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聖面

 

Secondo Pia 1898 年拍攝的都靈裹屍布影像底片。圖片來自洛桑愛麗舍博物館

耶穌的聖面特定圖像的名稱,一些天主教徒認為這些圖像是耶穌基督面部的奇蹟形成的代表。從都靈裹屍布獲得的圖像與一些羅馬天主教徒佩戴的特定獎章有關,也是天主教徒對基督的奉獻之一。[ 1 [ 2 ]

幾個世紀以來,各種與基督有關的acheiropoieta(字面意思是「非手工製作」)物品不斷被報道,人們也進行了對耶穌面容的虔誠崇拜。1895 年教宗十三世和1958 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批准了對聖面的崇拜

在羅馬天主教傳統中,耶穌的聖面與對耶穌基督的賠償行動[ 4 ]結合使用,具體機構的重點是此類賠償,例如聖面賠償本篤會修女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向會眾發表演說時,將此類賠償行為稱為「不斷努力站在上帝兒子繼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無盡十字架旁」。[ 5 ]

維羅妮卡

克勞德·梅蘭 (Claude Mellan )創作的《維羅妮卡的面紗》 1649 年

對基督真實形象存在的信仰與埃德薩的阿布加爾關於「曼迪利翁」的古老傳說有關。它也出現在一些偽經著作中,包括描述印有基督面孔的「維羅妮卡面紗」的《 Mors Pilati》 。這些圖像中最古老和最著名的被稱為維拉圖標(“真實圖像”),它在大眾的想像中發展了一個人“維羅妮卡”的故事。[ 6 ] 這個故事直到中世紀才以現在的形式記錄下來。[ 7 ]

根據傳統,維羅妮卡在前往加略山的路上沿著苦路遇見了耶穌。當她停下來用面紗擦去他臉上的血跡和汗水時,他的形象就印在了布上。十字架第六站就是為了紀念這事件

聖彼得的瑪麗

聖彼得的瑪麗修女

1844年,法國圖爾的一位加爾默羅會修女聖彼得的瑪麗報告了耶穌告訴她的一段內心話語:「那些在地上默想我臉上的傷口的人,在天上也會容光煥發地默想它。[ 8 ]後來,她報告了與耶穌和聖母瑪利亞的進一步“交流”,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其中敦促她傳播對耶穌聖面的奉獻,以補償耶穌在受難中遭受的許多侮辱。[ 9 ]對耶穌聖容的崇拜開始在法國的羅馬天主教徒中傳播。[ 10 ]

利奧杜邦

聖面使徒利奧杜邦

利奧·杜邦(Leo Dupont)是一位來自貴族家庭的宗教人士,後來搬到了圖爾。 1849年,他在圖爾發起了夜間朝拜聖體運動,並從那裡在法國傳播。他後來被稱為“圖爾聖人”。在聽到聖彼得的瑪麗修女報告的異象後,他開始在耶穌聖面的圖片前不斷地點燃守夜燈,當時這是一幅基於維羅妮卡面紗的圖像。[ 11 ]

杜邦大約三十年來一直在祈禱並推動人們對耶穌聖容的崇拜。然而,有關聖彼得修女瑪麗的生平和奉獻的文件由教會保存,並未公開;儘管如此,杜邦仍然堅持她的事業。最終,查爾斯-西奧多·科萊 (Charles-Théodore Colet)於 1874 年被任命為新的圖爾大主教。科萊大主教審查了這些文件,並於 1876 年允許出版這些文件,並在杜邦去世前不久鼓勵了人們的奉獻精神。此後,杜邦有時被稱為「聖面使徒」[ 12 ]

1876 年,利奧·杜邦 (Leo Dupont) 去世後,他位於圖爾聖艾蒂安街 (Rue St. Etienne) 的房子被圖爾大主教管區購買,並改建為聖面禮拜堂(Oratory of the Holy Face )。禮拜堂由聖面牧師會管理,該教團於 1876 年正式建立[ 13 [ 14 ]教堂最終於 1891 年在 Via Pietro Cavallini 開放,由牧師管理,但在隨後的重建中被拆除。[ 15 ]

利雪的泰蕾茲

利雪的德蕾莎 (Thérèse of Lisieux)是一位法國修女,於 1889 年接受加爾默羅會修女,後來以宗教名稱「聖嬰耶穌和聖容的聖德蕾莎」而聞名。她透過她的血親妹妹寶琳,即耶穌的阿涅斯修女,認識了聖面崇拜。特蕾莎寫了許多祈禱文來表達對聖面的虔誠。[ 16 ]她寫下了這樣的話:“讓我像你,耶穌!”寫在一張小卡片上,並貼上聖面的印記。她把祈禱文放在一個小容器裡,放在胸前,因為當時聖面勳章還不存在。 1895年8月,她在《聖容讚歌》中寫道:「耶穌,您不可言喻的形像是指引我腳步的星星。啊,您知道,您甜美的臉龐對我來說是人間天堂。我的愛發現了魅力當我想到你的悲傷時,我會用自己的淚水微笑。

特蕾莎也為罪人創作了聖面祈禱文:「永恆的天父,既然您賜給我您聖子可愛的面容作為我的繼承權,我將這張臉獻給您,我懇求您,以換取這枚價值無限的硬幣,忘記獻身於你的靈魂的忘恩負義,並寬恕所有可憐的罪人。[ 17 ]

都靈裹屍布

耶穌聖面的郵票或印刷品(現代複製品)。

對聖面的更廣泛的崇拜是基於都靈裹屍布上使用的圖像,有些人認為這是耶穌的裹屍布,儘管放射性碳測年對這一信念提出了質疑。它與維羅尼卡面紗上的耶穌肖像不同,儘管面紗圖像早些時候曾用於靈修。由於據說聖臉圖像是從耶穌的裹屍布中獲得的,因此它被認為是受難後的圖像。然而,根據定義,維羅妮卡面紗上的肖像是在受難前的,因為它被認為是維羅妮卡在前往加略山的路上沿著痛苦之路在耶路撒冷遇到耶穌時留下的印記[ 6 ]

瑪麗亞·皮耶琳娜·德·米凱利

1936 年四旬期的第一個星期五,出生於義大利米蘭附近的瑪麗亞·皮耶琳娜·德·米凱利修女報告了一個異象,其中耶穌告訴她:「我要那張我的臉,它反映了我的靈的親密痛苦、苦難和苦難。[ 1 [ 2 ]

進一步報導的耶穌和瑪麗的異象敦促瑪麗亞·皮里娜修女製作一枚帶有耶穌聖面的獎章。這被稱為聖面勳章。獎章的一側刻有都靈裹屍布的聖臉圖像複製品,以及基於詩篇 66:2 的銘文:“Illumina, Domine, vultum tuum super nos”(願主啊,你面容的光芒閃耀)在我們身上”)。[ 1 [ 5 ]獎章的另一面有一個光芒四射的神聖主人的圖像、聖名的花押字(“IHS”)以及銘文“Mane nobiscum,Domine”(“與我們同在,主啊”) 。[ 1 ]

在另一個異像中,瑪麗亞·皮耶琳娜修女報告說,耶穌告訴她:「每次沉思我的面容時,我都會將我的愛傾注到那些人的心中,透過我的聖面,許多靈魂將獲得救贖」。她進一步報告說,耶穌希望在聖灰星期三的前一天舉行特別的盛宴,以紀念他的聖容,並在諾維娜(9天)祈禱之前舉行。[需要引用]

經過一番努力,瑪麗亞·皮耶琳娜修女終於獲得鑄造該獎章的許可,該獎章的使用開始在義大利增長。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許多士兵和水手被授予聖面勳章作為保護手段。瑪麗亞·皮耶琳娜修女本人於 1945 年戰爭結束時去世。[ 1 [ 2 [ 18 ]

2000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表示,聖面勳章上的銘文「Illumina,Domine,Vultum tuum super nos」強調了對耶穌的面容進行更深入反思和傳播對它的奉獻的必要性。[ 5 ]

梵蒂岡批准和節日

第一枚聖面勳章被授予教宗庇護十二世,他批准了這項奉獻和勳章。 1958年,他正式宣布所有羅馬天主教徒 的耶穌聖容節為懺悔星期二(聖灰星期三之前的星期二)。

1998年5月24日星期日,在Secondo Pia拍攝第一張都靈裹屍布照片100週年(1898年5月28日)之際,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參觀了都靈大教堂。在當天的演講中,他說:“裹屍布是上帝之愛和人類罪惡的象徵”,“它是每個時代無辜者遭受苦難的象徵”。[ 19 ]

聖面崇拜和聖面獎章在世界各地的羅馬天主教徒中傳播,並有聖面協會等組織。

神學分析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 2005 年出版的《通往耶穌基督之路》 一書中對聖面崇拜進行了分析,並將其描述為具有三個獨立的組成部分。[ 20 ]第一個要素是門徒訓練,以及一個人的生活方向是與耶穌相遇。第二個要素是在聖體聖事中看見耶穌。第三個要素是末世論的,並且與其他兩個要素交織在一起。[ 20 ]

參考馬太福音 25:31-36,本篤十六世指出,第一個要素(即門徒訓練)包括在窮人和受壓迫者的臉上看到耶穌並照顧他們,但要正確地在有需要的人的臉上看到耶穌,信徒首先需要透過聖體聖事更好地認識耶穌。[ 20 ]第二個要素涉及將耶穌的受難以及代表他受傷的臉的圖像所表達的痛苦與聖體聖事的經歷聯繫起來。因此,從耶穌臉部圖像開始的奉獻導致了他在聖體聖事體驗中的沉思。[ 20 ]末世論的元素是建立在透過默觀聖體聖事中基督的面容來認識基督的覺醒之上的。[ 20 ]

聖面研究所

國際基督面容研究所由樞機主教菲奧倫佐·安傑利尼 (Fiorenzo Angelini)羅馬聖面修復本篤會修女會於 1997 年成立。 [ 21 ]

2002 年 10 月在羅馬舉行的該研究所第六屆年度會議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致詞中強調了沉思基督面容的精神重要性,並提到了他的宗座信《Novo Millennio Ineunte》,其中指出:[ 22 [ 23 ]

教會的任務不是在每個歷史時期反映基督的光,使祂的面容在新千年的世代面前發光嗎?然而,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先觀察祂的臉,我們的見證就完全不夠充分。

在同一信息中,約翰保羅二世也將默觀的主題與默觀基督的主題聯繫起來,正如他的第一部通諭《救贖主》中所討論的那樣。[ 22 ]

參見

筆記

  1.  安‧鮑爾 (Ann Ball),天主教奉獻與實踐百科全書2003ISBN 0-87973-910-X第 635 和 239 頁
  2.  「聖面修女宣福,教宗本篤十六世紀念」天主教通訊社。 2010 年 5 月 30 日。
  3.  瓊·卡羅爾·克魯茲 (Joan Carroll Cruz),OCDS,2003 年,現代聖人 ISBN 1-931709-77-7,第 200 頁 
  4.  阿爾班·巴特勒 (Alban Butler),2007 年,《聖徒的生活》,  ISBN 0-86012-253-0第 28 頁 
  5.  梵蒂岡網站:Letter of Pope John Paul II to Sister of the Reparation of the Holy Face, 2000年9月27日 存檔於2008年5月2日, at theWayback Machine
  6.  安托萬·德格特。 “聖維羅妮卡”,天主教百科全書卷。公司公共領域 1912 年。
  7.  G.席勒,《基督教藝術圖像學》,卷。 II,1972 年(德文英文譯本),Lund Humphries,倫敦,第 78–79 頁, ISBN 0-85331-324-5 
  8.  Ann Ball,《天主教奉獻與實踐百科全書》 2003 ISBN 0-87973-910-X頁 209-210 
  9.  多蘿西·斯卡倫等人。 1994聖彼得瑪麗修女的生平與啟示 ISBN 0-89555-389-9 
  10.  瓊·卡羅爾·克魯茲 (Joan Carroll Cruz),OCDS,現代聖人(2003) ISBN 1-931709-77-7第 194-197 頁 
  11.  Pierre Désiré Janvier,《萊昂‧帕潘-杜邦的一生:圖爾聖人》。凱辛格出版 (2008)ISBN 1-4365-4333-9 
  12.  托馬斯·斯萊特. “賠償。”天主教百科全書卷。 12. 紐約:羅伯特‧阿普爾頓公司,1911 年。 2017年
  13.  瓊·卡羅爾·克魯茲 (Joan Carroll Cruz) 的《文物》(1984 年 9 月) OSV PressISBN 0879737018第 57 頁 
  14. paperspast.natlib.govt.nz https://paperspast.natlib.govt.nz/cgi-bin/paperspast?a=d&d=NZT18920304.2.48&l=mi&e=-------10--1-- --0-全部。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10 日 {{cite web}}缺失或為空|title=幫助
  15.  馬裡奧·阿梅里尼:《Chiese di Roma》1891 年第 794 頁
  16.  安·拉福雷斯特 (Ann Laforest),利雪的泰蕾茲:愛的方式 ISBN 1-58051-082-5第 61 頁 
  17. “罪人聖面祈禱(利雪的聖特蕾莎) - 祈禱”天主教在線。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10 日
  18. “三鐘經,2010 年 5 月 30 日,至聖三位一體的莊嚴 | 本篤十六世”www.vatican.va 。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10 日
  19.  梵蒂岡網址:約翰保羅二世在都靈大教堂的地址,1998年5月24日
  20.  《通往耶穌基督的路上,作者:教宗本篤十六世與麥可‧J‧米勒(2005 年 10 月 8 日)  ISBN1586171240第 28-30 頁 
  21. “致“修復我們主耶穌基督聖面的本篤會修女會”(1999年10月14日)| 約翰·保羅二世”www.vatican.va 。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10 日
  22.  “致菲奧倫佐·安傑利尼樞機閣下的訊息(2002 年 10 月 19 日)| 約翰·保祿二世”www.vatican.va。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10 日
  23.  梵蒂岡網站: Novo Millennio Ineunte , 2001年1月6日 存檔於2012年4月19日, at the Wayback Machine

 本文包含來自公共領域出版物的文本:  Herbermann,Charles,ed。 (1913)。 「聖維羅妮卡」。天主教百科全書。紐約:羅伯特·阿普爾頓公司。

來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