個方面,或以解釋政治現象。
網路心理學是一種新興的網路名詞,通常是指以心理學經典理論為基礎,以實證研究為手段,研究網際網路相關情景下,人的心理、行為及其規律性的一門應用心理學學科。目前網路心理學仍處在形成和完備階段。網路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主要有網際網路使用對人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人格、一般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能力、社會適應性等心理特徵的一般影響;網際網路人格的形成機制與影響因素;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網上/網下雙重人格問題;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響;網際網路使用成癮(或稱網路成癮、網癮)的早期干預、治療,及網路成癮者的愈後的社會再適應問題;色情、暴力等不良網路資訊對網路使用者的影響;等。其中最熱門的題材,即網癮形成及及戒斷方法、網際網路對人格形成改變和重建的影響。
網路心理學研究領域還集中在熱門社會問題上,網路心理學既沒形成其核心理論,也沒形成其特有的研究方法。更沒有其專業的研究隊伍和學術期刊。因而更多時候,網路心理學還只是作為一個正在形成的學科而被提及。儘管如此,學術界建立網路心理學的熱情非常巨大,別有用心者也著意用網路心理學相關名詞愚弄公眾。這使得網路心理學的知名度遠遠大於其學術地位。我們相信,隨著廣大心理學研究工作者的不斷努力,隨著社會生活網路化的不斷推進,網路心理學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將很快的發展完備。

心理學研究[編輯]

主要研究目標[編輯]

描述(describing)、詮釋(explaining)、預測(predicting)、控制(controlling)。(詳見心理學的目標

研究種類[編輯]

(1)心理學量表研究:

透過問卷與量表的方式,衡量一些較難取得的客觀特質,例如一個人的動機、開心程度、性格等。以MBTI性格測試(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為例,測驗其中一項指標將人的性格分成「內向」與「外向」,忽略了介於量表光譜中間的灰色地帶,故於無法精確控制變數的量表研究中,較難建立清楚的因果關係。

(2)電腦實驗研究:

利用電腦度量人的認知與行為,可以控制實驗中無關的變數。以MATLAB(Matrix Laboratory)為例,心理學家透過軟體設計實驗後以程式語言控制各個變項,在高度可控制的環境下精確量化受試者的認知與行為,一般而言皆可建立因果關係。

(3)電腦模型模擬研究:

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術,我們可以了解人類感知與大腦訊號之間的關係。例如以功能性磁振造影觀察人類看到特定影像時各個腦區的反應後,讓機器學習從人類大腦反應推測看到的是什麼影像,甚至重建該影像。從應用層面來看,在了解腦訊號的本質後,我們就可以將其轉換為操控機器的訊號,藉此有效控制義肢等外部機器。

(4)腦掃描研究

結合醫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以直接或間接對大腦的功能、結構和藥理學特性進行影像分析來研究腦部運作。目前較新的影像技術為核磁共振成像(MRI),由物理學家彼得・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和化學家保羅・勞特伯(Paul Lauterbur)研發,他們因此於2003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研究取向[編輯]

基礎研究
重視理論的探討,目的在於發現事實的真相,並探求事物變化之原理及原則,以建立學說,達成陳述、詮釋、預測或控制人類行為之目的,如:各種人類行為原理的發現(學習律、效果律或增強原理)。
應用研究
應用心理學原理或方法,以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為目標,如結合人體工學與心理學之人因工程學(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設計令人更舒服的房車座椅;或利用知覺心理學之似動現象(Apparent motion),應用於廣告招牌之設計。


研究方法種類[編輯]

心理學的知識是運用科學方法得來的,而依據各門科學研究的對象,其挑選的科學方法也不盡相同。

  • 個案研究法 (Case study method)
針對單一或少數樣本進行全盤性的研究與討論,以了解其獨特性,並且據以提出校正或改善方案,或探究其與全體的異同之處。由於此方法容易侷限於調查者的的主觀意識,因此實驗結果較難以推廣,也因為資料篩選困難,因此通常施用於罕見、具特殊性的對象上。但因針對單一對象研究的資料幅度大、層次深,故能使研究者對於理論有更深入的理解,或是從特殊個案獲得新理論的依據。
  • 觀察法 (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心理學中被廣為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客觀立場,在不影響被觀察人的情況下,真實地了解人類與動物生活中的行為反應與心理感受。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者直接進行觀察並記錄個體或族群的行為活動或表現,並從中分析、解釋發現的相關問題。研究對象多半難以表達自己的心思意念,如:動物、嬰幼兒、兒童或精神病患等族群。觀察法也常使用於機構或組織,以協助員工績效的評估。可依研究情境分為:(1)自然觀察法(2)控制觀察法;或依研究者參與之立場分為:(1)參與式觀察(2)非參與式觀察。然而觀察法可能在管理幅度(span of management)過大時產生偏誤。
  • 調查法 (Survey method)
依調查工具的不同,可分成各種形式的調查方法。主要分為:
  1. 問卷調查法:可以短時間蒐集多數人意見,但需特別留意問卷設計的嚴謹性與取樣的合理性。簡單來說,問卷法可以一次寄發很多問卷給大量的受試者填寫,但因這樣的方式缺乏測試者與受試者的直接互動,受試者可能無法完全掌握問卷想要傳達的內容,或者會出現受試者亂回答、不交回問卷的狀況,而使問卷調查法會有不嚴謹的隱憂;還有另一個問題是:受試者個體本身的差異也會影響問卷結果,所以選取的受試群體也是潛在影響結果的因素。
  2. 訪問調查法:較耗時、費力,在執行上難度較高,且不適合做量化的統計分析。但可以藉由取得較深入的資訊,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而在這裡可以發現,訪問調查法可以彌補上述問卷調查法會出現的問題,因為它可以深入的了解訪問的受試者的各種心理狀態,也可由測試者當下就記錄第一手的結果,比較具有反映真實受試者狀況的能力。然而,付出的代價就是花費太多時間,受試者數量會比問卷法少很多,所以如何適當選去上述二法,需要測試者謹慎的評估。
  • 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
在心理學研究法中,唯有實驗法可以用來確立兩事件間的因果關係。簡單來說,實驗法是在實驗者的控制下,有系統的操弄某個變項,看此種變化是否會影響另一個變項,並找出變項之間的關聯性。需經過嚴謹的考量與檢核,才能確認依變項的差異是自變項所造成的。透過數據分析,找出自變量與因變量間的相關係數,以此推估研究的可信價值度。例如,在一個探討智力和學業成績關係的實驗中,智力有高有低、學業成績有好有壞,可以具有不同的數值,也可以改變,因此智力和學業成績都是變項。
實地實驗(Field experiment):此模擬方式不需使用實驗室,而是將實驗方法直接應用於真實環境中,以觀察最貼近真實的現象。
實驗法的兩難
實驗的進行勢必需要受試者參與,而數以億計的實驗中,難免有可能對受試者造成負面影響的實驗。屆時,設計實驗者和進行實驗者,很可能面臨需要對受試者說謊的情況。此時,一般大眾勢必會認為此行為不公不義,畢竟以詐術、欺瞞等方式來取得實驗數據,一般不被社會價值觀所允許。在道德正義和最大化利益間該如何取捨,是實驗法面臨的一大難題。
實驗法的主要詞彙
自變量:被實驗者直接操弄的實驗項目。
因變量:被獨變項影響所產生的變化、結果、事件或特性。
實驗組:受試者被置於特殊的操弄環境。
對照組(控制組):受試者不施予實驗操弄,可能是完全無操弄,或另一種不同的操弄方式。
  • 統計法(Statistical method)
統計法係指通過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範圍、程度等數量關係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係、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數學與數據統計無疑已成為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不可缺少的研究法之一,在心理學之中也是相當重要的實驗方法。統計法就是運用數學方式建立數學模型,對通過調查的獲取有關受試者的各種數據及資料進行數理統計及分析,形成定量的結論。統計法為目前較為廣用的現代科學方法,是一種比較科學、精準和客觀的測評方法,其具體應用方法很多,在實際世界中最常使用的是指標評分法與圖表測評法,
  • 相關法 (Correlational method)
心理學家使用相關法來探討一個因素(研究變項)的變化與另一個因素變化之間的關聯性。相關法容易設計和實施,因此在教育與心理研究中普遍應用。經由相關係數探求變項間的關係、程度及方向。變項關係程度,分為完全相關、高相關、中等相關、低相關和零相關等;變相關係方向分為正相關、負相關兩種。另外,變項間有相關性並不代表彼此有因果關係,若變項間關係程度很高,則可進一步研究探討其中是否有因果關係。
  • 測驗法(Test method)
測驗法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心理測驗法(Psychological test method),其目的是對人類的心理現象或人格特質,進行科學性的客觀與標準化之測量。匯集若干標準的刺激,在受控制的情況下,引起受試者的反應並進行系統化的觀察程序。心理測驗的特徵是必須經過標準化(standardization),亦即測驗的編制、使用、實測、計分和解釋都必須經過一定的程序和原則,必須具備常模(norm)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
因應心理學的不同領域與研究目的,現在普遍使用的測驗方法分為許多種類,像是智力測驗(Intelligence test)、人格測驗(Personality test)、性向測驗(Aptitude test)以及成就測驗(Achievement test)等。
  • 內省法(Introspection method)
內省法,又稱自我觀察法,是指個人採用自我觀察的方式,客觀的分析及觀察自己的內在經驗。但人的心理活動分為可意識到的和未意識到的,未意識到的心理活動難以透過內省法自我觀察得到。或是因受試者個人因素,即使意識到也不願面對或是報告出來,做出不真實的應答而混淆結果。因此可將內省法和其他客觀研究方法結合,而發揮其心理學上的作用。
內省法對研究人的心理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內省法又分自我觀察法(也叫自我內省法)和實驗內省法。自我觀察法是透過個人審視自身的狀況來分析、認識自己。實驗內省法是將內省和實驗結合,由受試者將心理狀況報告出來,再透過資料報告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心理學結論,如此可讓內省的心理經驗透過科學手段來盡量合乎科學,可重複論證。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上述常見的方法外,心理學家在專注的研究領域內也常因研究議題的拓展,需要發展更多的研究方法以符合科學精神及拓展相關知識,如:心理測驗法、焦點群集法、德懷術(Delphi method) 等。

研究設計[編輯]

實驗設計類型說明優點缺點
控制實驗設計實驗人員操控一個或多個獨變項,並觀察依變項產生的變化。實驗受試者被隨機分派到實驗組或對照組中。可根據被操弄的變數所產生的結果做出因果性的結論。其結論可能無法應用到實驗室以外的環境;依據可真實代表母體的樣本而研究;另外也可能牽涉到倫理的議題。
類實驗設計具有許多實驗設計的特徵,但受試者沒有被隨機分配到對照組或實驗組。在某些實驗中甚至沒有對照組。在某些情境中使用此種設計會比較方便研究,可能用在無法隨機分派受試者或倫理上不可能隨機分派受試者的情境中;對研究龐大數量的受試者而言,此種設計可能會比較容易。根據變數之間的關係不能做出因果的推論。
相關性設計研究者觀察兩個或多個自然發生的變數其相關程度。研究者不直接操弄變數,並且沒有對受試者做隨機分派。

研究的偏誤[編輯]

觀察者偏誤(實驗者的期待效應)

指觀察者自身的動機、期望和先前經驗等人為因素影響數據本身的客觀性。例如:聰明漢斯(Clever Hans)。漢斯是一匹會算術的馬,可以透過敲擊馬蹄的次數給出簡單算數問題的答案。但事實上漢斯並不是真的會算數,而是因為當漢斯剛好敲擊出正確答案的次數時,人群往往會開始鼓動,漢斯便透過觀察歸納出這是該停下來的時候。此為觀察者期待效應裡一個很經典的例子,意即人們所看到、聽到的並非事物真正的模樣,而是由於觀察者預期某種測試的結果,而自動將部分事實忽視或當作無關或無意義而篩選掉的現象。

  • 排除方式
1.雙盲實驗:意即實驗主持者與受試者皆沒有提前知曉實驗內容,而是由第三方觀察者於解盲階段進行解釋與實驗結果之分析,以避免因實驗者與受試者之人為因素(例:預期心理、主觀意見等等)而產生誤導。
2.標準化(standardization):資料蒐集的所有階段(施測、晤談、實驗),都應該採用統一一貫的程序:以設計相同的問題、事前建立規則等方式,確保所有受試者經歷的實驗程序都是完全相同的。
3.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指將抽象的理論轉換為具有一致意義概念,讓研究人員觀察本身也被標準化。要如何使抽象概念具體化的方法:可以藉由在實驗中授予所有變項(variable)「操作性定義」(operational definition)解決。 操作性定義是指:將事物以可觀察、測量、操作的方式來表達界定,例如我們對於飢餓這個抽象性概念,界定為人體連續24小時未進食。至於變項:則是指實驗中,數量或性質上會發生變動的任何因素。包含研究人員操控的自變項(independent variable)與因自變項變動導致出不同結果的依變項(dependent variable)。
被觀察者(被研究者)偏誤
在許多研究中,被研究者所造成的誤差也應該納入考慮,因心裡會影響生理的狀態(生理也會影響心理如老化)。例如: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另外還有「受試者效應」,當受試者得知自己被觀察時,可能會做出非典型的行為而造成誤差。
此外,相對於安慰劑效應,亦有「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或是發生霍桑效應,也就是被觀察者在被觀察前就已知研究問題,因此被觀察者會盡力去滿足觀察者的需求。
  • 排除方式: 引入類似實驗條件的安慰劑對照(Placebo Control)。例如:不止比較吃真藥與不吃藥,還要比較吃真藥與吃假藥。
研究混淆變項因素
未控因素可能與實驗共變,使得實驗結果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進行研究時,希望能夠考慮這些混淆因素(研究時的實驗控制、研究後的統計控制)所可能造成的結果,並盡量避免這些行為(使用雙盲安慰劑),抑或是將其納入研究限制,在研究中考慮其可能對結果產生的影響,並估算其可能的影響範圍,從而刪除可能受到影響的資料。
假設有一實驗以「暴力老師導致暴力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者將一所幼兒園內之學童依男女分組,且該實驗將毆打布偶定義為暴力行為。實驗中,幼兒園老師在男生組面前毆打玩偶,而在女孩組面前無任何毆打玩偶之行為,並在實驗結束後觀察學生,記錄其是否有毆打玩偶的行為。研究結果發現,男生組有毆打玩偶的行為,女生組則無。
此實驗可能有以下的混淆因素:
志同道合的分組
假設受試者能夠自由選擇組別,使得分組的性別不平衡。此時,男同學較多的組別很可能因為激素的影響,造成此實驗的結果可能受到干擾。
  • 排除方式:由實驗主持者隨機分派組別,透過隨機的方式排除其他未考慮或隱藏的共變因子。


受試者間設計
在分組時,兩組中可能剛好有一組平均年齡較大,另一組平均年齡較小,若平均年齡大的學生本就相對暴力,可能影響實驗結果。
  • 排除方式:改採匹配法,由實驗主持者根據受試者性質分配,或改用受試者內設計排除個體差異(即對同一個受試者進行兩個實驗條件)。
受試者內設計
因受試者為幼兒園學生,隨著實驗時間的拉長,受試者可能在實驗後期開始變得不耐煩,故而影響情緒,導致受試者產生暴力行為。
  • 排除方式:實驗條件要具有隨機的時間次序。意即部分受試者先進行實驗條件一,另一部分受試者則先進行實驗條件二,如此可平均結果降低時序上的差異;或是透過拉長時距,拉長兩個實驗條件進行的時間間隔,以盡量排除第一個實驗條件測試時間過長而可能造成的干擾。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編輯]

利用信度以及效度來確保學者所做出的測量與其所假設的「構念」有所相關,且所有研究法都有潛在的信度與效度問題。

構念(Construct)
指在經過觀察、歸納、思考後,對於抽象的事物,創造出以其他一般抽象的觀念作解釋,並且能具體衡量的指標。例如:學者創造出「智商」這個構念,用以具體測量人們認知能力。心理學上常用構念來幫助理解人類的行為。
信度(Reliability)
指心理測驗、研究資料的一致性以及穩定性。信度良好就如同一臺精準的儀器,在不同時間下,只要給予相同條件,測出來的結果應該都要近似。相反的,如果我們站上一臺體重計測量體重,每次結果都大相逕庭,那我們就會認為其不具備信度,即結果不可靠。而信度高也不見得正確,若信度高但效度低(例如量體重來估計智商的高低),研究結果依舊不能信任。
信度測試(Reliability)可以分成三種:
內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
同一時間點,同一組測量工具測出來的穩定度。其測試方法有三種:
  • 折半法:將同一組測量工具在同一時間拆成兩份(多半以奇數、偶數題分半),並計算兩份測驗的相關係數,作為信度的估計。
  • 克隆巴赫係數(英語:Cronbach's alpha),又稱 alpha信度(alpha reliability):對於同一個概念經常存在多道不同的題目,或甚至有多份不同的量表;不同題目或不同量表所測出結果的一致性,以相關係數之期望值表示,就是它們的「alpha信度」。alpha信度之詳細解釋及計算公式可參考超連結。
  • 一般認為「alpha信度」的值具有下列意義:
Cronbach's alphaInternal consistency
α >= 0.9Excellent
0.8 <= α < 0.9Good
0.7 <= α < 0.8Acceptable
0.6 <= α < 0.7Questionable
0.5 <= α < 0.6Poor
α < 0.5Unacceptable
  • 評分者之間的信度:評分者之間對於同一事件意見的一致程度。
長期穩定性 (Stability over time)
.再測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對同一群受試者,以同一測驗,在不同時間點測驗兩次;以這兩次測驗結果計算出的相關係數,即為長期穩定性(或稱再測信度)。此係數可以表示測驗結果經過一段時間後的穩定性;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係數越高,代表長期穩定性越好。
實施時須注意兩次實驗的相隔時間。若兩次測驗相隔時間太短,會受到受試者的練習與記憶之影響(即受試者對上次實驗內容記憶猶新),導致結果呈現出穩定性高的假象。
相反地,若兩次測驗相隔時間太長,受試者的心智發展與經驗累積可能改變測驗結果,而使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性被過份低估。
等值性 (Equivalence)
.複本信度(Altemate-Form Reliability):
同樣目的的測驗可能在測驗型式、題數、難度或時間限制上類似或一致,但題目不同;這樣的測驗被稱為複本測驗。對同一群受試者,在同一時間以兩複本測驗施測。以這兩次測驗結果計算出的相關係數,即為等值性(或稱複本信度)。兩次測驗結果的相關係數越高,代表等值性越好。
效度(Validity)
即有效性,指評量測驗或工具是否能滿足其測驗意圖。一個測量人類的智商的測驗,應以智力題測量而非用體重計測量智商。
最主要的概念為建構效度,指測量工具能測量理論的程度。其可分為兩大類:
翻譯效度
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應建構概念。可再分為兩類:
  • 表面效度:呈現建構效度最弱的一種方式,僅以主觀判斷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能於表面上良好反映建構概念。
  • 內容效度:確認可操作性在建構中對應的範圍是否良好反應。
效標關聯效度
以測驗分數和效標等準則來判斷可操作化程度是否良好反應建構概念,和翻譯效度之差別在於翻譯效度的準則即為概念本身。效標關聯效度可再分為四類:
  • 預測效度:衡量測驗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與理論上可預測的實驗結果之關聯性。
  • 同時效度:衡量測驗工具之可操作化程度與現有實驗結果之關聯性。
  • 聚合效度:衡量不同測驗工具對實驗結果所反應出的相似程度(理論上應該相似)。
  • 區別效度:衡量不同測驗工具對實驗結果所反應出的分岐程度(理論上應該分岐)。
具備效度的實驗:代表研究人員能走出實驗室,將研究結果應用至社會。具信度而不具效度:此實驗沒有太大意義。例如我們利用精準的天平來測量物品的顏色,縱使天平多麼的精準、一致(信度),所得出的數據,對於我們想求得的變項或特性依然沒有幫助。
信度與效度
信度低信度高
效度低從測驗結果無法衡量原本預定測量之特性,且缺乏一致性結果具備一致性,但無法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
效度高結果可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但缺乏一致性結果可衡量原本預定之特性,且具有一致性及穩定性

研究的道德爭議[編輯]

每項研究計畫都有其可能獲得之「利益」,但實驗程序有可能涉及風險、痛苦、壓力,甚至是欺騙,使得受試者要付出適度的「代價」。心理學家必須適度權衡利益以及代價,並且設法減輕道德瑕疵。

常引發心理學倫理爭議的有以下兩個:

研究倫理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IRB),中文名為科學研究與倫理審查委員會。此委員會的宗旨在於審查世界各國科學研究之進行方法,從而確保他們符合道德標準。其審查與監督範圍包括生物、醫學和行為研究等,同時也進行某種形式的風險與收益的分析,以確定是否應該進行研究。
  • 和人有關的研究
    • 需要取得實驗對象同意
    • 若非需要不要有欺騙的行為
    • 事後釋疑
    • 維護實驗對象隱私
  • 和動物有關的研究
    • 確認無法透過非動物來進行實驗才進行動物實驗
    • 降低動物痛苦,如給予適當的居住環境、避免不合理的對待
神經科學倫理
  • 神經倫理學:結合認知神經科學以及倫理學兩個領域,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的倫理學或倫理學的認知神經科學
  • 研究的新議題
    • 記憶消除藥物的使用情境
    • 腦部掃描測謊、犯罪傾向、學業表現、雇用的正當性

美國心理學會(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心理學專業人員的倫理信條與守則 」(Ethical Principle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就其中對於基本規範的重要準則進行說明:

充分告知後同意
人類為受試者的實驗中,主試者應該要在實驗開始前告訴將進行的程序、風險以及利益,而受試者須書面同意表示已獲得充分告知。並且擔保個人隱私將受保護,且受試者得隨時無條件退出實驗。
風險、獲益的評鑑
研究人員有義務將風險降到最低,告知受試者,並採取適當的預防措施以防萬一。在涉及風險時,負責審查的單位應充分謹慎權衡實驗帶來的利益是否有其必要性。
有意的欺瞞
有時實驗若告知受試者所有程序情節,勢必得到偏差的結果。然而並不能僅以此理由正當化所有欺瞞行為。審查委員會對於涉及欺瞞的實驗,可以施加約束條件、觀察實驗程序的初步示範,甚至可能直接駁回。最基本的要求:
  • 可能帶來身體上的疼痛或是情緒苦惱者,一定不能被誤導。
  • 必須具有科學、教育上的重要性,方足以說明欺瞞之正當性。
  • 必須確定欺瞞有必要性,意即找不定其他更小侵害的方法。
  • 研究人員在實驗完成後須向受試者解釋欺瞞必要性。
  • 說明真相後,受試者有機會撤銷其資料。
事後釋疑
心理學研究重視研究人員與受試者間的資訊交流。實驗結束後,研究人員應使每位受試者參與聽證報告,並告知研究資訊,確定無人混淆、不安。若曾有欺瞞行為則必須一併告知欺騙的原因以及必要性。在報告完畢後,受試者考量自身權益後有權選擇撤銷自己的資料。
心理學專業人員論文的撰寫與發表[編輯]

一、 研究者應該忠實報導研究的發現,不得假造、修改或隱瞞資料。

二、 研究者應對其研究資料的真實性負完全的責任;研究論文發表後,如果發現論文資料有錯,應盡快的和期刊主編或出版者聯絡,以便更正錯誤,公諸讀者。

三、 研究者不應將他人之研究成果據為己有,如在文中偶爾使用他人的資料或著作時,應註明其來源。

四、 在一篇論文中,研究者可以在「作者」與「作者註」中公佈各方對研究的貢獻。對研究有重要且直接貢獻的人,得列名為論文作者;這些人包括:

(1)形成研究概念或假設者,
(2)設計研究者,
(3)分析資料者,
(4)研判資料之意義者,
(5)撰寫論文者。
論文作者應按照每個人對研究的整體貢獻,依序排名。

五、 每篇論文均應在「作者註」指明「通訊作者」。通訊作者在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應對研究有重大貢獻,且熟知研究內容。

六、 以學位論文改寫之著作發表,主要作者應視貢獻而定。指導教授與學生應就作者序,在研究與發表過程中,依據上述第四點中所列的五大事項之貢獻程度,溝通決定作者序。

七、 當研究或論文發生問題時(譬如,有人質疑論文有剽竊之嫌),所有作者亦應共同分擔責任。故在論文完稿後,所有作者都應該閱讀論文手稿。主要研究者應準備文件,當所有作者都對論文內容認可後,大家共同簽名,以示負責。

八、 重複他人研究、使用他人觀點、引用他人文字,須在論文中說明來源,並加引用,否則即有「剽竊」之嫌。

九、 研究者不可「一稿兩投」,即同一篇文章不可以同時投遞兩個(或兩個以上)學術期刊,也不可利用同樣的一批資料,撰寫兩篇觀點類似的文章,分兩次投稿。下列情況和「一稿兩投」類似,唯在投稿過程及論文中若詳細說明狀況,仍為學術界容許:

(1)將曾經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重新收錄在「論文集」或其他專書中。
(2)以新方法重新分析曾經發表之舊資料,並產生新觀點,或者以新的理論角度重新研判舊資料,並產生新結論之論文。
(3)以「節錄」或「通訊」的方式將論文的部分內容先行公佈。
(4)以另一種語言將論文全文翻譯或節錄轉譯。

十、 研究者應在其研究成果發表後五年內,保留原始資料以備查驗。若其他研究者有需要作其它分析時,研究者亦可分享其資料。分享之資料仍應遵守保密原則且應保障研究參與者的法律權益。

十一、 心理學專業人員於審查會議發表、期刊著作、獎助經費或研究計畫時,應謹守保密原則並尊重作者的所有權。

動物研究的爭議[編輯]

實驗動物被廣泛地應用於心理學、醫藥研究、科學研究等領域,許多學者相信使用動物進行臨床實驗,不僅會使得實驗結果更精準,且通過動物測試項目的物質更能適應於人體;然而利用動物進行研究也引起以下爭議。

基礎實驗缺乏臨床價值
反對使用動物研究的人認為,許多基礎的生理研究只是出於科學家的好奇,而非臨床目的及價值。不過支持者認為如果沒有基礎研究,許多疾病的研究勢必無法達成。
過多重複的實驗
相同的實驗結果反覆驗證,是科學驗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然而反對動物研究的人提出,科學界做了太多不必要的相同實驗,造成動物的大量犧牲。1975至1982年間的期刊抽樣調查顯示:有關動物飢餓的實驗已經刊行了550次,而且尚未包括許多從未在期刊上發表的實驗,這代表了有大量實驗動物的受苦與犧牲。
人類應用和動物實驗的差異
在動物身上實驗有效的藥物不一定作用在人身上,抑或是對人無害的藥物可能對動物有極大的危害。
例如:數年前由安眠藥Thalidomide所引起的畸形新生兒悲劇,此種安眠藥經動物實驗證實為安全,但事實上是對人類有害的藥物。相反地,人類常用的阿斯匹靈,在動物實驗中卻會致貓於死地;通常無害的盤尼西林也會對天竺鼠產生極大的毒性。
動物遭受不必要的虐待及痛苦
美國的動物福利法中規定,可能引起痛苦的實驗應諮詢獸醫師。除非動物「有必要」經歷痛苦,否則便需使用適當的麻醉劑、鎮定劑或止痛劑,或提出其他折衷的辦法。然而法律中並無明文定義何為「必要」的痛苦。例如在LD50藥物毒性測驗中,為了避免影響實驗結果,很少有研究者為實驗動物施予麻醉,因而造成動物極大的痛苦。
動物實驗養成殘忍的人格
在實驗室裡,研究者極易被訓練成把動物當成一種「工具」,久而久之可能會視動物所經歷的痛苦為理所當然。
動物實驗以外的替代方法
某些研究可以使用細胞或組織培養來完成,有時電腦模擬也可以作為動物實驗的理想替代方案。

動物研究有容易控制、繁殖快速、可以比擬人類、結果得用以促進動物健康等優點,但仍存有「人類與其他生物存有道德差異」的深層道德疑慮。為此,有學者訂定動物研究相關的嚴格準則,要求必須要有良好的環境,並且注重動物的健康福利等,以期減輕動物研究的道德爭議。

3R原則

3R原則是指在試驗中更加道德地使用動物的指導原則。

Reduction(減少):使研究人員能夠從較少的動物獲得相當水平的信息,或從相同數量的動物獲得更多信息的方法
Refinement(優化):減輕或減少實驗動物潛在痛苦的方法,並增強所用動物的動物福利。
Replacement(替代):在可能實現相同的科學目標時,非動物方法優於動物方法的使用。

心理學的本土化[編輯]

心理學在臺起源[編輯]

心理學在華人文化中的發展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曾於1907年到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哲學、美學、心理學,其中心理學相關的課程如實驗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都是由威廉·馮特親授,而他也是馮特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學生。蔡元培回國後曾擔任過教育總長與北京大學校長,也支持中國現代心理學先驅陳大齊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心理實驗室。陳大齊來臺後曾任教於臺大心理系與政治大學,並曾擔任政大校長。而臺灣最早的心理學教育出現在臺灣大學的前身--日據時代的臺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初即在文政學部內設立心理學講座,先後擔任講座的飯沼龍遠與力丸慈圓教授以臺灣高山原住民族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智能、記憶與色彩觀念。當時從德國大批購置實驗儀器並收集外文之心理學書籍,在臺灣光復後仍繼續留存於文學院哲學系內。然而心理學在臺灣有系統地發展應追溯至1949年,具有心理學背景的臺大校長傅斯年在哲學系方東美教授的建議下,決定於理學院內創立心理學系,由北京大學畢業的蘇薌雨教授擔任系主任,創系之初的教員也包含了陳大齊、鄭發育及湯冠英等教授,其後許多大學也相繼創立心理學系。

心理學會創辦[編輯]

心理學在台灣的發展基本上和在其他地區一樣,即先有研究者零星分散的任職於一些機構,然後由這群人再組成學會、發表期刊、學術研究報告,以提升該領域的學術人口。學會的成立是一個區域學術發展的重要指標,顯示該領域的學術人口已經達到關鍵數量。而在1961年臺灣的心理學界創辦了「中國心理學會」,在2003年更名為「臺灣心理學會」,該學會更在2017年成為國際心理科學聯盟的一員。創立台灣心理學會後,其他一些次領域的學者也成立更適合他們專業的學會,如臺灣臨床心理學會、臺灣認知神經科學會等。但是,在心理系於臺灣大學理學院設立後,國內的心理學者所從事的心理學研究,依舊無法擺脫對西方心理學內容的依賴;無論是方法學、概念及研究範圍、主題等層面,皆無法有所突破。直到近年來臺灣國內學者深入反省,與文化內涵關係密切的心理學研究應該朝「本土化」的方向探索,因而有「本土心理學」研究的誕生;最有名的倡導者為臺大心理系楊國樞教授,致力於推動華人性格研究。

心理學本土化[編輯]

心理學本土化是台灣心理學界所倡議的一項重要學術運動,它追求華人心理學研究在世界心理學潮流中的定位與特色。從早年劉英茂教授建立中文字詞常模推動中文認知研究,以及柯永河教授建立「柯氏性格量表」測量正常與異常的行為開始,一些台灣心理學家便努力思考華人文化下獨特的心理反應,一起推動具有文化特色的心理學研究。隨著西方跨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一些非歐美背景的社會心理學者認為進行跨文化下比較的心理學研究,只是反映西方心理學家對不同文化的設想,以及他們自己的理論建構,無法真正讓人們了解生長在非西方文化下的人的思維行止。楊國樞教授曾在1993年指出西方跨文化心理學的大多數研究都是採取西方心理學的研究課題、理論、變項及工具,難以反映當地的社會文化真相。比如與希臘裔的美國心理學家討論中國人有關於「仁」的觀念,對方則完全無法理解與掌握。

東方心理學的本土化運動[編輯]

對於身處各個文化的心理學家而言,應當思考與自身文化相關聯的心理學議題,並設法設計符合當地文化背景的研究方法來探討這些議題。以臺港陸三地的本土心理學家為例,他們會研究孝道、人情面子、中庸之道、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小不忍則亂大謀等等屬於中華文化獨特的心理現象、議題,或是「社會取向」、「關係取向」及「家長式領導」在工商或其他心理學次領域中的角色,相對於西方心理學的概念,這更貼近於華人的日常生活。由於本土化運動的影響,重新提醒了心理學界重視社會文化對人類認知、情緒與其他心智歷程的主導性作用。一些學者致力於建構本土心理學資料庫,「臺灣地區華人情緒刺激與相關反映常模」即為一例。而楊國樞教授在1995年舉辦了第一屆的「華人心理學家學術研討會」,廣邀兩岸三地與海外各領域華人心理學者參與,目的之一便是希望散播華人心理學本土化學術的種子。此會隔年舉辦一次,現在已成為華人最大的心理學學術會議。
本土化心理學運動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於研究本土現象,而是重新提醒心理學界重視社會文化對人類認知、情緒與其他心智發展歷程的主導作用。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開設的「本土心理學概論」對於其理論、研究方法有更深一層的介紹,課程中廣邀各地學者、研究員針對不同主題進行分享。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編輯]

從前言中已讓我們對「心理學」這門學問有初步的了解。然而想更深入探討這門科學,我們可以從它所形成的歷史脈絡,以及其衍生出的六大主義,來充分瞭解心理學的背景知識。首先,我們得從心理學是如何出現進行探討。

哲學心理學與科學心理學的中心思想發展[編輯]

心理學可以說是以哲學為起源,科學為推進力,而衍生出的一門學問。以1879年為分水嶺,自這一年開始,科學的心理學逐漸為社會所公認,且以科學方法研究心理學的活動,開始得到大家的響應。關鍵人物是德國的生理學家威廉.馮特,他是第一個將自己稱之為心理學家的人,其在萊比錫大學所創之心理實驗室被視為是現代心理學的開端。

西元1879年以前,統稱為哲學心理學的年代。哲學心理學顧名思義是以哲學的角度來影響心理學的發展,以探究人類的本質為出發點,融入哲學性的思考與分析,像是「知識論」,用來探討人如何而能知覺這個世界。雖然哲學心理學以古代文明為支撐背景,像是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皆屬於受哲學心理學影響的學者,但仍然相當模糊難以界定,因此之後才會有科學心理學的崛起,給予心理學更穩固的方向發展。

兩個影響心理學重要的哲學觀點:

理性主義(Rationalism)代表人物 柏拉圖,笛卡兒
知識由邏輯推理而來,人先天即有詮釋知識的機制,複雜混亂的訊息會經過組織解釋、統合、邏輯推演而成為知識;此一觀點影響了完形學派(Gestalttheorie)的心理學家。
經驗主義(Empiricism)代表人物 亞里斯多德, 洛克, 休謨
知識由感官經驗而來,經後天的累積獲得。洛克的《人類理解論》提出白板論(Tabula Rasa),主張人並沒有被天賦的觀念,人在出生時猶如一塊白板,隨著後天經驗的增加而積累成知識;此一觀點影響了連結論(Connectionism)的心理學家。

而哲學心理學又可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西方上古心理學史[編輯]

一般認為其介於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為止,著名人物如前述之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

柏拉圖
著名的二元並存論,強調人性存有兩個世界,一個為身體所處的現實世界,另一個為靈魂所在的理性世界,且靈魂是以理性為中心,慾望、感情其次。此外,有學者認為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論(本我、自我、超我)受其影響。
亞里斯多德
亞里斯多德著有「論靈魂」一書,是世界上第一部論述心理現象的著作。他是第一個理論性的解釋心靈運作方式的人,並對於當時仍以靈魂為探討方向的哲學心理學來說,有著顯著的影響力。亞里斯多德認為心靈如白紙,站在經驗論的立場研究心理,他的研究內容包含記憶、感情、睡眠等主題。其對於身心關係的研究影響後來十九世紀的心理學,且其提出的一元論反對柏拉圖主張的二元論。
一元論(Monism)是認為世界只有一個本原的哲學學說,乃本體論的分支。唯物主義的一元論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質,唯心主義的一元論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中立一元論認為,物質或精神皆是唯一實在者的我們所觀測到或認知的性質。
近代心理學史[編輯]

近代心理學史始於十五世紀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心理學家威廉.馮特(1832~1920)所創的結構主義為止,著名人物有笛卡兒、洛克、康德等。文藝復興期間孕育出的三大學派: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及浪漫主義。其對於身心、天性與教養、知識來源、自由意志等等的討論,對後來的心理學有功不可沒的貢獻,並在後期產生用「以人為本」為研究重點的實驗心理學家,如謬勒。

笛卡兒
笛卡兒提出「先天觀念論」,賦予身心關係一種突破性的思考。認為由心為出發點,理性控制身體的各種活動,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將哲學心理學的觀念逐漸導向科學心理學。
洛克
十七世紀英國的心理學經驗主義促成了英國哲學家休姆及洛克發展出了經驗主義。洛克提出「經驗主義」,是一種和笛卡兒相反的論點,認為人的心理活動是藉由後天經驗所影響的,而知識的來源則是建立在感官經驗。
康德
啟蒙時代著名的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德國唯心主義康德義務主義等許多流派。
現代心理學史[編輯]

始於十九世紀威廉.馮特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期間經歷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並一直到近期的認知主義。

早期現代心理學興起於威廉·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立的心理學實驗室。20世紀初,弗洛伊德藉由其臨床治療經驗中所創的精神分析學,深深影響著後來心理學發展,尤其心理治療面向。

20世紀早期的自然科學傾向機械式宇宙觀,使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並認為不該探討定義模糊不清的「意識」問題。行為主義受到當時學界的支持,藉由行為主義方法所獲得的資料,比運用精神分析方法的資料來得更有說服力。由於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含有許多問題,再加上過於主觀的判定,致使多數心理學家都撇清與精神分析的關係,並強調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學問。

行為主義盛行期間的心理學派,除了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外,還有從存在主義衍伸出的存在心理學,以及20世紀60年代的人本主義。

20世紀6、70年代,因為醫療技術及實驗方法的進步,使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有更迅速的發展。此外,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以及第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求,因此也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門類。

東方心理學史[編輯]

佛家哲學中,人類的心識活動,稱為「有為」,其泛指一般人意識與潛意識中以自我為中心而有私慾性的心識活動,其中佛家中的一門派別認為煩惱的來源是自我意識的成份。自我意識形成後就會衍生喜愛、癡心、傲慢等心態,進而產生欲望。

老子分析人的認知,第一步是為了生存,所以需要區分本來沒有區別的萬物;區分之後,就有欲望;欲望產生之後,就有了自我意識。整體上而言,東方的心理學重視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而在這一部份,莊子可說是對於人類的心理探討最深的古代東方學者。

莊子對人類的心理世界,以及心理活動有著敏銳的觀察、深刻的認知。在齊物論中也提及環境會影響人心,讓人的本性日漸消散。人類時而欣喜,時而憤怒,時而悲哀,時而歡樂,讓莊子不禁思考究竟是認知支配情緒,還是情緒影響認知?這其實是不得知的。

另外,莊子非常強調有關於立場所影響的心理認知。他曾經說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大意是在說是非對錯的判斷是由於立場所致,而立場則是由於先前環境所致,造成內心自己選擇了標準,而有了一切人類的情緒。

古典心理學理論的重要研究取向(學派)[編輯]

研究取向簡述具代表性的心理學家
實驗性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主張心理學能夠進行實驗和科學數據分析馮特(Wilhelm M. Wundt
結構學派(Structuralism採用內省法探討人類意識的結構亦即基本組成結構馮特(Wilhelm M. Wundt
功能學派(Functionalism探討為什麼人(動物)會發展出某種心理特質,著重在心智與行為怎樣(How)及為何(Why)發生詹姆士(William James
完形心理學派(Gestalt Psychology主張一個人知覺意識受刺激訊息的組型所影響,研究須從全體刺激在結構完好時入手馬科斯·韋特墨(Max Wertheimer
寇特·考夫卡(Kurt Koffka
沃夫岡·科勒(Wolfgang Köhler
心理分析學派(Psychodynamic探討一個人的童年經驗及潛意識對其造成的影響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榮格(Carl Jung
阿德勒(Alfred Adler
行為學派(Behaviorism主張由於人類心靈是無法客觀研究的,所以應該集中研究於探討動物的行為,較接近當代的科學基礎華生(John B. Watson
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
新行為學派(Neo Behaviorism)在華生行為學派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入中介變數而誕生的一系列學術流派的總稱史金納(Burrhus F. Skinner
社會文化取向的研究(Social-cultural主張在探討一個人的行為與思維時,應重視此人所屬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對他的影響海德(Fritz Heider
費司丁格(Leon Festinger
夏赫特(Stanley Schachter
認知學派(Cognitive研究的重點在於探討人類的知覺、記憶、思維等認知功能的心理機制,類似電腦科學:探討資訊取得、處理、儲存的過程艾賓浩司(Hermann Ebbinghaus
皮雅傑(Jean Piaget
實驗性心理學(Experimental psychology[編輯]

讓心理學得以實踐的是科學實驗。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ilhelm M. Wundt)被公認是科學心理學的創始人,同時也被稱為「心理學之父」。他於西元1874年發表了《生理心理學的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心理學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此書中,馮特將科學方法導入心理研究,使心理學脫離生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馮特於西元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建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採用科學方法「內省法」進行心理學研究,所以1879年也被認為是科學心理學的開始。這兩項貢獻確立了科學心理學的地位與未來發展。馮特也創建了心理學的第一個學派「結構主義」,與其弟子鐵欽納(E. B. Titchener)同為集大成者。馮特認為心理學是能夠實驗和科學數據分析的,他的實驗中會訓練受測者表達心理感受的方式,讓他們可以較精準地敘述心裡的感受,但現代心理學認為人們說出心裡的感受仍是主觀的想法,因人而異,不能將這些數據視為精準的心理學分析。

由奧斯瓦爾德•庫爾佩(Oswald Külpe)所領導的維爾茨堡學派(Würzburg)亦在實驗心理學的發展中設下了一個里程碑。庫爾佩與其他的科學家共同開發了一種新的實驗方法,在其設計的實驗中,實驗對象會先受到較複雜的刺激(如:邏輯問題),並在一段時間後(如:解決問題),向實驗者回顧在此過程意識所發生的事情。並在此過程中,發現了不同於馮特(Wilhelm M. Wundt)的意識元素,包括意識集(Bewuβtseinslagen)、意識(Bewuβtheiten)、想法(Gedanken),並被統稱為無圖像思想。

結構學派(Structural Psychology[編輯]
  • 提出者:馮特(Wilhelm M. Wundt, 1832~1921)& 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Titchener, 1867~1927)
  • 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即心理經驗的構成元素及結合的方式與規律,他認為藉由科學的分析可以剖析人類的意識經驗,進而找出意識組成的基本成分。並主張心理學應該用實驗內省法研究意識經驗的內容或構造,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及如何結合成各種複雜心理過程的規律。他的主張可能是受到當時其他科學確認基本單位後蓬勃發展的影響,例如化學的元素學說、物理的原子學說以及生物學的細胞學說。他強調心理學是一門純科學,其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規律,但不重視心理學的應用。該學派是用實驗法獨立研究心理學問題的學派,促進了西方心理學派的興起和美國心理學的發展。它的研究成果已經成為現代心理學組成部分。
  • 背景:古典物理學發達,提出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
  • 內省(Introspection):將意識(Consciousness)分割成多塊(building blocks)
    • 心理學是從個體本身的觀點研究其自覺的經驗,因此採用內省法來進行實驗。內省法,又稱「自我觀察」,是一種受試者陳述自身意識經驗,而讓研究者研究內在心理歷程的方法。在內省法的實驗中,參與者必須於實驗期間詳細檢查自己經驗了什麼,並於實驗結束後將自我省查的結果表達出來。然而,參與者不被允許任意的自省,他們必須依照研究者的要求進行精準的自省。通常,研究者會要求受試者在實驗中檢視各種「生命要素」(如:感覺、知覺與情緒),以及一些能引起生命要素反應之刺激(如光、聲音、顏色)的狀況。例如受試者可能會報告「快節拍會引起激動的感覺」。
    • 人類的意識是由思想、情感與衝動所組成的,其中思想來自於外界,屬於客觀的部分,而情感與衝動都是由內在所萌生的,因此屬於主觀的部分。
    • 主張心理就是意識經驗,心理學家的主要工作是發現基本意識經驗的性質,必須對意識經驗加以分析,得出若干的心理基本要素之後,再研究各心理要素之間的關係。
  • 缺點:內省法偏主觀,有過於狹隘的疑慮。
    • 心理分析學派:反對結構主義只重視意識經驗,而不重視意識以外的部分。
    • 功能主義學派:反對結構主義以心理結構為研究主體,而不重視意識的「功能」,例如推理、記憶、運算等。
    • 行為主義學派:批評結構主義的「內省法」仍舊流於主觀、不夠客觀科學化。
    • 完形心理學派:認為結構主義將意識切分成基本元素是根本上的錯誤,因為意識並非單由這些小部分組成,更包含不同部分之間交互作用產生的新性質。
    • 認知主義學派:認為結構主義缺乏生物學基礎。
  • 沒落:結構學派的沒落可能是因為透過內省法所產出的研究發現難以被重複驗證,一個難以重複驗證的研究難以取信於人,故造成了結構學派的沒落。此外,研究結果與日常生活世界的不相容,無法解決現實世界的心理相關問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以下為結構主義的重要心理學家:

心理學家生平理論內容
古斯塔夫·西奧多·費希納(Gustav Fechner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是一位實驗心理學的早期先驅以及心理物理學的創建者。藉由觀察一個人對感官刺激的反應,來了解心理現象。例如費希納定律(Fechner law)指出,S=KlogR,S是感覺強度,R是刺激強度,在絕對閾限(Absolute threshold)之上,刺激強度如果按幾何級數增加,而引起的感覺強度卻只按算術級數增加。費希納的實驗方法稱作為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這是在有關感官與知覺的研究中使用非常普遍的實驗方法。
威廉·馮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1879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開設實驗心理學的課程,被稱為實驗心理學之父。強調以「經驗」為研究對象,用「內省法」分析出意識過程的基本元素。認為最簡單的心理元素是感覺(sensation)和感情(feeling)。這兩種心理元素會組成各種複雜的心理現象。藉由研究者給予刺激,來觀察受試者的反應。[7]在一個研究中,馮特和他的學生希望探討外界的刺激會在人類的意識中引發何種反應,他們用節拍器發出聲音,控制發出聲音的頻率和時間長度,當參與者聽到節拍器發出的聲音,要檢查自己在這段時間內經歷到甚麼,然後將內心省察的結果報告出來(即為內省法),從中馮特發現到人類反應時間的存在。而為了精密控制實驗的進行,馮特在實驗中採用許多器械,包含能記錄千分之一秒的計時器以及能呈現短暫刺激的速示器,藉由這些設備,馮特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例如參與者的反應時間會受到實驗只是的影響,當彭特給受試者以下兩種指示:一為聽到聲響後立刻說聽到,二為聽到聲響後立即覆誦該聲響。經比較發先接受前一指示的受試者反應時間較後者快,這個實驗也是第一次有人以實證研究資料區別感覺(sensation)以及知覺(perception),馮特認為感官有兩個要素:性質(quality)和強度(intensity),同時他也開創了反應時間(reaction time)這個測量指標探討心智運作的研究策略。

馮特的風格對心理學界有著極重大的啟發,他的研究顯現了科學實驗的特徵,意即研究者改變刺激的某些因素進而測量受試者的感受或反應。在當時對其他的心理學家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因此,在馮特成立實驗室不久後,吸引了不少心理學者進行類似的研究。

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英國籍美國心理學家,是馮特的學生,他在康乃爾大學中的實驗室使用內省法來研究心理學。在馮特的感官要素中再加入了第三者:清晰度(clearness)。認為心理學和物理學之間的區別,乃在於物理學所研究的經驗並不為所經驗的個人、受到個人因素的影響。

註:愛德華·鐵欽納(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區分心理學和物理學的想法,可藉天文學上的觀察為例來加以說明。在1796年,格林威治天文臺的天文學家馬克林(Maskelyne)發現,他的助手觀察星星經過的時間相較他所得的時間,幾乎慢了一秒鐘;1794期間,他們兩人對星星經過的時間的觀察相當一致。然而到了1795的夏天,馬克林發現助手所記錄的時間往往比他慢半秒鐘。馬克林當然一再提醒他的助手,而且這位助手也顯然努力加以修正。但在1796年初「延誤」的時間竟然達到了十分之八秒。這個「誤差」是相當嚴重的,因為當時鐘錶的校正要依賴這種觀察,而且根據這個鐘錶才能決定天文學上的時間和地點。馬克林沒有辦法,只好將他的助手解聘。 這位助手失職的原因,一直到1819年天文學者貝瑟爾(Bessel)的研究才搞清楚,並證實這位助手並不是故意疏忽造成錯誤的,這種錯誤乃是個人在觀察上有誤差的緣故。換句話說,今天即使是很資深的天文學家做觀察,得到的時間也會不一樣。縱使相差不大,總免不了有波動,有時快、有時慢。鐵欽納所謂的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即是指此:若所測量的經驗,因人而異,則對這個現象加以研究的,便是心理學研究的課題。簡而言之,物理學研究的準確性不會依靠於操作者(實驗人員)的經驗,而心理學研究的則是依賴於操作者的經驗。

功能學派(Functional Psychology[編輯]
  • 提出者:詹姆士(William James
  • 受到達爾文進化論中的天擇說影響
  • 研究心智如何協助個體在環境中活動
  • 從動物的觀察能提供關於人類行為的線索
  • 應用:改善教育
  • 簡介:興起於1890年代,以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為先驅,其被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著作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代表人物有杜威(John Dewey)和安吉爾(J. Angell)等等。 此派受達爾文(Ch. Darwin, 1809~1882)進化論及美國實用主義的影響,認為生物的每個特徵必具備某種特定的功能,使其利於環境中生存,而意識是人類的重要特徵,所以他認為意識對人類的生存必擔任著重要的部份,因此他主張心理學的研究應重視心智功能。詹姆斯也在心理學史上首次提出「意識流」的概念,認為人類的意識是「動態」的,他將人類的意識比喻為河川,覺得意識活動是像不停流動的「流水」,是不能夠將流水截斷分析內容的,因此無法以內省法研究。而杜威也曾透過反射弧的概念來反對結構主義,他認為意識活動就像反射弧,是個完整的連續流程、循環,不能將刺激、感覺及反應各自孤立來理解。而詹姆士強調心理學的分析應著重於個人適應環境時所顯現的心理及行為功能,透過「觀察」理解意識是如何組成,而非分析大腦的意識「結構」,因此主要採用了觀察法與實驗法,研究對象也從個人擴大到動物層面。
  • 缺點:即便有相同的研究方針(探討意識的生存功能),但是卻缺乏一致的研究方式及解釋。

強調應用性,和基本的心理學研究問題無關。

完形心理學派,又稱格式塔學派(Gestalt Psychology[編輯]
  • 提出者:
    • 魏泰默(Max Wertheimer,1880~1943):完形心理學的創始人。首先從似動現象(Apparent movement)的實驗,對物體移動的感覺做出解釋,例如火車移動時窗外靜止不動的物體似乎不斷往後退去,揭櫫了完形主義的根本要義。對於「創造性思維」(Productive thinking)無論是在心理學對於思維的觀點上,或是在教育實踐的啟發上,都是具有開創性的貢獻。
    • 柯勒 (Wolfgang Köhler,1887~1967):以小雞視覺辨別實驗為驗證完形心理學提供實驗的依據;並且以黑猩猩為對象,進行著名的實驗研究,研究頓悟學習,將完形心理學系統化。
    • 考夫卡(Kurt Koffka,1886~1941):「假若要為心理學下一個定義的話,我們可以說,心理學是探討生物和外在世界接觸時的行為的科學。」將完形理論貫徹到發展心理學的體系中,擴展了完形主義理論的研究範疇。
  • 貢獻:提出許多知覺組織結構的原則
  • 應用:改善教育
  • 格式塔學派(Gestalt psychology,gestaltism)反對馮特的結構主義,認為意識經驗是一個不能分割的整體,無法被還原成要素,也就是「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the whole is something els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形狀(shape)、形式(form)」,就像是一杯飲料如果把所有的原料分開來的話,就會失去其原本的意義,因此研究時必須要從整體的總和下手,而非多種單一元素的組合。格式塔心理學是由德國心理學家馬克思·韋特莫(Max Wertheimer)創建,他提出了一篇著名的論文《運動知覺的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Perception of Movement),之後他在法蘭克福大學認識的兩位助教庫勒(Wolfgang Köhler)以及考夫卡(Kurt Koffka)將學派更進一步擴展。

此外,出生於德國的美國心理學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融合了社會心理學,創立了拓樸心理學,提倡心理學不應該只研究個人單獨行為,也要研究一群人在一起的行為,因為人在團體中會因所在位置或角色受到周圍影響,庫爾特·勒溫成為第一位重視並社會行為的學者。

  • 拓樸心理學

勒溫(Kurt Lewin,德國心理學家,1890~1947)所創立,否定行為學派所提倡的刺激-反應的單一對應關係,而認為人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有行為上的變化。這個環境不是純客觀的環境,也不是考夫卡(Kurt Koffka)所說的行為環境,因為行為環境實際上是意識中的環境。勒溫所謂的環境被他稱為心理環境,是僅對行為有所影響的環境,他稱之為準環境。勒溫把準環境區分為三種,即準實在的環境、準社會的環境和準概念的環境。舉例說明準實在的環境,其他兩種環境的意義就可以類推瞭解。他說:「好比一個兒童知道他的母親在家或不在家,他在花園中的游戲的行為便可隨之而不同,可是我們不能假定這個母親是否在家的事實存在於兒童的意識之內。」這就說明勒溫的心理環境有別於考夫卡的行為環境。

勒溫把需要區分為基本需要和準需要。飢思食、渴思飲,這種生理需要屬於前者;寫好了信要投郵筒,畢業臨近要寫論文,這種需要屬於後者。根據勒溫的學說,一個人有所需要,便產生了一種心理的緊張系統,心思不定,坐立難安,必須達到目的,佔有目的物,滿足了需要,然後緊張系統才可解除,心理的均衡才得以恢復。

格式塔心理學主張人的知覺並不是由單一刺激引起的單一感覺所構成,而是由整體所決定、更為龐大的東西。格式塔也強調東西有趨於規律安定的傾向,這種傾向稱為蘊涵律(德文:Gesetz der Prägnanz,又稱為布拉哥南斯律)。蘊涵律包含了接近律、相似律、閉合律、連續律等(參見後面的章節-感覺與知覺),接近律指接近的物體容易被看做一體;相似律指彼此類似的物體傾向被歸類成一體;閉合律指許多獨立的元素因其排列關係,容易被看成封閉的圖案或物體;連續律則指呈大腦習慣將連續排列的物體看起來是連續的形體。而以上規則常會在平面設計上使用。

另一個格式塔心理學研究的是飛現象Phi phenomenon,又稱視錯覺),指實際上靜止的物體或圖形,在視覺上營造出一種正在移動的錯覺,例如 Akiyoshi Kitaoka 教授在2003年提出的旋轉蛇。而生活中常見的電影、霓紅燈(紅燈依序亮起,營造出紅燈在跑的假象)也都是似動現象的例子。

似動現象可以分為下列三種:

  • 自動現象:例如黑暗中看到的光,漸漸亮起,看起來有靠近的感覺;而變暗又像是後退,其實本身並沒有動。
  • 閃動現象:又稱飛現象,一般看到的霓虹燈就是,只是輪流亮起紅燈,看起來好像是紅燈在跑,其實並沒有。
  • 誘動現象:例如布袋戲人偶不動背景動,像人偶在飛的樣子;物體沒有動,但受到另一物體移動的刺激,會感覺原先的物體移動。
心理分析學派(Psychodynamic[編輯]

由奧地利心理學家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創立,主張行為受內在所驅使,和馮特一樣,佛洛依德注意到心理結構的成分,但他將重心放在意識不到的歷程。佛洛依德認為「意識」只包含了知覺那部分的訊息,還有許多平常無法覺知的訊息隱藏在「潛意識」(Unconscious)。雖然在一般情況下因為心理防禦機轉使得人們無法得知潛意識的訊息,但這些訊息卻不知不覺影響著人類行為,一個有時會因為這些訊息而做出社會認為「病態」的行為,他認為可利用精神分析,在防禦薄弱時(例如夢境中或者自由聯想)收集潛意識的訊息,並分析這些訊息可能的意義及對個案的影響。佛洛依德身為一名精神科醫師,在臨床經驗發現早期創傷經驗在長期困擾會導致精神疾病,在1885年時到巴黎拜著名神經學家沙可(Jean-Martin Charcot)為師,受到沙可研究歇斯底里的影響,開始了他對於早期或童年創傷經歷和情緒病的研究。佛洛依德也發展了許多重要理論,例如其著作《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三部分人格結構、性心理發展等。

佛洛依德的理論在實務工作上也有深遠的影響,臨床心理學家如榮格(Carl Gustav Jung)和阿德勒(Alfred Adler)等,運用其理及分析方法來診治個案,也對其理論作進一步地修正。然而佛洛依德理論最飽受批評的是其無法進行科學檢驗,亦即缺乏「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因此不被視為真正的科學;但心理分析理論仍在其他領域如文學、藝術、哲學都有重要的影響。而其它人文學科學者們則認為佛洛伊德「根本不是科學家,而是個詮釋者。」

行為學派(Behaviorism[編輯]

行為學派由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ohn B. Watson,1878.1.9-1958.9.25)在1913年通過動物行為研究而創立。行為學派主張所有行為都是制約的結果,強調心理學是以客觀的態度去研究外在可觀察的行為,環境藉由增強特定習慣來塑造行為。承襲了功能主義注重環境與強調致用的觀點,改進了功能主義對科學方法地忽略,行為學派以較嚴謹的實驗取向,將研究集中於探討動物的行為,因為心靈難以客觀研究。20世紀初期,華生在演講時以「從行為主義者看心理學」為主題,隨後此演講內容發表在《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主張心理學的價值在對於行為的研究,而不是研究意識。上述文章的第一段簡明扼要地描述了華生的行為主義立場:

根據行為主義觀點,心理學是一門完全客觀的實驗性的自然科學。它的理論目標是預報和控制行為。「內省」並不是構成它最內核的部分,其資料也不具備充分的科學價值,來解釋意識。行為主義者在研究動物反應的努力中,認識到人與動物之間並沒有分界線。人的行為,連同其所有的精巧與複雜,只構成行為主義者的總體研究計劃的一部分。

行為學派認為任何行為都可分解成「刺激」及「反應」的聯結,而心理學的目的就是發現從刺激引發反應的規則,而所謂「心靈」則是夾在刺激和反應中間的「黑盒子」,並非心理學需要或有能力去討論的對象。而華生最著名的言論:

給我一打健全的嬰兒,把他們帶到我獨特的世界中,我可以訓練成為我所選定的任何類型的人物-醫生、律師、藝術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竊賊。我承認這超出了事實,但是持相反主張的人已經誇張了數千年。(1930)

而在華生鼓吹行為主義前,已經有學者用一些規則解釋動物的行為,如著名的巴甫洛夫的狗,讓狗在看到飼養者身影或聽到聲音就會分泌唾液,而在此之後,華生也做了小艾伯特實驗,讓小艾伯特在白鼠與巨響產生連結,並產生恐懼,從此看到白鼠都會害怕。除此之外,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1874.8.31-1949.8.9)是另一位發現行為規律的先驅,其知名的「迷籠」實驗,研究貓如何學習從中逃脫出來,而此研究也發表在《科學》(Science)及《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

在實驗中,桑代克以迷籠實驗發現嘗試錯誤的學習原理,深入研究與分析影響學習之因素,將之整理成三大類,即為學習三大定律。

  • 準備率:桑代克發現貓在飢餓時,比較會有打開籠門來出籠吃東西的行為。也就是當個體在生理心理上有所準備(飢餓的貓)時,行為結果通常會較符合預期之反應;相反地,若在未準備好的情況下,反應結果通常不如預期;而若沒有讓有所準備的個體表現時,通常會使該個體感到挫折。
  • 練習率:桑代克發現若是讓貓能多次練習,貓開啟籠門逃脫的速度與正確度也會提高。也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個體能透過反覆、大量的練習來增強反應與刺激的連結,使學習效果增加,而學習記憶也能從短期記憶,透過反覆學習變成長期記憶。
  • 效果率:在實驗中,桑代克發現若籠外擺放食物時,貓的開籠反應會比較強烈,但若是將籠外的食物取走,貓的反應會減低,積極主動又正確開籠的行為呈現削弱現象。這可以說明若是能滿足個體的需求時,刺激與反應連結較強,個體的表現也會較佳;反之,若是反應後的結果是負面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就會被減弱。

除了學習三大定律外,增強理論亦為行為學派的學習理論之一,增強理論應用效果率原理,來研究若是個體的表現行為與結果,例如:當小朋友向老師主動問好時(行為表現),老師報以熱烈回應並給予肯定(提供增強物),未來小朋友更容易主動向師長打招呼(增加行為次數)。

新行為學派[編輯]
  • 格斯理的鄰近性學習理論
基本定律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理(Edwin Ray Guthrie,1886-1959)是新行為學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深信科學應研究可觀察、客觀的事實,重視關於華生的機體內部的刺激-反應間的作用。格斯理將鄰近性學習理論解釋為伴隨著某一種運動的刺激性成分及運動本身的聯動(學習為刺激的要素和學習目的之間形成的聯動),在一種運動中,若成分機制越多元,與之相結合的刺激便越多樣,學習、練習的時間便愈多。簡而言之,學習是由必要的練習、大量的線索與反應配合和錯誤糾正所組成的聯動,最終在個體本身匯集大量的習慣下,一次性地完成學習這個動作。
  • 應用
  • 學習過程之控制:鼓勵或阻止特定行為之發生,並找出導致此行為發生的線索,安排適當情境,引導發展,良好行為得以發生。多用刺激支持良好之行為,因為任何之行為都可能是一個複合刺激的組合,良好行為的建立所連結的刺激越多,將有效減少個體分散心思去對抗不良行為並強迫自身不停做出反應,而為了養成特定之習慣,習慣將成為自動反應。如:在遇到紅燈的時候即立即停車。不破壞正常秩序以達成正確反應。
  • 心理治療:系統脫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為漸進式暴露療法,共包含三個步驟:
  1. 刺激的層次:根據情況引起的恐懼與引起恐懼的事件中心理上的接近程度,並依次排列。
  2. 放鬆訓練:教導如何使放鬆的活動處於直接的語言控制下,辨識個人的緊張、放鬆的時間點。
  3. 對抗性條件:將忍受和對抗性條件作用做結合,消去個人的焦慮之抑制,降低刺激系統中較弱刺激之恐懼。
  • 假設演繹方法論
是指在觀察和分析基礎上提出問題以後,通過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釋問題的假說,根據假說進行演繹推理,再通過實驗檢驗演繹推理的結論。如果實驗結果與預期結論相符,就證明假說是正確的,反之則說明假說是錯誤的。這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美國心理學家克拉克·赫爾(Clark L.Hull 1884—1952),為新行為學派代表人物之一。赫爾的心理學觀點源於科學理論和哲學的理論。
  • 思想淵源
赫爾認為心理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可向其他的物理學等,採用假設演繹方法論。此理論體系,不僅能將實驗結果加以統整,使其變的系統化,更可指出未來之研究方向。
  • 研究內容
赫爾指出,發現科學事實的方法有:第一種是無計畫的觀察;第二種是系統性觀察;第三種是對觀察的假設進行驗證;第四種則是根據嚴格演繹的三步驟法(假設演繹法)。
而假設演繹法是赫爾認為最有價值的,此方法有三種步驟:首先是引入定義系統;其次是公設(選擇理論命題作為研究前提);最後得出定理(以定義及公設的內容中,演繹而來的)。
  • 非正統行為主義-挫折與攻擊
美國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約翰.多拉德(John Dollard, 1900-1980)和美國心理學家尼爾·米勒於1931年合著出版《挫折與攻擊》一書,內容談到如何按學習原理使一隻白鼠模仿另一隻白鼠的行為,並且提出挫折 - 攻擊假設(Frustrac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該假設為當個人在遭遇障礙時,將可能產生攻擊之衝動,或是在機會被搶奪時,對於強奪者將會產生敵意。
兩人以白鼠作為實驗,實驗過程:將兩隻白鼠放置籠子裡,並通電引來電擊,而白鼠即會開始相互攻擊。若僅有一隻白鼠在籠中,在白鼠身旁中任何事物將會被攻擊。二人認為白鼠的攻擊性行為,應來自挫折的發生(認為是對方引來電擊的挫折行為),當追究出其挫折根源,即可預估其反應。反應行為包括多種,攻擊性算是常發生的行為之一。
二人透過內驅力、線索、強化、反應來解釋其理論的核心,提出內驅力有內、外部之分,兩者都是為了驅使行為,而發出的刺激指示,當調整後的行為,滿足了驅力即可產生相對應的酬報。

現代心理學理論的七大方法取向[編輯]

包含行為取向精神分析取向人本取向認知取向心理生物學取向演化取向社會文化取向
行為取向[編輯]
  • 提出者:華生&斯肯納
  • 心智不能被觀察,但行為可以,心理學應探討行為
  • 加強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連結

代表人物為:斯肯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3.20-1990.8.18) 主要論點:個體一切行為的產生與改變均繫於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關係。

到了二十世紀初期,自然科學多發展到了偏向機械式的宇宙觀,注重量化、認為應以客觀的方式討論心理學,而非以前多以主觀、內省的方式探討意識的部分,可說是心理學從行為主義後,研究重點從人的內心意識轉向展現在外的行為,並指出行為是唯一或最簡單可以了解內心的方法,但認為它可能只是表現了精神狀態運作後的結果。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是美國心理學家華生於1913年發表《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其於書內提及四大主張:

  • 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並非意識
  • 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
  • 環境決定個體行為
  • 在動物上做的實驗結果可以推論到人類

這種客觀實驗方式為標準的行為取向,因此被人稱為行為主義學。他認為人類的行為是對刺激做出反應而產生的現象,心理學是一門行為科學,因此若只能在假設意識存在的前提下討論心理學,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華生認為一切行動必定都源自一個刺激,一切行為都是可以藉由學習而習得的。華生曾經以一個十一個月大的幼兒進行實驗,他先讓幼兒看到白老鼠在前面跑,當幼兒想要伸手去摸老鼠時,就在旁邊敲槌子來嚇小孩,結果發現當這些幼兒長大後,他們都會很害怕白老鼠,甚至連看到白色的兔子或毛皮大衣也會害怕,華生以此主張一個人的特質多半是由後天環境所決定的。此學派後進心理學家又依研究方法不同分為兩大派,即是古典制約與操作制約。

古典制約學派
代表的心理學家為俄羅斯的巴夫洛夫,著名的實驗為:狗的分泌唾液實驗。實驗中巴夫洛夫穿著白色實驗衣將狗食放置餐盤中,一開始狗是因為看到狗食而流口水,但之後有一次,巴夫洛夫依舊穿著白色實驗衣但並未帶著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發現狗仍然會流口水,此反應則稱為制約反應,因為一個無關的刺激而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古典制約學習現象可分為五個:
削弱
完成古典制約學習後,若之後只是出現制約刺激,則對於制約刺激的反應將會越來越弱。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一次又一次地只穿著實驗衣而不帶狗食進入狗的視線,則狗的流口水反應將一次次地減弱。
自我恢復
若制約反應被削弱後,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再次出現制約刺激時,又會出現制約反應。舉上面實驗為例,若巴夫洛夫讓狗的流口水反應減弱後,使狗休息幾天,在休息後再著實驗衣而未帶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類化(刺激泛化)
即制約學習完成後,若發生其他類似的制約刺激,將產生相同的制約反應。例如:別人之後穿著實驗衣進入狗的視線,狗依舊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
辨別(刺激分化)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同時出現許多類似的制約刺激,會先有類化現象,然而接受刺激者將在多次的學習之後,能進行辨別、區分,並精準地對制約刺激做出反應。例如:別人之後穿著白色實驗衣不帶著狗食進入狗的視線,狗會產生流口水的制約反應,久了後能分辨出唯有巴夫洛夫這個人穿著白色實驗衣出現才產生制約反應。
高次制約學習
制約學習完成後若出現其他制約刺激與原本的制約刺激一起出現,新的刺激也可以引發受刺激體的制約反應。例如:巴夫洛夫之後穿著白色實驗衣且帶著一頂藍色帽子進入狗的視線,若有天巴夫洛夫只帶著藍色帽子出現,狗也會產生制約反應。
操作制約學派
又稱工具制約,代表的心理學家為美國的桑代克及史金納。桑代克以貓進行迷籠實驗,桑代克發現當貓一開始放進籠時,動作十分驚恐且瑣碎,但這之中不小心誤觸出入口的機關後順利逃出,之後桑代克再將這隻貓放入迷籠後,發現貓的混亂動作減少,觸動開關的速度和時間也漸漸縮短,這樣的動作學習,被稱為操作制約,而這樣的學習原理則稱為正增強作用,即增加行為出現的一種安排。而史金納則是用了史金納箱證實行為是藉由學習而來的,箱子中有一根推桿,只要關在箱子內的老鼠偶然把推桿推下去,就會有飼料掉出來,實驗結果發現下一次老鼠想要吃飼料的時候,就會主動去推推桿,由此可知老鼠可以自發性的學習。帕弗洛夫是將狗訓練成一聽到鈴聲就分泌唾液,這是一種被動的學習行為,屬於古典反射,而桑代克與史金納所進行的實驗則是使貓和老鼠自發性的學習行為,屬於操作型制約學習。支持行為主義學的知名行為主義者,包括了自稱為新行為主義的克拉克.L.赫爾(Clark Leonard Hull),以及稍後發展了認知主義的愛德華.C.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

總而言之,行為取向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在控制情境下觀察行為的變化。此內涵就像傳統行為學派的研究主題差不多,但更強調刺激與反應之間的連結性。

精神分析取向[編輯]

代表人物:佛洛伊德重要著作包括:《歇斯底里症研究》、《夢的解析》、《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學》、《性學三論》、《超越快樂原則》、《文明及其不滿》等。

主要論點:以潛意識為基礎對行為內在原因所作的解釋。

20世紀初,奧地利精神科醫生佛洛伊德憑其臨床經驗,研究「心理」失去了應有的功能之後,引起適應不良的原因。因而發展出著名的心理動力學,而後發展出許多的分支,其中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被現在心理學界認為其和佛洛依德為心理動力學的代表。整體而言心理動力學派認為人的心靈分為意識及潛意識,其中潛意識會推動人的行為。 此學派主要研究的方向大致為人類潛意識的動機以了解人性並治療精神疾病。希望在對人性解釋和心理治療的基本理念上,仍遵循早期精神學派所強調的潛意識和採用分析方法治療心理疾病的理念,擴大心理學研究的領域,對日後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及臨床心理學都留下了重大的影響。

重要理論內容有:

潛意識
意識為人類可以察覺到的,如早餐吃什麼、第一印象等,可意識的心理活動即意識。而生物本能,如慾望、生命力和衝動等,因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和個人理智,故長期進入人的深層意識中而無法被察覺,這就是潛意識。下意識則是介在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常為一些不愉快的回憶或念頭等等,在個人控制能力鬆懈時會出現讓個體察覺,如夢話或喝醉時的胡言亂語。
人格發展論
根據對人格發展論解讀的不同,佛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及超我三個部分。本我指一切本能的慾望,本我按照滿足己身快樂的原則不理會社會規範或道德倫理,唯一的要求就是讓自己快樂;自我是自己可意識到的一切思考、判斷或記憶,自我介於本我與超我之間,在個人的生物慾望與社會規範間進行調節,維持體制的和諧;超我則是人格結構中代表理想的部分,透過內化社會規範,在這樣的體制下實現自我理想,以達到心靈上的富裕。但榮格則將人格分為內向及外向,內向的人通常將內心的感受由內而外投射出去,並且多主觀意識,這樣類型的人內心情緒處裡不佳時,較易得到憂鬱症。外向的人則是將這股原慾投射在自己和其他人之間,若是情緒處理不佳則較易得到躁鬱症。
夢境
佛洛依德認為,夢境是我們回應睡眠時候心靈活動的方式,夢並不是為了干擾睡眠而存在,相反的,夢的功能是為了清除心靈活動的刺激,使得睡眠得以延續。夢的內容包含夢的顯意和夢的隱意,夢的顯意是我們在夢中實際看到的內容,而夢的隱意則是顯意背後透過做夢者聯想所詮釋出的內容,我們可以說,夢的顯意是隱意被審查和轉化後,可被接受、妥協的版本。對佛洛伊德《夢的解析》很大的一個誤解在於把他當做解夢書來看待,認為他提供了不同的夢境的解釋。事實上佛洛伊德認為,當我們在分析夢時,要把做夢的人的脈絡以及整個夢的內容考慮進去,因此所有夢的形象都不會是固定的,不會只有一個意義並且對每個人都不相同。夢境被認為是認識潛意識重要的路徑,因為當我們分析了夢的隱意,我們對那些被審查而不出現在意識也不出現在夢的顯意的內容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帶我們認識潛意識的也不是夢本身,而是做夢者對夢的詮釋。透過詮釋夢境,人能更了解自我和潛意識。
移情
移情最基本的概念是被分析者把曾經與他者(通常是童年的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到分析師身上,分析師和被分析者的重要他人間被建立起了一個錯誤的連結。更廣義的說,被轉移的不只是情感,而是一系列的心理經驗,但在被分析者的感受裡,這一系列的心理經驗關乎的是分析師,並不屬於過去。移情並不只發生在診療室,也會發生在日常生活中,被分析者賦予了過去的重要他人一個具體的形象,並將被分析者所遇到新的人都擺到這個固定不變的位置當中,而他所經歷的世界是在一個有限的、固定的腳本下,如此一來,他沒有辦法形成新的經驗、新的關係,而只是不斷的在重複過去的經驗、過去的關係,這樣的結構可能導致與他人關係的破壞或是誤解,甚至造成了一再重複的失敗經驗與關係。分析師的角色就是試圖指出被分析者的腳本與世界的差異,這樣的詮釋能讓被分析者有意識的再次經驗過去,或重構過去的經驗,同時讓他認知到移情正在運作,並且在分析師的協助之下開始有能力去干預移情所造成的不斷重複。
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
佛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活動主要遵循快樂原則及現實原則。快樂原則指的是獲取快感和避免不快感,未實現的願望會帶來緊張關係,因此是不快感,而當願望實現時則會消除緊張關係獲得快感,人會追求透過願望的滿足,解消緊張關係,進而獲得快感。然而在現實世界,人們的願望並不會總是得到滿足,因此發展出現實原則,對願望滿足的追求不再依循一個最短的路徑,而是依據外在世界的條件,來延遲願望的滿足。
死亡欲力
為了永久的解消願望不能滿足所帶來的緊張關係,佛洛伊德認為我們有一個趨向死亡以使緊張永久解消的本能。這樣的欲力首先導向內在,傾向自我毀滅,而後會以侵略的形式導向外在。
伊底帕斯情結
伊底帕斯情結又常被稱作戀母/戀父情結。佛洛伊德認為,幼兒會對異性父母產生性慾望,同性父母會因此變成追求異性父母的障礙,而原先對同性父母的認同在伊底帕斯情結發展後抹上了一層敵對的色彩,與同性父母間的關係也變得矛盾。隨著幼兒生長,其會漸漸學習了解到,對異性父母的追求是不可能的,因為同性父母比他強大,同時社會的規範也不允許他這麼做,而最終放棄了對異性父母的性慾望轉而認同同性父母。伊底帕斯情結常被批評受限於一父一母的家庭且取決於文化的影響而不具普遍性,但也有觀點認為,伊底帕斯情結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存在一種普遍性:我們出生的時候處於一種無助的狀態,而必須仰賴一個比我們強大的個體的照顧,不可避免,我們對於照顧我們的人會有不同的、矛盾、正負向混雜的情感,但在社會關係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社會規範帶來的禁制代表小孩必須放棄或控制自己的內在情感。
性心理發展階段理論
佛洛伊德將兒童及青少年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獲得滿足的方式,如果在每個階段給予過多或過少的滿足都可能造成往後人格發展固著在那個階段。
  1. 口腔期
    • 時間:出生到18個月。
    • 敘述:主要滿足來自吸吮和咀嚼。
    • 順利發展:長大後較開朗樂觀。
    • 未順利發展:長大後會有嚼食口香糖與筆尖、吸菸、酗酒等行為。性格上較悲觀、依賴。
  2. 肛門期
    • 時間:18個月到3歲。
    • 敘述:快樂來自於控制糞便的排出和保留。
    • 順利發展:人格獲得良好發展。
    • 未順利發展:造成原因包含忍便與恣意排便,忍便的後果包含倔強、小氣、吝嗇等,恣意排便的後果包含不計後果、粗心、挑釁或潔癖等。
  3. 性器期
    • 時間:3歲到6歲。
    • 敘述:快樂來自於性器官,男童對自己的母親產生愛慕並將父親視為競爭對象。
    • 未順利發展:無法正確認知性器。
  4. 潛伏期
    • 時間:6歲到12歲。
    • 敘述:注意力放到生活的周遭,相較於之前口腔、肛門、性器期慾望較低,故稱為潛伏期。
  5. 兩性期
    • 時間:青春期以後。
    • 敘述:對異性的興趣為主要因素。
    • 未順利發展:性冷淡、人際關係失調等。

在心理學界,許多學者受到佛洛依德的影響,在二十世紀之後衍生出了不同的學派,整理如下:

心理學理論代表人物發展背景與內容
分析心理學榮格(Carl Jung佛洛依德的徒弟,但是自精神分析分離出來,創立榮格心理學。強調自我的發展功能,不重視性、潛意識,反而主張以精神活力取代欲力
個體心理學阿德勒(Alfred Adler主張心理屬於個人,因此不認為佛洛依德的理論中人心可以被分為自我、超我與本我,而且認為人自出生以來心中便有自卑感,並非是接觸社會才產生的,人的心靈需要藉由克服自卑感而成長,衍生出了追求幸福的心理學。
新佛洛伊德學派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
卡倫.霍尼(Karen Horney
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
認為人心受到社會的影響,不認同佛洛伊德的理論中,心理不受到社會影響的部分。他們認為著重家庭關係的佛洛伊德,已經不適於個人主義疏離的現今社會(尤其在美國),也認為弗洛依德的性與生物主義太突出,而忽略了文化與社會的因素。因而被現今學術認定為新佛洛伊德學派。然而,佛洛姆寧可自視為佛洛伊德學派,並曾說:「這一目的並不構成對弗洛依德的『修正』或『新弗洛依德主義』,毋寧是以歷史唯物主義代替資產階級唯物主義。」(《弗洛姆著作精選》,頁668),再者,在《精神分析的危機》中,他說:「我與新佛洛伊德學派之間的差異要大於相似點,特別是『文化』觀點。他們以傳統人類學來思考文化類型,而我的方式則建立在對形成社會基礎之經濟、政治與心理力量的分析上。」(頁32)(卡維波,1991)
自我心理學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
海因茲.哈特曼(Heinz Hartmann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
安娜.佛洛伊德是佛洛伊德的女兒,認為自我的功能並不僅止於調節超我與本我,主張自我具有自律性,發展的目的是確認自我認同。
自體心理學海因茲.科胡特(Heinz Kohut認為自體藉由與他人的關係而成長。
克萊恩學派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以出生後一個月的嬰兒與母親的互動作為線索,研究自我與他人的關係。
人本取向[編輯]
  • 提出者: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
  • 以客戶為中心的治療
  • 個體努力達到自我實現,正向的心理學

代表人物:卡爾·羅哲斯、亞伯拉罕·馬斯洛

主要論點:以人性本善即天賦潛力的觀念解釋在正常環境下個體自我實現的歷程。

其中以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始於1960 年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其反對行為主義把人等同於動物,故只研究人的行為而不去探討人的本性,拿精神個案為實驗,不考慮正常人心理,故提出理論極度不同於過去各家心理學學派,因被稱作心理學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心理學的主要題材應該是經驗和意義而不是行為,認為行為主義忽略了人類活動中最重要的成分,亦批判傳統心理學在大量的數據統計中忽視了個體。心理學的重點應是個體獨特性,故研究該從人的本性探討,研究人的心理,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力。基本理論大致可分下列幾種:

人性本善論
人性本善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基本的人性觀,也是人本主義的動機論與人格論的出發點和理論支柱。他們認為,在適當的成長和自我實現的環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現為中性。人性的惡是由於基本需要未被滿足,在自我實現的環境被破壞的前提下而引起的。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也提出愛是人類的本性,是一種健康的感情關係,需要雙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中動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內在動力,而需要的強度決定著動機的強度,但只有最為強烈的需要才形成人們的主要動機。馬斯洛將其需要層次理論分為低層次的基本需求和高層次心理需要,並同時主張低層次需要是高層次需要的基礎,各層次需要的產生與人的發育階段密切相關。
自我實現論
自我實現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個性發展理論的核心。理論認為,人的自我實現是完滿人性的實現和個人潛能或特性的實現,前者是作為人類共性的潛能的自我實現,後者是作為個體差異的個人潛能的自我實現。馬斯洛認為,自我實現是人的最高動機,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為物質基礎的。惟此種理論只是一種先天的傾向,可受經驗與後天教育而改變,如蘇格拉底面對判決赴死、文天祥抗元寧死不降,皆是說明未必以生理需要為基礎,才能追求自我實現,反倒是為了自我實現,放棄生理需求。

此學派著名的人本心理學家有馬斯洛和羅哲斯,他們最著名的理論即是眾所皆知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必須先滿足人類天生的需求最終達成自我實現,強調心理學關注重點不應於人類的問題症狀而是其正面特質。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認為人性觀包括現象場、真誠自我感受、自我實現、自我一致性等等。

總而言之,人本取向的研究主要是以主觀經驗發展出助人發展自我潛力從而充分自我實現的理論,此取向興起於20世紀60年代,從心理學歷史發展來看所探討的是自由意志與自身決定的問題,故本取向主張以正常生活中的需求、欲望、情感、意志等層面做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以人本身價值為出發點,故而稱之人本心理學。

認知取向[編輯]
  • 提出者:艾倫(Allen Newell) & 赫伯特(Herbert Simon)。
  • 重視心理處理過程 。
  • 以「電腦」為模型(輸入→過濾資訊→偵測→輸出),模擬認知的運作情形。
  • 發展認知神經科學。

代表人物:皮亞傑、布魯納

主要論點:泛指對於一般認知歷程的解釋,狹義僅指對訊息處理行為的解釋。

此取向最耳聞的即是認知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的定義廣泛。具體的說法為認知心理學為一門對人類心智歷程與結構的科學分析,其主要探討內容是人類知識上的產生與轉換及使用,如記憶的儲存和應用之研究。1960年代被認為是認知心理學史上的重要年份。此年代的心理學研究都體現了心理學信息加工觀點,此波心理學派典轉移的風潮被稱為「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首先是1956年,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麻省理工工學院會議中發表了喬姆斯基譜系;身為語言學家的喬姆斯基,亦與行為主義學派的Skinner展開論戰,批評後者認為「孩童語言學習是一種操作型制約」的說法。

而後1957年,艾倫·紐厄爾和赫伯特·斯馬特發表計算機模式理論,即是影響後世極深的General Problem Solver。也由於此先驅者,專門研討認知心理學的書籍開始問世。

英國著名實驗心理學家唐納德.布羅德本特(Donald Broadbent)於1958年出版《知覺與傳播》一書曾指出,認知的訊息處理模式是建立在一種以心智處理來思考與推理的模式上。

德裔美國認知心理學家Ulric Neisser 的研究多半與自然環境與生活事件記憶的觀察與連結有關,而於1967出版的《認知心理學》被後世認知心理學的先河,故又為「認知心理學之父」。其於書中曾闡述「認知」是由人體感知覺系統所接收到之資訊,經過六種心理歷程的解析而產生的結果。這六個心理歷程如下,

  • 轉換(transformed):意即將感知的外界刺激轉變成形式記憶
  • 縮減(reduced) :意即將大量的資訊和感知輸入進行過濾和篩選
  • 添加(elaborated) :即是當外界資訊供應不足時,人體的知識系統經驗會自動添加和補充資料
  • 儲存(stored) :即將經前述過程處理後的資料進行存放
  • 提取(recovered) :將已儲存的資料拿出來
  • 使用(used) :即使用自己已經儲存且提取出來的資料

認知心理學將傳統各家心理學學派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加以綜合和延續,並從其他學科中得到啟發並連結各領域科學,創造新的思考角度探討人類心智歷程的架構及發展,是一門以科學方法驗證人類內部訊息處理的新興學科。總而言之,認知取向的研究主要為從認知歷程中探討知識學習記憶和運用的心理歷程。

心理生物學取向[編輯]

代表人物:韋伯(Weber

主要論點:以生理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的知識為基礎前提,對個體行為與心理歷程所做出來的解釋。

此取向較著名的即是完形心理學,此誕生於1912年。完形心理學從現象學的理論出發,主要以「直接經驗」 或「現象經驗」做為其研究對象,具體而言就是指意識組織結構和整體的行為。完形心理學家認為,學習是個體對整個刺激情境所做整體性的反應,而非向部分刺激去做分解式的反應。 比如音樂、美術不能用拆開的方式去欣賞,因此出現了所謂的完形法則。

法則定義例子
圖與地法則在一個具有一定配置的場域內,有些刺激突出,容易被察覺;而其他刺激則退居於次要地位形成背景色盲表
接近法則空間或時間彼此接近的刺激,容易被視為整體桌上散置筷子,兩支較接近者傾向於看作一雙
相似法則互相類似的個體刺激,容易被看成一個整體顏色、大小相近的圖形
連續法則刺激中能彼此連續成為圖形者,即使其間無連續關係,人們也能組合在一起看作於整體圖像新詩
閉合法則刺激的特徵傾向於聚合成形時,即使其間有斷缺處,也傾向於當做閉合而完整的整體由虛線段畫成的圖形可被辨識
對稱法則在若干刺激中,對稱的刺激常會被視為一個整體相較於一組八個點被視為一個整體,兩組對稱的黑點會被視為兩個整體

完形心理學堅持心理的整體觀,認為每一種心理現象都是一個完形,都是一個被分離的整體。在他們看來, 部份相加不等於整體,整體不等於部份之總和。這對對於人類知覺現象與學習理論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有實驗佐證的知覺組織法則,稱之「完形組織法則」,這些法則迄今仍為說明人類知覺運作的重要依據。

演化取向[編輯]
  • 因為演化塑造成功的認知策略並存活
  • 將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能力做比較

達爾文於1859年出版的物種起源中提出了天擇說,主張同一物種內的個體間的性狀(traits)皆存在變異(variation),當環境壓力產生時,能夠適應環境的個體經由天擇而存活,其保存的遺傳因子便可留給後代,從而累積變異而發生演化。也就是說當今生存的生物,其所表現的行為與心智能力應與適應環境有所關聯。演化取向的心理學研究假設動物與人類的心智行為受到天擇影響,以此研究其對於生物生存的幫助。

社會文化取向[編輯]
  • 代表人物:Vygotsky

Vygotsky接續了自Piaget以來對心智發展的興趣,但他認為,認知不能單由個體的層面來理解,因為心裡的功能和認知的建構是從社會關係與社會互動開始,逐漸由個體所內化;也就是說,心智能力的發展是社會互動與社會經驗的結果,它先是出現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關係層面,而後才進入兒童的內在心理層面。兒童在與父母及周遭的人互動時,逐漸學習到這些屬於他文化之中的心理習性與語言模式,同時發展出高層次的心理功能。這些心理功能及習性並非完全是由成人刻意交給兒童的,許多是透過文化的中介。

社會文化理論所闡述的,正是認知結構交織於個體玉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但實際上,Vygotsky強調的除了社會與文化之外,他也關切歷史在人類心理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雖然一般習慣將歷史一詞省略,僅保留社會與文化兩個面向,但歷史的重要性在於,兒童所學習的一切都是在他之外或在他之前就已經發生的。

跨文化學派[編輯]

顧名思義,跨領域與心理學的結合研究方法,都可被歸類於此。

心理學發展過程整理[編輯]

學派開創學者研究目標研究方法重要議題
結構主義愛德華·鐵欽納和他的老師威廉·馮特研究意識經驗與其結構實驗,內省法探討感覺與情感的基礎元素
格式塔學派馬科斯·韋特墨描述心理過程的組織,主張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觀察感官知覺現象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
心理動力論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解釋人的個性與行為,並由此發展出治療心理疾病的技術個案研究潛意識推動人的行為
功能/實用主義威廉·詹姆士研究心智如何運作,使生物可以適應環境觀察動物與人類行為心智如何與為何產生?
行為主義約翰·布羅德斯·華生和伯爾赫斯·弗雷德里克·史金納單純觀察行為,並由學習的角度解釋觀察環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關聯如何把小孩塑造成自己希望的特質?

心理學的次領域[編輯]

心理學是一個從歐洲啟蒙,在北美展開的科學。研究指出美國心理學會「論文來源」調查:有62%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研究者,29%來自歐洲研究者。當地民眾瞭解並認同心理學的訓練,使得當地獲得心理學學位的大學畢業生能夠從事多種工作。

心理學各次領域名稱、研究內涵與工作應用

次領域研究描述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者可能任職的工作
生物心理學
行為精神學
研究人與其他動物的行為與心智背後得生理與神經機制大多數的生物心理學家在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工作
臨床與輔導心理學
探討如何歸類 、診斷與治療各種心理疾病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同常在醫院、學校輔導室等處工作;也有臨床與輔導心理學家自己開設診所為案主提供診治
認知心理學
研究人類知覺、注意、記憶、推理、決策、問題解決、語言等心智功能絕大多數的認知心理學家在大學或其他研究機構中工作
發展心理學
研究人從出生到老死的一生中,各項心智能力的變化過程除了大學等研究機構外,發展心理學家也可能在中小學,甚至社區服務中心工作。有了發展心理學家的存在,這些學校或機構能夠更準確地評估孩子的問題,並設計出有效方案幫助前來機構求助的孩童及孩童家長。
司法心理學
研究在司法系統工作的各類人士(包括法官、律師、檢察官、證人等)工作時的行為及影響他們工作的心理因素除了大學外,法律心理學家也會在各種與司法有關的機構工作
健康心理學
研究生理、行為和社會等面向的因素對個人健康的影響健康心理學家除了在大學工作外,也可以在醫療機構擔任健康諮詢顧問等職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探討如何在公司與工廠的環境中應用心理學知識,提升各項決策與工作效率除了公司的人事部門外,工業及組織心理學家也可以在公司的研發單位任職,設計更符合員工使用的制度與工作環境
工程心理學
探討「人機互動」模式,以使機具設計符合人類使用任何製造機具提供人類使用的廠商都會需要工程心理學家。工程心理學家的介入,一家廠商便可能製造出更方便使用(use-friendly)的機具
社會心理學
探討人與人之間,以及團體和團體之間的互動方式及影響因素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可以在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公司、一般公司的研發及人事部門任職
性格心理學
探討人類行為 、情緒、人際互動等的傾向,以及影響因素因為性格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所以他們可以工作的範疇和社會心理學家相似
教育與學校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探討如何將各種心理學知識應用在教育上,以提升教學成效、教室管理、學校行政效率等事項。
學校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知識以診斷、處理一些學童在學習上,因為心理因素引起的問題。他們也會提供一般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教育心理學家通常在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而學校心理學家則在中小學或教育行政機構為主。他們主要的職掌是評估孩童的心理和學習問題,然後設計方案處理這些問題
運動心理學
探討包括個人心理、訓練及團隊互動等因素如何影響運動員在運動場上的表現運動心理學家可能工作的地方包括各種運動的職業性隊伍、學校及運動中心
計量心理學
研究如何測量人們的各種心理特質(如性格與情緒,甚至異常的行為與思維)與能力(如智力、特定領域的知識與技巧、某種特殊能力等),並研判測驗的結果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任何需要「測驗」的機構都可能成為劑量心理學假餓公作場域
經濟心理學
行為經濟學
結合心理學、經濟學而誕生,探討社會、認知以及情感因素如何影響個人或團體做出經濟決策,進而了解市場經濟的運作與公共選擇的方式,或探討個體在經濟活動中的心理狀態、影響以及現象。而行為經濟學更反轉了傳統西方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假設除了大學與研究機構外,經濟心理、行為經濟學家可以在廣告商、金融業任職,或在商業公司擔任行銷顧問、市場分析師等職務,也能在政府部門擔任制定公共政策制定的顧問

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代表的是他對心理學研究議題的重要性和應該如何探討研究議題的看法,所以同屬一個心理學次領域的學者可能對同樣的研究議題、同一位案主或同一個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與做法。

近代研究[編輯]

心理學的研究包含理論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理論心理學以發現事實,建立心理學的理論為目的;而應用心理學則試圖活用理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理論心理學及應用心理學涵蓋了眾多學門的研究,於核心概念處我們已有基本的介紹,在這個部分,我們將會對這些學門做更近一步的介紹,以及介紹一些最新研究,以期可讓讀者瞭解理論心理學門及應用心理學門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

種類研究重點研究專業化
理論心理學1.研究心理學的一般法則

2.聚焦於群體

3.研究方法以實驗為中心

社會心理學、知覺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嬰幼兒心理學、兒童心理學、青少年心理學、老年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學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異常心理學、語言心理學、計量心理學、數理心理學、生態心理學
應用心理學1.以基礎心理學所發現的法則及知識實際解決問題

2.聚焦於個人

臨床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校心理學、工商心理學、犯罪心理學、司法心理學、社區心理學、家庭心理學、災害心理學、環境心理學、性心理學、藝術心理學、宗教心理學、交通心理學、經濟心理學、空間心理學、民族心理學、軍事心理學、政治心理學、健康心理學、運動心理學

理論心理學[編輯]

理論心理學又稱為體繫心理學,是研究心理學根本性質的一個理論分支,它關注心理現象的實質、機制,同時追求科學理論的支撐以及普遍的解釋。換句話說,它在心理學本學科群中處於基本理論的地位。它探討心理現象之間或心理現象與現實世界的相互連結規律,以達成解釋、預測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目的,而且可定向指導心理學分支學科的研究。

發展心理學[編輯]

發展心理學旨在以全人發展觀來探討個體一生的行為變化與年齡之間的關係,探討個體從受孕到死亡,行為與遺傳、環境、成熟、學習、個別差異、發展階段等因素的關連。發展心理學主要在研究人類隨著年齡增加,在身心方面成長與變化的歷程,從發展現象的解釋與說明,進而能預測並控制行為的發展。促成發展的因素是遺傳還是經驗?嬰兒如何辨識親人?青少年為什麼有叛逆期?成年人為何會在中年期轉換工作,挑戰第二人生?這些都屬於發展心理學所探討的議題。

從前的發展心理學者特別注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如美國心理學家史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2.1-1924.4.24)以兒童心理學為中心,研究其發展過程,但是近年來隨著平均餘命的增加以及高齡化社會的趨勢,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逐漸擴大,涵蓋青少年、成人與老年人。

對發展心理學影響最大的是皮亞傑Jean Piaget,1896.8.9-1980.9.16)的理論,圍繞皮亞傑理論所展開的新的大量研究被稱為「新皮亞傑主義」。皮亞傑認為,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亦非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為起源於主體之動作。他認為支配心理發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物理因素、社會環境、平衡,並且把人的心理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 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0-2歲):此時嬰兒主要利用自己的肢體行動和感覺功能來檢視行動和動作結果間的關係。皮亞傑認為本階段的目標是形成心智表徵,了解物體恆存的概念。
  • 運思前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歲):此時兒童開始學習語言並開始運用符號,但仍無法以全然的邏輯去思考,除此之外還有一項思考特徵是「自我中心」,即推測他人的觀點和自己相同。
  •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歲):此時學齡兒童已發展出各種守恆的觀念,開始展現邏輯操作,並能根據多項特徵分類物體,並可依照同一向度排列順序。
  • 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歲至成人):此時兒童開始能用抽象符號進行邏輯思考,並有系統地驗證假說,除此之外開始思考未來、意識形態等抽象問題。

除了心理發展以外,尚有其他認知發展理論,如「心智理論」,兒童需要具備心智理論才能理解他人的心理欲求、解釋和預測他人行為。

心智理論探討兒童對於基本心智狀態的認識,像是欲求、意圖、信念、知識、思考和感受。以經典的「錯誤信念作業」為例,實驗者向學齡前兒童(三歲)展示一盒糖果和一隻小猴子玩偶,糖果原本放在黑色盒子裡,而實驗者告訴兒童等等在小猴子不在時會將糖果放到藍色盒子,並問等等小猴子回來會到哪盒找到糖果,然而三歲兒童會回答「黑色」。因此研究者認為心智理論過程分成三步驟:二歲時兒童了解慾望和意圖;三歲時知道信念卻仍以欲求為行動基礎;四歲時兒童開始了解是思考與信念驅動行為,但信念未必符合現實。

另外還有道德判斷的發展,美國心理學家柯柏格(Lawrence Kohlberg)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延伸至成年,提出了道德發展的六個階段,以對正義的看法貫串。

發展時期取向
前成規期懲罰取向:避罰服從酬賞取向:功利主義
成規期好孩子取向:尋求認可權威取向:遵守規範
後成規期社會契約取向:思考規範的合理性倫理原則取向:自身良心與原則

而在情緒和社會發展上,從嬰兒的生活規律和適應陌生環境等方面,歸納個別嬰兒的「氣質」差異,是性格發展的初始階段。在1950年代研究者用九個向度來評分氣質,並歸類成三種主要氣質:易養育氣質、難養育氣質、慢熟氣質。此外許多證據顯示出氣質會受到遺傳影響,例如同卵雙胞胎的氣質相似性高於異卵雙胞胎,而氣質更是兒童和照顧者互動的結果,因此也會影響兒童發展。

除了這些以外,和主要照顧者形成情感上的「依附」也影響兒童發展,美國心理學家安沃斯觀察親子的互動方式,從而發展出評量依附型態的實驗程序--「陌生情境」,藉由觀察照顧者和兒童分離、重聚時的互動行為來區分依附型態。安沃斯主要分成四個類型:

  1. 安全依附:佔大多數,兒童在照護者回來時很快靠近尋求安撫,有助於嬰兒的社會及情緒發展,通常此類照護者會基於嬰兒需求產生「敏感回應」。
  2. 焦慮矛盾型依附:照護者離開時沮喪,與照護者重聚時,明明想親近卻又保持憤怒。此類嬰兒之照護者通常較不懂得如何滿足兒童需求,或有不一致的行為。
  3. 迴避型依附:嬰兒不怎麼在乎照護者的存在與否,離開、重聚時均無明顯反應,未來較容易表現出退縮、孤立等特質,通常發生於沒耐心的照護者。
  4. 混亂型依附:孩子的反應在重複實驗中不一致,會依據環境變動。通常原因為曾遇過令人害怕的照護者,因此人際互動不穩定,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

另外,不同文化中依附型態有不同傾向,如在德國大多數嬰兒屬於「不安全逃避依附」,而日本和以色列的「不安全矛盾依附」比例高於美國,這些都是後續值得討論的議題。

而到了青春期(童年到成年之間的時期),生理上約從十二歲到十八歲,此時會發展屬於個人的認同,進而影響成人的發展。在認知發展上,皮亞傑認為青少年已經進入最成熟的形式運思期,能夠進行嚴謹的科學推理,但是仍會有類似前運思期兒童的自我中心推論,常覺得自己是眾人的焦點或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因此容易出現衝動冒險、挑戰極限之行為。相較於長輩,青少年更重視同儕的意見,也因此很容易受到同儕的刺激而更加衝動。對於大學生或成年人來說,決策則較不受同伴影響。在情緒辨識上,青少年需要比較多的時間來辨認臉部的細微情緒差異,而且這個情緒處理歷程的發展和需要訊息回饋以進行決策的腦區運作有關。而青少年時期也是生理產生重大變化的時期,早熟或晚熟都會影響個人社會發展,如早熟的男孩對自己的外貌與體格較滿意,但相對缺乏自我控制;相反的,晚熟則會較不滿意自我,但發展相對健康。此外,早熟對於男孩和女孩的影響也會有所不同,早熟的女孩會相對憂慮和焦慮,自尊心也會比較低,對於自己也比較沒有自信。

而青少年對日後發展的影響,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6.15-1994.5.12)認為青少年面臨「自我認同」的危機,解決這個危機的方式會影響後續成人期的發展。青少年會面臨許多問題,像是:「我是誰?」以及「我要去哪?」。在此時期,家長、教師、同伴的觀點和想法都會對青少年造成影響。艾瑞克森認為理想上認同危機應該要在青春期得到解決,否則會導致認同混淆。其他學者也將此加以延伸,馬西亞根據開放式晤談歸納出四種青少年認同狀態:

分類表現未來
定向型已解決認同危機,對未來有計畫發展通常較為理想
早閉型未察覺認同危機,但對未來有計畫遇到挫折可能迷失
未定型主動解決過認同危機,但未處理自我與周遭期望之衝突經歷拉扯可能會放棄原先價值觀
迷失型都沒有處理,沒有一套信念與標準面臨許多挑戰,包含社會期望與自我拉扯

青少年隨著認知發展產生抽象的自我,以個人信念和標準來評價自己,而在互動對象改變時,如雙親或同儕,會呈現不同的自我。


  1. 目前發展心理學主要研究課題包括
    1. 個體發展的共同模式
    2. 個體發展的個別差異
    3. 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
    4. 不同年齡階段中個體行為發展的特徵
    5. 闡釋各學派的發展理論
  2. 若依其研究重點劃分,則包括
    1. 兒童心理學
    2. 青年心理學
    3. 成年心理學
    4. 老年心理學

除了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外,另一個派別是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艾瑞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發展目標,如果一個人在這個階段中無法滿足這些目標,就會產生相對應的心理危機。

艾瑞克森 八個發展階段
階段年齡相對應的心理危機
第一階段嬰兒期0-1.5歲信任(basic trust)vs.不信任(mistrust)
第二階段幼兒期1.5-3歲自主(autonomy)vs.羞怯懷疑(shame/doubt)
第三階段學齡前兒童期3-6歲主動好奇(initiative)vs.內疚(guilt)
第四階段學齡兒童期6歲-青春期勤勉(industry)vs.自卑(inferiority)
第五階段青少年期12-20歲自我認同(identity)vs.角色混淆(role confusion)
第六階段成年早期20-40歲親密(intimacy)vs.孤獨(isolation)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40-65歲繁殖(generativity)vs.停滯(stagnation)
第八階段成年晚期65歲以上自我榮耀(ego integrity)vs.絕望(despair)
發展心理學類別代表人物理論重點
認知發展論皮亞傑人與生俱來具有認知能力,但認知需要循著階段發展,隨著不同階段的發展而產生變化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艾瑞克森一個人的生命可以被分為八個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要完成的發展目標,也有需要注意的心理與社會危機

實驗心理學係以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人類與動物各種心理及行為的一門學科,包括感覺、知覺、記憶、解決問題、思考、學習、動機及情緒等各方面的基本心理歷程。

實驗心理學主要研究不同情景下人類的行為。通常,實驗中要求人類參 與者做某些任務。自1990年以來,各種電腦軟體的應用,改變了實驗的呈現方式,減少了實驗誤差。實驗除了可以測量反應時間、錯誤率之外,還可在實驗之前、之間、之後運用調查、觀察的方法研究。

實驗心理學發展到今天,所爭論的問題已不再是實驗方法對心理學的研究是否適用,而是如何使心理學的實驗方法更加完善,如何用實驗室中發現的心理學規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研究行為的生理基礎的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 psychology,如性賀爾蒙如何影響行為)和比較不同種動物行為的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也屬於實驗心理學的範圍。

社會心理學[編輯]

社會心理學強調的是社會文化與個人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探討人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中有怎樣的行為,此處行為不僅是外在的,也涉及內在的認知、情緒、意志的影響。與社會心理學有關的學科,包括:政治學、社會學、大眾傳播學、教育學以及文化人類學等。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不同的是,社會學者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團體本身,例如團體的結構和成員特徵;社會心理學者主要研究個人在團體裡的行為,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主要研究以下三大領域:社會認知、社會影響、社會關係。

社會認知:人在社會情境中的思維,也就是人如何選擇、解釋、保留並使用社會資訊。

  • 社會基模
基模是存在我們記憶中的結構性知識,協助我們組織過去的經驗,也幫助我們解釋現在的經驗。基模可以是針對任何事物的知識,而與社會或人際經驗有關的就稱為社會基模。對於初次見面者的印象常受其外貌特徵(臉、表情、衣著、膚色等)以及我們對這些特徵解讀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凱利(Harold Kelley)曾做過一個經典實驗,他向學生介紹一位客座講師的特徵,對其中一群學生使用「溫暖」類的形容詞,而對另一群學生使用「冷漠」類的形容詞,接著請講師到課堂上,於課堂結束後請學生評價對講師的印象。研究結果發現,雖然該講師在兩個班級表現的行為一致,期待講師是溫暖的那群學生的評價卻高於期待講師是冷酷的學生,這是因為學生們聽到介紹時,形成的社會基模影響了後續他們對這位講師的評價。詳細實驗內容
  1. 社會基模有時會涉及到整個群體的特徵與行為,這就是所謂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不顧慮群體中成員的個別差異,將某個特徵概括到所有成員上,將成員按照其所屬群體的特徵來歸類,這種簡單快速的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處理社會訊息。
  2. 刻板印象可能會造成「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效果:人的預期可以改變行為而使預言成真。羅森法(Robert Rosenthal)和解庫森(Lenore F. Jacobson)發表過一個著名研究:他們告訴一些小學老師他們班上的某些學生是「早慧者」(bloomers),這些學生會展現較高的IQ與課業表現,另一群學生則資質普通,但事實上這兩群學生並無不同,一年之後這群「早慧者」在各方面的表現確實比另一群「普通者」要來的強。自我應驗預言使老師對早慧者有較高的期待,更認真教導他們從而刺激了學生的能力。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海德(Fritz Heider,1896~1988)在1960年代首先提出,稱作「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指個體對他人的行為解釋或推論。歸因理論原來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在實驗者控制下,給定某種任務或真實生活的結果,詢問被試者對己對人關於原因的作用。一般採用自由反應,或提出一張列有可能原因的等級量表要求被試者作答。從研究程序看來,這種方法是反應性的,即認為被試者的反映是由實驗者提出的問題或概念所影響,由研究程序引發的,而不是被試者自發的。這些因素被分為兩大類:內在歸因和外在歸因。
  1. 外在歸因(external attribution):屬於個人以外的因素,例如社會規範、法律規定、職業特性、氣候變化等。
  2. 內在歸因(internal attribution):個人本身的因素,身心需求、情緒、習慣、價值觀一類,均屬內在歸因。
其後,由另一位心理學家凱利(Harold Harding Kelly,1921~2003)提出「共變論」,指出在觀察中,應該也要考慮當事人因性格而在不同情境下表現不同行為的問題。
  • 自發性歸因
為最關鍵的問題,要證明卻很困難。為了解決客觀上存在的問題,歸因理論心理學家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20世紀80年代以來採取了3種具體的研究途徑,來證明歸因理論的可測試和可靠性:(1)書面材料的研究(2)詞語表達材料的研究(3)間接歸因研究。這些研究涉及的具體研究方式、方法、對象、內容很不相同,但所做的分析都得出了相似的結論。人們在日常生活的許多情境中都會自發地進行歸因,而且意外的結果(意外成功或是失敗,尤其是失敗)更加容易引起個體去探尋背後的原因。而妙的是,從研究自我的三大實驗來看,人對於自己總是有更多的關注和關心。關注外在的部分來看,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代表人都會以為他人在關注自己,而關注內在的部分來看,透明度錯覺(illusion of transparency)代表的正是人們會預期別人高估自己內心狀態的傾向,但實際上別人可能根本不懂你的情緒以及在想什麼。烏比岡湖(Lake Wobegan effect)則是指出高估自己的實際水平,人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意味著超出社會平均水準,也可以稱之為自我拉抬偏差(self-enhancing bais)。因此會導致自立歸因偏誤(self-serving bias),靠自我感覺良好去歸因並且合理化(self-perception theory)。合理化是指其實原本沒有什麼看法,態度,但是我們看我們自己就像是外人觀察自己的行為一般,推論出背後的想法與態度。

社會影響:這個領域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研究的課題包括:侵犯和助人行為、人際吸引與愛情、從眾和服從、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非語言的交流、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等。
社會關係: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擁擠與環境心理學、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健康心理學等。


社會心理學也將人的行為視為受到他人與社會文化的刺激所產生的結果,因此有包含思想控制與洗腦的相關研究。洗腦的概念由美國記者愛德華亨特(Edward Hunter)提出,用於形容韓戰時期美國戰俘所受到的拷問與思想教育,其方法為強制把人體限制於拘束狀態,以改變其行為。

洗腦:美國心理學家艾德嘉施恩(Edgar Henry Schein)提出三個階段:
  1. 解凍:以長時間審問或監禁的方式,摧毀一個人原本的價值觀與自我認同。
  2. 變革:以攻擊破壞一個人的自我認同,使其失去依靠,可使她因為急欲尋求安全感而接受新的價值觀。此時由於已經經過解凍後的階段,因此可以將新的價值觀灌輸到他的意識中。
  3. 再凍結:經歷變革之後,一個人已經接受了新的價值觀,此時他會被迫將新舊兩種價值觀連結起來,周遭的人會以威嚇的態度支持他新的價值觀,便能讓這套價值觀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完成洗腦的程序。


社會心理學者不但做理論性的實驗研究,也會發展出具有實際用途的技術,例如社會態度的測量和有關政治或著社會問題的意見調查。

生理心理學(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編輯]

由德國心理學家、同時也是實驗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的創始人-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第一位提出,又稱生物心理學、心理生物學或者行為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廣義生理心理學為探討生理與心理的交互作用;狹義生理心理學則以研究生理作用與心理、情緒、行為等反應所產生之關係為主。嘗試以腦內的生理事件解釋心理現象,除了用人為研究對象外,也有利用實驗動物為對象研究心理行為活動的生理上機制,並可延伸至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Neuroscience)、行為腦科學(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等領域。

生理心理學旨在探討人與動物的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三方面的功能對個體行為的影響,包括對學習、記憶、感覺、情緒、動機、性行為與睡眠等行為的研究。和心理學、生理學、解剖學、生物化學、內分泌學、神經學、精神病學、遺傳學、動物學、哲學以及工程學等都有密切關係,並且可在精神醫學、犯罪學、政治學等領域做更進一步的發展。

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編輯]

認知心理學是現代心理學中新興的學科,其研究旨在探討人類高層次的心理歷程,例如:訊息處理、語言、記憶、推理、創造力、問題解決等。認知心理學偏重在個人接觸外在環境、探求知識以及使用知識的心理歷程。認知心理學的風潮在1970年代逐漸取代1960年代逐漸衰弱的行為取向心理學,而造成行為心理學沒落的原因主要為當時發現越來越多現象無法透過行為心理學解釋。

例如英國心理學家巴萊特爵士(Sir C. Bratlette)發現,人們傾向用自我既定的邏輯思維來詮釋文本。當受試者在第一次閱讀散文時,若內文充斥受試者不熟悉的事物或是概念,間隔一段時間請他們再次回想短文後發現受試者會將原始文本的資訊融入原本熟悉的架構或思維中,脫離原始資料的描述,且此現象隨著時間拉長而描述相差越遠。加拿大心理學家海伯(Donald O. Herb)則對此評論:人類心智有某種程度自主性,如同一個黑盒子,會對外來訊息進行處理,不全然被環境影響。 美國米勒教授(George A. Miller)發現人類短期記憶只能接受5至9種(個)刺激,其範圍包含英文字、數字、形狀等,此效應被稱作訊息理解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米勒也提出若能集結出記憶「群組」(chunk),則可以提取出更大塊的資料。以中文為例:若以500毫秒在眼前閃過「地上、月前、床霜、光明、疑是」等詞語,讀者一般無法在短時間完全記憶,但若是改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則背過李白靜夜思的讀者便可以輕易記得。這個黑盒子變成文化底蘊,運用黑盒子內部的知識,將十個字組成兩句詩詞,變成一個新的單位。

認知心理學研究通常要實驗、認知神經科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和電腦模擬等多方面的證據的共同支持,而這種多方位的研究也逐漸受到青睞。認知心理學家們通過研究腦本身進而揭示認知活動的本質過程,而非僅僅推測其過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腦損傷病人的認知與正常人的區別來證明認知加工過程的存在及具體模式。我們透過外在感覺系統接收訊息,之後這些原始訊息被黑盒子「處理」,也就是讀者本身對資訊的理解,以及做出的行為反應,所以早期的認知心理學家常將其範疇比擬為用電腦模擬人類的認知行為:

硬體電腦人體認知心理學
鍵盤、滑鼠輸入資訊受器、感覺神經元藉由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將感官資訊輸入
CPU儲存並運算認知與記憶
螢幕、喇叭開啟檔案或程式,輸出運動神經元、動器對外做出反應或做出決定

人格心理學(Personality Psychology)[編輯]

人格心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個體的人格特質、人格發展以及影響人格的因素,例如遺傳、社會文化、社會階級、性別、父母教養子女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自然環境...從而預測它對人類行為之塑造還有人生經歷的影響。

人格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的興趣大同小異,有所不同的是 ,前者通常對正常行為較感興趣,後者則對異常行為較感興趣。人格心理學家可能運用自然觀察法、面談、測驗,來了解受試者的人格特質,另外也可能會設計實驗來驗證行為的一般性原理。

人格的形成受到多元因素的影響,進而發展出不同的分析理論,包括心理精神分析論、社會認知論、人本主義及生物學派等等。

  1. 精神分析論: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指出人格可分成三個層次,即意識,前意識及潛意識,並提出人格結構中的超我、自我、本我來解釋以上三個層次。
  2. 社會認知論:社會認知論的提出者是心理學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他指出人的行為不僅受個人控制,也受環境和外在社會因素影響,即「相互決定論」。他提出個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高低會影響生活適應及克服障礙的能力。另外,根據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個人的觀察學習能力也會影響性格的形成和發展。
  3. 人本主義論:以馬斯洛(Abraham Maslow)為首的人本主義(Humanistic)認為個人有五種天生的需求層次,而滿足這些需求的行為,是從學習中所習得。人格受先天、後天學習、遺傳等因素的互相影響。
  4. 生物學論:生物學派(Biological)認為人格的特質會透過遺傳影響子女,並且也關乎腦袋的生理構造,並非只受個人經驗影響。心理學家艾辛克(Hans Eysenck) 認為人格可分為三大維度,即外向與內向、神經過敏症傾向和精神症狀傾向。
  5. 人格特徵論:人格特徵可稱作特定的人格元素,用以描述一個人的感覺、思考及表現方式。人格特徵可從行為中推論出來,具有相當程度的統合性與持久性。從古至今,心理學家對於人格分類有著不同的見解,而一些心理學家們就組織了一套被廣泛使用的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model),此模型列出了五種普遍的人格特徵:

(1)外向性(Extraversion):善交際、活躍、開朗、藉由與人的互動中得到滿足

(2)神經質性(Neuroticism):焦慮、缺乏安全感、不擅長控制自己情緒

(3)和善性(Agreeableness):禮貌、信任他人、易與他人合作

(4)嚴謹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思慮周全、有組織性、責任感、成就取向

(5)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願意接受新事物、富好奇心與想像力

各專家提出人格心理學中的人格特質理論:

  • 榮格(Jung):非常強調自我的發展功能,不重視性、潛意識,反而主張以精神活力取代欲力(libido)。認為自我是從本我分化而來的,兩者協調統合之後可以對本我加以控制。
  1. 潛意識: 為自我的來源,又分為個人以及集體潛意識,前者是表現出一種對個人經驗的反省,後者則是表現出同樣種類的人所共同擁有的潛意識。
  2. 內向型以及外向型: 內向者一般是安靜的低調的、深思熟慮的,而且很少參加相關的社交活動。較以自我活動的行為作為出發點,他們在獨自的活動中感到快樂,比如閱讀、寫作、繪畫、看電影、聽音樂、發明、設計、編程、玩電腦等等。外向者一般熱衷於人際交往,他們熱情、愛說話、充滿自信、喜歡交友。他們較以適應環境的行為做為出發點,在社交聚會中感到快樂,比如宴會、社區活動、公眾示威等。表演、教學、指揮、管理、經紀人是較多外向者的領域。外向的人大都願意與他人共處而不是獨處。他們崇尚冒險精神而且經常表現出領導才能。
  3. 特質論: 如果人在各種連續的向度上會擁有不同程度的一般行動傾向,個人特質會使每個人的行為在不同的時空中擁有連續性,可視為引起型為的先天傾向或描述性向度。
  4. 其按照心理功能的差異又將人分為感覺型、直覺型、思維型、與情感型四類:
    1. 感覺型:以感官所接收到的知覺來了解與探索這個世界。
    2. 直覺型:對事物做判斷的方式採直接決定,而不用感官探索。
    3. 思維型:三思而後行,考慮周延縝密。
    4. 情感型:以心情好壞決定事情。
  • 奧爾堡(Allport):屬人格特質理論中的傾向論,將人格特質分為二者。
  1. 共有特質:在同一個社會文化的人格結構中共同存有的部分,共同有的一般性格傾向。
  2. 個人特質:為個人獨有的性格傾向,又分為
    1. 首要特質:足以代表個人最獨特個性的特質,例如霸道。
    2. 中心特質:代表人性格中的多方面向,如悲觀、懶惰、努力。
    3. 次要特質: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或緊要關頭職才會展現出。
  • 艾辛克(Eysenck): 提出了不同的人格特質差異
  1. 內向/不穩定:憂鬱傾向
  2. 內向/穩定:冷漠傾向
  3. 外向/不穩定:暴躁傾向
  4. 外向/穩定:樂天傾向
  • 薛爾頓(Sheldon):以胚胎學的觀點來建立體型和興革間的關聯
  1. 內胚葉(內臟型):體型為肥胖、柔順圓圓的體型、消化系統及臟器器官發達。而性格為喜歡社交、寬待他人、安逸而鎮定、樂觀、反應慢。
  2. 中胚葉(身體型):體型為骨骼、肌肉發達,成長後體型健壯魁武。而特徵為活潑好動、多衝動、口若懸河、精力充沛。
  3. 外胚葉(頭腦型):體型為尖鼻、小臉、禿髮、瘦長有力,感覺器官與神經系統發達。而特徵為知識豐富、動作細緻、不善交際、失眠。
  4. 混合型:內中胚、外中胚型。
  • Michel. W和 Shoda.Y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於1995年完整地提出了人格新理論——認知-情感系統理論(Cognitive-affective Personality Theory)。

人格結構主要由一些協調因子(Mediating Units)組成,如:

  1. 編碼(Encoding)
  2. 期望和信念(Expectations and Beliefs)
  3. 情感(Affects)
  4. 目標和價值觀(Goals and Values)
  5. 能力和自我調節規劃(Competencies and Self-regulating Plans)。
  • 血型性格學說 (Blood Type Personality Theory) : 起源於1927年﹐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今御茶水女子大學)的教授谷川竹二,在學術期刊《心理研究》上,發表一篇論文「基於血型的氣質研究」(血液型による気質の研究),首次提出人類血型與人類先天的性格有關。此研究引起日本社會的關注與興趣,但由於其研究樣本不到三十個人,在統計學上的可靠性不高。此學說主要根據ABO血型系統來判斷人類之性格,其支持者認為,某種血型的人,就會天生具備某種特定性格。對於血型會影響性格的假說,現代醫學尚無法證實,醫學界一般認為血型性格學說缺少可信度,因為在目前的研究中,還沒有發現血型可以影響到大腦神經系統運作,以及影響到思考、人格形成的證據,但在流行文化中,此學說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下表整理了血型性格學說對於各血型之個性描述:

A型B型O型AB型
優點認真﹑理性﹑保守﹑重感情自由﹑樂觀﹑創意﹑感覺敏銳明朗﹑善交際﹑包容力﹑正義感冷靜﹑理性﹑適應力強
缺點膽小﹑悲觀﹑神經質﹑缺乏主見﹑自私﹑缺乏毅力﹑不負責任情緒化﹑自負﹑嫉妒、少根筋矛盾﹑思慮欠周﹑健忘

學習心理學(Psychology of Learning)[編輯]

學習心理學旨在研究個體在不同的環境、經驗或發展中,經由後天觀察或練習,使行為產生比較持久性改變的歷程與結果,以及探討影響其認知、行為或知識結構改變的因素,其相關研究已被廣泛應用於教育心理學當中,對於教育工作者亦為相當重要的一門學問。例如:

強化(Reinforcement):
強化個體行為的目的在於改變個體的行為表現模式,包含質(行為的正確度、熟練度)的變化與量(反應的頻率與強度)的變化。強化的類型可分為兩方面討論:
連續/間歇增強:連續增強為每次行為皆會獲得,此有助於建立新行為;間歇增強則需多次行為後才會有一次獲得,目的在於維持行為的持續性。
立即/延宕增強:立即增強為個體表現後立即給予回饋,此有利於提高動機,延宕增強則反之。
制約(Conditioning):
又可分為古典制約學習理論(theory of respondent conditioning)操作制約學習理論(theory of operant conditioning)。古典制約著名的實驗為俄國巴夫洛夫(I. Pavlov)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射;操作制約著名的實驗則為美國桑代克(E. L. Thorndike)的迷籠實驗與美國史基納(B. F. Skinner)以史基納箱(Skinner Box)為道具的白鼠實驗。
消弱(Extinction):
為行為學派的應用之一,是指除去原已有的強化行為(Reinforcement)後,反應行為逐漸減弱,以狗的唾液分泌反射為例,當非制約刺激(食物)與制約刺激(鈴聲)不再同時出現後,制約反應(分泌唾液)會逐漸停止。
類化(Generalization):
亦即類似的經驗或刺激會產生差不多的反應,如:小時候曾經被狗咬,看到狗的影子就會怕。
辨別(Discrimination):
指個體能對於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理解與做出選擇性的反應,不會被類似的刺激混淆。
記憶(Memory):
表個體能對過往的經驗、感受、訊息等保存下來,包含短期記憶、長期記憶與感覺記憶。
動機(Motivation):
可分為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內在動機為個體因滿足感、成就感等而促使行為表現的驅動力;外在動機的影響因子則為獲得額外紅利、獎賞或避免得到處罰等。
情緒(Emotion):
為一種主觀的認知,會與個體之性格、生長背景、當下情境、賀爾蒙分泌等產生交互作用。


學習心理學的基本要素

學習心理學所探討的問題基本上都在於探求「個體、反應、刺激」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此為學習心理學的基本要素。

1. 個體:
個體是一個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在學習心理學中又稱為「學習者(learner)」,學習者包含兒童、成人、老年人以及猩猩等其他各類的生物體。學習心理學所研究的題材包括動物行為,因此才稱之為「個體」而非「個人」。 個體可依照其特性分為兩大類:族群特性以及個體特性。族群特性是指不同族群之個體的特性,即使對於同一類的刺激,不同族群之個體所做的反應方式也可能會有不同,例如:將一塊肉丟在一隻狗的面前,狗可能會衝上去將它叼走或吃掉,而牛則不會有這樣反應。但狗與狗或牛與牛各自相比時,則可以觀察到許多相似之處,像是狗都會以搖尾巴代表開心的情緒,牛都以草為主食,這些共通點即是族群特性。由於族群特性可以決定同一個族群當中,每一位成員的各種行為方式,所以它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變項。同一個族群當中,在各個特性上也有些許的差異,此即為個體特性。個體特性中有些是較持久的,例如年齡、性別、學歷、經歷、健康狀況、與性格等;也有些是經常變動的,例如血液成分、血壓、新陳代謝效率、肌肉緊張度及腺體分泌等。因為這些特性都能影響學習行為,所以也成為學習心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
2. 刺激:
「刺激」一詞在心理學上是指能引發個體反應的一切事物或情境。更具體地來說,在廣義的範疇上,刺激具有各種不同的方式,它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是事物的變化(例如聲音、光、氣味等),或者是人為的活動(像是語言、動作等),又或者是抽象的概念(如文字、符號、訊號等)。此外,刺激可能來自外在環境(人為活動、物體位置變化)以及個體內部環境變化(內分泌、疾病)。綜合上述所言,在個體生存的內外環境當中,隨時存在著無數的刺激,但在心理學的研究上,則只選取能引起個體反應、影響個體行為者,稱之為刺激。
3. 反應:
「反應」一詞是心理學中最重要的術語之一,它是指由刺激而引起的個體活動。本來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但由於行為一詞所指稱者太過籠統,任一行為出現時,若經觀察記錄,所包括者必定甚多,而心理學家所研究的,並不能將所有活動包括進去,而是只選取其中之一作為對象,其餘均放棄之,而被選取為研究對象的活動,才會被稱為「反應」。換句話說,反應與行為的關係,就是部分與全體的關係。至於哪種反應被選為研究對象,則須視研究的目的而定,例如以學生書寫速度為研究主題,則在每一單位時間內書寫的字數為主要活動,應被選為研究對象的反應。至於學生一邊書寫一邊講話、吃東西、滑手機或調整姿勢等活動均必須放棄。

心理測量學(Psychometrics)[編輯]

心理測量學旨在藉由各種心理測驗工具,測量個體的行為與能力,又稱心理計量學。心理計量學評鑑現有的心理測驗,發展出新的測驗,而且改進或創造新的心理統計方法。心理測量學包括:人格、智力、性向、興趣、態度、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心理健康等心理測量工具的研發。同時,採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如:測驗常模化、標準化、利用IQ量尺、信效度分析等方式來說明與解釋測驗的結果。心理計量學家提供心理診斷的工具或各種量表給應用心理學家(包括學校心理學家、諮商和臨床心理學家及工業心理學家等),以應用在諮商、心理輔導、心理治療、職業輔導、學習輔導、員工甄選與訓練、犯罪矯治等領域,並提出解決方法。

提到心理測量前,需先將「測量」一詞進行定義。測量是指根據一定的規則對所要分析的事物加以量化,量化的結果能夠有區分性、序列性、等差性或可加性,根據不同的受測對象,大致上可分為兩大類:物理測量與心理測量。物理測量針對事物與其屬性作較為客觀的測量,結果通常不容易受觀察者主觀的影響、也不易被大眾質疑;心理測量則對於較抽象的概念進行測量(如:人的特質、興趣…等),較無明顯的定義且容易受主觀特點所影響,因此施測時必須謹慎設計與選擇測量工具。

跟測量容易混為一談的是「測驗」。在心理學的解釋中,測驗可分為狹義與廣義,狹義的測驗指為了解個體的心理或行為背後意義、與有效獲取資料的測量工具,測試題目皆經過設計,透過觀察及分析行為樣本所呈現的結果,進行推論與解釋,現今常用的人格測驗、智力測驗等等皆可被歸類於此;廣義的測驗又可稱為施測,指為了解個體的心理或行為所進行的行為,其內容包含測量工具的設計或選擇、進行測量的方法與最後所得到的結果。由上述可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涵括了觀察、測驗與實驗,如何進行有效的測量更是門大學問。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的「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也可稱為心理測量(mental measurement),並可依測驗目標(如:性向、人格)、受測人數(如:個別、團體)、測驗材料(如:文字、非文字)、測驗時限(如:速度、難度)、評分方式(如:選擇題、問答題)、測驗結果(如:常模、達標)等進行分類。測驗的題目則須注意難易度、鑑別度、公平性、偏誤及標準化。

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編輯]

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是一位瑞士心理學家,雖然一度被視為是佛洛依德的繼承人,但是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理論,以自己的理論創立了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他形容自己的心理學是「一門關於潛意識衍生出的一切的科學」,他的研究包含了神話、煉金術、共同意識、情節、解夢等範疇。

在研究潛意識的方面,榮格和佛洛依德都強調潛意識的重要性,但是佛洛伊德把潛意識視作為壓抑的記憶與衝動的存放處,榮格卻認為潛意識應有更寬廣的定義,將潛意識分為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兩種,個人潛意識指的是個人的回憶,包括各類經過學習與經驗形成的情結。而集體潛意識裡則是人類共通的心理,包含「本能」和「原型」兩種共通行為模式與心識內容。「本能」如求生的慾望和求偶的能力等,是生物與生俱來以維持個體生存的能力。而「原型」是屬於心靈層次的渴望,如對宗教的信仰、對道德的認同等,榮格認為「原型」是形成人類心靈的最基礎成份。榮格認為全世界的神話中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共同點,就是佐證了集體潛意識的存在。除此之外,榮格也認為還有一個與意識相反的自我藏在潛意識當中,藉由把這兩種相反的自我相互補足彼此,人才能夠擁有完整的心靈。

榮格在自傳中提到一個他拜訪佛洛伊德的故事。當時榮格想要和佛洛依德討論超心理現象以及預知的事情,這時候榮格突然覺得身體不對勁,緊接著兩人的身旁突然傳出一陣巨響,榮格就跟佛洛伊德說這就是預知的能力,佛洛伊德依然不認同,於是榮格又說他可以再度預言下一次會傳出巨響,結果真的實現了。榮格認為這種當兩件不同的事情,因為某種有意義而關聯的現象,就稱作為共時性,這兩個有關聯而發生的事情,稱作有意義的巧合。現代的占卜中,經常宣稱是應用了榮格心理學中的共時性原理。

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編輯]

演化心理學是一種解釋人類中,由自然選擇的功能產物(意即「有用」)的心理特點的心理學研究理論。這種研究方法的目的是,引入機能心理學的思考方法(例如免疫系統此種生物機制的應用),換句話說,演化心理學著眼於演化如何把思維定型。演化心理學是建立於現代演化理論、生物、認知心理學、人類學、經濟、電腦科學和古人類學各種理論基礎上所得出的一個集大成的混合學科,並且是一個關於心智,重點放在適應、基因級選擇的和心智區域(modularity of mind)的特化演變理論。此理論理論上雖適用於任何擁有神經系統的生物,但大部份的研究仍集中於人類上。

演化心理學分析人類大腦的諸多功能機制,包括中止心理適應或由天擇的演化認知機制設計(例如語言習得模組、亂倫退避機制、騙子偵測機制、智能於性-交配的特殊偏好、結盟夥伴關係、偵測覺知機制等)。演化心理學根基於認知心理學和演化生理學上,並呼應行為環境、人工智慧、遺傳學、動物行為學、人類學、考古學、生理學和動物學。

演化心理學是接近相似社會生物學,但兩者間不同的關鍵重點在「物種個體差異範圍」與「物種全體範圍」的機制。關於適合量的趨勢,重要的配錯理論為心理學而不是行為,主要在於「演化」發展心理學,而多數社會生理學研究則發展「行為環境」的領域。

演化心理學使用尼可拉斯·庭伯根的和動物行為的解釋。演化心理學強調的功能類別.二個在種類級,二個在個體級。 種類級類別(ultimate explanations)是適應行為功能和導致演化歷程這種功能(例如種系發展史);個體級類別是個體發展(例如個體發生學)和近似機制(例如腦解剖學和激素)。

跨文化心理學(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編輯]

跨文化心理學,是指在不同文化狀況下,對於人類行為和心理途徑過程的科學研究。藉由擴大研究方法,識別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行為、語言和心理意義,從而延伸發展心理學範疇。

由於心理學起源於歐美地區,學者擔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接受為普遍性的理論和研究成果,並不像原先假設的那樣不變,特別是因為在其他文化環境中,嘗試複製具指標性的實驗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

由於存在如影響、認知、自我概念、精神病理學、焦慮和抑鬱等問題的理論在引入到其他文化背景時,是否缺乏妥善消化的問題,導致理論不周。跨文化心理學即旨在考慮文化差異的情況下來重新審視,以解釋文化差異的影響。 儘管一些批評者指出了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的方法論缺陷,並聲稱所使用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的缺陷,將妨礙科學探索心理學中的普遍原理,但跨文化心理學家普遍都偏向於研究差異如何產生或影響,而不只是在兩者之間尋找共同點。

跨文化心理學與文化心理學的區別在於,後者意在指出,人類行為受到文化差異的強烈影響,心理現象只能透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互相比較。相較之下,跨文化心理學的意旨包含了尋找行為和心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跨文化心理學與其說是心理學中一門完全獨立的領域,或許可以被視為一種研究的方法學。除此之外,跨文化心理學與國際心理學(International psychology)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注重於心理學近幾個十年來在世界上的擴張,然而跨文化心理學、文化心理學和國際心理學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它們將心理學擴展成一個能夠理解跨文化和全球背景下的心理現象的普遍學科。

跨文化心理學在二戰之前,只是一個較小的心理學分支,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飛速增長。隨著文化多樣性之中許多心理現象研究的日益普及,這一心理學分支仍持續擴大。

異常心理學(Abnormal psychology)[編輯]

異常心理學是以研究心理異常或病態行為所發展出的心理學分支,也被稱做變態心理學或是病理心理學。研究非正常的行為、感情、思考模式,其或可被理解成引起精神疾患的原因。儘管非常多的行為被認為是反常的,這個心理學分支通常只處理以臨床上的案例。 異常心理學針對不同的條件確定了多種原因,採用了心理學和其他領域的許多不同理論,並且仍然爭論於「異常」的確切定義。傳統上,心理學和生物學的各自解釋上常存在分歧,並反映出關於身心問題的哲學二元論。在嘗試對精神疾患進行分類時,也有不同的方法。而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精神疾患,是指一個人患有心理上或行為上的臨床病徵,而病徵必須至少具備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1. 為精神病人帶來痛苦。
  2. 降低精神病人的個人能力。
  3. 帶來死亡、痛楚、失能或喪失自由。

「異常」包括三個不同的級別;分別是次正常的(subnormal)、超常的(supernormal)和超常理的(paranormal)。

異常心理學主要研究兩種行為:適應(adaptive)和適應不良(maladaptive)。適應不良表示行為存在某些問題,也可能意味著個體易受傷害,無法應對環境壓力,導致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思維、身體行為和會談出現問題。適應則表示其非常適合多數人常態的生活方式和環境,以及能夠和交流對象相互理解。

若將異常心理學與臨床心理學做比較,前者以心理學方法探討及研究心理異常疾病和病態行為發生的原因,屬於理論向的研究;而後者著重於在評估、理解和治療臨床的心理狀況,部分可視為異常心理學的實際應用,屬於應用向的研究。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編輯]

正向心理學是「使人生最值得活的科學研究」,或「對人類積極運作,並在包括生物個體、人際關係、制度、文化和全球層面上蓬勃發展的科學研究」。正向心理學關注的是eudaimonia(美好生活),關於生命中最重要價值的東西的反思─對最舒適和充實的生活貢獻的最大因素。「能使個人或社群繁盛的力量以及美德的研究」。正向心理學家期盼「發現和培養天才和能力」,並能「使正常的生活更為充實」,而不僅是治療精神疾患。 正向心理學始於1998年,作為一個新的心理學領域,當時Martin Seligman選擇它作為美國心理學會的主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Christopher Peterson和Barbara Fredrickson也被視為共同發起者)。這是對心理分析和行為主義的反應,並關注於「精神疾患」,同時強調適應接受不良行為和消極思維。它進一步以建立在人文運動的基礎,鼓勵強調快樂、幸福和積極性,從而為現在所謂的正面心理學奠定基礎。 正向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促進個人福祉的方法。藉由工作、組織俱樂部或社會組織,與配偶、家人、朋友和更廣泛的網絡,建立社會關係尤為重要,而體育活動和冥想也可能有助於福祉。幸福可能會隨著財務收入的增加而上升,然而在經濟能力沒有進步的前提下,幸福則可能會趨於平穩,甚至下降。

比較心理學(Comparative psychology)[編輯]

   比較心理學是指對人類以及非人類動物(特別是那些與系統發育史、適應性意義和行為發展有關者)的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研究。該領域的研究涉及許多不同領域的問題,因此使用了許多不同的方法,並探討了許多不同物種(從昆蟲到靈長類動物)的行為。與動物行為學的不同在於,比較心理學是用人類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動物行為;而動物行為學是從動物的解剖學、生理學的角度來研究行為。
   比較心理學有時被認為強調跨物種比較(包括人與動物之間的比較)。然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直接比較不純粹是比較心理學的唯一焦點,集中關注單個個體來理解其行為也是有意義的。Donald Dewsbury回顧了幾位心理學家的著作及其定義,並得出結論:比較心理學的目的是建立關注近因和最終結果之因果關係的一般性原則。

可以從Niko Tinbergen開發的四種不同比較方法,及其互補觀點來評估目標行為。
1.首先,可能會問這種行為在物種間的普遍程度(即動物物種之中,此行為有多常見)。
2.其次,人們可能會問這種行為如何有助於證明有這種行為的個體,是否助於繁殖成功(即行為導致動物產生的後代,比沒有表現出行該為的動物更多)
解決問題的最終原因的理論將基於以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3.行為涉及哪些機制(即生理、行為和環境因素對於行為的產生是否為必要和充分的)
4.研究人員可能會詢問個體行為的發展(即個人須經歷什麼程度的成熟、學習、社交經歷才能證明該行為)
解決行為的近因的理論會基於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主要內容:
(1) 動物認知(Animal cognition): 研究動物認知的人員主要研究對於控制複雜行為的心理過程,例如: 對動物的注意力、分類、記憶、空間認知和時間估計。而這些和其他領域的研究有直接或間接與能在自然環境中生存的重要行為有關,像是導航、工具使用和數字能力。因此,比較心理學和動物認知有高度重疊的研究範疇
(2) 動物行為障礙: 獸醫認知到如果要明白和優化圈、馴養動物的行為以及健康,就必須考慮其心理狀態,而缺乏、或使用不當與過多的刺激都可能導致圈養或寵物動物的行為紊亂,甚至影響其身心靈狀況。而比較心理學的研究幫助了對動物紊亂行為的研究,包含早期關於條件反射與工具學習的,以及自然行為的行為學研究。
(3) 研究主題:個人行為、生殖行為、社會行為

生物心理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編輯]

行為神經科學,也稱為生物心理學,生物心理學或心理生物學,是將生物學原理應用於研究人類和其他動物的生理,遺傳和發育機制。 在許多情況下,人類可以作為行為神經科學實驗的實驗對象;然而,大量的行為神經科學實驗文獻來自非人類物種的研究,最常見的是大鼠、小鼠和猴子。因此,行為神經科學的一個關鍵假設是生物體具有生物學和行為相似性,足以允許跨物種向外推廣。這種行為神經科學與比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進化生物學和神經生物學密切相關。行為神經科學還具有與神經心理學相關的範式和方法學相似性,其主要依賴於研究具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的人的行為(即,基於非實驗的生物操作)。

研究方法

行為神經科學實驗的顯著特徵是實驗的自變量是生物學的,或者某些因變量是生物學的。換句話說,所研究的生物體的神經系統被永久或暫時改變,或者測量神經系統的某些方面(通常與行為變量相關)。

禁用或減少神經功能
病變 - 一種經典的方法,其中感興趣的大腦區域被自然或有意地破壞,以觀察任何由此產生的變化,例如某些行為測量的性能下降或增強。可以以相對較高的準確度放置病變「感謝各種大腦」地圖集「,它提供了三維」立體定位坐標中的大腦區域圖。
手術病變 - 手術切除神經組織會破壞神經組織。
電解損傷 - 通過應用電擊創傷破壞神經組織。
化學損傷 - 通過輸注神經毒素破壞神經組織。
臨時病變 - 通過冷卻或使用河豚毒素等麻醉劑暫時禁用神經組織。
經顱磁刺激 - 一種通常用於人類受試者的新技術,其中施加到頭皮上的磁線圈引起附近皮質神經元中的非系統電活動,其可以通過實驗分析作為功能性病變。
合成配體注射 - 僅由合成配體(RASSL)或Designer Drugs獨家激活的Designer Receptor(DREADD)激活的受體,允許體內G蛋白信號傳導的空間和時間控制。這些系統利用G蛋白偶聯受體(GPCR)進行工程改造,專門用於合成小分子配體,如氯氮平N-氧化物(CNO),而不是其天然配體。 RASSL代表基於GPCR的化學工具。這些合成配體在激活後可通過G蛋白激活降低神經功能。這可以通過鉀減弱神經活動。
精神藥理學操作 - 化學受體拮抗劑通過乾擾神經傳遞誘導神經活動。拮抗劑可以在外科手術過程中系統地(例如通過靜脈內註射)或局部(腦內)遞送到心室或特定的腦結構中。例如,NMDA拮抗劑AP5已被證明可抑制興奮性突觸傳遞(在囓齒動物恐懼條件反射中)長期增強的開始,這被認為是學習和記憶的重要機制。
光遺傳學抑制 - 光激活的抑制蛋白在感興趣的細胞中表達。強有力的毫秒時間尺度神經元抑制是在脊椎動物的情況下通過光纖或植入的LED傳遞的適當光頻率刺激時發起的,或通過外部照射用於小的,充分半透明的無脊椎動物。細菌Halorhodopsins或Proton泵是用於抑制性光遺傳學的兩類蛋白質,通過增加鹵化物的細胞質水平來實現抑制(Cl-)或分別降低質子的細胞質濃度。

增強神經功能
電刺激 - 一種經典的方法,通過施加小電流(太小而不會導致顯著的細胞死亡)來增強神經活動。
精神藥理學操作 - 化學受體激動劑通過增強或替代內源性神經遞質來促進神經活動。激動劑可以在外科手術過程中全身遞送(例如通過靜脈內註射)或局部(腦內)。
合成配體注射 - 同樣,Gq-DREADD可用於通過腦區域(如海馬)的神經支配來調節細胞功能。這種神經支配導致γ-節律的放大,從而增加運動活動。
經顱磁刺激 -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運動皮層的研究),可以將該技術分析為具有刺激作用(而不是作為功能性損傷)。
光遺傳激發 - 在選擇的細胞中表達光激活的興奮性蛋白。 Channelrhodopsin-2(ChR2)是一種光活化的陽離子通道,是第一種顯示出能夠響應光線激發神經元的細菌視蛋白,儘管現在已經通過改善和賦予ChR2的新特性產生了許多新的興奮性光遺傳學工具。

測量神經活動
光學技術 - 用於記錄神經元活動的光學方法依賴於響應於與動作電位或神經遞質釋放相關的細胞事件而修改神經元的光學性質的方法。電壓敏感染料(VSD)是最早用於光學檢測動作電位的方法之一。 VSD通常在響應神經元的電壓變化時變得熒光,從而使個體化。

數學心理學(Mathematical psychology)[編輯]

一個簡單的定義,簡而言之,數學心理學是通過數學鏡頭研究行為。 該科學試圖通過應用統計和數學公式來預測行為。 為了做到這一點,科學家必須首先建立一個公式和法律的基礎,他們可以作為他們的研究基礎。 另一種類似的心理學,心理測量學,不同之處在於它衡量人口的行為,而數學與心理學在這個領域中的關係則是「平均個體」的行為。數學心理學是一種心理學研究方法,它基於感知、思維、認知和運動過程的數學建模,以及建立類似法則,將可量化的刺激特徵與可量化的行為聯繫起來。使用數學方法的目的是得出更精確的假設,從而產生更嚴格的經驗驗證。可量化的行為實際上通常由任務績效構成。

由於行為的量化是這項努力的基礎,因此測量理論是數學心理學的核心話題。因此,數學心理學與心理測量學密切相關。然而,在心理測量學主要關注靜態變量中的個體差異(或人口結構)的情況下,數學心理學側重於從「普通個體」推斷出的感知,認知和運動過程的過程模型。此外,在心理測量學研究人口中觀察到的變量之間的隨機依賴結構的情況下,數學心理學幾乎專注於從實驗範式獲得的數據的建模,因此甚至與實驗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心理學更緊密相關。與計算神經科學和計量經濟學一樣,數學心理學理論經常使用統計最優性作為指導原則,假設人類大腦已經發展為以優化的方式解決問題。認知心理學的核心主題;有限與無限的處理能力,串行與並行處理等,以及它們的含義,是數學心理學中嚴格分析的核心。

數學心理學家活躍於心理學的許多領域,特別是在心理物理學、感覺和感知、解決問題、決策、學習、記憶和語言,統稱為認知心理學,以及行為的定量分析,但也在例如:臨床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音樂心理學。

什麼是「法律和公式」? 雖然我們喜歡將人類行為視為獨特和自發的,但它實際上主要是對刺激的反應。理論家們已經制定了通過實驗結果制定的法律來預測重複行為。 James Townsend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解釋了其中一條法則,即選擇機率。該文章稱,該法律規定,一個主題對另一個項目的選擇不受其他項目的缺失或存在的影響。為了有效,應在實驗後的實驗中重複該觀察。韋伯定律是網站上給出的另一個例子。它量化了人類如何感知刺激中的微小差異以及響應如何根據刺激的大小和強度而變化。該學科的批評者說,科學家沒有基礎(法律和概念)的發展和組織,只要它們可以用於解釋數據。他們說,數學並不像它需要的那樣「直截了當」。主要問題在於將被研究的問題(如感情等無形資產的影響)轉化為數學公式,但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引入有助於這一過程。

數學心理學如何應用於現實世界的情況? 根據Wiley Online Library的文章,基於數學的心理學處理學習、記憶、分類,選擇響應時間,決策,注意力和解決問題」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包括營銷,其中預測能力如何消費者對選擇的產品做出反應是非常寶貴的。例如,研究表明,當面臨大量選擇時,人們選擇的速度會變慢。研究人員可以量化反應時間的這種差異,以幫助定製廣告活動。該學科還有開發學習計劃和產品的應用。智商評估(IQ)通過統計來完成,統計是用於解決心理問題的數學工具。衛生專業人員可以預測人們對健康運動的反應,並圍繞數據建立健康教育,從而改善整個社區的生活。當用於評估心理實驗時,統計數據告訴科學家他的數據是否有用或者是偶然的結果。通過實驗進行行為開發的公式可以通過預測行為和建議程序適應性來解決行為,從而幫助社會改變解決學校輟學和傳染病控制等問題的方法。這就是數學心理學的價值。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編輯]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創立,以卡爾·羅哲斯(Carl Rogers)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其與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一般不認為可以通過主流的科學研究來了解人類的意識和行為,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對傳統研究方法的反對意見是:這些方法來自於物理科學並適合於物理科學,並不適合用於研究複雜的人類意識。

人本主義療法的目的通常是幫助患者,讓患者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加健全且均衡的發展,此法也稱為自我實現。人本主義療法試圖引導患者發掘自我實現的潛力,這種類型的治療是以洞察力為基礎的,也就是說,治療師試圖為患者找出其內心矛盾及衝突。

代表學者馬斯洛、康布斯、羅哲斯分別提出的學習理論中皆有提到:學生的學習動機是與生俱來、自發性的,家長與教師的工作是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並引導學生自發性產生求知與自我實現成長的慾望;而非透過外在因素(如成績、獎懲)來強制學生被動學習。

應用心理學(applied psychology)[編輯]

應用心理學是解決人類行為問題的研究和能力,如健康問題、工作場所問題或教育。應用心理學有多個專業領域,包括臨床心理學、諮詢服務、醫學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 基礎心理學側重於理論,以及對問題實際解決方案的基本理解。應用心理學則側重於這些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實施,以更好地服務社會。 換句話說,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主要的區別在於,應用心理學使用基礎心理學收集的資料來發展解決方案或程序,以解決人們在現實中所面臨的問題。

應用心理學的創始人是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ünsterberg)。他受威廉·詹姆斯的邀請從德國(柏林,斯特恩實驗室)來到美國(哈佛),與 19 世紀後期許多有抱負的心理學家一樣,他最初是研究哲學的。明斯特伯格對心理學領域有很多興趣,如目的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 1907 年,他寫了幾篇關於證詞、供詞和法庭程序的法律方面的雜誌文章,最終發展成書《在證人席上》。次年,應用心理學部與哈佛心理實驗室合作。在 9 年內,他貢獻了八本英文書籍,將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工業效率、商業和教學。最終,雨果和他的貢獻使他成為應用心理學的創始者。 1920年,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IAAP)成立,是心理學領域第一個國際學術協會。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編輯]

犯罪心理學,或稱為罪犯側寫,是一門專門研究人類犯罪行為與其背後因素之學科。透過觀察犯人的思想、意圖、意志與反應,進而探討「是何種因素導致這個人採取犯罪行為?」、「在判斷犯罪是否成立時,要如何檢視目擊者發言的可信度?」、「要如何幫助罪犯在接受處罰完畢之後順利回歸社會?」等議題。另外在多數連環案件中,檢警在追查嫌犯時,常透過犯罪現場分析來沙盤推演,逆向回推嫌犯身分,例如社會階層、性別和性傾向、犯案動機;掌握罪犯心理,也可以幫助警方針對可能受害的團體做出保護,並守株待兔等嫌犯自投羅網。

「為什麼人會犯罪?」確有研究之意義,當「犯罪確實是理性選擇的產物」之時,此犯罪者是出於個人利益或滿足而實施該行為,其行為由犯罪者完全控制。然而,造成此舉的其他因素是如何、以及在何種程度上侵入並損害其行使自由意志的能力,便有無數的理論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理論皆以不同面向之特定因素來解釋犯罪行為。廣義而言,犯罪行為理論涉及三類因素:心理、生物和社會。然而事實上,人類行為是許多因素之間複雜相互作用的產物。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重點主要以組織機關犯罪行為人為目標,以心理學的觀點探討這個人犯罪的犯罪心態、動機、習性、背景及需求因素,而進一步檢視影響個體發展成罪犯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並探究如何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來處置、預防及調查犯罪。犯罪心理學之研究範疇包含了犯罪歷程、犯罪動機、犯罪模式等面向,而深入探究犯罪心理學在犯罪防治上的應用項目,則以「犯罪原因之探索」跟心理學之理論相關性最高。

所以人為何犯罪?犯罪心理的構成要素有犯罪動機、反社會行為與意識、不良嗜好和對某事物過度強烈的需求。犯罪心理的誘發點常是因自我意識的扭曲或不成熟、扭曲的道德觀或錯誤的法律觀。 關於剖析了解犯罪心理學的視角,雖現今教育心理主流以「建構主義」或「認知主義」為主,早期「行為主義」在近幾年教育改革浪潮中幾乎消逝,但行為主義似乎在犯罪心理學中仍佔有重要地位。


犯罪心理學的社會因素

  • 主要包含發展、社會、經濟,如:貧窮、社經地位。
  • 心理學家Albert Bandura證明社會學習對攻擊性行為之發展影響甚鉅,如:暴力家庭產生暴力孩子。
  • 動物實驗中指出:長期處在具威脅性環境中會改變大腦中的特定化學物質,使溫順的動物表現出超乎以往的攻擊性,而兒童處於此類環境則會傷害發育中的大腦。
  • 相似經歷的普通人與罪犯的行為差距:社會因素對不同人會有不同的影響,會與其他因素(如:個體生理或心理因素)交互作用。

犯罪心理的兩大分支

一、犯罪生物學理論

  • 身體結構與犯罪
  • 遺傳與犯罪:實際進行過的研究包含XYY性染色體異常與犯罪、缺少MAO-A酶的基因缺陷。
  • 腦部功能失常與犯罪
  • 生化因素與犯罪


二、犯罪心理學理論

1. 心理分析理論

以佛洛伊德為代表。其觀點在探討人格結構、人格發展、潛意識之關係。

犯罪行為可能來源於超我功能不彰、減輕罪疚感、幼兒成長時期未受滿足。

此理論之缺點在於:缺乏科學實證調查,過度依賴主觀詮釋。

2. 人格理論

一般以人格量表對犯罪人與守法者施測。

行為主義與學習理論

包含差別接觸、差別增強理論、制約學習理論、社會學習理論。

3. 認知與道德發展理論

道德成規前期、傳統服從期、自律期


心理疾患與犯罪

一、 精神病與犯罪

所謂精神病,係指個體失去與外界區隔的自我界限,且現實感受損,是症狀最嚴重最複雜的一類精神疾患。其中包括精神分裂症、妄想症、情感性精神病及器質性精神病。 單靠法律是無法減少暴力與降低犯罪的,需再輔以系統性的犯罪預防與心理矯治策略。基於這樣的體認,以精神醫學為基礎來研究犯罪者的犯罪原因、動機,並深入探索其背後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將更能制定有效的犯罪防治政策。


二、 精神官能症與犯罪

雖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中已無精神官能症之名稱,並將下述病患獨立探討,但為方便說明,仍在此提及並簡要說明。

過往將精神官能症分為:

1. 焦慮性疾患 2. 解離性疾患 3. 人為疾患

在所有患者中,與犯罪關係最密切者為強迫症、憂鬱症、歇斯底里症、解離症。


三、 人格疾患與犯罪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IV), 人格疾患的類型可分為以下三種:

1. A群人格疾患:有廣泛但未證實的信念,相信他人意圖不善,經常預期自己處在被迫害的型態。常有緊張的人際關係和頻繁的法律糾紛,且易與人發生衝突,甚至引發暴力破壞行為。 又分為妄想症、分裂性人格疾患、類分裂性人格疾患。

2. B群人格疾患:包含反社會、邊緣型、戲劇型、自戀型。 常常不經考慮做出衝動行為、缺少衝動控制能力,故常有威脅性的言語和暴力攻擊行為出現。

3. C群人格疾患:包含畏避型、依賴型、強迫型。焦慮或害怕為共同特徵。

反社會人格之犯罪心理

關於反社會性人格在全人口中究竟占多高比例,因調查者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學者調查結果一致發現,就累犯和慣犯而言,反社會人格疾患患者所占比率甚高。


各類型犯罪心理

一、 性犯罪心理

我國對性犯罪之定義:

性侵害刑法第221條強制性交罪之法律定義:對於男女以強暴、脅迫、恐嚇、催眠術、或其他違反其意願之方法而為性交者。

Gebhard 將強姦犯歸納成以下七類:

1. 攻擊性犯罪者

2. 非道德之性犯罪者

3. 雙重標準之強姦犯

4. 爆炸性之強姦犯

5. 酗酒

6. 智能不足與精神病

7. 混合型之強姦犯


臨床心理師於刑事案件中的精神鑑定依據:

● 犯行時精神狀態、責任能力:精神障礙是否為犯罪行為的主因(確認因果關係)

◇ 辨識行為違法的能力:對於行為、犯罪的理解(ex:宗教狂熱者、憂鬱症患者將死亡視為解脫)

◇ 依其辨識而行為:做選擇的能力;延遲忍耐的能力;避免逮捕的能力(是否故意想吃牢飯);不可抗拒之衝動(如果警察在旁邊,當事人 是否仍選擇做出相同行為);犯行時行為模式與過往是否一致;社會功能損害程度

● 受審/訴訟能力、作證能力

● 原因自由行為鑑定(About吸毒後)

◇ 在清醒時有犯罪意圖(已有犯罪故意)故意使自己陷入精神障礙狀態(喝酒壯膽),為犯罪行為

◇ 清醒時已有犯罪故意,因過失陷入精神障礙狀態而犯罪

◇ 原本無犯罪故意,但客觀可以注意自己喝酒或吸毒後會有動手打人習慣,但自己主觀不卻不在意

以上三者皆構成犯罪


Cohen 將強姦犯分成下列四類:

1. 補償型強姦犯

2. 轉移攻擊型

3. 性與攻擊並存型強姦犯

4. 衝動型強姦犯


[我國強制診療處針對性犯罪者之作為]

1. 矯正機構之作為

  • 監獄成立強制診療小組
  • 洽請精神科醫師診療
  • 召開強制診療評估會議


2. 精神醫師之作為

根據[妨害風化罪受刑人及性犯罪個案精神科診療報告書],目前精神科醫師診療內容包含臨床精神狀況檢查、性障礙評估、精神科診斷等多重評估。


二、 毒品犯罪心理

  • 毒品藥物濫用之相關理論
  • 濫用階段理論
  • 迷亂理論
  • 差別接觸理論
  • 社會控制理論
  • 副文化與文化偏差理論
  • 特質論
  • 心理分析論


毒品濫用之心理社會因素

個人心理特質方面:

學者研究發現,有些人格特質與毒品濫用有關,例如自尊的程度,內外控的取向以及憂鬱的感覺。Stephen 等人曾於一項研究中對三組不同的毒品濫用者進行人格特質之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三組病患似有共同的人格特質:較一般人顯得多疑,人際關係敏感度更強,態度較消極、悲觀、自卑、焦慮不安等等。


社會環境方面:

父母有毒品濫用行為及家庭失和者與青少年毒品濫用有關。大部分毒品濫用者在施用毒品期間或前一年,都曾發生重大的生活事件。


[對藥物成癮者的心理輔導]

  • 機動晤談法:是由心理學家Miller與Rollnick於1992年提出,此種晤談方法能夠透過平等的角色地位與對質的諮商方式刺激個案,使動機發生改變,其晤談內容與策略包含給予建議、去除障礙、提供選擇、降低欲求、積極同理、給予回饋、澄清目標與主動協助等,強調輔導員應給予個案正面影響,建立可以對抗藥物的自信心。
  • 行為諮商模式:是由Dustin與George提出。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蒐集相關資料,評估個案的問題、困難與面臨的狀況。第二階段為設定目標,改變個案的內在狀態。第三階段為執行擬定好的分針,按步驟與計畫進行,最終達成希望完成的改變。


三、 暴力犯罪心理

攻擊與暴力犯罪行為相關理論:

1. 心理分析論 2. 挫折攻擊假說 3. 社會學習理論 4. 暴力副文化理論

網路心理學(Cyber psychology)[編輯]

網際網路從本世紀初開始,漸漸成為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交流管道,影響人類社會各種層面甚鉅。人們透過這樣的媒介從事商業、交際的事宜的便利性上大大的提升,許多往來不再需要透過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時,也漸漸的形成了與網際網路有關的特定行為模式與情境,然後進一步實際影響到現實層面的生活,也發展出許多網路文化。

最容易指出的特性在於,網際網路因為不需要人與人面對面交流,許多人不再需要透過直接應答,相對地減少了許多肢體語言以及聲音等我們用來觀測他人的方式,以及削弱了我們的表達能力,轉變成為螢幕上的文字與圖像。許多人在網路上的行為模式相較於現實層面中的人格特質就顯現出了落差。當今網路的運用不僅僅是帶來了便利性,許多像是由網路所帶來的困境以及爭議,都是當前我們必須要進一步解決的。當人們透過網路不再直視他人的眼睛做出發言時,常常都是露骨而不留情面的,甚至有許多人因為在社群網站受到侮辱後輕生的新聞也屢見不鮮,甚至在網路上,常常會涉及到關於個人隱私的保障。網際網路使用的增加,雖然可因此獲得很多資訊,但是很多人被這個新的溝通上方式搞得暈頭轉向。許多網路上的交友,例如「網戀」,因沒看到對方的臉,只是利用網際網路聯絡,就毫不掩飾的表達情感,但以這種匿名的方式交往,會使人不了解對方的真實身分。網際網路是匿名性很強的溝通方式,但即使如此,還是應該以平時與人來往的態度結交網友,投入的感情更要適度和理智。

除了上述關於網路所涉及到的心理學部分,也有許多專家針對特定的網路議題研究並作為探討,比方像是一些研究認為由於網路中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取向,反而使某些人們更容易在網路上與陌生人打成一片;甚至是透過某種形式的電子郵件、暱稱、或者打字的方式,更能夠取得他人的好感。

網際網路的心理學研究便成為重要的議題,如何以不違反自由的情況下,而能使這樣工具更為妥善的應用,了解網路趨勢的實際脈絡以及其特殊的心理學的特性便是極為重要的。

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編輯]

教育心理學主要在研究人類,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教育環境下的學習心理及效果,並不只限於應用在學校等場所。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應用在教育上,可以協助設計不同的教育課程,讓課程符合學生所能理解應付的範圍;也可以改良教師的上課方式,讓更多學生能夠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或是從學生下手,研究他們的求學動機,激發出他們的求知慾和潛力,讓學生更願意學習。教育心理學者的主要興趣,在於如何應用心理學的知識來提高學習效率的問題,這是比較一般性的,而不是眼前迫切需要解決的特殊問題。

教育心理學就是將心理學知識活用在學校教育中,它的重點有:從心理學的觀點研究教育活動,目的是要解決實際上教育的課題,研究的對象非常廣泛,包括學習、能力、班級、教材、指導、評價、課程和校園暴力等等。作為應用領域的教育心理學,對於教師、教材、學習指導、教育評價、學校的人際關係等第一線教育問題,也要利用心理學方法找出一套新的理論或法則。

透過學習理論,學者能夠有效掌握一般人的學習模式,並讓教學更有效率。課堂管理和教育學的研究應用於指導教學實踐,是師範教育計劃的基礎課。課堂管理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習活動和發展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環境,努力創造積極的師生關係。

教育心理學理論與研究也被廣泛應用於教學設計,即學習材料、學習活動以及交互式學習環境的系統設計。

教育心理學發展史取向[編輯]

(1)科學取向的教育心理學:可以分為科學教育運動和進步教育運動。前者由愛德華·桑代克提倡,理論基礎採實證主義,使教育心理學走向科學化。內容包含兒童閱讀心理、智力與測量、資優兒童。缺點是只從表象研究,忽略內在心理歷程;後者由約翰·杜威提倡,理論基礎是功能(機能)主義。內容含做中學、教育無目的論、學生(兒童)中心、民主教育、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

(2)心理取向的教育心理學:直接採用心理學解決教育問題。只求普遍性的原理原則,違背在教育情境中了解人性變化後,企圖改善人性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致使研究目的偏離,此後數十年教育心理學未能建立起獨立體系。

(3)教育心理取向的教育心理學:1960後因為教育工藝學(教具)興起,美蘇國防競賽的影響(恢復基礎學科運動)、認知心理學的影響(人如何學習知識),使研究對象窄化,只能算是教育心理學之一。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三大學派[編輯]
  • 行為主義:
  1. 主要觀點:學習是個體產生持久改變的歷程。學習是刺激和反應連結、觀察與模仿,強調外在環境影響個體學習的重要性。
  2. 教學:強調行為的塑造和矯正
  3. 教育應用:編序教學、精熟學習、替代學習
  4. 教師角色:教學控制者
  5. 學生角色:知識的被動接受
  • 認知論
  1. 主要觀點:學習是認知結構的改變,亦即經由認識、理解外在世界,透過原有的知識累積經驗,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歷程。
  2. 教學:注重材料組織和教學控制→追求共同目標
  3. 教育應用:發現學習、意義學習、訊息處理
  4. 教師角色:教學組織者、知識傳授者、灌輸者
  5. 學生角色:知識的接受者(被動或主動)
  • 人本論
  1. 主要觀點:學習是知覺改變的歷程,促進發展與成長。學習是人的自我實現,是個人發起的活動。
  2. 教學:注重學習者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自律
  3. 教育應用:合作學習、契約學習、全人教育
  4. 教師角色:學習服務者
  5. 學生角色:學習主導者

運動心理學(Sport Psychology)[編輯]

運動心理學旨在研究運動員的心理與運動表現互相影響的過程,同時也探討運動員之間、運動員與觀眾、運動員與裁判教練等競賽中相關人員的相互關係。

在運動水平逐漸提升的體育界中,各個選手之間的實力也慢慢接近,獨占鰲頭的現象逐漸被列強爭霸給取代。因此,在技術水準與身體素質差不多的情況下,心理因素就往往對於競賽結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是說,可以控制「心」的人,就可以控制場上的表現,運動實力要發揮到極致,就不能忽視精神層面,那麼在運動比賽時,就能把自己原本的實力發揮到極致。強悍的心理素質讓運動員能夠在關鍵時刻有著和平時一樣優秀甚至更加突出的表現,如籃球員在讀秒階段穩穩投進關鍵球。運動員可以透過心理技能訓練強化心理素質,藉此增進運動表現以及運動時的自我滿足。例如:

  1. 放鬆訓練:幫助運動員上場時也不被壓力壓垮,拿出平時練習的好表現
  2. 意象訓練:讓運動員靜下來思考,使運動員更加理解運動場上的自己,相較於單純埋頭苦幹更有效率
  3. 自我對話:透過自我對話,讓運動員面對失敗依然積極進取,激勵自己持續練習,克服逆境,再次拿出好表現。

運動員心理上的因素,也影響了許多賽場上的戰術。藉由觀察運動員的反應,許多戰術設計順應而生。最有名的當如自行車賽時,車隊中會有人扮演「兔子」的角色,在比賽前期全速衝刺,佔據領先位置,引誘敵隊成員全力跟上,直到比賽中後段時主力集團再加足馬力,一舉超越筋疲力盡的敵隊車手。

美國心理學家查爾斯加菲爾(Charles Garfield)認為,一個人在運動等領域裡要發揮出最佳的表現時,需要有八個要素:

  1. 精神上的放鬆
  2. 身體上的放鬆
  3. 置身於自己的世界的舒適感
  4. 自信十足的樂觀情緒
  5. 高度散發能量的感覺
  6. 高度自我控制的感覺
  7. 思路異常清晰的感覺
  8. 專注力高度集中

持續追求運動中的最佳表現,不僅在體育賽事中備受重視,對於一般大眾來說,若是能夠提升運動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也能助於運動風氣的成長。

應用[編輯]

應用運動和運動心理學包括指導運動員、教練、團隊、鍛鍊者、父母、健身專業人士、團體和其他表演者的運動或活動的心理方面。應用實踐的目標是通過使用心理技能和使用心理測量學和心理評估來優化表現和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應用運動心理學的實踐在法律上並不限於擁有一種認證或許可證的個人。 「究竟什麼構成應用運動心理學,誰能練習呢?」已經在運動心理學專業人士中進行過辯論,截至2011年,在美國仍缺乏正式的法律解決方案。例如,一些人質疑僅擁有運動科學或運動學訓練的專業人員與客戶一起練習「心理學」的能力,而另一些人則反對沒有運動科學培訓的臨床和諮詢心理學家沒有專業能力與運動員合作。然而,這場辯論不應該掩蓋這樣的現實:許多專業人士表達了共同努力以促進所有從業者的最佳實踐的願望,無論其培訓或學術背景如何。

運動心理學家在與客戶合作時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例如:社會心理學方法關注的是社會環境和個體的個性,以及兩者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行為。心理生理學方法側重於大腦的過程及其對身體活動的影響,而認知 - 行為方法則分析個體思維決定行為的方式。一般來說,有兩種不同類型的運動心理學家:教育和臨床。

1.教育運動心理學家 教育運動心理學家強調在與客戶合作時使用心理技能培訓(例如,目標設定,圖像,能量管理,自我對話),通過教育和指導他們如何在表現情況下有效地使用這些技能。教育運動心理學家的共同目標是通過向運動員傳授如何管理運動的心理因素以最大化潛能的技能來提高表現。

2.臨床運動心理學家 這些專業人員被授權與運動員一起診斷抑鬱症,飲食失調或藥物濫用等問題。他們能夠開出藥物或其他形式的治療來解決臨床問題。如果認為運動員可能需要除談話治療之外的額外幫助,非臨床運動心理學家可能會將其中一位客戶轉介給臨床心理學家。

相關研究[編輯]

研究主題:正念執行功能與運動表現之關聯

找尋有效提升運動表現的訓練方式,是運動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 2017 年的世大運棒球賽中,台灣隊選手王正棠因為漏接,導致台灣輸球無緣晉級,當時就有許多人批評台灣在運動訓練上,往往忽略心理層面的建設,以及對於球員抗壓性的教育和培養。

本篇研究係以正向心理學,其對「正念」的定義在於個體在當下以開放客觀的角度,以覺察專注事務的能力,不以過去經驗所產生的主觀意識去評判事物好壞。而正念係由以下幾個因素所構成,包含「觀察」、「敘述」、「專注」、「接納」所構成,個體在正念下,能將負面情緒從環境中抽離,進而能夠將專注力留在目前所遭遇的事物當中,在面對挑戰時,亦更能夠專注,進而提升運動員的表現。

在過去的正念教育課程大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心理教育階段、正念階段、識別價值觀與承諾階段、接納階段、整合與練習階段,不同階段多注重於運動員對於個人特定運動動作中的覺察來提升運動員的表現以及減少焦慮的狀況發生。

此正念教育法亦獲得相當多實證研究所支持,包含籃球、射箭、高爾夫球等項目,不同研究者分別招募選手,並進行課程的介入干預,而透過成果來了解正念教育所產生的效果,結論發現正念教育,對於運動員的表現,皆有相當顯著的提升。

臨床心理學(Clinical Psychology)[編輯]

臨床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其涉及研究、教學及各種生活中的業務,運用心理學的原理、方法和程序嘗試解決個案在理智、情緒、心理、社會各方面的適應不良及障礙。其核心領域包含診斷、干預、諮商、研究及專業原理的應用,運用心理測量及心理治療替個案診斷和治療。幫助心理失常的人,運用心理學知識協助心理失常者了解自我並改善生活適應的情形。

其有兩個一般原則:

  1. 科學:遵循一般科學原則處理人的精神與行為問題,必須根據事實結合科學方式,而不能只憑個人經驗就隨意對患者指導或治療。
  2. 診斷與治療並重:不單以診斷為最後目的,因為治療是臨床心理學最關鍵性的實踐領域,若沒有經過臨床心理師的專業訓練和考核,都無權作出治療方案。

有三種專家做臨床工作:精神科醫師(psychiatrists)、心理分析師(psychoanalysts)、和臨床心理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s)。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分析師需獲得醫學系學位,他們利用藥物或外科手術來醫治異常行為,此外,心理分析師特別利用佛洛伊德原來的心理分析法來治療。而利用臨床心理學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的專家,就是臨床心理師,須接受心理學專業訓練。雖然臨床心理師無法使用藥物治療,但其可以分析病患症狀及病徵,用最適合的心理療法來協助患者。在臨床心理師的工作過程中,為了瞭解患者的狀況,需要在心理檢查或面談中盡可能蒐集患者的家庭狀況與生長環境等資訊,充分掌握患者的人格特質,稱作為個案研究法,再以研究結果為根據來進行治療。臨床心理師與精神科醫師不同,精神科醫師治療時可以使用藥物,而臨床心理師則是利用諮商等心理療法幫助患者,不過由於沒有醫師執照,無法開立藥物處方。此外精神科醫師的工作是找出病徵加以治療,臨床心理師的工作則是幫助患者克服困難。而兩者相通的地方是,臨床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都會向患者進行心理測驗及輔導治療。然而目前由於精神科醫師常需要同時治療多位患者,無法在一位患者上投入足夠的時間,造成治療效率不彰,因此精神科醫時常需要和臨床心理師進行合作,才能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效果。

諮商與輔導心理學(Counseling and Guidance Psychology)[編輯]

主要以心理異常與生活適應不良者為協助對象,使用心理學理論和方法,如心理測驗和諮商晤談等,應用於家庭、感情、婚姻、學習或職業等各方面,幫助有情緒困擾、適應問題,甚至心理異常者提供諮商與輔導,協助他們心理適應。諮商和輔導心理學者所處理的事務,和臨床心理學者稍微不同,問題比較不嚴重的才去找諮商和輔導心理學者。諮商和輔導心理學家也會幫助學業或就業上有問題的人。在學校、工廠,他們替學生、員工做智力、性向、興趣、人格等測驗,並根據測驗的結果來輔導這些人,他們也會吿訴父母,他們孩子的能力限度,幫助學生改進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選擇職業,並且協助人們解決各種簡單的個人問題。

1.過程和結果

諮詢心理學家有興趣回答有關諮詢過程和結果的各種研究問題。諮詢過程是指諮詢如何或為何發生和進展。諮詢結果解決了諮詢是否有效,在什麼條件下有效,以及哪些結果被認為有效 - 如症狀減輕,行為改變或生活質量改善。在諮詢過程和結果研究中經常探討的主題包括治療師變量,客戶變量,諮詢或治療關係,文化變量,過程和結果測量,變化機制以及過程和結果研究方法。卡爾羅傑斯在美國早期出現了人文心理學領域的經典方法,他認為諮詢面試的任務是「允許客戶通常允許自己更深層次地表達」。

2.治療師變量

治療師變量包括輔導員或心理治療師的特徵,以及治療師技術,行為,理論取向和培訓。在治療師的行為,技術和理論取向方面,對治療模型依從性的研究發現,堅持特定的治療模式對結果的影響可能是有益的,有害的或中立的。

最近對培訓和經驗研究的薈萃分析表明,經驗水平僅與臨床判斷的準確性略有關係。已發現更高的治療師經驗與較少的焦慮有關,但也較少關注。這表明在培訓臨床醫生和衡量成功培訓方面仍有工作要做。

3.客戶變量

客戶特徵,例如求助態度和依戀風格,已被發現與客戶使用諮詢,以及期望和結果有關。對精神疾病的羞辱可以使人們不承認問題並尋求幫助。公眾的恥辱感與自我恥辱,對諮詢的態度以及尋求幫助的意願有關。

在依戀風格方面,已經發現具有迴避風格的客戶認為風險更大,諮詢的益處更少,並且與安全附屬的客戶相比,尋求專業幫助的可能性更小。那些焦慮依戀風格的人會感受到更多的好處以及諮詢的風險。教育客戶關於諮詢的期望可以提高客戶滿意度,治療持續時間和結果,並且是一種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干預措施。

4.諮詢關係

輔導員和顧客之間的關係是客戶和治療師對彼此的感受和態度,以及表達這些感受和態度的方式。一些理論家認為,這種關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轉移和反移情,工作聯盟,以及真實或個人關係。其他理論家認為,移情和反移情的概念已經過時且不充分。

轉移可以被描述為客戶對治療師的扭曲看法。這對治療關係有很大影響。例如,治療師可能具有提醒其父母的客戶的面部特徵。由於這種關聯,如果客戶對他們的父母有明顯的消極或積極的感受,他們可能會將這些感受投射到治療師身上。這可以通過幾種方式影響治療關係。例如,如果客戶與父母有很強的聯繫,他們可能會將治療師視為父親或母親的形象,並與治療師有很強的聯繫。這可能會有問題,因為作為治療師,與客戶建立「專業」關係並不符合道德標準。它也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客戶可能會對治療師大開眼界。換句話說,如果客戶與父母的關係非常消極,客戶可能會對治療師產生負面情緒。這也可能影響治療關係。例如,客戶可能難以向治療師開放,因為他或她對父母缺乏信任(將這些不信任感投射到治療師身上)。

關於諮詢關係功能的另一個理論被稱為安全基礎假設,它與依戀理論有關。該假設提出,顧問可以作為一個安全的基礎,客戶可以從中進行探索,然後進行檢查。已發現與一位顧問的安全依戀和一般的安全依戀與客戶探索有關。與安全連接的客戶相比,不安全的附件樣式與會話深度相關。

5.文化變量

諮詢心理學家對文化如何與求助和諮詢過程和結果相關聯感興趣。探索不同文化和不同種族群體的諮詢性質的標準調查包括Paul B. Pedersen,Juris G. Draguns,Walter J. Lonner和Joseph E. Trimble的「跨文化諮詢」, Joseph G. Ponterotto的多元文化諮詢手冊,J。Manueal Casas,Lisa A. Suzuki和Charlene M. Alexander 和Uwe P. Gielen的文化,治療和治療手冊,Jefferson M. Fish和Juris G. Draguns。珍妮特·赫爾姆斯的種族身份模型可用於了解客戶和輔導員的種族身份如何影響關係和諮詢過程。最近的研究表明,黑人的客戶有遭受白人顧問的種族微觀侵略的風險。

與女同性戀、男同性戀或雙性戀客戶合作的功效可能與治療師的人口統計學、性別、性別認同發展、性傾向和專業經驗有關。擁有多個被壓迫身份的客戶可能特別容易因心理諮詢顧問而無法獲得幫助,因此輔導員可能需要幫助以獲得與跨性別、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或變性人以及其他受壓迫客戶合作的專業知識。

性別角色社會化也可以為客戶和顧問提出問題。對實踐的啟示包括了解男性和女性身份,角色和行為(如情緒表達)的陳規定型觀念和偏見。 APA多元文化能力指南概述了在實踐和研究中考慮文化的期望。

政治心理學(Political Psychology)[編輯]

政治心理學也有人稱之為「認知政治學」。這門學科是建立在多個學科基礎上,並同時具備兩種以上的學科知識。

政治心理學主要借鑒比較成熟的心理學理論來研究各種社會政治現象,它尤其關注人的心理與社會政治現象的雙向互動過程,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影響其作出政治決策,或是政治上的發展是否對於一個人的心理做出影響。從研究的角度看,基本上均是要釐清從「政治心理認知」到「政治抉擇或政治行為展現」的一連串心智歷程及其影響機制。

21世紀以來,受神經科學、進化心理學和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理論發展和重大國際政治現實的推動,國際政治心理學的理論和經驗研究出現了一些新進展。神經科學的發現重構了理性和情感之間的關係,激發了情感的理性本質和理智能力的研究,有關恐怖主義的仇恨情感、國際關係中情感類型和情感的作用機制的討論成為熱點。

2001年911恐怖襲擊發生之後,國際恐怖主義研究成為國際關係學界的一個熱點議題。美國最為關心的重大安全問題之一,便是恐怖主義以及相關的族群衝突。恐怖主義研究的視角是多學科和多維度的,既有安全視角的反恐戰略與恐怖主義社會政治經濟起源研究,也有心理學層面的恐怖主義者心理特徵以及恐怖極端心理研究。政治心理學視角的切入,更多是著眼於恐怖主義者以及作為極端群體的恐怖主義的心理特徵。

市場心理學(Marketing Psychology)[編輯]

市場心理學主要著重在研究交易行為參與者的體驗和行為,因此主要觀察對象是供應商(生產者)的市場行銷活動(例如溝通、廣告、銷售等)、需求方(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以及市場管理者(政府)的管制,從經濟學的視角觀察其經濟倫理學行為。可以區分為銷售心理學、廣告心理學、以及消費心理學。


1.銷售心理學 (sales psychology)

銷售心理學主要研究商品的銷售過程中,生產者(商品提供者)與消費者(購買者)雙方心理溝通的一般過程以及其心理活動產生與發展的一般規律。其揭示生產者和消費者在商品銷售活動中的心理變化規律,以及人的心理現象與市場銷售活動實踐的關係。因此,掌握銷售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將使生產者能夠更加容易的進行銷售活動。

  • 發展與起源

(1)萌芽期(19,20世紀交界)

工業革命後,勞動生產率大增,其生產能力的增長速度開始超過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使供給大於需求,從賣方市場開始轉變成買方市場,企業之間競爭加劇。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者既然無法減少供給,為了爭奪銷售市場,便只能試圖提高需求,而開始注重商品的推銷和刺激需求,使推銷術與廣告術(例如問卷調查)逐漸普及。

此時,一些專家、學者便開始著手從理論上研究商品的供需問題,即企業商品銷售與消費者心理與行為之間的關係。最早相關文獻來自挪威裔美國社會學家韋伯倫(Thorstein Bunde Veblen)在1899年出版的《有閒階級論》(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一書中提出的廣義的消費概念及社會含義。此書認為,人們在「向別人炫耀自己」的心理支配下,將會產生炫耀性消費之行為。此後相關研究如雨後春筍冒出。1901年,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斯科特(Walter Dill Scott)首次提出將要在廣告宣傳上使用心理學理論。同時期的美國心理學家蓋爾所著的《廣告心理學》一書則系統地論述了在商品廣告中如何應用心理學原理以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與興趣。1908年,美國社會學家羅斯所著的《社會心理學》一書則著重在分析個人和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的心理與行為。1912年,德國心理學家閔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又出版了《工業心理學》一書,闡述了在商品銷售中,廣告和櫥窗陳列對消費心理的影響。這些理論提示了消費者接受廣告刺激與行為反應的關係,被廣泛地運用於消費者行為的研究中。

然而在這一時期,研究重點僅在於如何促進企業的產品銷售,而不是如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並未具體應用到市場銷售活動中來,尚未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

(2)應用期(1930-1960年代)

該時期中,消費者行為研究逐漸脫離學術領域走入實用,自此迅速發展,被廣泛地應用於市場銷售活動。

1930年代初期,經濟大恐慌爆發,生產嚴重過剩。企業為求生存,必須先解決產品銷路問題。然而由於消費者的需求和欲望不斷變化,購買行為捉摸不定,因此企業的生產經營觀點發生了重大轉變——重視市場調研,預測消費趨勢,並提出「創造需求」這一口號,試圖刺激消費需求。銷售心理學在市場銷售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及優良的成效。因此,銷售心理學逐漸從其他學科中分離成一門獨立的科學,為企業的產品銷售服務。

1950年代開始,人們對消費者的心理現象及其活動規律愈發產生興趣,更多的學者加入這一領域的研究,並相繼提出了許多理論。例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即為其中一則例子。需要層次理論將人類的需求分為五種層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嚴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之間存在著動機推移的脈絡關係,由低階段的需求層次逐漸發展至高階段的需求層次。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同時也解釋了人類的內在動機。

(3)變革期(1970年代~現今)

這一時期,銷售心理學走入變革創新,許多新興的現代科學,如電腦、經濟數學、行為學、社會學等也被廣泛運用於消費者行為研究中。例如信息處理方法,其核心是把消費者作為一個積極的決策人,根據其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選擇,從而做出正確的購買決策,並根據購買和使用經驗,改變或保持對某種商品的態度。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Ernst Engel)等人,則在考慮了影響購買決策的各種內外部因素後,於1970年代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消費者決策模式,稱為兒格爾定律。


2.廣告心理學 (advertising psychology)

廣告心理學主要研究廣告對於潛在消費者的作用和普遍意義上的購買決策的動機,以及廣告效果提升的市場調研。可被視為銷售心理學的分支,也與消費心理學息息相關。廣告讓我們記住品牌,當想購買時想起對它的記憶,這在潛意識裡說服消費者就是「廣告心理學」。廣告是為了銷售,銷售就要說服消費者,而說服過程中就需運用到心理學;如果在廣告說服裡,能夠讓消費者的防衛機轉有效運作,那麼就有可能吸引消費者。

廣告的中心任務在於說服視聽觀眾去購買廣告所宣傳的產品和服務,在社會心理學中關於溝通,特別是與大眾溝通的理論,對於廣告心理學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利用具有權威的信息源來製作廣告來提高廣告的說服力;因此廣告心理學研究幾乎涉及心理學的各個研究專題,從知覺、聯想、理解、記憶乃至情緒、動機、需要和個性等等。

佛洛伊德與廣告心理學[編輯]

  • 防衛機轉:佛洛伊德認為人面對焦慮的時候,會啟動防衛機轉,讓自己心裡舒服一些。一般來說,每個人應該會理性處理自身的焦慮。但在一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發展出非理性解決焦慮的方式,這種非理性是在潛意識裡運作,通常自己不太容易意識到,這就是所謂的「防衛機轉(defense mechanism)」。
防衛機轉[編輯]

一、投射作用(Projection): 將自己的慾望或衝動轉移到他人身上;又或者可以把內心的狀態,轉移到人事物上。所以消費者可以透過消費,取得自己期待的身份角色,廣告就常使用代言人,或是了解潛在消費者夢想的樣子,投其所好,透過購買產品就可以獲得這份歸屬。投射在心理學裡,常會透過中性刺激,然後誘發出每個人內心的想法或期待。

舉例來說,凱蒂貓為什麼有眼睛鼻子,卻沒有嘴巴?因為嘴的型態可以表達情緒,所以憂鬱傷心的人看到她,就會覺得Kitty跟你一樣心情不好;如果快樂愉悅的人看到她,就會覺得Kitty跟你一樣喜樂昂揚。這就是一種投射的歷程,同樣的產品,卻因為不同內心狀態,而有不一樣的觀點。

二、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 對自己的行為編造很好的理由,以消除自身的焦慮。所以有時候產品,可以給消費者一個好理由,這樣子消費者也很容易「合理購買」。


三、否認作用(Denial): 否認是透過扭曲目前的現實狀態,讓消費者覺得:我值得更好的樣子。又或者覺得:這不是我該得到的。那怎麼辦?就有產品來彌補消費者否認的樣子。


四、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 也稱為「仿同作用」,透過認同他人外在行為,提高自我價值,來避開焦慮。當個體在現實生活中希望晉身更高境界,又或者遇到瓶頸時,會崇拜或分享他人的成功,以提高自己的價值感,使自己有被人看重的希望。在廣告上就會善用偶像魅力,或者推出認同卡。

五、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當個體在某個領域中遭受挫折、外在有缺陷或內在有缺憾,就會讓自己在另外一個領域變得很強,掩飾先天或後天缺憾造成的自卑感,讓自己沒有缺憾。以前想要擁有的產品,在絕版後若干年,再版的時候就會很衝動購買。因為以前渴望擁有的,沒有機會獲得,所以這次一定要購入。

六、幽默作用(Humor): 比較高層次的防衛機轉,透過幽默語言或行為,來應付焦慮的情境。通常幽默容易受到消費者注意,甚至增強喜好。因為背後可能是受壓抑的想法,透過意想不到的方式,被表達出來。

廣告心理學應用[編輯]

  • 拼多多說「3 億人都在拼」,微商喜歡在朋友圈瘋狂曬今天賣出的產品,XX 電視說一年賣出兩億台。這就讓消費者產生了一種心理暗示——「這麼多人買的產品應該還不錯」。
  • 小米手機主打簡單有效,為什麼投放了一堆廣告只瘋狂強調人像拍照這一點呢?說多了客戶也記不住,這就是邏輯學家奧卡姆威廉提出的奧卡姆剃刀定律——即「簡單有效原理」。
  • 支付寶抓準人類焦慮痛點,激起付錢的動力,螞蟻金服發佈的這一系列海報,讓中年人陷入了對於金錢的焦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就提出焦慮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是一種倒 U 型曲線關係,適當的焦慮讓人產生動力,會更加容易去付出行動或完成任務。
  • 飲料業具象化廣告詞,若只說「一年賣出 7 億杯」,相信大多數消費者感覺應該不大。7 億到底是多少呢?杯子連起來可以繞地球兩圈,顯然形象多了,也就是「參照效應」。
  • Vivo 邀請大量明星代言,要的就是你「愛屋及烏」:「格馬利翁效應」所說的是,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崇拜的人的推薦或影響,簡單來說就是愛屋及烏。


3.消費心理學 (consumer psychology)

消費心理學主要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與銷售心理學相對,分別研究消費者以及銷售者。

  • 研究物件

消費心理學以市場活動中消費者心理現象的產生、發展及其規律作為學科的研究對象,其側重點為:

  1. 市場行銷活動中的消費心理現象。
  2. 消費者購買行為中的心理現象。
  3. 消費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
  • 研究內容
  1. 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條件,例如:消費者的個性心理特徵、消費者購買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心理因素。
  2. 影響消費者心理及行為的外部條件,例如:社會環境、消費者群體、商品因素、購物環境、行銷溝通等等對消費心理的影響。

管理心理學(Management Psychology)[編輯]

管理心理學是心理科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組織活動有關之員工的心理和行為問題的一門學科。運用心理學原理探究團體組織裡人和事的問題,如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滿意度、工作壓力和價值、群體行為等。其研究重點是組織管理中具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及個體、群體、組織、領導中的具體心理活動的規律性。

作為一個在企業管理的改革與發展實踐基礎上產生的年輕學科,其主要任務是探索改進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據,尋求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

  • 管理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1.工業心理學

十九世紀時,工業管理的開山祖師──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開始提倡科學管理制度,引起當時社會對「科學管理」的高度重視,大家皆將注意力放在機器設備方面,卻顯少有人重視工人的心理狀態。最先開始將心理學應用於工業管理的,是德國心理學家威廉·斯特恩(L.W.Stern),他在1903年提出了「心理技術學」的理念,然而,真正進入具體研究的學者卻是閔斯特伯格(Hugo Munstber Berg, 1863~1916),後人也尊稱他為「工業心理」之父,他主張心理適應工作,同時改善條件以提高生產率,因此「心理學與工業效率」成為管理心理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塊里程碑,代表工業心理學正式誕生。

2.工業社會心理學

霍桑實驗的結果指出:為了提高組織的效率,除了人與機器和人與事的配合以外,還必須解決工作群體內人與人的配合問題,重視群體中良好人際關係的作用。在這一時期,工業心理學開始轉向社會群體心理、人際交往關係的研究。

3.管理心理學

在霍桑實驗基礎上建立的人際關係理論,大大刺激了對工作組織中人的需要、動機、激勵等問題,及在組織管理中的「人性」問題與組織內領導方式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因此也產生了如勒溫(K.Lewin)的群體動力學、雷諾(J.L.Moreno)的社會測量學、馬斯洛(H·Maslow, 1908~1970)的需要層次理論等許多理論和測量技術。這使一般人認識到除了人事配合及勞動操作科學化外,還必須解決人員激勵、人員協調、工作群體間協調及一系列對工作效率 影響極大的問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著名心理學家李維特(H.J.Leavitt, 1958)用「管理心理學」這一名稱取代了「工業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就此成為心理科學體系中一門獨立的分支科學。

4.組織心理學

1964年李維特認為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已進一步擴大到整個組織系統,涉及組織中的溝通、決策及組織結構設計等更廣泛的組織管理問題。1966年巴斯(B. M. Bass)和雪恩(E. H.Schein)各自出版了《組織心理學》,到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組織日益受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組織研究也逐漸成為跨學科的研究。

健康心理學(Health Psychology)[編輯]

健康心理學是將心理學的原理、原則、知識和技能運用以維護和增進個人身體及心理健康的學問,所以,凡是能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不管是個人或團體行為,都是健康心理學研究的範圍。廣義來說,只要是和身心健康相關的主題,舉凡飲食、睡眠、運動、壓力、疾病、免疫力、疼痛不適等等,都可歸納入健康心理學領域,對健康的討論並非侷限在心理疾病,認為治療疾病固然重要,但這應該是基礎,真正的健康是:不被病痛所苦、吃得飽、睡得甜、體力充沛,更能勇於接受生活挑戰。

歷經多年的研究,健康心理學者漸漸地體認到唯有健康的心理,才會有健康的生活習慣與健康的身體,能在社會上保持較高的效能。 近年來許多身心適應的心理學研究結果發現,人的行動均有生理、認知、情感、行為的理由,不是單一理論觀點可以完整涵括的,因此我們要探討健康心理學以及健康行為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妨從反省自身日常的生活習慣做起,想想自己有多少危害健康的不好習慣,和多學習一些能增進身心靈和諧的好習慣。

健康心理學的優點在於:健康心理學家從一開始就清楚認知到,健康的影響因素除了生物過程(例如:細菌、病毒感染),尚有心理(例如:信仰)、行為(例如:生活習慣)、社會(例如:社會地位以及和社會的互動內容)等因素,因此可能可以提供醫療體系觀察不到或疏忽的觀點以利健康的促進。

研究健康心理學的用處在於:通過對心理因素的了解,並建設性地運用這些知識,健康心理學家可以透過大規模的公共健康計劃,或訪視個別病人,直接或間接地改善公共健康狀況。此外,健康心理學家可以幫助訓練其他醫護專業人員(如醫生及護士),在治療病人時運用學科的知識。總歸來說,健康心理學家的工作環境多樣,可能是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在醫院和診所一起工作,或者在公共衛生部門致力於大規模的健康促進計劃,也可能在大學或醫學院任教並進行研究。

健康心理學發展自臨床心理學,直至現在已經有了五個分支學科及相關領域:

  • 臨床健康心理學(Clinical Health Psychology)
  • 公共健康心理學(Public Health Psychology)
  • 社區健康心理學(Community Health Psychology)
  • 批判健康心理學(Critical Health Psychology)
  • 職業健康心理學(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災難心理學(Disaster Psychology)[編輯]

面臨巨大的災難時,人們的生命與財產被威脅,甚至被無情地奪走,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可能因為受到巨大的打擊而陷入恐慌。災難心理學研究的課題,就是這種緊急狀況所造成的恐慌,以及謠言散播的模式等議題。

要預防恐慌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心理準備。例如防災演練時,廣播會模擬出發生災害的訊息,而人們需要熟練發生災害當下時的措施,確認逃生出口,在腦海中勾勒出逃生路線。這種在腦海中畫出地圖般的心理現象,稱為認知圖。

災害的發生不論是對於身體或是心理都有可能留下重大的影響,例如常做惡夢、嚴重健忘症等後遺症,有時對於突如其來的噪音感到恐懼,或是對於自己的存活感到罪惡感等情況。這種情形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PTSD有一普遍於各國的診斷法,分為三類: 1.PTSD的主要特徵:再經歷(Re-experience)的反應,指的是彷彿有再次身歷其境的感覺,身體不自覺會產生回到創傷當下時的反應,或者是視覺、聽覺、觸覺產生了錯覺或幻覺。 2.各種焦慮的症狀,除了心理層面,還有各種因為焦慮產生的生理反應,包括心跳加速、異常流汗、易受驚嚇等等。 3.逃避反應,多半由前兩類衍生而來,會本身有意識性的逃離與過去事件有關的人、事、地、物,譬如曾經經歷的場所會刻意避開、周遭有人談到相關議題,便會自動遠離談話與交流,產生社會退縮等反應。

其研究主要是關於發生地區,也有有些研究是著重在事件的發生(像是天災、船難、恐怖攻擊、戰爭、飢荒等),當然也有混合兩者的相關研究,學者也希望藉由各種不同的研究方式來探討PTSD的機制與介入協助的建議,例如美國在911事件之後,也成立了研究中心與編列預算,而北歐的挪威,研究學者也持續了30年涵蓋身心的追蹤調查

另一個議題是二次災難,由於災害發生時,基於恐慌,人們往往無法理性的做出正確的判斷,在確認不足的情況下造成二次災難,災難心理學便研究如何預防二次災難的發生。

社區心理學(Community Psychology)[編輯]

在1965年產生的心理學分支,重點聚焦於個人、社區與社會間相互影響之關係,以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並予以行動。探討在不同脈絡中(歷史背景、生態系統、政治發展、文化等…),人們所展現出的行為模式。以預防、充權、改革社會等工作,追求有效提高正面能量,以個人的幸福感為起點,達到社區和社會的高生活品質。

要提高人和社區的生活質量時,必須設法使個人充滿正向的能量,以激發出主動性,改善整個社會狀態。因為心裡治療的人員與相關資源不夠多,無法滿足多數群眾的需求,而且心理治療著重的層面為心理已經出現問題的人們,因此越來越多的人發覺心理疾病預防的重要性,開始關心自己與環境互動的層面,促成了社區心理學誕生。

核心價值

1.預防重於治療

用預防的方法減少問題或疾病的發生率,將能減低社會資源的浪費,也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以利增加社會環境資源。

2.追求雙贏(家庭及個人幸福)

個人的情緒及生理表現容易連帶影響周遭人的感受,家庭又通常為影響個人最深的團體,當個人擁有正向的特質時,將會激發他人的主動性。藉由個人推至群體,心理健康促進,規劃社會支持網絡、組成互助團體、增加關於職場心理健康預防之方案,最終才可能逐步達到幸福社會的目標。

3.社區心理意識

社區心理意識(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群居動物必存在依附的意識,多數人也傾向群聚的生活,凝聚的意識通常透過情緒力的連結,多人的影響力也在此產生作用,歸屬感將提供相互支持的效用,運用社區心理意識,凝聚社區群眾,可有機會降低犯罪被害恐懼以及社區復原(災難)的相關問題產生。

4.生態系統的介入

生態系統強調社會脈絡對於人類發展有其影響力。包括受生物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相互影響。其中Bronfenbrenner(1979)所提的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更是對社區心理學有著極大的影響。由生活環境推至外在的世界環境,環境可分為四個層面:

  1. 微視系統(micro-system):家庭、團體
  2. 居中系統(mezzo-system):學校、社會團體、組織
  3. 外部系統(exo-system):工作場域、社會福利機構
  4. 巨視系統(macro-system):社會、政治、經濟、文化


5.充權(Empowerment)

是產生能力的過程以及擁有能力的狀態,認為自己有掌握相關事務的能力。以優勢觀點來看待個人,重視夥伴關係,以協同合作代替單方面給予(work with , not work for),讓自己和他人得到相關權力。個人充權是指協助服務對象提升其自我掌握能力、增強自我控制感覺、明白個人面對的問題的社會成因、掌握解決問題的知識和技巧,及親身參與促進改變的行動。個人的充權能使個人成長以及提升自我價值。

6.多元價值的發展

社會由不同的行為、語言、種族、信念組成。多元文化的價值在於能尊重社會中人們彼此間的關係,相互支持並追求均等存在。為了使社區介入的工作達到有效的進行,社區心理學家應以更寬廣的多元文化焦點來了解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的行為。

7.跨領域合作

跨領域的合作是社區心理學領域極為重視的實務理念以及專業的價值。單一領域的協助,很難讓整體社區達到最佳的發展,因此搭配多個領域的輔助,將更有效發掘個人及社區的優勢。以合作的關係(透過公民參與或社區聯盟),來克服多面向的議題。

8.社會公平及正義

分配資源、權利、機會是社會正常的現象,但是分配方式卻不一定符合公平正義,社會結構應該讓每個人不因先天差異而有不同對待,因此社區心理學家強調的專業價值之一即是社會正義。

參考資料

https://wiki.mbalib.com/zh-tw/%E7%A4%BE%E5%8C%BA%E5%BF%83%E7%90%86%E5%AD%A6

批判社區心理學(Critical Community Psychology)[編輯]

批判心理學以及社區心理學的結合體,為一個新興的學科領域。

發展

受到諸多問題導致的社會情況,包括全球化的衝擊下導致的失業問題、文化階級歧視問題等…以現今社會角度來看,為求因考慮影響他人而表現出的各種的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或因社區心理學家為求社會倡導、改革,而致力於基進、解放相關實際行動。以及為發展社區之永續經營,強調人權,重視經濟發展等,而興起之各種貧窮與反貧窮組織、社區組織,結合社會政策,提供方向及動力前進。

價值元素

批判社區心理學價值基礎主要建立在正義(Justice)、組織工作(Stewardship)、社區組織(Community)(Kangan&Burton,2001)。 其核心元素如下:

1. 公正社會及其基本價值

此為實務工作所該具備的取向。包含三大元素:正義、組織工作、社區組織

2. 生態隱喻(metaphor)

社區心理學家對於人們如何對於自身所處生活,或面臨之問題作出的解釋以及關係經驗,以此觀察及探究出整體社會背後的運作系統(目的、動機)

3. 全系統(whole systems)觀點

社區心理學要試圖在整體社會的內在系統中,找出其中之不合理的衝突之處,幫助人們發現受壓迫之源頭(理由),提高全系統下的支持功能。

4. 跨領域研究(interdisciplinary)

社區心理實務者應致力於兩個或多個學科相互合作,基於同個目標下進行科際間的學術活動。對於單一學科過度專一將造成一定程度的限制,跨領域的研究作為一種矯正方式。以瞭解有關壓迫的產生,以利提供未來行動的依據。

5. 人與系統之間的辯證方法(dialectic)的關係

社區心理學應設法提供機會激發單一個人的潛力(想像力、創造力及判斷力等…),以可被認可的理由的對話,建立對事物真相的實際認知,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系統的運作。

6. 意識(consciousness)

理論不能造成實際之改變,深入人群是社區心學家應盡力去執行的,參與人們實際生活,介入社會活動系統,以利社會改革,實現現況改善。

介入法則

1. 透過教育推展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

透過培養批判意識(critical consciousness)以設法建構出人與世界的真實關係延伸。以教育的形勢發展辯證(dialectic)關係,將人性本質引導至正確的方向,提高團體的覺察程度。產生改變的同時,專業學者將願意分享其想法,以創造出整個社會系統開放的學習態度。

2. 創造新的社會關係形式

新的社會情境將促使連結,社區心理學家若能把為了共同利益的人集結在一起,將協助增強社會連結的程度,以利產生更多的改變力量。

3. 結盟及反對系統(counter systems)

發展結盟有助於挑戰整體社會現狀之不合理之處,社區心理學家應致力於發展此行動,而建立反對的系統,將能激起社會行動的產生,以利人們擺脫不公社會系統下的束縛、壓迫的狀態。

4. 導引心理學到另一個方向

心理學的專業並不僅專注於制式專業,社區心理學家將能以心理學的知識和專業,運用於基進解放社區的方式,使理論概念以及實務能同時發揮其作用,獲得發展為實際參與的工作關係。

宗教心理學(Psychology of Religion / Religious Psychology)[編輯]

嚴格地說,宗教心理學包括將心理學方法和解釋框架應用於宗教傳統的各種內容以及宗教和非宗教個體。關於自然科學方法和人類科學方法之間的經典區別,可以有助於總結各種方法和框架:第一組通過客觀,定量和優選實驗程序進行,以檢驗關於因果關係的假設。一個人研究的對象。相比之下,人類科學方法使用定性,現象和解釋方法來訪問人類經驗世界,其目的是在人們試圖理解的現象之間辨別有意義的而不是因果關係。 宗教心理學家追求三個主要項目:

(1)系統描述,特別是宗教內容,態度,經歷和表達;

(2)考慮到各種各樣的影響,在人類歷史和個人生活中解釋宗教的起源;

(3)確定宗教態度和行為對個人和整個社會的影響。在19世紀後期,宗教心理學首先作為一種自覺的學科而出現,但這三項任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之前。 宗教在世界上許多人的生命歷程中佔有極大的地位,而宗教心理學的宗旨即是透過心理學方法(性格理論、認知情感、社會心理學等多個層面),來研究及解釋宗教之發展、性質,以及對於人們的影響等。

宗教心理學面臨的挑戰基本上是三方面的:

(1)提供對調查對象的全面描述,無論是共享宗教內容(例如,傳統的儀式紀念)還是個人經歷,態度或行為;

(2)從心理學的角度考慮這種現象的興起,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

(3)澄清結果 - 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說的那樣,對於個人和更大的社會,這些現象的結果。這些成果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特別是在臨床心理學家中,出現了對「靈性」和「精神」這兩個術語的偏好,以及將它們與「宗教」和「靈性」區別開來的努力。

特別是在美國,「宗教」對許多人來說都與宗派制度及其義務性的信條和儀式聯繫在一起,從而使這個詞擁有負面的性質;相比之下,「靈性」被積極地構建為深刻的個人和主觀,作為一種普遍的能力來理解並使一個人的生活更具現實性。事實上,「靈性」在西方也經歷了一種演變,從它本質上是宗教的原始主觀意義的同義詞。今天,正在努力「實施」這些術語,很少考慮他們在西方語境中的歷史,以及明顯的現實主義假設,即他們的基礎是使用經驗程序可識別的固定質量。

Schnitker和Emmons認為,將宗教理解為對意義的追求會對動機,認知和社會關係這三個心理領域產生影響。認知方面涉及上帝和目的感,需要控制的動機,以及宗教對意義的追求也被編織到社會群體中。[8]

關注內容

宗教心理學關注人們對於宗教的思想、意識、情感以及其如何影響個人及社會生活中的心理功能(包括精神層面等)。探討在個人發展中,宗教對心理和個性層面產生的衝擊。研究宗教意識型態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信徒的宗教信仰心理,包括對於宗教的意識和心理執行深入的探討,並以科學的理論解釋。主要研究對象為個人或群體在參與宗教活動時,內在心理和外在行為的獨特現象,針對各種因素(社會性和非社會性)所產生的約束,有別於一般社會學對於宗教神學的研究。

另一種則是以主要宗教團體以及神職人員所持的思想體系。此種體系與傳統的神學有較為強大的連結,但卻不完全有一般神學的具體性。舉例而言。基督教或佛教的心理學,基本的原則是用來闡述教理(或教義)、持戒等。研究學者認為此時期屬於宗教心理學為「嬰兒期」。

一般而言,宗教心理學的研究大部分聚焦於意識、結構和功能,以及從經驗中的實際特質探討其和潛意識的關聯,包括那些無法以科學角度探討的經驗(心理及生理等基礎層面)。而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宗教經驗的思維模式,已成為學者研究的突破點,部分學者在研究宗教經驗思維過程當中,明白經驗宗教的重要性。並試圖引進科技產物進行模擬實驗。包括了宗教活動中的崇拜行為、態度、往來以及非語言互動的宗教傳遞等方面。這些即是由心理學角度所進行的研究題材。

起源及發展

宗教心理學於19世紀末期由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創立。宗教為心理學中受到關注的領域之一。其背景歷史,一開始是以基督教和猶太教為主要關注範疇,但近年來,因佛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以及各式的宗教興起,所以宗教心理學也逐漸將其他宗教納入研究範疇。

由於宗教心理學關注宗教和「靈性」的關聯,因此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單一個體與超自然相關的產物,或是對於社會化的過程中,重要的存在(個人、團體以及文化)所產生的相關的經驗、羈絆、信仰以及產生的行為及意識。因此宗教心理學家也視團體、組織以及文化為建構宗教和靈性的重要指標。

「宗教」及「靈性」對許多人而言,應該予以區分,因為個人的抉擇受到宗教機構的影響,包括立下的規範解釋何者才是正確的,禁止錯誤的信仰和崇拜實踐。但所謂的靈性本應是指超越日常生活經歷而表現出的行為,提供了目的以及選擇意義,對於宗教的意識形態的堅持(個人選擇),以和宗教機構(限制)產生歧見。也可說是自由和獨立的興起。宗教及靈性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為重要的角色,因此近年來,宗教心理學開始對靈性進行明確性的研究。

宗教心理學的發展歷程可分成三個時期:

(一) 創建發展時期:

這一時期除以霍爾為代表的克拉克派之外,還有艾姆斯,勒巴和普拉特等人的一批研究成果問世。 如勒巴的《對宗教的心理學研究》、普拉特的《宗教意識》,還有神學家奧托的《論神聖》等。 這一時期通常被稱為宗教心理學發展的古典時期,代表為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宗教經驗之種種》。

(二) 向深層潛意識發展時期:

此一時期的研究,深受兩個主義層面的影響,一方面受行為主義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受到分析心理學及精神分析的影響。從行為主義層面來探討,主要受到瑞士兒童心理學的開創者皮亞傑(Jane piaget)研究兒童宗教意識(以兒童的心理學)。而另一方面則受到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以及瑞士的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和美籍德國猶太人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分析心理學影響,朝向無意識的方向研究。此一時期,佛洛伊德的研究《圖騰與禁忌》、《一種幻想的未來》、《摩西與一神教》等著作反映出,精神分析對於宗教的儀式、教戒,甚至是神話等的解釋。榮格的《宗教心理學》和弗羅姆的《基督教義的心理分析》,則修正了傳統的宗教理論和潛意識的研究。

(三) 戰後發展時期:

此一時期的研究,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有了較大的進展。包括對於個體意識之研究。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高爾頓·威拉德·奧爾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個體及其宗教》是此時期的重要研究的成果。 此外,美國精神分析學家埃里克森對人格同一性,特別是宗教同一性問題作了深入研究。他的《青年路德》一書對宗教人格的研究頗具深意。宗教同一性研究與宗教意識經驗的研究密切相關。其中,神人合一的宗教神秘經驗已成為當代宗教經驗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宗教同一性和宗教經驗的實質這兩個問題已成為當代國際宗教心理學界共同關心的課題。



醫學心理學(Medical Psychology / Medico Psychology)[編輯]

此學科為醫學和心理學結合的領域,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議題對於人體的疾病及健康之影響。醫學心理學主要以人作為研究、觀察及服務之對象,強調心理與生理互相作用的觀點,從整體上認識和掌握人類的健康和疾病問題。因為醫學心理學主要的目的是透過心理學相關的知識,來解決醫療部分的問題,所以在人才的培訓、理論的研究甚至是臨床的實施,這些的發展都與心理學密切相關,為衛生保健提供了相關措施及治療體制。

法律心理學(Law Society / Legal Psychology/Forensic Psychology )[編輯]

又稱法證心理學,或法醫心理學、法庭心理學、法制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內容涉及到法律,是一門介於法學與心理學之間的學科。1893年授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的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教授(James McKeen Cattell),是第一個研究和學習證詞心理的人。法律心理學有助於國家法律制度的制定、改革和完善,能提高矯治罪犯的成效。法律心理學的主要部分是參與刑事司法體系,並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和原則,把它們應用到法律制度。法院也經常任命一名法庭心理學家,去評估被告人在犯罪時的心理狀態,判斷被告在犯罪時,是精神錯亂或神智清醒,因為其精神狀態會涉及到刑事責任的輕重。法律心理學家必須能夠將當事人的心理,轉化為可用法律詮釋的樣態;另外一個重要職能,是在法庭上作為專家證人提供證詞,並對判定做出專業見解。

工業、人事和工程心理學(Industrial, Personnel and Engineering Psychology)[編輯]

工業文明創造了很多貨品,使人類的生活過得更舒服、美滿,但同時也製造了許多問題,包括污染、噪音、能源消耗等。為了解決人類生產及消費上的問題,工業、人事、工程心理學乃應運而生。工業心理學是研究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行為和心理,並應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決工業環境中的各種與人有關的問題。心理學對於工業問題的簡單而重要的應用,是利用智力或性向測驗來甄選人員。其他諸如人事管理、人員的訓練、士氣高低的問題等,都屬於工業或人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工程心理學也叫做人類工程學(human engineering)。它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儀器、設備或裝備的設計能配合人的因素,而為人所用。工程心理學家會運用知覺和學習的知識,也利用各種實驗方法,來設計機具、改善工作環境,將人為錯誤減到最低。工程心理學是一門由科技整合所產生的學科,以人力的限制為考量,設計適當的儀器和設備,使工作變得更輕鬆有效率。

法醫心理學與電腦心理學家(Forensic Psychology and Computer Psychologist)[編輯]

法醫心理學家主要是從事法律、審判、和矯正系統的工作,例如,他可能是警察局、監所單位的顧問,以增加這些單位對人為問題的了解,因此,他可能會與受刑人或其家人在一起,來了解受刑人犯罪的歷程;同時他也參與審判的決定,以判斷罪犯是否心理正常,是否 具獨立犯案的能力。 電腦心理學家會參與大型調查或實驗的計畫、設計、或資料分析,以便利用電腦來分析或計算複雜的資料。他也可能參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研究,發展電腦或機器人的心智能力, 以便能具有人類思維的特性。

交通心理學(Traffic Psychology)[編輯]

交通心理學在1980年代迅速崛起,遵循跨領域的研究方法,如醫學(個體上的能力差異)、工程(人體工程和人體因素)、經濟(交通管理需求)等等,並探討眾多因素對駕駛決策行為的正負面影響,為心理學的一門科學,主要針對於道路使用者之行為和其心理過程的關係。目的是在於藉由教育和動機使其有符合期待的行為,以心理學理論去改善交通的各項問題,也同時能運用在幫助事故的處理。

交通心理學被視為是運用分析和觀察的方式提供措施用來應對道路使用者之習慣,以改善其對交通道路安全的不良影響。最主要的研究對象是道路使用者的多數,即駕駛員,結合事故調查以辨明事故的原因等等。交通心理學家區分其為三種動機:理性或計畫的行為、衝動或情緒化的行為,和習慣性的行為。交通心理學同時也包含了認知的廣泛理論、感覺運動和神經功能的心理學理論各種不同方面的理論。以精神狀態、注意力、記憶、對空間之認知、其經驗、酒駕、壓力、疲勞等相關道路使用者的經驗和行動。 以下為交通心理學的數個研究範圍:

一、行為研究(Behavior Research) 對其動機、性格及性別差異、生活習慣,以及對其能力之自信、年齡、注意力和其違規行為的研究。

二、事故研究(Accident Research) 檢視駕駛的方法、個體上對道路駕駛的差異、個性上的特徵、道路事故的人為因素等主要是判別交通上的漏洞、原因、預防事故。

三、心理研究(Psychological Research) 用解剖、生理、生化的角度研究腦部組織和思維、言語、行為等心理現象的關係,主要研究人類的腦部構造。

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ychology)[編輯]

環境心理學屬於跨領域的學科,包含心理學、地理學、經濟學、景觀設計、政策與都市計畫之規劃學、社會學、人類學、教育學等,主要探討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 環境心理學對「環境」的定義涵蓋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建成環境(城市中人類活動所提供的人造環境)、學習環境與資訊環境。 此領域於1960年代後期始成為公認的學術領域,其學科理念在於解決複雜的環境問題,並追求個人在社會中的福祉及生活品質。在討論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時,不論其規模之大小(小至地方,大到全球),都需要有一個基於人性心理的模型以反應各種不同的環境情狀。 此模型有以下用途:

㈠ 幫助人類管理環境
可以幫助人類進行環境設計、管理、保護和恢復,加強合理的行為並預測可能的結果;當環境條件有所缺乏,此模型可提供診斷並解決癥結點。
㈡ 探討環境對人類的影響與解決方案
協助人類探討公共財資源管理、尋路系統等複雜設定,或是環境壓力對人類表現的影響,為環境重建提供基礎。最近此學科更加關切氣候變遷對社會科學的影響以及環境的永續性和可持續性問題。總而言之,若能以環境、人類心理等角度作為出發點,多方思考各種環域問題,必能為人們增添更多福祉。

由於環境心理學旨在討論人與環境的關係與其衍生的相關問題,並特別著重在識別問題、提出針對該識別問題的解決方案。因此環境心理學是一個問題導向 (problem oriented) 的領域。

色彩心理學(Color Psychology)[編輯]

在任何需要用到視覺感官相關的活動中,色彩在主觀上會是一種反應和行為,而在客觀上,則是給予欣賞者刺激和象徵。色彩心理學是從色調來看人們如何做出決定的一門學問,從視覺開始,乃至知覺、感情、記憶、思想、意志、象徵等,其反應與變化極為複雜。

顏色對知覺的影響是不明顯的,舉例來說,顏色對食物的味道影響並不大。然而,顏色也具備增強安慰劑的效果,像是橘色、紅色的藥丸通常能作為興奮劑。顏色的確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反應等,但其影響皆因人而異,性別 、年齡和文化都是因素之一,例如:某些異性戀男性認為女性穿著紅色的套裝會增加許多魅力,但對於某些異性戀女性來說,她們並不覺得男性穿著的顏色對於其魅力有什麼太大的影響。簡而言之,色彩的應用著重這類型的因果相關性,透過色彩的經驗累積,變成對色彩的心理規範,以了解各種刺激會引發的反應,而以上都屬於色彩心理學的範疇。

色彩心理學廣泛地應用在行銷與品牌當中。許多行銷學家都把顏色看作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顏色除了會影響顧客的情緒以外,也會影響顧客對於商品和服務的看法及感受。在行銷學中,有一個「七秒色彩理論」,說明個體對人或是產品的認識,可以在七秒鐘之內,用色彩的形態留在人們的印象裡。國外相關機構的研究結果顯示,一件產品瞬間進入消費者視野並留下印象的時間是0.67秒,而第一印象更佔了「決定是否購買的因素」中60%的比重,且這60%是色彩所帶來的影響。由此可見,合適的色彩行銷方法可以帶給企業巨大的價值。

正因為人們在購物時會受到色彩的刺激,許多公司行號也會慎重地決定其商標顏色,使商標顏色和目標客群的偏好相呼應。其中,暖色調、冷色調、中性色等不同色系會帶給消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暖色調使消費者的內心產生溫暖的感覺,傳遞品牌的溫度,例如:美國最大的連鎖女性成衣零售商——維多利亞的秘密,大量使用粉紅色系,以帶給目標客群溫柔、少女的印象;而麥當勞的紅黃配色,除了能吸引孩童外,也產生一種「躁動感」,讓客人趕快享用完餐點就離開,以造就較好的翻桌率。冷色系則可以帶給顧客清爽、平靜的感受,例如:Facebook的藍色能帶給使用者安全、專業的聯想;星巴克的綠色能象徵企業的環保理念以及永續經營。最後,中性色能為品牌帶來大方、沈穩的形象,例如:Zara、Chanel等時尚品牌的黑白logo帶給消費者莊重、優雅的感受。

顏色對於櫥窗的展示也很重要,一些研究顯示,雖然冷色系給人較冷靜、放鬆的感覺,但暖色系顏色較容易促使顧客自發性的購物。

縱使色彩心理學探討的是對色彩背後對人主觀與客觀選擇的影響,然而,色彩本身也可能涉及到「美」的範疇。根據國內研究,視覺形式分成四個向度,包含色彩、比例、構成及質感,整合十個美的形式原理,包含反覆/連續(Repetition)、漸層/漸變(Gradation)、對稱/均整(Symmetry)、平衡/均衡(Balance)、調和(Harmony)、統一/集中(Unity)、對比/對照(Contrast)、比例(Proportion)、韻律/節奏/律動(Rhythm)、單純(Simplicity)(周志聰,2018)。

我們的視覺透過色彩和美的形式,讓我們對世界的種種造型產生更多變化性的理解,並了解其如何塑造我們對世界的觀感。

治療性攝影(Therapeutic Photography)[編輯]

隨著數位媒體蓬勃發展,攝影的使用日益頻繁;而在手機和相機普及的時代,我們也因此能隨時以攝影的方式存留眼前的畫面。治療性攝影由Judy Weiser提出,是指當事人在沒有治療師引導與參與的攝影活動中,自發性進行攝影創作的過程,並藉由雙眼有意識地決定自己要拍下的照片。以影像為基礎幫助自我探索,往往會讓自己無意發現其中的治療性,因此也可以說攝影過程即是治療(Photography-as-Therapy)。

吳明富(2010)表示攝影治療大致可分為被動式(Passive)和主動式(Active)兩種。簡而言之,被動式攝影治療是指個案透過視覺照片的刺激,回憶過往,同時表達想法和抒發情緒,以促進醫病間溝通管道的建立。相對之下,主動式攝影治療是指個案在專業治療師的引導下,主動地親身體驗並實際參與攝影活動,用心透過鏡頭所呈現出的「另一種角度」,看待生活周遭的一切,並且與治療師配合,針對個人的攝影作品進行討論和分享,以達到反省、釐清、洞察和產生新見解等預設的治療目標。

John Suler在2013年曾提出攝影心理學(Photographic Psychology )一詞,認為這是一種攝影與心理的結合,探索人類如何透過攝影,創造、分享以及對照片做出反應。因此,Suler認為我們可以利用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為、與記憶,以攝影的方式創造圖像。Suler曾說:

"You might see things differently. You might see some of these images as saying something else about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your sense of self.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interpretation. Accepting that we all perceive an image differently is recognizing the fact that we’re all unique people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interests, and backgrounds. This is the essence of photographic psychology."

因此,Suler(2013)經針對照片對個人的反應,提出了七個問題幫助當事人可以去思考照片對其的意義。問題如下:

  1. . 當看到照片時有什麼想法和感覺?
  2. . 跟自己或他人描述你從照片看到了什麼。
  3. . 照片中的內容是否喚起你生活中的什麼事情?
  4. . 如果可以走進照片,你有什麼想法、感覺,或者會想做些什麼?
  5. . 如果可以改變照片裡的內容,你會想改變什麼?
  6. . 這張照片可能想告訴你什麼訊息?
  7. . 如果可以給照片一個主題,是對你而言有意義、可以詮釋這張照片的,那會是什麼?

因此,對於攝影治療可以結合藝術治療,作為一種再創作的過程——聚焦由藝術媒材所激發的情感性或知覺性經驗,轉向認知或象徵性的創造性歷程。此過程除了可以讓當事者從創作中產生想法和感覺,亦可以喚起一些生命經驗,從中發現照片想要傳達的訊息,將其中的意義回應到當事者本身的感受。

軍事心理學(Military psychology[編輯]

軍事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將心理科學用於促進軍事人員、組織和行動的準備狀態。軍事心理學家以多種方式為軍隊提供支持,包括直接的臨床護理、向軍事指揮官提供諮詢、教導他人和支持軍事訓練,以及參與軍事行動和人員的相關研究。軍人所面臨的大多數問題與其文職人員面臨的問題並無太大的不同,像是關係問題、財務壓力、職業壓力等,但部分軍人會有較特別的問題,包括與戰鬥有關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或因長期分離及頻繁部署所帶來的內疚及家庭或伴侶間的困難。

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設有軍事心理研究所,其研究的主要領域包括操作心理學(Operational psychology)、戰術心理學(Tactical psychology)、健康心理學(Health psychology)、組織心理學(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等。

音樂心理學(Music psychology[編輯]

身為應用心理學及音樂學(musicology)的一個分支,音樂心理學與許多領域有實際相關性,如音樂表演、作曲、教育和治療,以及對人類態度、技能、表演、創造力和社會行為等的調查,而其目的則是解釋及理解音樂行為和經驗,包括發現、創造與反應的過程。現代音樂心理學主要是經驗主義,其知識往往基於對系統的觀察和解釋,以及實驗所收集的數據進行推進。

音樂心理學的相關研究領域涵蓋感知和認知、情感反應、神經心理學等。感知與認知相關研究試圖了解支持音樂行為的認知過程,包括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和表演。有關人們如何理解音樂的知識理論起初源自於心理聲學(Psychoacoustics)及感覺學領域,最近則包含神經科學、認知科學、音樂理論、音樂治療、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和語言學。此外,音樂已被證明能引起聽眾的反應,人類情感與音樂間的關係也被深入研究,此為情感反應的範疇,研究包括聽者的特徵與情緒感受間的關係、作品或表演的特定特徵與引起的反應之關係,因此也借鑒了哲學、音樂學、美學、音樂創作和表演等領域,並對其皆有重大影響。

職業健康心理學(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編輯]

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原則和研究方法,結合心理學相關分支領域,與公共衛生、職業醫學、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律學、人類工效學等學科密切聯繫為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職業環境和提升從業者的工作品質而服務。職業心理問題的直接後果是個人績效的下降和組織成本的上升。此外,職業心理問題也大幅度地提高了企業對員工健康醫療成本的支出。主要研究心理學在提高工作者工作生活的品質,保護和促進工作者的安全、健康和幸福等方面的套用;其中的「保護」主要是指在工作環境中儘量避免工作者暴露在工作場所的危險里,「促進」主要是指訓練工作者掌握知識和資源來提高他們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抵抗工作環境危害的能力。OHP的終極目標是:提升工作場所中工作者身體(如安全、健康)、心理(如滿意、幸福)、精神(如成長、歸屬)的平衡,去除工作場所中可能威脅到工作者身心的危險因素(如不安全的工作環境、不當的工作流程、不適的管理方式、模糊的角色設計等),達到工作者與企業雙贏的目標。

投資心理學(Investment Psychology)[編輯]

投資心理學主要探討與投資行為有關之心理現象,運用了心理學、經濟學、文化學、生理學等原理,屬於應用心理學之範疇。

  • 投資心理學的存在意義

投資市場上總是充斥著不確定性,每位投資者都在心理、資金和操作上進行博弈。若能掌握對手的思路動向,制定最適化策略則能獲得豐厚報酬,因此針對市場上的投資者心理進行研究是富有意義的。

  • 投資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投資心理學既研究投資過程中人們的共同心理和行為,亦研究不同投資群體間心理和行為的區別。概述前者,一般中小型投資者與大型投資機構的決策者在執行買賣操作時,會有共同心理如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當相中的證券上漲時,自信心和自豪感會增強;而當判斷出現失誤時,也都會感到沮喪和挫折。至於後者則頗有賽局理論的味道,因不同投資群體有不同的心理狀態,機構投資者想揣摩公司管理層對前景的預期、了解其他機構的看法和下一手操作,以及剖析中小股民們對於市場的心理趨勢;反過來說,中小股民們亦想參透大型機構投資者的心理行為,藉機搭順風車賺取利差。 許多特別的理論因此產生,如「空中樓閣理論」(註解如下),解讀市場對於漲跌趨勢的慣性心理及預期心理,爾後更應用於技術分析上成為圖表型態學之立論基礎。甚者,這些分析者認為「股市中只有10%是合乎邏輯的,而90%則是由心理因素決定」。

(註解)空中樓閣理論(castle-in-the-air theory) 凱因斯是把這項理論闡述的最清晰的人,他認為專業投資人不會把精力花在估算股票的內在價值(此為磐石理論),而是偏好分析投資大眾未來的行為,以及他們在樂觀時會如何把希望拿來蓋空中樓閣。聰明的投資人要做的就是比別人搶先一步進場,然後再找到願意出更高價格買進的傻瓜,便能獲利,因此這項理論說得白話一點,稱為「更大的傻瓜理論」。

  • 投資心理學的現實意義

大多數投資人的操作失誤源自於心態問題,而投資心理學恰恰深入分析許多人投資心態上的弱點或誤區,所謂「知彼知己,百戰百勝」,若能運用此學改善、戰勝心理弱點,則能和大眾產生分別,獲得更多利益。

媒體心理學(Media Psychology)[編輯]

媒體心理學主要探討人類對於通訊科技與媒體的互動行為與影響,並同時關注資訊的產製與接收過程。由於傳播科技推陳出新,媒體心理學是近代較為新穎的心理學研究分支。

  • 媒體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許多媒體心理學的學術研究集中在大眾傳播媒體傳播上,以理解廣告商、政府機構與媒體集團對於閱聽人的多方影響,較為著名的理論有:

(1)框架理論:從文化社會學被引入大眾傳播研究中。若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框架代表了人的認知結構,往往會進一步影響他們對事物的詮釋與判斷。框架理論常被用於解釋人們對於特定新聞的看法,記者把希望受眾注意的部分經過選擇與凸顯呈現,影響閱聽人建構他們認知的「事實」。 其中,框架效果可區分為兩大類:插曲式的框架效果(episodic)和主題式的框架效果(thematic)。插曲式的框架效果(episodic)是指傳播媒體在設計報導時,以單一事件為主,希望觀眾如此看待之;主題式的框架效果(thematic)則是將報導放在當前的社會環境與經濟脈絡下討論,預期閱聽人吸收時,會將該事件與環境做聯想。

(2)使用與滿足理論:是指受眾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大眾傳播媒介,以取得自身的滿足。過去學者將使用需求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認知需求、情感需求、個人整合需求、社會整合需求、紓解壓力需求。使用與滿足理論深化了傳播過程媒介研究中,關於中介因素的思考。

這些理論藉由假設、操作和量化媒體帶來的改變,將媒體消費者從單純的訊息接收方,轉變為因為個體差異和動機,而受驅動的使用者。

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媒體心理學家採用精準的科學測量工具,比如磁振造影檢查(MRI)、眼動追蹤技術(Eye Tracking Technology)、膚電阻感測器(Skin Conductance Sensor)等,以得到更準確與方便量化的媒體使用行為。

  • 媒體心理學的存在意義

傳播科技在現今社會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幾乎所有年齡層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媒體科技,年輕人(如Z世代與Alpha世代)的使用率尤其高。換言之,隨著傳播科技而衍生出的問題也更加隨處可見。透過媒體科技的相關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適應嶄新的媒體技術,讓新聞從業人員從專業角度重新檢視資訊傳播的影響性,並改正缺失。

  • 媒體心理學的現實應用

在商業行為中,媒體心理學經常被各種產業應用在使用者經驗與產品設計,讓產品經理或設計師能將產品雛型修改得更貼近日常使用習慣,例如:網頁用戶會根據在其他網站上瀏覽的經驗,對網頁的設計規範有所期待,所以當設計師遵循通用設計慣例時,用戶更能將注意力集中在網站的內容。另一方面,廣告的策劃也深受媒體心理學影響,最常見的便是社群媒體中的廣告推播。

跨文化研究[編輯]

跨文化心理學[編輯]

跨文化心理學是對人類行為和心理途徑過程的科學研究,包括在不同文化條件下的變異性和不變異性。通過擴大研究方法來識別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行為,語言和心理作用上的差異,從而延伸和發展心理學範疇。由於心理學是在北美和歐洲起源的,一些心理學家開始擔心被接受為普遍性的理論和研究成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並不像原先假設的一樣,特別是因為在其他文化中複製顯著實驗的許多嘗試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功。由於存在諸如影響,認知,自我概念以及精神病理學,焦慮和抑鬱等問題的理論在「出口」到其他文化背景時是否缺乏外部消化,因此會存在某種問題, 跨文化心理學旨在考慮文化差異的情況下來重新審視它們,以解釋文化差異對認知和行為的影響。儘管一些批評者指出了跨文化心理學研究中的方法論缺陷,並聲稱其所使用的理論和方法論基礎之嚴重缺陷是在妨礙而不是幫助科學探索心理學中的普遍原理,但跨文化心理學家更多地研究都偏向於差異如何產生或變化,而不是在兩者之間尋找共同性。

跨文化心理學的概念框架[編輯]

John Widdup Berry 等人,提出跨文化心理學的概念框架,有助於我們理解「文化」之於「心理」的豐富內涵。它可以解釋人類行為的多樣性以及跨文化中出現的相似性和差異性。

該框架中的過程變數包括生物適應和文化適應,兩者分別植根於有交互作用的生態情境和社會政治情境中,並表現出某個群體的生物機體特點和社會文化特點。生物適應包括某一個群體經長期進化後所能遺傳的生理反應。文化適應包括人類群體對各種生態情境一切適應性的發明創造。文化傳遞包括文化化和社會化這兩個過程。文化化是指成長中的個體受到他最先接觸的文化影響的過程;社會化指的是個體接受更多特殊的教育和訓練而獲得的文化行為。人的社會化和文化化是個體與特定社會文化長期互動的過程,其最終結果是使個體成為受一定文化支配的合格的社會成員,並和其他成員一起共同促進社會的生存和發展。

本土心理學[編輯]

心理學雖起源於西方國家,並由西方流傳至世界各地而影響心理學研究甚鉅,但其使用的方法與工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並不能達到相同效果。每個文化的發展都有其傳統性、在地性,外來知識(如心理學)的傳播須先透過在地化,才能讓研究方法更貼近當地文化的真實情況。1970 年初期華人本土心理學家也在思考如何將西方來的心理學,套用至華人社會研究,其中楊國樞老師是團隊的重要推手之一,他分析心理學發展有三個狀態:本土、西化以及本土化,並致力於將華人的文化與傳統融入西化的華人心理學,以科學方法研究某一特定族群團體或社會文化之中,人民的心理與行為所發展來的心理學知識體系,並與該文化之生態、經濟、社會及歷史的脈絡融合。

在這幾年裡臺灣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寬廣,產出豐厚的成果。在家族主義與組織行為、華人領導模式、父權式領導、差序式領導、領導行為與部屬績效、上司下屬的信任關係、主管忠誠與組織忠誠、後儒家假說、世俗化形式主義這些主題上有許多的研究。

在人格心理學方面則有中庸心理、關係取向、權威取向、面子心理、人際和諧和衝突、社會比較歷程、 宗教信仰與信仰改變、族群關係與衝突、內隱理論、古代人格理論、社會取向和成就動機、性的感情與情緒、嫉妒情緒與行為等研究。而發展與家庭心理學的主題較少,有道德與道德發展、恥感發展、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孝道心理、親子關係與適應、婚姻關係與適應、婆媳關係與適應、家庭教化等。

本土研究門類:

  • 中庸心理學

楊中芳教授的研究指出,華人具有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中庸思想體系,在具體情境之中選擇行動前後的思維過程,擅長於認清複雜的互動關係並以顧全大局為重。這個過程與儒家思想的自我修養有關,在成長過程中淡化了自我,盡量使對待別人如同對待自己。

  • 關係主義心理學

關係取向或關係主義為東方社會的文化特色,有別於西方文化呈現的個人主義性質,東方社會普遍盛行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關係結構。在文化形塑過程中,傳統社會以精耕農業為主要經濟型態,因此在經濟匱乏與固守土地的社會條件下,個人不得不融入團體以獲得利益,此種傾向逐漸發展成集體主義,又可以稱為「家族集體主義」。社會中為讓團體利益超越個人利益,東方社會容易強調關係中人與人應當如何互動,衍生出一套既定的文化系統,因此許多本土心理學研究著重於各層面人際互動對於關係取向之影響。

  • 權威取向心理學

華人社會中的權威取向可以歸咎於家庭教育的型態,因華人的教養方式大多以權威型為主,要求孩子必須要尊敬長輩以維持和諧。經過社會化後,下位者會形成兩種心理成分:權威敬重與權威服從,並了解其在社會中的角色義務,學習上對下關係互動的規範。而經由此關係結構不斷的訓練後,自然而然人們就容易依照權威模式行動。在比較西方個人主義與低權威取向社會後,許多本土心理研究著重於權威取向人們的心理與行為,以及現代化新權威取向之發展。

台灣心理學發展階段:

有關臺灣的心理學發展,主要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臺灣心理學初創期,主要進行研究地方為臺大心理系,對國外心理學理論研究也對中國古代本土心理學思想有著墨,探討知覺方面的基本問題。
  • 第二階段:此時期臺大首批留學生返臺加入研究工作,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數目逐漸增多。許多大學在此時期增設了心理學系並開了許多心理學相關課程,臺大也在 1961 年開了心理學研究所,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楊國樞先生致力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並大力提倡心理學本土化。
  • 第三階段:各方面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蓬勃,不僅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愈來愈多,也出現不少心理學專門的出版社和圖書公司。現代醫學心理學方面,也在此階段逐漸成長。
  • 第四階段:也為現階段的心理學發展,對各領域研究更為深入。現代做心理治療方面的技術也趨於成熟。現在有些學者也在做臺灣心理學本土化和華人本土化的研究,希望發展出關於專屬華人社會心理學的相關理論。不過心理學本土化的研究容易招致國際主流心理學的質疑與批評,再加上其研究可能只有少數學者在做,容易產生銜接上的斷層,因此道路上遭遇了許多困難以及挑戰。現在本土化心理學方向也主要為兩路線:一條為以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並跟事實對照發展本土的研究。另一條為觀察本土社會,從事實證主義路線,慢慢發展本土的研究。

中國心理學[編輯]

中國心理學歷史[編輯]

中國心理學史分為兩大部分,大致可以十九世紀西方心理學進入中國作為分水嶺,分為中國傳統心理學思想、以及中國現今心理學。儘管中國歷來關於心性、情感、才智方面的思想蓬勃興盛,卻普遍認為在西方心理學傳入以前,中國沒有「心理學」,只有「心理學思想」,主要可歸咎於中國傳統思維模式習慣以抽象、高深的詞句來形容、表達,使得許多想法難以被科學驗證、無法成為理論,使其不符合成為一門獨立科學的條件;另外「學而優則仕」的心態,也使得其他科學的發展遭致忽略。

中國傳統心理學[編輯]

中國傳統心理學主要以人性為中心,探討人的心性、知慮、性習、情慾,以及人與人、人與天、人與物的關係,在學習教育(教育心理學)、待人處世(社會心理學)、命相、醫療中都有顯著的影響與應用。

  • 性習論以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最具代表,類似今日所說,人的個性受到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影響。
  • 學習教育中,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孟子則主張人性本善,因此強調環境的影響與重要性。
  • 服從禮而非刑,是儒家心理學根本,強調人心本善,以內在道德法則作規範;而法家主張人性本惡,強調對人的外控,以標準、規矩塑造人的行為規範。
  • 《黃帝內經》中論及「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認為心主宰了人的思維、行為、神志,並將臨床上精神的疾病,訴諸於心(然古籍上的「心」與今日西醫解剖學上的心有所不同,前者較偏向所有神志相關的人體器官的指稱)。

中國現今心理學[編輯]

中國的近代心理學發展主要分為胚芽時期、開創時期、低落時期與發展時期等四個時期。

  • 胚芽時期:在十九世紀後期,現代心理學開始萌芽。站在古代心理學的思想基礎上,結合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並吸取及融入國外現代心理學的知識與發展成果,逐步發展而成,尤其在毛澤東思想指導下,發展更加迅速。
  • 開創時期:主要為心理學的基礎研究 ,在生理心理、心理過程、發展心理、比較心理學等領域取得一定程度的結果。
  • 生理心理:主要觀察內分泌系統、腦神經系統與行為關係。
  • 心理過程:主要為視知覺的研究,如漢字知覺、圖形知覺、錯覺等內容。
  • 發展心理學:進行了許多與兒童相關的觀察與實驗。
  • 比較心理學:做了與雞胚胎行為的相關實驗。
  • 低落時期:各方面的心理學研究愈來愈蓬勃,不僅國外翻譯著作和本土著作愈來愈多,也出現不少心理學專門的出版社和圖書公司。現代醫學心理學方面,也在此階段逐漸成長。
  • 發展時期:在各個基礎心理學研究上,都發展得更為深廣,例如出現了航空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特殊心理學,研究內容也都變得較為透徹與深入。其現今主要研究方向有幾點:
  • 以社會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做為心理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 貫徹心理學理論並與實際上做結合,將研究應用在現代化建設
  • 透過國外心理學研究的討論和分析,應用在中國上
  • 發掘中國古代心理學的經典思想和文字,提取為現代所應用

西方心理學大師對中國心理學思想也有一些評價,如馬斯洛在《科學心理學》中討論了道家的心理學方法,而榮格對《易經》也極為欣賞。所以中國心理學思想的體悟可說是一種傳統,而西方心理學即便是一種科學,也是根植於他們的傳統,兩種傳統各自有偏重的特點,只是西方心理學藉助其自然科學而蓬勃發展,稱霸現今心理學界。

心理實體論與心理非實體論[編輯]

心理實體論最早可溯源於希臘哲學時代,其最根本的主張為認定人的身體外尚有一個非物質並且支配著身體的「靈魂」,為一切生命、思想與動力的根源,意思是我們預設人類的行動中存在一個等同於實體的內在心理機制及歷程。心理學便是針對此心理機制進行研究的科學,先將要觀察的現象以現有的心理學理論和假設來拆解成數個獨立要件,加以定義後再推演出要件間運作互動關聯的建構模式,以此作為預測和控制的依據。

心理學家楊國樞於〈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中強調發展本土心理學的重要性,而李維倫教授則指出目前學界「心理實體論」的基本預設會使本土心理學發展困難:由於歷史脈絡、文化建構等因素,我們無法得知「東方」人的心理機制是否等同於「西方」社會,如此一來便無法使知識本土化。(同樣地,西方一詞其實也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包含了各個地區和國家,也延伸出了各種心理學派別。)有鑑於此,他嘗試提出一個本土心理學研究方向——受啟於德國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早期作品中對人存在狀態的現象學分析,及其後期作品中對語言的思考——李維倫發展出一套「非實體論」的研究取徑。「心理現象的非實體化」指的就是謹慎思考研究者對心理現象的理解關係,此反省模式亦是現象學的還原思考。

在心理學研究工作上,此還原思考模式可分別在兩個層次進行。

  • 相涉關係(Relatedness): 相涉關係是事物與人遭逢(Encounter)的基礎,也是人理解事物並表現出喜好、拒斥、反應和行動的根據。所以人在某一具體場景中和某一事物的相涉關係可以用來作為瞭解人心理狀態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可以將此關係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 涉入狀態(Involvement): 若以心理實體論為預設觀點,由於要探討的是研究對象與其事物間的關係,因此研究者會試圖保持主客分明的關係,但其實研究者免不了進入了一個涉入狀態,意思是指當研究者對某些現象發問並提出探究時,研究者早就已經進入現象的關係之中。研究者必須釐清非實體化的理解關係,其中所牽涉到的議題包括了研究者的立足點,理解活動的本質,以及所產生之知識的性質。

根據李維倫教授的說法,發展心靈非實體化的研究方法必須處理以下兩項任務:

  1. 研究行動本身的規劃,確保「在相涉入之中理解」的關係,以避免同樣採取主客分明的實體論思考方式。
  2. 設定非實體化研究方法的目標現象並對其特徵加以考察,做為建構具體操作步驟的依據。

社會再現理論[編輯]

臺灣人如何想像心理學?這疑問可和中國心理學相比較,或與北美的研究相互參照後得到一些蛛絲馬跡;而臺灣人所想像的心理學,又是如何形成社會上的實踐?或許可由法國新興的社會心理學派所發展的「社會再現理論」切入、進行探討。而臺灣人是如何看待心理學的?在臺灣的文化脈絡下,可觀察得知心理學科、派別時常與政治有所牽連,其中政治色彩上的區別更是會造成其差異化的發展,彼此交織成一個巨大且綿密的網絡。

社會再現理論的概念是由法國的社會心理學家 塞奇·莫斯科維奇(Serge Moscovici) 於 1961 年所提出,在 1960 年代及 1980 年代,法國心理學家 Herzlich 和 Jodelet 已陸續採用此理論進行心理與疾病相關的實證研究。指於日常生活中,經社會溝通所產生出的「共同意識」,進一步轉變為「共識性知識」,這套共識最後成為生活於這個社會下,群體內部成員所共享的常識。而這套具有社會共識性的知識體系,主要源自於人們的經驗基礎,亦源自於人們經傳統、教育和社會相互交流後,所接收和傳遞的信息、知識與思維模式。換言之,社會再現是「公眾」為了溝通與交互行為而產生,透過「個體」於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及行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及交流,一同建構出的一套社會共識。自 1960 年代由法國心理學家 塞奇·莫斯科維奇(Serge Moscovici)提出至今,在法國、德國及西班牙有許多將社會再現理論運用於其他領域的研究,甚至連結到文化心理學、社會相關聯之心理學,亦即已從純心理學延伸至其他社會科學的領域。

至於社會再現有何功能?由於他是一套蘊涵了價值觀、想法和實踐的動態系統,所以具有兩個重要的功能:建構秩序與提供規則。

  1. 建構秩序:賦予社會中的個體有能力,去找到他們自己在物質世界和社會世界中的定位,並進一步掌控它。
  2. 提供規則:提供社會群體成員一個規則,可以對其自身所處的世界、個人和族群歷史明確地的命名以及分類出多樣相互行為,促使他們彼此之間能夠交流、互通。

「觀光領域」應用社會再現理論的研究正方興未艾。舉例來說,李若平(2008)以社會再現理論,探討阿里山地區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所產生的感受、贊同與否,他的研究結果發現,「經濟」是造成居民對於觀光發展有著正向感受與支持觀光發展最大的原因。如果要清楚辨認一個「社區內部的社會再現」,最主要的關鍵在於辨別居民感受上的共通性與共識性,其中社會再現扮演著價值與感覺進行有意義地融合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主角,便是社會個體,相對地以活動事件對居民的觀光影響來看,主角即是社區居民。

以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知道社會再現是一套「社會個體對知識的重新建構過程」,意即社會中的個體於歷史與文化的脈絡中,與他人不斷的互動後,其知識與價值觀重新建構的過程。社會再現因具有「動態性」與「轉變」的本質,因此社會再現是會不斷的改變、亦是一種流動性的理念。假如摒棄一般普通心理學所提及的主題、撇開專業性理論部分,而從「心靈的角度」去切入(當然,於社會再現的探究中可能會參雜部分渲染的想像),或許就能探究出為何臺灣於現今的社會脈絡下,會造就出如此的社會再現。


參考資料為 漆明龍 台港地區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川北教育學院學報第12卷第2期

生活應用[編輯]

諮商專業[編輯]

現代人的生活中總會面臨些有形或無形的壓力,在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時,可能會覺得心神不寧、心煩意亂,難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而諮商作為一種紓解的管道,是將心理學理論實際運用,透過「談話」的方式,協助人們解決無法自行處理的問題。

從歷史的演變下,心理治療的開端是醫療模式的,和「對症下藥」的邏輯相同,只是這個「藥」是以對話的方式呈現,為某種梳理問題的漫長過程。但反過來心理諮商的開端則沒有這樣的醫療態度,在當時心理學的主流,行為主義非常興盛。因此孕育而生對其的批判,希望改善在這種行為科學邏輯下看待事物的缺陷。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是病人,也不是只有負面的問題值得被標認出來。在1954年開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作為人本心理學的開端,認為人不單只能由自身的觀點出發來認識問題,而應該是一個自我實現的存在者。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人獨特的潛能是可以被科學的認識的。

尋求諮商的當事人是諮商的主角,有權決定問題處理的優先順序與深度;心理師則是過程中的催化劑,協助當事人面對、處理問題或困擾。一個大約的統計數字表示,諮商方式約有400多種,但沒有任何心理治療的相關研究能指出,任何一種特定諮商方式的理論或技巧優於其他諮商方式。不過,理論與技巧的方向,大致上都在探討如何幫助諮商員與接受諮商的個案建立良好的互動,以及如何能有效的幫助其個案。

  • 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會工作師的差別:

(1)精神科醫師:如果有長期的情緒困擾,伴隨著嚴重的精神疾病,如幻聽、妄想,若有需要服藥或手術的狀況,便會向精神科醫師尋求幫助。特別是當事人若涉及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腦部病變,或是有特殊的生理狀況,例如因車禍所造成的腦部受傷等。而心理師或社工師如果發現當事人有精神疾病的狀況,需要用藥物支持,就必須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進行診斷跟處理,經醫生指示後,心理師或社工師才能繼續協助當事人。精神科醫師主要的工作地點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診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當事人的疾病,包括持續性的困擾,或是突發性緊急的狀況。精神科醫師皆是受過專業醫學訓練,為畢業於醫學院的專科醫師,且領有醫師證照與專科證照。

(2)臨床心理師:當病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經過醫師的藥物治療後較為穩定,需要心理治療者,通常會由精神科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臨床心理師比諮商心理師擁有較多精神醫學的訓練與經驗,但仍需要醫師的醫囑才能處理。目前臨床心理師也可以處理一般的情緒問題或家庭問題,但方式跟諮商心理師較為不同,使用的學派也不盡相同。臨床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醫院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治療所。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協助當事人緩解因疾病引起的心理困擾,特別在於腦傷跟精神分裂症,以及持續性的心理困擾。臨床心理師通常是從臨床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臨床心理師執照,部分臨床心理師則是由早期高考之心理師直接換證,或是通過特考取得執照。

(3)諮商心理師:主要處理一般的心理問題,例如情緒困擾、家庭問題、親子關係、學習障礙或是生涯規劃等,亦或是企業急需的員工協助方案(EAP)計畫,都可以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但每位諮商心理師的專長不同,需事先做些功課了解其專長,選擇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比臨床心理師多一些醫院機構以外的經驗,對於精神疾病之外的問題,有較多的經驗與資源。諮商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學校、基金會、助人機構,或是個人開設的心理諮商所。幫助當事人解決一般心理困擾,包括不嚴重但持續性的、源自於特殊因素但暫時性的。諮商心理師通常是從諮商心理研究所碩士學歷畢業,且須考取諮商心理師執照,部分諮商心理師在心理師法通過前即從事心理諮商工作,透過特考取得執照。

(4)社會工作師:面對特殊情況,例如家暴、性騷擾、性侵害、兒虐等,或是需要心理治療、諮商,但是無法負擔經濟的壓力,社工師都可以協助當事人找到最適用的社會資源。社工師也可以給予簡單的情緒支持或同理,但不能進行更深入的心理諮商或治療。社工師的主要工作地點在醫院、公家設立的社福單位、一般助人機構等。主要幫助當事人的角度在於社會資源的協助以及一般情緒上的支持與陪伴,包括持續性與突發性。社工師通常畢業於社工系大學學歷畢業,且須通過社工師考試取得證照。

職能治療[編輯]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 therapy,簡稱 OT )。是利用各種活動來測驗病人以協助診斷或訓練病人達到機能上的自立。根據美國職能治療學會(AOTA)的定義,職能治療是藉由『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及需要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職能治療這門科學由心理領域起家,由世界職業治療師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WFOT)定義為「透過協助個案選擇、安排與執行日常的智能活動,進而回覆或提升其生活品質」,最大的目標不外乎使人們能夠參與日常生活的活動。

「職能」指的是人們參與有目的、有意義的日常活動,包含七大領域:日常活動、工具性日常活動(例如社區性活動)、教育、工作、遊玩、休閒及社會參與。

治療對象[編輯]

涵蓋因生理、心理及日常社會功能上的障礙、發展遲緩、學習障礙、機能老化或者文化環境不利等因素,而造成實行個人活動或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受限者。

領域[編輯]

職能治療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分別為生理疾病職能治療、兒童職能治療、心理疾病職能治療。

  • 生理疾病職能治療:生理職能治療主要是以腦中風、腦血管病變、腦腫瘤、頭部外傷、脊髓損傷等生理疾患為主
  • 兒童職能治療:針對腦性麻痺、身心發展遲緩、染色體異常、肌肉萎縮、腦傷、脊髓損傷或身體病弱、感覺統合障礙、學習障礙、自閉症、智能障礙、注意力缺損過動症、行為及情緒障礙等的個案。

治療方式[編輯]

職能治療會利用各種活動和項目例如「有目的的活動」、「科技輔具」、「環境改造(無障礙環境)」來測試患者,以分析或訓練患者達到技能上的自立,並且以「全人」作為思考中心看待個案。「全人」指的是將個案視為一完整個體,而不會只針對病症進行治療,即使是另患有相同病症的個案,在職能治療領域內所給予的治療方式也會因為個案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經過活動後,再根據患者生理及心理上所反映出的特性加以診斷,並給予合適的選擇或改裝,以符合患者的需求,協助他們日後在工作、社交、家庭、生活上發揮出最大的潛能。心理治療相關人員則是從中評估問題所在,針對個案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給予訓練,讓患者可以重獲得生活的自主性。

職能治療的治療方式甚多,包含藝術性、音樂性、園藝性、心理演劇、就業輔導等。而在治療前及治療過程中會透過評估及分級來決定個案適合的活動難度,以標的JCR(just right challenge)為旨,該活動必須有適當的挑戰性,不可使其太輕易完成,卻又不可太困難,並且會依照個案進步程度進行調整。職能治療的介入策略又分為兩種,分別為治療性活動與代償性策略。

  • 治療性活動:針對不足的能力加以訓練。
  • 代償性策略:思考並使用替代方案去完成活動。

由於職能治療同時強調治療個案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故職能治療也跨越了心靈上的復健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復健兩大領域。

休閒醫療[編輯]

又稱康樂治療、遊憩治療,是指透過靜態或是動態的休閒活動,讓活動參與者生理、心理狀態達到穩定的一種治療方式。

治療對象[編輯]

憂鬱症、思覺失調症、殘障者、行為問題

治療程序[編輯]

O'Moorow & Reynolds(1989)對於休閒治療提出了一個「APIE」四階段的治療程序:

  • 個案評估(Assessment)-休閒治療師必須先進一步了解個案的興趣、基本能力、生活環境。
  • 規劃活動(Planning)-配合個案的體力、興趣、活動所及範圍,替他規劃一套靜態或動態活動來達到治療目的。
  • 計畫執行(Implementation)-實際將規劃好的活動執行,讓個案的生理、心理、社交行為方面接受治療,早日改善。
  • 結果評估(Evaluation)-治療活動結束後,休閒治療師必須收集評估資料,來測量本次活動是否對於個案有達到效益。

治療類型[編輯]

  • 靜態活動

1.園藝治療:讓個案實際接觸園藝材料,與大自然接觸,進而紓解壓力與復健心靈,以達到治療效果。

2.藝術治療:

音樂治療:利用簡單的音樂活動,使個案接受治療。

舞蹈治療:透過舞蹈動作,讓個案活動肢體來抒發自己,達到治療效果。

戲劇治療:利用角色扮演、默劇等方式,讓個案得到身心靈的治療方式。

  • 動態活動

1.遊戲治療:利用玩遊戲的方式,來達到改善個案的治療方法,同時也能說是一種變通的諮詢方式。

2.運動治療:透過運動來治療個案,也是較為特殊的一種方式,不僅能讓個案減少對他人的依賴性,同時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也能改善個案的身心健康。


睡眠醫學[編輯]

睡眠醫學,顧名思義就是治療睡眠相關的疾病。睡眠醫學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包含胸腔科、神經內科、小兒科、耳鼻喉科、精神科,而心理師和睡眠技師在睡眠醫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主要幫助患者透過藥物控制之外的方法,使其感到放鬆。在1970年代,隨著失眠病患的求診量增加,睡眠問題逐漸受到重視,等到2004年,睡眠醫學才從副科被認證為正式專科。

心理學在睡眠醫學的應用包括:失眠、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兒童睡眠問題、睡眠疾病相關的認知功能評估等。

行為睡眠醫學(behavioral sleep medicine)是結合睡眠醫學與心理學的新領域,包括對睡眠相關障礙的科學探究和臨床治療,重點關注影響睡眠的心理、生理、行為、認知、社會和文化因素,以及睡眠對這些因素的影響。其臨床實踐是一門循證行為健康學科,主要使用非藥物治療,通常以問題為中心,並針對特定的睡眠問題,也可以與其他醫學或心理健康治療(例如睡眠呼吸暫停的醫學治療、情緒障礙的心理治療)相結合。對引發、維持睡眠相關的行為、思想和環境因素進行教育和系統性改變,為其主要技術涉及範圍。

以常見的睡眠醫學疾病而言,目前已證實認知取向的行為治療對於治療失眠有顯著影響力,對晝夜節律性睡眠障礙同樣以行為取向治療為主要介入方法。根據研究,目前影響睡眠的生理機制主要有三機制:恆定機制(Homeostatic Process)、晝夜節律機制(Circadian Process)與清醒激發系統(Arousal System)。

  • 恆定機制(Homeostatic Process):負責調控每天睡眠的時間長短。
  • 晝夜節律機制(Circadian Process):負責規劃每天睡醒的時間,此二機制協同控制個體「睡眠」的運作。
  • 清醒激發系統(Arousal System):讓個體維持腦袋「清醒」的狀態,此系統會抑制睡眠系統的作用,在不應睡覺時讓個體保持清醒,其受到情緒、壓力及外在感官刺激影響,與心理相關的因素關係密切。

理論上在白天,清醒系統的運作會較睡眠系統的運作更為活躍,使個體可以在白天維持清醒狀態來完成工作,到了晚上清醒系統運作減弱,睡眠系統運作增強,使得我們躺在床上可以順利入睡。但對於失眠患者而言,身體控制睡眠與清醒的系統出現異常,晚上睡眠系統運作並未增強,清醒系統運作也未減弱,因此無法順利入睡。

催眠與心理[編輯]

催眠術(Mesmerism or Hypnotism)最早出現於18世紀中葉的奧地利,弗朗茨·梅斯梅爾(Franz Anton Mesmer 1734-1815)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然後以他的名字將催眠術定名為「Mesmerism」,後來英國人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將其命名為「Hypnotism」,此後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將其定義為「一種涉及集中注意,及減少周邊察覺的意識狀態,具有增強對建議的回應的特徵。」

一、原理

腦波主要分為四種:α(8~13Hz)、β(13~30Hz)、θ(4-7Hz)、δ(<3Hz)波,一般狀態時呈現β波,放鬆狀態時呈現α波,而打盹狀態(意識中斷)時呈現θ波,熟睡狀態時則是呈現δ波。

催眠即是在α波和θ波的狀態進行:當腦波呈現α波時,意識清醒且身體放鬆,此時意識和潛意識合一,不會互相對抗。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耗費的能量最少,腦部獲得較多能量後運作更加快速、順暢,也正是淺層的催眠狀態。當腦波處於θ波時,意識逐漸變弱,大腦將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若意識中斷,便會陷入睡眠狀態;如果此時意識暫停使用,平常清醒時所具有的批判或道德意識將被埋藏起來,對於外界訊息呈現高度的受暗示性狀態(Hyper-suggestibility),較容易接收外來的指令,也就是催眠。

二、方法

大多先使受試者完全放鬆,以進入α波和θ波的狀態,再使用暗示的方法對受試者進行催眠。以下說明幾種常見的暗示方法:

(一)言語暗示:透過言語將暗示的信息傳達給受試者,例如對受試者說:「你現在置身在一個非常幽靜的森林裡。」

(二)環境暗示:將受試者置於一個適合催眠的場所,例如存在有助於受試者進入催眠狀態的光線、音樂、陳設等條件的室內。

三、運用與功效

催眠療法(Hypnotherapy),指利用催眠的方法使求治者的意識範圍變得極度狹窄,並藉助暗示性語言,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通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醫生的言語或動作整合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催眠能很好地推動人潛在的能力,現在部分的心理治療方法是利用催眠以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如強迫症、憂鬱症、治療肥胖、協助戒菸、改善睡眠品質、解除心理壓力、信心重建、治療創傷症候群、恐懼症狀、克服壞習慣、情緒問題等。除了催眠師的經驗及技術外,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也包含被催眠者與催眠師間的信任。催眠師本身是否具備快速與個案建立親和感的能力,及被催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受暗示性(Hyper-suggestibility,可催眠性),皆是決定催眠能進入到何種深度的重要變因。事實上,每個人都具備被催眠的能力,但也因為每個人的狀態各不相同,故進入催眠的速度、深度、及接受催眠的建議的程度都不盡相同。據說催眠程度也受年齡影響,一半認為在兒童時期受催眠的接受度較高,到了青少年達到最高,之後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也有研究表明可催眠性受到遺傳影響。

四、催眠的深度

催眠狀態的深淺可分成淺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而一般粗分為6級深度,測試順序是1級眼皮膠黏、2級手臂僵直、3級數字遺忘、4級疼痛喪失、5級正性幻覺、6級負性幻覺。

可利用歐內斯特·希爾加德編成類似心理測驗的《史丹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HSS),用以鑑定被試催眠感受性的高低。

五、相關理論

對於催眠狀態的解釋眾說紛紜,較重要的理論分為以下幾種:

(一)部份退化(partial regression)理論:催眠使受試者思維退化至較幼稚的階段,且失去了正常清醒時所具備的控制能力,落入較原始的思維方式,因此拋棄理性衝動行事,進行幻想與幻覺的製作(Gill, 1972)。

(二)角色扮演(role playing)理論:催眠本身僅是受試者在催眠師的誘導下,「過度」配合地扮演另一個角色。由於受試者對角色的期望和憧憬等因素,使他們願意高度配合而做出某些行為(Barber,1979 & Spannos, 1986)。然而,很多學者堅持催眠是意識的另一種狀態,並非角色扮演,因為即使是最配合的受試者,也不會同意在不給麻醉藥的情況下進行手術;而針對此質疑,角色扮演學者則認為,在適當的誘導下,譬如酬勞或獎賞,受試者還是有可能接受無麻醉的手術。

(三)意識分離(dissociation in consciousness)理論:歐內斯特·希爾加德(Ernest Ropiequet Hilgard, 1977)根據實驗觀察,認為催眠將受試者的心理過程分離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同時進行的分流。第一個分流是受試者所經歷的意識活動,性質可能是扭曲的;第二個分流則是受試者難於察覺、被掩蔽的意識活動,但其性質是較為真實的,希爾加德稱之為「隱蔽觀察者」。意識分離是生活中一種經常出現的正常體驗,例如長途駕車的人對路上狀況作出了一些反應,但大多無法回憶,正是因為當時意識明顯地分離為駕馭汽車與個人思考兩部份。

企業管理[編輯]

不可否認的,無論是在公司或團隊中,「人」都是重要一環,而管理心理學即是一門嘗試探討管理過程中個體所擁有的心理現象,並且應用在管理實務上的科學,期望透過動機、誘因變化激勵人心,以及改進組織結構、建立領導效率進而達到提高工作與管理效率。管理心理學主要從四個面向研究,分別是個體心理、群體心理、組織心理與領導心理。


(一)四個研究面向

(1) 個體心理:由於團隊中每個人的性格、能力、態度、目標等皆不盡相同,因此最基礎的研究課題即是——領導者如何藉由分析個體差異,給予最適當的誘因和動機,以最大化生產力。

(2) 群體心理:群體由多個個體組成,因此除了個體本身的差異,個體之間的互動其實亦直接影響著整體工作環境。故如何面對個體間摩擦、增進同事間情感等群體凝聚力相關的考驗,都是管理者須正視的課題。

(3) 組織心理:著重於探討組織對內和對外的心理條件,對內舉凡組織規範、架構,甚至公司文化的建立,像是日系企業的嚴謹與紀律、新創公司的自由與朝氣;對外好比品牌形象塑造、公司整體的目標精神,這些元素都影響著員工對公司的心態。

(4) 領導心理:是企業中影響人積極性的重要面向,其研究包含兩個範疇: 一為靜態研究,側重研究領導者的個性特徵與領導集體的結構特點;二為動態研究,側重研究領導方法,探索不同領導行為、領導作風與領導效率的關係。


(二)管理心理學理論之應用

(1) 過度辯護理論(Overjustification Theory):是由雷波(M.R. Lepper)和格林尼(D. Greene)所提出的一種認知理論,探討關於實施獎勵機制後,人們往往追求外在動機(獎酬)而忽略內在動機(工作樂趣)。在個體心理的基礎上,領導者給予員工適當的獎勵、動機,以提升他們的生產力,但長久施行下來,當獎勵不再達到員工的期望,員工多半會傾向失去對於此工作的熱情,生產力可能因而下滑。

(2)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源自於美國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於1924到1932年所做的一項實驗,分為照明、福利、訪談、群體四個階段。 前兩項分別研究工作環境燈光亮度、福利待遇的改變是否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研究結果發現,工作環境的改變並不影響工作效率,反而是當員工得知自己被觀察時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由這項結果可知,領導者應適時的給予員工一些關注,以提升工作效率。 訪談實驗則是對工人進行無規定內容的訪談計畫,實驗結果發現工人們藉此機會宣洩各種心中的不滿,發洩過後心情舒暢因而大幅提高產量。故領導人若關心員工的不滿情緒則有助於提升生產率。 而群體實驗則是對特定班組實行特殊的計件工資制度,最終卻並未帶來產量的提升,主要原因出在班組間的團結狀況。因此領導人為了維護團隊的和諧,可以捨棄物質利益的引誘。

(3) 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此效應的實驗內容如下:老師在教導資優班學生時相對用心,當老師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一般學生時,學生們的考試成績變得較好。然而事實上,實驗中的資優班只存在於名義上,學生智商高低都是隨機分配的。此項效應可應用於管理上,說明領導者應適時給予員工正向的鼓勵和肯定,以激發其潛能。

(4) 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此效應的實驗內容如下:俄國心理學家布魯瑪.蔡格尼(Bluma Zeigarnik)在餐廳用餐時,發現服務生能在沒有紙筆的狀況下,記住大量客人的需求,但過一段時間後,再詢問該服務生先前那群客人的餐點,他卻無法記得任何資訊。而後蔡格尼進行了一項實驗,讓兩組人分別拼拼圖,一組在拼圖期間受到干擾,另一組則不干擾,最終發現受到干擾的組別對於拼圖內容記憶猶新。此項效應可應用於管理上,當員工在工作時受到干擾時,往往會以完成為目標,而打斷工作則會影響工作效率,因此最好的解決之道是專注於一件事並完成它。

(5) 延遲滿足理論(Delaying Gratification):源自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華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所做的「棉花糖實驗」,實驗者給一群四歲的小孩每人一顆棉花糖,並且在離開前告訴他們只要能忍十五分鐘不吃,即可再獲得一顆棉花糖。之後延伸觀察這群兒童未來的升學表現,發現比起那些沒忍住的孩子,當初忍住誘惑的人較為成功。此項理論可應用於管理上,員工往往會選擇簡單的工作去做,但是做那些困難的任務的員工在企業界往往是最為成功的。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與組織行為有關的人的個體特點(如動機、能力、性向)、人的群體特點(如群體的分類、人與組織的相互作用)、領導行為特點(如領導風格、領導的評估與培訓等)、組織理論與組織變革(如組織的模型、組織變革與組織開發研究等)以及工作生活質量研究,著重透過改善工作環境、工作豐富化、擴大化等方面,調動職工的積極性,以提高生產效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學則是透過比較不同的地區、國家、社會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為的異同,為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合作經營企業提供科學根據。

關於企業與心理學之相關內容,牽涉到兩個重要概念,分別是管理力與領導力,兩者差別即是心理學的研究重點。管理須透過權力,而領導則是利用魅力,激勵、鼓勵等,讓領導力作為一種影響力,使領導者本身成為典範,進而讓下屬可以更主動地順服,而非因為權力而相對被動地配合。藉由心理學活化企業管理,發展更進一步的彈性與成長,使得心理學對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個組織由「人」和「物」兩大因素構成,兩大因素在組織中形成了三大關係系統:
①物-物關係:主要是技術管理的對象,包括材料、設備、資產、資金、技術等方面的管理。
②人-物關係:人與物形成一個交叉系統,部分作為技術管理的對象,但主要是勞動心理學與工程心理學的對象。
③人-人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為管理心理學主要的研究對象,在活動行為中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益,並對勞動者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教育。

股市投資[編輯]

投資心理學主要將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與金融市場投資實務做結合,並對投資者在操盤過程中產生的心理狀態,進行了合理的解釋,同時提出改善投資者行為的有效方法。投資心理學企圖藉由在心理學知識的使用上,對投資人行為背後的動機描述更加一致、有組織且更完整。此外,透過投資心理背後的解析,協助投資人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風格、財力和性格的交易方法。以下列舉幾個投資心理學現象:

  1. 「從眾行為」 (Herd Mentality)也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泛指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喜歡模仿多數人的想法或行為。最主要原因乃是因群體壓力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認為跟著人群走就不會犯錯。金融市場上最常見的現象是,投資者蜂擁響應分析師的建議,甚至是不看公司財報或營運數據,只憑親朋好友的小道消息就盲目購入股票。除此之外,股價飆漲也很容易促使投資者一擁而入,儘管他們根本摸不著頭緒股價為何上漲。因此,如果投資者易受他人影響,盡量減少接觸資訊或看電視報紙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好處,此外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更要有勇氣做出與群眾不同的行為,避免盲目相信或太過在於他人看法。
  1. 「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為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泰勒(Richard Taylor)首次提出。塞勒認為每個人除了他錢包裡、銀行的實際帳戶之外,內心中會有不同的心理帳戶。而人們在心理上主觀地將不同來源的收入與支出分門別類成不同的心理帳戶並做出經濟決策。例如:努力工作的薪水計入「辛勞工作」帳戶,當你從此帳戶提取金錢消費時,會因為工作而來的收入得之不易,因此在花費上更為謹慎小心;買賣股票的獲益則被列為「意外之財」帳戶,因此這筆錢隨意揮霍也沒關係。換言之,如果人們想要更聰明消費、理性理財,就要避免落入心理帳戶的陷阱,以免浪費辛辛苦苦賺取的投資收入。


從一個你的心理帳戶是什麼開始,試著用另一種管道抑制衝動消費。

  1. 「錨定效應」
  2. 「錨定效應」

行銷和消費[編輯]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律。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其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律及個性心理特徵。消費心理學具體的研究重點有市場營銷活動中的消費心理現象、消費者購買行為中的心理現象﹑消費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而研究內容則包括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內在條件以及外部條件。藉由消費心理學在實務上的運用,對於消費者來說,可提高消費行為所帶來的的效益,而對於商家、企業等經營者來說則可以提高經營效益。以下列舉幾個消費心理學現象:

  1.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為一個有趣的例子。當人們進行決策時,常會把最先獲得的資訊當成一個基準「錨點」,後來收到的其他資訊,都會被拿來和這個基準錨點做比較。例如說把原本的標價「一件300元」劃掉而在旁邊寫上「一件100元」,由於300元的較高價格標示對消費者產生了錨定效應,便會讓其認為以100元購買此商品有獲利的感覺。
  2. 「宜家效應」(IKEA effect)是另一個有趣的例子。這個效應是一個認知偏誤,指出那些由消費者親自組裝的產品會被他們認為有較高價值,例如IKEA(宜家家居)透過節省組裝成本、壓低售價,增加市場的競爭力,讓消費者自行組裝產品,而消費者可由較低價格購入產品自行組裝,且因宜家效應而對產品品質更加滿意,對消費者和商家而言是雙贏的局面。
  3. 「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 指的是商品價格定得越高,有時會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類商品稱為凡勃倫財(Veblen Good)。這種消費的目的並不僅是為了獲得直接的物質滿足與享受,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獲得一種社會心理上的滿足。由於某些商品對別人具有炫耀性的效果,如購買高級轎車顯示地位的高貴,收集名畫顯示雅致的愛好等,這類商品的價格定得越高,需求者反而越願意購買,因為只有商品的高價,才能顯示出購買者的富有和地位,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消費亦有增長的趨勢。
  4. 根據近年的產業實務與學術研究結果,「口碑(Word of Mouth)」逐漸成為衡量品牌成功指標。Lovett(2013)的研究歸納出 3 種形成口碑的關鍵因素-功能導向、社會導向以及情感導向心理需求。
① 功能導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關鍵在於「知覺風險(Perceived Risk)」,包含決策結果的不確定性、錯誤決策之後果嚴重性。消費者為了避免事後發生不愉快的經驗,產生動力向其他人求助,衍生出品牌的推薦行為。
② 社會導向的心理需求是因應自尊與他尊而生的口碑。消費者藉由提供別人經驗、見識,讓自己得到信心與價值感,此機制稱為自我強化(Self-enhancement)。在此意識下,品牌所代表的「品質感」、「獨特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此經營者可以運用手段提升商品的品質與獨特性,或是喚起消費者認同,進而提高口碑。
③ 情感導向的心理需求的口碑形成關鍵在於挑動情緒,如致力提高顧客的滿意度,讓顧客在整個服務體驗過程都維持高昂的正面情緒。媒體刊物經常使用聳動標題來刺激讀者情緒,企業也常以「了不起的創新」、「小蝦米擊倒大鯨魚」、「平凡人創造不平凡」等故事達到引起興奮的功效。
  1. 「誘餌效應」(Decoy effect)是指引入第三個選項來加強舊選項的吸引力。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琳達·張(Linda Chang音譯)表示:「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設計選項,就能推動人們轉而選擇價格更高的產品。」例如:你買一杯咖啡,可能已經注意到,大、中、小三種容量——中杯價格幾乎和大杯差不多,而你通常會為了貪小便宜挑選大杯。這種認知偏見會提出一項不太吸引人的額外選擇——比如相對昂貴的中杯咖啡,誘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選擇的錢。
  1. 人類在做購買決策時,其心智決策主要可分成兩種模式:情感決策模式(Affective model)以及理性認知決策模式(Cognitive model)。
① 情感決策模式的消費者(例如要買情人的生日禮物或是吃大餐時),做決策時會帶著許多強烈的感覺。
② 出於理性認知決策模式的消費者(例如應付工作的消費行為)在做決策時較不情感取向,而是理性地專注於商品功能、性價比等資訊。
  • 學者 Laran & Michael Tsiros(2013)發現,當人們處於理性認知模式下,在面對不確定性的情境時會延後其購買決定;反之,則會加速決定速度。然而,對於處於情感決策模式的消費者卻剛好相反,面對不確定的情境因素反倒會加強購買意願。
  • 造成上述的原因在於,人們在情感決策模式時,做決定的當下包含了許多情緒感覺,處於這種情境的人們會期待不確定性帶來的驚喜感;反之,若是處於理性認知模式的消費者,其對價格與資訊透明度較敏感,不確定性會帶來他們的困擾,進而導致購買意願的降低。

教育和學習[編輯]

教育心理學是探討學生學習行為、教師教導行為,及兩者互動的科學;目的是為了解決教育上的實際問題,並建立有系統的教學理論。

對象與範圍 : 教育心理學主要在研究人類,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特定教育環境下的學習心理及效果,此特定教育環境並不只限於應用在學校場所,但主要是研究學生及教師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如何學習和教師如何教學的基本心理學規律。

 教育心理學家透過學習理論為指引,來幫助他們有效研究一般人的學習模式。當中有不少學習理論廣為世人所接受,茲詳列如下:

  1. 認知論: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認識與了解,視為學習的必要條件。認知論源於本世紀初葉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重視知覺的整體性、重視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其中有四條較為有名的教學原則, 動機原則, 結構原則, 程序原則, 強化原則。認知論主要希望促進心理結構的改變, 而不是利用刺激與反應的方式去促成行為的加強與改變, 認知論主張個體面對一個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習效果,端賴以下兩個條件:
(1)新情境與舊經驗符合的程度:個體面對的學習情境中,通常包括熟悉的與生疏的兩類刺激。熟知刺激較多時,即表示學習情境較符合個體已有的經驗架構,容易認知、了解,故而容易學習。學生們都曾經驗,如果閱讀資料中生字、新詞、專門語術超過了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時,無論怎樣努力熟讀強記,都很難學習到書本中真正的意義。
(2)新舊經驗的結合並重組:學習並非是零碎經驗的增加,而是以舊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吸收新經驗,並將兩種經驗結合重組成為經驗的整體。因此認知論者不重視被動的注入,而強調主動的吸收。
  1. 發展論:根據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學童思考的能力是與日俱進的,一開始並沒有成熟的抽象思考能力,因此老師在教學上會利用道具的輔助,例如珠算盤、圖卡、小模型等,協助學生建構他們的理解模式。或者根據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年紀較小的學童並沒有社會規範的概念存在,一切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作為行動的準則。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建立獎懲制度,讓學生知道做錯事就會受到懲罰,替他們建立起最低水平──避罰服從取向的道德標準。
  2. 建構論:由「實踐中學習」,而非依賴別人「告訴他們」會發生什麼事。教師除了觀察兒童學習外,也需要在兒童活動期間吸引他們、為發現而驚呼,並用難題刺激起他們的理性思維。我們可以向他們發問:「真奇怪,為什麼開水不會從那盛滿水的杯邊流出來呢?」教師有時會在兒童發生衝突時介入,但只會強調他們應找出問題所在,並促進他們去尋求解決辦法及自行調解。
  3. 社會認知論:社會認知理論則認為,不僅加諸於個體本身的刺激物可以讓其獲得或失去某種行為,觀察別的個體的社教化學習過程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效果。若學生看到教師誇讚行為良好的同學,並且給予獎勵,學生下次在老師面前就會顯得更加守規矩。也就是說強調觀察學習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習者的行為改變是觀察他人行為及其後果的結果。
  4. 動機理論:動機是需要產生的,當需要達到一定的強度,並且滿足需要的對象時,需要才能夠轉化為動機。因此個體的激勵價值愈高,其期望機率愈高,則他完成目標的努力程度也愈大。所以教師可以適時的鼓勵或獎勵學生,讓學生能有進步的動機與信心。
  5. 行為主義:假設所有行為的產生皆是由環境中的刺激所產生的反應,或是個體的生命史中所形塑而成的結果。行為主義重視環境因素所帶來的影響。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向遵守課堂規則的學生進行表揚、頒星、等各種有系統的獎勵,進而統整班級的秩序,使班級共好,進而改善整體學生的行為。行為主義主要仰賴以下五個教學過程, (a)具體說明最終的行為表現, (b)評估行為, (c)安排相倚關係 (d)實施方案 (e)評價方案。


心理學家告訴你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可以更有效率的讀書。以下是幾個更有效率的讀書秘訣:

  1. 千萬不要節省讀書時間 : 你能學到多少是你花了多少時間讀書的函數。
  2. 分多次閱讀 : 一次讀一些比一次長時間閱讀有效,為了避免考前填鴨硬記,考前設立每天或每周小時段讀書的目標。
  3. 當你疲倦、飢餓或不能集中精神時,不要讀書,待精神恢復及準備好時再開始讀書。

書籍影音[編輯]

核心觀念[編輯]

1.《普通心理學:核心概念》 作者:Philip G. Zimbardo、Robert L. Johnson、Vivian McCann 譯者: 張文哲、洪光遠、邱發忠、蘇文賢 出版社: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2.《心理學概論:心靈與生活探索》 作者:John W. Santrock 譯者: 黎士鳴, 鍾天鳴 出版社: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3.《心理學導論》 作者: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 Fredrickson,、Geoffrey R. Loftus,、Christel Lutz 譯者: 危芷芬 出版社: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4.《行為主義》 作者:John Watson 譯者:李維 出版社: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5.《認知心理學》 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出版社: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出版

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 作者:鄭昭明 出版社: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簡介:

7.《動機與人格》

8.《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 作者:John Watson

9.《知覺與傳播》 作者:Donald E. Broadbent

10.《這才是心理學!》 作者:Keith E. Stanovich 譯者: 楊中芳 出版社:遠流出版

11.《漫畫心理學:心智如何探索複雜環境,又怎麼愚弄我們?》 作者:Danny Oppenheimer, Grady Klein 譯者: 朱怡康 出版社:行路出版

心理學的歷史發展[編輯]

1.《二元並存論》-柏拉圖

二元論是一種本體論的觀點(本體論又稱為存在論、存有論等,為形上學的其中一個基本分支,主要在探討的是「存在」、「存有」等事情的本質,也可以說是探討每件事物的基本特徵,也就是「本質」),二元論則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是由兩個世界所組成,其中一個是我們的感官所感受知覺到的世界,另一個則是靈魂所存在的世界,而感官所感知的世界即是靈魂所處的世界的延伸。此理論為一哲學理論,有其歷史文化的脈絡可循,對心理學的探討開啟不同的觀點。但是,這個理論和現代的臨床研究做對照後,會發現人類的心理反應確實不只是透過大腦來感知,比如,一個缺少手臂的人,也可能因為受到視覺或是聽覺的刺激,感覺到自身手臂的疼痛(幻肢痛的研究),證實了除了各種感官神經的感覺以外,還有其他的感知能力。

2.《論靈魂》-亞里斯多德

《論靈魂》是亞里斯多德的一篇重要著作,其學術價值不僅是《形上學》後的重要延伸,更成為現今西方心理學史上的開創性著作。《論靈魂》具體研究生命物體的共同屬性,其所探討的問題為聯繫精神界及生理界的驅動原理。靈魂為一個生命原理,藉此區分事物是否為生物,而不同種類的生物所擁有的靈魂種類也不盡相同。生物界中所有物種皆具有營養、生長、及繁衍的性質,此稱為生魂;而動物界更具有感覺、渴望、及移動的能力,稱之為覺魂。至於人類的靈魂不僅兼具上述兩種類型的所有能力,更擁有獨特的理性能力,可將此稱為理性魂,人類在萬物中是唯一靈魂兼具三種不同類型的能力。綜上所述,亞里斯多德的理論雖與現代科學知識有所差距,但其觀點已可對應至當代心理學等知識領域,為現今知識論奠定理論基礎。

3.《佛洛伊德傳》-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是近代醫學、心理學乃至現代文藝理論上,影響最大、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在自傳裏道出自己的秘密與苦鬥的歷史和心路歷程,讓我們看到一個天才是怎樣發展出來的,每一部理論與文采並茂的論著,是如何結晶出來的,鍾士是佛洛依德相知相惜三十多年的好友,由他傳記名著中我們可以了解佛氏的特質、性格、生活、工作乃至他的愛情與婚姻。

這本書以佛氏的學術良心而寫就的「思想史」,經由受教於他的詹姆士.斯特雷奇譯為英文,確實能讓我們看到佛洛伊德多采多姿的精神生活,以及他所面臨的種種挫敗和成功,雖然我們不能親眼見到其現身說法,但藉著此書,的確可以讓我們看到佛氏那深奧浩瀚學問的大致輪廓。

4.《危險療程:心理學大師榮格、佛洛伊德,與她的故事》-John Kerr

她是榮格的病人,也是他的祕密戀人。她促成榮格與佛洛伊德的世紀交會,因此激盪出心理學發展與科學思潮的卓越高峰,卻也造成這對師徒關係決裂、各立門戶。這是心理學界最著名的三角關係,也是最引人入勝的心靈探險。

一九零四年,一位名叫薩賓娜.史碧爾埃的俄國年輕女子被帶到蘇黎世的精神病院,接受卡爾.榮格的治療。受過良好教育的薩賓娜聰明有才華,成為榮格不可多得的研究對象,兩人跨越了醫病關係界線,發展出不倫之戀。榮格將秘密戀人的案例以「薩賓娜.S」為代號發表,藉此向佛洛伊德討教,兩人因此建立起深厚的師徒情誼,他們的思想交流為精神分析奠定了未來的基礎。    臨床心理學家暨出版社編輯約翰.克爾藉這段學術界不可告人的三角關係,鉅細靡遺地重現二十世紀初精神病學發展與精神分析的崛起與興盛。薩賓娜不僅促成兩位心理學者的世紀性思想激盪,對精神分析做出實質貢獻,她是榮格的「阿尼瑪」,也成為佛洛伊德與榮格日後分道揚鑣的風暴核心人物。

5.《夢的解析》-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這是一本赤裸裸地呈現真實人性的著作。在那個闇昧的時代,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解放了潛意識的巨獸,試圖擺脫現代社會的禁忌,從而顛覆二十世紀人類知識的發展和思考的方式,各種派別的學說、理論等得以建基於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之上,展開一種全新的文明向度。

在佛洛伊德之後,人們終於能正視自己內在的欲望和黑暗面──從此改變人與自身的關係,其精神分析方法,如火光劃破漆黑的夜空,照亮幽渺、深邃無邊的人類潛意識世界。

6.《精神分析引論》-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論》是佛洛伊德在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一七年間,在維也納大學冬季學期開設的「精神分析基礎引論」課程內的演講內容集結。書中能夠看到佛洛伊德對其先前理論(如後設心理學、精神分析等)所做的整理,更能看到佛洛伊德給未來心理學發展提供的種種可能;他以嚴謹的研究方式賦予科學新的意義,進而建構出他個人的文化理論與個體心理學;同時,他也在書中點出了當時心理學理論的問題,並以完整的架構陳述了自己的理論,也做出詳細且容易理解的整理和摘要。

7.《感官知覺理論》
8.《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9.《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10.《路西法效應》菲利普·津巴多

作者在書中詳細敘述了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經過,並且對阿布格萊布監獄虐囚案中美軍獄警虐待囚犯的現象作出了社會心理學解釋。

史丹佛監獄實驗:將學生隨機分配為獄卒和囚犯兩組,被委派為獄卒的一組的學生的任務是要維持「監獄」裡的秩序,確保囚犯乖乖聽話、不鬧事;囚犯組則安份地做其囚犯便可。在原本預計持續兩週的計畫中,僅執行了六天便被迫中斷,因為當時無論監獄內外,情況皆已全然失控,且有多名囚犯情緒崩潰。第一天還有些怯懦、相敬如賓的囚犯和獄卒們,到第二天就爆發衝突,之後情況每況愈下,三分之一的獄卒被認為顯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傾向,越演越烈的施虐、羞辱相繼發生。當時有將近超過五十個相關及非相關人士一起關注這個實驗,卻沒有一個人出聲制止這個可怕的現象,即便每個人都因眼前的景象而感到恐懼,一直到實驗主辦人Philip Zimbardo的同事Christina Maslach表示強烈反對及抗議,才讓這場實驗提前結束。這個實驗證實了,權力的賦予、角色的認同會讓一般人的行為產生巨大的改變,甚至讓他們做出違反人性的事情。

路西法效應:上帝最寵愛的天使路西法後來墮落成魔鬼撒旦。指一些平凡人或社會團體,在特定情形下,人格、思維和行為方式會忽然墮落,將人性中邪惡一面釋放出來,集體作出有違道德的行為,甚至反人類罪。

為何許多平凡人會出現這種心理異常轉變,從而作出惡行,菲利浦教授認為成因如下:

  1. 盲目服從權威與紀律,使人漸漸地放棄獨立意識,失去自我決斷力,從而不經批判地接受上司或權威人士的不人道命令。
  2. 下令去集體作惡,分散與推諉個人之責任。
  3. 將其他人或個體去人性化,減低對其作惡的罪疚感。
  4. 將自己去識別化。透過匿名、變裝等方式,避免為自己的惡行承擔責任。
  5. 群體情緒化,互相加強彼此共同作惡的認同感,不再容易接受外來的意見,在有意無意下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線。
11.《原來這才是心理學》
12.《這才是心理學!》
13.《打開史金納的箱子: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實驗》

跨文化研究[編輯]

1.《華人本土心理學》
2.《如何研究中國人》
3.《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本土契合性》

生活應用[編輯]

1.《由演劇到領悟》
2.《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
3.《心理劇的核心-心理劇的治療層面》
4.《正念:八週靜心計畫,找回心的喜悅》
5.《網路心理講義》
6.《教育心理學》
7.《軍事心理》
8.《少有人走的路》
9.《先別急著吃棉花糖》(Don't Eat the Marshmallow...yet! The Secret to Sweet Success in Work and Life),
10.《過度飲食心理學:當人生只剩下吃是唯一慰藉》, Kima Cargill
11.《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犯罪心理學家教你辨識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潔西卡.法羅絲Jessica Fellowes,凱莉.戴恩斯Kerry Daynes

影音[編輯]

  1. 北京清華大學MOOC課程:心理學概論 / 共57集
  2. 耶魯大學公開課程 / 中文翻譯版本 / 共20集
  3. 心理學在TED
    1. 心理學觀點的「幸運關鍵」:劉軒(Xuan Liu)
    2. 如何用科學方法驗證「自由意志」是否存在?:吳嫻(Denise Wu)
    3. 姿勢決定你是誰:Amy Cuddy
    4. 用頭腦變魔術:Keith Barry
    5. Oliver Sacks:從幻覺認識我們的心智
    6. 如何解讀別人的心思:Rebecca Saxe
    7. 我們能掌握自己的行為嗎?:DanAriely
    8. How to spot a liar 識破謊言的假面: Pamela Meyer
    9. Reading minds through body language: Lynne Franklin
  4. 十大真相 心理學 Top 10 Facts Psychology
  5. 《一口吃心理學》為什麼你不應該信任成功人士的建議?
  6. 解構從眾心理學
  7. 台大開放式課程_普通心理學/共十二講
  8. 台大開放式課程_夢的心理學/共十五講

其他書籍[編輯]

以下書籍均由各大學心理學概論課程教授指定及參考書目選取

學術類別[編輯]

  1. 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本土化的心理學。楊國樞。本土心理學研究,1993年6月
  2. 詮釋中國人的悲怨。余德慧、徐臨嘉。本土心理學研究,1993年6月,第一期
  3. 王震武、林文瑛、林烘煜、陳學志(2001):心理學。台北:學富。
  4. 陳憶貞譯(Robert J.Steruberg著)(2006):普通心理學。台北:雙葉。
  5.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
  6. 葉重新(2004):心理學。台北:心理。
  7. Benjamin,B.Lahey著,黎士鳴編譯(2005):心理學概要。台北:麗文。
  8. John W. Santnock著,黎士鳴編譯(2008):心理學概論。台北:雙葉。
  9. 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梁庚辰主編,臺大心理學策劃。臺大出版中心。

心理學與人生[編輯]

  1. 前世今生的謎與惑。王溢嘉。野鵝出版。
  2. 夜間風景—夢。王溢嘉。野鵝出版。
  3. 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卡內基叢書。
  4. 溝通與人際關係。卡內基叢書。
  5. 超越自卑—個體心理學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阿德勒。百善書房。
  6.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Victor Frankl. 光啟文化。
  7. 美麗新世界。賀胥黎。桂冠圖書。
  8. 異鄉人。卡謬。志文
  9. 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李明濱著。健康出版。
  10. EQ Daniel Goldman 丹尼爾高曼之中文版書
  11. 走出生命的幽谷。沈楚文。張老師文化。
  12. 心理的迷惘與突破。沈楚文。張老師文化。
  13. 陸洛、高旭繁譯(Wayne Weiter & Margaret A. Lloyd著)(2006):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台北:洪葉。
  14. 重新相處的勇氣:36堂關於家庭、人際、職場的阿德勒勇氣實踐課。岸見一郎著,陳聖怡編譯。楓書坊出版社。

流行心理學[編輯]

  1. 被討厭的勇氣(1)(2):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究竟出版社。
  2. 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大數據時代,你一定要避開的自以為是。作者:湯瑪斯.吉洛維奇。先覺出版社。
  3. 靈界的譯者套書(全3冊)作者:索非亞。三采出版社。
  4. 驚奇的力量:心理學家教你駕馭突發事件,利用驚喜打破單調的生活,點燃創意與生命 作者: 塔妮亞.露娜Tania Luna,黎安.倫寧格博士PhD Leeann Renninge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