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觀念
- 討論關於意識的各種面向,包括:
- 意識的緣由
- 意識的層次
- 意識的自發與觸發狀態
- 由注意改變的意識狀態
-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
- 能夠改變意識的物質與藥物
- 研究發現
- 介紹幾項關於「意識」的研究討論,以不同的角度,更深層地探討意識本身:
- 主張心理意識為不連續性切入
- 相對於上一個觀點,將心理意識比擬為綿延不絕的水流。
- 探討意識與失眠,以及睡眠姿勢與夢境究竟有何關聯。
- 麻醉藥、迷幻藥與幻覺產生的原因。
- 個案分析:探討實驗中對意識的觀察與發現,了解意識究竟對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 分析夢境與創傷性經驗之間的關聯性並探討重複夢境之間的相關性。
- 由個別案例探討催眠技術應用在認知治療的情形。
- 討論罹患癌症是否影響情緒覺察與反思能力,並更實際地觀察意識的運作模式以及心理與生理的交互作用。
- 生活應用:提出在日常生活中較可能遇見有關意識的五種實際應用。
- 意識與死亡:探討意識在死後的存在與否,以及人類瀕臨死亡時所面臨的現象,與意識有何關聯。
- 潛意識運用:探討能如何有效地掌握並運用支配了我們大多數行為與決策的潛意識。
- 壓力:探討壓力的成因與意識的關聯,並提供讀者數種抒壓的方法。
- 意識控制:以實驗與實際的技術應用,闡述意識與外界的運作機制。
- 人工智慧:探討形上學的最基本議題——何謂自我意識?而機器人是否擁有自我意識,我們又該如何檢測?對於人類的未來又將有何衝擊?(圖靈測試(Turing test))
- 書籍影音
- 書籍:提供與「意識」相關聯的書籍,另外還有探討特定主題的書籍,讓讀者更深入了解「意識」的相關知識。
- 影音:提供科學性 TED 影片以解釋和探討「意識」的概念。另外也介紹三部選擇性注意測試的相關影片,帶領讀者了解選擇性注意的現象。
核心觀念[編輯]
意識在心理學上的定義為「個體對自我感覺,以及對外在環境刺激的覺察狀態」。[1]意識已經成為了現代多個學科的研究對象,涉及到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電腦科學、社會學、哲學等學科。心理學家認為意識存在腦海之中,是大腦神經連結的產物。意識使我們能夠規劃活動並監督我們實現目標的進度(Kihlstrom, 1984)[2],並在身體內部思考、感覺和產生慾望等。根據以上的定義,我們能夠知道意識是從個體自身的觀點與經驗出發,因此早期科學家常透過內省法(自我觀察法,introspective method)來研究意識,即透過蒐集受試者紀錄與受試者陳述自身意識相關資訊來分析人類意識。然而,由於受試者多從自身的感覺經驗出發,以內省法蒐集資料並不客觀和理性,故此後續研究者開始採用較客觀的「實驗法」與「觀察法」,例如行為觀察、腦波觀察、腦部活動攝影技術等方法,蒐集受試者的資料,以追求更貼近真實的答案和研究結果。
意識可以說是人對於環境及自我認知的能力和清晰程度,是一種自我感受、自我存在以及對外界感受的綜合體現。對於意識最簡單的詮釋,是人類個體對自身內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知覺。意識自出生起便存在,在成長的過程中意識也會逐漸變得清晰,對外界刺激及內在自我存在之感受會愈來愈明顯。 2012 年,科學界發布《劍橋宣言:關於意識》,正式宣稱非人類動物——主要為哺乳類、鳥類,及頭足綱軟體動物(如章魚、烏賊)——也有意識,因此說意識不單只涉及人的意識,而且人類和其他動物對某些刺激的反應在本質上十分相似。但本篇仍以討論人的意識為主。
本節將探討意識的本質、狀態與層次,其中包含自發性的睡眠、觸發性的催眠,以及對外在環境的感知,與內在狀態的覺察。
意識在自主控制下的功能:
- 監控功能:接收外界訊息
人們可以透過感覺系統接收感官刺激來察覺外界訊息。然而,完全接收所有感官刺激會使我們的內在心靈難以負荷,因此我們在絕大多數的時間會忽略多數刺激,只專注於特定刺激上。人類的專注程度和對象通常與外在環境的變化大小有關,舉例而言,當我們專注於閱讀時,會一定程度忽略其他感官刺激;但若外在環境有嚴重改變,我們會馬上察覺這個變化。同時,由於注意力具有選擇性,因此攸關生存的事件通常會被擺在第一優先。
- 控制功能:規劃、啟動並引導行為
人能透過意識引導、規劃即時或是長遠的行為,來適應周遭變動的環境。除此之外,面對尚未發生的事件,大腦在意識的運作下,能夠預想可能會出現的情況,假設過程的經過與結果。如同上一章知覺所提到的,我們可以由上而下「腦補」出假想的環境,並且因應這些假設來採取合理的行動。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巴爾斯(Bernard J. Baars)(2002)提出以下觀點:
- 我們可以透過意識,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整合訊息(Consciousness plays a key role in allowing us to bring information together in novel ways.)
- 意識能夠整合複雜的知覺及心智歷程(To bind our enormously complex perceptual and mental processes into a single coherent whole.)
- 意識讓我們得知知覺和心智歷程是否一致(Whether perceptual and mental processes are fitting together correctly.)
- 意識與自我覺知相關,能協助我們掌控自身情緒(Self-awareness, to control our emotions.)
然而,並非所有行動與思維都是在人們可以自主控制的範疇下。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本我、自我與超我),心智分成:
1. 意識心理:
- 「自我(ego)」: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自我用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如延遲享樂。佛洛伊德認為自我是人格的執行者。
-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道德原則支配,追求完美,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學說中,超我是父親形象與文化規範的符號同化,由於對客體的衝突,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的形式運作,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而令自我左右為難。
2. 無意識心理:
- 「本我(Id)」:是與生俱來的,亦為人格結構的基礎,日後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只遵循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而不關心社會的規則,意為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或不愉快。佛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本我沒有對錯判斷力,也有想自我破壞的慾望。
在此理論中,佛洛伊德再把意識分為三個垂直階層:
- 意識(conscious)
- 前意識(preconsious)
- 潛意識(unconscious)
前意識隱藏在意識之下,而潛意識深埋於前意識之下。
在現代心理學的範疇內,心理事件通常為三種意識的綜合結果,並且有許多行動及思考發生在意識層面之外。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會在靈光一閃的瞬間便突然解決原本百思不解的複雜問題,卻無法明白的說出自己是如何得出解答,這便是潛意識影響的結果。
意識的不同狀態與層次[編輯]
佛洛伊德心理學理論[編輯]
除了清醒的意識外,有些刺激是經由「無意識」、「前意識」、「潛意識」歷程所處理的。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中,無意識、前意識和意識雖是三個不同層次,卻又是相互聯繫的系統結構。佛洛依德將這種結構作了一個比喻:無意識系統是一個門廳,各種心理衝動像許多個體,相互擁擠在一起。與門廳相連的第二個房間像一個接待室,意識就停留於此。門廳和接待室之間的門口有一個守衛,他檢查著各種心理衝動,對於那些不贊同的衝動,他就不允許它們進入接待室。被允許進入接待室的衝動,就進入前意識的系統,一旦它們引起意識的注意,就成為意識。他將潛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潛伏的但能轉化為有意識的潛意識」——前意識;「另一種是被壓抑的且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變成有意識的潛意識」——無意識。而這些意識在不同時間及情況下,分為以下狀態:
- 無意識歷程(Nonconscious processes)
無意識歷程是指某些內/外在的刺激影響到身體或心理的活動,然而人們對其內在身心活動以及周圍環境變化卻沒有知覺的狀況。例如:如呼吸、體溫、血壓的調節都不需要意識的控制,而人們都難以察覺到這些自己內在身心狀態的變化。
此外,有些訊息的出現時間很短或強度很弱,以至於根本無法意識到它的存在,但這些微弱的訊息卻會引發我們的反應。這些低於感知極限的刺激,稱為閾下知覺(subliminal perception)。閾下知覺是指低於閾限的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反應,而閾限是指可以引起人的感受的最低強度刺激。 此議題受到關注的契機,是 1957 年維克利在電影銀幕上所做的有趣實驗*[1]。
- 前意識記憶 (Preconscious memories)
意識之下的是前意識:前意識是指那些不在人體當下意識範圍的事物,但只要嘗試回想它們,就會迅速浮上意識。就如同每個人的名字——多數人不會時刻都在想著自己的名字,即姓名大部分時間都不在人體的意識範圍,但只要人一被詢問姓名,多數人就能在前意識中存取自己名字的記憶,再讓它浮上意識回答問題,這種記憶即是前意識記憶。名字可以說是前意識的淺層,因為基本上一想就能記起。在前意識較深層的位置,可能有些更難想起的記憶,例如中學同學的名字等。但一般而言,前意識的內容是可以被記起的。根據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人類的記憶可分為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和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長期記憶可以長久且大量的儲存訊息,但無法直接使用,必須提取至短期記憶才能被察覺並使用。前意識在無意識和意識之間,避免無意識的本能和慾望進入意識。
- 1.舌尖現象 (Tip-of-the-tongue,TOT)
- 舌尖現象(英語:Tip of the tongue,或者 TOT),也就是常說的「話在嘴邊」,是一種不能從記憶中回憶詞語的現象,時常伴有部分回憶,但又焦急說不出的情況。這個現象名字的由來是英語中「It's on the tip of my tongue」這一說法,經歷舌尖現象的人通常能回憶起部分詞語的特點。 例如背誦英文單字preconciousness,若普遍人只有一瞬間看到這個單字,將難以對其進行完整記憶,對於不知道該字意義以及其字根組合的人,可能只記得片段。
- 2.邊緣注意力 (peripheral attention)
- 在特定時刻下,人體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部份的刺激上,忽略舊有且已麻痺的刺激,以接受新的刺激。然而,即使是人體沒有特別注意的事物,也可能對其產生影響。
- 例如:當人排在一個漫長隊伍中,可能會在過程中滑手機、和朋友聊天、或發呆等,此時他並不會注意周遭環境,不過當有人喊出他的名字,或是剛好說出對方較有印象、有興趣的關鍵字時,排隊者會停止當下手邊的行動,尋找聲音的來源。
- 普遍人在排隊時並不會特意去聽陌生人的談話,故照理而言,應該也不會聽到別人提起的關鍵字、名字。然而事實證明,每當有人提起特定的字詞時,多數人會立刻被吸引[3]。
- 3.雞尾酒會效應 (cocktail party effect)
- 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 party effect)是指人的一種聽覺選擇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某一個人的談話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對話或噪音,使我們可以在噪聲中談話。雞尾酒會現象可在兩種情況下出現:當我們專注在某個聲音上,或當我們的聽覺器官突然受到刺激的時候。
- 例如:當我們和朋友在一個雞尾酒會或某個喧鬧場所談話時,儘管噪音很大聲,我們還是可以聽到朋友說的內容。同時,在遠處突然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時,我們會馬上注意到。又比如,在周圍交談的語言都不是我們的母語時,我們可以注意到較遠處的母語對話。我們所注意的聲源所發的音量,感覺上會是其他同音量聲源的三倍。
- 4.雷斯多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 雷斯多夫效應是指最爲特殊的事件較容易記憶。或是有意義的事件或材料,形象比較平淡、缺乏代表性的材料或事件還要遺忘的慢。尤其是自己熟練的技能,即使一段時間沒有練習,也可以稍加練習就能恢復原本的水準。
- 例如:在一場人數眾多的宴會上,主人只能記住對身形、相貌、年齡、地位等特徵中最爲突出者的姓名,像是身高兩公尺以上的人。或是如果要使廣告內容被消費者記住,其廣告的主題、情境、圖像要很特別,如必須使用對比、新奇的手法,甚至是色彩的變化,都是為了凸顯廣告的顯著性,否則廣告內容可能很快就被遺忘。
榮格[編輯]
榮格認為,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 意識:人格結構的最頂層,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使個人能夠適應周圍環境。自我是意識的中心。榮格認為,意識是心靈中的少部分,具有選擇性和淘汰性,出於自我才能保證人格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完整性。
- 個體潛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人格結構的第二層,包括一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相當於佛洛伊德的前意識。
- 榮格認為個體潛意識的內容主要是由學習與經驗累積而來的情結,即各種壓抑的心理內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緒性觀念群,如戀父情結、性愛情結等,決定著我們的人格取向和發展動力,且情結的作用是可以轉化的,它可以成為個體調節機制中的障礙,或成為靈感和創造力的源泉。面對相同衝擊的發生時,不經由理性大腦支配所產生的反應,是我們依據本能、原型設定的行為模式,並與外在環境互動後所累積的經驗所形成。個人潛意識是由曾經意識到卻被壓抑、或是根本沒有被記錄的印象構成,且部分所形成的情結與維繫個體生存相違背。此外,自我與個人潛意識之間有雙向的交流,自身的經驗像被存放於潛意識中的各種檔案,可以被檢閱和放回。
- 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
- 指人類演化過程中,集體經驗心靈底層的精神沉積物。人類普遍擁有,且處於人類精神的最低層,在個體一生中從未被意識到,經由遺傳獲得而來。包括本能反應與原型。是兩種與生俱來、不需經過學習即可擁有的共同行為模式與心識內容,而這些共同性能跨越個體,故被稱為「集體潛意識」。人類與一般動物比起來,集體潛意識中包含許多超越自我意識的原型。
- 不同於個體潛意識,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且個體始終無法意識到集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是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聯繫的原型所組成,本能與原型相互依存,本能是原型的基礎,原型則是本能內身的潛意識意象。榮格認為世界各地原始人類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夢等,會如此相像便是由於集體潛意識的緣故。榮格曾打比方說,如果意識是一座小島,露出水面的是能感知到的意識,水面下的是個人潛意識。而基底的海床,就是集體潛意識。
意識 | 個體潛意識 | 集體潛意識 | |
---|---|---|---|
位置 | 頂層 | 中層 | 底層 |
內容 | 知覺、記憶、思維、情緒 | 被遺忘的記憶與知覺、被壓抑的經驗、個體性質的夢 | 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與經驗 |
來源 | 自我 | 學習、經驗累積 | 先天遺傳 |
關於「本能」與「原型」:
- 本能:屬於生物性層次,並與維持個體生存相關,例如求生、求偶的本能、獨享資源的欲望等。一般認為,動物所形成的本能行為源自於許多世代的遺傳與演化,亦即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 原型:屬於心靈層次,與維持個體生存較沒有直接關係,例如對英雄的崇拜、對道德的認同等,是形成人類心靈的最基礎成份。以宗教信仰的原型為例,就生物遺傳與演化的角度而言,宗教與維繫個體或族群生存看似不相干,但榮格對此的回應為,每個人內心的最深處都有一個「本我」的原型,「本我」原型的影響通常是以「神祇」的意象出現,這也是許多不同族群的人類,都會發展出某種形式的宗教信仰的原因。
在榮格的理論中,本我才是整體心靈的調節中心,而自我不過是個人意識的中心而已。本我是真正能協調心靈領域、發號施令的中心,而且它是個人自我認同的原型模板。本我有三種意義:心靈作為整體單位來運作、從自我的觀點來看為原型的最高核心、自我的原型根基。
- 個體化:榮格在 1921 年出版之中《心理類型》,曾定義個體化 (individuation)這個詞,榮格又定義一個人的「自我」朝向「自性」的轉化過程 為「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意指一個人的人格整合過程,或自性的 發展過程,也是一生當中意識與無意識的整合的過程。換言之,人的一生也就是自 性的覺悟過程,亦是心靈修煉。榮格將此三個階段各賦與心理學名詞:第一階段為 人格面具(persona)——被發展的人格外在表現的部份,榮格稱之為「外在面目」(outward face),亦即人跟著社會文化所形成的人格面具和保護色。第二階段為 象徵(symbols)——是人可意識和發展的部份,介於意識和無意識之間,榮格稱 之為「內在面目」(inward face),也可能是被忽略的人格,但會藉由象徵表達出來,具有補償作用;第三階段為自性(self)——既是圓心也是整個圓,協調並融和上述兩者,使意識與無意識結合統一,這一部份永遠在發展而沒有停止,以實現 人格整體與穩定為任務,它是個體化過程的目標。
潛意識[編輯]
潛意識(unconscious mind)是指意識中,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變為意識的東西,也就是日常中無法被感知到的深層意識。潛意識在佛洛伊德的理論中,作為一個情緒的儲存處,裝載人心中無法被社會所接受的想法、欲望、願望、帶有創傷的回憶以及情緒記憶等。這些情緒與想法都經由心理抑制被掩蓋,因此我們幾乎無法察覺到它們的存在,例如:戀母情結(伊底帕斯情結)。
雖然潛意識平常不會被捕捉到或是展現出來,但它會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默默影響著我們的行為,不論是性格或是行為都深深受著潛意識的影響。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的意識主導著外在表面的行為與性格,但其實行為和性格中都還有潛意識影響的影子。
- 潛意識因為無法經由心智察覺,我們只能觀察到它的影響,特別是在心理症狀發生的時候,或藉由一些特殊的方法,拼湊出潛意識裡的內容。
- 潛意識可以用來輔助說明一些無法單純靠意識解釋的行為,像是人們有時會講出和心中所想的不同答案,甚至在夢中可以觀察到潛意識,如被禁止的慾望等。然而,當夢境與倫理出現衝突時,潛意識會以象徵性的方式出現,因此夢境必須經由解析來呈現原本的意涵。佛洛伊德從而被歸類為精神分析學派,強調夢境是呈現潛意識中欲望的途徑,尤其是「性」與「攻擊欲」,因為在社會倫理的束縛下,最容易被壓抑的就是這兩者。不過,由於佛洛伊德理論的範圍過於龐大繁雜,古典佛洛伊德的理論無法被證明或反駁。關於潛意識如何影響我們,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說:「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際遇中,潛意識的作用似乎無足輕重。然而它卻是意識思考近乎無形的根。」他認爲潛意識悄悄操控了意識,舉例而言,人在感到壓力時容易撫壓眉心,潛意識則能給予安慰感,不過意識卻未必能認知到自身處在壓力的情況。
有人對「無意識」概念進行辯護,不允許人們將之稱為「下意識」或「潛意識」,認為是錯誤的,容易引起誤解:所謂無意識,它一方面包含著種種因潛伏而暫時不為意識所知,其他一切都與意識活動一樣的活動,另一方面又包含著種種被「壓抑」的活動,假如這些活動變成意識活動,它們肯定與意識中其他種種活動形成鮮明的對照,與「下意識」或「潛意識」不同。
前意識(下意識)[編輯]
前意識(preconscious mind)是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一個層次,在大部分時間裡,前意識通常都不會有意或無意地被察覺。佛洛伊德提出當一個思想處在潛意識狀態但沒有被抑制時,能夠輕易通過記憶、聯想等方式將其召回並變成有意識。
前意識可以説是我們自願回憶起所記住的一切的儲存庫,前意識的特點是對現實的檢驗、可回憶的記憶,以及與文字表達的聯繫。佛洛伊德解釋説,前意識和潛意識的真正區別在於,前者的思想通常是透過關鍵字的聯繫進入意識的,如:朋友詢問起你父母的車牌號碼、考試時看到曾短暫閲讀過的考古題選擇題題目、職能資料師所進行的大部分工作基於臨床情況等,而後者的思想卻基於未知的因素。
前意識也擔當著檢查者的身份,阻止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如:性與攻擊欲)進入意識。當前意識喪失警惕(暴怒失智)的時候,被壓制的潛意識就有機會迂迴進入意識當中。
自動化行為(automatic behavior)[編輯]
根據Schneider與Shiffrin的論點,認知歷程可以根據它們是否需要意識控制而區分為自動化歷程和與之相對的控制歷程。自動化歷程不涉及意識控制也不需要意識覺知;雖然你可能察覺到這些歷程正在進行。也就是說某些活動熟練後會變得習慣、自動化且不需要有意識地去進行決策也能完成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腦中活動負擔會減小,令動作者以相對從容的態度處理,也可以令腦部同時處理其他事項。自動化行為也包含在特定場景下,不需要意識即可做出的一系列固定行為,例如:早上一起床就會刷牙、洗臉、化妝等。Posner和 Snyder提出,自動化的認知歷程有三個特性。
- 它們是不被意識察覺的
- 它們是非意圖的
- 它們消耗很少的或是完全不需要注意力資源。
因此,多個自動化歷程可以同時進行,或者至少是非常快速且沒有一定的順序先後,也就是可以平行的處理。
完全的自動化和完全的控制歷程之間是連續的。有些自動化歷程完全沒有辦法被意識所察覺,像是前意識處理或促發效果(priming effect);有些自動化歷程則可以被刻意的控制,雖然這種情形不常發生。例如,我們很少會去思考與執行各種自動化行為有關的所有步驟,但是如果我們願意,就可以意識到每個動作的進行並控制它們。像是,當打電話或開車到一個熟悉的地方,我們不會想到做這些事時所用到的肌肉,但如果刻意去想,還是可以有意識地操控肌肉的運作以及其行為的步驟。
在執行很多認知作業時,開始的時候是控制歷程,到後來才變成自動化。例如,剛開始學習騎腳踏車時是控制歷程,一旦學會並熟練時,它就變成自動化。在正常的情況下,例如騎在熟悉的路上、良好的天氣和路況,你可以自動化地煞車或加速。但是當情境改變時,相同的活動可能會再次需要意識控制,例如當馬路變得很濕滑,在煞車或加速時,你很可能需要注意力。但是自動化後也可能帶來負面效果,例如:將開車設定自動化的駕駛人,記不清楚沿途景物。
意識內容的研究[編輯]
意識研究是早期心理學主要課題,當時德國心理學家威廉·馮特使用內省法來研究意識問題,內省法是指對自己心理狀態的探究,不受其他知識來源的中介,並確認自身感官、認知、情緒等心理狀態[4],讓受試者以內省法表達對物理刺激的主觀經驗,進而分析意識的內在元素;但內省法在當時遭到許多心理學家質疑甚至反對,反對理由在於他們認為內省法不能準確反映出人們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更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內省法過於依賴自身的觀感,從而導致喪失客觀性,因此大多數的心理學家放棄了內省法,但也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研究方法。直到近幾年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才又為意識研究開闢了許多新的途徑,使得「意識」回到了心理學主要研究課題之中。尤其在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弗朗西斯·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意識問題已成為神經科學研究重要研究對象,如今心理學家將意識分成兩個狀態:
- 整體狀態:
此狀態泛指每個人在認知、行為,以及生理上的不同,例如植物人狀態與健康個體睡眠狀態的清醒與昏迷其實是不同狀態。
整體狀態也可以表現在不同程度的鎮靜、作夢或是催眠等,因此意識並非單純的全有或全無。臨床醫學透過單一向度的清醒指標(昏迷指數,3-15),標示從完全沒有意識到完全清醒的不同程度清醒或意識的狀態,雖然可反映不同病人的個別差異,但仍然無法解釋該等差異的內在機制。
- 局部狀態:
包含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知覺經驗,也就是一般的意識內容,因此每個人的局部狀態意識並不相同,意識的局部狀態也會因時間、環境或脈絡不同而有所改變。
研究意識內容的方法[編輯]
- 放聲思考法(Think-aloud method)
- 研究者常透過放聲思考法測量出個體的內隱經驗。此方法要求實驗者需要操作指定任務或執行特定作業時,盡可能仔細地將想法的內容與順序大聲說出來,有些實驗也會運用錄影或做逐字稿來分析並說出他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覺如何。
- 研究者則可以由受測者這段的認知過程中蒐集到各種洞見與資訊,而所得的結果就可用來說明個體的意識內容。這種程序有助於瞭解心智策略與知識表徵的個別差異,舉例來說,實驗者可以檢驗專家與生手是否使用不同策略完成特定的心智作業[5]。
- 經驗抽樣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 經驗抽樣法專注在受測者本身的體驗及感受紀錄。參與者需要穿戴特殊的實驗儀器進行一般日常生活,為期數週或者更久。實驗者會隨機地透過實驗儀器傳送訊號給參與者,要求他們報告收到訊號當下的感受與想法,實驗者將這些報告內容記錄下來,這些內容即被視為意識的內容[6]。在企業管理研究、精神疾病研究、人格研究等領域上被廣泛運用。
- 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l method)
- 心理學家也常使用實驗研究法研究意識的內容,例如在實驗室中測量參與者在處理可意識與不可意識刺激時,行為或腦功能的差異[7][8][9]。最基本的實驗設計即操弄刺激強度在閾值之上或之下,探討即使注意聚焦仍無法偵測的閾下刺激對行為的影響。
- 此外,心理學家也常使用遮蔽的實驗典範,將刺激排除於意識之外,即短暫呈現(例如 33 毫秒)目標刺激後緊接著出現一個遮蔽刺激,這會造成參與者無法有效偵測目標刺激訊息[10]。這樣的操弄方式,參與者雖然無法覺察其存在,但卻可產生閾下促發(subliminal priming)作用,能促進該目標相關的刺激處理,顯示被遮蔽而未進入意識中的目標刺激已然受到認知處理[11](關於促發作用請參閱第七章)。此外,前意識刺激指的是訊息本身可以被知覺,例如實驗者藉由實驗操弄,讓參與者在進行知覺作業時受到干擾或忽視目標作業,使該訊息無法被有意識地知覺,先前介紹過的注意瞬盲與心理反挫期等實驗典範,都可以操控干擾或忽視,並以此探討意識相關的運作[12]。
實驗改良[編輯]
使用上述的實驗典範,常會受到這樣的質疑:「實驗者如何確定參與者的意識到了實驗作業目標訊息?」
近年來,研究「意識」的心理學家們,越來越強調實驗必須結合參與者的主觀報告,即要求參與者在完成該項目的作答或反應後,立刻對於該目標項目進行可知覺程度的評量,或是提供主觀作答信心程度的回應。這種方式再次闡明意識並非全有或全無[13] [14]。實驗者也可以藉由實驗後的篩選,比較具有相同物理屬性的刺激因不同意識程度處理而產生的差異[15]。
注意與意識的差異[編輯]
釐清注意與意識是否有所不同是個受矚目的議題。當代研究注意的心理學家,強調注意的目的即是在處理容量的限制之下,對於符合當下作業目的或行為期待的訊息進行選擇,並同時消除競爭訊息所產生的干擾與衝突。然而,注意的選擇可以發生在沒有意識處理的情況,例如雖然目標刺激無法被偵測,注意仍可被導引至該目標刺激的空間位置[16][17]。舉例來說,在閾下刺激與遮蔽的研究典範中,以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記錄參與者對於刺激事件產生的電位成分變化,發現即使目標刺激受到遮蔽無法意識,參與者仍能對其進行選擇性的注意處理[18]。因此當目標刺激單獨出現時,意識與注意選擇是獨立運作的[19];如果目標刺激並非單獨出現,而是伴隨眾多的競爭或干擾訊息時,個體需要透過注意對訊息進行篩選,以決定哪些訊息可以進入意識的處理與表現[20][21]。
昏迷和植物人的意識[編輯]
過去,心理學對於意識的研究多侷限在可以做出行為反應,或口頭報告的實驗參與者,也就是透過實驗操控、行為觀察,或是調查與訪談等方法,用觀察與記錄行為表現以推論心理歷程。然而,這種研究方法並不適用於因為疾病、外傷所造成嚴重腦損傷而無法自主進行反應的病人,例如植物人或是處於昏迷狀態者。近年來,由於大腦功能造影技術(fMRI)的發展,讓心理學家可使用腦部活化典範(如心像作業或選擇注意作業),取代過去要求實驗參與者對作業進行實際外顯反應的做法,藉以探討植物人或昏迷病人的覺察與意識表現。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對此進行了第一個相關研究[22]。研究者對一位因腦傷而被診斷為不具有反應能力的昏迷病人進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實驗,研究者以指導語指示病人進行心像作業(例如請想像你正在打網球或在自己家中移動),發現病人也能產生與正常人類相似的腦部活動,即想像打網球會引發輔助運動區的神經活化,而想像居住環境則會引發海馬旁迴辨位區的神經活化。
由於對於病人的意識狀態在臨床上可以作更細緻的區分[23],於是針對異質性更高(腦部損傷原因不同、受損位置不同、昏迷程度不同等)但皆處在昏迷或不具有反應能力且清醒狀態極低的病人進行研究,發現有 9% 的病人可以依實驗指導語的指示調節其腦部活動,並透過 fMRI 的結果呈現類似正常健康控制組的神經活化[24]。許多研究者也使用腦波資訊進行相關研究,透過記錄並比較正常人與腦傷昏迷病人的訊號差異。研究發現,如果使用腦波訊號頻譜分析結果作為指標,可以展現出部分昏迷或處於植物人狀態的病人,是可以服從實驗指導語的指示進行心像作業的[25][26]。
總而言之,近年來的研究,以偵測腦波的訊號,突破了實際外顯反應的限制,為瞭解昏迷病人的意識狀態帶來一線曙光,但其實際的應用價值與所涉及的道德倫理的問題,仍有待後續進一步的評估。
意識的自發狀態[編輯]
睡眠[編輯]
睡眠是一種部分生理機能處於休息狀態的活動,能自然恢復心智和身體狀態並清除代謝廢物。其特徵包含意識改變、相對抑制的感覺活動、增強同化作用(生產細胞結構)、降低異化作用水平(分解細胞結構)、肌肉活動減少、幾乎使所有隨意肌停止活動,以及與周圍環境的互動減少,但又比昏迷或意識障礙接收程度更高。從睡眠中醒過來屬於一種保護機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備要素。一般來說,對於成年人,一天 7至9 個小時是健康的睡眠時長。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時間會不斷遞減。
人類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即使睡眠時為無意識狀態,會中斷進食、生殖等更被關注的生存任務,但演化的結果仍然保留睡眠,表示其影響對生存的重要性不亞於食物和繁衍後代。睡眠不足造成的主要問題之一是造成大腦認知功能大幅下降,無論是記憶、規劃等能力都無法正常運作,故研究睡眠科學有助於增進我們對大腦認知運作機制的了解。睡眠可分為:
- 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 NREM):人體的睡眠絕大多數是非快速動眼期(約 75%至 80%),是屬於較為深沉的睡眠,非快速動眼睡眠是指沒有快速動眼運動的睡眠。在這段睡眠期間,大腦的活動下降到最低,使得人體能夠得到完全的舒緩。不同於快速動眼睡眠,在這段期間眼球幾乎沒有運動。作夢在此階段也很少出現,而肌肉在非快速動眼睡眠並不會麻痹。 另外,人體在非快速動眼睡眠將處於副交感支配的狀態。目前研究認為非快速動眼期對於形成陳述性記憶扮演重要的角色,有助於將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中儲存,且在此時期的夢境都較為抽象。而非快速動眼期可以分成四個階段:
- 第一階段(圖中N1 phase):第一個階段是人體醒與睡之間的階段,也就是在似醒似睡之間,是最容易被叫醒的(失眠病人的睡眠表現主要是要進入到第一個階段的時間會延長,或者是第一個階段的時間會比一般人來的長,意即病人很容易在中間被喚醒)。此時期的腦波主要是alpha(ɑ)波。
- 第二階段(圖中N2 phase):被搖醒時覺得睡著了,這時的睡眠會比第一階段更深一點,腦波轉換為頻率較低、振幅較大的theta(θ)波與原先的alpha波組成。
- 第三階段:第二期與第四期之間的過渡期,此階段與第四階段皆是深層睡眠期,delta(δ)波開始出現。
- 第四階段:第四和第三階段皆是深層睡眠期,作夢在此期發生的情形明顯多於其他非快速動眼睡眠期,不過比起快速動眼期仍少了許多。在腦電圖上,在此期所做的夢腦波比起快速動眼睡眠期來的不連貫,也不甚明顯。類睡症也往往在此期發生。
現今分類已把第三階段與第四階段合併為N3 phase。經由N1 phase-N2 phase-N3 phase之後,才會進入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
- 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 REM):快速眼動睡眠也被稱作異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 PS)或同步睡眠(desynchronized sleep),因為在這個階段,大腦神經元的活動與清醒時相同,呈現快速、低電壓去同步化的腦電波。控制REM睡眠的電化學活動似乎源於腦幹,其特徵為大量的神經遞質乙醯膽鹼,同時有單胺類神經遞質,包括組織胺、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幾乎完全消失。多數在醒來後能夠回憶得栩栩如生的夢都是在REM睡眠發生的。在此睡眠階段中,眼球會快速移動,同時身體肌肉放鬆(結束轉換到淺眠期或醒來時可能因肌肉無力而出現鬼壓床的現象),做夢通常也是在此期間發生,但此時產生的夢通常無邏輯性,且這段睡眠時的外界刺激可能改變做夢的內容。
非快速動眼期和快速動眼期共組一個睡眠周期,大約 90 分鐘,隨著週期循環,快速動眼期時間拉長,非快速動眼期時間縮短,然而整體時間仍維持 90 分鐘。 三階段式的睡眠是演化的結果,如果直接進入最熟睡的狀態,遇到危險時會來不及做出反應,因此需要分階段的去適應睡眠的環境是否安全。相同道理可以應用在轉變成快速動眼期的迅速過程,不像非快速動眼期階段式的睡眠,會直接從第三階段回到接近清醒的快速動眼期。 過去腦神經科學家們不認為夢境中的情節有任何實質意義,因而不同意佛洛伊德的理論,此觀點直到 1950 年代發現 REM 以及其與做夢的關係後才發生改變。然而,仍有許多謎團尚待澄清,如:仍有部分腦神經科學家不認同做夢的學習與記憶功能。除此之外,科學家對於夢境的功能也有不同的猜想,讓「夢」這個主題仍待深入探討、研究。
人體的睡眠品質受到三個系統的交互影響:過度醒覺系統(hyperarousal system)、恆定系統(homeostatic system)與晝夜節律系統(circadian system)。心理學家分成了三個層面,說明如何幫助我們達成良好的睡眠:
- 睡眠習慣
- 建立並且遵守固定的上床時間,就算有晚睡的時候,也要嘗試在相同的時間起床。
- 建立規律的睡眠前例行儀式,包括規律的放鬆活動(深呼吸、閱讀、洗熱水澡或聽輕柔的音樂)。
- 雖然規律運動能幫助睡眠,但要避免在夜晚進行激烈的心智或生理活動,過度活躍反而會影響睡眠。
- 若半夜醒來並且難以再度入睡,可以起床做些輕鬆的活動,例如閱讀休閒書籍。若在床上不停翻身擔憂失眠問題,反而會增加焦慮程度,使失眠更嚴重。
- 避免過度依賴安眠藥,短期來看它能提供一些幫助,但長期可能會造成失眠症,而且其作用會持續到白天。
- 生活習慣
- 在白天可以保持規律的小憩,不然就不要有任何小睡。
- 避免睡前吃太多食物,甚至是會讓胃灼熱的東西。
- 避免在睡前吸菸、喝咖啡或飲酒。酒精可以使人較快入睡,但深層睡眠和快速動眼睡眠時間會劇降,半夜會容易醒來,咖啡因與尼古丁會使人不容易進入睡眠的第一階段。
- 固定日曬的時間。早晨曬太陽,睡眠時間會提前;下午曬太陽,睡眠時間會延後。
- 睡眠環境
- 在隔絕光線、安靜以及溫度適當的房間睡覺。
- 對枕邊人的睡姿改變較敏感者,可以考慮是否要同床。
夢[編輯]
夢是一種在睡眠期間人腦中所產生的影像、聲音、思考或感受等,而這種現象的產生通常是非自願性的。在夢境中,大部分的情況人無法有自我意識也常常無法控制自我,亦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夢中,甚至夢中會出現毫無邏輯的事情。人在睡眠時平均會做 3-5 個夢,夢的時長不一,從幾秒鐘到半小時皆有可能。
夢的產生 科學家還不能精確解釋夢的精神來源,因此在一切有關釋夢的文獻中,每當談到夢的構成中最具特色的材料—意象—的來源時,就出現一個大漏洞。科學家都傾向於盡量縮小精神因素對夢的激發作用,因為精神因素是最難掌握的。他們確實也把夢分成兩類,一類源於神經的刺激作用,另一類源於聯想,而且認為已體驗的材料的再現是聯想夢唯一的來源(馮特)。然而這並不能排除「是否有任何夢能在不受某種軀體刺激激發的情況下發生」。 夢的來源約可分為四大類,也可作為夢形成本身的分類。分別是:
1.外部感覺刺激[編輯]
在睡眠期間,仍會有許多外界刺激會影響著感官,但是腦通常會把這些睡眠期間影響到我們的感覺刺激解釋、轉化成為我們夢的來源,以便讓睡眠繼續。即為夢對刺激的吸納,指的就是實際的感覺被夢境所吸納,例如環境的刺激:聽見電話鈴聲會轉化為夢境中的電話鈴,而在尿床時會夢見撒尿。然而,意識也會在遇到危險時,或者被訓練為聽到某種特定聲音時(例如嬰兒的哭聲)醒來。
2.內部主觀感覺刺激[編輯]
內部主觀感覺刺激來自主觀的視覺或聽覺,例如視網膜的自主興奮,它並不像客觀感覺刺激那樣可以進行觀察或實驗,所以很難或完全無法證實。主觀感覺的力量激發成夢的有利證據主要是因為所謂的「睡前幻覺」,或用約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的說法,叫作「幻想性視象」。
睡前幻覺為有些人在入睡時容易出現極其生動而變化多端的意象,而且在眼睛睜開之後還能持續片刻。莫瑞很容易出現這種現象,他曾對此進行了詳盡考察,並主張它們與夢象有關,事實上可說是等同於夢象。要產生這種睡前幻覺,他認為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被動性,讓緊繃的注意力放鬆。但是若處於適當的情緒狀態下,我們只須陷入這種嗜睡狀態一秒鐘的時間就足以形成睡前幻覺,之後也許我們又會醒過來。這種過程通常會重覆數次,直到入睡為止。莫瑞發現,如果不久後我們再醒過來,往往能夠發現夢中的意象與那些入睡前飄浮在眼前的睡前幻覺竟然相同。(此文出自《夢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189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參考馮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曾經寫道:「我認為我們在清醒狀態時熟悉的那些主觀視覺和聽覺,會在夢錯覺中發生重要作用,如在黑暗視野中看見一片光亮,耳中聽見鈴響或嗡嗡聲等。其中特別重要的是視網膜的主觀興奮性,這可以解釋夢的一個顯著傾向:它會用大量近似或幾乎完全相同的事物來迷惑我們的眼睛。我們看見無數的飛鳥、蝴蝶或游魚,五顏六色的豆子和萬紫千紅的花朵。這是黑暗視野中的斑駁亮光所引起的各種幻象,它們所包含的無數光點在夢中變成了許多單獨的意象。由於這些閃爍的亮光具有可動性,於是被知覺認為是正在運動中的事物,這也許正是為何夢中容易看見各式各樣的動物的原因,因為動物形象的千變萬化,使其易於符合主觀光亮意象的特定形式。」
3.內部器官性軀體刺激[編輯]
精神科醫師克勞斯(Klaus Adams*[2])在一個具有顯著一致性的研究中,將夢、瞻妄和妄想的來源追溯至同一個因素,即由器質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覺。按照他的理論,他無法想像夢和妄想的出發點不存在於有機體的任何一個部位。由器質性因素所引起的感覺可以分為兩類:
- 構成一般心境的感覺(整體身體感覺)。
- 有機體主要生理系統中固有之特殊感覺,包括肌肉的、呼吸的、胃的、性的、周邊的感覺。
克勞斯假設軀體刺激產生夢念的過程如下:被喚醒的感覺會根據某些聯想法則引起一個同源之意象,這種感覺與意象結合而成一個有機結構。
然而意識並不是以常態的方式來對這個結構作出反應,因為意識並不注意感覺,而是全神貫注於伴生的意象—這說明了何以真正的事實會長期無法被辨識。克勞斯以一個特別的詞來描述這個過程:『感覺超實體化』,因而成為夢像。器質性軀體刺激對夢形成的影響,在 19 世紀末已幾乎得到普遍的承認。
穆利.沃爾德曾用實驗證明軀體刺激說對於夢的形成效果,實驗內容包含改變一位睡眠者的肢體位置,並將產生的夢與肢體的改變進行比較。 實驗結果如下:
- 夢中肢體的姿勢與其在現實中的姿勢大致符合。我們夢見肢體處於靜止狀態,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 如果我們夢見肢體在移動,則完成這個動作過程中經歷的某種姿勢,必定與該肢體的實際姿勢相符合。
- 夢者自己肢體的姿勢在夢中可以屬於他人。
- 可以夢見該動作受到阻礙。
- 任何特定姿勢的肢體在夢中可表現為動物或怪物,且在二者之間形成某種類比。
- 肢體姿勢在夢中可產生相關的意念,例如,如果與手指有關,我們就會夢見數字。
基於上述結果,可得出結論(據佛洛伊德):即使是軀體刺激說,仍然無法完全排除選擇夢象的任意性。
4.精神來源的刺激[編輯]
古今都認為人夢見的是白天的所作所為或最感興趣的事物。這種從清醒生活延續到睡眠時期的興趣,不僅是一種把夢與清醒生活連接起來的精神紐帶,而且也是另一個可能的夢的來源。如果把睡眠時發展起來的興趣—睡眠時影響我們的刺激包括進來,似乎就足以解釋一切夢象的來源了。但是我們也聽到相反的說法,即夢使睡眠者遠離白天的興趣,而且在大多數之情形下,只有在白天對人類有深遠影響的事物已經失去與清醒生活時的關聯性時,我們才會夢見他們。如果白天的興趣加上睡眠時內部和外部的刺激確實足以囊括全部的夢因,我們對於夢有一部分的來源都應能有效的說明:夢的來源之謎既然已經解決,剩下的工作只須將每一特殊夢例中的精神作用和軀體刺激的作用分別加以確定就行了。然而實際上從來沒有什麼夢能夠獲得這樣一種全面的解釋,通常夢很大一部分的來源無從尋找。白天的興趣對夢而言,不像我們料想那樣是一種影響深遠的精神來源,因此不能斷言每個人在夢中都繼續著自己的白天活動。
- 根據活化合成理論(Activation-Synthesis Theory of Dreams),大腦受著橋腦的隨機刺激,大腦皮質受到這些內生的刺激(即幻覺)影響,並嘗試解釋這些接收到的資訊。
- 做夢的好處:
- 對某些心理學家來說,有些夢是夜間發生的心理治療。白日的經歷與過去的記憶混合,相互影響,情緒上的衝突和壓力得以緩解。他們也認為,快速動眼睡眠(REM)是一種調控情緒的睡眠,讓我們在整合記憶時,同時清除記憶裡所含的情緒。
- 而因為定出 DNA 結構得到諾貝爾獎的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透過電腦運算的模擬,建立了一套他自己想出關於夢境的理論。他認為腦部透過學習累積了太多資訊,自然要有一個清理的程序。在這個清理程序中,腦想要刪除的連結和資訊,就變成了夢。從這個角度來說,夢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只是正常腦部作用的副產品,腦經由夢境來代謝累積的資訊中已經不需要的部分,以維持更有效率的運作。
- 另有視覺屏蔽相關的理論。有科學家認為,睡眠時人體的視覺感官閉塞,所有與視覺相關的資訊都被排除在外,但其他感官(觸覺、聽覺等)還在運作。如此一來,沒有用到的大腦皮質就會慢慢萎縮。做夢則提供視覺化的幻覺,讓人體在睡眠中仍能保持大腦皮質的活躍,避免萎縮。
- 綜合上面的論述,睡覺時做夢是一種減輕焦慮的方法,幫助我們整合、面對生命的不均衡或是緩解恐懼和情緒,以及人體保護感官的一種的一種機制。
- 夢境理論: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於他的第一本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中討論了人為何會做夢和夢境與現實的連結。在弗洛伊德學派的理論中,夢產生的原因是為了「無意識意願的滿足」,也就是說夢境往往會反映出一個人無意識的慾望,並將這個理論聯繫到他對於人類意識的分析(本我、超我及自我)。而這種無意識的慾望則會和童年時的記憶、經驗和創傷等有關。弗洛伊德認為,夢境包含顯性夢境(manifest dream-content)和隱性夢境(latent dream-content),顯性夢境也就是我們在夢境中所記得的內容,例如經常夢見有一個人頭追著自己。顯性夢境之下有它真正的含義,也就是隱性夢境,它是潛意識想表逹的、在表面內容偽裝隱藏之下的內容。通過一系列精神分析學的方法,可以把夢中的隱藏內容解釋出來。精神分析學派認為,經常發生的夢是有重大意義的,因為它必代表著潛意識中的精神鬱結,必需透過解夢將這種你在意識層面上感受不到的鬱結釋放出來,才不會導致精神疾病。顯性夢境常常會掩蓋或者模糊隱性夢境。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他也對夢中的情境給出了解釋,佛洛伊德提到夢境可以是做夢者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主要可以分成四大類:
- 現實生活中對精神產生影響的體驗
- 綜合現實生活中數次發生且對精神產生影響的事件
- 以不同形式提到在現實生活中對精神產生影響的事件
- 內在精神世界的重要事件,例:記憶、思緒等
- 他也對夢中的情境給出了解釋,佛洛伊德提到夢境可以是做夢者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主要可以分成四大類:
- 對於有時睡眠中感受到的外在刺激,如:鬧鐘響、音樂等一併出現在夢中,佛洛伊德解釋當人類在睡眠時「意識是與外部世界抽離的」所以無法對這些外部刺激做出正確的回應,而大腦是希望繼續保持睡眠的,所以會將這些外部刺激編入夢境中以合理化他們。
- 卡爾·榮格
而在榮格的理論中,認為夢是「給予做夢者的訊息」,而這些訊息來自於做夢者白天活動時所得到的知覺存在於潛意識,在晚上自我休眠時以夢的形式反映潛意識。他認為,夢是通往自我整合的道路,其內含超越個體的神聖功能。而「整合」,指的是生活歷程中,一個人所遭遇的事件、所想到的光明與陰暗面、所意識與不能意識到的層次,夢提供一種「補償功能」,讓你知道還有這些思想在腦海中,使你得以看見另一個沒有意識到的自我。
- 比較
佛洛伊德 | 榮格 | |
---|---|---|
夢境的產生 | 無意識意願的滿足 | 幫助做夢者對於自身未察覺的問題與恐懼得以自我改善 |
夢境的來源 | 做夢者的無意識 | 做夢者白天活動時所得到的知覺 |
夢境的內容 | 本我的性衝動、創傷 | 具象徵意義的符號 |
- 榮格和弗洛依德衝突的原因
榮格強烈反對弗洛伊德的觀點,認為弗洛伊德僅關注在一個人的夢的外在方面,而並未深入挖掘,同時仔細的審視客觀和主觀的內容,榮格同時認為夢是有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重要橋梁。
- 榮格和弗洛依德衝突的原因
- 預知夢:
- 許多人都會有夢境被「實現」的經歷,這也讓許多科學家議論紛紛。根據卡爾維羅(Dustin Calvillo)*[3]於2013年的研究報告*[4]指出,該現象是一種與預測結果有關記憶及傾向。這樣的後見之明(hindsight bias)可以解釋為何人們相信他們的夢能解釋未來的事件。而卡爾維羅也提到,預知夢發生的必然性(inevitability)、可預見性(foreseeability)及記憶扭曲(memory distortions)等特質,也往往是形成後見之明的原因。從這項研究來看,這些夢的發生可以推測出一種可能:在災難性或創傷性事件發生後,人們可能試圖從記憶中擷取部分內容,並聲稱他們能夠預知某些事件的發展,這聽起來比較像是某種預感。更別說在夢境之後,人們通常很難記得所有夢境的內容,因此這種把夢境與未來事件做連結的說法,其實還是有待商榷的。
- 與過去的記憶及自身感受相反,預知夢也有可能是一種展望。早在十幾年前,就有實驗於自然實驗條件下發現,預知夢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與「讓事件成真的信念」,這很有可能是人為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結果。好比說,小時候夢想著能成為科學家(或某類型的社會菁英)並逐步地實踐這個夢想,或是某人心裡強烈的負面感受可能導致夢見自己被粗暴對待。當事情真的發生時,他們就可以聲稱自己有預知能力,那隻不過是因為他們早已對於未來的事件發展有某種傾向,並期待看到特定的結果,從而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 睡眠癱瘓症:
- 睡眠癱瘓症(英:Sleep Paralysis)又稱睡癱,夢魘,睡眠麻痹,在民間也把此類症狀叫作鬼壓身、鬼壓床。此類症狀被醫學認為是一種疾病。然而全球有4/10的人一生至少會經歷一次
- 睡眠癱瘓症通常發生在人類剛進入睡眠或將醒未醒時。患者感覺自己剛剛醒過來,可以睜開雙眼並看到周圍事物的影像以及聽到周圍的聲音,但是無法移動軀幹和四肢,也無法發出聲音,有時會產生幻覺並看到虛擬的影像,嚴重的病例會感到呼吸困難。睡眠癱瘓常伴有恐慌發作,因為人還處於有意識的狀態。同時伴隨聽覺和視覺上的幻覺,對於睡眠癱瘓也是很典型的,然後漸漸進入「夢境」。通常還會有「假醒」,即人醒過來,發現自己原來還在夢裡,現實中也還在睡眠。這樣的「假醒」通常會多次重複,伴隨的還有來自於對這種無終止重複的恐懼。通常是可以打斷這種重複與麻痹的,如通過試著對小指的移動等。睡眠癱瘓經常會有呼吸困難與耳裡的聲響的感覺,經常被誤認為血液循環問題。很多人有過一次睡眠癱瘓的經歷,有些人卻會經常發生。睡眠癱瘓也可能是發作性嗜睡病或心律不整的症狀。還可能是癲癇、偏頭痛、焦慮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的表現。
靜坐冥想(Meditation)[編輯]
- 靜坐冥想的核心概念就是通過內觀靜坐,專注於審視自己的內心和想法與及觀察自身的感受和周遭的情況。東西方靜坐的派別非常之多,不同派別的差異主要在於靜坐者集中意識的方式。有的派別是給靜坐者一個真言(mantra),這個真言通常是無意義的音節,靜坐者於靜坐時不斷重複這個真言;有的派別則是請靜坐者注視一幅圖畫或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的則是請靜坐者將意識集中在自己的呼吸。雖然使用的方法不同,不同派別間仍有其共同性,靜坐冥想主要的關鍵在於讓靜坐者集中意識於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刺激的干擾,如此靜坐者將能達到另一個層次的意識狀態。
- 冥想時以調整自身呼吸和思想來訓練自己達到身心靈同步的境界,同時鍛煉自己精神的集中力。藉此清空思緒並聆聽內心聲音。最終達到放鬆心情,告別負面情緒並且提升自我意識的效果。
- 許多人靜坐時會很在意姿勢,但其實姿勢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從頭到尾都放鬆。過於在意姿勢,可能會造成身體太過僵硬,而沒有效果。
靜坐冥想的作法[編輯]
心理治療師加藤史子推薦1分鐘冥想法,不必管姿勢,只要呼吸三次,就能找回平靜、轉換心情、消除疲勞、放鬆,讓大腦重開機。
- 大家無須顧慮姿勢的問題,請閉上眼睛,並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即可。吸氣時,留意這些空氣會進入到身體的哪個部位,看看是進到了胸部或腹部,還有會吸進多少空氣,同時用輕鬆的速度呼吸3次。
- 三次呼吸結束後,接著繼續觀察自己的呼吸。在時間容許的範圍內,繼續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為時1分鐘或3分鐘皆無妨。
- 在呼吸的時候,呼吸會逐漸加深。藉由觀察呼吸的過程,就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這個當下」。因為專注於呼吸的期間,可以放下思慮,讓情緒歸零。
- 途中若是浮現出不同的想法,只要再次將注意力轉回觀察呼吸這件事上即可,因此沒必要責怪自己分心了。
這套冥想法之所有用,是因為人的大腦中,時常會不斷地浮現出許許多多的想法。通常會在無意識間,受到自己腦中浮現的想法所影響,掉進「不是那樣」、「也不是這樣」的思考迴路之中,一直找不出解決對策的情形下,大腦及內心才會疲憊不堪。這種時候,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就能藉此使腦中的思緒一次歸零。這樣一來,才能找回內心的寧靜,才能讓思緒及情緒一次歸零,得以做出必要的判斷。這套1分鐘冥想法,必須慢慢地將冥想的時間拉長。據說至少需要20分鐘左右的時間,在合理的範圍內堅持下去,才能有效轉換心情。
靜坐冥想的益處[編輯]
- 增強忍受疼痛的能力,比止痛藥效果更好 University Montreal 在 2019 時用磁力共振掃描各 13 位有無從事靜坐冥想的受試者的大腦,結果顯示有靜坐冥想的人有相對較低的疼痛程度。
- 提升大腦各種能力 哈佛大學 Dr. Saralazard 在 2016 年的研究[28]指出,8 周的冥想課程能提升大腦三個重要區域的灰質含量,包括負責學習和記憶力的海馬體和前額葉、負責控制思想遊蕩能力的後扣帶皮質,以及負責我們同情心和憐憫心的顳頂聯合區。除此之外,還能減少大腦主宰焦慮和壓力的杏仁體細胞含量。
- 提升記憶力、決策力及專注能力 根據 UCLA Newsroom 2012 年的報告[29],加州大學的神經實驗室發現,長期冥想者的大腦皮質皺摺的數量比沒有冥想的人還要多。大腦皮質皺摺負責大腦更快的速度進行資訊處理、決策制定記憶形成以及注意力的功能,增加大腦這個區域更能減低患上老人痴呆的機率。
- 減少負面情緒 Filip Raes 教授曾在 2000 年,對比利時五所中學的 400 名學生進行一項研究,結果發現進行冥想課程的學生有降低負面情緒的跡象,效果更持續長達六個月以上。而且這些學生也較少出現類似憂鬱的症狀,不但在課堂上提升專注力,更能面對充滿壓力的功課。
- 讓人變得更快樂。Emory University 的一項研究指出,冥想能提升一個人在解讀他人面部表情所散發出的同情心,發展對自己和他人抱持友愛的態度,更關心其他人的優點。而美國心理學協會的一份報告(APA, 2008)指出,就算只做幾分鐘的冥想, 有助提升社會連結感,並對新奇的事物展現積極的一面。
- 幫助戒菸戒酒 冥想提升的注意力及自我意識,也相對地提升自制力,在對抗菸酒等上癮物質時,較能控制自己的衝動,甚至對食物成癮的人,也能有效控制情緒性地暴飲暴食。
靜坐冥想 vs 放鬆訓練[編輯]
- 探討靜坐冥想的效益時,一個常受爭論的議題是:靜坐冥想與一般放鬆訓練的效果是否有所不同?根據 Holmes 的研究顯示,靜坐冥想者的生理狀態與一般放鬆訓練,甚至是簡單的休息相比,並沒有兩樣。但是仍有許多研究認為其有別於一般的放鬆訓練,例如 Janowiak(1992)[30]的研究發現,靜坐冥想的放鬆效果比一般放鬆訓練來的更好。雖然不是所有研究都認為靜坐冥想有別於一般放鬆訓練,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傾向於認同靜坐冥想在減低心跳、呼吸速率以及增進放鬆感受的功效上,確實大於一般放鬆訓練。
靜坐的分類[編輯]
- 靜坐又可以分為開放式與專注式兩類:
- 開放式靜坐(Open meditation):開放觀察,接受任何體驗,但不對該經驗做反應,並使意識平靜地自由流動以達到隨遇而安的境界。開放式靜坐看似只需簡單的技巧,但其實不易達成,尤其是當某些身體的苦痛及不愉快的回憶不斷湧現。
- 開放式靜坐的原則為「Let it come, let it be, let it go」。
- 「Let it come」勸導靜坐者接受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不要刻意去趕走它們。
- 「Let it be」指不對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做評價。
- 「Let it go」指讓任何直覺,想法和經驗順其自然。
- 可以想像成將所有的想法或意識視為一台台汽車從自己眼前經過,不刻意的避開或抓住,純粹只是看著這些汽車經過而已。
- 專注式靜坐(Concentrative meditation):完全處於當下,注意當下出現的任何事物,但不區別、不分類、不判斷也不評論。
- 專注式靜坐者將意識集中在某件事物上以排除外在的刺激及干擾,並達到另外一個層次,例如重複吟誦梵文或無意義音節,注視某個東西(畫、蠟燭⋯⋯),或者集中在自己的呼吸。
其他概念[編輯]
氣功態(Qigong State)[編輯]
導引方式分為兩種:
- 動功:如外丹功、太極拳、自發動功。若新手想入門動功,則有以下三個步驟可以參考[31]:
- 補氣:進入氣功態後,人們會想辦法去補足因為疲累而丟失的氣,例如四處走動,或者在地上躺下,接受大地正能量的氣。
- 排除負能量:當氣得到補足之後,身體會開始排除先前淤積的負能量,因此可能會暫時性出現疲累、臉色暗沉等現象。
- 疏通「雙腳螺旋脈」:雙腳螺旋脈是人對外疏通最基本的經脈,而時常久坐又缺乏運動的現代人的雙腳螺旋脈常因此堵塞,因此一旦完成前兩個步驟,自然身體就會開始進行這個經脈的疏通。該步驟是動功中最關鍵、困難,並且需要他人從旁教導的。
- 靜功:如松靜功、內養功、強壯功等。
- 是一種以站、坐、臥等外表上靜的姿勢配合意念活動和各種高速呼吸的方法的一種修練功夫,其旨在於入靜,藉以提高專注力並達到調養身心的功效。打坐便屬於坐的靜功。而打坐又分為兩種:
- 修定觀(Samantha),為一種專注力的訓練,修行者會專注在某一事物上(眼觀鼻、鼻觀心⋯⋯)
- 修慧觀(Vipassana),訓練時要將大腦放空,沒有任何專注的目標,讓訊息進入腦中後便離開,不須回應,最後整個腦袋將進入「空」的狀態,不再受到雜訊干擾。修慧觀(Vipassana)可協助治療注意不集中的問題。
不同的修練方法與門派會使人進入不同種類的氣功態、腦波,例如:使前額葉的α波增強。
應用:利用生物回饋(Biofeedback)機制,測量高僧入定時的腦波狀態,使得一般沒有打坐經驗的人也能進入某種腦波狀態。
- Gastaut 與 Das 的研究
1955 年,法國醫生 H. Gastaut 與印度學者 N. Das 發表瑜珈修行者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時的腦波狀態[32]。研究的結果顯示,瑜珈修行者尚未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時,大腦出現α波(8-12Hz)。然而,當瑜珈修行者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後,β波(13-29Hz)重複出現,並伴隨有γ波(>30Hz)。以下將介紹不同腦波的種類、頻率及出現時機。
種類 | 頻率(Hz) | 正常出現時機 |
---|---|---|
Delta | <4 | 成人深度睡眠時 |
Theta | 5~7 | 小朋友或成人昏昏欲睡時;發呆 |
Alpha | 8~12 | 閉眼放鬆時 |
Beta | 13~29 | 工作忙碌時 |
Gamma | >30 | 專注時 |
Gastaut 與 Das 的記錄,推翻了先前普遍認為打坐時腦波會變慢的想法。研究結果顯示:當瑜珈修行者進入高度專注的境界後,快速腦波一再出現,有如清醒且極度專注時的腦波反應。
- 印度學者阿南(Ananda)的研究
1960 年印度學者阿南研究 5 位瑜珈師的腦波變化,發現他們在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時,大腦會出現大振幅的α波。其中兩位瑜珈師在打坐前與打坐中,給予感官刺激,包括強光、重擊聲、熱刺激、與震動刺激;研究發現瑜珈師在打坐前若給予外界刺激,則其腦波反應與一般人無異,都會導致α波短暫消失(稱為α波阻斷,α -blocking)。然而,當瑜珈師進入「三摩地極樂」境界後,若再給予外界刺激,則不會發生α波阻斷。另外,在瑜珈師打坐的過程當中,若將其手部浸在攝氏 4 度 C 的冰水中達 45 至 55 分鐘之久,也不會影響到瑜珈師進入「三摩地」的境界,亦不會發生α波阻斷。由此可知,瑜珈師透過打坐的修練,其意識狀態可以高度專注,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
- 笠松明與平井富雄的研究
1966 年,東京大學的的笠松明(Akira Kasamatsu)與平井富雄(Tomio Hirai)發表坐禪腦波的研究[33]。 受測者為 48 名臨濟宗與曹洞宗的禪僧與禪徒,年齡 24-72 歲,分為 3 組:
- 超過 20 年經驗的禪師,共 16 位
- 5-20 年經驗的禪徒,共 12 位
- 1-5 年經驗的禪徒,共 20 位
對照組為 18 名年齡介於 23-33 歲的研究生以及 4 名年齡介於 54-60 歲的老年人。對照組的人皆無禪坐經驗。
腦波變化 | β波 | α波出現 | α波振福增大 | α波頻率減低 | 律動θ波出現 |
---|---|---|---|---|---|
頻率(Hz) | 12~30 | 10~12 | 10~12 | 8~10 | 6~8 |
腦波階段(grade) | (打坐前) | Ⅰ | Ⅱ | Ⅲ | Ⅳ |
主要位置 | 後腦區 | 頂葉區 | 額葉和中央區 | 額葉區 |
隨著打坐者進入的境界深淺,可以觀察到 4 個階段(grade)的腦波。
層次 | 腦波頻率 | 出現位置 | 境界 |
---|---|---|---|
第 1 層次 | α波(10-12Hz) | 後腦區 | 正常人在安靜清醒時段的正常現象 |
第 2 層次 | α波變慢(10-12Hz) | α波振幅增大 ,向前移動至頂葉區 | 學禪者境界 |
第 3 層次 | α波更慢(8-10Hz) | 額葉和中央區(與認知和注意力有關) | 進階靜坐者境界 |
第 4 層次 | θ波出現(6-8Hz) | 額葉區 | 資深禪師境界 |
以靜功舉例來說,無論是修定觀(Samantha)或是修慧觀(Vipassana)式的冥想都常被應用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療程中,雖然不一定適用所有人,每個人使用的成效也不相同,但從修慧觀的概念能清楚知道這樣的療程即是在訓練自我控制能力。除此之外,結合了覺察冥想、身體意識、瑜伽來對行為、思維、感覺和行動方式進行探索的正念減壓課程訓練(MBSR)也是基於修慧觀式冥想(Vipassana Mediation)的心理治療法,對當前經驗的非判斷性接受和當下經驗,包括身體覺知、內在心智狀態、思想、情緒、衝動和記憶,目的是減少壓抑或苦惱,並增加幸福感。
心流[編輯]
心流(Flow)或稱為化境(zone),亦被翻譯為神馳或沈浸狀態。由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奇克森特米哈伊·米哈伊提出,是一種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產生的沈浸狀態,心流產生的同時,會產生高度的興奮感、充實感等正向情緒。此外,當人們處於心流狀態時,具有比平常更好的效率及創造力,且不會在意周遭事物及時間的流逝,完全投入在所做事物上。
心流狀態的理論機制[編輯]
在單位時間內,一個人能夠注意的訊息量是有限的。米哈里·契克森在 2004 年的 TED 大會(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中提到:
- 人能夠處理的最大訊息量為 110 bit/秒,然而當人使用英語談話時,交流的訊息量有 60 bit/秒,這便是人無法同時專注的聽兩個人說話的原因。
米哈里·契克森節錄了一位音樂家關於「心流」的經驗:當作曲順利時,自己會處於一種「入神狀態(ecstatic static)」,也可說是進入了「另一種現實」,似乎意識已經脫離了身體。除了天生的體內感覺(如飢餓、痛覺等),人能夠決定是否關注大部分知覺。然而,身處心流狀態的人完全沉浸在當下的事物,沒有足夠的注意力可分配,故不會有意識決定如此,因而失去了對其他事物的感知,包含時間、身邊的人和事,甚至基本身體需要。
心流狀態的特徵:[編輯]
- 自動運轉:事情做起來順手、不需多加思考,且身體自動發揮。
- 時間流逝:處於心流狀態中,不會在意時間的流逝,直到回到正常狀態後,才會注意到已經過了多長時間。
- 不覺他物:專注投入事物之中,不容易查覺到其他感官的刺激,像是飢餓、手機通知等感官刺激。
- 感到愉悅:在事情完成後,感受到愉悅、滿足、成就感等正向情緒。
要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條件:
- 熱愛所做的事。
- 具備一定的技能,對事物有主控的能力。
- 具備挑戰性,但不能超出當前自身能力過多。
- 具備明確的目標,並了解大致的步驟。
- 具備階段性的回饋及獎勵。
舉例來說,相信很多人都有極度沉迷電玩的經驗,電玩是讓人容易進入心流狀態的經典例子。根據以上五個進入心流的條件,我們可以一一套用在玩電玩裡:
- 電玩既有趣又刺激,因此受到玩家的熱愛,所以玩家才會不斷地玩。
- 要玩好電玩是需要技術的,且電玩為了玩家的遊玩體驗,必定會提供玩家相當大程度的控制能力,因此電玩同時具備技術性並提供玩家對事物的主控能力。
- 電玩的難度通常是漸進式的,關卡之間的難度會逐漸增加,因此當玩家的技術力提升時,關卡難度也會跟著上升,維持合理的挑戰性。
- 電玩遊戲通常會為玩家設立一個或多個特定的目標,例如過關、收集裝備、升級等等,讓玩家容易持續遊玩。
- 每通過一個階段性目標便會給玩家特定獎勵
另外心流狀態的例子還有以下這些:
- 運動員的生涯代表作可能就是進入了心流的狀態才發揮出超常的表現
- 全神貫注的練習時,表現特別優異,以及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 詩人在進入創作的狀態中,會感覺像打開了一扇窗戶,你的意識會超脫身體而跟著靈感前進。
- 在職場領域中,有些雇主會給員工一個合適的環境,使員工能舒適地、專注地將工作完成,提升工作效率及完成度。
其他相關[編輯]
雖然米哈里·契克森是首位將心流的概念提出,且利用科學方法加以探討的西方科學家,不過他並非最先注意到心流現象,或發展出心流技法的人。其實心流的概念在東方宗教、聖人事蹟都有所展現,如:
- 日本禪宗:講求心入心流之境,屏除一切外在雜念,致志體驗當下的一花、一木,乃至於整個感官世界給予你的感覺,更能幫助思考佛法、參悟佛道,進而達成在特定時刻禪宗所提倡的「一朝參悟」。
- 明朝中葉大儒王陽明:因在學堂上聽取夫子所講「格物致知」的道理,也就是聖人的道理可以從事間一切萬物中得到,因為世間萬物都蘊含著其思想,陽明先生因而回到家中的庭院,開始盯著其所栽之竹子,試圖「格竹」,嘗試透過此方法悟道,進而成聖。他盯了七天七夜不曾進食,最後無果而返,讓他開始懷疑傳統理學格物致知的說法,奠定其在未來開創心學的基礎,而其格竹的經驗,也必是進入了心流狀態,才能有如此之定力與堅持。
瑜珈[編輯]
瑜珈是從古印度留傳下來的一套對於身、心、靈的教義,其目標為掌握並使心靈平靜、讓意識能夠超脫凡世痛苦。 大多數藉由一連串的肢體動作、自我意識交流等來達到精神層面的昇華。同時瑜伽的分類亦有多種,舉例便有熱瑜珈、動瑜珈、靜瑜珈。其中熱瑜珈如同徒手重量訓練,針對部分肌肉加強伸展與活動,達到如有氧運動般的排汗效果。在多種瑜珈種類中,萬變不離其宗,都需要穩定的呼吸與肌力上的協調。而也有一說,在瑜珈中帶來的運動,也促使腦中的多巴氨分泌,讓心情愉悅進而達到平靜。
而瑜珈可大略被分為以下五大類:
面向 | 瑜珈 | 方式 |
---|---|---|
身 | 訶陀瑜伽 | 主要練習控制呼吸與身體鍛鍊 |
心 | 勝王瑜伽 | 強調八步功法、身心並行的修練,著重於靜坐冥想的鍛鍊 |
知 | 智慧瑜伽 | 以理性、邏輯思辯以探求真理 |
情 | 虔信瑜伽 | 探求超越情緒與理性、對於「道」的頓悟 |
意 | 行動瑜伽 | 通過積極入世的實際行動來達致功德圓滿 |
而瑜珈也被證實了能夠:
- 提升個體的社會歸屬感,以此降低憂鬱症、注意力不集中、過動之症狀[34]
- 增加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_acid)的分泌,緩解焦慮症的症狀
意識的觸發狀態[編輯]
催眠(Hypnosis)[編輯]
催眠是一種將人引導到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朦朧恍惚的意識狀態,但這種意識不清的型態並不表示注意力不集中,而是代表催眠會讓人對外在的意識降低,而專注在內在的反應能力。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對於催眠的定義為「一種涉及集中注意,及減少周邊察覺的意識狀態,具有增強對建議的回應的特徵」。被催眠者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感受,例如:疼痛減緩或消失、產生幻覺、對眼前的事物視若無睹、回憶起過去發生的事情等等。催眠常被誤以為是使人進入睡眠,但其實被催眠者進入催眠狀態的腦波圖,與睡眠時各階段的波形並不一樣。下列為催眠狀態下人們特徵的改變:
- 停止計畫:在深層催眠的情況下,人會傾向於等待催眠師的指示,而不喜歡主動開始行動。
- 選擇性的注意力:被下達只聽催眠師聲音命令的人會忽略其他外界的聲音。
- 激起豐富的幻想:人可能會發現他們非常享受在一個空間上和時間上都非常遙遠的地點所經歷的事物。
- 接受扭曲的現實:人會輕易地相信幻覺經驗,而不會檢視那些人事物的真實性。
- 催眠後失憶症(Posthypnotic amnesia) 出現:進入深層催眠的人會忘記大部分在催眠階段所發生的事情。
催眠狀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處處可見。像是當我們看電視、看書看得太入神、全神貫注地聽音樂或寫作業,以致我們忽略了身邊的聲音或事物,都可以算是催眠。這種催眠狀態其實類似半夢半醒、做白日夢或入睡前的狀態。然而,催眠並非使人失去知覺進而控制他人行動的方法,而是一種被催眠者掌握控制自己的方式。催眠對於控制日常生活中的潛意識領域有莫大的幫助,除了知覺會變得比平常更加的敏銳以外,也可以用於增加記憶力、集中力、學習力。近代許多精神科醫生與心理學家,也會運用催眠來讀取精神疾病患者潛意識中的記憶,以了解患者的病癥。
催眠的成敗關鍵在於該被催眠者的催眠感受性(Hypnotic susceptibility),指的是被催眠者對催眠暗示的反應能力,而催眠感受性:
- 是因人而異的:在此用的區隔標準是「催眠感受性」。催眠感受性高者容易遵照催眠師的誘導,且不論在有意識或是無意識時,都比較容易被他人的言語所牽引;而感受性低者,往往對催眠師的誘導無動於衷。美國心理學家歐內斯特·希爾加德所編的史丹福催眠感受性量表(Stanford Hypnotic Susceptibility Scale,SHSS)為知名的標準化測量方法,可用來測量催眠感受性。該量表的測量方法是先由一位有經驗的催眠師誘導進入催眠狀態,然後測量其對特定任務的感受性,得分越高表示催眠感受性越強
- 有族群性的影響:例如,一般認為在兒童時期催眠感受性較高,在青少年時期達到最高,之後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下降
- 和人的性格有關係:如想像力較豐富者的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會較高,而有主見、容易批判外界資訊者的受暗示性較低
- 和被催眠者的意願有關:此為最關鍵因素,如果缺乏意願,即使其受暗示性高,也無法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這個詞的由來[編輯]
催眠術最早出現於 18 世紀中葉的奧地利,德國心理學家弗朗茨.麥斯麥(Franz Friedrich Anton Mesmer,1734-1815)將其理論化和系統化,並以他的名字將催眠術命名為 Mesmerism。後由英國曼徹斯特的外科醫生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1795-1860)將催眠定義為 Hypnosis,其字源為希臘神話中的睡神希普諾斯 (Hypnos)。
催眠的理論[編輯]
- 強暗示性理論(Hyper-suggestibility theory)
- 為解釋催眠機制的一種古典理論,由催眠學之父詹姆斯.布雷德(James Braid)提出。此理論認為催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由期望和集中註意力引起的高度暗示狀態,而目前學界的共識則是將高度暗示性視為催眠過程的重要特徵。
- 條件制約理論(Conditioned inhibition theory)
- 由俄國科學家伊凡.巴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提出,認為催眠暗示(hypnotic suggestion)可以喚起大腦中所儲存的對於外部及內部的刺激反應。該理論同時認為催眠可以觸發皮質抑制作用,能幫助反射刺激得以更快在整個大腦區域傳播。
- 解離理論(Dissociation theory)
- 為法國心理學家皮埃爾.珍妮特(Pierre Janet,1859–1947)對歇斯底里(Hysteria)患者的研究中發展出的理論,他認為催眠為「普通意識與正在發生的大多數感覺甚至嚴格的神經事件間的分離」。被催眠時意識會分成兩個層面——一是經催眠暗示後所產生的意識,會完全遵守催眠師的指令;另一個是能偵測自己實際感受的意識,保有自己原本的認知能力。催眠過程會消除一些意識中的控制,而受催眠者會以自主的、反射性的行為做出反應。
- 新解離理論(Neodissociation theory)
- 由美國心理學家希爾格德(Hilgard)於 1979 年提出,認為催眠能改變被催眠者的意識,當其進入催眠狀態時,意識會被分離成兩個層面:
- 為受試者接受催眠師的暗示後出現的殘餘意識,其性質可能是失實、扭曲的。
- 受試者根據自己偵測到的實際感覺所產生的意識。相較第一個層面,性質較真實。
- 以痛覺為例,在催眠過程中,控制疼痛的系統暫時性的失去支配和警示能力,催眠師暗示受催眠者置於冰桶中的手是不刺痛的,則受催眠者的意識將不感覺痛。Hilgard 把在催眠時被隱藏的較為真實的意識稱為『隱密觀察者(hidden observer)』意謂在催眠狀態下,受催眠者並不因催眠師的暗示而完全失去了自己。
-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 role-taking theory)
- 由美國心理學家班諾斯(Spanos)等人所倡議,該理論認為催眠狀態下的行為改變確有其事,其原因並非完全繫於催眠暗示所致,而是受試者在催眠者的誘導下過度合作地扮演了另外一個角色,被催眠時會如演員般假戲真作而忘我。受試者對角色的期望、情緒、動機等因素,使他們以高度合作的態度做出了某些動作。此反應可能是基於社會規範框架下的習慣,有些說法將此比喻為信仰。解離理論與社會角色理論並非互斥的概念,他們可能並存甚至互相影響。
- 反應心向論(Response set theory)
- 由 Kirsch 與 Lynn 於 1997 年提出,主張催眠不是改變的意識狀態,而是對催眠暗示作出適當反應的一種意願,並期望自己被催眠師的暗示成功催眠,引發對被催眠的正向積極反應。
催眠的原理[編輯]
- 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理事臧鴻儒:
「在仙境的入口處站了一個管理員,這就是我們的意識,平時管理員負責處理我們接收到的訊息,因此仙境裡面的潛意識就無法直接跟外界溝通,而催眠的技巧就是一種方法可以讓這個守門員放鬆管制,讓外界可以直接和潛意識溝通…」
- 從科學角度來看,催眠原理是透過一套有效引導與暗示的方法,引導被催眠者進入放鬆狀態。簡單來說,催眠原理就是利用人類思考的兩個不同層面——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切換。人本身平時在清醒狀態下,意識是占主導地位,此時的潛意識因為被意識所壓制,因而不會被激發;而催眠的原理便是使被催眠者的意識專注於某一件事,而沒有其他力量去壓制住潛意識,於是潛意識被激發,進入一種潛意識和意識都同時開放的狀態,這個時候就可以跟潛意識做溝通,催眠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越過意識直接跟潛意識溝通。
催眠治療的分類[編輯]
通常我們內心混亂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在與意識抗衡,例如:搭飛機時你希望讓自己保持冷靜,卻不可控制的感到焦慮,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認為搭飛機的風險很高。催眠治療就是透過注意力集中和以引導方式進入潛意識,從而達到深度放空的狀態,讓潛意識與意識達成一致,讓我們更順利達成目標。 催眠療法與控制或接管他人意識無關,事實上,他與冥想的概念非常相似,都是透過本人去梳理潛意識的想法,化未知的恐懼為已知,掌握控制感就能有助於解決許多心理、情緒、行為和身體問題,例如:戒斷不良習慣、焦慮、克服障礙、提升表現 尋找生活目標和意義等。
誘發催眠的方法繁多、至今仍無統一的分類方式。若根據催眠實施的方式、時間和條件,可將催眠治療的種類大致劃分如下:
- 依施術者區分
- (一)自我催眠:自己對自己進行催眠。
- (二)他人催眠:由催眠師負責進行催眠。
- 依暗示條件區分
- (一)言語催眠:運用語言進行暗示。
- (二)操作催眠:運用行為、動作、音樂或電流進行暗示。
- 依意識狀態區分
- (一)覺醒時催眠:在意識清晰時進行催眠。
- (二)睡眠時催眠:在睡眠狀態下進行催眠。
- 依配合情況區分
- (一)合作者催眠:對自願或合作者進行催眠。
- (二)反抗性催眠:對不合作者進行催眠。
- 依進入催眠的速度區分
- (一)快速催眠:使受術者在瞬間進入催眠狀態。
- (二)慢速催眠:使受術者逐漸進入催眠狀態。
- 依受術人數區分
- (一)個別催眠:對單一受術者進行催眠。
- (二)集體催眠:又稱小組催眠,對一個群體同時進行催眠。
- 依距離區分
- (一)近體催眠:面對面的對受術者進行催眠。
- (二)遠離催眠:在與受數者相距甚遠處對其進行催眠。
- 依客觀因素區分
- (一)自然催眠:受客觀自然條件影響而產生的自然催眠現象。
- (二)人工催眠:由催眠師進行催眠。
- 依催眠程度區分
- (一)深度催眠:使受術者進入深層催眠狀態,如呈僵直或夢行。
- (二)中度催眠:使受術者進入中層催眠狀態,如呈無力或迷茫。
- (三)淺度催眠:使受術者進入淺層催眠狀態,如呈寧靜或肌肉鬆弛。
- 依催眠對象和手段區分
- (一)人的催眠:使人進入催眠狀態。
- (二)動物催眠:使動物進入催眠狀態。
- (三)麻醉藥物催眠:以麻醉藥物,如阿米妥鈉、硫噴妥鈉,使人進入催眠狀態。
- (四)非藥物催眠:以無麻醉作用之藥物,如葡萄糖酸鈣,使人進入催眠狀態。
催眠治療的應用[編輯]
- 心理治療
- 催眠是一種進行心理治療時常用的技術,最早施用催眠術作為一種治療方法的是1775年奧地利的麥斯麥(F.A.messmer),他用磁鐵作為催眠工具,用神秘的動物磁氣說(Animal magnetism)來解釋催眠機理,但此說後來被證實無法治療任何疾病,而僅有自我暗示的功效,一度造成催眠學的衰敗。直到1841年英國外科醫師James Braid拋棄了磁氣等理論,對催眠現象作了科學的解釋,認為是治療者的所引起的一種被動的、類睡眠狀態,並借用希臘文"hypnos"(即睡眠的意思)一詞改為"hypnosis"(催眠),至今一直沿用這一術語。而大約1950年到1960年,英國和美國的醫療協會認為催眠是一正式療法,但仍屬於輔助或替代療法(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首先,這樣的治療可以通過催眠讓病患達到放鬆的狀態、減低自我攻擊的想法,也可以用在改變習慣,例如:咬指甲、抽菸。此外,治療師通常可以透過了解病患的潛意識歷程,從中發掘心理問題的成因,並施以治療,如此一來,便能在心理治療中幫助病患重新建立自信,推動強迫症、憂鬱症等情緒問題患者的潛在意識。此外,助孕催眠也是一種應用方式,若是非生理狀況的不孕因素,可以藉由催眠解決心理層面的問題,藉由調整身心狀況增加受孕機率。
- 疼痛控制
- 催眠可用來降低或消除病患情緒上的疼痛感受。在被催眠狀態下,當人們接受疼痛刺激時,反應身體感覺的頂葉皮質(Parietal cortex)會變得活躍,反應負面情緒的額葉皮質(Frontal lobe)的活動減低,因此主觀上被催眠者不覺得疼痛。除了在催眠師的協助下進行疼痛控制之外,受過催眠訓練者也能進行自我催眠達到疼痛控制的效果,對麻醉藥不適或對止痛藥有耐藥性的病患而言,這是一種安全且可行的治療選擇。舉例來說,有許多產婦在生產時採用催眠止痛方式,在牙科也有催眠止痛治療,甚至可以應用在重大手術中,降低藥物及侵入性裝置的使用,此外,在大腸激躁症的催眠療法效果更勝於其他醫療方式。
- 戒掉成癮行為
- 不管是成癮於酒精、藥物、吸毒、賭博等,催眠透過讓癮君子感覺不適的方式,達到戒掉成癮行為之功效。儘管看起來相當神奇,但此催眠療法的效用其實還存在許多疑慮,但將催眠療法納入戒癮治療的一種仍被視為一個好的方向。
- 提升運動員的表現
- 催眠並不會直接改善運動員的表現,但是透過催眠,可以讓運動員集中注意力,並減少比賽前的焦慮。此外,催眠也可以幫助運動員將各個技巧形成心像,讓心像在心中重複出現以達到熟練的效果。例如:選手將新的動作記在心裡,反覆在大腦裡練習。這是因為大腦在想像動作的同時,會牽動相關的身體肌肉做出微細的小動作,在催眠裡,我們稱為「意念肌肉反射動作」。
- 學者曾經利用催眠實驗,以高爾夫球選手為受試者,測量及觀察催眠對於心流 (Flow state) 與選手推桿表現的影響[35]。結果顯示,所有選手不論在心流狀態,或實際推桿表現都有所成長,且受試者皆表示催眠能幫助他們感到放鬆、自信以及提升專注力。同時許多知名的運動員都曾使用過催眠來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如麥可.喬丹、菲爾普斯等。
- 增加組織能力
- 藉由催眠可將大腦潛意識中的組織能力活化,使工作變得有條理,且讓我們進入α腦波的狀態,激發右腦,產生驚人的記憶力及學習效果。
- 加速身體的自癒能力
- 有些人認為思想對身體有影響,一切都源於想法,通過過濾、分析、批判和感知,我們就會產生情感和情緒,而每種情感都有能量,能量最終會影響身體狀態。簡言之,催眠治療就是通過改變你的想法去改變你的身體狀態。而心理學上稱為「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也就是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 司法催眠:透過催眠來探索犯人和證人的記憶;然而催眠哲可以改變被催眠者的記憶,且其準確性易遭受到質疑,故使用上需十分嚴格,對於證明力亦應嚴格視之。
- 軍事應用:在二戰時期,催眠曾經用於改變的軍戰俘的思想,使其違背其原先的道德,或是用於逼供等場合。然而之後事實證明此種方法並不適用於原先就不想去做那件事的人,因此用於洗腦方面多以失敗告終,但對於逼供卻多多少少有幫助。
催眠治療的缺點[編輯]
就如前述,催眠治療有相當多的益處,然而這項治療也存有缺點:
- 對於一個有幻覺(Hallucination)或是妄想(Delusion),抑或是使用酒精或毒品的人來說,並不建議以催眠作為治療方式。
- 催眠治療中所引發出來的治療,並不是那麼可信,催眠師不經意的一些詞句,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回憶的結果,甚至有可能變造被催眠者的記憶。因此,在現行一般的心理疾病治療中,催眠治療已經不太被採取。
- 催眠治療的效力有待考證,有文獻指出,雖然有人極度提倡憂鬱症患者應該要接受催眠治療,透過改變負面的思考模式以及情緒釋放來改善憂鬱症;但亦有論者認為,將催眠治療用於憂鬱症患者身上可能有反效果,因為被催眠者可能因此憶起過去不愉快的經驗而激發出潛在的精神疾病或是導致精神疾病的復發。
- 倫理問題:如催眠師有特別想滿足的需求,但自己無法達成時,可能會潛意識或無意識地透過催眠去影響被催眠者。法國當馬爾坦雷唐普列鎮有一名頗富盛名的心理治療師斐特,在治療過程中控制精神脆弱病人的心智,對其摸胸、猥褻甚至趁機強暴,被控性侵犯8人和強暴4人,受害人年齡從20歲到60歲都有。
清醒(consciousness)[編輯]
早期人們口語上會形容病患「昏迷」、「半昏迷」、「會認人」、「感覺得到痛」、「迷迷糊糊」 等,這些字詞無疑對醫師而言太過籠統,從而造成認知上的不同。為了更有助於了解病患情況,發展出了一個統一評估清醒程度的標準。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 GCS)
昏迷指數(Coma Scale)是醫學上評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標,現今最廣為使用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數。雖然被稱之為昏迷指數,實則昏迷程度越高時,分數越低,因此也可以理解為清醒指數,指數越高,清醒程度也越高。
昏迷指數由三個部分組合而成,分別為睜眼反應(E, Eye opening)、說話反應(V, Verbal response)與運動反應(M, Motor response),正常人為滿分 15 分。昏迷指數依昏迷的嚴重程度而降低,最低可以來到 3 分,也可以將昏迷程度依嚴重程度,大致分為輕、中、重 3 級。
其公式如下:昏迷指數 = 睜眼反應(E)+ 說話反應(V)+ 運動反應(M)。
睜眼反應(E) | 說話反應(V) | 運動反應(M) |
---|---|---|
4 分:主動地睜開眼晴。 | 5 分:說話有條理,會與人交談。 | 6 分:可依指令做出各種動作。 |
3 分:聽到呼喚後會睜眼。 | 4 分:可應答,但說話沒有邏輯性。 | 5 分:施以刺激時,可定位出疼痛位置。 |
2 分:有刺激或痛楚會睜眼。 | 3 分:可說出單字或胡言亂語。 | 4 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閃避。 |
1 分:對於刺激無反應。 | 2 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反而會伸展開。 | 3 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彎曲,試圖迴避。 |
C 分:外力阻止眼睛睜開,例如水腫。 | 1 分:無任何反應。 | 2 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反而會伸展開。 |
E 分:氣管插管無法正常發聲。 | 1 分:無任何反應。 | |
T 分:氣管切開無法正常發聲。 | ||
A 分:失語症。 |
昏迷指數分數加總
- 輕度昏迷:13~15 分
- 中度昏迷:9~12 分
- 重度昏迷:3~8 分
其他結果:因插管或氣切而無法發聲的重度昏迷者標註為 Ve 或 Vt。
注意(Attention)[編輯]
導言[編輯]
以忽略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IB)為例,在「為什麼你看不到大猩猩(參考影片)」實驗[36]中,僅有 42% 的參與者發現猩猩在傳球過程中出現,若改成更加模糊的影片版本,就只剩下 8% 受試者發現猩猩。 因此,我們能從這個實驗中看出人的注意力有其限制,然而,具體來說有哪些、何種程度的限制呢?由於上節中介紹由注意改變的意識狀態,在此我們將介紹「注意」以及「注意」的四種特性。
注意的本質與運作[編輯]
注意人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隨著感覺與知覺、記憶、思維、想像等心理過程的一種共同的心理特徵。我們可以藉由以下幾個面向來了解注意的對象、特徵以及功能。
- 注意的對象:
- 人注意的對象可以是外部世界的對象或現象,也可以是自己的行為和內心體驗。在後者的意義上,我們通稱之為「專心」。
- 世界中的客觀事物是紛繁複雜的,因此人在某一個時間內,其心理活動只能去選擇、有方向地指向少數特定的對象,同時忽略其他對象。例如:看足球賽時,我們只能同時看清楚正在踢球或截球的少數球員,而不能兼顧其他的選手。因此,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的事物即是注意的中心、對象,其餘的事物有的處於注意的邊緣,多數則處於注意的範圍之外。
- 注意的特徵:
- 注意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分別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 「指向性」:指對特定對象的選擇,並透過觀察、記憶、思考或想像,使心理活動總是有方向性地朝向一定的對象,而同時遠離其他對象
- 「集中性」:指對選擇對象的堅持與貫注,而同時抑制一些無關緊要的對象或活動,意即較長時期地指向一定的對象。
- 人的注意集中性,有兩種情況,一是在同一時間內各種心理活動共同集中於一定的對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聚精會神」、「專心致志」;二是同一心理活動維持著長期集中使其不斷深入,這就是所謂的「密切注視」、「側耳傾聽」等等。由此可見,指向性與集中性是密切聯繫的,沒有指向就沒有集中,指向又是透過集中才明顯表現出來的。「一心不能二用」可說是對注意的這兩個特徵最好的寫照。
- 注意的功能:
- 人的認知過程離不開注意,在人的情緒體驗、意志行為中,注意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注意具有一系列的重要功能:
- 選擇:由於注意的伴隨,它能夠使人選擇有意義的、符合自已需要的對象並加以反應,並能避開一切無關的刺激和抑制不相關的活動,從而保證心理活動的方向性。
- 保持:可以使注意對象的印象或內容保持在人的意識中,以備隨時所用,直到達成目的為止。
- 調節和監督:可控制心理活動朝著一定目的和方向進行,把各種心理活動有序地組織在一起,進而使人的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馬虎」、「粗心」恰好是注意的調節、監督功能不好的表現。
- 由上述可見,注意對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實踐活動的必要條件,人依賴於注意就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認識並改造客觀世界。「雙耳分聽實驗」則進一步說明了這個道理,當一個人兩耳各戴一隻耳機同時收聽兩種不同信息時,因為處於分心狀態,便無法記住兩種信息中的任何一種。就像導言中的大猩猩實驗一樣,如果我們注意一邊的信息,另一邊的信息非但記不住,甚至根本沒有察覺到它的存在。
注意的比喻[編輯]
這些比喻生動的顯示注意具有「持續」、「轉移」、「聚焦」、與「分布」的特性,使個體成功鎖定目標,完成心智作業。
- 探照燈(Spotlight)
- 由 Posner, Snyder, 及 Davidson 於 1980 年提出,他們將注意力的歷程區分為投注(Engage)、移轉(Movement)、及脫離(Disengage)三部分,探照燈能持續搜尋特定目標作進一步處理,而這類選擇通常是以犧牲其他位置的信息為代價來促進信息處理。
- 注意的探照燈模型是指,注意被比擬成空間中的一盞探照燈,只有燈光下的外界刺激才會受到較精細的處理,並進入意識之中,而燈光外的刺激就不進入意識。同時,探照燈可以從一處移到另一處進行視覺空間搜尋,搜尋的範圍也可以放大縮小(一個字或一字母)(由葉怡玉和 Erikson 提出)。
- 目前在臨床的 fMRI 研究中,有探照燈現象的神經學證據,並且,即使是在沒有任何視覺刺激的情況下,視網膜映射到關注位置的視覺區域也顯示出增強的神經活動(Kastner et al., 1999)。
- 伸縮鏡頭(Zoom lens)
- 由 C. W. Eriksen 及 Yeh 於 1985 年提出。典型的視覺場景包含多種不同的對象,由於視覺系統的處理能力有限,因此與我們當前行為相關的信息的選擇是通過視覺注意來調節的。因注意力的空間範圍會改變,所以個體可視作業情境調整注意的廣度與範圍,且其範圍大小和處理效能成反比。目前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主要建立在生物注意力資源有限的假設,因此當生物體必須注意的範圍愈大時,在這範圍內所潛藏的外界刺激就愈多,對於單一刺激的處理效能也就跟著變差;此外,隨著所注意的空間範圍愈大,生物體所要尋找的目標物的位置不確定性也就愈大,對此刺激的處理也就愈差。該模型得到行為實驗所獲證據的支持,表明視覺覆蓋區域的大小與處理效率之間的權衡。
- 分裂的光束(Splitting the beam)
- 由 Kramer 和 Hahn 於 1995 年提出。說明個體能同時注意與處理多個訊息來源。
注意的基本特性[編輯]
- 容量限制(Limited capacity)
- 容量模式將注意力視為是分類和辨識刺激的認知資源(Cognitive resources),重要的是這些認知資源不是無限的。Kahneman 認為人類需要認知資源來處理接收到的刺激,且當個體面對越複雜的刺激時(例如需同時執行多項任務),個體就需要越多資源;如果同時出現許多複雜的刺激,認知資源就會很快被用盡(Kahneman, 1973)。由此可知,當周遭環境同時呈現大量刺激時,人類有限的認知資源就只能處理部分最重要刺激,其它刺激則無法處理,此時因人類接受的訊息已超過認知資源之容量限制,個體在無法同步處理複雜資訊的情況下,就必須盡早做出選擇,此時就呈現早期選擇的特性。反之,若個體所接受的刺激與訊息沒有超過認知資源之容量限制時,基本上所有的訊息皆可得到適度且完善之處理,這讓選擇的機制可以延宕至訊息處理過後,這種情況便會呈現晚期選擇的特性。
- 進行選擇(Selection)
- 我們的知覺處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acity),當多個或複雜的資訊同時出現時,這些資訊會競爭心智容量,也因為有容量限制,以至於我們無法完全解決及接納所有外界的訊息,所以個體必須經由行為目的來分配心智資源,如此才能妥善利用它們。
- 例如「注意的偏頗競爭模型」(Biased competition):人往往會在多個競爭刺激間,偏好與其行為期待相關的作業目標,並因此忽略無關的訊息,以此消除多個競爭訊息所產生的干擾與衝突。
- 調節控制(Modulation and control)
- 在進行選擇(selection)這個注意力運作第二個特性替我們把目標從擾訊息中被成功挑出後,注意的調節控制能力(Modulation and control)決定了我們對於目標訊息的處理程度,例如:可以提高視覺系統對於視覺刺激的精細程度,或者是提高聽覺系統對於音訊目標的分辨程度。
- 持續性(Persistence)
- 個體可以依據意願持續注意某些刺激一段時間,以做近一步處理,例如:將訊息暫時的維持於短期或工作記憶中(working memory)或可以預期某個刺激將出現於某個空間的位置或時間點,以持久穩定的固著該記憶,使我們可以快速捕捉即將出現的刺激。
漠視現象[編輯]
- 1. 漠視現象是由於注意力而非感覺缺失 。
- (1) 漠視區是以身體中心定位(egocentric)。
- (2) 漠視症的病人枕葉視覺區仍會興奮,腹側通路對被漠視刺激依然會處理到物體辨識(object recognition)甚至有關意義層次(semantics),但否認意識覺察。例如:經過事前指點或提醒,病人往往可以發現左視野的物體。但不會自動或主動的將視線移到該處。
- (3) 消除現象的存在顯示不同的物體或知覺表徵在競爭同一有限資源,以便足以進入意識之中。
- (4) 這些效果對各感覺的 modalities 一體適用,非只有視覺。但 Blindsight 僅限於視覺,其內隱知識只有粗淺層次(運動方向),注意力提醒無幫助,無知覺區以網膜座標定位。
- (5) 相關實驗:漠視的病人看到兩棟房子,右側都一樣,但是左側有一棟從窗戶冒出火花,問他們要住哪一棟,雖然大家都說兩棟房子沒差,但大家都選左邊窗子沒火花的一棟,可見訊息有被處理 (Marshall & Halligan, 1988)。
- 2. 漠視症顯示有不同的空間參考座標
- (1) 自我中心空間(Egocentric space):空間座標可用外物、自身、頭、眼睛甚或手為中心原點(object, body, head, eye,hand-centered space),由頂葉負責整合。顳頂葉區受損之漠視症患者大多是自身中心的空間座標出錯,但也有其他形式。
- (2) 具象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要求受試者想像站在 Piazza del Duomo 廣場一端,面對建築物,描述眼前所見,發現無法說出左視野之建物。然後走到廣場另一端轉身,背對建物,想像身後的建物,此時原來可見之事物變成不可見,原本不可見之事物變成可見。此即所謂具象空間(Representational space),不同於知覺空間(Perceptual space)[37]。
- (3) 海馬體(Hippocampus)被認為紀錄物體間的關係位置,但想像位置關係需要頂葉的運作。
- 3. 漠視症顯現不同的空間系統
- (1) 控制視角:遠近空間可以在漠視症中被雙重解離。有些病人忽視近空間的一側,有些忽視遠空間的一側角。
- (2) 研究:Iriki 等人發現猴子視覺細胞對手臂 Reach field 的範圍也會因手握工具而延伸。如果不用雷射筆分線條,用棍子分線條,則近空間範圍就被延伸,工具成為身體的一部份。
- (3) 類別:
- ① 以字為中心:有些人對一個字的左側字母有漠視症。
- ② 有些人忽視是專針對物體,像是只要是物體的左邊都看不見,不論物體是在左右視野,而有的則是針對空間。
- ③有些漠視症病人忽視身體部分,但對空間正常,有的則相反。
- ④有一個病人,在房間內正襟危坐時與側躺下來時,忽略的是不同的方向的視野,由此可知忽視的象限同時受到身體位置與房間方位兩因素的影響。
注意的處理歷程[編輯]
注意處理歷程分為以下兩類,由 Howard Egeth 和 Steven Yantis 於 1997 年 [38]以及 Charles Connor, Howard Egeth 和 Steven Yantis 於 2004 年 [39]提出。
- 1. 由下而上的處理(Bottom-up processing):又稱刺激驅動式(Stimulus-driven)、外塑型注意(Exogenous attention)或被動式注意(Passive attention),即個體的注意取決於外在環境中突出或顯著的刺激訊息,如巨響、強光、煽情畫面、威脅等都能迅速在短時間內吸引個體的注意。在此脈絡下,注意是被動地應用外在刺激與變動。
- 2. 由上而下的處理(Top-down processing):又稱為目標導向式處理(Goal-directed)、內塑型注意(Endogenous attention)或主動式注意(Active attention),即個體可以依據自身行為目標或作業要求,注意特定目標刺激,同時抑制其他無關的干擾訊息。在此脈絡下,注意是主動地處理外在與內在的刺激事件。
外在注意的選擇[編輯]
注意需選擇目標刺激並抑制其他無關的訊息,在區隔眾多刺激時會產生處理瓶頸。為了瞭解此瓶頸在訊息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位置,心理學家產生了早期選擇(Early selection)和晚期選擇(Late selection)的爭論。早期選擇理論認為我們在辨識物體之前即發生了所謂注意選擇的瓶頸,而晚期選擇理論認為我們在獲得物體的意義之後才發生瓶頸。
早期選擇理論(Early Selection Theory)[編輯]
該理論認為注意的選擇是發生在訊息處理之前,其中包含布羅德本特(D.E. Broadbent)的選擇性過濾器理論(Selective filter theory),及崔斯曼(A. Treisman)的減弱理論(Attenuation theory),兩者同時被稱為早期選擇理論。
- 選擇性過濾器理論(Selective filter theory):將注意力視為類似水龍頭之過濾器,以全有或全無(All-or-none)的方式過濾外來訊息,當訊息被濾除後就無法做進一步處理[40]。1953 年徹里(E. C. Cherry)的雙耳分聽作業(Dichotic listening test)可驗證此理論,用於探討注意選擇的問題。參與者戴上耳機,雙耳分別聽到不同數字或敘述,並依照實驗指示說明要注意某一耳之訊息而忽略另一耳之訊息,最終複誦注意所聽到的數字與敘述。結果發現,參與者能有效辨識注意耳的訊息,但無法有效辨識忽略耳的訊息,僅能指出忽略耳刺激中一些基本的粗糙物理學特性,如大人小孩或男生女生的聲音。因此不被注意的訊息在尚未被分析內容前即被濾除,表示注意瓶頸發生在訊息處理的前端。而另一位心理學家對此實驗做出更淺顯易懂的說明:因為加工訊息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會有一個過濾器去分出什麼訊息該加工,什麼訊息不需要,就如同一個狹長的瓶口,只有一部分的水可以流入瓶口內,其餘會被分離在外部。也因此選擇性過濾器理論也叫做瓶頸理論。
- 減弱理論(Attenuation theory):是選擇性過濾器理論的修正版本,認為並非全有或全無(All-or-none),例如雞尾酒會效應(Cocktail-party effect)(在吵雜的派對場所或聚會活動中,人們仍能輕易聽到和自身高度相關的訊息,如自己的名字)。此理論認為沒有被注意到的訊息並非被完全排除,而是仍受到某種程度的處理,只是由於和作業目標無關,因此我們並未意識到這些訊息的存在。崔斯曼(Anne M. Treisman)透過雙耳分聽作業發現一旦參與者得知目標刺激後,即便訊息從不需複誦耳傳入,仍能注意該目標刺激,這代表不受注意的訊息並非不受處理,而是處於減弱(Attenuated)的狀態。
特徵整合理論(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 FIT)[編輯]
在早期選擇理論的脈絡下,英國學者特瑞斯曼(Anne Treisman)等人於 1980 年提出特徵整合理論,主要探討視覺早期加工的問題。此理論將物體辨識之前的注意力成分為兩階段:
- 注意前階段(Pre-attentive stage):針對物體的特徵(顏色、長度、距離等)進行平行式的處理(Parallel processing)。這樣的過程是自動發生且不被注意到的。這些特徵是處在所謂「自由飄浮狀態」(Free floating state),位置是不確定的,而這些分散特徵的心理表徵稱為特徵地圖(Feature map)。
- 聚焦階段(Focused attention):又稱集中注意階段。在這個階段,注意扮演黏著劑(Binding)的角色,將分散的特徵正確連繫起來,整合成單一物件,再將整合結果放置在突顯性輿圖(salience map)上,進行序列性處理。成功的特徵整合會形成物體檔案,達成物體辨識的目的。如果注意無法有效運作,則可能導致整合失敗,產生錯覺連結(illusory conjunctions)。
Treisman 等人使用視覺搜尋作業(visual search),要求參與者從一群或大量刺激物中尋找特定的目標刺激。當目標刺激相較於其他刺激有較高突顯性(saliency)或較不一致的特徵時,例如在一群紅色干擾物中尋找綠色目標物,綠色目標物通常能被快速偵測出來,此歷程依賴刺激驅動處理模式,稱為有效搜尋(efficient search)或特徵搜尋(feature search)。若改要求參與者在紅色方塊與綠色圓形的刺激中尋找綠色方形,由於此時目標物涉及特徵的整合,導致較難搜尋,此一歷程則依賴目標導向處理,稱為無效率搜尋(inefficient search)或整合搜尋(conjunction search)。特徵搜尋所花時間不受干擾刺激數量影響,但在整合搜尋中所花時間與干擾刺激數量呈線性關係,意即干擾刺激數量越多,搜尋整合目標所花的時間也越長。
目前視覺搜尋作業被廣泛運用在許多領域,如訓練放射科醫師如何在 X 光或影像掃描照片中尋找病灶或腫瘤,以了解人為何會忽略一些重要或危險的徵兆。
晚期選擇理論(Late Selection Theory)[編輯]
Broadent 的過濾理論和 Treisman 的減弱理論皆屬於早期選擇理論,其認為未被注意到的訊息無法獲得辨識,並會進入記憶中接受後續處理。然而許多研究證據都不支持這種看法,認為注意的選擇是發生在刺激獲得辨識之後,亦即選擇機制的瓶頸在於訊息處理的晚期。根據晚期選擇理論,早期的訊息處理不具選擇性,所有進入感知覺系統的刺激都能收到自動化的處理。而其支持研究證據有二:旁側干擾作業(Flanker task)和史楚普叫色實驗(Stroop color naming task),以下分述。
- 1. 旁側干擾作業(Flanker task)
- 常被用來探討注意廣度與注意的選擇瓶頸[41]。實驗時有三個字母呈現在螢幕上,中央字母是目標刺激,兩側的兩個字母則是干擾刺激。參與者只需針對中央出現的目標刺激進行按鍵反應,如:目標刺激為 X 時,參與者需要按下 X 鍵。研究者操弄三個字母的和諧性(compatibality),和諧的情況為XXX 或 NNN,不和諧的情況為XNX 或 NXN。研究結果發現,和諧性將影響受試者判斷中央目標刺激的反應時間,和諧時判斷較快。這說明了晚期選擇理論,因為唯有個體先辨識兩側干擾刺激與中央目標刺激的字義後,才有可能造成和諧的助益或不和諧的干擾。
- 2. 史楚普叫色實驗(Stroop color naming task)[42]
- 此實驗被用來評估人們在處理一個特定刺激特徵,而同時處理第二個刺激特性的時,抑制認知干擾的能力。例如,使用不同顏色書寫指稱顏色的字(文字「紅色」以綠色油墨顯示;或是文字「橘色」是以藍色油墨顯示)。研究發現參與者在不和諧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較慢,而且辨識過程也更容易出錯,顯示了字義會造成反應競爭,導致史楚普干擾(Stroop interference)。此結果說了明注意顏色並命名的歷程發生在辨識字義之後,支持晚期選擇假設。
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編輯]
Nilli Lavie 和 Tsal 在 1994 年提出了知覺負荷理論(Perceptual load theory)[43],成功整合了「早期選擇」與「晚期選擇」的長期爭論,並用來解釋與預測刺激(stimulant)在不同情況下會受到處理的程度。知覺負荷理論認為對於刺激的處理層次取決於其處理上的難度,意即當前任務的知覺負荷高低決定了選擇性注意過程中注意資源的分配。
Lavie 與同事將實驗分成高知覺負荷與低知覺負荷兩種情況,參與者需對事先告知的刺激目標進行偵測判斷作業,並將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分成和諧(兩者相同)或不和諧(兩者不同)。實驗結果發現低知覺負荷下,參與者尚有足夠資源處理干擾刺激,因此可察覺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的影響。此時目前知覺負荷只消耗一小部分的資源,而多餘的注意資源會去處理干擾刺激,產生干擾效應。若干擾刺激與目標刺激為不和諧的情況,則需要花較長時間判斷目標刺激,符合晚期選擇處理。
相反地,在高知覺負荷的情況下,有限的注意資源會被耗盡,參與者的注意資源不足以用於處理干擾刺激,因此無法觀察到干擾刺激對於目標刺激造成的影響,意即與當前任務無關的干擾刺激無法得到參與者的知覺處理,而不產生干擾效應。此時在和諧與不和諧狀況下花費判斷目標刺激所需時間相近,符合早期選擇處理。
理論建構者 Lavie 認為,在高知覺負荷下的知覺選擇是一被動的選擇過程,是因為注意資源的不充足導致干擾刺激未得到處理;而低知覺負荷下為主動的知覺選擇,此時對干擾刺激的處理引發了負面的反應(即干擾效應)。參與者若要正確地選擇反應則需主動控制此過程參與。
中樞能量理論(Central Capacity Theory)[編輯]
當一個人同時做兩件事情的時候,有時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有時卻非常困難。例如一邊散步一邊聽音樂很簡單,但一邊寫題目一邊跟人聊天卻很困難。事實上,一心兩用的難易度與兩個工作的相似度、難易度、個人能力有關。
- 相似度的影響:
1972 年,Allport 等人發現,如果受試者一耳(追誦耳,指聽到並複誦出來)複誦聽到的散文(聽覺),另一耳(非追誦耳)記憶聽到的新字詞(聽覺),記憶效果很差;但若讓受試者一邊複誦散文(聽覺),一邊記憶看到的文字(視覺),記憶的效果就會好很多。而如果將文字改為圖片,圖片的正確再現率甚至可達 90%。1975 年,Shaffer 也做實驗確認,有些打字員可以一邊看稿打字,而一邊又追誦之前聽到的話。從這些實驗結果可以發現,當兩種不同的感覺同時處理不同任務時,效果比一個感覺處理兩種不同任務時好上許多,這就是「相似度」所造成的影響。
- 難易度的影響:
而在 1976 年,Sullivan 一樣做了雙聲道的實驗,這次他改變兩個聲道的資訊難易度,並發現當追誦耳聲道的資訊比較簡單時,受試者可以從非追誦耳聲道中察覺到更多資訊。可以見得,即使是使用同一種感覺,也會因任務本身「難易度」的不同而使注意的效果受到影響。
- 個人能力的影響:
1974 年,Unferwood 更進一步確認,一心兩用的效果與受試者本身有關。同樣進行雙聲道的實驗,在比較新手與經過訓練的受試者後,發現新手只能從非追誦耳聲道察覺出 8% 的資訊,然而經過訓練的受試者則可以察覺到 67% 的資訊,差異非常明顯,是為「個人能力」的影響;且能從此實驗可得知該能力確實能藉由特定方式加以強化。
前面我們在選擇理論有提過,「我們的知覺處理有容量的限制(limited capicity)」,而有一些心理學家並不想用瓶頸結構來解釋,卻是將注意力看做有限的、用來執行任務的能量,稱作中樞能量理論。
- 能量分配模型:
能量分配模型在 1973 年由 Kahneman 提出。首先,人會接受到喚醒(arousal)的刺激,可能是來自情緒、藥物、肌肉緊張等等,這些喚醒刺激給予人一些可能得到的能量,接著人再將注意力分配給各種行動。分配的策略可能會受到個人意願、對此活動需要多少能量的認知等因素影響,而個人長期穩定的反應不參與這個反應中,人們更傾向將注意力分配到新的、突然的刺激上,例如在視野中突然動起來的物體。依照此模型,只要可得能量足夠,人可以一次從事多種活動,反之,若可得能量不足,活動之間就會彼此干擾。
1975 年,Norman 和 Bobrow 更進一步,區分出:資源限制過程(Resource-Limited Process)與材料限制過程(Data-Limited Process)[44]。
資源限制過程指這種工作受到能量分配的限制,隨著分配到的能量增加,工作就愈順利;而材料限制過程則即使提高能量分配,也難提升其工作品質,例如在嘈雜的環境中要注意很細小的聲音,即使放很多注意在上面,也不容易聽清楚。
- 以能量中樞模型解釋實驗結果:
在雙聲道實驗中,復述追誦耳聲道的資訊耗費大量中樞能量,因此非追誦耳聲道就只能分配到很少的能量。此時如果非追誦耳的資訊太困難,其作業品質就會很差,受試者不容易察覺其資訊;相反的,如果非追誦耳的資訊足夠簡單,只需要很少的中樞能量就可以完成工作,受試者對其覺察的效果就不會比對追誦耳差。
外在注意的向度[編輯]
除了瓶頸發生的早晚外,選擇與處理外在注意的向度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注意可以經由目標導向(goal-directed)或刺激驅動(stimulant-driven)歷程被引導至特定種類的知覺刺激上,以選擇和調控不同感官接收到的外在刺激信息(e.g. 視、觸、味、嗅、聽覺)。 從感覺受器(Sensory receptor)直到大腦皮質上的初級感覺區(Primary sensory area),注意力的影響都持續存在。例如,注意力可以強化目標刺激在視覺皮質區位的映射構造(Topographical organization)中所對應細胞引發的神經活化(nerve activation)[45],讓個體能夠在低雜訊比下偵查或完成更模糊訊號以及其中更細微差異上的區別。 注意力也可強化聽覺皮質的神經活化,偵測到微小聲音與區分細微音調的差異[46],這種效果也存在於其他身體感覺上。
注意力在這些不同向度刺激的選擇和調控上是兼容並蓄的,注意力對感覺處理的容量限制僅出現在同一感官向度上,意即個體須同時處理多個同向度的知覺刺激時才會在感覺與知覺處理的前期產生競爭以及干擾。
Duncan、Martens 與 Ward 的研究顯示,相異感官的訊息處理在早期為相互獨立,而跨感官的干擾只會出現在較高階的處理階段。注意力的機制統合不同向度、感官的訊息,並使個體能對此刺激形成對於一物體或事件完整的內在表徵(Internal representation),因此有了意識(Consciousness)。
空間注意[編輯]
空間注意的重要功能之一為協助個體整合特徵,其結合了同一空間位置上不同向度的感覺訊息,使個體形成知覺表徵(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例如,眼球運動中,個體透過眼球投射外顯注意力(Explicit attention)予刺激產生的空間位置,而內隱注意力(Implicit attention)在不移動眼球的情況下也可投射至特定空間位置。
當注意力被轉移到某一空間位置時,該處的刺激訊息將被優先處理,且能有空選擇與調節處理的層次,同時對該空間位置的視神經細胞也被活化。空間注意中,眼動(Saccade)與注意力投射(Attention projection)兩歷程涉及不同的神經運作[47]。
Michal I. Posner 發展出線索導引作業典範[48],此典範被廣為探討空間注意中的刺激驅動和目標導引。此作業使用快速閃爍的外在刺激作刺激驅動線索,以使參與者將內隱注意力投射或轉移至特定空間位置(例如左或右方視野)。研究發現刺激驅動或是目標導引之空間線索都能有助於對目標作業的執行,其中越明顯的刺激越能得到外顯注意的投射與處理,所以即使參與者將眼球固定於螢幕中央的點,內隱注意仍可依據指示被引導到不同位置。
特徵與物體注意力[編輯]
特徵包含感官知覺刺激的基本特性,如顏色(視覺)、音調(聽覺)、甜度(味覺)、溫度(觸覺)等。當實驗要求參與者投射注意力在某一特徵屬性時,意即針對特徵的注意(Feature-based attention),可強化該特徵負責腦區神經細胞的活化。例如指示參與者加強注意線條角度可以增強其視覺區 V4 的活化(McAdams & Maunsell, 1999),或是注意運動中的刺激可增強其視覺區 MT(Middle temporal,即 V5 腦區)的活化。
當實驗要求參與者投射注意力在特定物體時,意即針對物體的注意(Object-based attention),此時該目標物體內所有特徵將被選擇並興富某些腦內整合區,而非只影響其中一兩種特徵。例如,人臉的刺激會增強梭狀迴辨識區(Fusiform face area,FFA),而建築的刺激會增強海馬迴辨位區(Parahippocampal place area,PPA)之活化[49]。此針對物體的注意投射會使個體在選擇進行兩不同特徵時,比對同物體的兩個特徵會較比對不同物體的兩個特徵容易(Duncan, 1984)。在給予線索以尋找目標刺激時,線索若與目標刺激皆位於同一物體時參與者的反應會較位於不同物體時快,即使這兩種情況下線索與目標之距離皆維持固定[50]。
時間注意力[編輯]
瞬盲(Attentional blink, AB)是一種反映了部署視覺注意能力的時間限制的現象,常發生在必須快速連續識別兩個視覺刺激的情境時。根據實驗結果顯示,若第二個刺激發生在第一個刺激發生後的 200 到 500 毫秒內,則受試者正確辨識第二個刺激的準確性很差(Shapiro, Arnell, Raymond 1997)。心理學家常利用快速視覺序列呈現(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RSVP)實驗來產生此現象,實驗方法為在一秒間呈現 8 至 10 個刺激給受試者觀看,並且要求受試者找出特定的關鍵字(T1,T2,T3...等)。當受試者被要求報告關鍵字時,第一個目標字(T1)很容易被受試者報告出來。然而,若是第二個目標字(T2)在第一個目標字(T1)後瞬間出現,受試者的判別率會大幅下降,反之,若是沒有第一個目標字(T1)的出現,則第二個目標字(T2)答對率會回復正常,沒有瞬盲的現象出現。
此現象顯示個體的意識需要花時間登錄、處理目標刺激,並且去除干擾刺激;而在這段時間內,知覺系統無心再處理其他訊息。值得注意的是,瞬盲現象代表了個體的處理容量存在其上限,且反映出注意機制隱含了對周圍鄰近刺激的抑制。從時間向度上來看,注意控制是可能暫時失效的。而綜觀其他的心智活動,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以思考為例,大多數人的思考活動,約數秒會從一個思序跳到另一個思緒,一般而言持續集中的注意力集中不會超過十分鐘。
內在注意的選擇[編輯]
藉由注意機制的運作,我們也可以從內在表徵中選擇目標訊息,從而調節內在心智表徵與運作。與外在注意類似,內在注意也有處理容量的限制,例如只有有限的訊息可被維持、有限的反應可以被選擇,以及有限的作業可被執行等。然而內在注意並不再受限於向度或感官特定性,內在注意能影響特定認知表徵與運作歷程,它在許多文獻中與執行功能有相當程度的功能重複,以下將介紹三種內在注意最常見的運作範疇: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以及反應選擇(response selection)。
- 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與注意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Awh & Jonides, 2001)。工作記憶指的是當感知覺訊息消失之後,個體必須暫時維持這些訊息以便繼續處理,甚至能更進一步調節這些訊息,以利高層次認知歷程,例如推理、計算或是決策等[51]。在當代幾個重要的工作記憶理論中,內在注意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舉例來說: 貝德禮(Alan D, Baddeley)等人所提出的工作記憶架構[52],執行中樞(central executive)負責注意資源分配,以協調不同感知覺向度(如視覺空間與語音語意訊息)的整合,並將整合後的訊息放入情節滙棧(episodic buffer)以連結長期記憶[53]。
透過內在注意,感知覺訊息能夠被暫時維持,使個體能夠在工作記憶當中保持著大約三至五個單元的資訊,工作記憶容量主要透過「偵異典範」(Change detection paradigm),[54][55]的研究測得,即研究者首先快速地呈現一個刺激畫面,經過一個短暫時間後,這個刺激畫面再次快速出現,此時參與者必須要判斷畫面是否有異動以及發生在何處。這個研究發現,即使實驗刺激產生很大的改變,但參與者往往無法快速地發現變動所在,這種偵測失敗稱為變異盲(Change blindness)[56]。生活情境也可以發現許多變異盲的現象,例如: 在西門斯(Donald J. Simons)的一系列經典研究中,一位實驗同謀者向路人問路隨即有工人抬著板子從兩人中間走過,此時同謀者藉機換成另一位新的人,多數被問路的人事後回憶時都沒有發現這個巨大的改變。心理學家對於變異盲有許多解釋,但最核心的機制即是處理容量限制與內在注意。此一現象也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例如:記憶容量較大的個體可以有較好的能力抑制與作業無關的干擾刺激,但是記憶容量較小的人則不容易區分作業目標刺激與無關干擾刺激[57]。
- 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是能夠保持幾天到幾年的記憶,有別於工作記憶和短期記憶,後兩者只能保持幾秒到幾小時。從生物學而言,短期記憶是神經連接的暫時性強化,生理上的結構是反響迴路(Reverberatory circuit),而經過鞏固後,可變為長期記憶。內在注意會影響哪些訊息得以登錄於長期記憶,也會影響長期記憶中哪些訊息可以被有效提取(Chun & TurkBrowne, 2007)。心理學家已經發現透過引申式複誦(Elaborate rehearsal)可以將訊息有效地保留在長期記憶中(Craik, 2002)。引申式複誦涉及了整合與連結新舊訊息,並使其能透過群組化(chunking),減少對於處理容量的負擔,這個歷程依賴內在注意機制的運作。
心理學研究記憶與遺忘問題時,常以記憶儲存事物時間的長短,將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期記憶及長期記憶三種。感覺記憶下儲存事件的時間非常短暫,最多不超過四分之一秒,而短期記憶下儲存事件的時間可達幾秒或幾十秒為止,長期記憶下,個人儲存事件的時間可達分、時,到數天等較久的時間,也是指保持訊息、事件長期不忘的持久性記憶。
在理論上,長期記憶與短期記憶除了在時限上不同之外,另外有兩種差異:
- 容量差異:短期記憶容量有限,而長期記憶容量無限。
- 儲存性質不同:短期記憶儲存的訊息與知識的性質不同於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儲存的訊息大致分為兩大類:
- 情節記憶,是有關生活情節的實況記憶。如:如何做一件事
- 語意記憶,是有關語文所表達之意義的記憶,也是個人學得的知識。如:名字。
長期記憶的容量無限,是個體所有過去經驗、知識和超過短期記憶能量的所有訊息之儲存室。而年齡對長期記憶沒有影響,一旦資料儲存到長期記憶中,對二十歲的人或八十歲的人會同樣牢靠。個人之所以無法回憶某種訊息,通常是由於線索不足,如果給予適當情境的正確線索,記憶即可喚回。
訊息要儲存時,都要經過組織,亦即編碼的過程。而波爾馬特(M. Perlmutter)在一九八三年的研究顯示,老年人較不會使用記憶的策略來進行編碼的工作,在訊息提回的過程中,由於訊息彼此的干擾、重疊或錯置,所以不易被喚回。
- 反應選擇
當參與者被要求進行兩個選擇作業時,相較於第一個選擇作業的反應表現,第二個選擇作業反應時間通常會較長,而這樣的反應變慢與這兩個作業反應的間隔時間長短有關,這使得第二作業變慢的間隔時距被稱為心理反挫期(Psychological refractory period, PRPler) (Pashler, 1994)。即當兩個作業反應間隔時間越短,第二作業的反應時間延宕也越長;反之,當兩個作業間隔時間越長,個體能有較充分的時間處理第二作業,第二作業所受的影響也越少。造成第二作業反應時間延宕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中樞瓶頸(central bottleneck),此一瓶頸不受知覺處理歷程影響,而是在心理反挫期階段,由於受到中央處理容量的限制,使個體沒有足夠資源能夠分配給第二作業的反應選擇。反應選擇過程另一個注意容量的限制發生在作業轉移(task switching)時[58],例如要求參與者進行一連串奇偶數字作業的判斷,如此重復多次後,實驗者突然將作業規則改為英文字母為母音或子音的判斷,此時由於作業規則突然改變,使內在注意對於作業規則的處理受到影響,因此造成轉移損害。
以上的反應與作業選擇都涉及對競爭反應的抑制,許多的研究者使用中斷訊號實驗典範(stop signal)探討個體的反應抑制功能[59],在這個典範中,參與者必須抑制自己的反應直到放行(go)的訊號出現;如果放行訊號沒有出現,但參與者在中斷(no-go)嘗試次不小心作出反應,則視為抑制失敗。這個現象與前述的史觸普作業類似,即藉由注意的執行機制去提高目標作業(叫色)的優先性,同時抑制較為自動化的字義干擾。目前許多研究都發現抑制運作失調和暴力行為、注意缺失與過動症(ADHD)有關(請見第十六章〈心智異常》)。
走神[編輯]
走神是當人們從事一項需要注意力的任務時,思緒短暫地離開一個主題,而造成的注意力控制不佳。走神的內容包含內疚、恐懼或陶醉於的一小段回憶。在無聊或不開心時發生走神的比例較高,此情況下的走神通常讓人更加不愉快。走神亦跟當前所需注意力有關,當需要的注意力較小時,會比需要較大注意力時更容易發生走神。
走神產生可能原因:
- 神經系統發育遲緩:注意力等心理活動的基礎是神經活動,其成熟的延遲和大腦功能失調,都有可能導致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現為上課時愛走神。
- 個體差異:兒童的氣質特徵受遺傳影響,有的兒童活潑好動,興趣廣泛,做事常有始無終;而另外一些孩子則很有耐心,興趣專一,喜歡安靜。因此,針對兒童不同的氣質特徵,老師可以為其多創造合理的活動機會,以預防兒童上課走神,例如:在一節課中間,孩子出現坐不住及走神的狀況時,老師可以講一個笑話,或是請孩子起來回答問題,甚至讓他上講台、擦黑板,以活動身體。如此再進入緊張的學習時,可以重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 智力因素:精神發育遲滯可以對兒童的心理活動造成很大的影響,使其注意力渙散、愛走神,從而不能理解老師講話的內容,或隨其思路去思考。一些不容易發現的邊緣性智力障礙者更是如此。
- 心理衛生問題:非智力因素亦可能使兒童出現上課走神和學習困難,其主要因素包括:志向、興趣、毅力等方面,這些都受家庭和社會風氣的影響。這類孩子表現為情緒不穩定、焦慮、恐懼,以及厭學、逃學、説謊、偷竊等行為和品行問題。嚴重的精神疾病患者上課亦容易走神。
- 不良的教育模式:主要由父母不適當的或過高的期望值所引起,使孩子的思想過度緊張,進而導致其厭學。此外,老師不考慮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根據其心理特點和注意力時間的長短,採用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也是導致兒童上課走神的一個重要原因。
- 軀體疾病:由於飲食過度精細,且大量零食中多含有色素和食品添加劑,使孩子體內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偏食,導致兒童貧血、營養不良,進而使其上課無精打采。
改善走神的方法:
- 安排目標並限定完成目標的時間:在每件事的時限內專注地做每一件事,每件事情間適當休息。
- 培養處理事務的興趣::如果在工作中找到樂趣,以快樂的心解決事務,較不容易發生走神。
- 排除外界環境及內心騷動的干擾: 處在安靜的環境,不因外物影起思緒上的走神;內心狀態保持穩定,不要做一件事想著另一件事。
- 劃分工作與休息的關係::若以疲憊的身體工作,甚至是半夢半醒地工作,無法高效率處理事務,也容易發生走神。簡單來說就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 學會自我減壓:當所承受的壓力太大時,必然會影響做事的效率以及心情。
- 做放鬆訓練:舒適的躺著或坐著,讓全身肌肉放鬆就可以達到輕鬆平靜的狀態。
改變意識(心理)狀態的物質[編輯]
精神藥品(Psychoactive drug)[編輯]
除了前段所述的催眠外,精神藥品也能夠改變意識狀態。
精神藥品是影響神經系統的化學物質(如興奮劑、抑制劑等類別),其和特定神經傳遞物具有某些官能基或結構上的相同,因此容易被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元的受體誤認,造成與原本神經傳遞物結合到受體時的反應發生,影響接收特定神經傳遞物的神經元,並在腦中造成意識狀態改變,使生理和心理產生變化並導致行為和意識的改變。從古至今,人們發現許多植物及其萃取物,或是人造的化學物質,它們會與突觸受體結合,阻斷或刺激某些反應,進而影響腦的運作系統,造成感官功能的改變或是產生輕微至嚴重的幻覺,甚至影響認知或行為表現。這些物質即為精神藥品(神經促動藥品;心理促動藥品)。精神藥品包含毒品(如安非他命、海洛因、大麻等),以及合法、作為醫療用途使用的藥品,例如一些鎮定劑、興奮劑、安神用的藥品。廣泛來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香菸中的尼古丁、酒精飲料中的酒精,以及咖啡、茶水、飲料中的咖啡因也都能算是精神藥品的範疇。
精神藥品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 中樞神經興奮劑(Stimulants):這類藥物會促進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及多巴胺(Dopamine)等神經傳導素的分泌或其增長停留在突觸間隙的時間,進而增加中樞神經系統(CNS)的活性,包含咖啡因、尼古丁等。其中又以安非他命與古柯鹼兩種為最大宗。使用後會讓使用者提神或進入亢奮的狀態,但在藥效消退後會使用者感到疲憊、憂鬱。因為這種特性,許多人會持續使用,並逐漸增加劑量,進而導致上癮的情況。而當人體使用過量則會產生中毒、妄想、思考混亂、幻覺、呼吸中止、體溫變化過劇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類別 簡述 安非他命(amphetamine) 用以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嗜睡症、和肥胖症。在非醫療用途上,安非他命也被用作體能增強藥物、益智藥、春藥及欣快藥物。以往曾用安非他命來治療鼻塞和抑鬱,而安非他命也在許多國家為合法的處方藥。然而,私自散布和囤積安非他命被視為非法行為,因為安非他命被用於非醫療用途的助興可能性極高,而且有明顯健康上的危害。 古柯鹼(cocaine) 為強烈的麻醉劑與興奮劑,可能造成思覺失調、欣快感或者精神激動等心理影響;生理上的症狀可能包括心跳過速、出汗與瞳孔放大。持續反覆使用古柯鹼,會導致感覺快樂的能力減少與身體疲累。 搖頭丸(ecstasy) 主要成分 MDMA 為一種興奮劑。服用搖頭丸者可即興隨音樂劇烈地不停抖動而不覺痛苦。過量攝入搖頭丸可能帶來數種致命風險,包括體溫過高、血清素症候群、急性脫水或水中毒。 咖啡因(caffeine) 為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暫時地驅走睡意並恢復精力,所以人們在從事思考、閱讀、會議等腦力勞動時,有時會選擇攝入咖啡因來提神,有一定的成癮性(Coffee addiction)。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藥品,在北美,90%成年人每天都會需要攝食咖啡因。 尼古丁(nicotine) 俗稱菸鹼。是一種發現於茄科植物的強效擬副交感神經生物鹼,也是香菸的主要化學成分和主要致癮成分,屬於興奮劑的一種。
- 中樞神經抑制劑(Depressants):常見的有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酒精(Alcohol)。這類藥物會達到抑制神經傳導的作用,而使人體心理與生理活動減緩。其中巴比妥酸鹽較容易上癮,此藥物主要會作用於伽瑪胺基丁酸(GABA)神經傳導素,達到抑制神經元活性的效果。雖然此種藥物有鎮靜的功效,但也包含易上癮與過度服用的潛在危險。另一方面。酒中的乙醇(Ethanol)則會透過血流進大腦,並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使個體感到歡愉感。
類別 簡述 K 他命(ketamine) 用於人或動物麻醉之速效、全身性的麻醉劑。此物質會使病人產生與現實環境解離(Dissociative)的麻醉作用。使用 K 他命較常見之副作用為心搏過速、血壓上升、震顫、肌肉緊張而呈強直性、陣攣性運動等。會影響腦部智力以及造成膀胱萎縮,因而影響排尿功能。 酒精 會讓人體產生幸福和欣快的感覺,也會減少焦慮感、增加社交行為、鎮靜。若過度服用,則認知、記憶、運動、和感覺系統功能會受損,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受到抑制。 巴比妥酸鹽(barbiturates) 屬中樞神經抑制劑,臨床上用於治療失眠、鎮靜、誘導麻醉及癲癇等。巴比妥酸鹽安眠鎮靜劑是早期開發用於治療焦慮、失眠之安眠鎮靜劑,因安全性較低,易產生生理依賴性,臨床上已較少使用。 約會強暴藥物 攝入後會讓人處於無能力狀態的多種藥物。這類藥物常和約會強姦或是熟人強姦有關,常見的約會強姦藥物包含酒精、安眠藥、鎮靜劑和部分抗膽鹼劑。經常是在兩人約會中,其中一人誤攝取到此藥物,而被性侵犯、強奸、或是受到其他的侮辱。這些物質原本的主要用途並非用在性侵或強奸上,是有其合法的醫療用途,但用在非醫療用途上就可能產生此類問題,例如:FM2。
- 中樞神經迷幻劑(Hallucinogen):迷幻藥的功用主要是引起意識改變,改變對內部以及外部的知覺,個體服用後,縱使沒有外在刺激,卻常常會產生栩栩如生的幻覺影像,並失去他人與自我的界線。此類藥物中又以迷幻藥(又稱天使粉或麥角酸二乙醯胺,LSD)與大麻(marijuana)為佔比最多的藥物。長期使用易導致精神錯亂、憂鬱症、躁鬱症。
類別 簡述 麥甲酸二乙醯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常簡稱為 LSD,是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和精神興奮劑。能造成使用者 6 到 12 小時的感官、感覺、記憶和自我意識的強烈化與變化,可作化學武器使用。 大麻(marijuana) 使用大麻後通常會產生多種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應,比如欣快感和興奮感、感官意識變化、食慾增強。短期副作用可能包括:短期記憶力下降、口腔乾燥、運動機能受損、紅眼、偏執或焦慮感。長期濫用大麻會導致大麻成癮,自青少年時期開始長期使用則可能導致心智能力降低,受孕期間長期服用可能導致兒童行為問題。 苯環利定(phencyclidine, PCP) 苯環利定是一種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興奮、鎮痛和致幻作用的精神活性藥物。常導致定向障礙、激越和譫妄構成的急性綜合病徵。 賽洛西賓(psilocybin) 也稱為裸蓋菇素,可從超過兩百種裸蓋菇類中萃取出並作為製造致幻劑的原料。其效果類似於LSD,通常會造成幻覺、時間感扭曲等;本身毒性並不強,因此有研究指出其作為冥想練習或靈性體驗的輔助劑,帶來正面影響的可能性。
- 鴉片類藥物(Opiates):主要作用為麻醉以及減緩疼痛。鴉片以及其製品嗎啡、海洛因和可待因(Codeine)是主要常見種類,通常藉由注射或吸食的方式使用。使用後會抑制對於刺激的感覺與反應,並且影響情緒感受,其效果與腦內啡(Endorphins)相似。
- 海洛因(heroin):吸食後最典型之感覺為興奮及欣快感,但隨之而來的是陷入睏倦狀態,長期使用會產生耐受性及心理、生理依賴性。使用海洛因之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噁心、嘔吐、眩暈、精神恍惚、焦慮、搔癢、麻疹、便秘、膽管痙攣、尿液滯留、血壓降低等。部份病人會產生胡言亂語、失去方位感、運動不協調、失去性慾或性能力等現象。戒斷症狀包括渴藥、不安、打呵欠、流淚、流鼻水、盜汗、失眠、厭食、腹瀉、噁心、嘔吐、發冷、腹痛、肌肉疼痛、「冷火雞」(身體發冷及起雞皮疙瘩)等症狀。
- 嗎啡(morphine):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改變人體對疼痛的感覺。可用於緩解急性或慢性疼痛。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和低血壓,且有高度成癮性和藥物濫用的情形。
- 可待因(codeine):有止痛、止咳和止瀉的藥效。常見之不良反應有:瘙癢、噁心、嘔吐、昏睡、口乾、瞳孔縮小、姿態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小便不暢、便秘。
抗精神病藥物[編輯]
精神疾病的治療方法中,藥物治療是最有效且重要之治療方式。服藥可以穩定情緒及減輕症狀,當症狀好轉後仍需長期服藥控制及症狀追蹤治療,以減少疾病之復發。
抗精神病藥物分為第一代及第二代兩大類,主要是用來改善精神病的正性症狀,如思考混亂、幻覺、妄想、異常多疑、敵意等,以及負性症狀,如退縮、缺乏動機等,也可降低病人的不安、焦慮及減少衝動行為。特別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除了更能有效改善認知功能缺陷,也能與情緒穩定劑合併使用,加速穩定躁鬱症躁期病人的症狀。
以藥物的主要治療作用(Therapeutic indications),或其主要針對的「標的症狀」(Target symptoms)來區分,常見精神科藥物如下:
1. 抗精神病劑(Antipsyhotics):
- 可改善精神症狀(妄想、幻覺)、激動、嘔吐、不自主運動等情況。常使用於原發性精神病性疾患(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如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等。其他原發性或續發性症候群,若合併有精神病症狀時,甚至癡呆及譫妄患者合併有激動及行為干擾時,亦可使用。對於躁鬱症患者,在急性期或穩定期皆可作為輔助性的情緒穩定劑。另外,抗精神病劑也用可於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及止吐等用途。
- 歷史上第一個抗精神病劑是 CPZ(chlorpromazine),其發表於 1950 年代。自當時起至 1990 年代以前有許多抗精神病劑被合成及上巿,統稱為「傳統型或典型抗精神病劑」(conventional or typical antipsychotics)主要治療效果為控制正性精神病症狀,但容易造成椎體外徑症候群 (EPS,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 第一代抗精神病劑的治療效果主要都是來自於多巴胺受體的拮抗作用。它們的療效大致相同,在適當劑量下,所有藥物改善精神病症狀的效果差不多,其不同處在於劑效強度(亦即達到某一多巴胺拮抗效果時所需的劑量)與個別藥物之副作用。一般而言,低劑效藥物(如:CPZ,chlorpromazine)的鎮靜、姿勢性低血壓、抗膽鹼作用較強,而 EPS 較少;高劑效藥物(如:Haldol)則相反。
- 1990年代以後上巿之藥物,屬於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這些新型或第二代的藥物被統稱為「非典型抗精神病劑」(atypical antipsychotics)。它們與第一代藥物最大的區別在於 EPS 較少,且除了正性精神病症狀以外,對於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見之負性症狀及認知功能缺陷也可能有治療效果。
- 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的主要治療效果來自血清素及多巴胺抗體之拮抗作用(所以稱為 Serotonin-Dopamine Antagonists, SDA);此外,Clozapine 及與其化學結構,藥理作用類似的藥如 Olanzapine 、Quetiapine 等統稱 MARTAs (Multiple-Acting Receptor Targeted Anti-psychotics),而抗精神病劑最新的研究是發展 dopamine system stabilizers。依據美國精神科醫學會出版之「精神分裂症治療準則」,Clozapine 可能造成 Agranulocytosis 但療效最佳,列為第二或第三線藥,其他的抗精神病劑皆可作為精神分裂症治療的第一線藥物。
- 可改善憂鬱,或心境惡劣障礙、焦慮症、強迫症、進食障礙、慢性疼痛等症狀。療效平均約在服藥 7-28 天出現,大部分在服藥一週後,情緒會有漸進式改善。但由於在治療結束後,抗憂鬱藥的治療效果往往也會同時消失,這也造成了憂鬱症較高的復發率。2003 年,對 31 項以安慰劑為對照的抗憂鬱藥臨床試驗(多數只持續 1 年)進行的元分析發現,18%的患者在服用曾有效的抗憂鬱藥的過程中就已復發,而在換服安慰劑的對照組中,這一數據為 41%。
- 在少數人的治療過程中,抗憂鬱藥的治療效果會逐漸減弱。一些研究還提出一種方案,即採用藥物治療急性憂鬱症發作再轉用心理方法進行康復治療。
3. 情緒穩定劑(Mood stabilizers):
- 可控制亢奮,憂鬱、衝動等症狀。主要用於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disorders)的躁症發作(Manic episode),對於輕躁症發作(Hypomanic episode)、混合發作 (Mixed episode)、鬱症發作(Depressive episode)也有療效;使用於穩定期的患者可預防復發。其他續發性或原發性精神症候群,若合併有明顯、持續之亢奮、衝動症狀時亦可使用。此外,此類藥物也被用於增強抗憂鬱劑、抗精神病劑之輔助用藥等用途。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情緒穩定劑,主要還是鋰鹽(Lithium)、 Valproate(Depakine,帝拔顛)、Carbamazepine (Tegretol,癲通)三種傳統用藥,尤其是前面兩種。使用這三種藥物皆需定期監測血中濃度。
- 其他具有情緒穩定作用的藥物尚包括某些 BZDs,尤其是 Clonazepam 及 Lorazepam;某些 Calcium-channel blockers,尤其是 Verapamil;抗精神病劑等。近年來國外大力研究之新型情緒穩定劑主要有:新型抗癲癇藥物,尤其是 Lamotrigine;非典型抗精神病劑,其中 Olanzapine 已由 FDA 通過可用於急性躁症的治療。
4. 抗焦慮劑/安眠藥/鎮定劑/肌肉鬆弛劑(Anxiolytics/Hypnotics/Sedatives/Muscle relaxants):
- 抗焦慮劑可降低緊張、焦慮和不安等症狀,以達到穩定及平靜的心理狀態。鎮靜安眠藥主要用來誘導入眠或維持睡眠。由於該類藥品後會產生紓緩情緒、煩惱全消的效果,且如果份量過多,甚至會出現暢快、飄飄然的感覺,故多年來一直被吸毒者所濫用。有時候並不只吸毒者才會濫用此類藥品,有些病人起初是經醫生處方獲得,用作暫時減輕病情,後來在沒有醫生指示下的情況,自行增加劑量,或是變成長期每天服用,劑量要越用越高才能入眠,否則就會面對痛苦的脫癮症狀,包括嚴重失眠,焦慮,手震心跳,反胃作悶等等,所以醫生通常都會建議病人避免每天都使用此類藥品,只有在症狀特別難受時才服用,減低成癮機會。
5. 興奮劑(精神刺激劑)(Stimulants):
- 一系列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和腦部脊髓的精神藥物統稱,可以提升警覺、注意力和活力,同時也增加血壓、心跳和呼吸,常用作處方藥,但也有用於藥物治療以外的使用(可能是脫法藥物或是非法使用),做為表現增強物質或是娛樂性藥物。興奮劑在醫學上會用來治療肥胖、睡眠疾患、嗜睡症、情感性疾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頑固型憂鬱症、頑固型強迫症、氣喘、和鼻塞等。 常見的興奮劑有安非他命、咖啡因、麻黃鹼、古柯鹼、尼古丁等。咖啡因與腺苷(造成人類想睡覺的化學物質)的化學結構相似,因此當飲用咖啡時,咖啡因會取代腺苷,和其受體結合,使人類清醒,但是因為大腦中的腺苷沒有被去除,只是暫時無法和其受體結合而已,因此當咖啡因被代謝完後,人類依舊會感到想睡覺,甚至是比喝咖啡前來得睏,因為腺苷被抑制跟受體結合的過程中會不斷累積更多的腺苷。
- 事實上,興奮劑只要按照指示使用,中樞神經刺激劑如同其他藥品一樣安全,不會導致藥物濫用或成癮。舉例來說,研究顯示,以中樞神經興奮劑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患者,其往後將比沒有以中樞神經興奮劑治療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享有明顯更低的藥物濫用風險。
6. 認知增強劑(Cognitive enhancers):
- 也被稱為聰明藥、益智藥、智能藥物。功用包括增強記憶、提高專注力、減少行為衝動,或在做一些重大決策時,能持續保持清醒避免錯誤等。此外,也可以改善人的認知能力,特別是管控功能、記憶力、創造力或動機。[1]可能可被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失智症(Dementia)等認知障礙類型的疾病。[5]現下最廣為人知的認知增強劑應為吡拉西坦(Piracetam),其作用為促進神經成形、保護神經代謝、調節血漿黏稠度和血球功能等,而目前其藥理機制仍不清楚,大致被認為可能有增加大腦氧氣利用率和增加興奮神經元密度等功能。[60]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資料,「吡拉西坦不是一種可供人透過增加總膳食攝入來補充飲食的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草藥或其他植物成分或膳食物質。」該局指出,這些產品根據法律是屬於藥品,因為它們不是食物,且食用後會影響身體的結構或功能,符合法律上所定義的新藥,因其標籤上列出的處方及食用方式不是安全且有效的。另外,在沒有醫療指示下使用認知增強劑而引發的爭議包括:是否符合倫理和公平性、引發不良反應、以及處方藥被用於非醫療用途等。儘管如此,在2015年時,此類相關產品在全球的銷售額仍超過10億美元,而且需求仍在快速成長中。
感知(Perceptual awareness)[編輯]
所謂感知即為感覺(sensation)與知覺(perception),感覺是指個體靠身體感覺器官(眼、耳、鼻、口、皮膚等)在環境中接受各種刺激所收集到的訊息,進而辨別該刺激特徵的歷程;知覺則是將前述感覺傳來的訊息經由大腦統合,加以選擇、組織並作出解釋的歷程,知覺的產生是一種需依靠感覺生理基礎的心理作用。詳細內容可以參考另一章節:感覺與知覺
無感知(Perceptually unaware):包含盲視(blindsight)、閾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以下為各項的詳細介紹。
盲視(Blindsight)[編輯]
盲視是發生在某些因大腦受損而失去視力的失明者能在無意識中對他們視野範圍內的物體做一定程度描述的現象,可分為兩型:
- 1. I 型盲視:大概可用「視而不覺」來形容,雖然的確喪失了視覺,卻能夠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對視野內的物體有一些程度的了解,例如可以描述視野中物體的形狀、顏色、移動軌跡,或可以避開障礙物、判斷表情。其中,無意識的意思是: I 型盲視者的確看不到,也不知道自己眼前的東西的任何資訊,但是當他們被要求描述那些物體時,卻能夠做出比瞎猜準確得多的描述。
- 2. II 型盲視:又可稱為「安通氏症候群」,儘管 II 型盲視者的確喪失了視覺,他們卻否認自己看不見,並聲稱自己的確能夠看到,例如當醫生拿著一張白紙問病人覺得這張畫好不好看時,病人會形容這張畫裡的人物很逼真,顏色很鮮豔;或是問他窗外的風景如何時,病人會說,今天太陽很大,天空很藍,但事實上病房裡根本就沒有窗戶。
相關研究[編輯]
大腦中的視覺信息處理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步驟。初級視皮層的損傷會導致相應視野區域的視覺缺失。視野中視覺缺失的區域,又叫做盲點,根據損傷範圍的不同而不同,可以很小,也可以大到整個半側視野。
Lawrence Weiskrantz 和他的同事在二十世紀 70 年代早期發現,儘管初級視皮層的損傷的患者通常表示自己看不到盲點中的物體,讓他們做猜測任務(比如讓他們報告看到了字母『X』還是『O』)時發現,有些患者猜中的機率要高於隨機猜測[3]。
由於視覺信息的處理是等級式的,從神經病理的角度來看,初級視皮層的損傷會導致盲視並不奇怪。儘管從視網膜到初級視皮層這條通路目前看來是最主要的上行通路,但並不是唯一的。因此通常認為那些盲視患者額外的視覺能力來自於從視網膜越級到紋外皮層的通路。這裡面讓人吃驚的是,在初級視皮層受損以後,紋外皮層的活動並不能夠引起明顯的意識。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大腦的意識中心到底在哪裡?
盲視被認為是 Anton-巴賓斯基症候群的相反形式,這種症候群的患者,事實上完全看不到東西,但是他們堅信自己能夠看到東西,並虛構視覺經歷。
閾值下刺激(Subthreshold Stimuli, Subconscious stimuli, Subliminal stimuli)[編輯]
閾值下的刺激是指雖然有刺激,但接受到的刺激太微弱,因為提供刺激的資訊低於知覺絕對閾值而沒感覺,但這些隱藏訊息實際上仍會刺激大腦,增加潛意識裡的資訊。
- 應用
- 廣告中的隱式促發(Subliminal priming):在畫面或聲音中置入低於知覺絕對閾的資訊(例如:出現時間短、物體很小等等),雖然其呈現是低於可被知覺的刺激強度,因此不會被有意識地察覺,但大腦仍然會對其接收並分析處理。例如:廣告圖片中置入廠商認為能使人把產品和消費行為連結的元素,在漢堡的綠色生菜中修圖放上一張綠色鈔票,雖然隱身其中,消費者在看廣告時不會發現,但由於大腦會接收此訊息,因此可能會把漢堡與花錢連結在一起,進而消費。或是在賣場中改變商品擺放的位置,例如將玩具放在與兒童身高等高的位置或是將特賣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消費者不會意識到有甚麼特定的目的,但確實會影響消費意願。又或是在輕音樂中加入一些聽不見但能舒緩情緒的句子等,能令人在不知不覺中改善心情,都是閾值下刺激的應用。(運用隱式促發的廣告)
- 然而很多此類實驗無法進行重製,但若加入其他控制元素,則更可能達成效果。以上述例子而言,若在消費者覺得飢餓時看到上述處理過的廣告,比起沒有經過圖片處裡的廣告的漢堡,他會更想購買前者。即需要有飢餓的因素,才能導致消費行為的不同。若在沒有特別飢餓的狀況下,則購買哪種漢堡(實驗組、對照組)的行為不會有太大差別。
不注意盲視(Inattentional Blindness)[編輯]
當我們全神貫注某一點時,就算周圍發生再不合理的事件,我們卻仍渾然不覺,這種現象就 稱為「不注意盲視」。不注意盲視並非源自於我們眼球、眼神經或是大腦的問題,而是由於我們注意力所造成的其他訊息處理能力降低。2004 年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得主心理學家 Christopher Chabris 與 Daniel Simons所做的非常有名的「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Invisible Gorilla Test)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在「看不見的大猩猩」實驗中,實驗者要求受試者觀看一段影片、並計算該影片中穿白色衣服的人共傳了幾次球。實驗中,當受試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們的傳球次數上時,便不會察覺到一隻突兀的大猩猩已經穿過整個場地,即使這刺激夠強但仍然未被注意,且實驗結果顯示有高達一半的受試者都沒有注意到大猩猩。根據 Daniel Simons 的研究結果,受試者並非沒有看到大猩猩——受試者的視覺追蹤器結果顯示,認為自己沒有看到大猩猩的受試者其實視線都曾經停留在大猩猩身上長達一秒鐘。這個現象顯示,當人專注於處理一件事時,對於其他事情的處理能力相對降低,在沒有注意其他事物的條件下,即使看到了身邊的事物也並不會發現。
- 舉例 :
- 誤導(Misdirection):扒手會引導人將注意力與意識放在某一不相干物上,而沒有留意自己的貴重物品。
- 心靈魔術(Mentalism):請受試者在數張撲克牌中選一張牌記著,接著實驗者給出少一張的撲克牌組合,並告知實驗者把受試者心裡想的牌抽走了。事實上,所有的撲克牌都已被替換,不論受試者所想的是哪張牌,都不會找到自己記憶中的牌面,由於受試者只專注在自己所想的牌上,並沒有刻意記得其他牌面的組合,因此會以為只有自己所想的牌被抽走了。
改變盲視(Change Blindness)[編輯]
指視覺場景中的某些變化並無被觀察者注意到的一種心理現象。原因是我們的大腦無法在第一次看到畫面的時候就建立完整的心象(Visual image),而是將看到的影像保存在後頂葉皮質裡,但是後頂葉皮質的大小有限,不能將全部的畫面都儲存,所以它將一些重要部分記下,忽視其他次要部分,因此當我們專注於一個連貫的情境時,即使中間過程被打斷,我們的大腦仍會把它連接起來,造成無法察覺「前一秒鐘」與「此時」的影像差別。例如 2007 英國的魔術師 Derren Brown 在節目中讓演員 A 隨機找一位路人問路,試探路人是否能察覺上一秒與下一秒的差別,中間突然搬運貨物的人經過打斷對話,這時將演員 A 換成演員 B 繼續問路,但路人居然沒有發現演員被調包了。因為太專注於問路的情境,此時前額葉全力專注於此情境中,因此就算過程中被打斷,只要內容可以連結起來,大家也不會在意站在你前面的人是否有更換。影片連結
內在的意識狀態[編輯]
元認知(Metacognition)[編輯]
"Metacognition"一詞的字面意思是「超越認知」,用於表示對認知的認知,或者說是對思維的思考。因此元認知也稱為後設認知、認知的認知、知識的知識等等。這是被美國發展心理學家 John H. Flavell 賦予定義的一種更高層次的認知,也是關於個人的認知過程,以及如何調節這些過程以最大化學習的理解。Flavell 將元認知定義為關於認知和控制認知的知識。例如,如果一個人注意到他們在學習 A 比 B 時遇到更多困難,或者如果他們覺得在接受 C 是事實之前應該仔細檢查 C,那麼他們就是在進行元認知。這些過程被認為是人類思維的組成部分。
基礎的元認知知識包括:
- 內容知識(陳述性知識):即理解自己的能力,例如學生在課堂上評估自己對某門學科的知識。必須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元認知都是準確的。研究發現學生在評估自己和他們對一個概念的整體知識時,經常缺乏努力或是容易有理解上的誤差。 此外,對表現良好的自信心越強與對表現的元認知判斷不準確有關。
- 任務知識(程序知識):這是人們如何看待任務的難度,即任務的內容,長度和類型。內容知識中提到的研究還涉及一個人評估任務難度的能力,這些難度與他們在任務中的整體表現有關。同樣這些認知的準確性也是有偏差的,因為通常很有自信的學生在評估中的表現容易較差。
- 戰略知識(條件知識):這是一個人自己使用策略來學習新資訊的能力。年幼的孩子大多不太擅長,通常要等到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時才會開始漸漸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
覺察[編輯]
覺察,又稱為正念療法(Mindfulness),是正向心理學當中的一種引導治療方式,正念是一種專注於當下,全然開放的自我覺察,不需要帶有自我批判的心態,改以「好奇心」和「接納」迎接內心和腦海的每個念頭。強調正視當下與正面思考,不刻意做出吐納冥想等宗教式的舉動,也不壓抑任何的思緒、念頭或雜念,而是專注於當下的內心觀察。
正念療法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的榮譽教授卡巴金( Jon Kabat-Zinn),在 20 世紀 70 年代所提出的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1999 年,瑪莎.林內翰博士(Marsha Linehan)將正念融入行為治療中,創立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 Behavior Therapy,DBT) ,用於邊緣型人格疾患的治療,至今是該疾患首選的心理治療模式之一。2002 年,英國牛津大學的馬克.威廉斯教授(Mark Williams)等人,把正念減壓與認知治療結合,於是誕生了正念認知療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用於反覆發作型的憂鬱症患者,在預防復發方面有卓越的效果。經由長時間的反應和文獻報告,正念療法對於精神官能症、焦慮症、思覺失調症、恐慌症、憂鬱症、強迫症、重大創傷後症候群和慢性疼痛,都有相當程度的改善作用。
正念的團體治療中,最為典型的是以食物做為練習,給予參與者一種食物,透過各種感官試著感受這個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後放入口中時,由舌頭和味覺的體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麼。用這個方式來初步體會覺察的基本觀念,提升自身專注力與覺察能力。
此外,正念(Mindfulness)和冥想(Meditation)有所不同,簡單來說,正念正如上述提及的是對周遭生活主動的「覺察」,關鍵是將注意力是從無意識帶入意識;而冥想的重點則是「不覺察」,是一個思考沈澱的過程。
正念的七個要素:[編輯]
- 初心:保持好奇心,把面對每一次的事物接觸都當作是第一次面對。
- 接納:實際體察自己的內在或是外在,對於面對事物的身心現象,接納思緒或是環境的本來樣貌。
- 不評斷:盡可能採取客觀中立的觀察態度,不急著做出好壞對錯的論斷。
- 自我慈悲:接納自己並珍惜自己,接受原本的模樣,在當中發展出信任自己,並且不要對於身心做自我傷害、人格批判。
- 平等心:對身心所有的經驗,都以歡迎和溫柔的方式面對,讓注意力可以平均於身體的內外、自由自在的改變。
- 不刻意努力:當任何思緒產生時,就讓身心停留在當下的狀態,不需要壓抑或是逃避,在正念當中也不要強求達成任何預設的目標,或者希望在正念中改變或得到什麼。
- 順其自然:平靜地看待事物本來的面貌,接受他們的存在和發展,也順應事物的變化節奏,在這當中觀察不斷變化的過程,而不需要對身心妄加壓力。
正念的執行方法[編輯]
- 盲眼食物靜觀:在團體治療當中,學習覺察的學員暫時閉上眼睛,由主導覺察的醫事人員,發給一個可以食用的食物(最典型的是給予葡萄乾),覺察學習的成員,透過手指的觸感、鼻子的嗅覺、耳朵的聽覺,試著感受這個食物的特性特色,最後放入口中時,由舌頭和味覺的體察下,感受到放入口中的食物是什麼。用這個方式來初步體會覺察的基本觀念。
- 身體掃描:學習的成員可以躺下或是坐著,讓身體在最為放鬆自在的環境裡,先從注意呼吸開始安靜身心,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尖,留意吸入時身體呼吸變化,接著主導覺察的醫事人員,由口語引導學員從頭皮、臉部五官、肩頸、軀幹、四肢等,把注意力感受放在身體各個部位,最後留意全身的體會。在這過程當中有可能會分心、產生雜念,都沒有關係,學習者也不需要批判自己的分心,只要將念頭再拉回來即可。
- 步行冥想:平常的走路方式,內心並不會有任何的體察行為,覺察療法則希望學習者,在走路的過程當中導入覺察引導,注意身體動作的動態改變,或者是留心周遭聽到或感覺到的事物變化。
- 觀息冥想:對自己呼吸的感覺當個純粹的觀察者,留意自己使用那些身體部份呼吸。當分心時把專注力帶回呼吸[21]。
- 覺察聆聽:保持覺察呼吸的方式下,將注意力集中在聽覺當中,聆聽背景聲音的發展,同時留心觀察自己內心的狀態。
正念的療效[編輯]
根據大量實證文獻,發現有至少有以下五種機轉:
- 增加自我情緒調節能力
- 增強大腦前額葉神經迴路
- 啟動神經可塑性
- 提高免疫力
- 減輕壓力與創傷的負面影響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編輯]
自我意識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所構成。這三種心理成分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統一於一個個體的自我意識中。
自我意識 | 形式 | 表現 |
---|---|---|
自我認識 | 認識形式 | 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與自我批評 |
自我體驗 | 情緒形式 | 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卑、責任感、義務感及優越感 |
自我控制 | 抑制形式 | 自立、自主、自強、自衛、自律 |
自我意識的性質[編輯]
- 自我意識的社會性: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其實就是個體角色化的過程。人必須處在人類的社會環境下,才能發育成長,並且於成長的過程中,逐漸透過周遭環境認識自我。
- 自我意識的形象性:個體在周圍人們的期待中,以及周圍人們的評價過程中,通過自己的主觀體驗而逐漸發展。也就是指從他人對自己的情感及評價中發展自我態度。
- 自我意識的能動性: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行動之前就已經預見到結果。行動前確立目標、制定計畫、選擇行動方案、實現預期結果的一切活動,皆是在自我意識參與下完成的。
自我概念是什麼?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伊·鮑邁斯特(Roy F. Baumeister)(1995)的定義,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任何人所擁有關於自我之訊息的整體結構」。自我概念從生命初期就開始發展,而自我概念首先發展的層面是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意指個人將自己視為注意對象的心理狀態。例如,如果你正在思考自己是否正襟危坐,那麼你就表現出自我覺察的狀態。
美國心理學家Michael Lewis 和 Jeanne Brooks-Gunn(1979)的一系列研究有助於了解自我概念的發展[61]。在研究中,他們在嬰兒的鼻子上點上紅點,然後將嬰兒置於鏡子前。可以認出鏡中影像的嬰兒會伸手摸自己的鼻子,而不是鏡中的鼻子。這表示他們已經具有自我覺察,朝向發展自我概念的目標邁進。實驗發現,一歲前的嬰兒並不會表現自我覺察,十五到十八個月大的嬰兒大約有 25% 表現出自我覺醒,大約 70% 的嬰兒在二十一到二十四個月時才能表現出來。
在動物方面,大多數猴子(monkeys)沒有自我意識,但與人類血緣較近的黑猩猩(chimpanzee)則有。關於黑猩猩有自我意識的實驗,來自於19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蓋洛普(Gordon Gallup)的鏡像實驗。他先讓黑猩猩接觸鏡子,並且在猩猩被麻醉時用唇膏在牠臉上畫畫;事實證明,黑猩猩醒來後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會疑惑地摸自己的臉,說明牠知道鏡子裡的是自己。
自我意識的產生和發展[編輯]
自我意識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大致分為生理、社會及心理的自我三個階段。
- 生理的自我:又稱物質的自我,為一個人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包括佔有感、支配感及愛護感。心理學家奧爾波特等人認為,嬰兒剛出生時並沒有覺察本體的能力,因此會將自己的手腳視為與其他外在物品同性質的東西加以擺弄,三個月的嬰兒開始會微笑,表示接收外在刺激並產生了相對的反應,八個月的嬰兒開始察覺鏡中自己的樣子,但到了十個月大仍不會理解那個形象即是自己,一般認為要到兩歲零兩個月才可以認出鏡中自己的形象,大約在此時,開始學會「你」這個代名詞,而在三歲時,自我意識形成,開始了解「我」,這時的孩童通常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有些心理學家稱為自我中心期。
- 社會的自我:在此時期又稱為客觀化時期。大約在三歲至青春期之前,約十三、十四歲時,即是個體接受社會影響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期間,兒童會參與許多社會化的過程,像是在學校的活動,以及某些遊戲,讓他們在其中扮演著某些社會角色,進一步學習角色行為。他們要學習承擔一定的義務與責任,在一定的壓力下去完成它,在一定的道德規範下要求自己,逐步的使自我實現的願望和動機與社會的要求相吻合,最終達到社會的自我。
- 心裡的自我:又稱精神的自我,大約在青春期至成年的十年時間,這段期間,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發展都會產生鉅變,邏輯思維增強,進一步使個體自我意識發展趨向主觀性,所以又稱為主觀化時期,其中又分成了四個方向。
- 獨立的認識外部世界
- 個人價值體系的產生
- 追求自我理想
- 抽象思維的發展
自我意識與身體歸屬感[編輯]
「身體歸屬感」是關於我是否將某一肢體或整個身體感受成自己的。這是一種涉及到自我意識的身體經驗,例如:我現在坐在書桌前在電腦前打字,雖然這時注意力集中在眼前螢幕中的文字內容,我仍將正在打字的這雙手感受成自己的手,也覺得坐在書桌前的身體是我的身體。「身體歸屬感」是一種非常基本的自我意識,不需要個體具備複雜的概念或思考能力,而是蘊含在日常的身體經驗之中。了解身體歸屬感的性質,將有助於了解到底什麼是最起碼的自我意識,以及自我意識與身體經驗的關係。
近二十年來,許多關於身體錯覺(bodily illusion)的實證研究,最早是由「橡膠手錯覺」(the rubber hand illusion, 簡稱 RHI)的提出所引起的,橡膠手錯覺的實驗設置為受試者將一隻手放在桌上,以隔板使受試者看不見自己的手,將一隻橡膠製的假手擺放在受試者的面前,並請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一直注視那隻橡膠手,實驗者用兩隻水彩筆分別以同步或不同步的方式去刷受試者的真手和橡膠手,約 1~2 分鐘結束,接著進行簡單的生理訊號量測(如:膚電反應)與問卷填答,在同步條件下受試者看見的觸碰和真手感受到的觸覺是同步一致的(synchronized)。實驗結果顯示,在視覺與觸覺同步的情況下,許多受試者感受到以下的身體經驗:
- (1)「體感覺漂移」(proprioceptive drift):受試者覺得他們的真手是位於靠近橡膠手的位置,而不是位於真手實際的位置。
- (2)「觸覺轉介」(touch referral):受試者覺得他們是在橡膠手上而不是在自己的真手上感受到觸覺。
- (3)「身體歸屬感錯覺」(illusory body ownership):受試者覺得那隻橡膠手是自己的手。
另一種與自我意識相關的實證研究是「全身錯覺」(full-body illusions),依其設置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是「背側觸碰」(back-stroking):受試者站立並戴上「頭戴式顯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 簡稱 HMD),在受試者後方 2 公尺處架設一台立體攝影機 (stereo camera)拍攝受試者的背面全身,其畫面以即時的方式傳到頭戴式顯示器,實驗者用一枝水彩筆去刷受試者的背部。因此透過頭戴式顯示器,受試者看到自己的身體在自己的前方被水彩筆觸碰。在同步條件下,受試者看見的觸碰和自己身體感受到的觸覺是同步一致的。 生理反應量測與問卷填答的結果顯示,在視覺與觸覺同步的情況下,許多受試者感受到以下的身體經驗:
- (1) 受試者覺得眼前看見的「虛擬身體」(virtual body)是自己的身體。
- (2) 受試者覺得處在自己的身體之外,隔著一段距離在看自己。這現象在某種程度上模擬了所謂的「離體經驗」(out-of-body experience, 簡稱 OBE)。
- (3) 受試者覺得自己好像是位於眼前那個身體的位置上。在視覺與觸覺不同步的情況下,就沒有如此的錯覺經驗。
第二類是「前側觸碰」(front-stroking):受試者坐在一張椅子上,同樣是戴上頭戴式顯示器,看到的即時影像是來自位於背後 2 公尺的立體攝影機,不同的是實驗者站在受試者與立體攝影機之間,兩手各拿一枝白板筆做以下的動作:一枝去觸碰受試者的胸口,另一枝揮向立體攝影機鏡頭的下方,透過頭戴式顯示器,受試者從「第一人稱觀點」(first-person perspective, 簡稱 1PP)並沒有看到碰觸他/她胸口的那枝白板筆,受試者看到的其實是揮向立體攝影機的那枝白板筆,但在同步條件下,受試者看見的白板筆動作和自己胸口感受到的觸覺卻是同步一致的。 在視覺與觸覺同步的情況下,許多受試者感受到以下的身體經驗:
- (1) 受試者覺得處在自己的身體之外,隔著一段距離在看自己。這點與上述「背側觸碰」類型的全身錯覺是類似的,但其他部份就不同了
- (2) 受試者覺得碰觸他/她胸口的白板筆就是揮向立體攝影機的那枝。
- (3) 受試者覺得自己是位於靠近立體攝影機的地方,亦即「第一人稱觀點」的位置上。
最大的不同在於(3) :由「背側觸碰」所引發的全身錯覺,受試者的「自我位置感」是位於眼前那個身體的位置上;而在「前側觸碰」的設置裏,受試者覺得自己是位於「第一人稱觀點」的位置上。
研究發現[編輯]
意識時間片段理論[編輯]
意識是什麼:連續還是離散?[編輯]
意識似乎是連續的,然而,意識時間片段理論顯示,人對於意識的感知並非是持續的。如今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我們的對意識的感知來自離散的快照,像不同的圖像對速地通過電影捲軸拍攝。同時,也有實驗表明:當快速連續地呈現兩個刺激時,它們會被同時感知到,而離散的感知被認為解釋了各種視覺技巧。例如:旋轉輪子的移動造成光學錯覺和閃光滯後所產生的幻覺效果,可用離散的意識理論解釋。
即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反對「持續」的意識理論,然而「離散」的快照理論似乎太過簡單以至於使人們感到不切實際。
意識的兩階段模式[編輯]
2016 年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 Michael Herzog 與蘇黎世大學的 Frank Scharnowski 他們的合作論文中寫道:
我們認為時間是連續的,就像我們認為線是連續的,即使它的墨水是離散的原子性質的。 但我們對意識的看法與現實不符。無意識處理的輸出是連續的、有意義的、並立即意識到的。研究人員說:大部分無意識的處理都不會達到意識感知。我們無意識地不斷地處理視覺刺激、與之後將其轉移到有意識的感覺之間,可能會有 400 毫秒的、人們無法察覺的滯後,原因是大腦想要給你最好的,最清晰的信息,這需要大量的時間。 然而這個延遲從生理的角度來看是相當大的延遲。而只有當信息被轉移到有意識的感知中時,才會有意識地了解信息,這種意識在離散的時刻,或稱為「時間片段」中發生。
但最後他們也寫道:關於意識的辯論依然沒有得到解決。他們的理論可能符合意識的某些關鍵特徵,但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兩階段模式的理論內容[編輯]
- 無意識的階段:
- 首先大腦會處理對象的特定特徵(例如顏色或形狀),以非常高的時間分辨頻率準確連續地和不自覺地分析它們。
- 在這段時間內,即使是觀察物件的特徵有所變化,例如顏色與氣味的改變,人們也不會在意識辨別中有所察覺。也就是說,人們在無意識階段中所認知的物件特徵,僅止於「數量」的最淺層次。
- 有意識的階段:
- 無意識的處理完成,大腦同時啟用所有感知功能對物件形成有意識的辨別。此階段對於人們對於物件的判別非常重要,從無意識階段的「數量」層次,轉化為有特徵的「圖片」形式。最終的「圖片」形式,即為大腦最後呈現給我們的意識,使我們意識到刺激。
- 這是意識發生的第一個兩階段模式,它提供了一個更為完整的理論,解釋大腦如何管理意識的圖片,而非「連續而不是離散」的辯論設想。
大腦如何產生睡眠[編輯]
大腦究竟是如何控制睡眠與清醒的呢?研究這個問題不僅能協助發展出更好的失眠治療,更能了解大腦是如何在清醒(有意識)和睡眠(無意識)這兩個迥異的意識狀態中進行轉換。
控制睡眠的大腦迴路[編輯]
睡眠不只是一個純粹單一的現象,而是有非常多不同面相的。它可以分成「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和「非快速動眼期(Non-rapid eye movements, NREM)」,而其中非快速動眼期又可以分成淺眠和深度睡眠等(請參照本章核心觀念裡的睡眠)。至今仍有非常多的研究在探討這些不同的睡眠現象產生自哪些大腦迴路。
將生物喚醒的迴路[編輯]
2015 年一群科學發現,當他們打開小鼠腦中介於下丘腦和丘腦的一個大腦迴路時,它會瞬間從睡眠當中醒過來,而即便是在深層睡眠中,也會被瞬間喚醒。而且他的喚醒能力非常地強,即便是被麻醉的小鼠(麻醉和睡眠是很不一樣的現象,基本上麻醉比深層睡眠要來的深上許多),也會在那個迴路被打開時,瞬間醒過來。這樣的機制或許可以應用於喚醒陷入長期昏迷的病患。相反地,當這個大腦迴路被抑制時,睡眠則會被稍稍加深。
快速入夢[編輯]
夢通常發生在快速動眼期(REM sleep),但這只是睡眠眾多階段中的其中一部分。正常狀態下,必須先經過輕度睡眠的兩個階段,和深度睡眠的兩個階段,才有辦法進入快速動眼期。但2015年有研究發現了腦內的夢境迴路[2-5-2],當這個迴路被開啟時,睡眠中的小鼠會直接進入快速動眼期,直接跳過了原本正常的睡眠週期;而若關閉這個迴路,則可以將小鼠從夢鄉中趕出。但這僅發生在小鼠已經睡著的時候,若是在清醒的時候打開這個開關,則會讓小鼠吃得更多。
安眠藥[編輯]
安眠藥(Hypnotic)是一類治療失眠,或用來提升睡眠品質的臨床藥物。一般認為安眠藥的運作機制,是切斷(或減弱)大腦區塊之間的聯繫,使我們覺得昏昏沈沈的,因而導致我們入眠。而以往的安眠藥物也確實以抑制腦部機能為主。安眠藥有很多種類,然而不同的種類適合用於不同的治療方面: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第一代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喹唑啉酮(Quinazolinone),苯二氮卓類(benzodiazepines),非苯二氮卓類(non- benzodiazepines)等等。
現今的安眠藥之藥效多為抑制大腦覺醒中樞,進而喚起睡意,生理依賴性也相較以前降低不少。
而 2015 年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期刊上的文章則發現有些安眠藥不是去減弱腦區的聯繫,反而是去開啟位於視前下丘腦的一個特定的大腦迴路。當這個腦內迴路被開啟時,其他的腦區的活動會被減弱,進而使大腦進入恢復性深層睡眠(Recovery Deep Sleep)。例如在熬夜過後或睡眠不足後,所進行的比一般睡眠更深的深層睡眠。這項發現一反以往對於麻醉和安眠藥的理解,使我們可以正確的設計更有效的藥物。
清醒夢(Lucid Dreaming)[編輯]
清醒夢一詞首先由荷蘭醫生Frederik van Eeden在1913年提出,指的是在意識清醒時所做的夢,又稱作清明夢。 清醒夢跟白日夢不同,白日夢是做夢者於清醒狀態中進行冥想或幻想,而不進入睡眠狀態中;清醒夢是做夢者於睡眠狀態中保持意識清醒,也就是在夢境裡意識到自己「正在作夢」。
清醒夢的基本定義只需要在作夢的當下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但是,所謂「意識」的清晰程度可能會有所差異,也就是「清醒」程度會有高低之分。當「清醒」程度高時,做夢者能在夢境中清楚地理解到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實際上自己正躺在房間的床上睡覺,並且這些虛擬的場景都會在不久後、當自己從睡夢中請醒過來時就消失,所以也能在夢境中清楚知道自己不可能受到物理上的影響(例如:皮肉傷、觸碰)。當「清醒」程度低時,做夢者可能會隱約知道到自己在作夢,或許能小幅度地影響夢境內容,但仍無法明確區別夢境與現實,還是會被夢境內容影響情緒,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夢境中不會受到物理上的影響。
在清醒夢的狀態下,做夢者可以在夢中擁有清醒時的思考和記憶能力,部份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夢境中的感覺真實得跟現實世界無異,但卻知道自己身處夢中,清醒夢者亦能記憶大部分各個不同清醒夢之世界與情境。像大多數夢一樣,清醒夢通常發生在快速眼動 (REM) 睡眠期間。 對部分人來說,清醒夢是在無意間自然而然地發生的,但實際上這種自然發生的狀況並不多,因此部分人會透過後天訓練來引導自己做清醒夢。
通常,這種認識是由做夢者註意到夢中一些不可能或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觸發的,例如飛行或與死者會面。有時人們在夢中沒有註意到任何特別的線索就變得清醒了;他們只是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夢中。少數清醒夢(根據 LaBerge 及其同事的研究,大約 10%)是直接從具有不間斷反射意識的覺醒中返回 REM(做夢)睡眠的結果。
做清醒夢的人的行為特質與大腦結構[編輯]
有研究發現,在夢境中仍保有意識的人具有以下特點:
在行為特質上,能做清醒夢的人,擁有高層次的洞察能力。因為在清醒夢中,大腦會經過腦電波進行快速反應,對於夢境的畫面真偽進行辨別,以意識到自己是正在做夢而非現實。因此,做清醒夢者在現實生活中會擁有比一般人更清晰的思維、較佳的問題處理能力。此外,這類人的推理能力也較強,能夠比一般人更輕易找出問題中的不調和或不一致,因為他們習慣常在夢境中洞察到不合邏輯的事物。
而在大腦結構上,做清醒夢者的前額葉皮層相較於一般人是較大的。這是一項合理的發現,因為前額葉皮層是用來控制大腦其他區塊的重要腦區,如調節注意力、自我反思等。前額葉皮層在睡眠時通常是被關閉的,但對於前額葉皮層較大的人,或許前額葉皮層殘留較多的意識,進而使這些人可以自由控制夢境裡的事物。
如何人造清醒夢[編輯]
由上述發現可以推測,在夢境中,前額葉皮層的清醒程度,代表了人在夢境裡擁有的意識程度(即清醒夢的程度)。
引導人做清醒夢的所有方法與設備的主要目的都是讓受訓者在夢中還仍銘記「自己正在作夢,並且要引導自己做清醒夢」的目標。
2014 年一篇發表在 Nature Neuroscience 的文章曾做過一個實驗,在受試者睡眠時,對受試者的前額葉利用微量的電流進行刺激,並發現這樣一項簡單的刺激,便可以使人們產生清醒夢。
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在《睡眠學校》中也整理出幾個有效的方法來做清醒夢,如下:
- 在白天時花時間想像完美的清醒夢。
- 每天看錶五到十次,這個突兀的「看錶動作」就會變成一種習慣,於是在夢中的人也會開始做這樣的事。
- 在做夢(一般的夢)醒來後,趕快把夢簡短的記錄下來,接著再回去準備入睡時,想像自己能回到剛才的夢中。
另外,澳洲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的新研究結果表示:每天多次審視身邊環境,看自己是否在做夢,讓自己養成不斷處於警覺狀態的習慣,也能讓人在真正做夢時,自然地審視身邊環境,發現自己正在做夢。若再配合每天睡 5 小時,醒一下再接著睡,此種容易讓人進入快速動眼睡眠(REM sleep)的方式,便能更容易地體驗清醒夢。
然而,過於真實的夢境反而有其危險之處,因為這會更容易讓人從熟睡中醒來,難以再入睡,影響睡眠品質。或是,當人意識到自己正在作夢,便會嘗試控制夢境,當潛意識開始打造夢境時,會影響人的睡眠品質,導致容易作噩夢,晚上也不容易入睡。
迷幻與麻醉[編輯]
這一小節會探討藥物造成的特殊意識狀態之最新研究。主要著重在迷幻藥和麻醉藥這兩個部分。
這兩者皆與意識息息相關,迷幻藥使人們產生幻覺、甚至產生失去自我(與四周融為一體)的感受;麻醉藥則使人受到麻醉師控制的失去意識,並在任何時刻回復意識。透過對於兩者的研究,科學家可以更清楚的瞭解「意識」這抽象的現象,並期望透過對於藥物的了解來打造更有效的藥物治療或麻醉方式。
迷幻藥[編輯]
迷幻藥物(Psychedelic drugs)是指主要功效為改變認知與知覺的精神藥品,與游離藥(dissociatives)、致譫妄藥(deliriants)三者因能誘發幻覺而包含在致幻劑這一門類下。相較興奮劑或鴉片類藥物等影響意識狀態效果較類似的藥物,迷幻藥物傾向於誘發心智產生與一般意識相比有定性差異的體驗。
- 血清素迷幻藥、傳統迷幻藥(5-HT2A 受體激動劑)
此類迷幻藥物在低劑量時會造成感覺改變,例如感受到物體表面扭曲、形體暗示、顏色變換。攝取過量時,則會造成強烈且根本的的知覺變化,例如聯覺,或甚至感覺到額外的時空維度。
- 同感劑(血清素釋放劑)
同感劑包括亞甲二氧甲基苯丙胺(搖頭丸, MDMA)和N-甲基二乙醇胺(MDEA),會讓大腦釋放多巴胺和血清素,其藥效為增強同理心、歸屬感、友愛感、高度自我意識、輕微的聽覺與視覺扭曲,整體而言會強化感官體驗,但也可能導致情緒波動、脫水或憂鬱情緒。同感劑通常會以藥片或膠囊的形式出現,方便吞嚥服用。若同感劑與其他增加大腦中血清素含量的藥物一起使用,如抗憂鬱藥、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和L-色胺酸(L-Tryptophan)等,將可能導致情緒激動、心率加快、出汗或肌肉痙攣,甚至死亡。
- 大麻素(CB-1大麻素受體激動劑)
四氫大麻酚(THC)等大麻類物質能夠活化腦部的內生性大麻系統(endocannabinoid system),調節體內許多功能時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免疫力、睡眠、食慾、消化、激素、生殖功能和記憶等。大麻素還可以有效控制許多其他藥物難以控制的癲癇,且副作用低,其他醫療用途亦包含緩解慢性疼痛、止吐與安寧治療,配合嗎啡使用則可增強嗎啡的鎮痛效果。我們身體內自然產生的大麻素稱為內生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而來自植物的大麻素被稱為植物性大麻素(phytocannabinoids)。大麻素的種類非常多,甚至包括人工合成的大麻素(synthetic cannabinoids)。
- 游離藥物(氮-甲基天門冬胺酸受體拮抗劑)
某些藉由氮-甲基天門冬胺酸受體拮抗途徑作用的解離型藥物也會產生迷幻效用。「解離型迷幻藥」與「血清素致幻劑」差異在於解離型迷幻藥能造成強烈的真實感喪失與人格解體。例如K他命,除了與其他迷幻藥物相似的知覺變化效果外,還會使人有肉體脫離感與週遭環境失真感。
- 麥角酸二乙醯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
屬於畫覺類藥物,幻覺類藥物對於各體外在環境與內在狀態的茶覺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個體服用後,歲然沒有產生外在刺激,卻會產生栩栩如生的影像,並可能失去自我與他人的界線。LSD會與血清素的受器結合,使神經細胞延長其活化時間。
麻醉藥[編輯]
麻醉藥劑量過多,會對人造成嚴重的影響;麻醉藥過少,卻有可能會讓人在手術的過程中清醒。所以最好的機制,是給予重獲意識邊緣的劑量。然而若是小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對麻醉有深入的瞭解。
麻醉包含兩種:
-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tics):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其受到可逆性的抑制從而使得使用者的意識、感覺,特別是痛感消失,便於進行外科手術。
-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tic):局部麻醉則是指在意識未消失的狀況下,使人體某部分失去感覺,通常用於一些外科小手術中。
全身麻醉藥和局部麻醉藥的根本區別在於,局部麻醉藥與神經膜上的鈉離子通道上的某些特定結合後,利用減少鈉離子通過通道的方法改變神經膜電位,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而全身麻醉劑的麻醉原理至今尚不十分明確。
潛藏在正常狀態下的意識[編輯]
這一小節會先介紹幾個透過各種技巧來探勘潛意識疆域的有趣研究,接著會簡要的探討一個特殊的生理現象:盲視,並在最後介紹關於人類自由意志的最新研究。從這些研究中可以發現我們感受到的意識,當真僅是腦內活動,這龐大冰山中浮出水面的一小角。
潛意識的疆域:潛意識能夠對畫面進行整合和理解?[編輯]
自佛洛伊德創立了潛意識後,潛意識便被視為是人類知覺系統中的重大發現,但是它的功能如何潛在地影響到人們的具體行為仍有爭議。
- 佛洛依德的理論:
- 心理結構有 3 個階層:分別稱為意識(consciousness)、前意識或下意識(preconsciousness)、與潛意識(unconsciousness)。
- 潛意識中充滿不愉快的記憶:例如過往受創的經驗、不為現實所容許的欲望、內心的矛盾等。
- 自我防衛機制:我們為了不讓這些不愉快的記憶停留在意識可以認知到的範圍內進而影響平常行為,因此就將這些不愉快的記憶推擠入潛意識中。換言之,佛洛伊德認為如果一個人壓抑負面情緒的功能失常則會出現各種精神疾病及不正常的心理反應。
- 主流學派的說法:
主流的學派說法認為潛意識的基本功能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經驗中,把對象呈現之繁多的屬性在背景的襯托下整合起來,使它們被統合成某個分析脈胳下展現出來的一連串合理的經驗,以便於人們的理解。人們對於理解事物是有意識的,正如明白到「我看到對象 X」是因為「我」的認知能力正在運作,但是對於「對象 X」為何如此呈現在我眼前則是先於「我」的理解結構——潛意識早已完善處理的成品。
全球知名的NeuroFocus是第一家應用腦波儀(EEG)及功能性磁震造影(fMRI),研究消費者大腦的市場研究公司,創辦人普拉第博士(A.K.Pradeep)說:大腦確實是以潛意識(非意識)處理大部分的感覺性輸入,因為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科學證據證明,我們的大腦,的確是在我們個人意識知覺門檻之下日以繼夜的工作。[62][63]
盲視[編輯]
盲視的生理機制[編輯]
枕葉的第一視覺皮質(Primary visual cortex)的作用是接收同側視網膜的顳側與對側視網膜的鼻側所傳來的訊息,若受到損傷可能造成失明。盲視的可能解釋是,盲視者受損的構造是第一視覺皮質,喪失了接收視網膜訊息之功能,但其後端的第二視覺皮質並未損傷,保留了身體對這些訊息作出反應的能力,或接收到的刺激繞過受損的視覺區,透過其他無意識的視覺區處理較為基本的視覺時,患者仍可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或運動方式。
Schmid 等人 (2010) 研究指出[64],盲視患者雖然透過醫學檢測知道自己全然喪失視力,但是卻可以辨識出外界環境中的物體形狀、甚至是察覺出人臉部的各種情緒反應等,為一種先於視感意識的視覺能力,此研究認為這種刺激反應可能源自丘腦的外側膝狀體(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
Schmid 等人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測試外側膝狀體在使用與不使用的狀態作為行為反射的量度標準,以患有慢性初級視覺皮層病變的獼猴作為評估對像,發現在其外側膝狀體擁有正常的功能運作之下,高對比度的刺激點是呈現在患有慢性初級視覺皮層病變的活動區中、且其神經活動反射在紋外皮層區(Extrastriate cortical areas)或是顳葉中端(Middle temporal, MT),使顳葉上端溝(Fundus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FST)及後頂內葉區(Lateral intraparietal area, LIP)都擔任了對外界刺激點定位檢測的任務,使外側膝狀體在神經作用中有多於初級視覺皮層區域的知覺條件,雖然這是於患者來說不可能感知到的一個盲視位置,檢測過程顯示外側膝狀體的活動狀態可以充分表明,其視覺能力來自初級視覺皮層和更高的視覺皮層。
將健康受試者可逆的變成盲視患者[編輯]
Christensen 等人 (2008) 研究[65]發現,在臨床上實驗上盲視患者可以擁有視覺刺激、卻不能意識到自己是擁有視覺感知的,若是使健康人的視覺皮質暫時失靈,亦能短暫地產生盲視效果,因為透過穿顱磁刺激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可以阻斷受試者視覺皮質的運作,使其喪失了對視覺感知的察覺,但仍能接受到外界的視覺刺激,因為受試者的視網膜完好無缺,故仍能接收到來自於外界的動點刺激,正如盲視者一般。
經過穿顱磁刺激的受試者進行了 200 次的測量,在測量中有三個顯示燈按鈕,當中 200 次的測量中處於中間位置的按鈕都有開燈,且受試者每次都有按到;其中 80 次的測量中,會出現多於一個(中間按鈕)的顯示燈(左邊或右邊的按鈕)開啟,受試者也會嘗試作出修正動作;這表示:若果接受穿顱磁刺激的受試者與盲視者的視覺行動模式類似,則前者如同後者般可以準確地同時察覺出兩個顯示燈,而且是發生在視感上不能自行識辨外界刺激的時候。
猴子海倫[編輯]
1965 年,英國心理學家懷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以手術切除了猴子枕葉中的「初始視覺皮質」(Primary visual cortex),手術之後的第一年和第兩年,海倫的確因此失明,沒有明顯跡象顯示牠看得見東西。但是兩年後,實驗室中的一位研究生韓佛瑞(Nicholas Humphreys)卻發現,當海倫的視野中出現會移動的事物時,牠的視線似乎會朝向該物體,有時還會試著伸手去抓。有鑑於此,韓佛瑞開始對海倫進行研究,並展開了長達 7 年的訓練計畫。訓練過後,海倫最後可以在佈滿障礙物的室內移動自如並撿起食物。一般不知情的旁觀者看到海倫的行為,根本不知道牠其實是沒有初始視覺皮質的皮質盲!(相關YouTube影片:Helen "A blind monkey who sees everything". Longer version.)
生理週期與日夜節律[編輯]
一般而言,晝夜節律(Circadian clock)(又稱為生理時鐘)一種週期性的節律,自動調節許多身體功能,不需要有意識的控制。但人體的內部晝夜節律約為 24.2 小時,比正常一天時間稍長,因此每天需要透過陽光以及社交行為去校正,稍微提前一些時間與 24 小時制同步。藉由眼睛視網膜的黑視蛋白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接收日夜週期,再經由視網膜-下視丘路徑(RHT)傳送訊息到視交叉上核(SCN),再到達下丘腦室旁核(PVH)並穿過脊髓的中間外側細胞住,再傳到脊髓交感神經鏈的上頸神經節(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傳送至松果體(Pineal gland),釋放褪黑激素(melatonin)調節生理週期。
哺乳類與非哺乳類的調節機制[編輯]
日夜週期即是感光細胞對外在環境的感知,生物體內其實本來就存在一個生理時鐘,例如:人的生理時鐘約 24.3 小時,小鼠則為 23.7 小時,在接受外在環境的日夜週期後,身體必需調整其體內的生理時鐘以適應外在日夜週期,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會調控生理時鐘以對應日夜週期。
- 非哺乳動物的腦中有黑素細胞(Melanophore)構造,在經過交感神經刺激後會分泌黑色素(Melanin),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其功能不只是調控生理時鐘(Circadian clock),亦對生殖、毛色有關,例如:敘利亞倉鼠(學名:Mesocricetus auratus)會受各個季節中不同的日夜週期調控,產生生殖週期的不同,甚至是睪丸的大小。
- 哺乳動物的途徑則是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中表現視黑素(Melanopsin),接受藍光刺激後投射至兩邊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 SCN)。注意,SCN 分兩邊原本可能會造成兩個生理時鐘,意即一個 SCN 代表一個生理時鐘,然而因為神經投射的迴路讓兩邊的 SCN 的生理時鐘同步化,因此不會造成兩個生理時鐘互相擾亂。
以下對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進行探討。
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編輯]
眼睛的視網膜(retina)上除了視桿細胞(rod cell)與視錐細胞(cone cell),還有一種特殊的感光細胞名為內在光敏視網膜神經節細胞(intrinsically photosensitive retinal ganglion cell,ipRGCs),其光譜敏感度(spectral sensitivity)位於 470~480nm 區段。此種細胞的角色為「校長兼撞鐘」,除了感知外界藍光,亦維持原神經節細胞(ganglion cell)傳訊功能。除了本身的感光能力,因為還要增加神經節細胞(Ganglion cell)的功能,其傳訊的感光輸入與訊息輸出能力與一般的視桿細胞與視錐細胞不同,經研究其 firing rate/log 光度發現:不同於其他的神經細胞對於外在刺激增加多為成 S 型曲線增加(最後會趨緩),iPRGC 則為直線增加,這個就和其身兼數職有關係。因此,iPRGC 其實亦會對其他波段光度產生反應。
- iPRGC 對『生理』的影響
其實光線刺激不只是讓我們形成視覺而已,首先,在前面提到過的生理時鐘調控這個功能中,實驗中以 aDTA 這個毒素剔除視黑素(melanopsin),實驗分為 wild type(WT)與剔除組:wild type 在有日夜週期下,夜行性的老鼠在每天的相同時間都會產生較多活動。然而若讓整天都沒有光照,因為小鼠的生理時鐘為 23.7 小時,小鼠活動時間會提前;而對於剔除組而言,無論是否具日夜週期,小鼠活動時間都會提前,意即,此實驗確立視黑素(Melanopsin)對日夜週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 iPRGC 對『代謝』的影響
一般可能認為熬夜與代謝有相關的影響,但其主要機制卻不甚明確,本實驗在此做了 iPRGC 與代謝作用的探討,實驗結果發現:
- 晚上照光的小鼠,其換肉率(每公斤飼料增長體重的比例)比晚上沒照光的小鼠多 20~30%。
- 晚上照光的小鼠出現血糖控制能力、胰島素耐受性(insulin resistance)降低的糖尿病前兆。對此兩點,剔除組都沒有這些問題,意即在無感受藍光的受氣的情況下,小鼠不會出現糖尿病前兆,所以進階得知藍光可能會讓生物增胖。
- 在 wild type 小鼠中發現其腸道菌的菌種(strain)亦具日夜週期的振動(osscillation),早上活化的菌種與晚上活化的菌種不同,研究時利用小鼠糞便搗碎後分析其中菌種的比例,發現與小鼠的生理週期有高度相關性,所以,實驗導向兩個方向,一個是 iPRGC 受光線造成影響,另一個是小鼠本身內身性生理時鐘造成的影響,實驗設計是同樣利用 aDTA 這個毒素剔除視黑素(melanopsin),看是大總管 iPRGC 影響了腸道菌的菌種(strain)的振動(oscillation),還是局部腸道的生理週期造成腸道菌的菌種的振動,最後發現結果是前者,因為在剔除組中,腸道菌的週期性也跟著混亂,所以此結果與 iPRGC 有關。
- iPRGC 對『認知』的影響
另外這個實驗亦參與認知與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實驗設計使公鼠與母鼠共處於一籠,一般情況下公鼠會與母鼠互動,甚至求偶,於是實驗設計使公鼠照藍光,看其是否影響公鼠與母鼠的社交行為,結果發現:照光處理的公鼠在進入新環境與異性同處一室時兩者互動次數較少,甚至完全不互動。經過研究其機制後,發現照光會影響下視丘(Hypothalamus)的視上核(supraoptic nucleus(SON))釋放催產素(oxytocin),因此影響到情緒,而在研究中,iPRGC 剔除組和黑暗不照光處理組都有互動,而前者互動更多於後者,所以,藍光對於小鼠的社交行為有甚大的影響。
補充:研究意識與神經的關聯[編輯]
- 每天早上起床後,意識經驗就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我們,直到晚上入睡無夢時,意識經驗才會消失。「意識」這個現象,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熟悉,因為意識經驗每日每夜都會這樣不斷地再現和消失。但是,對於意識的本質,我們卻始終摸不著頭緒。人為什麼有意識它是如何產生的?意識的本質又是什麼?數千年來,許多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都想解開意識之謎。例如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就主張,意識是一種非物質的東西,可以透過腦中的松果體和大腦產生互動。不過,這種心物二元論的支持者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的現代神經科學家都認為意識是大腦活動的產物,基於這樣的假設,科學家便試圖在腦中尋找意識的神經關聯。有哪些科學方法可以用來尋找意識的神經關聯呢? 3 個關於意識的主要科學研究方向分別是:失去意識後的大腦變化、意識內容變化時的大腦反應、大腦如何處理無意識的資訊。
- 失去意識後的大腦變化:
- 最直接的意識研究方法就是觀察「失去意識」後的大腦變化,例如入睡後、全身麻醉後,或植物人的大腦變化。目前許 多研究都指出,意識有無的關鍵似乎是視丘與大腦皮質之間的連結。當視丘與大腦皮質間的連結正常時,就會有完好的意識狀態,但是這個連結受損或強度下降時,意識狀態就會異常甚至消失。
- 透過腦造影技術讀取視丘和大腦皮質之間的連結強度,科學家已經可以大致判 斷一個人的意識狀態是否正常。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學家還發展出另一套更為客觀的方法,探測無法行動或說話的人(例如植物人)的意識狀態。比方說,科學家可 以請全身無法動彈的植物人想像自己在「打網球」或「觀賞風景」,然後看看對應的腦區是否有活動,如果仍有活動,就表示該植物人雖然身體不能動,卻可能仍有意識 可以聽懂並執行指令。這項方法目前已找到了一些大腦仍有反應的植物人,顯示他們可能仍有意識。
- 意識內容變化時的大腦反應:
- 第二個研究方向是探索意識內容變 化時的大腦反應。我們每天醒著的時候,意識經驗的內容總是隨著環境變動而不斷變化。例如當眼前的事物改變時,視覺意識經驗就會跟著改變,當音波變化時,聽覺意識經驗也會跟著改變。那麼,有沒有辦法找到意識內容變化時的神經反應呢?
-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受試者放在腦造影的機器中,看看意識內容變化時大腦有何改變。為了控制外在環境等混淆變因,科學家經常使用一種非常特殊的刺激方式讓受試者觀看:雙穩態錯覺。在觀看雙穩態錯覺時,我們的意識經驗會在兩種不同的狀態中轉換,例如,在圖中可能會看到兩張臉或一個花瓶,而且每隔數秒意識經驗就會轉換一次。利用這種特殊的視覺刺激,科學家可以在刺激完全不變的狀態下,透過腦造影觀察意識經驗內容變動時的大腦反應。
- 大腦如何處理無意識的資訊:
- 第三種方式是探索大腦如何處理無意識的資訊。數十年來,心理學家一直透過許多不同的「屏蔽」方法,把資訊以無意識的方式呈現給受試者,並測量這些無意識資訊如何影響受試者的大腦活動和行為。例如可以快速地呈現一張圖片或文字,並在該圖片或文字的前後都加上雜訊,如此一來,受試者就會看不到該圖片或文字。透過這方式,許多實驗都發現即使受試者對這些資訊沒有意識經驗,他們的大腦仍然會出現一些無意識反應,並且可以對他們的行為產生影響。
跨文化研究[編輯]
中文版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之信、效度探討[編輯]
- 研究目的:國外研究對於失眠患者相關信念之探討,最常使用的量表是「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Sleep, DBAS),此研究參考政大睡眠研究室翻譯的中文版 DBAS,探討中文版的繁式(DBAS)與簡式(DBAS-16)睡眠失功能信念及態度量表之信、效度,與國外研究結果有無差異,以提供國內研究者及臨床工作者使用參考。
- 結果:DBAS 與 DBAS-16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然而,DBAS 五個分量表間的內部一致性差異頗大,且在因素結構上,DBAS-16 之適切性優於 DBAS。研究結果顯示 DBAS-16 不但可反應失眠患者對於睡眠相關的信念,且在各測量指標上皆具有良好的特性,因此,中文版 DBAS-16 在臨床及研究使用上是一份具有價值的量表。
潛意識思考及意識思考對困難問題決策之影響 [編輯]
- 研究目的:以評估手機喜好度的實驗,試圖驗證潛意識思考理論的主張:在複雜且困難的作業中,潛意識思考所做的決策會優於意識思考。
- 結果:當訊息複雜度提高,潛意識思考會優於意識思考之決策表現,不過比較前人研究可發現,難易度的界定應以參與者之能力爲考量之依據。
- 討論:如能夠運用到教學策略中,教育者可以思考學習材料、學生特質之間與思考方式的關係,來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達成最佳的學習效果。
系列夢境的個案分析[編輯]
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分析之研究[編輯]
張治遙等人(2008)[66]為瞭解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之意義,向五位大學生九個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研究發現:
(1)若同一位做夢者在童年有不只一個的重複夢境時,不同重複夢境主要均反映相似的議題,彼此之間有很高的關聯性。
(2)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之意義,主要反映生命早期的創傷性經驗,這個創傷性經驗主要與父母的不安全依附關係或分離焦慮有關。
此外,童年開始的重複夢境約可分為二類,如果夢境持續時間較為短暫,多半在一、二年內結束,重複夢境主要是反映特定的創傷事件,較不是長期性、持續性的創傷經驗;如果夢境持續時間較為長久,多半從兒童階段持續到大學階段,重複夢境主要是反映早期與父母長期互動下的創傷性經驗與感受。
生活應用[編輯]
哲學的意識心理學應用[編輯]
瀕死經驗——人死後意識是否還存在?[編輯]
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NDE): 是一種人在臨死前經歷的主觀現象,一般包含靈魂出竅、隧道經驗(感覺通過狹長的黑暗,盡頭有光)、回顧一生的生活、看到過世的親人或宗教人物、感覺平和愉悅且沒有疼痛等等可能無法理解的現象。此現象的發生並非絕對。一般會認為這些現象發生於接近死亡時,但很多案例並非如此。有些學者認為這類現象純屬幻覺,但也有人主張這些現象證明了意識可以獨立存在於身體之外。
瀕死經驗的研究源起[編輯]
瀕死經驗是指臨床上因呼吸停止、心跳暫停和心電圖靜止等因素而被醫生認定死亡之人,在幸運復活之後所描述在其生理活動停止期間的主觀意識與體驗活動。1965 年,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在佛吉尼亞大學主修哲學時巧遇一名在醫學院任教的精神分析學教授。這位老師總是在課堂告訴學生們他特殊的經歷:他曾經死了兩次,中間間隔十多分鐘,且在他假死的時記憶仍歷歷在目,並沒有因為喪失意識而失去任何感覺。而在穆迪成為哲學博士並開始授課之後,便聽聞許多學生與學校教授們講述他們個人、周遭親友有關瀕臨死亡而昏厥時產生的經驗,且這些主觀的經驗描述皆有許多相似點。緊接著在取得醫學心理學博士的學位之後,穆迪就開始對瀕死經驗進行廣泛的非正式研究,同時主持多場有關瀕死經驗的公開演講以及研討會。在透過多次的講座和會議中,都有更多的聽眾來和他討論自己有關瀕死的經歷,其中更不乏眾多有瀕死經驗之病人。最後,穆迪博士歸納了 150 多例瀕死經歷,並出版了死亡回憶(英語:Life after life)一書。儘管科學上並無法認定本書與瀕死經驗的真假,但此後瀕死經驗與死後世界相關論證仍被視為一種假說,證明人在死後,負責意識活動的「靈魂」依舊能獨立於身體而存在,死亡只是靈魂與肉體分離的展現。
瀕死經驗的統計與研究[編輯]
- 蓋洛普調查
瀕死經驗可能比你我想像的更常發生。蓋洛普民意測驗以全美的樣本為代表,有 15% 的人報告自己曾經歷過瀕死狀態,其中約 1/3(大概八百萬人)表示有伴隨瀕死的神祕體驗。
- 帕尼亞調查
英國科學家山姆.帕尼亞(Sam Parnia)一直從事著瀕死經驗的研究,他曾研究了六十三名被確診為臨床死亡而後又活過來的心臟病人。他們在活過來的一周內接受了研究小組的調查。調查結果表明,五十六人說自己完全不記得昏迷時的狀態,但有七人稱自己有記憶。這七人中的四人屬於瀕死狀態,當時醫生已經宣布他們腦死了。
這四人報告說,自己當時有清醒的意識,能夠記憶、思考、推理,還能四處遊盪,和別人交流。他們還說,當時感到安詳、快樂和舒坦。有人表示,自己感到時間變快了、意識更敏銳了,對身體卻失去了感覺;有人看到了明亮的光,進入了另外的世界並和死去的親人交流。一名病人甚至宣稱自己當時跟一個神秘的生物體進行了親密的接觸。有些受帕尼亞調查的瀕死經驗者表示會看到一個長長的隧道,盡頭是刺眼的陽光,走過去似乎就是另一個世界。
- 瀕死與腦波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附屬醫院加護病房醫生朝拉表示,為了得知開給病人的止痛藥是否有效,他監測了七名病重病人的腦波。病人死亡前一小時,原本微弱的腦波會有一段時間特別活躍。時間長短不一,三十秒到三分鐘都有。朝拉認為這種現象是因血流減少、氧氣量降低,所以腦中電波在死亡前最後一搏。這股電波像瀑布一樣,從腦子的一個點發出,灑向不同的區域,會讓瀕死的人看到清楚的景象並有所感覺。而瀕臨死亡後又活過來的人,會這種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瀕死經驗。
- 瀕死的階段
- 腦波混亂期:若瀕死者從此階段存活,可能有一生回顧與負面的瀕死經驗。
- 腦波微弱期:若從此階段存活,可能沒有任何記憶,大多數瀕死存活者屬於此類。
- 腦波激增期:大腦大量分泌神經傳遞素,釋放出無數影像和感覺信息,造成正面的瀕死經驗。
- 腦波停止期:進入此階段即確定死亡。
具體的生理狀態也可分為以下階段:
- 意識改變
- 幻覺與躁動
- 出現喉嚨呼嚕聲或呼吸型態改變
- 進食量下降及吞嚥困難
- 尿液減少或排尿困難
- 末稍循環變差及血壓下降
- 疼痛加劇或減緩
瀕死與意識[編輯]
有關瀕死經驗引發出一個基本的「心靈―身體」問題:心靈(心靈與意識有時被當作是同義詞,但一般來說,意識是心靈的核心意義或必要條件)是非物質的嗎?是否可以脫離身體而獨立自存?
假如你證實了當腦部停止時,意識仍然繼續存在,那麼意識極可能是獨立的存在。——帕尼亞醫生
不相信意識可以獨立存在的人,會試圖說服人們瀕死經驗不過是大腦最後放電的現象,或者說與幻覺的體驗非常相似;而相信身體與心靈是兩種不同實體的二元論者,主張瀕死經驗可以作為靈魂不朽的證據。
前者的觀點較符合唯物主義,而後者的觀點符合唯心主義。另外還有一派人秉持二元論,相信心靈與身體是互相影響著,是為心身二分法的擁護者。
- 唯物主義(Materialism):主張物質形式與過程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且相信所有的實體及現象都是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至於意識的部分,則是人腦中的生理反應,意即物質決定了意識的存在。
- 唯心主義(Idealism):是哲學中與思想、心靈、語言等彼此之間關係的討論與看法。唯心主義相對於唯物論,主張物質是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 心身二分法(Mind-body dichotomy):是一種認為精神現象某種程度上獨立於身體的觀念。西方著名哲學家笛卡爾,透過二元論的出發點,使心身二分法為眾人所關注。
但心靈(mind)如何與肉體(body),甚至世界互相影響,目前仍然沒有可信的解釋。
瀕死經驗的例子
喬治·里奇(George Ritchie)基於自己的經歷在 1978 年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回到明天」(Return to Tomorrow)。
二戰期間,里奇因為感染肺炎,從前線被送到弗吉尼亞州一家陸軍醫院,在那裡被宣告死亡。他回想當時意識離開他的身體,在城裡飄來蕩去。這時,他遇到一個奇怪的生命,將他帶向另一維度(時空)。就像但丁《神曲》中描述的那樣,這個神祕的生命向他展示了人和靈魂掙扎其中的各種境地。一個場景是酒吧中頹廢的人們瘋狂地抽菸喝酒。里奇往前行,場面變得越加可怕。其中一個場景是在一片荒地上,憤怒的巨人們在彼此廝打。里奇寫道:「比噬咬和猛踢更可怕的是,是許多人狂熱地虐待對方,我從來沒有想像過的變態正在身邊隨處上演。」
相關例子[編輯]
觀落陰(Necromancy)是一種超自然現象,源自於道教法術,意指活著的人靈魂跟隨作法者的指引,進行出體,到陰曹地府旅遊。一般觀落陰的人,除了希望見到已往生的親人外,就是為了觀元辰宮。元辰宮(或稱生命花園)普遍被民間信仰認為其擺設與自身的運勢有關,有些人觀元辰宮是為了觀其運氣或花錢改運,有些人對元辰宮的說法為潛意識的投射,然而解讀結果仍會受到主觀意識的詮釋而有所差異。但觀落陰的真實性目前尚未能證明,也有催眠師認為,觀落陰乃是催眠現象的一種。
右顳頂聯合區(Angular gyrus)與靈魂出竅的關係 2002 年一位患有癲癇的中年婦人,進行腦部手術。當醫療人員對婦人的右顳頂聯合區進行刺激時,這位婦女聲稱,她感到自己飄出了體外,正俯看著自己。後來研究發現,顳頂聯合區負責處理視覺與觸覺訊號、從內耳發來的平衡和空間資訊,以及關節、肌腱、肌肉傳遞的感覺訊號。它將這些資訊統整起來,讓人感覺到身體的存在,以及自身與周遭環境間的相對位置。
研究人員因此推測,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與靈魂出竅體驗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後續為了研究靈魂出竅,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甚至展開了一項名為「自體轉換」的實驗。包含此實驗,其他臨床案例均也指出顳頂聯合區功能紊亂,正是靈魂出竅體驗的核心所在。
美國心理學家彙整出最多人經歷的 10 種瀕死經驗:
- 聽到自己的死訊
- 靈魂出竅
- 感覺平靜、溫暖與愉悅
- 說話無人聽見,感到無助
- 時間靜止,卻聽到奇怪的聲音
- 進入黑洞或隧道
- 出現陪伴指引的人
- 看見具有人性的光亮
- 感官變得異常靈敏、看到快轉的人生
- 碰到邊界阻隔,重回身體
死藤水
死藤水(ayhuasca)源自於亞馬遜流域當地部落,一般會被廣泛認知為南美洲部分地區的薩滿於通靈儀式會使用的工具,但只有極少數的狀況下薩滿會使用死藤水來達到特殊的目的,因為即使是植物熬煮的,頻繁大量使用亦會導致中毒。主要使用死藤水的部落依照人類學家麥克哈納統計不到5%,多分布在南美洲,因為其他區域沒有這種植物。目前主流的死藤水是分別由 Psychotria viridis 的葉子以及 Banisteriopsis caapi 此種藤類植物的藤蔓所熬煮而成。二甲基色胺(DMT)與人體內的血清素結構類似,但因為人體內的消化酶會抑制二甲基色胺的功能運作(身體有專門分解DMT的消化酵素),讓其被吸收進而進入血液。因此需要 Banisteriopsis caapi 此種藤類植物的特性,具有解除人體內的消化酶功能,讓二甲基色胺能夠實際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發揮作用。
其經由科學方式驗證出的有效化學成分為二甲基色胺(DMT)。由於此化合物具有致幻劑的作用,且其他具有致幻劑功能的多半被製作為毒品,因此DMT在大部分的國家被歸類為一或者二級毒品,使用、銷售DMT本身是違法的。死藤水本身為藥草湯的呈現,且製作方式多元,雖然DMT是違法的,但其材料本身並沒有被禁止,因為全世界都有類似功能的植物。目前完全合法使用的國家有:巴西、秘魯、墨西哥、哥斯大黎加以及義大利,當地的公司跟研究團體可以合法的製作、銷售、跟使用,甚至有專門提供死藤水的休閒勝地。 飲用死藤水通常會帶來暈眩、虛幻等現象,劑量過高者可能致死,因此不建議在沒有專業人士陪伴下自行進行儀式。
中觀與唯識[編輯]
- 中觀學派
中觀學派中的藏傳佛教認為人是意識體與肉體的結合,意識體與肉體的運作則是透過「氣場」作為界面。因此,藏傳佛教認為人的心識運作有以下三個層次:
- 生理層次:人平常可察覺的「意識反應」都是由大腦所主導,屬於生理層次
- 氣動層次:其意識運作為一種假說
- 靈性層次:亦為一種假說
- 唯識學派
唯識學者認為人的心識可分為八個類別或層級——對應感官輸入的前五識:「眼識 、耳識、鼻識 、舌識 、身識」、第六識「意識」、第七識「莫那識」、輪迴主體的第八識「阿賴耶識」。
唯識學所謂的「識」包含反應與記憶兩個成份。前五識對應到我們五官(佛學中稱為五根)與外界的互動後所產生的感知或覺知,以「眼識」為例,它負責我們視覺上的辨識功能,包括提取記憶與比對兩項工作,因此負責「眼識」的系統就包括記憶裝置與處理裝置。以辨認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同學為例,大腦中須儲存這位同學多年前的影像,同時也必須評估當前影像與多年前影像間的相似度;至於認出這位老同學所觸動的心情意義則不是眼識處理的範圍,而是由第六識產生的。
第六識在唯識學中又稱為「意識」,負責綜合評估與決策,同時引導前五識的運作,因此佛經上說:「意為五根所依止」。第六識共產生 51 種心理作用,而《唯識三十頌》提到,我們的第六識在下列幾種狀況下會停止運作:無夢睡眠、昏迷、入「無想定」、入「滅盡定」。夢睡眠在佛經上則以「夢中獨頭意識」的狀態稱之,表示這時第六識仍然持續在運作當中。
第七識「莫那識」最重要的作用則是產生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有關莫那識的提出則是因為當初唯識學者為了解決睡眠或昏厥中第六識停止運作的問題;由於「莫那識」 的持續運作,我們不會將昨天的我與今天的我看成不同的人。「阿賴耶識(第八識)」的立論基礎則是區別陷入昏迷的狀態與已經過世的狀態。因為「阿賴耶識」的很大的作用之一是解釋了「根身持有者」,說明當「阿賴耶識 」持續與肉體結合時,生命就會延續下去。相反的,當「阿賴耶識 」離開肉體時,生命就終止。
除此之外,唯識學派還提倡「阿賴耶識」是永久記憶區之說法,儲存過去累加的記憶與習性,也是輪迴的記憶留存基礎。然而,人無法感受到「阿賴耶識」中所儲存的記憶之存在起因於阿賴耶識的記憶屬於深層的潛意識層,使得人們平常無法察覺。唯識學者認為,阿賴耶識中儲存了各式各樣個體與外界互動後產生的習性。隨著習性的生成、成長、與消滅,阿賴耶識的內容也不斷在改變,儲存在「阿賴耶識」中的習性在輪迴轉世時會延續下去,而習性的好壞則會干涉到轉世的結果。
日常生活中的意識心理學應用: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編輯]
吸引力法源自於腦波頻率的發現,可以簡單定義為「關注著什麼,就會吸引什麼」,即認為可藉由正面或負面的想法,進而得到正面或負面的結果。從本章節可知,腦波依據不同的頻率高低可大致可分為 beta、alpha、theta、delta 波,而日常生活中由腦電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m)記錄出的腦波則均為這幾種不同頻率波形的疊加。吸引力法則以頻率為基礎,即人類思考時大腦會發出不同頻率的電波,人的各種思想具有不同的頻率,推論宇宙萬物都具備特定的頻率。舉例來說,兩個具有相似心態的人會彼此吸引。因此,這就類似「同性相吸」的概念,意即透過思想也能吸引具有相同性質、頻率的事物。心理學研究領域當中不乏有關意志力的研究,而根據佛洛依德的理論,我們在強迫自己做出艱難決定(如抵抗慾望等)的自我控制行為之後,意志力(willpower)將會因資源耗盡而逐漸衰弱,這時吸引力法則正好可以扮演提升意志力的角色,使自己對事情的信念、行為與情緒的積極交互作用而達到成果。
潛意識的運用[編輯]
刻意不用「意識腦」、「理性腦」思考,運用分析直覺、感覺來了解潛意識想法,接著我們可以用運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把我們所想要的結果「重新改寫到」潛意識。
神經語言程式學[編輯]
神經語言程式學(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是一套綜合心理學、神經學、語言學與人類感知,而組合的心靈與行為療癒的技術。創始人在傳統的心理學上綜合了臨床溝通、催眠、家庭治療、完形治療四個心理學派,用於心理治療的語言模式、心理策略等,加上獨創的理念,整理出 NLP 的理論架構,並多年反覆施用於臨床上。現代也被用在個人成長突破、團隊績效帶領等商業應用上。其中NLP的N、L、P分別代表:
- Neuro:我們的神經系統,透過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及潛意識來接收外界資訊,並於神經系統內轉化成有用資訊。
- Linguistic:我們和自己,或是和他人所用的語言及非語言溝通。
- Programming:我們的慣性行為、策略及思想模式。
NLP 神經語言程式學有 12 個最基本的「假設前提」:
- 每個人都不一樣(No two persons are the same)
- 一個人不能控制另一個人(One person cannot change another person)
- 有效用比有道理更實際
- 只有由感官所構成的世界,並沒有絕對的真實世界(The map is not territory)
- 對方的反應是溝通的目的和結果(The meaning of communication is the response one gets)
- 重複舊的做法,只會得到舊的結果(Repeating the same behavior will repeat the same result)
- 凡事最少要有三種解決方法(There are at least three solutions to every situation)
- 每一個人都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Every one chooses the best behavior at the moment)
- 每一個人都具有使自己快樂成功的資源、條件(Every one already possesses all the resources needed)
- 任何一個系統裡,最靈活的部份是影響大局的最大因素(In every system, the most flexible person has the control)
- 凡事沒有失敗,只有回應信息(There is no failure, only feedback)
- 動機和情緒都沒有錯,只是行為沒有效果而已(Intentions and emotions are never wrong, only the behavior has not been effective)
NLP 提供系統化的語言工具包括:
- 檢定語言模式(Meta Model)
- 巧妙回應話術(Sleight of mouth)
- 米爾頓語言模式(Milton Model)
- 換框法(Reframing)
- 正面詞語(Positive Wordings)
心理投射教練技術[編輯]
原理是利用心理學潛意識圖像卡結合引導式的提問,可以連結到更多感性、直覺面,並快速的反應出深層想法。
- 潛意識圖像卡(TheDeef cards):也稱作潛意識投射卡,由 88 張圖卡加上 88 張字卡組成,總共是 176 張卡片,它是一種簡單而實用的直覺聯想工具,跟塔羅牌不一樣,它沒有官方的解釋,任何參與者都可以自由決定她/他手中牌卡的意義。
- 教練(Coach):起源於七十年代初的美國,是從日常生活和對話、心理學及教育學等發展出來的一種新興的、有效的管理技術,能使被教練者洞察自我,發揮個人的潛能。
- 直感教練:是基於潛意識投射卡的快速切入、高彈性、視覺聯想能力,融合教練精神與人本心理,加上高度覺察力、腦科學、NLP 溝通與心錨設定、左右腦整合及催眠話術,而產生的一套教練系統。
繪畫療癒[編輯]
藝術或創作是一個可以通往自性(Self)的途徑,其中包含了很多大腦無法理解的情感、智慧、資源。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因為感到完整與達到更深的覺察,以及觸及到蘊含在自性中的內在資源,帶來深沉的療癒與平靜。透過藝術的方式,能用非語言、非組織化的方式探索,也就是能更深入的啟發右腦思維,得到創造力和賦能的效果。常見的繪畫療癒,例如填色畫(如前幾年爆紅的填色書「祕密花園」)、禪繞畫、曼陀羅,或是隨意塗鴉等。
- 禪繞畫(Zentangle)
由美國一對藝術家夫婦 Rick Roberts 和 Maria Thomas 創立而成的繪圖舒壓方式。禪繞畫由最簡單的點、線、面重複出現,組合成各款抽象的圖案與形狀。在繪畫過程中「不用橡皮擦、不需要刻意設計」,隨著當下的心情跟著感覺畫下去,全神貫注將專注聚焦在圖案上,繼而釋放日常生活的焦慮與壓力。禪繞畫也是一種「不評價」,就像我們的人生不能重來一樣,得想辦法把畫錯的、走錯的路,用彌補去圓融;而那些不能圓融的,也只能坦然接納。
- 曼陀羅(Mandala,梵文)
意指圓圈、圓形圖案。首先,先在紙上畫出一個圓形,並在圓形上劃一個十字,以標示此為「上方」;接著便隨心在圓圈內畫出腦海裡浮現的圖案,想畫什麼,就畫什麼。透過繪畫曼陀羅,可以幫助了解自己的內心,解決某些生命的問題。另外,一些性格比較內歛、不擅辭令,或不想開口說話的人,也適合透過繪畫曼陀羅抒發情緒和感想。
意識心理學在紓壓方面之應用
壓力的產生通常是人在與外界交流的過程中,因為外界的知識、規範、意識價值與自我不同而產生的一種衝突。對人類而言,適度、短期的壓力可激發潛能並提高工作效率,然而,過度的壓力則會影響神經、內分泌甚至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
另外,壓力並不只限於精神和心理方面,也常常會反應在行為表現上。由於人對壓力容易「念念不忘」並產生負面情緒,所以人們通常會試圖找方法來放鬆身心,稱之為「紓壓」。
將意識心理學應用於紓壓方面有以下幾種方法。
注意力轉移法[編輯]
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相當多元,這些方法主要透過人類的五覺,將人們的意識或注意力從特定的情境中抽離或轉移,讓人脫離累積壓力的環境,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包括運動、旅行、遊戲、音樂、冥想等。
注意力轉移法大致可分為三類:
- 目標轉移法:分散目前的注意力,使心情能夠及時得到緩解和放鬆,藉此回復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及效率。
- 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一種現象,有積極和消極暗示兩種。遇到心情煩躁不愉快時,應該採用積極的暗示方法,也就是用正向的信念打敗負面的情緒。也可以回憶從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物,藉此緩解壓力造成的心情煩躁。
- 思想交流法:找一位願意傾聽內心感受的親朋好友,將不愉快的情緒與人訴說,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藉以紓解不愉快或煩躁的情緒。
音樂療法(α波音樂)[編輯]
西方國家將音樂結合醫療體系已非常普遍,廣泛應用於各種心理及生理治療之中。α波是由大腦發出的腦波之一,震動頻率為每秒震動 8-12 次。在人們閉眼時會出現,心靈放鬆時幅度會增強。
由於音樂具有治療功能,能透過物理作用直接對體內器官產生共振效果,使人體分泌一種生理活性物質,調節血液流動和神經,也提升創造、思考,使右腦靈活,將人的腦波引導出呈α波優勢的狀態。此時身體的耗能低,相對腦部得到的能量就比較高,可增加學習及記憶力。另外,音樂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反應能有效減緩焦慮,使身體放鬆,亦有幫助睡眠的功能。
由以上原理衍生出的「α波音樂」,是指音樂節奏與α波一致或為其他雙聲道拍頻的音樂,由羅札諾夫所開創,用以配合啟發式教育法。這種音樂是由不同的八個二階音程所組成的巴洛克風格音樂,每分鐘約 60 拍。實務上,α波音樂常常被運用於幫助睡眠、冥想以及瑜珈等舒緩運動上。
「紓壓」還是「紓情」[編輯]
許多心理韌性訓練、或正向心理學的書籍,提供一個特別的思考模式:他們透過找尋壓力的源頭,減輕一定程度的壓力。
例如:壓力的累積可能是時間管理不好所導致的,因此可透過學習更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可減輕壓力。
這個例子是在可以改變的環境中,可透過自己改善環境以減輕壓力。然而無法以自身能力來改變環境的例子很多,因此書中也建議可以轉換既有處理壓力的方式,或換個角度思考,讓心境比較正面。
而所謂紓壓,實際上應是紓解負面情緒。壓力會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但實際上讓人們感到不舒服的是負面情緒。壓力導因於與自己想像中有差異,且是不好的差異的外界環境。但大多數的時候人很難左右自己的環境。因此轉換處理壓力的方式以及角度,才能好好的梳理情緒。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編輯]
除了常見的保持運動、規律作息、度假等幫助和緩情緒的方式外,近年來,藉由「芳香療法」協助壓力管理的方法也逐漸受到重視。其淵源可追溯至埃及、印度、中國、希臘和羅馬等古文明,近代盛行於歐洲。
謂「芳香療法」是以塗抹按摩、嗅聞等方式,讓身體吸收從芳香植物中所萃取出的精油分子,這些分子據稱可以觸動嗅覺區、邊緣系統等腦區,進而引發神經傳遞物質的釋放,產生放鬆、安定或愉悅的感覺。
芳香療法的應用
嗅覺吸收法 經由呼吸道吸收是人體吸收最常見、也最容易的方式。而他的施行方法可以是薰香式、熱水蒸氣式、手帕(衛生紙)式、手掌摩擦式、噴霧式等。
經皮膚吸收 精油分子因為分子極小,有很強的滲透力,透過皮膚能迅速的吸引,並深入皮膚組織到達血液、淋巴等循環系統。可透過按摩,沐浴,泡澡等方式實行。
口服吸收 經由植物油、牛奶、蜂蜜等媒介稀釋後的精油可以口服。其品種和劑量應先諮詢專業芳香療法治療師而定,不可隨意擅自服用以免使用不當造成不良後果。
英系芳香療法著重於保健保養,不贊成口服精油。而德法系芳香療法與醫療體系緊密相連,所以有很多口服精油的臨床案例可參考。精油是否需要口服並非一家之說,而是要視情況而定。
雖然精油分子對於神經系統的實質影響目前沒有學術證據支持,但是在 2017 年發表於循證補充替代醫學(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薰衣草精油可以有效地降低醫院重症病患的焦慮程度及提升睡眠品質。許多類似的實驗也都指出,受試者在嗅聞不同精油之後,情緒、壓力甚至血壓都會有所變化。由此可知,了解精油分子對於人體神經系統的影響機制,可能對於了解情緒、壓力以及意識產生有所幫助。
紓壓呼吸法[編輯]
呼吸隨時隨地在發生,卻是少數我們可以透過「意識」控制,反向影響中樞神經的窗口。健康的呼吸法,能夠穩定我們的神經系統、緩解壓力、感覺放鬆、增加活力、提升情緒。在心理治療中,個案進行呼吸練習後,經常能在短時間緩解焦慮、提升舒適感受。可分為緩慢呼吸法 (Slow Breathing)以及共振呼吸法 (Resonant Breathing)。
研究顯示,以共振節奏進行呼吸,可讓心臟有活力,也能刺激大腦釋放血清素、腦內啡、多巴胺等「正向感覺」神經傳導素。
每個人所屬的共振呼吸頻率都不同,得由具備此專長的心理師來評估,才有辦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共振呼吸頻率,有的人是每分鐘 6 下呼吸,有的人是每分鐘 5.5 下呼吸。看似簡單的共振呼吸其實並不容易,因為一般人的呼吸頻率是每分鐘 12 下以上,若是自律神經失調或者焦慮的人,呼吸頻率又會更高,要一下降低呼吸頻率但又不會造成不舒服的感覺,若沒有心理師的指導,是不可能做到的。在訓練上可分為幾個階段,通常是由淺入深,缺少任一階段的練習,都難以達到共振呼吸:
- 學習正確、緩慢且規律的橫隔膜呼吸
- 訓練心肺同步
- 評估共振呼吸的頻率
- 練習共振呼吸並覺察身心反應
- 內心平靜、自律神經平衡
共振呼吸需要搭配生理回饋才能得到最大的療效,學術上稱做心跳變異生理回饋。這種訓練會有許多好處,除了可讓內心感到非常平靜及幫助我們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外,後來研究更發現共振呼吸會增加大腦前額葉及杏仁核的血流,有助於大腦執行功能的改善,對於記憶力、注意力、情緒覺察均有很大的幫助。強烈建議在有具備此專長的心理師指導下練習,以免因錯誤的呼吸方式反而造成身心更大的不適。
意識控制[編輯]
控制人類意識[編輯]
是否可以透過人工手法操控人類的意識一直是意識心理學中熱門研究類別之一,人們對此的好奇心也展現於生活之中。例如許多電影會以意識控制為題材,電影「全面啟動」中,主角的最終任務是要試圖進入目標人物的深層夢境中,在透過更改對方的潛意識進一步影響到此人清醒時的意識。而以下是近年有關意識控制的實驗之一。
控制意識的魔術?The Phantom Vanish Magic Trick[67][編輯]
在 2016 年七月的《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中,一群大多來自牛津大學的科學家進行了一項意識控制的魔術 。
從魔術技巧中汲取靈感,開發了一個實驗範式來研究魔術師的誤導技術是否可以用來誘導對「幻影」物體的誤解。雖然之前調查魔術技巧的實驗側重於創建關於場景中物體運動的錯誤假設,但實驗調查了創建關於場景中物體存在的錯誤假設。參與者觀看了一系列無聲影片,這些影片描繪了魔術師使用單個物體進行表演。在每個影片之後,參與者被要求寫下影片中事件的描述。在最後的影片中,參與者觀看了幻影消失魔術,這是為這個實驗開發的一種新穎的魔術,魔術師模仿呈現物體然後讓它神奇地消失的動作。在最後的影片中沒有出現任何物體。無聲影片排除了使用虛假口頭建議的可能性,並且參與者不會被問到有關物體的引導性問題。儘管如此,32% 的參與者報告對不存在的物體有視覺印象。這些發現支持了一種推理的感知模型,其中魔術師可以操縱自上而下的期望來產生生動的幻覺體驗,即使沒有相應的自下而上的信息。
- 研究方法與過程
實驗中 420 位受試者看了一系列的五部靜音影片(靜音是為了排除引導性問題或話語干擾造成的影響)。受試者必須在看完每一個影片後,寫下其看到的物品。其中,不同受試者看的影片內容相近,但物品不同,可能為硬幣、海綿球、撲克牌、絲綢或蠟筆其中一系列。
例如球系列的前四個影片分別是:球變色、球消失、球放到牙齒邊、球出現。第一二四部影片為魔術影片,大多受試者反應感到驚奇。第三部影片展現的是生活中不違背物理原則或人的生活中視為可能發生的現象。而每個人的第五部影片是相同的,皆為「幽靈消失魔術」。影片內容並沒有上述物體的出現,魔術師僅以手勢表現讓物體消失的魔術過程。
對於第五部影片的受試者反應,136 位(32%)受試者表示看到了魔術師將某物體變不見了,其中 45+(11%)受試者更明確說出了看見魔術師變不見的物體為何。
- 研究解釋
心理學家表示,人類感知是由「top-down cognitive processes」(先前所有的認知、知識及期待) 和「bottom-upsensory information」(訊息中得到的感官感受) 二者所組成。
此模式適用於各種型式的感官刺激。譬如,一個人站在一排柵欄之後,人的某些部分是被柵欄擋住的,但觀測者不會認為看不到的身體部分不存在柵欄後面,其腦會自動結合以前所知而將看不見的部分補足。套用在此實驗中,受試者在前四個影片不斷被教育真實物體會一次一次消失又出現、出現又消失的,當看到第五個影片時,會自動結合前四個影片的認知,而產生有真實物品在影片中消失了的感知。由此實驗證實人類的意識是可以有技巧性地被控制的。
人類意識控制機器運作[編輯]
人類能否用自己的意識來控制機器的運作,是現今高度科技化的社會中另一個熱門話題。也許未來某一天,學生不需動手或出聲,只要在腦袋中想著指令,電腦就會開始在電腦中的文件檔案刪改或新增內容。當我們在做各種不同動作時,大腦會發出不同的腦電波,這些腦電波可以用電子儀器檢測到並且記錄下來寫成程序,將其裝入智能晶片內,使用時透過晶片將腦電波再轉譯為電信號,就能夠用意識操控機器。這種技術更被關注於醫療用途上,作為輔助肢體、感官失能者建立新型義肢,或是更加先進與貼合的感官設備(助聽器、色盲輔助)等。
- 大腦與人工智慧結合的相關技術:
- 腦機介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BCI):不用透過動作,而是直接用大腦與機器溝通的介面,為未來科技發展新趨勢。原理是在人腦或動物腦與外部裝置間建立起一條直接連線通路,讀取腦波訊號,提取以及辨認訊號特徵,然後再轉換成能夠控制裝置的訊號。根據 2018 年最新資料,中研院已突破傳統腦機介面的瓶頸(目前腦機介面受限於有線傳輸),開發了用藍芽傳遞大腦訊號的介面,未來可望應用在醫療以及生活各層面。
- 經晶片(Neural Chip):將神經細胞置於矽晶片上培養,細胞樹突和軸突跟矽晶片上的接點形成通路,能夠留通電子訊號。若晶片運用類似突觸的連接方式,電腦在訊號使用上會更加多元,實現突觸式學習,是仿神經型態系統的一部分,拉近人工智慧與人腦的距離。
- 腦波(Brainwave):研究時間較久,屬於相對來說發展較成熟的技術,已應用在多方面。所謂腦電波是大腦在活動時,腦皮質細胞群之間因具有電位差,在大腦皮質細胞外產生電流。由於腦波可以穿越頭骨傳到頭皮表面,透過電極接觸收集並轉換腦波訊號,有助於辨別一個人的思想,進而控制儀器,廣泛運用在臨床實踐應用之中。
- 現行技術與相關發展
- Strentrode: 2020 年,澳洲皇家墨爾本醫院(Royal Melbourne Hospital)嘗試將名為「Stentrode」的腦機介面技術,運用在中風患者身上。經由眼球凝視技術(eye gaze technology)與眼動儀,患者可用大腦的脈衝來控制指令,16 個感測元件就會幫助脈衝,使之在腦內的傳遞順利進行,讓患者可以正常進行日常生活的活動,如網路購物、傳送簡訊等等。
- Neuralink:由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於 2016 年,所成立的大腦晶片新創公司。2021 年 4 月,他們發布了一部影片,在獼猴 Pager 的大腦行動皮層區域植入 2000 多個電極,以傳遞大腦電子訊號並提供解讀,讓 Pager 僅僅用大腦就可以玩電動遊戲。
- Facebook Reality Labs:2019 年,臉書的 Reality Labs 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腦機相關研究,邀請了三位癲癇患者參與測試。他們會詢問參與者共同的問題「你喜歡哪一種樂器」,請他們於腦中想像這個問題的回答,如「鋼琴」、「小提琴」、「長笛」等,系統會透過感覺運動皮層的腦部信號記錄下來,用來訓練系統的演算法。而當這樣的腦波圖形再次出現時,系統便可以辨識參與者的答案,將其顯示到螢幕上。這項技術一開始預估的準確率只有 7~20%,但最後準確率達到了驚人的 61~76%。
機器人的自我意識[編輯]
隨著科學的發展及進步,需要人類親自去完成的事逐漸減少,舉例來說,面對一些危險環境的探測,亦或是一些工序繁瑣、重複等工作,可以逐漸交由機器人來完成。然而機器人的行為、動作仍需由人類對其程式進行設定及架構,一但出現錯誤也需要人類親自進行修復及校正。但若機器人本身具有自我意識,那麼機器人將對執行任務上有更大的判斷彈性,更有衍生出機器人與人類深入互動的討論:如伴侶機器人、寵物機器人等相關需求,或是由機器人進行藝術、設計等過去被認為只有人來才能完成的創造性職位,產生許多勞力替代與倫理問題的討論。
如果僅簡單地將自我意識定義為「能分辨自己與其他機器的差異」的話,目前有些機器人也已可說是有著某種程度的自我意識。比如機器人公司 TheCorpora 早於 2012 年便在 Youtube 上發表機器人 QBO 的一系列影片。在影片中 QBO 不但能與工程師進行簡單對話、辨認物體,甚至已經能透過學習認出鏡子中的自己和與自身不同的機器人夥伴。
然而,目前機器運作的方法是透過演算法,將資料量化後,藉由機器學習建立的資料庫計算或者模擬出一個結果。根據科學月刊 2018 年的內容,所謂人工智慧包括:演繹、知識表示法、規劃與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推理和解決問題以及機器感知等。
- 初階的自動控制:即執行輸入的命令,利用感測儀器判斷外界情況並做出相應反應。
- 第二階的探索推論、運用知識:利用演算法將輸入以及輸出的資料產生關聯,做出大量排列組合。
- 第三階段的機器學習:指根據輸入的資料由機器自己學習規則,大數據分析即是此相關應用。
- 第四階段的深度學習:可以自行學習並且理解所有用以表示資料的特徵值,又被稱為「特徵表達學習」,是人工智慧的一大突破。
從機器學習的發展方向可以看到機器人在情緒感知處理方面並沒有重大突破,和人類意識的運作模式也有諸多差距,因此可以推定在短期內,機器人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不高。
何謂「自我意識」?[編輯]
在探討下一個問題前,我們必須先界定「什麼是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種心理成份構成:
- 自我認識:主我對客我的認知和評價,意即自我認知與自我評價。自我認知是自己對自己身心特徵的認識;自我評價是在自我認知基礎上對自己作出的某種判斷。
- 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主我對客我所持有的態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與客我的現實之間的關係。例如個體能體驗到成功感時,就會產生積極的自我肯定。
-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個體對自己行為、思想和言語等的控制,即主我對客我的制約作用。而自我控制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用。發動作用即個體發言或做出行動。而制止作用即主我根據當時的情境抑制客我的行動和言語。
另外,意識尚有幾個重要的特性:
- 主觀性:如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透過個人經驗,我們有能力了解、區分自身內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不同。對每個人而言,我們只知道主觀的精神世界,客觀世界並非我們能掌握的部份,我意識到的「我」明顯與外在世界不同。
- 意向性:所謂意向性即能夠專注在某項事物上,能觀察、想像某個物體或事件,並且在看到東西時,我們接收到的不僅僅是物體本身的物體特性或描述,而是會和個人意識體驗有連結,或是進行抽象化的思考。
- 感受性:在看到特定物體時,我們能夠接受物體的特定指涉,但每個個體對其產生的感受,甚至是情緒皆不同。
- 同一性:每天醒來時我們仍是同樣的自己,表示意識是有延續性的,此部分與記憶相關。
如何判斷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編輯]
我們該如何判斷一個個體是否具有自我意識?在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美國的心理學家戈登·蓋洛普就設計出著名的鏡子測試,這個測試的目的在於評估一個個體的自我意識。該測試是由蓋洛普小戈登在 1970 年,部分基於查爾斯達爾文的觀察結果所提出的。在參觀動物園時,達爾文向一隻猩猩舉起一面鏡子,並記錄了該動物的反應,包括作出一系列面部表情等等。
鏡像標記[編輯]
1960 年代美國心理學家 賈拉普(Gordon G. Gallup)發明一套稱為「鏡像自我認知測試」(Mirror Self-Recognition Test,MSR)的自我認知實驗方法。
測試的內容是在測試個體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其前額做一個標記,然後讓其面對鏡子,如果測試個體嘗試觸控或去除標記,或至少顯示出注意到了自己前額的變化,便判斷該物件具有自我意識。而這種程度的自我意識,人類嬰兒在出生後約十八個月就具有。
至今,世界各地科學家利用這個方法證實了不是只有人類有自我意識,黑猩猩、瓶鼻海豚、喜鵲等動物也都能夠通過此測試,然而多數物種乃至貓狗皆無法辨視鏡中自己。
- 鴿子的鏡子測試
1981年,愛潑斯坦,蘭扎和斯金納在科學雜誌發表論文,認為鴿子也可以通過鏡子測試。一隻鴿子被訓練以通過看鏡子來找到它身後的對應鑰匙,然後轉身去啄它。正確的選擇可以換得食物(亦即,鴿子學會了通過鏡子找到對它的環境至關重要的元素)。之後,鴿子被訓練以啄其身上羽毛上的斑點;食物仍然是觸碰斑點的獎賞。後一個訓練是在沒有鏡子的狀態下完成的。最後的測試是在鴿子身上放一個小圍兜,正好可以蓋住它下腹部上的一個斑點。在沒有鏡子的對照期中,鴿子不會去啄斑點。當加入鏡子後,鴿子開始變得活躍,向鏡子裡探望並試圖去啄圍兜下面的斑點。誠然,未經訓練的鴿子從未能夠通過鏡子實驗。給予鴿子這種經驗並沒有保證它能夠通過鏡子測試——事實上,鴿子直到最後一個測試之前,從沒有在有鏡子的情況下啄過它自己身上的斑點。
- 狗狗也有自我意識嗎?
嗅覺鏡像測試:因為狗對於外在世界的認知是主要透過嗅覺而非視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的心理學家霍洛維茲(Alexandra Horowitz)另外替狗設計了另外一套相似實驗方法,也就是嗅覺鏡像測試。霍洛維茲的實驗將狗狗自身尿液的味道視為鏡像「自身樣貌」,然後利用添加外物氣味的方式,做為改變「自身樣貌」的標記。在實驗中,狗狗花了較多的時間在聞加料過的自身尿液,相當於賈拉普的黑猩猩在鏡子前檢視自己臉上記號的行為,顯示狗狗和黑猩猩一樣能夠辨識出自己,最後得出狗也有自我意識的結論。
不過此實驗結論仍有爭議。原因有二:實驗的樣本數偏少,以及實驗設計無法明確區別出狗狗到底是成功認出自己,還是只是被不熟悉的狗味吸引。但無論如何,霍洛維茲的實驗結果凸顯出:傳統鏡像自我認知測試僅能應用在具有良好視覺能力的測試對象。
- 機器人需在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足夠成熟後,才可能發展出自我意識。
圖靈測試[編輯]
1950 年,英國著名計算機學者艾倫圖靈(Alan Turing)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測試——圖靈測試,又被稱為模仿遊戲,用於檢測電腦是否能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慧,從而判斷機器是否擁有人工智慧及自主思考的能力。
圖靈測試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具體的測試內容需要機器(A)與兩個正常思維的人(B、C),C 在測試過程中無法看見 A 與 B,再來,C 需要用 A、B 皆可理解的語言問他們一連串的問題,若經過若干題的詢問後,C 不能分辨 A 與 B 之間有任何實質上的區別,則代表機器 A 通過圖靈測試,即認為其具有智慧。
圖靈曾在其名為 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的文章中表示,他預測 50 年後的科技足以讓不超過 70%的人辨識出其為機器,也就是能夠欺騙過 30%以上的人,因此在 2014 年 ,來自俄國的尤金.古斯曼(Eugene Goostman) (一個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在倫敦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所舉辦的 Turing Test 2014 競賽中成功達到 33%而讓英國雷丁大學宣布其通過「圖靈測試」,由英國人工智慧科學家羅洛·卡彭特(Rollo Carpenter)創建的 Cleverbot 更是在 2011 年就以 59.3%的成績高分通過該試驗,但亞馬遜副總裁兼 Alexa 首席科學家 Rohit Prasad 宣稱此試驗已經失去意義,因為 AI 派上更大用場的地方是植入到手機、汽車和家裡幫助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人們更關心的是 AI 能夠帶來哪些更新的互動體驗,而不是通過測試的分數有多高。此外,圖靈當時只是對未來的科技能力進行預估,學術界也並未將其作為通過測試的標準。 從根本上,強行追求機器和人類無差別的概念,已經過時。
同時有許多觀點駁斥強人工智慧的真實性(所謂的強人工智慧,是指當人工智慧到達某個程度時,即能擁有與人類同等,甚至超乎人類的智能行為),如:中文房間與哲學殭屍。
- 中文房間(Chinese room):是美國哲學教授約翰·羅傑斯·希爾勒提出的一個思想實驗。假設一位只懂英文、不懂中文的美國人待在一個密閉的房間裡,桌上擺了一本用英文寫成的指導手冊,當外界傳來中文訊息時,這位美國人便能利用這本手冊對其做出適當的回應,這樣的情形便會讓外界的人以為房間裡的人會講中文,但實際上卻不然。
- 若將美國人視作機器人,將手冊視為電腦程式,則可以看出來,即使機器人能做出所期待的相應的行為,表現出類似人類的舉動,但那只是表示程式設計得十分完善,並不代表該機器人具備了自我意識或是人工智慧。
- 哲學殭屍(Philosophical zombie):其假設有一種存在,它的外觀、舉動等物理組成都與人類無異,但它不擁有情感、意識或經驗,所有它所做出的反應都是源自於基本的生物、物理等原則,雖然當它不小心受傷時會擁有神經訊號,會讓它表現出痛苦的表情,它也會發出痛苦的哀嚎聲,但是在它的心靈中,卻沒有任何「疼痛」的意識存在。這項說法與哲學的領域較為相關,可以涵蓋的討論範圍較大,主要是在針對唯物主義等派別做出批判。
事實上,由於現階段尚未出現能夠進行複雜程度與人類相近的人工智慧,而圖靈測試提出時,計算機的發展也才剛起步,因此圖靈測試應為哲學討論,研究時應著重於「如何才能更準確、有效地判斷未來可能出現的人工智慧」,而非該測試本身的缺陷。
反向圖靈測試:反向圖靈測試也是種圖靈測試,但在該測試中機器和人類擔任的角色和一般的圖靈測試不同,在此測試中是由機器來辨識測試者是人類還是機器,例如:在登入網站時常常要輸入驗證碼或是辨認物體都是反向圖靈測試的應用。不過設計出能夠破解驗證碼的程式並不代表已經通過了反向圖靈測試,充其量只是人類透過驗證碼的機制去編寫程式而已,因此機器若能夠自行設計出破解驗證碼的程式才能夠算是通過反向圖靈測試的標準。
科學研究[編輯]
美國紐約倫斯勒理工學院的人工智慧實驗室現今對於機器人是否擁有意識這個莫衷一是的議題終於有了新突破,該院院長 Selmer Bringsjord 使用來自法國 Aldebaran 公司的三個 Nao 擬人機器人作為實驗對象,這些機器人內建義務演算法(Deontic Cognitive Event Calculus)的專有算法,讓機器人可以理解題目規則並能夠辨識自己與其他不同聲音,實驗過程為三個機器人之中有兩個被設定為不能夠說話,但沒有告知他們是哪兩個,之後研究者問機器人誰不能說話,錄像顯示三個機器人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其中一個機器人說了:"我不知道",隨後他立即糾正自己的錯誤,說道:抱歉,我現在知道了,我證明了我可以說話",此結果被認為是機器人通過了「歸納推理」的測試,因此其具有自我意識。
前景[編輯]
人類開發出真正具備「自我意識」的機器人的道路仍很長,但若成功開發出來後,將會對人類帶來諸多便利,因為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會了解自己,並進行自我調整,認知到什麼時候才需進行冗長的和複雜的計算來解決問題,那麼它們在決策方面會更加自主,就逐漸不需要人類來輸入指令來調整其行為。
目前市面上已有類似有思考能力的機器人出現,日本電信公司軟銀集團 在 2014 年開發出了號稱第一個可以讀取人類感情的機器人 Pepper,Pepper 的開發宗旨是希望陪伴孤獨的人類、使人類更幸福,它可以與人類進行簡單的溝通、開玩笑、唱歌等,但無法幫忙打理家務事,當然 Pepper 的回應都是由大量預先寫好的程式支援的,並沒有實際的自主思考或自我意識,儘管如此,Pepper機器人已是意識開發的新里程碑。
2017 年人工智慧專家 Danny Lange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工智慧現階段還未擁有自我意識,但已經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並暗示人工智慧一詞有被過度誇大的傾向。此結論把機器學習系統以及人類直覺判斷方式做了清楚劃分。儘管 AI 的發展似乎有些停滯,但也有學者主張現階段因為所有程式架構都還需要大量人工編寫,因此處於快速發展前的過渡期,AI 的前景仍值得期待。
目前真正具備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尚未出現,究竟機器人具有自我意識後會續繼遵照人類的命令去行事,亦或是會開始對人類的指令產生抵觸,從而拒絕執行命令,現階段仍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
AI與實體機器人[編輯]
對AI而言,由於它單純是由檔案和程式所組成,定義上也可以視為可區隔的個體,像是透過程式設計,當使用者要刪除它時,它也可以跳出來請你不要刪除,抑或是有學習能力的AI,透過接收各種資料而發展出自己的學習方式,似乎也可以算是有自我意識。但是相較於實體機器人,機器人具有實際的身體,有身體才能夠發展如人類般的生活智慧,亦即心理學裡講到的「體化認知」。
注意與注視的階級差異[編輯]
Dietz&Knowles(2016)指出了注意及意識如何受到社會階級影響而有所差異[68]。該研究設計了三個不同的實驗,利用不同的科技技術監測受試者在他人身上停留視線的時間,並藉此分析研究對象認為有可能具獎勵性(potentially rewarding)、威脅性、或值得注意的程度,及動機相關性(motivational relevance)。在實驗1中,71位行人被要求戴上可以錄下視野(visual field)的裝置並在紐約街頭上行走並注視任何引起其注意的事務,而在實驗2則是透過在螢幕上播放城市的畫面、監測受試者的眼睛運行軌跡。最後,研究設計讓受試者觀看數組6張包含人臉及非生物物體的圖片,並在短暫時間後切換成替換過部分圖片的組合,而受試者需在其發現圖片有不同時立刻反應。前兩個實驗的分析結果皆顯示高社會階層者對於人及有人在的場景注視程度較低,而實驗3則發現中低階層者對人臉的注意程度明顯較高,較能正確察覺人臉圖片的替換。本研究指出注意的對象和程度實會受到社會階層影響,而並不只是個人差異,然本研究未能分析階級與注意之間相互影響的機制,此部分仍待後續研究補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