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中,自我效能是個人對自己以實現特定目標所需的方式行事的能力的信念。 [ 1 ]這個概念最初是由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77年提出的。
自我效能影響人類努力的各個領域。透過確定一個人對其影響情境的能力所持有的信念,自我效能感會強烈影響一個人實際應對挑戰的能力以及一個人最有可能做出的選擇。對於健康、[ 2 ] 教育、[ 3 ]和農業等投資行為,這些影響尤其明顯且引人注目。[ 4 ]
強烈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進人類成就和個人幸福。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將挑戰視為應該克服的事情,而不是需要避免的威脅。這些人能夠更快地從失敗中恢復過來,並且更有可能將失敗歸因於缺乏努力。他們在面對威脅的情況時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它們。這些因素與較低的壓力水平和較低的憂鬱風險有關。[ 5 ]
相較之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將困難的任務視為個人威脅並迴避它們。困難的任務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缺乏的技能,而不是自己擁有的技能。他們在失敗後很容易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低自我效能感可能與較高程度的壓力和憂鬱有關。[ 5 ]
理論方法
社會認知理論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將自我效能定義為一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況下取得成功或完成任務的能力的信念。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個人如何實現目標、任務和挑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 ]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社會認知理論的核心,強調觀察學習與社會經驗在人格發展中的作用。社會認知理論的主要概念是,幾乎在每種情況下,個體的行為和反應,包括社會行為和認知過程,都會受到個體在他人身上觀察到的行為的影響。由於自我效能是從外部經驗和自我感知中發展而來的,並且對決定許多事件的結果具有影響力,因此它是社會認知理論的重要方面。自我效能代表了個人對外在社會因素的看法。[ 6 ] [ 7 ] [ 8 ] [ 9 ]根據班杜拉的理論,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即那些相信自己能夠表現出色的人,更有可能將困難的任務視為需要掌握的事情,而不是某件事要避免。
社會學習理論
社會學習理論描述了專門或主要在社會群體中發展的技能的獲取。社會學習取決於個人在群體內動態互動中的成功或失敗,並促進個人情緒和實踐技能的發展以及對自我的準確認知和對他人的接受。根據這個理論,人們透過觀察、模仿和建模相互學習。自我效能反映了個人對自己在團體環境中可以提供哪些技能的理解。[ 10 ]
自我概念理論
自我概念理論試圖解釋人們如何根據從外部來源獲得的線索來感知和解釋自己的存在,重點關注這些印像如何組織以及它們如何在一生中活躍。成功和失敗與人們學會看待自己以及與他人的關係的方式密切相關。該理論將自我概念描述為後天習得的(即出生時不存在的);有組織(以應用於自我的方式);動態的(即不斷變化的,並且不固定在某個年齡)。[ 11 ]
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關注人們如何歸因事件以及這些信念如何與自我感知相互作用。歸因理論定義了原因的三個主要要素:
- 軌跡是感知原因的位置。如果軌跡是內在的(性格),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將因成功而增強,因失敗而減弱。
- 穩定性描述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因是靜態的還是動態的。它與期望和目標密切相關,因為當人們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諸如任務難度之類的穩定因素時,他們會預期未來會在該任務中失敗。
- 可控性描述了一個人是否感覺能夠積極控制原因。未能完成一項人們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的任務可能會導致羞辱、羞恥和憤怒的感覺。[ 12 ]
自我效能感的來源
掌握經驗
班杜拉認為,建立自我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參與掌握體驗。[ 5 ]這些掌握經驗可以被定義為個人的成功經驗。[ 13 ]在逆境中實現困難的目標有助於建立信心、增強毅力。[ 5 ]
社會模型的替代經驗
自我效能感的另一個來源是透過社會模型的替代體驗。看到你認為與自己相似的人在困難的事情上取得成功,可以激勵你相信自己擁有實現類似目標所需的技能。然而,與前面的陳述相反的情況也是正確的。看到某人在某項任務上失敗可能會導致對個人技能和能力的懷疑。 “假設的相似性越大,模型的成功和失敗就越有說服力。” [ 5 ]
對成功的信念
自我效能的第三個來源是透過強化一個人有能力成功的信念來找到的。那些積極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務的人會表現出更大、更持久的努力來完成任務。它還可以降低一個人自我懷疑的影響。然而,那些進行鼓勵的人會將人置於更容易成功的境地。如果他們過早陷入沒有成功希望的境地,就會削弱自我效能。[ 5 ]
生理和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也會影響一個人對其在特定情況下的表現能力的信念。[ 14 ]在判斷自己的能力時,人們通常會從自己的身體中獲取訊息,一個人如何解釋這些訊息會影響自我效能。例如,在需要體力的活動中,有人可能會將疲勞或疼痛視為無能或努力的指標。[ 15 ]
它如何影響人體功能
關於行為的選擇
人們通常會避免自我效能感低的任務,而會承擔自我效能感高的任務。當自我效能顯著超出實際能力時,就會導致完成任務的能力的高估。另一方面,當自我效能感明顯低於實際能力時,就會阻礙成長和技能發展。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最佳水平略高於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最受鼓勵去解決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獲得經驗。[ 16 ]自我效能感由大小、強度和普遍性等向度組成,用於解釋人們相信自己將如何執行特定任務。[ 17 ]
動機
高自我效能感可以以正面和負面的方式影響動機。一般來說,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比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更有可能努力完成任務,並且堅持更長時間。[ 18 ]自我效能或掌控期望越強,努力就越積極。[ 19 ]
低自我效能感的負面影響是,它可能導致習得性無助的狀態。馬丁·塞利格曼在一項對動物進行電擊的實驗中研究了習得性無助。透過實驗發現,如果動物之前被放置在一個不能逃脫電擊的籠子裡,那麼被放置在可以通過移動到籠子的不同部分來逃避電擊的籠子中的動物就不會嘗試移動。低自我效能感會導致這種狀態,即人們相信無論付出多少努力都無法成功完成手邊的任務。[ 20 ]
工作表現
自我效能理論因其在工作場所的適用性而受到管理學者和實踐者的歡迎。整體而言,根據 114 項選定研究的加權平均相關性衡量,自我效能與工作相關績效呈正相關且密切相關。然而,這種關係的強度受到任務複雜性和環境背景的調節。對於更複雜的任務,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績效之間的關係比更簡單的工作相關任務更弱。在以績效限制、模糊要求、績效回饋不足和其他複雜因素為特徵的實際工作環境中,這種關係似乎比受控實驗室環境中的關係更弱。這項研究的意義在於,管理者應該提供準確的任務描述,並提供清晰簡潔的指示。此外,他們還應該提供必要的支持要素,包括培訓員工除了任務相關技能之外還培養他們的自我效能感,以便員工能取得成功。也有人建議,管理者在決定發展或培訓計畫的候選人時應考慮自我效能。研究發現,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學到更多知識,從而獲得更高的工作績效。[需要引用]
根據一項研究,該研究提出了一種名為工作代理能力(WAC)的新問卷,用於衡量組織環境中的四種代理能力:深思熟慮、自我調節、自我反思和替代能力。透過探索性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對WAC問卷進行了驗證,發現問卷與心理資本、積極工作態度、主動組織行為、感知工作績效和晉升前景呈正相關。研究的結論是,WAC 問卷可以可靠地衡量代理能力,並有助於理解代理能力平均值的社會人口和組織差異。[ 21 ]
Stajkovic 和 Sergent(2019)在社會認知理論脈絡下對自我效能的研究結果強調了其在影響行為和績效方面的關鍵作用。研究強調,較高的自我效能感與更大的動力、韌性和成就有關。具有強烈自我效能信念的人更有可能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在困難面前堅持下去,並最終在各個領域取得更好的結果,這表明自我效能對人類行為和表現的關鍵影響。[ 22 ]
自我效能與情緒調節
自我效能感,即對自己在特定情況下取得成功或完成任務的能力的信念,在情緒調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強調了自我效能感在體能鍛鍊和情緒調節之間的關係中的中介作用。具體來說,研究發現自我效能充分調節了這種關係,這表明個人從體能鍛鍊中獲得的信心增強了他們有效調節情緒的能力。這項發現強調了透過身體活動培養自我效能感以改善情緒健康的重要性。這對於透過結構化運動計畫提高自我效能來制定乾預措施以增強情緒調節具有重要意義。 [ 23 ]
思維模式和反應
自我效能感對思考模式和反應有許多影響:
- 低自我效能感會導致人們認為任務比實際上更難,而高自我效能感會導致人們認為任務比實際上更容易。這通常會導致任務計劃不佳以及壓力增加。
- 當人們從事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任務時,他們會變得不穩定且不可預測。
-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傾向於以更廣泛的視角看待任務,以確定最佳計劃。
- 障礙常常會刺激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付出更大的努力,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則傾向於灰心和放棄。
-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將失敗歸因於外在因素,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將失敗歸咎於能力低。例如,在數學方面具有較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可能會將考試成績不佳歸因於比平常更難的考試、疾病、缺乏努力或準備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將結果歸因於數學能力差。
健康行為
許多關於採用健康實踐的研究測量了自我效能,以評估其引發行為改變的潛力。[ 2 ]隨著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因此更有可能採取健康的行為。更多參與健康行為可以帶來積極的患者健康結果,例如生活品質的改善。影響健康的選擇(例如吸菸、體能活動、節食、使用保險套、牙齒衛生、安全帶使用和乳房自我檢查)取決於自我效能。[ 24 ]自我效能信念是決定是否開始健康行為改變、付出多少努力、面對障礙和失敗時能維持多久的認知。自我效能影響人們設定健康目標的高度(例如,「我打算減少吸菸」或「我打算完全戒菸」)。
與控制點的關係
班杜拉表明,自我效能的差異與根本不同的世界觀有關。[ 25 ] [ 26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認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行為和決定塑造自己的生活,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可能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的控制。例如,一個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在考試中表現不佳,很可能會將失敗歸咎於他們學習不夠。然而,自我效能感低、考試成績不佳的學生可能會認為失敗的原因是考試太難或太具有挑戰性,而這是學生無法控制的。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班杜拉確定了影響自我效能的四個因素。
- 經驗,或「主動成就」-掌握的經驗是決定一個人自我效能的最重要因素。成功會提高自我效能感,而失敗則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27 ]心理學家Erik Erikson表示:「孩子不會被空洞的讚美和居高臨下的鼓勵所愚弄。他們可能不得不接受人為的自尊支撐,而不是更好的東西,但我所說的他們不斷積累的自我認同獲得了真正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始終如一地認識到真正的成就,即在他們的文化中有意義的成就。
- 建模,或「替代體驗」——建模被體驗為「如果他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當我們看到某人成功時,我們的自我效能感就會增強;當我們看到人們失敗時,我們的自我效能感就會下降。當我們認為自己與模型相似時,這個過程是最有效的。雖然建模的影響力不如直接經驗,但它對於那些對自己特別缺乏信心的人來說特別有用。
- 社會說服-社會說服通常表現為來自他人的直接鼓勵或勸阻。通常,勸阻在降低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方面比鼓勵在提高自我效能方面更有效。
- 生理因素-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表現出痛苦的跡象:顫抖、疼痛、疲勞、恐懼、噁心等。在公開演講之前感到「心煩意亂」會被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解釋為無能的表現,從而進一步降低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會導致將這些生理跡象解釋為正常且與自己無關。改變自我效能的是一個人對生理反應影響的信念,而不是生理反應本身。[ 28 ] [需要更好的來源]
遺傳和環境決定因素
在挪威的一項雙胞胎研究中,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遺傳率估計為 75%。其餘的差異(25%)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未共享的環境影響所造成的。共同的家庭環境不會導致自我效能的個體差異。[ 29 ] 雙胞胎一起撫養的設計可能會高估遺傳影響的影響,而低估共同的環境影響,因為在家庭層面上測量的變數被建模為對於雙胞胎來說是相等的,因此不能分為遺傳和環境成分。 Buchanan 等人採用了另一種設計,即收養兄弟姐妹的設計。發現了顯著的共同環境影響。[ 29 ]
自我效能感也受到文化背景、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父母為孩子提供一系列的願望、榜樣和期望,並形成對孩子能力的信念。父母的信念會傳達給孩子,並影響孩子自己的能力信念。[ 30 ]課堂環境還可以透過教師關注的數量和類型、社會比較、任務、評分系統等來影響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31 ]這些往往受到學校環境的影響,包括學校文化和教育理念。研究表明,學校環境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四個來源塑造學生學業自我效能感的方式。例如,在不同的學校系統中——民主學校、華德福學校和主流公立學校——學業自我效能感隨年級的變化方式存在差異,各種自我效能來源的角色也存在差異。[ 32 ]父母和教育環境都植根於更廣泛的文化背景中,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方式。例如,發現來自集體主義文化的學生的數學自我效能比來自個人主義文化的學生的自我效能更容易受到替代經驗和社會說服的影響。[ 33 ]
行為理論模型
自我效能對越軌行為影響的理論模型是在對學童的研究中建立和驗證的。[ 34 ]
親社會性和道德脫離
親社會行為(如幫助他人、分享、友善和合作)和道德脫離(表現為為不良行為找藉口、逃避後果責任和指責受害者等行為)呈負相關。[ 35 ] 學術、社會和自我調節的自我效能鼓勵親社會行為,從而有助於防止道德脫離。[ 36 ]
學習效率過高
對於表現不佳的學生來說,自我效能並不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37 ]過度功效或「虛幻」效能阻礙了對實踐的批判性檢查,從而抑制了專業學習。[ 38 ]一項研究包括UT 奧斯汀分校101 名低年級葡萄牙學生,調查了外國學生對學習、目標實現和繼續語言學習的動機的信念。結論是,過度效能會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那些自認為「擅長語言」的學生學習的動機較低。[ 39 ]
健康行為改變
健康行為改變的社會認知模型將自我效能感視為預測因子、中介因子或調節因子。作為一種預測因素,自我效能應該促進行為意圖的形成、行動計畫的發展和行動的啟動。作為調解者,自我效能可以幫助防止不健康行為的復發。[ 40 ]作為調節者,自我效能可以支持將意圖轉化為行動。[ 41 ]請參閱健康行動過程方法。
可能的應用
學術背景
父母對孩子的學業效能感與孩子的學業成績息息相關。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業能力和抱負有較高的認知,孩子本身也會有同樣的信念。這可以提高孩子的學業自我效能感,進而帶來學業成就。它還會導致親社會行為,並減少無用感和憂鬱感的脆弱性。[ 42 ]低自我效能感與憂鬱之間存在關聯。[ 43 ]
學業自我效能感可以是影響學生學業倦怠的預測因子。自我效能感會影響處理障礙時所付出的努力以及由於情況的要求而造成的壓力有多大。[ 44 ]
在一項研究中,受訪的學生大多認為他們在課堂上聽課有困難。然後,講師透過讓他們意識到使用不同的策略如何產生更好的結果來幫助他們加強聽力技能。透過這種方式,他們的自我效能水平隨著他們不斷找出對自己有效的策略而提高。[ 45 ]
幹
事實證明,自我效能對於幫助本科生深入了解他們在STEM 領域的職業發展特別有用。[ 46 ]研究人員報告說,數學自我效能感比過去的數學成就或結果期望更能預測數學興趣、數學相關課程的選擇和數學專業。[ 46 ]
自我效能理論已應用於職業領域,以研究為什麼女性在男性主導的 STEM 領域(如數學、工程和科學)中代表性不足。研究發現,自我效能預期的性別差異對年輕女性的職業相關行為和職業選擇有重要影響。[ 47 ]
研究發現,技術自我效能是向學生教授電腦程式設計的關鍵因素,因為技術自我效能程度較高的學生可以獲得更高的學習成果。研究發現,科技自我效能感的影響甚至比性別的影響還要強。[ 48 ]
自我效能感已被證明受到科學教學中不同教學方法的影響。了解科學主題通常會帶來更高的自我效能感。解決學生概念的自我調節和後設認知方法也會導致校準的自我效能信念,這意味著學生對自己能力的信念和他們的實際能力處於同一水平。[ 49 ]
寫作
寫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與動機和績效結果之間存在密切關係。學生的學業成就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在其背景下建構的動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6 ]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人所付出的堅韌努力通常使他們能夠面對挑戰並取得高績效的成就。[ 50 ]此外,個人更重視他們用來取得成功的學術活動[ 51 ]最近的寫作研究強調了作家的自我效能、動機和努力與取得寫作成功之間的聯繫。另一方面,對自己的寫作能力和過程充滿信心的作家更願意為令人滿意和有效的寫作而堅持不懈地努力。相較之下,那些效能感較差的人無法抵抗任何失敗,並且傾向於避免他們認為是痛苦的經歷——寫作。[ 52 ]作家所持有的自我效能信念與他們在寫作中所取得的成就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因此,學者強調,寫下自我效能信念有助於預測工作結果。[ 50 ] [ 53 ] [ 52 ]
從經驗上講,有一項關於作文入門課程的研究證明,糟糕的寫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作家對寫作有效的自我懷疑造成的,而不是他們的實際寫作能力。[ 54 ]自我參照思想是將一個人的知識和行動連結起來的強大媒介。[ 50 ]因此,即使個人擁有所需的技能和知識,他們的自我參照可能會繼續阻礙他們的最佳表現。 1997 年的一項研究探討了自我效能如何影響美國五年級學生的寫作能力。研究人員發現,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與自己的寫作理解、論文表現和寫作的感知有用性之間存在直接相關性。正如研究人員所說,這項研究很重要,因為它表明教師教授技能並建立學生信心的重要性。[ 55 ]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似乎很好地複製了先前研究的結果。這項研究發現,學生對自己寫作的信念確實會影響他們的自我效能、憂慮和表現。[ 56 ]這在另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中也很明顯,該研究報告了知識尋求的變化是他們自我效能提升的結果。因此,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預測學生有效寫作的能力。[ 57 ]因此,增加他們的寫作正向信念會導致他們的寫作表現更好。[ 54 ]培養參與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他們在寫作課程中設定的目標,這反過來又提高了他們的寫作品質並增加了自我滿足感。[ 6 ]寫作自律是與寫作效能相關的另一個關鍵決定因素,對寫作發展有很大影響。自我調節概括了複雜性、時間結構、策略以及缺陷或能力的寫作活力。透過自我調節效能,作家努力提升自我效能,從而有效影響他們的寫作成就[ 58 ]
動機
在寫作研究中與自我效能感最常見相關的因素之一是動機。動機通常分為兩類: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麥克勞德認為,內在激勵因素往往比外在激勵因素更有效,因為學生會認為給定的任務具有內在的價值。[ 59 ]此外,麥卡錫、邁耶和林德勒解釋說,具有內在動機的作家往往更加自我導向,主動控制自己的寫作,並認為自己更有能力設定和實現目標。[ 60 ]此外,寫作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學生在完成寫作作業時的選擇、努力、堅持、毅力、思考模式和情緒反應。[ 51 ] [ 61 ] [ 62 ]自我效能感高的學生更有可能嘗試並堅持不熟悉的寫作任務。[ 60 ] [ 62 ]
績效成果
自我效能通常與學生的寫作表現結果有關。事實證明,自我效能信念比認知情感領域的任何其他因素更能預測寫作的表現結果。[ 60 ] [ 51 ] [ 61 ] [ 62 ]為了評估自我效能與寫作能力之間的關係,一些研究建構了量表來衡量學生的自我效能信念。[ 60 ] [ 61 ]然後將這些量表的結果與學生寫作樣本進行比較。這些研究還包括其他變量,例如寫作焦慮、成績目標、處理深度和預期結果。然而,自我效能感是唯一一個在統計上對寫作表現有顯著預測效果的變數。[ 51 ]
根據一項研究,自我效能感與學業倦怠之間存在關聯。自我效能感與學業倦怠有顯著相關,且兩個變項呈負相關。學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可以提高他們掌握講座材料的能力以及在壓力情況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在疫情活躍階段,學生需要較高的自我效能感,才能面對壓力,並且能夠快速適應線上學習等新事物。[ 44 ]
社會支持
在目前的研究中,社會支持與學業倦怠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社會支持是學生必須擁有的因素之一,因為它可以幫助他們更容易適應環境,這樣他們在面對問題或障礙時就不會感到孤獨。其他人關心、尊重和愛護他們。社會支持可以幫助一個人生存並克服壓力。學生獲得的社會支持會影響學生對他們所經歷的一切的看法。[ 44 ]
公開演講
研究顯示言語焦慮程度與自我效能感之間存在強烈的負相關關係。 [ 63 ] [ 64 ]
衛生保健
隨著醫療保健的重點不斷從醫療模式轉向健康促進和預防性醫療保健,自我效能作為對健康行為和自我保健的有效影響的作用已經受到審查。根據 Luszczynska 和 Schwarzer 的說法,[ 2 ]自我效能感在影響健康行為的採用、發起和維持以及遏制不健康行為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醫療保健提供者可以將自我效能幹預措施納入患者教育中。一種方法是提供其他人採取健康促進行為的例子,然後與患者合作,鼓勵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65 ] 此外,當護理師出院後透過電話追蹤時,發現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在處理呼吸困難方面的自我效能有所提高。在這項研究中,護理師幫助加強了教育,並向患者保證了他們在家庭環境中的自我照護管理技術。[ 66 ]
其他情況
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一般網路自我效能感 (GISE)、特定網路自我效能感 (WSE) 和電子服務使用之間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GISE 直接影響消費者的 WSE,這反過來又表明與電子服務的使用有強烈的相關性。這些發現對於未來的消費者定位和行銷具有重要意義。[ 67 ]
此外,自我效能感與控制源、神經質、自尊一起被列為核心自我評價的四個因素之一,是一個人對自己的基本評價。[ 68 ]核心自我評價已被證明可以預測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研究人員也研究了工作與生活介面中的自我效能感。陳等人。 (2016)制定並驗證了一種「調節工作和生活的自我效能感」的衡量標準,並將其定義為「一個人對自己在工作和非工作責任之間取得平衡、堅持和應對挑戰的能力的信念」由工作和非工作需求所引起」(第 1758 頁)。[ 73 ]具體而言,Chan 等人。 (2016)發現「調節工作和生活的自我效能」有助於解釋工作家庭充實、工作生活平衡以及工作滿意度和家庭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73 ]陳等人。 (2017)也發現,「調節工作和生活的自我效能」有助於個人在存在家庭和工作需求的情況下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和工作投入。[ 74 ]
子分類
雖然自我效能感有時是作為一個整體來衡量的,就像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一樣,[ 75 ]它也是在特定的功能情況下進行測量的。
社會自我效能感
社會自我效能感的定義和測量各不相同。根據史密斯和貝茨的說法,社會自我效能感是「一個人對自己參與啟動和維持人際關係所必需的社交互動任務的能力的信心」。他們使用自己設計的一種名為「感知社會自我效能量表」的工具來測量社會自我效能,該工具測量了六個領域:(1)交朋友,(2)追求浪漫關係,(3)社交自信,(4)在公共場合的表現,(5) 團體或聚會,以及 (6) 給予或接受幫助。[ 76 ]最近,有人提出,社會自我效能也可以在認知(知道在社交情境中做什麼的信心)和行為(在社交情境中表現的信心)社會自我效能方面進行操作。[ 77 ]
松島和潮見透過專注於個人關係中社交技能的自信心、對朋友的信任以及朋友的信任來衡量自我效能。[ 78 ]
學業自我效能感
學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地參與並完成課程特定的學術任務,例如完成課程目標、圓滿完成作業、取得及格成績以及滿足繼續攻讀主修課程的要求。[ 79 ] 各種實證研究旨在衡量學業自我效能。[ 80 ] [ 81 ] [ 82 ]
正向的學術情緒,例如自豪、熱情和享受,可能會受到個人自我效能程度的影響。這是因為自我效能感與個人對自己成功完成任務的能力的信念有關。因此,隨著個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他們可能更有可能體驗到正向的學業情緒。[ 83 ]
飲食自我效能感
飲食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認為自己可以抵抗進食衝動的信念。[ 84 ]
其他
其他已確定研究的自我效能領域包括教師自我效能[ 85 ]和技術自我效能。
澄清和區別
- 自我效能與效能
- 與效能不同,效能是產生效果的能力(本質上是能力),按照慣例,自我效能一詞是指相信(無論準確與否)一個人有能力透過完成某項任務來產生該效果。相關的給定任務或活動。自我效能是對自己效能的信念。
- 自我效能與自尊
- 自我效能感是對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的感知;自尊是自我價值感。例如,一個攀岩技術很差的人可能對攀岩的自我效能感很差,但如果這個人不依靠攀岩來確定自我價值,這不會影響自尊。[ 53 ]另一方面,一個人可能對攀岩抱持極大的信心,但設定瞭如此高的標準,並將自我價值建立在攀岩技巧的基礎上,因此自尊心很低。[ 86 ]整體而言自我效能感較高但攀岩能力較差的人可能會失去信心,或相信可以進步。
- 自我效能與自信
- 加拿大裔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 (Albert Bandura)描述了自我效能感和自信之間的差異:[ 87 ]
- 自我效能與自我概念
- 自我效能包括對個人執行特定行動的能力的信念。自我概念的測量更為普遍,包括此類能力的評估以及與相關行為相關的自我價值感。[ 53 ]在學業情境中,學生對自己寫論文能力的信心是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自我概念可能是學生的智力水平如何影響他們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信念。
- 自我效能作為核心自我評價的一部分
- 蒂莫西·A·賈奇等。(2002)認為,控制源、神經質、廣義自我效能(與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不同)和自尊等概念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強,並且表現出高度的理論重疊,因此它們實際上是同一個更高階結構的各個方面,他稱之為核心自我評價。[ 88 ]
- 自我效能與自我效能偏差
- 自我效能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而自我效能偏誤則將一個人對自己能力的信念與一個人的實際能力連結起來。例如,能力低但自我效能高的人會產生正面的自我效能感偏差,能力高但自我效能感低的人會產生負面的自我效能感,能力和自我效能感相同的人會產生負面的自我效能感。校準自我效能信念對於自我調節至關重要。[ 49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