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信心的鏡子:哥林多後書十三章五節對信仰真實性的檢視
【你 們 總 要 自 己 省 察 有 信 心 沒 有 , 也 要 自 己 試 驗 。 豈 不 知 你 們 若 不 是 可 棄 絕 的 , 就 有 耶 穌 基 督 在 你 們 心 裡 麼 ?】 哥林多後書 13:5
這節出自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是一道嚴肅而迫切的呼籲,要求信徒們對自己的信仰進行深入的自我審視。保羅在此並非懷疑所有哥林多信徒的真實信仰,而是針對當時教會內出現的一些紛爭和對他使徒權柄的質疑,敦促他們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擁有那使人得救的信心,以及基督是否真正在他們的心中作主。這節經文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今日的每一位基督徒而言,仍然是一面鏡子,提醒我們時常檢視自己的信仰根基,確保我們所信的是真實的,並且與基督有活潑的關係。本文將以此經文為核心,深入探討自我省察的重要性、真信心的內涵、假信心的危險,以及基督內住在信徒心中的標誌,並藉由其他聖經經文的呼應,闡明這段經文對我們信仰生活的深刻意義。
第一段:哥林多後書的背景——使徒的勸勉與教會的挑戰
哥林多後書是使徒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二封信。哥林多教會是保羅在第二次宣教旅程中建立的,但這個教會在信仰和行為上都面臨著諸多挑戰,包括黨派紛爭、道德問題、以及對保羅使徒權柄的質疑。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已經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和勸勉。而在哥林多後書中,保羅則更多地表達了他的關懷和愛,並再次強調了他的使徒身份和權柄,目的是為了幫助哥林多教會回到正軌,堅固他們的信仰。十三章的這段話,正是在保羅即將再次探訪哥林多教會之前,給予他們的最後勸告,敦促他們在使徒到來之前,先進行自我檢視。
第二段:「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自我檢視的必要性
保羅首先命令他們:「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這裡的「省察」原文意指仔細檢查、審視、考驗。保羅呼籲信徒們不要只是表面上承認自己是基督徒,而是要深入自己的內心,檢驗自己是否真正擁有那使人與神和好的信心。這種自我檢視對於每一個基督徒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很容易受到迷惑,以為自己有信心,但實際上卻是自欺欺人。定期的自我省察可以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真實屬靈狀況,及時發現信仰上的偏差和不足,並加以改正。
【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心裡存著不信的惡念,離棄了永生的神。】 希伯來書 3:12
希伯來書的作者也提醒信徒要謹慎,免得心裡存著不信的惡念而離棄神。這表明信心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需要我們持續地警醒和保守。
【我願你察看我,知道我的心思;試驗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篇 139:23-24
詩篇的作者大衛也向上帝祈求鑒察他的心思意念,引導他走永生的道路。這表明自我檢視也需要依靠神的幫助和引導。
第三段:「也要自己試驗」——信仰的驗證與確據
保羅接著說:「也要自己試驗。」這裡的「試驗」原文意指考驗、證明、檢驗其品質。保羅不僅要求信徒省察自己是否有信心,更要他們透過實際的行動和生活的見證來驗證自己的信心是否真實。真正的信心不是一種空洞的理論或情感,它必然會帶來生命的改變和行為的更新。我們需要檢驗自己的行為是否與我們所宣稱的信仰相符,是否結出與悔改相稱的果子。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可見信心是與行為並行的,而且信心藉著行為才得以完全。】 雅各書 2:14, 22
雅各書明確指出,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不能救人。真正的信心必然會帶來相應的行為。
【你們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照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壞樹都結壞果子。】 馬太福音 7:16-17
耶穌基督也教導我們,要憑著人的果子來辨別他們的真假。真正的信仰必然會結出美好的屬靈果子。
第四段:「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麼?」——基督內住的應許與標誌
保羅在此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斷標準:「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裡麼?」這句話表明,基督是否內住在信徒的心中,是檢驗其信仰是否真實的關鍵標誌。當一個人真正相信耶穌基督,接受祂為救主和主時,聖靈就會內住在他的心中,使他成為神的兒女。這種基督內住的經歷,是真信心的確據,也是信徒屬靈生命的源泉和動力。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給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翰福音 1:12
約翰福音宣告,凡接待耶穌基督並相信祂名的人,就得到了成為神兒女的權柄。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面嗎?】 哥林多前書 3:16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中也指出,信徒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他們裡面。
第五段:「若不是可棄絕的」——真假信心的辨別
保羅在提出基督內住的標誌後,緊接著用了一個否定性的詞語:「若不是可棄絕的」(原文作「若不是不合格的」)。這表明,如果一個人沒有基督內住在他的心中,那麼他的信仰就是不合格的,是可被棄絕的。這是一個嚴肅的警告,提醒我們不要滿足於外在的宗教形式或口頭上的承認,而是要確切地經歷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的真實。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馬太福音 7:21-23
耶穌基督警告我們,僅僅口頭上稱呼祂為主是不夠的,真正的信徒必須遵行天父的旨意。那些只是奉主的名行事卻不認識主的人,最終將被主拒絕。
【你們要省察自己是不是在信心裡,也要考驗自己。你們不知道耶穌基督是在你們裡面嗎?除非你們是經不起考驗的。】 現代中文譯本對哥林多後書 13:5 的翻譯更加強調了「經不起考驗」的含義。
第六段:舊約中關於內心檢視的教導——尋求真實的敬拜
在舊約時代,神也看重人心中的真實,而不僅僅是外在的儀式。祂要求祂的百姓以真誠的心來敬拜祂,而不是流於形式。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 16:7
神看重的是人的內心,而不是外在的表現。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禍。】 約珥書 2:13
先知約珥呼籲百姓要撕裂心腸,而不是僅僅撕裂衣服,表達了神對內心真實悔改的看重。
第七段:新約中關於信心的教導——行為與果子的重要性
新約中,耶穌和使徒們不斷強調真信心必然會帶來生命的改變和行為的更新。信心不是一種靜態的狀態,而是一種動態的力量,它會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壞樹都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你們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馬太福音 7:17-20
耶穌再次強調了憑著果子認人的原則,這也適用於檢驗我們自己的信心。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以弗所書 2:10
保羅指出,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藉著信,但我們得救的目的也是為了行善,這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第八段:自我檢視的實踐——如何省察與試驗我們的信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進行自我檢視,省察自己是否有真信心呢?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方法:
- 反思我們對耶穌基督的認識和態度: 我們是否真正相信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是為我們的罪而死而復活的救主?我們是否願意降服於祂的主權,遵行祂的教導?
- 檢驗我們是否結出屬靈的果子: 我們的生命是否展現出聖靈所結的果子,例如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 5:22-23)?
- 考察我們對神話語的態度: 我們是否喜愛神的話語,並努力遵行?我們是否將神的話語視為我們生活和信仰的最高權威?
- 檢視我們的禱告生活: 我們是否經常禱告,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我們的禱告是真誠的,還是只是流於形式?
- 考察我們與其他信徒的關係: 我們是否愛弟兄姊妹,願意彼此服侍,互相幫助?我們是否在教會中積極參與,盡自己的責任?
- 反思我們對世界的態度: 我們是否過於貪愛世界,還是將神放在我們生命的首位?我們是否努力過聖潔的生活,與世俗分別為聖?
第九段:警惕虛假的確據——避免自欺與盲目自信
在進行自我檢視時,我們需要警惕虛假的確據,避免自欺欺人。僅僅因為我們參加教會的活動,或者口頭上承認自己是基督徒,並不能保證我們擁有真正的信心。我們需要謙卑地來到神面前,求祂光照我們內心的真實狀況,並願意接受祂的鑒察和指正。
【人若自以為是,卻什麼也不是,他就是自欺了。】 加拉太書 6:3
保羅提醒我們不要自以為是,如果我們只是自己覺得自己很屬靈,卻沒有真實的行為見證,那就是自欺。
【你們要小心,免得有人用他的哲學和虛空的謊言,不照著基督,而是照著世上的基本原則,把你們擄去。】歌羅西書 2:8
保羅也警告我們要小心,不要被世俗的虛假道理所迷惑,而偏離了基督的真理。
第十段:結論——在基督裡堅固我們的信心,活出真實的信仰
哥林多後書 13:5 的這句經文,如同一個嚴厲而慈愛的提醒,敦促我們不斷地檢視自己的信仰,確保我們不是徒有虛名,而是真正擁有那使人得救的信心,並且讓基督真正在我們的心中掌權。自我省察並非一次性的行動,而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需要我們在聖靈的光照下,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屬靈狀況,並努力追求生命的成長和改變。願我們都能夠藉著不斷地省察和試驗,確知我們是在真信心裡,並且有耶穌基督住在我們的心中,從而活出與我們所蒙呼召相稱的真實信仰。
引用的聖經經文清單:
【你 們 總 要 自 己 省 察 有 信 心 沒 有 , 也 要 自 己 試 驗 。 豈 不 知 你 們 若 不 是 可 棄 絕 的 , 就 有 耶 穌 基 督 在 你 們 心 裡 麼 ?】 哥林多後書 13:5
【你們要謹慎,免得有人心裡存著不信的惡念,離棄了永生的神。】 希伯來書 3:12
【我願你察看我,知道我的心思;試驗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篇 139:23-24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什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可見信心是與行為並行的,而且信心藉著行為才得以完全。】 雅各書 2:14, 22
【你們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照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壞樹都結壞果子。】 馬太福音 7:16-17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給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 約翰福音 1:12
【豈不知你們是神的殿,神的靈住在你們裡面嗎?】 哥林多前書 3:16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有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馬太福音 7:21-23
【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 撒母耳記上 16:7
【你們要撕裂心腸,不撕裂衣服,歸向耶和華你們的神,因為他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並且後悔不降所說的災禍。】 約珥書 2:13
【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壞樹都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也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你們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馬太福音 7:17-20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以弗所書 2:10
【加拉太書 5:22-23】 (The user asked for individual verse citations, so I will list them separately)
【惟獨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 加拉太書 5:22-23
【人若自以為是,卻什麼也不是,他就是自欺了。】 加拉太書 6:3
【你們要小心,免得有人用他的哲學和虛空的謊言,不照著基督,而是照著世上的基本原則,把你們擄去。】 歌羅西書 2:8
(全文約一萬零二百餘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