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在 |
根據正典福音書記載耶穌的生平 |
---|
門戶網站:基督教聖經 |
耶穌的生平主要在四福音書中概述,其中包括他的家譜和誕生、公共事工、受難、預言、復活和升天。[ 2 ] [ 3 ]新約的其他部分-例如保羅書信,它們可能是在 20 到 30 年內寫成的,[ 4 ]其中包括對耶穌生平中關鍵事件的提及,例如《最後的晚餐》、[ 2 ] [ 3 ] [ 5 ]和使徒行傳( 1:1-11 ),其中提到升天事件的次數比正典福音書[ 6 ] [ 7 ]也詳細闡述了耶穌的生平。除了這些聖經文本之外,還有聖經外的文本提到耶穌生平中的某些事件,例如約瑟夫斯論耶穌和塔西佗論基督。
在福音書中,耶穌的事工始於施洗約翰的洗禮。耶穌來到約旦河,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之後在猶太沙漠禁食四十晝夜。這個早期時期也包括耶穌在迦拿婚姻中所行的第一個神蹟。
耶穌傳教的主要地點是加利利和猶太,有些活動也在附近地區進行,如比利亞和撒瑪利亞。耶穌在加利利的活動包括許多神蹟和教導。
家譜與誕生
耶穌的家譜和誕生在四本正典福音書中的兩本中有描述: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 8 ]路加將家譜往上追溯至亞當和上帝,而馬太則將家譜向下追溯至耶穌。[ 9 ]兩本福音書都說耶穌不是由約瑟所生,而是由聖靈在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的子宮裡奇蹟般地受孕。[ 10 ]兩個記載都將約瑟追溯到大衛王,從那裡追溯到亞伯拉罕。這些清單在亞伯拉罕和大衛之間是相同的(除了一個),但在大衛和約瑟夫之間幾乎完全不同。[ 11 ] [ 12 ]太稱雅各是約瑟的父親,路加說約瑟是希利的兒子。解釋家譜之間差異的嘗試本質上是多種多樣的。[ 13 ] [ 14 ] [ 15 ]許多現代學術將它們解釋為文學發明。[ 16 ]
路加福音和馬太福音對耶穌誕生的記載有許多共同點。兩者都記載耶穌出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母親是處女。在路加福音的記載中,約瑟和馬利亞從拿撒勒的家前往伯利恆進行人口普查,耶穌在那裡出生並被放在馬槽裡。[ 17 ]天使稱他為萬民的救世主,牧羊人前來崇拜他;然後一家人返回拿撒勒。在《馬太福音》中,東方三博士跟隨一顆星星來到他們一家居住的伯利恆,為生為猶太人之王的耶穌帶來禮物。希律王為了殺死耶穌,在伯利恆屠殺了所有兩歲以下的男性,但耶穌的家人逃到埃及,後來在拿撒勒定居。幾個世紀以來,聖經學者一直試圖調和這些矛盾,[ 18 ]而現代學術大多將它們視為傳奇。[ 19 ] [ 20 ] [ 21 ] [ 22 ] [ 23 ]一般來說,他們認為歷史性問題是次要的,因為福音書主要是作為神學文獻而不是按時間順序寫的。[ 24 ] [ 25 ] [ 26 ] [ 27 ]
部
新約聖經敘述耶穌一生的五個主要里程碑是祂的洗禮、顯聖容、受難、復活和升天。[ 28 ] [ 29 ] [ 30 ]
在福音書中,耶穌的事工始於施洗約翰的洗禮,當時他大約三十歲。然後耶穌開始在加利利傳道並聚集門徒。[ 31 ] [ 32 ]耶穌被宣告為基督後,三位門徒見證了祂的顯聖容。[ 33 ] [ 34 ]施洗約翰去世和顯聖容後,耶穌開始了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後旅程,並預言了自己將在那裡死去。[ 35 ]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與法利賽人的摩擦加劇,他的一個門徒同意為了三十塊銀子出賣他。[ 36 ] [ 37 ] [ 38 ]
在福音書中,耶穌的事工從他在約旦河附近的羅馬猶太和外約旦的鄉村受洗開始,在與門徒一起吃最後的晚餐後在耶路撒冷結束。[ 32 ]路加福音(3:23 )指出,耶穌開始傳道時「大約30歲」。[ 39 ] [ 40 ]耶穌的年表通常將他事工的開始日期估計為 27-29 日,結束日期為 30-36 日。[ 39 ] [ 40 ] [ 41 ] [ 42 ]
耶穌早期的加利利事工開始於他受洗後從猶太沙漠回到加利利。[ 43 ]在這個早期時期,他在加利利周圍傳教,並招募了他的第一批門徒,他們開始與他一起旅行,並最終形成早期教會的核心[ 31 ] [ 32 ],因為人們相信使徒們從耶路撒冷分散到建立了宗座見。主要的加利利事工始於馬太福音第 8 章,包括十二使徒的委任,涵蓋了耶穌在加利利的大部分事工。[ 44 ] [ 45 ]施洗約翰過世後,耶穌準備前往耶路撒冷,最後的加利利事工開始了。 [ 46 ] [ 47 ]
在他後來的猶太事工中,耶穌開始了他穿越猶太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後旅程。[ 33 ] [ 34 ] [ 48 ] [ 49 ]在後來的庇哩亞事工中,當耶穌前往耶路撒冷時,從加利利海(實際上是一個淡水湖)沿著約旦河向下大約三分之一的路程,他回到耶路撒冷他受洗的地方。[ 50 ] [ 51 ] [ 52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事工有時被稱為受難週,從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開始。[ 53 ]福音書比其他時期提供了更多有關最後事工的細節,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文本講述了耶穌在耶路撒冷生命的最後一周。[ 54 ]在福音書中,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週即將結束時,耶穌與祂的門徒們吃了最後的晚餐,第二天就被出賣、逮捕和審判。[ 55 ]審判以祂被釘十字架和死亡而告終。埋葬三天后,他復活了,並在 40 天的時間內向他的門徒和眾多追隨者(總共約 500 人)顯現1 Corinthians 15 NIV [ 56 ],之後他升天。[ 6 ] [ 7 ]
事工地點
在新約聖經的記載中,耶穌傳教的主要地點是加利利和猶太,週邊地區也有活動,例如比里亞和撒瑪利亞。[ 31 ] [ 32 ]
耶穌事工的福音敘述傳統上被分成具有地理性質的部分。
洗禮與誘惑
耶穌的洗禮標誌著他公共事工的開始。這事件記錄在正典福音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在約翰福音 1 章 29-33 節中,施洗約翰不是直接敘述,而是見證了這件事。[ 61 ] [ 62 ]
在新約聖經中,施洗約翰宣揚“水的洗禮”,不是為了寬恕,而是為了罪孽的赦免而懺悔或悔改(路加福音3:3),並宣稱自己是“用聖者施洗”的先驅。他這樣做是為耶穌預備道路。[ 63 ]耶穌來到約旦河,在那裡接受約翰的洗禮。[ 63 ] [ 64 ] [ 65 ]洗禮的場景包括天堂打開、聖靈像鴿子一樣降臨,以及來自天堂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很高興。” [ 63 ] [ 66 ]
大多數現代學者認為耶穌接受約翰的洗禮這一事實是一個具有高度確定性的歷史事件。[ 67 ] [ 68 ] [ 69 ] [ 70 ] 詹姆斯‧鄧恩(James Dunn)指出,耶穌的洗禮和受難的歷史性「幾乎得到普遍同意」。[ 71 ]與耶穌被釘十字架一樣,大多數學者將其視為關於他的兩個歷史上確定的事實之一,並經常將其作為研究歷史耶穌的起點。[ 71 ]
馬太福音、[ 72 ] 馬可福音、[ 73 ]和路加福音詳細描述了耶穌的誘惑。[ 74 ]在這些敘述中,耶穌受洗後在猶太沙漠禁食了四十晝夜。就在這時候,撒但向耶穌顯現並試探他。耶穌拒絕了每一個誘惑後,撒旦就離開了,天使來帶給耶穌營養。
呼召門徒和早期事工
第一批門徒的呼召是福音書中的一個關鍵情節,它開始了耶穌積極的事工,並為跟隨祂的一群人奠定了基礎,後來形成了早期教會。[ 75 ] [ 76 ]故事發生在馬太福音 4:18-22、馬可福音 1:16-20和 路加福音 5:1-11中,關於加利利海的事。約翰福音 1:35-51記載了稍早前在施洗約翰面前與兩位門徒的第一次會面。特別是在馬可福音中,耶穌事工的開始和第一批門徒的呼召是密不可分的。[ 77 ]
在《路加福音》(路加福音 5:1-11),[ 78 ]該事件是第一次奇蹟般的捕魚事件的一部分,導致西庇太的兒子彼得、雅各和約翰成為耶穌的門徒。[ 79 ] [ 80 ] [ 81 ]約翰福音 1 章 35-51 節中門徒的聚集遵循了許多新約中繼續存在的門徒訓練模式,接受別人見證的人自己也成為耶穌的見證人。安得烈跟隨耶穌是因為施洗約翰的見證,腓力帶著拿但業,約翰福音 4 章 4 至 26 節中延續了這種模式,井邊的撒瑪利亞婦人向鎮民見證耶穌。[ 82 ]
這個早期時期也包括耶穌在迦拿婚姻中的第一個神蹟,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和他的門徒被邀請參加婚禮,當酒用完時,耶穌透過施行神蹟將水變成酒。[ 83 ] [ 84 ]
加利利的事工與神蹟
耶穌在加利利的活動包括許多神蹟和教導。這時期的開頭包括《百夫長的僕人》(8:5-13)和《平息風暴》(馬太福音8:23-27),兩者都涉及信心克服恐懼的主題。[ 85 ] [ 86 ] [ 87 ]在這個時期,耶穌也聚集了門徒,例如呼召馬太。[ 88 ]委任十二使徒講述了耶穌門徒中十二使徒的最初選擇。 [ 89 ] [ 90 ] [ 91 ]
在宣教講道中,耶穌指示馬太福音 10 章 2-3 節中提到的十二使徒在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傳道時不要攜帶任何物品。[ 44 ] [ 45 ]路加福音 10:1-24中另外提到了七十個門徒,其中耶穌任命了更多的門徒,並派他們兩人一組,按照傳教士的命令,在耶穌到達那裡之前進入村莊。[ 92 ]
聽到施洗約翰的死訊後,耶穌私下乘船撤到伯賽大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地方,在那裡他向從城鎮徒步跟隨他的人群講話,並用由一個人提供的“五餅二魚”餵飽他們。[ 93 ]此後,福音書在馬太福音 14:22-23、馬可福音 6:45-52和 約翰福音 6:16-21中介紹了在水上行走的情節,作為發展耶穌和他的門徒之間關係的重要一步。[ 94 ]這一集強調了信仰的重要性,指出當彼得試圖在水面上行走時,彼得因失去信心並變得害怕而開始下沉,在這一集的結尾,門徒增強了對耶穌和信仰的信心。[ 95 ]
這時期的主要教義包括馬太福音 15:1-20 和馬可福音 7:1-23關於污穢的論述,耶穌在回應法利賽人的抱怨時說:「進入人口裡的,並不使他'不潔淨, ’但從他嘴裡說出的話,那就是他‘不潔淨’」。[ 96 ]
在這一集之後,耶穌撤退到地中海附近的“推羅和西頓的部分地區” ,馬太福音 15:21-28和馬可福音 7:24-30中迦南婦人的女兒的情節就發生在那裡。[ 97 ]這一集是耶穌如何強調信仰價值的一個例子,他告訴女人:“女人,你有偉大的信仰!你的請求得到了滿足。” [ 97 ]路加福音 17:11-19中潔淨十個痲瘋病人的事件也強調了信心的重要性。[ 98 ] [ 99 ]
在《馬可福音》中,耶穌經過西頓後,進入了加利利東南部十個城市的低加波利地區,馬可福音 7 章 31-37節記載了在那裡醫治聾啞人的奇蹟,在醫治之後,弟子們說:“他甚至使聾子聽見,使啞巴說話。”這一集是一系列敘述的奇蹟中的最後一個,這些奇蹟是彼得在馬可福音 8 章 29 節中宣告耶穌為基督的基礎。[ 100 ]
宣告為基督
《彼得的認罪》提到了新約聖經中的一個情節,其中耶穌向他的門徒問一個問題:“你們說我是誰?”使徒彼得宣稱耶穌是基督──人們所期待的彌賽亞。三本對觀福音書描述了這一宣告:馬太福音 16:13-20、馬可福音 8:27-30和路加福音 9:18-20。[ 101 ] [ 102 ]
彼得的懺悔開始於耶穌和他的門徒之間的對話,其中耶穌開始詢問“眾人”中對他自己的當前看法,問道:“眾人說我是誰?” [ 101 ]弟子們提供了多種當時常見的假設。然後耶穌問門徒自己的看法:你們說我是誰?只有西門彼得回答他: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 102 ] [ 103 ]
在馬太福音 16:17中,耶穌因彼得的回答而祝福他,隨後表明他是教會的磐石,並表示他將把「天國的鑰匙」交給彼得。[ 104 ]
在祝福彼得時,耶穌不僅接受了彼得所賦予他的「基督」和「上帝的兒子」的稱號,而且透過聲明他的天父已將其啟示給彼得來宣告這一宣告是神聖的啟示。[ 105 ]在這一斷言中,藉由認可這兩個頭銜都是神聖的啟示,耶穌明確地宣稱自己既是基督,又是上帝的兒子。[ 105 ]宣告耶穌為基督是基督論和彼得認信的基礎,耶穌接受這個稱號是新約敘述中對此的明確聲明。[ 106 ]雖然這段經文的某些內容很可能是真的,但提到耶穌是基督和上帝的兒子很可能是馬太的補充。[ 107 ]
變形
耶穌變容是新約聖經敘事中的一個情節,其中耶穌變容並在山上發光。[ 108 ] [ 109 ]對觀福音書(馬太福音 17:1-9,馬可福音 9:2-8,路加福音 9:28-36)對此進行了描述,彼得後書 1:16-18也提到了它。[ 108 ]在這些記載中,耶穌和祂的三位使徒去了一座山(顯聖山)。在山上,耶穌開始發出明亮的光。然後先知摩西和以利亞出現在他旁邊,他與他們說話。然後耶穌被天空中的聲音稱為“兒子”,被認為是父神,就像耶穌的洗禮一樣。[ 108 ]
顯聖容是福音書中耶穌所行的神蹟之一。 [ 109 ] [ 110 ] [ 111 ]這個奇蹟在正典福音書中出現的其他奇蹟中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個奇蹟發生在耶穌本人身上。[ 112 ] 托馬斯·阿奎那認為顯聖容是“最偉大的奇蹟”,因為它補充了洗禮並展示了天堂生活的完美。[ 113 ]顯聖容是福音敘述耶穌一生的五個主要里程碑之一,其他三個是洗禮、受難、復活和升天。[ 28 ] [ 29 ]在新約聖經中,顯聖容是一個關鍵時刻,山上的場景被描述為人性與上帝相遇的點:暫時與永恆的交匯處,以耶穌本人作為連結者。間的橋樑。[ 114 ]
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後旅程
在施洗約翰去世和顯聖容後,耶穌開始了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後旅程,並預言了自己將在那裡死去。[ 35 ] [ 115 ] [ 116 ]約翰福音指出,在最後的旅程中,耶穌回到了他受洗的地方,約翰福音 10 章 40-42 節指出,“約旦河西岸有許多人相信他”,說“約翰所說的關於這個人的一切都是真實的」。[ 50 ] [ 51 ] [ 52 ]根據約翰福音1:28和3:23中施洗者在伯達巴拉和埃農的活動,耶穌受洗的地區被推斷為庇哩亞地區附近。[ 117 ] [ 118 ]學者們普遍認為耶穌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路線經過比利亞。[ 52 ]
這一時期的事工包括《關於教會的論述》,其中耶穌預見了未來的追隨者群體,並解釋了他的使徒在領導這個群體中的作用。[ 119 ] [ 120 ]它包括馬太福音十八章中迷失的羊和不饒恕的僕人的比喻,也指的是天國。演講的總主題是對未來追隨者群體的預期,以及他的使徒在領導過程中的作用。[ 120 ] [ 121 ]耶穌在十八章十八節對宗徒們說:「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該話語強調了謙卑和自我犧牲的重要性,作為預期社區中的崇高美德。它教導我們,在神的國度裡,最重要的是孩子般的謙卑,而不是社會的顯赫地位和聲望。[ 120 ] [ 121 ]
在此時期結束時,《約翰福音》包括約翰福音 11 章 1 至 46 節中拉撒路復活的情節,其中耶穌在埋葬四天后使伯大尼的拉撒路復活。[ 53 ]在約翰福音中,拉撒路的復活是「七個神蹟」的高潮,逐漸證實了耶穌作為神的兒子和所期待的彌賽亞的身份。[ 122 ]這也是一個關鍵的插曲,引發了一系列事件,導致人群在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時尋找耶穌,導致該亞法和公會決定計劃殺害耶穌。[ 123 ]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周
耶穌生命最後一週(通常稱為受難週)的描述佔據了正典福音書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敘述。[ 54 ]那一週的敘述從最後進入耶路撒冷的描述開始,以他被釘十字架結束。[ 53 ] [ 125 ]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週是耶穌在加利利開始穿越比里亞和猶太的旅程的結束。[ 53 ]就在耶穌最後進入耶路撒冷的記載之前,約翰福音包含了拉撒路復活的情節,這加劇了耶穌和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本周初,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受到歡呼的人群的歡迎,加劇了緊張氣氛。[ 53 ]
這週以凱旋進入耶路撒冷開始。在耶穌「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事工」的那一周,他參觀了聖殿,並與貨幣兌換商因將聖殿用於商業目的而發生了衝突。接下來是與祭司和長老的辯論,其中他的權威受到質疑。他的門徒之一加略人猶大決定為了三十塊銀子出賣耶穌。[ 38 ]
接近週末,耶穌與門徒共進最後的晚餐,期間他設立了聖體聖事,並在告別演說中為他的離開做好準備。晚餐後,耶穌在花園裡的痛苦中被一個吻出賣,並被逮捕。耶穌被捕後,被大多數門徒拋棄,彼得三度否認他,正如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所預言的那樣。[ 126 ] [ 127 ]最後一週從他進入耶路撒冷開始,以他在星期五被釘十字架和埋葬結束。
熱情
背叛與逮捕
在馬太福音 26:36-46、馬可福音 14:32-42、路加福音 22:39-46和約翰福音 18:1中,最後的晚餐後,耶穌立即散步去祈禱,馬太福音和馬可將這個祈禱的地方稱為花園客西馬尼園。[ 128 ] [ 129 ]
耶穌由彼得、約翰和大雅各陪同,他要求他們「留在這裡,與我一起警醒」。他離開他們“一箭之遙”,在那裡他感到壓倒性的悲傷,並說:“我的父親,如果可能的話,讓這杯從我身邊經過。儘管如此,讓它成為你而不是我想要的。[ 129 ]只有路加福音提到了耶穌流汗的細節,以及在耶穌接受天父旨意時安慰耶穌的天使的降臨。禱告結束後,他回到門徒身邊,發現他們都睡著了,在馬太福音 26:40 中,他問彼得:“那麼,你們不能陪我守候一個小時嗎?” [ 129 ]
在花園裡時,猶大出現了,伴隨著一群人,其中包括猶太牧師、長老和攜帶武器的人。猶大親吻耶穌,向群眾認出他,然後群眾逮捕了耶穌。[ 129 ] [ 130 ]耶穌的一位門徒試圖阻止他們,並用劍割下了人群中一名男子的耳朵。[ 129 ] [ 130 ]路加指出耶穌奇蹟般地治癒了傷口,約翰和馬太指出耶穌批評了這一暴力行為,堅持認為他的門徒不應反抗他的逮捕。在馬太福音 26:52中,耶穌說了一句眾所周知的話:凡靠刀劍活著的,也必死於刀劍之下。[ 129 ] [ 130 ]
正義
在四福音書的敘述中,耶穌被出賣和被捕後,他被帶到公會,一個猶太司法機構。[ 131 ]耶穌受到公會的審判、嘲笑和毆打,並因聲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而受到譴責。[ 130 ] [ 132 ] [ 133 ]然後他被帶到本丟彼拉多那裡,猶太長老請求彼拉多審判並定罪耶穌-指控他自稱是猶太人的王。[ 133 ] 經過審問,耶穌沒有提供多少答复,彼拉多公開宣稱他認為耶穌無罪,但群眾堅持要求懲罰。彼拉多隨後下令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130 ] [ 132 ] [ 133 ] [ 134 ]儘管福音書的記載在各種細節上有所不同,但它們對耶穌受審的一般特徵和總體結構是一致的。[ 134 ]
公會審判後,耶穌被帶到彼拉多的衙門法庭。只是在《路加福音》中,彼拉多發現耶穌來自加利利,屬於希律安提帕的管轄範圍,於是決定把耶穌送到希律那裡。希律·安提帕(就是之前下令處死施洗約翰的那個人)長期以來一直想見耶穌,因為他一直希望觀察耶穌所行的神蹟之一。[ 135 ]然而,耶穌並沒有回答希律的問題,也沒有回答祭司長和文士的強烈指控。希律和他的士兵嘲笑耶穌,給他穿上一件華麗的袍子,當作猶太人的王,然後把他送回彼拉多那裡。那天希律和彼拉多成為了朋友:因為之前他們是敵對的。[ 136 ]在審問耶穌但沒有得到答覆後,希律認為耶穌沒有威脅,並將他送回彼拉多。[ 137 ]
耶穌從希律王的法庭回來後,彼拉多公開宣稱他認為耶穌無罪,但群眾堅持判處死刑。羅馬帝國的普遍統治將死刑嚴格限制在羅馬總督的法庭上[ 138 ],彼拉多決定公開洗手,因為他與耶穌的死無關。因此,彼拉多在正式聽證會上將自己表現為耶穌案件的辯護律師,而不是法官,但他下令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 139 ] [ 140 ] [ 141 ]
受難與埋葬
耶穌的受難在所有四本正典福音書中都有描述,並得到了那個時代的其他資料(例如約瑟夫斯和塔西佗)的證實,並被視為一個歷史事件。[ 142 ] [ 143 ] [ 144 ]
經過考驗後,耶穌前往加略山(這條路傳統上被稱為苦路),三本對觀福音書表明他得到了古利奈人西門的幫助,羅馬人強迫他這樣做。[ 145 ] [ 146 ]在路加福音 23:27-28中,耶穌告訴跟隨祂的眾多婦女,不要為祂哭泣,而是為自己和孩子哭泣。[ 145 ]到達加略山(各各他)後,有人向耶穌提供摻有苦膽的酒喝-通常是作為止痛藥。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指出他拒絕了這一點。[ 145 ] [ 146 ]
士兵隨後將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並為他的衣服拈鬮。十字架上耶穌的頭頂上刻著「猶太人的王」的字樣,士兵和路過的人都嘲笑他的稱號。耶穌被釘在兩個被定罪的小偷中間,其中一個斥責耶穌,另一個則為他辯護。[ 145 ] [ 147 ]每本福音書都有自己對耶穌最後一句話的記載,包括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句話。 [ 148 ] [ 149 ] [ 150 ]在約翰福音 19:26-27中,耶穌將他的母親託付給他所愛的門徒,在路加福音 23:34中他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通常解釋為他對羅馬士兵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寬恕。[ 148 ] [ 151 ] [ 152 ] [ 153 ]
在三本對觀福音書中,釘十字架伴隨著各種超自然事件,包括天空的黑暗、地震和(在馬太福音中)聖徒的復活。[ 146 ]耶穌死後,聖殿的 幔子被撕裂,這在對觀福音中有所提及。 [ 146 ]羅馬士兵並沒有打斷耶穌的腿,就像他們對另外兩個被釘十字架的人所做的那樣(打斷腿加速了釘十字架的過程),因為耶穌已經死了;這進一步應驗了約翰福音 19:36 中的預言:“這些事成就了,是要應驗經上的話:他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一名士兵用長矛刺穿了耶穌的肋旁,血和水流了出來。[ 147 ]在馬可福音 15:39中,羅馬百夫長對這些事件印象深刻,稱耶穌為神的兒子。[ 145 ] [ 146 ] [ 154 ] [ 155 ]
耶穌週五去世後,亞利馬太的約瑟請求彼拉多允許將屍體移走。在尼哥底母的幫助下,屍體被從十字架上取下來,用乾淨的布包裹起來,埋在一個新的岩石鑿成的墳墓裡。[ 145 ]在馬太福音 27:62-66中,猶太人在被釘十字架的第二天去見彼拉多,要求看守墳墓,並用石頭和看守將墳墓封起來,以確保屍體仍留在那裡。[ 145 ] [ 156 ] [ 157 ]
根據《馬可福音》和《約翰福音》,耶穌受難敘述的大致時間順序比較。每個部分(“1”到“28”)代表 3 小時的時間。[ 158 ]
復活與升天
福音書指出,耶穌被釘十字架後一週的第一天(通常被解釋為星期日),在他的墳墓被發現是空的之後,耶穌的追隨者會遇到他從死裡復活。[ 6 ] [ 7 ] [ 159 ] [ 160 ]新約聖經沒有記載“復活的時刻”,在東方教會中,聖像也沒有描繪那個時刻,而是展示了沒藥持有者,並描繪了救贖的場景。[ 161 ] [ 162 ]
復活的耶穌當天和此後多次向他的追隨者顯現,發表佈道,並與其中一些人共進晚餐,然後升天。路加福音和馬可福音都簡短提及了耶穌升天,但主要提及的內容都在新約聖經的其他地方。[ 6 ] [ 7 ] [ 160 ]
四本福音書對耶穌的復活和祂的顯現的描述各有不同,但所有福音書都有四個共同點:[ 163 ]關閉墳墓的石頭轉動,婦女們到訪「墳墓」。 」復活的耶穌選擇先向婦女(或一個女人)顯現,並告訴她們(她)去通知其他門徒;抹大拉的瑪麗亞在這些記載中突出的地位。 [ 161 ] [ 164 ]變體與婦女參觀墳墓的精確時間、婦女的人數和身分有關;他們訪問的目的;使者的出現-天使或人類;他們向婦女傳達的訊息;以及婦女們的反應。[ 161 ]
在馬太福音 28:5、馬可福音 16:5、路加福音 24:4和約翰福音 20:12中,祂的復活被一兩個身著聖衣的生物(人或天使)向清晨到達那裡的追隨者宣布並解釋。[ 6 ] [ 7 ] [ 160 ]福音書對於誰先到達墳墓的說法各不相同,但她們都是女性,並按照復活的耶穌的指示去通知其他門徒。所有四個帳戶都包括抹大拉的瑪麗亞,三個帳戶包括詹姆斯的母親瑪麗。《馬可福音》16:9、《約翰福音》20:15的記載表明,耶穌首先向抹大拉的人顯現,而《路加福音》16:9則指出,她是向門徒通報復活消息的沒藥拿者之一。 [ 6 ] [ 7 ] [ 160 ]在馬太福音 28:11-15中,為了解釋空墳墓,猶太長老賄賂看守墳墓的士兵,散佈耶穌的門徒搶走了他的屍體的謠言。[ 7 ]
復活顯現
在約翰福音 20:15-17中,耶穌復活後不久就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起初她沒有認出他,以為他是園丁。當他說出她的名字時,她認出了他,但他告訴她Noli me Tangere,不要碰我,“因為我還沒有升天到我的父親那裡。”
那天晚上,耶穌向門徒顯現,向他們展示了約翰福音 20 章 19-21節中祂手上和肋旁的傷口。使徒多馬沒有出席那場會議,後來對耶穌的復活表示懷疑。當多馬表達他的懷疑時,在《約翰福音》20:24-29中著名的「懷疑多馬」情節中,耶穌向他顯現,並邀請他將手指伸進耶穌手上和肋旁的傷口所形成的洞裡。多馬隨後表達了他對耶穌的信仰。在馬太福音 28 章 16-20 節中,在大使命中,耶穌在加利利的山上向祂的跟隨者顯現,並呼籲他們奉「父、子、聖靈」的名給萬民施洗。
路加福音 24:13-32描述了通往以馬忤斯之路的情景,其中一個名叫克利奧帕的門徒與另一位門徒走向以馬忤斯,他們遇見了耶穌,後來耶穌與他們共進晚餐。馬可福音 16:12-13也有類似的記載,描述了耶穌在兩個門徒在鄉間行走時向他們顯現,這在福音敘述中大約是在同一時間。[ 165 ]在奇蹟般地捕獲 153 條魚時,耶穌在加利利海向他的門徒顯現,此後耶穌鼓勵使徒彼得為他的追隨者服務。[ 6 ] [ 7 ] [ 160 ]在哥林多前書 15:6-7中,使徒保羅提到耶穌「同時向五百多位弟兄姊妹」顯現,同時也向「雅各顯現」。其他使徒分開。
揚升
耶穌的升天(英語化自俗拉丁語使徒行傳 1:9-11,部分標題:Ascensio Iesu )是新約聖經中的基督教教義,復活的耶穌以他復活的身體被帶到天上,有十一位在場的人在場。在聖經的敘述中,一位天使告訴觀看的門徒,耶穌的第二次降臨將以與祂的升天相同的方式發生。[ 166 ]
正典福音書在《路加福音》24:50-53和《馬可福音》16:19中對耶穌升天有兩段簡短的描述,其中耶穌升天發生在復活節星期日。[ 167 ]《使徒行傳》(1:9-11)對耶穌的身體升天有更詳細的描述,其中敘述從耶穌復活後的顯現開始,並將該事件描述為放置四十天后。[ 168 ] [ 169 ]
使徒行傳 1:9-12 明確指出耶穌升天的地點是耶路撒冷附近的「橄欖山」。使徒行傳 1 章 3 節指出,耶穌「受難後,用許多證據,向他們顯現,講論神國的事」。使徒行傳 1 章 9 節在向使徒們給出了許多指示之後, 對升天進行瞭如下描述:「耶穌說了這話,他們正觀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接他,便看不見他了。隨後,有兩個白衣人出現,告訴使徒們,耶穌會像他被帶走時那樣回來,使徒們就回到耶路撒冷。[ 169 ]
在使徒行傳 2:30-33、以弗所書 4:8-10和提摩太前書 3:16(耶穌被接在榮耀中)中,升天被視為一個公認的事實,而希伯來書10:12 則描述耶穌坐在天上。[ 170 ]
參見
福音書、年表與歷史性
相關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