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系列的一部分 |
民主 |
---|
政治門戶網站 |
系列的一部分 |
經濟系統 |
---|
主要類型 |
經濟民主(有時稱為民主經濟[ 1 ] [ 2 ])是一種社會經濟哲學,它提出將所有權[ 3 ] [ 4 ] [ 5 ]和決策權從公司股東和公司經理(例如董事會)轉移出來。沒有單一的定義或方法涵蓋經濟民主,但大多數支持者聲稱,現代財產關係將成本外部化,使整體福祉服從於私人利潤,並剝奪了政體在經濟政策決策中的民主聲音。[ 6 ]除了這些道德關切之外,經濟民主也提出了實際主張,例如它可以彌補資本主義固有的有效需求缺口。[ 7 ]
經濟民主的支持者普遍認為,現代資本主義週期性地導致經濟危機,其特徵是有效需求不足 ;因為社會無法賺取足夠的收入來購買自己的產品。企業 對公共資源的壟斷通常會造成人為的稀缺,導致社會經濟失衡,限制工人獲得經濟機會並削弱消費者的購買力。[ 8 ]經濟民主已被提出作為更大的社會經濟意識形態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獨立的理論和各種改革議程。例如,作為確保充分經濟權利的一種手段,它開闢了一條通往充分政治權利的道路,定義為包括前者。[ 6 ]經濟民主的市場理論和非市場理論都被提出。作為改革議程,支持理論和現實世界的例子可以包括權力下放、民主合作社、公共銀行、公平貿易以及糧食生產和貨幣的區域化。
有效需求不足
不少分析家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最根本的經濟問題。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沒有足夠的收入來購買其產出。例如,經濟地理學家 大衛哈維聲稱,「工人支出工資是有效需求的來源之一,但工資總額總是小於流通資本總額(否則就沒有利潤),因此購買工資品維持日常生活(即使是郊區生活方式)永遠不足以實現總產出的獲利銷售」。[ 7 ]
在喬治主義者看來,任何經濟制度中的「財富」都包括為滿足人類慾望而透過勞動而生產出來的、具有交換價值的一切物質事物。土地、勞動和資本通常被認為是創造財富的基本因素。土地包括所有自然機會和力量。勞動包括人類的一切努力。資本包括用於創造更多財富的財富部分。雖然任何個人的收入可能包括這三個來源的任意組合的收益,但土地、勞動力和資本通常被認為是財富生產和分配的經濟模型中相互排斥的因素。亨利喬治說:「人們尋求用最少的努力來滿足自己的慾望」。[ 8 ]人類與自然互動,生產其他人類需要或渴望的商品與服務。管理這些實體之間關係的 法律和習俗構成了特定社會的經濟結構。
或者,大衛‧施韋卡特(David Schweickart)在他的《資本主義之後》一書中斷言:「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由三個基本組成部分組成:
- 「大部分生產資料都是私有的,要麼直接歸個人所有,要麼歸私人所有的公司所有。
- 「產品是在市場上交換的,也就是說,商品和服務的購買和銷售價格很大程度上是由競爭決定的,而不是由某些政府定價機構決定的。各個企業在向其他人提供商品和服務方面相互競爭。
- 「在這個社會中,大多數為報酬而工作的人都是為擁有生產資料的其他人工作。大多數勞動者都是『僱傭勞動者』」。[ 9 ]
供給和需求被普遍認為是決定價格的市場函數。組織通常致力於 1) 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 2)增加銷售額;為了3)利潤最大化。但是,根據大衛·施韋卡特的說法,如果“那些生產社會商品和服務的人的報酬低於他們的生產貢獻”,那麼作為消費者,他們就無法購買所生產的所有商品,投資者的信心往往會下降,從而引發生產和服務的下降。這種經濟不穩定源自於一個核心矛盾:工資既是生產成本,也是有效需求(以購買力為後盾的需求或慾望)的重要來源,[ 10 ]導致有效需求不足,同時人們對經濟民主的興趣日益濃厚。
道格拉斯·P·比克倫 (Douglas P. Biklen)在其著作《社區組織:理論與實踐》的第三章中討論了有關「社會問題的產生」的多種觀點。其中一種觀點認為,「根據社會和經濟民主來定義社會問題的作家和組織者並不將問題視為窮人的經歷,而是將問題視為貧窮與財富和剝削的關係」。 Biklen 指出,根據這個觀點:
儲蓄、投資與失業
亨利·喬治在 1879 年出版的《進步與貧窮》一書中指出,「自由市場」經濟中創造的大部分財富都被土地所有者和壟斷者透過經濟租金所侵占,而這種不勞而獲的財富的集中是貧窮的根源。[ 12 ]「在被稱為『市場』的抽象概念背後潛藏著一系列機構,旨在最大化世界上最特權群體的財富和權力——第一世界的債權人-食利者階層及其初級合夥人。[ 13 ]施韋卡特聲稱,私人儲蓄不僅對經濟成長來說是不必要的,而且往往對整體經濟有害。[ 14 ]
在先進的工業社會中,商業信用對於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必要的。想要擴大生產的企業需要指揮其他人的勞動,而金錢是行使這種權力的預設機制。[ 15 ]對企業來說,向銀行借入資金通常比儲存現金便宜。
如果將私人儲蓄貸給企業家,由他們用來購買原料和僱用工人,那麼總需求就不會減少。[ 15 ]然而,當私人儲蓄不進行再投資時,整個經濟就會陷入衰退、失業和儲蓄消失[ 16 ],這些都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特徵。
根據這種觀點,失業並不是一種異常現象,表示出現了任何系統性故障。相反,失業是資本主義的必要的結構特徵,旨在約束勞動力。如果失業率太低,工人提出的工資要求要么會削減利潤,從而危及未來投資,要么會轉嫁給消費者,從而產生通貨膨脹的不穩定性。施韋卡特表示,“資本主義不可能成為充分就業的經濟,除非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為失業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拿著一根棍子——讓勞動力保持一致。” [ 17 ]如此看來,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對於大規模引導經濟力量似乎並不可靠。[ 18 ]
假設商業信貸可能來自公共來源而不是私人儲戶,施韋卡特和其他分析師認為向私人儲戶支付的利息對於經濟成長來說既不值得,也不必要。此外,個人儲蓄而不是消費的決定會降低總需求,增加失業的可能性,並加劇經濟停滯的趨勢。由於富人往往比窮人儲蓄更多,因此,隨著社會變得更加富裕,由於過度儲蓄而導致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嚴重。[ 15 ]理查威爾金森和凱特皮克特認為,在更不平等的富裕國家,健康和社會問題要嚴重得多。[ 19 ]他們認為「不平等對社會有害:削弱信任,增加焦慮和疾病,(並)鼓勵過度消費」[ 20 ]
壟斷力與購買力
關於社會問題和經濟民主觀點,道格拉斯·P·比克倫 (Douglas P. Biklen) 指出:
經濟學學科主要是對稀缺管理的研究。 「研究人類行為作為目的與具有替代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間關係的科學」。[ 22 ]由於缺乏可用資源的稀缺性和替代用途,許多分析家聲稱不存在經濟問題」。雖然凱洛格認為這些功能是公共錯誤,但他也聲稱公眾有責任尋找並實施補救措施。通常認為壟斷權力一些人將這種「公共錯誤」視為人為稀缺的最有影響力的因素,例如亨利喬治進一步提出:
例如,許多分析家認為發明“或多或少是無成本的知識儲存,被壟斷資本捕獲並受到保護,以使其保密,並且是一種'稀有和稀缺的商品',以壟斷價格出售。就發明而言,對它們定價不是因為它們稀缺,而是為了讓那些想要使用它們的人變得稀缺。[ 24 ] [ 25 ] [ 26 ]專利壟斷使股價高於有形勞動價值。勞動價值和壟斷價值之間的差異提高了商品價格,並被中間人收取為“利潤”,而中間人並沒有為此做出任何貢獻。[ 26 ]
分析師普遍認為,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有效需求不足。勞動力的收入不足以購買企業生產的產品。根據《萬億美元收入轉移》一書的作者傑克·拉斯穆斯所說,2006年6月,投資銀行高盛報告稱:「過去五年利潤率上升的最重要貢獻是工黨在國民收入中所佔份額的下降。[ 27 ]
公地的圍牆
人為地限制勞動力獲取公共資源通常被認為是壟斷或圈地公地。由於固有的經濟失衡,這種壟斷結構往往由法律集中規定,並且必須透過軍事力量、貿易協定或兩者來維持。[ 12 ]
1911年,美國記者安布羅斯·比爾斯(Ambrose Bierce)將「土地」定義為:
在《奴役國家》(1912)一書中,希萊爾·貝洛克提到圈地運動時說:「在一系列偉大的工業發現開始之前,英格蘭就已經被富有的寡頭集團佔領了」。如果你在啟動新工業之前尋求累積的財富,「你必須轉向已經壟斷了英國大部分生產資料的階級。只有富人才能為你提供這些供給」。[ 29 ]
根據《資本主義 3.0》一書的作者彼得·巴恩斯的說法,當亞當·斯密於 1776 年撰寫《國富論》時,占主導地位的商業形式是合夥企業,其中由區域性的同事組成的團體經營共同擁有的企業。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人認為公司模式(將股票出售給陌生人)本質上容易發生詐欺。儘管歷史上無數醜聞都支持這種對公司政策的悲觀看法,但小型合夥不可能與公司規模經濟產生的總資本競爭。與任何其他商業模式相比,公司的最大優勢是它們能夠從陌生人那裡籌集資金。公司模式受益於將股東責任限制為其投資金額的法律。[ 30 ]
羅伯特‧達爾( Robert A. Dahl )在《經濟民主序言》中指出,美國早期的農業經濟和社會「經歷了一場革命性的轉變,轉變為商業和工業資本主義的新體系,自動產生了財富、收入、地位和權力的巨大不平等」。 」。達爾聲稱,這種不平等是由於「累積無限的經濟資源和將經濟活動組織到分級管理的企業中的自由」所造成的。 [ 31 ]
企業的崛起和勞動力短缺的結束
根據作者格雷格·麥克勞德的說法,公司的概念起源於羅馬時代。然而,“現代商業公司從其古老的根源徹底演變為一種與法律史學家所理解的目的幾乎沒有關係的形式。”法律史學家約翰·戴維斯指出,商業公司的前身是公元六世紀建立的第一座修道院,其目的是服務社會。 1900年之前的大多數商業公司都是在英國發展起來的,它們是根據皇家特許成立的,期望對社會做出貢獻。加入公司是一項特權,以換取對王室或國家的服務。麥克勞德接著說:
到十九世紀中葉,公司可以永遠存在,從事任何合法活動,並與其他公司合併或收購。 188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法律上承認公司為“人”,根據第十四修正案,公司有權享受與在世公民相同的保護。與一般公民不同,大公司擁有大量可供支配的資金。有了這些錢,他們可以聘請說客,向政客大量捐款,並影響公眾輿論。
但是,儘管最高法院做出了裁決,現代公司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相反,上市股票公司是巴恩斯所說的“自動機”,其明確設計的目的是最大化其所有者的回報。公司永遠不會睡覺,也不會放慢腳步。它將盡可能多的成本外部化,並且永遠不會達到盈利能力的上限,因為尚未建立這樣的上限。結果,公司規模不斷擴大。 1955年,財富500強企業的銷售額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三分之一。到 2004 年,他們佔據了三分之二的份額。換句話說,這幾百家公司取代了以合夥或獨資企業形式組織的小公司。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個同質的全球競爭環境,可以在這個環境中自由流動原料、勞動力、資本、成品、稅務義務和利潤。因此,公司特許經營權已成為永久的主權授予,包括永生、自治和有限責任。到二十世紀末,企業的權力──經濟和政治──擴展到全世界。國際協議不僅降低了關稅,還擴大了企業產權並降低了主權國家監管企業的能力。[ 30 ]
大衛·施韋卡特認為,這種「資本的過度流動性」會產生經濟和政治上的不安全感。[ 15 ]「如果對較低工資的追求成為資本流動的主導,那麼結果不僅會降低全球工資差距(一些經濟學家指出的好處),還會降低全球總收入(直接-功利主義不好)。 」[ 33 ]《國內戰爭》和《萬億美元收入轉移》一書的作者傑克·拉斯穆斯認為,企業權力的日益集中是經濟衰退和蕭條所特有的大規模債務、失業和貧困的原因。拉斯穆斯認為,當代美國的收入不平等隨著企業和最富有的 1% 家庭的收入相對份額上升而美國 80% 勞動力的收入份額下降而加劇。大多數美國工人的生活水準在二戰後三十年穩步上升後,從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至今急劇下降。拉斯穆斯將當代美國社會不斷擴大的收入差距比作大蕭條前的十年,他估計「每年有超過1 兆美元的收入從美國大約9,000 萬工人階級家庭轉移到企業和最富有的非工人階級」。儘管自 2001 年以來誕生了 100 名新的億萬富翁,但2007 年 1 億工人的實際週收入仍低於羅納德·裡根 (Ronald Reagan)上任時的 1980 年」。
根據經濟學家理查德·D·沃爾夫 (Richard D. Wolff)的說法,20 世紀 70 年代結束了勞動力短缺的局面,這種短缺促使美國一個多世紀以來平均實際工資不斷上漲。 [ 34 ]沃爾夫說,美國人透過延長工作時間和過度借貸來應對由此產生的有效需求不足;後者為2007-08年的金融危機鋪平了道路。[ 35 ]
帝國主義
大衛哈維認為,「在全球輸出資本和培育新市場」是「與資本主義本身一樣古老」的有效需求不足的解決方案。[ 36 ]根據《人文地理學詞典》的定義,帝國主義是「建立和/或維持不平等的經濟、文化和領土關係,通常是在國家之間,並且通常以帝國的形式,基於統治和從屬關係。[ 37 ]大衛哈維認為,「這些地理變化是地理發展不平衡的核心」。[ 38 ]
弗拉基米爾·列寧認為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他斷言,銀行和工業卡特爾的合併產生了金融資本,然後將其出口(而不是貨物)以追求比國內市場所能提供的更大的利潤。政治和金融權力被國際壟斷公司和歐洲國家瓜分,它們對世界大部分地區進行殖民以支持它們的業務。[ 39 ]分析師 Michael Parenti認為,帝國主義是「一個國家的主導政治經濟利益為了自身致富而徵用另一個國家人民的土地、勞動力、原材料和市場的過程」。[ 40 ]帕蘭蒂說帝國主義比資本主義更古老。鑑於其擴張主義本質,資本主義幾乎沒有留在國內的傾向。雖然帕倫蒂承認帝國主義通常不被認為是對美國的合法指控,但他認為:
JW 史密斯在其著作《21 世紀的政治鬥爭》中審視了帝國文明史的經濟基礎。他說,在全球範圍內,已開發國家傾向於透過軍事力量、戒嚴法和殖民主義典型特徵的不公平貿易做法來阻礙或禁止較弱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技術進步。這種經濟危機被形象稱為“適者生存”或“強權即公理”,源自於企業帝國主義造成的失衡。正如中世紀的城市透過征服和控制原材料來源和農村市場 生產資料來壟斷
史密斯接著說,就像歷史上的其他金融帝國一樣,當代模式形成了發展和控制財富所必需的聯盟,使外圍國家成為帝國首都中心廉價資源的貧困提供者。貝洛克估計,在英國圈地期間,“也許總人口的一半是無產階級”,而大約另一個“一半”擁有並控制著生產資料。 JW 史密斯聲稱,在現代資本主義下,只有不到 500 個人擁有的財富超過了地球上一半人口的財富。美國 1% 人口中 1/2 的財富大致相當於 90% 以下人口的財富。[ 18 ]
替代型號
經濟學家理查德·D·沃爾夫主張“沒有資本主義結構性缺陷的替代性經濟體系”,[ 41 ]他表示,鑑於資本主義公司(現有體系的主導機構)保留了撤銷改革的動力和資源,改革議程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夠的。例如,沃爾夫接著說:
大衛·施韋卡特認為,對任何問題的嚴肅批評不能僅僅滿足於僅僅注意到現有模型的負面特徵。相反,我們必須準確地具體說明替代方案的結構特徵:「但是,如果我們想做的不僅僅是簡單地譴責資本主義的罪惡,我們就必須面對『沒有替代方案』的主張——提出一個方案。[ 43 ]施韋卡特認為,在美國經濟體系的限制下,充分就業和有保障的基本收入都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有兩個:a)失業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徵,而不是系統性失敗的標誌;[ 17 ]和b)雖然資本主義在多頭政治下蓬勃發展,但它與真正的民主並不相容。[ 44 ]假設這些「民主赤字」對工作場所和新投資的管理產生重大影響,[ 45 ]許多經濟民主的支持者傾向於創造和實施一種新的經濟模式,而不是對現有經濟模式進行改革。
例如,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聲稱「共產主義忘記了生命是個人的。資本主義忘記了生命是社會性的,而兄弟情誼的王國既不是在共產主義的論點中,也不是在資本主義的對立面中找到的,而是在更高的綜合體中找到的。[ 46 ]關於生產力與購買力之間的差距,金恩博士認為:
歷史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加爾·阿爾佩羅維茨 (Gar Alperovitz)表示:「金的最終判決是他對系統性挑戰本質的理解的指導性證據,同時也提醒人們,鑑於傳統社會主義和企業資本主義都失敗了,現在是時候採取行動了。[ 48 ]
工會成員和社會運動家艾倫·恩格勒進一步認為,經濟民主是工人階級資本主義的替代方案。恩格勒在他的《經濟民主》一書中指出:
假設「民主不僅是一種政治價值,而且具有深遠的經濟影響,那麼問題不在於在計畫和市場之間進行選擇,而在於將這些制度整合到民主框架中」。[ 50 ]與資本主義一樣,經濟民主可以用三個基本特徵來定義:
- 工人自我管理:每個生產企業都由工人民主控制。
- 投資的社會控制:新投資的資金透過公共投資銀行網絡回到經濟。[ 15 ]
- 市場:企業之間以及企業與消費者在基本上不受政府價格管制的環境中互動。原料、生產工具和消費品的買賣價格很大程度取決於供需力量。
在現實世界的實踐中,施韋卡特承認經濟民主將比他的模型更複雜、更不「純粹」。然而,要掌握系統的本質並理解其本質動態,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其基本結構。資本主義的特徵是生產資源私有財產、市場和僱傭勞動。蘇聯的經濟模式透過農場和工廠的集體化,使生產資源的私有製服從公有化。它進一步使市場服從中央計劃,但保留了僱傭勞動制度。[ 51 ]
大多數提出的經濟民主模式通常都是從工作場所和資本所有權的民主化開始。其他提案也主張以某種形式的規劃取代市場(例如,Parecon)。
工人自我管理
在工人自我管理中,每個生產企業都由在那裡工作的人控制。工人負責設施的運營,包括組織、紀律、生產技術以及產品的性質、價格和分銷。有關分配的決定是民主做出的。權力下放問題透過民主代表來解決。管理階層由工人選舉,而不是由國家任命,不是由廣大社區選舉,也不是由股東選舉的董事會選舉。最終權力屬於企業職工,實行一人一票的原則。[ 52 ]
世界銀行資深經濟顧問戴維‧埃勒曼 (David P. Ellerman)表示,需要廢除的是僱傭合同,而不是私有財產。換句話說,“一家公司可以社會化,但在不屬於政府所有的意義上仍然保持‘私有’。” [ 53 ]埃勒曼在他的著作《民主公司》中指出:
或者,在施韋卡特的模型中,工人控制著工作場所,但他們並沒有「擁有」生產資料。生產資源被視為社會的集體財產。工人經營企業,以他們認為合適的方式使用其資本資產,並在他們之間分配利潤。在這裡,企業的社會「所有權」表現為兩種方式: 1)所有企業對其資本資產納稅,這些資本資產進入社會投資基金。實際上,工人是從社會租用資本資產。 2) 公司必須保存委託給他們的股本的價值。這意味著必須維持折舊基金來修復或更換現有股本。這筆錢可以用於資本更換或改進,但不能用於補充工人的收入。[ 55 ]
義大利的Legacoop和西班牙的Mondragon多部門工人合作社都已經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並展示了長期的可持續性。根據麻省理工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從這些歐洲經驗中學到的最大教訓是發展經濟整合的合作社網絡而不是單一合作社的重要性。[ 56 ]報告接著說:
投資的社會控制
雖然投資的社會控制沒有單一的方法或“藍圖”,但已經提出了許多策略。例如,加爾·阿爾佩羅維茨聲稱,現實世界中已經出現了許多策略來實現財富和資本所有權的民主化和去中心化。除了工人合作社之外,阿爾佩羅維茨還強調員工持股計畫、信用社和其他合作形式、社會企業、市政公用事業和公共銀行是他所謂的「多元化聯邦」的起點。[ 57 ]
另外,大衛·施韋卡特 (David Schweickart) 提議對資本資產徵收統一稅率,以取代所有其他營業稅。這種「資本資產稅」由中央政府徵收和投資。資金被分散到整個社會,首先按人均分配給地區和社區,然後根據過去的表現分配給公共銀行,然後分配給那些有盈利項目建議的公司。那些承諾增加就業的獲利項目比那些不承諾增加就業的項目更受青睞。在國家、地區和地方各級,立法機構決定將其資金的哪一部分用於公共資本支出,然後將剩餘部分發送到下一級。大多數銀行都設有創業部門,促進公司擴張和新公司創建。對於大型(區域或國家)企業,地方投資銀行由區域和國家投資銀行作為補充。這些也將是從國家投資基金獲得資金的公共機構。
銀行是公共而非私人機構,向商業企業提供贈款而不是貸款。施韋卡特認為,這些補助並不代表“免費資金”,因為投資補助被視為企業資本資產的補充,必須繳納資本資產稅。因此,資本資產稅起著利率的作用。銀行補助本質上是一種需要支付利息但不償還本金的貸款。[ 58 ]
雖然工人自我管理企業的經濟可能會比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失業率更低——因為銀行被要求始終優先考慮能夠增加就業的投資項目——但施韋卡特指出,它並不能保證充分就業。對投資的社會控制有助於增加就業。如果市場提供的就業不足,公共部門就成為最後的雇主。美國1978年《漢弗萊-霍金斯法案》最初的表述假設,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經濟中保證充分就業。經濟民主就採用了這種方法。對投資的社會控制可以阻止資本主義典型的週期性失業。[ 59 ]
市場
匈牙利歷史學家卡爾波蘭尼建議,市場經濟應該服從更大的社會需求。他指出,人類作為勞動力的來源,其繁殖的唯一目的並不是為市場提供工人。波蘭尼在《大轉型》中表示,雖然現代國家和市場經濟往往在資本主義下發展,但兩者在功能發展上是相互依存的。他聲稱,為了讓市場經濟真正繁榮,社會結構必須扮演重要角色。波蘭尼聲稱,土地、勞動力和金錢在資本主義下都是商品化的,儘管這些物品的內在目的從來不是為了「出售」——他稱之為「虛擬商品」。他說,自然資源是“上帝賜予的”,金錢是經過法律驗證的記帳條目,勞動力是人類的特權,而不是個人對市場經濟的義務。
施韋卡特的經濟民主是市場經濟的一種形式,至少就消費品和資本的配置而言是如此。公司從其他公司購買原材料和機械,並將其產品出售給其他企業或消費者。 「除了供需之外,價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監管,儘管在某些情況下價格控製或價格支持可能是合理的——因為它們在大多數現實世界的資本主義形式中被認為是合理的。 [ 15 ]
如果沒有對供需敏感的價格機制,生產者或計畫者就很難知道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哪種生產和行銷方法最有效。否則,很難激勵生產者既高效又創新。市場競爭以一種非獨裁、非官僚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儘管不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企業仍然努力獲利。然而,工人經營的公司中「利潤」的計算方式與資本主義下不同。對資本主義企業來說,勞動力被算作成本。對於工人經營的企業來說則不然。勞力並不是另一個與土地和資本同等的「生產要素」。工黨是剩餘索取者。一旦支付了包括折舊和資本資產稅在內的其他成本,工人們就可以獲得剩下的一切。[ 60 ]
由於工作場所和投資機制的結構方式,施韋卡特的模型旨在促進國家之間的公平貿易,而不是自由貿易。在經濟民主下,幾乎不會有跨國資本流動。企業本身不會遷往國外,因為它們是由自己的工人民主控制的。金融資本大部分留在國內,因為投資資金是公開產生的,法律規定必須在國內進行再投資。 「資本也不會流入該國,因為沒有股票、公司債券或企業可供購買。該國的資本資產是集體所有的,因此不能出售。” [ 61 ]
麥可·霍華德認為,「在維護商品交換方面,市場社會主義比非市場社會主義與其所取代的社會具有更大的連續性,因此,由於資本主義內部產生的傾向,它更有可能從資本主義中脫穎而出。但霍華德也表示,「社會主義社會中反對市場的一個論點是,它阻礙了全面共產主義的進步,甚至導致資本主義的倒退」。[ 62 ]從這個角度來看,經濟民主的非市場模式也被提出。
經濟民主是包容性民主的一部分
塔基斯·福托普洛斯(Takis Fotopoulos)在《邁向包容性民主》一書中將經濟民主描述為包容性民主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一種無國家、無貨幣和無市場的經濟,它排除了私人財富累積和社會某些階級特權的製度化,而不依賴神話。
擬議的製度旨在滿足所有公民的基本需求(宏觀經濟決策),並確保選擇自由(微觀經濟決策)。因此,該系統由兩個基本要素組成:(1)民主規劃,涉及工作場所集會、民眾集會和邦聯集會之間的反饋過程;(2)使用個人憑證的人工市場,確保選擇自由,但避免實際市場的不利影響。儘管大衛·佩珀稱這一體系為“一種基於勞動價值論的貨幣形式”,[ 63 ]它並不是一種貨幣模型,因為憑證不能用作一般的交換媒介和財富儲存。[需要引用]
包容性民主的另一個顯著特徵是區分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報酬是根據基本需要的成本和非基本需求的努力程度分別決定。包容性民主所依據的原則是,滿足基本需求是一項基本人權,所有有身體狀況的人都有權利從事最低限度的工作。相較之下,參與式經濟學保證只有公共財才能滿足基本需求,或透過同情心和失業者和無法工作的人的基本收入保障來滿足基本需求。[ 64 ]許多參與經濟學和參與主義的倡導者對此提出了質疑。[需要引用]
作為包容性民主的一部分,經濟民主是人民(共同體)在經濟領域的權威,這要求經濟權力的平等分配。因此,所有宏觀經濟決策(生產、消費和投資的總體水平,隱含的工作和休閒量,使用的技術等)都是集體做出的,沒有代表性。然而,微觀經濟決策是由單一生產或消費單位透過建議的憑證系統做出的。[需要引用]
與直接民主的情況一樣,經濟民主只有在參與者能夠輕鬆合作的情況下才可行。
改革議程
雖然改革議程傾向於批評現有體系並提出糾正措施,但它們並不一定提出替代資本主義基本結構的模式;生產資源、市場和僱用勞工的私有財產。
社會信用
許多分析師[誰? ]將生產與購買力之間的差距視為社會紅利。根據這種觀點,信貸是一種公共事業,而不是金融中心的債務。一旦對人類生產潛力進行再投資,社會產出盈餘實際上可以增加而不是抑制國內生產毛額,從而提高整體經濟效率。[ 65 ] 社會信用是一場經濟改革運動,起源於蘇格蘭工程師CH道格拉斯少校提出的理論。他的目標是將社會進步作為經濟體系的目標,這體現在「社會信用」一詞中,並發表在他的書《經濟民主》中。在這種觀點中,「經濟民主」一詞並不意味著工人對工業的控制。[ 66 ]
國家紅利和補償價格機制是社會信用計畫的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雖然這些措施從未以最純粹的形式實施,但它們為許多國家的社會信用政黨和保留「經濟民主」標題的改革議程提供了基礎。
國家紅利
彼得·巴恩斯(Peter Barnes)在他的《資本主義 3.0》一書中將“國家紅利”比作“大富翁”遊戲,在該遊戲中,所有參與者都從公平分配成功的財務機會開始,並在圍繞“國家紅利”移動時嘗試盡可能多地私有化。巴恩斯將棋盤遊戲與現實世界的商業區分開來,聲稱“人口中前 5% 的人比其餘 95% 的人擁有更多的財產”,這為少數人提供了每年約“5 萬億美元」的不公平優勢。遊戲開始。將收入(或財產)的“再分配”與“預先分配”進行對比,巴恩斯主張“財產化”(而不是公司私有化)“公地”,以普遍傳播所有權,而不是將財富從某有些人手中奪走並給予其他人。為此,他建議的機制是建立“公地部門”,確保企業部門為其使用的“公地”付費,並公平分配收益,造福當代和子孫後代的社會。
這種改革的一個現實例子是美國阿拉斯加州,該州的每個公民每年都透過「阿拉斯加永久基金紅利」獲得該州石油收入的一部分。巴恩斯建議這種模式可以擴展到其他州和國家,因為「我們共同擁有許多有價值的資產」。隨著企業對公共資產的污染增加,此類污染的許可證將變得更加稀缺,從而推高這些許可證的價格。 “減少污染等於增加收入”,隨著時間的推移,“數萬億美元可能流入美國永久基金”。[ 67 ]
然而,這些提案都沒有達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建議的任務:
巴恩斯認為任何此類改革都不太可能。湯瑪斯潘恩最初建議實行國家紅利來補償英國圈地的殘酷性,但他的想法從未被採納。[ 67 ]
壟斷權力與公共事業
史密斯建議廢除或重新定義財產權法,並特別尊重“公地”,而不是表面上補償合法化的不平等。[ 18 ]史密斯認為,自然資源和技術的專有所有權應轉變為包容性有條件所有權-條件是社會應收取所有自然資源的租金價值。[ 69 ]斯密認為,封建制度下壟斷的基本原則從未被放棄,排他性封建產權的殘餘限制了西方文化中資本主義的潛在效率。[ 26 ]他估計約 60% 的美國資本只不過是不勞而獲的財富的資本化價值。他提出,消除這些壟斷價值將使經濟效益加倍,維持生活質量,並將工作時間減少一半。只有消除西方經濟體中所有典型的壟斷方法才能阻止浪費性的貨幣流動。[ 70 ]
斯密將「初級(封建)壟斷」分為四大類:銀行業;土地;技術和通訊。他列出了「二級(現代)壟斷」的三大類;保險、法律、醫療保健。[ 71 ]史密斯進一步聲稱,將這些排他性權利轉變為包容性人權將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份額之爭,從而消除維持壟斷結構所需的大多數辦公室和員工,並停止為保護它們而產生的戰爭。消除壟斷體系中約一半的經濟活動將使公共資源的成本減少約一半,並大幅減少最有影響力的貧窮因素。[ 26 ]
在史密斯看來,大多數稅收應該被取消,生產性企業應該由私人擁有和管理。[ 72 ]發明者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所有科技都應歸入公共領域。目前通過許可壟斷的關鍵服務應作為人權進行立法。[ 73 ]
史密斯設想在一個包容性社會中,在社會所有的銀行公地下實現平衡的經濟,所有人享有充分和平等的權利。 [ 74 ]聯邦地區向社會基金收取土地和技術資源租金,以運作政府並滿足社會需求。[ 75 ]社會所有銀行透過為社會基礎設施和工業創造無債務資金來提供金融資本。[ 76 ]租金價值透過公共基礎建設支出回歸社會。當地勞動力經過培訓和僱用來建造和維護供水系統、下水道、道路、通訊系統、鐵路、港口、機場、郵局和教育系統。[ 77 ]購買力在區域流通,勞動力將工資用於消費,政府將資源租金和銀行利潤用於維持基本服務。[ 78 ]
史密斯認為,所有貨幣體系,包括貨幣市場,都應該在部分準備金銀行體系內運作。[ 79 ]金融資本應該是所有公民的總儲蓄,透過初級創造的貨幣來平衡以填補任何短缺,或透過增加準備金要求來消除任何盈餘來平衡它。[ 80 ]所需準備金的調整應促進社會創造的資金或儲蓄建設之間的平衡。社會所有銀行系統內的任何儲蓄短缺都應該透過簡單地印刷來緩解。[ 81 ]
合作社
合作社是人們自願聯合起來的自治協會,透過共同擁有和民主控制的企業來滿足他們共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需求和願望。合作社以各種名義在各種形式的經濟民主中扮演重要角色。合作社商業模式分為消費者合作社或工人合作社,是經濟民主利益的基礎。
根據國際合作社聯盟關於合作社身分的聲明,「合作社是由社員控制的民主組織,社員積極參與政策制定和決策。當選代表的男性和女性對社員負責。在初級合作社中成員享有平等的投票權(一名成員一票),其他級別的合作社也以民主方式組織。
工人合作社
根據美國工人合作社聯合會的說法:「工人合作社是由其成員(即在其中工作的人)擁有和控制的商業實體。工人合作社的兩個核心特徵是:1)工人投資並擁有企業(二)決策民主,普遍堅持一工一票的原則。工人合作社佔據美國多個部門和產業,主要分佈在東北部、西海岸和中西部北部,全美共有300個民主工作場所,僱用超過3,500人,年收入超過4億美元。雖然有些是較大的企業,但大多數都是小型企業。 1990 年至 2010 年間,科技和家庭醫療保健穩定成長,是近期成長的主要領域。[ 82 ]
工人合作社普遍採用一種被稱為「職場民主」的產業模式,它拒絕傳統僱傭合約中隱含的「主僕關係」。[ 83 ]根據威爾金森和皮克特的觀點,所有權或參與本身都不足以在工作場所建立民主。 「任何股權計劃都只不過是激勵計劃,旨在讓員工更服從管理層,有時還為退休提供儲備金……為了對公司業績產生可靠的影響,股權必須與更具參與性的管理方法相結合。[ 84 ]達爾進一步認為,自治企業不應與它們可能類似的其他系統混淆:
在工人合作社中,淨收入被稱為盈餘而不是利潤,並根據工作時間、資歷或其他標準在成員之間分配。在工人合作社中,工人擁有自己的工作,因此對當地環境有直接的利害關係,並且有權以造福社區而不是破壞社區的方式開展業務。一些工人合作社維持所謂的“多重底線”,不僅根據淨收入來評估成功,還根據企業的可持續性、對社區的貢獻以及工人的幸福和壽命等因素來評估成功。[ 86 ]
根據企業的規模和類型,員工控制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決策方法包括:選舉產生的董事會、選舉產生的經理、管理職務、完全不管理、協商一致、多數投票或上述的組合。[ 86 ]參與決策成為每個成員的責任和特權。[ 87 ]在一種變體中,工人通常在開始工作時投資。[ 86 ]每個成員擁有一股股份,這使其所有者在公司決策中擁有一票表決權。雖然會員資格不是就業的必要條件,但只有員工才能成為會員。[ 88 ]
肯尼斯·W·史蒂克斯 (Kenneth W. Stikkers) 表示,西班牙巴斯克地區的蒙德拉貢合作社已經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民主水平。蒙德拉貢成立於 1956 年,現已成為超越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二分法的經濟模式,從而幫助我們想像針對當前經濟問題的創意解決方案。[ 89 ]經濟學家理查德·D·沃爾夫認為蒙德拉貢是「資本主義生產組織的極其成功的替代方案」的一個例子。[ 90 ]經濟學家湯姆·溫特斯(Tom Winters)提出了通過全國範圍內的工人所有權實現經濟民主的理念,他指出“建立合作經濟是收回我們共同創造的財富的一小步。” [ 91 ]
消費者合作社
消費者合作社歸其客戶所有,以實現互惠互利。消費者以服務而非利潤為導向,通常提供資金來創辦或購買企業。實際上,消費者合作社以有競爭力的市場價格對商品和服務進行定價。合作社根據公式將利潤返還給消費者/所有者,而不是向單獨的投資者團體支付費用。
格雷格·麥克勞德在他的著作《從蒙德拉貢到美國》中指出,「在消費者合作社中,顧客成員擁有資本,而僱員則受制於資本,正常的動態是勞資之間的對抗關係。然而,在一些合作社中,消費者/所有者也是工人。例如,蒙德拉貢開發了一家大型「混合」合作社,在西班牙銷售雜貨和家具。
消費者合作社的組織和運作各不相同,但通常遵循羅奇代爾原則。消費者合作社也可以組成合作社聯合會。這些可能採取合作批發協會的形式,透過這些協會以批發價格集體購買商品,並且在某些情況下合作擁有工廠。或者,他們也可以是合作社工會的成員。
消費者合作社與「折扣俱樂部」有很大不同,「折扣俱樂部」收取年費以換取購物折扣。俱樂部不由會員擁有或管理,利潤歸投資者而非會員所有。[ 92 ]
食品合作社
大多數食品合作社都是專門從事雜貨產品的消費者合作社。會員光顧商店並參與選舉投票。成員選舉董事會來做出高層決策並招募經理。[ 92 ] 食品合作社最初成立的目的是提供新鮮的有機農產品,作為包裝進口產品的可行替代品。除了為消費者提供更新鮮的產品之外,本地和緩慢的糧食生產概念還可以幫助當地農民繁榮發展。但有機食品在企業商店中的日益普及證明了消費者意識的擴大和全球行銷的活力。[ 87 ]
例如,俄勒岡州波特蘭合作社與國內和國際合作社合作,透過企業特許經營權設法在市場競爭中生存。正如 Food Front 的財務經理 Lee Lancaster 所說,「合作社可能是一種民主經濟模式,可以幫助指導商業決策以滿足人類需求,同時尊重社會和自然的需求」。然而,他承認,很難維持合作社之間的合作,同時又避免通常會導致權力集中的整合。[ 87 ]
區域交易貨幣
史密斯認為,「貨幣只是土地(資源)、勞動力和工業資本結合產生的財富的代表」。他聲稱,當另一個國家對其整個經濟擁有如此大的影響力時,沒有一個國家是自由的。但史密斯聲稱,透過整合資源,發展中國家擁有所有這三個財富基礎:
史密斯進一步解釋說,已開發國家需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資源,就像發展中國家需要來自已開發國家的金融資本和技術一樣。除了帝國中心的軍事力量優越外,不發達國家實際上也擁有更優越的討價還價籌碼。有了獨立的貿易貨幣,發展中國家可以將其資源與已開發國家交換最新的工業技術。以物易物貿易避免了「硬通貨壟斷」[需要澄清]以及由此產生的弱國和強國之間的不平等貿易。史密斯認為,以物易物是德國解決「旨在扼殺她」的許多財政困難的方式,並且「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解決了貿易爭端」。他聲稱,當帝國中心訴諸軍事力量來阻止這種以物易物貿易並維持對他人資源的壟斷控制時,他們的排他性權利意圖就暴露無遺。[ 18 ]
工作場所民主化與生產性資產分配
工作場所作為一個需要民主化的政治實體
工作場所民主被認為是解決因將員工排除在決策之外而產生的問題(例如員工士氣低落、員工疏離和員工敬業度低)的可能解決方案。[ 93 ]
政治理論家伊莎貝爾·費雷拉斯認為,「我們時代的民主本質與工作經驗的現實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 94 ]她認為,現代公司的兩種基本投入,資本和勞動力,被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公司的資本所有者在股東民主制度內行使權力,該制度根據他們在公司的資本投資額民主地分配話語權。另一方面,工黨很少能從在公司內部表達擔憂的製度中受益。她認為,企業不僅僅是經濟組織,特別是考慮到它們對人們的生計、環境和權利擁有權力。相反,費雷拉斯認為,最好將公司理解為政治實體。作為政治實體,“企業必須遵守我們國家的民主承諾,這一點至關重要。” [ 94 ]
德國以及更廣泛的歐盟已經嘗試了一種被稱為「共同決定」的工作場所民主方式,該制度允許工人選舉代表進入公司董事會。對工作場所民主的常見批評包括,民主工作場所的效率低於等級制工作場所,管理者最有能力做出公司決策,因為他們受過更好的教育並了解更廣泛的商業環境。
創造生產性資產的廣泛分佈
對資本主義最大的批評之一是它將經濟權力以及政治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經濟民主理論家認為,解決權力不平等集中問題的一個方法是建立將生產性資產的所有權分配給全體人口的機制。在《正義即公平:重述》一書中,約翰·羅爾斯認為,只有兩個制度可以體現他的正義原則的主要特徵:自由社會主義或擁有財產的民主。[ 95 ]在擁有財產的民主制度中,羅爾斯設想廣泛使用工人所有的合作社、企業的部分僱員所有權、死後重新分配資產以防止財富積累的製度,以及強大的資產分配製度。擁有生產性資產的再分配。[ 96 ]
在讓所有權更廣泛導致更公平結果的理念下,人們提出了各種基於資產的福利和資產再分配的建議。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基於資產的福利策略,例如英國的兒童信託基金或美國的個人發展帳戶,旨在幫助人們省錢,以便將其投資於教育、住房所有權或創業。更具實驗性和左傾的提議包括工人所有的合作社、ESOPS或羅默的優惠券社會主義。
批評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認為,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屬於私人企業,只能透過每天在市場上行使的消費者選擇來維持。 [ 97 ]他聲稱,「資本主義社會秩序」因此「是最嚴格意義上的經濟民主」。[ 98 ]米塞斯的批評者聲稱,消費者在購買時只對產品的價值進行投票——他們沒有參與公司的管理,也沒有投票決定如何使用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