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末世論

 

基督教末世論是基督教神學中的一個小分支,它涉及「最後的事」的教義,特別是基督的第二次降臨,或稱基督再來。末世論這個字源自於兩個希臘文根,意思是「最後」(ἔσχατος)和「研究」(- λογία)-涉及對「最終事物」的研究,無論是個人生命的終結、時代的終結、世界末日,神國的本質。從廣義上講,基督教末世論主要基於舊約新約中的聖經文本,關注個體靈魂和整個受造秩序的最終命運。基督教末世論致力於研究和討論諸如死亡來世天堂地獄耶穌第二次降臨死者復活被提大災難千禧年論世界末日最後的審判等問題。新天新地

末世論的經文出現在聖經的許多地方,包括舊約和新約。也存在許多聖經外的末世預言例子,以及與該主題相關的 聖經外的教會傳統。

歷史

早期基督教末世論起源於耶穌的公共生活和傳教[ 1 ]耶穌有時被解釋為指馬太福音 24:27 中的祂的第二次降臨;馬太福音 24:37-39;馬太福音 26:64;馬可福音 14:62。基督教末世論是基督教神學研究的古老分支,以聖經文本為基礎,例如《橄欖山話語》(記載於馬太福音 24-25 章、馬可福音 13 章和路加福音 21 章)、《綿羊和山羊以及其他關於末世話語其他末世論教義可在雅各書[ 3 ]彼得前書4 ]約翰一書中找到[ 5 ]一些學者認為,彼得後書解釋說,神是忍耐的,還沒有帶來基督的第二次降臨,為的是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拒絕邪惡,找到救恩(3:3- 9);因此,它呼籲基督徒耐心等待基督再來,並研讀聖經。然而,其他學者認為,新約書信是對早期教會信徒的勸告,要耐心等待耶穌即將再來,耶穌自己在福音書中多次預言過這一點。《克萊門特第一書信》,由教宗克萊門特一世於約公元 1977 年撰寫。 95,批評那些對信仰有懷疑的人,因為在他看來,第二次降臨尚未發生。[ 6 ]

安提阿的伊格內修斯(Ignatius of Antioch,約公元 35-107 年)在他的書信中也討論了基督教末世論[ 7 ]然後基督教護教家賈斯汀·殉道者( Justin Martyr ,約西元100-165 年)對此給予了更多考慮[ 8 ]末世論的處理在西方繼續在德爾圖良(約160-225)的教義中進行,並在不久之後由奧利金(約185-254)給予更全面的反思和推測。 [ 9 ]此字最初由路德宗神學家亞伯拉罕‧卡洛維烏斯(Abraham Calovius,1612-1686)使用,但直到 19 世紀才開始普遍使用。[ 10 ]

現代人對末世論日益增長的興趣與英語基督教的發展有關。 18 世紀和 19 世紀的清教徒對圍繞基督教皈依的後千禧年希望特別感興趣[ 11 ]這與JN Darby等時代論人物所倡導的前千禧年論日益增長的興趣形成鮮明對比[ 12 ]這兩個線索都會對基督教宣教以及西非亞洲基督教的末世論日益增長的興趣產生重大影響[ 13 [ 14 ]然而,在20世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德國學者,如Jürgen MoltmannWolfhart Pannenberg,同樣對末世論感興趣。[ 15 ]

1800年代,包括懷愛倫威廉·米勒約瑟夫·貝茨在內的一群基督教神學家開始研究《但以理書》《啟示錄》中揭示的末世論含義。他們對基督教末世論的解釋導致了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成立

基督教末世論觀點

詳細的末世圖

以下方法源自於基督教最核心的末世論文獻《啟示錄》的研究,但其中所體現的原則可以應用於聖經中的所有預言。它們絕不是相互排斥的,並且經常結合起來形成對預言段落的更完整和連貫的解釋。大多數解釋都適合這些方法中的一種或組合。預言解釋的替代方法,未來主義末世預言實現主義,來自耶穌會的著作,被用來反對歷史主義解釋,歷史主義解釋從聖經時代開始使用[ 16 [ 17 [ 18 [ 19 ],改教家在教導說,敵基督者是教皇權或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力[ 20 ]

這張圖表顯示了基督教內部關於末世的順序如何展開的不同爭論觀點。

末世預言實現論

末日實現論是一種基督教末世論觀點,它將聖經中的部分(部分末日實現論)或全部(完全末日實現論)預言解釋為已經發生的事件。該學派將《但以理書》解釋為指從公元前七世紀到公元一世紀發生的事件,而將《啟示錄》的預言視為發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事件。末世預言實現論認為,古代以色列在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被毀時在基督教會找到了它的延續或實現

從歷史上看,末日預言實現論者和非末日預言實現論者普遍認為,耶穌會士路易斯·德·阿爾卡薩爾( Luis de Alcasar ,1554-1613)在反宗教改革期間寫下了第一個系統的末日預言實現論闡述, 《啟示錄》 (1614年出版)中的「奧祕啟示」(Vestigatio arcani sensus)

歷史主義

歷史主義是解釋聖經預言的一種方法,將象徵與歷史人物、國家或事件聯繫起來。它可以導致預言逐漸和持續實現的觀點,涵蓋從聖經時代到他們認為未來可能的基督第二次降臨的時期。宗教改革運動到 19 世紀,大多數新教改革家都持有歷史主義觀點。 [ 21 ]

未來主義

未來主義中,可能會與歷史事件相提並論,但大多數末世預言主要指尚未實現、但將在時代末日和世界末日發生的事件。大多數預言將在被稱為「大災難」及之後的全球混亂時期實現[ 22 ]未來主義信仰通常與前千禧年論時代論有著密切的關聯

唯心主義

基督教末世論中的唯心主義(也稱為精神方法、寓言方法、非字面方法和許多其他名稱)是對《啟示錄》的一種解釋,它將書中的所有意象視為象徵[ 23 ]

雅各陶布斯寫道,唯心主義末世論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開始懷疑天國是否已經在地球上建立或將要建立,但仍然相信它的建立時出現的。[ 24 ]天國不是存在於社會中,而是主觀地為個人建立的。[ 24 ]

FD莫里斯將天國理想化地解釋為代表社會普遍進步的象徵,而不是物質和政治的王國。卡爾·巴特將末世論解釋為代表為個人帶來希望的存在真理,而不是歷史或未來歷史。[ 25 ]巴特的思想為美國的社會福音哲學提供了動力,該哲學認為社會變革不是執行「必需的」善行,而是因為參與其中的個人認為基督徒不能簡單地忽視社會與未來夢想的問題。[ 26 ]

不同的作者認為,野獸代表了各種社會不公正,例如對工人的剝削[ 27 ]財富、精英、商業、[ 28 ]唯物主義和帝國主義。[ 29 ]各種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例如雅克·埃魯爾,將國家政治權力視為野獸。[ 30 ]其他學者將與公元一世紀的羅馬帝國聯繫起來,但也認識到獸的意義可能超越了它與羅馬的認同。例如,克雷格·R·科斯特(Craig R. Koester)說,「(獸的)異象講述了《啟示錄》創作的帝國背景,但它的圖像超越了該背景,以以下方式描繪了世界上正在運作的力量:繼續吸引後代讀者。[ 31 ]他對巴比倫妓女的評論更切中要害:“[巴比倫]妓女是羅馬,但又不僅僅是羅馬。” [ 32 ]它「是羅馬帝國的世界,它又代表了與上帝疏離的世界」。[ 33 ]正如史蒂芬·斯莫利所說,野獸代表了“隱藏在這個世界王國背後的邪惡力量,它鼓勵社會在歷史的任何時刻與真理妥協,反對正義和仁慈”上帝。[ 34 ]

它與末世主義未來主義歷史主義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不認為任何預言(除了在某些情況下的“第二次降臨”“最後的審判”)在過去、現在或未來在字面物理的、塵世的意義上得到了實現[ 36 ]

未來主義、末世預言實現主義與歷史主義信念的比較

末世論主題未來主義信仰[需要引文]末日預言實現論信仰[ 37 ]歷史主義信仰[ 38 ]
聖經預言的時代未來主義者通常預測未來一段時間聖經預言將會實現。末日預言實現論者通常認為,大多數(部分末日預言實現論)或全部(完全末日預言實現論)聖經預言都在耶穌及其前一代人在地上的事奉期間應驗了,並以公元70 年耶路撒冷聖殿被圍困和摧毀而告終。歷史學家通常將預言理解為從先知時代一直延續到當今及以後。
《144,000人》
啟示錄7 [ 39 ]
對字面數字144,000有多種解釋,包括:世界末日有144,000名福音派猶太人,或世界末日有144,000名基督徒。一個象徵性的數字,表示得救,代表完整性、完美(以色列的數字;12,平方乘以1,000,代表無限=144,000)。這象徵上帝的聖軍,得到救贖、淨化和完整。一個象徵性的數字,代表能夠挺過 6:17 事件的得救者。
從深淵釋放的蝗蟲
啟示錄9 [ 40 ]
世界末日時,惡魔大軍被釋放到地球。西元 66-70 年耶路撒冷被圍困期間,一支惡魔大軍被釋放到以色列。在六至八世紀期間,阿拉伯穆斯林遊牧部落佔領了北非、近東和西班牙。
來自幼發拉底河的大軍,一支由「萬萬」組成的軍隊
啟示錄 9:13-16 [ 41 ]
未來學家經常將希臘語短語“myriads of myriad”翻譯和解釋為“雙重無數”,並由此發展出2億這個數字。未來主義者經常將這支兩億軍隊派往中國,他們認為中國將來會攻擊以色列。許多聖經在採用 2 億這個數字時,都採用了希臘原文的未來主義解釋。

其他人,例如約翰·沃爾沃德(John Walvoord)和蒂姆·拉哈耶(Tim Lahaye),將這 2 億生物視為 2 億惡魔,他們奉命殺死地球上 1/3 的人口。[ 42 ]

末世預言實現論者堅持希臘原文對一支由「千萬」組成的大軍的描述,指的是公元 66 至 70 年耶路撒冷圍城期間攻擊以色列的異教大軍。這支來自幼發拉底河以外的異教軍隊的來源象徵性地提到了以色列遭受幼發拉底河以外的異教軍隊攻擊和審判的歷史。圍攻耶路撒冷期間使用的一些羅馬部隊就是從這個地區調來的。[ 43 ]在六至八世紀期間,阿拉伯穆斯林遊牧部落佔領了北非、近東和西班牙。
兩個見證人
啟示錄 11:1-12 [ 44 ]
世界末日將在耶路撒冷傳道的兩個人。這兩個見證人和他們所行的神跡象徵著摩西和以利亞的事工,而他們又像徵著“律法”和“先知”,即舊約中上帝公義的見證人。西元 70 年,當羅馬軍隊圍攻並摧毀耶路撒冷時,兩名見證人似乎已被殺害。兩位見證人(又稱「兩棵橄欖樹」和「兩個燭台」)是舊約和新約。
《1260 天》
啟示錄 11:3 [ 45 ]
世界末日確實有 1260 天(3.5 年),在此期間耶路撒冷被異教國家控制。西元 70 年,「世界末日」發生了字面上的 1260 天(3.5 年),在羅馬對猶太地區進行了 3.5 年的徵戰之後,耶路撒冷聖殿中的叛教崇拜被異教徒羅馬軍隊徹底摧毀。撒瑪利亞。這兩位見證人似乎在耶路撒冷被圍困期間死亡 3.5 年,但奇蹟般地復活為早期教會。各種解讀
《女人與龍》
啟示錄 12:1-6 [ 46 ]
以色列國與撒旦之間的未來衝突。舊約教會的象徵,以色列國(女人)誕生了基督的孩子。撒旦(龍)決心消滅聖子基督。女人(早期教會)在耶路撒冷於公元 70 年被毀前逃離。龍代表撒旦和他所使用的任何塵世力量。女人代表了基督誕生、死亡和復活之前和之後上帝真正的教會。女人逃離了 1260 年來的統治力量,逃到了沙漠。
‘海中的獸’
啟示錄 13:1-8 [ 47 ]
反基督,或反基督的帝國,迫害基督徒。[ 42 ]羅馬帝國在尼祿統治期間迫害早期教會。海洋象徵地中海和羅馬帝國的各個國家。獸是龍(撒旦)所支持的地上力量。這是上述 42 個月內教宗的權力。
「從地出來的獸」
「假先知」
啟示錄 13:11-18 [ 48 ]
協助敵基督的假先知。[ 42 ]猶太人背道的統治者,與羅馬帝國聯合迫害早期教會。每個人都被強國強迫接受野獸印記。
獸的數目,666」
啟 13:18 [ 49 ]
這個數字確定了反基督的未來帝國,迫害基督徒。在希伯來文計算中,尼祿皇帝的名字「尼祿凱撒」的總和等於 666。數字666也像徵所羅門王這樣的背道統治者,他每年收集666他連得的黃金。
1 列王紀上 10:14 [ 50 ]
各種解釋。[可疑討論]
哈米吉多頓
啟示錄 16:16 [ 51 ]
未來發生在以色列耶斯列山穀 米吉多的一場真正的戰鬥。米吉多被用來作為上帝徹底戰勝敵人的象徵。哈米吉多頓之戰發生在2000年前,當時上帝使用羅馬的異教軍隊全面摧毀了耶路撒冷聖殿中的背道崇拜。
啟 16:16 [ 51 ]
士 5:19 [ 52 ]
列王紀下 9:27 [ 53 ]
一個象徵性的名字,涉及耶穌與撒旦之間正在進行的戰鬥。
神秘的巴比倫
大淫婦
啟示錄 17:1-5 [ 54 ]
未來學家對「神秘巴比倫」的身份提出了各種解釋腐敗的耶路撒冷城,與世界上的異教國家聯合起來進行偶像崇拜,並參與迫害忠實的舊約祭司和先知,以及新約的早期教會。
馬太福音 23:35-37 [ 55 ]
有德行的女人代表上帝真正的教會。妓女代表背道的教會。通常,神秘巴比倫被理解為深奧的叛教,而大妓女被理解為大眾的叛教。這兩種類型的叛教已經在起作用,讓粗心的人陷入困境。
七頭十角
啟示錄 17:9-11 [ 56 ]
未來主義者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解釋。

對十角的一種解釋是為敵基督工作的十個國家的聯盟。 [ 42 ]

正如聖經經文所解釋的,七頭就是七座山。這是直接參考羅馬七山。也指出七座山「指的是七位國王」。這是對羅馬凱撒的參考。在寫《啟示錄》時,五位凱撒已經倒台(朱利葉斯·凱撒奧古斯都·凱撒提比略·凱撒卡利古拉克勞狄斯·凱撒),“其中之一” (尼祿,第六任凱撒,在約翰寫作時已在位)啟示錄),而第七個「尚未到來」。 (加爾巴,第七任凱撒,在位不到7個月)。[ 57 ]各種解釋。
千禧年
啟示
錄 20:1-3 [ 58 ]
千禧年其實是基督在消滅上帝的敵人之後的未來一千年的統治。千禧年是上帝國目前持續興起的時期。千禧年是一個象徵性的時間框架,而不是字面上的時間框架。末日預言實現論者相信,自從公元 70 年基督在地上的事奉和升天以及耶路撒冷被毀以來,千禧年就一直在持續,並且一直持續到今天。[ 59 ]
但以理書 2:34-35 [ 60 ]
基督第二次降臨和所有義人(包括活著的和以前死過的人)從地球上被提到第三次降臨將新耶路撒冷和聖徒帶到地球之間的時期。當得救的人消失時,這個星球上只剩下撒旦和他的軍隊,因為所有的惡人都死了。
《被提》
啟示錄 4:1 [ 61 ]
被提是未來忠實的基督教會從地球上消失的過程。正如《使徒行傳》1:11 和《帖撒羅尼迦前書》4:16-17 所描述的那樣,末日預言實現論者普遍承認基督未來會「再來」。然而,他們將此與《啟示錄》4:1 區分開來,未來主義者將《啟示錄》解釋為描述與「第二次降臨」不同的「被提」事件。
《大災難》
啟示錄 4:1 [ 61 ]
「大災難」是神對地球審判的未來時期。「大災難」發生在2000年前,當時背道的以色列人受到上帝的審判和毀滅,最終導致耶路撒冷的聖殿被羅馬帝國的異教軍隊摧毀。早期教會從這段審判時期被解救出來,因為它注意到耶穌在馬太福音 24 章 16 節中的警告,當它看到羅馬的異教軍隊逼近時,逃離了耶路撒冷。
「那行毀壞可憎的事」
太 24:15 [ 62 ]
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是未來以耶路撒冷聖殿山為基礎的偶像崇拜系統。造成荒涼的可憎之物是羅馬的異教軍隊,他們在 2000 年前摧毀了耶路撒冷聖殿裡背道的崇拜制度。
「歌革與瑪各入侵」
以西結書 38 [ 63 ]
以西結書 38 章提到俄羅斯及其盟友未來對以色列的入侵,導致上帝奇蹟般的拯救。以西結書第 38 章提到馬卡比人公元前2 世紀奇蹟般地擊敗了塞琉古人觀點,它與俄羅斯無關。[ 64 ]

末日實現論與歷史主義

對《啟示錄》的傳統新教解釋(被稱為歷史主義)的解釋者經常堅持《啟示錄》寫於公元 96 年,而不是公元 70 年愛德華·艾利奧特主教 (Edward Bishop Elliott ) 在《啟示錄》(Horae Apocalypticae ,1862 年)中認為,約翰是在「圖密善統治末期,也就是 95 年底或 96 年初」流亡拔摩島期間寫下這本書的。指出,圖善於 96 年 9暗殺波利卡普是使徒約翰的門徒。愛任紐提到,《啟示錄》「不久前就出現了,但幾乎是在我們這個時代,即圖密善統治末期」。[ 65 ]:32 

其他歷史主義者認為《啟示錄》的寫作日期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堅持認為其寫作日期較早[ 66 ],而小肯尼思·L·金特里(Kenneth L. Gentry Jr.) 對公元70年前的《啟示錄》的寫作進行了釋經和歷史論證。[ 67 ]

歷史主義與未來主義

這些解釋之間的界線可能有些模糊。大多數未來主義者期待教會的被提、敵基督者大災難基督在不久的將來的第二次降臨。但他們也接受某些過去的事件,例如以色列國的重生和耶路撒冷的統一,作為他們的先決條件,就像早期的歷史決定論者對其他日期所做的那樣。未來主義者通常不使用日年原則,他們將但以理書 9:24 中的七十週預言解釋為年,就像歷史主義者所做的那樣。大多數歷史主義者都選擇了從頭到尾完全在過去的時間線,[ 68 ]但有些人,例如亞當·克拉克,選擇的時間線也從特定的過去事件開始,但需要未來的實現。他在1831年出版的《但以理書》8章14節的註釋中指出,2300年的時間應該從公元前334年開始計算,這一年亞歷山大大帝開始征服波斯帝國。[ 69 ]他的計算結果是1966年。因此,他的計算應該還需要一年的時間,到 1967 年結束。但這日期對未來主義者來說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這一年是以色列軍隊在六日戰爭期間佔領耶路撒冷的一年他對但以理書 7:25 的註釋包含了從公元 755 年開始到 2015 年結束的 1260 年時期

主要神學立場

前千禧年論

前千禧年論可分為兩個常見類別:歷史前千禧年論和時代前千禧年論。歷史前千禧年論通常與大災難後的「被提」連結在一起,並沒有看到以色列民族和教會之間有明顯的區別。時代論前千禧年論可以與三種被提觀點中的任何一種聯繫起來,但通常與災前被提聯繫在一起。時代論也認為以色列民族和教會之間有更強烈的區別。

前千禧年論通常認為基督的第二次降臨將開啟一個真正的千禧年地上國度。基督的再來將與大災難的時期同時發生。這時,已死的神的子民會復活,活著的神的子民會被提,他們會在基督來的時候遇見祂。接下來是一千年的和平(千禧年),在此期間基督將統治,撒但將被囚禁在無底坑中。持這種觀點的人通常屬於以下三類之一:

災前被提

災前論者認為,第二次降臨將分成兩個階段,中間有七年的災難期。在大災難開始時,真正的基督徒將在空中與主相遇(被提)。接下來是七年的苦難時期,敵基督者將征服世界並迫害那些拒絕崇拜他的人。在這段時期結束時,基督回來擊敗敵基督並建立和平時代。這一立場得到了聖經的支持,經文說:“神並沒有命定我們受震怒,而是命定我們通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獲得救恩。” [帖前 5:9]

中劫被提

中期災難論者認為,被提將發生在七年災難的中間點,也就是3 年後+1⁄2它與「毀壞可憎之物」——對聖殿的褻瀆——敵基督終止了猶太人的祭祀,在聖殿中樹立了自己的形象,並要求他被當作上帝來崇拜——相吻合。這事件開始了大災難的第二個、最激烈的部分。

一些解釋者將保羅書信中的一段經文與啟示錄進行比較,找到了對「中段」立場的支持。保羅說:「我們不會都睡覺,但我們都會改變,就在一剎那,一眨眼的時候,在最後號角吹響的時候。因為號角一響,死人就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啟示錄將大災難分為四組日益災難性的審判:依序為七印、七號、七雷(啟示錄 10:1-4)和七碗。如果保羅的「最後一號」等同於啟示錄的最後一號和七雷之卷的啟示,那麼被提將是在大災難的中間。 (然而,並非所有解釋者都同意這種對啟示錄年表的字面解釋。)

災後被提

後災難論者認為,直到七年災難時期結束時,基督才會再來。基督徒不會在大災難開始或中途被提,而是會經歷大災難,並在敵基督者崛起期間為他們的信仰受苦。這一立場的支持者認為,在大災難期間信徒的存在對於最後的福音傳播工作是必要的,因為外部條件將與福音信息相結合,以便在千禧年開始時及時將大量皈依者帶入教會。

後千禧年主義

後千禧年論是對《啟示錄》第 20 章的一種解釋,認為基督第二次降臨發生在千禧年」之後,也就是基督教倫理繁榮的彌賽亞時代[ 70 ]這個名詞包含了幾個類似的末世觀點,它與前千禧年論以及較小程度上的非千禧年論形成鮮明對比。

後千禧年論認為,耶穌基督在第一世紀透過祂的傳道和救贖工作在地上建立了祂的國度,祂用福音裝備祂的教會,用聖靈賦予她力量,並責成她承擔大使命(太28:19)萬國的門徒。後千禧年主義期望最終絕大多數活著的人會得救。福音的日益成功將逐漸在基督再來之前創造一個歷史時期,在這個時期,信仰、公義、和平與繁榮將在人類和國家的事務中佔上風。在經歷了一段漫長的這樣的時代之後,耶穌基督將以可見的、肉身的、榮耀的方式再來,以普遍的復活和最終的審判來結束歷史,之後永恆的秩序就會隨之而來。

後千禧年主義是美國新教徒中占主導地位的神學信仰,他們推動了19世紀和20世紀的改革運動,如廢奴主義[ 71 ]社會福音[ 72 ]後千禧年主義已成為基督教重建主義運動的關鍵原則之一。它被20世紀的宗教保守派批評為試圖將末世內在化

無千禧年論

在基督教末世論中,無千禧年論涉及拒絕相信耶穌將在地球上進行真正的、長達一千年的實際統治。這種拒絕與前千禧年派和一些後千禧年派對《啟示錄》第 20 章解釋形成鮮明對比

無千禧年觀點認為啟示錄20章中提到的「一千年」是一個象徵性的數字,而不是字面的描述;無千禧年論者認為千禧年已經開始,並且與當前的教會時代相同。非千禧年論認為,雖然基督在千禧年期間的統治本質上是屬靈的,但在教會時代結束時,基督將最後的審判中再來,並在新天新地中建立永久的統治。

許多支持者不喜歡「無千禧年論」這個名字,因為它強調了他們與前千禧年論的差異,而不是他們對千禧年的信仰。 「非千禧年派」其實是那些持有前千禧年派觀點的人以貶抑的方式創造的。一些支持者也更喜歡替代術語,例如nunc-millennialism(即現在的千禧年主義)或實現的千禧年主義,儘管這些其他名稱僅獲得了有限的接受和使用。[ 73 ]

死亡和來世

耶穌時代的猶太信仰

西元一世紀,猶太地區對於來世有不同的學派。該人只承認《妥拉》(《舊約全書》的前五本)具有權威性,他們不相信來世或死者復活。法利賽人接受《妥拉》和其他經文,相信死人復活。眾所周知,這是兩個群體之間的一個主要爭論點。[ 74 ]法利賽人的信仰是基於《但以理書》12:2 [ 75 ]等《聖經》段落,其中說:「睡在塵埃中的許多人將會醒來:有些人會得到永生,另一些人會受到羞辱和永遠的蔑視。

中間狀態

有些傳統(特別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教導說,靈魂在死後會沉睡,直到死者復活才會甦醒。其他人相信靈魂會到達一個中間位置,在那裡它將有意識地生活,直到死者復活。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神學家所說的「靈魂」是指肉體的人(一元論),人性的任何組成部分都不會在死亡後倖存下來。因此,每個人在復活時都會被「重新創造」。在《以西結書》中,經常被用來證實靈魂必死這一說法:“看哪,所有的靈魂都是我的;父親的靈魂和兒子的靈魂都是我的。犯罪的靈魂必死。” ” 。 (結 18:4)[ 76 ]

煉獄

這暗示天主教信仰一種被稱為煉獄的精神狀態,在此期間,靈魂不會被判入地獄,但並不完全純潔,在完全接受天堂之前要經歷最後的淨化過程。

天主教會(CCC)的教義問答

每個人在死亡的那一刻,在他不朽的靈魂中接受永恆的報應,在一個將他的生命歸於基督的特殊審判中:要么進入天堂的祝福——通過淨化或立即——要么立即和永恆的詛咒。 (第 1022 節)

東正教和新教不相信煉獄本身,但東正教規定死後有持續神聖化的時期。雖然東正教拒絕煉獄一詞,但它承認死後和最終審判之前的中間狀態,並為死者祈禱[ 77 ]一般來說,新教教會拒絕天主教的煉獄教義(儘管有些教導中間狀態的存在)。新教徒普遍認為,聖經中沒有對煉獄進行公開、明確的討論,新教徒將《馬卡比兩書》等次經書籍排除在外。 [ 78 ]

大災難

結局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到來

聖經中,無論是舊約還是新約,都有許多段落談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可怕災難時期,一個規模驚人的自然和人為災難的時期。耶穌說,在他來的時候,「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以後也必沒有。除非那些日子縮短,否則沒有一個肉體會被毀滅。」得救;但為了選民的緣故,那些日子將會縮短。 [太 24:21-22]

而且,彌賽亞的再來以及隨之而來的災難會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和那一刻;不,甚至不是天上的天使,只有我的父。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降臨也要怎樣。因為在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一天,直到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是。

—— 太 24:36-39

保羅呼應了這個主題,他說:“因為當他們說:‘平安平安!’然後毀滅突然降臨到他們身上。[ 79 ]

荒涼可憎

毀壞可憎之物(或毀壞褻瀆)是希伯來聖經《但以理書》的術語根據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耶穌基督橄欖山講道中使用了這個術語。在馬太福音的記載中,耶穌明確地引用了但以理的話。

馬太福音 24:15-26 ( ESV ) 「所以,當你們看見先知但以理所說的行毀壞的可憎之物站在聖所時(請讀者明白),那麼,在猶太的人就該逃到山上去。
馬可福音13:14 (ESV) 「但是,當你們看見那行毀壞的可憎之物站在不該站立的地方時(請讀者明白),那麼,那些在猶太的人就該逃到山上去。

《橄欖山講論》中的這段經文也出現在《路加》中。

路加福音 21:20-21 (ESV) “但當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軍隊包圍時,就知道它的荒涼已經臨近了。然後,猶太地的人應當逃到山上 ……”

許多聖經學者[ 80 ]得出結論,馬太福音 24:15 和馬可福音 13:14 是關於公元 70 年羅馬將軍提圖斯圍攻耶路撒冷事件之後的預言[ 81 ](見《馬可福音的年代》)。

末世預言實現論的基督教評論家認為,耶穌在《馬可福音》13:14 中引用這一預言是指他的「一世紀門徒」不久的將來發生的事件,特別是公元 70 年耶路撒冷被圍困期間的異教羅馬軍隊。[ 82 [ 83 ]

未來派基督徒認為耶穌在馬太福音 24:15 [ 84 ]和馬可福音 13:14 [ 85 ]中提到的但以理的「毀壞可憎的」預言指的是末日未來的事件,在移除了一位之後之間將簽署為期七年的和平條約

其他學者得出結論,荒涼可憎指的是受難,[ 86 ]哈德良皇帝試圖在猶太神廟中豎立朱庇特雕像,[ 87 ]或卡利古拉試圖建造一座將他描繪成宙斯的雕像在寺廟裡。[ 88 ]

七十七的預言

許多解經家計算大災難的長度為七年。這種理解的關鍵是《但以理書》中的「七十週預言」。七十個七重奏的預言(或字面意思是「七十乘七」)出現在天使加百列對但以理的答覆中,從《但以理書》第九章的第22 節開始,到第27 節結束,[ 89 ]包括在內的一部作品在《聖經》基督教《塔納赫》猶太教 ;以及《七十士譯本》 。[ 90 ]這篇預言是猶太歷史敘述和基督教末世論的一部份

先知看到了天使加百列的異象,天使告訴他:“為你的人民和你的聖城(即以色列和耶路撒冷)規定了七十個七。” [但 9:24] 許多學者在與以色列歷史上的事件進行比較後得出結論,七十個七中的每一天都代表一年。前六十九週被解釋為涵蓋了基督第一次降臨之前的時期,但最後一周被認為代表了在這個時代結束時即將到來的大災難年,緊接在和平的千禧年時代之前:

即將到來的王子的人民將摧毀這座城市和聖所。其結局將以洪水告終,直到戰爭結束,荒涼已定。然後他將與許多人確認一項為期一周的聖約。但在一週的中間,他將結束獻祭和奉獻。在可憎之物的翅膀上,將會有一個使荒涼的人,甚至直到所確定的圓滿傾倒在荒涼上。 [但 9:26-27]

這是一個晦澀的預言,但與其他段落結合起來,它被解釋為“未來的王子”將與以色列人簽訂七年之約,允許重建聖殿並重新設立獻祭但“到了周中”,他就會破壞約定,在神廟裡樹立自己的偶像,強迫人們崇拜——「荒涼可憎之物」。保羅寫道:

不要讓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欺騙你,因為那一天不會到來,除非先有離道,並且大罪人,滅亡之子顯露出來,他反對並高舉自己超過一切所謂的上帝或被稱為上帝的事物。受敬拜,以致他作為神坐在神的殿中,表明他是神。 [帖後 2:3-4]

狂喜

被提是某些基督徒使用的末世術語,特別是在北美福音派的分支中,指的是末日事件,屆時所有基督教信徒,無論是活著的還是死了的,都將升入天堂並加入基督[ 91 [ 92 ]一些信徒相信這一事件是在聖經中保羅寫給帖撒羅尼迦人的第一封信中預言和描述的[ 93 ]他在其中使用了希臘語harpazo (ἁρπάζω) ,意思是搶奪或奪取。儘管過去使用該詞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現在某些信徒經常使用該術語來區分這一特定事件與《帖撒羅尼迦後書》 、《馬太福音》《哥林多前書》和《啟示錄》中提到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通常查看它是在第二次降臨之前,之後是一千年的千禧年王國[ 94 ]這種觀點的追隨者有時被稱為前千禧年主義時代論者,但他們之中對於事件的確切時間有不同的觀點。

「被提」一詞在討論或爭論事件的確切時間或範圍時特別有用,特別是在斷言「災前」觀點時,即被提將在第二次降臨之前而不是期間發生,無論有或沒有。​ [ 95 ]這個字最常被使用在美國的福音派[ 96 ]原教旨主義基督徒[ 97 ] 「被提」的其他較古老的用法只是作為一個術語,表示與上帝的任何神秘結合或與上帝在天堂裡的永生。 [ 97 ]

對於基督再來的時間,基督徒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例如是否會發生在一次或兩次事件中,以及帖撒羅尼迦前書第4 章中描述的空中聚集的意義。新教之外,幾乎所有基督徒都不同意以狂喜為導向的神學觀點。雖然「被提」一詞源自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第 1 篇 Thess 的文本。 4:17——“我們將被提到”,(拉丁語:rapiemur),天主教徒以及東正教、英國聖公會路德宗和大多數改革宗基督徒,一般不使用“被提”作為一個特定的神學術語,也不使用任何宗教術語。後與他在天堂相聚的意義[ 98 [ 99 [ 100 ]這些教派不相信在帖撒羅尼迦前書 4:17 事件之後,有一群人被留在地球上一段較長的大災難時期。[ 101 ]

災前被提神學起源於十八世紀,由清教徒傳道人英克里斯·馬瑟(Increase Mather)和科頓·馬瑟(Cotton Mather)提出,並在 1830 年代由約翰·納爾遜·達秘(John Nelson Darby)[ 102 [ 103 ]普利茅斯弟兄會(Plymouth Brethren)[ 104 ]廣泛普及,並在20世紀初期《斯科菲爾德參考聖經》的廣泛流通而流行。 [ 105 ]包括格蘭特傑弗裡在內的一些人堅持認為,一份名為以法蓮或偽以法蓮的早期文件已經支持災前被提。[ 106 ]

第二次來臨

《最後的審判》,關於基督再來的東正教聖像,喬治斯·克隆查斯(Georgios Klontzas,約 1580-1608 年)創作,意大利威尼斯希臘學院

基督再來的徵兆

聖經說:

耶穌說了這些話,他們正觀看的時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雲彩接他,便看不見他了。當耶穌升上去的時候,他們定睛望天,看哪,有兩個人站在他們旁邊,身穿白衣,也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什麼站著望天呢?這就是從那裡被接上升的耶穌嗎?” [徒 1:9-11]

許多(但不是全部)基督徒相信:

  1. 基督的降臨將是瞬間的、遍及全世界的。[ 107 ] “閃電怎樣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怎樣。” 〜太 24:27
  2. 基督的降臨將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的。[ 108 ] “那時,人子的兆頭將在天上顯現,然後地上的萬族都會哀悼,他們將看見人子帶著能力和大榮耀,駕著天上的雲降臨。”馬太福音 24:30
  3. 基督的降臨將是可以聽見的。[ 109 ] “他將派遣他的天使,吹響號角,他們將從四風中聚集他的選民,從天的一端到另一端。”馬太福音 24:31
  4. 義人的復活將會先發生。[ 110 ] “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聲、天使長的聲音、上帝的號角。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 ~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6
  5. 在一次事件中,在基督再來時還活著的得救者將與復活者一起被提及空中與主相遇。[ 111 ] “然後,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將與他們一起被提到雲中,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將永遠與主在一起。” ~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7

最後一天的假貨

耶穌在馬太福音 24 章說:

因為那時將會有大災難,這是從世界的開始直到如今,從未有過的災難,將來也不會有。因為假基督和假先知將會興起並顯出偉大的神蹟和奇事來欺騙(如果可能的話)甚至選民。 [太 24:21, 24 新欽定本]

這些假基督將行偉大的神蹟,他們不是普通人,「因為他們是鬼魔的靈,行神蹟,出去到地上和普天下的君王那裡,聚集他們參加上帝那大日子的爭戰」萬能的。 (啟16:14)撒但的使者也會以敬虔的牧師的身份出現,而撒但也會以光明的天使的身份出現。[ 112 ]「因為這些人是假使徒,欺騙性的工人,他們把自己變成了基督的使徒。這並不奇怪!因為撒旦自己把自己變成了光明的天使。因此,如果他的傳道人也把自己變成了基督的傳道人,那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哥林多後書 11:13-15)

羔羊的婚姻

耶穌在「空中」與他的追隨者會面後,羔羊的婚事就發生了:「讓我們歡喜快樂,將榮耀歸給他,因為羔羊婚娶的時候到了,他的妻子也自己預備好了。她蒙恩得穿細麻衣,潔淨明亮,因為細麻衣就是聖徒的義行」(啟19:7-8)。在整個啟示錄中,基督被描述為“羔羊”,象徵著他為世人獻出自己的生命作為贖罪祭,就像羔羊為以色列的罪被獻在祭壇上一樣。他的「妻子」似乎代表了上帝的子民,因為她穿著「聖徒的正義行為」。當婚禮舉行時,天上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有「一大群人」參加[啟19:6]。

死者復活

復活的教義早於基督教

“復活”一詞源自拉丁語“revivus”,是“resurgere”的過去分詞意思是“再次復活”。儘管復活的教義在新約聖經中佔據了最重要的地位,但它早於基督教時代。 《約伯記》中明顯提到了復活,約伯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他將在末後的日子站在地上。雖然…蟲子毀壞了這個身體,但我必在肉身得看見神」[約伯記19:25-27]。先知但以理再次寫道:「許多睡在塵土中的人必醒來,其中有的人得永生,有的人受羞辱和永遠的藐視」[但12:2]。以賽亞說:“你們的死者將復活。他們將與我的屍體一起復活。住在塵土中的人啊,醒來歌唱吧,因為你們的露水就像香草的露水,大地將驅逐死者。” [以賽亞書。 26:19]。

這種信仰在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中仍然很普遍,有關拉撒路從死裡復活的段落就證明了這一點。當耶穌告訴拉撒路的妹妹馬大,拉撒路會復活時,她回答說:「我知道在末日復活的時候,他必復活」[約 11:24]。此外,猶太宗教體系的兩個主要分支之一法利賽人相信並教導身體未來的復活[參考使徒行傳23:1-8]。

兩次復活

新約的解釋是理解將會有兩次復活。啟示錄說:「在第一次復活中有分的人是有福的,是聖潔的。對於這樣的人,第二次的死沒有能力,但他們要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並且要與他一同作王一千年。其餘的死者「等那千年結束了,都沒有復活」[啟20:5]。

儘管如此,仍有多種解讀: 

根據前千禧年大災難後的立場,將會有兩次身體復活,相隔一千年(一次是在第二次降臨時與被提一起;另一次是在實際統治一千年後)。
根據前千禧年派大災難前論者的說法,還會有三次肉身復活(一次是在大災難開始時的被提中;另一次是在最後大災難時的第二次降臨中;最後一次是在實際統治一千年後)。他們聲稱第一次復活包括被提時的復活,而第二次降臨時的復活,即第二次復活,將是統治一千年後。
根據前千禧年中期大災難論者的說法,將會有三次肉身復活(一次是在大災難中期的被提中;另一次是在大災難結束時的第二次降臨中;最後一次是在實際統治一千年後)。第一次復活是被提時的復活,第二次降臨時的復活,即第二次復活,是在統治一千年後。
根據無千禧年的立場,將會有兩次復活。根據保羅和約翰的說法,一次復活是在屬靈意義上(靈魂的復活),根據歌羅西書 2:12 和歌羅西書 3:1,現在透過信仰和洗禮參與基督的復活。在千禧年之內,被解釋為教會建立和基督第二次降臨之間的無限期,第二次復活將是耶穌再來時發生的普遍復活(身體的復活)。[ 113 ]

復活的身體

福音作者寫道,我們復活的身體將與我們現在的身體不同。耶穌說:「復活的時候,人也不娶也不嫁,如同上帝在天上的使者一樣」(太22:30)。保羅補充說,「死人的復活也是如此:身體 …撒下的是屬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屬靈的身體」[林前 15:42-44]。

根據天主教教理,復活後的身體變成了精神的、不朽的身體:

[999]基督與祂自己的身體一起復活:「看我的手和我的腳,那是我自己」[553];但他並沒有回到塵世生活。因此,在他身上,“他們所有人都將帶著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自己的身體復活”,但基督“將改變我們卑微的身體,使其像他榮耀的身體一樣”,變成“精神的身體」 [554] [ 114 ]

正義者和邪惡者都將獲得不朽的身體。然而,只有正義者才能憑藉四種天賦而崛起:冷漠(廉潔)、微妙(靈性)、敏捷(力量)和清晰(榮耀)。[ 115 ]

在一些古老的傳統中,人們認為人會在他們死亡和埋葬的同一地點復活(就像耶穌復活的情況一樣)。例如,在愛奧那的阿多姆南(Adomnan of Iona)所寫的中世紀早期的聖科倫巴傳記中,科倫巴曾向愛奧那修道院的一位懺悔者預言,他的復活將在愛爾蘭而不是在愛奧那,而這位懺悔者後來在修道院去世在愛爾蘭並被埋葬在那裡。[ 116 ]

其他觀點

儘管馬丁路德個人相信並教導死者復活與靈魂睡眠相結合,但這並不是路德會的主流教義,大多數路德教徒傳統上相信身體復活與不朽的靈魂結合。[ 117 ]

有些教會,例如宗教改革的重洗派索西尼派,然後是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基督教會耶和華見證人,以及不同傳統的神學家,都拒絕接受非物質靈魂不朽的觀點,認為這是新柏拉圖主義的殘餘,異教傳統。在這個學派中,死者仍然是死者(並且不會立即進入天堂地獄煉獄),直到部分或全部死者在時間結束時發生物理復活。有些團體,特別是基督教徒,認為這不是普遍的復活,並且在復活的這個時候,最後的審判將會發生。[ 118 ]

世界末日

《羔羊擊敗十王》(約 1220-1235 年),縮影,來自列巴納的貝阿圖斯《啟示錄評論》Commentarius in Apocalypsim),J. Paul Getty 博物館,洛杉磯

米吉多在舊約中被提及十二次,十次提到耶斯列山谷米吉多古城,兩次提到“米吉多平原”,很可能只是指“城市旁邊的平原”。[ 119 ]這些舊約經文都沒有將米吉多市描述為與任何特定的預言信仰相關。 《新約》在啟示錄 16 章 16 節中提到的哈米吉多頓城也沒有具體提及任何軍隊將有一天聚集在這座城市,而似乎只是預言「他們(將聚集)諸王」到……世界末日」。[ 120 ]然而,根據《啟示錄》16:14 前面的段落,該文本似乎暗示,君王聚集在“稱為哈米吉多頓的地方”的目的是“為了上帝大日的戰爭”。者」。由於《新約》這段經文看似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甚至是神秘的語言,一些基督教學者得出結論,哈米吉多頓山一定是一個理想化的地點。[ 121 ] RJ Rushdoony說:“米吉多沒有山脈,只有米吉多平原。這是對任何字面提及該地方的願景的故意破壞。” [ 122 ]其他學者,包括CC TorreyKlineJordan認為,這個字源自希伯來文moedמועד),意思是「集會」。因此,“哈米吉多頓”的意思是“集會山”,喬丹說這是“指西奈山的集會,以及它的替代者錫安山”。[ 121 ]

傳統觀點將這一聖經預言解釋為象徵著世界正走向“全能上帝的偉大日子”,在這一天,上帝公義和神聖的憤怒若隱若現,傾倒在撒旦領導下的不悔改的罪人身上,在一場真正的世界末日最終對抗中。哈米吉多頓是這事件的象徵性名稱,其依據是有關神聖消滅上帝敵人的經文。釋經學方法透過引用士師記第 4 章和第 5 章來支持這一立場,其中上帝在米吉多(也稱為約沙法穀)奇蹟般地消滅了他的選民以色列的敵人[需要引用]

基督徒學者威廉‧亨德里克森說:

為此,哈米吉多頓象徵著每一次戰鬥,當最需要的時候,信徒受到壓迫時,主會為了他受苦的子民的利益突然彰顯他的大能,並擊敗敵人。當西拿基立的 185,000 人被耶和華的天使殺死時,那是最後哈米吉多頓的影子。當上帝賜給一小撮馬加比人以光榮的勝利戰勝數量遠遠超過他們的敵人時,這就是哈米吉多頓的一種類型。但真正的、偉大的、最後的哈米吉多頓恰逢撒旦的小季節。然後,世界在撒旦、反基督教政府、反基督教宗教——龍、獸、假先知的領導下,聚集起來反對教會,進行最後的戰鬥,這是最需要的;當上帝的兒女受到四面受壓迫時,呼求幫助;然後突然間,基督會駕著榮耀的雲彩顯現,拯救祂的子民;那是哈米吉多頓。[ 123 ]

千禧年

千禧年主義(源自拉丁語millennium,意為「一千年」)或千禧主義(源自希臘語),相信在「未來世界」的最終審判和未來永恆狀態之前,地球上將出現彌賽亞時代

基督教千禧年主義是從基督教對猶太末日論的解釋發展而來的。基督教千禧年主義思想主要基於《啟示錄》,特別是《啟示錄》20:1-4,[ 124 ],其中描述了一位天使的異象,他帶著一條大鍊子和一把無底坑的鑰匙從天而降,抓住了撒旦,囚禁了撒旦。

然後我看到一位天使從天而降,手裡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巨大的鍊子。他抓住了龍,那條古蛇,也就是魔鬼和撒旦,把他束縛了一千年。 。 。他不應再欺騙列國。 。 。 。然後我看見寶座,坐在寶座上的是那些受審判的人。我也看到了那些因為耶穌作見證和神的話語而被斬首的人的靈魂。 。 。 。他們復活了,與基督一起作王一千年。

— 啟示錄 20:1-4

《啟示錄》隨後描述了一系列坐在寶座上的法官,以及他對那些因支持耶穌的見證和拒絕獸印記而被斬首的人的靈魂的異象:

他們復活了,與基督一起作王一千年。 (其餘的死人直到一千年結束才復活。) 這是第一次復活。那些分享第一次復活的人是有福和聖潔的。第二次死亡對這些人沒有任何能力,但他們將成為上帝和基督的祭司,並與祂一起統治一千年。

— 啟 20:4-6

因此,啟示錄描繪了一個千禧年,基督和天父將統治義人的神權政治。雖然《舊約》和《新約》中有大量聖經提到這樣一個神的國度,但這是聖經中唯一提到這樣一個持續一千年的時期。對基督統治一千年的字面信仰是基督教後來的發展,因為在一世紀的文獻中似乎沒有出現過。[ 125 ]

世界末日和最後的審判

撒旦被釋放

根據聖經,千禧年和平時代幾乎結束了地球的歷史。然而,故事還沒結束:「一千年後,撒旦將從監獄中釋放出來,出去迷惑地球四個角落的列國歌革和瑪各,將他們聚集在一起。去戰,其數如海沙。 [啟 20:7-8]

關於歌革和瑪各的身份的討論仍在繼續。在這篇文章的上下文中,它們似乎等同於「東方和西方」之類的東西。然而,以西結書中有一段經文,神對先知說:“你要面向瑪各地的歌革,就是羅施、米設、土巴的王子,發預言攻擊他。” [結 38:2] 在這種情況下,歌革是瑪各地區一個人的名字,他是羅什、米設和土巴地區的統治者(「王子」)。以西結談到他時說:「你和你的軍隊,以及許多民族,都必上去,像暴風雨一樣降臨,像雲彩一樣遮蓋大地……」(以西結書 38:2)

儘管展示瞭如此巨大的武力,但這場戰鬥將是短暫的,因為以西結、但以理和啟示錄都說,這最後一次絕望的毀滅人民和上帝之城的嘗試將以災難告終:「我要審判他我必將瘟疫和流血降在他和他的軍隊,以及跟隨他的許多人民身上:大雨、大冰雹、火和硫磺。 [以西結書 38:22] 啟示也證實了這一點:“火從天上上帝那裡降下來,燒滅了他們。” [啟 20:9] 火雨的圖像可能是現代武器的古代景象,有人會說這是上帝的超自然幹預,也有人說它們是指歷史事件,還有人會說它們是像徵性的更大的想法,不應該從字面上解釋。

最後的審判

隨著歌革的失敗,最後的審判開始了:「欺騙他們的魔鬼被扔進硫磺火湖里,那裡就是獸和假先知所在的地方,他們將日夜受折磨,直到永永遠。」啟20 :10]。撒旦將加入敵基督者和假先知的行列,他們在千禧年之初就被判入火湖。

撒旦被投入火湖後,他的追隨者上來接受審判。這是“第二次復活”,所有那些在基督到來時沒有參加第一次復活的人現在都起來接受審判:

我看見一個白色的大寶座和坐在上面的那位,從他的面前,大地和天堂都消失了,再也找不到它們的容身之處了。海交出了其中的死人,死亡和陰間也交出了其中的死人。他們各人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死亡和地獄也被丟進火湖裡。這是第二次死亡。生命冊上沒有記載的人都被丟進火湖裡。 [啟 20:11-15]

約翰早些時候曾寫道:「參與第一次復活的人是有福的,是聖潔的。對於這樣的人,第二次的死毫無權柄」[啟20:6]。那些包括在復活和被提中的人被排除在最後的審判之外,並且不受第二次死亡的影響。由於對主所坐座位的描述,這個最後的審判通常被稱為白色大寶座的審判

最後審判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將是生前是否實行肉體憐憫的問題。他們將其視為重要的慈善行為。因此,根據聖經資料(馬太福音 5:31-46),最後的審判和憐憫之工的結合在基督教藝術的繪畫傳統中非常頻繁。[ 126 ]

新天新地

新天新地[ 127 ]合集

但是,按照祂的應許,我們等待新天新地,那裡有公義。[ 128 ]

新耶路撒冷

焦點特別轉向一個城市,即新耶路撒冷。我們再一次看到婚姻的圖像:「我約翰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從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21:2)。在新耶路撒冷,神「要與他們同住,他們要作祂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21:3)。結果,「裡面沒有聖殿,因為全能的主神和羔羊就是它的聖殿」。也不需要太陽發出光,「因為神的榮耀光照著它,羔羊也是它的光」[啟21:22-23]。這座城市也將成為一個非常和平和歡樂的地方,因為「上帝會擦去他們眼中的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傷,也不再有哭泣;也不再有痛苦,因為以前的事情已經過世了”[啟21:4]。

描述

這座城本身有一座大城牆,城內有十二扇永不關閉的門,上面寫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每扇門均由一顆珍珠製成,每扇門中都站著一位天使。城牆上還有十二個底座,上面裝飾著寶石,底座上寫著十二使徒的名字。大門和地基經常被解釋[由誰? ]象徵基督之前和之後神的子民。

這座城市及其街道是純金的,但不像我們所知道的黃金,因為這種黃金被描述為像透明玻璃一樣。這座城市呈方形,長和寬一萬二千弗隆(一千五百英里)。如果這些與地球上的測量結果相當,該城市的面積將約為美國本土面積的一半。高度與長度和寬度相同,雖然這導致大多數人認為它的形狀是立方體,但它也可能是金字塔

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 129 ]一張來自菲利普‧麥德赫斯特 (Phillip Medhurst) 聖經插圖集的版畫,牧師擁有。菲利普‧德維爾 (Philip De Vere),英國基德明斯特聖喬治法院

城有一條河流,「從上帝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 130 ]河的旁邊有生命樹,結十二個果子,每個月都結果子。我們最後一次看到生命樹是在伊甸園裡 [創 2:9]。神將亞當和夏娃逐出伊甸園,用基路伯和火焰劍看守它,因為吃了它的人就得到永生永生。創世記說,地球因亞當的罪而受到咒詛,[ 132 ]但約翰福音的作者寫道,在新耶路撒冷,「不再有咒詛」。[ 133 ]

《福音派神學辭典》Baker,1984)說:

豐富的象徵意義超越了我們最好的想像,不僅是幸福的願景,而且是更新、歡樂、勤奮、有序、神聖、愛、永恆和豐富的存在。也許描述中最感人的元素是缺失的:新耶路撒冷沒有聖殿,“因為全能的主神和羔羊就是它的聖殿。”這一明顯的遺漏大大超出了猶太教的期望,標誌著最終的和解。

參見

參考

  1.  克里斯多福羅蘭(2010)[2007]。「第一部分:歷史末世論—新約教會的末世論」。在《沃爾斯》中,Jerry L.(編)。牛津末世論手冊牛津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56–73頁 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517049-8LCCN  2006032576S2CID  171574084
  2.  羅 2:5–16 ,羅馬書 14:10 ,林前 4:5 ,林後 5:10 ,提後 4:1 ,帖撒後 2 1:5
  3.  雅各書 5:8
  4.  彼得前書 4:7
  5.  約翰一書 2:18–28
  6.  史蒂芬·L·哈里斯 (1980)。理解聖經:讀者指南和參考。梅菲爾德出版公司。 p。 363.國際標準書號 978-0-87484-472-6
  7.  例如,《聖依納爵羅馬書》第 6 章。亞歷山大·羅伯茨和詹姆斯·唐納森翻譯。來自前尼西亞教父,卷。 1. 亞歷山大·羅伯茨、詹姆斯·唐納森和 A. 克利夫蘭·考克斯編輯。 (紐約州水牛城:基督教文學出版公司,1885 年。)凱文奈特為《新降臨》修訂和編輯。 < http://www.newadvent.org/fathers/0107.htm >。
  8.  埃里克·弗朗西斯·奧斯本 (1973)。烈士賈斯汀。莫爾·西貝克。國際標準書號 978-3-16-133261-6
  9.  亞歷山大·羅伯茨和詹姆斯·唐納森,編輯。前尼西亞教父們。(第 16 卷)皮博迪,馬薩諸塞州:亨德里克森,1994 年。 1;德爾圖良 (Tertullian),第 3-4 卷;和奧利金,第 4 卷。
  10.  Erwin Fahlbusch,Dietrich,《末世論》,《基督教百科全書》(密西根州大急流城;荷蘭萊頓:Wm. B. Eerdmans;Brill,1999-2003),第 11 頁。 122.
  11.  穆雷,伊恩·哈米甚(1975)。清教徒的希望:復興和預言解釋的研究。倫敦:真理旗幟信託基金。國際標準書號 978-0-85151-247-1
  12.  克雷格‧布萊辛 (Craig A.);博克,達雷爾 L.,編輯。 (2000)。進步時代論。貝克書籍。9–56頁  978-1-4412-0512-4
  13.  Walls, Andrew F.(2016 年 11 月)。 《末世論與西方傳教運動》。世界基督教研究22 (3 182–200 。 doi : 10.3366 swc.2016.0155
  14.  亞歷山大·週(2016 年 11 月)。「末世論與世界基督教」(PDF)世界基督教研究22 (3 201-215 。 doi : 10.3366 swc.2016.0156HDL20.500.11820/eebee50d-9975-4575-b5bf-66ceeb392346S2CID 151356896原始內容存檔於 2018-07-22 (PDF) 。  
  15.  大衛·弗格森 (1997)。「末世論」。在岡頓,Colin E.(編輯)。劍橋基督教教義指南。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26–244。 國際標準書號 978-1-139-00000-0
  16.  “耶穌會學術界透過為新教徒的歷史解釋提供兩種看似合理的替代方案來支持羅馬事業。1. 西班牙塞維利亞的路易斯·德·阿爾卡扎爾(Luis de Alcazar,1554- 1630 年)設計了後來被稱為「末日預言實現論」的預言解釋體系。教會時代就已應驗,從未對保守派或保守派產生任何影響。是新教運動的福音派派別的創始人。大約在 1590 年,裡貝拉發表了一篇關於《啟示錄》的五百頁評論,否認新教將反基督應用於羅馬教會。
  17.  ML Moser, Jr.,《前千禧年論的辯護》,第 26, 27 頁。
  18.  H. Grattan Guinness,《從預言的角度看羅馬主義與宗教改革》,第 11 頁。 268 (1887)
  19.  約瑟夫‧坦納牧師,《但以理與啟示錄》,第 16, 17 頁。
  20.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聖經註釋,卷。 4 [4BC],第 4 頁。 42.
  21.  艾略特,愛德華·畢肖普(1862)。啟示錄。卷。 IV(第五版)。倫敦:西利、傑克森和哈利迪。第562–563頁 
  22.  Chuck Missler,《預言 20/20:透過聖經的視角描繪未來》,2006 年。
  23.  坎貝爾,史丹;貝爾,詹姆斯·S.(2001)。啟示錄白痴完全指南。阿爾法圖書。212–213頁  978-0-02-864238-3
  24.  雅各·陶布斯(2009 年 6 月 2 日)。西方末世論。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8047-6028-7– 透過Google圖書。
  25.  塞繆爾·L·梅西 (1994)。時間百科全書。泰勒和弗朗西斯.國際標準書號 978-0-8153-0615-3
  26.  阿道夫·凱勒(2007 年 3 月)。卡爾·巴特與基督教團結:巴特運動對世界教會的影響。讀書。國際標準書號 978-1-4067-2700-5
  27. “第三條路”。古今讚美詩有限公司。 1987 年 4 月 2 日 – 透過 Google 圖書。
  28.  Duff, Paul B.(2001 年 5 月 31 日)。誰騎著野獸? :啟示錄教會中的預言競爭與危機修辭。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803163-5– 透過Google圖書。
  29.  克里斯托弗·R·史密斯,“收回啟示錄的社會正義信息:啟示錄第 18 章中的唯物主義、帝國主義和神聖審判”, Transformation 7 (1990):28–33
  30.  克里斯托揚諾普洛斯,亞歷山大(2010)。基督教無政府主義:福音的政治評論。艾克希特:學術印記。123–126。 
  31.  Craig R. Koester,《啟示錄》,AB 38A(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2014 年),第 17 頁。 579.
  32.  科斯特,p。 684.
  33.  科斯特,p。 506.
  34.  斯莫利 (Stephen S. Smalley),《約翰的啟示:啟示錄希臘文本的評論》(伊利諾伊州唐納格羅夫:InterVarsity Press,2005 年),第 11 頁。 337.
  35.  埃里克森,米勒德 J. (2001)。基督教神學簡明字典。十字路口。 p。 95.國際標準書號 978-1-58134-281-9
  36.  弗朗西斯·約瑟夫·霍爾 (1922)。末世論。索引:教義神學系列的結論卷。朗文斯、格林公司。 p。 13.
  37.  大衛‧奇爾頓,《復仇的日子:啟示錄的詮釋》,Dominion Press,2006。
  38.  SDA 聖經註釋
  39.  啟 7:1-8
  40.  啟 9:1-11
  41.  啟 9:13-16
  42.  Walvoord, John F.(2011 年 9 月)。聖經的每一個預言:對不確定時期的清晰解釋。大衛·C·庫克.國際標準書號 978-1-4347-0468-9
  43.  奇爾頓,《復仇的日子》,第 17 頁。 251.
  44.  啟 11:1-12
  45.  啟示錄 11:3
  46.  啟 12:1-6
  47.  啟 13:1-8
  48.  啟 13:11-18
  49.  啟示錄 13:18
  50.  1國王隊 10:14
  51.  啟示錄 16:16
  52.  士師記 5:19
  53.  王 2 9:27
  54.  啟 17:1-5
  55.  太 23:35–37
  56.  啟 17:9-11
  57.  奇爾頓,《復仇的日子》,第 435–436 頁。
  58.  啟 20:1-3
  59.  大衛‧奇爾頓,《復仇的日子:啟示錄的詮釋》,第 11 頁。 494.
  60.  但以理書 2:34–35
  61.  啟示錄 4:1
  62.  太 24:15
  63.  結 38
  64.  奇爾頓,《復仇的日子》,第 17 頁。 522.
  65.  艾利歐特,愛德華‧畢肖普(1862),《啟示錄》,卷。 I(第五版),倫敦:Seely、Jackson 和 Halliday
  66.  托馬斯·約翰(1861)。尤里卡:啟示錄詮釋(三卷)
  67.  Gentry, Jr., Th.D., KL (1989)。耶路撒冷陷落之前。摘自http://www.entrewave.com/freebooks/docs/a_pdfs/kgbj.pdf 存檔於 2013-05-16 at the Wayback Machine
  68.  例如,西元 312 年至 1572 年、西元 538 年至 1798 年、西元 606 年至 1870 年
  69.  “亞當·克拉克對聖經的註釋:但以理:但以理索引”www.sacred-texts.com
  70.  David T. Steineker,《最偉大的誡命:馬太福音 22:37》(布魯明頓,印第安納州:WestBow Press,2010 年),第 17 頁。 132.
  71.  Randall M. Miller,《宗教與美國內戰》(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年),第 17 頁。 115.
  72.  道格拉斯·M·斯特朗(Douglas M. Strong),《完美主義政治:廢奴主義與美國民主的宗教緊張》(錫拉丘茲,紐約:錫拉丘茲大學出版社,2002 年),第17 頁。 30.
  73. 「非千禧年論:簡介與啟示錄」,安東尼霍克瑪 (Anthony Hoekema )著
  74.  參考使徒行傳 23:8
  75.  但以理書 12:2
  76. “結 18:4”聖經網站。信仰生活網2017 年8 月 8 日檢索
  77. “死亡,永生的門檻——禮拜儀式與敬拜”www.goarch.org。美國希臘東正教總教區。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2 。檢索於2011 年 1 月 20 日
  78.  Robert L. Millet,《權威是什麼? :基督教中宗教權威的重要問題》(美世大學,2010 年),第 14 頁。 66.
  79.  1 帖撒羅尼迦前書 5:3
  80.  麥克尼爾,AH(1927)。新約研究概論。牛津:大學出版社。第一章II 第 2 部分 對觀福音書 – 2. 日期。
  81.  太 23:37-38;馬太福音 24:1–2,15-21;路加福音 13:34-35;路加福音 21:20-21
  82.  Craig Blomberg,耶穌與福音書,亞波羅 1997 年,第 322–326 頁
  83.  NT Wright,《耶穌與上帝的勝利》,Fortress 1996,第 348 頁。
  84.  太 24:15
  85.  馬可福音 13:14
  86.  Peter G. Bolt,《遠方的十字架:馬可福音中的贖罪》,《聖經神學新研究》,伊利諾伊州唐納斯格羅夫:校際出版社,2004 年。 18.
  87.  Detering, Hermann(2000 年秋季)。「對觀啟示錄(馬可福音 13 段):巴爾‧科赫巴時代的文件」(PDF)高等批評雜誌7 (2): 161– 210.原始版本(PDF)存檔於2008-02-27 。檢索於2008 年 1 月 14 日
  88.  蓋烏斯·卡利古拉領導下的危機,哈佛大學出版社,1976 年, ISBN 0-674-39731-2。第 254–256 頁: 
  89.  謝爾曼,Rb. (編),2001 年,第 14 頁。 1803
  90. “《七十士譯本》新英文譯本。40.但以理書” (PDF)原始內容存檔於 2008-07-04 (PDF) 。檢索於2018 年 8 月 15 日
  91.  唐納德·K·麥金 (2014)。威斯敏斯特神學術語詞典,第二版:修訂和擴展。長老教會出版公司。第 261 頁–。國際標準書號 978-1-61164-386-2。檢索日期:2014 年12 月 26 日
  92.  喬普拉,拉梅什編輯。 (2005)。宗教百科全書詞典:Q–Z。德里:伊莎圖書。 p。 638.國際標準書號 978-81-8205-203-12015 年4 月 6 日檢索
  93.  1 帖撒羅尼迦前書 4:17
  94.  海斯,J.丹尼爾;杜瓦爾,J.斯科特;佩特,C.馬文(2009)。聖經預言和末日辭典。宗德萬。第 692 頁–。國際標準書號 978-0-310-57104-9。檢索日期:2014 年12 月 26 日
  95.  米爾斯,沃森·E.;羅傑·奧布里·布拉德 (1990)。默瑟聖經辭典。默瑟大學出版社。第 736 頁–。國際標準書號 978-0-86554-373-7。檢索日期:2014 年12 月 26 日
  96.  唐納德·H·阿肯森(2018 年 10 月)。出口被提,約翰·納爾遜·達比和維多利亞時代對北美福音派的征服。麥吉爾女王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7735-5367-5
  97.  “被提與否?天主教的理解 – 2005 年 10 月天主教更新”。 2014年4月4日。存檔於2014-04-04。檢索日期:2023 年 10 月 19 日
  98.  Michael D. Guinan,“被提與否?天主教的理解”,天主教更新,2005 年 10 月,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404105238/http://www.americancatholic.org/Newsletters /CU/ ac1005.asp。比照。「天主教會的教義問答—信仰的職業」梵蒂岡.va.檢索於 2011 年 10 月 21 日。
  99.  Anthony M. Coniaris,“被提:為什麼東正教不宣講它”,Light & Life Publishing,Life Line,2005 年 9 月 12 日,第 2 卷,第 3 期,可在https://web.archive. org取得/web/20121109035607/http://www.light-n-life.com/newsletters/09-12-2005.htm瀏覽日期:2012 年 1 月 27 日。
  100. “災前被提理論符合聖經嗎?”。 2013年3月1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11 。檢索日期:2023 年 10 月 19 日
  101.  具體教派請參閱上面的註釋(教義問答 - 天主教、光明與生命通訊 - 東正教、路德見證人 - 路德宗、線上改革宗 - 改革宗)。
  102.  馬卡姆,伊恩·S.(2013-01-16)。神學家的學生伴侶。威利。國際標準書號 978-1-4443-0865-5
  103.  Carl E. Olson, “Five Myths About the Rapture,” Crisis pp. 28–33 (Morley Publishing Group, 2003) (“LaHaye 在 Rapture Under Attack 中宣稱,“幾乎所有從字面上理解聖經的基督徒都期望在主掌權來到這世之前就被提了。聞所未聞的。一信念並將其置於更大的神學框架。轉載自http://www.catholicculture.org/culture/library/view.cfm?recnum=5788
  104.  克雷格·A·布萊辛達雷爾·L·博克(1993)。進步時代論。伊利諾州惠頓:Bridgepoint Books國際標準書號 978-1-4412-0512-4
  105.  《斯科菲爾德聖經:它的歷史和對福音派教會的影響》,Magnum & Sweetnam。第 188–195 頁,218。
  106.  敘利亞人 Ephraem,JoshuaNet,2010 年 727
  107.  喬克魯斯的《秘密狂喜》
  108. “文章”。 2015 年 7 月 14 日。
  109. “免費圖書圖書館——驚人的事實”驚人的事實媒體庫
  110. “啟示錄 14:11 至 15:1 和 16:15 – AudioVerse”www.audioverse.org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7 。檢索於2011 年 6 月 29 日
  111. “秘密被提的真相—聖經預言”www.rapturetruth.org
  112.  聖經預言中的美國見第 15 條
  113.  奧古斯丁. 「教父:上帝之城,第 20 卷(聖奧古斯丁)」www.newadvent.org。第6章。檢索日期:2023 年 10 月 27 日
  114. “CCC – 第 1 部分第 2 章第 3 章第 11 條”www.vatican.va
  115.  約翰·A·哈登神父的《天主教教理》,第 11 頁。 265
  116.  愛奧那島的阿多姆南。聖科倫巴的一生。企鵝圖書,1995 年,第 14 頁。 193 [ ISBN 缺失]
  117.  福音路德會情報員:第 5 卷 – 1830 頁。 9 馬裡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福音路德會大會「每一位委託我們照顧的人都擁有不朽的靈魂,我們應該非常高興,因為我們在至高無上的手中,可以幫助他們走向「生命的源泉」。活水」。
  118.  阿什頓,邁克爾.接受審判 關於復活和審判的聖經教導Christadelphian,伯明翰 1991 [ ISBN 缺失[需要頁碼]
  119. “聖經關鍵字搜尋結果:megiddo (KJV)” . 2011年。檢索於2011 年 1 月 15 日包含「Megiddo」一詞的 12 段聖經舊約段落清單。
  120. “啟示錄 16 章,上帝憤怒的七碗”。 2011年。檢索於2011 年 1 月 15 日新約摘錄描述了與哈米吉多頓有關的各種明顯的自然災害。
  121.  Jordan, James B.“聖經地平線 » 第 85 期:一些觀察”。檢索日期:2023 年 10 月 27 日
  122.  Rousas John Rushdoony,《你的國度來臨:但以理書與啟示錄研究》,第 17 頁。 190.
  123.  威廉·亨德里克森《超越征服者》,163。
  124. James D. Tabor(2011 年 10 月 17 日)。「古代猶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千禧年主義」(PDF)。在韋辛格,凱瑟琳(編輯)。牛津千禧年主義手冊。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52–266頁   978-0-19-994052-3原始內容存檔於 2021 年 7 月 21 日 (PDF) 。
  125.  菲利普·博比雄. 「殉道者賈斯汀的千禧年主義和正統」在 Mélanges sur la Question millénariste de l'Antiquité à nos jours 中,Martin Dumont (Dir.) [Bibliothèque d'étude des mondes chrétiens, 11],巴黎,2018 年,第 12 頁。 61-82
  126.  拉爾夫·範·布倫 (Ralf van Bühren)卡拉瓦喬那不勒斯的《仁慈的七件作品》。藝術史與文化新聞的相關性,載於《教會、​​傳播與文化》 2 (2017),第 63-87 頁。
  127.  啟 21:1,莫蒂埃聖經,菲利普·梅德赫斯特
  128.  彼得後書 3:13
  129.  啟示錄 22:2
  130.  [啟 22:1]。
  131.  [創 3:22]。
  132.  [創 3:17]
  133.  啟 2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