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決定理論(SDT )是人類動機和人格的宏觀理論,關注人的先天成長傾向和先天心理需求。它涉及在沒有外部影響和乾擾的情況下人們選擇背後的動機。 SDT著重於人類行為自我激勵和自我決定的程度。[ 1 ] [ 2 ] [ 3 ]
在 20 世紀 70 年代,對 SDT 的研究從比較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研究發展而來,[ 4 ]以及對內在動機在個人行為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的日益了解。[ 5 ]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Edward L. Deci和Richard Ryan寫了一本名為《人類行為的內在動機和自我決定》的書,[ 6 ] SDT 才被正式引入並被認為具有可靠的經驗證據。自 2000 年代以來,SDT 實際應用的研究顯著增加。[ 7 ]
導致SDT出現的關鍵研究是關於內在動機的。[ 8 ]內在動機是指發起一項活動是因為這樣做本身有趣且令人滿意,而不是為了獲得外在目標(外在動機)而進行一項活動。動機的分類是根據動機的內化程度來描述的。內在化是指積極嘗試將外在動機轉化為個人認同的價值觀,從而同化原本外在的行為規範。[ 9 ]
德西和瑞安後來擴展了他們早期區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工作,並提出了與自決相關的三個主要內在需求。[ 10 ] [ 11 ]根據 Deci 和 Ryan 的說法,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會激發自我發起的行為,並為個人心理健康和福祉指定必需的營養素。據說這些需求是普遍的、與生俱來的。這三種需求是自主性、能力和關聯性。[ 1 ]
自決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對SDT的創建產生了影響。[ 12 ]人本主義心理學有興趣觀察一個人的心理和個人成就,以實現自我效能和自我實現。個體的自我效能和自我實現是否實現會影響其動機。[ 13 ]
直到今天,父母、教練、導師和老師可能很難激勵和幫助他人完成特定的任務和目標。 SDT 承認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相互關聯作為實現目標的動機手段的重要性。透過承認動機之間的相互聯繫,SDT 形成了這樣的信念:外在動機和其他人(例如治療師)的動機可能是有益的。然而,對人們來說,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內心期望目標背後的「原因」。[ 14 ]根據Sheldon等人的說法,「完全贊同自決原則的治療師承認他們的責任是有限的,因為他們完全承認最終人們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2003年,第125頁)。[ 14 ] 一個人需要確定他們受到激勵和實現目標的原因。
SDT 包括有機辯證法方法,這是一種元理論,以及一種包含迷你理論的正式理論,重點關注社會和個人的外在和內在動機之間的聯繫。[ 15 ]隨著個人吸收最新研究結果,SDT 正在不斷發展。隨著 SDT 的發展,更多的迷你理論被添加到 Deci 和 Ryan 於 1985 年最初提出的基礎上。主要的五種微型理論分別是認知評估理論、有機整合理論、因果取向理論、基本需求理論、目標內容理論。[ 16 ] [ 17 ]一些資料來源包含在 SDT 中的第六個迷你理論稱為關係動機理論。[ 15 ]
SDT 的核心理念是,人性表現出持久的正面特徵,人們在生活中不斷表現出努力、能動性和承諾,該理論稱之為內在的成長傾向。[ 12 ] “今天,自決也具有更個人化和與心理學相關的含義:做出自己的選擇和控制自己的生活的能力或過程。” [ 18 ]利用一個人的個人能動性來決定行為和心態將有助於個人的選擇。
SDT 小理論總結
- 認知評價理論(CET):解釋內在動機和外在獎勵之間的關係。根據 CET 的說法,當外在獎勵起主導作用時,當它們迫使個人以某種方式行事時,就會削弱內在動機。另一方面,當外在動機是資訊性的並提供有關行為的回饋時,它們會增加內在動機。[ 17 ]
- 有機整合理論(OIT):提出了不同類型的外在動機以及它們如何促進個體的社會化。這個迷你理論表明,人們願意參與他們不感興趣或不愉快的活動和行為,因為他們受到外在動機的影響。[ 16 ]此理論提出了四種外在動機:外在調節、內射調節、認同調節、整合調節。[ 17 ]
- 因果取向理論(COT):探討人們在個性上激勵自己的方式的個別差異。[ 17 ] COT提出了三種決策方向,這些方向是透過識別個人決策背後的動機力量來確定的。個體可以具有自主性取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做出選擇,也可以具有控制性取向,根據內部和外部需求的不同壓力做出決策,也可以具有非個人性取向。相信他們的決定不會對他們的生活產生影響。[ 16 ]
- 基本需求理論(BNT):考慮與內在動機、有效運作、高品質參與和心理健康相關的三種心理需求。第一個心理需求是自主性或相信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行為和行動。第二個心理需求是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說,能力是指一個人在掌握與環境互動的能力時能夠有效地工作。基本需求理論提出的第三個心理需求是關聯性,或是與個人周遭的人形成強烈的關係或連結的需要。[ 17 ]
- 目標內容理論(GCT):在心理健康方面比較內在目標的好處與外在目標的負面結果。[ 17 ]這個迷你理論的關鍵是理解個人目標背後的推理。追求目標作為滿足其需求的方式的個人有內在目標,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體驗需要滿足,而那些追求目標以尋求驗證的人有外部目標並且不會體驗需要滿足。[ 16 ]
- 關係動機理論(RMT):檢驗關係的重要性。該理論認為,高品質的關係可以滿足 BNT 中描述的所有三種心理需求。在這三種需求中,相關性受高品質關係的影響最大,但自主性和能力也得到滿足。這是因為高品質的關係能夠為個人提供與另一個人的聯繫,同時增強他們對自主性和能力的需求。[ 15 ]
有機辯證視角
有機辯證觀點將所有人類視為與其環境相互作用的活躍有機體。人們正在積極成長,努力克服挑戰,創造新的體驗。在努力從內部實現統一的同時,個人也成為社會結構的一部分。[ 19 ] [ 20 ] SDT也表明,人們具有與生俱來的心理需求,這是自我激勵和人格整合的基礎。透過進一步的解釋,人們尋求「生命的意義」的實現。發現生命的意義構成了人們在生活中尋找目的和目標的獨特願望,這增強了他們對自己和周圍環境的感知。[ 21 ] SDT不僅傾向於關注先天的心理需求,也關注對目標的追求、目標成功的影響、目標的結果。[ 19 ]
基本心理需求
SDT 的一個微型理論包括基本心理需求理論,該理論提出了促進福祉和健康必須滿足的三個基本心理需求。[ 22 ]自主性、能力和關聯性這三種心理需求通常是普遍存在的(即適用於個人和情境)。然而,某些需求在某些時候可能比其他需求更為突出,並且根據時間、文化或經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SDT 確定了三種先天需求,如果滿足這些需求,則可以實現最佳功能和成長:
自治
- 渴望成為自己生命的因果主體,並與完整的自我和諧相處;但請注意,這並不意味著獨立於他人,而是構成一種整體心理自由和內在意志自由的感覺。當一個人受到自主激勵時,他們的表現、健康和參與都會提高,而不是被告知要做什麼(也稱為控制動機)。[ 25 ] [ 26 ]
Deci [ 27 ]發現,為人們的內在動機行為提供外在獎勵會破壞內在動機,因為他們對此越來越不感興趣。最初的內在動機行為受到外在獎勵的控制,這削弱了他們的自主性。 Amabile 等人進一步研究。[ 28 ]其他外在因素似乎也會導致這種動機的下降。例如,研究表明,最後期限限制和控制個人,從而降低他們在過程中的內在動機。
給予自主權而不是剝奪自主權的情況也與動機有類似的關聯。關於選擇的研究發現,增加參與者的選擇和選擇會增加他們的內在動機。[ 29 ]天生需要的直接證據來自 Lübbecke 和 Schnedler [ 30 ],他們發現人們願意花錢來自己造成結果。此外,對自主權的滿足或沮喪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動機,也會影響他們的成長。這種滿足感或挫折感會進一步影響行為,導致最佳的幸福感或不幸的不適感。[ 26 ]
- 尋求控制結果並體驗掌控。[ 33 ]
Deci [ 27 ]發現,給人們對某項任務意想不到的正面回饋會增加他們做這件事的內在動力,這意味著這是因為正面的回饋滿足了人們對能力的需求。此外,SDT 影響意義創造、幸福感以及在內在成長和動機中尋找價值的實現。[ 34 ]對任務給予正面的回饋只會增加人們的內在動機並減少任務的外在動機。
Vallerand 和 Reid [ 35 ]發現負面回饋具有相反的效果(即,透過剝奪人們對能力的需求來降低內在動機)。在 Felnhofer 等人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能力水準和歸因能力的觀點是根據特定社會中個人的年齡差異、性別和態度差異的範圍來判斷的。個體之間不同差異的影響抵消了可能導致內在動機下降的負面影響。[ 36 ]
相關性
- 願意與他人互動、建立連結並體驗對他人的關懷。[ 37 ]
在一項關於嬰兒依附風格、他們的掌握導向行為的表現以及他們在遊戲中的影響之間關係的研究中,Frodi、Bridges 和 Grolnick [ 38 ]未能發現顯著的影響:「也許有些令人驚訝的是,發現質量12 個月時評估的依戀未能顯著預測8 個月後的掌握動機、能力或影響,而其他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類似結構之間的關聯…」但他們指出,更大的樣本量可能能夠揭示這種影響:「然而,安全/穩定組和不安全/穩定組的比較確實表明,在所有與掌握相關的指標上,安全/穩定組都優於不安全/穩定組。
Deci 和 Ryan 聲稱該理論有三個基本要素:[ 25 ]
- 人類天生就具有積極主動的潛力和對內在力量(例如驅動力和情感)的掌握
- 人類具有生長發育和綜合功能的內在傾向
- 最佳發展和行動是人類固有的,但它們不會自動發生
在另一項研究中,重點在於青少年的關聯性,即與其他個體因關聯性滿足或沮喪而傾向於行為的連結。關聯性的滿足或不滿要麼促進必要的心理功能,要麼透過剝奪而破壞發展成長。在這兩個研究範例中,青少年對社會環境培育的基本需求超越了明顯和簡單的互動範圍,並促進了內在潛力的實現。[ 39 ] [ 25 ]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會產生正面的後果(例如福祉和成長),但如果沒有,就會產生負面後果(例如不滿和剝奪)。 SDT 強調人類朝著正向動機、發展和個人成就的自然成長。[ 40 ] [ 41 ]然而,如果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特殊和差別待遇就無法實現其目的。儘管個人的基本需求可能會受到阻礙,但最近的研究認為,這種預防對福祉有其自身的影響。[ 40 ]
動機
SDT 聲稱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激勵方法,考慮在任何特定時間激勵一個人的因素,而不是將動機視為單一概念。 SDT 區分不同類型的動機及其結果。 White [ 33 ]和 deCharms [ 24 ]提出,對能力和自主權的需求是內在動機和行為的基礎。這個想法是人們的基本需求和動機之間的連結。
內在動機
內在動機是尋求挑戰和新可能性的自然的內在動力,SDT 將其與認知和社會發展聯繫起來。[ 42 ] [ 43 ]
認知評估理論(CET) [ 44 ]是SDT的一個子理論,它指定了解釋內在動機及其變異性的因素,並研究社會和環境因素如何幫助或阻礙內在動機。 CET著重於能力和自主性的需求。 CET 是動機「擠出」現象的解釋
聲稱工作回饋或獎勵等社會背景事件會帶來能力感,進而增強內在動機。 Deci [ 23 ]發現正向的回饋增強了內在動機,而負向的回饋則削弱了內在動機。 Vallerand 和 Reid [ 35 ]更進一步發現這些影響是透過感知控制來調節的。
然而,自主性必須伴隨著人們將自己的行為視為由內在動機自我決定的能力。要實現這一點,必須根據先前的發展為需求或內部資源提供直接的上下文支援。[ 45 ]
CET 和內在動機也與關聯性有關,因為假設內在動機與安全感和關聯性有關,內在動機就會蓬勃發展。 Grolnick 和 Ryan [ 46 ]發現,那些認為老師不關心或冷漠、因此無法滿足他們的關聯需求的孩子的內在動機較低。
根據 Augustyniak 等人的觀點,內在動機和教育表現之間存在著有趣的相關性。[ 47 ]他們研究了二年級醫學生的內在動機,發現內在動機較低的學生的考試成績和整體成績較低。他們也指出,這些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和享受。他們認為,找出學生年輕時是否缺乏內在動力可能是有益的,而隨著他們的成長,這種動力可能會得到發展。
外在動機
外在動機來自外在來源。 Deci 和 Ryan [ 44 ]發展了有機整合理論(OIT)作為 SDT 的子理論,以解釋外在動機行為的不同調節方式。
OIT 詳細介紹了不同形式的外在動機及其產生的背景。這種動機的背景涉及 SDT 理論,因為這些背景會影響動機是否內化並融入自我意識。
OIT 描述了四種不同類型的外在動機,這些動機的相對自主性通常有所不同:
- 外在調節行為:是最不自主的行為,是由於外在需求或可能的獎勵而執行的。此類行為可以被視為具有外在感知的控制點。[ 24 ]
- 內攝行為規範:描述對行為採取規定,但不完全接受這些規定為自己的規定。 Deci 和 Ryan [ 48 ]聲稱這種行為通常代表了偶然的自尊的調節,並引用自我參與作為內射的經典形式。[ 49 ]這是一種人們感到有動力展現維持自我價值的能力的行為。雖然這是內在驅動的,但內攝行為具有外在感知的因果關係,或不是來自於一個人的自我。由於行為的因果關係被認為是外在的,因此該行為被認為是非自我決定的。
- 透過辨識進行調節:一種更自主驅動的外在動機形式。它涉及有意識地重視目標或規定,以便使所述行動被認為對個人很重要。
- 綜合調節:是最自主的一種外在動機。當法規與自我完全同化,因此它們被納入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對個人需求的信念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正因如此,綜合動機與內在動機具有相同的品質,但仍被歸類為外在動機,因為試圖實現的目標是出於自我外在的原因,而不是對任務的內在享受或興趣。
外在動機的行為可以融入自我。 OIT 提出,當存在關聯感時,內化更有可能發生。
Ryan、Stiller 和 Lynch [ 50 ]發現,當孩子感到安全並受到父母和老師的照顧時,他們會將學校的外在規定內化。
外在動機的內在化也與能力有關。 OIT 認為,活動中的能力感應該促進所述行動的內化。[ 51 ]
當試圖將其法規融入一個人的自我意識時,自主性尤其重要。如果外在環境允許一個人整合監管——他們必須感到自己有能力、有關聯性和自主性。他們還必須根據其他目標來理解監管,以促進自主感。[ 52 ]這一觀點得到了 Deci、Eghrari、Patrick 和 Leone 的支持[ 53 ],他們在實驗室環境中發現,如果一個人的無趣行為得到有意義的理由,同時支持他們的自主感和關聯感,他們就會內化並整合自己的行為。
個體差異
SDT認為,需求是與生俱來的,但可以在社會背景下發展,也可以從各種生活經驗和外在影響中習得。有些人比其他人發展出更強烈的需求,從而產生了人們需求的個體差異,無論是自主性、關聯性還是能力。然而,理論中的個體差異集中在需求被滿足或未滿足的程度所產生的概念。這有可能導致需求滿足或需求受挫。根據所達到的目標,可能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結果,具體結果因人而異,也因人的需求而異。
在 SDT 中,有兩個一般的個體差異概念:因果關係取向和人生目標,這將在下面進一步詳細討論。
因果關係取向
因果取向是動機取向,指的是人們互動和適應環境的方式,並根據這些適應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換句話說,這是人們在許多環境中體驗與自決相關的感受的程度。 SDT 創造了三個方向:自主、受控和非個人化。[ 54 ]這一方向有助於解釋這些與環境互動的後果。一個人的取向決定了他將如何適應。
自主取向是指基本需求被滿足的結果。個人與環境的互動將致力於滿足這些需求。他們會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調整自己的行為。無論哪種方式,個人都有意識或潛意識地調整自己和行為的方向,以實現他們的基本需求。
強烈的受控傾向是能力和關聯性需求的結果,但排除了自主性;透過內部和外部突發事件與監管存在聯繫。這會導致功能僵化和幸福感下降,這是更多負面結果而不是正面結果。
非個人取向來自於未能滿足所有三種需求,從而導致功能不良和不適。根據自我決定理論,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有這些取向。這使得預測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結果成為可能。研究表明,當需求得到滿足時,可以提高活力、生活滿意度和積極情緒。另一方面,需求挫折可能會導致更多負面結果,例如情緒疲憊。[ 55 ]
因果關係取向可能對個人的動機產生各種獨特的影響。在一項特定的研究中,參與者被展示了一個謎題並要求將其拼湊起來。而且,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更傾向於自主的人會花更多的時間來解決與同行相同的難題。回饋也是參與者成功和激勵的重要因素。[ 56 ]
人生目標
人生目標是人們用來指導個人活動的長期目標。它們可能屬於各種不同的類別,並且因人而異。特定目標的持續時間也會根據目標的性質而有所不同。有些目標可能需要幾十年,而有些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一個目標可以持續一生,直到個人放棄後才能完全實現。這些目標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類別:[ 57 ]
- 內在願望:包含歸屬感、創造力和個人發展等人生目標。
- 外在願望:有財富、名譽和吸引力等人生目標。
有幾項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繪製了與更好的健康、福祉和表現相關的內在目標。[ 58 ]內在動機也被證明是更好的激勵因素,特別是與長期目標相關,因為它使所有動機都建立在內在基礎上。它不依賴外部因素(通常是暫時的)來提供完成任務所需的驅動力。有了內在的願望,他們會與更有價值的東西而不是物質的東西或具有物質表現的東西聯繫起來,這與所提供的例子相符。這些生活目標也可以與個人更強烈的需求相關,而且他們更有動力去滿足。例如,歸屬感目標屬於關聯性需求的範疇。另一方面,財富更適合能力的範疇。
連接方式
這兩個面向都與一個人生活中的許多重要面向有關。個人所持有的因果取向會影響他們的人生目標,包括目標的類型以及他們是否能夠實現目標。一個例子是工作投入度及其與員工可用資源數量的關係。進行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發現,「自主性和客觀性取向可以調節工作資源和工作投入之間的關係;對於高度自主性和高度客觀性的個人來說,這種正向關係較弱。受控取向和工作投入之間的相互作用。[ 59 ]因此,處於這些工作環境的人會有與工作相關的各種生活目標。而且,根據他們的方向,他們也許能夠更好地處理與他們的工作表現如何相關的各個方面。習得性無助甚至可能會影響個人的動機。
經典研究
Deci (1971):外在獎勵對內在動機的影響
Deci [ 27 ]在兩個實驗室和一個現場實驗中研究了外在獎勵對內在動機的影響。根據早期動物和人類關於內在動機的研究結果,作者探索了兩種可能性。在前兩個實驗中,他研究了外在獎勵對執行任務的內在動機下降的影響。早期的研究顯示了關於外部獎勵後任務績效下降的矛盾或不確定的發現。第三個實驗是基於發展學習理論家的研究結果,探討不同類型的獎勵是否能增強參與某項活動的內在動機。
實驗一
實驗測試了這樣的假設:如果一個人有內在動機去執行一項活動,那麼外在獎勵的引入會降低執行任務的內在動機程度。
24 名心理學本科生參加了第一個實驗室實驗,並被分配到實驗組 ( n = 12) 或對照組 ( n = 12)。每個小組都參加了在三天不同的日子裡進行的三場會議。在會議期間,參與者參與了索瑪立方體拼圖的工作——實驗者認為這是大學生本質上會做的活動。拼圖可以組合在一起形成許多不同的配置。在每次會議中,參與者都會看到一張紙上繪製的四種不同的配置,並被要求在計時時使用拼圖來重現這些配置。
實驗條件的第一階段和第三階段與對照組相同,但在第二階段,實驗條件下的參與者因在時間內完成每個謎題而獲得一美元。在每次會議的中間,實驗者離開房間八分鐘,參與者被告知他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自由地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而實驗者在這段時間裡進行觀察。在自由選擇期間花在拼圖上的時間用於衡量動機。
正如德西所預期的那樣,當在第二節中引入外部獎勵時,與第一節相比,參與者在自由選擇期間花在解謎上的時間更多,而當在第三節中取消外部獎勵時,參與者在自由選擇期間花在解謎上的時間更多。所有受試者都報告在每次課程結束時發現任務有趣且令人愉快,這為實驗者的假設提供了證據,即該任務對大學生有內在激勵。該研究顯示了實驗者的假設的一些支持,並且在向參與者提供金錢作為外部獎勵後,內在動機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實驗二
第二個實驗是現場實驗,類似實驗室實驗一,但在自然環境中進行。
在一份大學雙週刊上觀察到了八名學生工人。其中四名學生作為對照組,每週五工作。實驗組每週二工作。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學生並不知道他們正在被觀察。為期10週的觀察分為三個時段。這項研究的任務要求學生為報紙撰寫標題。
在「時間2」期間,實驗組的學生每寫一個標題就會得到50美分。在第2 期結束時,他們被告知,今後報紙不能再向他們支付每個標題50 美分的費用,因為報紙已經用完了為此分配的資金,並且在第3 期期間他們沒有獲得標題的報酬。
在這個實驗中,任務完成的速度(標題)被用來作為動機的衡量標準。缺勤被用來衡量態度。
為了評估觀察效果的穩定性,實驗者再次觀察學生(時間4)兩週。時間 3 和時間 4 之間有五週的間隔。實驗的結果與實驗一類似,金錢獎勵會降低學生的內在動機,支持了德西的假設。
實驗三
實驗三也是在實驗室進行的,除了在第二節實驗條件下向學生提供的外部獎勵之外,實驗三在所有方面都與實驗一相同。
在這個實驗中,口頭表揚被用作外在獎勵。
實驗者假設,不同類型的獎勵——即以言語強化形式的社會認可和對執行一個人內在動機去執行的任務的積極反饋——增強了外部動機的程度,即使在外在獎勵被消除之後。
實驗三的結果證實了這個假設,與第一堂課相比,第三堂課學生的表現顯著提高,這表明口頭表揚和積極回饋可以提高一個人最初內在動機去執行的任務的表現。這提供了證據表明口頭表揚作為外在獎勵可以增加內在動機。
作者將兩種外在獎勵之間的差異解釋為對內在動機的影響不同。當一個人有內在動機去執行一項任務並且引入金錢來完成該任務時,個人會在認知上重新評估該任務的重要性,並且執行該任務的內在動機(因為個人覺得它很有趣)會轉變為外在動機動機和主要關注點從享受任務轉變為獲得經濟獎勵。然而,當在類似的情況下提供口頭表揚時,它會增加內在動機,因為它不會被評估為受外部因素控制,並且人們認為該任務是一項自主執行的令人愉快的任務。內在動機的增加可以透過積極強化和執行任務的感知控制源的增加來解釋。
普里查德等人。 (1977):德西假設的評估
普里查德等人。[ 60 ]進行了一項類似的研究來評估Deci關於外在獎勵對降低內在動機的作用的假設。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兩組。本研究中使用了國際象棋問題任務。數據是在兩次會議中收集的。
第一節
參與者被要求填寫一份背景問卷,其中包括參與者在一周內下棋的時間、參與者下棋的年數、參與者從玩遊戲中獲得的樂趣等問題。
然後兩組參與者都被告知實驗者需要在計算機中輸入信息,並且在接下來的 10 分鐘內參與者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他們喜歡做的事情。
實驗者離開房間10分鐘。房間裡的桌子上有類似的西洋棋問題任務,如果參與者願意的話,還可以提供一些雜誌和咖啡。
實驗者在 10 分鐘休息期間透過單向鏡子觀察完成西洋棋問題任務所花費的時間,並將其用作內在動機的衡量標準。實驗者回來後,實驗組被告知,在給定時間內能夠解決最多國際象棋問題的參與者將獲得金錢獎勵,並且該獎勵僅限於本次會議,在下一次會議期間不再提供。對照組沒有得到金錢獎勵。
第二節
兩組的第二次會議是相同的:
完成填充任務後,實驗者離開房間 10 分鐘,觀察參與者在西洋棋問題任務上花費的時間。實驗組被提醒,這次任務沒有獎勵。
兩次會議結束後,參與者都需要回答評估任務的問卷,也就是他們對任務感興趣的程度。兩個小組都報告說他們發現這項任務很有趣。
研究結果表明,與未獲得報酬的組別相比,實驗組在第 1 節到第 2 節的 10 分鐘空閒時間內花在國際象棋問題任務上的時間顯著減少,從而證實了這一假設Deci 提出,一項活動的或有金錢獎勵會降低執行該活動的內在動機。大約在這個時候進行了其他研究,重點關注其他類型的獎勵以及其他在降低內在動機方面發揮作用的外部因素。[ 61 ] [ 62 ]
新進展
SDT 的原則已應用於生活的許多領域,例如工作需求;[ 63 ]養育子女;[ 64 ]教學;[ 65 ]健康;[ 66 ]包括接種疫苗的意願;[ 67 ]道德;[ 68 ]和技術設計。[ 69 ] 除上述領域外,SDT研究也廣泛應用於運動領域。[ 70 ]
運動和體力活動
穆爾西亞等人。[ 71 ]研究了同儕對運動樂趣的影響。具體來說,研究人員透過分析問捲和評分量表收集的數據,研究了同儕產生的激勵氛圍對運動者的影響。評估包括對動機氛圍、基本心理需求滿足程度、自我決定和自我調節程度(動機、外在、內投、識別和內在調節)的評估,以及對運動的滿意度和享受程度的評估。
數據分析顯示,當同儕相互支持並強調合作、努力和個人進步時,氣氛會影響基本心理需求、動機和享受等變數。任務氛圍正向預測了三種基本心理需求(能力、自主性和關聯性),從而積極預測了自我決定動機。研究還發現,任務氛圍和由此產生的自我決定對鍛鍊者在活動中體驗到的樂趣程度有正面影響。[ 72 ]
貝札德尼亞等。[ 73 ]研究了體育教師的自主支持與控制如何與學生的健康、知識、表現以及在體育課之外堅持體育活動的意圖相關。研究的結論是,「感知到的自主支持透過需求滿足、挫折和自主動機與正向結果呈正相關,而對教師控制的看法則透過需求挫折與學生的不適感(正向)和知識(負向)相關」。 」。[ 73 ]
研究發現,與其他形式的自主動機相比,所確定的調節與定期身體活動的連結更加一致,例如內在調節,這可能是由活動本身產生的愉悅感觸發的。[ 74 ] [ 75 ]這可以透過經常與較平凡或重複的動作相關的身體活動來解釋。[ 74 ]最近的研究表明,不同類型的動機調節不同的身體活動強度,這可能取決於環境。例如,在烏幹達農村進行的一項研究中,較高頻率的劇烈體力活動與自主動機相關,但與受控動機無關。[ 76 ]然而,在南非城市弱勢群體中,發現適度的體力活動和自主動機之間存在關聯,但與劇烈的體力活動無關。[ 77 ]後一項研究也發現,基本心理需求與較自主的動機形式之間的關聯在不同的背景下是不同的。
意識
意識始終與自主功能連結在一起。然而,直到最近,SDT 研究人員才將正念的概念及其與自主功能和情緒健康的關係納入他們的研究中。[ 78 ]
Brown 和 Ryan [ 79 ]進行了一系列五個實驗來研究正念:他們將正念定義為對自己內部和周圍發生的事情進行開放、全神貫注的關注。
作者從實驗中得出結論,當人們用心行事時,他們的行為就會符合他們的價值觀和興趣。此外,由於自己感到愉快而自主並執行某項行動可能會增加對自己行為的正念關注。
活力與自我調節
SDT研究者感興趣的另一個領域是主觀活力與自我調節之間的關係。 Ryan 和 Deci [ 80 ]將活力定義為自我直接或間接從基本心理需求中獲得的能量。這種能量使個體能夠自主行動。
許多理論家認為自我調節會消耗能量,但SDT研究人員提出並證明,只有受控調節才會消耗能量,自主調節實際上可以激發活力。[ 81 ]
瑞安等人。[ 82 ]使用SDT來解釋週末對成年工作人口福祉的影響。研究[ 82 ]確定,由於在週末活動中擁有更大的自主感和與他人更親近的感覺(相關性),人們在周末感覺更高的幸福感。
教育
在 Hyungshim Jang 的一項研究中,[ 83 ]使用兩種不同的動機理論模型的能力來解釋為什麼外部提供的完成特定作業的理由通常有助於學生在相對無趣的學習活動中的動機、參與和學習。
本科生(N = 136;108 名女性,28 名男性)在收到或未收到理由後參加了相對無趣的短期課程。收到理由的學生表現出更大的興趣、職業道德和決心。
使用 結構方程模型來測試三種替代解釋模型,以了解其原理為何產生如此的好處:
- 基於SDT的識別監管模型
- 基於增息策略研究的利率調節模型
- 整合了兩個模型的加性模型。
數據適合所有三個模型;但只有基於 SDT 的模型才能幫助學生參與和學習。研究結果表明,外部提供的理由可以發揮作用,幫助學生產生參與和學習無趣但對個人重要的材料所需的動力。[ 83 ]
這些發現對於教育領域的重要性在於,當教師試圖找到方法在相對無趣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時,他們可以透過提升任務的價值來成功地做到這一點。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重視他們認為「無趣」的內容的一種方法是提供一個基本原理,識別該課程原本隱藏的價值,幫助學生理解為什麼該課程真正值得他們付出努力,並傳達為什麼該課程可以預期有用給他們。[ 83 ]
SDT 和教育的一個例子是薩德伯里模範學校,人們可以自己決定如何度過每一天。在這些學校中,各個年齡層的學生都可以決定自己做什麼、何時、如何以及在哪裡做。這種自由是學校的核心。這是學生的權利,不容侵犯。學校的基本前提很簡單:所有人都生來好奇;當學習者開始並追求時,就會發生最有效、最持久和最深刻的學習;如果允許所有人發揮自己獨特的才能,那麼所有人都具有創造力;學生之間的年齡混合促進了小組所有成員的成長;自由對於培養個人責任感至關重要。在實踐中,這意味著學生自己發起所有活動並創造自己的環境。實體工廠、員工和設備可供學生在需要時使用。學校提供一個讓學生獨立、受到信任並被視為負責任的人的環境;以及一個讓學生在參與式民主框架中接觸生活複雜性的社群。薩德伯里學校不執行也不提供評價、評估或建議,聲稱他們不評價人,學校不是法官;將學生相互比較,或與為他們設定的某些標準進行比較,都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和自決權。他們指出,學生自己決定如何衡量自己作為自主學習者的進步,這是一個自我評估的過程:真正的終身學習和21世紀正確的教育評估。[ 84 ]
飲酒
根據SDT,[ 85 ]將自己的行為歸因於外在環境而非內在機制的人更有可能屈服於同儕壓力。相較之下,認為自己自主的個人往往是行動的發起者而不是追隨者。研究調查了大學生中 SDT 和飲酒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具有前一種決策標準的個體與更多的酒精消費和飲酒有關,這是社會壓力的函數。例如,在 Knee and Neighbors 進行的一項研究中,[ 86 ]那些聲稱不受內部因素激勵的人發現,外部因素與因外部原因而飲酒以及對同儕壓力的強烈感知有關,這在轉變與大量飲酒有關。鑑於有證據表明外在動機與飲酒之間存在正相關,以及感知的社會影響力在這種關聯中的潛在作用,了解這種關係的確切性質似乎很重要。此外,可以假設,自決與飲酒之間的關係可能在某種程度上透過他人的認可來調節。[ 87 ]
健康飲食
自我決定理論提供了一個預測健康飲食和其他飲食行為的解釋架構。[ 88 ]飲食調節領域的SDT研究仍處於早期階段,且大多數研究是在高收入環境中進行的。[ 88 ]為了支持 SDT,最近一項針對南非城鎮人口的研究發現,水果、蔬菜和非精製澱粉的攝取頻率與確定的調節相關,並與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的內射調節呈負相關。 。[ 89 ]同一研究發現知覺能力和相關性與辨識的調控呈正相關,與內射管制呈負相關。[ 89 ]更具體地說,那些得到朋友或家人支持並且感覺有能力保持健康飲食的人更有可能受到自己的價值觀(例如身體健康)的激勵。與他人壓力或罪惡感或羞恥感相關的動機與維持健康飲食呈負相關。
勵志訪談
動機式訪談(MI)是一種積極改變行為的流行方法。最初用於成癮領域(Miller & Rollnick,2002),[ 90 ]它現在用於更廣泛的問題。這是一種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不說服或強迫患者改變,而是試圖探索和解決他們矛盾的感受,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改變。
Markland、Ryan、Tobin 和 Rollnick [ 91 ]認為 SDT 提供了 MI 運作方式和原因背後的框架。他們認為,MI 提供了一種支持自主的氛圍,使客戶能夠找到自己的動力來源並取得自己的成功(在克服成癮方面)。隨機分配到心肌梗塞治療組的患者發現,該治療組比常規支持組的患者更能支持自主性。[ 92 ]
環境行為
幾項研究探討了 SDT 與環境行為之間的聯繫,以確定內在動機對環境行為表現的作用,並解釋目前介入策略缺乏成功的原因。[ 93 ]
消費者行為
自決理論將自主的基本心理需求視為理解有效自我調節和福祉的核心特徵。[ 94 ]由於採用這些服務可以增加個人和集體的福祉,因此研究必須更深入地探討消費者動機的根源。因此[ 95 ]旨在加深對不同類型的動機如何決定消費者採用變革性服務的意圖的理解。他們根據對 1083 名消費者的調查,透過仔細研究與食物相關的動機類型和肉類消費不同方面之間的關係,研究自我決定理論 (SDT) 是否有助於促進更永續的食物選擇。 。
環境規模的動機
環境態度和知識並不能很好地預測行為。 SDT 顯示動機可以預測行為表現。佩爾蒂埃等人。 (1998) 建構了一個環境行為動機量表,由4x6 語句組成(SDT 動機量表中每種動機有4 種語句:內在的、綜合的、辨識的、內射的、外在的和無動機),回答「為什麼」的問題你在為環境做事嗎?每個項目均以 1-7 Likert 量表進行評分。[ 96 ]Villacorta (2003) 利用 MTES 證明了環境問題和內在動機以及同儕和父母支持之間的相關性;此外,內在動機的行為往往會持續更久。[ 97 ]
環保動機
佩爾蒂埃等人。 (1999)表明,四種個人信念:無助、策略、能力和努力,會導致更大的積極性,而自決與消極性呈反比關係。環境動機量表透過回答「為什麼不為環境做事?」的問題來衡量動機的四個原因。參與者依照 1-7 的李克特量表對總共 16 個陳述(每個動機類別 4 個)進行排名。[ 98 ]
介入策略
介入策略必須有效地彌合態度和行為之間的差距。金錢激勵、說服性溝通和便利性往往會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但當介入措施被取消時,行為就會停止。因此,從長遠來看,這種幹預策略成本高且難以維持。[ 93 ]
SDT 解釋說,沒有內在動機的環境行為不會持久。另一方面,當自我決定性較高時,行為更有可能重複發生。內在動機的重要性對於較困難的行為尤其明顯。雖然一般情況下執行這些任務的可能性較小,但內在動機高的人比內在動機低的人更有可能更頻繁地執行這些任務。 5 在內在動機和支持生態福祉方面得分較高的受試者也報告了較高的幸福感。[ 99 ]
根據 Osbaldiston 和 Sheldon (2003) 的觀點,個體感知到的自主性會導致環境行為表現的頻率增加。在他們的研究中,162 名大學生選擇了一個環境目標並執行了一周。測量了感知到的自主性、執行所選行為的成功以及他們未來繼續的意圖。結果表明,自我感知自主程度較高的人能夠成功地執行行為,並且從長遠來看更有可能這樣做。[ 100 ]
基於 SDT 和環境行為之間的聯繫,Pelletier 等人。建議成功的介入應強調執行環境行為的自我決定動機。[ 96 ]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
SDT已應用於工業和組織心理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你發現了這篇網誌的留言板,在這留點什麼吧|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