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禱文,[ a ]也稱為祈禱文,[ b ]是一個簡短的公式化祈禱,特別在東方基督教和天主教中受到尊重和提倡 :
它經常作為個人禁慾實踐的一部分不斷重複,它的使用是被稱為靜修的隱士祈禱傳統的一個組成部分。[ c ]這傳統的精神之父們特別推崇祈禱(見Philokalia),認為它是一種清潔和開放心靈的方法,之後是心靈的祈禱(kardia),首先是由心靈祈禱或更多確切地說是意念禱文(Νοερά Προσευχή),之後是心靈禱文(Καρδιακή Προσευχή)。心靈的禱告被認為是新約中使徒保羅所提倡的不住的禱告。 [ d ]隱士狄奧芬認為,由於耶穌聖名的力量,耶穌祈禱文比所有其他祈禱文都更強大。[ 3 ]
儘管與東方基督教的關係更為密切,但在西方基督教的天主教教義問答中可以找到該禱文。[ 4 ]它也與聖公會念珠的創新結合使用[ 5 ](1980年代中期林恩鮑曼牧師)。在東方天主教會和東正教的整個歷史中,祈禱文得到了廣泛的教導和討論。古代原始形式中沒有「罪人」一詞,是後來加上去的。[ 3 ] [ 6 ] Gregory Palamas 在 14 世紀闡明的東正教耶穌禱文神學直到 20 世紀才被拉丁教會神學家普遍拒絕。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稱格雷戈里‧帕拉馬斯為聖人、[ 7 ]偉大的作家和神學權威。[ 8 ] [ 9 ] [ 10 ]他也讚賞地談到靜修作為“東方神學喜歡用特別有力的術語神化來描述的恩典的深刻結合,‘神化’ ”,[ 11 ]並比喻靜修的冥想品質。 [ 12 ]
起源
祈禱的起源是埃及沙漠, 5世紀修道院的沙漠之父和沙漠之母在此定居。 [ 13 ]它被發現刻在埃及沙漠中那個時期的牢房廢墟中。[ 14 ]
在約翰·克里索斯托 (John Chrysostom ) 於公元 407 年去世的一封信中可以找到類似於耶穌祈禱文標準形式的公式。,上帝之子,憐憫」和「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憐憫我們」被用作不斷的祈禱。[ 15 ]
最早以類似今天所使用的形式明確提及耶穌禱文的可能是《菲洛卡利亞》中關於阿爸菲利蒙的話。腓利門生活在公元600年左右。[ 17 ]雖然當時祈禱本身已被使用,但約翰·S·羅曼尼德斯寫道,“我們仍在向教父們尋找‘耶穌祈禱’一詞。” [ 2 ]
約翰·克利馬庫斯(John Climacus ,約 523-606 年)的《神聖上升的階梯》中也提出了類似的想法,他建議定期練習獨白,或單字的「耶穌祈禱文」。[ 6 ]根據Philokalia的傳統使用耶穌禱文是 19 世紀匿名俄羅斯精神經典《朝聖者之路》的主題,也是原始形式,沒有添加“罪人”一詞。[ 18 ]
東正教
系列的一部分 |
東正教教堂 |
---|
概述 |
耶穌禱文的靜修實踐是建立在聖經觀點之上的,根據聖經觀點,上帝的名字被視為祂存在的地方。[ 19 ]正統神秘主義沒有圖像或表徵。神秘的實踐(祈禱和冥想)不會導致感知上帝的表徵(見下文帕拉姆主義)。因此,獻身於祈禱的生活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呼喚上帝的名字,正如自五世紀以來特拜德隱士 或後來的阿托尼派 靜修者所強調的那樣。對東正教徒來說,耶穌禱文的力量不僅來自其內容,也來自對耶穌聖名的呼求。[ 20 ]
聖經根源
耶穌禱文結合了三節聖經經文:保羅書信腓立比書2:6-11的基督論讚美詩(第 11 節:「耶穌基督是主」)、路加福音1:31-35的天使報喜(第35 節:「神的兒子」 」),以及路加福音18:9-14中法利賽人和稅吏的比喻,其中法利賽人展示了不正確的禱告方式(第11 節:「神啊,我感謝你,因我與別人不同,勒索者、不公正者、通姦者,甚至像這個稅吏一樣”),而稅吏則謙卑地正確祈禱(第13節:“願神憐憫我這個罪人” )。[ e ]
帕拉姆主義,基礎神學
Apophatism [ 22 ](否定神學)是東方神學傳統的主要特徵。不可認知性並不被視為不可知論或拒絕認識上帝,因為東方神學不關心抽象概念;它是沉思的,對超越理性理解的事物進行論述。因此,教條常常以矛盾的方式表達。[ 23 ]這種形式的沉思是對上帝的經驗、啟發,被稱為上帝的願景,或在希臘文中稱為理論。[ 24 ] [需要澄清]
對東正教來說,非受造能量的知識或意念通常與否認主義連結在一起。 [ 25 ] [ 26 ]
東正教的悔改
東正教對罪持非司法觀點,與西方所闡述的贖罪滿足觀相反,首先[需要引用]坎特伯雷的安瑟姆(作為榮譽債)[需要引用來驗證])和托馬斯·阿奎那(作為道德債務)。[需要引用來驗證]東方使用的術語較少是法律主義的(恩典、懲罰),而更多的是醫療性的(疾病、治癒),但不太精確。因此,罪並不伴隨著違反規則的罪惡感,而是帶有變得比平常人更進一步的動力。一個人悔改不是因為一個人是否有德行,而是因為人性是可以改變的。悔改(古希臘語:μετάνοια,metanoia,「改變主意」)不是悔恨、辯解或懲罰,而是一個人對自由的持續實施,源自於新的選擇並導致恢復(回到人的原始狀態)。[ 27 ]這反映在認罪的奧祕中,認罪的奧祕不僅限於認罪並預設建議或懲罰,主要是神父以精神之父的身份行事。[ 19 ] [ 28 ]懺悔的奧秘與個人的靈性發展有關,並與選擇一位值得信賴的長者作為他或她的靈性導師的實踐有關,向他尋求關於個人靈性發展的建議,懺悔罪惡,並尋求建議。
正如 1157 年在君士坦丁堡地方會議上所說,基督的救贖犧牲不僅是為聖父,而是為整個三位一體。在東正教神學中,救贖並不被視為贖金。這是神與人的和解,是神對人類之愛的體現。因此,祂的兒子在十字架上犧牲的背後,並不是天父神的憤怒,而是祂的愛。[ 28 ]
人的救贖不被認為只發生在過去,而是透過神論延續至今。主動權屬於神,但前提是人主動接受(不只是行動,而是態度),這是永遠接受神的一種方式。[ 27 ]
與其他宗教的類似物的區別
冥想或冥想唱誦的做法在多種宗教中廣為人知,包括佛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例如japa、zikr)。涉及影響自我各個層面的深刻內在轉變的內在沉思形式,對於那些提出人格本體論價值的傳統來說是常見的。[ 29 ]
儘管耶穌禱文的某些方面可能與其他傳統的某些方面相似,但其基督教特徵是核心,而不僅僅是「地方色彩」。基督徒實踐它的目的不僅限於獲得謙卑、愛或淨化罪惡的思想,而是變得聖潔並尋求與上帝的結合(神論),這包含了所有上述美德。因此,對東正教:[ 30 ]
- 耶穌禱文首先是向神的禱告。它不是一種自我神化或自我拯救的手段,而是亞當驕傲的反例,修復它在人與神之間造成的裂痕。
- 目的不是被溶解或吸收到虛無或上帝中,或達到另一種精神狀態,而是與上帝(重新)結合[ f ](這本身就是一個過程),同時保持一個獨特的人。
- 這是對耶穌聖名的祈求,因為基督教人類學和救贖論與東正教修道院中的基督論密切相關。
- 在現代背景下,持續的重複被一些人視為一種冥想形式,祈禱作為一種咒語。然而,耶穌禱文的東正教使用者強調赫西俄斯在《Pros Theodoulon》中描述的對耶穌基督之名的祈求,這將是對三位一體神的沉思,而不是簡單地清空心靈。[需要引用]
- 承認「罪人」首先要達到謙卑悔改的狀態,承認自己的罪性。
- 練習耶穌禱文與控制靈魂和身體的激情密切相關,例如透過禁食。對東正教來說,邪惡的不是身體,而是「身體的思考方式」;因此,救恩也與身體有關。
- 與唱誦咒語的特定傳統中的「種子音節」不同,耶穌祈禱文可以翻譯成祈禱者通常使用的任何語言。重點是意義,而不是只發出某些聲音。
- 沒有強調心身技術,它們僅被視為統一思想和心靈的幫助者,而不是先決條件。
耶穌禱文是東正教徒與上帝會面的權威方式,[ 31 ]耶穌禱文本身並不隱藏任何秘密,其實踐也沒有揭示任何深奧的真理。[ 32 ]相反,作為一種休憩的實踐,它要求將思想與理性活動分開,並為了上帝的經驗知識而忽略身體感官。它與信徒的常規預期行為(祈禱、施捨、悔改、禁食等)並存,作為東正教傳統對使徒保羅「不住地祈禱」(帖前 5:17)挑戰的回應。[ 21 ] [ 30 ]
實踐
技巧
對於祈禱者來說,沒有固定的規則,「就像沒有任何機械、身體或精神技巧可以迫使上帝顯現祂的存在」(大都會 卡利斯托斯韋爾)。[ 31 ]
在《朝聖之路》中,朝聖者建議,“當你吸氣時,說或想像自己說,‘主耶穌基督’,當你再次呼吸時,‘憐憫我。’ ” [ 18 ]
耶穌禱文可用於一種「心理」自我分析。根據朝聖者之路的記載和阿索斯山耶穌禱文的實踐者的說法,[ 33 ]「一個人可以透過觀察背誦祈禱詞的語調來了解自己當前的心理狀況。這個自我分析可以向祈禱者揭示他們的內心狀態和感受,也許還沒有意識到,他們的無意識。[ 34 ] [來源不可靠? ]
此外,一個人可能想要有意識地強調祈禱詞中的一個詞,特別是當一個人想要表達一種有意識的情況感覺時。因此,在需要的時候強調「憐憫」可能會更令人安慰或更合適。在失敗的時候,「罪人」部分等[句片段] [ 34 ]
祈禱的層次
20世紀俄羅斯 哲學家和神學家保羅·葉夫多基莫夫(Paul Evdokimov)寫到[ 35 ]關於初學者的祈禱方式:最初,祈禱是興奮的,因為人是情緒化的,並且表達了一種心靈內容的流動。在他看來,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狀況源於思想與心靈的分離:“閒聊傳播靈魂,而沉默則將靈魂凝聚在一起。”老祖宗譴責複雜的措辭,因為對於稅吏來說,一個字就足夠了,而一個字可以拯救十字架上的強盜。他們只說出耶穌的名字,藉此默想上帝。對葉夫多基莫夫來說,行動信仰否定任何形式主義,這種形式主義很快就融入了外在的祈禱或生活的職責。他引用了薩羅夫的塞拉芬的話:“如果一個人有自我意識並且知道自己在祈禱,那麼祈禱是不徹底的。”
希臘東正教美國總教區表示,「因為祈禱是活生生的現實,是與永生神的深刻的個人接觸,所以它不應局限於任何特定的分類或嚴格的分析」。[ 21 ]作為練習者的一般準則,東正教神父區分了祈禱練習的不同層次(3、7 或 9)。它們被視為純粹的資訊性內容,因為心禱的練習是在東正教的個人精神指導下學習的,東正教強調獨自完成時會面臨誘惑的危險。因此,19世紀俄羅斯精神作家Theophan the Recluse談到了三個階段:[ 21 ]
- 口頭祈禱(嘴唇的祈禱)是一種簡單的背誦,對修行者來說仍然是外在的。
- 集中祈禱,即“思想集中在祈禱詞上”,“像說我們自己的話一樣說它們”。
- 當祈禱不再是我們所做的事情而是我們是誰時,內心本身的祈禱。
一旦實現這一點,耶穌祈禱就會變得「自我主動」(αυτενεργούμενη)。它會被頭腦自動無意識地重複,成為一種內在習慣,就像(有益的)耳蟲一樣。身體,透過發出祈禱,心靈,透過在心裡重複祈禱,從而與“心”(精神)結合在一起,祈禱變得恆定,不斷地在心靈的背景中“演奏”,就像背景一樣音樂,不妨礙人的正常日常活動。[ 34 ]
其他人,如當代羅馬尼亞東正教修道院靈性最具代表性的精神之父之一、大主教伊利·克利奧帕神父(Father Archimandrite Ilie Cleopa)則談到了九個層次。它們是通往神論的相同路徑,但差異較小:[ 36 ]
- 嘴唇的祈禱。
- 口中的祈禱。
- 舌頭的祈禱。
- 聲音的祈禱。
- 心靈的禱告。
- 內心的祈禱。
- 積極的禱告。
- 全知的祈禱。
- 沉思的祈禱。
重複公式的變體
東正教修道院歷史中已經證實了許多不同的重複祈禱公式:聖約阿尼基奧斯大帝(754-846)的祈禱:「我的希望是父親,我的避難所是聖子,我的庇護所是聖聖靈啊,神聖的三位一體,榮耀歸於你”,他在《生平》;或Nikolaj Velimirović最近的實踐。
與耶穌禱文實踐的靈活性類似,其形式沒有強行標準化。祈禱詞可以從最短的“主啊,憐憫”(Kyrie eleison)、“憐憫我”(“憐憫我們”),甚至“耶穌”,到較長的最常見的形式。它還可以包含對Theotokos(聖母瑪利亞)或聖徒的召喚。唯一基本且不變的元素就是耶穌的名。[ 31 ]
- 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憐憫我這個罪人。 (一種很常見的形式)
- 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憐憫我。 (希臘傳統中非常常見的形式)
- 主耶穌基督,憐憫我。 (阿索斯山的常見變體[ 37 ])
- 耶穌,憐憫吧。[ 38 ]
- 主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憐憫我們。[ 39 ]
- 主耶穌基督,永生神的兒子,憐憫我這個罪人。[ 40 ]
天主教
耶穌禱文在 23 個東方天主教會中廣泛流傳。
天主教會教義問答的第四部分專門討論基督徒的祈禱,其中第 2665 至 2669 段專門討論向耶穌祈禱。
天主教會使用的類似祈禱方法是背誦,如約翰·卡西安(John Cassian)所建議的那樣,“上帝啊,請幫助我;主啊,請趕快幫助我”或其他聖經經文;重複單個單音節單詞,如“無知之雲”所暗示的那樣;歸心祈禱所用的方法;世界基督教冥想社群所使用的方法,基於阿拉姆語祈禱Maranatha;使用聖言誦讀;等等[ 42 ]
天主教會的教義問答說:
參見
筆記
- 希臘文: προσευχὴ τοῦ Ἰησοῦ,羅馬化: prosefchí tou iisoú,點燃。 「向耶穌祈禱」;敘利亞文: Slotho d- yeshu ';阿姆哈拉語、吉茲語和提格里尼亞語: እግዚኦ መሐረነ ክርስቶስ,羅馬化: igizi'o meḥarene kirisitosi。 約翰·羅曼尼德斯使用希臘語:προσευχή εν Πνεύματι,羅馬化: prosefchí en Pneúmati, lit。 “聖靈的禱告”,或希臘文: νοερά προσευχή,羅馬化: noerá prosefchí,點燃。 「心靈禱告」。 [ 1 ] “註:我們仍在尋找教父們的‘耶穌祈禱文’一詞。如果有人能用希臘語引用教父的話,我們將不勝感激。” [ 2 ]
- 希臘文: η ευχή,羅馬化: i efchí,點燃。 '願望'。
- 古希臘文: ἡσυχάζω, isycházo,「保持靜止」。
- 1 帖撒羅尼迦後書 5:17:不住地禱告。
- “東正教傳統認為,心臟除了泵血之外,在適當的調節下,也是透過不斷的祈禱,即不斷地記念上帝與上帝交流的地方。基督的話”,他在馬太福音第5章中的八福: 3-10節(第8節: “ Μακάριοι οἱ καθαροὶ τῇ καρδίᾳ, ὅτι αὐτοὶν τὸν θώ, ὅτι αὐτοὶν τὸν θώ, ὅι αὐτοὶν τὸν θ εώ ὄ )非常嚴肅地對待,因為他們已實現於所有在道成肉身之前和之後都蒙受榮耀的人,可以參考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第 1 章5 章中關於“不住的禱告”的勸告(希臘語: “ αδιάλειπτος προσευχή”): 16-22(第 17 節: “ ἀδιαλείπτως προσεύχεσθε ”,字面意思是「不住地禱告」)。 “路加是保羅的學生和同伴,他的著作預設並反映了在基督裡的這種深奧的生活。” [ 1 ]與路加福音18 :9-14中的法利賽人和密切相關第 13 節:“ ὁ θεός, ἱλάσθητί μοι τῷ ἁμαρτωλῷ”,字面意思是“上帝憐憫我這個罪人”的十個痲瘋病人17:11-19(第 13 節: “ Ἰησοῦ ἐπιστάτα, ἐλέησον ἡμᾶς ”,字面意思是“耶穌,夫子,我們”) 18:35節: “ Ἰησοῦ, υἱὲ” Δανίδ ,ἐλέησόν με ”,字面意思是“耶穌,你大衛的兒子,憐憫我吧”)。類似:馬太福音9:27–31、20 : 29–34(9:27 和 20:30–31 節:“ ἐλέησον ἡμᾶς, υἱὲ Δαυίδ ” ἡμᾶς, υἱὲ Δαυίδ ” ἡμᾶς, υἱὲ Δαυίδ ”字面意思是大衛吧,馬可福音10 :46–52(第 47 節:「υἱὲ Δαυὶδ Ἰησοῦ, ἐλέησόν με」,字面意思是「耶穌,你大衛的兒子,可憐我」)。[ 4 ] [ 21 ]
- 如果指的是一個人,則統一;如果在人類學層面上談論的話,那就重聚。
參考
- Ρωμανίδnς,Iωάννί Σ。(1982 年 2 月 5 日至 9 日)。Ο lnσούς Χριστός-η ζωή του κόσμου[耶穌基督-世界的生命](希臘文)。譯者:Kοντοστεργίου, Δεσποίνnς Δ。羅馬人:古代、中世紀和現代。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13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30 日。 原文: Romanides, John S.(1982 年 2 月 5-9 日)。《耶穌基督——世界的生命》。羅馬人:古代、中世紀和現代。原存檔於2019年2月8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30 日。
- Romanides, John S.“本網站的一些基本立場反映了本文中包括的研究”。羅馬人:古代、中世紀和現代。原始內容存檔。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1 日。
- 《論耶穌的祈禱》作者:Ignatius Brianchaninov,Kallistos Ware 2006ISBN1-59030-278-8頁 xxiii–xxiv
- “天主教教義問答,第 2667 條”。梵蒂岡.va.原始內容存檔。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5 日。
- “聖公會念珠”。和平之王聖公會教堂。原始存檔於2019年2月1日。
- 弗雷德麗卡·馬修斯-格林 (2009)。耶穌禱文:古老的沙漠祈禱,將心調向上帝。護慰者出版社。 p。 76–。國際標準書號 978-1-55725-659-1。
- 教宗讓‧保羅二世(1979 年 11 月 30 日)。「埃弗斯展覽」。Vatican.va(法文)。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29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6 日。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90 年 11 月 14 日)。“聖靈是‘愛的前行’" . Vatican.va .原始存檔於2002年8月20日。 2019年3月16日檢索.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97 年 11 月 12 日)。“一般觀眾”。梵蒂岡.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29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6 日。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2000 年 5 月 25 日)。「為了科學家的禧年」。梵蒂岡.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8月29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6 日。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1996 年 8 月 11 日)。「東方神學豐富了整個教會」。天主教文化.org。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年9月26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6 日。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2002 年 10 月 16 日)。「宗座信函 Rosarium Virginis Mariae」。梵蒂岡.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 年10 月27 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6 日。
- Antoine Guillaumont 報告稱,在埃及沙漠的一間牢房廢墟中發現了一段包含耶穌禱文的銘文,其年代大致可追溯到所討論的時期: Une inscription copte sur la prière de Jesus in Aux origines du monachisme chrétien , Pour une phénoménologie du君主制,第 168-183 頁。 In Spiritualité orientale et vie monastique,第 30 期。
- Stroumsa, Gedaliahu G. (1980)。「安托萬‧吉約蒙,《蒙納奇主義起源:為蒙納奇主義提供現象學,東方靈性》30 - F 49720 Bégrolles en Mauge,貝爾方丹修道院版本,1979 年,241 頁」。元神(法語)。27(2):287-288 。 ISSN 0029-5973。
- 書信ad abbatem,p。 5
- 伯納德·麥金 (2006)。基督教神秘主義的基本著作。紐約:現代圖書館。 p。 125.國際標準書號 0-8129-7421-2。
- 帕爾默,GEH(2011 年 9 月 15 日)。菲洛卡利亞。卷。 2.倫敦:費貝爾。 p。 507.國際標準書號 9780571268764。
- 法國,RM (1930)。法國,RM(編輯)。朝聖者之路。促進基督教知識協會。原文存檔於2016-07-12。檢索於2016 年 2 月 5 日。
- (羅馬尼亞語)Vasile Răducă,Ghidul creştinului ortodox de azi(當代東正教基督徒指南),第二版,Humanitas Ed。,布加勒斯特,2006 年,p。 81,ISBN978-973-50-1161-1。
- (羅馬尼亞語) Sergei Bulgakov, Ortodoxia(正統),法文翻譯,Paideia Ed.,布加勒斯特,1997 年,第 161, 162–163 頁, ISBN 973-9131-26-3。
- Tsichlis,史蒂文·彼得(1985 年 3 月 9 日)。“耶穌祈禱文”。GOARCH。原始內容存檔。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4 日。
- 東正教神學不支持托馬斯·阿奎那對阿雷奧帕吉特偽狄奧尼修斯神秘神學的解釋(阿奎那將積極神學與消極神學統一起來,將消極神學轉化為對積極神學的修正) 。與假丹尼斯一樣,東方教會指出了兩種談論上帝的方式之間的矛盾,並承認否認論的優越性。比照。弗拉基米爾·洛斯斯基,同前。引,第。 55, Dumitru Stăniloae,同前。引文,第 261-262 頁。
- (羅馬尼亞文) Vladimir Lossky, Teologia mistică a Bisericii de Răsărit (東方教會的神秘神學),法文翻譯,Anastasia Ed.,布加勒斯特,1993 年,第 36–37、47–48、55、71 頁。 -95777-3-3。
- 《上帝的願景》, Vladimir Lossky SVS Press,1997 年。
- (羅馬尼亞文) Fr. Dumitru Stăniloae, Ascetica şi mistica Biserici Ortodoxe(東正教的苦行僧和神秘主義者),Institutul Biblic şi de Misiune al BOR(羅馬尼亞東正教出版社),2002 年,第 17 頁。 268, ISBN 0-913836-19-2。
- Palmer,GEH, The Philokalia,卷。 4 ISBN 0-571-19382-X;謝拉德,菲利普;韋爾,卡利斯托斯,論事物的內在本質和智力的淨化:一百篇文章尼基塔斯·斯蒂薩托斯
- 約翰·克里斯薩吉斯 (John Chryssavgis),“悔改與懺悔 - 簡介”。檔案於 2008-03-17 在Wayback Machine。希臘東正教美國總教區。檢索日期:2008 年 3 月 21 日。
- “線上正統教義問答”。俄羅斯東正教教堂。檢索日期:2008 年 3 月 21 日。
- Olga Louchakova,耶穌祈禱中的本體論和聯合:對心理治療和學習的貢獻,載於《現象學的標誌》和《標誌現象學》。第四卷-科學審問的標誌。參與自然-生命-分享生活,施普林格編。,2006 年,第 17 頁。 292, ISBN 1-4020-3736-8。谷歌學術:[1]。
- (羅馬尼亞文)Hristofor Panaghiotis,Rugăciunea lui Iisus。Dumnezeu(耶穌祈禱。帕納吉奧蒂斯·克里斯托 (Panagiotis K. Christou) 將心與心、人與神結合希臘語翻譯,第二版,Panaghia Ed.,Rarău 修道院,Vatra Dornei,第 6 頁, 12–15, 130,ISBN978-973-88218-6-6。
- (羅馬尼亞語) Puterea Numelui sau despre Rugăciunea lui(名字的力量。東正教靈性中的耶穌祈禱),來自Kallistos Ware,Rugăciuneşi tăcere înspirituitatea ortodoxă(東正教和靈性翻譯克里斯蒂安娜編,布加勒斯特,2003 年,第 23, 26 頁,ISBN973-8125-42-1。
- (羅馬尼亞文) Fr. Ioan de la Rarău, Rugăciunea lui Iisus。 Întrebări şi răspunsuri(耶穌祈禱。問題與解答),Panaghia Ed.,Rarău 修道院, Vatra Dornei,第 11 頁。 97. ISBN 978-973-88218-6-6。
- Οι τρόποι της ευχής。每日希臘。 1999年2月22日。檢索於2010 年 7 月 3 日。
- 「論耶穌禱告」。祈禱技藝。 2004年11月27日。檢索於2010 年 7 月 3 日。
- Paul Evdokimov, Rugăciunea în Biserica de Răsărit(東方教會祈禱)(羅馬尼亞語) ,法文翻譯,Polirom Ed.,布加勒斯特,1996年,第29–31頁, ISBN 973-9248-15-2。
- (羅馬尼亞文) Ilie Cleopa 存檔於 2011-09-16, Dicţionarul teologilor români(羅馬尼亞神學家字典)的Wayback Machine,電子版,Univers Enciclopedic Ed.,布加勒斯特,1996。
- [2] 存檔於 2009-01-05 在Wayback Machine
- Dionysios Farasiotis 的《古魯、年輕人和長者 Paisios》
- “聖帕科米烏斯的規則”。
- “三位一體的祈禱”。 2016年4月5日.原始存檔於2015年3月18日. 2010 年7 月 26 日檢索。
- “天主教教義問答,§§ 2666–2668”。梵蒂岡.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7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5 日。
- Thomas Keating, Centering Prayer and the Christian Contemplative Tradition(Monastic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Bulletin 40, January 1991) 存檔於2012-03-10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天主教教義問答,第 435 條”。梵蒂岡.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年1月7日。檢索日期:2019 年3 月 15 日。
進一步閱讀
- 耶穌祈禱:學習從心祈禱,Per-Olof Sjögren,譯。雪倫林頓;第一三角形編輯。 (倫敦:Triangle,1986 年,cop. 1975)ISBN 0-281-04237-3
- 阿索斯山靈性:耶穌祈禱、正統心理治療和靜修人類學,作者:Robert Rapljenovic,KDP 2024 ISBN 979-83278838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