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配偶選擇

 在人類中,男性和女性在尋找配偶和關注某些品質的策略上有所不同。男女雙方採用的策略主要有兩類:短期策略和長期策略。人類的配偶選擇是人類性選擇的一個方面,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生態、人口統計、資源獲取、等級/社會地位、基因寄生蟲壓力

雖然人類中存在一些常見的交配系統,但交配策略的差異相對較大。這是因為人類在廣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中演化而來的。這種多樣性、文化習俗和人類意識都導致了交配製度的大量變化。以下是擇偶的一些總體趨勢。

女性的配偶選擇

儘管人類男性和女性在選擇配偶時都會很挑剔,但正如自然所見,女性比男性表現出更多的配偶選擇選擇性。然而,相對於大多數其他動物,雌性和雄性的交配策略更加相似。根據貝特曼的終身生殖成功率 (LRS) 原則人類女性在 LRS 方面表現出兩性中最小的差異,這是因為她們承擔了較高的義務親代投資,即九個月的妊娠期,以及出生後的哺乳期,以便餵養後代,使他們的大腦能夠長到所需的大小。[ 1 ]

我們可以透過觀察雄性和雌性的性別差異來研究人類女性的性選擇,尤其是那些對演化目的沒有太大作用的特徵。例如,男性的特徵,如鬍鬚的存在,整體較低的音調和較高的平均身高被認為是性選擇特徵,因為它們會給選擇他們的女性或他們的後代帶來好處。實驗表明,女性更喜歡有鬍鬚、聲音低沉的男性。[ 2 [ 3 [ 4 ]

女性的配偶選擇取決於許多不同的男性特徵,必須評估這些特徵之間的權衡。然而,對人類女性的配偶選擇來說,最突出的最終特徵是父母的投入、資源的提供以及為後代提供優良基因。許多表型特徵被認為是被選擇的,因為它們是這三種主要特徵之一的指示。在考慮配偶選擇時,這些特徵的相對重要性取決於雌性所從事的交配安排類型。根據安排類型的功能而改變。[ 5 ]

交配策略

女性短期

大衛巴斯 (David Buss)概述了有關女性短期配偶選擇功能的幾種假設:

  • 資源假設:女性可能會進行短期交配以獲得她們可能無法從長期伴侶那裡獲得的資源,或者長期伴侶可能無法持續提供的資源。這些資源可能是食物、對婦女及其子女的保護(防止這些男子可能俘獲他們或對他們進行性脅迫),或者是地位(透過為婦女提供更高的社會地位)。透過父權混淆,女性還可以從幾項短期交配安排中受益——如果她的後代的父權不確定,她可能會利用這種不確定性從幾名男性那裡獲得資源。[ 5 ]
  • 遺傳利益假說:女性可能會選擇進行短期交配安排,以便在其長期伴侶不孕的情況下幫助受孕,獲得比其長期伴侶更優的基因,或獲得與長期伴侶不同的基因。其後代的遺傳多樣性。這與所謂的性感兒子假說有關;如果女性從優質男性那裡獲得基因,她的後代就可能擁有更高的配偶價值,從而提高生殖成功率。[ 5 ]
  • 驅逐配偶和轉換配偶:女性可能會進行短期交配安排,以結束長期關係;換句話說,就是為了促成分手。如果女性目前的伴侶價值貶值,她們也可能會採用短期交配的方式,並且她們希望「升級」並找到一個她們認為價值更高的伴侶。[ 5 ]
  • 短期性關係是為了長期目標:女性可能會利用短期性關係來評估配偶作為長期伴侶的價值,或希望短期安排能帶來長期的性關係。[ 5 ]

女性長期

經濟資源的提供,或獲得許多經濟資源的潛力,是衡量男性提供資源能力的最明顯線索,實驗表明,美國女性更重視伴侶的經濟地位。[ 5 ]然而,還有許多其他特徵可以作為男性提供資源能力的線索,而這些資源在女性的演化史上已經被性選擇。這些因素包括年齡較大——年長的男性有更多的時間積累資源——勤奮、可靠和穩定——如果女性的長期伴侶情緒不穩定或不可靠,那麼他們為她和她的後代提供的資源可能會不一致。此外,情緒不穩定的伴侶所帶來的成本(例如嫉妒和操縱)可能會超過他們所能提供的資源所帶來的利益。[ 5 ]

女性的擇偶選擇也會受到環境的限制,產生有條件的擇偶選擇。[ 1 ]影響女性配偶選擇的因素包括女性本身的吸引力、女性的個人資源、配偶模仿寄生蟲壓力[ 5 ]浪漫愛情是人類女性進行長期配偶選擇的機制。[ 6 ]

男性短期

在尋找短期伴侶時,男性高度重視具有性經驗和外表吸引力的女性。[ 7 ]尋求短期性關係的男性可能會避免對承諾有興趣或需要投資的女性。在短期性關係中,由於父母投入較少,男性較不挑剔。 

雄性短期交配策略的例子:

  • 多重性伴侶:當尋找短期性關係時,男性可能希望每個伴侶之間的時間盡可能短。[ 7 ]
  • 外表吸引力:對短期性關係感興趣的男性更有可能優先考慮潛在伴侶的身體訊息,而不是他們的臉。[ 7 ]與長期關係相比,男性在尋找女性建立短期關係時,不太可能優先考慮承諾等因素。
  • 放寬標準:據報道,當關係是短期的時,男性更有可能與智力、獨立性、誠實、慷慨、運動能力、責任感和合作性較低的女性發生性關係。[ 7 ]男人可能更能接受比他們通常喜歡的更低的標準,因為他們不會和這個人建立長期的關係。
  • 性經驗:許多男人認為,有性經驗的女性比沒有性經驗的女性性慾更強。[ 7 ]這些女性可能更容易接近,不需要太多追求。

男性長期

人類有能力依靠生物訊號來確定生殖成功率,以及非生物訊號,例如女性的結婚意願。[ 8 ]與許多動物不同,人類在準備交配時無法有意識地展示身體的物理變化,因此在建立雙方自願的關係之前,他們必須依靠其他形式的交流。浪漫愛情是人類男性進行長期配偶選擇的機制。[ 6 ]對於長期的性關係,男性通常同樣挑剔,因為他們與女性有類似的父母投資,他們以資源提供的形式對後代進行大量投資。 

男性可能會尋找:

  • 承諾與婚姻:人類男性可能有興趣與尋求結婚的女性交配。[ 8 ]這是因為他對女性擁有獨有的性接觸權,因此在這種關係中產生的任何後代都將與他有遺傳關係(除非女性在婚姻之外與另一名男性發生性關係) 。這增加了確定親子關係的可能性。如果已婚父母雙方都對子女進行投資,其生存的機會可能會增加;因此男性的DNA會傳給他後代的孩子。此外,有興趣對女性做出承諾的男性可能對潛在伴侶更有吸引力。能夠承諾提供資源和未來父母投資的男性比不願意對女性做出承諾的男性更能吸引女性。
  • 臉部對稱性:對稱的臉部被認為表示女性身體健康狀況良好,並且具有抵抗疾病等不利環境因素的能力。[ 8 ]
  • 女性氣質:女性化的面容可以像徵青春,而青春又意味著強大的生殖價值。[ 8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長,臉部特徵會因老化而變得不再女性化。女性氣質也與抗病能力和高雌激素水平有關,這些因素表明了女性對潛在配偶的生殖價值。
  • 外表美:女性的可觀察特徵可以顯示其健康狀況和生育能力,這些特質很可能是男性所渴望的。這可能包括皮膚光滑、無病變、肌肉張力高、頭髮長和能量水平高。[ 8 ]研究發現,相對於臉部肌膚,膚色較黑(嘴唇、眼睛、眉毛)的女性更有吸引力,因為這會增加臉部對比度(相同特徵似乎會降低男性的吸引力)。[ 9 [ 10 ]
  • 腰臀比:腰臀比為 0.7 是生育能力的指標,可降低長期健康風險,並顯示女性尚未懷孕。[ 8 ]雄性動物可能希望配偶具備這些特質,因為這將增加後代存活的機會。
  • 乳房:乳頭和乳房的色素沉澱似乎是乳房吸引力最重要的特質。男性認為乳頭和乳暈顏色較深的女性比乳頭或乳暈顏色較淺的女性更有吸引力。[ 11 ]研究發現,中等罩杯的乳房最具吸引力,但作者指出,男性主要關注的是乳頭和乳暈的顏色,而不是乳房的大小。[ 11 ]
  • 年輕:無論年輕或年老的男人都會被二十幾歲的女人所吸引。[ 12 [ 13 ]看起來年輕的臉孔通常被男性認為更有吸引力。[ 8 ]

寄生蟲壓力對配偶選擇的影響

寄生蟲壓力理論也稱為病原體壓力,認為寄生蟲疾病會對生物體的生命發展造成壓力,導致其性吸引特徵的改變。對漢密爾頓-祖克假說[ 14 ](見指示性狀)的初步研究表明,在同一個物種(顏色鮮豔的鳥類)中,羽毛更鮮豔的雄性會受到更強烈的性選擇。此外,漢密爾頓和祖克表明,透過對多個物種進行比較,寄生壓力越大的物種對身體屬性的選擇就越多。這影響了有關人類配偶選擇的研究。

在寄生蟲或病原體流行率較高的社會中,與流行率較低的社會中的成員相比,成員在選擇配偶時選擇外表吸引力/美貌會獲得更大的進化優勢。人類可以利用外表的吸引力來確定對寄生蟲和疾病的抵抗力,這被認為會降低患者從那時起表現出吸引力的能力,並限制高質量的抗病原體配偶的數量。[ 15 ]在寄生蟲感染率特別高的文化中,成員可以利用現有的線索來判斷潛在伴侶的身體健康狀況。[ 16 ]無論財富或意識形態如何,生活在寄生蟲和疾病高發地區的女性在評估潛在伴侶時會更重視男性氣質。

  • 疤痕:在前工業社會中,紋身或疤痕等身體標記被認為是個人吸引潛在伴侶的一種方式,透過表明一個人的生殖品質。意思是,身體上的傷疤可能會被未來的伴侶視為一個人已經戰勝寄生蟲的證據,因此對潛在的伴侶更有吸引力。[ 17 ]研究這個假設的研究(Singh and Bronstad 1997)發現,在病原體流行率增加的情況下,雌性唯一有疤痕證據的解剖區域是腹部,而沒有發現雄性有疤痕的證據。[ 18 ]
  • 男子氣概:在寄生蟲或疾病高發生的社會中,隨著成員整體健康狀況的下降,女性在擇偶選擇上會越來越強調男子氣概。 [ 19 ]女性會從男性的聲音、面容、體型等方面尋找陽剛之氣的標誌。[ 20 ]臉部可能蘊藏多種抵抗寄生蟲的線索[ 21 ],而臉部一直是大多數吸引力研究的主題。[ 22 ]
  • 一夫多妻制:熱帶地區最初與一夫多妻制社會有關,因為周圍環境生態更加豐富且同質。[ 23 ]然而,雖然熱帶地區與一夫多妻制有關,但病原體壓力被預測為一夫多妻制的更好指標,並且與一夫多妻制呈正相關。此外,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寄生蟲壓力較大的地區可能已經改變了一夫多妻制的門檻,並增加了某些類型的一夫多妻制在社會中的存在。[ 24 ]

批評

Gangested 和 Buss (2009) 表示,研究表明,在寄生蟲患病率較高的地區,寄生蟲壓力可能僅透過雌性尋找表現出抗寄生蟲的「優良基因」來影響配偶選擇。[ 25 ]約翰卡特賴特也指出,雌性可能只是為了避免將寄生蟲傳染給自己,而不是為了選擇擁有優良基因的雄性,而且雌性所尋找的不僅僅是抗寄生蟲基因。[ 16 ]

MHC相關的配偶選擇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 或人類白血球抗原(HLA) 產生對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的蛋白質。 MHC 複合體的基因具有極高的可變性,被認為是頻率依賴性的寄生蟲驅動的選擇和配偶選擇的結果。人們認為這樣做是為了促進雜合性,從而提高後代的生存機會。

氣味偏好

在人類中,有證據表明,如果男性的氣味具有 MHC 不相似抗原,女性會認為男性的氣味更令人愉悅,這被認為是一種避免近親繁殖和增加雜合性的方法。[ 26 [ 27 ]然而,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認為 MHC 相似的男性的氣味更加令人愉悅,目前尚不清楚為何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會如此評價氣味。研究發現,在處理 MHC 相似的氣味時,處理速度更快。[ 28 ]與這些研究結果相反,其他研究透過測試男性對女性氣味的氣味偏好,發現吸引力和氣味 之間沒有相關性。研究得出的結論是,HLA 蛋白不同的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吸引力沒有相關性。[ 29 ] 針對巴西南部學生群體進行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對男性汗液和 MHC 差異的吸引力評分存在顯著差異。[ 30 ]

臉部偏好

研究表明,人類的臉部偏好與 MHC 相似性和 MHC 雜合性有關。[ 31 ]關於臉部吸引力與 MHC 相似性的研究有限。一項研究發現,儘管有證據表明女性更喜歡體味不同的男性,但女性可能更喜歡面容 MHC 相似的伴侶。[ 26 ]雖然臉部不對稱與 MHC 雜合性無相關性,但感知到的皮膚健康程度​​似乎與之有關。[ 32 ]在男性中,似乎只有MHC 雜合性與臉部吸引力有關,而沒有其他遺傳標記[ 34 [ 35 ] 與臉部吸引力略有不同,臉部男性氣質並未顯示出與 MHC 異質性(一種常見的免疫能力衡量標準)的相關性。[ 36 ]

批評

2018 年 6 月發表的一篇評論文章得出結論,HLA 與配偶選擇之間沒有關聯。[ 37 ]除了評估先前關於 HLA-Mate 選擇分析的研究以確定其研究方法中的錯誤(例如人口規模小)之外,該研究還收集了更大的數據集並重新進行了先前研究的分析。透過使用更大的數據集對 30 對歐洲血統的夫婦進行分析,他們得出了與先前研究相反的發現,先前的研究發現根據 HLA 基因分型,配偶選擇存在顯著差異。對非洲和歐洲人群同時進行的額外研究僅顯示歐洲人群的 MHC 分歧存在相關性,而非洲人群則無相關性。[ 38 ]

參見

參考

  1.  巴雷特,路易絲;鄧巴,羅賓;萊塞特,約翰(2002)。人類演化心理學。漢普郡:帕爾格雷夫。國際標準書號 978-0-333-72558-0[需要頁]
  2.  柯林斯,莎拉·A.(2000 年)。 「男人的聲音和女人的選擇」。動物行為60 ( 6 ) : 773– 780 PMID 11124875S2CID 15165482  
  3.  Barber,Nigel (1995)。 「外表吸引力的演化心理學:性選擇與人類形態」。動物行為學和社會生物學16 ( 5 ) 395–424
  4.  巴斯,大衛M.;沙克爾福德,托德 K.(2008)。「有魅力的女人想要一切:良好的基因、經濟投資、養育傾向和情感承諾」演化心理學6(1)。原文連結:https: //doi.org/147470490800600116 .
  5.  Buss,David(2016 年)。演化心理學,新心智科學。紐約:勞特利奇。103-104頁  978-0-205-99212-6
  6.  博德,亞當;庫什尼克(Geoff Kushnick)(2021 年)。「浪漫愛情的近期和遠期視角」心理學前沿12573123ISSN1664-1078PMC 8074860PMID33912094   
  7.  Buss,David(2016 年)。演化心理學,新心智科學。紐約:勞特利奇。163-176頁  978-0-205-99212-6
  8.  Buss,David(2016 年)。演化心理學,新心智科學。紐約:勞特利奇。133-162頁  978-0-205-99212-6
  9.  羅蘭,漢娜;伯里斯(Burriss),羅伯特(Robert)(2017)。「人類在擇偶和競爭中的色彩」英國皇家學會哲學期刊 B:生物科學372 (1724): 20160350。 doi : 10.1098 rstb.2016.0350PMC 5444069PMID 28533465年輕女性的眉毛、眼睛和嘴巴的亮度低於周圍皮膚的亮度[55],降低這些特徵的亮度並提高整體面部皮膚的亮度,會使女性面孔更有吸引力,而男性面孔的吸引力則降低[56] ]。女性臉部在眼睛和嘴巴處的對比度比男性臉部更大,以至於在保持臉型不變的情況下改變雌雄同體臉部的對比度,可以使觀看者將臉部視為男性或女性[57] 。  
  10.  拉塞爾,理查德(2009 年 1 月 1 日)。「臉部對比度的性別差異及其透過化妝品的誇大」洞察力38(8)。SAGE出版品1211– 1219 ​ ISSN 0301-0066PMID 19817153S2CID 136762P.1213:「無論是在東亞人還是在高加索人樣本中,女性面部的對比度都比男性面部高,而且東亞人面部(深色眼睛)的對比度比高加索人面部(淺色眼睛)的對比度高。   
  11.  Dixson,Barnaby J.;格里姆肖,吉娜 M.;林克萊特,韋恩 L.;迪克森,艾倫 F.(2010 年 2 月 19 日)。 「透過眼動追蹤了解男性對女性乳房大小和乳暈色素的偏好」。性行為檔案40(1)。andBusiness MediaLLC:51–58ISSN0004-0002PMID20169468  
  12.  Antfolk, Jan (2017)。「年齡限制:男性和女性的最年輕和最年長的考慮性伴侶和實際性伴侶」演化心理學15 (1): 147470491769040. doi : 10.1177/1474704917690401PMC 10367477PMID 28127998  
  13.  Antfolk, Jan;薩洛,班尼;阿蘭科,卡塔琳娜;卑爾根,艾米莉亞;科蘭德,尤卡;桑德納巴,N.肯尼斯;桑蒂拉,佩卡(2015)。 「女性和男性的性偏好和活動與伴侶年齡的關係:女性選擇的證據」。演化與人類行為36 ( 73–79​ doi : 10.1016/j.evolhumbehav.2014.09.003
  14.  漢密爾頓, 威廉;祖克,瑪琳(1982)。 「可遺傳的真正適應性和明亮的鳥類:寄生蟲的作用?」。科學218 ( 4570 384–387 ​ doi : 10.1126/science.7123238JSTOR 1688879PMID 7123238  
  15.  芬奇, 科里;桑希爾,蘭迪;穆雷,達米安; Schaller,馬克(2018 年 6 月 7 日)。「病原體的流行程度預測了人類跨文化個體主義/集體主義的差異」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275 1640 ) 1279– 1285 PMC 2602680PMID 18302996  
  16.  Cartwright,John(2000)。演化與人類行為:達爾文對人性的看法。貝辛斯托克:麥克米倫。146-147頁  978-0-333-71457-7
  17.  Ludvico, LR; Kurland,JA(1995)。 「象徵性或不那麼象徵性的傷口:人類傷痕的行為生態學」。動物行為學和社會生物學16 ( 2 ): 155– 172。doi : 10.1016/0162-3095(94)00075-i
  18.  Singh, Devendra;馬修,布朗斯塔德(1997)。「人體疤痕和紋身解剖位置的性別差異與病原體流行率的關係」演化與人類行為18 ( 403–416 ​ doi : 10.1016/S1090-5138(97)00089-5
  19.  DeBruine, Lisa M.;瓊斯,本尼迪克特 C.;克勞福德,約翰 R.;威靈,麗莎 LM; Little,Anthony C.(2010 年)。「一個國家的健康狀況可以預測他們的擇偶偏好:跨文化女性對男性化臉孔的偏好存在差異」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277 ( 1692 2405– 2410 PMC 2894896PMID 20236978  
  20.  瓊斯, 本尼迪克特 C.;范伯格,大衛 R.;沃特金斯,克里斯多福D芬奇,科里·L.;小安東尼C; DeBruine,Lisa M.(2012 年)。「病原體厭惡預示著女性對男性聲音、臉孔和身體的陽剛之氣的偏好」行為生態學24 ( ) : 373–379
  21.  桑希爾,R;甘格斯塔德,SW; Scheib,JE(1999)。“面部吸引力、對稱性和優良基因的線索”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266 1431 ) 1913–1917​ PMC 1690211PMID 10535106  
  22.  DeBruine, Lisa M.;小安東尼C;瓊斯,本尼迪克特 C.(2012 年)。 「將寄生蟲壓力理論擴展到人類配偶偏好的變化」。行為與腦科學35 ( ) : 86–87高密度脂蛋白1893/17923PMID 22289354S2CID 7420555  
  23.  White, DR;伯頓,ML(1988)。「一夫多妻制的原因:生態、經濟、親屬關係與戰爭」美國人類學家90 ( ) : 871–887​ S2CID 5158340 
  24.  Low,Bobbi S.(1990 年)。「人類社會的婚姻制度與病原體壓力」美國動物學家30 ( 2 ) : 325–339
  25.  Gangestad, Steven W.;巴斯,大衛 M. (1993)。 「病原體的流行和人類的配偶偏好」。動物行為學和社會生物學14 2 ) 89–96doi : 10.1016/0162-3095(93)90009-7 
  26.  羅伯茨,南卡羅來納州;小,AC;戈斯林,LM;瓊斯,BC;佩雷特(DI);卡特,V.; Petrie,M(2005)。“人類的 MHC 選擇性面部偏好”生物學快報1(4):400–403PMC 1626373PMID17148217  
  27.  Wedekind,C.; Fu¨ri,S.(1997)。“男性和女性的體味偏好:他們是針對特定的 MHC 組合還是僅僅是雜合性?”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264 ( 1387 1471–1479 ​ PMC 1688704PMID 9364787  
  28.  暫停,BM;克勞爾,K.;施拉德斯,C.;索伊卡,B.;韋斯特法爾,E.; Muller-Ruchholtz,W.; Ferstl,R.(2005 年)。「人類大腦是同性和異性關係中透過化學感應傳遞的 HLA I 類相似性的探測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273 ( 1585 471–478 ​ PMC 1560206PMID 16615215  
  29.  Probst, F.、Fischbacher, U.、Lobmaier, JS、Wirthmüller, U. 和 Knoch, D. (2017 年)。男性對女性體味的偏好與人類白血球抗原無關。訴訟程序。生物科學,284(1864),20171830。
  30.  桑托斯, 巴勃羅;朱利亞諾·希內曼;加巴多,華雷斯;比卡略,瑪麗亞(2005)。 「MHC 影響人類氣味感知的新證據:針對 58 名巴西南部學生的研究」。激素和行為47 ( 4 ) 384–388 ​ PMID 15777804S2CID 8568275  
  31.  哈夫利切克, 簡;羅伯茨,S.克雷格(2009)。 「人類 MHC 相關配偶選擇:綜述」。心理神經內分泌學34 ( 4 ) : 497– 512 PMID 19054623S2CID 40332494  
  32.  Roberts, SC;小,AC;戈斯林,LM;佩雷特(DI);卡特,V.;瓊斯,BC;賓州 Penton-Voak Petrie,M.(2005 年)。 「MHC 雜合性和人類面部吸引力」。演化與人類行為26 ( 213–226 ​ doi : 10.1016/j.evolhumbehav.2004.09.002
  33.  Lie, H.;西蒙斯,L.; Rhodes,G.(2008 年)。 「人類面部揭示的遺傳多樣性」。進化62 (10): 2473– 2486。doi :10.1111/ j.1558-5646.2008.00478.xPMID 18691260S2CID 20020857  
  34.  桑希爾,R.;甘格斯塔德,SW;米勒,R.; Scheyd,G.;麥科洛,JK;富蘭克林,M.(2003 年)。「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基因、對稱性和男性和女性的體味吸引力」行為生態學14 ( 5 ) 668– 678 
  35.  庫切,V.;巴雷特,L.;格里夫,JM;亨茲,SP;佩雷特(DI);韋迪,AA(2007)。「常見的 HLA 等位基因與健康有關,但與臉部吸引力無關」PLOS ONE2 (7): e640。Bibcode2007PLoSO...2..640Cdoi : 10.1371/journal.pone.0000640PMC 1919430PMID 17653267  
  36.  Zaidi, Arslan;懷特,朱莉;馬特恩,布魯克;利博維茨,科里;普茨,大衛;克拉斯,彼得;施萊弗,馬克(2018)。「臉部男性氣質似乎不是人類與環境相關的男性裝飾,也不反映 MHC 雜合性」(PDF)原文連結:https : //doi.org/10.1101/322255 . {{cite journal}}引用期刊需要|journal=幫助
  37.  Stancu, Mircea;克魯斯特曼,威加德; Pulit,Sara(2018)。「沒有證據表明人類的配偶選擇依賴 MHC」(PDF)原文連結:https : //doi.org/10.1101/339028 .{{cite journal}}引用期刊需要|journal=幫助
  38.  Chaix, Raphaelle;曹晨;彼得唐納利(Peter Donnelley)(2008)。“人類的配偶選擇是否依賴 MHC ?”PLOS 遺傳學4 (9): e1000184。doi : 10.1371/journal.pgen.1000184PMC 2519788PMID 1878768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