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基督教是以前非基督徒的宗教皈依,這會帶來社會學家所說的皈依者的「根本現實」的變化,包括他們的社會行為、思維和道德。宗教社會學表明,宗教皈依是文明出現和現代世界形成的重要因素。皈依是宗教心理學家研究最多的宗教方面,但可用的實際數據仍然很少。
基督教在全球南部和東部地區迅速發展,主要是透過皈依。歷史上曾採用不同的轉換方法。有證據表明,中世紀早期和晚期世俗領袖曾經實施強制,儘管強製作為一種方法從未得到大多數基督教神學家的認可甚至支持。
不同的基督教派可能會舉行各種不同類型的儀式或入會儀式,以加入其信徒社群。歸信的主要儀式是洗禮,而不同教派的堅振禮則有所不同。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宗教教授戴維·B·巴雷特 (David B. Barrett)和歷史學家喬治·托馬斯·庫里安 (George Thomas Kurian) 2001 年的一項研究,當年大約有270 萬人從其他宗教皈依基督教,而每年約有380 萬人皈依基督教。[ 2 ] [ 3 ]在二十一世紀的最初幾十年裡,五旬節派是基督教最大、發展最快的形式。[ 4 ]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宗教皈依。[ 5 ] [ 6 ]
個人轉換
詹姆斯·P·哈尼根(James P. Hanigan)寫道,個人皈依是基督教的基本經驗和中心信息,並補充說,基督教皈依始於通過認知和心理“不平衡”而“失去平衡”的經歷,然後是意識的「覺醒」以及對神的新認識。[ 7 ]哈尼根將其比喻為「死亡與重生、轉身……、脫去舊事……、思想與心靈的改變」。[ 8 ]該人的反應是承認並承認個人的迷失和罪惡,然後接受聖潔的呼召,從而恢復平衡。最初的內部轉變之後是進一步推進轉變過程的實踐,根據哈尼根的說法,這將包括道德變革。[ 9 ]
在新約皈依的例子中,例如彼得的皈依[ 10 ]和保羅的皈依,[ 11 ],哈尼根感知到了同樣常見的「死亡和重生」經驗。他說,這些人的反應並不是出於內疚感,而是出於對他們所認為的上帝存在的敬畏、崇敬和神聖的恐懼。[ 12 ]
二十一世紀初的比較研究提供了這樣的見解:宗教皈依透過接受對接受者來說更合適和更真實的宗教行為,提供了自我定義、道德權威和社會認同的新場所。[ 13 ]
宗教皈依基督教有時會為新皈依者帶來物質誘因和獎勵,例如居住權、土地使用權或優惠法律地位。[ 14 ]
人類學家羅伯特·海夫納補充道,「皈依有多種形式……因為它受到身份、政治和道德更大相互作用的影響」。[ 15 ]事實證明,真理的信息、救贖的身份以及接受以傳播該信息為目的的社會組織本身就是一股革命力量。[ 16 ]
神學
根據社會學家 Ines W. Jindra 的說法,皈依有一個「神學維度」。[ 17 ]艾佛瑞‧杜勒斯引用伯納德‧洛納根的話:「那麼,神學的主題就是正在皈依上帝的人」。[ 18 ]皈依經驗是基礎性的,具有「具體的、動態的、個人的、群體的、歷史的」特質。透過這種對個人的關注,歸信神學在其基礎上具有了相同的特徵。[ 19 ]
宗教歷史學家大衛‧克林 (David W. Kling)在《基督教皈依史》中列出了皈依敘述中常見的九大主題。[ 20 ]金德拉將第一個主題描述為“人類對神聖存在的認識”,而克林則說,“通過皈依,上帝對人們來說變得真實”。[ 21 ] [ 22 ]皈依總是有「背景」的:人類是「社會構成」的存在,宗教皈依總是發生在社會背景下。[ 21 ]金德拉寫道,雖然所有皈依者的說法各不相同,但它們都顯示出基於皈依者生活的特定歷史背景所表達的個人內在危機經歷的證據。[ 23 ]
轉換中有「運動和阻力」兩個面向。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是一種以福音派使命為導向的宗教,透過皈依而傳播。然而,人們自然地傾向於慣性,傾向於熟悉的事物,除非另有動機去改變,這使得轉變成為歷史上的例外而不是規則。[ 21 ]
轉換過程中既有「連續性,也有非連續性」。轉變可能具有破壞性並導致與過去的決裂,但決裂很少是徹底的。過去的某些方面經常被保留,導致一種「混合」信仰。[ 24 ]性別在人們如何皈依或不皈依方面也發揮直接作用。[ 25 ]
證言和敘述提供了轉變的詞彙。[ 26 ] 在更著名的皈依故事中,例如奧古斯丁和馬丁路德的皈依故事,顯然後來使用了皈依故事,不僅用於個人洞察和轉變,而且還用於吸引潛在的皈依者。[ 27 ]克林寫道,“[此類]個人證詞對皈依歷史的影響無論怎樣估計都不為過。” [ 26 ]詹德拉二十一世紀的研究表明,對於更普通、不太出名的皈依來說也是如此。[ 28 ]皈依以重要和積極的方式為大多數皈依者的生活帶來了變化:Jindra 說「他們變得更加穩定,找到了生活的意義,解決了他們以前有問題的傳記軌跡,並改善了他們的關係(Jindra,2014)」。[ 27 ]
從歷史上看,轉變一直受到個人「身分」和自我意識定義方式的影響。這可以確定個人皈依者的有意行動在多大程度上產生了直接結果,以及有多少外部力量可能對個人能動性產生了影響。[ 25 ]在基督徒皈依中,幾乎總是存在著一個在皈依之前影響皈依者的其他人的網絡。[ 27 ]金德拉寫道,具體的背景,包括加入團體的意識形態、個人皈依者的特殊危機、「以及代理程度與他人的影響」是影響皈依者是否改變的重要因素轉換後。[ 22 ] [ 22 ]
這些因素與研究心理學家劉易斯·蘭博的轉變階段重疊。[ 17 ]蘭博的皈依模式包括背景、危機(涉及潛在皈依者某種形式的搜尋)、遭遇和互動(與相信新宗教信仰體系的人)。接下來是承諾及其結果。[ 17 ]
社會科學
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他的《宗教社會學》一書中寫道,宗教皈依始於先知,作為啟示和願景的聲音,呼籲其他人打破傳統,使他們的生活符合他的「世界建設真理」。[ 29 ]韋伯認為,透過追隨者群體的轉變,預言理想可以成為「一種與人類歷史上任何事物一樣強大的世界變革力量。[ 30 ]
海夫納將皈依和基督教化稱為“孿生現象”,他寫道,宗教皈依是文明出現和現代世界形成的重要因素。[ 31 ]根據赫夫納的說法,皈依中涉及的「社會關係、文化意義和個人經驗的重新表述」帶有固有的「世界建構面向」。[ 32 ]
十九世紀末,世界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發展被視為人類啟蒙線性向上演化的必然過程的一部分。[ 33 ]人類學有效地證明了該模型未能為宗教差異提供解釋。[ 34 ]
世界宗教發展了能夠標準化知識的機構,有些人認為這有助於他們在「帝國和經濟秩序來來去去」時生存。[ 35 ]但事實上,只有少數宗教能夠長期成功地傳播自己,標準化的教義並不一定會影響個人的皈依和信仰。[ 36 ]
1960年代宗教社會學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是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的《宗教進化論》(Robert Bella,1964),該書認為世界宗教都宣稱存在一個優於日常現實的先驗領域,從而使旨在拯救/皈依的經驗合法化。[ 37 ]貝拉將這些術語下的救贖/皈依的可能性描述為「其後果是震撼世界的」。[ 38 ]普通現實與超驗之間的緊張關係使人們認識到社會改革的必要性,這種改革是在救贖願景的驅動下,重塑世界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它。[ 39 ]海夫納說,世界宗教透過這種方式放鬆了傳統的束縛,為人類自由奠定了基礎。[ 40 ]
心理學
雖然皈依是宗教心理學家研究最多的宗教方面,但自威廉·詹姆斯1902 年出版經典《宗教經驗的多樣性》以來,關於這一主題的實證數據很少,方法也幾乎沒有變化。詹姆斯·斯克羅格斯和威廉·道格拉斯寫過關於皈依心理學當前的七個關注點。
- 定義。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稱這是“該領域最古老的問題”,他們指出心理學家詢問轉變是否需要突然轉變或逐漸改變。目前還沒有共識。[ 42 ]這個字意指突然的轉變,但心理學家不願意放棄逐漸轉變的可能性。[ 42 ]
- 病理學。佛洛伊德將宗教視為一種病態,而那些追隨他的思想流派的人仍然繼續這樣做。[ 43 ]實證研究表明,宗教與婦女良好的心理健康有關,它有助於憂鬱症和克服海洛因成癮等嚴重問題,而且一般來說,宗教和靈性以及良好的身心健康之間存在顯著聯繫。[ 44 ] [ 45 ] [ 46 ]在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看來,心理學家採取哪一種觀點取決於他們的訓練以及個人對信仰或非信仰的承諾。[ 47 ]
- 人的類型。許多人想知道是否有一種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歸信。[ 48 ]社會學家強調社會階層、群體期望和社會變遷(如美國邊疆社會或當代中國)等變項的重要性。根據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的說法,威廉“詹姆斯認為患病的靈魂是最有可能皈依的候選人。患病的靈魂生活在‘接近痛苦閾值’的狀態。”他內向、悲觀,把世界的邪惡深深地記在心裡,病態的靈魂沉思著,沉浸在存在的焦慮中,他是克爾凱郭爾筆下的人,他處於絕望之中,也知道自己處於絕望之中。[ 48 ]
創傷和生存危機可以導致轉變。根據心理學家羅斯瑪麗·德卡斯特拉(Rosemary de Castella)的一項研究,對於已經皈依的人來說,創傷通常也與「自我認知、人際關係和人生哲學的有益變化,以及存在、精神或宗教事務領域的積極變化」相關。和珍妮特·西蒙茲。[ 49 ] [ 50 ]
2011 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皈依可以採取內在形式,其中宗教成為皈依者生活的主要指導原則和目標,也可以採取外在形式,其中宗教主要服務於其他目的,例如政治或經濟目標,這些目的更重要。對於經歷內向轉變的人來說,憂鬱、焦慮和壓力程度較低,而僅進行外向轉變的人則水平較高。[ 51 ]
- 年齡。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說,早期研究皈依心理學的作家一致認為青春期是最有可能皈依的年齡。[ 52 ]因此,費姆寫道,「從艾瑞克森的理論中可以公平地得出結論,青春期的身份危機和中年的誠信危機構成了轉變的成熟時刻」。[ 53 ]
- 有意識或無意識。究竟有多少轉變經驗是由有意識的控制所帶來的,有多少是由個人背後甚至超越個人的無意識因素所帶來的,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53 ]大多數皈依者都提到了超越意識控制的力量。斯克里格斯和道格拉斯寫道,「大多數心理學家都認為,無意識因素的作用是廣泛的,而且往往在轉變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且在突然轉變之前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潛意識潛伏期」。[ 53 ]奧爾波特、馬斯洛、羅傑斯等人強調有意識決策的角色。[ 54 ]
- 科學與宗教。身為社會科學家的心理學家往往遵循還原論。轉換必須被描述為一個自然的過程。神學家和其他接受超自然現象可能性的人傾向於採取一種更多的、不干涉神聖的方法來研究皈依。[ 55 ]不同的世界觀可能會導致解釋產生偏差。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寫道,“在當前的範圍內,這個非常困難的問題沒有解決方案”,但他們確實建議承認偏見並將兩種觀點納入“不僅是跨學科研究,而且是跨偏見研究」。[ 56 ]
- 哪種方法?由於不同的心理學流派的理論相互矛盾,因此確定哪一個最適合轉換研究是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意識到的問題之一。[ 57 ] “行為主義、操作主義和學習理論很少被應用於宗教皈依的研究”,絕大多數著作都是從單一角度撰寫的:“功能主義”將真實定義為有效。[ 57 ]
神經病學
Kelly Bulkeley 在《牛津宗教皈依手冊》中寫道,截至 2014 年,還沒有專門針對宗教皈依的神經科學研究。[ 58 ]關於大腦/心智系統如何運作也沒有統一的共識,研究人員採取了許多不同的方法。[ 59 ]關於心/身問題,以及大腦是否只是簡單地模組化(由單獨的部分組成),或者對於巴克利所說的複雜的「全局的、合成的、整體的」的解釋是否過於有限,存在爭議。[ 60 ]在決定性與自由意志、大腦成像的使用、第一人稱轉換報告以及量子物理學的應用方面存在分歧。[ 61 ] [ 62 ]
轉變現像是基於這樣的信念:人類有能力改變他們在精神上感知和體驗世界的方式。對大腦可塑性的研究表明,大腦創造新神經通路的能力會伴隨人一生。[ 63 ]巴克利寫道,「與宗教皈依相關的認知神經科學,人們對構成他們對世界的看法的假設和期望進行基本的重新排序,可能會產生關於大腦/心智發展的潛在潛力的新證據」。[ 64 ]
對祈禱和冥想的研究表明,它們以可測量的、物質的方式改變大腦的功能:
統計數據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宗教教授戴維·B·巴雷特 (David B. Barrett)和歷史學家喬治·托馬斯·庫里安 (George Thomas Kurian) 2001 年的一項研究,當年大約有270 萬人從其他宗教皈依基督教,而每年約有380 萬人皈依基督教。[ 2 ] [ 3 ]在二十一世紀的頭幾十年裡,五旬節派是基督教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形式。[ 4 ]宗教學教授Dyron B. Daughrity 引用Paul Freston 的話:「幾十年內,世界上一半的基督徒將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到2050 年,按照目前的趨勢,世界上五旬節派的人數將達到有印度教徒,五旬節派教徒是佛教徒的兩倍」。[ 65 ]這種增長主要是由於宗教皈依。[ 5 ] [ 6 ]
歷史學家菲利普·詹金斯觀察到,基督教在中國和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也迅速發展。[ 66 ] [ 67 ]普渡大學的社會學家和中國宗教專家楊鳳崗寫道,基督教正在“在東南亞華人中傳播”,“福音派和五旬節基督教在中國發展得更快”。[ 68 ] 這些皈依者中有一半以上擁有大學學位。[ 68 ]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社會人類學家 Juliette Koning 和社會學家 Heidi Dahles一致認為,「自 1980 年代以來,靈恩基督教迅速擴張。據說新加坡、中國、香港、台灣、印尼和馬來西亞是成長最快的國家」。基督教團體和大多數新信徒都是「向上流動的、城市的、中產階級的中國人」艾倫·安德森和埃德蒙·唐在他們的著作《亞洲和五旬節派:亞洲基督教的魅力面貌》指出,「亞洲擁有第二大基督教團體」。百科全書估計亞洲有1.35 億,而北美有 8,000 萬。
據報道,在中國、[ 71 ] [ 72 ]香港、[ 73 ] 印尼、[ 74 ] 伊朗、[ 75 ] [ 76 ] 日本、[ 77]等國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基督徒。 ] 新加坡、[ 78 ] [ 79 ] [ 80 ]和韓國。[ 81 ]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表示,「自1979年以來,中國新教徒的數量平均每年增長10%」。[ 82 ]屢獲殊榮的基督教歷史學家、東肯塔基大學的 Todd Hartch寫道,到 2005 年,每年約有 600 萬非洲人皈依基督教。[ 83 ] 根據伊朗歷史學家拉丹·博魯曼德的說法,「今天的伊朗正在見證世界上基督教化率最高的國家」。[ 84 ]
雖然印度達利特人皈依基督教的確切人數尚不清楚,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宗教學者威廉·R·伯羅估計,約有 8% 的達利特人皈依了基督教。[ 85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 2021 年的一項研究,近年來基督教因皈依而在印度增長。大多數皈依者以前是印度教徒,但也有一些以前是穆斯林。[ 86 ] [ 87 ]
自 1960 年代以來,從伊斯蘭教皈依基督教的人數大幅增加,其中大部分是基督教福音派和五旬節教派。[ 88 ] 2015年的研究《穆斯林背景的基督信徒:全球人口普查》估計,有1020萬穆斯林皈依了基督教。[ 89 ]皈依基督教的穆斯林人數最多的國家包括印尼(6,500,000)、尼日利亞(600,000)、伊朗(500,000,而1979年僅500)、美國(450,000)、衣索比亞(400,000)和阿爾及利亞(380,000)。[ 90 ]印尼是最大的伊斯蘭教皈依基督教社區的所在地。自 1960 年代中後期以來,已有 2 至 250 萬穆斯林皈依基督教。[ 91 ] [ 92 ] [ 93 ]根據外交關係委員會2007年的統計,專家估計西方世界每年有數千名穆斯林皈依基督教,但由於擔心遭到報復而沒有公開。[ 94 ]
轉換方法
強迫
儘管基督教神學家,例如四世紀的奧古斯丁和九世紀的阿爾昆,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皈依必須是自願的,但歷史上也有強迫皈依基督教的例子。 [ 95 ] [ 96 ]君士坦丁使用法律和武力來根除祭祀習俗並鎮壓異端,儘管不是專門為了促進皈依。[ 97 ] [ 98 ]狄奧多西也制定了消除異端的法律,但沒有要求異教徒或猶太人皈依基督教。[ 99 ] [ 100 ] [ 101 ]然而,六世紀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和七世紀皇帝希拉克略試圖透過要求猶太人洗禮來強製文化和宗教統一。[ 102 ] [ 103 ] [ 104 ] [ 105 ] 612年,西哥德國王西塞布特在希拉克略的推動下,宣布西班牙所有猶太人必須皈依伊斯蘭教。[ 106 ]在中世紀晚期東歐形成的許多新的民族國家中,一些國王和王子向人民施壓,要求他們接受新的宗教。[ 107 ]在北方十字軍東徵中,儘管神學家繼續堅持認為皈依必須是自願的,但戰鬥中的諸侯透過政治壓力或軍事脅迫獲得了廣泛的皈依。 [ 108 ]
洗禮
在大多數基督教派別中,洗禮是進入基督教團體的入會儀式。[ 109 ]幾乎所有的洗禮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即牧師在為皈依者施洗時都使用三位一體的公式(以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義)。[ 110 ]洗禮的兩個面向是分歧的根源:方式和意義。在理解洗禮的四種觀點中,編輯寫道,基督徒對洗禮的含義以及洗禮是否是皈依的一個必要方面或僅僅是已經發生的皈依的證明存在分歧。[ 111 ]
基督教也有不同的洗禮方式。這些包括浸泡(浸泡)、灌注(傾倒)和灑水(灑水)。古代教會最常見的做法是把成人的整個頭部和身體浸入水中進行洗禮。[ 112 ]它在中世紀仍然很常見,並且仍然存在於東方教會、英國聖公會和羅馬天主教會以及大多數新教教派中。[ 113 ]
歷史學家菲利普·沙夫 (Philip Schaff)寫道,在古代和整個十二世紀,向病人或垂死者的頭上灑水或倒水是不切實際的,目前在西方大部分地區也有這種做法。[ 114 ]然而,根據《牛津基督教會辭典》,注水已成為西方教會最常見的做法。[ 115 ]
嬰兒洗禮對新教改革者來說是有爭議的,對一些新教徒來說仍然如此,但根據沙夫的說法,嬰兒洗禮是古人所實行的,在新約中既沒有要求也沒有禁止。[ 116 ]
洗禮的方式通常取決於一個人加入的教派,在某些情況下,取決於個人的選擇。許多英國聖公會教徒和路德教徒透過浸水施洗。長老會和公理會接受潑水或點水洗禮。史蒂文·W·萊姆克 (Steven W. Lemke) 寫道,長老會威斯敏斯特信條說:「沒有必要將人浸入水中」。[ 117 ]浸信會不同意。許多福音派新教徒,例如浸信會,堅持認為只有完全浸沒的洗禮才是有效的。浸信會的第二次倫敦和費城信條確認「將人浸入水中是必要的」。 BF & M [浸信會信仰與訊息]第7條再次確認了浸沒式洗禮。會,不實行水洗禮,相信耶穌用聖靈為他的追隨者施洗,而約翰則用水為他的追隨者施洗[ 119 ] 。
宗派轉換
從一個基督教派(如長老會)轉向另一個基督教派(如天主教),研究者普遍不認為是皈依基督教。蘇克曼(Mark C. Suchman)說,這是因為大多數社會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將皈依定義為「激進的個人改變,特別是涉及一個人『根本現實』意識轉變的改變」。[ 120 ]然而,在蘇奇曼看來,這在研究中產生了一種形式的「選擇偏差」。[ 121 ]他寫道,對「日常」宗教流動性的研究並不能取代對「真正皈依」的分析,但他所說的「宗教流動性」的教派轉換可以被視為皈依的一個面向。[ 122 ]
蘇奇曼描述了「宗教流動性」的六種類型或原因,作為對傳統上有限的皈依概念的補充和補充。[ 123 ]他借鑒了越軌社會學的理論,其中有一些認識,即「宗教信仰的改變通常代表著對以前規範的打破和社會承諾的斷絕——即使它不涉及激進的人格重組」。[ 124 ]
偏差理論定義了什麼可以被視為變數和所涉及的決定因素,以及什麼樣的流動性可以被視為隨機。[ 125 ]「應變理論」認為,那些對其宗教信仰不滿意的人通常會「偏離」該群體。[ 126 ]那些沒有很好地融入其宗教社會群體的人、那些捲入群體外的社會關係、參與異常文化的人、以及那些種族和傳統背景與當前的歸屬不同的人,都是轉換的候選人。[ 127 ]與不同宗教和/或教派的伴侶通婚也與宗教轉變有關。[ 128 ]
確認
神學家克努特·阿爾夫斯沃格 (Knut Alfsvåg) 寫道,堅振禮是由教皇英諾森一世在5 世紀首次提出的,作為洗禮、聖油(堅振)和第一次聖餐的統一聖禮的一部分,並在12 世紀被普遍接受。 1274年,里昂議會正式將其指定為聖禮。[ 129 ] [ 130 ]洗禮以及堅振禮所涉及的宣言和指示以及聖體聖事,仍然是所有基督教團體中啟蒙的基本要素,然而,阿爾夫斯沃格寫道,堅振禮在不同的教派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131 ]
有些人將洗禮、堅信禮和聖餐視為合一聖禮的要素,透過聖禮,一個人成為基督徒並成為教會的一部分。[ 131 ]也被東方基督徒稱為塗油禮,在某些情況下,洗禮後可能會立即進行堅信禮。當成年人決定皈依天主教或東正教時,他們就會成為「慕道者」並參加課程以了解皈依的含義和要求。一旦課程完成並且候選人受洗,成人就可以在洗禮後立即得到確認。神職人員會用聖油(油)塗抹他們的額頭(或者對拜占庭基督徒來說,額頭、眼睛、鼻孔、嘴巴、耳朵、胸部、手和腳),召喚聖靈來封印他們的身體。恩賜歸信。[ 132 ]
在實行嬰兒洗禮的西方教會(天主教會、英國國教、聖公會、路德會、長老會、公理會、衛理公會、拿撒勒會、摩拉維亞會和聯合新教),受洗的嬰兒一般不會立即得到洗禮,除非在緊急情況下,例如如疾病或即將死亡。否則,兒童候選人必須等到足夠大才能自己做出決定。除非候選人參加了堅信禮課程,表現出對自己同意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並且能夠「用自己的嘴」表達他們希望自己的信仰得到確認的願望,否則堅信禮就不會發生。[ 133 ]在東方教會(東正教、東方正教和東方教會)中,該儀式稱為洗禮,在洗禮後立即進行,無論年齡大小。
為了與天主教會完全共融(自約 205 年起使用的短語),天主教會要求皈依者宣示信仰並實行聖禮——洗禮、堅信禮和聖體聖事。[ 134 ]直到今天,東正教仍然保留洗禮、聖禮和第一次聖餐作為統一儀式的傳統,並將聖禮稱為「個人的五旬節」(指聖靈)。[ 135 ]
在宗教改革期間,堅信禮的做法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不認為堅振禮是皈依基督教或成為教會完全接受的成員的條件。[ 136 ]路德將堅振視為“教會儀式或聖禮儀式”,但對路德來說,洗禮才是必要的,而不是堅振。[ 130 ]約翰衛斯理完全取消了這項儀式,使衛理公會從 1785 年到 1965 年沒有堅振儀式。[ 131 ]
參見
參考
- 使徒行傳 9:1-22
- Barrett, Kurian & Johnson 2001,第 4 頁,360。
- Rambo 和 Farhadian 2014,第 14 頁。 59.
- Daughrity 2010,第 14-15 頁。
- R.G. 2017 年,第 17 頁不適用。
- Makabenta 2017,p。不適用。
- Hanigan 1983,第 25, 28–29 頁。
- Hanigan 1983,第 25-26 頁。
- Hanigan 1983,第 25-28 頁,摘要。
- 路加福音 5:1-11,馬太福音。 4:18–22
- 使徒行傳 9
- Hanigan 1983,第 25-28 頁。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17.
- 弗拉基米爾·哈米德·特羅揚斯基 (2021)。「成為亞美尼亞人:晚期南高加索帝國的宗教轉變」。社會與歷史比較研究。63(1 ):242–272 。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4.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20.
- 金德拉 2021 年,第 17 頁148.
- 杜勒斯 1981 年,第 17 頁。 175.
- 杜勒斯 1981 年,第 175、176 頁。
- 克林 2020 年,第 20-23 頁。
- Kling 2020,第 14 頁。 21.
- 金德拉 2021 年,第 17 頁147.
- Jindra 2021,第 147、148 頁。
- 克林 2020 年,第 21-22 頁。
- 克林 2020 年,第 14 頁。 23.
- 克林 2020 年,第 14 頁。 22.
- 金德拉 2021 年,第 17 頁149.
- Jindra 2021,第 149–150 頁。
- 海夫納 2023,第 12、13 頁。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13.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3.
- 海夫納 2023 年,第 3-4 頁。
- 海夫納 2023 年,第 6 頁,13–14。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7.
- 海夫納 2023,第 17-20 頁。
- 海夫納 2023 年,第 3、4、5 頁。
- 海夫納 2023,第 7、8 頁。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8.
- 海夫納 2023,第 8、9 頁。
- 海夫納 2023,第 17 頁。 9.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204–206 頁。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14 頁。 206.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208-210 頁。
- Ng & Shek 2001,摘要。
- Hill & Pargament 2008,摘要。
- Shaver,Lenauer & Sadd 1980,摘要。
- 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 1967 年,第 17 頁。 208.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14 頁。 209.
- Tedeschi、Park 和 Calhoun 1998 年,第 14 頁。 13.
- de Castella & Simmonds 2012,摘要。
- Bazmi & Khalil 2011,摘要。
- 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 1967 年,第 11 頁。 210.
- Scroggs & Douglas 1967,p。 211.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211-212 頁。
- 斯克羅格斯和道格拉斯 1967 年,第 17 頁。 213.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213、215 頁。
- Scroggs & Douglas 1967,第 14 頁。 214.
- 巴克利 2014 年,第 14 頁。 240.
- Bulkeley 2014,閱讀認知神經科學文獻。
- Bulkeley 2014,認知神經科學中的概念極性與方法論挑戰。
- Bulkeley 2014,心/身問題。
- Bulkeley 2014,內省的價值。
- Bulkeley 2014,大腦發育。
- Bulkeley 2014,願景與冥想。
- 多爾蒂 2010 年,第 17 頁。 15.
- 詹金斯 2011 年,第 89-90 頁。
- Zurlo 2020,第 3-9 頁。
- 楊 2017,第 14 頁。 237.
- “全球基督教—關於世界基督徒人口規模和分佈的報告” (PDF)。皮尤研究中心。
- 安德森和唐 2005 年,第 14 頁。 2.
- “為什麼中國政府在最近的鎮壓中針對年輕基督徒”。美國雜誌。 2018年5月14日,
中國大陸學術期刊《科學與無神論》2013年發表的一項針對北京大學生宗教生活的研究顯示,基督教是學生最感興趣、校園裡最活躍的宗教。報告的結論是,社會上存在“宗教熱潮”,“宗教勢力正在滲透到大學”。文章稱,在「海外宗教勢力」的支持下,基督教在大學生中迅速發展。報告稱,校園裡的基督教團契大多拒絕屈服於國家支持的教會的領導,從而為政府的宗教事務管理帶來了「問題」。
- “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皈依基督教”。培訓領導者。 2018 年 5 月 14 日。
- 陳志明 (2014)。移民與宗教信仰之後:宗教、中國認同與跨國網絡。世界科學。 p。二十五.國際標準書號 9789814590013。
他們也指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移民和來自香港的移民比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更有可能成為基督徒。
- “印度尼西亞的宗教與教育” (PDF)。電子共享康乃爾大學。 2017年1月30日
。在世紀之交,很少中國人是基督徒。如今,基督徒約佔印尼華人人口的 10% 或 15%,在年輕人中所佔比例可能更高。 1960 年代,中國人皈依基督教的速度加快,尤其是在東爪哇,而就整個印尼而言,中國人信奉天主教的比例從 1957 年的 2% 上升到 19 年的 6%。
- 阿米爾·塔赫爾 (2020)。波斯之夜:霍梅尼主義革命下的伊朗。遇見書籍。 p。 343.國際標準書號 9781594034794。
原因是越來越多的伊朗人,特別是年輕人,正在皈依瑣羅亞斯德教或基督教。
- “報告:伊朗:基督教皈依者和家庭教會 (1) – 宗教活動的普遍性和條件 比利時難民和無國籍人事務專員辦公室提供的翻譯” (PDF)。比利時難民和無國籍人事務總專員辦公室。 2009 年 2 月 22 日
。
- 大衛·W·羅賓遜 (2012)。國際新教教育手冊。施普林格科學與商業媒體。 p。 521.國際標準書號 9789400723870。
然而,2006 年蓋洛普 (Gallup) 的一項調查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次,該數字為 6%,遠高於先前的調查。報告指出,信奉基督的日本年輕人大幅增加。
- S. Chin,克萊夫(2017)。新加坡對基督教作為理性宗教的看法:基督教皈依的傳教分析。勞特利奇。 p。 166.國際標準書號 9781498298094。
這種社會人口特徵將基督教皈依者的特徵描述為:(2) 受過良好教育,(3) 屬於較高收入階層,(4) 在十歲到二十九歲之間改變宗教信仰
- “新加坡華人的宗教復興” (PDF) . SSA1201 作業。 2018 年 5 月 14 日
。
- Goh, Daniel PS(2010 年 4 月 21 日)。「後殖民新加坡的國家與社會基督教」。寄居:東南亞社會問題雜誌。25(1)。東南亞社會問題期刊:54–89。JSTOR 41308136。S2CID 144235936。
基督教在後殖民時代的新加坡蓬勃發展,特別吸引了年輕人、城市化人士和受過英語教育的人皈依基督教。
- 蘇克曼,張(2004)。 《解放後韓國新教的歷史潮流與特徵》。韓國雜誌。44(4):133-156。
- 艾伯特 2018 年,第 17 頁。不適用。
- 哈奇 2014 年,第 17 頁。 1.
- “伊朗人遠離伊斯蘭共和國”。民主雜誌。 2020 年 1 月 20 日。
- Burrow 2009,第 14 頁。 201.
- SAHGAL 等人。 2021 年,第 17 頁不適用。
- Frykenberg 與 Low 2003 年,第 11 頁。 228.
- Miller & Johnstone 2015,摘要。
- 米勒和約翰斯通 2015 年,第 11 頁。 8.
- 管道 2021,第 17 頁不適用。
- 安德森 2013 年,第 17 頁。 145.
- 布雷斯南 2005 年,第 17 頁。 107.
- 丹尼爾斯 2017 年,第 17 頁。 102.
- “宗教皈依與伊斯蘭教法”。外交關係委員會。 2007 年 6 月 6 日
。 「皈依伊斯蘭教的人,尤其是那些參與基督教事工的人,經常使用化名,或只使用名字,以保護自己和家人,」華盛頓的恐怖主義分析師戴維德·加滕斯坦-羅斯在《評論》中寫道。
- 阿洛特 1974 年,第 17 頁。 72.
- 布朗 1963 年,第 107-116 頁。
- 萊特哈特 2010 年,第 17 頁。 302.
- 林 2012 年,第 17 頁。 498.
- 布朗 1963 年,第 17 頁。 286.
- Sáry 2019,第 72–74, 77 頁。
- 赫布爾懷特 2020 年,第 14 頁。 82,第 8 章。
- 卡德里斯 2012 年,第 17 頁。 3.
- 伊爾姆舍爾 1988 年,第 17 頁。 166.
- 沙夫 1955 年,第 103-104 頁。
- Lichtenberger & Raja 2018,第 85-98 頁。
- García-Arenal 和 Glazer-Eytan 2019,第 5-6 頁。
- Štefan 2022,第 14 頁。 101.
- Fonnesberg-Schmidt 2007,第 11 頁。 24.
- Inbody 2005,第 284–285 頁。
- 斯圖基 1982 年,第 17 頁。 27.
- 阿姆斯壯和恩格爾 2009 年,第 17 頁。 163.
- 詹森 2012 年,第 19 頁。 371.
- 克羅斯和利文斯頓 2005 年,第 14 頁。 827.
- 沙夫 1882 年,第 17 頁。 469.
- 克羅斯和利文斯頓 2005 年,第 14 頁。 24.
- 沙夫 1882 年,第 17 頁。 470.
- Lemke 2008,p。 31.
- 賈格爾 1971 年,第 17 頁。 407.
- https://digitalcommons.georgefox.edu/cgi/viewcontent.cgi?httpsredir=1&article=1016&context=ccs [裸體 URL ]
- 蘇奇曼 1992 年,第 17 頁。 S15。
- 蘇奇曼 1992 年,第 17 頁。 S16。
- Suchman 1992,第 S16–S17 頁。
- Suchman 1992,第 S17–S18 頁。
- 蘇奇曼 1992 年,第 17 頁。 S18。
- Suchman 1992,第 S18–S19 頁。
- Suchman 1992,第 S19–S20 頁。
- Suchman 1992,第 S20–S21 頁。
- 蘇奇曼 1992 年,第 17 頁。 S21。
- Alfsvåg 2022,第 1、6 頁。
- 1971,p。不適用。
- Alfsvåg 2022,第 12 頁1.
- 卡瓦西拉斯,第 17 頁。不適用:“聖洗禮是東正教七件聖禮中的第一件。它與聖油聖禮(油膏)一起將候選人加入基督的神秘身體,即教會。”
- Osmer 1996,第 197-202 頁。
- 雅庫比亞克 2021 年,第 17 頁164.
- Alfsvåg 2022,第 11 頁。 5.
- Alfsvåg 2022,第 1, 7 頁。
- 麥卡利利 2019 年,第 17 頁。四.
參考書目
- 阿爾伯特·埃莉諾(2018)。《基督教在中國》。外交關係委員會。
- *阿爾夫斯沃格,K.(2022)。「堅振在基督教入門中的作用」。青年與神學雜誌。1 ( 2 ) :1–20 。高密度脂蛋白:11250/3051856。S2CID 252339347。
- 史蒂芬·阿洛特 (1974)。約克的阿爾昆,約公元 732 年至 804 年:他的生平和信件。威廉賽申斯有限公司。國際標準書號 978-0-900-65721-4。
- 艾倫·安德森(2013)。五旬節派簡介:全球靈恩基督教。劍橋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1-107-03399-3。
- 安德森,艾倫;唐‧埃德蒙 (2005)。亞洲與五旬節派:亞洲基督教的魅力面貌。牛津宣教研究中心。國際標準書號 9781870345439。
- 阿姆斯特朗,約翰·H.;恩格爾,Paul E.,編輯。 (2009)。了解洗禮的四種看法。宗德萬。國際標準書號 9780310866985。
- 巴雷特,大衛B.;喬治·托馬斯·庫里安;約翰遜,托德 M.,編輯。 (2001)。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美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507963-0。
- *巴茲米,馬薩·賈巴里;哈利勒,阿拉維迪亞尼 (2011)。 「宗教取向(內向-外向)與憂鬱、焦慮和壓力的關係」。Procedia - 社會與行為科學。30:2047–2049。
- 約翰·布雷斯南(2005)。印尼:偉大的轉變。羅曼和利特菲爾德。國際標準書號 978-0-7425-4011-8。
1966 年至 1976 年間,近 200 萬爪哇人皈依了基督教,其中大多數名義上具有伊斯蘭教背景。另外25萬到40萬成為印度教徒。
- 布朗,P.(1963)。 「聖奧古斯丁對宗教強制的態度」。羅馬研究雜誌。54(1–2 ):107–116。 JSTOR 298656。S2CID 162757247。
- 凱利‧巴克利 (2014)。 「10宗教皈依與認知神經科學」。在《蘭博》中,路易斯·R.;法哈迪安 (Farhadian)(編)。牛津宗教皈依手冊。牛津大學出版社。DOI:10.1093/oxfordhb/9780195338522.013.010。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971354-7。
- 威廉·R·伯羅 (2009)。救贖與對話。 Wipf 和 Stock 出版社。 p。 201.國際標準書號 978-1-60899-116-7。
- 卡瓦西拉斯,聖尼古拉斯。「東正教教堂的聖洗」。東正教教堂的聖禮。希臘東正教美國總教區。檢索日期:2023 年 9 月 1 日。
- 克羅斯,弗蘭克萊斯利;利文斯頓,伊麗莎白 A.,編輯。 (2005)。基督教會牛津字典(修訂版)。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280290-3。
- 丹尼爾斯,蒂莫西·P.(2017)。伊斯蘭教法動態:伊斯蘭教法和社會政治過程。施普林格。國際標準書號 978-3-319-45692-8。
近兩百萬名名義上的穆斯林皈依基督教
- 戴倫·B·多里蒂 (2010)。不斷變化的基督教世界:無國界宗教的全球歷史(插圖版)。彼得朗.國際標準書號 978-1-4331-0452-7。
- 德卡斯特拉,迷迭香;西蒙茲,珍妮特‧格雷茨 (2012)。「關於苦難的意義有更深層的意義」:創傷後宗教與靈性成長的經驗。
- 艾弗里‧杜勒斯 (1981)。「基本神學與皈依的動力」。Thomist:投機季刊評論。45(2):175–193 。
- 伊本‧豐內斯伯格-施密特 (2007)。教宗與波羅的海十字軍東徵,1147-1254 年。布里爾。國際標準書號 978-90-04-15502-2。
- 羅伯特·埃里克·弗萊肯伯格;低,阿蓮M.(2003)。印度的基督徒與傳教士:1500 年以來的跨文化交流,特別提到種姓、皈依和殖民主義。埃爾德曼斯。國際標準書號 978-0-8028-3956-5。
- 加西亞-阿雷納爾,梅賽德斯;格雷澤-埃坦,約納坦 (2019)。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強迫皈依:前現代伊比利亞及其他地區的強制和信仰。布里爾。國際標準書號 978-90-04-41682-6。
- RG(2017 年 11 月 18 日)。“為什麼新教在發展中國家蓬勃發展?”。經濟學人。
- 詹姆斯·P·哈尼根 (Hanigan, James P.)(1983 年 4 月)。「皈依與基督教倫理」。今日神學。40 ( 1 ):25-35 。 S2CID 14720215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2 。檢索於2009 年 6 月 17 日。
- 托德·哈奇(2014)。拉丁美洲基督教的重生。牛津大學出版社。 p。 1.國際書號 978-0-19-936514-2。
- 馬克‧赫布爾懷特 (2020)。狄奧多西和帝國的界限。倫敦:勞特利奇。號碼:10.4324/9781315103334。國際標準書號 978-1-138-10298-9。S2CID 213344890。
- 羅伯特·W·赫夫納 (2023)。皈依基督教:偉大轉型的歷史與人類學視角(重印版)。加州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520-91256-4。
- 希爾,彼得·C.;帕加門特,肯尼斯一世 (2008)。 「宗教和靈性的概念化和測量的進展:對身心健康研究的影響」。宗教與靈性心理學。S ( 1 ) :3–17 。
- 泰倫·因博迪 (2005)。基督教會的信仰:神學導論(圖解版)。嗯。 B. 艾爾德曼的。國際標準書號 978-0-8028-4151-3。
- 約翰內斯·伊姆舍爾 (1988)。「查士丁尼統治下的非基督徒與宗派:有罪者的命運」。古物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收藏。367(1):165-167。
- 彼得‧賈格爾 (1971)。「基督徒的團結和有效的洗禮」。神學。74 ( 615 ):404–413。
- 托馬斯·雅庫比亞克(2021)。「與天主教會的充分共融以及接受贊助人穆努斯的有效性」。羅茲尼基·諾克·普勞內奇。31 ( 1 ):163–179 。
- 菲利普‧詹金斯 (2011)。下一個基督教世界:全球基督教的到來(圖文並茂)。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976746-5。
- 羅賓·M·詹森(2012)。 「早期基督教洗禮實踐的物質和文獻證據」。早期基督教研究雜誌。20(3 ):371–405 。 S2CID 170787102。
- 金德拉,IW(2021)。「基督教皈依史和其他皈依模式:評論文章」。田園心理學。70 ( 2 ) :141–150 。
- 安東尼·卡德里斯 (2012)。凱撒利亞的普羅科皮烏斯:古代末期的暴政、歷史與哲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8122-0241-0。
- 大衛克林(2020)。基督教皈依史。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5320923。
- 彼得·J·萊特哈特 (2010)。捍衛君士坦丁帝國的黃昏與基督教世界的黎明。大學間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8308-2722-0。
- 史蒂夫·W·萊姆克 (2008)。「什麼是浸信會?區分浸信會與長老會的九個標誌」(PDF)。浸信會神學與事工雜誌。5(2)。
- 利希滕伯格,阿希姆;拉賈,魯比娜(2018)。「從猶太教堂到教堂:查士丁尼時期對格拉薩/傑拉什猶太教堂的侵占」。古代與基督教年鑑。61 .
- 林理查德(2012)。 「33基督教化、世俗化與公共生活的轉變」。在盧梭,菲利普(編輯)。古代晚期的伴侶。約翰威利父子。國際標準書號 978-1-118-29347-8。
- Makabenta,日圓(2017 年 11 月 18 日)。“新教:發展中國家發展最快的宗教”。馬尼拉時報。檢索日期:2023 年 9 月 1 日。
- 康乃狄克州麥卡利利 (2019)。美國衛理公會確認的終點(論文)。杜克大學。普羅奎斯特2240085843 。檢索日期:2023 年 9 月 2 日。
- 米勒,杜安‧亞歷山大;派崔克‧約翰斯通 (2015)。「來自穆斯林背景的基督信徒:全球人口普查」 (PDF)。跨學科宗教研究雜誌。11 .
- 吳浩儀;石丹尼爾 (TL) (2001)。 「宗教與治療:宗教皈依與慢性海洛因成癮者的心理健康」。宗教與健康雜誌。40 ( 4 ):399-410。 S2CID 44673691。
- 理查德·羅伯特·奧斯默 (1996)。確認:普世觀點中的長老教會實踐(圖解版)。日內瓦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664-50000-9。
- 丹尼爾·管道(2021 年 6 月 12 日)。「從穆斯林到基督徒的危險之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中心。
- 蘭博,路易斯雷; Farhadian,查爾斯 E.,編輯。 (2014)。牛津宗教皈依手冊。牛津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19-533852-2。
- 薩加爾,內哈;埃文斯,喬納森;薩拉薩爾,阿麗亞娜‧莫妮克;斯塔爾,凱爾西喬;馬諾洛·科里奇(2021)。「印度的宗教:寬容與隔離」。皮尤研究中心。
印度人表示尊重所有宗教很重要,但主要宗教團體沒有什麼共同點,希望分開生活
- 薩裡·帕爾 (2019)。 「對 380 年帖撒羅尼迦法令的評論」。請參閱 Vojtech Vladár(編輯)。Perpauca Terrena Blande Honori dedicata pocta Petrovi Blahovi K Nedožitým 80. Narodeninám。特爾納瓦:特爾納瓦大學。第67–80頁 。 978-80-568-0313-4。
- 菲利普‧沙夫 (1882)。基督教會史,第 3 卷。賓州州立大學。
- 斯克羅格斯,JR;道格拉斯,WGT(1967 年 7 月)。 「宗教皈依心理學問題」。宗教與健康雜誌。6(3):204-216 。 PMID 24425054。S2CID 11987224。
- 沙夫,A.(1955)。 「七世紀的拜占庭猶太人」。拜占庭時代雜誌。48 ( 1 ):103-115 。 S2CID 192161413。
- 謝弗,P.;勒諾爾,M.;薩德,S.(1980)。 「宗教、皈依與主觀幸福:現代美國女性的『健康思想』宗教」。美國精神病學雜誌。137 ( 12 ):1563–1568。 PMID 7435714。
- 伊沃‧斯特凡(2022)。 「6」。在庫爾塔,弗羅林(編輯)。中世紀中東歐和東歐的勞特利奇手冊,500-1300。勞特利奇。第101–120頁 。 978-0-367-22655-8。
- 勞倫斯‧赫爾‧斯託基 (1982)。洗禮:基督在教會中的行為(重印版)。阿賓登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687-02364-6。
- 馬克·C·薩奇曼 (1992)。 「分析日常轉換的決定因素」。社會學分析。53:S15 – S33。DOI:10.2307/3711248。JSTOR 3711248。
- 理查德·G·泰德斯基;公園,克里斯多·L.;卡爾霍恩,勞倫斯 G.,編輯。 (1998)。創傷後成長:危機後的正向改變。勞特利奇。國際標準書號 978-1-1356-8980-3。
- 哈羅德·E·沃恩克 (1971)。我們的父輩對聖餐時代的看法:堅信禮和第一次聖餐時代(PDF)。 1971 年 10 月 25 日至 26 日在威斯康辛州馬裡內特舉行的北威斯康辛區教牧會議 – 來自 essays.wisluthsem.org。
- 楊鳳崗(2017 年 1 月 20 日)。 「中國人皈依福音派基督教:社會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宗教社會學。59(3)。牛津大學出版社:237–257。 JSTOR 3711910。
- 吉娜·A·祖洛(2020)。 「1 東亞和東南亞基督教的人口統計概況」。在羅斯,肯尼斯·R.;阿爾瓦雷斯,弗朗西斯·D.;約翰遜,托德 M.(編輯)。東亞和東南亞的基督教(插圖版)。愛丁堡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1-4744-5162-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