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或經歷新生是一個短語,特別是在福音派基督教中,指的是“精神重生”,或人類精神的再生。與人的肉體出生相反,「重生」是明顯且單獨地由聖靈的運作引起的,當一個人將自己的生命交給基督時,它就會發生(約翰福音3:5,提多書3: 5)。雖然所有基督徒都熟悉《聖經》中的概念,但它是重洗派、摩拉維亞派、衛理公會、浸信會、普利茅斯弟兄會和五旬節派以及福音派基督教教派的核心教義。這些教會強調耶穌在福音書中的話:「我對你們說:『你們必須從上頭生。』」(約翰福音 3:7)。[ 1 ](在一些英文翻譯中,“重生”一詞被譯為“從上面生出來”。[ 2 ])他們的教義還認為,要“重生”並因此“得救”,一個人必須有個人的信仰以及與耶穌基督的親密關係。[ 3 ] [ 4 ] [ 5 ] [ 6 ] [ 7 ] [ 8 ]
重生一詞起源於新約。在《彼得前書》中,作者將重生描述為從種子即上帝的道中發生的。[ 9 ] [ 10 ]在路加福音中,耶穌自己稱神的道為種子。[ 11 ]
在當代基督教用法中,除了福音派之外,該術語與基督教中有時用於指稱現在或正在成為基督徒的人的類似術語不同。這個術語的這種用法通常與水洗禮和洗禮重生的相關教義有關。自稱「重生」(意思是在「聖靈」中出生)的人經常聲稱他們「與耶穌基督有個人關係」。[ 12 ] [ 7 ] [ 8 ]
起源
這個術語源自約翰福音中的一個事件,其中耶穌的話不被猶太法利賽人尼哥底母理解:
《約翰福音》是用通用希臘語寫成的,原文含糊不清,導致尼哥底母誤解了雙關語。翻譯為“再次”的詞是ἄνωθεν ( ánōtʰen ),這可能意味著“再次”,或“從上面”。[ 14 ]雙關語是福音書作者用來製造聽眾困惑或誤解的修辭手法。然後耶穌或敘述者澄清了誤解。尼哥底母只從耶穌的話中理解了字面意思,而耶穌澄清說他更多的是指從上頭來的屬靈重生。英語翻譯必須選擇該短語的一種或另一種含義;新國際版、英王詹姆斯版和修訂版使用“重生”,而新修訂標準版[ 15 ]和新英文譯本[ 16 ]更喜歡“從上面生”的翻譯。[ 17 ]大多數版本都會在註腳中 註明片語ánōtʰen的另一個意思。
霍斯金斯 (Edwyn Hoskyns) 認為「從上而生」應該作為基本意義,他提請注意諸如「聖靈的誕生」、[ 18 ]「從上帝而生」、[ 19 ]之類的短語,但他認為這必然帶有它強調上帝親自賜予的新生命。[ 20 ]
該短語的最終使用出現在《彼得前書》中,在英皇欽定版中翻譯為:
在這裡,翻譯為「重生」的希臘文是ἀναγεγεννημένοι ( anagegennēménoi )。[ 22 ]
解釋
猶太人對救贖應許的傳統理解被解釋為植根於「亞伯拉罕的後裔」;也就是說,來自亞伯拉罕的肉體血統。耶穌向尼哥底母解釋說,這個教義是錯誤的——每個人都必須有兩次出生——肉身的自然出生以及水和精神的另一次出生。[ 23 ]與尼哥底母的這次談話確立了基督教的信仰,即所有人類——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都必須透過基督的精神種子「重生」。彼得前書 1:23 進一步強化了這個理解。[ 24 ] [ 22 ]天主教百科全書指出,「在原始教會中,對於亞伯拉罕的後裔這一表述的解釋存在爭議。[彼得第一書信]在一個例子中教導說,所有屬於基督的人因著信,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並且根據應許成為後嗣,然而,他擔心這個應許沒有實現在亞伯拉罕的後裔身上(指猶太人)。[ 25 ]
查爾斯·霍奇(Charles Hodge)寫道,“聖經中對上帝的恩典在靈魂中所造成的主觀變化有不同的描述”,其中包括新生、復活、新生命、新創造、心意更新、向罪死、向罪而活等用語。[ 26 ]
耶穌用「出生」來比喻,將生命的屬靈新奇追溯到神聖的開始。當代基督教神學家對「從上而生」做出了解釋,它是音譯為ánōtʰen 的希臘文原文的更準確翻譯。[ 27 ] 神學家弗蘭克‧斯塔格 (Frank Stagg)列舉了新譯本之所以重要的兩個原因:
- 強調「從上而下」(暗示「從天上」)喚起人們對「新生命」的來源的關注。史塔格寫道,「再次」這個詞並不包括新的開始的來源;
- 需要的不僅是個人的進步; “新的命運需要新的起源,而新的起源必須來自上帝。” [ 28 ]
這個術語較現代的用法的早期例子出現在約翰衛斯理的講道中。在題為“新生”的講道中,他寫道,“除非重生,否則沒有人能成為聖潔”,並且“除非重生,否則即使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人能幸福。因為 [...]一個人不應該成為聖潔的人。另外,“我說,[一個人]可以重生,從而成為救恩的繼承人。”衛斯理也指出,受洗的嬰兒會重生,但對成年人來說則不同:
一本名為《福音錨》的一神論著作在 1830 年代指出,除了彼得前書之外,任何福音書和書信中都沒有提到這句話。 “除了約翰以外,沒有任何福音傳教士認為它足夠重要,需要記錄下來。”它補充說,如果沒有約翰,「我們幾乎不應該知道一個人必須重生」。這表明“文本和上下文旨在特別適用於尼哥底母,而不是世界。” [ 30 ]
歷史性
研究歷史耶穌的學者試圖確定耶穌的故事與他們所依據的歷史事件的吻合程度,通常對約翰福音第 3 章中耶穌與尼哥底母的對話持懷疑態度。它詳細描述了耶穌和尼哥底母之間可能的私人談話,門徒似乎都沒有參加,這使得我們不清楚這次談話的記錄是如何獲得的。此外,除了《約翰福音》和基於《約翰福音》的著作外,沒有其他古代基督教文獻記錄過這段對話。[ 31 ]根據巴特·埃爾曼 (Bart Ehrman) 的說法,更大的問題是,聖經的英文翻譯與希臘語ἄνωθεν ( ánōtʰen ) 的問題在阿拉姆語中也存在問題:阿拉姆語中沒有一個單字同時表示“再次”和“從上頭來”,然而談話卻是尼哥底母造成了這種誤解。[ 32 ]由於對話是在耶路撒冷的兩個猶太人之間進行的,而阿拉姆語是當地的母語,因此沒有理由認為他們會用希臘語交談。[ 31 ]這意味著即使基於真實的對話,《約翰福音》的作者也對其進行了大量修改,以包含希臘雙關語和習語。[ 31 ]
教派立場
重洗派
再洗禮派教派,如門諾派,教導說:“真正的信仰意味著重生,以及通過上帝的恩典和力量獲得的精神重生;‘信徒’是那些已經成為上帝精神孩子的人。” [ 33 ]在再洗禮派神學中,通往救贖的道路“不是通過‘唯獨信仰’對救贖的法醫理解來標誌,而是通過悔改、自我否定、信仰重生和服從的整個過程來標誌。” [ 33 ]那些希望走這條路的人在新生後接受洗禮。 [ 33 ]
英國國教
聖公會39條章程第 XV 條中提到了「重生」一詞,題為「唯基督無罪」。它的部分內容是:「正如聖約翰所說,罪不在祂裡面。但我們其餘的人,雖然受了洗並在基督裡重生,卻在許多事情上犯了罪:如果我們說我們沒有罪,我們欺騙我們自己,而真理並不在我們心中。[ 34 ]
雖然「受洗並在基督裡重生」這句話出現在第十五條中,但顯然是指約翰福音 3:3 中的經文。[ 35 ]
1662年公禱書的洗禮辦公室直接將洗禮與新生聯繫起來,確認了洗禮重生對「重生」一詞含義的看法,而不是皈依經歷。
洗禮前的祈禱包括: 「沒有人能進入神的國度,除非祂從水和聖靈中重生和重生;我懇求你們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呼求父神,將祂豐富的良善賜予這些人本質上無法擁有的東西;以便他們可以受水和聖靈的洗禮,並被接納進入基督的神聖教會,並成為該教會的活躍成員。
和; 「親愛的弟兄姊妹,你們在這福音中聽到我們救主基督的明確話語,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入神的國。由此你們可以認識到這聖禮的極大必要性,它可能是有的。
洗禮之後; 「天父啊,請謙卑地感謝你,因為你讓我們認識你的恩典和對你的信心;增加這種認識,並永遠堅定我們對你的這種信心。將你的聖靈賜給這些人;現在,他們已重生,並透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成為永恆救恩的繼承人,他們可以繼續做你的僕人,並透過同一個主耶穌基督你的兒子實現你的應許,他與你同在,與你同在。[ 36 ]
浸信會
浸信會教導說,當人們相信耶穌為他們的罪而死、被埋葬並復活時,他們就重生了,並且透過相信/相信耶穌的死亡、埋葬和復活,永生將作為上帝的禮物而賜予。根據浸信會的教導,那些已經重生的人知道他們是「神的[兒女],因為聖靈向他們見證他們是神的兒女」(參見確據)。[ 37 ]
天主教
從歷史上看,約翰福音第三章的經典文本一直被早期教父解釋為洗禮的參考。[ 38 ]現代天主教解釋者指出,「從上而生」或「重生」[ 39 ]一詞被澄清為「從水和聖靈而生」。[ 40 ]
天主教評論家約翰·F·麥克休 (John F. McHugh) 指出:「重生以及新生命的開始,據說是由水和精神的ἐxi ὕδατος καὶ πνεύματος而來。這個短語(不帶冠詞)指的是早期教會認為的重生”就像透過洗禮發生的那樣。” [ 41 ]
天主教教義問答(CCC)指出,基督教啟蒙的基本要素是:“宣講聖言、接受福音並皈依、信仰告白、洗禮本身、聖靈的澆灌,以及承認基督的信仰”。[ 42 ]洗禮給予人所有先前罪孽的寬恕;它使新受洗的人成為新造的人,成為上帝收養的孩子;[ 43 ]它將他們納入基督的身體[ 44 ],並創造了一種聖事般的團結紐帶,在人的靈魂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45 ]「藉著洗禮融入基督,受洗的人就被配置為基督。洗禮給基督徒印上了屬於基督的不可磨滅的精神印記(品格)。任何罪都不能抹去這個印記,即使罪阻止了洗禮的發生。”救恩的果子一次性賜予,洗禮不能重複。” [ 46 ]聖靈參與恩典運作的各個面向。 「聖靈恩典的第一個工作是悔改。[...]在恩典的推動下,人轉向上帝,遠離罪惡,從而接受來自高處的寬恕和公義。” [ 47 ]
天主教會也教導說,在特殊情況下,水洗禮的需要可以在「願望洗禮」中被聖靈取代,例如當慕道者在洗禮之前死亡或殉道時。 [ 48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教理講授》中寫道,「在嬰兒期受洗的兒童在教區接受教理講授時沒有接受任何其他信仰啟蒙,而且仍然沒有對耶穌基督有任何明確的個人依戀,這是一個問題。[ 49 ]他指出,「成為基督徒意味著對耶穌基督說『是',但讓我們記住,這個』是'有兩個層次:它包括臣服於上帝的話語並依賴它,但它也意味著,在稍後的階段,努力更好地了解這個詞的深刻含義。[ 50 ]
現代表達「重生」其實是關於「轉變」的概念。
《國家教理講授指南》(由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USCCB 出版)將皈依定義為「接受與基督的個人關係,真誠地追隨他,並願意使自己的生活符合他的生活」。[ 51 ]更簡單地說,“皈依基督包括對他做出真正的承諾,並個人決定跟隨他作為他的門徒。” [ 51 ]
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著作相呼應,國家教義講授目錄描述了現代世界所需的新幹預措施,稱為「新福傳」。這是針對教會、針對那些以前從未有效地傳福音的受洗者、針對那些從未對基督和福音作出個人承諾的人、針對那些由世俗文化價值觀形成的人、針對那些失去了自我意識的人。[ 52 ]
天主教男子團契的聯合創始人、馬耳他主權軍事騎士團的德克蘭·奧沙利文寫道:「新福傳強調個人與耶穌基督的相遇,這是傳播福音的先決條件。重生的人體驗不僅只是情感上的、神秘的高潮;真正重要的是皈依者在徹底改變的時刻或時期之後的生活中發生的事情。[ 53 ]
耶和華見證人
耶和華見證人相信,個人沒有權力選擇重生,但上帝「從上頭」呼召並選擇祂的跟隨者。[ 54 ]只有那些屬於「144,000」的人才被認為是重生的。[ 55 ] [ 56 ]
路德
路德教會認為「我們在聖靈的洗禮中洗淨了罪孽,重生並更新。但一些路德教會也教導說,任何受洗的人都必須透過每天的懺悔和悔改,淹沒老亞當,以便每天新人出現並興起,永遠以公義和純潔行走在上帝面前。[ 57 ]
摩拉維亞主義
關於重生,摩拉維亞教會認為,個人皈依基督教是一種快樂的經歷,其中個人“接受基督為主”,之後信仰“在人內心每天成長”。[ 58 ]對於摩拉維亞人來說,“基督作為一個人而生活,因為他想為後代提供一個藍圖”,“一個皈依的人可以嘗試按照他的形像生活,每天變得更像耶穌。 」[ 58 ]因此,「心靈宗教」是摩拉維亞基督教的特徵。[ 58 ]摩拉維亞教會歷史上一直強調傳福音,特別是傳教工作,以傳播信仰。[ 59 ]
衛理公會
在衛理公會中,“重生對於得救是必要的,因為它標誌著走向聖潔。這伴隨著信心而來。” [ 3 ] 約翰衛斯理認為,重生「是神在靈魂中所做的偉大改變,當他將靈魂帶入生命,將靈魂從罪的死亡提升到公義的生命時」。[ 61 ] [ 3 ]在基督徒的生命中,新生被認為是恩典的第一個工作。[ 62 ]與衛斯理-阿民念聖約神學一致, 《宗教條款》第十七條-關於洗禮,指出洗禮是「重生或新生的記號」。[ 63 ] 衛理公會訪客在描述這一教義時告誡個人:“‘你們必須重生。’屈服於神,讓他在你心裡並為你執行這項工作。 ‘相信主耶穌基督,你就必得救。階段同時發生:合理化與再生:[ 66 ]
當一個人經歷重生的那一刻,他/她就被「收養到神的家」。[ 67 ] [ 68 ]
普利茅斯弟兄會
普利茅斯弟兄會教導說,重生會帶來救恩,那些見證自己已經重生、悔改並相信聖經的人會被授予團契的右手,之後他們就可以參加聖餐。[ 69 ]
五旬節派
聖潔五旬節派歷史中教導新生(恩典的第一項工作)、完全成聖(恩典的第二項工作)和聖靈的洗禮,正如舌語所證明的那樣,是恩典的第三項工作。[ 70 ] [ 71 ]根據五旬節教義,重生賦予了「精神生命」。[ 6 ]
貴格會
世界上大多數貴格會教徒在教會精神上都是福音派,並教導重生的經驗(參見國際福音派朋友教會)。[ 72 ] [ 73 ]
貴格會教派的中心年度朋友聚會教導說,重生是「最初救贖的神聖工作(多3:5),或歸信,其中涉及伴隨的稱義工作(羅馬書5:18)和收養」 (羅馬書8:15, 16)。[ 5 ]重生發生在重生中,「信徒的內心發生了轉變,他發現自己在基督裡成為了新的創造者(林後 5:17;歌羅西書 1:27)」。[ 5 ]
新生後,喬治·福克斯教導了「透過新生後立即接受聖靈的洗禮,使內心和生活變得聖潔」的可能性(參見基督教的完美)。[ 74 ]
改革宗
在改革宗神學中,聖洗禮是一個人重生的記號和印記,對信徒來說是一種安慰。[ 75 ]然而,根據多特信條,一個人的重生時間對自己來說是一個謎。[ 75 ]
根據改革宗教會的說法,重生是指「聖靈的內在工作,引導罪人回應有效的呼召」。根據威斯敏斯特小要理問答,Q 88,「基督向我們傳達救贖的好處的外在和普通的方式是,祂的教儀,特別是聖言,聖禮和祈禱;所有這些都對選民的救贖有效。[ 76 ]有效的呼召是「神的靈的工作,藉此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的罪和苦難,在基督的知識上啟發我們的思想,並更新我們的意志,祂說服並使我們能夠擁抱耶穌基督,白白地獻給我們福音。[ 77 ] [ 78 ]
在改革宗神學中,「重生先於信心」。[ 79 ]塞繆爾·斯托姆斯寫道:「加爾文主義者堅持認為重生或重生的唯一原因是神的旨意。神首先主權且有效地重生,只有因此我們才採取行動。因此,個人是被動的重生是神在我們身上所做的改變,而不是我們為自己所做的自主行為。[ 80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後期聖徒相信重生是指真正的悔改。換句話說,拒絕人屬肉體的罪性,並與神立約,過公義的、像基督一樣的生活。這個約最初是在 8 歲或責任年齡或新皈依時進行的浸入洗禮。然後每週透過在教會聚會期間參加聖餐來更新。[ 82 ]
耶穌基督教會教導說,這些教儀是「得救」所必需的行為,這是常見的誤解。實際上,它教導說,基督已經將全人類從肉體的死亡中拯救出來,並且在死亡和復活之後,透過悔改和遵守上帝的誡命,基督已經將全人類從精神的死亡中拯救出來。[ 83 ]洗禮和聖禮是根據一個人的信仰來進行的,作為服務上帝和過正義生活的內在承諾的外在表達。[ 84 ]
教派之間的分歧
幾個基督教派都使用「重生」一詞,但對於該詞的含義以及其他教派的成員聲稱自己是重生基督徒是否合理存在分歧。
天主教答案說:
另一方面,福音派網站認為:
改革宗的重生觀至少在兩個方面與其他觀點不同。
歷史和用途
歷史上,基督教用各種隱喻來描述其啟蒙儀式,即透過水和精神的力量的洗禮聖事實現精神重生。這仍然是大多數基督教世界的共同理解,例如羅馬天主教、東正教、東方正教、路德教、[ 57 ]英國國教、[ 90 ]和新教的其他歷史分支。然而,在宗教改革之後的某個時間,福音派賦予重生[ 91 ]這一表達方式不同的意義,將其視為一種宗教皈依的經歷,[ 92 ]僅以水洗禮為象徵,而是透過對耶穌的個人信仰的承諾而實現。從歷史上看,同樣的信仰也是衛理公會教義的一個組成部分,[ 93 ] [ 94 ]並且與稱義教義相關。[ 95 ]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
根據J. Gordon Melton 的說法:
根據安德魯·普維斯和查爾斯·帕蒂的說法:
自 1960 年代末以來, 「重生」一詞已與福音派基督教復興廣泛聯繫在一起,首先是在美國,然後在世界各地。重生可能最初與耶穌人民和基督教反主流文化聯繫在一起,後來指的是一種皈依經歷,接受耶穌基督作為主和救世主,以便從地獄中得到拯救,並在天堂與上帝一起獲得永生,並且越來得越多被用作用來辨識虔誠信徒的用語。[ 17 ]到了 1970 年代中期,主流媒體越來越多地將重生基督徒稱為重生運動的一部分。
1976 年,水門事件陰謀家查克·科爾森的著作《重生》引起了國際關注。《時代》雜誌將他評為「美國 25 位最有影響力的福音派人士之一」。[ 99 ]這個詞非常流行,以至於在當年的總統競選期間,民主黨候選人吉米·卡特在《花花公子》雜誌對美國總統候選人的 首次採訪中將自己描述為“重生” 。
科爾森結合他的刑事監禁描述了他的信仰之路,並在鞏固「重生」身份作為美國文化建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寫道,他的精神經歷是在經歷了相當大的掙扎和猶豫之後才獲得「與上帝的個人接觸」。他回憶道:
1976年,吉米卡特 (Jimmy Carter)成為第一位公開宣布自己已重生的美國總統。[ 102 ]
Sider 和 Knippers [ 103 ]指出“羅納德·裡根那年秋天的選舉得到了 61% 的‘重生’白人新教徒選票的幫助。”
蓋洛普組織報告稱,“2003 年,42% 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自己重生或福音派;2004 年這一比例為 41%”,並且“美國黑人更有可能認為自己是重生或福音派, 63 % 的黑人表示自己已重生,而美國白人共和黨人(52%) 的比例則遠高於民主黨 ( 36 %) 或無黨派人士 (32%)。[ 104 ]
《牛津宗教與美國政治手冊》提到了幾項研究,報告稱“‘重生’認同與對政府反貧困計劃的較低支持有關。”它還指出,「自我報告的重生」基督教「強烈塑造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態度」。[ 105 ]
受該術語啟發的名字
「在基督裡重生」的想法啟發了[ 106 ]一些常見的歐洲名字:法語René / Renée,荷蘭語Renaat / Renate,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和克羅地亞語Renato / Renata,拉丁語Renatus / Renata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重生」 」、「重生」。[ 107 ]
指令語言和 shell 程式Bash是「Bourne-Again SHell」的縮寫,是「born Again」的雙關語,與之前的Bourne shell的名稱混合在一起。[ 108 ]
統計數據
《牛津宗教與美國政治手冊》指出:“ GSS ……曾三次提出重生的問題……‘你會說你已經‘重生’了,還是有過‘重生’的經歷?” ?手冊稱,「福音派、黑人和拉丁裔新教徒往往做出類似的反應,每個群體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回答是肯定的。相較之下,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主流新教徒和六分之一的天主教徒(盎格魯人和拉丁裔)聲稱獲得重生的經歷。然而,手冊表明,“即使對於吸引福音派受訪者來說,重生問題也不是很好的措施……報告重生經歷的人很可能也將其視為一種身份。” [ 109 ]
參見
筆記
- 雖然正典福音書傳統上被認為是四位福音傳教士的著作,但現代學術界認為所有四本福音書都是匿名撰寫的,後來才被認為是四福音傳教士的著作。
參考
- 約翰福音 3:6-7
- “約翰福音 3:7 - 耶穌和尼哥底母”。聖經中心。檢索日期:2024 年10 月 25 日。
- 喬伊納,F.貝爾頓 (2007)。聯合衛理公會問題,聯合衛理公會答案:探索基督教信仰。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 p。 39.國際標準書號 978-0664230395。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重生對得救是必要的,因為它標誌著走向聖潔。那是憑著信心而來的。
- 威廉·卡思卡特 (1883)。浸信會百科全書:一本關於各地區浸信會教派一般歷史的教義、條例的詞典,附有許多傳記概要...和一個補充。 LH埃弗茨。 p。 834.
- 中央友友年會信仰與實踐手冊。中央之友年會。 2018 年。 26.
- 威廉·W·伍德 (1965)。五旬節聖潔宗教的文化和個性面。木桐公司。 p。 18.國際標準書號 978-3-11-204424-7。
- 艾麗卡·伯恩斯坦 (2005)。發展精神:津巴布韋的新教非政府組織、道德與經濟。斯坦福大學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0804753364。2011 年7 月 30 日檢索。
世界展望會加州辦事處的一位高級工作人員詳細闡述了「重生」的重要性,強調了個人與耶穌基督之間的基本「關係」:「…個人與基督的關係的重要性在於,它不是只是當你是嬰兒時去接受基督 或受洗的問題,他們需要重生。
- 槓桿,AB (2007)。上帝說…徐龍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1604771152。2011 年7 月 30 日檢索。
透過與其他基督徒的交談,我知道重生信徒的區別在於對神的個人經歷,從而導致與祂建立個人關係。
- “重生-只有接受上帝的種子,即他完整且未經改變的話語,重生才會發生”。未修改的Word.com。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年9月25日。檢索日期:2022 年9 月 25 日。
- 彼得前書 1:23
- 路加福音 8:11
- 羅伯特·M·普萊斯 (1993)。超越重生:邁向福音派成熟。威爾賽德出版社。國際標準書號 978-1434477484。2011 年7 月 30 日檢索。
我與耶穌基督有個人關係。
- 約翰福音 3:3-5
- Danker, Frederick W., et al,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Ministry , 3r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2010), 92. 具體參見第一條(從上往下)和第四條(再次,重新)的含義。
- 約翰福音 3:3
- 約翰福音 3:3
- Mullen, MS.,載於 Kurian, GT.,《基督教文明百科全書》,J. Wiley & Sons,2012 年,第 14 頁。 302.
- 約翰福音 1:5
- 參見約翰福音 1:12-13 ;約翰一書 2:29 ,約翰一書 3:9 ,約翰一書 4:7 ,約翰一書 5:18
- Hoskyns,Edwyn C. 爵士和 Davy,FN(編),《第四福音》,Faber 和 Faber 第二版。 1947 年,第 211、212 頁
- 彼得前書 1:22-23
- Fisichella, SJ.,《揭開面紗:超越幻象的帷幕》,iUniverse,2003 年,第 55-56 頁。
- Emmons, Samuel B.聖經辭典。BiblioLife,2008。
- 1彼得 1:23
- Driscoll, James F.「神聖的應許(聖經)」。天主教百科全書。卷。 12. 紐約:羅伯特‧阿普爾頓公司,1911 年。
- “系統神學 – 第三卷 – 基督教經典空靈圖書館”。www.ccel.org 。檢索日期:2019 年9 月 11 日。
- 新約希臘文辭典。 2009 年 7 月 30 日。
- 斯塔格、伊芙琳和法蘭克。耶穌世界裡的女人。費城:威斯敏斯特出版社,1978年。
- Wesley, J.,約翰‧韋斯利牧師的著作,衛理公會聖公會教堂,1831 年,第 405–406 頁。
- 勒費夫爾,CF。和愛達荷州威廉森,福音主播。紐約州特洛伊,1831–32,第 14 頁。 66. [2]
- 艾爾曼、巴特(2016)。福音書之前的耶穌:最早的基督徒如何記住、改變和發明他們的救世主故事。哈珀一號。第108–109頁 。 978-0062285201。
- “聖經錯誤:約翰福音中的“重生”對話”。聖經錯誤。檢索日期:2019 年9 月 11 日。
- 菲利普‧謝爾德雷克 (2005)。新威斯敏斯特基督教靈修字典。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 p。 104.國際標準書號 978-0-664-23003-6。
- “宗教文章”。www.eskimo.com。
- “存檔副本” (PDF)。原始內容(PDF)存檔於 2017 年 12 月 15 日。2017 年8 月 18 日檢索。
- “成熟歲月的洗禮”。
- 漢尼·朗維 (2011)。蒙恩的基督徒-所選的浸信會:馬拉威浸信會的歷史。非洲圖書集體。 p。 429.國際標準書號 978-99960-27-02-4。
- 喬爾·C·埃爾沃西,編輯。古基督教聖經註釋,新約聖經 IVa,約翰福音 1-10(Downers Grove:Intervarsity Press,2007 年),第 109-110 頁
- 約翰福音 3:3
- 約翰福音 3:5
- 約翰‧麥克休 (John F. McHugh),約翰 1-4,《國際評論》(紐約:T&T Clark,2009 年),第 14 頁。 227
- CCC 1229
- 2 哥林多前書 5:17 ;彼得後書 1:4
- 弗 4:25
- CCC 1262–1274
- CCC 1272
- CCC 1989
- CCC 1260
- “Catechesi Tradendae”(1979 年 10 月 16 日)—約翰·保羅二世” 。檢索日期:2017 年4 月 17 日。
- CT 20
- 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國家教理講授目錄(2005) p. 11。 48
- 美國天主教主教會議,國家教理講授目錄(2005) p. 11。 47
- 奧沙利文,德克蘭(2014)。傳福音的天主教徒。弗里森出版社。 p。 9.
- “新生-個人決定?”。守望台: 2009 年 4 月 1 日, 5-6日。
- “重生”。從聖經推理。 1985年。
- jw.org
- 瓦爾特、卡爾費迪南德威廉 (2008)。宗教改革和路德紀念活動的講道和祈禱。喬爾·巴斯利. p。 27.國際標準書號 978-0982252321。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此外,路德教會也徹底教導我們在聖靈的洗禮中洗淨了罪惡並重生和更新。但她也教導說,無論誰受洗,都必須每天懺悔和悔改,淹沒舊亞當,以便每天都有一個新人出來並興起,永遠在正義和純潔中行走在上帝面前。她教導說,任何在洗禮後生活在罪惡中的人都再次失去了洗禮的恩典。
- 阿特伍德,史考特愛德華 (1991)。「覺醒的工具」:摩拉維亞教會和白河印第安人傳教團。威廉瑪麗學院。7、14、20–24頁。
- “摩拉維亞人發生了什麼事”。鉗子神學院。 2014 年 3 月 31 日。檢索日期:2021 年7 月 28 日。
- 吉布森,詹姆斯. 「衛斯理傳統系列:完全成聖」。南喬治亞懺悔協會。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5月29日。2018 年5 月 30 日檢索。
- 作品,卷。 2,第 193–194 頁
- 麥克·B·斯托克斯 (1998)。主要聯合衛理公會信仰。阿賓登出版社。 p。 95.國際標準書號 978-0687082124。
- “衛理公會宗教條款十六至十八”。聯合衛理公會的紀律書。聯合衛理公會。 2004.原始存檔於2006年4月27日. 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第十七條 – 關於洗禮:洗禮不僅是信仰的標誌和區別的標誌,藉此將基督徒與其他未受洗的人區分開來;但這也是重生或新生的象徵。幼兒的洗禮應保留在教堂內。
- 衛理公會訪客。艾略特·斯托克 (Elliot Stock),62,Paternoster Row,EC 1876。 137.
你們必須重生。
- 拉塞爾·E·里奇;羅,肯尼斯·E.;施密特,讓‧米勒 (1993)。美國衛理公會的觀點:解釋性文章。嘉湖圖書。國際標準書號 978-0687307821。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 以馬內利教會協會指南。洛根斯波特:伊曼紐協會。 2002 年。
- 威廉森,愛德華·W.;修剪,佩吉,編輯。 (2012)。福音派衛理公會教義問答。福音派衛理公會教堂。 p。 116.
- 手冊.加略山聖潔衛理公會教堂。 2021 年。 5.
收養是神恩典的作為,使稱義和重生的信徒成為神的兒子。
- 宗教團體,1936 年。美國政府印刷局。 1941 年。 293.
- 西田納西歷史學會論文 – 第 56 期。西田納西歷史學會。 2002 年。 41.
西摩的聖潔背景顯示五旬節主義根源於十九世紀末的聖潔運動。聖潔運動接受了衛斯理宗的「成聖」教義,或皈依之後恩典的第二項工作。五旬節派增加了第三個恩典工作,稱為聖靈的洗禮,這通常伴隨著言語。
- 基督教百科全書。嗯。 B.Eerdmans 出版社。 1999 年。 415.國際標準書號 978-9004116955。
在將總部遷至德州休士頓期間,帕勒姆接觸到了非裔美國浸信會聖潔派傳教士威廉·西摩(William Seymour,1870-1922 年)。西摩從帕勒姆繼承了這樣的教導:聖靈的洗禮不是成聖的祝福,而是伴隨著說方言的經歷的第三種恩典的工作。
- 安吉爾,史蒂芬‧沃德;蒲公英,粉紅色(2018)。貴格會劍橋指南。劍橋大學出版社。 p。 290.國際標準書號 978-1-107-13660-1。
當代世界各地的貴格會教徒主要是福音派教徒,通常被稱為「公誼會」。
- 喬治·托馬斯·庫里安;馬克·A·蘭波特 (2016)。美國基督教百科全書。羅曼和利特菲爾德。 p。 827.國際標準書號 978-1-4422-4432-0。
福音派之友相信,那些藉著相信耶穌基督而重生的人在歸信時會接受聖靈,並且當他們信靠主並順服祂的命令時,他們就會結出聖靈的果子,更加符合上帝的樣式。他們相信神對所有信徒的目的是聖靈的豐滿,當他們完全奉獻給祂的旨意並相信基督的應許和代表他們的贖罪祭時,神就會仁慈地將聖靈賜給他們。成聖是信徒不斷管教、潔淨的結果。然而,聖靈的充滿並不會使信徒無法選擇犯罪,福音派之友相信甚至有可能完全遠離神。然而,只要他們願意接受這種管教並經歷聖靈的充滿,他們就有能力經歷戰勝罪惡並最大限度地愛神和他人。福音派之友相信信徒的安全取決於對耶穌基督的持續信仰和服從。
- 貴格會宗教思想,第 99-105 期。宗教之友會。 2003 年。 22.
- 「堅信禮與歸正教會」。美國歸正會。 1992年。檢索日期:2019 年6 月 19 日。
- “聖經長老會在線:WSC 問題 88”。www.shortercatechism.com 。檢索日期:2018 年9 月 12 日。
- 簡短的威斯敏斯特教義問答,問題 31。
- 普里布爾,史蒂芬. “你知道重生的真相嗎?”。紹斯菲爾德:改革宗長老教會。原始存檔於2014年4月13日。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 RC 斯普勞爾 (2005)。什麼是改革宗神學?貝克書籍。 p。 179.國際標準書號 978-1585586523。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 塞繆爾·斯托姆斯 (2007)。終生的選擇:神聖選舉的案例。十字路口。 p。 150.國際標準書號 978-1433519635。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 “摩賽亞書 27”。www.churchofjesuschrist.org 。檢索日期:2020 年8 月 4 日。
- 克里斯多福森,D.托德。《重生》。耶穌教堂.org。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檢索日期:2023 年2 月 8 日。
- 聖經(NKJV 版)。第 1 頁 哥林多前書 15:22 。檢索日期:2023 年2 月 8 日。
- Oaks, Dallin H. 「你得救了嗎」。耶穌教堂.org。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檢索日期:2023 年2 月 8 日。
- “天主教重生了嗎? – 天主教的答案” .檢索日期:2018 年6 月 24 日。
- 約翰福音 3:3-8
- McMahon, TA, “福音派”誘惑, [3],2013 年 2 月 10 日訪問。
- 弗。 2:1–10
- “重生與新生:我必須重生嗎?”。第三個千禧年部會。原始存檔於2014年4月20日。2014 年4 月 10 日檢索。
在改革宗神學中,重生相當於“重生”,是一個技術術語,指的是上帝通過植入新的願望、目標和道德能力來使人重獲活力,從而對基督的福音做出積極的反應。
- 參見英國國教在洗禮重生中的部分
- “重生”。好詞指南。倫敦:A&C Black,2007。 2009 年 7 月 30 日
- 希伯來書 10:16
- 法洛斯,塞繆爾;赫伯特·洛克伍德·威利特 (1901)。流行且重要的聖經百科全書和聖經詞典,全面定義和解釋了所有宗教術語,包括傳記、地理、歷史、考古和教義主題,並添加了詳盡的附錄,其中包含 600 多張地圖和雕刻。芝加哥:Howard-Severance Co. p。 1154 . 2009 年10 月 19 日檢索。
新的誕生。重生是衛理公會的重要教義,是新生,是內心的改變。所有衛理公會都教導「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這是聖靈的工作,是心靈和生活有意識的改變。
- 查爾斯·史賓塞·史密斯;丹尼爾·亞歷山大·佩恩 (1922)。非洲衛理公會聖公會歷史。約翰遜重印公司。2009 年10 月 19 日檢索。
無論教會可以做什麼,而且有很多事情是它能夠而且應該做的,為了改善人類的物質存在,它的首要工作是人類精神本質的再生。衛理公會堅持將此作為教會的最高目的和目標。
- 羅伯特·索西;查爾斯·庫斯伯特·索塞 (2010)。衛斯理的生平:以及衛理公會的興起與進步。納佈出版社。 p。 172 . 2011 年7 月 5 日檢索。
與他的重生教義相關的是稱義教義,他斷言稱義教義與重生教義密不可分,但很容易區分,因為它們並不相同,而是性質截然不同。按時間順序,這兩個都不在另一個之前;當我們因神的恩典,透過耶穌的救贖而稱義的那一刻,我們也就從聖靈而生了;但依照所謂的思維順序,稱義先於重生。
- 大英百科全書,《人的教義》條目(來自基督教),2004 年。
- Melton, JG.,新教百科全書(世界宗教百科全書)
- Purves, A. 和 Partee, C.,《遭遇上帝:動盪時代的基督教信仰》,威斯敏斯特約翰·諾克斯出版社,2000 年,第 17 頁。 96
- “美國25位最具影響力的福音派人士”。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年6月24日。
- 科爾森,查爾斯·W·重生。精選書籍(貝克出版社),2008 年。
- Hough, JF.,改變政黨聯盟,Algora Publishing,2006 年,第 11 頁。 203.
- 厄特,GH。和 Tru, JL.,保守派基督徒和政治參與:參考手冊,ABC-CLIO,2004 年,第 14 頁。 137.
- Sider, J. 與 Knippers, D.(編),《邁向福音派公共政策:國家健康的政治策略》,Baker Books,2005 年,第 17 頁。 51.
- “Winseman. AL,《重生者》,蓋洛普,2004 年”。蓋洛普網站。 2005 年 1 月 18 日。檢索日期:2012 年8 月 11 日。
- Smidt, C.、Kellstedt, L. 和 Guth, J.,《牛津宗教與美國政治手冊》,牛津線上手冊,2009 年,第 195–196 頁。
- 牛津名字字典
- 《錢伯斯二十世紀字典》,W. & R. Chambers (1954) p. 11。第1355章
- “1.1 什麼是 Bash?”。Bash 參考手冊。
- 牛津宗教與美國政治手冊, OUP,第 11 頁。 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