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鮑森牧師,四福音書講道精華整理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大衛鮑森(David Pawson)

今天我要講的是聖經這本,這是一本教人有智慧而不是變聰明的書。有許多書能夠教人變聰明,

但這本書,也只有這本書卻會教你得智慧,我寧可求智慧,不求聰明。有聰明只能夠賺大錢,但

是有智慧才懂得怎麼樣過人生。每個人讀這本書的方法各有不同,有人把它當藥來用,每天讀十

節,魔鬼就不敢近身;有的人則是借助研經材料,他們經文讀得不多,研經材料倒是讀得挺多,

常常是快速瀏覽經文以後,接著研讀這些經文的註解。神要我們如何研讀祂的話語呢?

首先我要告訴各位,聖經一詞的原文為複數形,而不是單數形,源於希臘文的 biblia,意思是書

卷合集,也就是套書,叢書的意思。聖經是許多書卷的合集,有詩歌、箴言、歷史書和先知書,

我們讀經一定要一本一本地研讀。現在的聖經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在聖經裡標註章節號碼,以

致於今天許多基督徒變成照本宣科。如果我要說約翰福音 3 章 16 節,我多半會說成西希家書 3

章 16 節,或是隨口取個書外和章節,之後便會看到會眾翻找著聖經,努力找出希西家書 3 章 16

節,但是聖經裡沒有這本書。

有個人聽了我的錄音帶一段時間以後,來問我說:「大衛,你是個經學教師,為什麼你講經從來

不用經文的章節號碼呢?」我來答他說,因為神從來不打算在經文中,標註章節號碼,這種作法

切割了神的話語,並不符合上帝的本意。有哪一本書像這樣每個句子都有編號呢?這種作法不是

很奇怪嗎?整本聖經囊括了很多卷書,我必須了解每本書的類型、寫作的目的,還有裡面的內容。

我寫過一本書,名叫「正常基督徒的誕生」,出版以後我非常地驚訝,書裡的內容明明是講重生,

以及如何幫助別人重生;但是這本書出版以後,大英圖書館卻把它收藏在「分娩」這個書類。所

以現在如果想在公共圖書館找這本書,得到婦科類才找得到。一個人到圖書館去借書,不可能借

閱園藝書來學烹飪,也不可借閱小說來學電腦;但是有許多人卻會從聖經斷章取義,不管前後文,

也不問經文出處或背景,就認定那是神的意思。

有一段經文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凡事」指的是哪些

事呢?我常常會問會眾,靠著基督你能做哪些事?他們會說,作見證、醫治、禱告。我說其實這

節經文指的根本不是那些事情,它指的是,一個人必須要靠自己的收入維生,這段經文在現今是

非常重要的。保羅說,無論什麼景況,我都可以知足,我能處豐富,也能處卑賤,這秘訣我已經

學會了。我最近發現某個教會中,有三分之二的會眾都在負債,他們需要明白這段經文的意義,

要控管自己的薪水,適當分配收入,這全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基督。我能靠著退休金度日,非常

切身,但是如果斷章取義的話,就會完全抓不到它的涵義。經文所屬的文本,是它的重要背景,

能說明經文完整的涵義。

現在我們現在先來談談四福音書,福音書可以說是獨樹一格。新約聖經中有歷史書、書信,還有

先知書,另外還有四部非常特別的書,這四部書跟其他書卷非常不同,我們稱之為福音書。什麼

是福音書呢?它不是傳記,當然更不是自傳,因為耶穌從來沒有寫過書。它不純然是傳記,因為

四本福音書都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在描寫耶穌的死。一般傳記不可能花三分之一以上的篇幅

來描寫主角的死,無論這個主角他死得是多麼轟轟烈烈。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1 of 7

那麼什麼是福音書呢?在現代生活裡我能夠想到最貼切的比喻,就是新聞報導。福音書就像新聞

報導,讓人一讀就懂,並且讓人覺得興奮,想要找人來分享福音書最好能夠大聲地唸出來;就算

自己一個人在讀福音書,如果能夠大聲地唸出來的話,你會有很大的收穫。就算如果是唸給別人

聽,自己也會受益良多,我個人很喜歡唸聖經給別人聽,喜歡的程度甚於講道,因為聖經每個字

都值得你用心聆聽,但是我的講道不見得字字精彩。

福音書是一種特殊的文體,福音書的作者見證一件事,那是他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他們把

那件事當作新聞昭告世人,所以福音書確實是廣義的新聞報導,這是一開始的情況。然而隨著時

間一天一天地過去,那個時候,曾經目賭耶穌所作所為的證人卻越來越少,因為他們都相繼去世

或殉道,不過在此同時,教會卻越來越大,拓展範圍越來越廣,於是問題就出現了。當年曾經親

身經歷這些事,能傳揚這些事的人越來越少,而需要聽到這則新聞的人卻越來越多,這麼一來該

怎辦呢?答案就是把這事寫下來,不能拖,在見證人全都過世之前,必需要白紙黑字地記錄下來。

所以,今天我們才會有這些記載耶穌生平的第一手資料。

翻開聖經,我們首先會發現有四部福音書,為什麼有四部?如果只有一部不是方便得多嗎?而且我

相信讀過的人都會發現,四部福音書有很多重複的地方,那為什麼要有四部?神為什麼不把這四

個人找來,共同寫一部福音書,每個人寫自己知道的那個部分,然後寫成一部福音書。以前有人

這麼試過,多年前我很欣賞的一位作家,名叫柯羅夫。在座有他的書迷沒有?我住在吉爾福德時,

尤其愛看「吉爾福德犯罪案」,內容描述豬背山的謀殺案。柯羅夫是聖公會的司禱員,住在薩里

的吉爾福德,他寫偵探小說,他對鐵路很有興趣,跟我一樣。柯羅夫他決定把四部福音書寫成一

個故事,結果他真的做到了,這是柯羅夫的綜合福音書。

看起來這是很聰的作法,可是卻少了一點什麼,我現在不看這本書了。剛開始我很喜歡,以為會

節省我很多時間,因為不用讀四本,只要讀一本;後來,我發現,四合一的作法,抹煞了一個很

重要的層面。要知道,上帝在聖經中會重複某些事情,在創世記第一、第二章裡,兩次講到神的

創造;在歷代志和列王記中,兩次講述以色列的歷史;在這裡則有四部記載,講述耶穌的生與死。

用意是什麼?因為有些重要的事情,神要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這樣才能夠從各個角度,看到全

盤的真相。有的時候是兩個層面,但是對於耶穌,我們可以從四個層面認識祂,從四個全然不同

的層面來看耶穌。

我沒有坐過牢,但是據說坐牢的人要拍照。這個角度拍一張,然後這個角度再拍一張。一個月以

前,我這樣告訴別人的時候,被一個坐過牢的人糾正,他說現在犯人,要拍三張臉部特寫,取得

犯人臉部的完整特寫,以便日後確實辨認。我最愛的飛機之一,就是協和客機,我很欣賞協和客

機它的造型,它連停在地面上的時候,看起來都像在飛行,這和它的造型有關。要怎麼樣用言語

來形容這樣的外型呢?不太容易吧,是不是?你可以直接說,它是 “Delta”形,別人就知道它

像三角形,那是希臘字母 d 或是三角形的形狀。名副其實,但是如果是這樣看,又是什麼形狀呢?

事實上,如果要拍攝協和客機的照片給別人看,至少得拍個 4、5 張才行,否則絕對看不出它的

全貎,它從每個角度看起來,都那麼令人驚奇。

耶穌是有史以來,最令人驚奇的人物。因此神啟示四個人,代替世人從旁觀察祂,並且寫下他們

的所見所聞。簡單的說,他們四個人看到的耶穌,都不同。也就是同一個耶穌,讓他們看到不同

的表現,還有特質。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2 of 7

一般習慣這樣來區分,馬可所看到的耶穌,是位人子。他寫下第一部,也是最簡短的福音書。之

後,馬太寫下第二部,他看到的是,耶穌是猶太人的王。第三部是路加福音,他看到的耶穌是世

人的救主。第四部是約翰福音,他看到耶穌為神的兒子。簡而言之,有四種不同的角度看耶穌,

但我們需要更深入探討。

四福音書

馬可 — 人子

馬太 — 猶太人的王

路加 — 世人的救主

約翰 — 神的兒子

三個階段

1. 耶穌的作為(馬可)

2. 耶穌的言論(馬太、路加)

3. 耶穌的為人(約翰)

二個角度

1. 作者觀點—看法:看見什麼?如何理解?

2. 讀者觀點—目的:為誰寫的?為何寫的?

有兩方面需要我們來探討,我們先來看看中間這個部分。為故人撰寫生平,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寫成的,通常是那個人的生平作為,訃聞就是說明故人的所作所為,因為大家對故人最先感

興趣的,是他生平的所作所為。等到時間久一點,大家會想知道他說過哪些話,於是就開始出版

他的書信,還有他的言論。最到後第三個階段,人們想要了解的是,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包括

了他的人格、他的個性、他行事為人的動機、他的厭惡,還有他的喜好。

而四福音書可以說,正好符合了這三個階段。馬可只關心耶穌所做的事情,耶穌的作為、神蹟、

祂的死和祂的復活。馬太和路加則更進一步,寫出耶穌說過的話,他們記錄的耶穌言論,遠比馬

可福音多,所以篇幅更長了。因為馬太和路加福音,都是以馬可福音為基礎,再加進大量新的素

材。約翰則比較少記載耶穌生平的言行舉止,他最在乎的,我們下一次會談到,莫過於耶穌是個

什麼樣的人,幫助我們來了解祂的性格、祂的內在,了解祂是誰。

好,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三部分。一般可以從二個層面來研究福音書,一是從作者的觀點著眼,他

看見什麼?他是怎麼理解的?他的看法跟其他三個人不同。那麼他究竟如何看待耶穌?內心所見

的,比眼見更加透徹,但那只是其中的一個角度。研讀福音書還得從另外一個角度,就是讀者的

角度來看。讀者要問,撰寫這部福音書,背後有什麼目的?是為誰寫的?為何寫的?因為作者不

單是說出心裡的話,告訴我們他看到哪些事,更是針對某個特定目的,還有一群特定的讀者而寫

作,所以我們讀聖經的時候,務必要從這二個角度來看,作者的角度,以及讀者的角度,作者的

看法和寫作作的目的。他是寫給誰看的?希望教導誰?希望我們往後研經,都奠定在這個基楚上。

現在我們從這二個角度,來看看馬太福音。我們稱前三部福音書為「對觀福音」,大家應該都聽

過這個詞,「對觀」的英文 synoptic,是由二個希臘字所組成,syn 代表「一起」,optic 代表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3 of 7

「看去、觀點」,就是說,這三部福音書採取的觀點相似,他們對耶穌的看法雷同,而約翰福音

則自成一格。你一定注意到,其中有什麼不同。

馬可福音

1. 漸入高潮

三十個月在北方(加利利)

六個月在南方(猶太地區)

2. 放慢故事腳步

逐年,逐月,每週,每天,每個小時

馬太福音(使用馬可的時間架構)

1. 篇幅:加長(如:耶穌的誕生)、修改、刪減

2. 記載耶穌的言論:談話,講道

3. 架構:言論交互記載(五次)、事蹟

馬太、馬可、路加這三本福音書跟約翰福音不同,先來談談馬可福音。馬可福音是一部高潮迭起

的新聞作品,採取新聞方式寫作,像是在公布新聞一樣,他很快帶過耶穌公開事奉的前幾個月,

謹慎的把時間分成前兩年半,和最後半年,這是馬可的時間架構。後來的馬太和路加,也引用這

個時間架構,有三十個月的時間,耶穌在北方的加利利佈道,那個地方四海一家,各國人都在這

裡聚集,國家開明,民風開放;但是南部的猶太地區,都是民族主義者。人民心胸狹窄、尖刻又

孤僻。耶穌在北方廣受歡迎,但是在南方卻受到了排斥。所以呢,祂才會死在南方,而不是北方。

北方想殺耶穌的,只有祂的鄉親拿撒勒人,企圖把祂丟下懸崖。

但整體而言,耶穌廣受北方人民的愛戴,跟隨祂的人數以千計。到了南方以後,耶穌的麻煩就接

踵而至。就是這樣的時間架構,馬可漸漸把故事帶進高潮,高潮就在南方。耶穌在北方的日子,

過得從容悠閒,但是一到了南方,緊張氣氛升高,情勢告急。

除了漸漸帶入故事高潮之外,馬可也開始放慢速度,他用幾頁的篇幅,很快地帶過幾個月的時間;

事實上,整整前二年半,他只花了幾頁的篇幅而已。後來耶穌上了船,就馬上渡到另一邊,他大

概坐的是一艘噴射船吧。每個事件都是立即發生,各位注意到了沒有。新聞報導就是會讓讀者興

奮不已,然後逐年記事,變成了逐月記事。接下來的幾個月,就佔掉好幾頁篇幅,然後逐月記事,

變成每週記事,每週記事變成每天記事,每天發生的事都清楚記載,到了最後一天,更是描述每

個小時所發生的事。你們有沒有發現,就像特快車慢慢減速,進站以後,最後停在十字架前面。

馬可福音所建構的一切,都是以十字架為終點。放慢敘事的腳步,來帶進十字架,一面營造高潮,

一面放慢敘事腳步,這是新間寫作的傑作。所以馬可福音非常適合給那些,完全不認識耶穌的人

閱讀。幫助他們認識,我們所信的這位奇妙的耶穌。

我們現在先不管馬可福音,來看看馬太福音。馬太福音用的時間架構跟馬可一樣,但是內容卻做

了大幅地改變。首先是篇幅,馬太福音的篇幅長多了,他加入的內容包括了耶穌的出生、聖靈感

孕、博士朝拜聖嬰,也就是聖誕的故事,這部分馬可福音完全沒有。馬可福音是從耶穌 30 歲開

始寫起,馬太則追溯到過去,加進更多內容,所以時間點更早。他做了很多地修改,等一下我們

會再一一討論。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4 of 7

馬太修改馬可福音,帶出另外一個層面,他把迷途羔羊的故事,放進截然不同的前後文,迷途羔

羊指的不再是罪人,而是一個墮落的基督徒。馬太略去了很多事件,他所側重的是耶穌的言談,

馬太大量地記載了耶穌的言論,並且把它們集結成為講道訓辭。馬太福音當中總共有五篇講道,

最有名的就是第一篇登山寶訓,另外還有四篇講道,這是馬太福音的特色,跟路加福音的寫法是

完全不同的。

路加是在敍事過程當中,插進耶穌的言論;馬太則是把言論集結成為五個主題,這個稍後們會再

探討,他這麼做有特別的目的。據說耶穌當時說這些話,是在不同的時間、地點,馬太將這些集

結起來成為五個部分。馬太是猶太人,摩西律法分為五個部分,也就是聖經的前五本書,我們稱

之為摩西五經,表示有五本書,摩西五經,耶穌五訓。馬太想表達什麼?他想說的是,新的律法

已經來臨,如今不再是麼西的律法,而是耶穌的律法,這點我們回頭再談。

馬太福音的結構相當有趣,他是以言行交替的方式記載,先記錄一段耶穌的話,再描寫一段耶穌

的事蹟,再記錄一段耶穌的話,再描寫一段耶穌的事蹟。這樣交替五次,就像三明治一樣。所以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馬太福音的結構,每一篇訓辭的後面,都有耶穌的事蹟,來闡明訓辭的意義,

因為耶穌是言教和身教並行的。所以我們在傳講福音的時候,也要身體力行,要讓人看見並且聽

見,這就是馬太他所要表達的。

馬可的做法,是直接讓我們看見耶穌的所做所為,但是馬太要我們聽聽耶穌的話,再看看祂做的

事,講道跟事蹟重複地交疊,就形成了五層三明治,在最前面加上耶穌的誕生,最後面加上耶穌

的死和復活,就成了馬太福音,這就是馬太福音的結構。

我們在讀馬太福音的時候,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猶太味非常濃厚,

顯然是把讀者設定為猶太人。

首先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猶太人不會把神說出口,因為猶太人他們深怕妄稱神的名,我從來沒

有說服過任何一位猶太人,開口說出「雅威」,它的意思是希伯來語中的「上帝」,我曾經誘使

他們說出口,問他們神的名字該怎麼發音?他們才說個「耶」字,就馬上住口了,接著他們告訴

我,你騙不到我的,他們絕對不說出口,他們深怕妄稱神的名,他們寧可用「天」來代替「神」,

他們會說「上天幫助你」,「向天祈禱」、「上天賜福與你」。所以在馬太福音裡,找不到「神

的國」這句話,在路加福音當中,卻到處都有。

馬太在記載耶穌的時候,他用的是「天國」這個詞,天國對猶太人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在猶太

年鑑當中,我們絕對看不到神這個字,但是常常會出現怪怪的大寫的 G,接一個破折號,再加上

一個小寫的 d。如果你翻開猶太年鑑,會看到通篇都是 G-d,這個字就代表神 God,但是他們不

敢完整拼出來,以免妄稱神的名。所以馬太用天國來表示神的國,可見他是考慮到猶太讀者,因

為馬太看耶穌為猶太人的王。整本馬太福音都在傳達這件大消息。

還有其他線索說明馬太是針對猶太讀者寫作的,例如他所引用的舊約經文,比其他福音書來得多。

馬太在寫作的時候,他特別喜歡強調「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這句話光是在耶穌降生的故事裡,

就出現了 13 次之多。馬太分別引用了彌迦、何西阿、耶穌米和以賽亞的話,這是作者的用心。

雖然馬太福音並不是最早寫成的福音書,但是卻列在新約的最前面,這是因為它跟舊約的關聯比

其他福音書大,可以作為舊約的延續。如果你把舊約讀得很熟了,然後再來讀馬太福音的時候,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5 of 7

那麼你就會發現,舊約的預言在馬太福音裡實現。馬太福音共有 29 處直接引用舊約經文,而間

接提到舊約的地方,則多達 121 處,你們可以把這個數字記下來,121 處。

馬太對舊約聖經非常地熟悉,所以他要大費周章解釋,耶穌出生在伯利恆。因為早有先知預言,

猶大的伯利恆啊,有一位君王將會從你那裡出來,所以馬太特別強調伯利恆。有一次耶穌在講道

的時候,群眾裡有人問,這人會是彌賽亞嗎?有人回答說,不可能,因為祂生在拿撒勒。我很訝

異,耶穌當時竟然能夠保持沉默,我做不到,你做的到嗎?我會大聲駁斥說:你錯了!祂不是生

在拿撒勒,祂生在伯利恆。但是耶穌卻沉默不語,馬太想要清楚地告訴猶太人,耶穌生在伯利恆,

所以他詳細描寫耶穌的出生,好讓猶太人知道,耶穌成全了先知的預言。

再來是耶穌被釘十架,這對猶太人是一個大問題,他們不懂,耶穌既然是王,為什麼還被釘十架?

馬太提出了清楚的解釋,耶穌是無罪的,他不斷強週這點,他不要猶太讀者以為,耶穌是犯了褻

瀆神的罪,違反了神的律法,所以才被處死的。此外,馬太福音還強調另外一個重點,是其他福

音書所沒有的:耶穌來,不是癈掉律法,而是成全律法。馬太福音裡有一句重話,是歷來基督徒

的難題,這一段經文說的是:耶穌說,律法的一點一劃也不能癈去。這段經文讓我有罪惡感, 因

為我正在違反摩西律法。我常常違反摩西律法,還是某一個猶太家庭幫我的,因為摩西律法說,

不能穿著混合材質的衣服。米迦勒還是我的守護天使,但是某一個猶太家庭害我違反了這條律法。

你們知道,基督所謂的一點一劃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釐清的問題。另一條律法是,如果房子

裡有什麼災病,為了鄰居,你得放火把房子燒了。不是找人來消毒哦,為了鄰居好,你得燒掉房

子。另外,如果你的房子要擴建,設置陽台,那一定要加裝欄杆,免得鄰居的小孩子爬出去以後

摔落。這個規定不錯吧,此外還有建築的規定、衣服的規定、以及廁所擺設的規定。耶穌說,律

法的一點一劃也不能癈去。馬太寫出這一點,肯定讓猶太人感到如釋重負,因為他們以為耶穌來

是要癈掉律法;馬太卻說,不對,祂來是要成全律法。這也就是說,我們得繼續和摩西律法奮戰。

雖然說,馬太他非常重視猶太讀者,可是整體而言,馬太他也很重視外邦人。有一些教導是違反

猶太人觀念的,馬太相當看重外邦人。博士到伯利恆朝見聖嬰,雖然我們不能確定,但是博士應

當是外邦人。在馬太福音的最後,耶穌說,要使萬民做我的門徒,讓猶太人以外的萬國萬族也都

來做我的門徒。所以馬太福音,不只是針對猶太人所寫的,我聽過很多人說,馬太福音是給猶太

人的福音,不,它不是,它只是對猶太人最有幫助的福音書。我遇到過一個猶太人,他讀完了馬

太福音第一章,就信主了。你相信嗎?第一章是耶穌的家譜,全都是族譜。

我剛開始讀聖經的時候,覺得聖經乏善可陳,只有冗長的族譜,像是誰生誰,誰生誰,從頭到尾

都是族譜。可是在馬太福音的第一章裡,也是這樣記載耶穌的家譜。這位猶太人他決定信主,是

因為他從家譜體認到,耶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一點說服了他。因為對猶太人而言,家譜證明

一個人的來歷,所以這個人他讀了馬太福音第一章,就決定相信耶穌,可見家譜有它存在的目的。

在馬太福音裡,有一章全部記載的是猶太人的苦難,什麼是苦難呢?就是咒詛,是祝福的反面。

耶穌所說出的咒詛,跟祝福一樣多。我每次到加利利的海邊,都會想起耶穌的咒詛。因為現在去

到以色列的人,都要住在提比哩亞海岸的飯店;但這個禮拜別去,聽說那裡飯店全都淹水了,加

利利湖的水位上漲,起因是黑門山的雪融化,所以導致了飯店整個淹水。原本乾涸的加利利湖,

至少要四年才會恢復水位,現在卻滿到淹水了。但是提比哩亞還可以住,知道為什麼嗎?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6 of 7

在耶穌那個時代,有 25 萬人住在加利利湖邊的四大城市,25 萬人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地方。現代

遊客到那裡去,會說很漂亮吧。我眼前的景色,耶穌也曾經看過,綠油油的山陵,浪漫到了極點,

曾經有 25 萬人住在那個湖邊。現在那些人呢?那些城鎮呢?答案就是,耶穌說過的話:迦百農

啊,你有禍了!伯賽大啊,你有禍了!哥拉汛啊,你有禍了!現在這些城市都已經消失了,只有

提比哩亞沒有受到咒詛,所以至今還在。我告訴各位,被耶穌咒詛是悲慘無比的。

在馬太福音中,耶穌咒詛猶太人,祂說:愛在會堂居首位的有禍了。喜愛人稱你為拉比或父的,

有禍了。整個馬太福音 23 章,記載著對猶太人的咒詛。我想馬太至少是一個誠實的新聞記者,

雖然是寫給猶太人看的,但是他誠實的說出耶穌對猶太人的看法。

馬太福音主要鎖定的讀者是猶太人,為什麼馬太要對猶太人這樣大聲疾呼呢?因為在他寫作的時

候,有越來越多的外邦人開始進入教會,猶太人跟教會之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事實上,在主

後 85 年,就是馬太福音剛剛完成的時候,主後 85 年,基督徒就被猶太會堂逐出。在那個時候,

猶太基督徒被會堂逐出,他們不准在會堂中敬拜,教會從此分裂。

我記得有一次我惹了一個麻煩,因為我說亞伯拉罕跟摩西,如果在今天都當不成以色列國民,這

是事實,只是沒有人敢說。一個猶太人可以信奉無神論,不可知論,或者是佛教等等,你都還是

以色列國民。唯獨信耶穌,那是不行的。亞伯拉罕以及摩西都相信耶穌,以利亞也相信,所以他

們都當不成以色列國民。那是因為猶太信徒和外邦信徒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分岐,猶太人跟基督

教會之間,有很大分歧。因為最初教會裡面只有猶太人,門徒跟會眾也都是清一色是猶太人,馬

太專程寫這本書給猶太人看,時間點剛好是教會快要分裂的時候。

他的用意是什機呢?有兩個原因。首先,他想告訴猶太人,教會的門永遠敞開,他希望和猶太人

保持關係。馬太是猶太人,那些都是他的同胞,耶穌本身也是猶太人,所以教會的大門永遠是敞

問的。馬太要告訴他們,教會永遠不會拒絕猶太人,他心裡和保羅一樣渴望,猶太人回轉相信彌

賽亞。

第二個原因,馬太之所以為猶太人寫了這本福音書,是希望基督徒不要忘記,猶太人是基督徒的

祖先。馬太福音特別強調,耶穌是出於猶太血脈,耶穌源於猶太歷史,並且追溯耶穌的家譜到亞

伯拉罕和大衛。所以他一方面告訴猶太人,不要拒絕基督徒,另一方面告訴基督徒,不要放棄猶

太人。馬太福音把猶太人和基督徒,帶回同一條路,它在這項特別的任務上,扮演著無可取代的

角色。

我們先休息一下,下一集再來談一談,馬太福音對基督徒的重要性。我是一個外邦人,我想在座

大多數人也都是外邦基督徒。我偶爾會被誤認為是猶太裔基督徒,那是因為長相的關係,這個鼻

子是家族遺傳的,雖然我不是猶太人,但是我很喜歡馬太福音,我喜歡它所傳達的信息。

新約綜覽:馬太福音 01

Page 7 of 7 


大衛鮑森-62馬太福音(二)

馬太福音是為基督徒而寫的福音書,適合剛信主的信徒閱讀,它的宗旨是教信徒如何在地上過天國的生活,因此它的主題是天國;耶穌的五篇訓辭,即是在談有關天國的五個主題。第一登山寶訓是「天國的生活方式」;第二是「天國的使命」;第三是「天國的成長」;第四是「天國的社會」;最後是「天國的未來和君王再來」。此外,馬太福音也特別強調「信心」、「義」、「審判」,教我們如何以信心行義,警惕我們認真、堅定地行在神的道中,以免審判時被丟入神的垃圾場裡。

大衛鮑森-62馬太福音(二) 上一集我們提到,馬太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馬太就猶太人的思考模式來闡明自己的論點,他強調耶穌的福音,是承接舊約聖經,而為了體貼猶太人,馬太特意避開「神國」的字眼,改以「天國」取代。現在我們要來談談馬太福音對基督徒的意義。


馬太福音主要是寫給信徒看的,四部福音中有兩部是為罪人寫的,另外兩部是為基督徒而寫的。這是四部福音書的基本差異,你應該能夠分辦吧,可以嗎?說說看好了,算了,我來解答吧,免得你們猜錯。


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是為罪人,而不是為信徒所寫的,很適合非基督徒,但是想認識耶穌的人來讀。路加福音裡有很多精采的故事,像是浪子,還有好撒瑪利亞人等等,耳熟能詳的故事,因此大體而言,我建議非信徒看路加福音,但約翰福音最不適合未信者閱讀,糟糕的是,很多人喜歡用約翰福音來佈道。


約翰福音是很深奧的,非信徒恐怕連第1章前3節都看不懂,更別說前面的章節了。我們喜歡使用約翰福音,無非是希望對方讀到第3章,那裡提到「人必須重生」,最好他們還能繼續往下讀,讀到約翰福音3章16節,就能聽到福音。其實約翰福音從頭到尾都不適合用來傳福音。


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是為信徒,是為基督徒而寫的,就是已經信主的人。即使當時他們還不叫基督徒,基督徒是外人對教徒的稱呼,教徒多半自稱為「門徒」,門徒是馬太福音中的關鍵字。馬太福音是針對決心跟隨主、決心效法耶穌的門徒而寫的。馬太也是唯一提到「教會」這個詞的福音書。你注意到這點了嗎?馬可福音沒提,路加沒有提,約翰也沒有提,但是馬太福音卻兩次提到教會,但這兩次所指的教會意義大不相同。


第一次提到是在第16章,耶穌說:我要建造我的教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彼得說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從此耶穌結束30個月在北方的服事,轉往南方的耶路撒冷去。當彼得說出: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就說,現在我可以去完成兩個使命了,祂用了兩個祂不曾用過的詞,祂說要建立教會,因為終於找到磐石。只有一群認識耶穌的人才能夠建音教會。


接著他說,現在我可以死在十字架上,兩年半以來,耶穌從來不曾提起「教會」和「十字架」,現在既然有人知道祂是誰,祂就可以去完成祂來到世上的使命了。然後可愛的老彼得,你們曉得他老是說錯話,幾乎沒有說對過,但是這一次他說對了,他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耶穌回答他「這不是你想得出來的,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現在我可以建造教會了」。彼得聽了很高興,尤其是知道自己會變成磐石。耶穌又說,現在我可以上十字架了;彼得卻勸祂:「主啊,萬不可如此」。剛才才說耶穌是王,現在又想操縱祂,這實在很好笑。基督徒確實會這樣禱告,我們也常犯這種毛病。


這裏所謂的「教會」,顯然是指普世教會,也就是基督的教會,世上只有一個教會,是耶穌所建造的。感謝主!祂自己建造教會,沒有叫我們自己去建造,教會是耶穌自己建造的。在第18章裡,祂第二次提到教會。這裡顯然不是指同一個意思,這裡是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去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作見證。這個人若還是不聽,就告訴教會。如果這裡指的是普世教會,你可能一輩子飛機搭不完。所以這裡所說的教會,是指可以尋求協談的地方教會。這就是「教會」這個字在新約裏的兩個意義。沒有其他的意義,也跟宗派教教會完全無關。基督的教會是祂自己建造的,地區性的教會,是屬於普世教會的一部分,如果你有意見,可以找地區教會談。


所以說,馬太福音是為教會而寫的,通常在福音書的最後,都可以找到它的宗旨,而現在人寫作喜歡把宗旨放在最前面,讓讀者知道它的內容。但是以前的人大都把宗旨放到最後。約翰福音就是這樣,以後我們會談到;馬太福音也是如此,馬太福音最後寫明,耶穌升天的時候吩咐我們,在祂再來以前,要完成一項大使命,就是「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傳福音給他們,不分國家,也不分種族,為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這就是馬太福音寫作的宗旨,把耶穌的吩咐,原原本本地教導給門徒。所以馬太福音可以說是一本門徒訓練手冊。祂是新約裏最適合用來帶領初信者的書,也可以說是一本量身訂作的門徒訓練手冊,專門用來教導他們,如何成為耶穌的門徒。


耶穌沒有叫我們去幫祂做決定,祂要我們去訓練門徒,一切從一決定開始。下決定只要幾分鐘,可是訓練門徒卻要好幾年,這是要花時間的。訓練門徒而教教導他們,如何在地上過天國的生活,馬太寫這本福音書的目的,正是幫助我們培養耶穌的門徒。這是它放在新約第一本書的另外一個原因,它可以說是基督徒的最佳入門書。一個剛信主的基督徒,最適合讀的福音書,就是馬太福音。


之所以會這麼適合,是因為它的主題是天國,此時此地的天國,近在咫尺的天國,伸手可及的天國,身在其中的天國;不必等到死了以後,你現在就可以進入天國。但是,進入天國要走一修特別的道路,那是必須付上代價,要活出天國之子的樣式才行的。


這個主題是以色列、猶太人、基督徒、教會合一,因為這也是整本聖經的主旨。整本聖經講的,就是將天國重建在地上,讓神的旨意運行在這個地球上,所以它的主旨是叫猶太人和基督徒合一。我相信,我們都期盼神的國降臨,唯一的差別是,基督徒相信神的國已經降臨。不過這個主旨,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可以合一。講到這個地方,我要向各位解釋一件事情,那就是猶太人跟基督徒的心裡,對於神國的期望,到底有什麼差異?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


對猶太人而言,神國是未來,是還沒有降臨的,所以他們把神國稱為「來世」。每一個猶太人,到現在都還在期盼,美好的「來世」趕快的降臨。當彌賽亞降臨,來世就會降臨。他們不信彌賽亞已經來了,所以他們還在等,他們相信彌賽亞會在某年的9月或者是10月來,所以在每一年的9月10月,他們會舉行住棚節,慶祝彌賽亞的降臨。猶太人歡喜地慶祝住棚節,他們期盼這位君王將天國帶到這個世界上,那就是他們對於未來的希望所在。


我們所處的邪惡世代,是由撒但所統治的,魔鬼是這個世界的王,牠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這個世界的神。這些頭銜是耶穌和保羅給牠的,對猶太人而言非常熟悉。人活在撒但統治的邪惡世代,但是有一天,彌賽亞會在9月或10月,住棚節的時候降臨,祂會帶下新的世代,神的國降臨。所以猶太人對於未來最大的盼望,就是彌賽亞的再來;但是基督徒對於未來的盼望則是,基督徒相信彌賽亞已經來了,但是祂還會再來。


耶穌在馬太福音中,將這稱之為天國的奧秘。天國的奧秘就是,彌賽亞會降臨兩次,而不是一次。因為祂已經來過一次,那將來的世界已經來到,在圖表上是有虛線來表示,將來的世代早就已經來到。因著耶穌天國早已經確確實實地降臨,就在此時此刻,在這邪惡的世代。天國並沒有取代這世界,但是猶太人的期待是,天國降臨,世界就會結束,彌賽亞只來一次;但是彌賽亞是來兩次,天國跟世界重疊。


在聖經裡,保羅就清楚的說明,天國和世界並存的道理。基督徒之所以受苦,之所以會挫折不斷,之所以會受到逼迫,就是因為我們活在天國與世界並存的世代。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人帶出世界進入天國,之所以一定要這樣,原因是如此的,猶太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夠好了,可以直接進入天國;但事實不然,所以施洗約翰告訴猶太人,要潔淨自己,在污濁的約旦河裡受洗。潔淨自己的罪,預備迎接天國。


如果彌賽亞真的一次降臨,結束邪惡的世代,那麼這個世界上罪人也會死光,有誰能夠存活呢?所以祂第一次必須先來,幫助人預備迎接天國,洗淨自己的罪,預備好自己,直等到那時候滿足,天國全然降臨。這些預備好的人就可以預備進入天國,活在神的王權之下。所以現在的狀況是天國和世界並存,假如猶太人個個都認為自己很好,我是神的選民,我一定會進入天國。有一次,有一個人跑去跟耶穌說,坐在天國筵席上的人有福了;但是耶穌反問他:你確定你會坐在筵席上嗎?


我們傳福音的目的,就是把人從世界帶進天國來。「將來的世代」其實已經來臨,我們是屬於未來的,已經住在神的國中,但神的國還沒有全然的降臨,邪惡的世代還在運作。所以撒但的國跟基督的國之間有很大的爭戰,情勢很緊張,但是千萬人將從世界進入天國,每分鐘有45個人從世界進入天國,每個星期有兩千間教會建立,人們在轉變,不只是要帶他們走出撒但的國度,還要預備他們迎接基督的國度,要教導他們如何活出神國之子的生命。

所以馬太福音的宗旨就是,現在如何活在天國中。馬太把耶穌生平的教導,集結成為五個主題,也就是五篇講道訓辭,在這五篇講道訓辭當中,最有名的一篇就是登山寶訓,但是五篇訓辭同樣重要。


我把這五篇講道訓辭一一地加以命名,這五篇講道訓辭只有一篇是在山上講道,其餘都是在別的地方。這五篇訓辭講的都是,如何成為神國的子民。既然是國,就有王、有百姓,好的君王和好的子民,以下是五個主題:

第一篇登山寶訓談的是天國的生活方式,如何過著在天國的生活。登山寶訓並不是用來教導未信者如何生活,那種生活方式對基督來說,就已經夠難的了,更別說對非基督徒,它是對基督徒說的。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忚們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在這裡耶穌說的是新造的人,新造的男人和女人該如何生活,稍後繼續說明。


第二篇訓辭在第5到7章,馬太把耶穌在不同時間地點的教導整合起來,主旨是「天國的使命」,因為基督徒有一個使命,就是當你一進入天國,就要把別人也帶進天國。這個使命越早開始越容易,越晚開始就越難做到。剛信主的人,最適合傳福音,一旦他們學會了如何過天國的生活,就應該學習帶領別人信主。耶穌在第9,第10章教導門徒如何傳福音。他說傳福音很簡單,只要兩兩一組出去,叫死人復活、醫病、趕鬼,然後告訴他們天國近了,就這樣。讓人們看見,然後聽見,行神蹟,再傳福音,就這麼簡單。


我們現在是讓人先聽福音,再看神蹟,其實先看見再聽見會比較好,我可以想像雅各和約翰,走在第一座城的街道上,希望別遇見被鬼附的人,突然之間,他們看見有一個人在市集上發了狂,雅各說:約翰,我知道前面有一家餐廳,我們去那吃個飯,如果明天早上他還在這裡的話,我們就去服事他。約翰說,不行,雅各,你是一個懦夫。第一個先由你來,第二個再輪到我,你在服事他的時候,我會在街角為你禱告。


現在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出去,因為他們回來的時候會很興奮,他們會說,連魔鬼都照他們的話去做。耶穌說,很厲害,不過別因為能力而興奮,要高興神把你的名字記在祂的冊子上。接著耶穌極為興奮的說,我剛才看見撒但像閃電一般地從天上墜落。注意耶穌用的動詞時態是「我剛才看見」。你們剛才兩兩一組出去的時候,我盯著撒但那邊的情況,看見牠垮了。耶穌欣喜地喊著:天父,感謝你,你沒有使用聰明或富有的人,而是使用這群年輕人。耶穌知道這會成功,只要奉耶穌的名和聖靈的能力,平凡人也能擊垮撒但。這就是天國的使命,讀馬太福音第9和第10章,我們會知道如何出去傳福音,如何因應反對勢力、如何跟屬世的人相處。


第三篇訓辭在第13章,談到我們的盼望。士氣是很重要的,士氣在爭戰中往往是決定因素,無論你覺得能不能贏。在馬太福音第13章中,談到許多天國的比喻。首先是撒種的比喻,耶穌說別擔心,就算每四粒種子中,有三粒沒結果,那一粒可結出30、60、100倍的果子,就算你的種子撒在硬土,或者是雜草叢生的地上,也別失望,因為最後的收穫是值得的。


耶穌接著談到,麥子和稗子一起生長,祂說,不必設法把稗子拔出來,那不是你的工作。可惜的是,基督徒有時候熱衷於拔稗子過於種麥子,懂我意思嗎?我們不要熱衷於拔稗子,稗子還是會繼續長出來。撒但的國會長在神國的旁邊,二者會一齊生長,可是別擔心,收割的時候自然會分別出來,即使撒但的勢力越來越大,也別擔心。耶穌說,神的國也會越來越強大,兩者會一起生存,祂要我們充滿盼望。


耶穌還拿芥菜種做比喻,芥菜種的體積很小,手上要放50粒左右的芥菜種才能夠看見。如此細微的東西,最後會長成大樹。耶穌說,天國就像芥菜種,它的確是的。一開始只有11位好門徒,現在已經有了15億的基督徒了。基督教會是唯一不會因死亡而失去顧客的社團,它從來沒有變小,而且越長越大。從一粒小小的芥菜種長成一棵大樹。這些比喻全都在第13章。沮喪的時候,讀一讀第13章,天國的長成。


天國好比買賣人到處尋找好珍珠,發現其中有一顆比其他的又大又美,於是為了那顆珍珠捨棄其他的,他說,那才是我要的,這是我們對天國應有的態度,你可能會為此失去許多,卻能得到最貴重的,值得犠牲所有去換取的珍珠。


耶穌還說,不要為作惡的基督徒心懷不平,因為天國好比撒網在海裡,會網起各樣水族,好魚壞魚都有,不必心懷不平,等魚網滿了,拉上岸以後,漁夫自然會篩選。但是現在的牧師,不喜歡傳講這個比喻,牧師寧可有一百個好會眾,也不會有一千個不好的,但是耶穌說,網裡要捕滿魚。牧師喜歡尋找那一隻迷途羔羊,牧師跟傳福音的人作法不同,傳福音的人是撒網捕魚,牧師卻是用釣竿釣魚。


有關天國的四篇道是,天國的社會。這裡面提到教會,提到失羊的比喻,這裡勉勵我們尋找角落的基督徒,提到如何對待得罪你的弟兄,就是要告訴教會,尋求教會的遮蓋。這些都是教會的規範,這些也都是初信者需要知道的教導,這些全都是剛進天國的人需要受訓的主題。


最後是在第24和25章,主旨是天國的未來,以及君王再來。就在耶穌受死之前不久,祂在橄欖山上教導門徒,門徒問祂什麼時候再來?再來的時候會有哪些預兆,如何知道那日子近了?耶穌就告訴門徒四個清楚的預兆,讓他們知道要等候什麼,要如何禱告,也能看出末日是不是近了。接著耶穌說了幾個簡單明瞭的比喻,只對12個門徒說,祂說到要如何預備自己迎接君王再來。


這裡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個比喻都提到「我的主人必來得遲」。預備自己等候主再來,這考驗在於,如果祂下星期二就來,這還算容易;如果祂一千年以後才來,這就難了。那才是真正的考驗,因為主不在乎祂再來的前幾天,你做了什麼;祂在乎的是祂離開的日子裡,你做了什麼。你忠不忠心,你有沒有運用恩賜,讓自己的燈發光,那才是主再來的時候所關心的。


有人以為等主再來的時候,才要行義;錯了,現在就要走在義路上,無論祂幾時再來。要過天國的生活,因為那是你當過的生活。耶穌說,你們聽過摩西的律法;但是我的律法不太一樣。摩西律法說,不可殺人;耶穌律法說,詛咒人死,就算殺人。駡人是笨蛋,也算殺人。摩西律法說,不可以跟妻子以外的女人發生性關係;但是耶穌律法說,連眼睛看到,起了淫念也不行。也不能為了再娶而離婚,很難吧?


其中最難的一點是,耶穌命令我們不要憂慮,所以我們從來不會看到基督徒憂慮。為什麼每次我這麼說的時候,大家都會笑呢?耶穌可沒有把它當成笑話,我們會笑是因為,這聽起來很諷刺。並不是因為你笑,我就瞧不起你,我自己也在笑。耶穌說,憂慮就等於是侮辱上帝,因為那樣好比在說,上帝關心動植物,卻不關心祂的子女。祂看顧野地花草,餵養空中飛鳥;但是,我只是祂的孩子,我非憂慮不可。


請看登山寶訓。我在曼島達拉斯散步的時候,遇到一個弟兄,他說他聽我說過,人不可能既是基督徒又是共濟會員,我說沒錯,我確實說過這話。他說,我給你兩分鐘的時間,如果你能在兩分鐘內證明,我就服了你。我說好,所以我把手錶拿下來,開始計時。耶穌教導我們如何過天國的生活,祂說,不可以咒別人死;但是加入共濟會,首先就要以血立約,對洩密的人殺無赦。他打算辯解說他並沒有把誓約當真,我知道他會這麼說,因為入會的人都這麼說。我告訴他,耶穌在登山寶訓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心裡怎麼想,就要老實說。感謝神,那些話他聽進去了。所以登山寶訓的內容的確非常實用。談到借錢給別人的心態,不要報復等等。雖然很難做到,卻是天國的生活。


所以要帶領門徒,可以帶他們讀馬太福音,教導他們天國的事,因為他們是天國子民。教導如何活在天國裏,如何傳揚天國,如果在天國裡成長,如何做好準備,如果活在天國的社會,也就是教會中。最重要的是預備迎接主的再來,此時此刻就開始過天國的生活。


在馬太福音中,有一些特別的主題,一個在馬太福音中,提到了44次的重點,我們不只是天國的子民(圖表2-2),


也是天父的兒子,萬王之王也是我們的父。馬太福音提到「父」的次數,比其他福音來得多,馬可、路加提得不多,

但是馬太經常提起,總共有44次。我數過了,

馬可提到4次;

路加稍微多一點,有17次;

馬太則有44次。

重要的是我們的身分不只是天國的子民,請記住,我們可以稱上帝為「阿爸父」。我們既是子民,也是兒子;否則我們就會落入律法主義中。


律法主義是基督徒生命中的一大敵人。一旦落入律法,只記得這個子民的身分,就會錯失非常重要的事,現在我們繼續來談馬太福音中的最後一點。馬太福音裡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是天國門徒訓練非常重要的基礎。如何成為基督的門徒,跟隨耶穌以後,要如何與祂同行?


第一個主題一再一再不斷地出現,就是信心。天國的子民、天父的兒子要靠信心來過生活,持續不斷的信心。耶穌在馬太福音中一再地問人,你相信嗎?相信我所說的嗎?相信我做得到這件事嗎?你信嗎?門徒跟隨耶穌所要具備的第一要素,就是堅定相信耶穌。


馬太福音的第二個主題,在馬可、路加、約翰福音裡都找不到的,就是「義」這個主題。義需要行為與信心的配合,首先是相信,然後必須要有行為。在馬太福音中最短的比喻,我從來沒有聽人傳講過,某人有二個兒子,他叫兒子們去葡萄園工作。一個兒子嘴裏說好,卻沒有去;另一個嘴裡拒絕,他卻去了。究竟哪個兒子聽父親的話呢?這個比喻其實是最簡短,也是最簡單的,但是大家不愛聽。這個比喻講的是行動,講得很好。父親在乎的不是你說什麼,而是做什麼。


一個人的告白,也可能是謊言。我在教會裏說謊,說得比在外面多。通常是藉著詩歌唱出來,仔細看一些副歌的歌詞,其實我唱不出來。唱了等於是自欺欺人,因為唱的歌詞,我並沒有做到。我們的天父在乎我實際的作為,既然我們是相信祂的門徒,因此我們就當做合乎義的事。所以馬太告訴我們,為什麼耶穌要受洗。如果誰有資格說自己不用受洗,那個人應該是耶穌,祂沒有罪,不需要神來潔淨,祂卻來受洗。施洗約翰說,應該是你為我施洗。這讓我知道,施洗約翰從來沒有受洗。


總之,施洗約翰說,我當受你的洗;耶穌說,不,你要為我施洗,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這是耶穌給我們立的榜樣,無論你認為需不需要,該做的事就是要做。「義」就是做當做的事。耶穌一般人不同,祂的受洗不代表悔改,而是代表所當做的事。天父要祂去做,祂就去做,祂沒有爭論,也沒有說:父啊,我不用受洗吧?祂說,理當盡諸般的義。耶穌也告訴我們,祂說,你們的義如果不能超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就不可能進天國。這些人最遵守神的義,他們每個星期要禁食兩次,謹守什一奉獻。他們走遍洋海陸地,努力吸引人入教,他們讀經、禱告、奉獻。


耶穌說,要做得比他們還好,比他們還遵守神的義才行。「義」這個字在馬太福音裏常常提起。得救不是靠著好行為,但得救以後要有好行為。這就是馬太的意思。所以未信者讀馬太福音是很危險的,因為他會誤以為當基督徒就是要行善。當基督徒是要行善,但是要先成為基督徒。所以不要讓沒有信的人看馬太福音,否則他會努力成為善心人士,但那並不等於是基督徒。只有得救,罪得赦免以後,才能夠行義。


馬太福音關於門徒的第三個主題,也是最後一個主題,講的是審判。馬太福音中談到審判,另外三部福音書要多,這是寫給那些已烴信主的人看的。我剛剛完成了另外一本書,是一本關於地獄的書。我相信會讓不少人感到震驚,我盡可能的忠於聖經,有許多人壓根不信。書裡的內容是耶穌所相信的,我不認為耶穌是騙子;但我在書中所提及的確實令人震驚。關於地獄的教導,多半來自耶穌;不是來自保羅,也不是來自約翰。舊約裡更沒有提過地獄,全都是出自耶穌口中。


每當有人問我,慈愛的上帝怎麼會送人進地獄,我說,耶穌比誰都懂神的愛,但是祂相信有地獄。我不認為耶穌是騙人的,我要告訴各位,除了我們對於地獄的認識,全都是出自耶穌口中之外,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出自馬太福音。不是出自給未信者的福音書,而是出自給信徒的福音書。如果你仔細研讀每個警告的前後文,你會發現這些警告都是寫給重生得救的信徒,只有兩項警告除外。


我讀過不少探討地獄的書,這些書都年代久遠,因為近來寫這類書籍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很少人注意這件事,大家都把地獄丟給別人。這是很糟糕的心態,別人去死,自己沒事,天堂我去,你下地獄。大家都應該害怕下地獄。耶穌一再地警告我們,祂兩次警告法利賽人,卻從來沒有警告罪人,很奇怪吧?但其餘的警告都是給抛下一切來跟隨祂的人,比如耶穌說過,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祂。這話是對罪人嗎?不是;是對法利賽人嗎?不是;祂是在對祂的門徒說話。當時耶穌正要差派他們出去傳講天國的福音,就在馬太福音第10章,那是對宣教士講的話。祂沒有說去告訴罪人,他們會下地獄,而是警告門徒自己別下了地獄。不必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只要敬畏大能的上帝,其他什麼都不必怕。


這一來自然引發了很多問題,如果整本新約之中,只有馬太福音提到地獄,基督徒就應當戒慎恐懼,以免落入神的垃圾場裡。欣嫩子谷就是人間地獄,那是在耶路撒冷近郊的山谷,所有癈物都被丟那裡去燒盡了。所以馬太福音是很嚴厲的一本福音,它教導門徒要認真,要堅定不移地相信,確實遵行耶穌的道路,所以這是一本需要好好教導、閱讀,還有學習的福音書。


各位想要知道,馬太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教導,也就是這五篇講道,放進馬可福音的架構裡面,他為什麼不乾脆,把它們寫成門訓手冊,開門見山地教導門徒,凡是信主的人,就把門訓手冊發給他,然後叫他熟讀就好了呢?我來告訴各位為什麼。


因為不能把耶穌的言論跟行為分開,而且也不能不提十字架,懂嗎?也就是說,不能夠只教導人如何過基督徒的生活,卻不提耶穌為他而死。我們不能不談福音,就是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因為如果我們只知道自己要為耶穌做什麼,我們會驕傲,成為法利賽人,落入律法主義,成為行善的基督徒。我們會忘記了要感謝耶穌,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所以馬太很聰明,他把門訓教導建音在福音的架構上。


這位差派門徒的耶穌,就是那位醫病、使人復活,為我們死而復活的耶穌。所以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看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這就是結語--「去」、「看」,但是問題是有太多人只想「看」卻不「去」。看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是有條件的。去使萬民做耶穌門徒,祂才會與你同在。如果有人告訴我他感覺不到神的同在,我會叫他去帶人來信主,你馬上會發現神與你同在。因為他的應許是,只要去,看哪,我就與你同在,阿們。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馬可福音

作者: 
林智遠牧師
張貼日期: 
2009-06-07
福音書其實是劃時代的新聞報導,應該大聲播報它!
‧當一個名人過世後,世人通常先後做三件事:
1.      首先,報導那位名人做過哪些事;
2.      其次,編輯他的言論;
3.      最後,探討他的內心世界。
 
‧    「新約的內容幾乎都是先講然後才把它寫下來,所以內容才會如此生動;其中有一些內容文法不太對勁,那是因為它是演講記錄,而不是文字作品,所以把它們朗讀出來會比較適合。我想,如果能夠把它們大聲地讀出來,那是很振奮人心的!」
馬可福音的主旨:報導耶穌做過哪些事!
‧在馬可福音,耶穌是個行動派。
‧馬太和路加,則對耶穌的言論比較感興趣。(太:講道;路:比喻)
‧至於約翰,則探討耶穌這個人,祂的內在。
 
四福音書報導耶穌的四個面貌
‧在馬太,耶穌是:猶太人的王。
‧在馬可,耶穌是:人的兒子。
‧在路加,耶穌是:世人的救主
‧在約翰,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耶穌有250個名字和頭銜!不可思議!
‧偶爾把耶穌的名字和頭銜全寫下來,是有益且敬虔的操練。
‧耶穌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馬可福音的作者是「馬可」。
‧    本書雖然沒有說出作者是誰,但教會傳統一直以來認為作者是約翰馬可。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西四10),馬利亞的兒子(徒十二12)。
 
‧    馬可曾參加巴拿巴和保羅的旅行傳道(徒十二25;十三5), 中途卻退出返回耶路撒冷(徒十三13)。這事引起保羅的不滿,於是在第二次傳道旅程開始時反對他同行,結果保羅與巴拿巴意見不合而分道揚鑣。(參徒十五37-38)。不過,多年後,馬可再度與保羅同工(提後四11:門24)。
 
‧他亦與彼得同工,與他建立密切的關係;彼得稱他為兒子(彼前五13)。因此,馬可寫本書的主要資料極有可能來自彼得;也因此,這本福音書常被稱為「彼得福音」。
 
‧馬可是初代教會四大基督徒的助手:
1.      巴拿巴(徒十二25;徒十三5;徒十五39)
2.      保羅(徒十三5;提後四11;門24)
3.      彼得(彼前五13)
4.      路加(西四14;門24)。
 
上帝國的事總是令人詫異!
‧    馬可很可能是彼得的口譯員,彼得講道,馬可將之譯出。初代教會請馬可將彼得談論耶穌的事化為文字,就成了今日的馬可福音;然而它不時被人稱為「彼得福音」。「馬可或彼得或許從來沒有想到,他所寫的福音書竟會流傳二千年,至今仍為世人所研讀!」
 
‧「上帝國的事總是令人詫異,事發當時任誰也不明白,但是一切都在上帝的計劃中,而且影響至深至遠!」
彼得是個行動派!
‧    他的性情衝動,只有他想走在水面,別人都沒有這樣做(太十四28-29)。
‧    當約翰說,是耶穌在岸上,只有彼得跳下水(約廿一7)。
‧    耶穌復活以後,彼得未等候耶穌,就急著去捕魚(約廿一3)。
‧    馬可福音明顯有彼得這種「性情衝動」的味道;「隨即」、「立刻」在全書共出現了41次!使得它讀起來最生動逼真,朗讀起來最振奮人心。
‧    馬可福音少有耶穌的長篇講道,只有一連串的行動,一件接著一件。
 
 
馬可福音著重彼得的弱點
‧    馬可福音著重彼得的弱點,而不是他的優點。彼得不怕別人知道他的弱點。
‧    例,耶穌責備彼得:「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可八33)。卻找不到「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太十六18)。
‧    例,馬可福音記載彼得三次不認主,卻沒有記載他重拾信心。在約翰福音,耶穌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約廿一15, 16, 17)。然而,馬可只記載彼得不認主。
 
彼得對耶穌所行的神蹟很感興趣
‧    馬可福音記載耶穌所行的神蹟(有18件),比馬太、路加、約翰都還多。
‧    他關心耶穌的作為,而不是祂的言論。馬可福音較少記載耶穌所講的比喻(只有4則),馬太有18則,路加有19則。
‧    彼得對耶穌的出生可以說是「一無所知」。(?)
 
馬可福音編寫的非常巧妙
‧    馬可這本福音書實在編寫得非常巧妙,他收集了許多的素材,然後把它們放進一個架構裡;馬太和路加也延用這個架構。
‧    看David Pawson牧師所繪製的對照圖表(在DVD影像中)。
‧    馬可福音記載的資料,在馬太和路加都有,都加以採用!(重要概念!)
 
請看那張以「黑門山」為分水嶺的圖(前:兩年半。後:六個月)
「你們說我是誰?」你說耶穌是誰?
‧    馬可福音第十章。
‧    「該撒利亞腓立比」,約旦河的發源地。在這個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完全改變了耶穌服事的方向!
‧    那地方是個異教、邪教的崇拜中心,幾千年來都是如此。
‧    黑門山凹洞裡的二個特別的「偶像」:
1.      希臘的「潘神」的像-是神祇,卻以凡人的樣貌出現。
2.      羅馬皇帝「該撒」的像-是人,卻被稱為神。
‧    有一天,耶穌帶著祂的門徒來到這個地方,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可八27)
‧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是在這裡了嗎?
‧    耶穌站在這裡,背對著那二尊偶像,面向門徒,問說:「那麼我是誰?我的位置在哪裡?」
‧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可八28-29)
‧    耶穌等這個答案,等了二年半。彼得是第一個這麼說的男人;第一個這麼說的女人是誰?馬大(約十一27)。
 
‧    從此以後,耶穌說祂可以開始去完成二件事件:
1.      祂要建立祂的教會(在此之前,祂從未提過「教會」,因為在人還不認識耶穌之前,祂不能建立教會;教會是要建立在認識耶穌的人身上!這樣教會才能建立!)。
2.      死在十字架上
 
‧    黑門山腳下,就是耶穌服事方向的分水嶺!
‧    請問:你說耶穌是誰?
 
結論(馬可福音的重要性)
‧    馬可福音的重要性:
1.      它讓我們對基督的位格有清楚的認識。(黑門山腳下的「大認信」!)
2.      強調基督的死。(整個敘述篇幅如特快車駛進停靠站,愈來愈慢!最後停在終點「十字架」之前;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完成祂的工作!)
3.      強調耶穌受死的人性層面和神性層面:
a.      人性層面:耶穌被控褻瀆,因祂說自己是神。耶穌被控叛國,因祂說自己是猶太人的王。(全是被人陷害的!毫無公義可言!)
b.      神性層面:耶穌一開始就知道祂需犧牲自己,來救贖世人;祂必須死在十字架;上帝定意如此!
4.      通篇都提到兩個字(挑戰讀者:面對超自然的事,你的反應是什麼?)
a. 「懼怕」:你害怕嗎?
b. 「信心」:你相信嗎?
c. 這一切只為帶出一個重點:「不要怕,只要信!」
5.      馬可福音的結局很特別:
a.      原結局:「因為他們害怕…」(可十六8)
b.      三種可能:
c.       初代教會有人為之加上可十六8之後的結局。(實情?待我們到了天上,再問主耶穌!)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路加福音

作者: 
林智遠牧師 整理
張貼日期: 
2009-06-21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路加福音
 
考考你!
‧請問,「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這一句話出自哪裡?
1.      舊約 _______________;
2.      新約 _______________;
3.      莎士比亞的書。
 
    「今天,我是無辜的,他們尚且要殺我;如果有一天你們反抗羅馬,他們會如何對待你?!」
路加福音是最受喜愛,也是最沒有名氣的一本福音書!
    路加福音獨有的經文,我們都很熟悉,至於它其餘的經文則普遍受到忽略。
    再來考考你!下列經文出自哪裡?
1.「坐滿我的屋子」(路加     章   節)。
2.「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路加   章  節)。
3.「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路加  章  節)。
 
「路加」這個人!-路加福音作者簡介
‧他是外邦人:聖經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
‧他是醫生:(西四14)
    他出身於安提阿:
    他是個旅行家:
    他是個文字佈道家:他渴望自己能為基督得人,用寫作的方式。
 
路加寫作這福音書的特色
1.      用「神國」(上帝國),不用「天國」。
2.      大量使用醫學用語:例,彼得的岳母患「熱病」(路四38)。
3.      寫作技巧高明:(請看「浪子?浪子的父親?」那張圖片)
4.      特地為「提阿非羅」這個人而寫:
5.      他寫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的目的:救保羅脫離羅馬的審判!
a.      在路加福音,彼拉多三次聲明耶穌是無罪的;
b.      在使徒行傳,羅馬法官三次聲明保羅是無罪的。
6.      為耶穌及保羅辯護!訴求點:「無論是基督教的創始者耶穌,或在獄中受審的保羅,都沒有違反羅馬法律,而是猶太人在造謠生事。」
7.      親自深入去調查並蒐集目擊證人的證詞,而非二手資料。
 
    上帝真的很幽默,用一個醫生來告訴我們「童女…懷孕生子」(路一27,31)。
    「路加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所寫的是聖經,也不知道這本書在兩千年後會流傳全世界;他寫作純粹是為了要幫助獄中的朋友保羅,但是上帝卻有別的打算;這是上帝一貫的作風。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在幫助別人,上帝卻有一個你所不知道的偉大計劃!」
路加獨有的資料
1.      耶穌的誕生:(完全出自女性馬利亞的角度)(馬太則是男性約瑟的角度)
2.      耶穌的童年:(祂的12歲成人禮)(我們現今的社會缺少成人禮!)
3.      領受聖靈的洗:「聖靈降臨在祂身上,形狀彷彿鴿子」(路三22)。
4.      耶穌的教訓:(平原寶訓)(福+禍)
5.      耶穌的比喻:
6.      許多人的故事(事件):(例,用香膏膏抹耶穌雙腳的妓女)
7.      耶穌的昇天:
 
路加對「人」很感興趣
    路加至少對下列六種人特別感興趣:
1.      撒瑪利亞人:(路十33:十七16)
2.      外邦人:(路四26-27)
3.      邊緣人:例,痲瘋病人、稅吏、牧羊人、娼妓
4.      女人:例,馬大、馬利亞、觸摸耶穌衣裳的女人、寡婦
5.      窮人:「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路六20;另參四18;十四13, 21)
6.      罪人:因為生活太辛苦,無法遵守摩西律法的人;耶穌是罪人的朋友!
 
    「雅各、約翰曾想求天上降火,燒滅撒瑪利亞人,因為他們對耶穌不敬。諷刺的是,使徒行傳記載說,後來約翰回到撒瑪利亞禱告,求上帝降下聖靈的火給他們。所以耶穌說,你可以求天降火在他們身上,但不是你所想像的方式,多年以後你會回來做這件事!」(路九52-54;門24)。
 
路加不僅關心地上的人,也關心天上的事(超自然層面)
1.      天使:例,報告施洗約翰誕生的消息(路一13)
2.      聖靈:例,「我要將我父所應許的,降在你們身上;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廿四49)。
3.      禱告:例,耶穌上山禱告求問父上帝(路六12;九28)
4.      讚美和敬拜:例,馬利亞尊主頌(路一46-55)、西面頌(路二29-32)
5.      神國降臨:
 
結語
    路加福音是適合每個人閱讀的福音書,尤其適合外邦人。
    路加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認識耶穌;「凡有血氣的」(路三6;徒二17);
    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二10)。
    全球歸主!「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上帝的國裏坐席」(路十三29)。
    耶穌為你我(每一個人)而來!
    三個形容詞:路加福音是「屬人的」福音、「屬天的」福音、「快樂的」福音!
    路加福音中,與喜樂有關的字,比其它福音書多。「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路十五7)。
    路加福音是唯一提到「喜笑」的福音(路六21, 25),也是全本新約唯一提到「喜笑」的經卷。
    你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十四23)
    天國就是這樣,不會有任何空位,一定要坐滿;上帝會讓祂的家數目滿足;祂要我們去到遠方把人帶來,因為要「坐滿我的屋子!」;要坐滿外邦人、撒瑪利亞人、罪人、女人、窮人!
    結論:屋子要坐滿人!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約翰福音(一)

作者: 
林智遠牧師 整理
張貼日期: 
2009-07-26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約翰福音(一)
 
聖經的兩層面
1. 多樣性:(福音派基督徒害怕之)
聖經有40多位作者,歷經1400年,用三種語言寫成;風格各有不同。
 
2. 一致性:(自由派基督徒害怕之)
雖然作者們各有不同的風格,卻都在聖靈的帶領下寫成。聖經的編輯只有一位,就是上帝。讀一讀聖經的頭三章(創一~三)和末二章(啟廿一~廿二),你會發現他們之間有驚人的一致性。
 
約翰福音從另一角度看耶穌,與對觀福音不同
    馬太、馬可、路加這三卷福音書(合稱「對觀福音」,因為他們從同一觀點看耶穌)是看耶穌的外在,但約翰福音則是看耶穌的內在-耶穌有什麼特質?祂真正的身份是什麼?
 
    至少有下列五種不同:
1.      省略(Omissions):
a.      約翰未提耶穌的出生、受洗、受試探、趕鬼、登山變像、最後的晚餐、在客西馬尼園、升天。
b.      只提到七件神蹟,遠少於對觀福音。
c.       約翰幾乎沒有提到天國,只提及兩次(三5;十八36)。
 
2.      增加(Additions):
a.      約翰所提的七件神蹟(他不稱神蹟,而稱「徵兆」,旨在向讀者指明一些事)中,有五件是對觀福音沒有的。哪五件?
(1)    把水變成酒(二9)
(2)     
(3)     
(4)     
(5)    叫拉撒路復活(十一43)
b.      耶穌洗門徒和彼得的腳(十三5-6)
c.       一對一的談話:尼哥底母、撒馬利亞婦人…等
d.      有七個地方記載耶穌說:「我是…」。哪七個?(指出耶穌的身份)
(1)    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六41)
(2)    世界的光(八12)
(3)    好牧人(十   )
(4)    門(十   )
(5)    復活和生命(     )
(6)    道路、真理、生命(     )
(7)    真葡萄樹(     )
 
3.      重點(Emphasis):
a.      對觀福音記載耶穌的事蹟:30個月在北方,6個月在南方。
b.      約翰所記的事,幾乎都發生在南方。(是早期之事,故並無矛盾)
 
4.      風格(Style):
a.      耶穌常發表長篇大論,而不是講一些簡短的故事和比喻。
b.      讀者會發現,耶穌在南方,其教導風格突然都改變了。原因在於,耶穌常須為了祂的身份而跟猶太人辯論。
c.       例:約八,「你的父在哪裡?」、「你是誰?」
d.      有一項信息非常非常重要!-約翰福音所說猶太人,其實是指住猶大地的南方人,而非指加利利人。約翰福音並不是說猶太人都反對耶穌,而是說猶大地的人反對耶穌。約翰福音並沒有反對猶太人!
e.      約翰所記載的,旨在強調「該信什麼」;對觀福音所記載的,則旨在強調「該做什麼」。大不同!
 
5.      觀點(Outlook):
a.      希臘人的思考方式:
‧ 空間
    垂直:上、下
    關鍵詞:天上、這個世界
b.      希伯來人的思考方式:(水平),
    時間
    水平:過去、現在、未來;「昔在、今在、永在」
    關鍵詞:「世代」
c.       在約翰福音,二者都有,但特別強調「我從天上來」。
 
「約翰」這個人!-約翰福音作者簡介
    他很低調。
    書中稱他為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十三23;十九26;廿一7)。
    最後殉道的使徒。
    約翰相信他自己真瞭解耶穌的心意,所以他不避諱地用自己的話來複述耶穌的話。例:約三16;這句話是誰說的?
 
約翰為何寫作這福音書?
    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廿31)。
    「信」,這動詞是持續進行式!(請見下面的講解…)
    「所以,約翰福音的目的不是讓你相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而是要讓你持續相信;是要幫助成熟的基督徒持守信心,永遠不會忘記耶穌真正的身份」;「持續相信,持續得永生」。
    「持續相信,就會持續得永生」,這就是約翰寫這福音書的目的。
 
「持續進行式」動詞
    希臘文有一種動詞叫做「持續進行式」,意指持續做某件事。
    例:「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這句話應譯為「你們『持續』祈求,就給你們;『持續』尋找,就尋見;『持續』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同樣地,約廿31應譯為:「記這些事要叫你們『持續』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持續』相信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同樣地,約三16應譯為:「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持續』相信祂的人,不致滅亡,『持續』得永生」。
    整個意思都不一樣了!不是「想要相信」的人,而是「持續相信」的人。
    弗五18是同樣的時態;應譯:「要『持續』被聖靈充滿」。
    「你廿年前有的信心,明天無法使你得救」;「你若今日相信耶穌,今日就能享有永生;你若明天相信耶穌,明天就能享有永生;你若持續相信耶穌,就不會滅亡,而會持續得到永生」。這一點很重要!
    「一旦得救,永遠得救」是一個陳腔濫調的說法,新約聖經找不到這種話。
 
「相信」是什麼?(這動詞在約翰福音共出現98次)
    「相信」這動詞在約翰福音共出現98次,比對觀福音的總合還多。
    約翰少用「信心」(名詞),而多用「相信」(動詞);因為相信是一種行動;「不是你所擁有的,而是你的行動」。
    約翰福音所講的「相信」有三個層面:
1.      相信(Credence):
a.      相信一些史實(例:耶穌的死、復活);這是第一步。
b.      這種信心不能叫人得救。
c.       例:某隻鸚鵡會唱「至好朋友就是耶穌」(耶穌恩友;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然而牠卻不是信徒;「教會裡有很多的鸚鵡」;魔鬼也相信真理,但牠不是信徒。
 
2.      信任(Confidence):
a.      真正信任某個人;這是第二步。
b.      「在座有多少人真正信任我?」好像沒什麼反應!
c.       「在座有多少人相信我這個人是存在的?」比較有反應!
d.      「你若把你所有的財產交給我保管,我就相信你真正信任我」;「你要用行動證明你真正信任一個人」。
e.      你要用信靠和順服向耶穌證明你信任祂;你如果遵行祂的命令,就是真正信任祂。
 
3.      堅信(Continuance):
a.      持續相信;這是第三步,也是約翰福音的目的。
b.      在希臘文和希伯來文,「信心」和「忠心」是同一個字。
c.       你如同信任某個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或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你都會持續相信。你如果充滿信心,就會忠心。
d.      相信真理 → 行出真理 → 持守真理。
e.      「持守」,是信心中很重要的一個層面;「你們若『持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1-32)。
 
「真理」是什麼?
    彼拉多問耶穌:「真理是什麼呢?」(約十八38)。
    「真理不是一句話,而是一個人!」這是約翰福音的大啟示!
    你如果想要知道真理,就需要親自去認識這個人!
    人生最重的問題是:「你認為耶穌是誰?」
    「你是誰?」(約八25),這是有關耶穌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約翰福音(二)

作者: 
林智遠牧師 整理
張貼日期: 
2009-08-23

 

David Pawson新約縱覽:約翰福音(二)
 
約翰糾正二件事
1. 太看重施洗約翰:
約翰每次提及施洗約翰,都把他的地位拉低(參約一8;三29, 30;十41)。
在以弗所,有一群人跟隨施洗約翰;保羅對他們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徒十九4)。
 
2. 太輕看耶穌:
a. 約翰曾提及耶穌的兩件事:
(1)祂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約一29)。
(2)祂將用聖靈為人施洗(一33)。
 
b. 我們必須要傳講這樣的信息:「因為光是講除罪的話,人仍是空虛的;這很危險,也很可憐。很多人罪已經被除去了,可是他們沒有受到聖靈的洗;他們不能享受罪中之樂,也不能享天國之樂,難怪他們每個禮拜到教會,都稱自己很可憐;這樣的人的確很可憐,不是嗎?耶穌不是要倒空你的生命,而是要充滿!但是祂必須要先除掉壞東西,才能放好東西進去。施洗約翰說,這件事,耶穌辦得到,但我辦不到;我只能用水給你施洗,洗淨你過去的罪;但我無法改變你的未來,只有耶穌可以!」他們實在是太輕看耶穌了。
 
希臘哲學對基督徒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希臘人將現實分成「物質」和「屬靈」兩個部份,而且這二者不能並存。
    若要將此哲學套在耶穌身上,就不通!他們認為耶穌不可能是神又是人。
    教會飽受這種思想之苦;其實物質可以是屬靈的!
 
    希臘人分成「暫時」和「永恆」,又分成「神聖」和「世俗」。這最危險!
    其實,不管什麼工作,你都是全時間在事奉上帝!
 
    耶穌的神性與人性:
1.      神性多於人性?(幻影說,異端)
2.      人性多於神性?(收養論,異端)
3.      半人半神?(耶和華見證人,異端)
4.      完全的人、完全的神!(真理!正確!)
 
約翰福音比對觀福音更強調耶穌的人性
    「耶穌哭了!」(十一35)
    耶穌「渴了!」(十九28)。
    耶穌「走路困乏」(四6)。
    彼拉多說:「你們看這個『人』!」(十九5)
    耶穌的禱告,具體顯出祂深具人性。例:約十七。
 
約翰福音的主要重點是在證明耶穌的神性
    如何證明耶穌的神性?答案是「7」這個神奇的數字!
    有三個「7」:
1.      「7」位見證人: 
2.      「7」件神蹟: 
3.      「7」句自述:
 
「7」位見證人,稱耶穌為「上帝的兒子」
1.       施洗約翰(一34)
2.       拿但業(一49)
3.       耶穌(九35-37)
4.       彼得(       
5.       馬大(十一27)
6.       多馬(       )
7.       門徒約翰(廿31)
 
‧「見證」這詞,在約翰福音用了50次!
 
「7」件神蹟,最不可思議!只有上帝方能行出來!
1.       水變酒(二1-12)
2.       治好大臣的兒子(四43-54):遠距治療!
3.       治癒畢士大池旁那病了卅八年的人(五    )
4.       餵飽五千人(六    
5.       在海面上走(六    
6.       治好生來瞎眼的(九   
7.       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十一   
 
「7」句自述
1.       「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六   
2.       「我是」世界的光(八12)
3.       「我是」好牧人(十   
4.       「我是」羊的門(十   
5.       「我是」復活、生命(十一   
6.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十四   
7.       「我是」真葡萄樹(十五  
 
‧「我是」(I AM)<=>「耶和華」(I AM WHO I AM;出三14)!
 
耶穌在降生為人之前,叫什麼名字?
    從哪裡開始寫起?
a.      馬可:從耶穌卅歲
b.      馬太:從亞伯拉罕
c.       路加:從亞當
d.      約翰:從太初
 
    約翰用一個獨特名字稱呼耶穌-「道」(logos)!
 
天下萬務的緣由,都在於「道」-耶穌!
    在約翰福音第一章,提到「道」的四大要素:
1.       祂是永恆的
2.       祂有位格(與人親近)
3.       祂是完全的神
4.       祂是完全的人
 
在約翰福音,有五個明顯的對比
1.      生 vs. 死
2.      光明 vs. 黑暗
3.      真理 vs. 謊言
4.      綑綁 vs. 自由
5.      慈愛 vs. 忿怒
 
「生命」是什麼?
‧生命,就是認識父上帝,並且認識祂所差來的耶穌!
‧「認識祢獨一的真上帝,並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
‧我們怎麼可能活出這樣的生命呢?答案就在於「聖靈」!
 
約翰福音很強調「聖靈」!

第一章

 
受聖靈的洗
用聖靈施洗
第三章
在聖靈裡重生
從聖靈而生
第四章
活水
在真理中敬拜
第七章
住棚節的節慶
活水江河
第十四~十六章
Paraclete與你並肩而立
勸慰者、陪伴
真理的靈
「另一位」保惠師
第廿章
記號:吹氣(廿22)
命令:領受(廿2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Love the Lord your God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with all your soul and with all your mind.

耶 穌 對 他 說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愛 主 ─ 你 的 神 。

—— Matthew 22:37 —— 馬 太 福 音 22:37